CN100366431C - 喷墨头的帽 - Google Patents

喷墨头的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6431C
CN100366431C CNB2005100592151A CN200510059215A CN100366431C CN 100366431 C CN100366431 C CN 100366431C CN B2005100592151 A CNB2005100592151 A CN B2005100592151A CN 200510059215 A CN200510059215 A CN 200510059215A CN 100366431 C CN100366431 C CN 10036643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ink
coming
preventing member
cove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592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72941A (zh
Inventor
中岛笃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672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2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64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643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密封喷墨打印机的喷墨头的喷嘴的帽,它具有一个片层件、一个盖件、一个防脱离件和一个连接件。盖件设在片层件的一个表面上,防脱离件设在片层件的另一个表面上。穿过片层件的连接件连接盖件和防脱离件。

Description

喷墨头的帽
本申请要求于2004年3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084488的优先权,在这里把它的内容引入作为本申请的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喷墨打印机上的喷墨头的帽。
背景技术
安装在喷墨打印机中的喷墨头设有喷墨的喷嘴。由于喷嘴暴露在大气中,当长期不喷墨时,就存在喷嘴中的墨可能变干并且堵塞喷嘴的危险。在传统的喷墨头中,喷嘴形成在喷墨表面上。喷墨打印机设有一个帽,它与喷墨表面紧密地配合在一起,这样就把喷墨表面和大气隔离。用帽覆盖喷墨表面防止喷嘴中的墨变干。
在日本待决专利申请公开2001-253080中给出了喷墨头帽的一个例子。在该技术中,帽由片层件和设在片层件的表面上的盖件形成。盖件能够与喷墨表面紧密地配合在一起。帽的结构使得它能够在它与喷墨表面紧密配合的位置和它离开喷墨表面的位置之间移动。
发明内容
传统的帽有盖件与片层件脱离的危险。具体而言,在帽的结构使得它通过绕在多个滑轮上的皮带、金属线等在它与喷墨表面紧密配合的位置和它离开喷墨表面的位置之间移动的情况下,滑轮改变帽的移动方向。由于帽绕滑轮转向时弯曲,所以盖件会很容易与片层件脱离。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头的帽,这种经过改进的帽使得盖件不容易与片层件脱离。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帽具有一个片层件、一个盖件、一个防脱离件和一个连接件。盖件设在片层件的一个表面上,并且防脱离件设在片层件的另一个表面上。穿过片层件的连接件连接盖件和防脱离件。
利用连接件和防脱离件在与片层件相反一侧的表面上支撑盖件。因此,盖件不容易与片层件脱离。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能够充分理解本发明。下面的实施例是实施本发明的特殊例子,它们仅仅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些可能,并不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喷墨打印机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前视图,其中帽处于撤回位置的状态。
图2是从动辊附近的放大图。
图3示出了帽的表面和用于移动帽的机构的一部分。
图4示出了帽的内表面。
图5放大地示出了图3的帽的一个盖部和喷墨头的一个喷墨表面。
图6是沿着图5的线VI-VI的剖视图。图6还示出了用于向喷墨头的喷墨表面挤压帽的机构的一部分。
图7是喷墨打印机的该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前视图,其中帽处于正在从撤回位置移动到密封位置的状态。
图8是输送单元的前视图,其中帽处于密封位置。
图9示出了整体成型盖件、防脱离件和连接件的过程。
图10是另一个不同实施例的帽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实施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到一种直线型彩色喷墨打印机中。但是,本发明也能够应用到其它类型的喷墨打印机中。
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设有一共八个直线型喷墨头2。两个喷墨头2K喷出黑色墨,两个喷墨头2M喷出洋红色墨,两个喷墨头2C喷出青色墨,两个喷墨头2Y喷出黄色墨。喷墨打印机1还设有在图1的向左方向上输送纸张的输送单元3。八个喷墨头2在图1的左右方向上排成一行(沿着输送纸张的方向)。
喷墨表面2a形成在每个喷墨头2的下表面上。如图5所示,在每个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2a中形成了多个孔2b。每个孔2b作为喷嘴喷墨。多个喷嘴2b分成四组,每组的喷嘴2b分布在一个梯形区域内。四个梯形区域布置在喷墨表面2a的内部区域中,在喷墨表面2a的外部边界区域中没有布置喷嘴2b。下述的凸缘件21b将与没有喷嘴2b的外部边界区域紧密配合以相对于大气密封喷嘴2b。
在图1中,馈纸盘(未示出)在喷墨头2的右侧,排纸盘(未示出)在喷墨头2的左侧。输送单元3从馈纸盘取出纸张,使纸张从喷墨头2下面穿过,并且把纸张送到排纸盘。墨从喷墨头2喷出,并且由此执行对穿过喷墨头2下面的纸张的打印。
两个喷出相同颜色墨的喷墨头(2K、2M、2C和2Y)在输送纸张的方向上相邻。每个喷墨头2在垂直于图1页面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其延伸的长度大致等于纸张宽度的一半。放置两个喷出相同颜色墨的喷墨头使得它们的位置之间在垂直于图1页面的方向上有偏移。如图3所示,放置两个喷出相同颜色墨的喷墨头2使得当从垂直于纸张的方向上观察时它们的端部重叠。在纸张上执行打印时使用两个喷出相同颜色墨的喷墨头2。这样就能够同时在从喷墨头2下面穿过的纸张的整个宽度上执行打印。两个喷出相同颜色墨的喷墨头2之间没有在打印时会造成空白区域的间隙。
如图1所示,输送单元3设有两个辊11和12,其支撑方式使得它们能够在主体支架10中转动,还设有一个连续的输送皮带13和皮带容纳单元14,输送皮带13绕在两个辊11和12上,皮带容纳单元14从下面与输送皮带13接合。皮带容纳单元14防止输送皮带13在辊11和12之间向下弯曲。这样皮带容纳单元14使得输送皮带13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输送单元3不仅输送纸张,它还设有帽15以覆盖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2a,并且还设有用于移动该帽15的机构。
作为驱动辊的辊11与马达(未示出)连接。马达的驱动力传递到驱动辊11上,从而转动并且驱动驱动辊11。因此输送皮带13在驱动辊11和辊12(从动辊)之间移动,并且放置在输送皮带13上的纸张从相对于图1的右侧输送到左侧。另外,如图1和2所示,在从动辊12的右侧(相对于图1)形成了引导件16。当从前侧观察时引导件16近似是半圆形。当从动辊12转动时,引导件16引导移动使得输送皮带13移动,并且输送纸张。
如图1和6所示,皮带容纳单元14具有以固定的方式形成在主体支架10中的基底17,并且具有由基底17通过多个压缩弹簧18支撑的皮带容纳件19。输送皮带13沿着皮带容纳件19的上表面滑动。皮带容纳单元14从下面支撑输送皮带13。另外,如将在后面详细描述的,当帽15已经安装到喷墨头2下面时,皮带容纳单元14的压缩弹簧18的驱动力通过输送皮带13将帽15压在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2a上。
帽15与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2a紧密配合以防止喷墨头2的喷嘴2b中的墨变干,并且在清洗过程中恢复从喷嘴2b喷出的墨。如图3到6所示,帽15具有片层件20和八个盖部21。盖部21放置在片层件20的一个表面上并且每个盖部21能够与每个喷墨头2的每个喷墨表面2a紧密配合。另外,帽15具有一个设在片层件20的另一个表面上的防脱离件23和连接件32。连接件32穿过片层件20并且连接盖部21和防脱离件23。
片层件20用具有较低伸长率的柔性材料形成,如聚酰亚胺、聚酯等。片层件20不允许空气穿过。如图1、3和4所示,片层件20形成为片层形状,并且从平面图观察时它为长方形。八个形成在片层件20的一个表面上的盖部21放置在与八个喷墨头2对应的位置。本实施例的盖件包括八个盖部21。
如图3到6所示,每个盖部21设有一个基底件21a和一个凸缘件21b。每个基底件21a由一部分片层件20形成,并且其平面形状是比喷墨表面2a上分布了喷嘴2b的区域的平面形状略大的长方形。凸缘件21b在与喷墨表面2a的外部边界区域对应的框架形状中围绕基底件21a的周边。凸缘件21b在片层件20上升起。利用软合成树脂成型凸缘件21b,并且把凸缘件21b粘结在片层件20上。凸缘件21b比片层件20软并且由于其弹性很容易变形。凸缘件21b不允许空气穿过。选择片层件20的材料使之适于用作片层件20,并且选择凸缘件21b的材料使之适于用作凸缘件21b。片层件20和凸缘件21b的材料不同。
当凸缘件21b压在喷墨表面2a上时,凸缘件21b在与喷墨表面2a的外部区域紧密配合的同时弹性变形,因此盖部21相对于大气可靠地密封分布在喷墨表面2a上的喷嘴2b。
如图4和6所示,防脱离件23设在片层件20的另一个表面上。防脱离件23包括八个防脱离部分。每个防脱离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对应于每个盖部21的形状和位置。八个防脱离部分相互连接形成单独一个公共防脱离件23。也就是说,一共八个防脱离部分都整体连接在一起。
如图6所示,穿过片层件20的连接件32连接形成在片层件20的一个表面上的盖部21和形成在片层件20的另一个表面上的防脱离件23。多个孔20a(见图5和6)形成在片层件20中,当从平面图中观察时,它们形成在与凸缘件21b重叠的区域。连接件32穿过这些孔20a连接盖部21和防脱离件23。在图5中,孔20a实际上应该用虚线示出。但是为了清晰用实线画出了它们。
利用喷射模塑法把凸缘件21b、防脱离件23和连接部分32整体模制在一起。如图9所示,成型模具有用于形成凸缘件21b的上模52和用于形成防脱离件23的下模54,在把具有孔20a的片层件20放置在上模52和下模54之间的状态下,通过把软橡胶类的合成树脂喷入成型模的腔室中,从而整体模制出凸缘件21b、防脱离件23和连接件32。
由于凸缘件21b连接位于片层件20相对侧上的防脱离件23,并且片层件20夹在这两者之间,所以凸缘件21b不容易与片层件20脱离。
当帽15移动时片层件20的内表面在引导件16上滑动。在片层件20在引导件16上滑动的表面上,八个盖部21的防脱离件23整体连接在一起,并且该表面几乎是平的。当帽15在密封位置(将在下面描述:见图8)和撤回位置(见图1)之间移动时,帽15在该移动过程中弯曲。与此同时,如图2所示,防脱离件23与引导件16接触。由于整体形成防脱离件23并且它的表面几乎是平的,所以帽15能够平稳地经过引导件16。
如图3和4所示,在片层件20相对于图3的左右方向(输送纸张的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形成了一对纸张支撑杆22。纸张支撑杆22用金属形成并且具有较窄的直线形状。如图1所示,输送单元3设有皮带25。皮带25形成在纸张输送皮带13的近侧和远侧(相对于图1的页面)。纸张支撑杆22的一端经过连接件24与近侧的皮带25连接,而纸张支撑杆22的另一个端部则经过连接件24与远侧的皮带25连接。皮带25绕在四个滑轮26、27、28和29上以及引导件16的外周上。滑轮26、27、28和29形成在主体支架10的左侧部分处,从前侧观察时是半圆形的引导件16形成在从动辊12的右侧。当与滑轮26连接的马达(未示出)使得该滑轮26转动时,两侧的皮带25转动,并且帽15随之移动。帽15沿着输送皮带13的外侧移动。
皮带25在密封位置(见图8)和撤回位置(见图1)之间移动帽15。在密封位置处,帽15位于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2a和输送皮带13之间。如图8所示,帽15位于输送皮带13上面。在图8中,略去了喷墨头2而是只示出了输送单元3从而帽15的位置显示得更加清晰。在密封位置,盖件21的盖部面对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2a,并且能够密封分布在喷墨表面2a上的喷墨喷嘴2b。
在撤回位置,帽15位于输送皮带13下面(见图1)。在撤回位置,输送皮带13经过打印纸张直接面对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2a,所以从喷墨头2喷出的墨喷射到打印纸张上,并且由此执行在从下面穿过喷墨头2的纸张上的打印。
如图7所示,利用摆动装置(未示出),输送单元3的主体支架10能够以驱动辊11的转轴11a为中心沿着垂直平面摆动。另外,利用升起和降低机构(未示出)能够相对于喷墨头2升起和降低输送单元3的主体支架10。
在帽15要密封喷墨表面2a的情况下,摆动装置首先以转轴11a作为中心在相对于图1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主体支架10,直到把输送单元3摆动到图7的位置。在该状态下,转动滑轮26。这将通过皮带25沿着输送皮带13的外侧移动帽15(见图7)直到帽15位于输送皮带13的上侧。在图7示出的状态中帽15正在从撤回位置移动到密封位置。帽15在从撤回位置移动到密封位置的过程中弯曲。当帽15进一步沿着箭头“a”移动时,帽15到达图8示出的密封位置。然后摆动装置以转轴11a作为中心在相对于图1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主体支架10,直到把输送单元3摆动到图8的位置。在图8示出的位置中,盖件21面对喷墨头2。另外,升起和降低机构(未示出)相对于喷墨头2向上移动主体支架10。这样,如图6所示,皮带容纳单元14的压缩弹簧18的驱动力把位于输送皮带13的上侧的帽15的盖件21压在喷墨头2上。这样盖件21就密封了喷墨表面2a上的喷墨喷嘴2b。
当帽15要在盖件21面向上(面对喷墨头2)的密封位置(见图8)和盖件21面向与喷墨头2相对一侧的撤回位置(见图1)之间移动时,帽15在引导件16的外周部分上滑动。在该交界处,帽15的移动方向从水平方向转变到垂直方向,因此帽15需要弯曲。如果盖件21的凸缘件21b只是通过粘结剂等粘结到片层件20上,那么在帽1 5弯曲时凸缘件21b就会有与片层件20脱离的相当大的危险。另外,当凸缘件21b从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2a移开时凸缘件21b也很容易变得脱离。
如图4和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帽15中,盖件21(凸缘件21b)连接相对于盖件21位于片层件20相对表面上的防脱离件23,并且片层件20夹在这两个部件之间。这样就防止了盖件21与片层件20脱离。
如果整体形成凸缘件21b和片层件20,那么就不会有凸缘件21b与片层件20脱离的危险。但是,必须用具有较低伸长率的材料形成片层件20。如果片层件20伸长,滑轮26的转动就不能移动片层件20。反之,必须用软橡胶类材料形成凸缘件21b。在该实施例中,用适合制造片层件20的材料制造片层件20,用适合制造凸缘件21b的材料制造凸缘件21b,尽管它们的材料不同,仍然能够把它们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下面描述上述实施例的变化。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上述实施例结构一样的部件并且略去了对它们的描述。
盖件或防脱离件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形状。例如,如图10所示,盖件31可以具有与片层件20重叠的基底件31a和围绕基底件31a周边的凸缘件31b,其中基底件31a和凸缘件31b利用软合成树脂整体成型。如果盖件31具有这种结构,盖件31就更紧密地与喷墨表面2a配合在一起。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情况,可以整体模制出凸缘件31b和防脱离件23。但是可以一样很好地整体模制出基底件31a和防脱离件23。在这种情况下,穿过片层件20的连接件32还把在表面侧的盖件31和在内表面一侧的防脱离件23连接起来。从而防止盖件31的脱离。
防脱离件伸出的程度可以超过与凸缘件21b和31b的内侧对应的区域,并且可以在片层件20的大致整个内表面上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帽的内表面侧也是平的,并且这样帽就更光滑地移动。
移动帽的装置不限于实施例中的皮带25。例如,可以通过绕在多个滑轮上的金属线等直线形部件在密封位置和撤回位置之间移动帽。另外,密封位置和撤回位置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中的结构也是可能的,并且帽可以在该平面中的密封位置和撤回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一个典型实施例,优选整体成型盖件、连接件和防脱离件。通过把在形成盖件的区域中散布着孔的片层件放置在喷射模塑的模子中并且对它进行喷射模塑能够整体模制出盖件、连接件和防脱离件。这种整体模制使得盖件很难与片层件脱离。
根据一个典型实施例,可以在喷墨打印机中安装多个喷墨头。在这种情况下,盖件可以设有多个盖部,它们布置在单独一个片层件的一个表面上。每个盖部与每个喷墨头的每个喷墨表面紧密配合。防脱离件可以设有布置在该单独一个片层件的另一个表面上的多个防脱离部分。每个防脱离部分与每个盖部对应。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连续形成与盖部对应的防脱离部分,从而形成单独一个公共防脱离件。
根据一个典型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盖部都与较大的公共防脱离件连接,并且由此盖部更不容易与片层件脱离。另外,因此防脱离件的表面可以几乎是平的。这样每个盖部能够很容易与相应的喷墨表面紧密地配合在一起。
根据一个典型实施例,当帽与移动帽的机构整体形成时帽特别有用,移动帽的机构使用绕在多个滑轮上的皮带或金属线在帽与喷墨表面紧密配合的位置和帽远离喷墨表面的位置之间移动帽。
根据一个典型实施例,在使用绕在多个滑轮上的皮带或金属线移动帽的情况下,当滑轮使得帽弯曲时盖件或盖部更容易倾向于与片层件脱离。但是在本发明一个典型实施例的帽中,防脱离件或防脱离部分从与片层件相对侧的表面处支撑盖件或盖部,同时片层件夹在盖件和防脱离件之间。这样就可靠地防止了盖件或盖部与片层件脱离。
根据一个典型实施例,在使用绕在多个滑轮上的皮带或金属线移动帽时,特别优选防脱离部分彼此连接,从而形成单独一个公共的防脱离件。由此防脱离件的一个表面可以几乎是平的,并且由此很容易绕着滑轮平稳地移动帽。

Claims (5)

1.一种帽,用来密封用于喷墨的喷墨头的喷嘴,该帽包括:
一个片层件;
一个盖件,它形成在片层件的一个表面上,盖件能够与其上形成了喷嘴的喷墨表面紧密配合;
一个防脱离件,它形成在片层件的另一个表面上;和
一个连接件,它穿过片层件并且连接盖件和防脱离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
其中盖件包括多个设在片层件的一个表面上的盖部,并且防脱离件包括多个设在片层件的另一个表面上的防脱离部分;并且
其中多个防脱离部分彼此连接在一起,每个防脱离部分与每个盖部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
其中盖件包括多个设在片层件的一个表面上的盖部,
其中单独一个公共防脱离件形成在片层件的另一个表面上,和
其中多个盖部与单独一个公共防脱离件连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
其中盖件、防脱离件和连接件是整体模制的。
5.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帽,
其中帽与绕在多个滑轮上的皮带或金属线连接在一起,并且
其中利用皮带或金属线在帽与喷墨表面紧密配合的密封位置和帽离开喷墨表面的撤回位置之间移动帽。
CNB2005100592151A 2004-03-23 2005-03-23 喷墨头的帽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643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84488 2004-03-23
JP2004084488 2004-03-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2941A CN1672941A (zh) 2005-09-28
CN100366431C true CN100366431C (zh) 2008-02-06

Family

ID=34879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921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6431C (zh) 2004-03-23 2005-03-23 喷墨头的帽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219308A1 (zh)
EP (1) EP1582356B1 (zh)
JP (1) JP5099104B2 (zh)
CN (1) CN10036643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67621B2 (ja) * 2004-12-06 2010-05-26 シルバーブルック リサーチ ピーティワイ リミテッド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字ヘッドアセンブリ用の柔軟なキャッピング部材を組み込んだキャッピングシステム
US7758148B2 (en) 2004-12-06 2010-07-20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Capp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a flexible capping member for inkjet printhead assembly
US7455383B2 (en) * 2005-12-05 2008-11-25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maintenance station having maintenance belt with belt-cleaning station
US7445311B2 (en) * 2005-12-05 2008-11-04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maintenance station having maintenance belt
US7448724B2 (en) * 2005-12-05 2008-11-11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ethod of maintaining a printhead using a maintenance belt
US7452052B2 (en) * 2005-12-05 2008-11-18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maintenance assembly having maintenance belt
EP1970199B1 (en) * 2007-03-12 2013-05-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Head unit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5429048B2 (ja) * 2010-05-25 2014-02-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メンテナンス装置、流体噴射装置及び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6409428B2 (ja) 2014-09-08 2018-10-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6647A (en) * 1996-10-31 1999-08-1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Flexible frame onsert capping of inkjet printheads
US6074037A (en) * 1996-11-15 2000-06-1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 head capping device
US20020130919A1 (en) * 2000-01-31 2002-09-19 Davis Jeremy A. Ganged inkjet printhead capping system
US6540323B1 (en) * 2002-01-31 2003-04-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nout-encompassing capping system for inkjet printheads
US20030081049A1 (en) * 2001-10-31 2003-05-01 Davis Jeremy A. Positive stop capping system for inkjet printhea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9456A (en) * 1981-08-26 1983-01-18 Pitney Bowes Inc. Cleaning device for writing heads used in ink jet recorders and printers
JPH09123470A (ja) * 1995-08-30 1997-05-13 Mita Ind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9164693A (ja) * 1995-11-27 1997-06-24 Xerox Corp 保守用消耗品を備えた液体インクプリンタ
US5956053A (en) * 1996-10-31 1999-09-2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Dual seal capping system for inkjet printheads
JPH10322046A (ja) * 1997-05-22 1998-12-04 Tokai Rubber Ind Ltd シール構造
JP3728963B2 (ja) * 1999-01-25 2005-12-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US6585347B1 (en) * 2000-01-31 2003-07-0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Printhead servicing based on relocating stationary print cartridges away from print zone
JP2001253080A (ja) 2000-03-13 2001-09-18 Sony Corp プリンタ装置の性能維持シート
JP4790107B2 (ja) * 2000-10-13 2011-10-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2002156044A (ja) * 2000-11-21 2002-05-31 Nok Corp ガスケット
JP3879717B2 (ja) * 2003-08-05 2007-02-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5193568A (ja) * 2004-01-08 2005-07-21 Sony Corp ノズルキャップ、ヘッド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吐出ヘッド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6647A (en) * 1996-10-31 1999-08-1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Flexible frame onsert capping of inkjet printheads
US6074037A (en) * 1996-11-15 2000-06-1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 head capping device
US20020130919A1 (en) * 2000-01-31 2002-09-19 Davis Jeremy A. Ganged inkjet printhead capping system
US20030081049A1 (en) * 2001-10-31 2003-05-01 Davis Jeremy A. Positive stop capping system for inkjet printheads
US6540323B1 (en) * 2002-01-31 2003-04-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nout-encompassing capping system for inkjet printhea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82356B1 (en) 2013-06-05
EP1582356A3 (en) 2006-01-18
EP1582356A2 (en) 2005-10-05
JP5099104B2 (ja) 2012-12-12
US20050219308A1 (en) 2005-10-06
JP2010023523A (ja) 2010-02-04
CN1672941A (zh) 2005-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6431C (zh) 喷墨头的帽
JP4998243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CN1178792C (zh) 四色模块打印头系统
US8197027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7114793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0475539C (zh) 具有帽部件的喷墨成像装置
CN104943382B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头单元
CN1923519A (zh) 擦拭器和清除机构以及包括这二者的喷墨成像装置
CN2780465Y (zh) 成像设备和用于该设备中的馈纸台
US20110103870A1 (en) Printer apparatus
EP1958779B1 (en)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US9227412B1 (en) Scalable printhead array maintenance
US871469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carriage mounting recording head for ejecting liquid droplets
US862251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carriage mounting recording head for ejecting liquid droplets
US905083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arriage mounting recording head for ejecting liquid droplets
JP442825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キャップ
CN101638002A (zh) 液体喷射头单元、液体喷射头模块及液体喷射装置
JP4735698B2 (ja) ヘッドキャップ、液滴吐出ヘッドの回復機構、及び、液滴吐出プリンタ
US8191990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743180A (zh) 记录装置和液体喷射装置
JPH1019450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媒体搬送装置
JP200605172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0364772C (zh) 带有进墨装置的打印头组件
JP2004082579A (ja) 吐出回復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5131623A (ja) ピエゾ式インクジエツトヘツドおよびこのヘツドを利用したプリン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