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54815C - 通信系统、存储器件和控制器件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存储器件和控制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54815C
CN100354815C CNB2005101204914A CN200510120491A CN100354815C CN 100354815 C CN100354815 C CN 100354815C CN B2005101204914 A CNB2005101204914 A CN B2005101204914A CN 200510120491 A CN200510120491 A CN 200510120491A CN 100354815 C CN100354815 C CN 10035481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ge
sector
file
memor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204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76594A (zh
Inventor
河村拓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76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6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48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481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25Power saving in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Management of blo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8Controller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9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e.g. flash memory, one time programmable memory [O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在此公开的是一种通信系统,用于在具有以页面为单位和以扇区为单位之一被访问的存储区域的存储器件和请求以文件为单位访问数据的控制器件之间,经由预定传输线路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控制器件经由所述传输线路向所述存储器件发送对形成要被请求访问的文件的每个页面和每个扇区之一的访问请求,并且所述存储器件依序访问所请求的页面和所请求的扇区之一,由此,在所述存储区域中实现用于访问整个文件的请求。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存储器件和控制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外部访问存储文件数据的存储区域的通信系统、存储器件和控制器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访问在经由无线通信部分而连接的存储器件的存储区域中的文件单元中处理的文件数据的通信系统、存储器件和控制器件。
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访问文件数据时不提高存储器件侧上的处理负荷的通信系统、存储器件和控制器件,特别涉及一种需要增加用于访问在存储器件侧上的数据所需要的少量功能的通信系统、存储器件和控制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近来的技术革新,已经开发和以商业形式获得了用于处理各种媒体的计算机文件的各种信息器件,所述各种媒体的计算机文件诸如文本、图像、音频等,所述信息器件包括个人计算机、PDA(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照像机、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等。许多这种类型的信息器件具有连接器或接口,用于可分离地安装盒(cartridge)式存储器器件,诸如内置存储器、硬盘、存储棒、存储卡、USB(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等。
例如,数字照像机将拾取的图像编码为诸如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或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的预定文件格式,然后在存储卡上存储所述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存储不能被存储在低容量的内置存储器内的许多图像。当存储器变满时,可以通过替换存储卡而获得用于存储所拾取的图像的新容量。
另外,可以将在数字照像机上捕获的图像的文件传递到诸如个人计算机等的另一个信息器件,以进行诸如图像质量调整、重新编码等的图像处理,并且可以以数据库、像册等的形式来管理所述图像。换句话说,图像文件被传递到打印机,并且被打印出,以便可以作为照片来欣赏所述图像文件。
在用于在器件之间传递在存储卡上的图像和其他数据的一种普通方法中,所述存储卡被提取并且然后被加载到数据要被传递到的器件。换句话说,可以使用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来经由有线或无线传输线路来进行从所述器件的数据传输,其中存储卡被加载到数据要被传递到的器件。后者的无线电通信特别消除了每次发送数据时对于重新附接连接器和将电缆取路由(route)的操作需要,因此带来了大大的方便。
图21示出了通过无线电的图像传输的例子。在所述附图中,假定数字照像机是移动器件。所述数字照像机在内置存储器或外部存储卡中将所拾取的图像存储为图像数据。在无线电传输中,所述数字照像机从内置存储器或外部存储卡中读取所期望的图像数据,并且经由无线接口向诸如个人计算机、电视机、打印机等的图像再现器件传递图像数据。当然,在诸如个人计算机、电视机、打印机等的接收器件的每个中,将无线接口模块作为适配器而提供。在经由无线电传输线路传递图像数据后,图像数据被个人计算机显示和存储,在电视机的屏幕上被显示,并且被打印机打印出来。
如上所述,对于来自数字照像机的无线电传输,也需要在发送源器件侧提供无线接口模块。需要通过外部适配器而向没有内置无线接口的器件提供无线接口。另一方面,当诸如存储棒等的盒式存储器件本身具有无线接口模块时,数字照像机不必具有无线接口模块。另外,在不被附加到诸如数字照像机等的适当数据处理器件的情况下,存储棒可以单独地通过无线电而向诸如个人计算机、打印机等的目标器件发送数据。
在日本专利特开第2001-77878号中提出了具有例如无线电通信功能的外部存储介质。这个外部存储介质包括:有线通信部分,用于经由物理连接部分来对于其中加载了外部存储介质的主机器件发送和接收数据;以及短距离无线电通信部分,用于经由诸如蓝牙通信网络等的短距离无线电通信网络来对外部通信网络发送和接收数据。因此,具有加载于其中的外部存储介质的主机器件可以通过驱动在存储介质内的短距离无线电通信部分而对通信网络发送和接收数据。
图22是示出了应用了诸如硬盘、快闪存储器等的存储器件的电子器件的结构的普通例子的图。在图22中所示的电子器件4包括存储单元43和功能控制单元41。
存储单元43包括:存储器件431,它由诸如磁盘、存储元件等的存储介质形成;以及存储器件控制功能单元432,用于对存储介质进行物理访问。
存储器件431对应于物理存储区域本身。存储器件控制功能单元432是用于对存储器件431执行故障块管理、错误检测、纠错等的控制器。存储单元43经由诸如处理器总线的预定电子接口42而被器件控制单元41控制。
器件控制单元41是用于对作为整体的器件的操作进行集中控制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微控制器或CPU(中央处理单元)提供。器件控制单元41具有文件控制单元411和数据控制单元412。器件控制单元41对存储单元43读取和写入文件数据。
数据控制单元412是以被称为“扇区”或“页面”的最小物理访问单位(一般是512字节)来对存储单元43读取和写入数据的驱动器控制单元。
文件控制单元411一般被称为“文件系统”,并且经由数据控制单元412对存储单元43读取和写入文件数据,即以文件为单位的数据。
在相关领域中,当所述电子器件与另一个器件共享存储器件的数据时,文件系统功能和数据接口功能(USB,IrDA、无线LAN等)一般被添加到每个器件上。图23示出了在这种情况下的电子器件的构造的例子。图23所示的电子器件额外包括接口功能单元44,并且具有接口控制单元413,用于在器件控制单元41内对接口功能单元44进行驱动控制。
但是,图23中所示的器件构造具有问题:即由于增加数据接口功能单元而提高了在器件控制单元41上的处理负荷,并且提高了功耗。另外,对于开发人员施加了用于功能引入的驱动器开发等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期望提供一种良好的通信系统、良好的存储器件和良好的控制器件,使得可以适当地访问在经由无线电通信部分而连接的存储器件的存储区域中以文件为单位处理的文件数据。
也期望提供一种良好的通信系统、良好的存储器件和良好的控制器件,它们在访问文件数据时不提高存储器件侧上的处理负荷。
也期望提供一种良好的通信系统、良好的存储器件和良好的控制器件,它们需要增加用于访问存储器件侧上的文件数据所需要的少量功能。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问题而被开发。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其中,在存储器件和控制器件之间经由预定传输线路而进行数据传输,所述存储器件具有以页面或扇区之一为单位访问的存储区域,所述控制器件请求以文件为单位来访问数据,其中,控制器件根据包括在所述存储器件中的形成要被请求访问的文件的每个页面和每个扇区的地址信息,经由传输线路而向存储器件发送对于形成被请求访问的文件的每个页面和每个扇区之一的访问请求,并且存储器件依序访问所请求的页面和所请求的扇区之一,由此,在存储区域中实现对于访问整个文件的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的“系统”指的是多个器件(或用于实现特定功能的功能模块)的逻辑集合,并且在单个外壳内是否存在每个器件或功能模块并不重要(这同样适用于以下)。
许多信息器件具有连接器或接口,用于可分离地安装盒式存储器器件,诸如硬盘、存储棒、存储卡、USB存储器等。通过具有短距离无线电通信部分,这种类型的存储器件消除了在每次发送数据时对于重新附接连接器和将电缆取路由的操作的需要,因此带来了大大的方便。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存储器件具有无线电通信部分,并且外部控制器件控制对于经由无线电传输线路而访问存储单元的操作和无线电通信操作。因此,在不被附接到适当的数据处理器件的情况下,存储器件可以单独地通过无线电而向诸如个人计算机、打印机等的目标器件发送数据。
用于经由无线电通信而外部地读取和写入在存储区域中的文件数据的通信功能单元经由电子接口而被添加到存储所述文件数据的存储器件上。具有类似的通信功能单元的控制器件经由无线电通信而控制存储器件。所述控制器件控制在存储器件中读取和写入文件数据的操作。
在存储器件侧的存储区域中,在诸如快闪存储器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情况下以被称为“页面”的物理访问单位来执行访问操作,或者在诸如硬盘的盘型存储器件的情况下以被称为“扇区”的物理访问单位来执行访问操作。另一方面,在诸如个人计算机等的作为数据请求源的控制器件上,在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的管理下管理数据,并且以文件为单位来做出对于访问数据的请求。例如,在系统的前端,在文件基础上执行用户的GUI操作。
按照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在控制器件侧将以文件为单位发生的数据请求转换为对于每个页面的请求,并且经由无线电通信部分向存储器件依序发出对于以页面为单位的数据的请求,由此,实现对于整个文件的数据的请求。在这种情况下,在存储器件的存储区域上的数据控制——经由无线电通信部分由控制器件来执行这个控制——等同于通过控制器件的在存储器件上的直接文件数据读取和写入控制。
按照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足够的是,存储器件响应于来自控制器件侧的、对于以诸如存储区域的页面(或扇区)为物理访问单位的数据的请求,而不是以文件为单位处理数据。因此,在存储器件侧上减少了在读取和写入文件数据的访问操作中所涉及的处理负荷,因此节约了电力。另外,存储器件不必具有文件系统功能和数据接口功能,因此降低了成本。而且,降低了用于功能引入的、开发人员的驱动器开发等的负担。
按照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的存储器件执行作为与控制器件的无线通信的反向散射通信,其中,发送通过在发送数据的基础上调制所接收的反射波而获得的反射波信号。这个反射波传输系统允许例如仅仅通过诸如改变天线的负荷阻抗的转换操作或者提供在反射波信号线上的相位差而调制反射波。因此,可以实现与其他无线电通信系统相比较而具有较低功耗的数据传输线路。
当请求读取文件时,控制器件经由传输线路而向存储器件发送以形成所述文件的每个块中所包括的页面或扇区为单位读取数据的请求。响应于这个请求,存储器件从存储区域中的对应页面或扇区中读取被请求读取的页面数据或扇区数据,并且经由传输线路而向控制器件返回页面数据或扇区数据。然后,控制器件根据所接收的每个页面或扇区的数据来构造被请求读取的文件。
当请求写入文件时,控制器件经由传输线路而向存储器件发送以形成所述文件的每个块中所包括的页面或扇区为单位写入数据的请求。响应于这个请求,存储器件向存储区域中的对应页面或扇区中写入被请求写入的页面数据或扇区数据。
为了以页面为单位或以扇区为单位访问所请求文件,控制器件侧需要知道在逻辑块地址信息和物理块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性。
在存储区域中的每个页面或扇区包括被分配到所述页面或扇区的数据的逻辑地址信息。因此,控制器件从存储器件请求每个页面或扇区的逻辑地址信息,并且可以根据所接收的逻辑地址信息而产生关于形成每个文件的块的地址转换信息。当产生对于文件的请求时,足够的是,根据地址转换信息而产生对于在页面或扇区中的数据的请求。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良好的通信系统,良好的存储器件和良好的控制器件,它们使得可以适当地访问在经由无线电通信部分而连接的存储器件的存储区域中的以文件为单位处理的文件数据。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以提供一种良好的通信系统、良好的存储器件和良好的控制器件,它们在访问文件数据时不提高在存储器件侧上的处理负荷。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以提供一种良好的通信系统、良好的存储器件和良好的控制器件,它们需要增加用于访问在存储器件侧上的文件数据所需要的少量功能。
在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在存储器件和控制器件之间执行使用反射波的无线电通信,以发送和接收文件数据。因为通过控制器件来执行在存储器件上的数据控制,因此不需要向器件控制单元引入用于控制存储器件的功能。另外,不提高在访问文件数据时在存储器件侧的处理负荷。使用反射波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可以降低在数据传输时在存储器件侧上的功耗。
通过基于附图和将在后面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和另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图;
图2是示出了在存储器件5侧上的RF功能单元21的内部构造的图;
图3是示出了在控制器件6侧上的RF功能单元11的内部构造的图;
图4是表示用于在图2所示的存储器件5侧上的RF功能单元21和在图3所示的控制器件6侧上的RF功能单元11之间做出反射波传输的控制序列的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了在将与非(NAND)型快闪存储器假定为存储器件431的情况下的存储区域7和文件数据8的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用于做出在控制器件6侧上的主机功能单元13和在存储器件5侧上的终端功能单元23之间对于以块数据为单位的文件数据进行读取访问的处理序列的图;
图7是示出用于实现页面读取请求504和页面读取响应505的数据格式的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了用于实现页面写入请求504’的数据格式的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了控制器件6的构造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具有反射器的快闪存储器模块和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控制终端的构造的图;
图11是示出了在具有反射器的快闪存储模块中的作为存储器件的快闪存储器的物理格式和逻辑格式的图;
图12是示出了用于读取在指定的物理块中的指定页面的总共528字节的页面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控制命令和响应的数据格式(READ_PAGE_DATA_528)的图;
图13是示出了用于读取在指定物理块中的指定的两个连续页面的每个的页面数据和扩展数据(528字节)的控制命令和响应的数据格式(READ_PAGE_DATA_528×2)的图;
图14是示出了用于读取在指定物理块中的指定的四个连续页面的每个的页面数据和扩展数据(528字节)的控制命令和响应的数据格式(READ_PAGE_DATA_528×4)的图;
图15是示出了用于仅仅读取在指定的物理块中的指定页面的16字节的扩展数据的控制命令和响应的数据格式(READ_EXTRA_DATA)的图;
图16是示出了用于整体读取在指定的物理块中的所有页面(即32个页面)的每个的16字节的扩展数据的控制命令和响应的数据格式(READ_EXTRA_DATA_BLOCK)的图;
图17是示出了用于整体读取在指定的物理块中的所有页面(即32个页面)的逻辑地址的控制命令和响应的数据格式(READ_LOG_ADRS_SEGMENT)的图;
图18是示出了用于向在指定物理块中的指定页面写入总共528字节的页面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控制命令和响应的数据格式(WRITE_PAGE_DATA_528)的图;
图19是示出了用于向在指定物理块中的指定页面仅仅写入16字节的扩展数据的控制命令和响应的数据格式(WRITE_EXTRA_DATA)的图;
图20是示出了用于擦除指定物理块的控制命令和响应的数据格式(ERASE_BLOCK)的图;
图21是示出了通过无线电的图像传输的例子(在相关领域中的例子)的图;
图22是示出了被应用了诸如硬盘、快闪存储器等的存储器件的电子器件的构造的普通例子(相关领域)的图;
图23是示出了与另一个器件共享存储器件的数据的一个电子器件的构造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可以作为用于在存储文件数据的存储器件和请求文件数据的控制器件之间的连接的数据传输线路。下面将要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假定快闪存储器或硬盘作为存储器件。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将个人计算机作为控制器件,所述个人计算机调用在存储器件中的文件数据和向存储器件中写入文件数据,并且执行例如文件管理、数据再现、编码压缩的处理和其他数据转换和处理,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也将用于显示或打印数据的显示器或打印机假定为控制器件,或将连接到这些器件上的外部适配器等假定为控制器件。
作为用于在存储器件和控制器件之间的连接的数据传输线路,应用了反射波传输系统,其中,从反射波读取器侧发送未调制载波,并且根据例如改变在反射器侧的天线负荷阻抗的操作,使用反射波调制而执行数据通信。
通过使用反射波传输作为无线电传输可以实现较低的功耗。可以在通信模式中具体实现较低的功耗,在所述通信模式中,限于相对短距离的器件之间的传输比率占用了其间的大多数通信。例如,与无线局域网相比较,可以通过移动器件来实现具有无比的超低功耗的图像传输。由此可以大大地延长移动器件的电池寿命。
另外,通过使用反射波传输作为无线电传输,与无线局域网相比较,可以容易地降低作为数据发送侧的移动器件的无线电发送模块的成本。而且,因为在无线电法规下,在移动侧上的无线电发送模块不被当作无线电电台,因此消除了对于诸如一致性认证等的授权的需要。
下面将说明存储器件和控制器件的构造的方法、用于读取/写入文件数据的通信系统和控制器件的构造的另一个方法。
图1示意地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包括用于存储文件数据的存储器件和用于请求文件数据和控制访问文件数据的操作的控制器件。所述存储器件和控制器件经由反射波传输线路而彼此连接,如上所述。
在存储器件5中的存储器件431和存储器件控制功能单元432类似于在图21中所示的存储器件中被提供了相同的附图标号的功能模块。存储器件5经由预定电子接口42而被器件控制单元控制,并且可以读取和写入文件数据。存储器件5也包括作为在上述的反射波传输系统中的反射器而操作的RF功能单元21、通信控制功能单元22和终端功能单元23。终端功能单元23包括通信控制单元231和数据控制单元232。
本实施例假定存储器件5是被提供由RF功能单元21实现的反射波数据传输功能的存储器件431。但是,可以通过作为发送数据提供源的移动式终端器件来形成终端功能单元23,所述发送数据提供源诸如数字照像机、摄像机、便携式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或便携式音乐再现器件。
控制器件6包括作为在反射波传输系统中的反射波读取器而操作的RF功能单元11、通信控制功能单元12和主机功能单元13。
主机功能单元13由处理或再现和输出所接收的数据的主机器件形成,所述主机器件诸如固定(stationary)家用电器,包括例如电视、监控器、打印机、个人计算机、VTR和DVD播放器。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的主机功能单元13包括用于控制RF功能单元11内的通信操作的通信控制单元131、数据控制单元132、文件控制单元133和管理单元134。
数据控制单元132是在存储器件431中以被称为“扇区”或“页面”的最小物理访问单位(一般是512字节)读取和写入数据的驱动器控制单元。文件控制单元133一般被称为“文件系统”,并且读取和写入文件数据、即以文件为单位的数据。管理单元134为主机功能单元13内的用户接口提供用于来自用户的命令输入等,并且以集中的方式来控制整个主机功能单元13的操作。管理单元134基本上以文件为单位处理数据。
经由控制接口14从主机功能单元13发送的数据在主机通信控制功能单元12内的调制功能单元121内进行调制。结果调制信号15被叠加在由RF功能单元11中的载波产生源111产生的未调制载波31上,然后被发送到终端2。考虑到在终端2侧的检测的便利,ASK(幅移键控)调制一般用于从主机1到终端2的下行链路。终端2的RF功能单元21接收未调制载波31,并且获得解调信号25。解调信号25通过解调功能单元223而进行数据解调,然后经由控制接口24被终端功能单元23接收。
由终端2的终端功能单元23发送的数据通过通信控制功能单元22中的调制功能单元222而被调制。RF功能单元2 1将调制信号26叠加在通过检测未调制载波31而获得的反射波32上,然后向主机1发送所述反射波32。主机1的RF功能单元11接收反射波32,并且获得解调信号16。解调信号16通过解调功能单元123而进行数据解调,然后经由控制接口14被主机功能单元13接收。
除了上面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之外,在主机2和终端2中相互作用的协议功能单元121和221被提供在相应的通信控制功能单元12和22内,由此实现协议控制,诸如在控制器件6和存储器件5之间的反射波通信中的连接和断开。
下面说明分别在存储器件5和控制器件6的RF功能单元21和11之间实现的反射波传输系统。
图2示出了在存储器件5侧上的RF功能单元21的内部构造。
作为反射器的RF功能单元21包括天线211、天线开关210、天线负荷212、带通滤波器213和ASK检测单元214。在本实施例中,被称为ISM频带(工业、科学和医疗频带)的2.4GHz频带被用作无线电波频率。
当执行来自反射器侧的数据传输时,RF功能单元21接收由存储器件控制功能单元432从存储器件431读取的数据,并且按照数据的位图而接通/关闭连接到天线211的天线开关210。例如,当数据是1时,天线开关210被接通,并且当数据是0时,天线开关210被关断。
如图所示,当天线开关210被接通时,天线211被50Ω的天线负荷212终止,并且当天线开关210关断时,天线211被打开。这个操作用于当天线开关210接通时终止来自传递目的地的载波,并且当天线开关210断开时反射所述载波。因此,在传递目的地上,可以通过检测所发送的无线电波的反射而读取反射波数据。即,发送数据一般作为来自传递目的地的无线电波的反射波而被发送,通过伴随天线开关210的接通/关断操作的变化而变化的天线负荷阻抗来产生所述反射波。来自RF功能单元21的反射波信号等同于ASK调制波。但是,除了ASK调制之外,PSK(相移键控)和FSK(频移键控)调制方法也适用于反射波传输系统。
天线开关210一般由砷化镓IC形成,它消耗很小的10微瓦或更低的功率。因此,上述的通信方法使得可以实现获得超低功耗的无线电图像传输。
虽然当从传递目的地接收ASK调制发送确认信号时使用带通滤波器213和ASK检测单元214,但是在不需要传输发送确认的单向传输中不需要这两个块。另一方面,当执行发送确认时,通过调制功能单元222来执行其控制。
带通滤波器(BPF)213用于通过在2.4GHz频带中的频率的信号,并且衰减在其他频带中的信号。当执行发送确认时,所需要的ASK检测单元214的功耗是30毫瓦或更少。
在此,从存储器件5到控制器件6的反射波数据传输可以在发送确认方法的情况下取得10毫瓦或更低的平均功率,并且在单向传输的情况下获得很小的10微瓦的平均功率。这表示其与普通的无线局域网的平均功耗相比较,在性能上的无法比拟的差别。
图3示出了在控制器件6侧上的RF功能单元11的内部构造。
因为通过反射波来发送来自存储器件5的发送数据,因此必须发送用于创建来自控制器件6的反射波的未调制载波。RF功能单元11包括2.4GHz频带的天线111、循环器112、包括积分检测单元113和AGC(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114的接收单元、包括混合器115和功率放大器116的发送单元,以及频率合成器117。
通过从通信控制功能单元12向混合器116提供直流电压来实现来自发送单元的未调制载波的传输。所发送的未调制载波的频率由被通信控制功能单元12控制的频率合成器的频率所确定。本实施例使用被称为ISM频带(同上)的2.4GHz的频带。从混合器116输出的未调制载波被功率放大器115放大到预定的水平,然后经由循环器112从天线111被发送。
来自在存储器件5侧上的RF功能单元21的反射波与从在控制器件6侧上的RF功能单元11发送的未调制载波具有同一频率。通过天线111来接收反射波,并且经由循环器112输入到上述的接收单元。即,因为与在发送中相同的本地频率被输入到积分检测单元113,因此在作为反射器的RF功能单元21中相乘的ASK调制波作为积分检测单元113的输出而出现。但是,因为所接收的信号在相位上与本地信号不同,因此对应于相位差的调制信号作为I轴信号和Q轴信号而出现。
AGC放大器114的增益被控制以得到最佳值。AGC放大器114的输出信号被发送到通信控制功能单元12。通信控制功能单元12对来自I轴信号和Q轴信号的数字数据进行解调。正确的数据被进一步译码,并且然后被重建为在主机功能单元中的文件数据(将在后面描述)。
当确认来自存储器件5的数据的发送时,当所接收的分组数据是正确的时,通信控制功能单元12向混合器116传递正响应ACK(确认)的数字数据,或者当所接收的分组数据具有误差时,向混合器116传递负响应NACK(负确认)的数字数据。所述数字数据因此进行ASK调制。通过被加到由反射波发送的数据分组上的CRC(循环冗余码校验)代码来确定数据是否正确。
图4表示用于在图2所示的存储器件5侧上的RF功能单元21和在图3所示的控制器件6侧上的RF功能单元11之间做出用于反射波传输的控制序列的例子。假定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器件之间执行发送确认。下面将说明所述控制序列。
(步骤1)
在用于进行反射波传输的无线电通信模式中设置存储器件5。
(步骤2)
在用于接收由反射波传输发送的数据的数据接收等待模式中设置控制器件6。
(步骤3)
然后,控制器件6发送未调制载波,以从存储器件5中接收反射波信号。
(步骤4)
在接收到未调制载波的情况下,存储器件5中的RF功能单元21使用反射波来发出数据发送请求。
(步骤5)
在接收到数据发送请求时,控制器件6发送ASK调制发送许可。
(步骤6)
控制器件6发送未调制载波,以接收由数据发送请求所请求的数据。
(步骤7)
在接收到未调制载波时,存储器件5中的RF功能单元21使用反射波的调制来发送分组的数据。
(步骤8)
当由控制器件6接收到的分组数据是正确的时,控制器件6使用ASK调制来发送正响应ACK(确认)。当所接收的分组数据是不正确时,控制器件6发送负响应NACK(负确认)。由被加到数据分组上的CRC(循环冗余码校验)代码来确定数据是否正确。
再次参照图1来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在所述通信系统中,在控制器件6中的主机功能单元1 3和存储器件5中的终端功能单元23之间执行文件数据访问操作,并且控制器件在控制所述操作时采取主动。
控制器件6中的主机功能单元13包括通信控制单元131、数据控制单元132、文件控制单元133和管理单元134。存储器件5中的终端功能单元23包括通信控制单元231和数据控制单元232。在存储器件5和控制器件6的相应的通信控制单元之间执行无线电通信控制。
在存储器件5侧,在通信控制单元231和数据控制单元232之间,以页面为单位或以扇区为单位来控制对存储器件431中的物理数据进行读取和写入的访问操作。控制器件6中的文件控制单元133执行用于将由数据控制单元132读取和写入的数据构造为文件数据的逻辑文件系统控制。
下面说明由在控制器件6侧上的主机功能单元13主要执行的文件系统控制。
图5示出了在将与非(NAND)型快闪存储器假定为存储器件431的情况下的存储区域7和文件数据8的结构的例子。
将首先说明物理地址空间。存储区域7中的物理访问单元是被称为页面701的512字节单位。但是,当通过硬盘而不是快闪存储器来形成存储器件431时,所述物理访问单位被称为“扇区”。
在存储区域7中的一组多个页面(一般是32个页面)形成被称为块71的单元。存储区域7被物理地划分为块单元,并且以块为单位来管理存储区域7的地址。但是,当通过硬盘来形成存储器件431时,一组预定数量的扇区形成“集群(cluster)”,并且以集群为单位来执行地址管理。
接着说明逻辑地址空间。存储区域7以块为单位被逻辑地划分为引导块71、FAT块72、目录区域73和数据区域74。引导块71将信息作为整体存储在存储区域上。FAT(文件分配表)块72存储形成文件数据的每个块的地址排列信息(例如参见http://home.impress.co.jp/magazine/dosvpr/q-a/0007/qa0007_2.htm)。目录区域73存储所有文件数据的目录信息和每片文件数据的第一地址信息。数据区域74存储形成文件数据的块数据。
在请求访问文件数据的主机功能单元13中的文件控制单元133获得引导块71,并且获得目录区域73的信息。接着,从目录区域73获得所期望的文件数据的第一地址信息。接着,从FAT块72中获得形成文件数据的块的地址信息。数据控制单元132获得形成文件数据的块数据,连接所述块数据,并由此获得文件数据8。
如上所述,控制器件6以块数据为单位而处理文件数据。
图6表示用于在控制器件6侧上的主机功能单元13和存储器件5侧上的终端功能单元23之间,以块数据为单位来对文件数据进行读取访问的处理序列。
主机功能单元13中的管理单元134向通信控制单元131发布连接请求501。通信控制单元131经由控制器件6中的通信控制功能单元12和RF功能单元11以及存储器件5中的RF功能单元21和通信控制功能单元22,而在通信控制单元131和终端功能单元23中的通信控制单元231之间的反射波传输线路中建立连接(502)。从通信控制单元131向管理单元134返回连接响应503。
为了以页面为单位或以扇区为单位来访问被请求的文件,控制器件6侧需要知道逻辑块地址信息和物理块地址信息之间的通信(correspondence)。在存储器件431内的每个页面包括被分配到页面的数据的逻辑地址信息(将在后面描述)。因此,控制器件6从存储器件5请求每个页面或扇区的逻辑地址信息,并且可以根据所接收的逻辑地址信息而产生关于形成每个文件的块的地址转换表。
接着,管理单元134请求文件控制单元133读取文件数据(文件读取)。文件控制单元133根据上述的文件系统控制来从存储器件431中读取块数据。
以页面为单位来对存储器件431(例如快闪存储器)进行访问(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是控制器件6而不是存储器件5主动从存储器件431中读取文件数据。文件控制单元133因此获得以页面为单位的数据,所述页面单位是在访问存储器件431中的物理访问单位。为此,文件控制单元133经由数据控制单元132而发布页面读取请求504。文件控制单元133从已经获得页面数据的存储器件5中的数据控制单元232获得页面读取响应505。可以从上述的地址转换表中获得所请求的页面的页面编号。
因此,当请求以文件为单位的数据时,控制器件6侧从存储器件5请求形成文件的每个页面的数据,而不是请求以文件为单位的数据。控制器件6因此而依序经由反射波传输线路而向存储器件5发出对于以页面为单位的数据的请求,并由此实现对于整个文件的数据的请求。然后,文件控制单元133将以页面为单位获得的数据重新构造为原始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在存储器件5的存储区域上的数据控制——所述控制是经由反射波传输线路而通过控制器件6执行的——等同于控制器件6在存储器件5上的直接文件数据读取和写入控制。
按照本实施例,足够的是,存储器件5对来自控制器件6侧的对于以诸如存储区域的页面(或扇区)的物理访问单位为单位的数据的请求作出响应,而不是以文件为单位处理数据。因此,在存储器件5侧上降低了在用于读取和写入文件数据的访问操作中涉及的处理负荷,因此节省了电力。另外,存储器件5不需要具有文件系统功能和数据接口功能,因此降低了成本。此外,降低了开发人员用于功能引入的驱动器开发等的负荷。
图7示出了用于实现页面读取请求504和页面读取响应505的数据格式的例子。页面读取请求504和页面读取响应505被作为有效负载而以数据格式布置在无线电通信部分中。
页面读取请求帧504包括请求类型5041、物理块地址5042和页面编号5043。请求类型5041识别请求内容(例如所述请求是读取请求还是写入请求)。在这种情况下,指定用于指示页面数据读取请求的识别信息。物理块地址5042将物理块的地址指定为存储器件431中的数据读取源。页面编号5043指定要在指定的物理块中获得的页面的编号。顺便提及,当要在同一物理块内获得连续的页面时,在请求类型5041中描述了将要获得的页面的编号,并且在页面编号5043中描述将要获得的第一页面的页面编号。
页面读取响应505包括响应类型5051、处理结果5052和页面数据5053。响应类型5051识别响应内容,并且描述与请求类型5041相同的识别信息。处理结果5052描述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用于指示从存储器件431获得页面数据的成功或失败。页面数据5053描述从由页面读取请求504的页面编号5043指定的页面获得的页面数据。
图8示出了用于实现页面写入请求504’的数据格式的例子。页面写入请求504’被作为有效负载而以数据格式布置在无线电通信部分中。
页面写入请求帧504’包括请求类型5041’、物理块地址5042’、页面编号5043’和页面数据5044’。请求类型5041’识别请求内容(例如所述请求是读取请求还是写入请求)。在这种情况下,指定识别信息,所述识别信息用于指示页面数据写入请求。物理块地址5042’将物理块的地址指定为在存储器件431中的数据写入目的地。页面编号5043’将页面的编号指定为在指定物理块内的写入目的地。顺便提及,当要在同一物理块内写入连续页面时,在请求类型5041’中描述要被写入的页面的编号,并且在页面编号5043’中描述要被写入的第一页面的页面编号。
页面写入响应505’包括响应类型5051’和处理结果5052’。响应类型5051’识别响应内容,并且将同一识别信息描述为请求类型5041’。处理结果5052’描述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用于指示向存储器件431中写入页面数据的成功或失败。
通过上面的数据控制来控制从控制器件6到存储器件5的读取和写入页面数据单元的操作。存储器件5通过对页面数据单元执行连续多次(在图6表示的例子中是32次)的控制而实现块数据控制。
此时,存储器件5请求以作为对应的存储器件431的物理访问单位的页面为单位的数据,而不是请求以块为单位的数据。即,通过依序作出对在块中的页面数据的请求而访问块数据。足够的是,存储器件5对存储器件431的以物理访问为单位的数据的请求作出响应。因此,降低了在访问操作中涉及的处理负荷。另外,存储器件5不必具有文件系统功能和数据接口功能。
在存储器件5侧,在结束在文件控制单元133中的文件数据控制后,管理单元134向通信控制功能单元131发出关于断开反射波传输线路的请求507。通信控制功能单元131执行与终端功能单元23中的通信控制功能单元231断开的断开控制程序508。当完成所述程序后,通信控制单元131向管理单元134提供断开响应510。
图9示出了控制器件6的构造的另一个例子。在图9所示的构造的例子中,用于控制文件系统的文件控制单元不位于控制器件6中,而是在经由外部接口7而连接到控制器件6的控制终端6’侧上。控制器件6和控制终端6’经由公共的接口控制单元(135和63)而彼此连接。
控制终端6’是通过信息器件形成的,所述信息器件处理或再现并且输出所接收的数据,诸如固定家用电器,包括例如电视机、监控器、打印机、个人计算机、VTR和DVD播放器。图9所示的例子示出了用于从具有反射器功能的存储器件5中请求数据的控制器件6可以作为适配器而从外部连接到上述类型的公共信息器件上。
当控制终端6’是个人计算机时,例如可以应用诸如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通用有线接口(当然,可以应用其他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在图9中所示的构造中,由个人计算机处理的现有文件系统可以被用作如图1所示的文件控制单元133。当用户操作文件时,可以经由在个人计算机上的文件控制软件(由美国Microsoft公司提供的操作系统“Windows(注册商标)”中的“Explorer”)而执行存储器件5中的文件控制。
顺便提及,反射波传输系统一般使用诸如ASK等的具有相对低的比特率的调制方法。例如,通过经由例如在反射器侧上的定向天线的终端的接通/关断操作而操作负荷阻抗,来在信号空间中布置信号0或1,由此容易地实现BPSK调制。但是,这些调制方法具有传输速度的问题。另一方面,例如,通过提供彼此具有不同相位的多个反射路径,并且按照发送数据而转换反射路径,可以实现具有较高比特率的相位调制方法,诸如BPSK调制(二相移相键控)、QPSK调制(四相移相键控)和8PSK(八相移相键控)调制等。例如,已经被转让给本申请人的日本专利特开第2003-352223号的说明书公开了并入QPSK调制处理中的、使用后散射方法的通信系统。
以下说明按照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假定一个具体例子,其中,使用具有反射器的快闪存储器模块和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控制终端来形成通信系统,并且经由反射波传输线路来访问快闪存储器。
图10示出了具有反射器的快闪存储器模块和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控制终端的构造。
具有反射器的快闪存储器模块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件,用于独立于存储器模块控制器件,而从反射波读取器经由反射波传输线路访问快闪存储器。
以命令/响应形式而实现通过反射波读取器的对于在具有反射器的快闪存储器模块侧上的存储控制器件的控制。从反射波读取器输入的控制命令和从快闪存储器模块输出的响应的数据格式被指定为数据链路控制中的传送规范。
响应于控制命令,存储器控制器件经由页面缓冲器(未示出)而在快闪存储器的预定物理区域内以页面为单位读取或写入数据。然后,快闪存储器模块侧上的传送控制器件构造对应于控制命令的响应数据,并且经由反射波传输线路而向反射波读取器发送所述响应数据。
顺便提及,在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控制终端侧上的传送控制器件被实现为CPU控制驱动器。CPU构造控制命令,并且向反射波读取器控制器件输出数据。当从快闪存储器模块接收到响应数据时,反射波读取器控制器件获得控制结果和预定数据。
图11示出了作为具有反射器的快闪存储器模块中的存储器件的快闪存储器的物理格式和逻辑格式。
通过512字节的数据区域和16字节的扩展数据区域的总共528字节,形成作为快闪存储器的物理访问单位的页面数据。因此,用于访问快闪存储器的页面缓冲器的大小是528字节。
数据区域对应于有效负载。扩展数据区域包括重写标志、管理标志、物理块的逻辑地址、格式保留和用于检测和纠正页面数据中的错误的ECC(纠错代码)。在这个区域中的逻辑地址存储被分配到在文件系统的虚拟空间中的对应物理页面的逻辑地址。
当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控制终端在反射波传输线路上建立了与具有反射器的快闪存储器模块的连接时,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控制终端不知道在快闪存储器内的分配的分配信息。因此,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控制终端在建立所述连接时,发出扩展数据区域读取请求(将在后面描述),并由此获得每个页面的逻辑地址信息。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控制终端可以因此产生地址转换表。
在快闪存储器中通过每32个页面(=16千字节)来形成一个块。向每个块分配块编号。向块中的每个页面分配页面编号。因此,可以通过指定块编号和页面编号来请求页面。而且,通过每512个块(8兆字节)来形成分段(segment)。向每个分段分配分段编号。
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控制终端对具有反射器的快闪存储器模块执行物理访问控制。经由页面缓冲器而读取或写入与被添加到控制命令上的物理块编号和页面编号对应的512字节的页面数据和16字节的扩展数据。
下面说明用于在具有反射器的快闪存储器模块上的物理访问控制的控制命令和来自具有反射器的快闪存储器模块的响应。
图12示出了用于读取在指定的物理块中的指定页面的总共528字节的页面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控制命令和响应的数据格式(READ_PAGE_DATA_528)。通过ECC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下面的表描述了在图12所示的数据格式中的每个成分的定义。
[表1]
    成分 长度     内容     值
应用类型 1 反射波传输 0×01
命令/响应ID 1 READ_PAGE_DATA_528 0×01
物理块编号 2 物理块编号 0×0000-0×07FF
页面编号 1 页面编号 0×00-0×1F
结果 1 比特[7:1]:原因比特[7:5]:TBD比特[4:1]:快闪控制器 TBD
比特[0]:状态 0:成功,1:失败
页面数据528 528 页面数据(512)+附加数据(16) 以高位结尾(BigEndian),第一MSB(最高有效位)
图13示出了用于读取在指定物理块中的指定的两个连续页面的每个的页面数据和扩展数据(528字节)的控制命令和响应的数据格式(READ_PAGE_DATA_528×2)。通过ECC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下面的表格描述了在图13中所示的数据格式中的每个成分的定义。
[表2]
    成分 长度     内容   值
应用类型 1 反射波传输 0×01
命令/响应ID 1  READ_PAGE_DATA_528×2 0×02
物理块编号 2 物理块编号 0×0000-0×07FF
页面编号 1 页面编号 0×00-0×1E
结果 1 比特[7:1]:原因比特[7:5]:TBD比特[4:1]:快闪控制器 TBD
比特[0]:状态 0:成功,1:失败
页面数据528[第一] 528 第一页面的页面数据(512)+附加数据(16) 以高位结尾,第一MSB
页面数据528[第二] 528 第二页面的页面数据(512)+附加数据(16) 以高位结尾,第一MSB
图14示出了用于读取在指定的物理块中指定的四个连续页面的每个的页面数据和扩展数据(528字节)的控制命令和响应的数据格式(READ_PAGE_DATA_528×4)。通过ECC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下面的表格描述了在图14中所示的数据格式中的每个成分的定义。
[表3]
    成分 长度     内容
应用类型 1 反射波传输 0×01
命令/响应ID 1 READ_PAGE_DATA_528×4 0×03
物理块编号 2 物理块编号 0×0000-0×07FF
页面编号 1 页面编号 0×00-0×1C
结果 1 比特[7:1]:原因比特[7:5]:TBD比特[4:1]:快闪控制器 TBD
比特[0]:状态 0:成功,1:失败
页面数据528[第一] 528 第一页面的页面数据(512)+附加数据(16) 以高位结尾,第一MSB
页面数据528[第二] 528 第二页面的页面数据(512)+附加数据(16) 以高位结尾,第一MSB
页面数据528[第三] 528 第三页面的页面数据(512)+附加数据(16) 以高位结尾,第一MSB
页  面数据528[第四] 528 第四页面的页面数据(512)+附加数据(16) 以高位结尾,第一MSB
图15示出了用于仅仅读取在指定的物理块中的指定页面的16字节的扩展数据的控制命令和响应的数据格式(READ_EXTRA_DATA)。通过ECC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下面的表格描述了在图15中所示的数据格式中的每个成分的定义。
[表4]
  成分 长度     内容
应用类型 1 反射波传输 0×01
命令/响应ID 1 READ_Extra_DATA 0×04
物理块编号 2 物理块编号 0×0000-0×07FF
页面编号 1 页面编号 0×00-0×1F
结果 1 比特[7:1]:原因比特[7:5]:TBD比特[4:1]:快闪控制器 TBD
比特[0]:状态 0:成功,1:失败
附加数据 16 附加数据(16) 以高位结尾,第一MSB
图16示出了用于整体读取在指定的物理块中的所有页面(即32个页面)的每个的16字节的扩展数据的控制命令和响应的数据格式(READ_EXTRA_DATA_BLOCK)。通过ECC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下面的表格描述了在图16中所示的数据格式中的每个成分的定义。
[表5]
    成分 长度     内容     值
应用类型 1 反射波传输 0×01
命令/响应ID 1 READ_Extra_DATA_BLOCK 0×05
物理块编号 2 物理块编号 0×0000-0×07FF
结果 1 比特[7:1]:原因比特[7:5]:TBD比特[4:1]:快闪控制器 TBD
比特[0]:状态 0:成功,1:失败
附加数据×32 512 将页面00-1F的附加数据(16)连接 以高位结尾,第一MSB
图17示出了用于整体读取在指定的物理块中的所有页面(即,32个页面)的逻辑地址的控制命令和响应的数据格式(READ_LOG_ADRS_SEGMENT)。通过ECC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下面的表格描述了以在图17中所示的数据格式中的每个成分的定义。
[表6]
  成分 长度   内容   值
应用类型 1 反射波传输 0×01
命令/响应ID 1 READ_LOG_ADRS_SEGMENT 0×06
物理块编号 2 物理块编号 0×03-0×0F(32-128)
结果 1 比特[7:1]:原因比特[7:5]:TBD比特[4:1]:快闪控制器 TBD
比特[0]:状态 0:成功,1:失败
逻辑地址×512 1024 以增加块编号的次序(order)来连接附加数据的逻辑地址 以高位结尾,第一MSB
当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控制终端在反射波传输线路上建立了与具有反射器的快闪存储器模块的连接时,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控制终端不知道关于在快闪存储器内的分配的分配信息,并且需要产生地址转换表。因此,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控制终端在建立所述连接时发布这个请求命令READ_LOG_ADRS_SEGMENT,以整体读取逻辑地址,并由此获得每个页面的逻辑地址信息。根据这个信息,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控制终端可以容易地产生地址转换表。
图18示出了用于向指定物理块中的指定页面写入总共528字节的页面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控制命令和响应的数据格式(WRITE_PAGE_DATA_528)。通过ECC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下面的表格描述了在图18中所示的数据格式中的每个成分的定义。
[表7]
    成分 长度   内容   值
应用类型 1 反射波传输 0×01
命令/响应ID 1 WRITE_PAGE_DATA_528 0×07
物理块编号 2 物理块编号 0×0000-0×07FF
页面编号 1 页面编号 0×00-0×1F
结果 1 比特[7:1]:原因比特[7:5]:TBD比特[4:1]:快闪控制器 TBD
比特[0]:状态 0:成功,1:失败
页面数据528 528 页面数据(512)+附加数据(16) 以高位结尾,第一MSB
图19示出了用于向指定物理块中的指定页面仅仅写入16字节的扩展数据的控制命令和响应的数据格式(WRITE_EXTRA_DATA)。通过ECC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下面的表格描述了在图19中所示的数据格式中的每个成分的定义。
[表8]
    成分 长度    内容  值
应用类型 1 反射波传输 0×01
命令/响应ID 1 WRITE_Extra_DATA 0×08
物理块编号 2 物理块编号 0×0000-0×07FF
页面编号 1 页面编号 0×00-0×1F
结果 1 比特[7:1]:原因比特[7:5]:TBD比特[4:1]:快闪控制器 TBD
比特[0]:状态 0:成功,1:失败
附加数据 16 附加数据(16) 以高位结尾,第一MSB
图20示出了用于擦除指定物理块的控制命令和响应的数据格式(ERASE_BLOCK)。下面的表格描述了在图20中所示的数据格式中的每个成分的定义。
[表9]
    成分 长度     内容
应用类型 1 反射波传输 0×01
命令/响应ID 1 ERASE_BLOCK 0×09
物理块编号 2 物理块编号 0×0000-0×07FF
结果 1 比特[7:1]:原因比特[7:5]:TBD比特[4:1]:快闪控制器 TBD
比特[0]:状态 0:成功,1:失败
上面已经参照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而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显然,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和替代。
虽然在本说明书中,已经以其中将反射波传输系统用作用于在存储文件数据的存储器件和请求文件数据的控制器件之间的连接的数据传输线路的实施例为中心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主题不限于此。例如,即使当除了反射波传输系统之外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或USB或另一个有线通信系统被应用时,也可以产生本发明的类似效果:在访问文件数据时不提高存储器件侧上的处理负荷,并且用于访问存储器件上的文件数据所需要的附加功能很少。
简而言之,本发明已经以说明性的形式被公开,并且不以限制方式来解释在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内容。为了确定本发明的精神,要考虑到权利要求。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物的范围内,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
本发明涉及在2004年11月18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4-334005的主题,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被包含在此。

Claims (17)

1.一种通信系统,其中,在具有以页面为单位和以扇区为单位之一被访问的存储区域的存储器件和请求以文件为单位访问数据的控制器件之间,经由预定传输线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控制器件根据包括在所述存储器件中的形成要被请求访问的文件的每个页面和每个扇区的地址信息,经由所述传输线路向所述存储器件发送对所述形成要被请求访问的文件的每个页面和每个扇区之一的访问请求,并且所述存储器件依序访问所请求的页面和所请求的扇区之一,由此,在所述存储区域中实现用于访问整个文件的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存储区域由快闪存储器和硬盘之一形成,在所述快闪存储器中,以页面为单位来进行物理访问,在所述硬盘中,以扇区为单位进行物理访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存储器件包括反射器,所述反射器用于根据改变天线负荷阻抗的操作和在信号的反射线上给出的相位差之一,使用所接收的未调制信号的反射波调制而执行数据通信,
所述控制器件包括反射波读取器,所述反射波读取器用于解调所调制的反射波信号,并且
在所述传输线路上执行反射波数据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系统,
其中,当请求读取文件时,所述控制器件经由所述传输线路向所述存储器件发送以形成所述文件的每个块中包括的页面和扇区之一为单位来读取数据的请求,
所述存储器件从在所述存储区域中的对应页面和对应扇区之一中读取被请求读取的页面数据和扇区数据之一,并且经由所述传输线路向所述控制器件返回所述数据,并且
所述控制器件根据所接收的每个页面和每个扇区之一的数据来构造请求被读取的所述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系统,
其中,当请求写入文件时,所述控制器件经由所述传输线路向所述存储器件发送以在形成所述文件的每个块中所包括的页面和扇区之一为单位写入数据的请求,并且
所述存储器件向在所述存储区域中的对应页面和对应扇区之一写入被请求写入的页面数据和扇区数据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存储区域中的每个页面和每个扇区之一包括被分配给所述页面和所述扇区之一的数据的逻辑地址信息,并且
所述控制器件从所述存储器件中请求每个页面和每个扇区之一的逻辑地址信息,根据所接收的逻辑地址信息而产生对于形成每个文件的块的地址转换信息,并且当产生对于文件的请求时,根据地址转换信息来产生对于在页面和扇区之一中的数据的请求。
7.一种存储器件,包括:
存储区域,以页面和扇区之一为单位被访问;
通信部分,用于经由预定的传输线路来进行数据传输;以及
访问控制部分,用于控制访问所述存储区域的操作;
其中,响应于经由所述通信部分而接收到的根据包括在所述存储器件中的每个页面和每个扇区的地址信息的、以页面和扇区之一为单位访问所述存储区域的请求,所述访问控制部分访问在所述存储区域中的指定页面和指定扇区之一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存储器件,
其中,所述存储区域由快闪存储器和硬盘之一形成,在所述快闪存储器中,以页面为单位来进行物理访问,在所述硬盘中,以扇区为单位进行物理访问。
9.根据权利要求7的存储器件,
其中,所述通信部分包括反射器,所述反射器用于根据改变天线负荷阻抗的操作和在信号的反射线上给出的相位差之一,使用所接收的未调制信号的反射波调制而执行数据通信,并且
在所述传输线路上执行反射波数据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存储器件,
其中,所述访问控制部分从在所述存储区域中的对应页面和对应扇区之一中读取被请求读取的页面数据和扇区数据之一,并且经由所述传输线路将所述数据返回到所述访问请求源。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存储器件,
其中,所述访问控制部分向所述存储区域中的对应页面和对应扇区之一写入被请求写入的页面数据和扇区数据之一。
12.一种控制器件,用于控制经由预定传输线路对存储器件中的数据的访问,所述存储器件具有以页面和扇区之一为单位访问的存储区域,所述控制器件包括:
文件控制装置,用于以文件为单位来管理数据;
数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以页面和扇区之一为单位对数据进行访问;
通信装置,用于在所述传输线路上进行数据传输;以及
通信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通信装置的通信操作;
其中,当产生访问文件的请求时,所述数据控制装置根据包括在所述存储器件中的形成所述文件的每个页面和每个扇区的地址信息,经由所述传输线路向所述存储器件发出访问所述形成所述文件的每个页面和每个扇区之一的请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控制器件,
其中,所述存储区域由快闪存储器和硬盘之一形成,在所述快闪存储器中,以页面为单位来进行物理访问,在所述硬盘中,以扇区为单位进行物理访问。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控制器件,
其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反射波读取器,所述反射波读取器用于发送未调制信号,并且根据改变天线负荷阻抗的操作和在信号的反射线上给出的相位差之一,接收由所述未调制信号的调制而导致的反射波信号,并且
在所述传输线路上执行反射波数据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控制器件,
其中,当请求读取文件时,所述数据控制装置经由所述传输线路向所述存储器件发送以在形成所述文件的每个块中所包括的页面和扇区之一为单位读取数据的请求,并且根据所接收的每个页面和每个扇区之一的数据来构造请求被读取的所述文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2的控制器件,
其中,当请求写入文件时,所述数据控制装置经由所述传输线路向所述存储器件发出以在形成所述文件的每个块中包括的页面和扇区之一为单位写入数据的请求。
17.根据权利要求12的控制器件,
其中,在所述存储区域中的每个页面和每个扇区之一中包括被分配到所述页面和所述扇区的之一的数据的逻辑地址信息,并且
所述数据控制装置从所述存储器件中请求每个页面和每个扇区之一的逻辑地址信息,根据所接收的逻辑地址信息而产生关于形成每个文件的块的地址转换信息,并且当产生关于文件的请求时,根据所述地址转换信息来产生对于在页面和扇区之一中的数据的请求。
CNB2005101204914A 2004-11-18 2005-11-18 通信系统、存储器件和控制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481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34005A JP2006146460A (ja) 2004-11-18 2004-11-18 通信システム、記憶装置、並びに制御装置
JP334005/04 2004-11-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6594A CN1776594A (zh) 2006-05-24
CN100354815C true CN100354815C (zh) 2007-12-12

Family

ID=35789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049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4815C (zh) 2004-11-18 2005-11-18 通信系统、存储器件和控制器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21183B2 (zh)
EP (1) EP1659482A3 (zh)
JP (1) JP2006146460A (zh)
KR (1) KR101172071B1 (zh)
CN (1) CN10035481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95335A2 (en) * 2005-03-07 2006-09-14 Noam Camie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ynamic policies enforced file system for a data storage device
JP2007114998A (ja) * 2005-10-20 2007-05-10 Sony Corp 中継装置、記憶装置及び記憶システム
KR100717060B1 (ko) * 2005-12-05 2007-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홈 네트워크를 통해 dvd 컨텐츠를 이용하는 방법 및장치
JP4345800B2 (ja) * 2006-10-19 2009-10-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EP2078263B1 (en) * 2006-10-31 2019-06-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7751382B2 (en) * 2007-01-09 2010-07-06 Nokia Corporation Power for uplink acknowledgment transmission
JP2008210301A (ja) 2007-02-28 2008-09-11 Sony Corp 記憶媒体、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制御装置。
WO2013184633A1 (en) * 2012-06-04 2013-12-12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Wireless hdd with integrated storage controller and wireless processing
US9342718B2 (en) 2014-01-14 2016-05-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mory device including wireless antenna
US10122108B2 (en) 2014-04-24 2018-11-06 Molex, Llc Terminal fitting
WO2016011421A1 (en) 2014-07-17 2016-01-2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icrowave reflector link, and cdma-spread spectrum reflector apparatus for reduction of unmodulated ambient blockers in reflected data link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1386A (zh) * 1999-06-29 2001-11-07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通信终端装置
JP2003023558A (ja) * 2001-07-10 2003-01-2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撮像カメラ
JP2003196128A (ja) * 2001-12-26 2003-07-11 Hitachi Ltd 携帯通信端末、外部記憶装置及び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WO2003092222A1 (fr) * 2002-04-25 2003-11-06 Sony Corporation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informations et procede correspondant
CN1473416A (zh) * 2001-08-14 2004-02-04 ���ṫ˾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05076B2 (ja) 1988-01-14 1998-01-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反射型送信装置
JP2864543B2 (ja) 1989-08-01 1999-03-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移動体識別装置用応答器
JPH0496520A (ja) 1990-08-13 1992-03-27 Sharp Corp データ送信装置
JPH1185609A (ja) * 1997-09-09 1999-03-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データ管理方法
GB9903490D0 (en) * 1999-02-17 1999-04-07 Memory Corp Plc Memory system
JP2000284869A (ja) * 1999-03-29 2000-10-13 Seiko Epson Corp 情報記録媒体操作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
JP3797649B2 (ja) * 1999-05-31 2006-07-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US6486769B1 (en) * 1999-12-22 2002-11-26 Intermec Ip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and diagnosis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s using programmable checktags
US6839864B2 (en) * 2000-07-06 2005-01-04 Onspec Electronic Inc. Field-operable, stand-alone apparatus for media recovery and regeneration
US7253717B2 (en) 2000-11-29 2007-08-07 Mobile Technic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nd tracking RFID transponders
GB0123412D0 (en) * 2001-09-28 2001-11-21 Memquest Ltd Memory system sectors
KR100982094B1 (ko) * 2001-11-01 2010-09-13 소니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정보 처리 단말기 및 방법, 정보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US6732222B1 (en) * 2002-02-01 2004-05-04 Silicon Motion,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flash memory file management
KR100439507B1 (ko) * 2002-03-18 2004-07-0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고 용량 플래시 메모리 카드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운영 방법
JP2004023765A (ja) * 2002-06-20 2004-01-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無線型データ伝送装置
JP2004054542A (ja) 2002-07-19 2004-02-19 Nec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WO2004059651A2 (en) * 2002-12-27 2004-07-15 Solid State System Co., Ltd. Nonvolatile memory unit with specific cache
JP2004229165A (ja) * 2003-01-27 2004-08-12 Fujitsu Ltd 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JP2004334005A (ja) 2003-05-09 2004-11-25 Hitachi Printing Solutions Ltd 定着装置
US7136973B2 (en) * 2004-02-04 2006-11-14 Sandisk Corporation Dual media storage device
US7260423B2 (en) * 2004-05-04 2007-08-21 Lsi Corporation Wireless storage device connectivity
US7260417B2 (en) * 2004-05-04 2007-08-21 Lsi Corporation Wireless storage enterprise connectivity
US20060010270A1 (en) * 2004-05-10 2006-01-12 Guobiao Zhang Portable Wireless Smart Hard-Disk Drive
US20050251597A1 (en) * 2004-05-10 2005-11-10 Guobiao Zhang Wireless Smart Hard-Disk Drive
US7395384B2 (en) * 2004-07-21 2008-07-01 Sandisk Corpro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data on non-volatile memory systems
EP1630726B1 (en) * 2004-08-18 2009-09-23 Sony Corporation Memory card, memory-card control method, memory-card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s
JP2006067266A (ja) * 2004-08-27 2006-03-09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1386A (zh) * 1999-06-29 2001-11-07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通信终端装置
JP2003023558A (ja) * 2001-07-10 2003-01-2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撮像カメラ
CN1473416A (zh) * 2001-08-14 2004-02-04 ���ṫ˾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JP2003196128A (ja) * 2001-12-26 2003-07-11 Hitachi Ltd 携帯通信端末、外部記憶装置及び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WO2003092222A1 (fr) * 2002-04-25 2003-11-06 Sony Corporation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informations et procede correspond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59482A2 (en) 2006-05-24
KR20060055398A (ko) 2006-05-23
EP1659482A3 (en) 2008-11-12
CN1776594A (zh) 2006-05-24
US7921183B2 (en) 2011-04-05
JP2006146460A (ja) 2006-06-08
KR101172071B1 (ko) 2012-08-10
US20060123093A1 (en) 200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4815C (zh) 通信系统、存储器件和控制器件
EP1630726B1 (en) Memory card, memory-card control method, memory-card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s
EP1675043B1 (en) Adapter and memory unit
US11343345B2 (en) Memory system allowing host to easily transmit and receive data
US20030078036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installing software by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JP3357506B2 (ja)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US7426584B2 (en) Portable storage media as file servers
US875638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for data recovery after failure
US20040225762A1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data transfer
US7353352B2 (en) Backup technique for recording devices employing different storage forms
EP1233337A2 (en) Peripheral devices which manage application upload to computing devices
US20090019250A1 (en) Wirelessly configurable memory device addressing
US2006025367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mitting access to storage means
JP5204579B2 (ja) デバイス、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
US7102671B1 (en) Enhanced compact flash memory card
JP4872267B2 (ja) アダプタ装置及びメモリ装置、並びにコネクタ装置
US20070294442A1 (en) Storage media having electronic circuit and computer system including storage media
CN110704341A (zh) 一种串口单线升级代码的装置及其方法
CA2151375C (en) A wireless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s modem and method of use therein
CN110297668A (zh) 系统、移动终端、控制及支持终端控制主机存储器的方法
JP2000194600A (ja) フラッシュメモリ付きデ―タ通信カ―ド
CN114003399A (zh) 一种基于idm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JPS63300342A (ja) デ−タファイル転送方式
JPH11136305A (ja) 情報端末装置および情報端末装置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511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