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3201890A1 -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3201890A1
WO2023201890A1 PCT/CN2022/102476 CN2022102476W WO2023201890A1 WO 2023201890 A1 WO2023201890 A1 WO 2023201890A1 CN 2022102476 W CN2022102476 W CN 2022102476W WO 2023201890 A1 WO2023201890 A1 WO 202320189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spreading code
spreading
signal
code sequence
cod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1024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杨旖斐
于茜
潘如愿
马长征
王忠俊
杨丽月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2800176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80637A/zh
Publication of WO202320189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201890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0Code gen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Definitions

  •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relate to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n particular to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devices.
  • the first N bits of each spreading code group in the plurality of spreading code groups may be guard symbols.
  • the number of symbols of the multiple spreading code groups may be the same.
  • the randomness of the first spreading code sequence can be improved, thereby improving the spread spectrum through the first spreading code sequence. Preamble symbol after frequency for security.
  • the protection symbol may include a zero code.
  • adjacent spreading code groups among the plurality of spreading code groups have different spreading codes.
  •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further provide a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storing a computer program.
  • the computer program includes a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above-mentioned first aspect or any possible implementation manner thereof.
  • Figure 6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channel impulse response power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ure 7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nother channel impulse response power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ure 8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nother channel impulse response power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ure 9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nother channel impulse response power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ure 10 i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ure 11 i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nother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ure 1 is a schematic flow chart of a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transmitting end in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 the transmitting end includes an ultra-wideband system.
  • the method may include the following processes:
  • the above-mentioned preamble symbols may be generated by preamble spreading or non-spreading.
  • the preamble is 31 bits, and if the preamble is spread 16 times, a preamble symbol with a length of 496 can be obtained.
  •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etermines the channel impulse response based on the third spreading code sequence and the second signal. Since there are guard symbols in each spreading code group in the third spreading code sequence, the guard symbols can suppress spread spectrum.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between code groups, therefore compared to using a deterministic random binary sequence as a spreading code to spread the preamble symbols,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can improve the correlation of the spread preamble symbols .
  • the last N bits of each spreading code group in the plurality of spreading code groups may be guard symbols.
  • the receiving end receives the first signal sent by the transmitting end.
  • the second signal is a signal generated by spreading a second spreading code sequence.
  • the second spreading code sequence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spreading code groups, and each spreading code group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identical spreading codes.
  • the above protection symbols may include zero codes.
  •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etermines the channel impulse response based on the third spreading code sequence and the second signal. Since there are guard symbols in each spreading code group in the third spreading code sequence, the guard symbols can suppress spread spectrum.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between code groups, therefore compared to using a deterministic random binary sequence as a spreading code to spread the preamble symbols,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can improve the correlation of the spread preamble symbols .
  • adjacent spreading code groups among the plurality of spreading code groups have different spreading codes.
  •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can divide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into functional module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method examples.
  • each functional module can be divided corresponding to each function, or two or more function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one processing module.
  • the above integrated modules can be implemented in the form of hardware.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division of modules in this embodiment is schematic and is only a logical function division. In actual implementation, there may be other division methods.
  • the number of symbols of the above multiple spreading code groups may be the same.
  • the receiving unit 1201 is configured to receive a second signal sent by the transmitting end, where the second signal is a signal generated by spreading the second spreading code sequence.
  • the processing unit 1202 is configured to replace the first and/or last bit of each spreading code group in the second spreading code sequence with a guard symbol to obtain a third spreading code sequence.
  • the chip also includes a memory, which may include read-only memory and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provides operating instructions and data to the processor.
  • a memory which may include read-only memory and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provides operating instructions and data to the processor.
  • Part of the memory may also include 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 (NVRAM).
  • NVRAM 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
  • the chip can be used in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involved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interface circuit 1302 may be used to output execution results of the processor 1301.
  • the communication line 1403 is used to transmit information between various components included in the electronic device 1400 .
  • RAM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 DRAM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 SDRAM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 double data rate SDRAM double data rate SDRAM
  • DDR SDRAM double data rate SDRAM
  • ESDRAM 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 synchronous 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irect rambus RAM, DR RAM
  • the memory 1404 can also be a 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 (CD-ROM) or other optical disc storage, optical disc storage (including compressed optical disc, laser disc, optical disc, digital versatile disc, Blu-ray disc, etc.), magnetic disk storage medium, or Other magnetic storage devices, etc.
  • CD-ROM 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
  • optical disc storage including compressed optical disc, laser disc, optical disc, digital versatile disc, Blu-ray disc, etc.
  • magnetic disk storage medium or Other magnetic storage devices, etc.
  • the size of the sequence numbers of the above-mentioned processes does not mean the order of execution.
  • the execution order of each process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its functions and internal logic, and should not be used in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constitutes any limi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提升扩频后的前导符号的相关性。该方法包括:首先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对前导符号扩频生成第一信号,然后向接收端发送第一信号。其中,第一信号用于确定信道脉冲响应;第一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和至少一个保护符号,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为保护符号,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

Description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要求在2022年4月2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210427671.0、发明名称为“扩频代码生成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技术已成为低功耗和高精度定位的流行商业选择。UWB技术中可以通过信道脉冲响应(channel impulse response,CIR)确定目标的范围,因此它的捕获是UWB通信和测距中的关键部分。
UWB技术中,发送端通常需要向接收端发送携带有前导符号的信号,接收端收到信号后通过信号与已知传输序列的相关性可以获取到CIR,然后通过CIR获得相关峰值以确定测距时间戳实现测距。
现有技术中,可以使用确定性随机二进制序列作为扩频码对前导符号进行扩频,以提高前导符号的安全性。但由于符号间干扰(inter symbol interference,ISI),使用确定性随机二进制序列扩频会导致前导符号的相关性下降。因此,如何提升扩频后的前导符号的相关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能够提升扩频后的前导符号的相关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对前导符号扩频生成第一信号,然后向接收端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用于确定信道脉冲响应;所述第一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和至少一个保护符号,所述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为保护符号,所述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通过第一扩频码序列对前导符号扩频,由于第一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中存在保护符号,保护符号可以抑制扩频码组之间的符号间干扰,且由于每个扩频码组中多个相同的扩频码,通过包含多个相同的扩频码的扩频码组对前导符号扩频,能够保留了前导符号的相关性,因此相较于使用确定性随机二进制序列作为扩频码对前导符号进行扩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以提升扩频后的前导符号的相关性。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通过第一扩频码序列对前导符号扩频,由于 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由此提高了扩频码序列的随机性,因此相较于使用全一代码或给定的三元/二进制代码为扩频码对前导符号进行扩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以提高扩频后前导符号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的每个扩频码组的前N位可以为保护符号。其中,N可以满足:N=Ngroup-Ntr,Ngroup为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的每个扩频码组的后N位可以为保护符号。其中,N可以满足:N=Ngroup-Ntr,Ngroup为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的每个扩频码组的前K位和后J位可以为保护符号。其中,K和J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符号可以包括零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可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相邻的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
例如,扩频码组1和扩频码组2相邻,若扩频码组1是由多个扩频码A1和保护符号组成的,则扩频码组2是由多个相同且非扩频码A1(如A2)和保护符号组成的。
可以理解的是,使第一扩频码序列中相邻的两个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可以提高第一扩频码序列的随机性,从而提高通过第一扩频码序列扩频后的前导符号的安全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了另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信号,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和所述第一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为由第一扩频码序列扩频生成的信号;所述第一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和至少一个保护符号,所述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为保护符号,所述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和第一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由于第一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中存在保护符号,保护符号可以抑制扩频码组之间的符号间干扰,因此相较于使用确定性随机二进制序列作为扩频码对前导符号进行扩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以提升扩频后的前导符号的相关性。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和第一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由于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由此提高了扩频码序列的随机性,因此相较于使用全一代码或给定的三元/二进制代码为扩频码对前导符号进行扩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以提高扩频后前导符号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的每个扩频码组的前N位可以为保护符号。其中,N可以满足:N=Ngroup-Ntr,Ngroup为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的每个扩频码组的后N位可以为保护符号。其中,N可以满足:N=Ngroup-Ntr,Ngroup为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的每个扩频码组的前K位和后J 位可以为保护符号。其中,K和J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符号可以包括零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可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相邻的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
例如,扩频码组1和扩频码组2相邻,若扩频码组1是由多个扩频码A1和保护符号组成的,则扩频码组2是由多个相同且非扩频码A1(如A2)和保护符号组成的。
可以理解的是,使第一扩频码序列中相邻的两个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可以提高第一扩频码序列的随机性,从而提高通过第一扩频码序列扩频后的前导符号的安全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了另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二信号;将第二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第三扩频码序列;根据所述第三扩频码序列和所述第二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根据第三扩频码序列和第二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由于第三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中存在保护符号,保护符号可以抑制扩频码组之间的符号间干扰,因此相较于使用确定性随机二进制序列作为扩频码对前导符号进行扩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以提升扩频后的前导符号的相关性。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根据第三扩频码序列和第二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由于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由此提高了扩频码序列的随机性,因此相较于使用全一代码或给定的三元/二进制代码为扩频码对前导符号进行扩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以提高扩频后前导符号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第二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的前N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第三扩频码序列。其中,N可以满足:N=Ngroup-Ntr,Ngroup为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第二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的后N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第三扩频码序列。其中,N可以满足:N=Ngroup-Ntr,Ngroup为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第二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的前K位和后J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第三扩频码序列。其中,K和J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符号可以包括零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可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相邻的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包括:生成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对前导符号扩频生成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确定信道脉冲响应;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和至少一个保护符号,所述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为保护符号,所述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符号可以包括零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可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相邻的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了另一种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确定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由第一扩频码序列扩频生成的信号;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和所述第一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其中,所述第一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和至少一个保护符号,所述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为保护符号,所述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符号可以包括零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可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相邻的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了另一种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确定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由第二扩频码序列扩频生成的信号;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第三扩频码序列;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扩频码序列和所述第二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其中,所述第二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符号可以包括零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可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相邻的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当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程序代码或指令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可选地,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该程序代码或指令。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可选地,该芯片还包括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中的代码,当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代码时,该芯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可选地,上述芯片还可以为集成电路。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和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脉冲响应功率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脉冲响应功率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道脉冲响应功率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道脉冲响应功率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的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的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近年来,UWB技术已成为低功耗和高精度定位的流行商业选择。UWB技术中可以通过CIR确定目标的范围,因此它的捕获是UWB通信和测距中的关键部分。
UWB技术中,发送端通常需要向接收端发送携带有前导符号(前导码)的信号,接收端收到信号后通过信号与已知传输序列的相关性可以获取到CIR,然后通过CIR获得相关峰值以确定测距时间戳实现测距。
现有技术中,可以使用确定性随机二进制序列作为扩频码对前导符号进行扩频,以提高前导符号的安全性。但由于符号间干扰,使用确定性随机二进制序列扩频会导致前导符号的相关性下降。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能够提升扩频后的前导符号的相关性。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信号传输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包括超宽带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用于发送信号的设备称为发送端,将用于接收信号的设备称为接收端,发送端也可以接收信号,接收端也可以发送信号,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设备的功能进行限定。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信号传输系统中的发送端,发送端包括超宽带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S101、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对前导符号扩频生成第一信号。
其中,上述第一信号用于确定信道脉冲响应。第一信号也可以称为信道脉冲响应训练序列(CIR training sequence,CTS)。
上述前导符号可以由前导码扩频或不扩频产生。例如,前导码为31位,将该前导码扩频16倍,则可得到长度为496的前导符号。
上述第一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和至少一个保护符号,上述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为保护符号,上述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的每个扩频码组的前N位可以为保护符号。其中,N可以满足:N=Ngroup-Ntr,Ngroup为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的每个扩频码组的后N位可以为保护符号。其中,N可以满足:N=Ngroup-Ntr,Ngroup为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的每个扩频码组的前K位和后J位可以为保护符号。其中,K和J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保护符号可以包括零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可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相邻的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
例如,扩频码组1和扩频码组2相邻,若扩频码组1是由多个扩频码A1和保护符号组成的,则扩频码组2是由多个相同且非扩频码A1(如A2)和保护符号组成的。
可以理解的是,使第一扩频码序列中相邻的两个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可以提高第 一扩频码序列的随机性,从而提高通过第一扩频码序列扩频后的前导符号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的扩频码可以均不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可以根据Group=4,Ntr=3,Ntz=1的第一扩频码序列对前导符号扩频生成第一信号。Group表示扩频码序列中扩频码组的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Ntz为扩频码组中保护符号的数量,Group=4,Ntr=3,Ntz=1即第一扩频码序列包括4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3个扩频码和1个保护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可以从多个独立的码中确定每个扩频码组的扩频码。
示例性地,发送端可以从A_0、A_1、A_2、A_3、A_4、A_5、A_6和A_7这8个独立的码中确定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例如,将A0确定为扩频码组1的扩频码,将A1确定为扩频码组2的扩频码。其中,A_0、A_1、A_2、A_3、A_4、A_5、A_6和A_7的值可以分别为0、1、2、3、4、5、6、7或者其他数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102、向接收端发送第一信号。
向接收端发送第一信号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发送端可以通过UWB通信技术向接收端发送第一信号。又例如,发送端也可以通过脉冲超宽带(impulse radio UWB,IR-UWB)通信技术向接收端发送第一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根据第三扩频码序列和第二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由于第三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中存在保护符号,保护符号可以抑制扩频码组之间的符号间干扰,因此相较于使用确定性随机二进制序列作为扩频码对前导符号进行扩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以提升扩频后的前导符号的相关性。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根据第三扩频码序列和第二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由于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由此提高了扩频码序列的随机性,因此相较于使用全一代码或给定的三元/二进制代码为扩频码对前导符号进行扩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以提高扩频后前导符号的安全性。
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信号传输系统中的接收端,接收端包括超宽带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S201、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信号。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接收端可以通过UWB通信技术接收第一信号。又例如,接收端也可以通过IR-UWB通信技术接收第一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的每个扩频码组的前N位可以为保护符号。其中,N可以满足:N=Ngroup-Ntr,Ngroup为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的每个扩频码组的后N位可以为保护符号。其中,N可以满足:N=Ngroup-Ntr,Ngroup为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的每个扩频码组的前K位和后J位可以为保护符号。其中,K和J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保护符号可以包括零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可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相邻的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
例如,扩频码组1和扩频码组2相邻,若扩频码组1是由多个扩频码A1和保护符号组成的,则扩频码组2是由多个相同且非扩频码A1(如A2)和保护符号组成的。
可以理解的是,使第一扩频码序列中相邻的两个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可以提高第一扩频码序列的随机性,从而提高通过第一扩频码序列扩频后的前导符号的安全性。
S202、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和第一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端可以先通过第一扩频码序列对第一信号进行解扩得到前导符号,然后根据得到的前导符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CIR。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和第一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由于第一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中存在保护符号,保护符号可以抑制扩频码组之间的符号间干扰,因此相较于使用确定性随机二进制序列作为扩频码对前导符号进行扩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以提升扩频后的前导符号的相关性。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和第一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由于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由此提高了扩频码序列的随机性,因此相较于使用全一代码或给定的三元/二进制代码为扩频码对前导符号进行扩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以提高扩频后前导符号的安全性。
请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信号传输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包括超宽带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S301、发送端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对前导符号扩频生成第一信号。
其中,上述第一信号用于确定信道脉冲响应。第一信号也可以称为CTS。
上述第一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和至少一个保护符号,上述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为保护符号,上述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的每个扩频码组的前N位可以为保护符号。其中,N可以满足:N=Ngroup-Ntr,Ngroup为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的每个扩频码组的后N位可以为保护符号。其中,N可以满足:N=Ngroup-Ntr,Ngroup为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的每个扩频码组的前K位和后J位可以为保护符号。其中,K和J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保护符号可以包括零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可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相邻的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
例如,扩频码组1和扩频码组2相邻,若扩频码组1是由多个扩频码A1和保护符号 组成的,则扩频码组2是由多个相同且非扩频码A1(如A2)和保护符号组成的。
可以理解的是,使第一扩频码序列中相邻的两个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可以提高第一扩频码序列的随机性,从而提高通过第一扩频码序列扩频后的前导符号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的扩频码可以均不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可以根据Group=4,Ntr=3,Ntz=1的第一扩频码序列对前导符号扩频生成第一信号。Group表示扩频码序列中扩频码组的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Ntz为扩频码组中保护符号的数量,Group=4,Ntr=3,Ntz=1即第一扩频码序列包括4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3个扩频码和1个保护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可以从多个独立的码中确定每个扩频码组的扩频码。
示例性地,发送端可以从A_0、A_1、A_2、A_3、A_4、A_5、A_6和A_7这8个独立的码中确定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例如,将A0确定为扩频码组1的扩频码,将A1确定为扩频码组2的扩频码。其中,A_0、A_1、A_2、A_3、A_4、A_5、A_6和A_7的值可以分别为0、1、2、3、4、5、6、7或者其他数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302、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第一信号。
向接收端发送第一信号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发送端可以通过UWB通信技术向接收端发送第一信号。又例如,发送端也可以通过IR-UWB通信技术向接收端发送第一信号。
S303、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信号。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接收端可以通过UWB通信技术接收第一信号。又例如,接收端也可以通过IR-UWB通信技术接收第一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的每个扩频码组的前N位可以为保护符号。其中,N可以满足:N=Ngroup-Ntr,Ngroup为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的每个扩频码组的后N位可以为保护符号。其中,N可以满足:N=Ngroup-Ntr,Ngroup为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的每个扩频码组的前K位和后J位可以为保护符号。其中,K和J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保护符号可以包括零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可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相邻的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
例如,扩频码组1和扩频码组2相邻,若扩频码组1是由多个扩频码A1和保护符号组成的,则扩频码组2是由多个相同且非扩频码A1(如A2)和保护符号组成的。
可以理解的是,使第一扩频码序列中相邻的两个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可以提高第一扩频码序列的随机性,从而提高通过第一扩频码序列扩频后的前导符号的安全性。
S304、接收端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和第一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端可以先通过第一扩频码序列对第一信号进行解扩得到前导符号,然后根据得到的前导符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和第一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由于第一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中存在保护符号,保护符号可以抑制扩频码组之间的符号间干扰,因此相较于使用确定性随机二进制序列作为扩频码对前导符号进行扩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以提升扩频后的前导符号的相关性。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和第一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由于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由此提高了扩频码序列的随机性,因此相较于使用全一代码或给定的三元/二进制代码为扩频码对前导符号进行扩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以提高扩频后前导符号的安全性。
请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信号传输系统中的接收端,发送端包括超宽带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S401、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二信号。
其中,上述第二信号为由第二扩频码序列扩频生成的信号,上述第二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二信号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接收端可以通过UWB通信技术接收第二信号。又例如,接收端也可以通过IR-UWB通信技术接收第二信号。
S402、将第二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第三扩频码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第二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的前N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第三扩频码序列。其中,N可以满足:N=Ngroup-Ntr,Ngroup为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第二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的后N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第三扩频码序列。其中,N可以满足:N=Ngroup-Ntr,Ngroup为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第二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的前K位和后J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第三扩频码序列。其中,K和J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保护符号可以包括零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可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相邻的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Ngroup=4,Ntr=4,Ntz=0第二扩频码序列的首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Ngroup=4,Ntr=4,Ntz=1的第三扩频码序列。
其中,Group表示扩频码序列中扩频码组的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Ntz为扩频码组中保护符号的数量,
Ngroup=4,Ntr=4,Ntz=0表示第二扩频码序列包括4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4个扩频码。
NGroup=4,Ntr=3,Ntz=1表示第三扩频码序列包括4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 3个扩频码和1个保护符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Ngroup=4,Ntr=4,Ntz=0第二扩频码序列的末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Ngroup=4,Ntr=4,Ntz=1的第三扩频码序列。
S403、根据第三扩频码序列和第二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端可以先通过第三扩频码序列对第二信号进行解扩得到前导符号,然后根据得到的前导符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根据第三扩频码序列和第二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由于第三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中存在保护符号,保护符号可以抑制扩频码组之间的符号间干扰,因此相较于使用确定性随机二进制序列作为扩频码对前导符号进行扩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以提升扩频后的前导符号的相关性。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根据第三扩频码序列和第二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由于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由此提高了扩频码序列的随机性,因此相较于使用全一代码或给定的三元/二进制代码为扩频码对前导符号进行扩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以提高扩频后前导符号的安全性。
请参考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信号传输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包括超宽带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S501、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的第二信号。
其中,上述第二信号为由第二扩频码序列扩频生成的信号,上述第二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
发送端发送的第二信号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发送端可以通过UWB通信技术发送第二信号。又例如,发送端也可以通过IR-UWB通信技术发送第二信号。
S502、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二信号。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二信号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接收端可以通过UWB通信技术接收第二信号。又例如,接收端也可以通过IR-UWB通信技术接收第二信号。
S503、接收端将第二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第三扩频码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第二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的前N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第三扩频码序列。其中,N可以满足:N=Ngroup-Ntr,Ngroup为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第二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的后N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第三扩频码序列。其中,N可以满足:N=Ngroup-Ntr,Ngroup为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第二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的前K位和后J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第三扩频码序列。其中,K和J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保护符号可以包括零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可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相邻的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Ngroup=4,Ntr=4,Ntz=0第二扩频码序列的首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Ngroup=4,Ntr=4,Ntz=1的第三扩频码序列。
其中,Group表示扩频码序列中扩频码组的数量,Ntr为扩频码组中扩频码的数量,Ntz为扩频码组中保护符号的数量,
Ngroup=4,Ntr=4,Ntz=0表示第二扩频码序列包括4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4个扩频码。
NGroup=4,Ntr=3,Ntz=1表示第三扩频码序列包括4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3个扩频码和1个保护符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Ngroup=4,Ntr=4,Ntz=0第二扩频码序列的末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Ngroup=4,Ntr=4,Ntz=1的第三扩频码序列。
S504、接收端根据第三扩频码序列和第二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端可以先通过第三扩频码序列对第二信号进行解扩得到前导符号,然后根据得到的前导符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
请参考表1,表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扩频码(扩频码序列)设计的多个示例和现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5.4标准中使用的扩频码设计。
表1中,A_0、A_1、A_2、A_3、A_4、A_5、A_6和A_7表示独立的码(安全码)。A_0、A_1、A_2、A_3、A_4、A_5、A_6和A_7的值可以分别为0、1、2、3、4、5、6、7或者其他数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CTS码为信道脉冲响应训练序列的扩频码。可以看出特别设计码版本一,通过在每组相同的扩频码后添加保护符号0将不同的扩频码分离,而特别设计码版本的接收端,通过在每组相同的扩频码前添加保护符号0将不同的扩频码分离,通过在每一扩频码组内采用全一码并将组与保护符号分离,保留了精心设计的三元前导码的良好相关性特性。
表1
Figure PCTCN2022102476-appb-000001
图6至图9分别示出仿真使用4种不同扩频码、相同的前导码。信号通过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信道传输获取的信道脉冲响应。
其中,图6为使用全随机扩频码获取的信道脉冲响应;图7为使用全一扩频码获取的信道脉冲响应;图8为使用特别设计码版本一的扩频码获取的信道脉冲响应;图9为使用特别设计码版本二的扩频码获取的信道脉冲响应。
通过图6至图9可以看出,索引256处的峰值是所需的信号峰值位置。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情况下,真信号峰值和噪声峰值之间的功率差越大越好,以避免测距期间的误检。
通过图6可以看出,在使用全随机扩频码的情况下,峰值功率差仅在20.3dB左右。
通过图7可以看出,在使用全一扩频码(即全一码)的情况下,峰值功率差为36.3dB。
通过图8可以看出,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特殊扩频码方案1(即特别设计码版本一的扩频码),峰值功率差增强到31.5dB左右,这也接近理想的全一码36.3dB。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整Ngroup即扩频序列中扩频码组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在测距性能和安全性之间实现权衡和平衡。
如通过图9可以看出,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特殊扩频码方案2(即特别设计码版本二的扩频码),峰值功率差进一步增强到43.5dB左右。
下面将结合图10至图12介绍用于执行上述信号传输方法的信号传输装置。
可以理解的是,信号传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施例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信号传输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0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信号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信号传输装置1000可以包括:生成单元1001和发送单元1002、
生成单元1001,用于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对前导符号扩频生成第一信号,上述第一信号用于确定信道脉冲响应。
发送单元1002,用于向接收端发送上述第一信号。其中,上述第一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和至少一个保护符号,上述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为保护符号,上述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保护符号可以包括零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可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相邻的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
图11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信号传输装置的另一种可能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信号传输装置110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101和确定单元1102。
接收单元1101,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信号,上述第一信号为由第一扩频码序列扩频生成的信号。
确定单元1102,用于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和上述第一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其中,上述第一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和至少一个保护符号,上述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为保护符号,上述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保护符号可以包括零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可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相邻的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
图12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信号传输装置的另一种可能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信号传输装置120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201、处理单元1202和确定单元1203。
接收单元1201,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二信号,上述第二信号为由第二扩频码序列扩频生成的信号。
处理单元1202,用于将上述第二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第三扩频码序列。
确定单元1203,用于根据上述第三扩频码序列和上述第二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其中,上述第二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保护符号可以包括零代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的符号数量可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扩频码组中相邻的扩频码组的扩频码不同。
图13示出了一种芯片1300的结构示意图。芯片13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301以及接口电路1302。可选的,上述芯片1300还可以包含总线1303。
处理器13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编解码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3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可选地,上述的处理器13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 ssing,DSP)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接口电路1302可以用于数据、指令或者信息的发送或者接收,处理器1301可以利用接口电路1302接收的数据、指令或者其他信息,进行加工,可以将加工完成信息通过接口电路1302发送出去。
可选的,芯片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 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
可选的,存储器存储了可执行软件模块或者数据结构,处理器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可选的,芯片可以使用在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信号传输装置中。可选的,接口电路1302可用于输出处理器1301的执行结果。关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编解码方法可参考前述各个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处理器1301、接口电路1302各自对应的功能既可以通过硬件设计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设计来实现,还可以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这里不作限制。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400可以为信号传输装置或者信号传输装置中的芯片或者功能模块。如图14所示,该电子设备1400包括处理器1401,收发器1402以及通信线路1403。
其中,处理器1401用于执行如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任一步骤,且在执行步骤时,可选择调用收发器1402以及通信线路1403来完成相应操作。
进一步的,该电子设备14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404。其中,处理器1401,存储器1 404以及收发器1402之间可以通过通信线路1403连接。
其中,处理器1401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处理器1401还可以是其他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例如电路、器件或软件模块,不予限制。
收发器1402,用于与其他设备或其他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其他通信网络可以为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 rks,WLAN)等。收发器1402可以是模块、电路、收发器或者任何能够实现通信的装置。
收发器1402主要用于数据的收发,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除信号收发之外的操作由处理器实现,如信息处理,计算等。
通信线路1403,用于在电子设备1400所包括的各部件之间传送信息。
在一种设计中,可以将处理器看做逻辑电路,收发器看做接口电路。
存储器1404,用于存储指令。其中,指令可以是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1404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 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 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存储器1404还可以是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等。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他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需要指出的是,存储器1404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401存在,也可以和处理器1401集成在一起。存储器1404可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或者一些数据等。存储器1404可以位于电子设备1400内,也可以位于电子设备1400外,不予限制。处理器1401,用于执行存储器1404中存储的指令,以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在一种示例中,处理器1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图14中的CPU0和C PU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电子设备1400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除图14中的处理器1401之外,还可以包括处理器1407。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电子设备1400还包括输出设备1405和输入设备1406。 示例性地,输入设备1406是键盘、鼠标、麦克风或操作杆等设备,输出设备1405是显示屏、扬声器(speaker)等设备。
需要指出的是,电子设备1400可以是芯片系统或有图14中类似结构的设备。其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之间涉及的动作、术语等均可以相互参考,不予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各个设备之间交互的消息名称或消息中的参数名称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名称,不予限制。此外,图14中示出的组成结构并不构成对该电子设备1400的限定,除图14所示部件之外,该电子设备1400可以包括比图14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申请中描述的处理器和收发器可实现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模拟I C、射频集成电路、混合信号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 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子设备等上。该处理器和收发器也可以用各种IC工艺技术来制造,例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 e semiconductor,CMOS)、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MO S)、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MOS)、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双极CMOS(BiCMOS)、硅锗(Si Ge)、砷化镓(GaAs)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当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程序代码或指令时,实现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信号传输方法。
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该程序代码或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信号传输装置上运行时,使得信号传输装置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信号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信号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集成电路、组件或模块。具体的,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用于存储指令的存储器,或者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从外部存储器获取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信号传输方法。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 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上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对前导符号扩频生成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确定信道脉冲响应;
    向接收端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和至少一个保护符号,所述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为保护符号,所述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符号包括零代码。
  3.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由第一扩频码序列扩频生成的信号;
    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和所述第一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
    其中,所述第一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和至少一个保护符号,所述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为保护符号,所述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符号包括零代码。
  5.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由第二扩频码序列扩频生成的信号;
    将第二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第三扩频码序列;
    根据所述第三扩频码序列和所述第二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
    其中,所述第二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符号包括零代码。
  7. 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生成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对前导符号扩频生成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确定信道脉冲响应;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和至少一个保护符号,所述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为保护符号,所述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符号包括零代码。
  9. 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确定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由第一扩频码序列扩频生成的信号;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扩频码序列和所述第一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
    其中,所述第一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和至少一个保护符号,所述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为保护符号,所述多个扩频码组包括至少两个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组。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符号包括零代码。
  11. 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确定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由第二扩频码序列扩频生成的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扩频码序列中每个扩频码组的首位和/或末位替换为保护符号得到第三扩频码序列;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扩频码序列和所述第二信号确定信道脉冲响应;
    其中,所述第二扩频码序列包括多个扩频码组,每个扩频码组包括多个相同的扩频码。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符号包括零代码。
  13. 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或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或所述处理器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含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或所述处理器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CT/CN2022/102476 2022-04-22 2022-06-29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3201890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80017693.8A CN117280637A (zh) 2022-04-22 2022-06-29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7671.0 2022-04-22
CN202210427671.0A CN116980067A (zh) 2022-04-22 2022-04-22 扩频代码生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01890A1 true WO2023201890A1 (zh) 2023-10-26

Family

ID=88419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02476 WO2023201890A1 (zh) 2022-04-22 2022-06-29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6980067A (zh)
WO (1) WO2023201890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628A (zh) * 1999-01-29 2001-05-30 范平志 使用具有零相关区特性的二进制码序列集的自适应无干扰扩频系统
CN101355374A (zh) * 2007-07-24 2009-01-28 重庆无线绿洲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干扰准同步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信号生成方法
US20110096810A1 (en) * 2004-10-22 2011-04-28 Naoki Suehiro Data-Block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40314126A1 (en) * 2009-06-08 2014-10-23 Adeptence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 preamble encoding and decoding
CN114257269A (zh) * 2022-01-26 2022-03-29 西安星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收发双端同步生成扩频索引的直接扩频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628A (zh) * 1999-01-29 2001-05-30 范平志 使用具有零相关区特性的二进制码序列集的自适应无干扰扩频系统
US20110096810A1 (en) * 2004-10-22 2011-04-28 Naoki Suehiro Data-Block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355374A (zh) * 2007-07-24 2009-01-28 重庆无线绿洲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干扰准同步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信号生成方法
US20140314126A1 (en) * 2009-06-08 2014-10-23 Adeptence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 preamble encoding and decoding
CN114257269A (zh) * 2022-01-26 2022-03-29 西安星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收发双端同步生成扩频索引的直接扩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80637A (zh) 2023-12-22
CN116980067A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8969B (zh) 聯合用戶分組與功率分配方法以及使用所述方法的基地台
WO2023130322A1 (zh) 确定共享信道占用时间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20233420A1 (zh) 时隙格式指示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0151535A1 (zh) 一种信号传输、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180013517A1 (e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KR101618478B1 (ko) 페이저 디스패리티에 기초하여 데이터를 코딩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20192481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3201890A1 (zh)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2027507A1 (zh) 一种参考信号序列生成方法及装置
JP7121199B2 (ja) シーケンスを生成及び処理する方法並びに装置
WO2019028842A1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19071498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474404A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2151406A1 (zh) 一种跳频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TWI804686B (zh) 網路服務裝置、連線管理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WO2024000593A1 (zh)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4001063A1 (zh)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053752A1 (zh) 传输系统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TW202002552A (zh) 一種資訊傳輸方法及裝置、終端設備、網路設備
WO2024065196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4088072A1 (zh) 基于超带宽的速率指示方法及装置
EP3247125A1 (en) Shuffle play method and device
WO2024066564A1 (zh) 一种基于超宽带的感知方法及装置
WO2023169264A1 (zh) 基于超带宽的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WO2023236805A1 (zh) 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280017693.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C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293811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