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2252829A1 - 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WO2022252829A1 WO2022252829A1 PCT/CN2022/086264 CN2022086264W WO2022252829A1 WO 2022252829 A1 WO2022252829 A1 WO 2022252829A1 CN 2022086264 W CN2022086264 W CN 2022086264W WO 2022252829 A1 WO2022252829 A1 WO 2022252829A1
- Authority
- WO
- WIPO (PCT)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or
- wall
- building structure
- frame body
- plat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2493 climb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41000270728 Alligator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41000270722 Crocodylid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10000000614 Rib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65 ro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04G3/30—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suspended by flexible supporting elements, e.g. cabl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04G3/30—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suspended by flexible supporting elements, e.g. cables
- E04G3/32—Hoisting devices; Safety devic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007—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recting scaffolds, e.g. automatic scaffold erecto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04—Means for fastening, supporting, or bracing scaffolds on or against building constructions
- E04G5/046—Means for fastening, supporting, or bracing scaffolds on or against building constructions for fastening scaffoldings on wal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04G2003/286—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mobile vertically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2005/008—Hois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as part of a scaffold system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该爬式脚手架包括:抗倾覆支座,至少成两列设置在墙体上,每列所述抗倾覆支座为沿墙体纵向分布的多个;导轨,嵌入设置在每列所述抗倾覆支座上,所述导轨相对于所述抗倾覆支座上升或者下降;架体,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上提升钢梁,设置在墙体上且位于所述架体的上端;下提升钢梁,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下端上,所述下提升钢梁与所述上提升钢梁相对应设置;电动葫芦,设置在所述上提升钢梁上,所述电动葫芦的吊线连接在所述下提升钢梁上。本发明降低了脚手架的提升难度、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架体与建筑结构的连接位置产生裂缝,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在建筑领域中,需要在建筑主体结构的外围搭设脚手架进行施工作业。在超高层建筑中一般采用外挂脚手架,需要配置至少两套,在施工上层建筑结构时需不断将两套外挂防护架拆卸安装上翻,然后重新搭设操作平台等,其拆装工序较多且拆除难度较大,需要使用塔吊对外挂脚手架进行反复吊装提升,安全隐患大,对施工安全造成极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以解决提升难度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爬式脚手架包括:
抗倾覆支座,至少成两列设置在墙体上,每列所述抗倾覆支座为沿墙体纵向分布的多个;
导轨,嵌入设置在每列所述抗倾覆支座上,所述导轨相对于所述抗倾覆支座上升或者下降;
架体,设置在所述导轨上;
上提升钢梁,设置在墙体上且位于所述架体的上端;
下提升钢梁,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下端上,所述下提升钢梁与所述上提升钢梁相对应设置;
电动葫芦,设置在所述上提升钢梁上,所述电动葫芦的吊线连接在所述下提升钢梁上。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爬式脚手架,所述抗倾覆支座包括:
底座,包括座架、两根座梁和两个座板,所述座架通过两根所述座梁一一对应连接一个所述座板,所述座架通过螺栓设置在墙体上,所述座板为角型件,所述座板平行于所述座架的一面为安装面,相邻所述座板垂直于所述座架的一面之间设置有铰接轴和连接板;
导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轮架及其上的轮子,所述轮架包括角板、设置在所述角板上的肋板,所述角板沿YZ轴所在平面的侧板的两端设置有向外倾斜的导向板,所述角板沿XZ轴所在平面的一侧板焊接或者通过螺栓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座板上,所述角板沿YZ轴所在平面的侧板上设置有所述轮子,所述轮子的轴心沿X轴方向设置;
顶撑,通过一所述铰接轴铰接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板上,所述顶撑的端面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导轨的凹槽;
鳄鱼夹,通过一所述铰接轴设置在两根所述座梁之间,所述鳄鱼夹支撑在所述导轨上。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爬式脚手架,所述导轨包括两根背对背设置的槽钢,连接在两根所述槽钢的腹板之间的连接柱,以及连接在两根所述槽钢的其中一侧翼缘板之间的连接片;所述槽钢的槽口为导槽,所述导槽嵌入到所述导轮的轮架之内,所述导轮的轮子滚动设置在所述导槽之内;所述顶撑和鳄鱼夹分别支撑在所述导轨的连接柱上;所述架体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片上。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爬式脚手架,所述架体为由钢底板、立杆、X向杆件、Y向杆件、Z向杆件和斜拉杆件拼装而成的脚手架;
还包括:
走道板,铺设在所述Y向杆件上;
防护网,设置在所述脚手架的外侧面;
斜撑杆,铰接设置在所述脚手架上,用于装配在墙体上;
翻板,铰接设置所述脚手架的内侧面;
硬隔板,设置在所述脚手架与楼板之间。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爬式脚手架,所述上提升钢梁包括:
尾板,通过螺栓设置在墙体上;
型钢,垂直设置在所述尾板上;
吊环,设置在所述型钢的下方。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爬式脚手架,所述下提升钢梁包括:
梁架,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下端;
梁板,分布在所述梁架的上端的两侧;
安装板,设置在其中一侧所述梁板上;
吊板,为垂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两块,所述吊板上设置有通孔;
劲板,设置在所述吊板与安装板之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还一种根据上述的爬式脚手架的爬升方法,
通过电动葫芦控制吊线对所述架体及其连接的导轨同步向上提升至指定标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爬式脚手架的爬升方法,
在架体提升之前,将斜撑杆从墙体上拆除,翻板翻起脱离墙体,拆除硬隔板;
在架体提升之后,将斜撑杆设置在墙体上,将顶撑支撑在导轨上,将鳄鱼夹支撑在导轨上,将翻板翻转到墙体上,将硬隔板安装到架体与楼板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的爬式脚手架的安装方法,包括:
步骤301,准备施工第1层建筑结构,将爬式脚手架的架体的前两层吊装并竖立在待施工的第1层建筑结构的外侧;
步骤302,施工第1层建筑结构,将前两层架体通过临时拉结机构设置在第1层建筑结构上,在第1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安装第1层的抗倾覆支座,将翻板翻转到第1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
步骤303,施工第2层建筑结构,在第1框施工完成之后,将剩余架体吊装在前两层架体上并组装;拆除第1层建筑结构上的临时拉结机构,将架体通过临时拉结机构设置在第2层建筑结构上,在架体上安装下提升钢梁;
步骤304,在第2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安装第2层的抗倾覆支座;
步骤305,施工第3层建筑结构,在第2框施工完成之后,将架体上的斜撑 杆安装在第2层建筑结构上;
步骤306,在第3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安装第3层的抗倾覆支座,同时将上提升钢梁安装在第3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将电动葫芦安装在上提升钢梁与下提升钢梁之间,拆除架体上的临时拉结机构,将斜撑杆安装在第2层建筑结构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的爬式脚手架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401,将爬式脚手架设置在第N层至第N+2层上,在第N+3层建筑结构的楼板上进行第N+2框的预制墙体施工,在该预制墙体与第N+2层建筑结构的楼板之间设置临时拉结机构;
步骤S402,在第N+2层进行套筒灌浆作业,将斜撑杆与第N+1层建筑结构断开连接并固定在架体上,翻板从第N层建筑结构上翻起脱离墙体;
步骤S403,拆除第1层建筑结构上的第1层的抗倾覆支座,通过电动葫芦控制吊线对架体及其上导轨同步向上提升;
步骤S404,在架体提升至指定标高之后,将斜撑杆安装在第N+2层建筑结构上,翻板翻转到第N+1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
步骤S405,在架体与第第N+2框预制墙体之间设置临时拉结机构,施工第N+3层建筑结构的楼板;
步骤S406,在第N+3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安装第N+3层的抗倾覆支座,将第N+2层建筑结构上的上提升钢梁翻转安装到第N+3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通过电动葫芦控制吊线对所述架体及其连接的导轨同步向上提升至指定标高,当电动葫芦收放吊线时,下提升钢梁带动架体及导轨相对于各楼层的抗倾覆支座同步向上提升或者同步下降,从而通过电动葫芦对架体及导轨整体升降操作,在架体及导轨相对于抗倾覆支座向上爬升时,无需反复拆装翻转架体,无需塔吊设备吊装至指定标高,因此,降低了提升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塔吊在吊装过程中可能导致脱落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提供的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其中爬式脚手架在使用时,仅需跨两层建筑结构分层搭建设,相对于传统跨四层建筑的外挂脚手架而言,减少了架体的整体重量,因此能够减少架体与建筑结构的连接位置产生裂缝,减少后期修补施工,从而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
图1至图2是爬式脚手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4是爬式脚手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爬式脚手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抗倾覆支座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抗倾覆支座的导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抗倾覆支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抗倾覆支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抗倾覆支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至图13是导轨及其与架体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抗倾覆支座、导轨及架体节点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是上提升钢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下提升钢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下提升钢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8至图23是爬式脚手架的安装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图24至图29及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过程示意图;
图中所示:
100、爬式脚手架;
110、抗倾覆支座,111、底座,1111、座架,1112、座梁,1113、座板,1114、铰接轴,1115、连接板,112,导轮,1121、轮架,1122、轮子,1123、角板,1124、肋板,1125、导向板,113,顶撑,114,鳄鱼夹;
120、导轨;121、槽钢,122、连接柱,123、连接片;
130、架体,131、钢底板,132、立杆,133、X向杆件,134、Z向杆件,135、 Y向杆件,136、走道板,137、斜拉杆件,138、防护网;
140、上提升钢梁;141、尾板,142、型钢,143、吊环;
150、下提升钢梁;151、梁架,152、梁板,153、安装板,154、吊板,155、劲板;
160、斜撑杆,161、耳板;
170、电动葫芦,171、吊线;
180、翻板,181、硬隔板,182、螺栓;
200、建筑结构,210、墙体,220、楼板,230、预制墙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根据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考图1至图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爬式脚手架100,可以包括:
抗倾覆支座110,至少成两列设置在墙体210上,每列所述抗倾覆支座110为沿墙体210纵向分布的多个。
导轨120,嵌入设置在每列所述抗倾覆支座110上,所述导轨120相对于所述抗倾覆支座110上升或者下降。
架体130,设置在所述导轨120上。
上提升钢梁140,设置在墙体210上且位于所述架体130的上端;优选地位于所述抗倾覆支座110一侧。
下提升钢梁150,设置在所述架体130的下端上,所述下提升钢梁150与所述上提升钢梁140相对应设置。
电动葫芦170,设置在所述上提升钢梁140上,所述电动葫芦170的吊线171连接在所述下提升钢梁150上。其中吊线171可以为钢丝绳或者链条。
请参考图1至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爬式脚手架100,所述抗倾覆支座110可以包括:
底座111,包括座架1111、两根座梁1112和两个座板1113,所述座架1111通过两根所述座梁1112一一对应连接一个所述座板1113,所述座架1111通过 螺栓182设置在墙体210上,所述座板1113为角钢等角型件,所述座板1113平行于所述座架1111的一面为安装面,相邻所述座板1113垂直于所述座架1111的一面之间设置有铰接轴114和连接板115。其中连接板115能够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底座111不限于上述具体结构,也可以是其它公知技术。其中座架1111可以通过槽钢及钢片焊接而成,其具有成本低的优点。
导轮11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轮架1121及其上的轮子1122,所述轮架1121包括角板1123、设置在所述角板1123上的肋板1124,所述角板1123沿YZ轴所在平面的侧板的两端设置有向外倾斜的导向板1125,所述角板1123沿XZ轴所在平面的一侧板焊接或者通过螺栓设置在所述底座111的座板1113上,所述角板1123沿YZ轴所在平面的侧板上设置有所述轮子1122,所述轮子1122的轴心沿X轴方向设置。其中每个抗倾覆支座110可以为对称设置的四个轮子1122,以提高抗倾覆支座110与导轨120的嵌入装配且滚动设置的稳定性。其中肋板1124能够提高角板1123的结构稳定性,防止其发生变形。其中角板1123为直角形。其中导向板1125方便了与导轨120的初始装配。
顶撑113,通过一所述铰接轴114铰接设置在所述底座111的底板上,所述顶撑113的端面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导轨120的凹槽。顶撑113能够提高架体130的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防止其产生向下坠落的风险,防止架体130产生晃动。
鳄鱼夹114,通过一所述铰接轴114设置在两根所述座梁1112之间,所述鳄鱼夹114支撑在所述导轨120上。鳄鱼夹114同样具有能够提高架体130的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防止其产生向下坠落的风险,防止架体130产生晃动的作用,鳄鱼夹114与顶撑113从两个角度对导轨120进行支撑,从而增强了架体130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2至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爬式脚手架100,所述导轨120包括两根背对背设置的槽钢121,连接在两根所述槽钢121的腹板之间的连接柱122,以及连接在两根所述槽钢121的其中一侧翼缘板之间的连接片123;所述槽钢121的槽口为导槽,所述导槽嵌入到所述导轮112的轮架1121之内,所述导轮112的轮子1122滚动设置在所述导槽之内;所述顶撑113和鳄鱼夹114分别支撑在所述导轨120的不同位置的连接柱122上;所述架体130 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片123上。架体130与导轨120通过螺栓连接,其目的是方便了导轨120与抗倾覆支座110的装配,防止整体过程不方便与抗倾覆支座110的安装。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爬式脚手架100,所述架体130为由钢底板131、立杆132、X向杆件133、Y向杆件134、Z向杆件135和斜拉杆件137拼装而成的脚手架。还可以包括:
走道板136,铺设在所述Y向杆件134上;走道板136作为施工平台。
防护网138,设置在所述脚手架的外侧面。
斜撑杆160,铰接设置在所述脚手架上,用于装配在墙体210上。
翻板180,铰接设置所述脚手架的内侧面,具体可以设置在钢底板131上以及设置在架体的上端。
硬隔板181,设置在所述脚手架与楼板之间。具体可以设置在架体130的中间位置。
其中架体130可以分层装配。导轨120与架体130内侧的Z向杆件135连接。其中外侧的Z向杆件135的高度高于内侧的Z向杆件135,以进行防护网138安装,提高防护效果。
请参考图1至图5和图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爬式脚手架100,所述上提升钢梁140可以包括:
尾板141,通过螺栓设置在墙体210上。
型钢142,垂直设置在所述尾板141上;型钢142可以为工字钢或者H型钢等。
吊环142,设置在所述型钢142的下方。吊环142不限于圆环形状,可以是U型。其作用是为了通过吊环设置电动葫芦170的机体。上提升钢梁140为电动葫芦170提供了上支撑点,以进行提升架体130。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6至图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爬式脚手架100,所述下提升钢梁150可以包括:
梁架151,设置在所述架体130的下端;其中梁架151可以由若干杆件拼接而成。
梁板152,分布在所述梁架151的上端的两侧。
安装板153,设置在其中一侧所述梁板152上。两个梁板152能够提高安装板153装配在一侧梁板152上时的结构稳定性。
吊板154,为垂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53上的两块,所述吊板154上设置有通孔。两吊板152的通孔之间可以设置吊杆,以用于连接电动葫芦170的吊线171。
劲板155,设置在所述吊板154与安装板153之间。劲板155能够提高吊板154与安装板153的可靠性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还一种上述的爬式脚手架100的爬升方法,通过电动葫芦170控制吊线171对所述架体130及其连接的导轨120同步向上提升至指定标高。具体为:电动葫芦170控制吊线171收放带动下提升钢梁150升降运动,下提长钢梁150带动架体130及其连接的导轨120同步升降,从而将架体130提升至指定标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爬式脚手架100的爬升方法,在架体130提升之前,将斜撑杆160从墙体210上拆除,翻板180翻起脱离墙体210,拆除硬隔板181。其目的是减少提升障碍。在架体130提升之后,将斜撑杆160设置在墙体210上,将顶撑113支撑在导轨120上,将鳄鱼夹114支撑在导轨120上,将翻板180翻转到墙体210上,将硬隔板181安装到架体130与楼板上。其目的是提高爬式脚手架100附着在墙体210上的结构稳定性。
请参考图18至图2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还一种爬式脚手架100的安装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请参考图18至图19,准备施工第1层建筑结构,将爬式脚手架100的架体130的前两层吊装并竖立在待施工的第1层建筑结构的外侧。
步骤302,请参考图19,施工第1层建筑结构,将前两层架体130通过临时拉结机构设置在第1层建筑结构上,在第1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安装第1层的抗倾覆支座110,将翻板180翻转到第1层建筑结构的墙体210上。
步骤303,请参考图20,施工第2层建筑结构,在第1框施工完成之后,将剩余架体130吊装在前两层架体130上并组装;拆除第1层建筑结构上的临时拉结机构,将架体130通过临时拉结机构设置在第2层建筑结构上,在架体130上安装下提升钢梁150。
步骤304,请参考图21,在第2层建筑结构的墙体210上安装第2层的抗倾覆支座110。
步骤305,请参考图22,施工第3层建筑结构,在第2框施工完成之后,将架体130上的斜撑杆160安装在第2层建筑结构上。
步骤306,请参考图23,在第3层建筑结构的墙体210上安装第3层的抗倾覆支座110,同时将上提升钢梁140安装在第3层建筑结构的墙体210上,将电动葫芦170安装在上提升钢梁140与下提升钢梁150之间,拆除架体130上的临时拉结机构,将斜撑杆160安装在第2层建筑结构上。
请参考图24至图2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的爬式脚手架100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401,请参考图24,将爬式脚手架100设置在第N层至第N+2层上,在第N+3层建筑结构的楼板上进行第N+2框的预制墙体210施工,在该预制墙体230与第N+2层建筑结构的楼板之间设置临时拉结机构。
步骤S402,请参考图25,在第N+2层进行套筒灌浆作业,将斜撑杆160与第N+1层建筑结构断开连接并固定在架体130上,翻板180从第N层建筑结构上翻起脱离墙体210。
步骤S403,请参考图26,拆除第1层建筑结构上的第1层的抗倾覆支座110,通过电动葫芦170控制吊线171对架体130及其上导轨同步向上提升;拆除抗倾覆支座110的目的是为了节约成本,循环周转使用。
步骤S404,请参考图27,在架体130提升至指定标高之后,将斜撑杆160安装在第N+2层建筑结构上,翻板180翻转到第N+1层建筑结构的墙体210上。
步骤S405,请参考图28,在架体130与第第N+2框预制墙体230之间设置临时拉结机构,施工第N+3层建筑结构的楼板。
步骤S406,请参考图28,在第N+3层建筑结构的墙体210上安装第N+3层的抗倾覆支座110,将第N+2层建筑结构上的上提升钢梁140翻转安装到第N+3层建筑结构的墙体210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在架体130与相应建筑结构的楼板之间安装硬隔板181。隔板181和翻板180都具有防止建筑垃圾、杂物、工具等从架体130与墙体210之间的缝隙掉落的风险,提高了施工安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爬式脚手架100及其爬升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通过电动葫芦170控制吊线对所述架体130及其连接的导轨120同步向上提升至指定标高,当电动葫芦170收放吊线时,下提升钢梁150带动架体130及导轨120相对于各楼层的抗倾覆支座110同步向上提升或者同步下降,从而通过电动葫芦170对架体130及导轨120整体升降操作,在架体130及导轨120相对于抗倾覆支座110向上爬升时,无需反复拆装翻转架体130,无需塔吊设备吊装至指定标高,因此,降低了提升难度、施工效率、降低了塔吊在吊装过程中可能导致脱落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爬式脚手架100及其爬升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其中爬式脚手架100在使用时,仅需跨两层建筑结构分层搭建设,相对于传统跨四层建筑的外挂脚手架而言,减少了架体130的整体重量,因此能够减少架体130与建筑结构的连接位置产生裂缝,减少后期修补施工,从而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爬式脚手架100及其爬升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特别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结构,当然也适用于传统现场浇筑的建筑结构。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其他层次的修改和变动。如此,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动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动在内。
Claims (10)
- 一种爬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抗倾覆支座,至少成两列设置在墙体上,每列所述抗倾覆支座为沿墙体纵向分布的多个;导轨,嵌入设置在每列所述抗倾覆支座上,所述导轨相对于所述抗倾覆支座上升或者下降;架体,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上提升钢梁,设置在墙体上且位于所述架体的上端;下提升钢梁,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下端上,所述下提升钢梁与所述上提升钢梁相对应设置;电动葫芦,设置在所述上提升钢梁上,所述电动葫芦的吊线连接在所述下提升钢梁上。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倾覆支座包括:底座,包括座架、两根座梁和两个座板,所述座架通过两根所述座梁一一对应连接一个所述座板,所述座架通过螺栓设置在墙体上,所述座板为角型件,所述座板平行于所述座架的一面为安装面,相邻所述座板垂直于所述座架的一面之间设置有铰接轴和连接板;导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轮架及其上的轮子,所述轮架包括角板、设置在所述角板上的肋板,所述角板沿YZ轴所在平面的侧板的两端设置有向外倾斜的导向板,所述角板沿XZ轴所在平面的一侧板焊接或者通过螺栓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座板上,所述角板沿YZ轴所在平面的侧板上设置有所述轮子,所述轮子的轴心沿X轴方向设置;顶撑,通过一所述铰接轴铰接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板上,所述顶撑的端面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导轨的凹槽;鳄鱼夹,通过一所述铰接轴设置在两根所述座梁之间,所述鳄鱼夹支撑在所述导轨上。
-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两根背对背设置的槽钢,连接在两根所述槽钢的腹板之间的连接柱,以及连接在两根所 述槽钢的其中一侧翼缘板之间的连接片;所述槽钢的槽口为导槽,所述导槽嵌入到所述导轮的轮架之内,所述导轮的轮子滚动设置在所述导槽之内;所述顶撑和鳄鱼夹分别支撑在所述导轨的连接柱上;所述架体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片上。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为由钢底板、立杆、X向杆件、Y向杆件、Z向杆件和斜拉杆件拼装而成的脚手架;还包括:走道板,铺设在所述Y向杆件上;防护网,设置在所述脚手架的外侧面;斜撑杆,铰接设置在所述脚手架上,用于装配在墙体上;翻板,铰接设置所述脚手架的内侧面;硬隔板,设置在所述脚手架与楼板之间。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提升钢梁包括:尾板,通过螺栓设置在墙体上;型钢,垂直设置在所述尾板上;吊环,设置在所述型钢的下方。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提升钢梁包括:梁架,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下端;梁板,分布在所述梁架的上端的两侧;安装板,设置在其中一侧所述梁板上;吊板,为垂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两块,所述吊板上设置有通孔;劲板,设置在所述吊板与安装板之间。
-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式脚手架的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动葫芦控制吊线对所述架体及其连接的导轨同步向上提升至指定标高。
-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爬式脚手架的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架体提升之前,将斜撑杆从墙体上拆除,翻板翻起脱离墙体,拆除硬隔板;在架体提升之后,将斜撑杆设置在墙体上,将顶撑支撑在导轨上,将鳄鱼 夹支撑在导轨上,将翻板翻转到墙体上,将硬隔板安装到架体与楼板上。
-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爬式脚手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301,准备施工第1层建筑结构,将爬式脚手架的架体的前两层吊装并竖立在待施工的第1层建筑结构的外侧;步骤302,施工第1层建筑结构,将前两层架体通过临时拉结机构设置在第1层建筑结构上,在第1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安装第1层的抗倾覆支座,将翻板翻转到第1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步骤303,施工第2层建筑结构,在第1框施工完成之后,将剩余架体吊装在前两层架体上并组装;拆除第1层建筑结构上的临时拉结机构,将架体通过临时拉结机构设置在第2层建筑结构上,在架体上安装下提升钢梁;步骤304,在第2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安装第2层的抗倾覆支座;步骤305,施工第3层建筑结构,在第2框施工完成之后,将架体上的斜撑杆安装在第2层建筑结构上;步骤306,在第3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安装第3层的抗倾覆支座,同时将上提升钢梁安装在第3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将电动葫芦安装在上提升钢梁与下提升钢梁之间,拆除架体上的临时拉结机构,将斜撑杆安装在第2层建筑结构上。
-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爬式脚手架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401,将爬式脚手架设置在第N层至第N+2层上,在第N+3层建筑结构的楼板上进行第N+2框的预制墙体施工,在该预制墙体与第N+2层建筑结构的楼板之间设置临时拉结机构;步骤S402,在第N+2层进行套筒灌浆作业,将斜撑杆与第N+1层建筑结构断开连接并固定在架体上,翻板从第N层建筑结构上翻起脱离墙体;步骤S403,拆除第1层建筑结构上的第1层的抗倾覆支座,通过电动葫芦控制吊线对架体及其上导轨同步向上提升;步骤S404,在架体提升至指定标高之后,将斜撑杆安装在第N+2层建筑结构上,翻板翻转到第N+1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步骤S405,在架体与第第N+2框预制墙体之间设置临时拉结机构,施工第N+3层建筑结构的楼板;步骤S406,在第N+3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安装第N+3层的抗倾覆支座,将第N+2层建筑结构上的上提升钢梁翻转安装到第N+3层建筑结构的墙体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00496.6 | 2021-05-31 | ||
CN202110600496.6A CN113404281A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252829A1 true WO2022252829A1 (zh) | 2022-12-08 |
Family
ID=77675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PCT/CN2022/086264 WO2022252829A1 (zh) | 2021-05-31 | 2022-04-12 | 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404281A (zh) |
WO (1) | WO202225282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04281A (zh) * | 2021-05-31 | 2021-09-17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814930A1 (de) * | 1978-04-06 | 1979-10-11 | Peri Werk Schwoerer Kg Artur | Klettergeruest |
JPH10292618A (ja) * | 1997-04-18 | 1998-11-04 | Kajima Corp | 壁工事用の作業足場 |
JP2006161432A (ja) * | 2004-12-08 | 2006-06-22 | Toa Harbor Works Co Ltd | クライミング足場 |
CN103821341A (zh) * | 2014-03-10 | 2014-05-28 | 成都嘉泽正达科技有限公司 | 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 |
US20150167326A1 (en) * | 2013-12-17 | 2015-06-18 | Shenzhen Techen Technology Co., Ltd | Sealed and integrated climbing scaffold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
CN208686054U (zh) * | 2018-08-23 | 2019-04-02 | 于红山 | 一种半钢式升降脚手架 |
CN110043020A (zh) * | 2019-05-05 | 2019-07-23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轻型自爬式屏蔽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CN110593548A (zh) * | 2019-10-10 | 2019-12-20 | 河北国信升安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三重防坠机构、角度可调的倾斜式升降爬架及其提升方法 |
CN113404281A (zh) * | 2021-05-31 | 2021-09-17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
-
2021
- 2021-05-31 CN CN202110600496.6A patent/CN113404281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4-12 WO PCT/CN2022/086264 patent/WO2022252829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814930A1 (de) * | 1978-04-06 | 1979-10-11 | Peri Werk Schwoerer Kg Artur | Klettergeruest |
JPH10292618A (ja) * | 1997-04-18 | 1998-11-04 | Kajima Corp | 壁工事用の作業足場 |
JP2006161432A (ja) * | 2004-12-08 | 2006-06-22 | Toa Harbor Works Co Ltd | クライミング足場 |
US20150167326A1 (en) * | 2013-12-17 | 2015-06-18 | Shenzhen Techen Technology Co., Ltd | Sealed and integrated climbing scaffold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
CN103821341A (zh) * | 2014-03-10 | 2014-05-28 | 成都嘉泽正达科技有限公司 | 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 |
CN208686054U (zh) * | 2018-08-23 | 2019-04-02 | 于红山 | 一种半钢式升降脚手架 |
CN110043020A (zh) * | 2019-05-05 | 2019-07-23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轻型自爬式屏蔽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CN110593548A (zh) * | 2019-10-10 | 2019-12-20 | 河北国信升安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三重防坠机构、角度可调的倾斜式升降爬架及其提升方法 |
CN113404281A (zh) * | 2021-05-31 | 2021-09-17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04281A (zh) | 2021-09-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90975B (zh) | 一种超高大跨混凝土现浇梁贝雷架支模施工方法 | |
CN106939707B (zh) | 一种受限空间大型钢结构支承平台的自提升方法 | |
JP5047680B2 (ja) | 連続高架橋の施工方法 | |
WO2022252829A1 (zh) | 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 |
WO2022142193A1 (zh) | 大跨度薄壁混凝土声屏障浇筑台车的施工方法 | |
CN103132702A (zh) | 一种大跨度管桁架拔杆提升、空中施转就位施工方法 | |
JPH09317183A (ja) | 建造物構築方法 | |
CN109914263A (zh) | 一种交叉下穿桥梁低净空架梁施工方法 | |
CN213836318U (zh) | 一种桥面湿接缝吊模结构 | |
CN210598244U (zh) | 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移动式操作及防护平台 | |
CN109205475B (zh) | 隧洞内桁架联系梁式门机装拆装置及方法 | |
CN106869479A (zh) | 贝雷架滑模体系施工方法 | |
CN112211112A (zh) | 一种在既有桥梁上采用双导梁架桥机的钢箱梁安装方法 | |
CN207294093U (zh) | 一种大跨度钢桁架整体提升装置 | |
CN215164722U (zh) | 一种用于钢栈桥上部结构安装的施工平台 | |
JP7158304B2 (ja) | 搬送システムおよび設置方法 | |
JPH09137506A (ja) | 建物の建設方法 | |
CN214996342U (zh) | 楼梯井一体化防护通道 | |
CN211201184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 | |
CN113404278B (zh) | 自爬式防护架及其爬升方法 | |
CN217812572U (zh) | 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用可周转式钢楼梯 | |
CN107035037A (zh) | 塔楼顶层幕墙架及其安装方法 | |
CN217419309U (zh) | 一种用于桥梁下方排水管道安装的施工平台 | |
CN209742334U (zh) | 钢结构连廊底部幕墙施工平台 | |
CN215331380U (zh) | 一种轨道式悬吊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121 |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
Ref document number: 2281487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