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0494U - 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80494U CN219280494U CN202222995987.8U CN202222995987U CN219280494U CN 219280494 U CN219280494 U CN 219280494U CN 202222995987 U CN202222995987 U CN 202222995987U CN 219280494 U CN219280494 U CN 2192804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tower
- workbench
- support plate
- suppor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596 consolid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架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包括:索塔的左端与右端,所述左端外壁上与右端的外壁上固定连接多个左工作台与右工作台,左工作台与右工作台连接支撑板的两端,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长度小于支撑板的长度,所述上支撑板与支撑板之间通过支撑架相连,所述支撑架呈X型排列,在安装时,通过吊机将支撑板吊装到左工作台与右工作台的上方,将其吊装后,通过工作人员在其通过螺栓固定,当使用完毕后,通过工作人员将螺栓去除,并通过吊机将其从左工作台与右工作台上吊起移动到地面,无需人员通过升高装置进行到索塔的侧面进行拆除,拆除起来较为快捷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架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斜拉桥作为一种经济合理的现代桥梁形式,在中大跨径桥梁中越来越占据着主导地位。而斜拉桥的一大优势就是在主梁安装中,不必搭设支架和临时墩,而可以利用作为永久构造的斜拉索采用悬臂拼装或浇筑法施工。索塔是斜拉桥的基本承重构件与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要承受自重及通过斜拉索传递来的主梁桥面系的重量,还要承受由桥面系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引起;
索塔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是从两侧向中央进行施工,导致索塔在为完全建造完毕时,导致其需要通过支撑架对索塔的两端通连接,进行临时固结,防止其在施工过程中受力不均出现倾斜,而现有的支撑架为了连接的稳固性,通过采用螺栓与索塔的两端相邻,导致施工结束后,在后续的拆除时,由于采用螺栓与索塔的端面相连,因此需要人为的通过登高设备上升到索塔的侧面进行拆除,拆除起来,拆除起来费时费力,并且危险系数较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包括:索塔的左端与右端,所述左端外壁上固定连接多个左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左工作台,所述右端的外壁上固定连接多个右支撑杆,所述右支撑杆上固定连接右工作台,所述左工作台与右工作台相对的一端的顶部分别设有多个左连接孔与右连接孔,所述左连接孔与右连接孔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横向左螺孔与横向右螺孔,所述横向左螺孔与横向右螺孔分别设置在支撑板的两端,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长度小于支撑板的长度,所述上支撑板与支撑板之间通过支撑架相连,所述支撑架呈X型排列。
优选的,所述左工作台的顶部上固定连接多根左横向支撑杆,所述右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多根右横向支撑杆,所述支撑板的两端的底部分别放置在左横向支撑杆与右横向支撑杆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左工作台与右工作台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左凹槽与右凹槽,所述左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在左凹槽的内部,所述右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在右凹槽的内部,所述左支撑杆的位于左凹槽内的部分的顶部与左凹槽的顶部高度一致,所述右支撑杆位于右凹槽内的部分的顶部与右凹槽的高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板一端端面与支撑板的顶部通过多个前连接板相连,所述上支撑板另一端端面与支撑板的顶部通过多个后连接板相连,所述前连接板与后连接板之间通过弧形的吊环相连。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板的顶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防护栏与右防护栏,所述左防护栏与右防护栏位于吊环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的一端设有多个与左支撑杆一端相配合的左支撑槽,支撑板底部的另一端设有多个与右支撑杆一端配合的右支撑槽。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通过吊机将支撑板吊装到左工作台与右工作台的上方,并且支撑板与上支撑板在吊装前,在地面上通过焊接,将支撑板与上支撑板通过支撑架相连,将其吊装后,通过工作人员在其通过螺栓固定,当使用完毕后,通过工作人员将螺栓去除,并通过吊机将其从左工作台与右工作台上吊起移动到地面,无需人员通过升高装置进行到索塔的侧面进行拆除,拆除起来较为快捷安全,并且由于支撑板的两端上设有多个横向左螺孔与横向右螺孔,在加工时,横向左螺孔与横向右螺孔的数量多于相配合的左连接孔与右连接孔的数量,因此在使用时,可以有较大的余量进行安装,并且索塔为拱塔结构时,安装在侧面不便于进行安装;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根左横向支撑杆与多根右横向支撑杆,可通过左横向支撑杆与右横向支撑杆对支撑板的两端起到支撑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支撑板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支撑板出现晃动,通过设置支撑槽,可在支撑板放置时,将支撑槽与相应的支撑杆卡扣连接,提高支撑板放置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支撑板的顶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防护栏与右防护栏,可在施工时,人员站立在上支撑板上,对左端与右端之间的连接部进行施工作业,并通过左防护栏与右防护栏提供防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左端与右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支撑板与上支撑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下部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左凹槽与右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左端;2、右端;3、左工作台;4、右工作台;5、左支撑杆;6、右支撑杆;7、支撑板;8、左连接孔;9、左横向支撑杆;10、右连接孔;11、右横向支撑杆;12、横向左螺孔;13、横向右螺孔;14、支撑架;15、前连接板;16、后连接板;17、吊环;18、上支撑板;19、左防护栏;20、右防护栏;21、左支撑槽;22、右支撑槽;23、左凹槽;24、右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包括:索塔的左端1与右端2,所述左端1外壁上固定连接多个左支撑杆5,所述左支撑杆5上固定连接有左工作台3,所述右端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多个右支撑杆6,所述右支撑杆6上固定连接右工作台4,所述左工作台3与右工作台4相对的一端的顶部分别设有多个左连接孔8与右连接孔10,所述左连接孔8与右连接孔10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横向左螺孔12与横向右螺孔13,所述横向左螺孔12与横向右螺孔13分别设置在支撑板7的两端,所述支撑板7上设有上支撑板18,所述上支撑板18的长度小于支撑板7的长度,所述上支撑板18与支撑板7之间通过支撑架14相连,所述支撑架14呈X型排列。
需要说明的是:左支撑杆5与右支撑杆6通过混泥土在浇筑时与索塔固定连接,并在后续使用完毕后,通过切割将其拆除,并通过在其外部覆盖混凝土将切割完毕的左支撑杆5与右支撑杆6封闭在索塔的内部,并且左支撑杆5在左端1的四个端面上均有分布,右支撑杆6在右端2的四个端面上均有分布,将支撑板7分别与左工作台3与右工作台4的顶部相连,可在安装时,通过吊机将支撑板7吊装到左工作台3与右工作台4的上方,并且支撑板7与上支撑板18在吊装前,在地面上通过焊接,将支撑板7与上支撑板18通过支撑架14相连,将其吊装后,通过工作人员在其通过螺栓固定,当使用完毕后,通过工作人员将螺栓去除,并通过吊机将其从左工作台3与右工作台4上吊起移动到地面,无需人员通过升高装置进行到索塔的侧面进行拆除,拆除起来较为快捷安全,并且由于支撑板7的两端上设有多个横向左螺孔12与横向右螺孔13,在加工时,横向左螺孔12与横向右螺孔13的数量多于相配合的左连接孔8与右连接孔10的数量,因此在使用时,可以有较大的余量进行安装,并且索塔为拱塔结构时,安装在侧面不便于进行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所述左工作台3的顶部上固定连接多根左横向支撑杆9,所述右工作台4的顶部固定连接多根右横向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板7的两端的底部分别放置在左横向支撑杆9与右横向支撑杆11的顶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多根左横向支撑杆9与多根右横向支撑杆11,可通过左横向支撑杆9与右横向支撑杆11对支撑板7的两端起到支撑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支撑板7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支撑板7出现晃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示,所述左工作台3与右工作台4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左凹槽23与右凹槽24,所述左支撑杆5的一端连接在左凹槽23的内部,所述右支撑杆6的一端连接在右凹槽24的内部,所述左支撑杆5的位于左凹槽23内的部分的顶部与左凹槽23的顶部高度一致,所述右支撑杆6位于右凹槽24内的部分的顶部与右凹槽24的高度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左凹槽23与右凹槽24,并且将放置在左支撑杆5与右支撑杆6的高度与左凹槽23和右凹槽24的高度一致,进而保证将左支撑杆5与右支撑杆6放置时,不会将支撑板7与工作台之间留有较大的间隙,便于后续的安装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所述上支撑板18一端端面与支撑板7的顶部通过多个前连接板15相连,所述上支撑板18另一端端面与支撑板7的顶部通过多个后连接板16相连,所述前连接板15与后连接板16之间通过弧形的吊环17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弧形的吊环17,可在进行吊装时,通过将吊装的缆绳与吊环17固定,进而便于吊装,并且吊环17之间等距焊接在支撑板7的上方,进而在吊装时,施力更加的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所述上支撑板18的顶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防护栏19与右防护栏20,所述左防护栏19与右防护栏20位于吊环17的内侧。
需要说明的是:可在施工时,人员站立在上支撑板18上,对左端1与右端2之间的连接部进行施工作业,并通过左防护栏19与右防护栏20提供防护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示,所述支撑板7的底部的一端设有多个与左支撑杆5一端相配合的左支撑槽21,支撑板7底部的另一端设有多个与右支撑杆6一端配合的右支撑槽22。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支撑槽,可在支撑板7放置时,将支撑槽与相应的支撑杆卡扣连接,提高支撑板7放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支撑板7与上支撑板18在吊装前,在地面上通过焊接,将支撑板7与上支撑板18通过支撑架14相连,并在上支撑板18上通过焊接左防护栏19与右防护栏20,通过缆绳将吊环17与吊机之间的吊钩相连,通过吊机将支撑板7向上升起,升起至左工作台3与右工作台4一侧的上方,接着通过吊机,将其横向移动到左工作台3与右工作台4的上方,接着将其向下移动,放置在左工作台3与右工作台4的上方,通过螺栓将支撑板7与左工作台3和右工作台4的顶部相连,并在下落的过程中,将左横向支撑杆9与右横向支撑杆11分别放入到左支撑槽21与右支撑槽22中,进而将支撑槽与相应的支撑杆卡扣连接,提高支撑板7放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索塔的左端(1)与右端(2),所述左端(1)外壁上固定连接多个左支撑杆(5),所述左支撑杆(5)上固定连接有左工作台(3),所述右端(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多个右支撑杆(6),所述右支撑杆(6)上固定连接右工作台(4),所述左工作台(3)与右工作台(4)相对的一端的顶部分别设有多个左连接孔(8)与右连接孔(10),所述左连接孔(8)与右连接孔(10)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横向左螺孔(12)与横向右螺孔(13),所述横向左螺孔(12)与横向右螺孔(13)分别设置在支撑板(7)的两端,所述支撑板(7)上设有上支撑板(18),所述上支撑板(18)的长度小于支撑板(7)的长度,所述上支撑板(18)与支撑板(7)之间通过支撑架(14)相连,所述支撑架(14)呈X型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工作台(3)的顶部上固定连接多根左横向支撑杆(9),所述右工作台(4)的顶部固定连接多根右横向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板(7)的两端的底部分别放置在左横向支撑杆(9)与右横向支撑杆(1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工作台(3)与右工作台(4)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左凹槽(23)与右凹槽(24),所述左支撑杆(5)的一端连接在左凹槽(23)的内部,所述右支撑杆(6)的一端连接在右凹槽(24)的内部,所述左支撑杆(5)的位于左凹槽(23)内的部分的顶部与左凹槽(23)的顶部高度一致,所述右支撑杆(6)位于右凹槽(24)内的部分的顶部与右凹槽(24)的高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18)一端端面与支撑板(7)的顶部通过多个前连接板(15)相连,所述上支撑板(18)另一端端面与支撑板(7)的顶部通过多个后连接板(16)相连,所述前连接板(15)与后连接板(16)之间通过弧形的吊环(17)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18)的顶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防护栏(19)与右防护栏(20),所述左防护栏(19)与右防护栏(20)位于吊环(17)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的底部的一端设有多个与左支撑杆(5)一端相配合的左支撑槽(21),支撑板(7)底部的另一端设有多个与右支撑杆(6)一端配合的右支撑槽(2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95987.8U CN219280494U (zh) | 2023-04-28 | 2023-04-28 | 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95987.8U CN219280494U (zh) | 2023-04-28 | 2023-04-28 | 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80494U true CN219280494U (zh) | 2023-06-30 |
Family
ID=86918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95987.8U Active CN219280494U (zh) | 2023-04-28 | 2023-04-28 | 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8049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21700A (zh) * | 2023-09-15 | 2023-10-24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高温合金的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防变形方法 |
-
2023
- 2023-04-28 CN CN202222995987.8U patent/CN21928049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21700A (zh) * | 2023-09-15 | 2023-10-24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高温合金的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防变形方法 |
CN116921700B (zh) * | 2023-09-15 | 2023-12-08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高温合金的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防变形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2252829A1 (zh) | 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 |
CN219280494U (zh) | 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 | |
CN211665584U (zh) | 一种柱式桥墩上的抱箍安装施工吊篮 | |
CN214740171U (zh) | 一种古建筑墙体吊装迁移装置 | |
CN213836318U (zh) | 一种桥面湿接缝吊模结构 | |
CN109944164A (zh) | 自升式空心薄壁墩辊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627045A (zh) | 一种挂篮模板剪刀爬梯 | |
CN220014395U (zh) | 一种智能集成装备平台系统贝雷架可周转安装架 | |
CN218714838U (zh) | 一种自升降重载施工平台 | |
CN111335172A (zh) | 可移动式墩柱横梁预应力张拉挂架施工平台及施工方法 | |
CN110886225A (zh) | 索塔斜拉索安装体系的施工方法 | |
CN113404278B (zh) | 自爬式防护架及其爬升方法 | |
CN112502475B (zh) | 支撑承载力转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2573341B (zh) | 一种柱顶吊装机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502473B (zh) | 支撑承载力转换装置及利用其拆除大型钢构架的方法 | |
CN214885842U (zh) | 可升降调节的支撑架 | |
CN103743581A (zh) | 内爬塔式起重机试验平台装置及试验方法 | |
CN222160972U (zh) | 挂篮悬臂浇筑梁端操作平台装置 | |
CN211057829U (zh) | 一种配重抗扭型悬挑式减压井固定检修平台 | |
CN113202280A (zh) | 钢结构高空施工用转换托架型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21255244U (zh) | 钢混组合梁主纵梁施工平台 | |
CN112376947A (zh) | 可升降调节的支撑架及其使用方法 | |
CN220336411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平台吊点桁架 | |
CN218541445U (zh) | 一种吊挂式施工防护平台装置 | |
CN221422604U (zh) | 一种移动式检修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