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5035886A1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5035886A1
WO2015035886A1 PCT/CN2014/085986 CN2014085986W WO2015035886A1 WO 2015035886 A1 WO2015035886 A1 WO 2015035886A1 CN 2014085986 W CN2014085986 W CN 2014085986W WO 2015035886 A1 WO2015035886 A1 WO 2015035886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air
blower
refrigerator
cool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8598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大汤英树
青木均史
町田典正
馆野恭也
山口龙彦
Original Assignee
海尔亚洲国际株式会社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海尔亚洲国际株式会社,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海尔亚洲国际株式会社
Publication of WO2015035886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5035886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42Air treating means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5Air flow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8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ans
    • F25D2317/0681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一个冷却器来高效冷却多个收纳室且保证收纳容积较大的冰箱,在冷却室的送风口的外侧设置有可动式送风机罩,该送风机罩用于保证在封闭送风口时提供有供冷却空气流过的开口部。在停止向贮藏室中分隔出的一部分收纳室供给冷气的状态下,能够独立地向其他收纳室供给冷气。根据各收纳室的冷却负荷,利用一个冷却器对各收纳室进行适当冷却,同时可保证贮藏室的收纳容积较大。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贮藏室内制冷保存食品等的冰箱,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利用一个冷却器来高效冷却多个收纳室的冰箱。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将冰箱的贮藏室划分为诸如冷藏室和冷冻室等多个具有不同保冷温度的收纳室,并利用一个冷却器对贮藏室供给冷气是已知的。在这种冰箱中,在容装冷却器的冷却室的送风口处设置有送风机,将该送风机送出的冷气分流后,分别供给到冷藏室及冷冻室(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冰箱中,在将所述送风机送出的冷气送至冷藏室的供给风路(冷藏室供给风路)上设置有风门(冷藏室风门),利用该冷藏室风门可控制供给到冷藏室的冷气量。由此,当不需要冷却冷藏室的时候,可关闭冷藏室风门以防止冷藏室过冷。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冰箱中,在将所述送风机送出的冷气送至冷冻室的供给风路(冷冻室供给风路)的入口处也设置有风门(冷冻室风门),利用该冷冻室风门可控制供给到冷藏室的冷气量。在具有这种结构的冰箱中,通过在打开冷藏室风门、关闭冷冻室风门的状态下进行冷却运转,可仅向冷藏室供给冷气。
此外,还已知一种冰箱,其设置有两个冷却器,即用于冷却冷藏室的冷却器(冷藏用冷却器)与用于冷却冷冻室的冷却器(冷冻用冷却器)(例如专利文献3)。在这种冰箱中,通过向其中一个冷却器供给冷媒,可交替地冷却冷藏室和冷冻室。
本文中引用的现有技术文献如下: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号JP 4739926(第4-5页,图2-3)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号JP 2013-2664(第5-6页,图4)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号JP 2013-72577(第4-5页,图1)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冰箱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难以适当地独立冷却冷藏室和冷冻室。
例如,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现有技术所示,在仅仅在从送风机通向冷藏室的冷藏室供给风路中设置有风门(冷藏室风门)的冰箱中,无法仅向冷藏室供给冷气。也就是说,通过运转压缩机或送风机来执行冷却冷藏室的冷却运转时,送风机送出的冷气必然会供给到冷冻室。因此,即使在不需要冷却冷冻室的情况下,冷气也会供给到冷冻室,因此无法高效地进行冷却运转。
而且,在冷却器中,为了冷却冷冻室,进行冷却时需要冷却至充分低的温度(冷冻温度),因此经常会结霜,为了融霜需要电力进行加热。此外,冷却温度低也会成为使冷藏室及蔬菜室干燥的原因。
另外,如专利文献2公开的现有技术所示,在向冷冻室供给冷气的冷冻室供给风路的入口处设置有风门(冷冻室风门)的冰箱中,由于会汇集送风机吹送出的冷气并使之通过冷冻室风门,因此存在压力损失大的问题。
此外,由于需要在冷冻室供给风路的后侧形成供送风机吹送出的冷气流入的风路,即冷冻室风门上游侧的冷冻冷藏共用风路,因此存在冷冻室的收纳空间变窄的问题。
此外,如专利文献3公开的现有技术所示,在设置有两个冷却器的冰箱中,会存在制冷循环回路复杂,零部件成本及组装成本增加的问题。此外,由于需要向两个冷却器切换供应冷媒,因此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此外,冷媒回路的切换会导致热损失,因而存在冷却效率降低的问题。而且,为了布置冷藏用冷却器,需要在冷藏室的后侧形成冷却室,因而存在冷藏室收纳容积变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其利用一个冷却器就能高效冷却多个收纳室,且能够保证具有较大的收纳容积。
本发明冰箱的特征在于,包括:贮藏室,其分隔为多个收纳室;冷却器,其对供给到所述贮藏室的空气进行冷却;冷却室,其内配设有所述冷却器,且形成有通向所述贮藏室的送风口;以及设置在所述送风口中的送风机,在所述冷却室的所述送风口的外侧设置有可动式送风机罩,所述送风机罩用于保证在封闭所述送风口时还提供有供冷却空气流过的开口部。
根据本发明的冰箱在冷却室送风口的外侧设置可动式送风机罩,通过该 送风机罩,能够保证提供有让冷却器冷却的空气流过的开口部,并能封闭所述送风口。由此,在停止向被分隔的贮藏室的一部分收纳室供给冷气的状态下,能够独立地向其他收纳室供给冷气。结果使得,能够利用一个冷却器根据各收纳室各自的冷却负荷来适当冷却各收纳室,同时能够保证贮藏室的收纳容积较大。
另外,所述开口部在所述送风机罩封闭所述送风口的状态下也连通到与一部分所述收纳室相连的供给风路。由此,在停止对其他收纳室进行冷却的状态下,能够对冷藏室进行冷却。另外,通过在所述供给风路设置可开闭的风门,能够关断对冷藏室的冷气供给。结果使得,可以独立、高效地控制冷藏室的冷却。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送风机罩设置在送风机的出风侧,其沿靠近冷却室的方向移动可封闭冷却室的送风口,沿离开冷却室的方向移动可形成供冷气流动的开口。因此,能够使送风机出风侧旋转半径方向上流速较大的空气在较小的流动阻力作用下流到冷却室外。
另外,通过利用送风机罩封闭冷却室,可在保证提供连接冷藏室的开口的状态下关断连接冷冻室的开口。由此,可独立地适当控制向冷冻室的冷气供给,能够防止冷冻室过度冷却。也就是说,能够分别向冷藏室和冷冻室独立地供给适当量的冷气。
另外,在现有技术所示的在冷冻室供给风路的入口处设置冷冻室风门的冰箱中,在冷冻室供给风路与冷却室之间形成有供送风机吹送出的冷气流入的冷冻冷藏共用风路,然而在本发明中并不需要形成这样的冷冻冷藏共用风路,因此可保证冷冻室具有较大的收纳空间。
另外,与设置有两个冷却器的现有技术的冰箱不同,本发明在冷冻室供给风路与冷却室之间不需要形成供送风机吹送出的冷气流入的冷冻冷藏共用风路,所以可保证冷冻室具有较大的收纳空间。另外,本发明不需要复杂的冷冻循环回路和复杂的控制,可防止出现冷媒回路切换导致的热损失。
此外,在冷却器结霜且冷藏室的温度高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可使所述送风机罩封闭冷却室的送风口,并使送风机运转。由此,可以不通过除霜加热器等进行加热即可化除附着在冷却器上的霜冻,并且可以在压缩机不运转的情况下,利用霜冻的融解热来冷却冷藏室。此外,由于可将除霜产生的高湿度冷气供给到冷藏室和蔬菜室,所以可防止贮藏在其中的食品等变干,改 善保鲜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前向外视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的侧向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供给风路的前向示意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冷却室附近的结构的侧向剖视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送风机罩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送风机和遮蔽装置结构的透视图,其中(A)送风机罩处于关闭状态,(B)送风机罩处于打开状态。
图7是表示不同条件下轴流送风机周围的空气流分析结果的图释性示意图,其中(A)出风侧与吸入侧的圧力差为12Pa、(B)出风侧与吸入侧的圧力差为4Pa、(C)出风侧与吸入侧的圧力差为2Pa。
图中使用的附图标记如下:
1    冰箱,
2    绝热箱体,
3    冷藏室,
4    制冰室(冷冻室),
5    上冷冻室(冷冻室),
6    下冷冻室(冷冻室),
7    蔬菜室,
13   冷却室,
13a  送风口,
13b  回风口,
14   供给风路(冷藏室供给风路),
15   供给风路(冷冻室供给风路),
16   供给风路(蔬菜室供给风路),
35   送风机,
40   遮蔽装置,
41   送风机罩,
42   开口部,
32   冷却器,
25   风门(冷藏室风门),
54   分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的示意性结构的前向外视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冰箱1包括作为本体的隔热箱体2,该隔热箱体2的内部形成用于贮藏食品等的贮藏室。根据保存温度及用途,贮藏室的内部分隔为多个收纳室3~7,其中贮藏室的最上层为冷藏室3,冷藏室3的下层左侧为制冰室4、冷藏室3的下层右侧为上冷冻室5,制冰室4和上冷冻室5的下层为下冷冻室6,贮藏室的最下层为蔬菜室7。另外,制冰室4、上冷冻室5和下冷冻室6都是温度处于冷冻温度范围的收纳室,在后文的描述中,将它们统称为冷冻室4~6。
隔热箱体2的前侧开口,而且在与各收纳室3~7对应的开口部分别设置有可开闭的隔热门8~12。隔热门8a、8b在冷藏室3的前侧分开,并封盖住冷藏室3的前侧,隔热门8a的左侧上下部和隔热门8b的右侧上下部可旋转地支承在隔热箱体2上。此外,隔热门9~12分别与相应的收纳容器组合为整体,由隔热箱体2支承,可在冰箱1的前方拉出。
图2是表示冰箱1的示意性结构的侧向剖视图。如图2所示,作为冰箱1本体的隔热箱体2包括前侧开口的钢板制外壳2a、设置在外壳2a的内部空间中且前侧开口的合成树脂制内胆2b、以及在所述外壳2a与内胆2b之间的间隙中进行充填发泡形成的发泡聚氨酯制隔热材料2c。此外,各隔热门8~12也可采用与隔热箱体2相同的隔热结构。
冷藏室3与位于其下的冷冻室4~6之间由隔热的分隔壁28隔开。冷冻室4~6内部的制冰室4与上冷冻室5之间由分隔壁(未图示)分隔。另外,制冰室4及上冷冻室5与设置在它们下方的下冷冻室6之间连通,冷气可在其间流通。并且,冷冻室4~6与蔬菜室7之间由隔热的分隔壁29隔开。
冷藏室3的背面形成有由合成树脂制分隔体45分隔而成且向冷藏室3供给冷气的冷藏室供给风路14。冷藏室供给风路14形成有使冷气流向冷藏 室3的吹出口17。此外,冷藏室供给风路14设置有冷藏室风门25。冷藏室风门25是由马达等驱动的可开闭的风门,其控制供给到冷藏室3的冷气流量,从而使冷藏室3的内部保持在适当的温度。
冷冻室4~6的后侧形成有冷冻室供给风路15,用于将冷却器32冷却的冷气供给到冷冻室4~6。冷冻室供给风路15的更后侧形成有冷却室13,其内布置有用于对冰箱内的循环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32(蒸发器)。
冷却器32经由冷媒配管与压缩器31、散热器(未图示)、膨胀阀(毛细管)(未图示)连接,构成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回路。此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冰箱1中使用异丁烷(R600a)作为所述制冷循环的冷媒。
此外,冰箱1包括用于检测冷藏室3内部温度的冷藏室温度传感器51、用于检测冷冻室4~6内部温度的冷冻室温度传感器52以及其他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
另外进一步地,冰箱1包括未图示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基于来自所述传感器的输入值来执行规定的算法处理,以控制压缩机31、送风机35、遮蔽装置40以及冷藏室风门25等各个构成部件。
图3是表示冰箱1的供给风路的示意性结构的前向示意图。如图3所示,冷藏室供给风路14在冷藏室3的中央部分将冷气向最上部输送,之后使冷气从两侧下降,并将其供给到冷藏室3中。由此,冷气能够有效地供给到冷藏室3的整个内部。
冰箱1包括使空气从冷藏室3流回冷却室13(参见图2)的返回风路20。冷藏室3的下部形成有回风口22,其是与返回风路20连接的开口。冷藏室3内的空气经由回风口22流向返回风路20,并流向冷却器32的下方。
此外,返回风路20的前方形成有使通过冷却器32冷却的空气流向蔬菜室7的蔬菜室供给风路16。蔬菜室供给风路16从冷冻室供给风路15向上方分岔出,其延伸经过冷冻室4~6上方的隔热分隔壁28(参见图2)的内部后,转而变为从冷冻室4~6的后侧向下延伸。然后,穿过隔热分隔壁29(参见图2)连通到蔬菜室7。蔬菜室7形成有吹出口19,其用作将冷气从蔬菜室供给风路16吹到蔬菜室7中的开口。
蔬菜室供给风路16中设置有蔬菜室风门26,用于控制供给到蔬菜室7的冷气流量。由此,可独立于冷藏室3的冷却来对蔬菜室7进行冷却,从而可恰当地控制蔬菜室7的温度。
此外,也可以将蔬菜室供给风路16构造成从冷冻室供给风路15的侧方或者下方分岔出。由此,可缩短蔬菜室供给风路16,减少圧力损失。
此外,可将蔬菜室供给风路16与用于将来自冷藏室3的冷气返回的返回风路20连通。即,也可以构成为将通过冷藏室3的冷气供给到蔬菜室。这样,通过将蔬菜室供给风路16与返回风路20连接,可省略蔬菜室风门52,从而降低成本。
蔬菜室7形成有回风口24,蔬菜室7内的空气从回风口24经由蔬菜室返回风路21(参见图2)和回风口13b(参见图2)流至冷却室13的下部。
图4是表示冰箱1冷却室13附近结构的侧向剖视图。如图4所示,冷却室13在隔热箱体2的内部设置在冷冻室供给风路15的后侧。冷却室13与冷冻室供给风路15或冷冻室4~6之间由合成树脂制分隔体46分隔。即,冷却室13为内胆2b与分隔体46包夹形成的空间。
在冷却室13的前方形成的冷冻室供给风路15为分隔体46与组装在其前方的合成树脂制前面罩47之间形成的空间,其为由冷却器32冷却的冷气流经的风路。前面罩47上形成有吹出口18,其是将冷气吹到冷冻室4~6中的开口。
下冷冻室6的下部背面形成有使空气从冷冻室4~6返回冷却室13的回风口23。并且,冷却室13的下方形成有与所述回风口23连接且将来自贮藏室的返回冷气吸入冷却室13内的回风口13b。
此外,冷却器32的下方设置有除霜加热器33,其用作融化和去除冷却器32所附霜冻的除霜装置。除霜加热器33是电阻加热式加热器。此外,关于除霜手段,可以采用例如不利用电加热器的断电除霜或热气除霜等其他除霜方式。
冷却室13上部的分隔体46形成有送风口13a,其作为与贮藏室3~7连接的开口。即,送风口13a是冷却器32冷却的冷气流经的开口,其连通冷却室13、冷藏室供给风路14、冷冻室供给风路15及蔬菜室供给风路16(未图示)。送风口13a设有向冷冻室4~6等输送冷气的送风机35。
送风机35为轴流送风机,其包括旋转式螺浆风扇37和扇壳36,其中扇壳36形成有呈大致圆筒状开口的风洞36a。扇壳36安装于冷却室13的送风口13a,是成为送风机35吸入侧与出风侧之间边界的部件。
并且,在扇壳36上与风洞36a同轴地设有风扇37。此外,风扇37的 出风侧端部相比于风洞36a的出风侧端部,即相比于扇壳36的出风侧端面更靠近外侧,即更靠近出风侧或者冷冻室供给风路15那一侧。由此,可降低沿风扇37旋转半径方向排出的空气的流动阻力,能够以较小的流动损失来送出空气。
此外,冷却室13的送风口13a的外侧,即送风机35的出风侧设置有遮蔽装置40,所述遮蔽装置40包括用于封闭送风口13a的送风机罩41。例如,遮蔽装置40被安装成使其支承基体43与送风机35的扇壳36紧密接触。
送风机罩41上朝向冷却室13的那一表面,即朝向送风机35的那一表面,成形为凹形表面(凹形部41b)。并且,凹形部41b的周缘部形成了与支承基体43抵接的抵接部41a。由此,尽管风扇37比扇壳36更向出风侧突出,但送风机罩41可不与风扇37接触,而在风洞36a的外侧与支承基体43抵接,从而封闭送风口13a。
图5是表示送风机罩41的透视图。而且,图5示出了送风机罩41在关闭状态下与形成冷藏室供给风路14的入口部14a的分隔体48之间的位置关系。此外,在图5中省略了用于开闭送风机罩41的机构。
如图5所示,送风机罩41成形为在靠近送风机35一侧具有凹形部41b的大致箱形的形态。在送风机罩41的上部侧壁上,将该侧壁的一部分切除,从而形成开口部42。
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在送风机罩41的上方,利用合成树脂制分隔体48分隔形成冷藏室供给风路14的入口部14a。具体而言,入口部14a为背面侧的分隔体46与前面侧的分隔体48包夹形成的空间,其上部与冷藏室供给风路14连通。
并且,如图5所示,开口部42即使在送风机罩41封闭送风口13a的状态下也连通于冷藏室供给风路14(入口部14a)。由此,即使关闭送风机罩41,也能够保证具有让冷却器32(参见图4)冷却的冷气流向冷藏室3(参见图4)的流路(开口部42)。
图6(A)及(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的送风机35及遮蔽装置40结构的透视图,其中(A)送风机罩41处于关闭状态,(B)送风机罩41处于打开状态。另外,在图6(A)及(B)中,图示省略了送风机罩41的开闭机构。
如图6(A)及(B)所示,送风机35包括用于旋转驱动风扇37的风扇 马达38。风扇马达38通过支承架39固定到扇壳36上,风扇马达38的旋转轴安装在风扇37上。
扇壳36的出风侧端面与遮蔽装置40的支承基体43紧密接触地固定在一起。支承基体43为在大致中央部分具有冷气可流通开口的大致平板状部件。支承基体43的朝向冷冻室4~6(参见图4)侧的主表面43a设置有导柱44,送风机罩41在风扇37的旋转轴方向(Z方向)上可往复运动地支承在导柱44上。也就是说,在风扇37的旋转轴方向(Z方向)延伸的导柱44可滑动地插配在形成于送风机罩41上的支承孔41b中。由此,送风机罩41可如图6(A)所示的那样,接近送风机35;或者可如图6(B)所示的那样,离开所述送风机35。
如图6(A)所示,如果送风机罩41接近送风机35,则送风机罩41周缘的抵接部41a将与支承基体43的主表面43a抵接,从而封闭送风机35的空气流路。也就是说,通过送风机罩41封闭冷却室13a(参见图4)的送风口13b(参见图4),使空气流路的一部分处于关闭状态。具体而言,通过封闭送风机罩41,来关闭从送风口13a至冷冻室供给风路15的流路。
这里,如前所述,送风机罩41形成有开口部42,开口部42即使在送风机罩41封闭送风口13a的状态下也连通于冷藏室供给风路14(入口部14a)。由此,即使关闭送风机罩41,如箭头V所示,送风机35吹送出的空气经由开口部48流向冷藏室供给风路14。
这样,使送风机罩41向靠近冷却室13的方向移动,通过利用送风机罩41封闭送风口13a,能够停止向冷冻室4~6供给冷气,但仍能向冷藏室3(参见图2)供给冷气。
另外,代替用送风机罩41抵接支承基体43主表面43a的这种结构,也可用送风机罩41抵接支承基体43的外周面或扇壳36的出风侧端面或外周面的结构。
另一方面,如图6(B)所示,如果送风机罩41朝离开送风机35的方向移动,则送风机罩41与支承基体43之间会形成间隙,即形成用于空气流动的开口。也就是说,送风机罩41处于打开状态。并且,如箭头V所示,送风机35吹送出的空气从送风机罩41的抵接部41a与支承基体43之间形成的开口流出。
这样,通过使送风机罩41向离开冷却室13的方向移动,能够将冷气供 给到冷藏室3和冷冻室4~6。
此外,关于使送风机罩41开闭的机构及驱动方法,可采用各种方法。例如,可利用马达、螺线管及其他方式来开闭送风机罩41。此外,也可采用将相当于遮蔽装置40的支承基体43的部件固定到前面罩47(参见图4)上的结构,来实现送风机罩41与扇壳36的抵接。
这里,将参照图7(A)至(C)更详细地说明送风机35周围的气流。图7(A)至(C)是表示不同条件下用作送风机35的轴流送风机周围的空气流分析结果的图释性示意图,其中(A)出风侧与吸入侧的圧力差为12Pa、(B)出风侧与吸入侧的圧力差为4Pa、(C)出风侧与吸入侧的圧力差为2Pa。
在图7(A)至(C)中,符号V为支承基体43的主表面43a(参见图6)上的风速矢量分布。此外,在支承基体43未安装于扇壳36的情况下,符号V相当于扇壳36的出风侧端面上的风速矢量分布。此外,符号V1表示位于吸入侧(纸面右侧)表面S1上的风速矢量分布,符号V2表示位于出风侧(纸面左侧)表面S2上的风速矢量分布。各风速矢量V、V1、V2表现为:以箭头方向作为各气流的方向,箭头長度与各气流的速度成正比。此外,各图中,在风扇37上方和下方画出的横线M用来方便计算,而非用来说明分析结果,可以忽略该横线M。
如图7(C)所示可知,在送风机35的出风侧与吸入侧的圧力差为2Pa的情况下,送风机35的出风侧的风速矢量V在该图的上下方向稍微倾斜,但基本朝向左侧。另外,位于出风侧的表面S2上的风速矢量V2也向左侧突出。即,可以看出,在圧力差为2Pa的条件下,送风机35出风侧的气流在风扇37的旋转轴方向Z上的速度较大,在旋转半径方向R上的速度较小。换言之,送风机35吹送出的空气主要流向送风机35的前方。
但是,如图7(B)所示,如果送风机35的出风侧与吸入侧的圧力差为4Pa,则送风机35出风侧上的风速矢量V在该图的上下方向的扩展稍稍变大,出风侧的表面S2上的风速矢量V2变短。即,如果圧力差变大至4Pa的程度,送风机35出风侧的空气流在风扇37的旋转半径方向R上的速度变大。
进一步地,如图7(A)所示,如果圧力差进一步变大为12Pa,则送风机35的出风侧的风速矢量V会基本朝向该图的上下方向。另外,出风侧的 表面S2上的风速矢量V2变得非常短。即,可以看出,在圧力差为12Pa的条件下,送风机35吹送出的空气流在风扇37的旋转轴方向Z上的速度变得非常小,在旋转半径方向R上的速度变大。换言之,送风机35吹送出的空气不会流向送风机35的前方(即Z方向),而是流向旋转半径方向R。
此外,在图7(A)至(C)中任一条件下,送风机35出风侧的空气流均会形成以风扇37的旋转轴为中心的旋流。
上面说明了作为送风机35的轴流送风机的特性,如根据本实施例的冰箱1所示,在使冷气在闭合回路内强制循环的冰箱中,送风机35的出风侧与吸入侧的圧力差为10~12Pa左右。也就是说,如图7(A)所示,送风机35吹送出的冷气会朝向送风机35的风扇37的旋转半径方向R扩展流动。
因此,如图4及图6(B)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送风机罩41在对冷冻室4~6进行冷却时,朝远离冷却室13的方向移动,会在送风机罩41与冷却室13之间形成用于冷气流动的开口。因此,如前所述,送风机35吹送出的在旋转半径方向R上流速较大的空气会沿着扇壳36及分隔体46通过所述开口,以非常小的流动阻力流入冷冻室供给风路15(以及冷藏供给风路14)。
此时,如图7(A)所示,因为流向送风机35前方的空气开始时非常少,所以已被移动成离开冷却室13的送风机罩41对风路阻力的影响非常小。
但是,如图6(B)所示,为了使送风机罩41导致的圧力损失不增大,需要保证支承基体43的主表面43a与送风机罩41的送风机35侧端面(抵接部41a)之间的距离X(即形成空气流路开口的距离X)具有特定的长度。具体而言,应保证距离X等于或大于30mm,优选地应大于或等于50mm。如果距离X短于30mm,则送风机罩41导致的流动损失会增大,与利用现有技术的风门等的情况相比,难以抑制圧力损失至较小的程度。
另一方面,如果保证距离X等于或大于50mm,那么几乎可消除因增加送风机罩41而导致的圧力损失。对此可参照图7(A)简单说明,图中所示的出风侧的表面S3处于距离X(参见图6(B))等于50mm的位置。此外,表面S2处于距离X为80mm的位置。由该图可知,如果至表面S3的位置(即至距离X为50mm的位置)形成开口,则气流通过该开口几乎不会受到阻碍。
另外,如图5所示,开口部42形成于送风机罩41的侧壁上。更具体地,是将送风机罩41侧壁的靠近冷却室13一侧的端部开槽,从而形成开口部 42。并且,如图6(A)所示,开口部42相对风扇35而言形成于其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由此,即使在关闭送风机罩41的情况下,如图7(A)所示,能够使送风机35的送风侧流向风扇35的旋转半径方向R的空气在较小的流动阻力下流向冷藏室供给风路14(参见图4)。因此,能够减少冰箱1内循环的冷却空气的压力损失,提高冷却效率。
下面,再次参见图2至图6来说明具有上文所述结构的冰箱1的工作过程。
首先,将说明冷藏室3的冷却运转。如图2所示,使压缩机31运转,打开冷藏室风门25,使送风机35运转,由此进行冷藏室3的冷却。即,由冷却器32冷却的空气依次通过冷却室13的送风口13a(送风机35)、冷藏室风门25、冷藏室供给风路14和吹出口17,供给到冷藏室3。由此,能够以适当的温度对保藏在冷藏室3内的食品等进行冷却。
并且,如图3所示,供给到冷藏室3内的循环冷气从回风口22经由返回风路20返回至冷却室13内。因此,冷却器32可再次对其进行冷却。
这里,不论是如图6(A)所示的关闭送风机罩41的状态,或者是如图6(B)所示的打开送风机罩41的状态,冷气都能够从冷却室13流至冷藏室供给风路14。也就是说,无论送风机罩41是打开还是关闭,均可将冷气供给到冷藏室3。由此,能够相对于冷冻室4~6的冷却运转独立地进行冷藏室3的冷却运转。
例如,在关闭送风机罩41的状态下,通过使压缩机31运转,打开冷藏室风门25,使送风机35运转,可以仅向冷藏室3供给冷气。
接下来将说明冷却冷冻室4~6的运转。如图2所示,使压缩机31运转,使送风机35运转,打开送风机罩41,由此,能够进行冷冻室4~6的冷却。具体地,如图6(B)所示,送风机罩41处于离开送风机35的状态。由此,冷却器32冷却的空气通过配设在冷却室13送风口13a处的送风机35吹送出,依次经过冷冻室供给风路15及吹出口18,供给到冷冻室4~6。
因此,能够以适当的温度来冷却保藏在冷冻室4~6内的食品等。并且,冷冻室4~6内的空气通过在下冷冻室6中形成的回风口23,经由冷却室13的回风口13b流回冷却室13内。
这里,冷冻室4~6的冷却运转相对于冷藏室3的冷却是独立进行的。即,如前所述,由于无论送风机罩41是打开还是关闭,均可将冷气供给到 冷藏室3,因而可以根据冷冻室4~6的负荷状态来控制送风机罩41的开关。
例如,在关闭冷藏室风门25(以及蔬菜室风门26)的状态下,通过使压缩机运转,打开送风机罩41,使送风机35运转,可仅向冷冻室4~6供给冷气。
接下来将说明对蔬菜室7的冷气供给。通过打开蔬菜室风门26,使得利用送风机35送至冻室供给风路15的空气的一部分流向如图3所示的蔬菜室供给风路16,然后从吹出口19吹送至蔬菜室7。由此,可对蔬菜室7的内部进行冷却。并且,蔬菜室7内循环的冷气从图2所示的回风口24依次经蔬菜室返回风路21和冷却室13的回风口13b,返回至冷却室13。
如上所述,在冰箱1中,能够将由一个冷却器32冷却的冷气分别独立地以较小的压力损失高效供给到各贮藏室3~7。由此,能够根据冷藏室3和冷冻室4~6各自的冷却负荷分别对冷藏室3和冷冻室4~6进行适当冷却。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冰箱1,仅靠一个冷却器32也可像现有技术包括两个冷却器的冰箱那样交替地冷却冷藏室3和冷冻室4~6。这里,冰箱1不需要复杂的冷媒回路和回路切换控制,所以能够以较少的热量损耗来高效地冷却各贮藏室3~7。
进一步地,冰箱1不需要冷藏专用的冷却器,因此能够扩大冷藏室3的空间。另外,可根据应供给冷气的贮藏室的目标保冷温度来调整冷却器32的冷却温度(冷媒的蒸发温度),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制冷循环的效率。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可包括分别检测冷藏室3和冷冻室4~6温度的冷藏室温度传感器51及冷冻室温度传感器52,因此还可基于冷藏室温度传感器51检测的冷藏室3的温度来控制冷藏室风门25的开度,基于冷冻室温度传感器52检测的冷冻室4~6的温度来控制送风机罩41的开度。由此,分别向冷藏室3和冷冻室4~6供给适当量的冷气。
接下来将参照图2、图4和图6来说明除霜操作时进行的操作。连续进行冷却操作,冷却器32的空气侧传热面会附着霜冻,妨碍传热,且会阻塞空气流路。因此,从冷媒蒸发温度的降低等来判断结霜,或者通过除霜定时器等来判断结霜后,开始进行除霜冷却操作或者除霜操作,以去除冷却器32上附着的霜冻。
首先,将说明利用冷却器32上所附霜冻的潜热对冷藏室3进行冷却的 除霜冷却操作。在除霜冷却操作的情况下,使压缩机31停止运转,如图6(A)所示,送风机罩41处于关闭状态。并且,打开冷藏室风门25,使送风机35运转。
由此,使空气在冷藏室3与冷却室13之间循环,利用该循环空气融化附着在冷却器32上的霜冻。即,可不通过除霜加热器33的加热来进行除霜。同时,可使压缩机31停转而利用霜冻的融解热来对冷藏室3进行冷却。
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冰箱1,能够减少用于除霜的加热器输入以及用于冷却的压缩机输入,降低冰箱1的耗电,综合提高冷却效率。另外,由于可将除霜带来的湿度较高的冷气供给到冷藏室3,因此可防止贮藏在那里的食品等变干燥,有效提高保鲜效果。另外,通过设置不经由冷冻室供给风路15而直接供给到蔬菜室7的供给风路,能够利用除霜潜热对蔬菜室7进行冷却及补给水分。
这里,前述的除霜冷却操作是在判断冷却器32结霜且冷藏室3的温度高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进行的。即使检测到冷却器32结霜,但冷藏室3的温度低于预定阈值,也不进行除霜冷却操作,而是利用除霜加热器33进行常规的除霜操作。
在常规的除霜操作中,是使压缩机31停止,对除霜加热器33通电,融化附着在冷却器32上的霜冻。此时,送风机罩41封闭送风口13a,关闭冷藏室风门25。由此,能够防止通过除霜加热器33加热的冷却室13内的空气流入冷藏室供给风路14和冷冻室供给风路15。因此,可提高冰箱1的冷却效率。
另外,对冷却器32除霜结束后,停止除霜加热器33通电,起动压缩机31,开始冷冻回路进行的冷却。并且,检测到将冷却器32及冷却室13冷却至预定温度后,或者利用定时器经过预定时间后,打开送风机罩41或者冷藏室风门25,开始送风机35的运转。由此,将除霜热导致的影响尽量抑制到较小的程度,再次开始冷却运转。
接下来将参照图2来说明形成风幕的过程。当检测到隔热门8处于的打开状态后,会打开冷藏室风门25,使送风机35运转。由此,从冷藏室3的上面前部形成的吹出口17向下方吹出冷气,在冷藏室3的前面开口处形成风幕。
这里,通过关闭送风机罩41,可使冷气不在冷冻室4~6中循环,而使 冷气仅仅在冷藏室3内循环,从而能够形成风幕。
另外,也可以在冷藏室3的上面前部的吹出口17设置开度可调的翻板(未图示)。通过提供翻板并调节其角度(开度),能够形成用于防止冷气从冷藏室3的内部向冰箱外泄漏的适当风幕。另外,绝热门8关闭后,也可以使送风机35继续运转规定的时间,并可摆动翻板。由此,能够有效冷却因打开隔热门8而变暖的冷藏室3的内部,尤其是隔热门8内侧的收纳壁盒。
在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中,给出了用送风机罩41上形成的开口部42与冷藏室3相连的例子,然而也可将开口部42构造成与其他收纳室相连。例如,可使开口部42连通到蔬菜室7(蔬菜室供给风路16)或独立提供的处于冷冻温度范围的收纳室等。另外,也可以将本实施例所示的冷藏室3构造成处于冷冻温度范围的收纳室。即使是这种变形,根据本发明,也可利用唯一的冷却器适当地对保冷温度不同的各收纳室分别进行冷却。
另外,虽然给出的示例是在送风机罩41上设置一个开口部42,但是开口部42的数量并不限于一个,也可设置多个开口部。即,可在送风机罩41上形成与各收纳室分别连接的多个开口部。例如,在送风机罩41处除了前述的开口部42外,还可再追加形成一个另外的开口部,使该追加的开口部与蔬菜室7(蔬菜室供给风路16)连通。由此,可根据蔬菜室7的冷却负荷,独立高效地对蔬菜室7进行冷却。
本发明不受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其他各种变型。

Claims (6)

  1. 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贮藏室,其分隔为多个收纳室;
    冷却器,其对供给到所述贮藏室的空气进行冷却;
    冷却室,其内配设有所述冷却器,且形成有通向所述贮藏室的送风口;以及
    设置在所述送风口中的送风机;
    在所述冷却室的所述送风口的外侧设置有可动式送风机罩,所述送风机罩用于保证在封闭所述送风口时提供有供冷却空气流过的开口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在所述送风机罩封闭所述送风口的状态下仍连通到与一部分所述收纳室相连的供给风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贮藏室至少分隔为冷藏室和冷冻室,以作为所述收纳室;
    所述开口部在所述送风机罩封闭所述送风口的状态下仍连通到与所述冷藏室相连的供给风路。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供给风路中设置有可开闭的风门。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机罩通过沿靠近所述冷却室的方向移动来封闭所述送风口。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却器附着有霜冻且所述冷藏室的温度高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利用所述送风机罩封闭所述送风口,并使所述送风机运转。
PCT/CN2014/085986 2013-09-10 2014-09-05 冰箱 WO2015035886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7529 2013-09-10
JP2013187529A JP6344896B2 (ja) 2013-09-10 2013-09-10 冷蔵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35886A1 true WO2015035886A1 (zh) 2015-03-19

Family

ID=52665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4/085986 WO2015035886A1 (zh) 2013-09-10 2014-09-05 冰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44896B2 (zh)
WO (1) WO201503588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7741A (zh) * 2016-07-12 2016-12-2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EP3851774A1 (en) * 2020-01-17 2021-07-21 Arçelik Anonim Sirketi A cooling device
EP3896368A4 (en) * 2018-12-10 2022-02-09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FRIDG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10349B2 (ja) * 2015-10-08 2020-06-17 青島海爾股▲フン▼有限公司 冷蔵庫
JP6866995B2 (ja) * 2016-09-01 2021-04-28 アクア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810958B2 (ja) * 2016-11-11 2021-01-13 アクア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765715B2 (ja) * 2016-12-06 2020-10-07 アクア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747718B2 (ja) * 2016-12-12 2020-08-26 アクア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747717B2 (ja) * 2016-12-12 2020-08-26 アクア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788893B2 (ja) * 2016-12-21 2020-11-25 アクア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9060455A (ja) * 2017-09-28 2019-04-1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ダンパ装置
JP6980265B2 (ja) * 2017-11-28 2021-12-15 アクア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973788B2 (ja) * 2017-12-04 2021-12-01 アクア株式会社 冷蔵庫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0698A (zh) * 2002-08-06 2004-03-10 ���ǵ�����ʽ���� 除霜器及使用这种除霜器的冰箱
CN1865820A (zh) * 2005-05-06 2006-11-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928468A (zh) * 2005-09-09 2007-03-14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电冰箱
JP2007333261A (ja) * 2006-06-13 2007-12-27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CN201314739Y (zh) * 2008-12-12 2009-09-23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藏室循环热利用化霜制冷系统
CN201803567U (zh) * 2010-09-17 2011-04-20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除霜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21218B2 (en) * 2004-02-26 2011-09-2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Linear travel air damper
JP5393283B2 (ja) * 2009-06-18 2014-01-22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5884010B2 (ja) * 2011-09-29 2016-03-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3002664A (ja) * 2011-06-14 2013-01-07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0698A (zh) * 2002-08-06 2004-03-10 ���ǵ�����ʽ���� 除霜器及使用这种除霜器的冰箱
CN1865820A (zh) * 2005-05-06 2006-11-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928468A (zh) * 2005-09-09 2007-03-14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电冰箱
JP2007333261A (ja) * 2006-06-13 2007-12-27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CN201314739Y (zh) * 2008-12-12 2009-09-23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藏室循环热利用化霜制冷系统
CN201803567U (zh) * 2010-09-17 2011-04-20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除霜控制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7741A (zh) * 2016-07-12 2016-12-2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EP3896368A4 (en) * 2018-12-10 2022-02-09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FRIDGE
EP3851774A1 (en) * 2020-01-17 2021-07-21 Arçelik Anonim Sirketi A cool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55377A (ja) 2015-03-23
JP6344896B2 (ja) 2018-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35886A1 (zh) 冰箱
JP6254385B2 (ja) 冷蔵庫
JP6344895B2 (ja) 冷蔵庫
WO2015043418A1 (zh) 遮蔽装置及包括该遮蔽装置的冰箱
WO2018121592A1 (zh) 恒温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KR102454181B1 (ko) 냉장고
JP5912746B2 (ja) 冷蔵庫
JP5832937B2 (ja) 冷蔵庫
WO2016173226A1 (zh) 一种冷冻冷藏装置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JP6131116B2 (ja) 冷蔵庫
JP6416475B2 (ja) 冷蔵庫
JP6710349B2 (ja) 冷蔵庫
WO2015176581A1 (zh) 冰箱
JP5313857B2 (ja) 冷蔵庫
JP5315179B2 (ja) 冷蔵庫
JP4088474B2 (ja) 冷蔵庫
US5992164A (e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supplying cold air in refrigerators
JP6803217B2 (ja) 冷蔵庫
JP6890502B2 (ja) 冷蔵庫
JP5743867B2 (ja) 冷却貯蔵庫
KR100526603B1 (ko)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제상제어 방법
JP6309156B2 (ja) 冷蔵庫
JP2005180719A (ja) 冷蔵庫
JP2017072314A (ja) 温度調和空間内包設備、冷凍冷蔵庫、冷凍冷蔵装置、冷凍冷蔵倉庫
KR100918444B1 (ko) 댐퍼를 구비한 냉장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484480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484480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