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8468A - 电冰箱 - Google Patents

电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8468A
CN1928468A CN 200610151443 CN200610151443A CN1928468A CN 1928468 A CN1928468 A CN 1928468A CN 200610151443 CN200610151443 CN 200610151443 CN 200610151443 A CN200610151443 A CN 200610151443A CN 1928468 A CN1928468 A CN 1928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ing chamber
vegetable compartment
cooling
cold ai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514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8468B (zh
Inventor
茂中启介
小川真申
小松利广
笹村和文
野村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pplianc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928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8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28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84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冰箱,其提高电冰箱的制造效率、即使在出现冷却不良等的情况下也易于进行部件的修理和更换且抑制冷却不良并实现确保冷却性能或提高可靠性。在冷冻室(53)上部具备冷藏室(52),在冷冻室(53)下部具备蔬菜室(54),在冷冻室(53)的背部配置冷却器(58)和鼓风机(64)的电冰箱中,采用鼓风机(64)上方具有控制向冷藏室(53)吹出冷气的气门装置(65),且经过该气门装置(65)的冷气的一部分被送至蔬菜室(54)的结构。

Description

电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冷冻室上方具有冷藏室且在冷冻室下方具有蔬菜室的电冰箱。
背景技术
在冷冻室上方具有冷藏室且在冷冻室下方具有蔬菜室的电冰箱公开于专利文献1(特开平4-103984号公报)及2(特开平8-94231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中,采用的构成为将从在冷冻室背面配置的冷却器吹出的冷气由风扇装置输送到各室。特别地,采用将冷冻室上方的冷藏室冷却的冷气送至冷冻室下方的蔬菜室,且冷却蔬菜室的冷气回到冷却器的构造,而实现冷气循环用通风道的简化。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采用的构成为,在由风扇装置从冷冻室背部的冷却器室输送的冷气被冷藏室用排出风道和蔬菜室用排出风道分割,并冷却各储藏室后,经延伸自冷藏室的返回风道及延伸自蔬菜室的返回风道回到各冷却器室的构成。
在冷冻室上方具有冷藏室且在冷冻室下方具有蔬菜室的构成中,由于为-18℃以下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上下配置了为0℃以上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所以采用了上述各专利文献中记载的构造来作为冷气循环构造。
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是将冷却上方冷藏室后的冷气送至下方蔬菜室的构造,所以可简化风道构造,但送至蔬菜室的冷气温度仅上升该量,存在蔬菜室冷却不足的情况。此外,该构造是冷藏室内的容纳物量或冷藏室的门开关易对蔬菜室温度产生影响的构造。
在专利文献2中,从冷却器输送的冷气被分割为冷藏室用排出风道和蔬菜室用排出风道,并送至各储藏室,所以解决了专利文献1那样的问题。使用图13及图14来说明此类现有电冰箱的构成。图13是表示现有电冰箱的风道构造的主视图,图14是图13中A-A剖面的重要部分纵剖视图。
该电冰箱具有在隔热箱体1内从上到下具备冷藏室7、冷冻室8及蔬菜室9的中央制冷器型的结构。冷藏室7和冷冻室8之间以及冷冻室8和蔬菜室9之间分别由第一隔热分隔壁5和第二隔热分隔壁分割。
冷冻室8的背面里侧配置了冷却器室10,冷却器室10内配置了用于融化附着于冷却器10a、冷气循环用鼓风机11及冷却器10a上的霜的除霜用加热器。冷冻室8和冷却器室10之间由分隔板24分隔开,在该分隔板24上设置了将由冷气循环用鼓风机11吹出的冷气吹出到冷冻室8的冷气排出孔29。
此外,冷藏室7的背部由背面盖26覆盖,将由冷却器10a冷却的冷气送至冷藏室7的冷藏室用排出风道12由背面盖26形成。该背面盖26上设置了将吹出到冷藏室用排出风道12内的冷气排出到冷藏室7内的多个吹出口26a。
冷藏室用排出风道12内设置了气门装置18,通过气门装置18的开关来开关冷藏室用排出风道12。即,通过控制气门装置18的开关来调整从将冷藏室7内的温度冷却到设定值的冷藏室用排出风道12送至冷藏室7的冷气量。
冷气循环用鼓风机11在冷却器10a运转期间运转,气门装置18在冷却器10a运转期间于冷藏室7需要冷气时(例如,冷藏室7内的温度比设定值高时)向冷藏室7输送所需量的冷气。
将冷藏室7冷却后的冷气经返回风道14、第一管道20、返回风道21回到冷却器室10。再有,第一管道20及返回风道21在形成分隔板24的隔热部件内形成。即,从冷却器10a送至冷藏室用排出风道12的冷气从吹出口26a排出到冷藏室7,并冷却冷藏室7内。成为将冷藏室7冷却的冷气被导向返回风道14,吸入返回风道14中的冷气通过第一管道20并经返回风道21而由冷却器10a再次冷却的冷气循环构造。
接着对蔬菜室9的冷气循环构造进行说明。由位于排出风道12内的气门装置18从冷气下游侧使蔬菜室用排出风道13分叉,该排出风道13与在构成分隔板24的隔热部件中设置的第二管道22连通。第二管道22的下端在蔬菜室9中开口,该开口成为蔬菜室冷气排出口并向蔬菜室9供给冷气。冷却蔬菜室9内的冷气通过在第二隔热挡板壁6内形成的返回风道30如图10所示般回到冷却器室10。成为回到冷却器室10的冷气再次由冷却器10a冷却、并由冷气循环用鼓风机11送出的构造。
但是,由于通常因使用目的或使用的家庭结构而使电冰箱的期望大小(额定内容积和外形尺寸)或形态(门的数量和储藏室的配置方法)等不同,所以为满足其顾客需求,制造商需要制造多个种类。
上述电冰箱通过将例如外箱、内箱、鼓风机、气门装置或送风管道等构成电冰箱的多个部件在这些部件之间进行组装而构成。因此,为组装部件,需要卡定工具和密封部件等,且装配作业烦杂,因此存在电冰箱的制造效率低的问题。此外,由于如此般组合部件,所以因部件自身的制造误差或装配误差等而在成为集合部件或完成品时存在这些累计误差变大的问题。
在实际制造时,在减小制造误差的同时提高电冰箱的制造效率,所以不是分别组装多种的数个部件,而是按功能不同或组装顺序等来划分,并预先提前进行部分组装数个部件或数十个部件,将这些部分组装的组件预先作为具有预定尺寸的一个集合部件。此时,在后续工序中,部件数变少,而且只要组装抑制为预定尺寸范围的集合部件便可。
另一方面,电冰箱由于总是储藏日常食品,万一发生例如冷却不良等故障时,需要尽早对应该故障进行修理。作为冷却不良之类的电冰箱需要早期处理的故障,冷气循环用鼓风机、气门装置或冷气通道之类发生不良的情况较多。即,需要修理或更换这些鼓风机、气门装置或冷气通道等的情况较多。
因此,为在提高电冰箱的制造效率的同时及时应对冷却不良等故障,通过部分组装鼓风机、气门装置及通风道,事先制成集合部件,且使该集合部件易于装配或取下在不良应对中很重要。
但是,在现有电冰箱中,冷气循环鼓风机11如图14所示,由卡紧工具等固定于成为冷却器室10后面的内箱面3a上,且前面侧由分隔板24覆盖。此外,分隔板24由隔热部件形成,在该隔热部件内使用于向冷藏室7输送冷气的通道的一部分与通往冷冻室8的冷气排出孔29一同形成。因此,在将这些部件装配为集合部件的情况下,当进行鼓风机11的取下或安装时,必须安装在通道的一部分上设置的气门装置18上或从其取下。
然而,气门装置18位于冷藏室7的背面位置,并由划分冷藏室7内与冷藏室用排出风道12的隔热体所构成的背面盖26覆盖,所以不能容易地取下或安装。
因此,万一出现冷却不良等故障,并修理或更换鼓风机11和气门装置18双方的情况下,必须进行冷冻室8内的分隔板24和冷藏室7内的背面盖26两者的取下或安装。
而且,由于蔬菜室用排出风道13成为从如图13所示般与气门装置18连通的冷藏室用排出风道12在具备隔热体而构成的背面盖26里侧分叉的构造,且穿过嵌入到隔热箱体1中的第一隔热分隔壁5,并与在尿烷等泡沫隔热材料所构成的隔热材料4中埋设的第二管道22连通,所以在该风道内出现故障时不能容易地修理和更换。
再有,如图14所示,在第一隔热分隔壁5的前缘部,在隔热箱体1的开口部边缘埋设构成冷冻循环一部分的放热管35,而成为防止在隔热箱体1的开口周缘部凝结水的构成。因此,将第一隔热分隔壁5的整体从隔热箱体1取下非常困难。这样,在第一隔热分隔壁5后部埋设的蔬菜室用排出风道13内的修理变得非常困难。
再有,在冷冻室8的背面里侧配置冷却器10及鼓风机11并在冷藏室7的背面盖26里侧的冷气通道上配置气门装置18的结构中,存在在第一隔热分隔壁5的上下散布这些部件的问题。因此,即使如上述般将这些部件作为集合部件而集成为一个,在修理或更换时这些部件也会被第一隔热分隔壁5隔开,从而难以安装或取下。
除这些问题外,还存在以下问题。如图13所示,将冷冻室8冷却后的返回空气由冷冻室返回风道17分割为冷却器10a的右侧下部10a1和左侧下部10a3并回到冷却器室10。另一方面,将比冷冻室8高温高湿的蔬菜室9冷却后的返回空气通过在来自上述冷冻室8的冷气的两个返回口的之间具有开口部16的蔬菜室返回风道30回到冷却器10a的中央部10a2。再有,将冷藏室7冷却后的高温高湿的返回冷气通过第二管道20从返回风道21回到冷却器室10,并从冷却器10a的右侧下部10a1回到直到中央部10a2的位置处。
这时,冷却器10a从右侧下部10a1到中央部10a2,与左侧下部10a3比较,易产生更大量的霜。即,由于作为冷却器10a整体而在结霜量上出现偏差,所以可能损害作为冷却器整体的冷却效果。另外,由于采用来自冷藏室7的返回冷气通过在冷冻室8背面作为从上侧到下侧的路径而配置的第二管道20而回到冷却器室10的结构,所以即使用隔热材料覆盖第二管道20周围,高温高湿的返回冷气也易于由冷冻室8的低温进一步冷却,而成为易于在第二管道20上结霜的结构。
如果发生结霜,则冷藏室7、冷冻室8、蔬菜室9中任一个储藏室中都将易于出现冷却不良,所以有时出现冷却性能下降从而导致可靠性下降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制,其目的是提供提高电冰箱的制造效率,即使在出现冷却不良等的情况下也易于进行部件的修理和更换,而且抑制冷却不良并实现确保冷却性能或提高可靠性的电冰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冰箱,在冷冻室上部具备冷藏室,在冷冻室下部具备蔬菜室,在上述冷冻室的背部配置了冷却器和鼓风机,在上述冷冻室的背部夹着挡板部件设有配置了上述冷却器的冷却器室,从上述冷却器室由上述鼓风机向上述冷藏室、上述冷冻室及上述蔬菜室输送冷气,其特征在于,其构成为:在上述冷却器室和上述冷藏室之间的冷气通道中配置了进行该通道的开关的气门装置,在上述挡板部件内装入上述鼓风机及上述气门装置的同时将上述挡板部件容纳于上述冷冻室的背部,上述挡板部件可从上述冷冻室与上述鼓风机及上述气门装置一同安装或取下。
此外,在具备上述结构的电冰箱中,采用的结构为:上述挡板部件具备隔热材料而构成,由该隔热材料在上述挡板部件内形成冷藏室冷却用的送风管道和蔬菜室冷却用的送风管道,在上述挡板部件内向上述冷藏室冷却用的送风管道和蔬菜室冷却用的送风管道分流冷气。
再有,在具备上述构成的电冰箱中,具备:从通过上述挡板部件和上述电冰箱内箱而上下延伸地形成的上述冷冻室而来的冷气所经过的冷藏返回路管道、和在该冷藏返回路管道的深度相深度方向前侧设置的上述蔬菜室用的送风管道,使构成上述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的壁面的一部分可相对于上述挡板部件装卸。
另外,在具备上述构成的电冰箱中,具备:在上述冷冻室和上述蔬菜室之间配置并隔热地划分这两室的隔热挡板壁、在该隔热挡板壁的后部设置并将来自上述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的冷气排出到蔬菜室冷却口、在上述隔热挡板壁内设置并在隔热挡板壁内前后延伸的蔬菜室返回路管道、在上述隔热挡板壁的前部设置并将从上述蔬菜室冷却口排出且冷却上述蔬菜室后的冷气吸入的吸入口,将上述蔬菜室冷却口和上述吸入口相对于蔬菜室上面设于大体对角位置处。
还有,在具备上述结构的电冰箱中,上述冷藏返回路管道在上述冷却器室侧方上下延伸而配置,从上述冷藏返回路管道到上述冷却器室的冷气返回口设于上述冷却器室的上述冷藏返回路管道侧,从上述蔬菜室返回路管道到上述冷却器室的冷气返回口设在冷藏返回路管道相反侧。
此外,一种电冰箱,在冷冻室上部具备冷藏室,在冷冻室下部具备蔬菜室,在上述冷冻室的背部配置了冷却器和鼓风机,在上述冷冻室的背部夹着挡板部件设有配置了上述冷却器的冷却器室,从上述冷却器室由上述鼓风机向上述冷藏室、上述冷冻室及上述蔬菜室输送冷气,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冷却器室和上述冷藏室之间的冷气通道中配置进行该通道的开关的气门装置;在上述挡板部件内部具有成为流向上述蔬菜室的冷气的通道的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和成为流向上述冷藏室的冷气的通道的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上述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是冷气从下方向上方侧流动的冷气通道且具备从上述气门装置而在冷气的下游侧管道内面开口的分叉部;上述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将上述分叉部的开口作为冷气的进入口且从该进入口连通到下方的蔬菜室;通过上述挡板部件和电冰箱内箱,冷却上述冷藏室后的返回冷气所通过的冷藏返回路管道在上述冷冻室背部上下延伸而形成;上述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由上述挡板部件内的隔热材料覆盖;上述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和上述冷藏返回路管道之间、上述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和上述冷却器室之间、上述冷藏返回路管道和上述冷却器室之间在上述冷冻室背部由隔热材料分别互相隔热;上述冷冻室和上述冷藏室之间、上述冷冻室和上述蔬菜室之间分别由隔热挡板壁隔热地划分;上述挡板部件的结构为,可在由上述隔热挡板壁包围的空间内安装或卸下的同时,如果取下上述挡板部件则上述冷藏返回路管道露出。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电冰箱,其提高电冰箱的制造效率,或者,即使在出现冷却不良等的情况下也易于进行部件的修理和更换,且抑制冷却不良并实现确保冷却性能或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冰箱的立体图。
图2是省略电冰箱门来表示冷却构造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中B-B线的剖面图。
图4是放大表示图3的重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2中D-D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5中E-E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2中F-F线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7中G-G线的剖视图。
图9是除去门来表示电冰箱的主视图。
图10是沿图9中H-H线的剖视图。
图11是隔板部件集合品的立体图。
图12是挡板部件集合品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现有电冰箱的风道构造的主视图。
图14是沿图13中A-A线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中:
51-隔热箱,51a-外箱,51b-内箱,51c-隔热部件,52-冷藏室,53-冷冻室,54-蔬菜室,54a-下层蔬菜室容器,54b-上层蔬菜室容器,55、56-隔热挡板壁,57-冷却器室,58-冷却器,59-冷藏室板,60-挡板部件集合品,61-挡板部件,61a-表面板,61b-隔热材料,61e-隔热材料凹部,61f-前壁隔热部件,61g-密封部件,62-平板部,62a-密封环部,64-鼓风机,65-气门装置,65b-通风道,66-布线盒,72-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73-冷藏室冷气通道入口,74-冷藏室冷气通道,74a-冷藏室冷气吹出口,75-冷藏返回路,76-冷藏返回路管道,76b-冷藏返回口,81-冷气分流部(分叉部),82-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3-蔬菜室冷却吹出口,84-吸入口,85-蔬菜室返回路管道,86-蔬菜返回口,92-冷冻室冷却用送风管道,92a-冷冻室冷却口,93-冷冻返回路,95-空间,96-机械室,97-排水管,98-压缩机,100-自动制冰室,101-快速冷冻室,102-冷冻室,103-下层冷冻室容器,104-中层冷冻室容器,105-上层冷冻室容器,106-上层冷气吹出口,107-中层冷气吹出口,108-下层冷气吹出口  109-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冰箱的立体图。图1(a)表示使覆盖在最上层配置的冷藏室52的前面开口部的门为双开门的所谓对开式电冰箱,图1(b)表示用一个门覆盖冷藏室52的前面开口部的电冰箱。两者皆表示在冷冻室53上方配置冷藏室52并在下方配置蔬菜室54的实例,本实施例不区别两者。
图2是省略电冰箱门来表示冷却构造的主视图,图3是沿图2中B-B线的剖面图。电冰箱的隔热箱体51在外箱51a和内箱51b之间具备隔热部件51c而构成。作为隔热部件51c,使用将聚氨酯等填充到外箱51a和内箱51b之间而形成的泡沫隔热材料和真空隔热材料。
隔热箱体51内由具有隔热性能的隔热挡板壁55、56划分为多个储藏室。由上侧隔热挡板壁55和下侧隔热挡板壁56夹着的中层室构成为在其背部具备具有冷却器58的冷却器室57的冷冻室53,且在冷冻室53的上方配置了冷藏室52,在冷冻室53的下方配置了蔬菜室54。
而且,冷藏室52和蔬菜室54的构成为,通过将在冷却器室57中产生的冷气经气门装置及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72和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由鼓风机64强制送风来将这些室内冷却到预定温度。
冷却器室57和冷冻室53之间具备将这两室前后分割的挡板部件61,该挡板部件61可卸下地安装于冷冻室53的背部。
此外,挡板部件61内设有气门装置65、将被该气门装置65的开关控制为通风或不通风的冷气送至冷藏室52的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72、将用相同气门装置65控制的冷气送至蔬菜室54的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即,如图4以后中所详细描述般,本实施例的挡板部件是不仅简单地分割冷冻室53和冷却器室57之间还构成冷却器室57和多个冷气通道的部件,且形成为具备这些冷气循环所用的必要构成的集合部件。
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从气门装置65下游侧的分叉部81与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72分叉。具体地,形成了从在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71的管道内面所设的开口向电冰箱侧面延伸出的管道,该管道延伸到蔬菜室54并成为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该分叉部81如图2所示般位于隔热挡板壁55下方,即,在冷冻室53的背面侧设置的挡板部件61的里侧设置。因此,气门装置65及分叉部81中任一个皆可以是容纳于冷冻室53的后方投影面内的构成。
向冷冻室52和蔬菜室54的冷气分流量可以以预先研究的值分流,确定管道的开口面积等以成为设定的分流量。通常,由于送至冷藏室52的冷气量比送至蔬菜室54的冷气量多,所以将向冷藏室52输送冷气的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72制成冷气的流动方向。即,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72从下方向上方延伸,向蔬菜室54输送冷气的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如图所示般相对于从下方送至上方的冷气的流动方向而成为向大体正交的方向弯曲的管道形状。换言之,可采用向蔬菜室54不输送冷藏室52数量的冷气的构造。
此外,在挡板部件61内利用形成挡板部件61的隔热部件61b(后述)而设有鼓风机64和气门装置65的布线65a、以及容纳进行这些鼓风机64的转动及气门装置65的开关的控制的中继基片(未图示)等的布线盒66、冷藏返回路管道76。
这里,通过这些构成,对冷藏室52和蔬菜室54的冷却动作进行说明。在冷却器室57中产生的冷气的一部分由鼓风机64送至在挡板部件61内设置的气门装置65。气门装置65通过未图示的电冰箱内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来控制其通风道的开度,同时,将冷气送至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72和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
送至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72的冷气,经由在隔热挡板壁55背部设置的冷藏室冷气通道入口73以及在冷藏室52背部设置的冷藏室冷气通道74而从在构成冷藏室背面罩的冷藏室板59上设置的冷藏室冷气吹出口74a吹出,以将冷藏室52内冷却到预定温度。
如图2所示,将冷藏室52内冷却到预定温度的冷气,经由在隔热挡板壁55上设置的冷藏返回路75被送至在挡板部件61内设置于冷却器室57侧部上的冷藏返回路管道76,并经由冷藏返回口76b从冷却器58下侧回到冷却器室57。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送至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72的冷气,其一部分分流,经由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从在隔热挡板壁56里侧设置的蔬菜室冷气排出口83如后述般吹出,以将蔬菜室54内冷却到预定温度。将蔬菜室54内冷却的冷气从在隔热挡板壁56的前侧设置的吸入口84经由蔬菜室返回路管道85、蔬菜返回口86如后述般回到冷却器室57。
再有,在隔热挡板壁55、56上设置的各返回路管道75、76在隔热挡板壁55、56内从前向后延伸,成为易于进行冷气循环的构成。
接着,对冷冻室53的冷却动作进行说明。在冷却器室57中产生的冷气的一部分,利用鼓风机64,通过在挡板部件61内设置的冷冻室冷却用送风管道92,从冷冻室冷却口92a送至冷冻室53内。将冷冻室53冷却到预定温度的冷气,从在挡板部件61下部设置的冷冻返回路93回到冷却器室57。冷冻室53的冷却在冷冻循环运转中与气门装置65的开关无关地进行,如果气门装置65是关闭状态,则冷气在隔热挡板壁55、56所围成的空间(冷冻室53和冷却器57)内进行循环。
因此,是冷气难以泄漏的结构,在隔热部的冷藏室52侧或在蔬菜室54侧难以发生冻结,可以降低冻结防止用的加热器的输出乃至拆除加热器其本身。
图4是放大表示图3的重要部分的剖视图,且对与图1至图3相同的构成标以相同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挡板部件61的构成为在树脂制的表面板61a内部具有隔热材料61b,作为隔热材料61b,使用例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真空隔热材料。挡板部件61里侧在与内箱面之间形成了冷却器室57。此外,挡板部件61的前端壁和冷却器室57之间,冷冻室冷却用送风管道92设置于挡板部件61内,在冷冻室冷却用送风管道92和冷却器室57之间具有平板部62,该平板部62具备隔热材料且在冷冻室冷却用送风管道92和冷却器室57之间隔热。
冷却器室57和冷冻室冷却用送风管道92之间的连通部配置了鼓风机64。因此,在驱动鼓风机64时,由冷却器58生成的冷气被导引到冷冻室冷却用送风管道92,并从冷冻室冷却口92a吹出到冷冻室53。鼓风机64容纳于形成平板部62的一部分的密封环平板的密封环部62a内。
具体地,在与平板部62一体或分体地具有的密封环平板上,使用支撑工具64b及卡紧工具64c与密封环部62a一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挡板部件61、与平板部62一体或分体地具有的密封环平板、密封环平板上固定的密封环部62a及鼓风机64集成为一体,并作为挡板部件集合品60预先装配。
即,用支撑工具64b和卡紧工具64c将密封环平板和密封环部及鼓风机64预先装配到挡板部件61内,该已装配挡板部件集合品60构成为预定的外形尺寸。
再有,挡板部件61上互相之间预先组装了具有划分冷却器室57和冷冻室53所必需的隔热性能的隔热材料61b、形成隔热材料61b的冷冻室53侧的表面板61a以及嵌合到隔热材料61b上或用粘接剂亦或未图示的卡紧工具固定的气门装置65,并包含这些而构成为预定的外形尺寸。
气门装置65位于密封环部62a上方,由鼓风机64输送的冷气配设于通往冷藏室52的路径上。这里,通过使气门装置65位于挡板部件61内,可在气门装置65为关闭状态时在挡板部件61内关闭通风道65b,以在两隔热挡板壁55、56之间进行冷气循环。
这样,挡板部件集合品60的构成为,形成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72、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及冷藏返回路管道76(参照图2)以被隔热材料61b包围。因此,通过将挡板部件集合品60安装于冷冻室53里侧,各送风管道、鼓风机64、气门装置65形成于冷冻室53的背面侧,而且,通过取下挡板部件集合品60,可一起取下这些构成件。
即,万一出现冷却不足等故障的情况下,仅通过将可在冷冻室53的背部安装及取下地设置的挡板部件集合品60,便可取出对冷却功能产生很大影响的鼓风机64、气门装置65及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72、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冷藏返回路管道76等,且可容易地进行检查或修理及更换。
此外,在取下挡板部件集合品60时,由于对冷却功能产生很大影响的冷却器58和冷却器室57露出,所以也可容易地进行冷却器58和冷却器室57的检查或修理及更换。
再有,能够仅通过在冷冻室53的背面安装集合品来形成各构成,从而对制造的效率化产生很大作用。换言之,在将表面板61a、隔热材料61b、气门装置65、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72、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冷藏返回路管道76、鼓风机64、密封环平板62a、支撑工具64b、卡紧工具64c等多个部件分别装配到冷冻室53的背部时,防止该装配作业变得非常烦杂。
另外,为将上述多个部件组合而可能需要卡紧工具和密封部件等,其结果,装配作业的效率下降,致使电冰箱的制造效率下降,所以为防止该情况,可预先组合部件彼此,并作为抑制为预定外形尺寸的挡板部件集合品60而构成。
接着,使用图5对本实施例的冷冻室53的背面构造进一步说明。图5是沿图2中D-D线的剖视图,是表示利用构成挡板部件61的隔热部件61b来构成冷藏返回路管道76和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的一个实例的图。
冷藏返回路管道76由隔热材料包围而构成,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组合在隔热部件61b上设置的隔热材料凹部61e和内箱面51b2而形成。此时,使用密封部件密封隔热材料61b和内箱面51b2之间以使冷藏返回路管道76内的冷气不向外泄漏。再有,如果提高隔热材料61b和内箱51b2的配合面精度,则可省略密封部件61g。
此外,在冷藏返回路管道76的深度方向前侧具备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也为由隔热材料包围而构成。再有,为了能够看到管道内,具备使构成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的壁面的一部分可装卸的前壁隔热部件61f。通过该结构,可看到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内部。
因此,万一在冷藏返回路管道76内出现结冰等不良情况的场合下,仅通过取下挡板部件61,便可露出形成冷藏返回路管道76的内箱51b2面和隔热材料61e面,并可容易地检查及修理冷藏返回路管道76内。此外,在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内出现结冰等不良情况的场合下,由于取下成为构成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的壁面的一部分的前壁隔热部件61f,并可看到其内部,所以可容易地进行检查和修理。再有,前壁隔热部件61f也作为挡板部件集合品60而预先装配,所以当然也有利于制造的效率化。
再有,为了抑制管道内的结霜或结冰所产生的冷却不良,在本实施例中,将冷藏返回路管道76和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在前后方向上并排配置,特别地,配置为使冷藏返回路管道76容纳于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的后侧投影面内。
其原因是考虑了流经两管道的冷气的温度和湿度。即,在冷藏返回路管道76的深度方向前侧配置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的原因是,在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内流动的冷气是由冷却器58生成的蔬菜室54的冷却前的冷气,其温度为-20℃~-25℃或其以下的温度。另一方面,在冷藏返回路管道76内流动的冷气比在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内流动的冷气温度高。其原因是,在该管道76内流动着冷却冷藏室52后的冷气,所以作为相当于冷藏室52温度的+5~10℃的冷气流过。
因此,冷却了冷藏室52后的冷气在接近冷冻室53侧时,被冷冻室53的冷气冷却,可能在冷藏返回路管道76内产生结霜和凝结水。另一方面,由于流向蔬菜室54的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内的冷气是流经冷却器57的冷气,所以是-20~-25℃或其以下的低温,从而可抑制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内出现结霜和凝结水。此外,冷冻室53内的温度和管道内的温度类似,所以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内的冷气不与冷冻室53的冷气热交换且不使吹出到蔬菜室54的冷气温度上升。
这样,通过将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设置于冷藏返回路管道76和冷冻室53之间,可使构成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的壁面中的冷冻室53侧的壁面壁厚变薄。因此,可使前壁隔热部件61f的壁厚变薄。
冷藏返回路管道76由隔热壁包围而形成,特别地,在其与冷却器室57之间内箱面51b2和隔热材料61b接触且在其与冷却器室57之间隔热地划分开。冷却器室57和冷藏返回路管道76之间的内箱面51b2的与隔热材料61b间的接触面,使内箱面51b2为凸形状,该凸形状部51b3与隔热材料61b接触并构成冷藏返回路管道76的内面。由于凸形状部51b3内存在隔热部件51c,所以通过该隔热部件51c及隔热材料61b划分冷藏返回路管道76和冷却器室57。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使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的宽度尺寸与冷藏返回路管道76的宽度尺寸的宽度尺寸一致,换言之,设置为冷藏返回路管道76存在于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的后方投影面内。另外,通过减少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的深度尺寸,并使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的后方隔热厚度(与冷藏返回路管道76之间的隔热材料厚度)比前方的隔热厚度(前壁隔热部件61f的深度尺寸)厚,做成冷藏返回路管道76难以受到冷却器室57、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及冷冻室53的低温影响的结构。
此外,冷藏返回路管道76的前侧内壁面存在于冷却器58的侧方投影面内,所以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的形状不会复杂化。
图6是沿图5中E-E线的剖视图。使用图6来对冷却各储藏室后的冷气返回冷却器室57所使用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冷却器室57侧面设置的冷藏返回路管道76在冷却器室57的侧面位置处上下延伸,且冷气从冷却器58下侧返回冷却器室57内。具体地,成为通过冷却器室57的冷却器58下方开口的冷藏返回口76b而使冷气返回的结构。
冷却蔬菜室54的冷气从在隔热挡板壁56前侧开口的吸入口84(图2、图3中所示),通过在隔热挡板壁56内向里侧延伸的蔬菜室返回路管道85,经与冷却器室57连通的蔬菜返回口86回到冷却器室57。
作为两返回口76b、86的位置关系,相对于在冷却器室57一侧设置的冷藏返回路管道76及冷藏返回口76b,在另一侧开有蔬菜返回口86。即,如图所示,蔬菜返回口86的结构为:在与冷藏返回口76b相反一侧设置、并在与冷藏返回路管道76相反一侧开口。
由于从作为电冰箱中比较高温高湿的冷藏室52返回的返回空气,通过在冷藏返回路管道76侧设置的冷藏返回口76b返回,所以,从图6所示的冷却器的右侧下部58a到中央下部58b位置的结霜量易于增加。因此,从蔬菜室54延伸的冷却返回口86避过结霜量增加的部位58a、58b,而设置于冷却器58的左侧下部58c。其原因是,蔬菜室54也与冷藏室52同样,由于在电冰箱中比较高温高湿,所以来自蔬菜室54的返回空气将易于在冷却器58上产生结霜。因此,采用的结构为:在左侧下部58x附近使冷气返回,并使冷却器58的结霜量均匀。
再有,作为图6中结构的前提,在普通的电冰箱中,由于多使冷藏室52形成为比蔬菜室54大,所以来自冷藏室52的返回空气量通常比来自蔬菜室54的返回空气量多。但是,在来自蔬菜室54的返回空气量比来自冷藏室52的返回空气量多的情况下,理想的结构是:在上述说明中,使来自冷藏室52的返回空气在冷却器右侧下部58a附近,并使来自蔬菜室54的返回空气从左侧下部58c返回到中央下部58b。
此外,来自冷冻室53的返回冷气通过连通冷冻室53和冷却器室57的冷冻返回口93回到冷却器室57。来自冷冻室53的返回空气通常在电冰箱中比较低温低湿,而且,冷冻室53的必要冷冻能力比作为冷藏温度带储藏室的冷藏室52及蔬菜室54的大,所以所需的冷气量多。因此,冷冻返回口93如图6所示般形成为比冷藏返回口76b和蔬菜返回口86的开口大。在本实施例中,冷冻返回口93在冷却器室57的约整个宽度上开口,且冷气在冷却器室57的约整个宽度上返回。
图7是沿图2中F-F线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7中G-G线的剖视图,用这些附图来进行说明。
在隔热挡板壁56的后部设有与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及蔬菜室54连通的蔬菜室冷却口83,在隔热挡板壁56的前部设有将蔬菜室返回路管道85和蔬菜室54连通的吸入口84。蔬菜室54内配置了蔬菜室容器54a、54b,该容器在拉出未图示的蔬菜室门时与该门一同被拉出。
从蔬菜室冷却口83排出到蔬菜室54的冷气在冷却蔬菜室容器54a、54b的外壳后回到吸入口84,为此,蔬菜室冷却口83和吸入口84的位置关系设计成相对于蔬菜室上面大约处于对角位置处。
此外,从蔬菜室冷却口83排出的冷气直接吹到蔬菜室容器54a、54b内的储存食品上,为了不冻伤储存食品,采用的结构为:从蔬菜室冷却口83排出的冷气向蔬菜室容器54a、54b的背部和内箱之间的间隙54c排出。因此,冷气从蔬菜室容器54a、54b的后方,通过下侧的蔬菜室容器54a的下方到达前方,在蔬菜室容器54a、54b前方上升并回到在隔热挡板壁56前部设置的吸入口84。
再有,在从蔬菜室冷却口83向蔬菜室54排出冷气时,为抑制储存食品的冻伤,在本实施例中,在上侧的蔬菜室容器54b后方形成了空间95。如果考虑从蔬菜室54的冷气泄漏,则蔬菜室容器54a、54b后方的空间中的不作为冷气通路的部分理想的是配置隔热材料。实际上,现有电冰箱中,相当于该空间95的部分是用泡沫隔热材料埋设的部位。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将其从图8中虚线位置向后方移动到实线位置,并设置空间95。
该空间95如图所示,用于将除去附着到冷却器58上的霜时产生的除霜水导引到容纳压缩机98的机械室96的排水管97通过,此外,还用于使封闭蔬菜室54的前面开口部的拉出式蔬菜室门的拉出框及导轨(皆未图示)比上侧蔬菜室容器54b的深度尺寸D1大,以及增大蔬菜室容器54a、54b的拉出尺寸。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去除在使经过冷却器58的冷气通过气门装置65,且不经由冷藏室52而直接送至蔬菜室54时的弊端,灵活利用该空间95。
蔬菜室54是将室内温度控制在+1℃~+5℃范围内的储藏室,而且,容纳于蔬菜室54内的蔬菜类不耐低温,所以在将经过冷却器58的冷气直接吹到蔬菜室容器54a、54b时,蔬菜室容器54a、54b的被冷气吹到的部分局部地成为低温,再有,存在产生由于该低温而使水凝结等损伤蔬菜的原因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具有在空间95的上部配置蔬菜室冷却口83的构成,而防止从蔬菜室冷却口83排出的冷气直接吹到蔬菜室容器54a、54b。即,冷气吹出到空间95中,并可在该空间95中提高已吹出冷气的温度后回到蔬菜室容器54a、54b侧,所以可使凝结水或蔬菜损伤降到最小限度。换言之,通过蔬菜室冷却口83的下方存在空间95,并在蔬菜室冷却口83的下方投影面外配置蔬菜室容器54a、54b,可提供抑制蔬菜损伤的电冰箱。
此外,如上所述,冷藏返回路管道76的前方内壁存在于冷却器58的侧方投影面内,所以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及蔬菜室冷却口83的延伸路径不复杂化,且即使是狭窄的风道也能向蔬菜室54输送冷气。
再有,空间95与配置压缩机98的机械室96是否设于电冰箱背面下部无关地对容纳于蔬菜室54内的食品的保存具有效果。
接着,使用图9及图10对冷冻室53内的容器配置和冷却构造进行说明。图9是除去门来表示本实施例的电冰箱的主视图,图10是沿图9中H-H线的剖视图。
图9表示将在图1中作为冷冻室53来表示的冷冻室划分为制冰室100、快速冷冻室101及冷冻室102的结构。制冰室100内具备自动制冰装置即储冰容器,储冰容器的结构为通过将拉出式门拉出而与门一同被拉出。此外,快速冷冻室101及冷冻室102分别由拉出式门封闭前面开口部,且成为通过拉出该门而将内部容器拉出的结构。
特别地,冷冻室102如图所示般上下地容纳三个容器,从下层往上分别配置了下层冷冻室容器103、中层冷冻室容器104、上层冷冻室容器105。虽然未图示,但下层冷冻室容器103和中层冷冻室容器104固定于拉出框上,并与该冷冻室门的开关连动地进出冷冻室102内。上层冷冻室容器105利用在构成冷冻室102侧壁的内箱侧面设置的导轨而成为可相对于冷冻室102拉出的结构。再有,各容器103、104、105是互相之间深度尺寸不同的容器,且适于大小不同的各种食品的容纳。
还有,这些制冰室100、快速冷冻室101、冷冻室102的各储藏室间不隔热,而且,采用在各储藏室间流通冷气的结构。
在具有此类结构的冷冻室53中,各容器103、104、105与冷气吹出口106、107、108设定为图10所示的关系。
首先,对上层冷冻室容器105进行说明。用于向上层冷冻室容器105吹入冷气的上层冷气吹出口106设于为实现多门化而在开口前缘设置的梁状挡板109的后方投影面内(在实际容纳时成为无效空间的部分),冷气吹出口106的前端延伸到前方,上层冷冻室容器105和冷气吹出口106成为充分重叠的结构。因此,从冷气吹出口106吹出的冷气被送至位于正下的上层冷冻室容器105,可充分进行冷却。
但是,下层冷冻室容器104及中层冷冻室容器105之间不能确保用于延伸冷气吹出口前端的足够空间。这是因为,如果在各容器间设置用于延伸冷气吹出口的空间,则该部分在实际容纳时成为无效空间。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在中层冷冻室容器104和上层冷冻室容器105的后部设置倾斜面104a、105a。通过在容器底面或后面具备倾斜面,在该部分于下侧容器上产生开口。因此,可将从下层冷气吹出口108及中层冷气吹出口107吹出的冷气从由倾斜面104a、105a形成的开口分别供给到下层冷冻室容器103、中层冷冻室容器104。
再有,由于不应在下层冷冻室容器106更靠下处再存在容器,所以不需设置倾斜面,在本实施例中,为确保下层冷冻室容器106的容纳内容积足够,下层冷冻室容器106大体为矩形形状。
通过如此般构成冷气吹出口,可效率良好地使用具有容器103、104、105的冷冻室102内。
图11、图12是挡板部件集合品60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电冰箱正面侧结构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里面侧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11所示,表面板61a成为冷冻室53(制冰室100、快速冷冻室101、冷冻室102)的背面,表面板61a的挡板部件内部容纳有隔热材料。此外,在冷冻室53侧设置了冷冻室冷却口92a,特别地,在相对于挡板109的后方投影面地位置处设置了上层冷气吹出口106。在比上层冷气吹出口106更靠上方处形成了冷气吹出口,这些冷气吹出口吹出将制冰室100和快速冷冻室101冷却的冷气。
在比上层冷气吹出口106更靠下方处,设置了中层冷气吹出口107,在更下方处设置了下层冷气吹出口108。此外,从这些冷气吹出口吹出并将制冰室100、快速冷冻室101、冷冻室102内冷却的冷气通过在挡板部件最下部设置的冷冻室返回路93而回到冷却器室57。再有,挡板部件61的上缘部设有与隔热挡板壁55内的冷藏室冷气通路入口73连通的开口部,从该开口部吹出的冷气将冷藏室52冷却。
此外,如图12所示,挡板部件集合品60中装配了鼓风机64。再有,虽然未图示,但也装配了气门装置65,与各送风管道72、82、92一同作为挡板部件集合品60而可从冷冻室53取下地进行安装。
图中,标记58’所表示的部分表示在安装挡板部件集合品60时的相对于冷却器的位置,所以在鼓风机64转动时如图中箭头所示般输送冷气。在将挡板部件集合品60安装于电冰箱中的情况下,在与内箱面接触的位置处有密封部件61g,在实际安装的状态下,由隔热材料凹部61e和内箱面形成的空间起到冷藏返回路管道76的功能。通过冷藏返回路管道76内的冷气从上方流向下方,如图中箭头所示般,从冷却器下侧回到冷却器室内。在取下挡板部件61时,由于取出冷藏返回路管道76的前侧壁面,所以露出冷藏返回路管道76。因此,可取出或可看到冷冻室53背部的整个冷气通道。
通过使用该图10及图11所示的挡板部件集合品60,实现了电冰箱制造效率的提高。此外,即使在出现冷却不良等情况下如果取下挡板部件集合品60也易于通过目视来检查,同时,部件的修理和更换也可容易地进行。再有,挡板部件集合品60中集成的冷气通道和冷却器室互相之间隔热,所以有助于确保冷却性能或提高可靠性。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将划分冷却器室57和冷冻室53的挡板部件61可在冷冻室53背部安装取下地设置,同时,在挡板部件61内设置气门装置65和送风管道72、82、92,所以在万一产生冷却不良的情况时,可取下挡板部件61。因此,由于易于取下对冷却性能产生很大影响的各构成件,所以可提供故障诊断变容易且部件的更换或修理也可容易地进行的电冰箱。
此外,由于连设置气门装置65和送风管道72、82、92的挡板部件61一起装配到冷冻室53的背部,所以可将气门装置65和各送风管道预先装配到挡板部件61中并作为挡板部件集合品60。因此,可减少如现有般组合多个部件用的卡紧工具和密封部件等。此外,装配作业也变得容易,且组装效率提高,所以可提高制造效率。再有,可提供与如现有般分别组合多个部件的情况比较累积制造误差少的电冰箱。
再有,利用构成挡板部件61的隔热材料61b来形成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72和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并在挡板部件61内进行向这两个管道的冷气分流,所以,可使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的长度比现有的短。因此,可提供减少从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向外部的冷气泄漏量并减少管道风道的通风阻力的电冰箱。
另外,作为送风管道构造复杂的部分,可举出分叉部81那样的冷气分流部,但是,由于即使在该部分出现凝结水和结霜等也可紧靠取下挡板部件61来检查及修理分叉部81内,所以可提供修理性、更换作业性良好的电冰箱。
还有,由于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不像现有例般存在于冷藏室52的背部,所以可使冷藏室52背部的冷藏室冷气通道74成为简单的结构。因此,这点在制造上有利,而且,可提供冷藏室冷气通道74的通风阻力也降低且有利于节能性构造的电冰箱。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结构为:在冷冻室53上部形成冷藏室52,在冷冻室53下部形成蔬菜室54,在冷冻室53背部形成设有冷却器58和鼓风机64的冷却器室57,在鼓风机64上方设置控制向冷藏室52的冷气吹出量的气门装置65,同时,在比气门装置65更靠近冷气气流下游侧具备分叉部81。因此,由于可将由气门装置65控制的冷气的一部分送至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所以是可进行冷藏室52及蔬菜室54的温度控制的结构,同时,由于将气门装置65也设置于冷冻室53背部,因而大幅提高组装性和维护性等。
此外,在冷却器室57前面设置的挡板部件61上设有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和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72的结构中,将冷气送向蔬菜室的通往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的分叉部81在朝向上方的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72的中途管道内面设有开口,所以可进行以通往冷藏室52的冷气量为主,通往蔬菜室54的冷气量为辅的控制。
另外,由形成挡板部件61的隔热材料61b来形成冷藏返回路管道76和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所以可在这些管道的形成时利用隔热材料61b,从而可廉价地进行管道的形成。
还有,冷藏返回路管道76和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采用在深度方向上相邻的结构,使将冷气送至蔬菜室54的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82为冷冻室53侧,所以冷藏返回路管道76内的返回冷气由冷冻室53的低温冷却,可抑制结霜和凝结水。
再有,为对在如容纳压缩机98的机械室96的上部般相当于蔬菜室容器54a、54b后部的部分上形成的空间95开放冷气而配置作为通往蔬菜室54的冷气吹出口的蔬菜室冷却口83,所以不将经过冷却器58的-20℃附近的冷气直接吹出到蔬菜室容器54a、54b,因而抑制在蔬菜室容器内使凝结水冻结,且局部地冷却蔬菜室容器并不损伤蔬菜。
再者,吹出到蔬菜室54后方侧的冷气在冷却蔬菜室54后,经在隔热挡板壁56前部设置的吸入口84从蔬菜室返回路管道85回到冷却器室57,所以,蔬菜室54可由从后方回到前方的冷气效率良好地冷却。
此外,冷却器室57配置于比划分冷冻室53和蔬菜室54的隔热挡板壁56更靠上方处,且位于冷冻室53的后方投影面内,同时,在冷却器58和机械室96之间存在空间95,所以来自冷却器室57侧的低温热和来自位于蔬菜室54后方的机械室96侧的高温热在空间95内混合,对蔬菜室54的冷却不产生大的影响,而且,冷却器室57可抑制机械室96的高温的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在蔬菜室54的后方部使内箱在空间95侧膨胀且在该膨胀部内使排水管97通过的结构。因此,不妨碍内箱内的泡沫隔热材料的流动,且可在排水管97和箱体表面之间确保足够的隔热厚度。因此,防止了受排水管97的热影响而在箱体表面出现凝结水等。
通过采用这些结构,可提供将对冷却性能产生大影响的部分成为集合部件,且提高电冰箱的制造效率、使故障诊断容易化、对冷却器的结霜均匀化或作为冷却构造整体的冷却效果提高的电冰箱。

Claims (7)

1.一种电冰箱,在冷冻室上部具备冷藏室,在冷冻室下部具备蔬菜室,在所述冷冻室的背部配置有冷却器和鼓风机,在所述冷冻室的背部设有夹着挡板部件配置所述冷却器的冷却器室,从所述冷却器室由所述鼓风机向所述冷藏室、所述冷冻室及所述蔬菜室输送冷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却器室和所述冷藏室之间的冷气通道中配置有进行该通道的开关的气门装置;
在所述挡板部件内装入所述鼓风机及所述气门装置的同时将所述挡板部件容纳于所述冷冻室的背部;
所述挡板部件可从所述冷冻室与所述鼓风机及所述气门装置一同安装或取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部件具备隔热材料而构成,由该隔热材料在所述挡板部件内形成冷藏室冷却用的送风管道和蔬菜室冷却用的送风管道;
在所述挡板部件内,使冷气向所述冷藏室冷却用的送风管道和蔬菜室冷却用的送风管道分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通过所述挡板部件和所述电冰箱内箱而上下延伸地形成的所述冷冻室而来的返回冷气所经过的冷藏返回路管道和在该冷藏返回路管道的深度相深度方向前侧设置的所述蔬菜室用的送风管道;
使构成所述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的壁面的一部分可相对于所述挡板部件装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所述冷冻室和所述蔬菜室之间配置并隔热地划分这两室的隔热挡板壁、在该隔热挡板壁的后部设置并将来自所述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的冷气排出的蔬菜室冷却口、在所述隔热挡板壁内设置并在隔热挡板壁内前后延伸的蔬菜室返回路管道、在所述隔热挡板壁的前部设置并将从所述蔬菜室冷却口排出来冷却所述蔬菜室后的冷气吸入的吸入口;
将所述蔬菜室冷却口和所述吸入口相对于蔬菜室上面设于大体对角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所述冷冻室和所述蔬菜室之间配置并隔热地划分这两室的隔热挡板壁、在该隔热挡板壁的后部设置并将来自所述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的冷气排出的蔬菜室冷却口、在所述隔热挡板壁内设置并在隔热挡板壁内前后延伸的蔬菜室返回路管道、在所述隔热挡板壁的前部设置并将从所述蔬菜室冷却口排出来冷却所述蔬菜室后的冷气吸入的吸入口;
将所述蔬菜室冷却口和所述吸入口相对于蔬菜室上面设于大体对角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返回路管道在所述冷却器室侧方上下延伸而配置;
从所述冷藏返回路管道到所述冷却器室的冷气返回口设于所述冷却器室的所述冷藏返回路管道侧;
从所述蔬菜室返回路管道到所述冷却器室的冷气返回口设在冷藏返回路管道相反侧。
7.一种电冰箱,在冷冻室上部具备冷藏室,在冷冻室下部具备蔬菜室,在所述冷冻室的背部配置了冷却器和鼓风机,在所述冷冻室的背部夹着挡板部件设有配设了所述冷却器的冷却器室,从所述冷却器室由所述鼓风机向所述冷藏室、所述冷冻室及所述蔬菜室输送冷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却器室和所述冷藏室之间的冷气通道中配置进行该通道的开关的气门装置;
在所述挡板部件内部具有成为流向所述蔬菜室的冷气的通道的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和成为流向所述冷藏室的冷气的通道的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
所述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是冷气从下方向上方侧流动的冷气通道,具备从所述气门装置而在冷气的下游侧管道内面开口的分叉部;
所述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将所述分叉部的开口作为冷气的进入口且从该进入口连通到下方的蔬菜室;
通过所述挡板部件和电冰箱内箱,冷却所述冷藏室后的返回冷气所通过的冷藏返回路管道在所述冷冻室背部上下延伸而形成;
所述冷藏室冷却用送风管道由所述挡板部件内的隔热材料覆盖;
所述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和所述冷藏返回路管道之间、所述蔬菜室冷却用送风管道和所述冷却器室之间、所述冷藏返回路管道和所述冷却器室之间在所述冷冻室背部由隔热材料分别互相隔热;
所述冷冻室和所述冷藏室之间、所述冷冻室和所述蔬菜室之间分别由隔热挡板壁隔热地划分;
所述挡板部件的构成为,可在由所述隔热挡板壁包围的空间内安装或卸下的同时,如果取下所述挡板部件则所述冷藏返回路管道露出。
CN2006101514436A 2005-09-09 2006-09-08 电冰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284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61493 2005-09-09
JP2005-261493 2005-09-09
JP2005261493A JP4317840B2 (ja) 2005-09-09 2005-09-09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8468A true CN1928468A (zh) 2007-03-14
CN1928468B CN1928468B (zh) 2010-12-08

Family

ID=37858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5144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28468B (zh) 2005-09-09 2006-09-08 电冰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317840B2 (zh)
CN (1) CN192846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9350A (zh) * 2010-07-02 2013-03-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冷藏库
WO2015035886A1 (zh) * 2013-09-10 2015-03-19 海尔亚洲国际株式会社 冰箱
CN108474608A (zh) * 2016-01-29 2018-08-31 夏普株式会社 冰箱
CN111121362A (zh) * 2019-12-31 2020-05-08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
CN114165968A (zh) * 2021-12-02 2022-03-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及冰箱的控制方法
WO2022142661A1 (zh) * 2021-01-04 2022-07-07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2664B2 (ja) * 2007-09-03 2012-06-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5228505B2 (ja) * 2008-01-25 2013-07-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5175578B2 (ja) * 2008-02-21 2013-04-03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JP5288869B2 (ja) * 2008-04-23 2013-09-11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JP5320228B2 (ja) * 2009-09-14 2013-10-23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03477168A (zh) * 2011-04-11 2013-12-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冷藏库
JP5490853B2 (ja) * 2012-06-26 2014-05-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5042909A (ja) * 2013-08-26 2015-03-05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675211B2 (ja) * 2016-01-28 2020-04-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7026652B2 (ja) * 2019-02-27 2022-02-28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13432368B (zh) * 2020-03-23 2023-03-10 日立环球生活方案株式会社 冰箱
JP7369652B2 (ja) * 2020-03-23 2023-10-26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冷蔵庫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9350A (zh) * 2010-07-02 2013-03-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冷藏库
CN102959350B (zh) * 2010-07-02 2015-02-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冷藏库
WO2015035886A1 (zh) * 2013-09-10 2015-03-19 海尔亚洲国际株式会社 冰箱
CN108474608A (zh) * 2016-01-29 2018-08-31 夏普株式会社 冰箱
CN108474608B (zh) * 2016-01-29 2020-10-20 夏普株式会社 冰箱
CN111121362A (zh) * 2019-12-31 2020-05-08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
WO2022142661A1 (zh) * 2021-01-04 2022-07-07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4719518A (zh) * 2021-01-04 2022-07-08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4719518B (zh) * 2021-01-04 2023-07-2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4165968A (zh) * 2021-12-02 2022-03-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及冰箱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71483A (ja) 2007-03-22
JP4317840B2 (ja) 2009-08-19
CN1928468B (zh) 201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8468A (zh) 电冰箱
CN1928467A (zh) 电冰箱
CN1183369C (zh) 冰箱的冷气通道装置
CN1075192C (zh) 电冰箱的运行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EP1961611B1 (en) Transportation refrigeration unit
WO2018010394A1 (zh) 一种冰箱
CN1356521A (zh) 电冰箱
US20110283732A1 (en) Refrigerator
JP2007071487A (ja) 冷蔵庫
CN1851367A (zh) 自动制冰装置及具备自动制冰装置的冰箱
CN1928466A (zh) 冰箱
CN1401958A (zh) 冰箱中的冷却空气供应装置
CN1892155A (zh) 冰箱
JP2017072325A (ja) 冷蔵庫
JP5315179B2 (ja) 冷蔵庫
JP4218742B1 (ja) 冷蔵庫
CN109196290A (zh) 冷藏库
CN102345959A (zh) 冰箱
US8151597B2 (en) Refrigerator
CN1627009A (zh) 冰箱
JP5341653B2 (ja) 冷蔵庫
CN1133059C (zh) 冰箱
CN105387675B (zh) 冰箱
CN218565863U (zh) 卧式风冷柜
WO2024029225A1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