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8466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8466A
CN1928466A CN 200610151431 CN200610151431A CN1928466A CN 1928466 A CN1928466 A CN 1928466A CN 200610151431 CN200610151431 CN 200610151431 CN 200610151431 A CN200610151431 A CN 200610151431A CN 1928466 A CN1928466 A CN 19284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making
mentioned
drive division
col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5143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川真申
茂中启介
南云博文
野村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pplianc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928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84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具备可取出制冰盘的自动制冰装置的冰箱中,能以廉价的结构实现提高冷却效率的冰箱。在制冰室(3a)内具备在制冰盘(30)的里侧具有驱动部(29)的自动制冰装置(12)的冰箱中,在驱动部(29)的上方具备将从制冰盘(30)的背面吹出的冷气向制冰盘(30)的长度方向向前方吹出的连通道(33)。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自动制冰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自动制冰装置的冰箱,公知的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71047号公报所公开的冰箱。该现有的自动制冰装置,为了将制冰盘做成可拆卸的结构,将制冰盘的驱动源配置在制冰盘的后方。而且,从位于制冰室的后方的制冰室风扇吹出的冷气,做成通过绕行驱动源的通道将其导入制冰盘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的自动制冰装置中,用制冰室风扇从吹出口吹出的冷气,由导向部按应通过设在制冰单元内的冷气口、冷气引导口、冷气出口等多个冷气口的方向进行导向。而且,将从制冰盘流出的路径做成从制冰盘的短边方向对制冰盘供给冷气,在制冰盘上方使方向迂回的同时,流向与供给方向正相反的方向。
在这种构造中,存在从吹出口吹出的冷气的通道复杂化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除了具备冷冻室冷却器风扇及冷藏室冷却风扇外,由于还具备制冰室风扇,因而可以认为,即使从吹出口吹出的冷气的流动复杂化也能确保风量,但不能否认由此成本提高。
于是,在对将如专利文献1的驱动源做成从左右绕行的通道的理由进行考察时,可以列举制冰室的顶棚面、制冰架、制冰盘及驱动源的关系。图14是在绕行驱动源供给冷气的自动制冰装置中表示上述各关系的图,表示的是从制冰盘的一侧看到位于后方的驱动源的状态。
如图14所示,在制冰架62内放置制冰盘59,对该制冰盘59给予驱动力的驱动部60设在制冰盘59的后方。而且,设有用于绕行该驱动部60地向制冰盘59供给冷气的冷气管道65。
若检测到制冰完成,则驱动部60使制冰盘59转动而进行离冰。这时,图中用虚线表示的制冰盘59的转动轨迹的最高点P和制冰盘上端部的距离H1,做成比从制冰盘上端部到驱动部60的顶棚面60a的距离H2还小。容纳这些的制冰单元62的顶棚面62a距制冰盘上端部的距离比H2还大。若这样决定各部件的位置关系,即使在离冰时制冰盘反转也不会与其它部件干涉,所以不发生特别的问题。
但是,这些到驱动部60的顶棚面60a、制冰架62的顶棚面62a的距离H1、H2,虽然如上所述考虑了制冰盘59的反转时的转动轨迹来决定,但没有考虑有关冷气流动的简化。
因此,如专利文献1,需要从冷气管道65通过制冰架62所具有的冷气引入口66供给冷气,但要用这种结构向制冰盘59的短边方向导入冷气来在全长范围内有效地冷却制冰盘59是困难的,如上所述需要制冰室风扇等。
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由制冰室风扇吹送的冷气导入驱动源的后方,构成使冷气通过驱动源的左右的冷气口的绕行驱动源的通道,但这种结构是以向驱动源的后方供给足够量的冷气为前提。即,以将从吹出口吹出的冷气全部经过驱动源后方导入制冰盘为前提,但若在吹出口和驱动源后方之间产生间隙时,则可以认为向制冰盘供给的冷气是不足的。
这种问题出现在例如,在将同类型的自动制冰装置组装到深度尺寸大的同系列机种中的场合。这是因为,在照旧不改变吹出口和驱动源的位置关系而组装到深度方向大的同系列机种的场合,由于距制冰室开口部的制冰盘位置向里侧位移,所以制冰盘的取出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备可取出制冰盘的自动制冰装置的冰箱中,实现以廉价的结构提高冷却效率的冰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制冰室内具备在制冰盘的里侧具有驱动部的自动制冰装置的冰箱中,本发明具备在上述驱动部的上方,将从上述制冰盘的背面吹出的冷气向上述制冰盘的长度方向向前方吹出的连通道。
而且,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冰箱中,其结构为,上述制冰室的背面由隔开与设在上述制冰室的背部的冷却器室之间的隔开部件构成,在该隔开部件上具有向上述制冰室吹出冷气的制冰吹出口,将上述连通道设在上述驱动部的顶棚面和上述制冰室的顶棚面之间的空间中,
上述驱动部的顶棚面和上述制冰室之间的空间和上述制冰吹出口之间用冷气管道连接,该冷气管道和上述驱动部的顶棚面叠加设置在前后方向上。
特别是,为了使驱动部侧位于冷却室侧而将自动制冰装置收容在制冰架内的冰箱中,若将设在隔开制冰室和冷却器室之间的隔开部件上的制冰吹出口,和在驱动部顶棚面和制冰架(驱动部的上方的自动制冰装置的顶棚面)之间做成的风道间用冷气管道连接,使冷气管道和驱动部的顶棚面的叠加部可以前后移动,则可以在深度方向改变自动制冰装置的设置位置。
还有,在具有上述任何一种结构的冰箱中,在上述制冰盘的上方设有比通过上述驱动部使上述制冰盘转动的动作轨迹的最高点还大的空间,上述连通道做成向该空间吹出冷气的结构。而且,在比上述制冰盘转动的动作轨迹的最高点还大的空间的后方投影面上配设上述连通道。再有,将上述驱动部的顶棚面的全部或一部分做成比上述空间的最高点还低。
若做成这样的结构,则可以设置用来覆盖配设在使制冰盘反转的驱动部的顶棚面的管道上面的制冰架,可以将在该制冰架和制冰盘的上面形成的空间与制冰盘反转时所需要的轨迹的空间接近地配设。
而且,经过上述制冰吹出口及上述冷气管道而导入到上述制冰盘上方的冷气,被上述驱动部的顶棚面引导而吹出。
还有,将上述冷气管道和上述驱动部的顶棚面的叠加尺寸,做成驱动部的深度尺寸或比该深度尺寸小的尺寸,或者做成从上述自动制冰装置的后端面到上述制冰盘的后端面的尺寸或比该尺寸小的尺寸。
再有,在具有上述任何一种特征的冰箱中,将使从上述连通道向前方的冷气向上述制冰盘侧引导的导向部件设在自动制冰装置的顶棚面或制冰室的顶棚面上。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在具备可取出制冰盘的自动制冰装置的冰箱中,实现了以廉价的结构提高冷却效率的冰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冰箱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冰箱的室内构造的概要图。
图3是冰箱的纵剖视图。
图4是表示冰箱背部的冷气循环的结构图。
图5是放大表示本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6是表示制冰室周围的主要部分的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7是表示制冰室周围的主要部分的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8是表示制冰室和速冻室的俯视图。
图9是图8的A-A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制冰室和速冻室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冷气管道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2是比较例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比较例的制冰室和速冻室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制冰室顶棚面、制冰架、制冰盘及驱动源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冰箱的立体图。图1(a)表示的是将覆盖配设在最上层的冷藏室的前面开口部的门6做成双开门的所谓左右对开式的冰箱,图1(b)表示的是用一个门6覆盖冷藏室的前面开口部的冰箱。任何一个都表示在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的上方配设冷藏室,在下方配设蔬菜室的例子,本实施例并不区别这些。
图2是表示图1(a)所示的例子的冰箱的室内构造的概要图。图2(a)是表示总体结构图,图2(b)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本实施例的冰箱1在内部从上开始具备:冷藏室2、上层的冷冻室3、下层的冷冻室4及蔬菜室5。上层冷冻室3由左右划分的制冰室3a和速冻室3b构成。符号6~10是关闭上述各室的前面开口部的门。关闭冷藏室2的前面的冷藏室门6是利用未图示的铰链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冰箱主体1上的转动式门。
分别关闭制冰室3a、速冻室3b、下层的冷冻室4及蔬菜室5的前面开口的制冰室门7、速冻室门8、下层冷冻室门9及蔬菜室门10全都是抽屉式门。在这些门上安装的框上,分别保持有储冰容器13、速冻室容器14、冷冻室容器15、蔬菜室容器16,并将它们滑动而拉出自如地安装在冰箱主体1侧所设置的导轨上。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上层冷冻室3、下层冷冻室4合并,简称为冷冻室或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等。
在冷藏室2内的底面部载置有储水箱11。该储水箱11内的水向配置在制冰室3a内的自动制冰装置的制冰盘供水。关于自动制冰装置在后叙述,但至少是具备制冰盘并配置在制冰室3a内,且将从储水箱11向制冰盘供给的水制成冰。若制冰完成则制冰盘被驱动,通过制冰盘的转动进行离冰,做成使冰落下到配置于自动制冰装置的下方的储冰容器13内的结构。离冰后,可以再次回到原来状态,以接受来自储水箱11的水。
图3是本实施例的冰箱的纵剖视图,图4是表示冰箱背部的冷气循环构造的图。用这些图3及图4说明本实施例的冷气的流动。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冰箱是在冷冻室3、4的上部具备冷藏室2,在冷冻室3、4的下部具备蔬菜室5的所谓中间冷冻室类型的冰箱。在配置于中层的冷冻室的背面具有构成冷冻循环的一部分的冷却器18。而且做成在冷却器18的上方具备送风机19,将由冷却器18生成的冷气用送风机19吹送到冷藏室2、上层的冷冻室3、下层的冷冻室4及蔬菜室5各室的结构。图中的箭头表示冷气的流动。
由冷却器18生成的冷气的一部分,用送风机19从形成在上方的冷藏室2的背面的冷气通道,从在冷藏室前面侧开口的吹出口吹送到冷藏室2内。使从朝向冷藏室2的冷气通道分支的冷气通道与蔬菜室5连通,将冷气供给到蔬菜室5,使冷气围绕蔬菜室容器16的周围。
在下层冷冻室4,配置有冷冻室吹出口,以便将冷气吹送到冷冻室容器15内,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在上下具备3层冷冻室容器15,与此对应也在上下并排设有3个冷冻室吹出口。另外,最上层的冷冻室吹出口25的设置使其位于划分与上层的冷冻室3之间的隔壁的后方投影面内。
在制冰室3a内配设有具备制冰盘的自动制冰装置12。在该制冰室3a上也设有从制冰室背面侧向制冰室3a内吹送冷气的制冰吹出口24。该制冰吹出口24吹出由送风机19吹送的冷气。在这里所说的送风机19并不是制冰室3a的专用送风机,至少具备对如制冰室3a、速冻室3b及下层冷冻室4的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吹送冷气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还对作为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的冷藏室2及蔬菜室5,也由该送风机19吹送冷气。
制冰吹出口24如后所述,成为在制冰盘的上端部的上方具有开口的吹出口。从制冰吹出口24吹出的冷气,从后方向前方流经在制冰盘上而冷却制冰盘。这样,由于制冰盘内的水由冷气在长度方向上进行冷却,所以可以有效地进行制冰。
图5是放大表示本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图,用图5说明制冰室的冷却构造。在下层冷冻室4的背部设有冷却器室17,在该冷却器室17内配设有冷却器18。在冷却器18的上方和冷却器18的下方分别配设有送风机19和除霜用加热器20。送风机19如上所述将用冷却器18冷却的冷气吹送到冷藏室2、冷冻室3、4及蔬菜室5,换言之,将本实施例的冰箱做成由送风机19使冷气强制循环的构造。
另外,虽在图中没有表示,但用未图示的挡板装置对向冷藏室2、蔬菜室5吹送的冷气进行控制,将各个储藏室保持为适当的温度。而且,上层冷冻室3及下层冷冻室4的温度,基于由设置在冷冻室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冷冻循环的运转。还有,送风机19也由检测温度控制运转,在需要冷气的场合通过运转冷冻循环及送风机19来供给冷气。在室内的温度足够低的场合停止冷冻循环及送风机19的运转,通过这些控制地保持适当的温度。
配设在冷却器18的下方的除霜用加热器20,起除去积累在冷却器18上的霜的作用。除霜用加热器20发热,溶化附着在冷却器18上的霜而产生的除霜水向再下方的水槽21落下,通过连通该水槽21和室外的排水管21a排出到冰箱外。
冷却器室17和冷冻室3、4之间用隔开部件22划分。该隔开部件22也如图所示,具备用于将从送风机19吹出的冷气导入冷冻室3、4的冷气管道23。冷气管道23具有与冷冻室3、4连通的开口,从该开口吹出冷气而冷却冷冻室3、4。
作为向制冰室3a吹出冷气的开口,制冰吹出口24设在制冰室3a的背面部。而且作为向下层冷冻室4吹出冷气的开口,设有冷冻室吹出口25,该冷冻室吹出口25中至少一个设在比冷冻室容器15的配置位置还靠上部。另外,制冰吹出口24的结构最好接近制冰室3a的顶棚面26设置,使其至少位于制冰盘30的上边缘部28的上方,并且相对制冰盘30向长度方向吹出冷气。
自动制冰装置12的结构是在制冰架27内具备驱动部29及制冰盘30。由驱动部29和制冰盘30构成的制冰单元,制冰盘30可以从驱动部29装卸,通过做成可与驱动部29拆卸的制冰盘,从而可以将制冰盘30从制冰架27拆卸。另外,最好做成在拆卸制冰盘30时将制冰架27从制冰室3a拉出的结构。而且,驱动部29具有驱动马达,通过未图示的控制部控制驱动。
下面,简单地说明自动制冰装置12的动作。从载置在冷藏室2内的储水箱11通过未图示的供水泵对制冰盘30供水,在制冰室3a内进行制冰。当由未图示的传感器确认已生成冰时,驱动部29对制冰盘30给予驱动力,制冰盘30转动。这时,由于制冰盘30的反驱动部侧受到限制而不能转动到超过规定的转动角度,所以制冰盘30扭转,制冰块内的冰从制冰盘30分离。由于在制冰盘30的下方配置有储冰容器13,因此分离的冰向储冰容器13落下,将冰储存在储冰容器13内。离冰后,准备下次的制冰的制冰盘30回到原来的状态。通过重复这些动作,进行制冰。
当冷气通过制冰盘30的上面时,由于制冰盘30内的水和冷气进行热交换,所以为缩短制冰时间,需要做成使冷气通过制冰盘30的整个面的结构。
由于本实施例的制冰盘30配置成以制冰室3a的深度方向为长度方向,所以采用从后方向前方吹送冷气的结构。下面,对该构造将进行详细叙述。
自动制冰装置12在制冰盘30的上面28和制冰架27的顶棚面之间具有空间32。通过该空间32,确保为离冰而使制冰盘30转动的动作轨迹。因此,为缩短从制冰时间从制冰盘30的后方对该空间32供给冷气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为了有效利用制冰室3a的被限制的空间,自动制冰装置12安装在制冰室3a的顶棚面26上。若将自动制冰装置12和制冰室的顶棚面26之间过于分离,则储冰容器13的容量变小,所以自动制冰装置12安装应使不好利用的上方的空间尽量变小。
在具有这些结构的冰箱中,在本实施例中,在驱动部29的上方具备与制冰吹出口24连通的连通道,从而可以从后方对空间32供给冷气。具体地,在驱动部29的顶棚面29a和制冰室3a的顶棚面26之间,具有在后方侧开口的连通道,作为连通道配设有管道形状的冷气管道33,从而能将来自制冰吹出口24的冷气有效地供给空间32内。
通过冷气管道33向前方吹出的冷气,到达空间32内,沿长度方向通过制冰盘30的上端部28的近旁。因此,可以有效地缩短制冰时间。而且,由于冷气管道33位于驱动部29的上方,因此也可以设置将导入空间32内的冷气向制冰盘30的上边缘部28引导的导向部件31。导向部件31并不特别限制位置、形状、材质,也可以是使冷气管道33的吹出口形状向下的导向形状吹出口,但在本实施例中用从制冰架27的上面向下方延伸的部件构成。另外,不言而喻,该导向部件31也可以做成不干涉制冰盘30的转动的结构。
下面,说明用于更有效地利用制冰室3a内的被限制的室内空间的结构。如上所述,至少空间32只确保离冰用的制冰盘30的动作轨迹部分。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自动制冰装置12可确保在驱动部29的顶棚面29a和制冰架27的顶棚面之间的风道(连通道)。
因此,若将驱动部29的顶棚面29a做得比制冰盘30的动作轨迹的最高点还低,则在顶棚面29a和制冰室的顶棚面26之间必然产生空间,若在该空间内设置风道,则可以减小制冰室3a内的无效空间。
即,若将冷气管道33全部收容到制冰盘动作轨迹的最高点的高度内,则无效空间极小化,即使将冷气管道33的一部分收容到上述高度内,也缩小相应部分的无效空间。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至少将驱动部29的上端(顶棚面29a)做得比上述高度低,做成从该驱动部29上部的风道向空间32内供给冷气的结构。这不必一定要将驱动部29的顶棚面29a的全部收容到上述高度内,即使是驱动部29的上端的一部分,只要可以构成通风道就没问题。
冷气管道33按如下方式安装:将面前的一端插入驱动部29上端和制冰架27的顶棚面或制冰室3的顶棚面26之间,而里侧的另一端是与设在隔开部件22上的制冰吹出口24连接的管道形状的部件,使从送风机19吹出的冷气吹送到制冰盘30侧。
作为冷气管道33的深度尺寸,虽然需要超过制冰吹出口24和驱动部29的距离,但在本实施例中,做成与驱动部29的顶棚面29a叠加的尺寸。即,在配设冷气管道33时,与驱动部29在深度方向搭接安装。因此,即使在尺寸上有一些安装误差,也可以从制冰吹出口24向制冰盘30供给足够量的冷气。
若将从送风机19吹出的冷气吹送到驱动部29的顶棚面29a相当位置,则该冷气管道33以驱动部29的顶棚面29a作为冷气引导部,向制冰盘30侧吹出冷气。另外,冷气管道33的上壁也可以使用制冰室的顶棚面26。
而且,通过可以将冷气管道33与驱动部29叠加地配设,即使变更自动制冰装置12的安装位置,也可以通过相同结构对应。即,只要在冷气管道33和驱动部29的顶棚面29a的叠加尺寸(重叠尺寸)的范围内,即使将自动制冰装置12的安装位置向前方(面前侧)移动,也可维持风道,可以向制冰盘30供给冷气。
另外,冷气管道33也可以固定在驱动部29的顶棚面29a上,但即使不固定也没有特别的问题。通常,利用制冰架27等对冷气管道33进行定位。总之,若将冷气管道33固定在隔开部件22上,则吹出侧的端部不必固定,实际上,在本实施例中端部也做成自由状态。
这意味着,即使是深度尺寸不同的冰箱,也可以配设相同形状的自动制冰装置12。以下,用图6及图7说明在深度尺寸不同的冰箱上安装自动制冰装置12的例子。
图6及图7是表示制冰室周围的主要部分的构造的纵剖视图,表示在分别具有不同深度尺寸的冰箱上安装自动制冰装置12的结构。在这些说明中,由于标有与图5以前相同符号的部件表示同一部件,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前所述,即使是深度尺寸不同的冰箱,也不能无限地改变从制冰室3a的开口前边缘部到自动制冰装置12的距离(L1、L2)。根据本实施例,图6所示的深度尺寸大的冰箱的距离L1,和图7所示的深度尺寸小的冰箱的距离L2之差,可以做得比两冰箱的深度尺寸差小。
例如,在以L1=L2的方式将自动制冰装置12安装到制冰室3a内的场合,图6和图7的冰箱由于制冰室3a的深度尺寸不同,因而与制冰室3a的背面的距离不同。
但是,如上所述,若使用冷气管道33做成从驱动部29的上方的连通道供给冷气的构造,则该深度尺寸差可以消除。因此,由于不用对每个机种准备不同的自动制冰装置12而实现部件的共用化,所以可以提高制造冰箱的效率,而降低制造冰箱的成本。
而且,用于驱动自动制冰装置12的电源软线34等,通过容纳在构成制冰室3a的背面的隔开部件22和驱动部29之间,从而可以有效地利用冷气管道33的下侧的空间。还有,若将辅助该容纳的零件、部件与冷气管道33做成一体地或不做成一体,则更有助于提高效率或做成廉价的结构。
以下,用图6及图7说明自动制冰装置12的安装位置的变更。在本说明中,图6和图7分别表示变更自动制冰装置12的安装位置的例子。图6的自动制冰装置12安装在距面前侧L1尺寸的位置,图7所示的装置安装在L2尺寸的位置。
在该例中,设定为L1<L2,则与制冰室3a的背面的距离有相应部分的不同。L1和L2的差至少可以只确保驱动部29的顶棚面29a的深度尺寸部分,若是具有通常大小的自动制冰装置12,则可以改变位置的尺寸为30~60mm左右。
再有,由于冷气管道33形成向制冰盘30的上面吹送冷气的连通道,所以L1和L2的差并不局限于顶棚面29a的深度尺寸部分。即,由于冷气管道33只要是向用图6及图7的矩形虚线包围的部分(制冰盘30的制冰块部)供给冷气的结构即可,所以即使将管道延伸到该位置也没有特别的问题。因此,可以确保直到将从驱动部29到制冰盘的制冰块部的尺寸加到顶棚面29a的深度尺寸部分上。
这种情况即使在上述深度尺寸不同的冰箱的场合也是同样的,即使在只有上述尺寸部分的深度尺寸不同的冰箱中也同样可以对应。
在扩大冰箱的内容积时,在只改变冰箱1的深度尺寸的场合,与深度尺寸直接有关的冷藏室2内的搁板,或者冷冻室3、4或蔬菜室5等容器类需要改变。但是,若与深度尺寸无关的门6、7、8、9、10或隔开部件22等使用同一零部件,实现零部件的共用化,则可以降低零部件制作时的模具夹具费。
在这里,如上所述,若将冷气管道23和驱动部29的顶棚面29a叠加地配置,使该尺寸上具有余裕,即使深度尺寸变更也可以实现自动制冰装置的共用化。若改变深度尺寸,容纳电源软线34的空间的大小(驱动部29和隔开部件22之间的尺寸)虽也改变,但只要预先制作与该空间为最小尺寸相对应的电源软线的容纳箱,则不会发生特别的问题。
通过具备上述结构,用冷却器18冷却的冷气,由于从设在隔开部件22上的制冰吹出口24不变更方向地通过冷气管道33,导入到驱动部29的顶棚面29a部,所以不会使从制冰吹出口24吹出的冷气的风道复杂化,可以不使用制冰室专用的送风机进行制冰。
而且,导入到顶棚面29a的冷气,由驱动部29的顶棚面29a定方向,通过导向部件31,使制冰盘30的整个长度方向被冷却,所以冷气和制冰盘30内的水充分地进行热交换,可以缩短制冰时间。还有,在制冰架27和制冰盘30的上边缘部28之间形成的空间32,也用于确保在制冰盘30的动作轨迹使用的必要尺寸。因此,可以有效利用制冰室3a所限制的室内空间。再有,若预先决定制冰盘30和驱动部29上面的位置,则可以构成最佳的冷气风道。
还有,将制冰架27和冷气管道33用作另外的部件,由于将冷气管道33和制冰架27配置成即使其相对移动也可以进行冷气的供给,所以即使冰箱的深度尺寸不同也可以使用相同形状的自动制冰装置。
再有,即使是冷气管道33和驱动部顶棚面29a的叠加部的制冰架27的安装位置偏移的场合,也能确保驱动部29的厚度部分,所以若在冷气管道33和驱动部29的重叠尺寸内,则可以变更驱动部29的位置,设计变更等也可以容易进行。
而且,由于在驱动部顶棚面29a和制冰架28之间形成的风道的前方延长线上设置导向部件31,将从风道吹出的冷气向制冰盘30侧引导,所以可以更加缩短制冰时间。另外,作为风道的上面若使用制冰室3a的顶棚面26,则导向部件31的高度位置的调整也可以极其简单地进行。
以下,用图8及图9说明深度方向不同的冰箱的制冰室等的构造。图8是表示制冰室和速冻室的俯视图,图9是图8的A-A剖视图。
在制冰室3a和速冻室3b之间通过上下延伸的梁状的前隔板35,划分成前面的开口部,该前隔板35形成制冰室门7及速冻室门8侧的橡胶磁铁磁化面。而且,前隔板35因冷气泄漏等易使表面冷却,所以将冷冻循环的配管的一部分作为防结露管36穿过前隔板35内,通过该防结露管36散热,防止结露。
在前隔板35的后方具备纵隔板37,在该纵隔板37上设有用于开关制冰室门7及速冻室门8的导轨39。本实施例的纵隔板37,其前面安装固定在前隔板35上,但后方不与隔开部件22相接,而止于隔开部件22的面前。即,在隔开部件22和纵隔板37的后端之间设有间隙38。
该间隙38连通制冰室3a和速冻室3b之间,在两室之间进行冷气的流出流入。因此,如在实施急速制冰运转方式的场合,或速冻室3b内的容纳物堵住向速冻室3b的冷气吹出口的场合,在制冰室3a侧集中大部分的冷气时,制冰室3a虽比速冻室3b暂时变为低温,但通过在两室之间设置冷气可以流入流出的间隙38,则冷气长期地通过间隙38流动,有助于两室温度的均匀化。这在速冻室3b中大量聚集冷气的场合也同样。
本实施例的纵隔板37并不是非曲直只安装在前隔板35上以悬臂状态固定,而是固定在制冰室3a、速冻室3b的顶棚面26等上。制冰室3a及速冻室3b的顶棚面26,由冷藏室2和冷冻室3之间的绝热隔壁的下侧面构成,纵隔板37固定在该绝热隔壁的下侧面上。
而且,在各门7、8上安装有载置各容器13、14的支撑框40,该支撑框40的结构是,使其可在导轨39上滑动而拉出门7、8。在支撑框40上也可以安装用于拉出的滚子。导轨39也预先设在纵隔板37的两侧及构成冰箱主体1的内箱1a的侧面,是构成支撑容器13、14的支撑框40的滑动部,并且承受门及容器的重量的部分。
由于纵隔板37是使用合成树脂等用模具成型而成的部件,所以导轨39与纵隔板37做成一体,既作为肋等加强部件起作用,也有助于纵隔板37自身的强度的提高。即,纵隔板具有能经受被支撑框40支撑的容器13、14以放入容纳食品的状态出入时的负荷的构造。
在上层的冷冻室3和下层的冷冻室4之间设有将它们隔开的的前隔板41,该前隔板41也与前隔板35同样是安装在前面开口部的梁状的隔板。而且,形成有各冷冻室门7、8、9、的橡胶磁铁磁化面,在内部设有防结露用管36。
在前隔壁41的后方设有底板42,该底板42前端牢固地固定在前隔板41上。该底板42的后端也如图9所示在与隔开部件22之间形成有间隙43。该间隙43用于使下层的冷冻室4和上层的冷冻室3之间的温度分布均匀化。底板42也可以固定设置在纵隔板37或内箱1a上。
这样,在将作为形成深度方向的零部件的纵隔板37及底板42组装到冷冻室3、4中时,在本实施例中,在与构成冷冻室3、4的背面的隔开部件22之间设有间隙38、间隙43。因此,对于正面宽度(宽度)尺寸相同,深度不同的机种,也可以装入这些零部件。
即,若预先将间隙38、43的尺寸确保为例如50mm,则直到对深度尺寸为小到50mm的冰箱可安装相同的零部件。而且,若预先将间隙38、43尺寸确保为80mm,则即使作为安装了深度尺寸小到50mm的冰箱,也剩下30mm的间隙,可以确保通过该间隙38、43的冷气的出入。因此,也起到上述使温度均匀化的作用。
此时,若采用将冷气管道33固定在隔开部件22侧的构造,则冷气的供给也没问题。即,相对固定在任何地方的各部分,通过具备调整这些各部分的深度尺寸的部件(冷气管道33等),可以对深度尺寸不同的冰箱实现零部件的共用化。
这样,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可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由于将与深度相关的零部件的一方的端部做成,以不与相关的另一方的零部件固定的结构安装固定在冰箱内等,所以不仅实现深度方向的零部件的共用化,降低零部件制作时的模具夹具费,而且还可同时降低零部件的库存。
具体地,如划分自动制冰装置12和隔开部件22,或制冰室3a和速冻室3b之间的纵隔板37和隔开部件的关系,由于做成将设置在冰箱的深度方向的零部件的一方的端侧固定,而另一方的端侧与里侧部件不固定的结构,所以在深度尺寸不同的机种中也可以使用相同形状的零部件。
再有,在自动制冰装置12中,可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即,通过具有冷气管道33,驱动部29位于制冰盘30的后方,即使是可以取出制冰盘29的构造的自动制冰装置也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制冰。而且,还能得到将自动制冰装置12的后方的空间可利用于电源软线34等的容纳的二次效果。在纵隔板37中还可以实现邻接的各储藏室之间的温度的均匀化。
还有,由于纵隔板37将安装在制冰室门7侧的支撑框40的滑动部件和速冻室门8侧的滑动部件滑动的导轨39做成一体,所以不仅可以节省将导轨39从后安装到纵隔板37上的工夫,而且还加强纵隔板37自身的强度。特别是,如上所述作为深度对应,做成将纵隔板37的后端部不用如隔开部件22的冷冻室背面部件支撑的构造,所以将纵隔板37与导轨39做成一体对保持强度是有效的。
接着,用图10说明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实施例。图10是表示制冰室和速冻室的俯视图,表示在制冰室3a内配置多个制冰盘的结构。多个制冰盘也可以全部做成可以自动制冰的结构。这时,通过具备多个驱动部29,可以采用上述同样的结构。而且,也可以做成一方可自动制冰,而另一方以手动进行制冰的结构。即,将进行自动制冰和手动制冰的制冰盘在混合设置在制冰室3a内也没影响。
在设有多个制冰盘的场合,冷气管道33做成对这些多个制冰盘供给冷气的构造。即,做成对任何一个制冰盘也都从制冰盘的里侧向面前一侧供给冷气,使冷气流向制冰盘的长度方向的结构。这样即使是具备多个制冰盘的场合,也可以做成制冰效率高的结构。
图1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冷气管道33的一例的立体图。冷气管道33从平面部延伸出冷气吹出口,在该例中,作为具有两个制冰盘的制冰室的例子,做成具备两个冷气吹出口33a、33b的结构。但是,在具有一个制冰盘的场合,不必一定要设置两个冷气吹出口。而且,该例是用于做成一方的制冰盘可自动制冰,而另一方的制冰盘为手动的结构的冷气管道,冷气吹出口33a和33b的形状不同。
向可自动制冰的制冰盘供给冷气的冷气吹出口33a做成上面开口的结构,该开口部在安装于制冰室3a内的状态下,由于与顶棚面26接触而成为管道形状。
而且,冷气吹出口33a的从平面部的延伸尺寸,考虑自动制冰装置12的安装位置来决定。进一步叙述的话,冷气吹出口33a的下面做成与驱动部29的顶棚面29a形状相符的形状。根据自动制冰装置12的安装位置的变更等的关系,若将顶棚面29a形状和冷气吹出口33a的下面形状都做成平面形状,则可以更容易与安装位置的变更相对应。
还有,在冷气管道33的平面部的冷气吹出口33a、33b的下侧设有具有水平面的肋部件33c。该肋部件33c形成容纳电源软线34等的空间,肋部件33c和冷气吹出口之间的空间成为电源软线34等的容纳空间。
冷气吹出口33b由于向手动的制冰盘供给冷气,所以在该制冰盘和制冰室3a的背面之间不存在驱动部29。因此,冷气吹出口33b设在比冷气吹出口33a还低的位置,而且,管道形状也不使上面敞开。但是,由于考虑自动制冰装置12的安装位置的变更等,所以从平面的延伸尺寸做成与冷气吹出口33a相同的程度。
通过将这种冷气管道部件安装在构成制冰室3a的背面的隔开部件22上,做成可以对自动制冰装置12内的制冰盘供给冷气,可以有效地制冰,并且即使变更自动制冰装置12的安装位置也可以容易对应的结构。
比较例
图12及图13表示比较例,图12是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图13是表示制冰室和速冻室的俯视图。在这些图中,与上述实施例同名的部件虽用不同符号表示,但由于是相同作用的部件或与其相当的部件,所以省略详细说明。
在该比较例中也在冰箱主体51内具备冷藏室、冷冻室53、蔬菜室,冷冻室53由上层的冷冻室53a和下层的冷冻室53b构成。上层的冷冻室53a左右划分为制冰室和速冻室。
在冷冻室53的背部具有冷却器室54,配设冷却器55,在冷却器55的上方设有送风机56。冷冻室53和冷却器室54之间用隔开部件57隔开,在该隔开部件57上设有制冰吹出口57a及冷冻室吹出口57b。
在制冰室内配设自动制冰装置58。该自动制冰装置58的结构为,具备由制冰盘59和驱动制冰盘59的驱动部60构成的制冰单元61,和包围该制冰单元61形成外轮廓的制冰架62而构成。在制冰盘59上方考虑到制冰盘59的动作轨迹而设有空间。通过将制冰架62安装在制冰室的顶棚面上,将自动制冰装置58配设在制冰室内。
驱动部60位于制冰盘59的后方,设在制冰盘59和隔开部件57之间,通过将制冰盘59做成可与制冰单元61装卸自如,从而做成可取出制冰盘的自动制冰装置。
在制冰盘59的下部放置有储冰容器64,可储存制成的冰。该储冰容器64可与制冰室门68的拉出连动而拉出到制冰室外。
在具备这种结构的冰箱中,在该比较例中,具有将从制冰吹出口57a吹送的冷气向制冰盘59供给的冷气管道65。该冷气管道65的一端与设在制冰架62的侧壁上的冷气送入口66连接,另一端与设在隔开部件57上的制冰吹出口57a连接。该冷气管道65虽也可以与制冰架62做成一体,但也可以是另外的部件。
通过具有冷气管道65,由于避开驱动部60向制冰盘59吹送冷气,所以可以制冰。但是,通过冷气管道65输送的冷气,在从冷气送入口66进入制冰架62内时,从冷气吹出口57b吹出的冷气的方向改变。即,由于冷气在冷气管道65内改变方向,冷气与制冰盘59的短边方向接触,所以作为制冰盘59的冷却很难说是效率好的冷却方法。
由于从设在制冰架62的侧面上的冷气送入口66向制冰盘59侧吹送的冷气,向短边方向通过制冰盘59,所以为了冷却整个制冰盘,必须在制冰盘59的上方的空间再度改变冷气的进行方向。在该比较例中,由于是用送风机56与其它储藏室一起吹送冷气的结构,所以若冷气进行路径复杂化,则冷却效率的维持与上述实施例比变得困难。
而且,若使自动制冰装置58的安装位置在深度方向变化,由于冷气送入口66的位置也变化,所以永冷气管道65充分地输送冷气比较困难。
另外,将上层的冷冻室53a左右划分为制冰室和速冻室,以下,对隔开该两室的纵隔板73进行叙述。
两室之间通过纵隔板73左右划分的纵隔板73位于开口前面,固定在内部具有防结露管74的前隔板和构成冷冻室的背面的隔开部件57上。
而且,在纵隔板73上设有支撑储冰容器64的支撑框70a及支撑速冻容器71的支撑框70b的滑动部前后滑动的导轨72。导轨72还设在冰箱内箱上,通过这些结构,可以拉出制冰室门68、速冻室门69,并且通过拉出这些门,可拉出储冰容器64、速冻容器71。
另外,辅助容器64、71的拉出的导轨72如图所示设置在纵隔板73的侧壁上,通过将该导轨72与纵隔板73一体地设置,还有助于强度的提高。
在上述结构中,对于正面宽度(宽度)尺寸相同,深度尺寸不同的冰箱,由于需要对隔开部件57和纵隔板73进行定位,所以不能使用这些。因此,对于深度尺寸不同的冰箱,需要准备另外的纵隔板。
因此,即使是只有深度尺寸不同的冰箱,也需要深度尺寸不同的纵隔板,成本增加,而且,对安装误差等也需要管理,导致制造效率的降低。
还有,这些两室之间的冷气的移动被限制,难以像上述实施例那样有效地冷却两室。
再有,自动制冰装置58及隔开部件57都已决定对制冰室的安装位置。由于自动制冰装置58的深度尺寸L1当然比制冰室的深度尺寸L2小,所以将自动制冰装置58设置在制冰室的何处,要考虑使用者的使用方便性决定。因此,不能极端地偏向里侧配置。
若要配置在面前侧,则与深度方向不同的冰箱的共用化变得困难。这是因为,制冰室的背面和制冰盘59的位置关系改变。对此,虽然可以通过使用大小不同的冷气管道65来对应,但导致成本增加。
再有,不能有效地利用驱动部60和隔开部件57之间的空间S,而作为原有状态的空间S存在。自动制冰装置58的高度尺寸H1由驱动部60的高度尺寸或制冰盘59的动作轨迹决定。如上述实施例,即使将驱动部60的高度尺寸做成比其制冰盘59的动作轨迹低,若从设在制冰架62的侧面的冷气送入口66送入冷气,也不能达到有效地利用驱动部60的空间。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与比较例相比,可以提供具有廉价的结构且有助于冷却效率的提高的冰箱。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在制冰室内具备在制冰盘的里侧具有驱动部的自动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驱动部的上方具备将从上述制冰盘的背面吹出的冷气向上述制冰盘的长度方向吹送到前方的连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制冰室的背面由隔开与设在上述制冰室的背部的冷却器室之间的隔开部件构成,在该隔开部件上具有向上述制冰室吹出冷气的制冰吹出口,将上述连通道设在上述驱动部的顶棚面和上述制冰室的顶棚面之间的空间中,
上述驱动部的顶棚面和上述制冰室之间的空间和上述制冰吹出口之间用冷气管道连接,该冷气管道和上述驱动部的顶棚面叠加设置在前后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制冰盘的上方设有比通过上述驱动部使上述制冰盘转动的动作轨迹的最高点还大的空间,上述连通道做成向该空间吹出冷气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制冰盘的上方设有比通过上述驱动部使上述制冰盘转动的动作轨迹的最高点还大的空间,上述连通道做成向该空间吹出冷气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比上述制冰盘转动的动作轨迹的最高点还大的空间的后方投影面上配设上述连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驱动部的顶棚面的全部或一部分做成比上述空间的最高点还低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经过上述制冰吹出口及上述冷气管道而导入到上述制冰盘上方的冷气,被上述驱动部的顶棚面引导而吹出。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冷气管道和上述驱动部的顶棚面的叠加尺寸,做成驱动部的深度尺寸或比该深度尺寸小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冷气管道和上述驱动部的顶棚面的叠加尺寸,做成从上述自动制冰装置的后端面到上述制冰盘的后端面的尺寸或比该尺寸小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将使从上述连通道向前方的冷气向上述制冰盘侧引导的导向部件设在自动制冰装置的顶棚面或制冰室的顶棚面上。
CN 200610151431 2005-09-09 2006-09-07 冰箱 Pending CN19284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61495A JP4310299B2 (ja) 2005-09-09 2005-09-09 冷蔵庫
JP2005261495 2005-09-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8466A true CN1928466A (zh) 2007-03-14

Family

ID=37858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51431 Pending CN1928466A (zh) 2005-09-09 2006-09-07 冰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310299B2 (zh)
CN (1) CN1928466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6633A (zh) * 2010-04-16 2011-01-05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制冰装置及冰箱
CN102353203A (zh) * 2011-08-25 2012-02-15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01726147B (zh) * 2008-10-31 2013-07-31 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冰箱
CN107940847A (zh) * 2017-10-20 2018-04-2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机及其制冰方法、冰箱及其制冰方法
CN108362062A (zh) * 2017-01-26 2018-08-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WO2023246543A1 (zh) * 2022-06-22 2023-12-28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73110A3 (en) 2007-03-19 2009-04-29 Ricoh Company, Ltd. Minute structure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5493318B2 (ja) * 2008-07-18 2014-05-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5586534B2 (ja) * 2011-07-01 2014-09-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冷蔵庫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6147B (zh) * 2008-10-31 2013-07-31 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冰箱
CN101936633A (zh) * 2010-04-16 2011-01-05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制冰装置及冰箱
CN101936633B (zh) * 2010-04-16 2013-01-09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制冰装置及冰箱
CN102353203A (zh) * 2011-08-25 2012-02-15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02353203B (zh) * 2011-08-25 2013-09-04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08362062A (zh) * 2017-01-26 2018-08-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CN107940847A (zh) * 2017-10-20 2018-04-2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机及其制冰方法、冰箱及其制冰方法
CN107940847B (zh) * 2017-10-20 2019-12-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机及其制冰方法、冰箱及其制冰方法
WO2023246543A1 (zh) * 2022-06-22 2023-12-28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71485A (ja) 2007-03-22
JP4310299B2 (ja) 2009-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8466A (zh) 冰箱
CN1324286C (zh) 冷藏室门内制冰室的冷气引导结构
CN1296667C (zh) 冷藏室和冷冻室均装有一冷却器的冰箱
CN1356521A (zh) 电冰箱
CN1148554C (zh) 冰箱
CN1928467A (zh) 电冰箱
CN1183369C (zh) 冰箱的冷气通道装置
CN1928468A (zh) 电冰箱
CN1134631C (zh) 具有能防止冷却室空气倒流的冷空气分配装置的冰箱
CN1400444A (zh) 冰箱
CN1476392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851367A (zh) 自动制冰装置及具备自动制冰装置的冰箱
CN1892155A (zh) 冰箱
CN1293352C (zh) 冰箱
CN2762032Y (zh) 冰箱
CN1207490A (zh) 具有开/关冷气排出口装置的冰箱
CN1121595C (zh) 冰箱
CN1627009A (zh) 冰箱
CN1166908C (zh) 冰箱
CN1105278C (zh) 冰箱
CN1782551A (zh) 一拖多空调器的室外机
CN1314927C (zh) 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电机安装结构
CN1211717A (zh) 带有冷空气扩散叶片的冰箱
CN1553090A (zh) 整体式空调器的空气导向装置
CN1782555A (zh) 一拖多吸顶式空调器的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