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40847A - 制冰机及其制冰方法、冰箱及其制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冰机及其制冰方法、冰箱及其制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40847A
CN107940847A CN201710986832.9A CN201710986832A CN107940847A CN 107940847 A CN107940847 A CN 107940847A CN 201710986832 A CN201710986832 A CN 201710986832A CN 107940847 A CN107940847 A CN 107940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ice making
making box
tray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868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40847B (zh
Inventor
崔船
张延庆
薛建军
孙为首
左立华
杜启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868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408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40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0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40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0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10Producing ice by using rotating or otherwise moving moul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22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25C1/24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for refrigerators, e.g. freezing trays
    • F25C1/246Moulds with separate grid struc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2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 F25C5/04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without the use of saw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305/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features for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305/022Harvesting ice including rotating or tilting or pivoting of a mould or tra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6Multiple ice moulds or tray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制冰机及其制冰方法、冰箱及其制冰方法,所述制冰机包括电机、由电机驱动以绕第一枢轴转动的制冰盒装置,其中制冰盒装置包括第一制冰盒和与所述第一制冰盒相背对设置的第二制冰盒,第一制冰盒具有复数个第一冰格,第二制冰盒具有复数个第二冰格,第一冰格与第二冰格的开口方向相反,定义通过第一枢轴的轴线且垂直于第二冰格的开口方向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冰格和第二冰格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制冰盒装置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自所述进风口至出风口形成相互贯通的风道,所述风道位于所述第一制冰盒和第二制冰盒之间。该制冰机使得结构简单、制冰量更大、且冰块更纯净、不会串味。

Description

制冰机及其制冰方法、冰箱及其制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冰机及其制冰方法,和冰箱及其制冰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制冰机,往制冰槽中注水,冷风吹向水面和制冰槽进行制冰,当制冰完成后,需要设置加热丝以对铝槽进行加热,从而使冰块与铝槽接触但不粘连,然后翻冰杆旋转,以将冰块顶出,最后冰块沿着支架上的斜坡落到储冰盒中。该制冰机还设有有探冰杆,探冰杆可以旋转一定角度,当储冰盒中满冰状态时,顶层的冰块阻挡探冰杆旋转,给控制程序一个满冰信号,吹向制冰机的冷风量降低或停止吹冷风,从而制冰机停止制冰。
该制冰机需要设置翻冰杆、加热丝和探冰杆,结构非常复杂、成本较高。且仅有一排制冰格,制冰量较小。另外,冷风直接吹到水面和冰上,会串味,制成的冰块会有粉尘杂质,不纯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冰机及其制冰方法、冰箱及其制冰方法,使得结构简单、制冰量更大、且冰块更纯净、不会串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冰机,所述制冰机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以绕第一枢轴转动的制冰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盒装置包括第一制冰盒和与所述第一制冰盒相背对设置的第二制冰盒,所述第一制冰盒具有复数个第一冰格,所述第二制冰盒具有复数个第二冰格,所述第一冰格与第二冰格的开口方向相反,定义通过所述第一枢轴的轴线且垂直于所述第二冰格的开口方向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冰格和第二冰格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制冰盒装置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自所述进风口至出风口形成相互贯通的风道,所述风道位于所述第一制冰盒和第二制冰盒之间。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冰盒装置包括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左侧部和右侧部,所述左侧部和右侧部相互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电机,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左侧部或右侧部。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口包括设置于所述左侧部的第一出风口和设置于所述右侧部的第二出风口。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第二出风口均邻近所述第一端部设置。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部定义了一平面,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冰机还包括容纳所述电机的电机盒和连接于所述电机盒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位于所述制冰盒装置外围的外围部,所述外围部具有面对第一制冰盒的第一开口和面对第二制冰盒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制冰盒、第二制冰盒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均完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范围内,所述制冰盒装置的第二端部通过第二枢轴可枢转地设于所述支架,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枢轴外围。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围部包括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及连接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连接部,所述制冰盒装置设于所述连接部,定义垂直于所述第二枢轴的轴线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连接部上设有通孔,所述进风口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投影完全位于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投影范围内。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制冰盒和第二制冰盒共同定义了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冰格和第二冰格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完全重叠。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制冰盒与第二制冰盒之间设有均与第一制冰盒和第二制冰盒相接触的导热硅纸。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冰格和第二冰格均设置为多棱体,所述第一冰格和第二冰格的棱面数不小于12。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制冰盒和第二制冰盒的材质均为铝。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以上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冰机的制冰方法,其中,所述制冰机还包括储冰盒,所述制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所述第一冰格中注入一定量的水;
S2、待所述第一冰格中制冰完成后,启动所述电机以将所述制冰盒装置旋转180度,向第二冰格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此时水的热量传递给第一冰格以使冰块与所述第一冰格脱离,并掉落到所述储冰盒中;
S3、待所述第二冰格中制冰完成后,启动所述电机以将所述制冰盒装置旋转180度,向第一冰格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此时水的热量传递给第二冰格以使冰块与所述第二冰格脱离,并掉落到所述储冰盒中。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箱体、用于打开或关闭箱体的门体、及设于所述箱体或门体的制冰机,所述制冰机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以绕第一枢轴转动的制冰盒装置、及储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盒装置包括第一制冰盒和与所述第一制冰盒相背对设置的第二制冰盒,所述第一制冰盒具有复数个第一冰格,所述第二制冰盒具有复数个第二冰格,所述第一冰格与第二冰格的开口方向相反,定义通过所述第一枢轴的轴线且垂直于所述第二冰格的开口方向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冰格和第二冰格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制冰盒装置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自所述进风口至出风口形成相互贯通的风道,所述风道位于所述第一制冰盒和第二制冰盒之间。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冰箱的制冰方法,所述冰箱还包括控制用于制冰机的冷风量并与所述电机电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制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所述第一冰格中注入一定量的水;
S2、待所述第一冰格中制冰完成后,启动所述电机以将所述制冰盒装置旋转180度;并向第二冰格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此时水的热量传递给第一冰格以使冰块与所述第一冰格脱离,并掉落到所述储冰盒中;
S3、待所述第二冰格中制冰完成后,启动所述电机以将所述制冰盒装置旋转180度,向第一冰格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此时水的热量传递给第二冰格以使冰块与所述第二冰格脱离,并掉落到所述储冰盒中;
S4、反复进行步骤S2和S3,直到储冰盒达到满冰状态时,由于储冰盒中顶层冰块的阻挡,制冰盒装置无法完成180度旋转并将满冰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单元,以使冷风量降低或停止,制冰机停止制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制冰盒和第二制冰盒相背对设置,这样当所述第一冰格中制冰完成后,电机可将所述制冰盒装置翻转,使第一制冰盒朝下,并向第二冰格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此时水的热量会传递给第一冰格以使冰块与所述第一冰格脱离,并掉落到所述储冰盒中。同样,当第二冰格中制冰完成后,电机可再将所述制冰盒装置翻转,使第二制冰盒朝向,然后再向第一冰格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此时水的热量传递给第二冰格以使冰块与所述第二冰格脱离,并掉落到所述储冰盒中。该发明通过背对设置两制冰盒、并利用常温的水来实现相背向的制冰盒脱冰,使得结构简单、制冰量更大。另外,由于制冰盒装置上设有自所述进风口至出风口形成相互贯通的风道,通过风道的冷风对冰格中的水进行冷却制冰,冷风并不会吹到水面和冰块,从而使得制得的冰块更纯净、不会串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冰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制冰机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制冰机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制冰机的仰视图;
图5是图1中制冰机的制冰盒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制冰盒装置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冰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制冰机的主视图;
图9是图1中制冰机的俯视图;
图10是图7中制冰机的仰视图;
图11是图7中制冰机的制冰盒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制冰盒装置的主视图;
图13是图11中的制冰盒装置的第二制冰盒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底”、“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以制冰机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为参照,而并不是指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再者,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上述术语的限制。上述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例如,第一制冰盒可以被称作第二制冰盒,同样,第二制冰盒也可以被称作第一制冰盒,这并不背离该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冰箱,冰箱包括箱体(未图示)和用于打开或关闭箱体的门体(未图示),箱体定义了储物间室,其中储物间室的数量和结构形式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配置。储物间室通常包括冷藏室和冷冻室。
如图1至图6所示,冰箱还包括制冰机,制冰机设于箱体或门体上。具体的,制冰机包括电机、由电机驱动以绕第一枢轴12转动的制冰盒装置14,其中制冰盒装置14包括第一制冰盒16和与第一制冰盒16相背对设置的第二制冰盒18,第一制冰盒16具有复数个第一冰格20,第二制冰盒18具有复数个第二冰格22,第一冰格20与第二冰格22的开口方向相反,定义通过第一枢轴12的轴线23且垂直于第二冰格22的开口方向的平面为第一平面24,第一冰格20和第二冰格22在第一平面24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制冰机还包括储冰盒(未图示),储冰盒设于制冰盒装置14的下方,用于接收第一制冰盒16和第二制冰盒18制得的冰块。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制冰机的制冰方法,具体的,制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第一冰格20中注入一定量的水;
S2、待第一冰格20中制冰完成后,启动电机以将制冰盒装置14旋转180度,向第二冰格22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此时水的热量传递给第一冰格20以使冰块与第一冰格20脱离,并掉落到储冰盒中;
S3、待第二冰格22中制冰完成后,启动电机以将制冰盒装置14旋转180度,向第一冰格20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此时水的热量传递给第二冰格22以使冰块与第二冰格22脱离,并掉落到储冰盒中。
另外,冰箱还包括控制用于制冰机的冷风量并与电机电连接的控制单元(未图示),制冰方法还包括步骤S4、反复进行步骤S2和S3,直到储冰盒达到满冰状态时,由于储冰盒中顶层冰块的阻挡,制冰盒装置14无法完成180度旋转并将满冰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以使冷风量降低或停止,制冰机停止制冰。
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制冰盒16和第二制冰盒18相背对设置,第一制冰盒16上的第一冰格20和第二制冰盒18上的第二冰格22在第一平面24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这样当第一冰格20中制冰完成后,电机可将制冰盒装置14翻转,使第一制冰盒16朝下,并向第二冰格22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此时水的热量会传递给第一冰格20以使冰块与第一冰格20脱离,并掉落到储冰盒中。同样,当第二冰格22中制冰完成后,电机可再将制冰盒装置14翻转,使第二制冰盒18朝向,然后再向第一冰格20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此时水的热量传递给第二冰格22以使冰块与第二冰格22脱离,并掉落到储冰盒中。该发明通过背对设置两制冰盒、并利用常温的水来实现相背向的制冰盒脱冰,使得结构非常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制冰量更大。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冰格20和第二冰格22在第一平面24上的投影完全重叠。这样,使得第一制冰盒16与第二制冰盒18的背对接触面积更大,从而使得脱冰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第一制冰盒16与第二制冰盒18一体成型设置。当然,第一制冰盒16与第二制冰盒18之间也可以采用可拆卸地分体设置。如通过螺钉将第一制冰盒16连接于第二制冰盒18。在接下来的实施例中会做详细介绍。
优选的,第一冰格20和第二冰格22均设置为多棱体,第一冰格20和第二冰格22的棱面数不小于12。如此,使得第一冰格20和第二冰格22中的冰块更易脱落,当然。第一冰格20和第二冰格22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形状。或第一冰格20和第二冰格22的棱面数设置为其它数量。
第一制冰盒16和第二制冰盒18的材质均为铝。使得第一制冰盒16与第二制冰盒18之间的导热性更好,更加方便脱冰。当然,第一制冰盒16和第二制冰盒18也可以采用其它金属材质。
制冰机还包括容纳电机的电机盒26和连接于电机盒26的支架28。支架28包括位于制冰盒装置14外围的外围部29,外围部29具有面对第一制冰盒16的第一开口30和面对第二制冰盒18的第二开口32,第一制冰盒16、第二制冰盒18在第一平面24上的投影均完全位于第一开口30和第二开口32在第一平面24上的投影范围内,制冰盒装置14的一端连接于电机,制冰盒装置1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枢轴25可枢转地设于支架28。
进一步的,第一制冰盒16延伸出第一开口30,第二制冰盒18延伸出第二开口32。这样,不但使得制冰盒装置14的安装更加可靠稳定。而且使得第一制冰盒16或第二制冰盒18脱冰时,第一制冰盒16中的冰块能通过第一开口30脱落到储冰盒中,第二制冰盒18中的冰块能通过第二开口32脱落到储冰盒中。
支架28还包括设置于外围部29以用于安装制冰机的安装部34。具体的,安装部34上设有安装孔36。
如图7至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制冰盒装置40上设有进风口42、出风口、及自进风口42至出风口形成相互贯通的风道,制冰盒装置40包括复数个冰格46,冰格46具有开口部和与开口部相对的底部,风道邻近底部。这样,冷风通过进风口42进入风道,对制冰盒装置40的冰格46中的水进行冷却制冰,冷风并不会接触到水面或冰,因此制成的冰块不会串味,也不会有粉尘杂质,非常纯净。
具体的,制冰机还包括驱动制冰盒装置40绕第一枢轴48转动的电机(未图示),制冰盒装置40包括第一端部50、与第一端部50相对的第二端部52、连接第一端部50和第二端部52的左侧部54和右侧部56,左侧部54和右侧部56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第一端部50连接于电机,进风口42设置于第二端部52,出风口设置于左侧部54或右侧部56。
进一步的,出风口包括设置于左侧部54的第一出风口58和设置于右侧部56的第二出风口(未图示)。这样,冷风可从进风口42进入,从第一出风口58和第二出风口吹出,对制冰盒装置40的冷却面积较大,使得制冰速度较快、且制冰效果较好。
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58邻近第一端部50设置,第二出风口也邻近第一端部50设置。从而使得对制冰盒装置40的冷却面积更大,使得制冰速度更快、且制冰效果更好。当然,也可以仅将第一出风口58邻近第一端部50设置,或第二出风口邻近第一端部50设置。
左侧部54定义了一平面,第一出风口58和第二出风口在上述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进一步的,第一出风口58和第二出风口的大小相同,且第一出风口58和第二出风口在上述平面上的投影完全重叠。使得制冰盒装置40的制造方便。
该优选实施例中,制冰机同样还包括容纳电机的电机盒62和连接于电机盒62的支架64,支架64包括位于制冰盒装置40外围的外围部65,制冰盒装置40的第二端部52通过第二枢轴66可枢转地设于支架64,具体的,进风口42位于第二枢轴66外围。
进一步的,外围部65包括第一侧部68、与第一侧部68相对的第二侧部70、及连接第一侧部68和第二侧部70的连接部72,制冰盒装置40设于连接部72,定义垂直于第二枢轴66的轴线的平面为第二平面74,连接部72上设有通孔76,进风口42在第二平面74上的投影完全位于通孔76在第二平面74上的投影范围内。这样,与进风口42连通的进风管(未图示)能通过通孔76。优选的,在制冰盒装置40的整个旋转过程中,进风口42在第二平面74上的投影均完全位于通孔76在第二平面74上的投影范围内。这样,能使得进风管始终与进风口42对接,制冰盒装置40在整个旋转过程中都不会被支架64干涉。
该优选实施例中,支架64还包括设于外围部65以用于安装制冰机的安装部78。安装部78上设有安装孔80。
优选的,冰格46设置为多棱体,冰格46的棱面数不小于12。如此,使得冰格46中的冰块更易脱落,当然。冰格46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形状。或冰格46的棱面数设置为其它数量。
制冰盒装置40的材质为铝。当然,制冰盒装置40也可以采用其它金属材质。
制冰盒装置40包括第一制冰盒82和与第一制冰盒82相背对设置的第二制冰盒84,冰格46包括设于第一制冰盒82的复数个第一冰格86、及设于第二制冰盒84的复数个第二冰格88,第一冰格86与第二冰格88的开口方向相反,定义通过第一枢轴48的轴线且垂直于第二冰格88的开口方向的平面为第一平面90,第一冰格86和第二冰格88在第一平面9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风道位于第一制冰盒82和第二制冰盒84之间。具体的,第一枢轴48和第二枢轴66均设置于第二制冰盒84相对的两端。
支架64的外围部具有面对第一制冰盒82的第一开口和面对第二制冰盒84的第二开口,第一制冰盒82、第二制冰盒84在第一平面90上的投影均完全位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第一平面90上的投影范围内。
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制冰盒82和第二制冰盒84共同定义了进风口42和出风口。具体的,第一制冰盒82和第二制冰盒84共同定义了进风口42、第一出风口58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制冰盒82上设有上进风凹槽92,第二制冰盒84上设有下进风凹槽94,上进风凹槽92和下进风凹槽94共同定义了进风口42;第一制冰盒82上设有第一上出风凹槽96,第二制冰盒84上设有第一下出风凹槽98,第一上出风凹槽96和第一下出风凹槽98共同定义了第一出风口58;第二出风口的形成与第一出风口58相类似,在此不再具体介绍。
该实施例中,第一冰格86和第二冰格88在第一平面90上的投影也完全重叠。
另外,第一制冰盒82与第二制冰盒84之间可拆卸地分体设置,具体的,通过螺钉83将第一制冰盒82与第二制冰盒84固定在一起,螺钉83设置为4个。为增强第一制冰盒82与第二制冰盒84之间的导热性,第一制冰盒82与第二制冰盒84之间设有均与第一制冰盒82和第二制冰盒84相接触的导热硅纸(未图示)。从而使得第一冰格86和第二冰格88的脱冰效果更好。
第一冰格86和第二冰格88均设置为多棱体,第一冰格86和第二冰格88的棱面数不小于12。同样,第一冰格86和第二冰格88也可设置为其它形状,且其棱面数也可设置为其它个数。
第一制冰盒82和第二制冰盒84的材质也均采用铝。当然,第一制冰盒82和第二制冰盒84也可采用其它金属材质。
该实施例提供的制冰机的制冰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

Claims (15)

1.一种制冰机,所述制冰机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以绕第一枢轴转动的制冰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盒装置包括第一制冰盒和与所述第一制冰盒相背对设置的第二制冰盒,所述第一制冰盒具有复数个第一冰格,所述第二制冰盒具有复数个第二冰格,所述第一冰格与第二冰格的开口方向相反,定义通过所述第一枢轴的轴线且垂直于所述第二冰格的开口方向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冰格和第二冰格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制冰盒装置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自所述进风口至出风口形成相互贯通的风道,所述风道位于所述第一制冰盒和第二制冰盒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盒装置包括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左侧部和右侧部,所述左侧部和右侧部相互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电机,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左侧部或右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包括设置于所述左侧部的第一出风口和设置于所述右侧部的第二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第二出风口均邻近所述第一端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部定义了一平面,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机还包括容纳所述电机的电机盒和连接于所述电机盒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位于所述制冰盒装置外围的外围部,所述外围部具有面对第一制冰盒的第一开口和面对第二制冰盒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制冰盒、第二制冰盒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均完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范围内,所述制冰盒装置的第二端部通过第二枢轴可枢转地设于所述支架,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枢轴外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部包括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及连接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连接部,所述制冰盒装置设于所述连接部,定义垂直于所述第二枢轴的轴线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连接部上设有通孔,所述进风口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投影完全位于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投影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冰盒和第二制冰盒共同定义了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冰格和第二冰格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完全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冰盒与第二制冰盒之间设有均与第一制冰盒和第二制冰盒相接触的导热硅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冰格和第二冰格均设置为多棱体,所述第一冰格和第二冰格的棱面数不小于1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冰盒和第二制冰盒的材质均为铝。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机的制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机还包括储冰盒,所述制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所述第一冰格中注入一定量的水;
S2、待所述第一冰格中制冰完成后,启动所述电机以将所述制冰盒装置旋转180度,向第二冰格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此时水的热量传递给第一冰格以使冰块与所述第一冰格脱离,并掉落到所述储冰盒中;
S3、待所述第二冰格中制冰完成后,启动所述电机以将所述制冰盒装置旋转180度,向第一冰格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此时水的热量传递给第二冰格以使冰块与所述第二冰格脱离,并掉落到所述储冰盒中。
14.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箱体、用于打开或关闭箱体的门体、及设于所述箱体或门体的制冰机,所述制冰机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以绕第一枢轴转动的制冰盒装置、及储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盒装置包括第一制冰盒和与所述第一制冰盒相背对设置的第二制冰盒,所述第一制冰盒具有复数个第一冰格,所述第二制冰盒具有复数个第二冰格,所述第一冰格与第二冰格的开口方向相反,定义通过所述第一枢轴的轴线且垂直于所述第二冰格的开口方向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冰格和第二冰格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制冰盒装置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自所述进风口至出风口形成相互贯通的风道,所述风道位于所述第一制冰盒和第二制冰盒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冰箱的制冰方法,所述冰箱还包括控制用于制冰机的冷风量并与所述电机电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制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所述第一冰格中注入一定量的水;
S2、待所述第一冰格中制冰完成后,启动所述电机以将所述制冰盒装置旋转180度;并向第二冰格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此时水的热量传递给第一冰格以使冰块与所述第一冰格脱离,并掉落到所述储冰盒中;
S3、待所述第二冰格中制冰完成后,启动所述电机以将所述制冰盒装置旋转180度,向第一冰格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此时水的热量传递给第二冰格以使冰块与所述第二冰格脱离,并掉落到所述储冰盒中;
S4、反复进行步骤S2和S3,直到储冰盒达到满冰状态时,由于储冰盒中顶层冰块的阻挡,制冰盒装置无法完成180度旋转并将满冰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单元,以使冷风量降低或停止,制冰机停止制冰。
CN201710986832.9A 2017-10-20 2017-10-20 制冰机及其制冰方法、冰箱及其制冰方法 Active CN107940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6832.9A CN107940847B (zh) 2017-10-20 2017-10-20 制冰机及其制冰方法、冰箱及其制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6832.9A CN107940847B (zh) 2017-10-20 2017-10-20 制冰机及其制冰方法、冰箱及其制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0847A true CN107940847A (zh) 2018-04-20
CN107940847B CN107940847B (zh) 2019-12-31

Family

ID=61935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86832.9A Active CN107940847B (zh) 2017-10-20 2017-10-20 制冰机及其制冰方法、冰箱及其制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40847B (zh)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04405A (en) * 1960-01-25 1961-10-17 Gen Motors Corp Ice making device
US4233819A (en) * 1979-05-03 1980-11-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utomatic icemaker with simplified ice piece ejection
SU976231A1 (ru) * 1981-05-04 1982-11-23 Одесский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Холодиль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Льдогенератор
US5425248A (en) * 1994-06-27 1995-06-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ce maker subassembly for a refrigerator freezer
KR0164754B1 (ko) * 1995-12-22 1999-01-15 김광호 냉장고용 자동제빙기
JP2000121213A (ja) * 1998-10-20 2000-04-28 Calsonic Corp 製氷装置
CN1573262A (zh) * 2003-05-27 2005-02-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机
CN1928466A (zh) * 2005-09-09 2007-03-14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CN1928469A (zh) * 2005-09-09 2007-03-14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US20070089441A1 (en) * 2005-10-25 2007-04-26 Japan Servo Co., Ltd. Automatic icemaker
CN1979062A (zh) * 2005-12-08 2007-06-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装置及具有所述制冰装置的冰箱
JP2008082593A (ja) * 2006-09-27 2008-04-10 Japan Servo Co Ltd 自動製氷装置
JP2008298373A (ja) * 2007-05-31 2008-12-11 Nidec Servo Corp 自動製氷装置
JP4443489B2 (ja) * 2005-09-20 2010-03-3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製氷皿及びこの製氷皿を備えた冷蔵庫
CN101852526A (zh) * 2010-07-08 2010-10-06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自动制冰机以及具有其的冰箱
JP4595743B2 (ja) * 2005-08-24 2010-12-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02308161A (zh) * 2009-02-09 2012-01-04 多梅蒂克瑞典公司 制冰机和制造冰块的方法
CN106257168A (zh) * 2015-06-18 2016-12-28 东部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的制冰机以及制造所述制冰机的方法
CN206257842U (zh) * 2016-10-31 2017-06-16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机
CN106885420A (zh) * 2017-03-24 2017-06-2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7044751A (zh) * 2017-05-25 2017-08-1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冰机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04405A (en) * 1960-01-25 1961-10-17 Gen Motors Corp Ice making device
US4233819A (en) * 1979-05-03 1980-11-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utomatic icemaker with simplified ice piece ejection
SU976231A1 (ru) * 1981-05-04 1982-11-23 Одесский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Холодиль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Льдогенератор
US5425248A (en) * 1994-06-27 1995-06-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ce maker subassembly for a refrigerator freezer
KR0164754B1 (ko) * 1995-12-22 1999-01-15 김광호 냉장고용 자동제빙기
JP2000121213A (ja) * 1998-10-20 2000-04-28 Calsonic Corp 製氷装置
CN1573262A (zh) * 2003-05-27 2005-02-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机
JP4595743B2 (ja) * 2005-08-24 2010-12-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928469A (zh) * 2005-09-09 2007-03-14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CN1928466A (zh) * 2005-09-09 2007-03-14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JP4443489B2 (ja) * 2005-09-20 2010-03-3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製氷皿及びこの製氷皿を備えた冷蔵庫
US20070089441A1 (en) * 2005-10-25 2007-04-26 Japan Servo Co., Ltd. Automatic icemaker
CN1979062A (zh) * 2005-12-08 2007-06-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装置及具有所述制冰装置的冰箱
JP2008082593A (ja) * 2006-09-27 2008-04-10 Japan Servo Co Ltd 自動製氷装置
JP2008298373A (ja) * 2007-05-31 2008-12-11 Nidec Servo Corp 自動製氷装置
CN102308161A (zh) * 2009-02-09 2012-01-04 多梅蒂克瑞典公司 制冰机和制造冰块的方法
CN101852526A (zh) * 2010-07-08 2010-10-06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自动制冰机以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06257168A (zh) * 2015-06-18 2016-12-28 东部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的制冰机以及制造所述制冰机的方法
CN206257842U (zh) * 2016-10-31 2017-06-16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机
CN106885420A (zh) * 2017-03-24 2017-06-2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7044751A (zh) * 2017-05-25 2017-08-1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0847B (zh) 2019-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20878B1 (en) Ice making apparatus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CN1316214C (zh) 电冰箱的冷气通道结构
CN103542662B (zh) 冰箱
US7707847B2 (en) Ice-dispensing assembly mounted within a refrigerator compartment
KR101913423B1 (ko) 냉장고
BR112014018770B1 (pt) Aparelho de refrigeração
KR101929517B1 (ko) 냉장고
CN102226617B (zh) 一种冰箱
WO2019205690A1 (zh) 制冰机及冰箱
CN102226620B (zh) 一种冰箱
CN106940109A (zh) 带有制冰功能的冰箱
CN107044751A (zh) 一种制冰机
US10914500B2 (en) Ice-making appliance
CN107940846A (zh) 制冰机及冰箱
CN107940847A (zh) 制冰机及其制冰方法、冰箱及其制冰方法
CN107940848A (zh) 制冰机及其制冰方法、冰箱及其制冰方法
CN102213521B (zh) 冰箱
CN108131872A (zh) 制冰机及冰箱
CN102213524B (zh) 冰箱
KR102551119B1 (ko) 제빙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KR20050100134A (ko) 탑 마운트 타입 냉장고
KR102669631B1 (ko) 제빙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KR102665703B1 (ko) 제빙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WO2022017344A1 (zh) 制造透明冰的制冰系统以及方法
KR101365655B1 (ko) 냉장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