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1302U - 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 - Google Patents

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1302U
TWM621302U TW110204214U TW110204214U TWM621302U TW M621302 U TWM621302 U TW M621302U TW 110204214 U TW110204214 U TW 110204214U TW 110204214 U TW110204214 U TW 110204214U TW M621302 U TWM621302 U TW M62130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electric vehicle
liquid
motor
drive mo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4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豐智
許緯霖
柯宜成
吳浩宇
Original Assignee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4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1302U/zh
Priority to CN202122394171.5U priority patent/CN215752799U/zh
Publication of TWM621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1302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該電動車至少包括有動力單元,該動力單元至少具有驅動馬達與該驅動馬達連接並可將該驅動馬達所產生的動力予以輸出的動力傳動箱,以及一可控制該驅動馬達運作的馬達控制器;該驅動馬達運作所需電源係由儲能裝置所供應,該儲能裝置連接有一充電器;該電動車更具有液冷散熱裝置,該液冷散熱裝置具有散熱器及可抽取該散熱器內冷卻液的水泵;該水泵抽取該散熱器內的冷卻液經由輸出管來對該動力單元的該驅動馬達與該馬達控制器及該充電器進行散熱動作,其中,冷卻液進行冷卻散熱動作依序為該充電器再為該馬達控制器,最後為該驅動馬達;藉此來提升電動車的冷卻效果。

Description

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尤指一種可提升電動車的冷卻效果的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
按,車輛的動力單元通常以內燃式引擎來實施,然而因空氣污染日益嚴重,因此交通行動工具的動力源由內燃式引擎已漸漸由電動車來取代,藉此來減少污染源。
如圖1所示,跨騎型電動車1設置作為主要動力源的驅動馬達11,該驅動馬達11的運作會產生高溫,為確保該驅動馬達11的正常運作與使用壽命,因此業者會於鄰近該驅動馬達11處設有一熱交換器12,該驅動馬達11與該熱交換器12連接有輸送冷卻用的油液管121,藉由該熱交換器12將由空冷冷卻後的冷卻油液,經該油液管121輸送至該驅動馬達11內來作冷卻該驅動馬達11的動作,冷卻後變成高溫的油液再由該油液管121輸送回該熱交換器12進行散熱,藉此來使該驅動馬達11達到散熱之效果,從而來使該驅動馬達11能正常運作與維持預設的使用壽命。
然而,該跨騎式電動車1欲使該驅動馬達11能正常使用與動力輸出,還須設置如馬達控制器、充電器等部品(圖式中未繪出),該等 部品於運作時亦會產生高溫,因此如何使上述該動力傳動箱、馬達控制器、充電器等部品的高溫被散除,以免影響該驅動馬達11的運作。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以提升電動車動力源系統的冷卻效果,並能提升驅動馬達的使用功效,已為電動車業者亟待解決之課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提升電動車動力源系統的冷卻效果,並能提升驅動馬達的使用功效。
為此,本創作乃在提供一種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該電動車至少包括有動力單元,該動力單元至少具有驅動馬達與該驅動馬達連接並可將該驅動馬達所產生的動力予以輸出的動力傳動箱,以及一可控制該驅動馬達運作的馬達控制器;該驅動馬達運作所需電源係由儲能裝置所供應,該儲能裝置連接有一充電器;該電動車更具有液冷散熱裝置,該液冷散熱裝置具有散熱器及可抽取該散熱器內冷卻液的水泵;該水泵抽取該散熱器內的冷卻液經由輸出管來對該動力單元的該驅動馬達與該馬達控制器及該充電器進行散熱動作,其中,冷卻液進行冷卻散熱動作依序為該充電器再為該馬達控制器,最後為該驅動馬達。
為此,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中,乃在提供一種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該動力單元係設於該電動車近中央處,即該驅動馬達係位於比該動力傳動箱更朝車體前方設置,該馬達控制器被配設於該驅動馬達 的前下方,該液冷散熱裝置係被配設於該馬達控制器前方。
為此,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中,乃在提供一種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前述的電動車具有外飾蓋,該外飾蓋的下方具有通風柵口;該液冷散熱裝置的散熱器係位於該馬達控制器朝車體前方與該通風柵口後方之間。
為此,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中,乃在提供一種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由車體側視觀視,該散熱器及該動力單元的該驅動馬達與該馬達控制器和該充電器最大外廓之間的連線可形成一液能供給空間,其中,該水泵是設於該液能供給空間中。
為此,本創作的一些實施例中,乃在提供一種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由車體側視觀視,連通該散熱器及該動力單元的該驅動馬達與該馬達控制器和該充電器,以及該水泵的抽出管與輸出管是設於該液能供給空間中。
本創作所能達成之功效在於:藉由冷卻液進行冷卻散熱動作依序為該充電器再為該馬達控制器,最後為該驅動馬達藉此提升電動車動力源系統的冷卻效果,藉此來提升驅動馬達的使用功效。
本創作所能達成之功效在於:藉由冷卻液進行冷卻散熱動作依序為該充電器再為該馬達控制器,最後為該驅動馬達藉此提升電動車動力源系統的冷卻效果,藉此可使電動車冷卻系統形成一循環式的冷卻通路,進而可有效提升電動車整體的冷卻效果。
本創作所能達成之功效在於:藉由該動力單元的該驅動馬 達、動力傳動箱、液冷散熱裝置及馬達控制器係設於該電動車近中央處;藉此可使電動車的整體重心可以獲得較佳的配設。
本創作所能達成之功效在於:藉由該馬達控制器被配設於該驅動馬達的前下方,該液冷散熱裝置係被配設於該馬達控制器前方;藉此輸送冷卻液的管線可以有效的被縮短。
本創作所能達成之功效在於:藉由連通該散熱器及該驅動馬達與該馬達控制器和該充電器,以及該水泵的抽出管與各輸出管是設於該液能供給空間中,藉此可使該散熱器及動力單元的該驅動馬達與該馬達控制器和該充電器,以及該水泵的抽出管與各輸出管的配設更緊緻化而朝車體中央集中。
1:跨騎型電動車
11:驅動馬達
12:熱交換器
121:油液管
2:電動車
3:車架單元
31:頭管部
32:延伸部
33:後車架部
331:前腳踏板
34:後搖臂組
4:動力單元
41:驅動馬達
411:入液埠
412:出液埠
42:動力傳動箱
43:馬達控制器
431:入液埠
432:出液埠
5:轉向機構
51:轉向把手桿
511:控制掣
52:前叉組
521:頂橋部
522:底橋部
523:前避震器
6:座墊
7:儲能裝置
8:充電器
81:入液埠
82:出液埠
9:液冷散熱裝置
91:散熱器
911:冷卻液加入口
912:出液埠
913:回液埠
92:水泵
921:抽出管
92a:入液埠
92b:出液埠
C:外飾蓋
Ca:通風柵口
C1:側車體蓋
M:液能供給空間
FW:前輪
RW:後輪
P:第一輸出管
P1:第二輸出管
P2:第三輸出管
P3:第四輸出管
T:傳動件
〔圖1〕係習知電動車的冷卻系統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電動車立體示意圖。
〔圖3〕係本創作電動車側視圖。
〔圖4〕係本創作動力單元與液冷散熱裝置側視圖。
〔圖5〕係本創作液冷散熱裝置冷卻充電器動作示意圖。
〔圖6〕係本創作冷卻馬達控制器動作示意圖。
〔圖7〕係本創作冷卻驅動馬達動作示意圖。
為使 貴審查官能更易於了解本創作之結構及所能達成之功效,茲配合圖式說明如後;
首先,請參閱圖2、3所示,本創作之車輛係指跨騎型電動車,合先陳明。該電動車2至少包括有車架單元3,該車架單元3至少包括有朝車體前方設有一頭管部31,該頭管部31朝車體後方且朝下傾斜方式延設有左右一對的延伸部32,該延伸部32朝車體後上方延設有一左右一對的後車架部33,該延伸部32的後下方樞設有後搖臂組34,該延伸部32的後端與該後車架部33的前端處設有動力單元4,該電動車2的動力單元4係為馬達動力組,該動力單元4藉由傳動件T來驅動樞設於該後搖臂組34後端的後輪RW;該頭管部31的後方的該延伸部32朝車體前方上罩設有外飾蓋C,該外飾蓋C下側設有通風柵口Ca。
請參閱圖2、3所示,該車架單元3的頭管部31設有可供該電動車2行車轉向用的轉向機構5設置,該轉向機構5至少包括有一朝車體左右方向延伸的轉向把手桿51及朝車體上下方式設置的前叉組52;該前叉組52具有一頂橋部521、一底橋部522及左右一對的前避震器523,該頂橋部521係位於該頭管部31的上方,該底橋部522係位於該頭管部31的下方,亦即該頭管部31係位於該頂橋部521與該底橋部522之間,該前避震器523由該頂橋部521經該底橋部522朝車體下方延設,該前避震器523的下端樞設有該電動車2的前輪FW;該轉向把手桿51係連結於該頂橋部521的上方上。
如圖2、3、4所示,該車架單元3的該後車架部33朝車體上方設置有供騎乘者乘坐用的座墊6,該車架單元3的該延伸部32朝車體後方於車體二側設有可騎乘擱腳用的前腳踏板331,該座墊6於車體左右二側朝車體下方罩設有側車體蓋C1;該頭管部31朝車體後方與 該座墊6的前方之間設置有可供該動力單元4運作所需電源的儲能裝置7(電池),該儲能裝置7電性連接一充電器8,該充電器8可藉由接外部電源來使外部電源對該儲能裝置7進行電能的補充。
如圖2、3、4、5所示,該動力單元4至少具有驅動馬達41與該驅動馬達41連接並可將該驅動馬達41所產生的動力予以輸出的動力傳動箱42,以及一可控制該驅動馬達41運作的馬達控制器43;該驅動馬達41運作所需電源係由該儲能裝置7供應,該動力傳動箱42可將驅動馬達41所產生的動力予以增減後來帶動該傳動件T來驅動樞設於該後搖臂組34後端的後輪RW,藉此來使該電動車2行進;該馬達控制器43電性連接該驅動馬達41,駕駛人可藉由設於轉向把手桿51上的控制掣511經該馬達控制器43來控制該驅動馬達41;該動力單元4的前方設有一液冷散熱裝置9,更進一步言,該動力單元4係設於該電動車2近中央處,即該驅動馬達41係位於比該動力傳動箱42更朝車體前方(車頭方向)設置,該馬達控制器43被配設於該驅動馬達41的前下方,該液冷散熱裝置9係被配設於該馬達控制器43前方,且位於該外飾蓋C的該通風柵口Ca後方,藉此當該電動車2於行進時外界的冷風可由該通風柵口Ca進入來對該液冷散熱裝置9進行散熱動作;該充電器8則被配設於該液冷散熱裝置9上方,藉此可使該電動車2的整體重心可以獲得較佳的配設。
如圖3、4、5、6、7所示,該液冷散熱裝置9具有一散熱器91及一可抽取該散熱器91內冷卻液的水泵92;該散熱器91的設有冷卻液加入口911、出液埠912與回液埠913;該水泵92電 性連接該儲能裝置7來獲得運作所須的電能,該水泵92具有入液埠92a與出液埠92b,該水泵92藉由一抽出管921來連接該入液埠92a與該散熱器91的該出液埠912,藉由該水泵92可將該散熱器91的冷卻液抽出往外輸送,該水泵92藉由第一輸出管P連接該出液埠92b與該充電器8的入液埠81,亦即該水泵92由該散熱器91抽出的冷卻液係由該第一輸出管P輸入該充電器8內進行液冷卻動作,冷卻液對該充電器8冷卻後再由該充電器8的出液埠82上的第二輸出管P1輸往該馬達控制器43。
如圖3、4、5、6、7所示,冷卻該充電器8後的冷卻液經該第二輸出管P1由該馬達控制器43的入液埠431輸入,來對該馬達控制器43進行冷卻動作,冷卻該馬達控制器43的冷卻液再由該馬達控制器43的出液埠432輸出經第三輸出管P2輸入該驅動馬達41內進行冷卻動作;冷卻該馬達控制器43後的冷卻液由該第三輸出管P2經該驅動馬達41的入液埠411進入該驅動馬達41內進行冷卻動作,冷卻該驅動馬達41的冷卻液再由該驅動馬達41的出液埠412輸出後由第四輸出管P3,輸回到該散熱器91的該回液埠913回入該散熱器91來進行空冷散熱;更進一步言,由該電動車2的車體側視觀視,該散熱器91及該動力單元4的該驅動馬達41與該馬達控制器43和該充電器8最大外廓之間的連線可形成一液能供給空間M,其中,該水泵92是設於該液能供給空間M中;並且由該電動車2的車體側視觀視,連通該散熱器91及該動力單元4的該驅動馬達41與該馬達控制器43和該充電器8,以及該水泵92的抽出管921與各輸出管(P、P1、P2、P3) 是設於該液能供給空間M中,藉此可使該散熱器91及該動力單元4的該驅動馬達41與該馬達控制器43和該充電器8,以及該水泵92的抽出管921與各輸出管(P、P1、P2、P3)的配設更緊緻化而朝車體中央集中。
如圖3、4所示,由於該動力單元4係設於該電動車2近中央處,同時將該驅動馬達41配設位於比該動力傳動箱42更朝車體前方設置,該馬達控制器43被配設於該驅動馬達41的前下方,該液冷散熱裝置9的該散熱器91係被配設於該馬達控制器43前方,且位於該外飾蓋C的該通風柵口Ca後方,該充電器8則被配設於該液冷散熱裝置9上方,藉此需要散熱的該充電器8、該馬達控制器43與該驅動馬達41皆位於該液冷散熱裝置9的附近,因此輸送冷卻液的管線可以有效的被縮短;同時,該電動車2行駛時產生溫度的高低依序為該驅動馬達41、該馬達控制器43、該充電器8,因此冷卻液先對該充電器8冷卻後其攜出的溫度仍低於該馬達控制器43的溫度,所以冷卻該充電器8後的冷卻液仍可對該馬達控制器43進行有效的冷卻降溫作用,次當冷卻該馬達控制器43後的冷卻液的溫度仍然低於該驅動馬達41的溫度,因此冷卻該馬達控制器43後的冷卻液依然可以對該驅動馬達41作有效的冷卻降溫的動作,藉此可使本創作的該電動車2冷卻系統形成一循環式的冷卻通路,進而可有效提升該電動車2的冷卻效果。
綜上所述,本創作藉由上述之結構,可改善習知之缺失並達到所訴求之目的,確實已較習用者增進功效,顯已具有新穎性、實用性及進步性之要件,爰依法提出新型之申請,祈請 貴審查官之詳鑑,惠賜為 准予專利之審定,至感德便。
2:電動車
3:車架單元
31:頭管部
32:延伸部
33:後車架部
331:前腳踏板
34:後搖臂組
4:動力單元
41:驅動馬達
42:動力傳動箱
43:馬達控制器
5:轉向機構
51:轉向把手桿
511:控制掣
52:前叉組
521:頂橋部
522:底橋部
523:前避震器
6:座墊
7:儲能裝置
8:充電器
9:液冷散熱裝置
91:散熱器
912:出液埠
92:水泵
921:抽出管
C:外飾蓋
C1:側車體蓋
FW:前輪
RW:後輪
P1:第二輸出管
T:傳動件

Claims (5)

  1. 一種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該電動車至少包括有動力單元,該動力單元至少具有驅動馬達與該驅動馬達連接並可將該驅動馬達所產生的動力予以輸出的動力傳動箱,以及一可控制該驅動馬達運作的馬達控制器;該驅動馬達運作所需電源係由儲能裝置所供應,該儲能裝置連接有一充電器;該電動車更具有液冷散熱裝置,該液冷散熱裝置具有散熱器及可抽取該散熱器內冷卻液的水泵;該水泵抽取該散熱器內的冷卻液經由輸出管來對該動力單元的該驅動馬達與該馬達控制器及該充電器進行散熱動作,其中,冷卻液進行冷卻散熱動作依序為該充電器再為該馬達控制器,最後為該驅動馬達。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其中,該動力單元係設於該電動車近中央處,即該驅動馬達係位於比該動力傳動箱更朝車體前方設置,該馬達控制器被配設於該驅動馬達的前下方,該液冷散熱裝置係被配設於該馬達控制器前方。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其中,前述的電動車具有外飾蓋,該外飾蓋的下方具有通風柵口;該液冷散熱裝置的散熱器係位於該馬達控制器朝車體前方與該通風柵口後方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其中,由車體側視觀視,該散熱器及該動力單元的該驅動馬達與該馬達控制器和該充電器最大外廓之間的連線可形成一液能供給空間,其中,該水泵是設於該液能供給空間中。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其中,由車 體側視觀視,連通該散熱器及該動力單元的該驅動馬達與該馬達控制器和該充電器,以及該水泵的抽出管與輸出管是設於該液能供給空間中。
TW110204214U 2021-04-16 2021-04-16 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 TWM621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4214U TWM621302U (zh) 2021-04-16 2021-04-16 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
CN202122394171.5U CN215752799U (zh) 2021-04-16 2021-09-30 跨骑型电动车冷却系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4214U TWM621302U (zh) 2021-04-16 2021-04-16 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1302U true TWM621302U (zh) 2021-12-21

Family

ID=80092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4214U TWM621302U (zh) 2021-04-16 2021-04-16 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52799U (zh)
TW (1) TWM621302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52799U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79613B2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TWI293927B (en) Fuel-cell vehicle
US9758215B2 (en) Fuel cell two-wheeled vehicle
JP5639022B2 (ja) Ledライトを搭載した車両の冷却構造
JP6971381B2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US20090000837A1 (en) Saddle riding type fuel cell vehicle
CN111836756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CN216232808U (zh) 串联混合动力式二轮摩托车
TWM621302U (zh) 跨騎型電動車冷卻系統結構
JP2014065469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バッテリ配置構造
JPWO2019186944A1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JP2013180741A (ja) 自動車用アンダーガード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電気自動車の冷却構造
JP2006096105A (ja) 電動車両用バッテリ保持装置
JP2012215112A (ja) エンジン
JP6759564B2 (ja) 鞍乗型車両の熱交換装置
WO2019187476A1 (ja) 電動ポンプおよび鞍乗型電動車両
JP4422579B2 (ja) 燃料電池車両
JP2020097311A (ja) 電動鞍乗型車両
US20230060450A1 (en) Hybrid straddle vehicle
JP6471427B2 (ja) 燃料電池二輪車
CN202832745U (zh) 散热器位置低于冷却水泵的摩托车水冷系统
TWM653892U (zh) 跨騎式車輛
TW202202393A (zh) 跨坐車輛的散熱系統
TWM607326U (zh) 電動車
TWM611973U (zh) 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