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5929U - 充電設備 - Google Patents

充電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5929U
TWM615929U TW110203473U TW110203473U TWM615929U TW M615929 U TWM615929 U TW M615929U TW 110203473 U TW110203473 U TW 110203473U TW 110203473 U TW110203473 U TW 110203473U TW M615929 U TWM615929 U TW M61592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charging device
power supply
die
inner she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3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麗建
孫創成
朱躍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15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5929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02Cooling of charging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涉及充換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充電設備。本創作旨在解決現有充電樁存在的散熱風道設計複雜、產品可靠性低的問題。為此目的,本創作的充電設備包括外殼,外殼上設置有進風口和出風口,進風口與出風口之間形成散熱通道;散熱內殼,散熱內殼安裝於外殼內部,並且散熱內殼至少部分位於散熱通道;電源部件,電源部件安裝於散熱內殼中。通過在外殼內設置散熱內殼,然後將電源部件安裝在散熱內殼中,本申請的充電設備能夠在保證散熱的前提下,簡化散熱風道的複雜度,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Description

充電設備
本創作涉及充換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充電設備。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有關整車去車載充電器(OBC)的技術方案和小功率直流充電的技術方案的討論越來越多。
由於直流充電樁的充電功率可以是交流充電樁的幾十倍,因此直流充電樁更適用於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目前傳統的直流充電樁佈局都是通過電源模塊的疊加實現,例如將電源模塊設計為10kW、15kW、18kW或20kW等規格,然後將多個電源模塊組合疊加,從而形成不同功率的直流充電樁。由於電源模塊的功率較大,因此在設計充電樁時散熱是必要的考慮因素。現階段電源模塊多為風冷散熱,並且為了盡可能多的帶走電源模塊散發的熱量,一般直接在電源模塊內部進行散熱風道設計,使氣流直接穿過電源模塊帶走熱量,再經過樁體上設置的散熱風道而將熱量排出。上述設置方式雖然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電源模塊的散熱效果,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缺陷。首先,由於電源模塊內部和樁體上均需要設置風道,這導致風道設計相對複雜;其次,由於氣流直接穿過電源模塊,這導致氣流中的水分和灰塵會進入電源模塊,不利於充電樁的長期穩定運行,降低了產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相應地,本領域需要一種新的充電設備來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至少一個問題,即為了解決現有充電樁存在的散熱風道設計複雜、產品可靠性低的問題,本創作提供了一種充電設備,所述充電設備包括:外殼,所述外殼上設置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進風口與所述出風口之間形成散熱通道;散熱內殼,所述散熱內殼安裝於所述外殼內部,並且所述散熱內殼至少部分位於所述散熱通道;電源部件,所述電源部件安裝於所述散熱內殼中。
在上述充電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散熱內殼包括壓鑄殼體和封蓋,所述封蓋與所述壓鑄殼體密封連接,所述電源部件嵌設於所述壓鑄殼體內。
在上述充電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電源部件包括PCB板和安裝在所述PCB板一側的電源模塊,安裝好後,所述電源模塊朝向所述壓鑄殼體的一側。
在上述充電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壓鑄殼體的內表面形成有用於固定所述電源模塊的安裝槽,所述電源模塊嵌設於所述安裝槽。
在上述充電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壓鑄殼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翅片。
在上述充電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翅片在所述壓鑄殼體的外側沿氣流方向延伸設置。
在上述充電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充電設備還包括散熱風機,所述散熱風機設置於所述進風口處或所述出風口處。
在上述充電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外殼包括主體和飾板,所述飾板可拆卸地連接於所述主體上。
在上述充電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進風口和所述出風口分別開設在所述外殼的兩個相向設置的側面上。
在上述充電設備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進風口設置有進風格柵,所述出風口設置有出風格柵。
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的是,在本創作的優選技術方案中,充電設備包括外殼,外殼上設置有進風口和出風口,進風口與出風口之間形成散熱通道;散熱內殼,散熱內殼安裝於外殼內部,並且散熱內殼至少部分位於散熱通道;電源部件,電源部件安裝於散熱內殼中。
通過在外殼內設置散熱內殼,然後將電源部件安裝在散熱內殼中,本申請的充電設備能夠在保證散熱的前提下,簡化散熱通道的設計複雜度,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具體而言,通過將電源部件安裝在散熱內殼中,充電設備使用時,電源部件散出的熱量傳導至散熱內殼上,然後通過散熱內殼與散熱通道的氣流熱交換而排出外殼,實現散熱。由於散熱風道形成於進風口與出風口之間,獨立於電源部件,因此簡化了散熱風道的複雜度,能夠增大氣流量和換熱效果。並且,因為電源部件與散熱通道之間使用散熱內殼隔離開,這還使得產品在散熱過程中氣流不會經過電源部件,避免了氣流中的水分和灰塵進入電源模塊,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散熱內殼部分使用壓鑄殼體,且電源模塊朝向壓鑄殼體一側的設置方式,使得電源模塊散出的熱量能夠直接傳導至壓鑄殼體,有效提高充電設備的換熱效果。
進一步地,電源模塊嵌設在壓鑄殼體的內表面形成的安裝槽內,增大了電源模塊與壓鑄殼體的熱交換面積,進一步提高了換熱效果。
進一步地,壓鑄殼體外側設置翅片,增大了壓鑄殼體與氣流之間的換熱面積,進一步提高了換熱效果。
進一步地,通過設置散熱風機,使得氣流流速提高,保證換熱效果。
進一步地,通過將飾板可拆卸的設置在外殼的主體上,使得充電設備具備個性化定制的可能,用戶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更換飾板。
進一步地,通過將進風口和出風口分別開設在外殼的兩個相向設置的側面上,這種直通風式的設計使的散熱風道短,風阻小,有利於熱量的快速排出。
下面參照附圖來描述本創作的優選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這些實施方式僅僅用於解釋本創作的技術原理,並非旨在限制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例如,雖然本實施方式是結合直流充電樁進行介紹的,但是這並非旨在於限制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在不偏離本創作原理的條件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將本創作應用于其他應用場景。例如,本申請的充電設備還可以應用於交流充電樁或交直流一體式充電樁等。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創作的描述中,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關係的術語是基於附圖所示的方向或位置關係,這僅僅是為了便於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創作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此外,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創作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可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創作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1
首先參照圖1至圖3,對本創作的充電設備進行介紹。其中,圖1為本創作的直流充電樁的爆炸圖;圖2為本創作的直流充電樁的主視圖;圖3為圖2在A-A處的局部剖視圖。
如圖1至圖3所示,為了解決現有充電樁存在的散熱風道設計複雜、產品可靠性低的問題,本創作的直流充電樁(以下或簡稱充電樁)包括外殼1、散熱內殼2和電源部件3。外殼1上設置有進風口111和出風口(圖中未示出),進風口111與出風口之間形成散熱通道。本申請中充電樁為壁掛式,外殼1背面設置有掛孔或掛鉤,外殼1能夠通過該掛孔或掛鉤掛設在牆壁上對應設置的掛鉤或掛孔內。散熱內殼2安裝於外殼1內部,並且散熱內殼2至少部分位於散熱通道內,以便與流過散熱通道的氣流進行熱交換。電源部件3安裝在散熱內殼2中,並且電源部件3進一步包括多個發熱元器件,發熱元器件散發的熱量能夠通過散熱內殼2向外傳導。此外,除上述結構外,直流充電樁還包括其他必要部件,如充電槍、連接充電槍與電源部件3的線纜等,這些部件可按照本領域的常規設置方式設置,在此不再贅述。
充電樁在工作過程中,電源部件3中的發熱元器件散發熱量,這些熱量直接或通過發熱元器件自身配置的散熱器等散熱結構散發至散熱內殼2中並與散熱內殼2產生熱交換,進而散熱內殼2將吸收的熱量與散熱通道內流過的氣流熱交換,最終熱量隨氣流排出外殼1。
從上述描述可以看出,通過在外殼1內設置散熱內殼2,然後將電源部件3安裝在散熱內殼2中,本申請的直流充電樁能夠在保證散熱的前提下,簡化散熱通道的設計複雜度,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具體而言,通過將電源部件3安裝在散熱內殼2中,充電樁使用時,電源部件3散出的熱量傳導至散熱內殼2上,然後通過散熱內殼2與散熱通道的氣流熱交換而排出外殼1,實現散熱。由於散熱風道形成於進風口111與出風口之間,並獨立於電源部件3,因此該設置方式簡化了散熱風道的複雜度,增大了氣流量和換熱效果。並且,因為電源部件3與散熱通道之間使用散熱內殼2隔離開,這還使得本申請的充電樁在散熱過程中氣流不會經過電源部件3,避免了氣流中的水分和灰塵進入電源部件3,提高了充電樁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實施例2
下面參照圖1至圖6,對本申請的直流充電樁的一種較為優選的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其中,圖4為圖2在B-B處的局部剖視圖;圖5為本創作的電源部件與壓鑄殼體的裝配主視圖;圖6為圖5的右視圖。
首先參照圖1和圖4,對外殼1進行介紹。在一種較為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外殼1正面大致成圓角矩形,外殼1具體包括主體11和飾板12,主體11和飾板12均可選用注塑件,飾板12可拆卸的連接在主體11上,並作為外殼1的正面。按照圖1方位,主體11包括背面和上、下、左、右四個側面,背面與正面相向設置,上、下側面相向設置,左、右側面相向設置。其中,左、右兩個側面上分別開設有進風口111和出風口,進風口111和出風口分別設置有進風格柵112和出風格柵113。外殼1內還設置有散熱風機4,散熱風機4設置在出風口處,具體地位於出風口格柵內側。散熱風機4運行時,氣流由左側面的進風格柵112進入外殼1內部,並由右側面的出風格柵113排出。
通過將進風口111和出風口分別開設在外殼1的左、右兩側面上,這種直通風式的設計使的散熱風道短,風阻小,有利於熱量的快速排出。通過在進風口111和出風口上設置格柵,能夠對氣流進行初過濾。通過設置散熱風機4,使得氣流流速提高,保證換熱效果。通過將飾板12可拆卸的設置在外殼1的主體11上,使得充電樁具備個性化定制的可能,用戶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更換飾板12。
接下來參照圖1、圖3、圖5和圖6,對散熱內殼2和電源部件3進行介紹。如圖1和圖5所示,電源部件3包括印刷電路板(PCB)31和安裝在印刷電路板(PCB)31上的多個元器件,這些元器件包括但不限於電源模塊32、斷路器、防雷器、直流接觸器、主控模塊等。其中,電源模塊32包括整流單元、逆變單元、變壓單元、整流濾波單元,以及控制這些單元的控制單元等。上述電源部件3的組成和工作原理為本領域的公知常識,因此不再贅述。特別地,多個元器件中,發熱量較大的元器件如電源模塊32等安裝在印刷電路板(PCB)板31朝向壓鑄殼體21的一側。
參照圖1和圖2所示,散熱內殼2包括壓鑄殼體21和封蓋22,壓鑄殼體21採用散熱性能較好的金屬材質或合金材質壓制而成,如鋁、鐵、或含有上述金屬元素的合金材料等。封蓋22密封地蓋設在壓鑄殼體21上,其材質可以選擇導熱性能較差的材料,如塑料、不銹鋼等,以便大部分熱量通過壓鑄殼體21傳導出去。壓鑄殼體21的內表面上形成有用於固定電源模塊32等發熱量較大元器件的安裝槽211,安裝好後,電源模塊32等元器件朝向壓鑄殼體21的一側且嵌設在安裝槽211中。
參照圖3和參照圖6,壓鑄殼體21的外表面,具體為背面上還設置有多層翅片212,每層翅片212沿散熱通道的方向延伸設置,即沿大致水平方向設置,由此,相鄰兩層翅片212之間形成允許氣流流過的間隙。
通過散熱內殼2部分使用壓鑄殼體21,且電源模塊32朝向壓鑄殼體21一側的設置方式,使得電源模塊32散出的熱量能夠直接傳導至壓鑄殼體21,有效提高充電樁的換熱效果。電源模塊32等元器件嵌設在壓鑄殼體21的內表面形成的安裝槽211內,增大了發熱元器件與壓鑄殼體21的熱交換面積,提高了換熱效果。壓鑄殼體21外側設置多層翅片212,增大了壓鑄殼體21與氣流之間的換熱面積,進一步提高了換熱效果。通過將電源部件3嵌設在散熱內殼2中,可以在散熱過程中將電源部件3與氣流隔離開,避免氣流中的水分和灰塵進入電源部件3,提高了充電樁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壓鑄殼體21與蓋板之間密封設置,還可以使充電樁滿足更高的防護等級。此外,本申請中,壓鑄殼體21既作為產品的散熱器件,亦是產品的主體結構和安裝支撐件,這種設計方式大大簡化了傳統模塊式充電樁的結構設計。
下面對充電樁的組裝過程和使用過程進行介紹。
充電樁組裝時,先將電源部件3嵌入壓鑄殼體21內並使用連接件固定,然後將封蓋22密封地蓋設在壓鑄殼體21上並使用連接件將二者固定連接,形成完整的散熱內殼2。緊接著,將散熱風機4安裝在出風格柵113內側設置的安裝位上,然後將散熱內殼2整體嵌設在外殼1的主體11內並使用連接件固定好,固定好後,壓鑄殼體21背面的翅片212和部分壓鑄殼體21的側面位於進風口111與出風口之間(參照圖3)。最後,將飾板12卡合在主體11上,完成充電樁的組裝。
當然,組裝過程中還涉及線纜與電源部件3的連接以及充電槍與線纜的連接等,例如參照圖1和圖5,可以在外殼1的下側面和散熱內殼2的下側面上分別開設通孔,以實現線纜與電源部件3的連接等,該連接方式較為常規,在此不再贅述。
充電樁在工作過程中,散熱風機4啟動,氣流由左側面的進風格柵112進入並由右側面的出風格柵113排出。電源部件3中的電源模塊32等發熱元器件散發熱量,散出的熱量經壓鑄殼體21的內表面和安裝槽211傳導至壓鑄殼體21的外表面和翅片212上,然後通過翅片212和壓鑄殼體21的部分外表面同時與散熱通道內的氣流進行熱交換而隨氣流一起排出外殼1。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優選的實施方式僅僅用於闡述本創作的原理,並非旨在於限制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在不偏離本創作原理的前提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上述設置方式進行調整,以便本創作能夠適用於更加具體的應用場景。
例如,在一種可替換的實施方式中,雖然上述實施方式中的散熱內殼2是結合壓鑄殼體21和封蓋22密封連接進行介紹的,但散熱內殼2的設置方式並非唯一,在滿足將電源部件3與氣流隔離開的前提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其進行調整。例如,可以不設置封蓋22,轉而採用半封閉式的壓鑄殼體21實現電源部件3與氣流的隔離,如此可以節省物料,提高電源部件3的散熱效果,但相應地也會降低充電樁的防護等級。再如,壓鑄殼體21的內表面上還可以不設置安裝槽211,雖然如此設置可以簡化壓鑄模具,降低成本,但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散熱效果。同樣地,是否設置翅片212、翅片212的設置數量等都可以進行調整。
再如,在另一種可替換的實施方式中,雖然上述實施方式中是結合進風口111開設在主體11的左側面、出風口開設在主體11的右側面上、散熱風機4設置在出風格柵113內側進行描述的,但這種設置方式並非一成不變,本領及技術人員可以結合實際應用場景進行調整,這種調整並未偏離本申請的原理。例如,進風口111和出風口還可以分別開設在主體11的上側面和下側面,相應地翅片212的設置方向也需要更改為大致豎直方向。再如,散熱風機4除設置在出風格柵113內側外,還可以設置在進風格柵112內側。
再如,在另一種可替換的實施方式中,在滿足基本散熱的前提下,上述優選實施方式中的某個或某幾個特徵可以省略。例如,散熱風機4是可選器件,當自然散熱不能滿足散熱需要時需配置散熱風機4。再如,前述的封蓋22、安裝槽211、翅片212、進風格柵112、出風格柵113等均可以有選擇性地省略。
當然,上述可以替換的實施方式之間、以及可以替換的實施方式和優選的實施方式之間還可以交叉配合使用,從而組合出新的實施方式以適用於更加具體的應用場景。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儘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實施例包括其它實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徵而不是其它特徵,但是不同實施例的特徵的組合意味著處於本創作的範圍之內並且形成不同的實施例。例如,在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要求保護的實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組合方式來使用。
至此,已經結合附圖所示的優選實施方式描述了本創作的技術方案,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理解的是,本創作的保護範圍顯然不局限於這些具體實施方式。在不偏離本創作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相關技術特徵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換,這些更改或替換之後的技術方案都將落入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之內。
1:外殼 11:主體 111:進風口 112:進風格柵 113:出風格柵 12:飾板 2:散熱內殼 21:壓鑄殼體 211:安裝槽 212:翅片 22:封蓋 3:電源部件 31:印刷電路板(PCB) 32:電源模塊 4:散熱風機
下面參照附圖並結合直流充電樁來描述本創作的充電設備。附圖中: 圖1為本創作的直流充電樁的爆炸圖; 圖2為本創作的直流充電樁的主視圖; 圖3為圖2在A-A處的局部剖視圖; 圖4為圖2在B-B處的局部剖視圖; 圖5為本創作的電源部件與壓鑄殼體的裝配主視圖; 圖6為圖5的右視圖。
11:主體
111:進風口
112:進風格柵
113:出風格柵
12:飾板
2:散熱內殼
21:壓鑄殼體
211:安裝槽
212:翅片
22:封蓋
3:電源部件
31:印刷電路板(PCB)
32:電源模塊
4:散熱風機

Claims (10)

  1. 一種充電設備,包括: 一外殼,所述外殼上設置有一進風口和一出風口,所述進風口與所述出風口之間形成一散熱通道; 一散熱內殼,所述散熱內殼安裝於所述外殼內部,並且所述散熱內殼至少部分位於所述散熱通道; 一電源部件,所述電源部件安裝於所述散熱內殼中。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充電設備,其中,所述散熱內殼包括一壓鑄殼體和一封蓋,所述封蓋與所述壓鑄殼體密封連接,所述電源部件嵌設於所述壓鑄殼體內。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充電設備,其中,所述電源部件包括一印刷電路板(PCB)和安裝在所述印刷電路板(PCB)一側的一電源模塊,安裝好後,所述電源模塊朝向所述壓鑄殼體的一側。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充電設備,其中,所述壓鑄殼體的內表面形成有用於固定所述電源模塊的一安裝槽,所述電源模塊嵌設於所述安裝槽。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充電設備,其中,所述壓鑄殼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一翅片。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充電設備,其中,所述翅片在所述壓鑄殼體的外側沿氣流方向延伸設置。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充電設備,其中,所述充電設備還包括一散熱風機,所述散熱風機設置於所述進風口處或所述出風口處。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充電設備,其中,所述外殼包括一主體和一飾板,所述飾板可拆卸地連接於所述主體上。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充電設備,其中,所述進風口和所述出風口分別開設在所述外殼的兩個相向設置的側面上。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充電設備,其中,所述進風口設置有一進風格柵,所述出風口設置有一出風格柵。
TW110203473U 2020-08-06 2021-03-30 充電設備 TWM61592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6665.2U CN212765766U (zh) 2020-08-06 2020-08-06 充电设备
CN202021616665.2 2020-08-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5929U true TWM615929U (zh) 2021-08-21

Family

ID=75051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3473U TWM615929U (zh) 2020-08-06 2021-03-30 充電設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5766U (zh)
TW (1) TWM615929U (zh)
WO (1) WO20220278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8661405U (zh) * 2022-10-26 2023-03-21 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ip防护功能的风道结构
CN115742806B (zh) * 2022-12-06 2024-05-03 浙江富士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超级充电桩的降温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63696U (zh) * 2012-05-15 2013-01-09 珠海西玛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的密封结构
CN203554839U (zh) * 2013-10-16 2014-04-16 常州市武进红光无线电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电源外壳
JP3207082U (ja) * 2016-08-09 2016-10-20 李魁杓 電動車制御器の放熱構造
CN206061399U (zh) * 2016-09-12 2017-03-29 易充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桩散热结构
CN206664250U (zh) * 2017-04-26 2017-11-24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
CN207665355U (zh) * 2017-12-30 2018-07-27 江苏云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冷却充电桩
CN212046939U (zh) * 2019-12-27 2020-12-01 温晓丽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27890A1 (zh) 2022-02-10
CN212765766U (zh) 202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615929U (zh) 充電設備
CN207340352U (zh) 一种空调电控盒
JP2009287904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1202887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3665450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3039360B2 (ja) 空気調和機用室外機
CN209746481U (zh)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计算机机壳
CN217876206U (zh) 除湿机
JP4042520B2 (ja) 通信機器の実装構造とその放熱方法
JP2580507Y2 (ja) 電子機器の冷却装置
JP2002218736A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04349548A (ja) ヒートシンクとこれを備えた電気制御装置
JP7408322B2 (ja) ダク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装ユニット
CN213488418U (zh) 一种烹饪电器的散热结构
CN219228271U (zh) 一种电箱散热结构
CN219679064U (zh) 一种防干扰散热结构及超声波装置
CN219586818U (zh) 一种用于电动挖掘机后机罩的散热结构
CN217495201U (zh) 三维打印设备
JP3826520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8103719U (zh) 壳体结构、电控装置及空气调节器
CN218848686U (zh) 一种服务器
CN221098780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683502U (zh) 一种3d打印机的环绕散热系统
CN21768540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993527U (zh) 一种室外机电控散热结构及空调室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