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7689U - 稻穀脫殼選別機 - Google Patents

稻穀脫殼選別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7689U
TWM597689U TW108216595U TW108216595U TWM597689U TW M597689 U TWM597689 U TW M597689U TW 108216595 U TW108216595 U TW 108216595U TW 108216595 U TW108216595 U TW 108216595U TW M597689 U TWM597689 U TW M59768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sorting
elevator
swing
mix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6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清家丈晴
丸岡政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井關農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井關農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井關農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97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7689U/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稻穀脫殼選別機,係具有照明器具,使擺動選別板上的混合米的可見性良好且高效地組裝於擺動選別裝置。前述稻穀脫殼選別機在機體配置有稻穀脫殼裝置(2)、風選部(3)以及擺動選別裝置(6),且具備照明具(76),在擺動選別板(14)的上方且在前述擺動選別板(14)的擺動方向較長,前述照明具(76)設置為能夠照射擺動選別板(14)的選別終端側(T)。而且,在穩定的選別狀況下,照明具(76)構成為能夠越過混合米區域(C)而照射糙米區域(A)的擺動選別板(14)的選別終端側(T)。

Description

稻穀脫殼選別機
本創作有關於稻穀脫殼選別機,特別有關於照明具的配置,前述照明具係照射對稻穀和糙米進行比重選別的多級結構的擺動選別板面。
在現有稻穀脫殼選別機中,具有如下結構:在承接利用稻穀脫殼裝置碾出的碾出米且進行擺動選別的擺動選別板的選別排出口部設有由透明件構成且承接前述混合米並進行流出引導的透明板,設有從該透明板的下側向上側進行透射照明的照明燈(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11112號公報。
[新型所欲解決之課題]
根據專利文獻1的結構,藉由照明燈的點亮,照明從透明板的下側朝向上側透射,從下側照射透射在該透明板上表面向選別排出口流動的糙米、稻穀。此時,糙米容易使該透射照明透射並吸收而視覺上成為大致半透明的狀態,稻穀由於難以使透射照明透射,因此較暗淡且視覺上成為大致黑色的狀態。其結果,產生如下功效,即使糙米的流動的狀態、位置難以觀察,但能夠明確地進行僅稻穀的流動的狀態的識別。
但是,由於為將照明燈設於透明板的下側的結構,因此結構複雜,且視野也容易受限。
本創作的課題在於提供擺動選別裝置的照明器具,使擺動選別板上的混合米的可見性良好且高效地組裝於擺動選別裝置。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創作採取了用於解決前述課題的如下的技術方案。
方案1為一種稻穀脫殼選別機,係在機體配置有稻穀脫殼裝置2、風選部3以及擺動選別裝置6,且具備:照明具76,在擺動選別板14的上方且在前述擺動選別板14的擺動方向較長,前述照明具76設置為能夠照射前述擺動選別板14的選別終端側T。
方案2根據方案1所記載之稻穀脫殼選別機,其中在穩定的選別狀況下,前述照明具76構成為能夠越過混合米區域C而照射糙米區域A的前述擺動選別板14的前述選別終端側T。
方案3根據方案2所記載之稻穀脫殼選別機,其中在前述擺動選別板14的上方設有吸塵筒體(74),前述吸塵筒體(74)係設於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投入口與前述風選部3的吸引管道3b之間且從由前述精加工米升降機7排出的精加工米吸引去除塵埃,於前述吸塵筒體74或支撐前述吸塵筒體74的壁部件75f使前述照明具(76)被支撐。
方案4根據方案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稻穀脫殼選別機,其中設有覆蓋前述擺動選別板14的上方的上表面罩71,在前述上表面罩71能夠開閉地設置透明檢查罩73,使前述照明具76位於比前述透明檢查罩73的後端靠後方。
方案5根據方案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稻穀脫殼選別機,其中在前述風選部3的背面側設有混合米升降機4,前述混合米升降機4內置鏟斗4b並對在前述稻穀脫殼裝置2脫殼後的混合米進行掏穀,設有精加工米升降機7,前述精加工米升降機7內置鏟斗並對在前述擺動選別裝置6選別出的糙米進行掏穀,在前述混合米升降機4的下部設置有使噴風方向朝向前述混合米升降機4的底部地進行噴風的噴氣嘴40,在前述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下部設置有使噴風方向朝向前述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底部地進行噴風的噴氣嘴,具備切換單元(51),前述切換單元(51)係為了向前述混合米升降機4側的噴氣嘴40或前述精加工米升降機7側的噴氣嘴的其中一方進行氣體供給或停止氣體供給而切換,在氣體供給中前述照明具76閃爍。 [新型功效]
根據方案1或方案2所記載之稻穀脫殼選別機,在從擺動選別板14的上方觀察擺動選別板14的面時,能夠明確地確認接近擺動選別板14而設置的精加工分隔板及稻穀分隔板的位置,提高可見性。
根據方案3所記載之稻穀脫殼選別機,在方案2所記載之功效的基礎上,利用設置在擺動選別板14的上方的吸塵筒體74或支撐該吸塵筒體74的壁部件75f支撐照明具76,因此能夠良好地安裝。
根據方案4所記載之稻穀脫殼選別機,在方案1至方案3所記載之功效的基礎上,在藉由透明檢查罩73目視確認擺動選別板14的面時,來自照明具76的光照不會直接進入眼睛。
根據方案5所記載之稻穀脫殼選別機,除了方案1至方案3所記載之功效之外,還容易識別空氣供給。
基於圖式,對本創作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首先,對作為本創作的應用對象的稻穀脫殼選別機的整體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稻穀脫殼選別機1構成為具備:機體正面側左端的稻穀脫殼裝置2;風選部3,具備稻殼管道3a;混合米升降機4及混合米容器5,配置在風選部3後部;擺動選別裝置6,在後部承接該混合米容器5且前後較長;以及擺動選別裝置6側方的精加工米升降機7。
如圖2的主視圖所示,稻穀脫殼選別機1的內部結構為:在輥型稻穀脫殼裝置2的上方配置容納稻穀的稻穀料斗2a,對從該稻穀脫殼裝置2脫出的穀粒藉由風選部3進行風選處理,並將分離出的稻殼從稻殼管道3a排出,並且,將風選穀粒(稻穀與糙米的混合米)藉由混合米升降機4積存於混合米容器5,將該混合米從可進行供給調節的混合米容器5供給至圖3所示那樣的擺動選別裝置6的選別始端部H側,藉由該擺動選別裝置6的左右方向的擺動動作,將糙米比重選別至上擺側,藉由根據該糙米的選別區域A在選別終端側T配置可動糙米精加工分隔板8,將選別糙米分隔,並經由至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排出路9而作為精加工糙米排出(圖3)。
另一方面,被選別到擺動選別裝置6的下擺側的稻穀,藉由符合該稻穀區域B地配置可動稻穀分隔板10,將稻穀區域B的選別稻穀經由至投擲器11的再脫殼路12而再次返回供給至稻穀脫殼裝置2,被選別到剩餘的混合米區域C的混合米經由至混合米升降機4的再選別路13而再次循環供給至擺動選別裝置6。這樣,隨著脫殼作業的進行而將糙米選別,並從糙米區域A藉由精加工米升降機7作為精加工糙米排出。
對擺動選別裝置6詳細進行說明。如圖4中的(a)的主視圖、圖4中的(b)的側視圖以及圖5所示,一體地構成將前後較長的擺動選別板14藉由兩側板14a、14b固定為複數層的選別部和由在選別部上部背面側承接混合米並將之分配供給至各擺動選別板14的分配用承接部15構成的混合米分配部,在作為下擺側的左側板14a具備將稻穀區域B的選別稻穀引導至再脫殼路12的稻穀糙米分離體16。
構成擺動選別裝置6的複數層結構的擺動選別板14分別形成有複數個選別用的凹部14c,整體以左右方向的右側較高的方式傾斜,並且使選別始端側H的後端部較高,從分配用承接部15承接混合米,同時左右傾斜擺動,由此將各自的前端部作為選別終端側T對穀粒進行比重選別。在擺動選別板14的上擺側形成糙米層的糙米區域A,在下擺側形成稻穀層的稻穀區域B,在中間部形成混合米層的混合米區域C。
而且,對於擺動選別裝置6的每個擺動選別板14,在稻穀區域B的選別終端側T的側部設置取出稻穀區域B的稻穀的稻穀引導口17,在與該稻穀引導口17的側方對置的位置經由側板14a安裝有箱型狀的稻穀糙米分離體16。構成為各擺動選別板14各自的稻穀區域B的稻穀穿過稻穀引導口17流入稻穀糙米分離體16,在此對混入稻穀的糙米進行分離,並將稻穀引導至前述再脫殼路12,將糙米引導至再選別路13。
在稻穀糙米分離體16內設有與擺動選別板14的層數相應的多孔板16a,該多孔板16a形成有作為下漏混在稻穀中的糙米的網眼體的複數個穿孔。在各多孔板16a的下方分別設置承接下漏選別出的糙米的糙米引導板16b。亦即,構成為將多孔板16a和糙米引導板16b在上下方向交替地配置。
在糙米引導板16b的糙米排出側設有對從各糙米引導板16b排出的糙米統一地進行藉由引導的糙米引導通路18,且將該糙米引導通路18與前述再選別路13連通。另外,設有對在各層的多孔板16a未漏下的稻穀統一地進行藉由引導的稻穀引導通路19,且連通稻穀引導通路19和再脫殼路12。
本實施方式的糙米引導通路18配置於糙米引導板16b的側方,稻穀引導通路19配置於多孔板16a的前側。
設為將各多孔板16a和糙米引導通路18用稻穀分隔壁16S分隔,糙米引導板16b和糙米引導通路18連通的結構,且構成為將各多孔板16a和稻穀引導通路19連通,將糙米引導板16b和稻穀引導通路19用糙米分隔壁16G分隔。亦即,多孔板16a、糙米引導板16b、稻穀引導通路19、糙米引導通路18、稻穀分隔壁16S、糙米分隔壁16G設於稻穀糙米分離體16的箱體內。
稻穀區域B的稻穀從設於複數層的擺動選別板14的每一個的稻穀引導口17流入稻穀糙米分離體16的多孔板16a。藉由多孔板16a混入的糙米下漏,殘留於多孔板16a上的稻穀被稻穀分隔壁16S阻止向糙米引導通路18的流入並且流入稻穀引導通路19,下落並被引導至再脫殼路12。另外,在多孔板16a下漏的糙米下落供給至糙米引導板16b,被糙米分隔壁16G阻止向稻穀引導通路19的流入並且進入糙米引導通路18,並下落而被引導至再選別路13。根據本結構,能夠將混在從稻穀區域B取出的稻穀的糙米藉由每層的選別而無滯留且高精度地選別。
該情況下,沿側板14a的外側設置稻穀糙米分離體16,基於前後方向較長的多孔板16a形成較長的選別行程,由此能夠提高稻穀和糙米的選別精度,因此能夠使返回稻穀脫殼裝置2的糙米量降低,降低因二次脫殼而產生的表皮受損,降低糙米的量。另外,可以使選別出的糙米經再選別路13迅速進行再選別處理。
另外,各糙米引導板16b設置在稻穀引導口17的多孔板16a的下方將糙米向糙米引導通路18側送出的傾斜角度,由此從多孔板16a承接的下漏選別穀粒迅速被引導,可進行無滯留的高效的再選別。另外,多孔板16a以與擺動選別板14平行的姿勢設置,且構成為與擺動選別板同樣地在前後方向前低地傾斜,因此,能夠將稻穀順滑地排出至稻穀引導通路19。
另外,在糙米引導通路18的下端連接向擺動選別板14的下方傾斜而設置的再選別連通部18a,藉由將再選別連通部18a與再選別路13連通,成為在稻穀引導通路19的後方設置再選別連通部18a,能夠簡潔地構成藉由稻穀糙米分離體16分離出的稻穀和糙米各自的搬送行程。
前述分配用承接部15設於混合米容器5的下方,將來自混合米容器5的混合米經由大寬度地形成的移送流槽部15a供給至從複數層擺動選別板14的背面側向各層分配的分配流槽14d。在圖6的含有局部向視圖的透視主視圖所示的分配用承接部15,為了分離混在混合米中的長條異物D而以橫姿勢設有形成有穿孔的承接部多孔板20,面向其排出端形成有用於將長條異物D向側方排出的側部排出口21。在從承接部多孔板20的排出端到側部排出口21之間設置選別部多孔板22,係形成有將混合米下漏並供給至最上層的擺動選別板14的穿孔。穿孔至少遍及全寬地形成於承接部多孔板20的排出端側。幾乎大部分的混合米從承接部多孔板20下漏至移送流槽部15a,並朝向分配流槽14d被移送,因此也可以在該移送流槽部15a適當形成移送齒軌。 在分配用承接部15的下擺側,以能夠使從前述分配流槽14d向各層的擺動選別板14的流入量均勻化的方式設有流量調節用的均勻閥23。另外,後續的選別部多孔板22雖然為短區間,但朝向側部排出口21稍微向上傾斜,使長條異物D的移送遲緩,並且使殘留的混合米下漏。
前述結構的承接部多孔板20將從混合米容器5承接到的混合米藉由擺動動作下漏至下方的移送流槽部15a,由此分配供給至各擺動選別板14,另外,殘留於承接部多孔板20的混合米中的長條異物D藉由擺動而被移送至承接部多孔板20的終端側。該長條異物D進一步向選別部多孔板22移動,將混在長條異物D中的混合米下漏而供給至最上層的擺動選別板14,另一方面,長條異物D從側部排出口21排出。由此,藉由基於承接部多孔板20和選別部多孔板22實現的簡單的結構,能夠依次排出稻草屑等長條異物D。
在該情況下,由於在與最上層的擺動選別板14對置的位置配置有選別部多孔板22,因此不需要特殊的引導部件,且能夠將混合米供給至擺動選別板14。另外,選別部多孔板22上升傾斜地形成至側部排出口21,由此長條異物D的移動被抑制,能夠可靠地下漏混合米。
如圖7中的(a)的分解立體圖及圖7中的(b)的主要部位側視圖所示,承接來自側部排出口21的長條異物D的異物承接部21D構成為在側部排出口21的正下方位置設有能夠使在覆蓋擺動選別板14的背面側的外裝罩24的伸出部24a所形成的開口開放的承接板部24b。亦即,承接板部24b形成了外裝罩24的一部分。
該異物承接部21D藉由鉸鍊等可開放地軸支撐承接板24b,由此,在關閉時防止來自外部的異物的侵入,並且從側部排出口21承接並積存從混合米分配部承接到的混合米分離出的長條異物D。藉由在機體的側方位置以轉動的方式開放操作承接板部24b,承接板部24b成為傾斜導向件,該積存異物D下落排出至設備外,因此作業者不接觸積存異物D,並且能夠將異物D容納於下方配置的容納部件(未圖示)。
該情況下,藉由設置分隔件24c,包圍形成於伸出部24a的開口,能夠防止承接板部24b承接到的異物D的散亂。
在前述擺動選別裝置6的上部,在比前述分配用承接部15靠前側設有覆蓋最上層的擺動選別板14的上方的上表面罩71。進一步地,以與該上表面罩71連續的方式設有覆蓋複數層擺動選別板14的前表面的前表面罩72。這些上表面罩71及前表面罩72緊固固定於擺動選別裝置6的機架部。在上表面罩71的偏前側繞後部側轉動支點X可開閉地設有透明樹脂製的透明檢查罩73。在前述上表面罩71的下表面且偏後方支撐有從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精加工米吸引塵埃的吸塵筒體74的中途部。亦即,柔性材料的吸塵筒體74設於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投入口與前述風選部3的吸引鼓風機3b至稻殼管道3a之間,構成為從由精加工米升降機7排出的精加工米吸引去除塵埃。而且,以被上表面罩71和在該上表面罩71的內側藉由焊接等手段呈下垂狀地固定的筒體支撐框75包圍的狀態支撐。亦即,由為了形成前後一對壁部件75f、75r以及底部75b而彎曲形成的板金件的筒體支撐框75和上表面罩71形成將左右開口的矩形筒體,藉由使吸塵筒體74插通,使其中途部由筒體支撐框75支撐。
如圖8中的(A)至圖8中的(C)所示,在前述筒體支持枠75的前側的壁部件75f設有在擺動選別板14的擺動方向亦即左右方向較長的照明具76,且構成為能夠從擺動選別板14的上方照射擺動選別板14的排出前端部側也就是選別終端側T。亦即,照明具76構成為將如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管)的發光元件用作光源,在直管狀罩內將複數個LED以預定間隔串聯排列,而且,在一方的壁部件75f的前表面固定有支撐柱77,在彎曲成銳角的前端部固定安裝有照明具76的座面。 照明具76照射方向設為,從擺動選別板14的上方的安裝位置藉由銳角彎曲而朝向斜下方,且如前述所地能夠照射擺動選別板14的選別終端側T。
如上述地構成的照明具76的照射朝向擺動選別板14的排出前端部,因此在從擺動選別板14的上方觀察擺動選別板14的面時,能夠明確地確認相對於擺動選別板14的可動糙米精加工分隔板8及可動稻穀分隔板10的位置,提高可見性。
此外,照明具76如前述地構成為在擺動選別板14的擺動方向亦即左右方向較長,具體而言,以能夠在穩定的選別狀況下越過前述混合米區域C照射糙米區域A的擺動選別板14的選別終端側T(排出前端部)的方式設定照明具76的長邊方向長度及相關的複數個LED的排列結構。
另外,照明具76設於構成為用於支撐前述吸塵筒體74的上表面罩71的壁部件75f,因此藉由利用為了設置吸塵筒體74而所需的部件進行安裝,能夠進行良好的安裝。若採用能夠將吸塵筒體74的一部分藉由板金化等替代為壁部件75f的結構,則也能夠直接支撐於吸塵筒體74。
對照明具76與設於上表面罩71的透明檢查罩73的轉動支點X的關係進行說明。如圖8中的(D)所示,透明檢查罩73形成為截面稍微L字型,且構成為使一體成型於後側下部的凸起部73a與構成為上表面罩71的軸支撐部71a一致,並藉由具有左右方向的軸心的支撐軸78連結,藉由以該支撐軸78為轉動支點X上下轉動,透明檢查罩73能夠開閉上表面罩71的開口部。設置為從轉動支點X亦即凸起部73a到透明檢查罩73的後端具有距離且在上表面罩71的開口部與透明檢查罩73後端側之間不產生間隙。照明具76和轉動支點X雖然接近,但照明具76的位置以不會干涉透明檢查罩73的後端的方式位於比轉動支點X靠後部側亦即位於上表面罩71的下部的進深側。因此,即使在打開透明檢查罩73進行內部檢查的情況下,來自照明具76的照光也不會直接進入眼睛。
接下來,前述吸塵筒體74連接於前述風選部3的吸引鼓風機3b而產生塵埃吸引風,能夠從稻殼管道3a排出塵埃。該稻殼管道3a的吸引鼓風機3b具備風扇3c,吸引鼓風機3b的吸引口採用設定了風選部3的主風路用和吸塵筒體74的吸引風路用的各吸氣面積但能夠變更該吸氣面積的結構,在脫殼選別作業結束後,使吸塵筒體74側的吸引風路的面積增加,由此能夠在脫殼作業後將大量殘留的塵埃、殘米利用吸引鼓風機3b吸引而從稻殼管道3a排出。
在圖9中示出了吸塵筒體74的端部結構。與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投入口7a的精加工米排出口7c相鄰地構成吸塵口7d,且構成為吸塵筒體74的端部的插入筒74b可在該吸塵口7d裝卸自如且可以保持。若取下吸塵筒體74的端部,則將插入筒74b的矩形開口部74c作為掃除口,結合柔性筒體結構,能夠用於機體各部分及機體周圍的清掃。
基於馬達25的稻穀脫殼選別機各部分的傳動結構(圖10)為如下形態:從馬達25經由第一帶部件26在軸支撐稻穀脫殼裝置2的脫殼輥2b、2b的輥軸2c傳動,從該輥軸2c經由第二帶部件27在碾出米移送架28的擺動軸28a、混合米升降機4的連動軸4a、二號螺旋件29的軸、以及擺動選別裝置6的連動軸等傳動。從前述混合米升降機4的連動軸4a經由第三帶部件30在混合米升降機4的連動軸4a和混合米螺旋件31的軸傳動,從前述二號螺旋軸29經由第四帶部件32在吸引鼓風機3b的風扇3c的軸傳動,從前述擺動選別裝置6的連動軸經由第五帶部件33在擺動曲軸6b傳動,經由第六帶部件34在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軸傳動。
此外,也可以構成為將第二帶部件27分成兩部分。亦即,將輥軸2c、碾出米移送架28的擺動軸28a、混合米升降機4的連動軸4a藉由V形帶部件形態的分割第一帶部件27A連動,將混合米升降機4的連動軸4a、二號螺旋件29的軸29a、擺動選別裝置6的擺動曲軸6b、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連動軸7B藉由六角帶部件形態的分割第二帶部件27B連動(圖11)。若這樣構成,則在稻穀脫殼裝置2施加有堵塞等負載的情況下,分割第一帶部件27A會打滑而不容易對分割第二帶部件27B施加負載。
接下來,基於圖12中的(a)、圖12中的(b)、圖13對混合米移送結構和殘米處理結構進行說明。前述混合米螺旋件31配置於混合米移送流槽35內,構成為承接從前述稻穀脫殼裝置2的碾出米移送架28流下的碾出米和前述再選別路13的混合米並移送至前述混合米升降機4。在閉合帶4c裝配有複數個鏟斗4b、4b…,捲繞於上下的滑輪4d之間的混合米升降機4豎立設置於稻穀脫殼選別機1的機體後部且風選部3的後方。而且,將前述混合米移送流槽35的移送終端側連接於混合米升降機4的下端側。構成為該混合米移送流槽35的連接部35a固定於前述鏟斗4b的穀粒鏟起側(下降步驟側),藉由混合米螺旋件31的旋轉在混合米移送流槽35內被移送的混合米從至混合米升降機4的下端側壁的連通開口部被流下引導至升降機4的下部。
沿混合米移送流槽35的搬送方向具備開閉閥36,構成為可開閉混合米移送流槽35的底部,能夠將積攢於該移送流槽35的底部的殘米排出。在開閉閥36的下方具備殘米承接箱37,作為承接排出的殘米的殘米承接部。
此外,構成為混合米升降機4相對於稻穀脫殼選別機1的機體具有前述第二帶部件27的配設空間,且在後方亦即比覆蓋機體背面的背面罩38隔開適當間隔靠後方豎立設置,而且混合米移送流槽35的前述連接部35a亦即移送流槽終端側也位於比機體靠後方,設於前述混合米移送流槽35的底部開口以及與之對應的開閉閥36配設於機體內側的區間。
而且,在前述混合米升降機4的下部配置有第一噴氣嘴40。如圖14中的(b)所示,第一噴氣嘴40安裝於與連接前述混合米移送流槽35的一側相反側的側壁,因此該第一噴氣嘴40的噴風方向(丙)設定為朝向混合米升降機4的底部的斜下方向。此外,構成為從設置於稻穀脫殼選別機1機體前方的壓縮機41經由連接管42向該第一噴氣嘴40供給壓縮空氣。
如前述地,由於設有第一噴氣嘴40,因此在脫殼選別運轉結束後使混合米升降機4的底部的殘米藉由來自噴嘴的噴氣而跳起,能夠高效地進行鏟斗4b、4b…的鏟起。
另外,在前述混合米移送流槽35的與混合米升降機4的連接部35a設有第二噴氣嘴43。第二噴氣嘴43裝配於混合米移送流槽35的上壁部,將噴嘴噴風方向設為朝向與基於混合米螺旋件31得到的移送方向(乙)相反的移送方向。此外,第二噴氣嘴43的支撐體44由基底板44a和具有噴嘴裝配面44b的上方鼓出狀部44c構成,且與形成於混合米移送流槽35的連接部35a上壁部的孔部對應地裝配。噴嘴裝配面44b與水平面具有角度α,決定了第二噴氣嘴43的噴風方向(甲)。
這樣,由於設有第二噴氣嘴43,在脫殼選別運轉結束後,在使混合米螺旋件31和混合米升降機4驅動的狀態下,打開開閉閥36,從第二噴氣嘴43噴出空氣,由此能將要向混合米移送流槽35的移送終端側移送的混合米從基於開閉閥36得到的開口部回收到殘米承接箱37。由於在混合米移送流槽35的連接部35a未構成開閉閥36,因此能夠藉由空氣噴出使殘米向與基於第二噴氣嘴43得到的移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存在開閉閥36的部位移動,能夠使殘米盡可能地少。
進一步地,在前述混合米移送流槽35的始端側朝向混合米移送方向設置第三噴氣嘴45,在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下部設置第四噴氣嘴。第三噴氣嘴45促進混合米移送流槽35內的殘米從開閉閥36向下方的排出。另外,由於利用裝配於機體前表面的檢查用蓋而裝配,因此可容易地進行檢查更換作業。裝配有具有基底板和噴嘴裝配面的支撐部。而且,第四噴氣嘴使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底部的殘米跳起,可提高鏟斗的鏟起效率。
在此,至混合米升降機4側的第三噴氣嘴45的空氣管和至精加工米升降機7側的第四噴氣嘴的空氣管係將至殘米量、糠量較多的混合米升降機4側的空氣管徑設定為較大(例如φ8mm),將至精加工米升降機7側的空氣管徑設定為較小(例如φ6mm)。藉由使空氣管徑不同,能夠防止所謂的誤裝。
前述壓縮機41設置於稻穀脫殼選別機1機體前側,在機體正面側的前面罩49,於該壓縮機41串聯連接空氣過濾器50、空氣閥51。從切換空氣的供給停止的空氣閥51分支出兩個並連接第一連接管42a、第二連接管42b,其中,第一連接管42a經由中途分支部連接於前述第三噴氣嘴45及第四噴氣嘴。另一方面,第二連接管42b延長至機體背面,連接於前述第一噴氣嘴40及第二噴氣嘴43。此外,空氣閥51為切換單元的一個形態,但是如後述地採用電磁操作的方向控制閥形態。
前述空氣過濾器50向機體的裝配是任意的,也能夠配置於具備操作桿55等的操作部的左側。使維護性良好。另外,藉由在機體的電源線束類(未圖示)的配設部位附近配置空氣過濾器50,能夠利用電源線束類的處理,相應的配置變得容易。在如後述地將空氣閥51構成為機械式的情況下,空氣過濾器50的高度適合處於比空氣閥51低的位置。連結空氣過濾器50、空氣閥51的連接管配置於裝卸自如的機體罩的內側。能夠提高維護性、清掃性。
如圖15中的(a)至圖15中的(b)所示,在前述風選部3的正面設有操作桿55,且設為沿左右方向的導向槽56來回操作自如。若將操作桿55操作至導向槽56的左側端部的第一操作位置,則處於啟動/停止狀態,將稻穀閘閥57切換到關閉狀態,將擺動驅動裝置58切換到切斷狀態,將循環/排出切換閥59切換到循環狀態,「啟動/停止」燈L1點亮。另外,若將操作桿55切換到導向槽56的左右方向中間部的第二操作位置,則將稻穀閘閥57切換到打開狀態、將擺動驅動裝置58切換到驅動狀態、將循環/排出切換閥59切換到循環狀態,「循環」燈L2點亮。另外,若將操作桿55切換到導向槽56的右側端部的第三操作位置,則將稻穀閘閥57切換到打開狀態、將擺動驅動裝置32切換到驅動狀態、將循環/排出切換閥59切換到排出狀態,「排出」燈L3點亮。
此外,循環/排出切換閥59構成切換為將前述擺動選別板14的面的選別糙米經由排出路9引導至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排出側和將選別糙米引導至再選別路13側的循環側。由於若擺動選別板14的面的被選別物少則稻穀會被混入精加工糙米中,因此將循環/排出切換閥59切換到循環側,從再選別路13經由混合米升降機4返回擺動選別板14,並且一部分經由再脫殼路12能夠回到稻穀脫殼裝置2,結合再脫殼步驟,能夠對殘米進行脫殼選別處理。如圖16所示,該循環/排出切換閥59構成為藉由循環/排出切換馬達M1進行切換。另外,操作桿55和循環/排出切換閥59藉由循環/排出操作金屬線60連動連結,連動地構成為藉由操作桿55的操作,對稻穀閘閥57、擺動接入滑輪61以及循環/排出切換閥59進行切換操作。
脫殼輥2b、2b的間隙調節構成為藉由輥間隙調節馬達M2的驅動進行。
在稻穀脫殼選別機的正面中央上部設有操作盤62。在該操作盤62的左右一側(圖例中右側)位置設有電源接通/斷開開關63、運轉開關64、停止開關65等。在操作盤62的上側具備數位顯示部66、顯示切換開關67。
在前述操作盤62及操作桿55的主視視野中的一側、圖例中左側且接近操作桿55的導向槽56的位置設置有切換前述空氣閥51的閥開關68。前述空氣閥51不僅進行空氣的供給與停止的切換,還具備切換為了向第一連接管42a側或第二連接管42b側供給空氣而切換方向的功能,採用了構成為可切換為向第一連接管42a供給空氣的第一位置、停止空氣供給的中立的第二位置、以及向第二連接管42b供給空氣的第三位置的電磁操作的方向控制閥形態。而且,採用閥開關68從中央的中立位置向右方向或左方向轉動而於三個位置切換的結構,以在閥開關68的右側轉動位置將前述空氣閥51切換到第一位置(甲)、在閥開關68的中立位置將空氣閥51切換到第二位置(乙)、在閥開關68的左側轉動位置將空氣閥51切換到第三位置(丙)的方式,採用將未圖示的電磁螺線管勵磁的結構(參照圖17)。
如前述地,能夠藉由作業者操作閥開關68而切換空氣閥51,因此能夠根據作業進展適當地進行殘米處理。例如,在處理混合米升降機4的殘米時,使閥開關68從中立位置的第二位置(乙)向左方向轉動而將空氣閥51切換到第三位置(丙)。於是,能夠經由第二連接管42b從前述第一噴氣嘴40及第二噴氣嘴43噴出空氣,能夠處理混合米升降機4的下部的殘米。另一方面,在處理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殘米時,使閥開關68從中立位置(乙)向右方向轉動而將空氣閥51切換到第一位置(丙),由此能夠經由第一連接管42a從前述第三噴氣嘴45及第四噴氣嘴噴出空氣,能夠處理混合米移送流槽35的殘米及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下部的殘米。
作為空氣閥51的切換操作單元的閥開關68如下轉動操作:以中立位置為中央,朝向左右中的一方轉動則向混合米升降機4的噴氣嘴45供給,而朝向左右中的另一方轉動則供給至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噴氣嘴40,因此,能夠構成操作操作盤62並且亦操作作為切換操作單元的空氣閥51,能夠使一邊操作操作盤62一邊進行的操作容易化。
操作盤62和作為切換操作單元的閥開關68配備於機體的正面側,其中,在主視視野下,將操作盤62配置於稻穀脫殼裝置2與風選部3之間,閥開關68配置於操作盤62與稻穀脫殼裝置2之間,亦即在圖式的例中,在操作盤62的左側配置閥開關68,而且將轉動操作的方向設定為藉由從閥開關68的中立位置向左方的轉動操作而向混合米升降機4噴出空氣,藉由從中立位置向右方的轉動操作而向精加工米升降機7噴出空氣,因此,與兩個升降機混合米升降機4、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配置位置一致,容易視覺確認。此外,該情況下,藉由前述操作桿55的操作,利用第二操作位置處的「循環」燈L2和第三操作位置處的「排出」燈L3。也就是,向混合米升降機4噴出空氣時將「循環」燈L2點亮,向精加工米升降機7噴出空氣時將「排出」燈L3點亮,由此作業者能夠確認處於哪個部位的清掃模式運轉。
進一步地,也可以構成為替代「循環」燈L2、「排出」燈L3或與此同時地使前述照明具76閃爍。能夠使空氣噴出時機明確化,且能夠在適當的時機進行空氣供給。此外,也可以構成為能夠區別並通知對混合米升降機4的空氣供給和對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空氣供給。藉由使照明具76的閃爍形態不同,例如,藉由閃爍週期的不同等,能夠進行區別而能夠判斷是對哪個升降機的空氣供給,因此,提高作業性。
接下來,基於圖18,對脫殼選別作業結束時的殘米處理步驟中的氣體噴出控制進行說明。當將運轉開始設為接通時,主馬達25接通,並且裝置各部分驅動(S101、S102)。若將位於第一操作位置的操作桿55向第二操作位置移動,則稻穀閘閥57打開,開始脫殼選別運轉(S103、S104)。
於若干期間內進行了脫殼的稻穀糙米的混合米進行設備內循環,若在混合米容器5滯留預定重量被檢測出,則循環/排出切換閥59切換到排出側,選別出的糙米經由精加工米升降機7被取出到設備外(S105至S108)。
若脫殼選別作業接近結束,混合米容器5為預定重量以下,則循環/排出切換閥59切換到循環側,開始殘米處理運轉(S109至S111)。亦即,若循環/排出切換閥59切換到循環側,則剩餘稻穀在設備內循環,返回稻穀脫殼裝置2進行脫殼處理,當經過預定時間時,循環/排出切換閥59再次切換到排出側,殘米經由精加工米升降機7排出到設備外(殘米處理運轉,S109至S114)。
然後,在殘米的前述設備內循環中和循環/排出切換閥59切換到排出側後的直至經過預定時間的期間,將空氣閥51切換到向第二連接管42b供給來自壓縮機41的空氣的第三位置,向混合米升降機4噴出空氣,進行殘米處理。然後,切換到向第一連接管42a供給空氣的第一位置(甲),向精加工米升降機7噴出空氣,進行殘米處理(清掃模式運轉,S115至S117)。構成為該清掃模式運轉時,從連續空氣噴出切換到間歇空氣噴出。藉由連續噴出,能夠促進升降機底部的殘米的排出,之後,藉由間歇噴出,能夠有效地排出微量的殘米。然後,當清掃模式運轉結束時,主馬達25斷開(OFF),並且裝置各部分的驅動停止(S118)。
一旦結束脫殼選別作業後,若操作再清掃模式開關69,則主馬達25接通(ON),且在進行預定時間的各部分驅動的空轉運轉後,壓縮機41驅動。然後,將空氣閥51切換到向第二連接管42b供給空氣的第三位置,向混合米升降機4噴出空氣,進行殘米處理,之後,切換到向第一連接管42a供給空氣的第一位置,向精加工米升降機7噴出空氣,進行殘米處理(再清掃模式運轉,S119至S121)。前述的再清掃模式運轉時,需要注意操作桿55的操作方式。亦即,構成為在將操作桿55恢復操作至導向槽56的左側端部的第一操作位置的情況下,限制再清掃模式運轉。在進入執行脫殼輥2b、2b的間隙調節的初始設定模式的情況下,能夠避免再清掃模式運轉。
此外,圖16詳細地示出了圖18的S111、S112的殘米處理運轉、S115至S117的清掃模式運轉、以及S119至S121的再清掃模式運轉的關係。
在圖18中,對於向S115至S117的清掃模式運轉的轉移,可以構成為每次脫殼選別運轉中,S114的殘米排出運轉後自動地模式轉移至S115,也可以構成為僅有在運轉開始前有手動操作設於操作盤62的清掃模式開關70的情況下執行該清掃模式運轉。對於前述數位顯示部66,構成為以能夠倒數計時顯示清掃模式運轉的剩餘時間的方式構成,從而能夠通知作業者。
在清掃模式運轉中或再清掃模式運轉中,切換前述空氣閥51的閥開關68的操作切換輸出不基於閥開關68的轉動操作而自動地執行。圖19中,雖然標記了閥開關,但僅為用於從控制部輸出相當於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的信號的對比標記,係構成為即使沒有手動的旋轉操作閥開關68,與這些位置匹配的信號仍自動地輸出來切換控制空氣閥51。
雖將空氣閥51設為電磁操作的方向控制閥形態,但也可以採用基於機械式線軸操作的切換閥形態,將該切換閥和替代閥開關68的切換操作具利用金屬線、聯桿等機械地連動連結。簡而言之,只要構成為將能夠切換到前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的切換閥藉由電氣或機械地連通的切換操作單元連動即可。
如上述地,設有清掃模式運轉、再清掃模式運轉,因此在混合米升降機4的底部或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底部不會殘留殘米。然而,對於空氣噴出時間,構成為可變更,根據做為脫殼選別對象的穀物品種,例如,將粳米設為標準時間,但對於青稞,將空氣噴出時間延長。就青稞而言,塵埃的附著顯著,因此增長空氣噴出時間,能夠提高混入的異物的去除。
1:稻穀脫殼選別機 2:脫殼裝置 2a:稻穀料斗 2b:脫殼輥 2c:輥軸 3:風選部 3a:稻殼管道 3b:吸引鼓風機 3c:風扇 4:混合米升降機 4a:連動軸 4b:鏟斗 4c:閉合帶 4d:滑輪 5:混合米容器 6:擺動選別裝置 6b:擺動曲軸 7:精加工米升降機 7B:連動軸 7a:投入口 7c:精加工米排出口 7d:吸塵口 8:可動糙米精加工分隔板 9:排出路 10:可動稻穀分隔板 11:投擲器 12:再脫殼路 13:再選別路 14:擺動選別板 14a,14b:側板 14c:凹部 14d:分配流槽 15:分配用承接部 15a:移送流槽部 16:稻穀糙米分離體 16a:多孔板 16b:糙米引導板 16G:糙米分隔壁 16S:稻穀分隔壁 17:稻穀引導口 18:糙米引導通路 18a:再選別連通部 19:稻穀引導通路 20:承接部多孔板 21:側部排出口 21D:異物承接部 22:選別部多孔板 23:均勻閥 24:外裝罩 24a:伸出部 24b:承接板部 24c:分隔件 25:馬達 26:第一帶部件 27:第二帶部件 27A:分割第一帶部件 27B:分割第二帶部件 28:碾出米移送架 28a:擺動軸 29:二號螺旋件 29a:軸 30:第三帶部件 31:混合米螺旋件 32:第四帶部件 33:第五帶部件 34:第六帶部件 35:混合米移送流槽 35a:連接部 36:開閉閥 37:殘米承接箱 40:第一噴氣嘴(噴氣嘴) 41:壓縮機 42:連接管 42a:第一連接管 42b:第二連接管 43:第二噴氣嘴 44:支撐體 44a:基底板 44b:噴嘴裝配面 44c:上方鼓出狀部 45:第三噴氣嘴 49:前面罩 50:空氣過濾器 51:空氣閥(切換單元) 55:操作桿 56:導向槽 57:稻穀閘閥 58:擺動驅動裝置 59:循環/排出切換閥 60:循環/排出操作金屬線 61:擺動接入滑輪 62:操作盤 63:電源接通/斷開開關 64:運轉開關 65:停止開關 66:數位顯示部 67:顯示切換開關 68:閥開關(切換操作單元) 69:再清掃模式開關 70:清掃模式開關 71:上表面罩 71a:軸支撐部 72:前表面罩 73:透明檢查罩 73a:凸起部 74:吸塵筒體 74b:插入筒 74c:矩形開口部 75:筒體支撐框 75b:底部 75f,75r:壁部件 76:照明具 77:支撐柱 78:支撐軸 A:選別區域 B:稻穀區域 C:混合米區域 D:異物 H:選別始端部 T:選別終端側 L1:「啟動/停止」燈 L2:「循環」燈 L3:「排出」燈 M1:循環/排出切換馬達 M2:輥間隙調節馬達 X:轉動支點 α:角度
[圖1]是本創作的實施方式的稻穀脫殼選別機的主視側立體圖。 [圖2]是該稻穀脫殼選別機的內部結構的主視圖。 [圖3]是該稻穀脫殼選別機的擺動選別板的選別分佈狀況。 [圖4]中,(a)是該稻穀脫殼選別機的擺動選別裝置的主視圖,(b)是稻穀脫殼選別機的擺動選別裝置的側視圖。 [圖5]是該稻穀脫殼選別機的稻穀糙米分離體的立體圖。 [圖6]是該稻穀脫殼選別機的含有混合米分配部的局部向視圖的內部透視主視圖。 [圖7]中,(a)是該稻穀脫殼選別機的異物承接部的分解立體圖,(b)是稻穀脫殼選別機的異物承接部的主要部分側視圖。 [圖8]中,(A)是該稻穀脫殼選別機的擺動選別板及照明部附近的側視圖,(B)是稻穀脫殼選別機的擺動選別板及照明部附近的立體圖,(C)是照明部附近的放大側剖視圖,(D)是透明檢查罩的側剖視圖。 [圖9]是該稻穀脫殼選別機的吸塵筒體連接部的說明圖。 [圖10]是表示該稻穀脫殼選別機的傳動狀態及壓縮空氣分配連接狀態的圖。 [圖11]是表示該稻穀脫殼選別機的不同的傳動狀態的圖。 [圖12]中,(a)是表示該稻穀脫殼選別機的混合米移送流槽及混合米升降機的平剖視圖,(b)是表示混合米移送流槽及第二噴氣嘴裝配狀況的後剖視圖。 [圖13]是按照圖12(a)中的A-A示出的混合米升降機的下部的剖視圖。 [圖14]中,(a)是表示該稻穀脫殼選別機至噴氣嘴的連接管配置的主視圖,(b)是稻穀脫殼選別機至噴氣嘴的連接管配置的左側視圖,(c)是混合米移送流槽的升降機連接部的俯視圖。 [圖15]中,(a)是該稻穀脫殼選別機的操作盤周邊的俯視立體圖,(b)是操作盤周邊的主視圖。 [圖16]是表示該稻穀脫殼選別機的操作桿之外的主要各部分的連動結構的立體圖。 [圖17]是該稻穀脫殼選別機的控制方塊圖。 [圖18]是該稻穀脫殼選別機的流程圖。 [圖19]是該稻穀脫殼選別機的時序圖。
14:擺動選別板
71:上表面罩
71a:軸支撐部
72:前表面罩
73:透明檢查罩
73a:凸起部
74:吸塵筒體
75:筒體支撐框
75b:底部
75f,75r:壁部件
76:照明具
77:支撐柱
78:支撐軸
T:選別終端側
X:轉動支點

Claims (5)

  1. 一種稻穀脫殼選別機,係在機體配置有稻穀脫殼裝置(2)、風選部(3)以及擺動選別裝置(6),且具備:照明具(76),在擺動選別板(14)的上方且在前述擺動選別板(14)的擺動方向較長的前述照明具(76)設置為能夠照射前述擺動選別板(14)的選別終端側(T)。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稻穀脫殼選別機,其中在穩定的選別狀況下,前述照明具(76)構成為能夠越過混合米區域(C)而照射糙米區域(A)的前述擺動選別板(14)的前述選別終端側(T)。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稻穀脫殼選別機,其中在前述擺動選別板(14)的上方設有吸塵筒體(74),前述吸塵筒體(74)係設於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投入口與前述風選部(3)的吸引管道(3b)之間且從由前述精加工米升降機(7)排出的精加工米吸引去除塵埃,於前述吸塵筒體(74)或支撐前述吸塵筒體(74)的壁部件(75f)使前述照明具(76)被支撐。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稻穀脫殼選別機,其中設有覆蓋前述擺動選別板(14)的上方的上表面罩(71),在前述上表面罩(71)能夠開閉地設置透明檢查罩(73),使前述照明具(76)位於比前述透明檢查罩(73)的後端靠後方。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稻穀脫殼選別機,其中在前述風選部(3)的背面側設有混合米升降機(4),前述混合米升降機(4)內置鏟斗(4b)並對在前述稻穀脫殼裝置(2)脫殼後的混合米進行掏穀,設有精加工米升降機(7),前述精加工米升降機(7)內置鏟斗並對在前述擺動選別裝置(6)選別出的糙米進行掏穀,在前述混合米升降機(4)的下部設置有使噴風方向朝向前述混合米升降機(4)的底部地進行噴風的噴氣嘴(40),在前述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下部設置有使噴風方向朝向前述精加工米升降機(7)的底部地進行噴風的噴氣嘴,具備切換單元(51),前述切換單元(51)係為了向前述混合米升降機(4)側的噴氣嘴(40)或前述精加工米升降機(7)側的噴氣嘴的其中一方進行氣體供給或停止氣體供給而切換,在氣體供給中前述照明具(76)閃爍。
TW108216595U 2019-07-30 2019-12-13 稻穀脫殼選別機 TWM59768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9450 2019-07-30
JP2019139450A JP7358822B2 (ja) 2019-07-30 2019-07-30 籾摺選別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7689U true TWM597689U (zh) 2020-07-01

Family

ID=72603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6595U TWM597689U (zh) 2019-07-30 2019-12-13 稻穀脫殼選別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7358822B2 (zh)
CN (1) CN212441306U (zh)
TW (1) TWM59768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2638A (zh) * 2022-10-08 2022-11-04 山东利邦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饲料添加剂蒸煮提取发酵装置及其提取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66165B2 (ja) * 1997-02-10 2005-06-29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揺動選別装置の穀粒仕切り装置
JP2001246274A (ja) 2000-03-08 2001-09-11 Seirei Ind Co Ltd 籾摺機
JP2008055280A (ja) 2006-08-30 2008-03-13 Yanmar Co Ltd 揺動選別式籾摺装置の残粒除去
JP2011011112A (ja) 2009-06-30 2011-01-20 Iseki & Co Ltd 籾摺米選別装置
JP2011218263A (ja) 2010-04-06 2011-11-04 Iseki & Co Ltd 籾摺選別機
JP2013111519A (ja) 2011-11-28 2013-06-10 Iseki & Co Ltd 籾摺選別機の操作装置
JP6142694B2 (ja) 2013-06-26 2017-06-07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籾摺選別機の吸塵装置
JP6911431B2 (ja) 2017-03-22 2021-07-28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籾摺選別機
JP6733642B2 (ja) 2017-11-21 2020-08-05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籾摺選別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1306U (zh) 2021-02-02
JP7358822B2 (ja) 2023-10-11
JP2021020180A (ja) 2021-02-18
JP2023017093A (ja) 2023-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97689U (zh) 稻穀脫殼選別機
JP2023025249A (ja) 籾摺選別機
JP6142694B2 (ja) 籾摺選別機の吸塵装置
JP7115285B2 (ja) 籾摺選別機
JP6733642B2 (ja) 籾摺選別機
JP2010029792A (ja) 籾摺選別機
KR20120013891A (ko) 정미 설비
JP5780488B2 (ja) 籾摺精米設備
JP4676936B2 (ja) 揺動選別式籾摺装置の残粒除去
JP3909966B2 (ja) 籾摺選別機
JP2010051838A (ja) 籾摺選別装置
JP5810535B2 (ja) 精米設備
JP2009125621A (ja) 籾摺選別装置
JP2008055280A (ja) 揺動選別式籾摺装置の残粒除去
JP2009125732A (ja) 籾摺選別装置
JP6191738B2 (ja) 籾摺選別機
JP7192457B2 (ja) 籾摺選別機
JP5621963B2 (ja) 籾摺精米設備
JP2009095694A (ja) 籾摺選別装置
JP4728885B2 (ja) 脱ぷロール内の残留除去装置
JP2019093333A (ja) 籾摺選別機
JPH1119524A (ja) 揺動選別式籾摺機
JP2001259528A (ja) 石抜き選別装置
JP2023028795A (ja) 籾摺選別機
JP3797943B2 (ja) 脱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