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5575U - 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 - Google Patents

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5575U
TWM585575U TW108207062U TW108207062U TWM585575U TW M585575 U TWM585575 U TW M585575U TW 108207062 U TW108207062 U TW 108207062U TW 108207062 U TW108207062 U TW 108207062U TW M585575 U TWM585575 U TW M58557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cooking machine
sensing
outer casing
wo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7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佳憶
Original Assignee
兆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兆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兆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7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5575U/zh
Publication of TWM585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5575U/zh

Link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一種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包含有一機台本體、一炒食鍋、一材料添加裝置與一總控制器,該機台本體上分別架設該炒食鍋與該材料添加裝置,該材料添加裝置具有一底座與一活動座,該活動座上用於擺放至少一材料容置盒,該底座又設置有一餵送氣缸與一吸附裝置,該餵送氣缸並與該吸附裝置相組裝,該總控制器則用於控制該餵送氣缸與吸附裝置,以利於在該吸附裝置吸附該材料容置盒時,可控制該餵送氣缸翻轉,進而將該材料容置盒時內的材料翻倒至炒食鍋內。

Description

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
本創作是有關一種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係一用於製作食物料理的自動化或半自動化設備,尤指具有自動添加食物材料的設備結構。
科技進步帶給人類生活相當多的便利性,自動化的設備節省了更多的人力成本與改善人力上可能帶來的技術性問題,另外,人口成長,人類對於飲食需求大增,許多餐廳、餐館為確保料理品質的穩定性,從食材的來源、製作、比例配置、時間分配以及溫度調控等製作過程都有系統化的規範,但在料理食物上以及菜品標準化,仍必須透過廚師來完成,有鑑於此,如能以一套具自動化的設備來完成其具系統化的製作過程,透過自訂定制菜品標準化,以節省人力需求,並能提高出品效率。
因此,提供可自動添加料理材料的設備,並透過可選擇性設定以及控制添加的自動化設置,達成可透過人力設定輔助完成製作多種不同料理的炒食機,如此為本創作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之解決方案。
本創作之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包含有一機台本體、一炒食鍋、一材料添加裝置與一總控制器,該機台本體具有至少一支撐體;該炒食鍋具有至少一中空的外殼體架設於該支撐體上,該外殼體與一伺服馬達相互樞設,該伺服馬達係用於記憶旋轉角度以控制該外殼體的工作位置,該外殼體並由外向內凹設有一凹槽,該凹槽內樞設有一內炒鍋,該內炒鍋的底部樞設有一內鍋馬達,又該內炒鍋外圍設置有一耐熱支板,在該耐熱支板外側貼設有一發熱線圈、一感溫裝置以及至少一散熱器,該感溫裝置係得通過該耐熱支板來感測該內炒鍋外壁的溫度,進一步的用於控制對該內炒鍋加熱的溫度;該材料添加裝置具有一固設於該支撐體上的底座,該底座上則設置有一活動座,該活動座外側具有一從動齒,而該從動齒與一驅動齒相互嚙合,使得該驅動齒得以帶動該從動齒與該活動座一併移動,該活動座上用於擺放至少一材料容置盒,該材料容置盒係使用可被磁力所吸附的金屬材質,在該底座又設置有一餵送氣缸與一吸附裝置,該餵送氣缸並與該吸附裝置相組裝,而該餵送氣缸的兩側分別裝設有一氣缸感測裝置,該氣缸感測裝置並與該餵送氣缸電性連接;該總控制器係分別與該伺服馬達、該內鍋馬達、該發熱線圈、該感溫裝置、該散熱器、該驅動齒、該餵送氣缸與該吸附裝置相連結。
藉之,正式啟動後,該外殼體在經熱鍋後,可依照料理的需求,添加所需的材料,其係利用該吸附裝置吸取指定的該材料容置盒,再接著啟動該餵送氣缸進而將該吸附裝置進行大角度的翻轉,以將該材料容置盒內的材料倒入該內炒鍋中,完成進行添加飯、配料等材料至該內炒鍋中進行翻炒,依此類推的依序添加不同的材料(調味品可能須搭配其他設備或人工添加),以完成料理。
更具體的說,該凹槽開口的邊緣處分別設有至少二個導輪,在該外殼體的凹槽開口的邊緣處另設有一導板,該導板係相對的位於二個該導輪之間。
更具體的說,該從動齒係使用齒條,且嵌設在該活動座的底面,且該驅動齒係裝設於該支撐體內,並且該驅動齒係由下方穿過該底座與該從動齒相嚙合。
更具體的說,該底座上設置有一判位感測器,該活動座則在與該從動齒同側處開設有多道複數個連續排列的位孔,各該位孔內係分別用於填裝一活動判位塊,且該活動判位塊係以不同數量以及位置分別的配置在每道的各該位孔中,以利於該判位感測器可記憶各該活動判位塊在每道的各該位孔中不同的排列組合進而區分判斷每個位置,且各該材料容置盒皆是分別擺放在對應各道的各該位孔上方。
更具體的說,該吸附裝置係使用至少一電磁鐵,通電後,使得該電磁鐵可以產生磁力,以利於吸附該材料容置盒。
更具體的說,該吸附裝置旁裝設有一材料盒感測裝置,該材料盒感測裝置並與該吸附裝置電性連接。
更具體的說,該伺服馬達記憶了一待機角度、一熱鍋角度、一食用流體添加角度、一翻炒角度、一材料添加角度、一倒出角度與一清洗角度,令該外殼體得於不同的角度進行不同工作。
該待機角度係介於61.5∘~71.5∘之間,該熱鍋角度係介於75∘~85∘之間,該食用流體添加角度係介於62∘~72∘之間,該翻炒角度係介於67∘~77∘之間,該材料添加角度係介於5∘~15∘之間,該倒出角度係介於110∘~152∘之間,而該清洗角度係介於205∘~215∘之間。
更具體的說,該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可配合一食用流體添加裝置、一炒食器與一清洗裝置使用,該食用流體添加裝置係在該外殼體位於該食用流體添加角度時用於將裝有食用流體的容器透過抽吸的方式添加至該內炒鍋內,該炒食器係在該外殼體位於該翻炒角度時用於伸入該內炒鍋之中翻炒食物,該清洗裝置係裝設在該機台本體內,且在該外殼體位於該清洗角度時射出水柱至該內炒鍋之中,並配合該內鍋馬達轉動該內炒鍋來進行均勻的沖洗。
更具體的說,該倒出角度分設有一倒出起始位置與一倒出終點位置。
更具體的說,該外殼體外側設有一與該總控制器相連結的位差感測裝置,該位差感測裝置用於感測該外殼體轉動的最起始與最終點的位置,以限制該外殼體得以在安全的角度範圍內動作,該位差感測裝置係分別具有一起始判位塊、一終點判位塊、一起始感測端與一終點感測端,其中,該起始判位塊與該終點判位塊係分別裝設在該外殼體外側相對於該支撐體的表面上,而該起始感測端與該終點感測端則係分別裝設在該支撐體外側相對於該外殼體的表面上,該外殼體在轉動時,若該起始感測端感測了該起始判位塊,或者該終點感測端感測了該終點判位塊,該總控制器便皆得控制該伺服馬達停止轉動。
有關於本創作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請參閱第1圖,為本創作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的整體結構立體示意圖,如圖中所示,至少包含一機台本體1、一炒食鍋2、一材料添加裝置3與一總控制器4;
其中,該機台本體1上具有至少一支撐體11;
其中,該炒食鍋2,請一併參閱第1~3圖,具有至少一中空的外殼體21架設於該支撐體11上,該外殼體21與一伺服馬達22相互樞設,在本實施例中,該伺服馬達22係安裝於該支撐體11內,並用於記憶旋轉角度以控制該外殼體21的工作位置,該外殼體21並由外向內凹設有一凹槽211,以及在該凹槽211開口的邊緣處分別設有至少二個導輪212,接著,該凹槽211內樞設有一內炒鍋23,該內炒鍋23的底部樞設有一內鍋馬達24,該內鍋馬達24係用於帶動該內炒鍋23轉動,在本實施例中,該內鍋馬達24係安裝於該凹槽211底部,又該內炒鍋23外圍設置有一玻璃製的耐熱支板25,在該耐熱支板25外側貼設有一發熱線圈26、一感溫裝置27以及至少一散熱器28,該感溫裝置27係得通過該耐熱支板25來感測該內炒鍋23外壁的溫度,進一步的用於控制對該內炒鍋23加熱的溫度;
其中,該材料添加裝置3,請一併參閱第1、4~5圖,具有一固設於該支撐體11上的底座31,該底座31上則設置有一活動座32,該活動座32外側具有一從動齒33,而該從動齒33與一驅動齒34相互嚙合,使得該驅動齒34得以帶動該從動齒33與該活動座32一併移動,在本實施例中,該從動齒33係使用齒條,且嵌設在該活動座32的底面,且該驅動齒34係裝設於該支撐體11內,並且該驅動齒34係由下方穿過該底座31與該從動齒33相嚙合,且該底座31上更進一步設置有一判位感測器311,該活動座32則更進一步的在與該從動齒33同側處開設有多道複數個連續排列的位孔321,各該位孔321內係分別用於填裝一活動判位塊322,且該活動判位塊322係以不同數量以及位置分別的配置在每道的各該位孔321中,以利於該判位感測器311區分判斷每個位置,更進一步的說,該判位感測器311可記憶各該活動判位塊322在每道的各該位孔321中不同的排列組合,進一步的在偵測時可直接透過判斷每道的各該位孔321來取得該活動座32移動的正確位置,該活動座32上用於擺放至少一材料容置盒35,各該材料容置盒35皆是擺放在對應各道的各該位孔321上方,該材料容置盒35係使用可被磁力所吸附的金屬材質,該活動座32上又可裝設有至少一提把323,在該底座31又設置有一餵送氣缸36與一吸附裝置37,該餵送氣缸36並與該吸附裝置37相組裝,該吸附裝置37係使用至少一電磁鐵371,通電後,使得該電磁鐵371可以產生磁力,以利於吸附該材料容置盒35,而該餵送氣缸36的兩側分別裝設有一氣缸感測裝置38,該氣缸感測裝置38並與該餵送氣缸36電性連接,以及在該吸附裝置37旁裝設有一材料盒感測裝置39,該材料盒感測裝置39並與該吸附裝置37電性連接;
其中,該總控制器4,係分別與該伺服馬達22、該內鍋馬達24、該發熱線圈26、該感溫裝置27、該散熱器28、該驅動齒34、該餵送氣缸36與該吸附裝置37所電性連接,以利於控制各元件的作動及其參數,其可選擇式的設定為自動或手動模式。
本創作之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請參閱第6A圖,在待機狀態下,該伺服馬達22係令該外殼體21停止在一待機角度A1的位置(該伺服馬達22可記憶該外殼體21在不同的角度值範圍對應的動作,且該外殼體21皆是透過該伺服馬達22的驅動而轉至預定的角度位置,為避免過多贅述,故後段內容不再特別敘述該外殼體21是透過該伺服馬達22的驅動),正式啟動後,請參閱第6B圖,該外殼體21轉至一熱鍋角度A2,在該熱鍋角度A2時,該內鍋馬達24與該發熱線圈26會同時啟動,該發熱線圈26隔著該耐熱支板25對該內炒鍋23加熱,利用該內鍋馬達24帶動該內炒鍋23轉動,使得加熱得以均勻,待該感溫裝置27測得該內炒鍋23達一預定溫度時,請參閱第6C圖,該外殼體21轉至一食用流體添加角度A3,所述之食用流體可為油、醋、醬或蛋液等調味品或食材,在該食用流體添加角度A3時,該內鍋馬達24與該發熱線圈26仍同時運轉,添加油至該內炒鍋23,再將該外殼體21轉至該熱鍋角度A2,持續的讓油於該內炒鍋23中均勻加熱,待該感溫裝置27測得該內炒鍋23與油達一預定溫度時,便完成了熱鍋的程序,依此類推,接著,該外殼體21再轉至該食用流體添加角度A3,依照料理的需求,添加所需的調味,以炒飯為例,添加蛋液後,請參閱第6D圖,該外殼體21再轉至一翻炒角度A4進行炒蛋,翻炒一預定時間後,請參閱第6E、7~9圖,該外殼體21再轉至一材料添加角度A5,在該材料添加角度A5下,該驅動齒34運轉而帶動該從動齒33與該活動座32一併移動,當該判位感測器311偵測到指定的該材料容置盒35所對應的各該位孔321時,便令該驅動齒34停止,接著,該材料盒感測裝置39會感測該吸附裝置37所對應的方向是否有指定的該材料容置盒35,作為二道確認,確認無誤後,啟動該吸附裝置37將該電磁鐵371 吸取指定的該材料容置盒35,再接著啟動該餵送氣缸36進而將該吸附裝置37進行大角度的翻轉,以將該材料容置盒35內的材料倒入該內炒鍋23中,該餵送氣缸36在翻轉時會分別觸動位於兩側的該氣缸感測裝置38,該餵送氣缸36是在觸動時接著改變方向,讓該餵送氣缸36得以來回翻轉該材料容置盒35,此可設定在來回翻轉數次後再將該材料容置盒35置回該活動座2上並鬆解該吸附裝置37,完成進行添加飯、配料等食材,之後回到該翻炒角度A4將飯與蛋進行翻炒(詳細翻炒與添加食材、調味之順序可依使用者自行設定,其屬於本創作領域外之技術,故本實施例僅是簡單概述),完成炒飯後,請參閱第6F、6G圖,該外殼體21轉至一倒出角度A6,將炒飯倒出至一容器內,請參閱第6H圖,接著,該外殼體21轉至一清洗角度A7,以利於將該內炒鍋23進行清洗。
本創作之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請參閱第1、5圖,各該材料容置盒35係可依照需求去替換、添加或減少內容物(飯、配料等固態食材),因此使用者可配合不同的料理,進行不同的調配,故可以相當精準的提供每份料理穩定的水準。
本創作之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請參閱第1、6C、6D、6H圖,更可配合一食用流體添加裝置5、一炒食器6與一清洗裝置7使用,該食用流體添加裝置5係在該外殼體21位於該食用流體添加角度A3時用於將裝有食用流體(油、醋、醬或蛋液等調味品或食材)的容器透過抽吸的方式添加至該內炒鍋23內,以利於將調味品或食材添加至該內炒鍋23之中,請參閱第1圖,該炒食器6係在該外殼體21位於該翻炒角度A4時用於伸入該內炒鍋23之中翻炒食物,請參閱第11圖,該清洗裝置7係在該外殼體21位於該清洗角度A7時射出水柱至該內炒鍋23之中,並配合該內鍋馬達24轉動該內炒鍋23來進行均勻的沖洗。
本創作之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請參閱第6F、6G圖,且該倒出角度A6可分設為一倒出起始位置A61與一倒出終點位置A62,該外殼體21會在倒出料理動作時,優先於該倒出起始位置A61,盛裝的容器也會對應在該內炒鍋23開口下方,並且該外殼體21會持續的轉動至該倒出終點位置A62,盛裝的容器亦一併配合移動以俾盛接依序倒出的料理。
下列為該伺服馬達22所記憶該外殼體21位於不同工作需求的各個角度範圍,可一併參閱第6A、6B、6C、6D、6E、6F、6G、6H圖,各角度包括是該待機角度A1、該熱鍋角度A2、該食用流體添加角度A3、該翻炒角度A4、該材料添加角度A5、該倒出角度A6與清洗角度A7,各角度係由該外殼體21以垂直狀態作為0∘為基準起算,各角度所對應的動作列表如下:
符號 角度值範圍 最佳角度 動作內容
A1 61.5∘、62.5∘、63.5∘、64.5∘、65.5∘、66.5∘、67.5∘、68.5∘、69.5∘、70.5∘、71.5∘ 66.5∘ 待機
A2 75∘、76∘、77∘、78∘、79∘、80∘、81∘、82∘、83∘、84∘、85∘ 80∘ 熱鍋
A3 62∘、63∘、64∘、65∘、66∘、67∘、68∘、69∘、70∘、71∘、72∘ 67∘ 食用流體添加
A4 67∘、68∘、69∘、70∘、71∘、72∘、73∘、74∘、75∘、76∘、77∘ 72∘ 翻炒
A5 5∘、6∘、7∘、8∘、9∘、10∘、11∘、12∘、13∘、14∘、15∘ 10∘ 材料添加
A6 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 倒出
A61 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 110∘ 倒出起始位置
A62 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 152∘ 倒出終點位置
A7 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215∘ 210∘ 清洗
本創作之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請參閱第10圖,在該外殼體21的凹槽211開口的邊緣處另可設有一導板213,該導板213係相對的位於二個該導輪212之間。
本創作之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請參閱第2、11、12A、12B圖,該外殼體21外側可設有一與該總控制器4相連結的位差感測裝置29,該位差感測裝置29係用於感測該外殼體21轉動的最起始與最終點的位置,以限制該外殼體21得以在安全的角度範圍內動作,該位差感測裝置29係分別具有一起始判位塊291、一終點判位塊292、一起始感測端293與一終點感測端294,其中,該起始判位塊291與該終點判位塊292係分別裝設在該外殼體21外側相對於該支撐體11的表面上,而該起始感測端293與該終點感測端294則係分別裝設在該支撐體11外側相對於該外殼體21的表面上,該外殼體21在轉動時,若該起始感測端293感測了該起始判位塊291,或者該終點感測端294感測了該終點判位塊292,該總控制器4便皆得控制該伺服馬達22停止轉動,在本實施例中,該起始感測端293感測了該起始判位塊291時,該外殼體21係位於8∘的位置,而該終點感測端294感測了該終點判位塊292時,該外殼體21係位於215∘的位置,故該外殼體21安全的角度範圍係介於8∘~215∘之間,由於該外殼體21不得超出起始與終點的角度範圍,因此該外殼體21僅能以反轉的方式回歸待機位置,進而可避免連續翻轉,造成線圈纏繞。
本創作之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請參閱第13圖,該炒食鍋2、該材料添加裝置3、該食用流體添加裝置5、該炒食器6與該清洗裝置7可多組一併裝設於一個該機台本體1上使用,以提升整體生產的效益。
上述之實施例揭露,僅是本創作部分較佳的實施例選擇,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悉此一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在瞭解本創作前述的技術特徵及實施例,並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所做的均等變化或潤飾,仍屬本創作涵蓋之範圍,而本創作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請求項所界定者為準。
1‧‧‧機台本體
11‧‧‧支撐體
2‧‧‧炒食鍋
21‧‧‧外殼體
211‧‧‧凹槽
212‧‧‧導輪
213‧‧‧導板
22‧‧‧伺服馬達
23‧‧‧內炒鍋
24‧‧‧內鍋馬達
25‧‧‧耐熱支板
26‧‧‧發熱線圈
27‧‧‧感溫裝置
28‧‧‧散熱器
29‧‧‧位差感測裝置
291‧‧‧起始判位塊
292‧‧‧終點判位塊
293‧‧‧起始感測端
294‧‧‧終點感測端
3‧‧‧材料添加裝置
31‧‧‧底座
311‧‧‧判位感測器
32‧‧‧活動座
321‧‧‧位孔
322‧‧‧活動判位塊
323‧‧‧提把
33‧‧‧從動齒
34‧‧‧驅動齒
35‧‧‧材料容置盒
36‧‧‧餵送氣缸
37‧‧‧吸附裝置
371‧‧‧電磁鐵
38‧‧‧氣缸感測裝置
39‧‧‧材料盒感測裝置
4‧‧‧總控制器
5‧‧‧食用流體添加裝置
6‧‧‧炒食器
7‧‧‧清洗裝置
A1‧‧‧待機角度
A2‧‧‧熱鍋角度
A3‧‧‧食用流體添加角度
A4‧‧‧翻炒角度
A5‧‧‧材料添加角度
A6‧‧‧倒出角度
A61‧‧‧倒出起始位置
A62‧‧‧倒出終點位置
A7‧‧‧清洗角度
[第1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整體結構立體示意圖。
[第2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炒食鍋結構平面示意圖。
[第3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炒食鍋結構剖面示意圖。
[第4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材料添加裝置部分結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5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材料添加裝置結構立體示意圖。
[第6A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位於待機角度剖面示意圖。
[第6B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位於熱鍋角度剖面示意圖。
[第6C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位於食用流體添加角度剖面示意圖。
[第6D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位於翻炒角度剖面示意圖。
[第6E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位於材料添加角度剖面示意圖。
[第6F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位於倒出角度的倒出起始位置剖面示意圖。
[第6G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位於倒出角度的倒出終點位置剖面示意圖。
[第6H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位於清洗角度剖面示意圖。
[第7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實施帶動活動板剖面示意圖。
[第8圖] 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實施偵測活動判位塊剖面示意圖。
[第9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實施添加材料平面示意圖。
[第10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增設導板平面示意圖。
[第11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增設位差感測裝置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12A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外殼體位於起始位置平面示意圖。
[第12B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之外殼體位於終點位置平面示意圖。
[第13圖]係本創作自動炒食機同時設有多組之結構立體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其係包含:
    一機台本體,該機台本體具有至少一支撐體;
    一炒食鍋,具有至少一中空的外殼體架設於該支撐體上,該外殼體與一伺服馬達相互樞設,該伺服馬達係用於記憶旋轉角度以控制該外殼體的工作位置,該外殼體並由外向內凹設有一凹槽,該凹槽內樞設有一內炒鍋,該內炒鍋的底部樞設有一內鍋馬達,又該內炒鍋外圍設置有一耐熱支板,在該耐熱支板外側貼設有一發熱線圈、一感溫裝置以及至少一散熱器,該感溫裝置係得通過該耐熱支板來感測該內炒鍋外壁的溫度,進一步的用於控制對該內炒鍋加熱的溫度;
    一材料添加裝置,具有一固設於該支撐體上的底座,該底座上則設置有一活動座,該活動座外側具有一從動齒,而該從動齒與一驅動齒相互嚙合,使得該驅動齒得以帶動該從動齒與該活動座一併移動,該活動座上用於擺放至少一材料容置盒,該材料容置盒係使用可被磁力所吸附的金屬材質,在該底座又設置有一餵送氣缸與一吸附裝置,該餵送氣缸並與該吸附裝置相組裝,而該餵送氣缸的兩側分別裝設有一氣缸感測裝置,該氣缸感測裝置並與該餵送氣缸電性連接;
    一總控制器,係分別與該伺服馬達、該內鍋馬達、該發熱線圈、該感溫裝置、該散熱器、該驅動齒、該餵送氣缸與該吸附裝置相連結。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其中該凹槽開口的邊緣處分別設有至少二個導輪,在該外殼體的凹槽開口的邊緣處另設有一導板,該導板係相對的位於二個該導輪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其中該從動齒係使用齒條,且嵌設在該活動座的底面,且該驅動齒係裝設於該支撐體內,並且該驅動齒係由下方穿過該底座與該從動齒相嚙合。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其中該底座上設置有一判位感測器,該活動座則在與該從動齒同側處開設有多道複數個連續排列的位孔,各該位孔內係分別用於填裝一活動判位塊,且該活動判位塊係以不同數量以及位置分別的配置在每道的各該位孔中,以利於該判位感測器可記憶各該活動判位塊在每道的各該位孔中不同的排列組合進而區分判斷每個位置,且各該材料容置盒皆是分別擺放在對應各道的各該位孔上方。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其中該吸附裝置係使用至少一電磁鐵,通電後,使得該電磁鐵可以產生磁力,以利於吸附該材料容置盒。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其中該吸附裝置旁裝設有一材料盒感測裝置,該材料盒感測裝置並與該吸附裝置電性連接。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其中該伺服馬達記憶了一待機角度、一熱鍋角度、一食用流體添加角度、一翻炒角度、一材料添加角度、一倒出角度與一清洗角度,令該外殼體得於不同的角度進行不同工作。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其中該待機角度係介於61.5∘~71.5∘之間,該熱鍋角度係介於75∘~85∘之間,該食用流體添加角度係介於62∘~72∘之間,該翻炒角度係介於67∘~77∘之間,該材料添加角度係介於5∘~15∘之間,該倒出角度係介於110∘~152∘之間,而該清洗角度係介於205∘~215∘之間。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其中該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可配合一食用流體添加裝置、一炒食器與一清洗裝置使用,該食用流體添加裝置係在該外殼體位於該食用流體添加角度時用於將裝有食用流體的容器透過抽吸的方式添加至該內炒鍋內,該炒食器係在該外殼體位於該翻炒角度時用於伸入該內炒鍋之中翻炒食物,該清洗裝置係裝設在該機台本體內,且在該外殼體位於該清洗角度時射出水柱至該內炒鍋之中,並配合該內鍋馬達轉動該內炒鍋來進行均勻的沖洗。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其中該外殼體外側設有一與該總控制器相連結的位差感測裝置,該位差感測裝置用於感測該外殼體轉動的最起始與最終點的位置,以限制該外殼體得以在安全的角度範圍內動作,該位差感測裝置係分別具有一起始判位塊、一終點判位塊、一起始感測端與一終點感測端,其中,該起始判位塊與該終點判位塊係分別裝設在該外殼體外側相對於該支撐體的表面上,而該起始感測端與該終點感測端則係分別裝設在該支撐體外側相對於該外殼體的表面上,該外殼體在轉動時,若該起始感測端感測了該起始判位塊,或者該終點感測端感測了該終點判位塊,該總控制器便皆得控制該伺服馬達停止轉動。
TW108207062U 2019-06-03 2019-06-03 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 TWM585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7062U TWM585575U (zh) 2019-06-03 2019-06-03 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7062U TWM585575U (zh) 2019-06-03 2019-06-03 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5575U true TWM585575U (zh) 2019-11-01

Family

ID=69189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7062U TWM585575U (zh) 2019-06-03 2019-06-03 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55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1417B (zh) * 2019-06-03 2020-12-01 兆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1417B (zh) * 2019-06-03 2020-12-01 兆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1417B (zh) 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
CN104643897B (zh) 智能烹饪设备
CN105534273A (zh) 自动化烹饪方法
JP3227782U (ja) 炒め機の自動炒め装置
CN104013300A (zh) 一种多功能炒菜机
CN109044083B (zh) 一种具有翻炒功能的炒菜机
TWM585575U (zh) 炒食機之自動倒料裝置
JP3227512U (ja) 炒め機の自動洗浄装置
TWM585574U (zh) 炒食機之自動清洗裝置
JP3230402U (ja) 炒め機の調理済み食品自動容器詰め装置
TWM585569U (zh) 炒食機之自動食用流體注入裝置
TWI711418B (zh) 炒食機之自動食用流體注入裝置
CN214126915U (zh) 一种火锅底料自动翻炒机
CN212382513U (zh) 一种加料装置及炒菜机
CN212280983U (zh) 自动炒菜机
TWM585502U (zh) 炒食機之自動翻炒裝置
CN212815873U (zh) 烹饪设备
CN216493274U (zh) 烹饪设备
CN110604453A (zh) 一种全自动炒菜机的锅体组合装置
CN112294080B (zh) 一种旋转式炒菜机
CN212574692U (zh) 自动化烹饪厨房设备
TW201511719A (zh) 煮物機
CN218457904U (zh) 智能制煮面一体机
CN218074463U (zh) 制餐装置
CN108433519B (zh) 一种可清洗的自动炒菜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