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8512U - 絨面四向彈性布 - Google Patents

絨面四向彈性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8512U
TWM488512U TW103210458U TW103210458U TWM488512U TW M488512 U TWM488512 U TW M488512U TW 103210458 U TW103210458 U TW 103210458U TW 103210458 U TW103210458 U TW 103210458U TW M488512 U TWM488512 U TW M48851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yarns
pile
woven
sue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0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en-Mei Cheng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Paih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Paih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Paiho Ltd
Priority to TW103210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8512U/zh
Publication of TWM488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8512U/zh

Links

Description

絨面四向彈性布
本新型係有關於一種絨面布,尤指一種具有四向彈性的絨面四向彈性布。
隨著紡織技術日新月異,針織結構日趨多樣化且針織方法也趨複雜化,為了提升針織布的產量與品質,衍生出市面上各種不同款式及特性的產品,使針織布產品更加普及。由於針織結構、材料、及後續加工處理方式有所不同,使針織品受到不同方向的拉扯力作用時具有不同程度的延展性,可能於緯向具有良好彈性的針織品在經向受到外力作用時會產生無法復原的形變、甚至是斷裂的情形。
暨有習知之絨毛編織布料技術中,其一主要採用高速縫紉機,利用1500spm以上之縫紉機速度逢合絨毛編織布料,接著施加熱處理使其因熱延伸定型,以改變其纖維排列方式,產生具有單一方向延展性之絨布,但此絨布除只具有單向彈性限制其應用範圍,另外利用高速縫紉機將提高其生產成本。
其二為織布與不織布之超細短纖維相互交纏再填 入聚胺基甲酸乙酯,產生具有縱向與橫向延展性之絨面皮革,但此絨面皮革因不織布不透氣之特性,易造成人體濕疹限制其應用範圍。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是在提供一種絨面四向彈性布,期待能解決上述之各種問題。
依據本新型一實施方式,提出一種絨面四向彈性布,其包含有一第一編織面、一彈性面、一第二織面及複數捆束紗。第一編織面為複數第一彈性絨紗依序八字形排列而成,其中第一彈性絨紗為複數第一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彼此纏繞而成。第二編織面為複數第二彈性絨紗依序八字形排列而成,其中第二彈性絨紗為複數第二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彼此纏繞而成。彈性面由複數彈性面彈性絲依序並列於經向而成,其中第一編織面與第二編織面分別位於彈性面的兩側。利用複數捆束紗依序纏繞第一編織面、彈性面與第二編織面。
藉此實施方式設計,第一編織面之第一彈性絨紗與第二編織面之第二彈性絨紗皆為八字形排列,彈性面之彈性絲為單向並列,利用捆束紗依序纏繞第一編織面、彈性面及第二編織面。故此實施方式編織出來的布料雙面皆為絨面,且經向與緯向皆具有彈性。
前述實施方式的其他實施例如下:前述第一彈性絨絲的製法是讓複數第一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先行彼此纏繞, 再沿各第一彈性絲方向裁切,使各第一彈性絲纏繞複數絨絲成一獨立紗線型態,即為第一彈性絨紗。前述第二彈性絨絲的製法是讓複數第二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先行彼此纏繞,再沿各第二彈性絲方向裁切,使各第二彈性絲纏繞複數絨絲成一獨立紗線型態,即為第二彈性絨紗。
依據本新型另一實施方式,提出一種絨面四向彈性布,其包含有一第一編織面、一彈性面、一第二織面及複數捆束紗。第一編織面為複數第一彈性絨紗依序八字形排列而成,其中第一彈性絨紗為複數第一彈性絲與複數絨線彼此纏繞而成。第二編織面為複數纖維紗依序八字形排列而成。彈性面由複數彈性面彈性絲依序並列而成,其中第一編織面與第二編織面分別位於彈性面的兩側。利用複數捆束紗依序纏繞第一編織面、彈性面與第二編織面。
藉此實施方式設計,第一編織面之第一彈性絨紗為八字形排列,彈性面之彈性絲為單向並列,利用捆束紗依序纏繞第一編織面、彈性面及第二編織面。故此實施方式編織出來的布料單面為絨面,且經向與緯向皆具有彈性。
前述實施方式的一實施例如下:前述實施方式的其他實施例如下:前述第一彈性絨絲的製法是讓複數第一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先行彼此纏繞,再沿各第一彈性絲方向裁切,使各第一彈性絲纏繞複數絨絲成一獨立紗線型態,即為第一彈性絨紗。前述纖維紗可以為天然纖維紗或人造纖維紗。
依據本新型再一實施方式,提出一種絨面四向彈性 布,其包含有一第一編織面、一第二織面及複數捆束紗。第一編織面為複數第一彈性絨紗依序八字形排列而成,其中第一彈性絨紗為複數第一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彼此纏繞而成。第二編織面為複數第二彈性絨紗依序八字形排列而成,其中第二彈性絨紗為複數第二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彼此纏繞而成。利用複數捆束紗纏繞第一編織面與第二編織面。
藉此實施方式設計,第一編織面之第一彈性絨紗為八字形排列,第二編織面之第二彈性絨紗為八字形排列,其中第一編織面的第一彈性絨紗之八字形排列方向與第二編織面的第二彈性絨紗之八字形排列方向彼此交錯,利用捆束紗纏繞第一編織面及第二編織面。故此實施方式編織出來的布料雙面皆為絨面,且經向與緯向皆具有彈性。
前述實施方式的其他實施例如下:前述第一彈性絨絲的製法是讓複數第一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先行彼此纏繞,再沿各第一彈性絲方向裁切,使各第一彈性絲纏繞複數絨絲成一獨立紗線型態,即為第一彈性絨紗。前述第二彈性絨絲的製法是讓複數第二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先行彼此纏繞,再沿各第二彈性絲方向裁切,使各第二彈性絲纏繞複數絨絲成一獨立紗線型態,即為第二彈性絨紗。
依據本新型又一實施方式,提出一種絨面四向彈性布,其包含有一第一編織面、一彈性面及複數捆束紗。第一編織面為複數第一彈性絨紗依序八字形排列而成,其中第一彈性絨紗為複數第一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彼此纏繞而成。彈性面由複數彈性面彈性絲依序並列而成。利用複數 捆束紗纏繞第一編織面與彈性面。
藉此實施方式設計,第一編織面之第一彈性絨紗為八字形排列,彈性面之彈性面彈性絲為單向並列,利用捆束紗依序纏繞第一編織面及彈性面。故此實施方式編織出來的布料單面為絨面,且經向與緯向皆具有彈性。
前述實施方式的一實施例如下:前述第一彈性絨絲的製法是讓複數第一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先行彼此纏繞,再沿各第一彈性絲方向裁切,使各第一彈性絲纏繞複數絨絲成一獨立紗線型態,即為第一彈性絨紗。
100‧‧‧絨面四向彈性布
200‧‧‧第一編織面
210‧‧‧第一彈性絨紗
211‧‧‧第一彈性絲
212‧‧‧絨絲
300‧‧‧第二編織面
310‧‧‧第二彈性絨紗
320‧‧‧纖維紗
400‧‧‧彈性面
410‧‧‧彈性面彈性絲
500‧‧‧捆束紗
第1圖繪示本新型一實施方式之絨面四向彈性布之剖面示意圖。
第2圖繪示本新型一實施方式之絨面四向彈性布之平面示意圖。
第3圖繪示本新型一實施方式之絨面四向彈性布之局部立體示意圖。
第4圖繪示本新型一實施方式之絨面四向彈性布之第一彈性絨紗呈八字形排列之示意圖。
第5圖繪示本新型另一實施方式之絨面四向彈性布之剖面示意圖。
第6圖繪示本新型另一實施方式之絨面四向彈性布之局部立體示意圖。
第7A圖繪示本新型實施方式中複數第一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彼此纏繞立體圖。
第7B圖繪示本新型實施方式中第一彈性絨紗立體圖。
第8圖繪示本新型絨面四向彈性布運用於鞋面上之立體圖。
第9圖繪示本新型絨面四向彈性布運用於護具上之立體圖。
請參照第1圖至第4圖,其繪示依照本新型之一實施方式的絨面四向彈性布之剖面示意圖、平面示意圖、局部立體示意圖以及第一彈性絨紗呈八字形排列之示意圖。由第1圖可知,本實施方式之絨面四向彈性布100結構包含有一第一編織面200、一第二編織面300、一彈性面400及複數捆束紗(未圖示),故此實施方式編織出來的布料雙面皆為絨面,且經向與緯向皆具有彈性。
由第2圖可知,第一編織面200包含複數第一彈性絨紗210依序八字形並列而成,彈性面由複數彈性面彈性絲410依序並列於單向而成,利用複數捆束紗500依序纏繞第一編織面200之複數第一彈性絨紗210與彈性面之複數彈性面彈性絲410。
由第3圖及第4圖可知,第一編織面包含複數第一彈性絨紗210與彈性面彈性絲410依序八字形排列而成,第二編織面為複數第二彈性絨紗310依序與彈性面彈性絲410八字形排列而成。彈性面由複數彈性面彈性絲410依序並列於單向而成,其中第一編織面200與第二編織面300 分別位於彈性面的兩側。利用複數捆束紗500依序纏繞第一編織面、彈性面與第二編織面。故此實施方式編織出來的布料雙面為絨面,且經向與緯向皆具有彈性。
請參照第5圖至第6圖,其繪示依照本新型之另一實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圖及局部立體示意圖。由第5圖可知,本實施方式之絨面四向彈性布100結構包含有一第一編織面200、一第二編織面300、一彈性面400及複數捆束紗(未圖示),故此實施方式編織出來的布料單面為絨面,且經向與緯向皆具有彈性。
由第6圖可知,第一編織面包含複數第一彈性絨紗210依序八字形並列而成,第二編織面為複數纖維紗320依序八字形並列而成,其中纖維紗320可因應不同需求選用天然纖維紗或人造纖維紗。彈性面由複數彈性面彈性絲410依序並列於單向而成,其中第一編織面與第二編織面分別位於彈性面的兩側。利用複數捆束紗500依序纏繞第一編織面、彈性面與第二編織面。故此實施方式編織出來的布料單面為絨面,且經向與緯向皆具有彈性。
請參閱第7A圖繪示前述實施方式中複數第一彈性絲211與複數絨絲212彼此交結纏繞面。第7B圖繪示第一彈性絨紗210為第5A圖第一彈性絲211與複數絨絲212彼此交結纏繞面上沿各個第一彈性絲211方向裁切獨立。前述實施方式中第二彈性絨紗由複數第二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彼此纏繞方式同第5A圖(未圖示),第二彈性絨紗結構同第5B圖之第一彈性絨紗210(未圖示)。
請參閱第8圖其繪示本新型之一較佳實施例,本新型提出絨面四向彈性布100運用於鞋面上,搭配不同之樣式以呈現豐富之視覺效果且兼具有編織變化性,並賦予其極佳之商業利用價值。
請參閱第9圖其繪示本新型之另一實施例,本新型提出絨面四向彈性布100運用於護具上,提供不同材料的選擇,進而替代習知織物產品之布料。
因此,本新型提出絨面四向彈性布100可因應不同使用需求(如:經向與緯向伸張程度選擇、單面絨或雙面絨)運用於人們日常生活相關配件,除可突顯個人之視覺效果,並賦予其額外之商業價值。
雖然本新型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合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的精神韓範圍內,當可做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絨面四向彈性布
200‧‧‧第一編織面
300‧‧‧第二編織面
400‧‧‧彈性面
410‧‧‧彈性面彈性絲

Claims (11)

  1. 一種絨面四向彈性布,包含有:一第一編織面,其包含複數第一彈性絨紗,且各該第一彈性絨紗呈八字形排列,其中該些第一彈性絨紗係由複數第一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彼此纏繞;一彈性面,該彈性面位於該第一編織面的一側,該彈性面係由複數彈性面彈性絲依序並列而成;一第二編織面,該第二編織面相對於該第一編織面位於該彈性面之另一側,該第二編織面包含複數第二彈性絨紗,且該些第二彈性絨紗皆呈八字形排列,其中該些第二彈性絨紗係由複數第二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彼此纏繞;以及複數捆束紗,該些捆束紗依序纏繞該第一編織面、該彈性面及該第二編織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絨面四向彈性布,其中該些第一彈性絲與該些絨絲彼此纏繞,沿各該第一彈性絲方向裁切獨立,即為該第一彈性絨紗。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絨面四向彈性布,其中該些第二彈性絲與該些絨絲彼此纏繞,沿各該第二彈性絲方向裁切獨立,即為該第二彈性絨紗。
  4. 一種絨面四向彈性布,包含有:一第一編織面,其包含複數第一彈性絨紗,且各該第 一彈性絨紗呈八字形排列,其中該些第一彈性絨紗係由複數第一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彼此纏繞;一彈性面,該彈性面位於該第一編織面的一側,該彈性面係由複數彈性面彈性絲依序並列而成;一第二編織面,該第二編織面相對於該第一編織面位於該彈性面之另一側,該第二編織面包含複數纖維紗,且該些纖維紗呈八字形排列;以及複數捆束紗,該些捆束紗依序纏繞該第一編織面、該彈性面及該第二編織面。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絨面四向彈性布,其中該些第一彈性絲與該些絨絲彼此纏繞,沿各該第一彈性絲方向裁切獨立,即為該第一彈性絨紗。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絨面四向彈性布,其中該些纖維紗為天然纖維紗或人造纖維紗。
  7. 一種絨面四向彈性布,包含有:一第一編織面,其包含複數第一彈性絨紗,且各該第一彈性絨紗皆呈八字形排列,其中該些第一彈性絨紗係由複數第一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彼此纏繞;一第二編織面,其包含複數第二彈性絨紗,且各該第二彈性絨紗皆呈八字形排列,其中該些第二彈性絨紗係由複數第二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彼此纏繞;以及 複數捆束紗,該些捆束紗依序纏繞該第一編織面及該第二編織面。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絨面四向彈性布,其中該些第一彈性絲與該些絨絲彼此纏繞,沿各該第一彈性絲方向裁切獨立,即為該第一彈性絨紗。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絨面四向彈性布,其中該些第二彈性絲與該些絨絲彼此纏繞,沿各該第二彈性絲方向裁切獨立,即為該第二彈性絨紗。
  10. 一種絨面四向彈性布,包含有:一第一編織面,其包含複數第一彈性絨紗,且各該第一彈性絨紗皆呈八字形排列,其中該些第一彈性絨紗係由複數第一彈性絲與複數絨絲彼此纏繞;一彈性面,該彈性面位於該第一編織面的一側,該彈性面係由複數彈性面彈性絲依序並列而成;以及複數捆束紗,該些捆束紗纏繞該第一編織面及該彈性面。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絨面四向彈性布,其中該些第一彈性絲與該些絨絲彼此纏繞,沿各該第一彈性絲方向裁切獨立,即為該第一彈性絨紗。
TW103210458U 2014-06-13 2014-06-13 絨面四向彈性布 TWM488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0458U TWM488512U (zh) 2014-06-13 2014-06-13 絨面四向彈性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0458U TWM488512U (zh) 2014-06-13 2014-06-13 絨面四向彈性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8512U true TWM488512U (zh) 2014-10-21

Family

ID=52109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0458U TWM488512U (zh) 2014-06-13 2014-06-13 絨面四向彈性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85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39782B2 (ja) 凹凸模様装飾帯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574410B (zh) 三维织物
CN205313768U (zh) 一种包芯纱防钻绒面料
JP5735739B2 (ja) ワンダーファブリック
JP2022122940A (ja) 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5188642A1 (zh) 弹性编织物
CN206062749U (zh) 一种吸湿透气的拉舍尔毛毯
KR101718728B1 (ko) 편물의 무늬 형성 방법 및 편물
JP5982416B2 (ja) 伸縮性緯糸挿入経編み地の製造方法
TWI630296B (zh) Woven bristle elastic fabric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14095169A (ja) レース生地
TWM488512U (zh) 絨面四向彈性布
CN209096155U (zh) 一种褶皱绣皮面料
CN202214552U (zh) 强缩羊毛针织布
JP6814125B2 (ja) 編紐地
KR20110002649A (ko) 파일을 갖는 파일원단의 제조방법과 파일원단
JP3194799U (ja) 三重構造の布地
CN202369716U (zh) 洗浴搓澡面料及其洗浴澡巾
CN203904591U (zh) 绒面四向弹性布
KR200490951Y1 (ko) 쾌적성이 향상된 면직물
KR20180120929A (ko) 2중 수축 원단의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제조방법에 의한 원단
JP7149576B2 (ja) パイル織物およびパイル織物の製造方法
JP6681637B1 (ja) 布地及び布製品
CN107190411A (zh) 一种双针床单面纸线衬经衬纬经编间隔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JP2012107358A (ja) 身体装着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K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utility model filed before june 30, 2004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