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9185U - 液體噴射裝置 - Google Patents

液體噴射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9185U
TWM469185U TW102214737U TW102214737U TWM469185U TW M469185 U TWM469185 U TW M469185U TW 102214737 U TW102214737 U TW 102214737U TW 102214737 U TW102214737 U TW 102214737U TW M469185 U TWM469185 U TW M46918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pply tube
ink supply
liquid
ink
spac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14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to Suzuki
Satoshi Shimizu
Masaki Shimomura
Nobutaka Suzuki
Seiji Tezuka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781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403419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781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403418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M469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9185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Description

液體噴射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對靶噴射液體之液體噴射裝置。
自先前以來,作為液體噴射裝置之一種,已知有藉由自液體噴射頭對紙張等靶噴射油墨而進行印刷(記錄)之噴墨式印表機。而且,於此種印表機中,提出有為了於進行相對較為大量之印刷之情形時向液體噴射頭連續性地穩定供給油墨而自油墨之收容容量相對較大之油墨罐通過油墨供給管對墨匣供給油墨之構成(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此種構成之印表機中,於在本體之殼體部(本體外殼)內可相對於紙張向主掃描方向往復移動地設置之托架上搭載有液體噴射頭。而且,自設置於殼體部之外側之液體收容部(油墨罐)延伸之油墨供給管通過殼體部之上側之開口部而插入至托架之移動區域,連接於搭載在托架上之墨匣。
此時,成為如下狀態,即,可於開閉該開口部之方向上移位之罩蓋構件(罩蓋)設置於本體外殼,並且於已向閉合該開口部之方向移位之罩蓋構件與殼體部之間夾有油墨供給管。因此,於該罩蓋構件與開口部之周緣部位之間設置有供油墨供給管插通之間隔件。該間隔件形成藉由使油墨供給管於其長度方向上移動而可插入之大致環狀,且插入至其內側之油墨供給管係藉由使其外表面抵接於間隔件之內表面而限制於與其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上移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臺灣專利第538909號公報
因此,於上述構成之印表機中,於將油墨供給管安裝於間隔件之情形或自間隔件拆下之情形時,必須將油墨供給管中之連接於油墨罐或墨匣之側之端部自作為其連接對象之油墨罐或墨匣拆下。即,於油墨供給管中,必須在暫時將連接於油墨罐或墨匣之側之端部經由拆下作業設為自由端之後,一面使該油墨供給管於長度方向上移動,一面插入至間隔件之內側,或者自間隔件之內側抽出。其結果為,存在一面限制油墨供給管向與其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之移動一面將其引繞時需要繁雜之作業這一問題。
本創作係鑒於此種情況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簡便地進行引繞液體供給管之作業之液體噴射裝置。
解決上述問題之液體噴射裝置包括:液體噴射頭,其對靶噴射液體;殼體部,其係可移動地配置有具備該液體噴射頭之托架,並且形成有使所配置之上述托架之移動區域之至少一部分顯露之開口部;罩蓋構件,其可相對於該殼體部移位;液體收容部,其以收容有上述液體噴射頭噴射之上述液體之狀態位於上述殼體部之外側;液體供給管,其可供上述液體流動地連接上述液體收容部與上述液體噴射頭之間;及間隙形成構件,其係於上述罩蓋構件朝向上述開口部移位時於上述殼體部與上述罩蓋構件之間形成間隙;且上述殼體部由向上述靶之排出方向突出形成有將接收自該殼體部內排出之上述靶之排出托盤可抽出地收納之托盤收納部的殼體部分所構成,並且由使用時被操作之操作面板部於較上述托盤收納部更上方位置呈現下側較上側更向上述排出方向側突出之傾斜面的殼體部分所構成;上述間隙形成構件形 成不遮斷上述液體供給管之至少上述液體之流路大小之間隙,並且經由所形成之該間隙而通過上述液體供給管。
根據此構成,利用藉由於殼體部與罩蓋構件之間具備間隙形成構件而不會遮斷液體之流路之液體供給管,即便不拆下端部亦能夠簡便地進行於可將液體供給至液體噴射頭側之狀態下引繞之作業。
於上述液體噴射裝置中,較佳為包括進給盒部,該進給盒部係藉由將可收容上述靶之進給盒可裝卸地收容於向上述靶之排出方向突出形成之殼體部分而設置成與上述殼體部分一併向上述排出方向突出之狀態。
根據此構成,可抑制液體噴射裝置之大型化。
於上述液體噴射裝置中,較佳為,上述罩蓋構件為可罩蓋上述開口部之蓋構件,於上側具有可將載置上述靶之載置台摺疊而收容之載置台收容部。
根據此構成,可抑制液體噴射裝置之大型化。
於上述液體噴射裝置中,較佳為,上述間隙形成構件包含抵接部,該抵接部抵接於上述液體供給管之外表面而限制上述液體供給管於與其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上移動。
根據此構成,即便不拆下液體供給管之端部,由於藉由使液體供給管於藉由間隙形成構件而形成之間隙中通過而使之以其外表面抵接於間隙形成構件之抵接部之方式通過,故亦可成為限制於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上移動之狀態。因此,可簡便地進行一面限制液體供給管向與其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之移動一面將其引繞之作業。
於上述液體噴射裝置中,較佳為,於上述間隙形成構件上形成有可插入上述液體供給管之凹部。
根據此構成,藉由通過凹部之開口將液體供給管插入至凹部之內側而使液體供給管抵接於凹部之內表面,無須拆下液體供給管之端 部便可限制液體供給管之移動。
於上述液體噴射裝置中,較佳為,於上述間隙形成構件上形成有用以通過上述液體供給管之狹縫。
根據此構成,藉由通過形成於間隙形成構件之一部分之狹縫使液體供給管於被插入至間隙形成構件之狀態與非插入狀態之間移動,無須拆下液體供給管之端部便可簡便地進行液體供給管之引繞作業。
於上述液體噴射裝置中,較佳為,於上述殼體部及上述罩蓋構件中之至少一者形成有螺孔,上述間隙形成構件包含具有局部地螺合於上述螺孔之軸部而配置之固定螺釘而構成。
根據此構成,固定螺釘之軸部中之不螺合於殼體部之部分自殼體部之表面突出,因此可於殼體部與罩蓋構件之間形成間隙。又,例如藉由使固定螺釘相鄰並通過該相鄰之固定螺釘之間之間隙將液體供給管插入至軸部之間而使液體供給管抵接於軸部,無須拆下液體供給管之端部便可限制液體供給管之移動。
於上述液體噴射裝置中,較佳為,上述間隙形成構件設置於上述罩蓋構件上,且上述液體供給管係於上述罩蓋構件向打開上述開口部之方向移位之情形時自上述間隙形成構件偏離。
根據此構成,伴隨罩蓋構件向將開口部打開之方向移位,無須拆下液體供給管之端部便可自與罩蓋構件成為一體而移位之間隙形成構件拆下液體供給管。
於上述液體噴射裝置中,較佳為上述液體供給管經由連接管與管之間之接頭而連結複數個管。
根據此構成,藉由連接複數個管,可將液體供給管調節為最適於引繞之長度。
於上述液體噴射裝置中,較佳為上述液體供給管具備一根或複數根。
根據此構成,藉由與液體收容部之個數相應之根數之液體供給管,可自各個液體收容部對液體噴射頭供給液體。
於上述液體噴射裝置中,較佳為以收容有上述液體噴射頭噴射之上述液體之狀態位於上述殼體部之外側液體收容部係收容黑色之液體。
根據此構成,由於黑色之液體之消耗量較多,故而收容黑色之液體之容量增加。
11‧‧‧第1印表機
11A‧‧‧第2印表機
12、212‧‧‧裝置本體
12A、212A‧‧‧印刷功能部
12B‧‧‧基部
12b、52c、54c、242‧‧‧凹部
12d‧‧‧卡止凹部
12e‧‧‧筒狀部
12f‧‧‧螺孔
12H‧‧‧殼體
12K、212K‧‧‧開口部
12S、213S‧‧‧收容部
12U‧‧‧上表面部
13、213‧‧‧圖像讀取部
13a、14a、75a‧‧‧鉸鏈
13b‧‧‧原稿台
13c‧‧‧凹槽
13F‧‧‧撓性扁平電纜
13H‧‧‧讀取頭
13T、213T‧‧‧抓手部
14、214‧‧‧自動原稿供給裝置
14c‧‧‧自動原稿供給裝置之本體
14d‧‧‧原稿托盤
14e‧‧‧導引構件
14f‧‧‧進給機構部
15‧‧‧給紙盒
16、216‧‧‧排紙口
17、217‧‧‧堆疊器
17a、35f、217a‧‧‧握持部
17b‧‧‧第1托盤
17c‧‧‧第2托盤
17d‧‧‧第3托盤
18、218、218A‧‧‧操作面板部
18a、218a‧‧‧顯示部
18b、218b‧‧‧操作按鈕
19‧‧‧罐單元
19T、219‧‧‧油墨罐
20、220‧‧‧印刷部
21、221‧‧‧托架
22、222‧‧‧液體噴射頭
23‧‧‧支撐台
24‧‧‧搬送滾輪
25‧‧‧排紙滾輪
26‧‧‧滑輪
27‧‧‧正時皮帶
28‧‧‧線性編碼器
30、230‧‧‧導框架
31A、231A‧‧‧上軌
31B、231B‧‧‧下軌
32‧‧‧插槽
33‧‧‧通訊埠
35‧‧‧手動式給紙機構
35a‧‧‧給紙托盤
35b‧‧‧紙張導件
35c‧‧‧保護板
35e‧‧‧罩蓋
35g‧‧‧扭力盤簧
36‧‧‧卡止突起
37‧‧‧突起
38‧‧‧被偵測凹部
39‧‧‧卡止構件
39a、54b‧‧‧筒狀部
39b‧‧‧卡止部
40、40A、40B、240‧‧‧油墨供給管
40C‧‧‧彎曲部
40H、240H‧‧‧變形可動部
40J、51E、240C‧‧‧接頭
41、42‧‧‧支撐板
44、55、58‧‧‧保持構件
45‧‧‧接頭本體
46、51a‧‧‧管部
47‧‧‧通風口
51、241‧‧‧間隔件
51A、51B、51C、51D、241A‧‧‧筒狀體
51b‧‧‧接頭之本體
51H、241H‧‧‧側壁部
51S、241S‧‧‧接觸面
52a‧‧‧底壁部
52b‧‧‧抵接部
53、57c、243‧‧‧狹縫
54、57‧‧‧傾斜塊
54a‧‧‧支撐部
57‧‧‧傾斜塊
57a‧‧‧腳部
57b‧‧‧夾持部
57d‧‧‧上壁面
59、255‧‧‧固定螺釘
59a、256‧‧‧軸部
59c‧‧‧頭部
59H、255H‧‧‧螺孔
61‧‧‧第1固定件
62‧‧‧第2固定件
63‧‧‧固定件
64‧‧‧狹縫構件
75、213A‧‧‧蓋部
211‧‧‧第3印表機
211A‧‧‧第4印表機
212a‧‧‧上表面
212b、212c‧‧‧凹形狀部
212h‧‧‧壁面
212H‧‧‧托盤收納部
213a、214a、215a‧‧‧旋轉軸
213b、213c‧‧‧突出部
213t‧‧‧拉手
215‧‧‧載置台
215A‧‧‧媒體支撐部
215B‧‧‧延設部
231‧‧‧軌部
244‧‧‧空間區域
251‧‧‧定位構件
252‧‧‧側壁板
253‧‧‧卡合部位
AD‧‧‧轉接器
HP‧‧‧起始位置
SP‧‧‧間隙
P‧‧‧紙張
X‧‧‧主掃描方向
Y‧‧‧副掃描方向
圖1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中之第1印表機之立體圖。
圖2係表示處於打開堆疊器及手動式給紙機構之狀態之第1印表機的立體圖。
圖3係表示處於打開圖像讀取部之狀態之第1印表機的立體圖。
圖4(a)、(b)係間隔件之模式前視圖。
圖5(a)、(b)係表示接頭之立體圖。
圖6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中之具備油墨供給管之其他引繞構造之第1印表機的立體圖。
圖7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中之具備油墨供給管之引繞構造之第1印表機的立體圖。
圖8(a)、(b)係表示油墨供給管之引繞構造之模式立體圖。
圖9(a)、(b)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中之油墨供給管之引繞構造之模式立體圖。
圖10係表示具備油墨供給管之引繞構造之第1印表機之立體圖。
圖11係表示第5實施形態中之具備油墨供給管之引繞構造之第1印表機的立體圖。
圖12係表示卡止部中之固定螺釘之前視剖面圖。
圖13係表示第1印表機之局部側視圖。
圖14係表示第6實施形態中之間隔件之模式前視圖。
圖15係表示具備油墨供給管之引繞構造之第1印表機之立體圖。
圖16係表示第7實施形態中之第2印表機之立體圖。
圖17係表示處於打開堆疊器及手動式給紙機構之狀態之第2印表機的立體圖。
圖18係表示具備油墨供給管之引繞構造之第2印表機之立體圖。
圖19(a)係表示其他實施形態中之具備油墨供給管之引繞構造之第2印表機的立體圖,(b)係間隔件之前視圖。
圖20(a)係表示其他實施形態中之具備油墨供給管之引繞構造之第2印表機的立體圖,(b)係間隔件之前視圖。
圖21(a)係表示其他實施形態中之具備油墨供給管之引繞構造之第2印表機的立體圖,(b)係間隔件之前視圖。
圖22(a)係表示其他實施形態中之具備油墨供給管之引繞構造之第2印表機的立體圖,(b)係間隔件之前視圖。
圖23係表示其他實施形態中之具備油墨供給管之引繞構造之第2印表機的立體圖。
圖24(a)-(d)係表示間隔件之其他例之立體圖。
圖25係表示第8實施形態中之第3印表機之立體圖。
圖26(a)係表示關於油墨供給管之配設之第8實施形態之第3印表機中將圖像讀取部抬起之狀態的立體圖,(b)係間隙形成構件之模式剖面圖,(c)係表示油墨供給管之接頭之立體圖。
圖27係表示第8實施形態中間隙形成構件設置於不同位置之狀態的第3印表機之立體圖。
圖28係關於油墨供給管之配設之第9實施形態之第3印表機的立體圖。
圖29係表示第9實施形態之第3印表機中間隙形成構件之構成的 立體圖。
圖30(a)係表示關於油墨供給管之配設之第10實施形態之第3印表機中將圖像讀取部抬起之狀態的立體圖,(b)係表示油墨供給管自間隔件脫離之狀態之模式圖。
圖31(a)~(c)係表示間隙形成構件之構成之另一例之模式圖。
圖32(a)、(b)係表示第11實施形態之第4印表機之立體圖。
圖33(a)係表示關於油墨供給管之配設之第11實施形態之第4印表機中拆下蓋部後之狀態的立體圖,(b)係間隙形成構件之模式剖面圖,(c)係表示油墨供給管之接頭之立體圖。
圖34係關於油墨供給管之配設之第12實施形態之第4印表機之立體圖。
圖35係表示第12實施形態之第4印表機中油墨供給管之配設狀態的第4印表機之剖面圖。
圖36(a)係表示關於油墨供給管之配設之第13實施形態之第4印表機中將蓋部抬起之狀態的立體圖,(b)係表示油墨供給管自間隔件脫離之狀態之模式圖。
圖37係表示第11實施形態之第4印表機中配設有複數個油墨供給管之狀態的第4印表機之立體圖。
以下,作為液體噴射裝置之第1實施形態,對具備噴射作為液體之一例之油墨之液體噴射頭且對作為靶之一例之紙張噴射油墨而印刷包含文字或圖形等之圖像之噴墨式印表機,參照圖進行說明。
(第1實施形態)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11係包括包含具有印刷功能之裝置本體12之印刷功能部12A(印表機單元)、及於裝置本體12之上側具有掃描功能之圖像讀取部13(掃描器單元)的所謂複合機。於以下之 說明中,將包含複合機之該印表機稱為第1印表機11。
第1印表機11係自以獨立個體呈大致長方體形狀之作為液體收容部之一例之油墨罐19T(參照圖3)通過藉由固定部而配設之油墨供給管40(參照圖3)接受油墨之供給。
第1印表機11於成為其重力方向之下部側,配設有內裝印刷部20之作為殼體部之一例之印刷功能部12A,另一方面,於成為其反重力方向側之上部側,作為罩蓋構件之一例而配設有內裝讀取原稿(圖像)之掃描器等圖像讀取機構之圖像讀取部13。圖像讀取部13設為以設置於裝置本體12之一側端(後方側)之鉸鏈13a為中心旋動(移位)而使與鉸鏈13a為相反側之前方側抬起之構成。即,於圖像讀取部13之殼體側面(左右兩側面)凹設有抓手部13T,第1印表機11之使用者於例如維護時可將手伸入至該抓手部13T而抬起圖像讀取部13。藉由此抬起,而露出使於印刷功能部12A(亦即裝置本體12)內可往復移動地配置之托架21之移動區域之至少一部分顯露之開口部12K(參照圖3)。
進而,對該圖像讀取部13自動地供給讀取原稿之自動原稿供給裝置14(Auto document feeder)配設於圖像讀取部13之上側。自動原稿供給裝置14以設置於裝置本體12之一側端(後方側)之鉸鏈14a(參照圖2)為中心旋動,而使與鉸鏈14a為相反側之前方側抬起。藉由該自動原稿供給裝置14之抬起,露出形成圖像讀取部13之上表面之原稿台13b(參照圖2),使用者可利用人工作業對圖像讀取部13供給讀取原稿。
此處,自動原稿供給裝置14於四角板狀之本體14c之上側具備用以放置原稿之原稿托盤14d,於該原稿托盤14d上設置有用以將原稿於寬度方向上進行定位操作之導引構件14e。放置於原稿托盤14d之原稿係藉由配置於該圖1中之左側之進給機構部14f之作動逐張進給至圖像讀取部13之原稿台13b上,且於該原稿圖像讀取後排出至本體14c上。
又,於裝置本體12之下部,可裝卸地設置有可將紙張P重疊複數張而收容之給紙盒15。收容於該給紙盒15之紙張P係向著設置於印刷功能部12A內之印刷部20自後方朝前方逐張進給,印刷部20於所進給之紙張P上進行印刷。即,自給紙盒15進給之紙張P藉由下述之包含滾輪24、25等之搬送機構而被搬送至印刷部20。自於印刷部20中沿與紙張P之搬送方向(將其稱為副掃描方向Y)交叉之方向(將其稱為主掃描方向X)藉由移動機構而往復移動之液體噴射頭22對紙張P噴射油墨,於紙張P上印刷圖像等。結束藉由印刷部20進行之印刷的已印刷紙張P自設置於裝置本體12(印刷功能部12A)之前表面之排紙口16被排出(排紙)。
於裝置本體12(印刷功能部12A)中成為給紙盒15之上側且排紙口16之下側之位置,收納有接住自排紙口16排出之紙張P之作為排出托盤之一例之堆疊器(stacker)17。堆疊器17係自裝置本體12抽出與所排出之紙張P之尺寸相應之長度而使用。
於寬度方向中央部具有收容給紙盒15及堆疊器17之收容凹部的收容部12S係由向紙張P之排出方向(此處為副掃描方向Y)突出形成之殼體部分所構成。如此般使收容部12S突出之原因在於,相較於印刷部20所必須之殼體12H之副掃描方向Y之長度,給紙盒15之副掃描方向Y所必須之長度更長。因此,給紙盒15及堆疊器17係以於自裝置本體12向副掃描方向Y(前方)突出之狀態下使前端面與收容部12S對齊之方式收容。詳細而言,若結合為了收容特定尺寸(作為一例為A4紙)之紙張P所必須之給紙盒15之副掃描方向Y之長度而決定裝置本體12之副掃描方向Y之長度,則裝置本體12會大型化(底面積之增大),因此為了儘量避免此情況,僅使給紙盒15之收容部分突出。換言之,藉由摳除收容給紙盒15之收容部12S之兩側而使給紙盒15及收容部12S之部分向前方突出。又,由於係結合該給紙盒15之突出之前表面位置而決 定堆疊器17之收納時之前表面位置,故而可確保堆疊器17之抽出時之突出長度相對較長。進而,藉由該突出,堆疊器17可藉由握持部17a自裝置本體12容易地抽出。如此,與將給紙盒15可裝卸地設置於裝置本體12之前表面而使自裝置本體12之前表面側之給紙成為可能之構成相比較而言,相對較大程度地抑制了第1印表機11之大型化(尤其印表機底面積之增大)。
另一方面,如圖1所示,於裝置本體12(印刷功能部12A)中之較排紙口16更上側之位置,配置有用以進行使印刷部20執行印刷動作等各種操作之操作面板部18。操作面板部18之基部12B係由呈現其下側較上側更向紙張P之排出方向(亦即副掃描方向Y)側突出之傾斜面之殼體部分所構成。而且,於基部12B之傾斜面,安裝有用以顯示選單畫面等之顯示部(例如液晶顯示器)18a及操作按鈕18b。操作按鈕18b中有例如電源按鈕、自選單畫面中選擇所需項目之選擇按鈕、指示印刷執行之開始之印刷開始按鈕等。由於操作面板部18向裝置本體12之前方突出且其顯示面及操作面成為向近前下方傾斜之傾斜面,故而對使用者而言可良好地確保顯示部18a之視認性及操作按鈕18b之操作性。
且說,本實施形態之第1印表機11所具備之印刷部20包含於主掃描方向X上往復移動之作為移動體之一例之托架21,於該托架21上具備噴射油墨之液體噴射頭22。托架21由沿主掃描方向X延伸之板構件即導框架30引導而可於主掃描方向X上移動(往復移動)地配置。導框架30包含藉由於與主掃描方向X正交之板構件之上下兩側端部將構件彎折成大致U字形而形成之上軌31A及下軌31B。托架21以藉由該等上軌31A及下軌31B支撐其後端側之狀態於主掃描方向X上往復移動。而且,自油墨罐19T(參照圖3)通過油墨供給管40而供給之油墨自往復移動之托架21上所具備之液體噴射頭22噴射,並於紙張P上進行印刷。
托架21具有上方開放之大致四角箱形狀,於其上部之凹狀之被 安裝部,安裝有將通過油墨供給管40供給之油墨轉接至液體噴射頭22之轉接器AD。將油墨自安裝於托架21之轉接器AD向液體噴射頭22供給。因此,連接於轉接器AD之油墨供給管40形成油墨可於油墨罐19T與液體噴射頭22之間流動之油墨之流路之一部分。
本例之第1印表機11可支援彩色印刷,於圖1之例中,轉接器AD安裝有與彩色印刷所必須之油墨色數(例如4色)數量相同之複數個(例如4個)。當然,可僅安裝黑色用之轉接器AD,亦將第1印表機11作為支援單色印刷之印表機而使用。又,托架21可安裝墨匣而使用,轉接器AD具有符合與第1印表機11對應之墨匣之形狀及尺寸之四角板形狀。但,由於油墨容積與墨匣相比較少亦可達到目的,故而轉接器AD之形狀及尺寸只要可安裝於托架21之被安裝部便可適當變更。
又,如圖1所示,於裝置本體12之前表面左側端部,設置有用以插入並固定記憶卡或通訊卡等卡之插槽32、及例如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通訊等特定通訊方式對應之通訊埠33(連接器)。該第1印表機11可實現基於經由USB通訊等自主機裝置接收之資料的印刷、及自記憶卡讀入照片等圖像資料而進行之照片印刷等。
圖2表示拆下自動原稿供給裝置14後之狀態之第1印表機11。於打開自動原稿供給裝置14之狀態下,露出圖2所示之圖像讀取部13之原稿台13b,於較其讀取面(玻璃面)更下方之位置,以可於主掃描方向X上移動之狀態設置有於副掃描方向Y上較長之長條狀之讀取頭13H。於圖像讀取部13內之底部,收容有連接於讀取頭13H之一端部之撓性扁平電纜13F(以下稱為「FFC13F」)之凹槽13c以於主掃描方向X上延伸之方式形成。藉由當讀取頭13H於主掃描方向X上移動時FFC13F以追隨其之方式於凹槽13c內移動,讀取頭13H可於其移動路徑之全域經由FFC13F將原稿讀取訊號發送至第1印表機11內之控制器(未圖示)。再者,於圖像讀取部13之上表面之原稿台13b之旁邊位置,形成 有從自動原稿供給裝置14進給之原稿之搬送面13d。
又,如圖2所示,於裝置本體12(印刷功能部12A)之背面側,裝備有手動式給紙機構35。手動式給紙機構35係使用者利用手動使已放置之1張紙張P進給之機構。該手動式給紙機構35包含:大致四角板狀之給紙托盤35a、於將給紙托盤35a上之紙張P於寬度方向上定位時進行操作之一對紙張導件35b、及基於防止在手動式給紙機構35之開狀態下雜質等向進給口(未圖示)落下之目的而設置之保護板35c。給紙托盤35a係可以其基端部(圖2中為下端部)為中心於特定角度範圍內進行旋動操作地設置,且配置於採取可放置紙張P之傾斜姿勢之圖2所示之開位置、與自該開位置向圖2之近前側旋動而收納於裝置本體12內之閉位置。保護板35c係藉由未圖示之扭力盤簧之彈性力而向接近於給紙托盤35a側之方向賦能,若打開給紙托盤35a,則配置成與給紙托盤35a之下部區域隔開特定距離(例如3~10mm)之姿勢而配置於防止雜質向進給口進入之圖2所示之保護位置。
又,堆疊器17作為一例呈三階式,包括第1托盤17b、第2托盤17c及第3托盤17d。第1托盤17b相對於裝置本體12可滑動地連結,第2托盤17c相對於第1托盤17b可滑動地連結。而且,第3托盤17d可旋動地與第2托盤17c之前端部連結,且配置於收納成相對於第2托盤17c重疊之狀態之閉位置、與如圖2所示般呈特定角度之前高後低姿勢立起而亦作為紙張之擋止部發揮功能之開位置。
接下來,使用圖3來簡單地說明印刷部20之構成。如圖3所示,於殼體12H內,在與設置於托架21之下部之液體噴射頭22(參照圖1)之下表面(噴嘴形成面)對向之位置,配置有沿主掃描方向X延伸之長條狀之支撐台23。於在副掃描方向Y上夾著支撐台23之上游側與下游側之各位置,配置有搬送滾輪24與排紙滾輪25。收容於給紙盒15內之紙張P處於未圖示之拾取滾輪抵接於其上表面之狀態。藉由拾取滾輪旋 轉而將紙張P中之最上位之一張於經由後方側之路徑上送出,該被送出之紙張P之路徑沿進給滾輪(未圖示)之外周面於副掃描方向Y上翻轉,其後,若到達至搬送滾輪24,則藉由搬送滾輪24之旋轉而進給至支撐台23上。
又,於殼體12H內,捲在一對滑輪26上之環狀之正時皮帶27以沿著位於托架21之背面側之導框架30之方式配設,托架21之背面部固定於正時皮帶27之一部分。於正時皮帶27之下側,張設有與其平行地延伸之線性編碼器28,根據其檢測訊號而檢測托架21之位置。
若輸出軸與一滑輪26連結之未圖示之托架馬達進行正反轉驅動,則正時皮帶27進行正反旋轉,托架21沿軌31A、31B於主掃描方向X上往復移動。而且,藉由交替地進行於托架21之移動中途自液體噴射頭22噴射油墨而於紙張P上進行1列(1遍)之記錄的記錄動作、與將紙張P搬送至下一記錄位置之搬送動作,而於紙張P上印刷文字或圖像等。此時,根據基於線性編碼器28之檢測訊號而檢測到之托架位置而控制液體噴射頭22之每個噴嘴噴射或不噴射油墨。再者,於殼體12H之上表面部12U,於與突設於圖像讀取部13之背面前端部之寬度方向大致中央位置之卡止突起36對應的位置,凹設有於關閉圖像讀取部13之狀態下與卡止突起36卡止之卡止凹部12d。又,於裝置本體12之上表面部12U中於卡止凹部12d之左鄰隔開少許距離之位置,形成有於關閉圖像讀取部13時供設置於其背面之突起37插入之被偵測凹部38。又,於殼體12H之上表面部12U中之開口部12K之周圍形成有通風口47。
該印刷中液體噴射頭22所使用之油墨係自外部安裝之罐單元19內之各油墨罐19T經由各油墨供給管40及各轉接器AD而供給至液體噴射頭22。於本例之罐單元19內,作為一例收容有分別收容油墨色不同之4色油墨之4個油墨罐19T。作為該等4色,例如可列舉黑色(K)、青 色(C)、洋紅色(M)、黃色(Y)。圖3之例中,4個油墨罐19T之中收容油墨消耗量相對較多之黑色油墨之1個為寬幅之大型罐,分別收容彩色用之3色油墨之3個成為略微窄幅之小型罐。
根據此構成,由於在印刷文本文字時使用之黑色油墨之消耗量較多,故而收容黑色油墨之容量增加。
又,可安裝於托架21之轉接器AD係配合相對應之油墨色之墨匣之形狀、尺寸而為黑色油墨用較厚,彩色用較其厚度變薄。托架21具有複數個(4個)墨匣之安裝凹部,若於該等安裝凹部安裝轉接器AD,則其背面之端子與托架21側之端子接觸。
接下來,參照圖3~圖5,對關於油墨供給管40之配設之第1實施形態進行說明。第1實施形態中,於印刷功能部12A與圖像讀取部13之間具備作為間隙形成構件之一例之間隔件51,該間隔件51形成有可供油墨供給管40自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插入之凹部作為抵接部。
如圖3所示,收容向托架21(轉接器AD)側供給之油墨之油墨罐19T相對於裝置本體12配置於自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觀察為左側之殼體外。即,油墨罐19T配設於托架21之移動區域之外側且主掃描方向X上之靠反起始位置之位置。而且,作為收容於油墨罐19T之油墨之流路發揮功能之油墨供給管40之一端側連接於油墨罐19T。又,油墨供給管40之另一端側係自托架21之主掃描方向X上之靠反起始位置之位置插入至通過設置於印刷功能部12A之開口部12K而顯露之托架21之移動區域,並連接於托架21上所搭載之轉接器AD。
詳細而言,油墨供給管40係其一端部連接於在罐單元19之下部設置成與油墨罐19T連通之狀態之排出管(未圖示),其另一端部連接於托架21上所搭載之轉接器AD之上表面之供給管(未圖示)。連接於罐單元19與托架21上之轉接器AD之間之各油墨供給管40係於以將圖像讀取部13旋動自如地軸支之鉸鏈13a側為裏側之情形時,以沿主掃描 方向X大致筆直地延伸之狀態架設於開口部12K之裏側部分之上方。
如圖3所示,於殼體12H之上表面,以於副掃描方向Y上橫穿開口部12K之方式,橫架有作為支撐構件之一例之細長板狀之支撐板41。支撐板41之長度方向之長度相較於開口部12K之副掃描方向Y之寬度變得略長。支撐板41之一端部藉由未圖示之固定件或接著劑而固定於上表面部12U。
而且,支撐板41之另一端部以於主掃描方向X上配置於固定油墨供給管40之一部分之位置之狀態藉由未圖示之固定件或接著劑而固定於殼體12H之上表面部12U。該固定件中作為一例使用膠帶。當然,固定件亦可為螺釘或接著劑等。
又,在殼體12H之上表面部12U中之較開口部12K更靠裏側之位置,於跟在圖像讀取部13之與凹槽13c對應之背面側之部位突出之突出部對應的位置,形成有收容配置有突出部之凹部12b。如本實施形態,於採用將油墨供給管40引繞於殼體12H之上表面部12U之構成之情形時,較理想的是避開收容突出部之凹部12b而引繞油墨供給管40。
又,於殼體12H之上表面部12U,作為間隙形成構件之一例之間隔件51以向上方以特定之長度突出之狀態固定。即,設置間隔件51係為了於將圖像讀取部13向閉合開口部12K之關閉方向旋動之情形時,藉由夾於印刷功能部12A與圖像讀取部13之間,而於圖像讀取部13與印刷功能部12A之間確保供油墨供給管40插通之間隙。本例之間隔件51為自軸線方向觀察之形狀為大致U字形狀之凸轂51A。
且說,插通至如此般藉由間隔件51而形成之間隙之油墨供給管40之長度方向之中途部分且支撐於支撐板41上之部分藉由固定件61、62而固定於支撐板41。
具體而言,油墨供給管40首先自將複數個油墨罐19T收容於罐盒 而成之罐單元19延伸,於自裝置本體12之圖3中之左側面稍靠裏側向主掃描方向X延伸並配置於上表面部12U之部分,由固定於上表面部12U之剖面U字狀之間隔件51保持。於該狀態下,油墨供給管40向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之移動受到限制。
此處,如圖4(a)所示,間隔件51具有剖面U字形狀,包含固定於上表面部12U之底壁部52a、及自底壁部52a之兩端部向同一方向(上方)垂立之一對抵接部52b。而且,藉由一對抵接部52b而於其間形成有凹部52c。凹部52c具有可供4根油墨供給管40鄰接而並列配置之相應寬度。又,抵接部52b之高度係設定為如下值,即,為油墨供給管40之外徑以上,且於固定有間隔件51之上表面部12U上之部位可確保關閉圖像讀取部13而使其背面碰觸間隔件51時裝置本體12與圖像讀取部13之間所必須之間隙。
繼而,油墨供給管40中之成為更向轉接器AD之連接側之下游側之中途部分藉由第1固定件61及第2固定件62而固定於支撐板41之上表面。
又,如圖3所示,油墨供給管40中之靠轉接器AD之部分係以藉由固定於托架21之圖3中之右側面之保持構件44捆束之狀態而保持,較藉由該保持構件44而捆束之位置更靠下游側之端部分別連接於轉接器AD之上表面之供給管(未圖示)。
油墨供給管40中之由固定件61、62固定之中途部分被限制向油墨供給管40之長度方向及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移動。因此,固定油墨供給管40之中途部分之固定件61~62作為固定部之一例發揮功能。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複數個固定件61、62中之將油墨供給管40相對於殼體12H為其最下游側之中途部分固定之第1固定件61(例如膠帶)成為將油墨供給管40中之長度方向之一部分固定成不可進行對開口部12K之相對移動之狀態的固定部。該結果為,油墨供給管40之 長度方向上之第1固定件61與轉接器AD之間之部分、更準確而言為第2固定件62與保持構件44之間之部分成為如圖3所示般追隨托架21之移動而變形之變形可動部40H。換言之,藉由第2固定件之固定位置而規定變形可動部40H之管長度。
此處,對變形可動部40H簡單地進行說明。圖3中以實線表示之油墨供給管40為托架21位於起始位置時者,該圖中以兩點鏈線表示托架21位於反起始位置時之油墨供給管40之彎曲部40C。該圖3之例中,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藉由以各自之中心線大致位於同一面上之方式於徑向上排列成大致一排而配置成面狀。而且,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以於中途彎曲成圓弧面狀且夾著其彎曲部之兩側之部分(管面)於上下方向上對向且大致平行地延伸之方式配置。
於托架21移動時,油墨供給管40之彎曲部40C沿托架移動方向以托架21之移動距離(亦即移動速度)之約一半之移動距離(換言之為移動速度)移動。此時,於托架21自起始位置移動至反起始位置之過程中,油墨供給管40一面使彎曲部40C向圖3中之左方移動一面追隨托架21之移動。如此,油墨供給管40於托架21之移動過程中一面使彎曲部40C沿主掃描方向X產生位置變化一面變形。因此,於托架21之移動過程中,油墨供給管40不會折彎或散亂。因此,於托架21之移動中亦可通過油墨供給管40將油墨順利地供給至托架21上之轉接器AD。又,可容易避免油墨供給管40散亂而與例如紙張P或搬送系統之滾輪24、正時皮帶27等接觸並以此為誘因而導致不良印刷之類的事態。
如圖3所示,托架21自彎曲部40C與托架21最接近之位置(圖3中為起始位置)移動至彎曲部40C與托架21相距最遠之位置(反起始位置)。在托架21於移動區域之全域移動之過程中,油墨供給管40中之有助於形成彎曲部40C之部分成為變形可動部40H。而且,於彎曲部40C之位置(圖3中以兩點鏈線表示之彎曲部40C之位置),較彎曲部 40C更靠油墨供給方向之上游側之部分成為無助於形成彎曲部之非可動部。此處,雖可利用固定部固定變形可動部40H與非可動部之交界部,但本實施形態中,為了保持些許餘量,於較該交界部更靠上游側特定距離之位置,固定油墨供給管40之一部分。該特定距離作為一例較佳為,設定為相當於變形可動部40H之管長之十分之三之距離與5cm之中較長一者之距離以下之值。其原因在於,若將油墨供給管40於自交界部向上游側超出特定距離較多之位置固定,則無助於彎曲部形成之部分未被固定之部分變長,而要極力避免變形可動部40H之形態保持變得不穩定而使形成變形可動部40H之管部分散亂之類的事態。當然,藉由第2固定件62(例如膠帶)固定油墨供給管40之一部分可為交界部,亦可為自交界部向上游側超過特定距離之部分。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第2固定件62係將於主掃描方向X上較托架21之移動區域中之大致中央部分略靠油墨供給管40之上游側之部分固定。因此,油墨供給管40之圖3中之左側之部分較右側之部分變得略短,但於以固定部為中心之托架21之移動範圍之兩側成為大致相等長度。再者,本實施形態中,油墨供給管40中與非可動部之交界部和保持構件44之間之部分成為變形可動部40H。
且說,如圖3所示,本實施形態中,油墨供給管40較佳為設為於其長度方向上複數根管40A、40B經由接頭40J連接而成之構成。該接頭40J於油墨罐19T與托架21之間根據所連接之管之根數而設置於多處,而使油墨可於連接之管間流動。圖3所示之例中,接頭40J係於油墨供給管40之支撐板41上連結2根管40A、40B。由於與接頭40J之兩側連結之各管40A、40B係由固定件61、62固定,故而管40A、40B不易自接頭40J偏離。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接頭40J如圖5(a)所示般包含圓筒狀之接頭本體45、及自接頭本體45之軸線方向之兩端面突出之一對管部46, 一對管部46於軸線方向上連通。又,接頭40J如圖5(b)所示般包含長方形板狀之接頭本體45、及自接頭本體45之軸線方向之兩端面每側4根地突出之4對管部46,4對管部46之成對者彼此於軸線方向上連通。
經由接頭40J連結之管40A、40B之接縫如圖3所示般位於油墨供給管40之變形可動部40H以外之部分。因此,油墨供給管40之由接頭40J連結之部位不會成為彎曲部40C,故而管不易自接頭40J偏離。
繼而,如圖6所示,本實施形態中,亦可以變形可動部40H之形成彎曲部40C之位置相對於托架21成為與圖3相反之側之方式引繞油墨供給管40。再者,圖6中省略了應自開口部12K可見之紙張P之搬送機構及托架21之移動機構等一部分之構成構件。
接下來,對該第1實施形態之第1印表機11之作用進行說明。
第1印表機11中,於為了進行油墨供給管40之維護而將油墨供給管40自間隔件51拆下之情形時,進行如下所述之作業。即,於間隔件51安裝於上表面部12U(裝置本體12)之狀態下,使油墨供給管40之長度方向之中途部分於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上移動,而自間隔件51之內部空間取出。此時,為了將油墨供給管40自間隔件51拆下,無須將油墨供給管40中之連接於油墨罐19T之側之端部自油墨罐19T拆下,或者將油墨供給管40中之連接於轉接器AD之側之端部自轉接器AD拆下。因此,油墨供給管40無須繁雜之作業便可自間隔件51拆下。
另一方面,於將油墨供給管40安裝於間隔件51之情形時,進行如下所述之作業。即,於間隔件51安裝於裝置本體12之狀態下,使油墨供給管40之長度方向之中途部分於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上移動,而插入至間隔件51之凹部52c。
再者,於如此般將油墨供給管40安裝於間隔件51之情形時,亦無須將油墨供給管40中連接於油墨罐19T之側之端部自油墨罐19T拆下,或者將連接於轉接器AD之側之端部自轉接器AD拆下。因此,油 墨供給管40無須繁雜之作業便可安裝於間隔件51。
又,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以並列狀態水平地被保持於間隔件51之凹部52c內。因此,亦具有將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以使於彎曲部40C之兩側對向之管面於上下方向上對向之方式引導之導件的功能。因此,變形可動部40H於追隨托架21之移動而一面使彎曲部40C產生位置變化一面變形時,可保持適當之形態。
根據上述第1實施形態,可獲得以下所示之效果。
(1)利用藉由於裝置本體12與圖像讀取部13之間具備間隔件51而不會遮斷油墨之流路之油墨供給管40,即便不將端部自油墨罐19T或轉接器AD拆下,亦可簡便地進行於可將油墨供給至液體噴射頭22側之狀態下引繞之作業。
(2)即便不將油墨供給管40之端部自油墨罐19T或轉接器AD拆下,亦使油墨供給管40以其外表面抵接於間隔件51之凹部52c之方式通過,藉此而可成為限制於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上移動之狀態。因此,可簡便地進行一面限制油墨供給管40向與其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之移動一面將其引繞之作業。
(3)由於係藉由經由連接管與管之間之接頭40J連結複數根管而構成1根油墨供給管40,故而藉由利用接頭40J連接複數個管,而可將油墨供給管40調節為最適於引繞之長度。又,由於只要將相對較容易處理之長度之管引繞複數根即可,故而油墨供給管40之引繞作業變得相對較為簡單。
(4)經由接頭40J連結之管40A、40B之接縫位於油墨供給管40之變形可動部40H以外之部分。因此,油墨供給管40之由接頭40J連結之部位不會成為彎曲部40C,故而管不會自接頭40J偏離。
(5)由於油墨供給管具備一根或複數根,故而藉由與油墨罐19T之個數相應之根數之油墨供給管40,可自各個油墨罐19T對液體噴射頭 22供給油墨。
(6)由於係設置複數個油墨罐19T且引繞與油墨罐19T之個數相應之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故而可通過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將複數種顏色之油墨經由各轉接器AD供給至液體噴射頭22,而支援彩色印刷。
(7)由於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係相對於開口部12K設置於軸支圖像讀取部13之側(裏側),故而於圖像讀取部13打開殼體12H之開口部12K時,開口部12K內之視野不易受油墨供給管40妨礙。因此,通過開口部12K相對較容易確認裝置本體12內之狀態。例如於夾紙錯誤時容易確認紙張P之夾紙之狀態,可相對較為順利地進行夾紙之處理。
(8)由於油墨罐19T位於裝置本體12(印刷功能部12A)之外側,故而可緩和對油墨之收容量之限制。因此,可具備能夠收容大量油墨之油墨罐19T。
(9)與於藉由突出形成於殼體12H之前表面部之殼體部分而形成之收容部12S將給紙盒15以前表面與收容部12S對齊之方式收容而使自裝置本體12之前表面側之給紙成為可能之構成相比較而言,可相對較大程度地抑制第1印表機11之大型化(尤其印表機底面積之增大)。又,操作面板部18之基部12B係由呈現其下側較上側更向紙張P之排出方向(亦即副掃描方向Y)側突出之傾斜面之殼體部分所構成。而且,於基部12B之傾斜面,安裝有顯示部18a(例如液晶顯示器)及操作按鈕18b。因此,顯示部18a之視認性變得良好,而且亦良好地確保操作按鈕18b之操作性。
(第2實施形態)
接下來,參照圖4(b)及圖6,對關於油墨供給管40之配設之第2實施形態進行說明。第2實施形態中,印刷功能部12A與圖像讀取部13之間之間隙形成構件為固定於上表面部12U之間隔件51。間隔件51於自軸線方向觀察時為具有大致圓筒形狀之筒狀體51B。再者,於本實 施形態之說明中,對於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構件標附相同符號,並省略其等之說明。
如圖6所示,收容複數個油墨罐19T之罐單元19相對於殼體12H位於起始位置側。一端部連接於各油墨罐19T之油墨供給管40係相對於開口部12K固定在與圖像讀取部13之支軸側相反之側之上表面部12U。
如圖4(b)所示,間隔件51於自軸線方向觀察時具有大致圓筒形狀,且包含固定於上表面部12U之底壁部52a、及自底壁部52a之兩端部向同一方向(上方)垂立之一對抵接部52b。一對抵接部52b自各自之上端部向相互接近之方向水平地延伸,於各自之延伸前端間形成有較油墨供給管40之外徑略短之寬度之狹縫53。藉由一對抵接部52b而於其間形成有凹部52c。凹部52c具有可供4根油墨供給管40鄰接而並列配置之相應寬度。又,抵接部52b之高度係設定為如下值,即,為油墨供給管40之外徑以上,且於固定有間隔件51之上表面部12U上之部位可確保關閉圖像讀取部13而使其背面碰觸間隔件51時裝置本體12與圖像讀取部13之間所必須之間隙。
繼而,油墨供給管40中之成為更向轉接器AD之連接側之下游側之中途部分於上表面部12U以複數根管於上下方向上排列之並列狀態由固定於開口部12K之主掃描方向X之大致中央位置之狹縫構件64夾持。
又,如圖6所示,油墨供給管40中之靠轉接器AD之部分係以藉由固定於托架21之圖6中之前表面之保持構件44捆束之狀態而保持,較藉由該保持構件44而捆束之位置更靠下游側之端部分別連接於轉接器AD之前表面之供給管(未圖示)。
若托架21自圖6中以實線表示之起始位置向該圖中以兩點鏈線表示之反起始位置移動,則油墨供給管40之較由狹縫構件64支撐之部位 更靠下游側之部分追隨該托架21之移動而移動。又,亦可將自罐單元19之圖6中之裏側延伸之以兩點鏈線表示之油墨供給管40保持於固定在上表面部12U之裏側右部之間隔件51(筒狀體51B),將較其經保持之部位更靠轉接器AD側之部分以保持構件44捆束而連接於轉接器AD之前表面之供給管。
接下來,對第2實施形態中之第1印表機11之作用進行說明。
第1印表機11中,於為了進行油墨供給管40之維護而將油墨供給管40自間隔件51拆下之情形時,進行如下所述之作業。即,於間隔件51安裝於上表面部12U之狀態下,使油墨供給管40之長度方向之中途部分於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上移動,一面伴有彈性變形一面通過狹縫53而自間隔件51之內部空間取出。此時,為了將油墨供給管40自間隔件51拆下,無須將油墨供給管40中之連接於油墨罐19T之側之端部自油墨罐19T拆下,或者將油墨供給管40中之連接於轉接器AD之側之端部自轉接器AD拆下。因此,油墨供給管40無須繁雜之作業便可自間隔件51拆下。
另一方面,於將油墨供給管40安裝於間隔件51之情形時,進行如下所述之作業。即,於間隔件51安裝於裝置本體12之狀態下,使油墨供給管40之長度方向之中途部分於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上移動,一面伴有彈性變形一面通過狹縫53而插入至間隔件51之內側空間(參照圖4(b))。
再者,於如此般將油墨供給管40安裝於間隔件51之情形時,亦無須將油墨供給管40中連接於油墨罐19T之側之端部自油墨罐19T拆下,或者將連接於轉接器AD之側之端部自轉接器AD拆下。因此,油墨供給管40無須繁雜之作業便可安裝於間隔件51。
根據上述第2實施形態,可獲得以下所示之效果。
(10)藉由通過凹部52c之開口(狹縫53)將油墨供給管40插入至凹部 52c之內側而使油墨供給管40抵接於凹部52c之內表面,無須將油墨供給管40之端部自油墨罐19T或轉接器AD拆下,便可限制油墨供給管40之移動。
(11)藉由通過形成於成為抵接部52b之筒狀體51B之周壁之一部分之狹縫53使油墨供給管40於被插入至筒狀體51B之狀態與非插入狀態之間移動,無須將油墨供給管40之端部自油墨罐19T或轉接器AD拆下。因此,可簡便地進行油墨供給管40之引繞作業。
(第3實施形態)
接下來,參照圖7及圖8,對關於油墨供給管40之配設之第3實施形態進行說明。第3實施形態中,印刷功能部12A與圖像讀取部13之間之間隙形成構件為可將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傾斜地保持之傾斜塊54。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之說明中,對於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構件標附相同符號,並省略其等之說明。
如圖7所示,作為間隔件之一例之傾斜塊54係固定於殼體12H之上表面部12U中之開口部12K之近前側之周緣部之一部分。傾斜塊54係相對於開口部12K之開口面將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以使通過各管之各中心線之面(管面)傾斜成特定角度之狀態保持。以將油墨供給管40之轉接器AD側之一部分捆束之狀態固定於托架21之前表面之保持構件55將自保持構件55向上游側沿主掃描方向X延伸之部分以成為與傾斜塊54之傾斜為相同方向之傾斜之方式保持。
使用圖8來說明詳細構造。圖8表示圖7中於主掃描方向X上固定於托架21之側面之保持構件55之部位切斷而自彎曲部40C側觀察所得之模式剖面。如圖8所示,傾斜塊54包含固定於上表面部12U之支撐部54a、及自支撐部54a以傾斜之狀態延伸之四角筒狀之筒狀部54b,於筒狀部54b形成有較油墨供給管40之外徑略短之寬度之狹縫53。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之於筒狀部54b之凹部54c內連結各自之軸線之面 (管面)相對於開口部12K之開口面以約30~60度之角度傾斜。
固定於托架21側之保持構件55係以針對複數個油墨供給管40將各自之軸心連結之管面與傾斜塊54側之管面平行地對向之方式附加傾斜角而安裝。因此,如圖8(a)、(b)所示,於複數個油墨供給管40之中由傾斜塊54保持之部位與由保持構件55保持之部位之間形成變形可動部40H。又,傾斜塊54自上表面部12U起之高度係設定為可形成裝置本體12與圖像讀取部13之間所必須之間隙的值。
接下來,對第3實施形態中之第1印表機11之作用進行說明。
第1印表機11中,於為了進行油墨供給管40之維護而將油墨供給管40自傾斜塊54拆下之情形時,於傾斜塊54安裝於上表面部12U之狀態下,使油墨供給管40之長度方向之中途部分於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上移動。而且,一面伴有油墨供給管40之彈性變形一面通過狹縫53而自傾斜塊54之內部空間取出。此時,為了將油墨供給管40自傾斜塊54拆下,無須將油墨供給管40中之連接於油墨罐19T之側之端部自油墨罐19T拆下,或者將油墨供給管40中之連接於轉接器AD之側之端部自轉接器AD拆下。因此,油墨供給管40無須繁雜之作業便可自間隔件51拆下。
另一方面,於將油墨供給管40安裝於傾斜塊54之情形時,於傾斜塊54安裝於裝置本體12之狀態下,使油墨供給管40之長度方向之中途部分於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上移動,一面伴有彈性變形一面通過狹縫53而插入至傾斜塊54之內側空間。再者,於將油墨供給管40安裝於傾斜塊54之情形時,亦無須將油墨供給管40中連接於油墨罐19T之側之端部自油墨罐19T拆下,或者將連接於轉接器AD之側之端部自轉接器AD拆下。因此,油墨供給管40無須繁雜之作業便可安裝於傾斜塊54。
因此,根據第3實施形態,除與上述各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1)~ (11)以外,亦可獲得以下之效果。
(12)由於兼具帶狹縫53之間隔件功能而可使複數個油墨供給管40傾斜成特定角度地予以支撐,故而即便於開口部12K內不存在引繞複數個油墨供給管40之空間,亦可藉由將其一部分配置於開口部12K之外側,可一面形成變形可動部40H一面引繞複數個油墨供給管40。
(第4實施形態)
接下來,參照圖9及圖10,對關於油墨供給管40之配設之第4實施形態進行說明。第4實施形態中,印刷功能部12A與圖像讀取部13之間之間隙形成構件為可將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傾斜地保持之長條狀之傾斜塊57。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之說明中,對於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構件標附相同符號,並省略其等之說明。
如圖10所示,作為間隔件之一例之傾斜塊57呈長條狀固定於殼體12H之上表面部12U中之開口部12K之裏側之周緣部之一部分。傾斜塊57係相對於開口部12K之開口面將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以使通過各管之各中心線之面(管面)傾斜成特定角度之狀態保持。以將油墨供給管40之轉接器AD側之一部分捆束之狀態固定於托架21之前表面之保持構件58將自保持構件58向上游側沿主掃描方向X延伸之部分以成為與傾斜塊57之傾斜為相同方向之傾斜之方式保持。
使用圖9來說明詳細構造。圖9(a)、(b)表示圖10中於主掃描方向X上托架21位於以兩點鏈線表示之位置時自傾斜塊57之圖10中之左端面附近觀察彎曲部40C側所得之模式剖面。如圖9所示,傾斜塊57包含固定於上表面部12U之腳部57a、及自腳部57a以傾斜之狀態延伸之夾持部57b,於夾持部57b形成有與油墨供給管40之外徑大致相同寬度之狹縫57c。狹縫57c之深度方向相對於開口部12K之開口面以約30~60度之範圍內之角度傾斜。因此,複數個油墨供給管40保持為連結各自之軸線之面傾斜之狀態。
固定於托架21側之保持構件58係以針對複數個油墨供給管40將各自之軸心連結之管面以與傾斜塊57側之管面平行地對向之方式附加傾斜角而安裝。因此,如圖9(a)、(b)所示,於複數個油墨供給管40之中由傾斜塊57保持之部位與由保持構件58保持之部位之間形成變形可動部40H。因此,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係於夾著彎曲部40C之兩側之管面以斜向地傾斜之狀態相互大致平行地對向之狀態下形成有變形可動部40H。又,傾斜塊57之自上表面部12U至上壁面57d之高度係設定為可形成裝置本體12與圖像讀取部13之間所必須之間隙之值。因此,可確保關閉圖像讀取部13時所必須之間隙。
因此,即便為無法於殼體12H之開口部12K內確保引繞油墨供給管40之空間之構成,亦可以形成呈相對於開口部12K之開口面傾斜之姿勢大致平行地對向之管面之方式形成變形可動部40H。
根據上述第4實施形態,可同樣地獲得上述各實施形態中之效果(1)~(12)。
(第5實施形態)
接下來,參照圖11~圖13,對關於油墨供給管40之配設之第5實施形態進行說明。第5實施形態中,印刷功能部12A與圖像讀取部13之間之間隙形成構件為設置於上表面部之固定螺釘。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之說明中,對於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構件標附相同符號,並省略其等之說明。
如圖11所示,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支撐板41以橫穿開口部12K之方式架設,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由固定件63(例如膠帶)代替第1實施形態中之間隔件51來固定。
如圖12所示,在形成於殼體12H之上表面部12U之卡止凹部12d之底面,形成有具有螺孔12f之筒狀部12e。卡止構件39形成有筒狀部39a與自筒狀部39a之下端部向外側上方延伸之卡止部39b。組裝成將 卡止構件39之筒狀部39a外插至筒狀部12e之狀態,於該狀態下,藉由將螺釘螺固於螺孔12f而將卡止構件39固定於卡止凹部12d之底面部。本例中,利用螺孔12f,並使用軸部59a較長之固定螺釘59,將固定螺釘59以自殼體12H之上表面突出間隙形成所必須之特定長度之狀態螺固。藉由固定螺釘59之頭部與圖像讀取部13之背面抵接而於裝置本體12與圖像讀取部13之間形成可用以供油墨供給管40插通之間隙。再者,此時,亦可為固定螺釘59之頭部59c抵接於卡止突起36之構成。
接下來,對第5實施形態中之第1印表機11之作用進行說明。
如圖13所示,於關閉圖像讀取部13之狀態下,藉由圖像讀取部13之背面抵接於固定螺釘59之頭部59c,而於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之通路形成不會使油墨供給管40破損之程度以上之間隙。
第1印表機11中,於為了進行油墨供給管40之維護而將油墨供給管40自印刷功能部12A拆下之情形時,使用者可藉由抬起圖像讀取部13而容易地自印刷功能部12A拆下。即,圖像讀取部13相對於固定螺釘59之頭部藉由重力而成為抵接狀態,因此可與圖像讀取部13之抬起量相應地擴大與插通有油墨供給管40之印刷功能部12A之間之間隙。
根據上述第5實施形態,除上述各實施形態中之效果(1)、(3)、(4)、(5)~(9)以外,亦可獲得以下之效果。
(13)固定螺釘59的軸部56中之不螺合於印刷功能部12A之殼體部分之部分自上表面部12U突出,因此可於裝置本體12與圖像讀取部13之間容易地形成間隙。
(第6實施形態)
接下來,參照圖14及圖15,對關於油墨供給管40之配設之第6實施形態進行說明。第6實施形態中,印刷功能部12A與圖像讀取部13之間之間隙形成構件固定於圖像讀取部13側。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之說明中,對於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構件標附相同符號,並 省略其等之說明。
如圖15所示,於圖像讀取部13之下表面,於與鉸鏈13a側為相反側之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front side)之與裝置本體12之上表面部12U對應之位置設置有間隔件51。本實施形態中,間隔件51係於自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觀察而言之左側藉由接著或螺釘被固定等而安裝於圖像讀取部13。當然,間隔件51亦可安裝於圖像讀取部13中自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觀察而言之右側。
如圖14所示,間隔件51為與第2實施形態中之筒狀體51B相同之筒狀體51C。其狹縫53以朝向為重力方向側之裝置本體12側之方式設置。因此,油墨供給管40藉由自下側被推入至狹縫53,而成為被插入至間隔件51之內側空間之狀態。再者,間隔件51之狹縫53之寬度尺寸係設定為如下尺寸,即,於圖像讀取部13移動(擺動)至使印刷功能部12A之開口部12K露出之位置之期間,可供油墨供給管40藉由其自重而如圖14中如由兩點鏈線所示般彈性變形之後通過狹縫53。
接下來,對第6實施形態中之第1印表機11之作用進行說明。
第6實施形態中,於為了進行油墨供給管40之維護而將油墨供給管40自圖像讀取部13拆下之情形時,暫時將圖像讀取部13抬起。於是,被插入至間隔件51之內側空間之油墨供給管40與被抬起之圖像讀取部13一起上升,藉此,伴隨其上升而產生之管之自重作用於與管之長度方向交叉之下方向。該結果為,油墨供給管40如圖14所示般自間隔件51之內側空間經由狹縫53而抽出,從而自圖像讀取部13拆下。
又,此處雖省略圖示及說明,但於本實施形態中,亦可設為於圖像讀取部13向打開印刷功能部12A之開口部12K之方向移位之情形時油墨供給管40與間隔件51一併自圖像讀取部13偏離之構成。
根據上述第6實施形態,除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之效果(1)~(4)以外,亦可獲得以下之效果。
(14)伴隨圖像讀取部13向將開口部12K打開之方向移位,無須拆下油墨供給管40之端部便可自與圖像讀取部13成為一體而移位之間隔件51拆下油墨供給管40。
(第7實施形態)
接下來,參照圖16~圖18對不具有圖像讀取功能之第2印表機11A之構成進行說明。上述第1~第6實施形態中之第1印表機11為所謂之複合機,而第7實施形態中之第2印表機11A雖具備印刷功能部(印表機單元),但不具有圖像讀取部(掃描器單元)。再者,於圖16~圖18之說明中,對於與圖1~圖3相同之構成構件標附相同符號,並適當省略其等之說明。關於固定油墨供給管40之固定部之構成為相當於應用於僅具有印刷功能之單一功能之第2印表機11A的第1實施形態者。
如圖16所示,本實施形態之第2印表機11A包括包含具有印刷功能之裝置本體12之印刷功能部12A。第2印表機11A自以與該裝置本體12為獨立個體而呈大致長方體形狀之作為液體收容部之一例的油墨罐19T(參照圖18)接受油墨之供給。而且,於第2印表機11A中,收容於油墨罐19T內之油墨通過油墨供給管40(參照圖18),自位於裝置本體12之外側之油墨罐19T側向裝置本體12側供給。
第2印表機11A之裝置本體12具有內裝印刷部20之殼體12H。作為罩蓋構件之一例之蓋部75設為如下構成,即,以設置於裝置本體12之一側端(後方側)之鉸鏈75a為中心旋動(移位),與鉸鏈75a為相反側之前端部側(圖18中為近前端部側)抬起。第2印表機11A之使用者於例如維護時可抬起蓋部75。藉由此抬起,而露出設置於印刷部20之上方且使於印刷功能部12A內可往復移動地配置之托架21之移動區域之至少一部分之開口部12K(參照圖18)。
進而,如圖16及圖17所示,於裝置本體12中蓋部75之後側,設置有手動式給紙機構35。該手動式給紙機構35為兼作給紙托盤35a(參 照圖17)之罩蓋35e可以後端部為中心旋動之開閉式,於不使用時如圖16所示般罩蓋35e保持為閉狀態。於閉狀態下之罩蓋35e之前端部,形成有凹狀之握持部35f,使用者藉由握持該握持部35f而使罩蓋35e向後方旋動,而使之成為給紙托盤35a呈傾斜地立起之姿勢的使用時之開狀態(參照圖17)。關於該手動式給紙機構35之開狀態之構成,於下文敍述。
又,於裝置本體12之下部,可裝卸地設置有可將紙張P重疊複數張而收容之給紙盒15。收容於該給紙盒15之紙張P向著設置於印刷功能部12A內之印刷部20自後方朝前方逐張進給,藉由印刷部20對所進給之紙張P進行印刷。該印刷部20之構成基本上與第1實施形態中之第1印表機11者相同。而且,結束藉由印刷部20進行之印刷的已印刷紙張P自設置於裝置本體12(印刷功能部12A)之前表面之排紙口16排紙。
於裝置本體12(印刷功能部12A)中成為給紙盒15之上側且排紙口16之下側之位置,收納有作為排出托盤之一例之堆疊器17。堆疊器17係於紙張P之排出方向(搬送方向)上自裝置本體12抽出與紙張P之尺寸相應之長度而使用。
如圖16所示,於寬度方向中央部具有收容給紙盒15及堆疊器17之收容凹部的收容部12S係由向紙張P之排出方向(此處為副掃描方向Y)突出形成之殼體部分所構成。如此般使收容部12S突出之原因在於,相較於印刷部20所必須之殼體12H之副掃描方向之長度,給紙盒15之副掃描方向Y所必須之長度更長。因此,給紙盒15及堆疊器17係以於自裝置本體12向副掃描方向Y(前方)突出之狀態下使前端面與收容部12S對齊之方式收容。詳細而言,若結合為了收容特定尺寸(作為一例為A4紙)之紙張P所必須之給紙盒15之副掃描方向Y之長度而決定裝置本體12之副掃描方向Y之長度,則裝置本體12會大型化(底面積之增大),因此為了儘量避免此情況,僅使給紙盒15之收容部分突出。 換言之,藉由設為將收容部12S之寬度方向外側摳除之形狀,可抑制第2印表機11A之底面積之增大。又,由於係結合該給紙盒15之突出之前表面位置而決定堆疊器17之收納時之前表面位置,故而可確保堆疊器17之抽出時之突出長度相對較長。進而,藉由該突出,堆疊器17可藉由握持部17a自裝置本體12容易地抽出。如此,與將給紙盒15可裝卸地設置於裝置本體12之前表面而使自裝置本體12之前表面側之給紙成為可能之構成相比較而言,相對較大程度地抑制了第2印表機11A之大型化(尤其印表機底面積之增大)。
另一方面,如圖16所示,於裝置本體12(印刷功能部12A)之上部,配置有用以進行使印刷部20執行印刷動作等各種操作之操作面板部18。操作面板部18係由呈現其下側較上側更向紙張P之排出方向(亦即副掃描方向Y)側突出之傾斜面之殼體部分所構成。而且,於操作面板部18之傾斜面上設置有操作按鈕18b。操作按鈕18b中有例如電源按鈕及印刷開始按鈕等。藉由操作面板部18之操作面成為向近前下方傾斜之傾斜面,對使用者而言可良好地確保操作按鈕18b之操作性。
又,如圖17所示,於裝置本體12(印刷功能部12A)之背面側,裝備有手動式給紙機構35。手動式給紙機構35係用以由使用者利用手動放置1張紙張P並使其進給之機構。該手動式給紙機構35包含:大致四角板狀之給紙托盤35a、用以於給紙托盤35a上將紙張於寬度方向上進行定位操作之一對紙張導件35b、及基於防止在手動式給紙機構35之開狀態下雜質等向進給口(未圖示)落下之目的而設置之保護板35c。給紙托盤35a係可以其基端部(圖17中為下端部)為中心於特定之角度範圍內進行旋動操作地設置,且配置為採取可放置紙張P之傾斜姿勢之圖17所示之開狀態、與自該開狀態向圖17之近前側旋動而收納於裝置本體12內之閉狀態。保護板35c藉由扭力盤簧35g之彈性力而向接近於給紙托盤35a側之方向賦能,若打開給紙托盤35a,則配置於防止向 該打開之部位落下之雜質進入至進給口的圖17所示之保護位置。
又,如圖17所示,堆疊器17作為一例呈三階式,包括第1托盤17b、第2托盤17c及第3托盤17d。第1托盤17b相對於裝置本體12可滑動地連結,第2托盤17c相對於第1托盤17b可滑動地連結。而且,第3托盤17d可旋動地與第2托盤17c之前端部連結,且配置於收納成相對於第2托盤17c重疊之狀態之閉位置、與如圖17所示般呈特定角度之前高後低姿勢立起而亦作為紙張之擋止部發揮功能之開位置。
如圖18所示,於蓋部75之背面,於其旋動前端側之寬度方向靠左之位置,突出形成有被偵測用之突起37。該突起37於關閉蓋部75時,插入至凹設於裝置本體12之上表面之偵測用之凹部38內。於裝置本體12內與凹部38對應之位置,設置有偵測插入至凹部38之突起37之感測器(未圖示)。第2印表機11A內之控制器於感測器偵測到蓋部75之閉狀態時,進行經指示之印刷,但於感測器未偵測到蓋部75之閉狀態時,即便有經指示之印刷,亦不開始該印刷。
而且,如圖18所示,自油墨罐19T延伸之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係藉由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管引繞構造,而以插通至間隔件51之凹部52c之狀態保持。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係在支撐於支撐板41上之部分由固定件61、62固定,並且於固定件61、62之間經由接頭40J而連結。而且,於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之中較固定件62之固定部位更靠下游側形成有變形可動部40H。
因此,根據該第2印表機11A,可獲得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1)~(9)。
再者,上述第1印表機11及第2印表機11A之各實施形態亦可變更為如下所述之另一實施形態。
.如圖19所示,於第2印表機11A中,亦可使用第2實施形態中之間隔件51。圖19之例中,將支撐板42設為懸臂式之構成,並藉由固定 件61、62而固定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之支撐於支撐板42上之部分。再者,圖19中,省略了固定件61、62間之接頭40J。根據此構成,可獲得與第2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
.如圖20(a)、(b)所示,於第2印表機11A中,亦可設為使用第4實施形態中之傾斜塊57及保持構件58而引繞複數根油墨供給管40之構成。
.如圖21(a)、(b)所示,於第2印表機11A中,亦可使用第5實施形態中之固定螺釘59而形成間隙。
.如圖22(a)、(b)所示,於第2印表機11A中,亦可將第6實施形態中之間隔件51(51C)安裝於作為罩蓋構件之一例之蓋部75之背面而作為間隙形成構件。
.如圖23所示,於第2印表機11A中,亦可設為使用第1實施形態中之間隔件51(51A)而引繞1根油墨供給管40之構成。於該情形時,於第1印表機11之各實施形態中,亦可引繞1根油墨供給管40。進而,於第2印表機11A中,於第1實施形態以外之各實施形態之油墨供給管40之引繞構造中亦可引繞1根油墨供給管40。
.如圖22(a)所示,於第2印表機11A中,亦可將第6實施形態中之間隔件51(51C)安裝於作為罩蓋構件之一例之蓋部75之背面而作為間隙形成構件。
.如圖24(a)所示,間隙形成構件亦可設為如下構成,即,相對於形成於印刷功能部12A及圖像讀取部13中之至少一者之螺孔59H,使作為限制構件之一例之一對固定螺釘59之軸部59a於與軸部59a之軸線方向正交之水平方向上隔開距離而局部地螺合。當然,一對固定螺釘59間之距離係根據插入至其間之油墨供給管40之根數而設定。順帶而言,圖24(a)中,作為一例表示有油墨供給管40以並列狀態插入4根之情形。根據此構成,藉由通過相鄰之一對固定螺釘59之間之間隙將 油墨供給管40插入至軸部59a之間而使油墨供給管40抵接於軸部59a,無須拆下油墨供給管40之端部便可限制油墨供給管40之移動。或者,間隙形成構件亦可設為間隔件51,其為可使油墨供給管40之長度方向之中途部分不伴有彈性變形而通過狹縫53以將油墨供給管40插入至內側之空間區域之構成。
.如圖24(b)所示,間隙形成構件亦可設為如下構成,即,於構成間隔件51之筒狀體51D之周壁之中成為與對安裝有該筒狀體51D之構件之接觸面51S相鄰之面的側壁部51H,形成有狹縫53。根據此構成,可限制被插入至間隔件51之油墨供給管40於第1印表機11之使用狀態下沿重力方向之移動。因此,例如,藉由於上述第6實施形態中使用,可於圖像讀取部13以使開口部12K露出之方式旋動(移位)之狀態下抑制使油墨供給管40自安裝於圖像讀取部13側之狀態向重力方向意外地脫離。
.如圖24(c)、(d)所示,接頭51E亦可兼作作為間隙形成構件之一例之間隔件51。如該圖所示,兼作間隔件51之接頭51E包含長方體形狀之本體51b、及自本體51b之軸線方向之兩端面每側突出4根之4對管部51a,且4對管部51a之成對者彼此於軸線方向上連通。根據此構成,接頭與間隔件為1個零件即可達成目的,故而可有助於零件件數之減少。
.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亦可設置間隙形成構件,該間隙形成構件係將抵接於油墨供給管40之外表面而限制油墨供給管40之移動之構件設為和於印刷功能部12A與圖像讀取部13之間形成間隙之間隔件51為不同構件構成。
.上述第4實施形態中,亦可設置間隙形成構件,該間隙形成構件係將抵接於油墨供給管40之外表面而限制油墨供給管40之移動之構件設為和用以於印刷功能部12A與蓋部75之間形成間隙之間隔件41為 不同構件構成。
.上述第3及第6實施形態中,油墨供給管40亦可不必為於圖像讀取部13及蓋部75向將開口部12K打開之方向移位之情形時自間隔件51偏離之構成。亦可為於圖像讀取部13及蓋部75向將開口部12K打開之方向移位之後由使用者自間隔件51抽出之構成。
.上述第1~第7實施形態中,亦可設為於托架21上不搭載轉接器AD之構成。即,亦可將自設置於印刷功能部12A之外部之油墨罐19T通過油墨供給管40而供給之油墨不經由轉接器AD而向液體噴射頭22側供給。
.上述第1~第7實施形態中,油墨罐19T亦可設為於裝置本體12(印刷功能部12A)或圖像讀取部13使用固定構件(例如螺釘或黏著劑等)而安裝之構成。當然,安裝之位置可設為自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前表面側)觀察為左右之側壁部分或後表面。或者亦可為自動原稿供給裝置14之上表面。
(第8實施形態)
對第8實施形態中之第3印表機之整體構成進行說明。如圖25所示,本實施形態之第3印表機211包含呈大致長方體形狀之裝置本體212、及與該裝置本體212為獨立個體而呈大致長方體形狀之作為液體收容部之一例的油墨罐219。
被供給油墨之側之裝置本體212於成為其重力方向之下部側,配設有內裝印刷部220之作為殼體部之一例之印刷功能部212A,另一方面,於成為其反重力方向側之上部側,作為罩蓋構件之一例而配設有內裝讀取原稿(圖像)之掃描器等圖像讀取機構之圖像讀取部213。圖像讀取部213設為以設置於裝置本體212一側端(後方側)之旋轉軸213a為中心旋動(移位)而使裝置本體212中與旋轉軸213a為相反側之側端側(前方側)抬起之構成。即,於圖像讀取部213之殼體側面(左右兩側 面)凹設有抓手部213T,第3印表機211之使用者於例如維護時可將手伸入至該抓手部213T而抬起圖像讀取部213。藉由此抬起,而露出設置於印刷部220之上方且使於印刷功能部212A內可往復移動地配置之托架221之移動區域之至少一部分顯露之開口部212K(參照圖26(a))。
進而,對該圖像讀取部213自動地供給讀取原稿之自動原稿供給裝置214配設於圖像讀取部213之上方。自動原稿供給裝置214設為以設置於裝置本體212一側端(後方側)之旋轉軸214a為中心旋動而使於裝置本體212中與旋轉軸214a為相反側之側端側(前方側)抬起之構成。藉由該自動原稿供給裝置214之抬起,使用者可利用人工作業對圖像讀取部213供給讀取原稿。
又,於裝置本體212之後方側,設置有可將紙張P重疊複數張而載置之載置台215。載置於該載置台215之紙張P向著設置於印刷功能部212A之印刷部220自後方朝前方逐張搬送,於印刷部220中對紙張P進行印刷。即,紙張P係藉由未圖示之搬送機構自載置台215被搬送至印刷部220,且於印刷部220中藉由自利用未圖示之移動機構沿與紙張P之搬送方向(將其稱為副掃描方向Y)交叉之方向(將其稱為主掃描方向X)往復移動之液體噴射頭222對紙張P噴射油墨而被印刷圖像。藉由印刷部220而被印刷圖像之紙張P自印刷部220進而向前方(副掃描方向Y)搬送,並自設置於裝置本體212(印刷功能部212A)之前表面之排紙口216排紙。
於裝置本體212(印刷功能部212A)中之排紙口216之下側,收納有接住自排紙口216排出之紙張P之作為排出托盤之一例之堆疊器217的托盤收納部212H由向紙張P之排出方向(此處為副掃描方向Y)突出形成之殼體部分所構成。藉由該突出,堆疊器217藉由握持部217a而可自裝置本體212容易地抽出,且根據所排出之紙張P之排出方向(搬送方向)之長度而自裝置本體212抽出。
另一方面,於裝置本體212(印刷功能部212A)中之排紙口216之上側,配置有用以執行印刷部220中之印刷動作等之操作面板部218。操作面板部218係由呈現其下側較上側更向紙張P之排出方向側突出之傾斜面之殼體部分所構成。於該傾斜面中用以顯示選單畫面等之顯示部(例如液晶顯示器)218a或電源按鈕等操作按鈕218b等作為於進行印刷等之使用時操作之操作構件而具備,可由使用者容易地操作。
且說,本實施形態之第3印表機211所具備之印刷部220具有於主掃描方向X上往復移動之作為移動體之一例之托架221,於該托架221具備噴射油墨之液體噴射頭222。托架221由沿主掃描方向X延伸之板構件即導框架230引導而可於主掃描方向X上移動(往復移動)地配置。即,導框架230包含藉由於與主掃描方向X正交之板構件之上下兩側端部將構件彎折成大致U字形而設置有上軌231A與下軌231B之軌部231。托架221藉由該等上軌231A及下軌231B而使其後端側受到支撐,一面成為所謂懸臂狀態一面由上軌231A與下軌231B引導而於軌部231沿主掃描方向X往復移動。而且,自往復移動之托架221上所具備之液體噴射頭222噴射由油墨供給管240供給之油墨,而進行對紙張P之印刷。
本實施形態之第3印表機211中,於托架221中,安裝有將經由油墨供給管240而供給之油墨轉接至液體噴射頭222之轉接器AD,將油墨自所安裝之轉接器AD向液體噴射頭222供給。因此,藉由將自收容有油墨之狀態之油墨罐219供給油墨之油墨供給管240連接於轉接器AD,而使油墨供給管240形成油墨可於油墨罐219與液體噴射頭222之間流動之油墨之流路。
再者,此處,自油墨罐219供給一種油墨(例如黑色油墨),於托架221安裝有與該一種油墨相應之一個轉接器AD。當然,轉接器AD於自油墨罐219供給複數種油墨之情形時係安裝有與該種數相應之複數個(圖 25中最多為4個)轉接器AD。
接下來,參照圖26(a)、(b)、(c)及圖27,對關於油墨供給管240之配設之第8實施形態進行說明。第8實施形態中,於印刷功能部212A與圖像讀取部213之間具備作為抵接部而形成有可供油墨供給管240自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插入之凹部的作為間隙形成構件之一例之間隔件241。再者,圖26(a)中,省略紙張P之搬送機構等一部分之構成構件而圖示。
如圖26(a)、(b)所示,收容向托架221(轉接器AD)側供給之油墨之油墨罐219相對於裝置本體212配置於自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觀察為右側之殼體外。即,油墨罐219配設於托架221之移動區域之外側且於主掃描方向X上靠起始位置HP之位置。而且,作為收容於油墨罐219之油墨之流路發揮功能之油墨供給管240之一端側連接於油墨罐219。又,油墨供給管240之另一端側係自托架221之主掃描方向X上之靠起始位置HP之位置被插入至通過設置於印刷功能部212A之開口部212K而顯露之托架221之移動區域,並連接於托架221上所搭載之轉接器AD。
又,於印刷功能部212A之上表面,於在以將圖像讀取部213旋動自如地支撐之側為裏側之情形時較開口部212K更靠近前側,在與設置於圖像讀取部213之向印刷功能部212A突出之突出部213b對應之位置形成有凹形狀部212b。於該凹形狀部212b,形成大致四角筒狀之間隔件241以使其筒軸方向沿著托架221之移動方向之狀態固定。即,間隔件241為於圖像讀取部213向閉合印刷功能部212A之開口部212K之方向旋動之情形時夾於該凹形狀部212b與圖像讀取部213(突出部213b)之間之筒狀體241A。
而且,藉由該筒狀體241A,設為於通過圖像讀取部213與印刷功能部212A之間之間隙的油墨供給管240之管部分不會遮斷油墨之流路 而可流動之構成。換言之,設置間隔件241係為了於圖像讀取部213與印刷功能部212A之間形成不會遮斷油墨供給管240中之油墨之流路之大小之間隙,並且經由所形成之該間隙而使油墨供給管240通過。
再者,如圖26(a)中由兩點鏈線所示,於印刷功能部212A之上表面,於在以將圖像讀取部213旋動自如地支撐之側為裏側之情形時較開口部212K更靠裏側,在與設置於圖像讀取部213之向印刷功能部212A突出之突出部213c對應之位置形成有凹形狀部212c。於該凹形狀部212c,形成大致四角筒狀之間隔件241亦可以使其軸方向沿著印刷功能部212A之長度方向之狀態固定。
於構成間隔件241之筒狀體241A之周壁之一部分、具體而言為不與凹形狀部212b接觸之壁部(圖26(a)、(b)中為上壁部),形成有連通筒狀體241A之內外之作為矩形狀之通過部之一例之狹縫243。狹縫243係以遍及間隔件241之長度方向(筒狀體241A之軸方向)之全域而延伸之方式形成。
因此,如圖26(b)中由兩點鏈線所示,油墨供給管240藉由向與其長度方向正交(交叉)之方向之移動,可一面伴有彈性變形一面通過狹縫243而插入至間隔件241之內側之空間區域244。而且,若油墨供給管240成為插入至間隔件241之內側之空間區域244之狀態,則油墨供給管240之外側面抵接於由間隔件241(筒狀體241A)之內表面形成之凹部242,藉此而限制油墨供給管240於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上移動。即,間隔件241中其筒狀體241A之凹部242成為抵接部而作為限制油墨供給管240之移動之抵接部發揮功能。又,油墨供給管240之長度方向上之間隔件241與轉接器AD之間之部分(圖26(a)中為大致U字狀之彎曲形狀部分)作為伴隨托架221之移動而追隨變形之變形可動部240H發揮功能。而且,該變形可動部240H之管長度係根據經由間隔件241插入之油墨供給管240之長度予以規定(調節)。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6(a)所示,油墨供給管240亦可設為於其長度方向上經由連接管與管之間之接頭240C而連結複數個管之構成。該接頭240C係於油墨罐219與托架221之間根據所連接之管之根數設置於複數處,而使油墨可於連接之管間流動。順帶而言,本實施形態中,作為一例,如圖26(c)所示,經由具有貫通孔且具有於兩側形成有供管插入之筒形狀部之構造之接頭240C而連接2根管,如此連接之接縫如圖26(a)所示般於油墨供給管240之變形可動部240H形成有一處。
或者,如圖27所示,本實施形態中,亦可將一端側連接於油墨罐219之油墨供給管240之另一端側從自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觀察為左側之殼體外、亦即托架221之主掃描方向X上之靠與起始位置HP相反之側之位置插入至開口部212K。再者,圖27中,省略了油墨供給管240之接頭240C而圖示。
於圖27所示之油墨供給管240之插入中,亦係所插入之油墨供給管240之另一端被插入至藉由開口部212K而顯露之托架221之移動區域,並連接於托架221上所搭載之轉接器AD。而且,油墨供給管240之長度方向上之間隔件241與轉接器AD之間之部分(圖27中為平緩地彎曲而延伸之部分)藉由間隔件241而規定為伴隨托架221之移動而追隨變形之變形可動部240H。因此,如圖27中由虛線所示,藉由將間隔件241沿主掃描方向X向內側延設而可調節變形可動部240H之長度部分地構成。
再者,亦可如圖27中由兩點鏈線所示,於印刷功能部212A之自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觀察為左側之上表面,在位於成為將圖像讀取部213旋動自如地支撐之側之較開口部212K更靠裏側的殼體部位,形成大致四角筒狀之間隔件241以使其軸方向沿著印刷功能部212A之長度方向之狀態固定。又,為了縮短油墨供給管240之長度,油墨罐219 較佳為相對於裝置本體212配設於自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觀察為左側之殼體外、即托架221之主掃描方向X上之靠與起始位置HP相反之側之位置。
接下來,對第8實施形態中之第3印表機211之作用進行說明。
第3印表機211中,於為了進行油墨供給管240之維護而將油墨供給管240自間隔件241拆下之情形時,進行如下所述之作業。即,於間隔件241安裝於凹形狀部212b(印刷功能部212A)之狀態下,使油墨供給管240之長度方向之中途部分於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上移動,一面伴有彈性變形一面通過狹縫243而自間隔件241之內部之空間區域244取出。此時,為了將油墨供給管240自間隔件241拆下,無須將油墨供給管240中之連接於油墨罐219之側之端部自油墨罐219拆下,或者將油墨供給管240中之連接於轉接器AD之側之端部自轉接器AD拆下。因此,油墨供給管240無須繁雜之作業便可自間隔件241拆下。
另一方面,於將油墨供給管240安裝於間隔件241之情形時,進行如下所述之作業。即,於間隔件241安裝於印刷功能部212A之狀態下,使油墨供給管240之長度方向之中途部分於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上移動,一面伴有彈性變形一面通過狹縫243而插入至間隔件241之內側之空間區域244(參照圖26(b))。
再者,於如此般將油墨供給管240安裝於間隔件241之情形時,亦無須將油墨供給管240中連接於油墨罐219之側之端部自油墨罐219拆下,或者將連接於轉接器AD之側之端部自轉接器AD拆下。因此,油墨供給管240無須繁雜之作業便可安裝於間隔件241。
(第9實施形態)
接下來,參照圖28及圖29,對關於油墨供給管240之配設之第9實施形態進行說明。第9實施形態中,印刷功能部212A與圖像讀取部213之間之間隙形成構件包含固定螺釘而構成,該固定螺釘具有局部 地螺合於形成在印刷功能部212A及圖像讀取部213中之至少一者之螺孔之軸部而配置。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之說明中,對於與上述第8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構件標附相同符號,並省略其等之說明。又,於圖28及圖29中省略了油墨供給管240之接頭240C而圖示。進而,圖29中,以圖像讀取部213及自動原稿供給裝置214被拆下之狀態圖示。
如圖28所示,於印刷功能部212A之上表面,於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front side)且操作面板部218之裏側(後方側),於主掃描方向X上之大致中央形成有螺孔且將圖像讀取部213定位之定位構件251藉由固定螺釘255而固定。即,圖像讀取部213係於其前方中央之下表面側設置有與定位構件251之卡合部位253(參照圖2),且設為於圖像讀取部213擺動而成為開口部212K被閉合之狀態時該卡合部位253嵌入至兩側具有側壁板252之大致C字形狀之定位構件251之構成。藉由該嵌入,圖像讀取部213相對於印刷功能部212A定位,藉由大致無間隙地重疊而閉合開口部212K。
因此,如圖29所示,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將固定螺釘255以使其軸部256局部地螺合之方式固定,而使軸部256中不螺合於印刷功能部212A之部分自印刷功能部212A向上方突出。藉由如此之方式,固定螺釘255之螺釘頭與圖像讀取部213之下表面側部位抵接,而於印刷功能部212A與圖像讀取部213之間形成用以供油墨供給管240插通之間隙。即,間隙形成構件由固定螺釘255與圖像讀取部213之下表面側部位(卡合部位253)構成。
再者,將定位構件251固定之固定螺釘255較佳為採用僅於其前端部分形成有螺紋之所謂台階螺釘。如此一來,於定位構件251不會鬆動而被固定之狀態下,可於印刷功能部212A與圖像讀取部213之間形成用以供油墨供給管240插通之間隙。
關於如此般形成之印刷功能部212A與圖像讀取部213之間之間 隙,由於圖像讀取部213以設置於後方之旋轉軸213a為中心旋動(移位),故而於裝置本體212中係於形成有操作面板部218之前方側變得最大。因此,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8所示,將油墨供給管240插入至於裝置本體212之前方側形成之間隙。藉此,可一面抑制間隙擴大一面將油墨供給管240插入至開口部212K。
接下來,對第9實施形態中之第3印表機211之作用進行說明。
第3印表機211中,為了進行油墨供給管240之維護而將油墨供給管240自印刷功能部212A拆下之情形時,使用者可藉由抬起圖像讀取部213而容易地自印刷功能部212A拆下。即,圖像讀取部213相對於固定螺釘255之頭部藉由重力而成為抵接狀態,因此可與圖像讀取部213之抬起量相應地擴大與插通有油墨供給管240之印刷功能部212A之間之間隙。
且說,上述第9實施形態中,通過間隙之油墨供給管240係以未被限制向與其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之移動之狀態插入至開口部212K。因此,油墨供給管240之通過間隙之部分之位置變得不穩定,故而有變形可動部240H之長度產生變化而使伴隨托架221之移動之移位變得不穩定之虞。
因此,第9實施形態中,雖省略圖示,但亦可將被插入至間隙之油墨供給管240自固定螺釘255之螺釘頭部分與定位構件251之側壁板252之間插入至於固定螺釘255之軸部256與定位構件251之側壁板252之間形成之空間區域。於此情形時,固定螺釘255之螺釘頭部分與定位構件251之側壁板252之間較佳為設定為油墨供給管240不論有無彈性變形均可通過之尺寸。藉此,可無須繁雜之作業而將油墨供給管240以被限制向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此處為主掃描方向X)之移動之狀態安裝於印刷功能部212A,或者自印刷功能部212A拆下。因此,於此種構成之情形時,定位構件251亦作為間隙形成構件之一部分發 揮功能。
或者,於油墨供給管240難以插入至在固定螺釘255之軸部256與定位構件251之側壁板252之間形成之空間區域之情形時,當然亦可利用定位構件251之固定螺釘255以外之固定螺釘255。即,如圖29中由兩點鏈線所示,藉由將相鄰之印刷功能部212A之殼體構件之固定螺釘255以使其軸部256局部地螺合之方式固定,軸部256中不螺合於印刷功能部212A之殼體之部分自印刷功能部212A突出。
藉由該構成,如圖29中由兩點鏈線所示,藉由將油墨供給管240插入至2個固定螺釘255間,油墨供給管240抵接於各個軸部256。該結果為,無須將油墨供給管240自油墨罐219或轉接器AD拆下便可限制油墨供給管240之移動。
(第10實施形態)
接下來,參照圖30(a)、(b),對關於油墨供給管240之配設之第10實施形態進行說明。第10實施形態具有間隙形成構件設置於圖像讀取部213之構成。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之說明中,對於與上述第8實施形態及第9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構件標附相同符號,並省略其等之說明。又,於圖30(a)、(b)中,省略了油墨供給管240之接頭240C而圖示。
如圖30(a)所示,於圖像讀取部213之下表面,於與旋轉軸213a側為相反側之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front side)之與印刷功能部212A之凹形狀部212b對應之位置設置有間隔件241。本實施形態中,間隔件241係於自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觀察而言之左側,藉由接著而固定,或者藉由螺釘而固定,從而安裝於圖像讀取部213。當然,間隔件241既可安裝於圖像讀取部213中之自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觀察而言之右側,亦可在與位於成為旋轉軸213a側之副掃描方向Y之裏側(後方側)、例如較印刷功能部212A之開口部212K更靠裏側之凹形狀部 212c對應之位置設置間隔件241。
如圖30(a)、(b)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中,間隔件241係以其狹縫243朝向為重力方向側之印刷功能部212A之方式設置。因此,油墨供給管240係藉由自下側被推入至狹縫243而成為被插入至間隔件241之內側之空間區域244之狀態。再者,間隔件241之狹縫243之寬度尺寸係設定為如下尺寸,即,於圖像讀取部213移動(擺動)至使印刷功能部212A之開口部212K露出之位置之期間,可供油墨供給管240藉由其自重而如圖30(b)中由兩點鏈線所示般彈性變形之後通過狹縫243。
接下來,對第10實施形態中之第3印表機211之作用進行說明。
第10實施形態中,於為了進行油墨供給管240之維護而將油墨供給管240自圖像讀取部213拆下之情形時,暫時將圖像讀取部213抬起。
於是,被插入至間隔件241之空間區域244之油墨供給管240與被抬起之圖像讀取部213一起上升,藉此,伴隨其上升而產生之管之自重作用於與管之長度方向交叉之下方向。該結果為,油墨供給管240如圖30(b)所示般自間隔件241之內側之空間區域244經由狹縫243而抽出,從而自圖像讀取部213拆下。
又,此處雖省略圖示及說明,但於本實施形態中,亦可設為於圖像讀取部213向打開印刷功能部212A之開口部212K之方向移位之情形時油墨供給管240與間隔件241一併自圖像讀取部213偏離之構成。
再者,於上述第3印表機211中,間隙形成構件亦可設為與上述第8~第10實施形態之構成不同之構成。參照圖31(a)、(b)、(c),對該構成之一例進行說明。
如圖31(a)所示,間隙形成構件亦可設為如下構成,即,相對於形成於印刷功能部212A及圖像讀取部213中之至少一者之螺孔255H,使作為限制構件之一例之一對固定螺釘255之軸部256於與該軸部256 之軸線方向正交之水平方向上隔開距離而局部地螺合。當然,一對固定螺釘255間之距離係根據插入至其間之油墨供給管240之根數而設定。順帶而言,圖31(a)中,作為一例表示有油墨供給管240以並列狀態插入4根之情形。根據此構成,藉由通過相鄰之一對固定螺釘255之間之間隙將油墨供給管240插入至軸部256之間而使油墨供給管240抵接於軸部256,無須拆下油墨供給管240之端部便可限制油墨供給管240之移動。
或者,間隙形成構件亦可設為間隔件241,其為可使油墨供給管240之長度方向之中途部分不伴有彈性變形而通過狹縫243內側以將油墨供給管240插入至之空間區域244之構成。
例如,如圖31(b)所示,可將間隔件241之狹縫243之寬度與凹部242之寬度設為相同寬度尺寸,並使該寬度尺寸以達到與油墨供給管240之外徑大致相同之方式構成。順帶而言,圖31(b)中,作為一例表示有油墨供給管240為1根之情形。當然,於油墨供給管240以複數根並列狀態插入至凹部242之情形時,使凹部242之寬度尺寸與沿著油墨供給管240之並列方向之寬度尺寸大致相同。根據此構成,藉由使油墨供給管240以被限制變形之狀態嵌合於間隔件241之凹部242,可將油墨供給管240以不可向其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移動之方式固定。當然,亦可使間隔件241之凹部242之寬度尺寸以變得大於油墨供給管240之外徑之方式構成。
或者,如圖31(c)所示,間隙形成構件亦可設為如下構成,即,於構成間隔件241之筒狀體241A之周壁之中成為與對安裝有該筒狀體241A之構件之接觸面241S相鄰之面的側壁部241H,形成有狹縫243。根據此構成,可限制被插入至間隔件241之油墨供給管240於第3印表機211之使用狀態下沿著重力方向之移動。因此,例如,藉由於上述第10實施形態中使用,可於圖像讀取部213以使開口部212K露出之方 式擺動(移位)之狀態下抑制使油墨供給管240自安裝於圖像讀取部213側之狀態向重力方向意外地脫離。
(第11實施形態)
接下來,針對功能構成與第3印表機211不同之第4印表機211A,參照圖32(a)、(b)來說明其整體構成。再者,對於第4印表機211A之構成構件(構成要素)之中與第3印表機211相同之構成構件(構成要素)標附相同符號,並適當省略其說明。
如圖32(a)所示,第4印表機211A與第3印表機211同樣,包含呈大致長方體形狀之裝置本體212、及以與該裝置本體212為獨立個體而呈大致長方體形狀之作為液體收容部之一例的油墨罐219。
被供給油墨之側之裝置本體212於成為其重力方向之下部側,配設有內裝印刷部220之作為殼體部之一例之印刷功能部212A,另一方面,於成為其反重力方向側之上部側,作為罩蓋構件之一例而配設有可相對於印刷功能部212A移位之蓋部213A。蓋部213A設為以設置於裝置本體212一側端(後方側)之旋轉軸213a為中心旋動(移位)而使裝置本體212中與旋轉軸213a為相反側之側端側(前方側)抬起之構成。即,於蓋部213A之前方側端設置有可相對於蓋部213A旋轉地受到軸支之拉手213t(參照圖32),第4印表機211A之使用者於例如維護時可藉由提起該拉手213t而抬起蓋部213A。藉由該蓋部213A之抬起,而露出設置於印刷部220之上方且使於印刷功能部212A可往復移動地配置之托架221之移動區域之至少一部分顯露之開口部212K(參照圖33(a))。
又,於裝置本體212之後方側,設置有可將紙張P重疊複數張而載置之載置台215。載置台215主要由支撐紙張P之媒體支撐部215A、及將紙張P之支撐面延設之延設部215B之兩個個體所構成。而且,於載置台215上,媒體支撐部215A可以軸支於印刷功能部212A之旋轉軸 215a為中心旋動,延設部215B可以軸支於媒體支撐部215A之旋轉軸215b為中心旋動。因此,媒體支撐部215A及延設部215B可藉由分別旋轉而摺疊。另一方面,於蓋部213A之上表面後方側,凹設有可收容經摺疊之載置台215之作為載置台收容部之一例之收容部213S。
因此,如圖32(b)所示,使用者藉由於最初使延設部215B向前方旋轉之後使媒體支撐部215A向前方旋轉,而將載置台215摺疊並收容於蓋部213A之上表面後方。藉此,例如於第4印表機211A中不進行印刷之情形時,可閉合紙張P被搬送至印刷部220時之搬送路徑,並且使第4印表機211A成為自裝置本體212突出之部分被抑制之小型化之狀態。
載置於該載置台215之紙張P向著設置於印刷功能部212A之印刷部220自後方朝前方逐張搬送,於印刷部220中對紙張P進行印刷。即,紙張P係藉由未圖示之搬送機構而自載置台215被搬送至印刷部220,且於印刷部220中藉由自利用未圖示之移動機構沿與紙張P之搬送方向(將其稱為副掃描方向Y)交叉之方向(將其稱為主掃描方向X)往復移動之液體噴射頭222對紙張P噴射油墨而被印刷圖像。藉由印刷部220而被印刷圖像之紙張P自印刷部220進而向前方(副掃描方向Y)搬送,並自設置於裝置本體212(印刷功能部212A)之前表面之排紙口216排紙。
裝置本體212(印刷功能部212A)於排紙口216之下側具有收納接住自排紙口216排出之紙張P之作為排出托盤之一例之堆疊器217之托盤收納部212H。堆疊器217藉由握持部217a而可自裝置本體212容易地抽出,且根據所排出之紙張P之排出方向(搬送方向)之長度而自裝置本體212抽出。
另一方面,裝置本體212(印刷功能部212A)於托盤收納部212H更靠上方位置具有用以執行印刷部220中之印刷動作等之操作面板部 218A。操作面板部218A係由呈現其下側較上側更向紙張P之排出方向側突出之傾斜面之殼體部分所構成。於該傾斜面上,電源按鈕等操作按鈕218b等作為於進行印刷等之使用時操作之操作構件而具備,可由使用者容易地操作。
且說,本實施形態之第4印表機211A所具備之印刷部220具有與上述第3印表機211相同之構成。即,具有於主掃描方向X上往復移動之作為移動體之一例之托架221,於該托架221上具備噴射油墨之液體噴射頭222。而且,托架221由沿主掃描方向X延伸之板構件即導框架230引導而可於主掃描方向X上移動(往復移動)地配置。而且,藉由油墨供給管240而供給之油墨自往復移動之托架221上所具備之液體噴射頭222噴射,進行對紙張P之印刷。
又,於第4印表機211A中,亦係將自收容有油墨之狀態之油墨罐219供給油墨之油墨供給管240連接於安裝在托架221之轉接器AD。藉此,油墨供給管240形成油墨可於油墨罐219與液體噴射頭222之間流動之油墨之流路。
再者,於第4印表機211A中,亦係自油墨罐219供給一種油墨(例如黑色油墨),於托架221安裝有與該一種油墨相應之一個轉接器AD。當然,轉接器AD於自油墨罐219供給複數種油墨之情形時係安裝有與該種數相應之複數個轉接器AD。
第11實施形態為與第3印表機211中之第8實施形態相同之態樣。即,於印刷功能部212A與蓋部213A之間具備作為間隙形成構件之間隔件241。因此,於以下之說明時,適當省略與第8實施形態重複之說明。再者,圖33(a)中,以將蓋部213A自裝置本體212拆下之狀態圖示。
如圖33(a)所示,收容向托架221(轉接器AD)側供給之油墨之油墨罐219相對於裝置本體212配置於自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觀察為右側 之殼體外。即,油墨罐219配設於托架221之移動區域之外側且於主掃描方向X上靠起始位置HP之位置。而且,作為收容於油墨罐219之油墨之流路發揮功能之油墨供給管240之一端側連接於油墨罐219。又,油墨供給管240之另一端側係自托架221之主掃描方向X上之靠起始位置HP之位置被插入至通過設置於印刷功能部212A之開口部212K而顯露之托架221之移動區域,並連接於托架221上所搭載之轉接器AD。
於設置有開口部212K之印刷功能部212A之上側,於相對於開口部212K之主掃描方向X之兩側,形成有朝向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略微彎曲形成之上表面212a。於該上表面212a之至少一者,形成大致四角筒狀之間隔件241以使其筒軸方向沿著托架221之移動方向之狀態固定。
本實施形態中,間隔件241固定於自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觀察為右側之上表面212a且與開口部212K之空間區域中之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對應之位置。當然,間隔件241亦可固定於上表面212a之任意位置。再者,間隔件241亦可如圖33(a)所示,於自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觀察為左右側之上表面212a之兩者。如此一來,於蓋部213A移位成閉合開口部212K之狀態時,於主掃描方向X之兩側與間隔件241抵接,因而可抑制蓋部213A中之扭曲之產生。
經固定之間隔件241為於蓋部213A向閉合印刷功能部212A之開口部212K之方向旋動之情形時夾於上表面212a與蓋部213A之間的筒狀體241A。而且,藉由該筒狀體241A,設為於通過蓋部213A與印刷功能部212A之間之間隙之油墨供給管240之管部分不會遮斷油墨之流路而可流動之構成。換言之,設置間隔件241係為了於圖像讀取部213與印刷功能部212A之間形成不會遮斷油墨供給管240中之油墨之流路之大小之間隙,並且經由所形成之該間隙而使油墨供給管240通過。
又,如圖33(a)所示,於油墨供給管240之長度方向上之間隔件 241與轉接器AD之間之部分形成有大致U字狀之彎曲形狀部分。該彎曲形狀部分如圖33(a)中由兩點鏈線所示,作為伴隨於移動區域中移動之托架221之移動而追隨變形之變形可動部240H發揮功能。而且,該變形可動部240H之管長度係根據經由間隔件241而插入之油墨供給管240之長度來規定(調節)。
又,如圖33(b)所示,油墨供給管240係藉由向與其長度方向正交(交叉)之方向之移動,與第8實施形態同樣地,可一面伴有彈性變形一面通過狹縫243而插入至間隔件241之內側之空間區域244。而且,若油墨供給管240成為被插入至間隔件241之內側之空間區域244之狀態,則油墨供給管240之外側面抵接於由間隔件241(筒狀體241A)之內表面形成之凹部242,藉此而限制油墨供給管240於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上移動。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亦可將一端側連接於油墨罐219之油墨供給管240之另一端側從自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觀察為左側之殼體外、亦即托架221之主掃描方向X上之靠與起始位置HP相反之側之位置插入至開口部212K。即,如圖33(a)中由兩點鏈線所示,亦可經由設置於印刷功能部212A之左側之上表面212a之間隔件241將油墨供給管240插入至開口部212K。
再者,於自靠與起始位置HP相反之側之位置將油墨供給管240插入至開口部212K之情形時,為了縮短油墨供給管240之長度,較佳為將油墨罐219相對於裝置本體212配置於自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觀察為左側之殼體外。
且說,與第3印表機211同樣,於本實施形態之第4印表機211A中,油墨供給管240亦可設為於其長度方向上經由連接管與管之間之接頭240C而連結複數個管之構成。而且,接頭240C係於油墨罐219與托架221之間根據連接之管之根數設置於多處,且可使油墨於連接之 管間流動。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作為一例亦係如圖33(c)所示,經由具備具有貫通孔且供管插入之筒形狀部形成於兩側之構造之接頭240C而連接2根管之接縫如圖33(a)所示般於油墨供給管240之變形可動部240H形成有一處。
接下來,對第11實施形態中之第4印表機211A之作用進行說明。
第4印表機211A具有與第3印表機211相同之作用。即,於間隔件241安裝於上表面212a(印刷功能部212A)之狀態下,可使油墨供給管240之長度方向之中途部分於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上移動,一面伴有彈性變形一面通過狹縫243而自間隔件241之內部之空間區域244取出。因此,油墨供給管240無須繁雜之作業便可自間隔件241拆下。
另一方面,於將油墨供給管240安裝於間隔件241之情形時,於間隔件241安裝於印刷功能部212A之狀態下,可使油墨供給管240之長度方向之中途部分於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上移動,一面伴有彈性變形一面通過狹縫243而插入至間隔件241之內側之空間區域244(參照圖33(b))。此時,無須將連接於轉接器AD之側之油墨供給管240之端部自轉接器AD拆下之類。因此,油墨供給管240無須繁雜之作業便可安裝於間隔件241。
(第12實施形態)
接下來,參照圖34及圖35,對關於油墨供給管240之配設之第12實施形態進行說明。該第12實施形態為與第3印表機211中之第9實施形態相同之態樣。即,作為間隙形成構件,包含固定螺釘而構成,該固定螺釘具有局部地螺合於形成在印刷功能部212A之螺孔之軸部而配置。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之說明中,對於與上述第9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構件標附相同符號,並省略其等之說明。再者,於圖34及圖35中,省略油墨供給管240之接頭240C及油墨罐219而圖示。進而,圖34中,以將蓋部213A自裝置本體212拆下之狀態圖示。
如圖34所示,於印刷功能部212A之成為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之前表面,藉由固定螺釘255而將操作面板部218A固定於裝置本體212(印刷功能部212A)之殼體部分。因此,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將固定螺釘255以使其軸部256局部地螺合之方式固定,而使軸部256中不螺合於設置在印刷功能部212A之未圖示之螺孔之部分自操作面板部218A向上方突出。
又,於操作面板部218A藉由複數根固定螺釘255而固定之情形時,如圖34中由兩點鏈線所示,關於主掃描方向X上分隔之另一固定螺釘255,亦可以使其軸部256局部地螺合之方式固定。如此一來,於蓋部213A移位成閉合開口部212K之狀態時,於沿主掃描方向X分隔之2處與固定螺釘255抵接,因而可抑制蓋部213A中之扭曲之產生。
該結果為,如圖35所示,固定螺釘255之螺釘頭與蓋部213A之下表面側部位抵接,於印刷功能部212A與蓋部213A之間形成有用以供油墨供給管240插通之間隙SP。即,間隙形成構件由固定螺釘255與蓋部213A之下表面側部位構成。
再者,固定操作面板部218A之固定螺釘255較佳為採用僅於其前端部分形成有螺紋之所謂台階螺釘。如此一來,於操作面板部218A不會鬆動而被固定之狀態下,可於印刷功能部212A與蓋部213A之間形成用以供油墨供給管240插通之間隙SP。
如此般形成之印刷功能部212A與蓋部213A之間之間隙SP於裝置本體212之前方側且經固定之操作面板部218A之上側以最大之尺寸形成。因此,本實施形態中,如圖34及圖35所示,將油墨供給管240插入至於裝置本體212之前方側形成之間隙SP。藉由如此之方式,可一面抑制間隙SP超出需要地擴大,一面將油墨供給管240插入至開口部212K。
接下來,對第12實施形態中之第4印表機211A之作用進行說明。
第4印表機211A與第3印表機211同樣地發揮作用。即,第4印表機211A中,由於蓋部213A相對於固定螺釘255之頭部藉由其自重而成為抵接狀態,故而可與蓋部213A之抬起量相應地擴大與插通有油墨供給管240之印刷功能部212A之間之間隙SP。該結果為,於為了進行油墨供給管240之維護而將油墨供給管240自印刷功能部212A拆下之情形時,使用者可藉由抬起蓋部213A而容易地自印刷功能部212A拆下。
再者,第12實施形態中,如圖35所示,插通至蓋部213A與操作面板部218A之間之間隙SP之油墨供給管240被限制向與其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之移動。即,印刷功能部212A係於操作面板部218A中之主掃描方向X之端部形成有與主掃描方向X大致正交之壁面212h,於該壁面212h與固定螺釘255之軸部256之間插通有油墨供給管240。該結果為,限制了油墨供給管240向與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之移動。
(第13實施形態)
接下來,參照圖36(a)、(b),對關於油墨供給管240之配設之第13實施形態進行說明。該第13實施形態為與第3印表機211中之第10實施形態相同之態樣。即,具有間隙形成構件設置於蓋部213A之構成。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之說明中,對於與上述第10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構件標附相同符號,並省略其等之說明。又,於圖36(a)中,省略油墨供給管240之接頭240C而圖示。
如圖36(a)所示,於蓋部213A之下表面,於蓋部213A閉合開口部212K之狀態下與構成開口部212K之殼體對向之位置設置有間隔件241。本實施形態中,間隔件241藉由接著而固定,或者藉由螺釘而固定,從而安裝於蓋部213A中自副掃描方向Y之前方側觀察而言之右側。當然,間隔件241之固定位置只要為於蓋部213A之閉合狀態下與印刷功能部212A之上表面212a抵接之位置,則可為任意位置。
如圖36(a)、(b)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中,間隔件241係以其狹縫243朝向為重力方向側之印刷功能部212A之方式設置。又,狹縫243之寬度尺寸係設定為如下尺寸,即,於蓋部213A移動(擺動)至使印刷功能部212A之開口部212K露出之位置之期間,可供油墨供給管240藉由其自重而如圖36(b)中由兩點鏈線所示般彈性變形之後通過狹縫243。
接下來,對第13實施形態中之第4印表機211A之作用進行說明。
第13實施形態中,於為了進行油墨供給管240之維護而將油墨供給管240自蓋部213A拆下之情形時,暫時將蓋部213A抬起。於是,被插入至間隔件241之空間區域244之油墨供給管240與被抬起之蓋部213A一起上升,藉此,伴隨其上升而產生之管之自重作用於與管之長度方向交叉之下方向。該結果為,油墨供給管240如圖36(b)所示,自間隔件241之內側之空間區域244經由狹縫243而抽出,從而自蓋部213A拆下。
又,此處雖省略圖示及說明,但於本實施形態中,亦可設為於蓋部213A向打開印刷功能部212A之開口部212K之方向移位之情形時油墨供給管240與間隔件241一併自蓋部213A偏離之構成。
再者,於第4印表機211A,上述第11~第13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間隙形成構件亦可設為其他構成。即,可於第4印表機211A中同樣地使用圖31(a)、(b)、(c)所示之第3印表機211中所使用之另一構成之間隙形成構件。再者,此處省略其等之說明。
又,於第4印表機211A中,上述第11~第13實施形態中係以油墨供給管240為一根者進行了說明,但亦可與第3印表機211同樣地自複數個油墨供給管240供給油墨。即,亦可為於第4印表機211A中具備複數個油墨罐219且自各油墨罐219側經由各個油墨供給管240對液體噴射頭222側供給油墨的構成。針對作為一例之以間隔件241為間隙形 成構件之第11實施形態中將油墨供給管240配設複數根之情形,參照圖37進行說明。
如圖37所示,複數個(此處為3根)油墨供給管240係以沿著副掃描方向Y之並列狀態藉由間隔件241而固定於印刷功能部212A之上表面212a。藉由如此般固定油墨供給管240,變形可動部240H成為易於追隨托架221之移動之形狀。再者,複數個油墨供給管240既可由相互並列連結之管所構成,亦可由分別個別地分離之個別之管所構成。
根據此構成,藉由具備與油墨罐219之個數相應之根數之油墨供給管240,可自各個油墨罐219對液體噴射頭222供給油墨。當然,圖37所示之第4印表機211A中之複數個油墨供給管240之引繞對於第3印表機211亦可應用於第8實施形態一事自不待言。
上述實施形態中,印表機亦可為墨匣不搭載於托架21上之脫離托架型之構成。又,亦可為油墨罐配設於印表機本體之內部之構成。又,亦可為僅特定顏色之油墨配設於印表機本體之外部之構成。
上述實施形態中,油墨罐可為可注入油墨之所謂再充滿式,亦可為更換油墨收容於包(袋)之油墨包之所謂包更換式。
上述實施形態中,油墨罐不論安裝於印表機本體或相隔地配設均可。
上述第1~第13實施形態中,靶不限定於紙張,亦可採用布或樹脂膜、樹脂片、金屬片等。
上述實施形態之第1印表機11、第2印表機11A、第3印表機211、第4印表機211A亦可為將油墨以外之其他液體噴射或噴出之液體噴射裝置。再者,作為自液體噴射裝置成為微量之液滴而噴出之液體之狀態,亦包括粒狀、淚狀、呈線狀拖尾者。又,此處所謂之液體為如可自液體噴射裝置噴射之材料即可。例如,物質為呈液相時之狀態者即可,包括黏性較高或較低之液狀體、如溶膠、凝膠水、其他無機溶 劑、有機溶劑、溶液、液狀樹脂、液狀金屬(金屬熔融液)般之流狀體。又,不僅包括作為物質之一狀態之液體,亦包括包含顏料或金屬粒子等固形物之功能材料之粒子於溶媒中溶解、分散或混合而成者等。作為液體之代表例,可列舉如上述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之油墨或液晶等。此處,所謂油墨,包含普通之水性油墨及油性油墨、以及凝膠油墨、熱熔油墨等各種液體組合物。作為液體噴射裝置之具體例,例如有如下液體噴射裝置,其噴射以分散或溶解之形式包含液晶顯示器、EL(electroluminescence,電致發光)顯示器、面發光顯示器、彩色濾光器之製造等時所使用之電極材料或有色材料等材料之液體。又,亦可為噴射生物晶片製造時所使用之生物有機物之液體噴射裝置、作為精密移液管而使用且噴射成為試樣之液體之液體噴射裝置、印染裝置或微分注器等。進而,亦可為對時鐘或相機等精密機械精確地噴射潤滑油之液體噴射裝置、為形成光通訊元件等中所使用之微小半球透鏡(光學透鏡)等而將紫外線硬化樹脂等透明樹脂液噴射至基板上之液體噴射裝置。又,亦可為如下液體噴射裝置,其為了將基板等蝕刻而噴射酸或鹼等蝕刻液。
11‧‧‧第1印表機
12‧‧‧裝置本體
12A‧‧‧印刷功能部
12B‧‧‧基部
12b‧‧‧凹部
12d‧‧‧卡止凹部
12H‧‧‧殼體
12K‧‧‧開口部
12S‧‧‧收容部
12U‧‧‧上表面部
13‧‧‧圖像讀取部
13T‧‧‧抓手部
14‧‧‧自動原稿供給裝置
14c‧‧‧自動原稿供給裝置之本體
14d‧‧‧原稿托盤
14e‧‧‧導引構件
14f‧‧‧進給機構部
15‧‧‧給紙盒
17‧‧‧堆疊器
18‧‧‧操作面板部
18a‧‧‧顯示部
18b‧‧‧操作按鈕
19‧‧‧罐單元
19T‧‧‧油墨罐
21‧‧‧托架
23‧‧‧支撐台
24‧‧‧搬送滾輪
25‧‧‧排紙滾輪
26‧‧‧滑輪
27‧‧‧正時皮帶
30‧‧‧導框架
32‧‧‧插槽
33‧‧‧通訊埠
36‧‧‧卡止突起
37‧‧‧突起
38‧‧‧被偵測凹部
40、40A、40B‧‧‧油墨供給管
40C‧‧‧彎曲部
40H‧‧‧變形可動部
40J‧‧‧接頭
41‧‧‧支撐板
44‧‧‧保持構件
47‧‧‧通風口
51‧‧‧間隔件
51A‧‧‧筒狀體
61‧‧‧第1固定件
62‧‧‧第2固定件
AD‧‧‧轉接器
X‧‧‧主掃描方向
Y‧‧‧副掃描方向

Claims (11)

  1. 一種液體噴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液體噴射頭,其對靶噴射液體;殼體部,其係可移動地配置有具備該液體噴射頭之托架,並且形成有使所配置之上述托架之移動區域之至少一部分顯露之開口部;罩蓋構件,其可相對於該殼體部移位;液體收容部,其以收容有上述液體噴射頭噴射之上述液體之狀態位於上述殼體部之外側;液體供給管,其可供上述液體流動地連接上述液體收容部與上述液體噴射頭之間;及間隙形成構件,其係於上述罩蓋構件朝向上述開口部移位時於上述殼體部與上述罩蓋構件之間形成間隙;且上述殼體部由向上述靶之排出方向突出形成有將接收自該殼體部內排出之上述靶之排出托盤可抽出地收納之托盤收納部的殼體部分所構成,並且由使用時被操作之操作面板部於較上述托盤收納部更上方位置呈現下側較上側更向上述排出方向側突出之傾斜面的殼體部分所構成;上述間隙形成構件形成不遮斷上述液體供給管之至少上述液體之流路大小之間隙,並且經由所形成之該間隙而通過上述液體供給管。
  2. 如請求項1之液體噴射裝置,其包括進給盒部,該進給盒部係藉由將可收容上述靶之進給盒可裝卸地收容於向上述靶之排出方向突出形成之殼體部分,而設置成與上述殼體部分一併向上述排出方向突出之狀態。
  3. 如請求項1之液體噴射裝置,其中上述罩蓋構件為可罩蓋上述開口部之蓋構件,於上側具有可將載置上述靶之載置台摺疊而收容之載置台收容部。
  4. 如請求項1之液體噴射裝置,其中上述間隙形成構件包含抵接部,該抵接部抵接於上述液體供給管之外表面而限制上述液體供給管於與其長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上移動。
  5. 如請求項1之液體噴射裝置,其中於上述間隙形成構件上形成有可插入上述液體供給管之凹部。
  6. 如請求項1之液體噴射裝置,其中於上述間隙形成構件上形成有用以通過上述液體供給管之狹縫。
  7. 如請求項1之液體噴射裝置,其中於上述殼體部及上述罩蓋構件中之至少一者形成有螺孔,上述間隙形成構件包含具有局部地螺合於上述螺孔之軸部而配置之固定螺釘而構成。
  8. 如請求項1之液體噴射裝置,其中上述間隙形成構件設置於上述罩蓋構件上,上述液體供給管係於上述罩蓋構件向打開上述開口部之方向移位之情形時自上述間隙形成構件偏離。
  9. 如請求項1之液體噴射裝置,其中上述液體供給管經由連接管與管之間之接頭而連結複數個管。
  10. 如請求項1之液體噴射裝置,其中上述液體供給管具備一根或複數根。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液體噴射裝置,其中以收容有上述液體噴射頭噴射之上述液體之狀態位於上述殼體部之外側液體收容部係收容黑色之液體。
TW102214737U 2012-08-10 2013-08-06 液體噴射裝置 TWM46918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8153A JP2014034191A (ja) 2012-08-10 2012-08-10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2178150A JP2014034188A (ja) 2012-08-10 2012-08-10 液体噴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9185U true TWM469185U (zh) 2014-01-01

Family

ID=50067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14737U TWM469185U (zh) 2012-08-10 2013-08-06 液體噴射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80671B2 (zh)
TW (1) TWM469185U (zh)
WO (1) WO201402439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4730B (zh) * 2014-02-05 2018-12-21 山保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液體散布噴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15033B2 (en) * 2014-03-14 2016-04-1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6346823B2 (ja) * 2014-08-05 2018-06-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
US10414161B2 (en) 2015-01-30 2019-09-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er having conduit grip and method of gripping conduit
JP6609943B2 (ja) 2015-03-12 2019-11-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タンク、タンク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17124542A (ja) 2016-01-14 2017-07-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651883B2 (ja) 2016-02-05 2020-0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6879466B2 (ja) * 2017-09-28 2021-06-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6959A (ja) * 1994-03-22 1995-10-09 Sato:Kk 印字方法及びそのプリンタ
US7008051B2 (en) * 2002-10-10 2006-03-07 Akermalm Per G Expanded ink supply system for ink jet printers
US6942211B2 (en) * 2003-07-11 2005-09-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obile printer and paper feeder
US20050219281A1 (en) * 2004-03-24 2005-10-06 Takeo Seino Attachment and liquid supplying
KR100676814B1 (ko) * 2005-04-04 2007-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합기
TWM326889U (en) * 2007-06-14 2008-02-11 Yi-Zong Yan Ink feeding and balancing device connected externally to printer
JP5056300B2 (ja) * 2007-09-19 2012-10-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流路形成部材及び記録装置
JP4772018B2 (ja) 2007-09-19 2011-09-14 関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内装品の真空成形機及び真空成形方法
CN103753960A (zh) * 2008-03-25 2014-04-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应流路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液体喷射装置
JP2010264607A (ja) * 2009-05-12 2010-11-25 Canon Inc 記録装置
US20100319507A1 (en) * 2009-06-18 2010-12-23 Tse James K Cutting device
JP2011156685A (ja) * 2010-01-29 2011-08-18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JP5115634B2 (ja) * 2011-03-22 2013-01-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保持部材
JP5945924B2 (ja) * 2012-03-22 2016-07-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カバーロック解除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4730B (zh) * 2014-02-05 2018-12-21 山保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液體散布噴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98166A1 (en) 2014-04-10
US9180671B2 (en) 2015-11-10
WO2014024391A1 (ja) 201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69185U (zh) 液體噴射裝置
WO2014024390A1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8282206B2 (en) Printer
WO2014024392A1 (ja) 液体噴射装置
TWI577566B (zh) A liquid container, a liquid container unit, and a liquid ejecting device
US20070211131A1 (en) Image printing device and multi-function device
EP3278995B1 (en) Printing device
JP2013043775A (ja) 記録装置
US10053309B2 (en) Sheet tray
JP2007268980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収納装置に対する保護装置
WO2016158911A1 (ja) 印刷装置
JP2007145525A (ja)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TWM468414U (zh) 記錄裝置
JP2011037223A (ja)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JP2014034191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6103177B2 (ja)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方法
US7819520B2 (en) Printer
TWI543881B (zh) 液體噴射裝置
JP6237683B2 (ja) 印刷装置
JP20080237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34192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3861466B2 (ja) 記録装置
JP2014034190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62172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64154A (ja)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の誤装着防止システム、液体噴射装置、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