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1103U - 應用在觸控面板的黏合層 - Google Patents

應用在觸控面板的黏合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1103U
TWM461103U TW102207440U TW102207440U TWM461103U TW M461103 U TWM461103 U TW M461103U TW 102207440 U TW102207440 U TW 102207440U TW 102207440 U TW102207440 U TW 102207440U TW M461103 U TWM461103 U TW M46110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ouch panel
light shielding
transparent body
adhes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7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wan-Sin Ho
Hua Yun
Feng Zaho
Original Assignee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filed Critical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ublication of TWM461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1103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Description

應用在觸控面板的黏合層
本創作涉及觸控技術領域,尤其係涉及一種應用在觸控面板的黏合層及其製備方法。
觸控面板(Touch Panel)係一種非常人性化之輸入裝置,它們作為一種代替或補充普通鍵盤與滑鼠之輸入設備用以操控電子設備實現各種功能。
習知觸控面板之結構包括具有中央區域與周邊區 域的蓋板、具有線路層的觸控層及位於蓋板與觸控層之間之黏合層,其中,黏合層係用以黏合蓋板與觸控層且黏合層的材料通常採用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蓋板上形成有位於周邊區域的遮光層,該遮光層是用以遮蔽觸控層上的線路層。 遮光層越薄,越容易透光,故遮光層需達到一定厚度才可起到遮光的作用。當使用光學膠接合蓋板與觸控層時,光學膠在與遮光層接合的位置會出現爬坡斷差,接合時氣泡會在斷差位置的空隙積聚,使觸控產品存在質量問題。
有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應用在觸控面板的黏合層及其製備方法。
一種應用在觸控面板的黏合層,其中該觸控面板包括一蓋板與一觸控層,該觸控層包括一電極層與一線路層,該線路層位於該電極層周邊且與該電極層電性連接,其中該黏合層是設置於該蓋板與該觸控層之間,且該黏合層包括一對應於該電極層之透明主體以及一對應於該線路層之遮光部。
一種應用在觸控面板的黏合層,其中該觸控面板包括一蓋板與一觸控層,該觸控層包括一電極層及一線路層,該線路層位於該電極層周邊且與該電極層電性連接,其中該黏合層是設置於該蓋板與該觸控層之間,該黏合層包括一設置於該觸控層上之第一透明主體、一設置於該第一透明主體上且對應於該線路層之遮光部及一設置於該第一透明主體及該遮光部上之第二透明主體。
由於直接採用具有遮光部的黏合層,故可解決先前技術光學膠爬坡產生之氣泡等信賴性問題。
100、200、300‧‧‧觸控面板
12、22、32‧‧‧蓋板
14、24、34‧‧‧觸控層
16、26、36‧‧‧黏合層
141‧‧‧基板
142‧‧‧電極層
144‧‧‧線路層
143‧‧‧第一電極區塊
145‧‧‧第一導線
146‧‧‧第一周邊線路
147‧‧‧第二電極區塊
148‧‧‧第二周邊線路
149‧‧‧第二導線
162‧‧‧透明主體
164‧‧‧遮光部
267、367‧‧‧標誌或按鍵圖案
261、361‧‧‧第一保護層
262‧‧‧透明主體
362‧‧‧第一透明主體
163、363‧‧‧遮光膠
164、264、364‧‧‧遮光部
265、365‧‧‧第二保護層
366‧‧‧第二透明主體
268、368‧‧‧顏色膠
3622‧‧‧可視區域
3624‧‧‧遮蔽區域
圖1係第一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之剖視圖。
圖2係圖1所示觸控面板之主視圖。
圖3係圖2所示觸控層之主視圖。
圖4a係第二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之剖視圖。
圖4b係第三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之剖視圖。
圖5係第四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之剖視圖。
圖6a係一實施方式之應用在觸控面板之黏合層之製備方法流程圖。
圖6b係一實施方式之應用在觸控面板之黏合層之遮光部之製備方法流程圖。
圖6c係一實施方式之應用在觸控面板之黏合層之標誌或按鍵圖案之製備方法流程圖。
圖7a至圖10b係一實施方式之應用在觸控面板之黏合層之製備過程示意圖。
圖11a至圖14b係一實施方式之應用在觸控面板之黏合層之標誌或按鍵圖案之製備過程示意圖。
圖15a係另一實施方式之應用在觸控面板之黏合層之製備方法流程圖。
圖15b係另一實施方式之應用在觸控面板之黏合層之遮光部之製備方法流程圖。
圖15c係另一實施方式之應用在觸控面板之黏合層之標誌或按鍵圖案之製備方法流程圖。
圖16a至圖17b係另一實施方式之應用在觸控面板之黏合層之製備過程示意圖。
圖18a至圖20b係另一實施方式之應用在觸控面板之黏合層之遮光部之製備過程示意圖。
圖21a至圖25b係另一實施方式之應用在觸控面板之黏合層之標誌或按鍵圖案之製備方法流程圖。
以下結合附圖及示例性之實施方式對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和優勢作更詳細之說明。
請一併參閱圖1與圖2,其為第一實施方式之觸控 面板之剖視圖及主視圖。第一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100包括蓋板12、觸控層14及設置於蓋板12與觸控層14之間的黏合層16。
蓋板12可為各種透明材質,不限於硬質蓋板或是可撓式蓋板,例如玻璃、聚碳酸脂(polycarbonate,P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olymethylmesacrylate,PMMA)、聚碸(Polysulfone,PES)或其他環烯共聚物(cyclic olefin copolymer)。
請參閱圖3,觸控層14形成於由玻璃、聚對苯二甲酸乙二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其他透明之絕緣材料構成之一基板141上,其包括一電極層142及一線路層144,線路層144位於電極層142周邊且與電極層142電性連接。
本實施方式中,電極層142包括複數沿第一軸向間隔佈置之第一電極區塊143、複數電連接於兩相鄰第一電極區塊143之間之第一導線145、複數沿第二軸向間隔佈置之第二電極區塊147與電連接於相鄰之第二電極區塊147之間之第二導線149,以及設置於第一導線145與第二導線149之間的絕緣塊P。其中第一電極區塊143、第一導線145、第二電極區塊147可採用氧化銦錫、奈米銀線、奈米碳管等透明材料製作。絕緣塊P可採用環氧樹脂等絕緣材料製作。第二導線149可採用銀、鋁等金屬材料、鉬鋁鉬等合金材料、或氧化銦錫等透明材料製作。但本創作的電極層142並不僅限於此單層雙軸結構設計,亦可採用單層單軸、雙層雙軸等其它設計結構。
線路層144包括複數第一周邊線路146與複數第二周邊線路148。每一第一周邊線路146連接一組第一電極區塊 143,每一第二周邊線路148連接一組第二電極區塊147。線路層144可採用與第二導線149相同或不同的導電材料。
請再次參閱圖1,黏合層16包括一對應於電極層142之透明主體162以及一對應於線路層144之遮光部164。
透明主體162之形狀及尺寸與電極層142相對應,其由透明光學膠(OCA)固化後形成。
遮光部164之形狀及尺寸與線路層144相對應,故能夠將線路層144處透射之光進行遮擋,進而避免觸控面板使用時,線路層可見影響視覺外觀。遮光部164由不透明樹脂固化形成,例如,可由黑色、白色或其它顏色之丙烯酸樹脂固化形成。
請參閱圖4a,其為第二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之剖視圖。第二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200與第一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100大致相同,包括蓋板22、觸控層24及位於蓋板22與觸控層24之間之黏合層26,區別在於,黏合層26之遮光部264上形成有鏤空的標誌或按鍵圖案267。標誌(LOGO)或按鍵圖案(例如HOME返回鍵)268可藉由蝕刻等方式於遮光部264上形成。由於遮光部264係由不透明材質構成,故從蓋板22一側能夠較為清晰地觀察到標誌或按鍵圖案267。
進一步參閱圖4b,於另一實施方式中,還可於該鏤空的標誌或按鍵圖案267內填充顏色膠268,使標誌或按鍵圖案更為顯目,提昇整體視覺效果。
請參閱圖5,其為第三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之剖視圖。第三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300與第一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 100大致相同,包括蓋板32、觸控層34及設置於蓋板32與觸控層34之間之黏合層36,區別在於,黏合層36包括第一透明主體362、遮光部364及第二透明主體366。
第一透明主體362由透明光學膠(OCA)固化後形成。第一透明主體362設置於觸控層34上,即覆蓋電極層與線路層。
遮光部364設置於第一透明主體362上,且對應於線路層的位置。遮光部364可選用不透明的材料形成。
第二透明主體366之材質與第一透明主體362相同,其設置於第一透明主體362及遮光部364之上。
本實施方式中,遮光部364與第二透明主體366之間還設有標誌或按鍵圖案367。標誌或按鍵圖案367由具有顏色之光學膠固化後形成。
請參閱圖6a,觸控面板100之黏合層16之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1:形成一透明主體。
請同時參閱圖7a與圖7b,其分別為步驟S11之剖視圖及主視圖。透明膠被塗覆於一基材(圖未示)上,固化後形成透明主體162。基材可由PET等易於剝離之材料構成。透明膠可為光學膠。透明主體162與觸控層之電極層之形狀與尺寸相對應。
步驟S12:於該透明主體的邊緣形成遮光部。
請參考圖6b,在本實施例中,步驟S12於該透明主體的邊緣形成遮光部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2a:形成一第一保護層於該透明主體上。
請參考圖8a和圖8b,其分別為步驟S12a之剖視圖及主視圖。第一保護層161形成於透明主體162上,其可為可剝離膠。該可剝離膠可由乙醇、甲醇、醋酸乙酯、醋酸丁酯、聚乙烯醇縮丁醛、正丁醇、丁酮,或前述之組合為原料,例如,將聚乙烯醇縮丁醛經改性後製成液體保護塗膜,其具有良好賦形性,能於複雜形狀物表面形成一連續、勻貼、強韌之透明保護塗層,無需烘烤,常溫下可快速乾燥成膜,且易從物體上整張揭下。
步驟S12b:於該透明主體的邊緣形成遮光膠。
步驟S12c:對該遮光膠進行固化形成遮光部。
請參考圖9a和圖9b,其分別為步驟S12a和步驟S12c之剖視圖及主視圖。遮光膠163形成於基材上,且塗布於透明主體162的邊緣,且與觸控層之線路層之形狀與尺寸相對應。在形成遮光膠163之後,可靜置一段時間,使得遮光膠163與透明主體162充分結合之後,再對遮光膠163進行固化,形成遮光部。在形成遮光膠163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少量遮光膠163附著於第一保護層上(圖未示),第一保護層161係用以保護透明主體162的表面不被遮光膠163污染,進而確保後續將黏合層應用於觸控面板時,具有較佳的外觀。
步驟S12d:剝離該第一保護層。
請同時參考圖10a與圖10b,其分別為步驟S12d之剖視圖及主視圖。在一實施例中,可採用膠帶黏附第一保護層161之邊角等方法將第一保護層161從透明主體162上剝離。剝離 時,形成於第一保護層161的部分遮光膠會同時被剝離。經過以上步驟,即可得到具遮光部164的黏合層。
至此,黏合層16製備完畢。
在另一實施例中,可在前一實施例製程步驟的基礎上,進一步採用如圖6c的步驟S13,形成如圖4b的觸控面板200之黏合層26。
步驟S13a:於該遮光部形成一鏤空的標誌或按鍵圖案。
請同時參考圖11a與圖11b,其分別為步驟S13a之剖視圖及主視圖。在形成遮光部264之後,根據產品需要,在一實施例中,可進一步對遮光部264進行圖案化處理,形成鏤空的標誌(如Logo)或按鍵圖案(例如HOME返回鍵)267,該步驟可通過蝕刻等方式形成。在另一實施例中,亦可在形成遮光部264時,同時形成鏤空的標誌或按鍵圖案267。
步驟S13b:於該透明主體及該遮光部上形成一第二保護層,且該第二保護層裸露出該鏤空標誌或按鍵圖案。
請同時參考圖12a與圖12b,其分別為步驟S13b之剖視圖及主視圖。在形成具鏤空的標誌或按鍵圖案267的遮光部264之後,可進一步形成一第二保護層265,第二保護層265裸露出鏤空的標誌或按鍵圖案267。第二保護層265可採用與第一保護層261相同的材料。第二保護層265的尺寸和形狀可根據鏤空的標誌或按鍵圖案267的位置和數量作調整。在另一實施例中,亦可在遮光部264與第二保護層265形成後,再一次性地在遮光部264與第二保護層265上形成具鏤空的標誌或按鍵圖 案267。
步驟S13c:形成一顏色膠於該鏤空的標誌或按鍵圖案中。
步驟S13d:對該顏色膠進行固化。
請同時參考圖13a與13b,其分別為步驟S13c和S13d之剖視圖及主視圖。顏色膠268形成於遮光部264鏤空的標誌或按鍵圖案中。顏色膠268為具有顏色(例如金色或銀色)之光學膠。在形成顏色膠268之後,可靜置一段時間,再對顏色膠268進行固化,形成具顏色之標誌或按鍵圖案。在形成顏色膠268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少量顏色膠268附著於第二保護層265上(圖未示),第二保護層265係用以保護透明主體262及遮光部264的表面不被顏色膠268污染,進而確保後續將黏合層應用於觸控面板時,具有較佳的外觀。
步驟S13e:剝離該第二保護層,以使殘留在遮光部內之顏色膠形成標誌或按鍵圖案。
請同時參考圖14a與14b,其分別為步驟S13e之剖視圖及主視圖。可採用膠帶黏附第二保護層265之邊角等方法剝離第二保護層265。剝離時,附著於第二保護層365上之顏色膠會連同第二保護層265一併被剝離,從而使得殘留於遮光部264鏤空位置之顏色膠被保留形成具有顏色之標誌或按鍵圖案267。
至此,黏合層26製備完畢。
當需要組裝形成觸控面板200時,可將黏合層26從基材上剝離,然後黏合於觸控層24上,且使得黏合層26之遮光 部264與觸控層24之線路層之位置相對應。最後將蓋板22貼合於黏合層26上,脫泡加壓,即可組裝形成觸控面板200。
請參閱圖15a,觸控面板300之黏合層36之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21,形成一第一透明主體,並將該第一透明主體之表面劃分成可視區域和位於該可視區域邊緣之遮蔽區域。
請同時參閱圖16a與圖16b,其分別為步驟S21之剖視圖及主視圖。透明膠被塗覆於一基材(圖未示)上,固化後形成第一透明主體362。基材可由PET等易於剝離之材料構成。透明膠可為光學膠。第一透明主體362之表面被劃分成位於中部之可視區域(View Area)3622和位於該可視區域3622四周邊緣之遮蔽區域(Black Mask)3624。可視區域3622大致為方形,但不限於此,端視觸控面板的設計形狀而對應成形,其與觸控層之電極層之形狀與尺寸相對應。遮蔽區域3624與觸控層之線路層之形狀與尺寸相對應。
步驟S22,對應於該第一透明主體形成一第二透明主體。
步驟S23,在該第一透明主體與該第二透明主體之間形成一遮光部,其中該遮光部位於該第一透明主體的遮蔽區域。
請同時參閱圖17a與圖17b,其分別為步驟S22和步驟S23之剖視圖及主視圖。其中,第二透明主體366對應於第一透明主體362,第二透明主體366可選用與第一透明主體相同的 材料。遮光部364形成於第一透明主體362與第二透明主體364之間,且遮光部364位於第一透明主體362的遮蔽區域3624。
另請參考圖15b,更具體地,可採用以下步驟形成遮光部364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23a,在該第一透明主體上且位於該第一透明主體的可視區域內形成一第一保護層。
請同時參閱圖18a與圖18b,其分別為步驟S23a之剖視圖及主視圖。形成於第一透明主體362上且位於可視區域3622內之第一保護層361之材質可為可剝離膠。該可剝離膠可由乙醇、甲醇、醋酸乙酯、醋酸丁酯、聚乙烯醇縮丁醛、正丁醇、丁酮,或前述之組合為原料,例如,將聚乙烯醇縮丁醛經改性後製成液體保護塗膜,其具有良好賦形性,能於複雜形狀物表面形成一連續、勻貼、強韌之透明保護塗層,無需烘烤,常溫下可快速乾燥成膜,且易從物體上整張揭下。
步驟S23b,在該第一透明主體上且位於該第一透明主體的遮蔽區域內形成遮光膠。
步驟S23c,對該遮光膠進行固化形成遮光部。
請同時參閱圖19a與圖19b,其分別為步驟S23b和步驟S23c之剖視圖及主視圖。遮光膠363被塗覆於第一透明主體362上且位於遮蔽區域3624內,固化後形成遮光部。遮光膠363可為不透明材料,例如,黑色、白色或其他顏色之丙烯酸樹脂。在塗覆遮光膠363時,可能會有少量遮光膠363附著於第一保護層361上,第一保護層361係用以保護第一透明主體362的可視區域3622不被遮光膠363污染。在本實施例中,遮光膠 363的厚度小於第一保護層361的厚度,進而方便後續剝除第一保護層361。
步驟S23d,剝離該第一保護層。
請同時參閱圖20a與圖20b,其分別為步驟S23d之剖視圖及主視圖。在一實施例中,可採用膠帶黏附第一保護層361之邊角等方法將第一保護層361從第一透明主體362上剝離。剝離時,形成於第一保護層361的部分遮光膠會同時被剝離。經過以上步驟,即可得到遮光部364。更進一步地,可在第一透明主體362和遮光部364上形成第二透明主體,即可得到如圖17a所示的黏合層。
另請參考圖15c,在形成如圖20a所示的遮光部之後,可進一步採用步驟S24於遮光部上形成標誌或按鍵圖案。
步驟S24a,於該第一透明主體及該遮光部上形成一第二保護層。
請同時參閱圖21a與圖21b,其分別為步驟S24a之剖視圖及主視圖。第二保護層365完全覆蓋第一透明主體362及遮光部364之表面。第二保護層365之材質與第一保護層361相同。
步驟S24b,於該第二保護層上對應該遮光部之部位形成鏤空的標誌或按鍵圖案。
請同時參閱圖22a與圖22b,其分別為步驟S24b之剖視圖及主視圖。鏤空的標誌(LOGO)或按鍵圖案(例如HOME返回鍵)367藉由蝕刻等方式設計形成於第二保護層365上。鏤空的標誌或按鍵圖案367之深度與第二保護層365之厚度相等。
步驟S24c,形成一顏色膠於該鏤空的標誌或按鍵圖案中。
步驟S24d,對該顏色膠進行固化。
請同時參閱圖23a與圖23b,其分別為步驟S24c和步驟S24d之剖視圖及主視圖。顏色膠368形成於第二保護層365的鏤空的標誌或按鍵圖案中。在形成顏色膠368之後,進一步對顏色膠368進行固化。顏色膠368為具有顏色(例如金色或銀色)之光學膠。在形成顏色膠時,可能會有少量顏色膠附著於第二保護層365上,第二保護層365係用以保護第一透明主體362的可視區域3622不被顏色膠污染。
步驟S24e,剝離該第二保護層,以使殘留在該遮光部上之顏色膠形成該標誌或按鍵圖案。
請同時參閱圖24a與圖24b,其分別為步驟S24e之剖視圖及主視圖。例如,可採用膠帶黏附第二保護層365之邊角等方法將第二保護層365從第一透明主體362及遮光部364上剝離。剝離時,附著於第二保護層365上之部分顏色膠會連同第二保護層365一併被剝離,從而使得殘留於遮光部364上之部分顏色膠被保留形成具有顏色之標誌或按鍵圖案367。
請同時參閱圖25a與圖25b,在完成上述各步驟之後,可進一步地於該第一透明主體及該遮光部上塗覆透明膠,固化後形成第二透明主體。透明膠被塗覆於第一透明主體362、遮光部364及標誌或按鍵圖案367上,固化後形成第二透明主體366。第二透明主體366之材質與第一透明主體362可相同。
至此,黏合層36製備完畢。
當需要組裝形成觸控面板300時,可將黏合層36從基材上剝離,然後黏合於觸控層34上,且使得黏合層36之遮光部364與觸控層34之線路層之位置相對應。最後將蓋板32貼合於黏合層36上,脫泡加壓,即可組裝形成觸控面板300。
由於直接採用具有顏色之遮光部的黏合層,故可解決先前技術黏合層爬坡產生之氣泡等信賴性問題。
綜上所述,本創作確已符合新型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方式,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援依本創作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觸控面板
12‧‧‧蓋板
14‧‧‧觸控層
16‧‧‧黏合層
162‧‧‧透明主體
164‧‧‧遮光部

Claims (7)

  1. 一種應用在觸控面板的黏合層,其中該觸控面板包括一蓋板與一觸控層,該觸控層包括一電極層與一線路層,該線路層位於該電極層周邊且與該電極層電性連接,其中該黏合層是設置於該蓋板與該觸控層之間,且該黏合層包括一對應於該電極層之透明主體以及一對應於該線路層之遮光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應用在觸控面板的黏合層,其中該遮光部由不透明丙烯酸樹脂固化形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應用在觸控面板的黏合層,其中該遮光部上形成有鏤空標誌或按鍵圖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應用在觸控面板的黏合層,其中該鏤空標誌或按鍵圖案內填充有顏色膠。
  5. 一種應用在觸控面板的黏合層,其中該觸控面板包括一蓋板與一觸控層,該觸控層包括一電極層及一線路層,該線路層位於該電極層周邊且與該電極層電性連接,其中該黏合層是設置於該蓋板與該觸控層之間,該黏合層包括一設置於該觸控層上之第一透明主體、一設置於該第一透明主體上且對應於該線路層之遮光部及一設置於該第一透明主體及該遮光部上之第二透明主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應用在觸控面板的黏合層,其中該遮光部由不透明丙烯酸樹脂固化形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應用在觸控面板的黏合層,其中該遮光部與該第二透明主體之間還設有由顏色膠形成之標誌或按鍵圖案。
TW102207440U 2012-11-29 2013-04-24 應用在觸控面板的黏合層 TWM46110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01357.9A CN103853366B (zh) 2012-11-29 2012-11-29 应用在触控面板的粘合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1103U true TWM461103U (zh) 2013-09-01

Family

ID=496287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7440U TWM461103U (zh) 2012-11-29 2013-04-24 應用在觸控面板的黏合層
TW102114525A TWI562029B (en) 2012-11-29 2013-04-24 Adhesive layer for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4525A TWI562029B (en) 2012-11-29 2013-04-24 Adhesive layer for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53366B (zh)
TW (2) TWM461103U (zh)
WO (1) WO201408254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5384B (zh) * 2013-09-13 2017-01-01 長鴻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99406B2 (ja) * 2014-06-30 2019-04-10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CN104516591B (zh) * 2015-01-09 2018-01-23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保护盖板组件以及触控模块
KR20180013840A (ko) 2015-05-28 2018-02-07 세키스이가가쿠 고교가부시키가이샤 터치 패널용 층간 충전 재료 및 적층체
TWI552051B (zh) * 2015-07-29 2016-10-01 達鴻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JP6870164B2 (ja) * 2016-06-03 2021-05-12 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1234716A (zh) * 2020-03-13 2020-06-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胶结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04867B (zh) * 2020-08-19 2020-11-17 太仓展新胶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遮光的oca光学胶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17572B2 (ja) * 2002-11-15 2010-08-04 Dic株式会社 反射・遮光粘着テープ
TWI456468B (zh) * 2007-04-27 2014-10-11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電容式觸控板之觸控圖型製作方法及其結構
CN101819498B (zh) * 2009-02-27 2013-06-05 瞬联讯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面向触摸屏滑动体的屏幕显示控制方法
KR101816330B1 (ko) * 2010-03-09 2018-01-08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을 접합하기 위한 열 활성화 광학 투명 접착제
KR101254094B1 (ko) * 2010-06-14 2013-04-12 일진디스플레이(주) 윈도우 패널 구조체 및 윈도우 패널 일체형 정전용량 터치 패널
TWI452551B (zh) * 2010-07-29 2014-09-11 Au Optronics Corp 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
CN102305977B (zh) * 2011-08-25 2013-06-26 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02965417U (zh) * 2012-11-29 2013-06-0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应用在触控面板的粘合层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5384B (zh) * 2013-09-13 2017-01-01 長鴻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1321A (zh) 2014-06-01
CN103853366A (zh) 2014-06-11
WO2014082543A1 (zh) 2014-06-05
CN103853366B (zh) 2017-07-11
TWI562029B (en) 2016-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61103U (zh) 應用在觸控面板的黏合層
CN106126001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6106204B2 (ja) ウィンドウパネル一体型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センサー及び製造方法
TWI476656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519852B (zh) 觸控顯示裝置
TWI495930B (zh) 具單基板之全平面觸控面板
TWI522443B (zh) 黏貼部材及具有該黏貼部材的觸控螢幕用顯示構件
TWI450170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JP6014055B2 (ja) 入力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884763B2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基板、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TWM448733U (zh) 多功能單基材的觸控面板
TWI610113B (zh) 單基材的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N202965417U (zh) 应用在触控面板的粘合层
US10592015B2 (en) Preparation method for touch pane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WI530840B (zh) 觸控面板
TWM472241U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JP6378866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TWI541692B (zh) 觸控面板
TW202232301A (zh) 觸控感應模組、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552042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JP6545571B2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TW201525787A (zh)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
TWM454588U (zh) 觸控面板感測結構
CN113064509A (zh) 触控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
JP2016071458A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