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5787A -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5787A
TW201525787A TW102146688A TW102146688A TW201525787A TW 201525787 A TW201525787 A TW 201525787A TW 102146688 A TW102146688 A TW 102146688A TW 102146688 A TW102146688 A TW 102146688A TW 201525787 A TW201525787 A TW 20152578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strate
touch panel
touch
sen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6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30835B (zh
Inventor
Shu-Fen Li
Charles Chuan-Zhi Chien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Corp
Priority to TW1021466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0835B/zh
Priority to US14/570,334 priority patent/US20150169098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525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5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0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083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24On flat or curved insulated base, e.g., printed circuit, etc.
    • Y10T29/49155Manufacturing circuit on or in b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面板、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觸控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材、一觸控感測層及一裝飾層。觸控感測層設置於第一基材上。觸控感測層包括一感測區及一周邊走線區。周邊走線區鄰設於感測區。裝飾層設置於周邊走線區上。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面板、顯示裝置及面板之製造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觸控面板、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裝置的輸入方式不斷推陳出新。舉例來說,觸控面板的提出,使得電子裝置的輸入方式產生相當巨大的改變。
觸控面板係透過感應使用者之手指或觸控筆在觸控面板上的點選、滑動,以產生對應的輸入訊號。使用者可以直覺式地在觸控面板上書寫文字點選圖標(icon)或翻動頁面。
由於使用者必須以手指或觸控筆直接接觸觸控面板,因此觸控面板一般皆具有供使用者直接接觸的保護玻璃。保護玻璃的下方則設置觸控感測層等重要元件。由於保護玻璃設置 於觸控面板的最外側,因此如何提升保護玻璃的強度是觸控面板的一項關鍵技術。
此外,觸控面板在觸控區外側周圍設置有連接觸控區的走線,而為了遮蔽觸控面板周圍區域的走線以避免使用者直接看到該些走線,因此以往在保護玻璃的背面(非使用者接觸面)對應觸控面板周圍走線的部分則會網印黑色矩陣來遮蔽該些走線。承上,由於觸控面板與保護玻璃是兩獨立元件,以往係藉由黏膠來貼合兩者,但若貼合的對位精準度不佳則會使黑色矩陣沒有完全遮蔽該些走線或是黑色矩陣遮蔽到部分觸控區,因此如何提升保護玻璃之黑色矩陣的對位精準度也是觸控面板的另一項關鍵技術。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觸控面板、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其利用裝飾層直接設置於觸控感測層之堆疊結構上的方式,而不是另外在保護玻璃的背面上網印裝飾層,以提高對位精準度及基板的強度。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方面,提出一種觸控面板。觸控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材、一觸控感測層及一裝飾層。觸控感測層設置於第一基材上。觸控感測層包括一感測區及一周邊走線區。周邊走線區鄰設於該感測區。裝飾層設置於周邊走線區上。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方面,提出一種觸控顯示裝置。 觸控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裝置及一觸控面板。觸控面板設置於顯示面上。觸控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材、一觸控感測層及一裝飾層。觸控感測層設置於第一基材上。觸控感測層包括一感測區及一周邊走線區。周邊走線區鄰設於該感測區。裝飾層設置於周邊走線區上。
根據本發明之第三方面,提出一種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第一基材。形成一觸控感測層於第一基材上。觸控感測層包括一感測區以及鄰設於感測區的一週邊走線區。形成一裝飾層於周邊走線區上。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200、300、400‧‧‧觸控面板
110‧‧‧第一基材
120‧‧‧觸控感測層
120a‧‧‧感測區
120b‧‧‧周邊走線區
130‧‧‧間隔層
140‧‧‧橋接層
150‧‧‧絕緣層
160‧‧‧裝飾層
170‧‧‧黏膠層
180‧‧‧第二基材
600‧‧‧黏膠
800、900‧‧‧顯示裝置
811、911‧‧‧顯示面
910‧‧‧顯示面板
1000、2000‧‧‧觸控顯示裝置
E1‧‧‧第一方向感測電極
E2‧‧‧第二方向感測電極
E3‧‧‧周邊線路
S501~S508、S701~S705‧‧‧流程步驟
第1A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之俯視圖。
第1B圖繪示第1A圖之觸控面板沿截面線B-B’之剖面圖。
第2圖繪示第二實施例之觸控面板之剖面圖。
第3圖繪示第三實施例之觸控面板之剖面圖。
第4圖繪示第四實施例之觸控面板之剖面圖。
第5圖繪示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之流程圖。
第6A~6H圖繪示第5圖之各步驟的示意圖。
第7圖繪示第二基材之切割方法的流程圖。
第8圖繪示本案的觸控顯示裝置之示意圖。
第9圖繪示本案的觸控顯示裝置另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以下係提出各種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其利用裝飾層直接設置於觸控感測層之堆疊結構上的方式,而不是另外在另一基材上網印裝飾材料,以提高對位精準度及基板的強度。然而,實施例僅用以作為範例說明,並不會限縮本發明欲保護之範圍。此外,實施例中之圖式係省略不必要之元件,以清楚顯示本發明之技術特點。
請參照第1A~1B圖,第1A圖繪示本案第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100之俯視圖,第1B圖繪示第1A圖之觸控面板沿截面線B-B’之剖面圖。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100包括一第一基材110、一觸控感測層120及一裝飾層160。第一基材110例如是玻璃基板。觸控面板100可搭載於顯示面板(未繪示)上,以供使用者直接在顯示面板上作直覺式的觸控操作。因此,第一基材110可以採用透明玻璃基板。
觸控感測層120設置於第一基材110上。觸控感測層120係採取電容式感應或電阻式感應,以使使用者以手指或觸控筆接觸觸控面板100時,產生電容或電阻的變化,而得知使用者所點選的位置。觸控感測層120可採用透明電極材料,例如是銦錫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或銦鋅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
觸控感測層120包括一感測區120a與一週邊走線區120b,其中周邊走線區120b鄰設於感測區120a,亦即周邊走線區120b係在感測區120a之周圍區域。感測區120a具有複數個第一方向感測電極E1及第二方向感測電極E2,周邊走線區120b具有複數條周邊線路E3,該些周邊線路E3電性連接感測區120a的第一方向感測電極E1及第二方向感測電極E2,用以將感測區120a之訊號傳輸至外界。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方向感測電極E1及第二方向感測電極E2為一單一層ITO設計,設置在第一基材110同一側,其中第一方向不同於第二方向。感測區120a更包括間隔層130與橋接層140。其中間隔層130用以將第一方向感測電極E1和第二方向感測電極E2絕緣間隔。橋接層140係設置於間隔層130上且位於第一方向感測電極E1與第二方向感測電極E2交錯處,用以將跨接同方向之第一方向電極E1(或同方向之第二方向電極E2)以避免不同方向的電極發生短路。橋接層140的材質可以為透明導電材質或非透明導電材質。
裝飾層160設置於周邊走線區120b上,以遮蔽觸控感測層120之周邊走線區120b的結構。其中,裝飾層160可直接覆蓋於周邊走線區120b上並直接與周邊線路E3接觸。裝飾層160之材質係選自於光阻材料、油墨材料、金屬材料及其組合所構成的群組。裝飾層160之顏色例如是作為黑色矩陣(Black matrix)的黑色、藍色、紅色等深色材料或銀、銅等金屬材料等, 其一方面用以避免使用者看到觸控感測層120之周邊走線區120b的結構,另一方面可以讓觸控面板100邊框呈現不同色彩與圖案以因應外觀設計需求。裝飾層160可以直接透過曝光、顯影等製程與觸控感測層120在一連續製程中進行,也可以透過塗佈等方式形成。
請參照第2圖,其為本案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200相較於前述第一實施例更包括一絕緣層150。絕緣層150設置於觸控感測層120上以及裝飾層160與週邊走線E3之間,用以直接覆蓋觸控感測層120與週邊走線E3,以避免發生非預期的短路,並降低外界濕氣與微粒子對觸控感測層120與週邊走線E3的影響。裝飾層160則係對應周邊走線區120b設置且覆蓋於絕緣層150上。
請參照第3圖,其為本案第三實施例,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300相較於前述第一實施例更包括一黏膠層170與一第二基材180。其中,黏膠層170位於裝飾層160及第二基材180之間。於此實施例,黏膠層170係覆蓋於裝飾層160及觸控感測層120之上,而第二基材180則黏合於黏膠層170上,亦即黏膠層170係直接黏貼於裝飾層160、觸控感測層120與第二基材180上,以使第二基材180與第一基材110上下夾置觸控面板300之內部元件。黏膠層170之材質例如是液態光學膠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或光學膠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第一基材110與第二基材180的材料,可以選自於塑膠、玻璃等。於 本實施例中,第二基材180係為一保護玻璃(Cover Glass)。
請參照第4圖,其為本案第四實施例,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400相較於前述第二實施例更包括一黏膠層170與一第二基材180。黏膠層170覆蓋於裝飾層160及絕緣層150上,而第二基材180則黏合於黏膠層170上,亦即黏膠層170係直接黏貼於裝飾層160、絕緣層120與第二基材180上,以使第二基材180與第一基材110上下夾置觸控面板400之內部元件。
上述各項元件中,第一基材110、觸控感測層120、間隔層130、絕緣層150、黏膠層170及第二基材180通常採用透明材料,以使光線能夠穿透觸控面板100、200、300、400。如此一來,當觸控面板100、200、300、400設置於顯示面板(未繪示)之上時,使用者仍可觀看到顯示面板之畫面,並在畫面上直接進行各種操作。為了外觀設計以避免使用者直接觀看到周邊走線區120b的非透明結構(週邊走線E3等),因此會以裝飾層160來遮蔽周邊走線區120b的非透明結構(週邊走線E3等),而裝飾層160則可透過顏色材質與圖案化的設計,來讓具有該觸控面板100、200、300、400的顯示裝置外觀呈現不同的變化。
請參照第2圖與第4圖,其中裝飾層160與絕緣層150直接接觸。裝飾層160與絕緣層150之間不是透過額外的黏膠層170來黏接。也就是說,裝飾層160與絕緣層150之間沒有任何的間隙。
第二基材180與裝飾層160則可能間隔一間隙。裝 飾層160不是直接網印於第二基材180上。第二基材180與裝飾層160係透過部份之黏膠層170來黏接。
在一實施例中,黏膠層170所塗佈之量較少時,也可能使第二基材180接觸於裝飾層160而實質上沒有間隙。
此外,裝飾層160之厚度小於黏膠層170之最大厚度,使得黏接層170可以覆蓋裝飾層160。
請參照第5圖及第6A~6H圖,第5圖繪示觸控面板100之第四實施例製造方法之流程圖,第6A~6H圖繪示第5圖之各步驟的示意圖。在此,以第四實施例為例說明,其他實施例的製造方法可依其結構不同而對應第四實施例的製造方法來減少相應步驟,在此不做贅述。如第6A圖所示,在步驟S501中,提供第一基材110。第一基材110例如是透明玻璃基板。第一基材110預設有一感測區120a與一周邊走線區120b。
接著,如第6B圖所示,在步驟S502中,設置感測電極於第一基材110的感測區120a上。在此步驟中,感測電極可以利用蒸鍍製程整面地蒸鍍於第一基材110的感測區120a上。接著,再透過蝕刻製程,將感測電極層蝕刻成第一方向感測電極E1及第二方向感測電極E2。第一方向感測電極E1及第二方向感測電極E2可以設置於同一層,也可以堆疊之方式設置於不同層。
然後,如第6C圖所示,在步驟S503中,形成間隔層130,以使第一方向感測電極E1及第二方向感測電極E2間保持絕緣。在此步驟中,間隔層130可採用沈積、曝光、顯影、蝕 刻等製程來形成。
接著,如第6D圖所示,在S504中,同時形成橋接層140與周邊線路E3。橋接層140設置於間隔層130上,以連接同一方向的第一方向感測電極E1或第二方向感測電極E2。周邊線路E3則設置於周邊走線區120b且電性連接第一方向感測電極E1或第二方向感測電極E2,以導引觸控感測層120之訊號至外界。在此步驟中,橋接層140與周邊線路E3可採用濺鍍、沈積、曝光、顯影、蝕刻等製程來形成。在一實施例中,位於間隔層130上的橋接層140與位於周邊走線區120b的與周邊線路E3可採用不同的材質。
上述的步驟S502~S505係用以形成觸控感測層120於第一基材110上。
然後,如第6E圖所示,在步驟S505中,覆蓋絕緣層150於觸控感測層120之上。在此步驟中,絕緣層150可採沈積等製程來形成。
接著,如第6F圖所示,在步驟S506中,設置裝飾層160於部份絕緣層150上,亦即設置裝飾層160於對應周邊走線區120b的絕緣層150上,以遮蔽觸控感測層120之周邊走線區120b的結構。在此步驟中,採用光阻材料之裝飾層160可先以整面塗佈之方式塗佈於絕緣層150上。接著,直接對裝飾層160進行圖案化曝光製程。然後,根據曝光結果,對裝飾層160進行圖案化顯影製程。
然後,如第6G圖所示,在步驟S507中,覆蓋黏膠層170於裝飾層160及絕緣層150上。
接著,如第6H圖所示,在步驟S508中,設置第二基材180於黏膠層170上以黏合第二基材180。如此一來,即完成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400。
在一實施例中,黏膠層170可以先設置於第二基材180上。然後,再將設置有黏膠層170之第二基材180貼附於裝飾層160及絕緣層150上。
請參照第7圖,其繪示第二基材180之切割方法的流程圖。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裝飾層160係直接設置於觸控感測層120之堆疊結構上,而不是網印於第二基材180上。因此,在第二基材180的切割製程中,無須考量到裝飾層160。可以直接在步驟S701中提供大片母板的第二基材180。接著,在步驟S702中,進行切割製程,以切割成小片基板。然後,在步驟S703中,進行磨邊製程,以磨去切割邊緣的鋸齒。接著,在步驟S704中,進行玻璃強化製程,以強化第二基材180之硬度。最後,在步驟S705中,則可直接產出第二基材180。
請參照第8圖,其繪示本案的觸控顯示裝置1000之示意圖。本案的觸控顯示裝置1000包括具有一顯示面811的一顯示裝置800以及如上述的觸控面板100,其中觸控面板100設置於顯示裝置800的顯示面811上。觸控面板100係透過一黏膠600或其他方式黏合於顯示裝置800的顯示面上811。
請參照第9圖,其繪示本案的觸控顯示裝置2000另一實施例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2000與前述觸控顯示裝置1000的差別再於,本實施例係以顯示裝置900的顯示面板910做為觸控面板100的第一基材110,將觸控感測層120直接製作於顯示面板910的顯示面911上。透過上述方式,可省掉觸控面板100的第一基材110(繪示於第1B圖),達到節省成本與薄型化的設計。
本實施例在第二基材180不進行網印裝飾層160之步驟,而改以上述圖案化製程來形成裝飾層160於具有觸控感測層120的第一基材110上,使得裝飾層160之對位精準度得以提升。並且本實施例可以使第二基材180進行小片基板的強化製程,以降低因磨邊製程而產生的強度損失。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觸控面板
110‧‧‧第一基材
120‧‧‧觸控感測層
120a‧‧‧感測區
120b‧‧‧週邊走線區
130‧‧‧間隔層
140‧‧‧橋接層
160‧‧‧裝飾層
E1‧‧‧第一方向感測電極
E2‧‧‧第二方向感測電極
E3‧‧‧周邊線路

Claims (10)

  1.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材;一觸控感測層,設置於該第一基材上,包括:一感測區;以及一週邊走線區,鄰設於該感測區;以及一裝飾層,設置於該週邊走線區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二基材,設置於該裝飾層上;以及一黏膠層,位於該裝飾層及該第二基材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黏膠層係直接黏貼於該裝飾層與該第二基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二基材與該裝飾層間隔一間隙,該黏膠層係填充於該間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裝飾層之厚度小於該黏膠層之最大厚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裝飾層係選自於一光阻材料、一油墨材料、一金屬材料及其組合所構成的群組。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基材係為一顯示裝置的一顯示面板。
  8. 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包括: 一顯示裝置,具有一顯示面;以及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該觸控面板設置於該顯示面上。
  9. 一種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基材;形成一觸控感測層於該第一基材上,該觸控感測層包括一感測區以及鄰設於該感測區的一週邊走線區;以及形成一裝飾層於該週邊走線區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更包括:形成一黏膠層於該裝飾層上;以及設置一第二基材於該黏膠層上。
TW102146688A 2013-12-17 2013-12-17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 TWI5308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6688A TWI530835B (zh) 2013-12-17 2013-12-17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
US14/570,334 US20150169098A1 (en) 2013-12-17 2014-12-15 Touch panel, touch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6688A TWI530835B (zh) 2013-12-17 2013-12-17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5787A true TW201525787A (zh) 2015-07-01
TWI530835B TWI530835B (zh) 2016-04-21

Family

ID=53368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6688A TWI530835B (zh) 2013-12-17 2013-12-17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69098A1 (zh)
TW (1) TWI5308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00877A (ko) * 2016-06-24 2018-01-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싱 장치 및 이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CN206505399U (zh) * 2017-03-06 2017-09-19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装置的基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30191B1 (ko) * 2010-12-14 2013-02-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932164B1 (ko) * 2012-07-17 2019-03-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KR102052059B1 (ko) * 2013-01-24 2019-12-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30835B (zh) 2016-04-21
US20150169098A1 (en) 2015-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28368B1 (ko) 입력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302811B1 (ko) 터치 패널
JP6074055B2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052059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TWI501128B (zh) 觸控面板
TWI476656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KR10230321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WO2018028161A1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40015772A1 (en) Flexible touch-sensing display panel
TWI522443B (zh) 黏貼部材及具有該黏貼部材的觸控螢幕用顯示構件
TW201610783A (zh) 層疊構造體、觸摸面板、帶觸摸面板的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201530404A (zh) 觸控面板
US20170242543A1 (en) Display device
TW201516815A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KR101386333B1 (ko) 입력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409684B (zh) 電容式觸控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TWI472984B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TWI530835B (zh)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
TWI616900B (zh) 四線電阻式觸控面板用介電基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US9532450B2 (en) Lowering the sheet resistance of a conductive layer
TWM425339U (en) Direct-patterned window type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touch-display panel using the same
CN104714678A (zh)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
TWM491208U (zh) 觸控面板
TWI515753B (zh) 觸控面板用基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TWI588846B (zh) 五線電阻式觸控面板用導電基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