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5496U - 容器蓋、液體收納容器及液體噴射系統 - Google Patents

容器蓋、液體收納容器及液體噴射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5496U
TWM445496U TW101204513U TW101204513U TWM445496U TW M445496 U TWM445496 U TW M445496U TW 101204513 U TW101204513 U TW 101204513U TW 101204513 U TW101204513 U TW 101204513U TW M445496 U TWM445496 U TW M44549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lid
container
liquid
ink
liquid stor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04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u Ishizawa
Yoshiaki Shimizu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M445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5496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3Supplying ink in a solid s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Description

容器蓋、液體收納容器及液體噴射系統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液體收納容器之大氣導入口用之容器蓋、包含容器蓋之液體收納容器、及包含液體收納容器之液體噴射系統。
於用以將液體供給至印表機之液體噴射頭之液體收納容器中,已知有為將大氣導入至液體收納容器內而設置有大氣導入口者。
該大氣導入口係於使用液體收納容器前,利用薄膜進行密封,或者利用橡皮塞進行阻塞,以防止因搬運等導致來自大氣導入口之液體洩漏。
例如,於專利文獻1之技術中,液體收納容器之大氣導入口係由橡皮塞進行阻塞。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44214號公報
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橡皮塞係經由在與橡皮塞之裝卸方向相同之方向上延伸之連接部,形成有把手部,因此,若在與橡皮塞之插入方向相反之方向上牽拉把手部,則會導致橡皮塞脫落。因此,存在如下問題:於液體收納容器之搬運過程中、或對印表機設置液體收納容器之前,把手部 若被某種物體卡住則容易脫落,從而因液體收納容器之姿勢,導致液體收納容器內之液體經由大氣導入口流出而污染周圍。
另一方面,於對印表機設置且使用液體收納容器時,為了將大氣供給至液體收納容器內而必需拆取橡皮塞。然而,若不提醒橡皮塞拆卸警告,則會導致使用者未拆卸便開始印刷,從而存在造成列印不良之問題。
因此,本創作係解決上述問題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於裝著於液體收納容器之大氣導入口之情形時不易脫落,並且於使用液體收納容器時容易提醒拆卸之大氣導入口用之容器蓋、包含上述容器蓋之液體收納容器、及包含上述液體收納容器之液體噴射系統。
本創作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之至少一部分研製而成者,且可作為以下之形態或應用例實現。
[應用例1]
一種容器蓋,其係可於突出形成於液體收納容器之大氣導入口進行裝卸者,且包含:筒狀之容器蓋部,其包含彈性體;連接部,其係自上述容器蓋部之一側,在與上述容器蓋對上述大氣導入口之裝卸方向不同之方向上延伸;把手部,其係經由上述連接部,連接於上述容器蓋部。
根據應用例1之容器蓋,由於經由自容器蓋部之一側且在與容器蓋對大氣導入口之裝卸方向不同之方向上延伸之 連接部,連接有把手部,因此,即便在容器蓋之裝著方向之反方向上牽拉把手部,上述力亦不直接作用於容器蓋部,又,牽拉力係偏向一側而並非作用於容器蓋部整體,因此,容器蓋部難以輕易地脫落,而可預防意外之容器蓋脫落。
[應用例2]
如應用例1之容器蓋,其中上述容器蓋部係包含覆蓋上述大氣導入口之開口端面之凹部,且於上述凹部之內表面形成有於將上述容器蓋部裝著於上述大氣導入口時,與上述大氣導入口之至少一部分外周密接之環狀之密封部。
根據應用例2之容器蓋,大氣導入口被確實地阻塞,從而可防止自液體收納容器內經由大氣導入口之液體洩漏。
再者,上述密封部亦可設置複數個。
[應用例3]
如應用例1之容器蓋,其中上述容器蓋部包含於裝著於上述大氣導入口時,嵌插至上述大氣導入口之內部,將上述大氣導入口阻塞之凸部。
根據應用例3之容器蓋,大氣導入口被確實地阻塞,從而可防止自液體收納容器內經由大氣導入口之液體洩漏。
[應用例4]
如應用例1至3中任一項之容器蓋,其中上述連接部係包含(鉤狀)彎曲之彎曲部。
根據應用例4之容器蓋,若牽拉把手部,則力首先作用於彎曲部,而並非直接傳遞至容器蓋部,因此,容器蓋不 易意外地脫落。又,可利用彎曲部,將容器蓋卡住設置於液體收納容器或連接於液體收納容器之液體噴射裝置之殼體之卡止部,因此可進行容器蓋之保管,從而可進行容器蓋之再利用。
[應用例5]
如應用例1至4中任一項之容器蓋,其中上述把手部係包含面積大於上述容器蓋部之端面面積之平坦面。
根據應用例5之容器蓋,由於把手部具有大於容器蓋部之端面之面積之平坦面,因此,與僅容器蓋部之情形相比,更容易提醒拆卸警告。又,可於平坦面印刷警告事項或標誌等而引人注目。進而,由於把手部具有平坦面,故容易安裝提醒拆卸之書面警告之紙片。
[應用例6]
如應用例5之容器蓋,其中上述把手部及上述連接部係與上述容器蓋部一體地形成。
根據應用例6之容器蓋,可將上述把手部之平坦面用於進行書面警告,因此,無需另外準備書面警告,便可簡單地製造容易提醒拆卸警告之容器蓋。
[應用例7]
如應用例1至6之任一項之容器蓋,其係包含複數個上述容器蓋部,且於複數個上述容器蓋部之間,經由上述連接部,連結有上述複數個容器蓋部共用之上述把手部。
根據應用例7之容器蓋,可握持著上述把手部,一次地拆卸複數個容器蓋部,因此,可減少容器蓋之拆卸操作之 工時及時間。又,由於在複數個容器蓋部之間連結有共用之把手部,故與將把手部連接於1個容器蓋部及連接部之情形相比,把手部由複數個容器蓋部及連接部支撐而穩定。因此,可使把手部變得更大,從而可更容易提醒拆卸警告,且可更確實地預防因忘記拆除容器蓋造成之印刷不良。
[應用例8]
如應用例1至7中任一項之容器蓋,其係包含自上述連接部之中途分支地設置之用以阻塞上述液體收納容器之液體注入口之第2容器蓋部。
根據應用例8之容器蓋,可一次地製造上述容器蓋部與上述第2容器蓋部。又,第2容器蓋部係亦於液體收納容器之使用過程中裝著,因此,可防止於液體收納容器之使用過程中容器蓋丟失,從而可重複使用容器蓋。
[應用例9]
如應用例1至8中任一項之容器蓋,其中上述連接部及上述把手部係大致在同一平面上延伸。
根據應用例9之容器蓋,為上述連接部與上述把手部大致在同一平面上延伸之扁平形狀,因此,於液體噴射裝置與液體收納容器之間易於夾持著支撐容器蓋。
[應用例10]
一種液體收納容器,其係包含如應用例1至9中任一項之容器蓋。
根據應用例10之液體收納容器,可提供一種容器蓋不易 意外地脫落之液體收納容器。
[應用例11]
一種液體噴射系統,其係包含如應用例10之液體收納容器與連結於該液體收納容器之液體噴射裝置,上述容器蓋係以於上述液體收納容器與上述液體噴射裝置之殼體之間夾持上述連接部,且上述把手部突出至上述液體收納容器之外部之方式受到支撐。
根據應用例11之液體噴射系統,由於上述把手部突出至上述液體收納容器之外部,因此,於使用液體收納容器時,可防止使用者忘記取下容器蓋,從而可開始良好之印刷。
再者,本創作可以多種形態實現,除上述液體收納容器、包含液體噴射裝置與液體收納容器之液體噴射系統以外,可以上述液體收納容器之製造方法、使用有上述液體噴射系統之液體噴射方法等態樣實現。
繼而,按照以下之順序說明本創作之實施形態。
A.參考例:
B.實施例:
A.參考例:
為了使實施例便於理解,而於說明實施例之前說明參考例。圖1係用以說明參考例之液體收納容器90之圖。於圖1中,為了確定方向而圖示有相互正交之XYZ軸。再者,對於此後之圖,亦視需要圖示有XYZ軸。液體收納容器90亦 稱作墨水匣90。自墨水匣90之液體導出部906經由作為流通管之軟管24,將墨水供給至印表機(液體噴射裝置)內之副匣(未圖示)。將墨水供給至副匣時之墨水匣90之姿勢(使用姿勢)係Z軸負方向成為鉛直向下之方向。
墨水匣90係包含液體收納室940與空氣收納室930。液體收納室940與空氣收納室930係經由連通部950而連通。液體收納室940係收納墨水。收納之墨水係自液體出口949經由液體導出部906、軟管24而供給至副匣。再者,於將墨水供給至副匣之墨水供給時,用以注入墨水之液體注入口904由栓塞構件(未圖示)阻塞。
與液體收納室940之墨水消耗之同時,空氣經由連通部950自空氣收納室930導入至液體收納室940。墨水匣90係包含用以使空氣收納室930與大氣連通之大氣開放口918。於大氣開放口918中,貼附有用以防止墨水漏出至外部之氣液分離膜916。
於將墨水注入至墨水匣90之情形時,如圖1所示,以X軸負方向成為鉛直向下方向之方式,將墨水匣90設置於特定之水平面上。亦將圖1所示之墨水匣之姿勢稱作「注入姿勢」。參考例之墨水匣90係於注入姿勢,將液體注入口904配置於高於大氣開放口918之位置上。由此,於使用者自液體注入口904將墨水注入至液體收納室940之情形時,存在因注入量不同而墨水自大氣開放口918溢出之可能性。又,由於使用者於墨水注入時著眼於液體注入口904,故亦存在未發現墨水自大氣開放口918溢出之虞。
又,如參考例般,於為了劃分大氣開放口918與外部而貼附氣液分離膜916之情形時,因自大氣開放口918溢出之墨水而導致氣液分離膜916濡濕。若氣液分離片916暫時因墨水而濡濕,則會產生其功能降低,墨水穿透氣液分離片916漏出至外部之事態,或者,空氣無法穿透氣液分離片916,導致空氣未導入至墨水匣90內部之事態。
B.實施例:
首先,對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包含裝著有大氣導入口用容器蓋之墨水匣30之液體噴射系統1進行說明。
B-1-1.液體噴射系統之構成:
圖2係用以說明液體噴射系統1之圖。圖2(A)係液體噴射系統1之外觀立體圖。圖2(B)係液體噴射系統1之外觀立體圖,且係表示作為液體收納容器之墨水匣30之圖。
如圖2(A)所示,液體噴射系統1係包含作為液體噴射裝置之噴墨印表機12(亦簡稱為「印表機12」)與墨水匣單元50。印表機12係包含供紙部13、排紙部14、墨水座16及4個副匣20。4個副匣20係收納顏色不同之墨水。具體而言,4個副匣20係收納黑色墨水之副匣20Bk、收納青色墨水之副匣20Cn、收納洋紅色墨水之副匣20Ma及收納黃色墨水之副匣20Yw。4個副匣20係裝載於墨水座16。
設置於供紙部13之印刷紙張係搬送至印表機12內部,印刷後之印刷紙張係自排紙部14排出。
墨水座16可在主掃描方向(紙寬方向)上移動。該移動係藉由步進馬達(未圖示)之驅動而經由正時皮帶(未圖示)進 行。於墨水座16之下表面,設置有記錄頭(未圖示)。自該記錄頭之複數個噴嘴,將收納於副匣20中之墨水噴射於印刷紙張上進行印刷。再者,正時皮帶或墨水座16等構成印表機12之各種零件係藉由收納於機殼10內部而得到保護。
墨水匣單元50係包含上表面機殼54、第1側面機殼56及第2側面機殼58。進而,如圖2(B)所示,墨水匣單元50係於機殼54、56、58內部包含4個作為液體收納容器之墨水匣30。藉由機殼54、56、58而將墨水匣單元50更穩定地設置於特定之場所(例如桌子或架台)。4個墨水匣30係收納有與4個副匣20收納之顏色對應之墨水。即,4個墨水匣30分別收納黑色墨水、青色墨水、洋紅色墨水、黃色墨水。再者,墨水匣30可收納多於副匣20之墨水。
收納有各色之墨水匣30係藉由軟管24而連接於收納相應顏色之墨水之副匣20。若自記錄頭噴射墨水而使副匣20之墨水消耗,則經由軟管24將墨水匣30之墨水供給至副匣20。藉此,液體噴射系統1可於印表機12無中斷動作之情況下連續地繼續印刷。軟管24係由合成橡膠等具有彈性之構件形成。再者,亦可不設置副匣20,而經由軟管24直接自墨水匣30將墨水供給至記錄頭。
圖3係墨水匣30之外觀立體圖。墨水匣30係包含栓塞構件302。栓塞構件302係裝著於液體注入口304。栓塞構件302可自液體注入口304拆卸,且藉由拆卸而自液體注入口304將墨水注入(補充)至墨水匣30內部。墨水匣30係包含第1嵌合部324與第2嵌合部325。第1嵌合部324係突起形狀。 第2嵌合部325係包含貫通孔325a。使用第1與第2嵌合部324、325,將相鄰墨水匣30連結。
圖4係用以進一步說明墨水匣30之圖。圖4係墨水匣單元50之立體圖,為了便於說明而省略上表面機殼54(圖2(A))之圖示。藉由將相鄰之墨水匣30之第2嵌合部325之貫通孔325a與第1嵌合部324嵌合,而將相鄰之墨水匣30彼此連結。墨水匣單元50可根據印表機12噴射之墨水顏色之數量,重新追加或拆卸墨水匣30。將墨水匣30之墨水向印表機12側供給時之墨水匣之使用姿勢係Z軸負方向成為鉛直向下方向,Z軸正方向成為鉛直向上方向。
B-1-2.墨水匣30之詳細構成:
圖5係墨水匣30之分解立體圖。墨水匣30係包含墨水匣本體32、栓塞構件302及複數個薄片構件34、316、322(亦稱作「薄膜34、316、322」)。墨水匣本體32係藉由聚丙烯等合成樹脂而成形。又,墨水匣本體32係半透明,且可自外部確認內部之墨水量。墨水匣本體32之形狀係一側面開口之凹狀形狀。於墨水匣本體32之凹部形成有多種形狀之肋狀物362。再者,為了便於說明,墨水匣本體32係將Z軸正方向側之面設為上表面fa,將Z軸負方向側之面設為底面fb。又,使用姿勢中之墨水匣本體32之4個側面係將X軸正方向側之面設為右側面fc,將X軸負方向側之面設為左側面fd,將Y軸正方向側之面(即形成有開口之面)設為正面fe,將Y軸負方向側之面設為後表面ff。
薄膜34係以於肋狀物362之端面及墨水匣本體32之外框 之端面不產生間隙之方式緻密地貼附。藉此,形成有複數之小室。具體而言,主要形成有空氣收納室330、液體收納室340、連通部350、及作為液體收納室340之一部分之液體保持部345。再者,以下敍述該等各室(各構成)之詳細情況。
於墨水匣本體32之右側面fc,形成有液體注入口304。又,於右側面fc,形成有氣液分離室312、大氣導入口317、連通流路314、320、及連通口318、319a、319b。氣液分離室312之形狀為凹狀形狀,且於凹狀之底面形成有連通口319a。連通口318亦稱作大氣開放口318,且與空氣收納室330連通,將外部之空氣導入至空氣收納室330。
於包圍氣液分離室312之底面之內壁之整個周圍形成有障壁313。薄片構件316係黏著於障壁313。該薄片構件316具有使氣體穿透並且不使液體穿透之性質。薄膜322係以覆蓋連通流路320、氣液分離室312、連通流路314、連通口318、319a、319b之方式黏著於右側面fc。藉此,形成連通流路314、320,並且防止墨水匣30內部之墨水向外部漏出。
液體注入口304係與液體收納室340連通。栓塞構件302係具有彈性之構件(例如橡膠),且可因外力而自液體注入口304拆卸。藉由將栓塞構件302自液體注入口304拆卸,而自液體注入口304將墨水注入(補充)至液體收納室340。空氣收納室330與液體收納室340係藉由連通部350而連通。具體而言,連通部352之一端部351與空氣收納室330 連通,另一端部352與液體收納室340(詳細而言,液體保持部345)連通。即,一端部351係於空氣收納室330內開口,另一端部352係於液體收納室340內開口。
於墨水匣本體32之使用姿勢中之最下部附近(底面fb側),形成有液體導出部306。液體導出部306係筒狀且於內部形成有流路。液體導出部306之一端部(未圖示)與液體收納室340連通,另一端部348朝向外部開口。於液體導出部306安裝有軟管24(參照圖2)。
繼而,使用圖6,說明自大氣導入口317直至大氣開放口318為止之流路。圖6係用以說明自大氣導入口317直至大氣開放口318為止之空氣流之圖。圖6係自X軸正方向側觀察圖5所得之圖,且利用箭線示意性地表示自大氣導入口317直至大氣開放口318為止之空氣流。再者,省略薄片構件316、322之圖示。
如圖6所示,大氣導入口317與連通流路320係經由連通流路320之一端部320a與形成於墨水匣本體32之內側之內部流路而連通。連通流路320與氣液分離室312係經由另一端部320b而連通。連通流路320係為了使自大氣導入口317直至氣液分離室312為止之距離延長,而沿著氣液分離室312之外周形成。藉此,可抑制墨水匣本體32內部之墨水中之水分自大氣導入口317朝向外部蒸發。再者,就抑制水分蒸發之觀點而言,亦可使連通流路320成為蜿蜒狀之流路,以延長連通流路之距離。
流向另一端部320b、氣液分離室312、連通口319a之空 氣係於其中途穿過黏著於障壁313之薄片構件316(圖5)。氣液分離室312與連通流路314係經由連通口319a、319b及形成於墨水匣本體之內部之內部流路而連通。連通流路314係經由大氣開放口318而與空氣收納室330連通。根據以上說明亦可理解,薄片構件316(圖5)劃分大氣開放口318與外部。藉此,可抑制收納於墨水匣本體32內部之墨水朝向外部漏出。
圖7係用以說明墨水匣30之詳細情況之圖。圖7(A)係自Y軸正方向側觀察圖5之墨水匣本體32內部所得之圖。圖7(B)係將圖7(A)之液體導出部306附近放大所得之圖。再者,實際上,液體導出部306係位於紙面裏側,但為了容易說明,而圖示液體導出部306連通於液體收納室340。進而,為了容易說明,而概念性地圖示大氣開放口318及與其相關之構成(例如薄片構件316或氣液分離室312等)、以及液體注入口304。其中,圖7中之大氣開放口318之高度位置與液體注入口304之高度位置係以與實際高度位置成為相同關係之方式進行圖示。
如圖7(A)所示,以於注入姿勢中墨水匣30之左側面fd成為鉛直向下方向(X軸負方向)之方式,設置墨水匣30。即,以與形成有液體注入口304或大氣開放口318之面對向之面fd成為底面之方式,設置墨水匣30。
液體收納室340係與液體導出部306連通。液體收納室340之液體可自液體收納室340之液體出口349朝向液體導出部306流通。再者,液體出口349亦可稱作液體導出部 306之一端,因此,亦將液體出口349稱作液體導出部306之一端部349。液體收納室340係包含在注入姿勢中自底面部346朝向上方延伸特定長度之劃分壁部342。劃分壁部342係於液體收納室340內部遍及Y軸方向(寬度方向)整個區域而形成。即,劃分壁部342係將底面部346隔成2個區域。
如圖7(B)所示,在注入姿勢中,液體保持部345之高度T2(即劃分壁部342之高度T2)高於一端部349之高度T1。藉此,即便於液體收納室340之墨水剩餘量變少,使墨水匣30姿勢由使用姿勢變成注入姿勢之情形時,亦可利用高度T1以上之墨水填充液體保持部345。即,可藉由在注入姿勢中,液體保持部345保持特定量之墨水,而維持液體導出部306內之墨水與液體保持部345內之墨水不經由空氣而連續之狀態。換言之,可維持一端部349不與空氣接觸,而與墨水接觸之狀態。
劃分壁部342係以劃分壁部342之上端部接觸於液體收納室340之上表面部347,且於液體收納室340中不阻斷液體保持部345與其他部分之間之墨水之流通之方式形成。又,劃分壁部342之底面部346之配置位置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配置於一端部349之附近。即,較佳為,以使液體保持部345之底面積變得更小之方式配置劃分壁部342,以使在更少之墨水剩餘量中,液體保持部345可保持高度T1以上之墨水。此處,所謂「附近」係指於液體收納室340之墨水經由液體導出部306供給至印表機12時,設置液體 收納室340之墨水可流通之程度(未阻塞之程度)之最小限度之間隙(流路),配置劃分壁部342。
返回至圖7(A)繼續墨水匣30之說明。連通部350係細長之流路狀。於液體收納室340內之空氣產生熱膨脹,液體收納室340之墨水流入至連通部350之情形時,空氣收納室330藉由收納墨水而防止墨水經由大氣開放口318漏出至外部。又,隨著將液體收納室340之墨水供給至副匣20,空氣收納室330之空氣經由連通部350導入至液體收納室340。以下敍述其詳細情況。
連通部350係與空氣收納室330或液體收納室340相比,流路剖面面積小且流路阻力大之部分。藉此,於連通部350中產生彎液面(液體橋接)。
空氣收納室330係經由大氣開放口318而與外部之大氣連通。大氣開放口318係形成於使用姿勢中之空氣收納室330之相較底面部330s靠近上表面部330t之一側。
此處,以在注入姿勢中,液體注入口304低於大氣開放口318之方式,將液體注入口304形成於墨水匣本體32中。即,在注入姿勢中,液體注入口304之高度H1小於大氣開放口318之高度H2。此處,液體注入口304與大氣開放口318之高度之比較係以注入姿勢中之各個上端面為基準。
圖8係用以說明自墨水匣30朝向副匣20之墨水供給之圖。圖8係示意性地表示墨水匣30、軟管24、印表機12之內部之情況。液體噴射系統1係設置於特定之水平面sf上。墨水匣30之液體導出部306與副匣20之液體接收部202 係經由軟管24而連接。副匣20係藉由聚苯乙烯或聚乙烯等合成樹脂而成形。副匣20係包含墨水蓄積室204、墨水流動路徑208及過濾器206。於墨水流動路徑208中,插入有墨水座16之墨水供給針16a。過濾器206係於墨水中混入有異物等雜質之情形時,藉由捕獲上述雜質而防止雜質向記錄頭17流入。墨水蓄積室204之墨水係藉由來自記錄頭17之吸引,而於墨水流動路徑208、墨水供給針16a中流動,且供給至記錄頭17。供給至記錄頭17之墨水係經由噴嘴,朝向外部(印刷紙張)噴射。
於在注入姿勢中自液體注入口304將墨水注入至液體收納室340後,使液體注入口304由栓塞構件302密封而成為使用姿勢之情形時,液體收納室340內之空氣產生膨脹,將液體收納室340維持為負壓。又,空氣收納室330係藉由與大氣開放口318連通而維持為大氣壓。
在使用姿勢中形成彎液面之另一端部352係以成為低於記錄頭17之位置之方式配置。藉此,產生水頭差d1。再者,亦將在使用姿勢中於另一端部352形成有彎液面之狀態下之水頭差d1稱作「穩定水頭差d1」。
藉由墨水蓄積室204之墨水由記錄頭17吸引,墨水蓄積室204成為特定之負壓以上。若墨水蓄積室204成為特定之負壓以上,則液體收納室340之墨水經由軟管24而供給至墨水蓄積室204。即,流出至記錄頭17之量之墨水自液體收納室340自動地補充至墨水蓄積室204中。換言之,來自印表機12側之吸引力(負壓)大於因與墨水匣30內之空氣收 納室330接觸之墨水液面與記錄頭(詳細而言為噴嘴)之鉛直方向之高度差而產生之水頭差d1,藉此,將墨水自液體收納室340供給至墨水蓄積室204。
若液體收納室340之墨水消耗,則空氣收納室330之空氣G(亦稱作「氣泡G」)經由連通部350而導入至液體收納室340。藉此,液體收納室340之液面降低。
圖9係用以說明墨水匣30之圖。圖9係表示將圖7(A)所示之墨水匣30成為使用姿勢之狀態。又,圖9係表示在使用姿勢中,墨水匣30經由軟管24將墨水供給至副匣20之狀態(使用狀態)之圖。
如圖9所示,若液體收納室340之墨水成為特定量以下,則為了防止印表機12之不良情況之產生(漏點等),使用者進行墨水之補充。例如,對墨水匣本體32附加成為墨水注入時期之標準之限度線,且於墨水之水位低於限度線之情形時使用者補充墨水。此處,設為圖9所示之狀態下墨水之水位低於限度線者。於將墨水注入至液體收納室340時,如箭線YR所示,以液體注入口304朝向鉛直向上方向之方式旋轉墨水匣30。
圖10係表示墨水對墨水匣30之注入狀態之圖。圖10(A)係於圖9所示之墨水剩餘量狀態下,使墨水匣30自使用姿勢變為注入姿勢之情形時之圖。圖10(B)係表示於液體收納室340中注入有正常量之墨水之狀態之圖。圖10(C)係表示於液體收納室340中過多地注入墨水之狀態之圖。所謂「於液體收納室340中注入正常量之墨水」係指未達特定 量之墨水收納於液體收納室340中。例如,表示以墨水之液面位於較液體注入口304下方之程度將墨水注入至液體收納室340。又,「於液體收納室340中過多地注入墨水」係指將墨水注入至液體收納室340中直至收納有特定量以上之墨水為止。例如,表示以墨水到達液體注入口304為止之程度將墨水注入至液體收納室340。
如圖10(A)所示,於注入墨水之情形時,將裝著於液體注入口304之栓塞構件302(圖9)拆除,自液體注入口304注入墨水。又,墨水之注入係於藉由軟管24將墨水匣30與副匣20連接之狀態下進行。於記錄頭17(圖8)之噴嘴中形成彎液面(液面橋接),成為若未受外力(壓電元件對墨水施加之壓力)則墨水不自噴嘴中噴射之構成。即,記錄頭17之噴嘴係利用恆力保持墨水,因此,與噴嘴連通之液體導出部306內之墨水保持於液體導出部306內而不會向液體收納室340側倒流。
如圖10(A)所示,於在墨水剩餘量較少之狀態下使姿勢自使用姿勢變為注入姿勢之情形時,液體保持部345可抑制墨水流出至液體收納室340之其他部分。即,劃分壁部342阻擋墨水向自一端部349分離之方向(Z軸正方向)流動。因此,在注入姿勢中,液體保持部345可維持水位高於其他部分。更詳細而言,可藉由劃分壁部342,而將液體保持部345之水位維持於一端部349之高度以上。藉此,即便於墨水剩餘量較少之情形時,液體導出部306內之墨水與液體保持部345之墨水亦可不經空氣而連續地存在。 由此,可降低於墨水注入時空氣(氣泡)自一端部349流入至液體導出部306,且經由軟管24流入副匣20之可能性。藉此,於墨水注入時空氣不會流入至記錄頭17(圖5)側,因此,可抑制空噴之漏點,從而抑制列印品質之下降。
如圖10(B)所示,於在液體收納室340中注入有正常量之墨水之情形時,在注入姿勢中,液體收納室340之墨水液面Lf1相較液體注入口304位於下方。此處,在注入姿勢中,液體注入口304之高度H1低於大氣開放口318之高度H2,因此,可防止於在液體收納室340中注入有正常量之墨水之情形時,墨水自大氣開放口318中溢出。
又,即便如圖10(C)所示,於過多地注入墨水,導致墨水之水位到達液體注入口304為止之情形時,亦可防止墨水自大氣開放口318中溢出。又,可降低於墨水注入時薄片構件316整面被墨水濡濕之可能性,因此,可長期地維持薄片構件316之功能。
如上所述,本例之墨水匣30係在注入姿勢中液體注入口304變得低於大氣開放口318。由此,可降低於墨水注入時墨水自大氣開放口318中溢出之可能性。又,由於包含液體保持部345,故即便於墨水剩餘量變少,使墨水匣30自使用姿勢變為注入姿勢之情形時,亦可維持液體導出部306內之墨水與液體保持部345之墨水連續之狀態(圖10(A))。藉此,於在液體收納室340中注入有墨水之情形時,可降低空氣經由液體導出部306、軟管24流入至記錄頭17之可能性。
B-1-3.大氣導入口用之容器蓋之構成:
繼而,對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大氣導入口用之容器蓋進行說明。
圖11係用以說明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大氣導入口用容器蓋500之圖。圖11(A)係第一實施例之大氣導入口用容器蓋500之前視圖,圖11(B)係圖11(A)所示之大氣導入口用容器蓋500之側視圖,圖11(C)係圖11(A)所示之大氣導入口用容器蓋500之主要部分之A-A視剖面圖。
於圖11(A)~(C)中,容器蓋500包含容器蓋部501,上述容器蓋部501係以可對突出形成於圖5所示之墨水匣30之圓筒狀之大氣導入口317進行裝卸之方式形成。
容器蓋部501係包含覆蓋大氣導入口317之端面之大小之凹部501a。於凹部501a之內表面,形成有與大氣導入口317之至少一部分外周部密接之環狀之密封部501b。密封部501b可設置複數個。
容器蓋部501係沿著圖11(B)所示之箭線P方向、即與容器蓋部501之圓筒之中心軸M平行之方向,對大氣導入口317進行裝卸。於容器蓋部501裝著於大氣導入口317時,密封部501b密接於大氣導入口317之外周,因此,即便墨水自墨水匣30之內部流至大氣導入口317,亦可防止洩漏至外部。
容器蓋500係更包含用於使用者將裝著於大氣導入口317之容器蓋部501拆卸時進行握持之把手部503、及將把手部503與容器蓋部501連接之連接部502。
連接部502係自容器蓋部501之外周部之一部分,在成為與作為容器蓋部501之裝卸方向之箭線P方向不同之方向(本實施例為與箭線P方向呈直角交叉之方向)之箭線Q方向及箭線T方向上延伸。因此,即便使用者在容器蓋500之裝著方向之反方向(箭線P方向上之拆卸方向)上牽拉把手部503,亦因上述力難以直接作用於容器蓋部501,而不容易脫落,因此可防止誤將容器蓋拆除。又,連接部502係包含自箭線Q方向朝箭線T方向直角彎曲之彎曲部502a。因此,若牽拉把手部503則力首先作用於彎曲部502a,而不會直接傳遞至容器蓋部501,因此不易意外地脫落。又,可藉由利用該彎曲部502a,而將容器蓋500卡在設置於印表機之殼體之內側或外側、或墨水匣30之側面機殼等之卡止部進行保管。
把手部503係包含具有大於連接部502之寬度W1之寬度W2且具有大於容器蓋部501之端面501C之面積之面積之平坦面503a。因此,為了於使用墨水匣30開始記錄時拆卸容器蓋500,可於把手部503之平坦面503a印刷提醒拆卸之書面警告,或印刷標誌等以引人注目。又,由於平坦面503a較為平坦,故容易安裝提醒拆卸之書面警告之紙片。容器蓋部501含有合成橡膠或橡膠等彈性體,於本實施例中,容器蓋部501、連接部502、把手部503係一體地形成。如上所述,由於使包含具有大於容器蓋部501之端面501C之面積之面積之平坦面503a之把手部503與容器蓋部501一體地形成,故無需另外準備書面警告,便可容易地製造容易 提醒拆卸之容器蓋。
容器蓋500係以於例如為維修而搬運液體噴射系統1等時,避免墨水匣30內之墨水自大氣導入口317洩漏之方式裝著於大氣導入口317。另一方面,於維修後歸還給使用者使用液體噴射系統1時,藉由容器蓋500之如上所述之把手部503之構成,提醒使用者注意拆卸容器蓋。
圖12(A)係表示圖11所示之容器蓋500裝著於大氣導入口317之狀態。圖12(B)係表示容器蓋部501之變形例。
於圖12(A)、(B)中,墨水匣30及大氣導入口317係由兩點鏈線表示。
亦可代替包含圖12(A)所示之凹部501a之容器蓋部501,而將圖12(B)所示之凸部50作為為容器蓋部501。凸部501d係摩擦卡合於墨水匣之大氣導入口317之內周面而將大氣導入口317阻塞。
圖13係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大氣導入口用容器蓋500之前視圖。
與第一實施例之不同之處在於連接部502中不存在彎曲部502a。連接部502係自容器蓋部501之一側,在與容器蓋部501之裝卸方向(圖1(B)之箭線P方向)交叉之箭線T方向(圖1(A)、(B))上直線狀延伸。第二實施例之容器蓋係構成較第一實施例之容器蓋簡單,且容易製造。
圖14(A)-(C)係分別表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第四實施例、第五實施例之大氣導入口用容器蓋之說明圖。
於圖14(A)中,連接部502之前端形成與容器蓋部501之 側部嵌合般之凹形狀。根據該實施例,可分開單獨地形成連接部502與容器蓋部,且若將連接部502嵌於容器蓋部501之側部,則可簡單地安裝把手部503。因此,例如,於需要安裝其他之印刷有書面警告之把手部503等時,可簡單地更換把手部503。或者,於印表機維修後歸還時,可僅更換弄髒之容器蓋部501,構成新的容器蓋500。
於圖14(B)中,連接部502係形成細枝狀,且其前端插入至設置於容器蓋部501之一側部之卡合孔中。插入卡合孔中之連接部502之前端具有T形狀等不易脫落之結構。
於圖14(C)中,連接部502係包含塑料薄膜,且焊接或黏接於容器蓋部501之平坦面。因此,容器蓋500之製造簡單。
圖15(A)、(B)係本創作之第六實施例之大氣開放孔用容器蓋之前視圖。
本實施例之容器蓋510係自第一實施例之容器蓋500之連接部502分支,更連接有與容器蓋部501不同之第二容器蓋部511。第二容器蓋部511係形成被覆墨水匣30之液體注入口304般之形狀,且與容器蓋部501同樣地包含第二凹部511a、第二密封部511b。又,第二容器蓋部511係經由第二彎曲部512而與連接部502連接。因此,即便在箭線P方向取下容器蓋之方向上牽拉把手部503,第二容器蓋部511亦與容器蓋部501同樣地不會簡單地脫落。於藉由印表機12進行記錄時,大氣導入口用之容器蓋部501係自大氣導入口拆卸,而注入口用之第二容器蓋511依然安裝於注入 口。
根據本實施例,將大氣導入口用之容器蓋部501與注入口304之第二容器蓋部511連接,因此,無需另外設置各容器蓋,容易製造。又,即便於墨水匣30之使用過程中,容器蓋510之第二容器蓋部511亦裝著於墨水匣30之墨水注入口302,因此,可防止容器蓋510丟失,從而可重複使用容器蓋510。
圖16係表示本創作之第七實施例之容器蓋520之說明圖。
第七實施例之容器蓋520係使2個第一實施例之容器蓋500連結而構成。即,容器蓋520係包含2個容器蓋部521,且於2個容器蓋部521之間,經由各連接部522,連結有該等容器蓋部521共用之把手部523。又,容器蓋520係形成左右對稱形狀,因此,若握持著把手部523之中心部進行牽拉,則力均等地作用於2個容器蓋部521而容易拆卸。
根據第七實施例之容器蓋520,可握持著把手部523,一次地拆除2個容器蓋部521,故可減少容器蓋520之拆卸操作之工時及時間。又,藉由於2個容器蓋部521之間連結共用之把手部523,而與第一實施例所述將把手部503連接於1個容器蓋部501及連接部502之情形相比,把手部523由複數個容器蓋部521及連接部522支撐而變得穩定。因此,可使把手部523大於第一實施例,從而更容易提醒拆卸警告,且可更確實地預防因忘記拆除容器蓋造成之印刷不良。
進而,容器蓋520亦與其他實施例同樣地含有合成橡膠或橡膠等彈性體。因此,即便大氣導入口317之位置存在若干誤差,亦可藉由連接部522進行調整,確實地將容器蓋部521裝著於大氣導入口317。
圖17係表示將圖11所示之容器蓋500裝著於墨水匣30之大氣導入口317之狀態之說明圖。
圖18係表示圖17所示之容器蓋500於墨水匣30與印表機12之間夾持著受到支撐之狀態之說明圖。
圖17、圖18係例示第一實施例之容器蓋500,但其他實施例之容器蓋亦全部同樣地裝著於大氣導入口317。
容器蓋500、510、520係形成為連接部502、522與把手部503、523在大致同一平面上延伸之扁平形狀,故而,可在夾持於墨水匣30與印表機12之間使容器蓋500、510、520之連接部502、522在鉛直方向上獨立之狀態下受到支撐。此時,若使把手部503、523自墨水匣30突出,則可對使用者提醒拆卸警告。
於上述實施例及變形例中,作為液體收納容器,以印表機12中使用之墨水匣30、30a、30b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本創作可應用於例如液晶顯示器等包含色材噴射頭之裝置、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ce,電致發光)顯示器、面發光顯示器(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等包含電極形成中使用之電極材料(導電膏)噴射頭之裝置、包含生物晶片製造中使用之生物有機物噴射頭之裝置、包含作為精密移液管之試樣噴射頭之裝置、印刷裝置或微量 分注器等可將液體供給至液體噴射裝置之液體收納容器。此處,液體收納容器係分開地設置有注入液體之液體注入口及用以將空氣導入至液體收納容器內部之大氣開放口。於將液體收納容器用於上述各種液體噴射裝置時,將與各種液體噴射裝置所噴射之液體種類對應之液體(色材、導電膏、生物有機物等)收納於液體收納容器內部即可。又,本創作亦可用作包含各種液體噴射裝置及與各種液體噴射裝置對應之液體收納容器之液體噴射系統。
1‧‧‧液體噴射系統
10‧‧‧機殼
12‧‧‧噴墨印表機
13‧‧‧供紙部
14‧‧‧排紙部
16‧‧‧墨水座
16a‧‧‧墨水供給針
17‧‧‧記錄頭
20‧‧‧副匣
20Bk‧‧‧副匣
20Cn‧‧‧副匣
20Ma‧‧‧副匣
20Yw‧‧‧副匣
24‧‧‧軟管
30‧‧‧墨水匣
30a‧‧‧墨水匣
30b‧‧‧墨水匣
32‧‧‧墨水匣本體
34‧‧‧薄片構件
50‧‧‧墨水匣單元
54‧‧‧上表面機殼
56‧‧‧第1側面機殼
58‧‧‧第2側面機殼
90‧‧‧液體收納容器(墨水匣)
202‧‧‧液體接收部
204‧‧‧墨水蓄積室
206‧‧‧過濾器
208‧‧‧墨水流動路徑
302‧‧‧栓塞構件
304‧‧‧液體注入口
304a‧‧‧液體注入口
304m‧‧‧下端開口
304p‧‧‧上端開口
306‧‧‧液體導出部
312‧‧‧氣液分離室
313‧‧‧障壁
316‧‧‧薄片構件
317‧‧‧大氣導入口
318‧‧‧大氣開放口
320‧‧‧連通流路
322‧‧‧薄膜
324‧‧‧第1嵌合部
325‧‧‧第2嵌合部
325a‧‧‧貫通孔
330‧‧‧空氣收納室
330s‧‧‧底面
330t‧‧‧上表面
340‧‧‧液體收納室
340a‧‧‧液體收納室
341‧‧‧空氣蓄積部
342‧‧‧劃分壁
343‧‧‧注入口鄰接部
345‧‧‧液體保持部
345b‧‧‧液體保持部(吸水構件)
349‧‧‧液體出口(一端部)
350‧‧‧連通部
350b‧‧‧連通部
351‧‧‧一端部
352‧‧‧另一端部
362‧‧‧肋狀物
500‧‧‧容器蓋
501‧‧‧容器蓋部
501a‧‧‧凹部
501b‧‧‧密封部
501c‧‧‧端面
501d‧‧‧凸部
502‧‧‧連接部
502a‧‧‧彎曲部
503‧‧‧把手部
503a‧‧‧平坦面
510‧‧‧容器蓋
511a‧‧‧凹部
511b‧‧‧密封部
512‧‧‧第二容器蓋部
520‧‧‧容器蓋
521‧‧‧容器蓋部
522‧‧‧連接部
523‧‧‧把手部
523a‧‧‧平坦面
904‧‧‧液體注入口
906‧‧‧液體導出部
916‧‧‧氣液分離膜
918‧‧‧大氣開放口
930‧‧‧空氣收納室
940‧‧‧液體收納室
949‧‧‧液體出口
950‧‧‧連通部
fa‧‧‧上表面
fb‧‧‧底面
fc‧‧‧右側面
fd‧‧‧左側面
fe‧‧‧正面
ff‧‧‧後表面
G‧‧‧空氣
M‧‧‧中心軸
P‧‧‧箭線
Q‧‧‧箭線
T‧‧‧箭線
W1‧‧‧寬度
W2‧‧‧寬度
圖1係用以說明參考例之液體收納容器90之圖。
圖2(A)、(B)係用以說明包含裝著有本創作之容器蓋之墨水匣30之液體噴射系統1之圖。
圖3係墨水匣30之外觀立體圖。
圖4係用以進一步說明墨水匣30之圖。
圖5係墨水匣30之分解立體圖。
圖6係用以說明空氣流之圖。
圖7(A)、(B)係用以說明墨水匣30之詳細情況之圖。
圖8係用以說明墨水供給之圖。
圖9係用以說明墨水匣30之圖。
圖10(A)、(B)、(C)係表示墨水對墨水匣30之之注入狀態之圖。
圖11(A)、(B)、(C)係用以說明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大氣導入口用容器蓋500之圖。
圖12(A)、(B)係表示容器蓋500裝著於大氣導入口317之 狀態之圖。
圖13係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大氣導入口用容器蓋500之前視圖。
圖14(A)、(B)、(C)係表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第四實施例、第五實施例之大氣導入口用容器蓋之說明圖。
圖15(A)、(B)係本創作之第六實施例之大氣導入口用容器蓋之前視圖。
圖16係表示本創作之第七實施例之大氣導入口用容器蓋511之說明圖。
圖17係表示圖11所示之容器蓋500裝著於墨水匣之大氣導入口317之狀態之說明圖。
圖18係表示圖17所示之容器蓋500夾持於墨水匣30與印表機12之間受到支撐之狀態之說明圖。
500‧‧‧容器蓋
501‧‧‧容器蓋部
501a‧‧‧凹部
501b‧‧‧密封部
501c‧‧‧端面
502‧‧‧連接部
502a‧‧‧彎曲部
503‧‧‧把手部
503a‧‧‧平坦面
M‧‧‧中心軸
P‧‧‧箭線
Q‧‧‧箭線
T‧‧‧箭線
W1‧‧‧寬度
W2‧‧‧寬度

Claims (11)

  1. 一種容器蓋,其係可於突出形成於液體收納容器之大氣導入口進行裝卸者,且包含:筒狀之容器蓋部,其係包含彈性體;連接部,其係自上述容器蓋部之一側,在與上述容器蓋對上述大氣導入口之裝卸方向不同之方向上延伸;把手部,其係經由上述連接部,連接於上述容器蓋部。
  2. 如請求項1之容器蓋,其中上述容器蓋部係包含覆蓋上述大氣導入口之開口端面之凹部,且於上述凹部之內表面形成有於上述容器蓋部裝著於上述大氣導入口時與上述大氣導入口之至少一部分外周密接之環狀之密封部。
  3. 如請求項1之容器蓋,其中上述容器蓋部係包含於裝著於上述大氣導入口時嵌插於上述大氣導入口之內部將上述大氣導入口阻塞之凸部。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容器蓋,其中上述連接部係包含彎曲之彎曲部。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容器蓋,其中上述把手部係包含面積大於上述容器蓋部之端面面積之平坦面。
  6. 如請求項5之容器蓋,其中上述把手部及上述連接部係與上述容器蓋部一體地形成。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容器蓋,其包含複數個上述容器蓋部,且於複數個上述容器蓋部之間,經由上述連接部,連結有上述複數個容器蓋部共用之上述把手部。
  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容器蓋,其包含自上述連接部之中途分支地設置之用以阻塞上述液體收納容器之液體注入口之第2容器蓋部。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容器蓋,其中上述連接部及上述把手部係大致在同一平面上延伸。
  10. 一種液體收納容器,其係包含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容器蓋。
  11. 一種液體噴射系統,其係包含如請求項10之液體收納容器與連結於該液體收納容器之液體噴射裝置,上述容器蓋係以於上述液體收納容器與上述液體噴射裝置之殼體之間夾持上述連接部,且上述把手部突出至上述液體收納容器之外部之方式受到支撐。
TW101204513U 2011-03-18 2012-03-13 容器蓋、液體收納容器及液體噴射系統 TWM44549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0497A JP5776242B2 (ja) 2011-03-18 2011-03-18 キャップ、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5496U true TWM445496U (zh) 2013-01-21

Family

ID=47179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04513U TWM445496U (zh) 2011-03-18 2012-03-13 容器蓋、液體收納容器及液體噴射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776242B2 (zh)
KR (1) KR200482251Y1 (zh)
CN (1) CN202782177U (zh)
TW (1) TWM44549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70506B2 (ja) 2012-12-07 2017-07-2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静電噴霧装置
JP2016182731A (ja) * 2015-03-26 2016-10-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タンク、タンク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6498098B2 (ja) 2015-10-30 2019-04-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収容部材
JP7224945B2 (ja) * 2019-02-04 2023-0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6983927B2 (ja) * 2019-03-14 2021-1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7306149B2 (ja) * 2019-08-09 2023-07-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2716B2 (ja) * 1991-12-11 2001-07-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用パッケージ
JPH07137274A (ja) * 1993-06-18 1995-05-30 Canon Inc 交換型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EP0656857A1 (de) * 1993-06-30 1995-06-14 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 SA Verschlusseinheit aus kunststoff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JP3274031B2 (ja) * 1993-10-13 2002-04-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および該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JP3424313B2 (ja) * 1994-03-28 2003-07-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の製造方法
JP3510019B2 (ja) * 1995-09-04 2004-03-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327807B2 (ja) * 1996-03-01 2002-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の包装構造および該包装構造が施されるインクタンク
JP3612885B2 (ja) * 1996-08-28 2005-0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プリンタ
JPH11342625A (ja) * 1998-05-29 1999-12-14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1180002A (ja) * 1999-12-27 2001-07-03 Pentel Corp インキ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インキカートリッジ
JP2005186589A (ja) * 2003-12-26 2005-07-14 Canon Inc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保持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使用方法
JP2006044214A (ja) * 2004-07-09 2006-02-16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
JP5552931B2 (ja) * 2010-07-15 2014-07-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96777A (ja) 2012-10-18
KR200482251Y1 (ko) 2017-01-03
KR20120006662U (ko) 2012-09-26
CN202782177U (zh) 2013-03-13
JP5776242B2 (ja)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25258B1 (ko) 탱크 유닛, 탱크 유닛을 구비한 액체 분사 시스템
JP5691307B2 (ja)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US9592675B2 (en) Liquid fill container
US9878551B2 (en)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ejection system
JP5644279B2 (ja)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5429425B2 (ja) タンクユニット、タンクユニットを備えた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5691308B2 (ja)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TWM445496U (zh) 容器蓋、液體收納容器及液體噴射系統
JP5621902B2 (ja) タンクユニット、タンクユニットを備えた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5862812B2 (ja)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15027807A (ja) タンクユニット、タンクユニットを備えた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5617881B2 (ja) キャップおよび液体収容容器
JP6311778B2 (ja)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6048518B2 (ja)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5958441B2 (ja) カバー及び液体収容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