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4735B - 晶圓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晶圓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4735B
TWI844735B TW109133395A TW109133395A TWI844735B TW I844735 B TWI844735 B TW I844735B TW 109133395 A TW109133395 A TW 109133395A TW 109133395 A TW109133395 A TW 109133395A TW I844735 B TWI844735 B TW I8447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fer
processing
area
pattern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3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5780A (zh
Inventor
大久保廣成
小原啓太
本田真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迪思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869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1325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迪思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迪思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5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5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4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4735B/zh

Links

Abstract

[課題]提供一種晶圓的加工方法,其可以將登錄用於實施刀痕檢查或刀痕巡覽之沒有TEG的位置的作業之費事程度減輕。 [解決手段]一種晶圓的加工方法,包含圖案區域檢測步驟、評價區域設定步驟、及評價區域展開步驟。圖案區域檢測步驟是檢測在所拍攝到的圖像中實質上相同的圖像所出現的週期及位置資訊,而檢測出對應於一個週期的該圖案區域之步驟。評價區域設定步驟是檢測出在分割預定線上未形成有金屬圖案的位置,並且設定為評價加工溝的良窳之評價區域之步驟。評價區域展開步驟是記錄圖案區域中的評價區域的位置,並將評價區域展開到不同的圖案區域的同樣之處之步驟。

Description

晶圓的加工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晶圓的加工方法。
為了將矽、藍寶石、碳化矽、砷化鎵等作為母材之圓板狀的半導體晶圓或光器件晶圓等的晶圓分割成一個個的晶片,可使用利用切削刀片的切削裝置或利用雷射的雷射加工裝置。在這些裝置中,可使用所謂的刀痕檢查(kerf check)之功能,前述刀痕檢查是在加工中途自動地確認加工痕跡(切削溝或雷射加工痕跡)是否落在分割預定線之中,是否產生有較大的缺損等(參照專利文獻1)。又,在雷射加工裝置中,可使用所謂的刀痕巡覽(kerf navi)之功能,前述刀痕巡覽是在加工中途拍攝藉由雷射照射而產生的發光,來判定加工狀況的良窳(參照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19749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6-104491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7-117924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以往即有以下問題:在形成有TEG(測試元件群,Test Element Group)的區域,有無法正確地實施刀痕檢查之疑慮(參照專利文獻3)。刀痕巡覽也仍然有以下問題:在形成有TEG的區域中,無法讓藉由雷射照射所進行的發光正常地產生,而有無法正確地實施之疑慮。
因此,已產生有以下作業:讓操作人員在加工前將拍攝晶圓的顯微鏡之位置一邊移動一邊找出沒有TEG的位置,並在裝置登錄,以在該位置實施刀痕檢查或刀痕巡覽(參照專利文獻3)。此登錄作業,除了較費事以外,還有以下問題:因為是以目視方式來判斷沒有TEG的位置,而有引發操作人員的出錯之疑慮。
據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晶圓的加工方法,其可以將登錄用於實施刀痕檢查或刀痕巡覽之沒有TEG的位置的作業之費事程度減輕。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可提供一種晶圓的加工方法,前述晶圓於正面週期性地形成有複數個相同的圖案區域,前述相同的圖案區域包含交叉的複數條分割預定線、及被該複數條分割預定線所區劃出的器件區域,前述晶圓的加工方法的特徵在於具備以下步驟: 保持步驟,以保持工作台保持晶圓的背面側; 拍攝步驟,一邊使保持工作台與拍攝單元相對地移動一邊對晶圓的正面拍攝複數處; 圖案區域檢測步驟,在所拍攝到的圖像中檢測實質上相同的圖像出現的週期及位置資訊,來檢測對應於一個週期的該圖案區域; 評價區域設定步驟,檢測出在該分割預定線上未形成有金屬圖案的位置,並設定為評價加工溝的良窳之評價區域; 評價區域展開步驟,記錄該圖案區域中的該評價區域的位置,並將該評價區域展開到不同的該圖案區域的同樣之處; 加工步驟,對晶圓進行加工;及 加工溝評價步驟,在至少二個以上的該圖案區域中拍攝該評價區域而拍攝加工溝,並判定良窳。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可提供一種晶圓的加工方法,前述晶圓於正面週期性地形成有複數個相同的圖案區域,前述相同的圖案區域包含交叉之複數條分割預定線、及被該複數條分割預定線所區劃出的器件區域,前述晶圓的加工方法的特徵在於包含以下步驟: 保持步驟,以保持工作台保持晶圓的背面側; 拍攝步驟,一邊使保持工作台與拍攝單元相對地移動一對晶圓的正面拍攝複數處; 圖案區域檢測步驟,在所拍攝到的圖像中檢測實質上相同的圖像出現的週期及位置資訊,來檢測對應於一個週期的圖案區域; 評價區域設定步驟,檢測出在該分割預定線上未形成有金屬圖案的位置,並設定為評價加工溝的良窳之評價區域; 評價區域展開步驟,記錄該圖案區域中的該評價區域的位置,並將該評價區域展開到不同的該圖案區域的同樣之處; 加工步驟,對晶圓照射雷射光束來進行加工;及 加工溝評價步驟,在該評價區域的加工中拍攝該評價區域與藉由雷射光束的照射而產生的發光來判定加工狀況的良窳。
較佳的是,是將複數條分割預定線形成在第1方向、及和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且該圖案區域檢測步驟是在該第1方向與該第2方向之雙方來進行。 發明效果
本申請之發明可以將登錄用於實施刀痕檢查或刀痕巡覽之沒有TEG的位置的作業之費事程度減輕。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並非因以下的實施形態所記載之內容而受到限定之發明。又,在以下所記載之構成要素中,包含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輕易地設想得到的或實質上是相同的構成要素。此外,以下所記載之構成是可適當組合的。又,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要旨的範圍內,可以進行各種構成的省略、置換或變更。
[第1實施形態] 依據圖式來說明實施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的加工裝置1。圖1是顯示實施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的加工裝置1的構成例的立體圖。加工裝置1是對被加工物即晶圓200進行切削,並對已藉由切削加工所形成的加工痕跡(加工溝)即切削溝400(參照圖11、圖12)完成所謂的刀痕檢查之切削裝置,在以下,針對切削加工及對藉由切削加工所形成的切削溝400完成刀痕檢查之形態來說明。再者,在本發明中,加工裝置1並非限定於此,亦可為雷射加工裝置,前述雷射加工裝置是對晶圓200照射雷射光束來對晶圓200進行雷射加工,且對藉由雷射加工而形成的加工痕跡(加工溝)即雷射加工痕跡完成所謂的刀痕檢查之裝置。
在第1實施形態中,加工裝置1所切削的晶圓200是如圖1所示,為例如將矽、藍寶石、碳化矽(SiC)、砷化鎵等作為母材之圓板狀的半導體晶圓或光器件晶圓等。再者,在本發明中,晶圓200並非限定於此,亦可為已藉由樹脂密封器件203的封裝基板、陶瓷基板、或玻璃板等。晶圓200在平坦的正面201的背側的背面204貼附有黏著膠帶205,並且於黏著膠帶205的外緣部裝設有環狀框架206。
晶圓200在正面201中,在藉由複數條分割預定線202所區劃出的區域中形成有器件203,前述分割預定線202是分別沿著第1方向、及和第1方向交叉而形成交叉部207(參照圖3等)的第2方向形成。在第1實施形態中,雖然晶圓200是在正面201使形成複數條分割預定線202之第1方向與第2方向互相正交而形成為格子狀,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在分割預定線202中,形成有藉由金屬所構成的金屬圖案208(參照圖3等)之一例即TEG(測試元件群,Test Element Group)。又,在分割預定線202中亦可形成有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CMP)用的虛設圖案。
在第1實施形態中,晶圓200是藉由成為電路圖案的原版之遮罩圖案的倍縮光罩(reticle),而在正面201週期性地形成有複數個相同的圖案區域。具體而言,晶圓200是在正面201朝第1方向及第2方向週期性地形成有使形成於分割預定線202之TEG或CMP用的虛設圖案以及器件203等成為相同的圖案區域。在本發明中,晶圓200並非限定於此,無論在藉由倍縮光罩形成的情形下或藉由和倍縮光罩不同的形態所形成的情況下,只要於正面201週期性地形成有複數個包含分割預定線202和以分割預定線202所區劃出的器件203之相同的圖案區域即可,亦可為任意的形態。
如圖1所示,加工裝置1具備保持工作台10、實施切削加工的加工單元20、拍攝單元30、檢查部40、記錄部50及控制單元60。如圖1所示,加工裝置1是具備有2個加工單元20,即雙主軸的切割機,也就是所謂的對向式雙主軸(Facing dual type)的切削裝置。
又,如圖1所示,加工裝置1更具備X軸移動單元71、Y軸移動單元72及Z軸移動單元73。X軸移動單元71是沿著水平方向的一個方向即X軸方向來將保持工作台10對加工單元20相對地加工進給。Y軸移動單元72是沿著水平方向的另外一個方向且為正交於X軸方向之Y軸方向來將加工單元20對保持工作台10相對地分度進給。Z軸移動單元73是沿著和X軸方向與Y軸方向之雙方正交而平行於鉛直方向的Z軸方向將加工單元20對保持工作台10相對地切入進給。
保持工作台10是保持具備複數條分割預定線202的晶圓200的背面204側。保持工作台10是具備有圓盤形狀的吸附部與框體之圓盤形狀,前述吸附部在上表面形成有保持晶圓200之平坦的保持面11且由具備有多數個多孔(porous)孔的多孔陶瓷等所構成,前述框體是將吸附部嵌入並固定於上表面的中央部之凹陷部。保持工作台10是藉由X軸移動單元71而移動自如,且藉由未圖示的旋轉驅動源而旋轉自如地設置。保持工作台10是將吸附部透過未圖示的真空吸引路徑來與未圖示的真空吸引源連接,而以保持面11整體來吸引保持晶圓200。又,如圖1所示,在保持工作台10的周圍設置有複數個用以夾持環狀框架206的夾具部12。
加工單元20是沿著分割預定線202對保持於保持工作台10的晶圓200進行加工來形成切削溝400。加工單元20具備切削刀片21、主軸及主軸殼體22。切削刀片21除了繞著Y軸的旋轉動作以外,還對已保持於保持工作台10的晶圓200進行切削。主軸是沿著Y軸方向設置,並以前端將切削刀片21支撐成可繞著Y軸旋轉。主軸殼體22是將主軸以可進行繞著Y軸的旋轉動作的方式來收納。加工單元20是將主軸殼體22相對於已保持在保持工作台10的晶圓200設置成可藉由Y軸移動單元72而在Y軸方向上移動自如,且設置成可藉由Z軸移動單元73而在Z軸方向上移動自如。
拍攝單元30是拍攝已保持在保持工作台10的保持面11上的晶圓200的正面201之單元,且可為例如電子顯微鏡。拍攝單元30具備有拍攝元件,前述拍攝元件是對已保持在保持工作台10之切削加工前的晶圓200的分割預定線202、以及切削加工後的晶圓200的加工痕跡即切削溝400進行拍攝。拍攝元件可為例如CCD(電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拍攝元件或CMOS(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OS)拍攝元件。拍攝單元30是形成為可切換到低倍率(Lo)的宏觀成像(macro imaging)設定或高倍率(Hi)的微觀成像(micro imaging)設定,且可拍攝晶圓200的正面201。在第1實施形態中,拍攝單元30是在加工單元20固定成與加工單元20一體地移動。
拍攝單元30是對保持於保持工作台10之切削加工前的晶圓200進行拍攝,而得到用於完成校準等之圖像,並將所得到的圖像輸出至控制單元60,其中前述校準是進行晶圓200與切削刀片21的對位。又,拍攝單元30是對保持於保持工作台10之切削加工後的晶圓200進行拍攝,而得到用於完成所謂的刀痕檢查等的圖像,並將所得到的圖像輸出至控制單元60,前述刀痕檢查是自動地確認切削溝400是否落在分割預定線202之內、是否產生有較大的缺損等。
檢查部40是以下的功能部:從對分割預定線202進行攝影的圖像來檢測加工單元20所形成的加工痕跡即切削溝400,並且以預定的檢查項目來檢查加工痕跡即切削溝400的狀態。針對檢查部40所檢查的預定的檢查項目之詳細內容,容後敘述。
記錄部50是以下的功能部:記錄以拍攝單元30所攝影到的圖像,具體而言,是用於完成上述之校準等的圖像、或用於完成刀痕檢查等的圖像。又,記錄部50可記錄以下資訊:有關於分割預定線202及器件203等的圖案區域之資訊、以及完成刀痕檢查的評價區域210、212(參照圖10等)之資訊。
控制單元60是分別控制加工裝置1的各構成要素,並使加工裝置1實施有關於對晶圓200的切削加工及刀痕檢查之各個動作的單元。
檢查部40、記錄部50及控制單元60在第1實施形態中包含電腦系統。檢查部40、記錄部50及控制單元60具有運算處理裝置、記憶裝置及輸入輸出介面裝置,前述運算處理裝置具有如CPU(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微處理器,前述記憶裝置具有如ROM(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或RA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之記憶體。運算處理裝置是依照已記憶於記憶裝置的電腦程式來實施運算處理,並透過輸入輸出介面裝置將用於控制加工裝置1的控制訊號輸出至加工裝置1的各構成要素。
又,運算處理裝置可和顯示單元61、通報單元62及輸入單元63連接,前述顯示單元61是藉由顯示與切削加工及刀痕檢查相關的各個動作之狀態或圖像等的液晶顯示裝置等所構成,前述通報單元62是藉由依據與切削加工及刀痕檢查相關的各個動作之狀態來作通報的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等所構成,前述輸入單元63是在操作人員輸入及登錄與切削加工及刀痕檢查相關的資訊等之時使用。輸入單元63是由設置於顯示單元61之觸控面板、與鍵盤等之中至少一種所構成。
檢查部40是藉由運算處理裝置執行已記憶於記憶裝置的電腦程式來實現之功能部。記錄部50是藉由記憶裝置而實現。控制單元60是藉由運算處理裝置、記憶裝置及輸入輸出介面裝置來實現。雖然檢查部40、記錄部50及控制單元60在第1實施形態中是依據已一體化的電腦系統來實現,但在本發明中並非限定於此,亦可例如依據各部分以及各單元獨立的電腦系統來實現。
加工裝置1是在從1片晶圓200的加工開始到加工結束為止的期間,使控制單元60實施所謂的刀痕檢查,前述刀痕檢查是在任意的時間點以檢查部40檢查加工痕跡即切削溝400的狀態之檢查。
又,如圖1所示,加工裝置1更具備片匣80、暫置單元82、洗淨單元90及搬送單元85,前述片匣80是容置切削加工前的晶圓200,前述暫置單元82是供片匣80之容置前後的晶圓200暫置,前述洗淨單元90是洗淨切削加工後的晶圓200,前述搬送單元85在保持工作台10、片匣80、暫置單元82及洗淨單元90之間搬送晶圓200。
加工裝置1是使搬送單元85從片匣80內將晶圓200取出1片並載置到保持工作台10的保持面11。加工裝置1是以保持工作台10的保持面11來吸引保持晶圓200,並且一邊從加工單元20對晶圓200供給切削水,一邊藉由X軸移動單元71、旋轉驅動源、Y軸移動單元72及Z軸移動單元73,使保持工作台10與加工單元20沿著分割預定線202相對地移動,而以加工單元20切削晶圓200的分割預定線202來形成切削溝400。加工裝置1在切削晶圓200的全部的分割預定線202後,會將晶圓200於以洗淨單元90洗淨後容置到片匣80內。
圖2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的流程之一例的流程圖。在以下,是利用圖2來說明加工裝置1所實施之第1實施形態的晶圓的加工方法。如圖2所示,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具備保持步驟ST11、拍攝步驟ST12、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評價區域展開步驟ST15、加工步驟ST16及加工溝評價步驟ST17。
保持步驟ST11是將晶圓200的背面204側保持於保持工作台10之步驟。在保持步驟ST11中,具體而言,是將藉由搬送單元85所搬送且已載置於保持工作台10之晶圓200的背面204側,隔著黏著膠帶205以保持工作台10的保持面11來吸引保持,藉此將晶圓200以正面201朝上方露出的狀態來保持。
控制單元60是在保持步驟ST11之後,利用拍攝單元30來完成校準,前述校準是進行晶圓200與切削刀片21的對位。藉由此校準,在第1實施形態中,保持工作台10上的晶圓200是將分割預定線202的第1方向對齊於加工裝置1的X軸方向,並將分割預定線202的第2方向對齊於加工裝置1的Y軸方向。又,藉由此校準,保持工作台10上的晶圓200是將所形成的分割預定線202的位置資訊以X、Y座標的方式記錄於記錄部50,而成為可在控制單元60以X、Y座標對資訊處理進行處置的狀態。
拍攝步驟ST12是在保持步驟ST11之後實施,且是一邊使保持工作台10與拍攝單元30相對地移動一邊於晶圓200的正面201拍攝複數處之步驟。
在拍攝步驟ST12中,是控制單元60接著藉由拍攝單元30拍攝已保持於保持工作台10之切削加工前的晶圓200的正面201的圖像。此時,亦可將正面201區分成複數處,來取得可以辨識所有的分割預定線202的位置之圖像。在拍攝步驟ST12中,亦可讓控制單元60藉由拍攝單元30以低倍率的宏觀拍攝設定來拍攝宏觀圖像,亦可藉高倍率的微觀拍攝設定來拍攝微觀圖像,亦可拍攝宏觀圖像與微觀圖像之雙方。
圖3是顯示圖2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拍攝步驟ST12及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之一例的圖。在拍攝步驟ST12中,亦可讓控制單元60在藉由拍攝單元30以低倍率的宏觀拍攝設定來拍攝宏觀圖像的情況下,如圖3所示,拍攝晶圓200的正面201的整面,並將所拍攝到的圖像相接合來合成1張較大的圖像。在拍攝步驟ST12中,亦可如圖3所示,控制單元60使晶圓200的正面201的整體圖像與針對一部分的放大圖像顯示於顯示單元61。在拍攝步驟ST12中,控制單元60使藉由拍攝單元30所拍攝到的圖像記錄於記錄部50。
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是以下之步驟:在校準及拍攝步驟ST12之後實施,且檢測分割預定線202上未形成有TEG等之金屬圖案208的位置及區域,並將未形成有金屬圖案208的區域之一部分,設定為評價加工溝即切削溝400的良窳之評價區域210。
在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中,具體而言,控制單元60首先是依據在拍攝步驟ST12所得到的圖像,來檢測出在分割預定線202上形成有TEG等的金屬圖案208的位置及區域。藉此,變得可在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中,讓控制單元60辨識在分割預定線202上未形成有TEG等的金屬圖案208的位置及區域。
在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中,控制單元60亦可進一步地讓金屬圖案208的圖像,以重疊於晶圓200的正面201的整體圖像與針對一部分的放大圖像的形式,來顯示於顯示單元61。藉此,變得可在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中,讓操作人員藉由已顯示於顯示單元61之晶圓200的正面201之整體圖像與針對一部分的放大圖像,來目視辨識未形成有金屬圖案208的位置及區域。
在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中,接著,操作人員一邊目視辨識已顯示於顯示單元61之晶圓200的正面201的整體圖像與針對一部分的放大圖像,一邊從未顯示有金屬圖案208的區域中選擇欲在形成切削溝400後評價切削溝400的良窳之區域,並透過輸入單元63來輸入。在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中,控制單元60接收到此輸入而將對應於已選擇及輸入的區域之區域予以辨識、並設定為評價區域210。再者,已由操作人員選擇並輸入顯示有金屬圖案208的區域之情況下,控制單元60不會設定評價區域210下,而是於顯示單元61顯示無法將對應於已選擇及輸入的區域之區域設定為評價區域210之要旨的回應顯示,並要求再次進行設定為評價區域210之區域的輸入。又,雖然在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中,在第1實施形態中僅設定有1處的評價區域210,但在本發明中並非限定於此,亦可設定2處以上的評價區域210。又,在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中,亦可讓操作人員一邊移動拍攝區域一邊確認被拍攝的圖像,來尋找並設定未形成有金屬圖案208的區域。
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是以下之步驟:至少在校準及拍攝步驟ST12之後實施,且控制單元60檢測在所拍攝到的圖像之中實質上相同的圖像出現的週期及位置資訊,來檢測出一個圖案區域。再者,在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在第1實施形態中,雖然檢測的一個圖案區域為對應於一個倍縮光罩之區域,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亦可與倍縮光罩無關,而為對應於週期性地形成有複數個的其中一個圖案區域之區域。
在第1實施形態中,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是控制單元60在分割預定線202之相當於第1方向的X軸方向、與分割預定線202之相當於第2方向的Y軸方向之雙方來進行,並將其等的結果合併,而依據第1方向(X軸方向)中的週期及位置資訊、與第2方向(Y軸方向)中的週期及位置資訊,來檢測出平面方向(XY面方向)中的圖案區域的週期及位置資訊。再者,在以下,針對相當於第1方向之X軸方向的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與針對相當於第2方向之Y軸方向的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因為除了進行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的方向以外都相同,所以僅就針對相當於第1方向之X軸方向而進行的步驟作詳細的說明,就針對相當於第2方向之Y軸方向而進行的步驟則省略其詳細的說明。
圖4是顯示圖2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的詳細的流程之一例的流程圖。圖5是顯示圖4之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之一例的圖。圖6是顯示圖4之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的圖案區域的週期決定處理之一例的圖。圖7是顯示圖4之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的圖案區域的週期決定處理之一例的圖。以下,利用圖4、圖5、圖6及圖7,詳細地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
並且,在針對相當於第1方向之X軸方向而進行的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首先,控制單元60將進行圖像取得的Y座標設定在因為具有分割預定線202的交叉部207所以比較容易顯現特徵性的圖像之Y座標上(步驟ST21)。在步驟ST21中,在圖5所示的第1實施形態的例子中,是控制單元60將座標Y1設定為進行圖像取得的Y座標。
在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在實施步驟ST21之後,控制單元60在步驟ST21中所設定的Y座標中,沿著X軸方向來取得每分開1個分度的區域的圖像(步驟ST22)。在此,1個分度是指相鄰的分割預定線202間的距離。沿著X軸方向之1個分度與沿著Y軸方向之1個分度,雖然在第1實施形態中是相同的距離,但在本發明中並非限定於此,亦可為不同的距離。在步驟ST22中,控制單元60亦可取得宏觀圖像,亦可取得微觀圖像,亦可取得宏觀圖像與微觀圖像之雙方。在步驟ST22中,在圖5所示的第1實施形態的例子中,是控制單元60取得位於座標Y1上的全部的交叉部207,亦即複數個區域221中的各圖像。
在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已實施步驟ST22後,控制單元60在步驟ST22中所取得的圖像中,判定是否週期性地顯現特徵性的圖像(步驟ST23)。在步驟ST23中,在控制單元60已判定為週期性地顯現出特徵性的圖像之情況下(在步驟ST23為「是」),將處理前進到步驟ST24。在步驟ST24中,控制單元60確定以下之要旨:在先前的步驟(在此為步驟ST21)中所設定的Y座標中,具有沿著X軸方向而顯現出特徵性的圖像的週期。
在步驟ST23中,在圖5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的例子中,控制單元60判定為:在座標Y1上的複數個區域221中,以將[A、B、C]設為1組之3個分度的週期而顯現出特徵性的圖像(在步驟ST23中為「是」),在之後的步驟ST24中,則是確定以下要旨:在座標Y1上沿著X軸方向具有3個分度的週期。
在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在實施步驟ST24之後,控制單元60會判定是否已將在步驟ST24中的沿著X軸方向的週期之確定進行預定的次數(步驟ST25)。亦即,在步驟ST25中,控制單元60判定是否已在預定的數量之不同的Y座標中得到已在步驟ST24中確定之沿著X軸方向的週期。
在步驟ST25中,控制單元60在判定為在步驟ST24中的沿著X軸方向的週期之確定已進行預定的次數的情況下(在步驟ST25中為「是」),會依據在步驟ST24中所確定的預定的次數量的週期之資訊,來決定圖案區域的X軸方向的週期(步驟ST26)。
在步驟ST25中,在圖5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的例子中,控制單元60在已設定為沿著X軸方向的週期之確定在1個Y座標中進行1次就足夠的情況下,會基於在座標Y1中已確定有3個分度的週期之情形,而判定為沿著X軸方向的週期之確定已進行預定的次數(在步驟ST25中為「是」),並在之後的步驟ST26中,依據該座標Y1中的3個分度的週期之資訊,來決定為圖案區域的X軸方向的週期為3個分度。
另一方面,在步驟ST25中,控制單元60在判定為在步驟ST24中的沿著X軸方向的週期之確定並未進行預定的次數之情況下(在步驟ST25中為「否」),會將進行圖像取得的Y座標沿著Y軸方向進行1個分度量的移動(步驟ST27),並將處理返回到步驟ST22。再者,在步驟ST27中,雖然在第1實施形態中,是將進行圖像取得的Y座標朝+Y方向進行1個分度量的移動,但在本發明中並非限定於此,亦可朝-Y方向進行1個分度量的移動。
在步驟ST25中,在圖5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的其他的例子中,控制單元60在已設定為沿著X軸方向的週期之確定必須在2個Y座標中進行合計2次的情況下,會基於僅在座標Y1中確定有3個分度的週期之情形,而判定為沿著X軸方向的週期之確定並未進行預定的次數(在步驟ST25為「否」),並在之後的步驟ST27中,將進行圖像取得的Y座標從座標Y1沿著Y軸方向進行1個分度量的移動而設定到座標Y2,並針對新設定的座標Y2,再次實施步驟ST22以後的處理。
在圖5所示的第1實施形態的這個其他的例子中,控制單元60在步驟ST22中取得位於座標Y2上的全部的交叉部207,亦即複數個區域222中的各圖像。並且,在之後的步驟ST23中,控制單元60判定為:在座標Y2上的複數個區域222中,以將[D、E、F]設為1組之3個分度的週期而顯現出特徵性的圖像(在步驟ST23中為「是」),在之後的步驟ST24中,則是確定以下要旨:在座標Y2上沿著X軸方向具有3個分度的週期。並且,再次回來到步驟ST25,控制單元60基於在座標Y1及座標Y2中確定有3個分度的週期之情形,而判定為沿著X軸方向的週期之確定已進行預定的次數即2次份(在步驟ST25中為「是」),並在之後的步驟ST26中,依據此座標Y1及座標Y2中的3個分度的週期之資訊,來決定為圖案區域的X軸方向的週期為3個分度。
如此,由於在步驟ST25中,在設定為沿著X軸方向的週期之確定必須為在複數個Y座標中的進行複數次的情況下,在步驟ST26中,可以依據複數個Y軸方向中的沿著X軸方向的週期資訊來導出圖案區域的X軸方向的週期資訊,因此可做到更正確地導出圖案區域的X軸方向的週期資訊。
在步驟ST26中,更具體來說,是如圖6所示,控制單元60依據複數個Y座標中的沿著X軸方向的週期資訊231、232,來進行導出圖案區域的X軸方向的週期資訊241之資訊處理的情況下,是以週期資訊231中的週期X1(以分度數量標記)與週期資訊232的週期X2(以分度數量標記)的最小公倍數來導出圖案區域的X軸方向的週期資訊241。藉由如此進行,變得可在步驟ST26中,讓控制單元60更正確地導出圖案區域的X軸方向的週期資訊241。
在此,在步驟ST23中,在控制單元60判定為在所設定之Y座標上的複數個區域中並未週期性地顯現出特徵性的圖像的情況下(在步驟ST23中為「否」),將處理前進到步驟ST28。在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在步驟ST28中,是控制單元60判定是否已將步驟ST22及步驟ST23執行預定的次數量(步驟ST28)。
在步驟ST28中,控制單元60在判定為並未將步驟ST22及步驟ST23執行預定的次數量的情況下(在步驟ST28中為「否」),是將進行圖像取得的Y座標沿著Y軸方向進行1個分度量的移動(步驟ST27),並將處理返回到步驟ST22。在此,由於可考慮為:在未將步驟ST22及步驟ST23執行預定的次數量的情況下,為在其他的交叉部207仍充分地具有可顯現特徵性的圖像的可能性,因此在第1實施形態之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會促進在其他的交叉部207的圖像處理。
在步驟ST28中,在控制單元60判定為已將步驟ST22及步驟ST23執行預定的次數量的情況下(在步驟ST28中為「是」),會進行讓進行圖像取得的Y座標移動到已從分割預定線202的交叉部207錯開的位置(步驟ST29),並將處理返回到步驟ST22。在此,由於可考慮為:在已將步驟ST22及步驟ST23執行預定的次數量的情況下,則在其他的交叉部207顯現特徵性的圖像的可能性已變得充分地低,因此在第1實施形態之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會促進在已脫離交叉部207之分割預定線202上的例如圖5所示的複數個區域223的圖像處理。
再者,雖然在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在第1實施形態中,是使用一部分區域的圖像來決定圖案區域的X軸方向的週期,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亦可沿著X軸方向而針對分割預定線202的全部來連續取得圖像,並使用此分割預定線202整體的連續圖像,依據週期性地顯現的特徵性的圖像,來決定圖案區域的X軸方向的週期。
在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是控制單元60在分割預定線202之相當於第1方向的X軸方向與相當於第2方向之Y軸方向的雙方中,使圖4所示的流程全部結束後,即實施將以下之資訊合併的資訊處理:在相當於第1方向之X軸方向上所進行並導出的圖案區域之X軸方向的週期資訊241、與在相當於第2方向之Y軸方向上所進行並導出的圖案區域之Y軸方向的週期資訊242。具體而言,在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是如圖7所示,控制單元60依據圖案區域的X軸方向的週期資訊241、與圖案區域的Y軸方向的週期資訊242,來檢測平面方向(XY面方向)中的圖案區域的週期及位置資訊250。
在此,圖案區域的週期及位置資訊250包含以下資訊:圖案區域的大小之資訊、以至少一個角落之XY座標所定義的基準圖案區域260之資訊、及其他圖案區域262之資訊。在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具體而言,是控制單元60使週期資訊241中的圖案區域的X軸方向的週期Xa(以分度數量標記)、與週期資訊242中的圖案區域的Y軸方向的週期Yb(以分度量標記)決定為各自的方向中的圖案區域的大小,而設定預定的基準圖案區域260,並以四個角落261的XY座標來定義基準圖案區域260,且以自基準圖案區域260算起朝XY方向的間隔週期來定義其他的圖案區域262。
在晶圓200之正面201的外周部分,因為所設定的分割預定線202的條數已變得較少,所以大多會成為圖案區域已中斷之狀態。有鑒於此,較佳的是,在第1實施形態中,將在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所設定的預定的基準圖案區域260設定在晶圓200的正面201的中央附近,在此情況下,變得可更確實地將基準圖案區域260作為沒有中斷之完整的圖案區域來處置。
在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控制單元60在圖5所示的第1實施形態的例子中,可檢測出X軸方向的週期為3個分度且Y軸方向的週期為4個分度之圖案區域(亦即3×4的圖案區域),並在晶圓200的正面201的中央附近以四個角落261的XY座標來定義基準圖案區域260,且以自基準圖案區域260算起朝XY方向的間隔週期來定義其他的圖案區域262。又,在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控制單元60在此例中,可以在基準圖案區域260與其他圖案區域262之間、以及其他圖案區域262彼此之間定義圖案區域交界線263。
評價區域展開步驟ST15是以下之步驟:在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及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之後進行,且將在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中所設定的評價區域210,依據在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所取得的圖案區域之週期及位置資訊250,在晶圓200的正面201上展開。
圖8是顯示圖2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評價區域展開步驟ST15的詳細的流程之一例的流程圖。圖9是顯示有關於圖2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評價區域展開步驟ST15的設定畫面300之一例的圖。圖10是顯示圖2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評價區域展開步驟ST15之一例的圖。以下,使用圖8、圖9及圖10,詳細地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評價區域展開步驟ST15。
在評價區域展開步驟ST15中,首先,控制單元60決定基準圖案區域310,前述基準圖案區域310包含在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中所設定的評價區域210的基準座標(X , Y)(步驟ST31)。
在評價區域展開步驟ST15中,控制單元60至少在步驟ST31之後,如圖10所示,以在步驟ST31中所決定的基準圖案區域310為基準,每隔在圖9所示之評價區域210的設定畫面300所輸入的數量的圖案區域,來設定要確認加工溝的狀態之評價區域212(步驟ST32)。
如圖9所示,評價區域210的設定畫面300是控制單元60於顯示單元61顯示的畫面的1個形態,且為就Ch1每隔幾個圖案區域來展開評價區域210、以及就Ch2每隔幾個圖案區域來展開評價區域210,而受理來自操作人員的輸入之畫面。在圖9的設定畫面300中,Ch1表示針對相當於第1方向之X軸方向的數值的輸入項目,Ch2表示針對相當於第2方向之Y軸方向的數值的輸入項目。在圖9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的例子中,藉由對Ch1輸入2,而輸入在相當於第1方向之X軸方向上每隔2個圖案區域來展開評價區域210之要旨;且藉由對Ch2輸入2,而輸入在相當於第2方向之Y軸方向上每隔2個圖案區域來展開評價區域210之要旨。
在步驟ST32中,在圖9及圖10所示的第1實施形態的例子中,由於輸入了在X軸方向及Y軸方向上每隔2個圖案區域來展開評價區域210之要旨,因此控制單元60將基準圖案區域310作為起點而設定配置在每2個圖案區域之處的合計4個的評價區域212。
如此,在評價區域展開步驟ST15中,可以將評價區域210以依照將基準圖案區域310作為起點來輸入之條件而在複數個圖案區域312展開的形式,來一次設定複數個評價區域212。
圖11是顯示圖2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加工步驟ST16之一例的圖。加工步驟ST16是以下之步驟:在評價區域展開步驟ST15之後進行,且是加工單元20對晶圓200進行加工。在加工步驟ST16中,在第1實施形態中,具體而言,如圖11所示,是控制單元60在藉由加工單元20而在保持步驟ST11所形成之使晶圓200的正面201側露出並以保持工作台10保持之保持狀態中,一邊從加工單元20的切削液供給部23對晶圓200的正面201供給切削液24,一邊使已裝設於加工單元20的切削刀片21繞著軸心旋轉。在加工步驟ST16中,然後是控制單元60在使切削刀片21繞著軸心旋轉的狀態下,藉由X軸移動單元71、Y軸移動單元72及Z軸移動單元73來將保持工作台10或加工單元20的切削刀片21加工進給、分度進給及切入進給,藉此從晶圓200的正面201側沿著分割預定線202進行切削加工。在加工步驟ST16中,是藉由這樣的切削加工,而在晶圓200的正面201側沿著分割預定線202形成切削溝400。
再者,加工步驟ST16是和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同樣地,是控制單元60在分割預定線202之相當於第1方向的X軸方向、與分割預定線202之相當於第2方向的Y軸方向之雙方來進行,而沿著X軸方向的分割預定線202形成切削溝400,並且沿著Y軸方向的分割預定線202形成切削溝400。
加工溝評價步驟ST17是以下之步驟:在加工步驟ST16之後進行,且控制單元60藉由拍攝單元30在至少二個以上的圖案區域中拍攝評價區域210、212而拍攝切削溝400,並藉由檢查部40來判定良窳。亦即,在加工溝評價步驟ST17中,控制單元60除了針對預先設定的評價區域210以外,還針對藉由在評價區域展開步驟ST15中將評價區域210展開而設定出的至少一個以上的評價區域212,藉由拍攝單元30來拍攝評價區域210、212而拍攝切削溝400,並藉由檢查部40來對所拍攝到的切削溝400之圖像實施所謂的刀痕檢查。再者,在加工溝評價步驟ST17中,在第1實施形態中,控制單元60針對評價區域210與全部的評價區域212實施所謂的刀痕檢查。
再者,加工溝評價步驟ST17是和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及加工步驟ST16同樣地,是控制單元60在分割預定線202之相當於第1方向的X軸方向、與分割預定線202之相當於第2方向的Y軸方向之雙方來進行,而對沿著X軸方向的切削溝400進行拍攝並判定良窳,且對沿著Y軸方向的切削溝400進行拍攝並判定良窳。
在加工溝評價步驟ST17中,在第1實施形態中,控制單元60可以設定例如以下項目來作為所謂的刀痕檢查的項目:切削溝400的邊緣的位置是否比預定的閾值更偏離、切削溝400的寬度401是否過細、或是否比所設定的破裂尺寸(chipping size)的閾值更大等。再者,控制單元60針對這些設定,可以藉由使未圖示之預定的專用的設定畫面顯示於顯示單元61,而通過此設定畫面來受理設定的輸入。
圖12是顯示圖2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加工溝評價步驟ST17之一例的圖。可顯示任一個評價區域212中的檢查畫面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加工溝評價步驟ST17之一例。如圖12所示,此任一個評價區域212中的檢查畫面顯示有以下狀態:切削溝400落在分割預定線202的寬度202-1內、切削溝400的中心線402與分割預定線202的中心線202-2大致一致(亦即,中心線402之相對於中心線202-2的寬度方向的偏離量403大致為0)、切削溝400的邊緣之位置並未比閾值更偏離、切削溝400的寬度401沒有過細、由於沒有產生破裂因此當然破裂尺寸並不會比閾值更大。藉此,在加工溝評價步驟ST17中,控制單元60藉由檢查部40而在評價區域212中,針對切削溝400所設定的全部的檢查項目判定為合格,亦即判定為良。在加工溝評價步驟ST17中,控制單元60可以藉由讓此良的判定之要旨顯示於顯示單元61等,而通知操作人員。
由於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具有如以上的構成,因此在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中,對在分割預定線202上未形成有金屬圖案208的位置進行檢測,並設定為評價加工溝即切削溝400之良窳的評價區域210,而在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檢測在所拍攝的圖像之中實質上相同的圖像出現的週期及位置資訊,來檢測出對應於一個倍縮光罩的圖案區域。因此,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會發揮以下的作用效果:可以在不強制操作人員進行新的登錄作業的情形下,在評價區域展開步驟ST15中,將已在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中設定在未形成有金屬圖案208的區域之評價區域210,依據在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中所檢測出的圖案區域之週期及位置資訊250,來展開到晶圓200的正面201上,而同樣地重新在未形成有金屬圖案208的區域設定評價區域212。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會發揮以下的作用效果:具體而言可以藉由在操作人員僅將1個評價區域210設定在未形成有金屬圖案208的區域中,而自動地在未形成有金屬圖案208的區域設定不同之圖案區域的評價區域210、212。亦即,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會發揮以下的作用效果:可以將登錄用於實施評價切削溝400的良窳之所謂的刀痕檢查之沒有TEG等的金屬圖案208的位置之作業的費事程度減輕。又,藉此,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由於可以比以往更確實地避開TEG等之金屬圖案208來實施刀痕檢查,因此可以使刀痕檢查穩定化。
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是將複數條分割預定線202形成在第1方向(X軸方向)、及和第1方向(X軸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Y軸方向),且是在第1方向(X軸方向)與第2方向(Y軸方向)之雙方進行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因此,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會發揮以下的作用效果:由於是針對第1方向(X軸方向)與第2方向(Y軸方向)之雙方來檢測圖案區域的週期,因此在評價區域展開步驟ST15中,可以讓評價區域210在第1方向(X軸方向)與第2方向(Y軸方向)之雙方展開評價區域212。
[變形例] 依據圖式來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圖13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圖之一例的流程圖。圖13是對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部分附加相同符號而省略說明。
第1實施形態之變形例的晶圓的加工方法,是在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將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與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的實施順序調換之加工方法,其他的構成則是相同的。在第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是在校準及拍攝步驟ST12之後,控制單元60實施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並在之後實施的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中,在對應於一個週期的圖案區域之中,將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未形成有金屬圖案208之區域的一部分設定為評價加工溝即切削溝400的良窳之評價區域210。又,在第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欲設定複數個評價區域210的情況下,亦可從1個圖案區域之中設定,亦可從2個以上的圖案區域來設定。
在第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可以在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中,以隨著評價區域210的輸入而受理基準圖案區域310的輸入之形式來處理。亦即,在第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可以在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中,將受理設定的輸入之評價區域210作為基準圖案區域310中的評價區域210的設定的輸入來處理。
第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由於具有如以上之構成,且由於是在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將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與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之實施順序調換之構成,因此會發揮與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同樣的作用效果。
[第2實施形態] 依據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圖14是顯示實施第2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的雷射加工裝置501的主要部分的構成例的方塊圖。圖15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加工步驟ST16之一例的圖。圖16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加工溝評價步驟ST17之一例的圖。圖14、圖15及圖16是對和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部分附加相同符號而省略說明。
如圖14所示,雷射加工裝置501是在加工裝置1中,將加工單元20及拍攝單元30變更為雷射加工單元520,並伴隨於此而將檢查部40、記錄部50及控制單元60的功能變更成雷射加工及刀痕巡覽規格之裝置,其他的構成與加工裝置1同樣。雷射加工裝置501的被加工物與加工裝置1的被加工物同樣地為晶圓200。
如圖14、圖15及圖16所示,雷射加工裝置501是以下的雷射加工裝置:對晶圓200照射雷射(雷射光線)600來對晶圓200進行雷射加工,並且在雷射加工中完成所謂的刀痕巡覽,前述刀痕巡覽是對預定的區域中的晶圓200與藉由雷射照射而產生的發光800進行拍攝來判定加工狀況的良窳。
雷射加工單元520是沿著分割預定線202對已保持在保持工作台10的晶圓200進行加工來形成雷射加工溝700(參照圖16)。雷射加工單元520是將雷射600的照射位置相對於已保持在保持工作台10的晶圓200設置成可藉由Y軸移動單元72而在Y軸方向上移動自如,且設置成可藉由Z軸移動單元73而在Z軸方向上移動自如。另一方面,保持工作台10是設置成可藉由X軸移動單元71而相對於藉由雷射加工單元520所形成的雷射600的照射位置,在X軸方向上移動自如。
如圖14所示,雷射加工單元520具備雷射振盪單元521、聚光器522、二向分光鏡523、頻閃光照射單元524、光束分離器525與拍攝單元526。
雷射振盪單元521具備未圖示之雷射振盪器、與重複頻率設定部。雷射振盪單元521的雷射振盪器是振盪產生預定的波長的雷射600之機器,且在第2實施形態中,作為理想的機器宜採用將摻雜有釹(Nd)離子等之YAG等的結晶藉由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LD)而激發來振盪產生波長約1μm的雷射之機器。雷射振盪單元521的重複頻率設定部是設定振盪器所振盪產生之雷射的重複頻率之功能部,且在第2實施形態中,作為理想的單元宜採用將重複頻率設定成2倍且依據上述之波長約1μm的雷射來振盪產生該2次諧波即波長約514nm的雷射600之單元。雷射振盪單元521在第2實施形態中是被控制單元60所控制,而振盪產生以下之雷射600:重複頻率為50kHz以上且200kHz以下,平均輸出為0.1W以上且2.0W以下,脈衝寬度為20ps以下之脈衝雷射光束。
聚光器522是將從雷射振盪單元521所振盪產生的雷射600聚光,並朝向已保持於保持工作台10的晶圓200照射的光學機器,且較理想的是使用例如聚光透鏡。
二向分光鏡523是將從雷射振盪單元521所振盪產生的雷射600的附近的頻率之光反射,並且讓其他的頻率之光穿透的光學機器。二向分光鏡523是將從雷射振盪單元521所振盪產生的雷射600反射並導向聚光器522。二向分光鏡523是讓頻閃光照射單元524所發出的頻閃光650穿透並導向聚光器522。二向分光鏡523是讓來自保持於保持工作台10的晶圓200的發光800穿透並導向光束分離器525。
頻閃光照射單元524具備未圖示之頻閃光源、及未圖示之光學系統。頻閃光照射單元524的頻閃光源是可發出預定的頻閃光650的機器,在第2實施形態中,作為理想的機器宜採用可發出預定的白色光之氙閃光燈(xenon flash lamp)。頻閃光照射單元524的光學系統是將頻閃光源所發出的頻閃光650引導至光束分離器525的系統,且作為理想的系統宜採用從頻閃光源側起依序配置排列有光圈、聚光透鏡、方向轉換鏡之系統。
光束分離器525可讓頻閃光照射單元524所發出的頻閃光650穿透並導向二向分光鏡523。光束分離器525可將藉由雷射600的照射而在晶圓200的正面201側產生的雷射電漿的發光800反射並導向拍攝單元526。
拍攝單元526具備未圖示的組合透鏡、與未圖示的拍攝元件。拍攝單元526的組合透鏡是將像差補正透鏡與成像透鏡依此順序設置而形成的光學系統。拍攝單元526的拍攝元件是拍攝藉由組合透鏡所捕捉到的影像之元件,且作為較理想的元件宜使用與在第1實施形態的拍攝單元30所使用的拍攝元件同樣的元件。
拍攝單元526與第1實施形態之拍攝單元30同樣,是對已保持在保持工作台10的保持面11上之晶圓200的正面201進行攝影的單元,且是拍攝已保持在保持工作台10之雷射加工前的晶圓200的分割預定線202、以及雷射加工後的晶圓200的加工痕跡即雷射加工溝700。拍攝單元526的拍攝區域是與由雷射加工單元520所形成的雷射600的照射位置一體地移動。
拍攝單元526在一邊照射雷射振盪單元521所振盪產生的雷射600及頻閃光照射單元524所發出的頻閃光650一邊進行拍攝的情況下,除了對晶圓200的正面201以外,還對藉由雷射600的照射而產生的雷射電漿的發光800進行拍攝。拍攝單元526是在雷射加工中得到用於完成所謂的刀痕巡覽的圖像並將所得到的圖像輸出到控制單元60,前述刀痕巡覽是在預定的區域中對晶圓200的正面201與雷射電漿的發光800進行拍攝,來判定雷射加工的良窳。
檢查部40是以下的功能部:從在雷射加工中對分割預定線202進行攝影的圖像,來檢測雷射加工單元520所形成的加工痕跡即雷射加工溝700及在雷射加工中產生的雷射電漿的發光800,並檢查預定的檢查項目即雷射加工的加工狀況的良窳。
第2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是在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變更了加工步驟ST16與加工溝評價步驟ST17之方法。
第2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加工步驟ST16是如圖15所示,控制單元60藉由雷射加工單元520,而在與第1實施形態之加工步驟ST16的實施時同樣的保持狀態下,朝向晶圓200的正面201照射雷射600。在第2實施形態之加工步驟ST16中,然後是控制單元60在照射了雷射600的狀態下,藉由X軸移動單元71、Y軸移動單元72及Z軸移動單元73來將保持工作台10或由雷射加工單元520所形成的雷射600的照射位置加工進給、分度進給及切入進給,藉此從晶圓200之正面201側沿著分割預定線202進行雷射加工。在加工步驟ST16中,是藉由這樣的雷射加工,而在晶圓200的正面201側沿著分割預定線202形成雷射加工溝700。
第2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加工溝評價步驟ST17是與加工步驟ST16平行來進行,亦即在雷射加工中實施。第2實施形態之加工溝評價步驟ST17是以下之步驟:在評價區域210、212的加工中對評價區域210、212與藉由雷射600的照射而產生的雷射電漿之發光800進行拍攝來判定加工狀況的良窳。
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可顯示任一個評價區域212中的檢查畫面900來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加工溝評價步驟ST17之一例。如圖16所示,檢查畫面900是形成為拍攝有該評價區域212中的分割預定線202、所形成的雷射加工溝700、與雷射電漿的發光800之畫面。雷射電漿的發光800可在雷射加工溝700的前端部分拍攝。
如圖16所示,檢查畫面900顯示有以下狀態:雷射加工溝700並未落在分割預定線202的寬度202-1內、雷射加工溝700的中心線702相對於分割預定線202的中心線202-2在寬度方向上具有較大的偏離量703、雷射加工溝700的邊緣的位置比閾值更偏離。又,檢查畫面900顯示有以下狀態:雷射加工溝700的寬度701沒有過細、由於沒有產生破裂因此當然破裂尺寸並不會比閾值更大。藉此,在加工溝評價步驟ST17中,控制單元60藉由檢查部40而在評價區域212中,針對雷射加工溝700所設定的一部分的檢查項目判定為不合格,亦即判定為窳。
第2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由於具有如以上之構成,因此是在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取代所謂的刀痕檢查而實施所謂的刀痕巡覽之方法,但是由於具備有和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同樣的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及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因此成為可發揮和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同樣的作用效果之方法。亦即,第2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會發揮以下的作用效果:可以將登錄用於實施評價雷射加工溝700的良窳之所謂的刀痕巡覽之沒有TEG等的金屬圖案208的位置之作業的費事程度減輕。又,藉此,第2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由於可以比以往更確實地避開TEG等之金屬圖案208來實施刀痕巡覽,因此可以使刀痕巡覽穩定化。
第2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與可以在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適用變形例之情形同樣,也可以實施將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與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之實施順序調換的變形例。在此第2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是實施圖案區域檢測步驟ST14,且在之後實施的評價區域設定步驟ST13中,在圖案區域之中,將與第2實施形態同樣地未形成有金屬圖案208的區域的一部分設定為評價加工溝即雷射加工溝700的良窳之評價區域210。
再者,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之發明。亦即,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要點的範圍內,可以進行各種變形來實施。
1:加工裝置 10:保持工作台 11:保持面 12:夾具部 20:加工單元 21:切削刀片 22:主軸殼體 23:切削液供給部 24:切削液 30,526:拍攝單元 40:檢查部 50:記錄部 60:控制單元 61:顯示單元 62:通報單元 63:輸入單元 71:X軸移動單元 72:Y軸移動單元 73:Z軸移動單元 80:片匣 82:暫置單元 85:搬送單元 90:洗淨單元 200:晶圓 201:正面 202:分割預定線 202-1:分割預定線的寬度 202-2:分割預定線的中心線 203:器件 204:背面 205:黏著膠帶 206:環狀框架 207:交叉部 208:金屬圖案 210,212:評價區域 221,222,223:區域 231,232,241,242:週期資訊 250:位置資訊 260,310:基準圖案區域 261:四個角落 262,312:圖案區域 263:圖案區域交界線 300:設定畫面 400:切削溝 401:切削溝的寬度 402:切削溝的中心線 403,703:偏離量 501:雷射加工裝置 520:雷射加工單元 521:雷射振盪單元 522:聚光器 523:二向分光鏡 524:頻閃光照射單元 525:光束分離器 600:雷射 650:頻閃光 700:雷射加工溝 701:雷射加工溝的寬度 702:雷射加工溝的中心線 800:發光 900:檢查畫面 X,Y,Z:方向 Y1,Y2:座標 ST11:保持步驟 ST12:拍攝步驟 ST13:評價區域設定步驟 ST14:圖案區域檢測步驟 ST15:評價區域展開步驟 ST16:加工步驟 ST17:加工溝評價步驟 ST21~ST32:步驟
圖1是顯示實施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的加工裝置的構成例的立體圖。 圖2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的流程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3是顯示圖2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拍攝步驟及評價區域設定步驟之一例的平面圖。 圖4是顯示圖2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圖案區域檢測步驟的詳細的流程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5是顯示圖4之圖案區域檢測步驟之一例的平面圖。 圖6是顯示在圖4之圖案區域檢測步驟中的圖案區域的週期決定處理之一例的方塊圖。 圖7是顯示在圖4之圖案區域檢測步驟中的圖案區域的週期決定處理之一例的方塊圖。 圖8是顯示在圖2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評價區域展開步驟的詳細的流程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9是顯示有關於圖2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評價區域展開步驟的設定畫面之一例的圖。 圖10是顯示圖2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評價區域展開步驟之一例的平面圖。 圖11是顯示圖2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加工步驟之一例的截面圖。 圖12是顯示圖2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加工溝評價步驟之一例的正面圖。 圖13是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的流程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4是顯示實施第2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的雷射加工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15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加工步驟之一例的截面圖。 圖16是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晶圓的加工方法中的加工溝評價步驟之一例的圖。
ST11:保持步驟
ST12:拍攝步驟
ST13:評價區域設定步驟
ST14:圖案區域檢測步驟
ST15:評價區域展開步驟
ST16:加工步驟
ST17:加工溝評價步驟

Claims (3)

  1. 一種晶圓的加工方法,前述晶圓於正面週期性地形成有複數個相同的圖案區域,前述相同的圖案區域包含交叉的複數條分割預定線、及被該複數條分割預定線所區劃出的器件區域,前述晶圓的加工方法的特徵在於具備以下步驟: 保持步驟,以保持工作台保持晶圓的背面側; 拍攝步驟,一邊使保持工作台與拍攝單元相對地移動一邊對晶圓的正面拍攝複數處; 圖案區域檢測步驟,在所拍攝到的圖像中檢測實質上相同的圖像出現的週期及位置資訊,來檢測對應於一個週期的該圖案區域; 評價區域設定步驟,檢測出在該分割預定線上未形成有金屬圖案的位置,並設定為評價加工溝的良窳之評價區域; 評價區域展開步驟,記錄該圖案區域中的該評價區域的位置,並將該評價區域展開到不同的該圖案區域的同樣之處; 加工步驟,對晶圓進行加工;及 加工溝評價步驟,在至少二個以上的該圖案區域中拍攝該評價區域而拍攝加工溝,並判定良窳。
  2. 一種晶圓的加工方法,前述晶圓於正面週期性地形成有複數個相同的圖案區域,前述相同的圖案區域包含交叉的複數條分割預定線、及被該複數條分割預定線所區劃出的器件區域,前述晶圓的加工方法的特徵在於包含以下步驟: 保持步驟,以保持工作台保持晶圓的背面側; 拍攝步驟,一邊使保持工作台與拍攝單元相對地移動一邊對晶圓的正面拍攝複數處; 圖案區域檢測步驟,在所拍攝到的圖像中檢測實質上相同的圖像出現的週期及位置資訊,來檢測對應於一個週期的該圖案區域; 評價區域設定步驟,檢測出在該分割預定線上未形成有金屬圖案的位置,並設定為評價加工溝的良窳之評價區域; 評價區域展開步驟,記錄該圖案區域中的該評價區域的位置,並將該評價區域展開到不同的該圖案區域的同樣之處; 加工步驟,對晶圓照射雷射光束來進行加工;及 加工溝評價步驟,在該評價區域的加工中拍攝該評價區域與藉由雷射光束的照射而產生的發光來判定加工狀況的良窳。
  3. 如請求項1或2之晶圓的加工方法,其中複數條分割預定線是形成在第1方向、及和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且該圖案區域檢測步驟是在該第1方向與該第2方向之雙方來進行。
TW109133395A 2019-10-10 2020-09-25 晶圓的加工方法 TWI8447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6932 2019-10-10
JP2019186932A JP7313253B2 (ja) 2019-10-10 2019-10-10 ウエーハの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5780A TW202115780A (zh) 2021-04-16
TWI844735B true TWI844735B (zh) 2024-06-1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86646A1 (en) 2015-12-24 2017-06-29 Disco Corporation Wafer process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86646A1 (en) 2015-12-24 2017-06-29 Disco Corporation Wafer processing metho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57185B2 (ja) レーザー光線の検査方法
TW201641204A (zh) 雷射加工裝置
JP2017120820A (ja) ウェーハの加工方法
JP6281328B2 (ja) レーザーダイシング装置及びレーザーダイシング方法
JP2019125599A (ja) 被加工物の加工方法
JP7313253B2 (ja) ウエーハの加工方法
JP7475782B2 (ja) 加工装置
TWI772521B (zh) 晶圓加工方法
JP7007993B2 (ja) ダイシングチップ検査装置
TWI844735B (zh) 晶圓的加工方法
JP2022149685A (ja) 加工装置
JP2021048269A (ja) レーザー加工方法及びレーザー加工装置
KR20230153253A (ko) 피가공물의 검사 방법, 및 검사 장치, 가공 방법, 가공 장치
JP7336914B2 (ja) 加工装置
JP7460272B2 (ja) 加工装置
JP2023050704A (ja) 加工装置
JP7427337B2 (ja) ウエーハの検査方法
JP7368138B2 (ja) 加工装置
JP2022097232A (ja) レーザー加工装置
KR20230171386A (ko) 가공 장치
TW202339073A (zh) 被加工物之處理方法
JP2022076680A (ja) レンズ汚れ検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