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3298B - 加工裝置及加工品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加工裝置及加工品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3298B
TWI823298B TW111109726A TW111109726A TWI823298B TW I823298 B TWI823298 B TW I823298B TW 111109726 A TW111109726 A TW 111109726A TW 111109726 A TW111109726 A TW 111109726A TW I823298 B TWI823298 B TW I8232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llet
moving
tray
cutting
plac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9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7520A (zh
Inventor
深井元樹
堀聡子
坂上雄哉
山本裕子
吉岡翔
片岡昌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Towa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Towa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Towa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7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7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3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329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3Conveying cassettes, containers or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2Apparatus for mechanical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155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 H01L21/67236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the substrates being processed being not semiconductor wafers, e.g. leadframes or chi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01L21/67271Sor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carriers or holders; Fixing the workpieces on such carriers or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Dicing (AREA)
  • Control And Other Processes For Unpacking Of Materials (AREA)
  • Seeds, Soups, And Other Foods (AREA)
  • General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是減少加工裝置的佔據面積的裝置,且包括:加工機構4,對密封完畢基板W進行加工;分類機構20,將經加工的密封完畢基板W分類至托盤21a~托盤21c;以及托盤移動機構24,使托盤21a~托盤21c移動,托盤移動機構24具有載置托盤21a~托盤21c的三個以上的托盤載置部241a~241c,且構成為三個以上的托盤載置部241a~241c配置成一行,並且能夠沿著該一行的方向相互獨立地移動至基於分類機構20的分類位置X1。

Description

加工裝置及加工品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加工裝置及加工品的製造方法。
先前,如專利文獻1所示般,於切斷系統中設置有托盤拾取器,所述托盤拾取器卸載搭載有封裝體的托盤或者裝載新的托盤。所述托盤拾取器構成為藉由不同行的拾取器驅動構件使多個托盤分別獨立地水平、上下移動。
然而,於所述切斷系統中,構成為多個托盤分別藉由不同行的拾取器驅動構件獨立地水平、上下移動,因此切斷系統的佔據面積(footprint)變大。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表2007-53672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因此,本發明是為解決所述問題點而成,其主要課題在於減少加工裝置的佔據面積。 [解決課題之手段]
即,本發明的加工裝置的特徵在於包括:加工機構,對加工對象物進行加工;分類機構,將經加工的加工對象物分類至多個托盤;以及托盤移動機構,使所述托盤移動,所述托盤移動機構具有載置所述托盤的三個以上的托盤載置部,且構成為所述三個以上的托盤載置部配置成一行,並且能夠沿著該一行的方向相互獨立地移動至基於所述分類機構的分類位置。 [發明的效果]
根據如此構成的本發明,可減少加工裝置的佔據面積。
繼而,對本發明舉例加以更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不受以下說明的限定。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加工裝置的特徵在於包括對加工對象物進行加工的加工機構、將經加工的加工對象物分類至多個托盤的分類機構、以及使所述托盤移動的托盤移動機構,所述托盤移動機構具有載置所述托盤的三個以上的托盤載置部,且構成為所述三個以上的托盤載置部配置成一行,並且能夠沿著該一行的方向相互獨立地移動至基於所述分類機構的分類位置。 若為所述加工裝置,則構成為三個以上的托盤載置部配置成一行,並且能夠沿著該一行的方向相互獨立地移動至基於所述分類機構的分類位置,因此可減少加工裝置的佔據面積。另外,由於三個以上的托盤載置部排列成一行,因此於將經加工的加工對象物分類時至各托盤的距離相同,可使分類至各托盤時的搬送時間相同,從而可提高生產性。
為了三個以上的托盤載置部於相互獨立地移動時不相互發生干擾,理想的是,所述托盤移動機構具有變更所述三個以上的托盤載置部中的至少一個的高度位置的高度位置變更部。
為了三個以上的托盤載置部於相互獨立地移動時不相互發生干涉,並且藉由分類機構可將加工後的加工對象物準確地載置於各托盤,理想的是,所述高度位置變更部使所述托盤載置部於成為所述分類位置的高度的上升位置與成為不與其他所述托盤載置部發生干擾的高度的下降位置之間升降移動。
本發明的加工裝置更包括收容所述托盤的托盤收容部。於所述結構中,理想的是,所述托盤移動機構使所述三個以上的托盤載置部於所述分類位置與用以將所述托盤收容於所述托盤收容部的收容位置之間移動。
為了自動地進行將托盤自托盤收容部向托盤載置部搬送及將托盤自托盤載置部向托盤收容部搬送,理想的是,本發明的加工裝置更包括於所述托盤收容部與位於所述收容位置的所述托盤載置部之間搬送所述托盤的托盤搬送機構。
作為托盤移動機構的具體實施態樣,理想的是,所述托盤移動機構具有相互平行地設置的第一移動軌道及第二移動軌道,於所述第一移動軌道,兩個所述托盤載置部以不相互發生干擾的方式能夠移動地設置,於所述第二移動軌道,一個所述托盤載置部以不與設置於所述第一移動軌道的兩個所述托盤載置部發生干擾的方式能夠移動地設置。
另外,使用所述加工裝置來製造加工品的、加工品的製造方法亦為本發明的一態樣。
<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的加工裝置的一實施形態加以說明。再者,關於以下所示的任一圖,均為了容易理解而適當省略或誇張地示意性地描畫。對相同的構成要素標註相同符號,適當省略說明。
<加工裝置的總體結構> 本實施形態的加工裝置100為切斷裝置,藉由將作為加工對象物的密封完畢基板W切斷,從而單片化為多個作為加工品的製品P。
具體而言,如圖1所示,切斷裝置100包括:兩個切斷用工作台(加工用工作台)2A、2B,保持密封完畢基板W;第一保持機構3,為了將密封完畢基板W搬送至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而保持密封完畢基板W;切斷機構(加工機構)4,將保持於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的密封完畢基板W切斷;移載工作台5,移動多個製品P;第二保持機構6,為了將多個製品P自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搬送至移載工作台5而保持多個製品P;搬送用移動機構7,具有用以使第一保持機構3及第二保持機構6移動的共用的傳遞軸71;以及切斷用移動機構(加工用移動機構)8,使切斷機構4相對於保持於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的密封完畢基板W移動。
此處,所謂密封完畢基板W,是針對連接有半導體晶片、電阻元件、電容元件等電子元件的基板,以至少將電子元件加以樹脂密封的方式進行樹脂成形而成。作為構成密封完畢基板W的基板,可使用引線框架(lead frame)、印刷配線板,除了該些以外,亦可使用半導體製基板(包含矽晶圓等半導體晶圓)、金屬製基板、陶瓷製基板、玻璃製基板、樹脂製基板等。另外,對於構成密封完畢基板W的基板,可實施有配線亦可未實施配線。
以下的說明中,將沿著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的上表面的平面(水平面)內相互正交的方向分別設為X方向及Y方向,將與X方向及Y方向正交的鉛垂方向設為Z方向。具體而言,將圖1的左右方向設為X方向,將上下方向設為Y方向。雖將後述,但X方向為支持體812的移動方向,另外,為與門型支持體812的架設一對腳部的樑部(橫樑部)的長邊方向(樑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參照圖2)。
<切斷用工作台> 兩個切斷用工作台2A、2B於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經固定而設置。再者,切斷用工作台2A能夠藉由設置於切斷用工作台2A之下的旋轉機構9A於θ方向旋轉。另外,切斷用工作台2B能夠藉由設置於切斷用工作台2B之下的旋轉機構9B於θ方向旋轉。
該些兩個切斷用工作台2A、2B於水平面上沿著X方向設置。具體而言,兩個切斷用工作台2A、2B以該些的上表面位於同一水平面上(於Z方向位於相同高度位置)的方式配置(參照圖4),並且以該些的上表面的中心(具體而言為基於旋轉機構9A、旋轉機構9B的旋轉中心)位於沿X方向延伸的同一直線上的方式配置(參照圖2及圖3)。
另外,兩個切斷用工作台2A、2B吸附保持密封完畢基板W,如圖1所示,與兩個切斷用工作台2A、2B對應地配置有用以吸附保持的兩個真空泵10A、10B。各真空泵10A、10B例如為水封式真空泵。
此處,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於XYZ方向經固定,故而可縮短自真空泵10A、真空泵10B連接於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的配管(未圖示),可減小配管的壓力損失,防止吸附力的降低。其結果為,即便為例如1 mm見方以下的極小封裝體,亦能可靠地吸附於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另外,可防止配管的壓力損失所致的、吸附力的降低,故而可減小真空泵10A、真空泵10B的容量,亦會帶來小型化或成本降低。
<第一保持機構> 如圖1所示,第一保持機構3為了將密封完畢基板W自基板供給機構11搬送至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而保持密封完畢基板W。如圖5及圖6所示,所述第一保持機構3具有:吸附頭31,設置有用以吸附保持密封完畢基板W的多個吸附部311;以及真空泵(未圖示),連接於該吸附頭31的吸附部311。而且,藉由吸附頭31由後述的搬送用移動機構7等移動至所需位置,從而將密封完畢基板W自基板供給機構11搬送至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
如圖1所示,基板供給機構11具有:基板收容部111,自外部收容多個密封完畢基板W;以及基板供給部112,使收容於該基板收容部111的密封完畢基板W移動至由第一保持機構3吸附保持的保持位置RP。所述保持位置RP是以於X方向與兩個切斷用工作台2A、2B成為同行的方式設定。再者,基板供給機構11亦可為了使由第一保持機構3吸附的密封完畢基板W為柔軟的狀態以容易吸附,而具有進行加熱的加熱部113。
<切斷機構(加工機構)>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切斷機構4具有包含刀片41A、刀片41B及兩個心軸部42A、42B的兩個旋轉工具40。兩個心軸部42A、42B以該些的旋轉軸沿著Y方向的方式設置,安裝於該些心軸的刀片41A、刀片41B以相互相向的方式配置(參照圖3)。心軸部42A的刀片41A及心軸部42B的刀片41B藉由在包含X方向及Z方向的面內旋轉,從而將保持於各切斷用工作台2A、2B的密封完畢基板W切斷。再者,於本實施形態的切斷裝置100,如圖4所示,為了抑制由刀片41A、刀片41B產生的摩擦熱而設置有液體供給機構12,所述液體供給機構12具有噴射切削水(加工液)的噴射噴嘴121。所述噴射噴嘴121例如支持於後述的Z方向移動部83。
<移載工作台>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的移載工作台5為移動經後述的檢查部13進行了檢查的多個製品P的工作台。所述移載工作台5被稱為所謂的分度工作台(index table),於將多個製品P分類至各種托盤21之前,暫時載置多個製品P。另外,移載工作台5於水平面上沿著X方向與兩個切斷用工作台2A、2B配置成一行。進而,移載工作台5能夠藉由工作台移動機構25沿著Y方向前後移動,可移動至分類機構20。再者,工作台移動機構25例如可使用滾珠螺桿機構,亦可使用氣缸,亦可使用線性馬達。而且,載置於移載工作台5的多個製品P根據由檢查部13所得的檢查結果(良品、不良品等)而由分類機構20分類至各種托盤21。
再者,收容製品P之前的托盤21藉由沿著傳遞軸71移動的托盤搬送機構22搬送至托盤移動機構24,其後,藉由托盤移動機構24搬送至規定的分類位置X1,載置由分類機構20分類的製品P。經分類後,各種托盤21藉由托盤移動機構24及托盤搬送機構22收容於托盤收容部23。於本實施形態中,構成為於托盤收容部23收容例如收容製品P之前的托盤21、收容有良好製品P的托盤21、收容有需要返工(rework)(再檢查)的不良製品P的托盤21等三種托盤21。再者,將對托盤移動機構24進行後述。
<檢查部> 此處,檢查部13如圖1所示,設置於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與移載工作台5之間,檢查保持於第二保持機構6的多個製品P。本實施形態的檢查部13具有檢查製品P的密封面(封裝面)的第一檢查部131、及檢查製品P的引線面的第二檢查部132。第一檢查部131為具有用以檢查封裝面的光學系統的攝像相機,第二檢查部132為具有用以檢查引線面的光學系統的攝像相機。再者,亦可使第一檢查部131及第二檢查部132共用。
本實施形態的密封完畢基板W及製品P為基板的一面經樹脂成形的結構。於此種結構中,經樹脂成形的面是與基板連接的電子元件經樹脂密封而成的面,被稱為「密封面」或「封裝面」。另一方面,與經樹脂成形的面為相反側的未經樹脂成形的面露出了通常作為製品的外部連接電極發揮功能的引線,因此被稱為引線面。於所述引線為球柵陣列(Ball Grid Array,BGA)等的電子零件中使用的突起狀電極的情況下,有時亦被稱為「球面」。進而,與經樹脂成形的面為相反側的未經樹脂成形的面亦有未形成引線的形態,因此有時亦被稱為「基板面」。於本實施形態的說明中,將經樹脂成形的面記載為「密封面」或「封裝面」,將與經樹脂成形的面為相反側的未經樹脂成形的面記載為「引線面」。
另外,為了能夠藉由檢查部13來檢查多個製品P的兩面,設置有使多個製品P反轉的反轉機構14(參照圖1)。所述反轉機構14具有保持多個製品P的保持工作台141、以及使該保持工作台141以成為表背相反的方式反轉的馬達等反轉部142。
於第二保持機構6自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保持多個製品P時,製品P的封裝面朝向下側。於此狀態下,於自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向反轉機構14搬送多個製品P的中途,藉由第一檢查部131來檢查製品P的封裝面。其後,保持於第二保持機構6的多個製品P由反轉機構14反轉。於此狀態下,製品P的引線面朝向下側,使反轉機構14移動至第二檢查部132,藉此檢查製品P的引線面。
<第二保持機構> 如圖1所示,第二保持機構6為了將多個製品P自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搬送至移載工作台5而保持多個製品P。如圖8所示,所述第二保持機構6具有:吸附頭61,設置有用以吸附保持多個製品P的多個吸附部611;以及真空泵(未圖示),連接於該吸附頭61的吸附部611。繼而,藉由吸附頭61由後述的搬送用移動機構7等移動至所需的位置,從而將多個製品P自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搬送至保持工作台141或移載工作台5。
<搬送用移動機構> 如圖1所示,搬送用移動機構7使第一保持機構3至少於基板供給機構11與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之間移動,並且使第二保持機構6至少於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與保持工作台141之間移動。
而且,如圖1所示,搬送用移動機構7具有:共用的傳遞軸71,沿著兩個切斷用工作台2A、2B及移載工作台5的排列方向(X方向)一直線地延伸,用以使第一保持機構3及第二保持機構6移動。
所述傳遞軸71設置於下述範圍,即:第一保持機構3可移動至基板供給機構11的基板供給部112的上方,並且第二保持機構6可移動至移載工作台5的上方(參照圖1)。另外,相對於所述傳遞軸71,第一保持機構3、第二保持機構6、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及移載工作台5於平面視時設置於同側(於Y方向為近前側)。此外,檢查部13、反轉機構14、各種托盤21、托盤搬送機構22、托盤收容部23、後述的第一清潔機構18及第二清潔機構19、回收容器172亦相對於傳遞軸71而設置於同側(於Y方向為近前側)。再者,分類機構20相對於傳遞軸71於Y方向設置於內裏側。
進而,如圖5、圖6及圖8所示,搬送用移動機構7具有:主移動機構72,使第一保持機構3及第二保持機構6沿著傳遞軸71於X方向移動;升降移動機構73,使第一保持機構3及第二保持機構6相對於傳遞軸71於Z方向升降移動;以及水平移動機構74,使第一保持機構3及第二保持機構6相對於傳遞軸71於Y方向水平移動。
如圖5~圖8所示,主移動機構72具有:共用的導軌721,設置於傳遞軸71、且導引第一保持機構3及第二保持機構6;以及齒條與小齒輪機構722,使第一保持機構3及第二保持機構6沿著該導軌721移動。
導軌721沿著傳遞軸71於X方向一直線地延伸,與傳遞軸71同樣地設置於下述範圍,即:第一保持機構3可移動至基板供給機構11的基板供給部112的上方,並且第二保持機構6可移動至移載工作台5的上方。於所述導軌721,能夠滑動地設置有滑動構件723,所述滑動構件723經由升降移動機構73及水平移動機構74而設置有第一保持機構3及第二保持機構6。此處,導軌721為第一保持機構3及第二保持機構6所共用,但升降移動機構73、水平移動機構74及滑動構件723是針對第一保持機構3及第二保持機構6各自而分別設置。
齒條與小齒輪機構722具有:凸輪齒條722a,為第一保持機構3及第二保持機構6所共用;以及小齒輪722b,分別設置於第一保持機構3及第二保持機構6,由致動器(未圖示)旋轉。凸輪齒條722a設置於共用的傳遞軸71,可藉由將多個凸輪齒條要素連結從而變更為各種長度。另外,小齒輪722b設置於滑動構件723,被稱為所謂的滾子小齒輪(roller pinion),如圖7所示,具有:與馬達的旋轉軸一起旋轉的一對滾子本體722b1,以及於該一對滾子本體722b1之間於圓周方向等間隔地設置、且以相對於滾子本體722b1能夠滾動的方式設置的多個滾子銷722b2。本實施形態的齒條與小齒輪機構722使用所述滾子小齒輪,故而兩個以上的滾子銷722b2與凸輪齒條722a接觸,於正反方向不產生背隙(backlash),於使第一保持機構3及第二保持機構6於X方向移動時定位精度變良好。
如圖5及圖8所示,升降移動機構73是與第一保持機構3及第二保持機構6分別對應地設置。如圖5及圖6所示,第一保持機構3的升降移動機構73介於傳遞軸71(具體而言為主移動機構72)與第一保持機構3之間而設置,具有:Z方向導軌73a,沿著Z方向設置;以及致動器部73b,使第一保持機構3沿著該Z方向導軌73a移動。再者,致動器部73b例如可使用滾珠螺桿機構,亦可使用氣缸,亦可使用線性馬達。再者,如圖8所示,第二保持機構6的升降移動機構73的結構與第一保持機構3的升降移動機構73同樣。
如圖5、圖6及圖8所示,水平移動機構74是與第一保持機構3及第二保持機構6分別對應地設置。如圖5及圖6所示,第一保持機構3的水平移動機構74是介於傳遞軸71(具體而言為升降移動機構73)與第一保持機構3之間而設置,具有:Y方向導軌74a,沿著Y方向設置;彈性體74b,對第一保持機構3向Y方向導軌74a的其中一側賦予力;以及凸輪機構74c,使第一保持機構3向Y方向導軌74a的另一側移動。此處,凸輪機構74c使用偏心凸輪,藉由利用馬達等致動器使該偏心凸輪旋轉,從而可調整第一保持機構3於Y方向的移動量。
再者,如圖8所示,第二保持機構6的水平移動機構74的結構與第一保持機構3的升降移動機構73同樣。另外,可設為未對第二保持機構6設置有水平移動機構74的結構,亦可設為未對第一保持機構3及第二保持機構6兩者設置有水平移動機構74的結構。進而,水平移動機構74與升降移動機構73同樣地,不使用凸輪機構74c而例如可使用滾珠螺桿機構,亦可使用氣缸,亦可使用線性馬達。
<切斷用移動機構(加工用移動機構)> 切斷用移動機構8使兩個心軸部42A、42B的各個於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分別獨立地直線移動。
具體而言,如圖2、圖3、圖9及圖10所示,切斷用移動機構8包括:X方向移動部81,使心軸部42A、心軸部42B於X方向直線移動;Y方向移動部82,使心軸部42A、心軸部42B於Y方向直線移動;以及Z方向移動部83,使心軸部42A、心軸部42B於Z方向直線移動。
X方向移動部81為兩個切斷用工作台2A、2B所共用,尤其如圖2及圖3所示,具有:沿著X方向夾持兩個切斷用工作台2A、2B而設置的一對X方向導軌811;以及支持體812,沿著該一對X方向導軌811移動並且經由Y方向移動部82及Z方向移動部83支持心軸部42A、心軸部42B。一對X方向導軌811設置於沿著X方向設置的兩個切斷用工作台2A、2B的側方。另外,支持體812例如為門型,具有沿Y方向延伸的形狀。具體而言,支持體812具有自一對X方向導軌811向上方延伸的一對腳部、以及架設於該一對腳部的樑部(橫樑部),該樑部沿Y方向延伸。
而且,支持體812例如藉由沿X方向延伸的滾珠螺桿機構813而於一對X方向導軌811上沿著X方向直線往返移動。所述滾珠螺桿機構813由伺服馬達等驅動源(未圖示)驅動。此外,支持體812亦可以藉由線性馬達等其他直動機構而往返移動的方式構成。
尤其如圖3所示,Y方向移動部82具有:Y方向導軌821,於支持體812中沿著Y方向設置;以及Y方向滑塊822,沿著該Y方向導軌821移動。Y方向滑塊822例如由線性馬達823驅動,於Y方向導軌821上直線往返移動。於本實施形態中,與兩個心軸部42A、42B對應地設置有兩個Y方向滑塊822。藉此,兩個心軸部42A、42B能夠相互獨立地於Y方向移動。此外,Y方向滑塊822亦可以藉由使用滾珠螺桿機構的其他直動機構而往返移動的方式構成。
如圖2~圖4所示,Z方向移動部83具有:Z方向導軌831,於各Y方向滑塊822中沿著Z方向設置;以及Z方向滑塊832,沿著所述Z方向導軌831移動並且支持心軸部42A、心軸部42B。即,Z方向移動部83是與各心軸部42A、42B對應地設置。Z方向滑塊832例如由偏心凸輪機構(未圖示)驅動,於Z方向導軌831上直線往返移動。此外,Z方向滑塊832亦可以藉由滾珠螺桿機構等其他直動機構而往返移動的方式構成。
關於所述切斷用移動機構8與傳遞軸71的位置關係,如圖1及圖4所示,以傳遞軸71於切斷用移動機構8的上方橫穿切斷用移動機構8的方式配置。具體而言,傳遞軸71以於支持體812的上方橫穿該支持體812的方式配置,傳遞軸71及支持體812成為相互交叉的位置關係。
<加工屑收容部> 另外,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的切斷裝置100更包括:加工屑收容部17,收容因密封完畢基板W的切斷而產生的端材等加工屑S。
如圖2~圖4所示,所述加工屑收容部17設置於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的下方,具有:導引滑槽171,具有於平面視時包圍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的上部開口171X;以及回收容器172,將由該導引滑槽171所導引的加工屑S回收。藉由將加工屑收容部17設置於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的下方,從而可提高加工屑S的回收率。
導引滑槽171將自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飛散或掉落的加工屑S導引至回收容器172。於本實施形態中,以導引滑槽171的上部開口171X包圍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的方式構成(參照圖3),故而不易漏掉加工屑S,可進一步提高加工屑S的回收率。另外,導引滑槽171以包圍設置於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之下的旋轉機構9A、旋轉機構9B的方式設置(參照圖4),以保護旋轉機構9A、旋轉機構9B免受加工屑S及切削水的方式構成。
於本實施形態中,加工屑收容部17為兩個切斷用工作台2A、2B所共用,但亦可與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分別對應地設置。
回收容器172將因自重而通過導引滑槽171的加工屑S回收,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4等所示,與兩個切斷用工作台2A、2B分別對應地設置。而且,兩個回收容器172配置於傳遞軸的近前側,以可分別獨立地自切斷裝置100的近前側卸除的方式構成。藉由所述結構,可提高加工屑S的廢棄等的維護性。再者,回收容器172可考慮密封完畢基板W的尺寸或加工屑S的尺寸及量、作業性等而於所有切斷用工作台之下總體設置一個,亦可分為三個以上而設置。
另外,如圖4等所示,加工屑收容部17具有將切削水與加工屑分離的分離部173。作為所述分離部173的結構,例如可想到於回收容器172的底面設置使切削水通過的多孔板等過濾器。藉由所述分離部173,可不於回收容器172蓄積切削水而將加工屑S回收。
<第一清潔機構> 另外,如圖1及圖5所示,本發明的切斷裝置100更包括:第一清潔機構18,將保持於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的多個製品P的上表面側(引線面)清潔。所述第一清潔機構18藉由對保持於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的多個製品P的上表面噴射洗淨液及/或壓縮空氣的噴射噴嘴18a(參照圖5),來清潔製品P的上表面側。
如圖5所示,所述第一清潔機構18以能夠與第一保持機構3一起沿著傳遞軸71移動的方式構成。此處,第一清潔機構18設置於滑動構件723,所述滑動構件723於設置於傳遞軸71的導軌721上滑動。此處,於第一清潔機構18與滑動構件723之間,設置有用以使第一清潔機構18於Z方向升降移動的升降移動機構181。關於所述升降移動機構181,例如可想到使用齒條與小齒輪機構,使用滾珠螺桿機構,或使用氣缸等。
<第二清潔機構> 進而,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切斷裝置100更包括:第二清潔機構19,將保持於第二保持機構6的多個製品P的下表面側(封裝面)清潔。所述第二清潔機構19設置於切斷用工作台2B與檢查部13之間,藉由向保持於第二保持機構6的多個製品P的下表面噴射洗淨液及/或壓縮空氣,從而清潔製品P的下表面側。即,於第二保持機構6沿著傳遞軸71移動的中途,第二清潔機構19將製品P的下表面側清潔。
<切斷裝置的動作的一例> 繼而,對切斷裝置100的動作的一例加以說明。圖9中,表示切斷裝置10的動作中的第一保持機構3的移動路徑、及第二保持機構6的移動路徑。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切斷裝置100的動作、例如密封完畢基板W的搬送、密封完畢基板W的切斷、製品P的檢查、後述的各種托盤的移動、製品P的分類等所有動作或控制是由控制部CTL(參照圖1)進行。
基板供給機構11的基板供給部112使收容於基板收容部111的密封完畢基板W向由第一保持機構3保持的保持位置RP移動。
繼而,搬送用移動機構7使第一保持機構3移動至保持位置RP,第一保持機構3吸附保持密封完畢基板W。其後,搬送用移動機構7使保持有密封完畢基板W的第一保持機構3移動至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第一保持機構3解除吸附保持,將密封完畢基板W載置於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此時,藉由主移動機構72來調整密封完畢基板W的X方向的位置,藉由水平移動機構74來調整密封完畢基板W的Y方向的位置。而且,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吸附保持密封完畢基板W。
此處,於使保持有密封完畢基板W的第一保持機構3移動至切斷用工作台2B的情況下,升降移動機構73使第一保持機構3上升至不與切斷用移動機構8(支持體812)發生物理干擾的位置為止。再者,於使保持有密封完畢基板W的第一保持機構3移動至切斷用工作台2B時,於使支持體812自切斷用工作台2B向移載工作台5側退避的情況下,無需如所述般使第一保持機構3升降。
於此狀態下,切斷用移動機構8使兩個心軸部42A、42B於X方向及Y方向依序移動,並且切斷用工作台2A、2B旋轉,藉此將密封完畢基板W切斷為格子狀而單片化。
於切斷後,搬送用移動機構7使第一清潔機構18移動,將保持於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的多個製品P的上表面側(引線面)清潔。所述清潔之後,搬送用移動機構7使第一保持機構3及第一清潔機構18退避至規定位置。
繼而,搬送用移動機構7使第二保持機構6移動至切斷後的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第二保持機構6吸附保持多個製品P。其後,搬送用移動機構7使保持有多個製品P的第二保持機構6移動至第二清潔機構19。藉此,第二清潔機構19將保持於第二保持機構6的多個製品P的下表面側(封裝面)清潔。
於清潔之後,保持於第二保持機構6的多個製品P藉由檢查部13及反轉機構14進行兩面檢查。其後,搬送用移動機構7使第二保持機構6移動至移載工作台5,第二保持機構6解除吸附保持,將多個製品P載置於移載工作台5。載置於移載工作台5的多個製品P根據由檢查部13所得的檢查結果(良品、不良品等)而由分類機構20分類至各種托盤21。
再者,關於兩面檢查,例如,首先於由第二保持機構6吸附保持的狀態下檢查製品P的其中一個面。繼而,自第二保持機構6將製品P移載至反轉機構14的保持工作台141,於由反轉後的保持工作台141吸附保持的狀態下檢查製品P的另一面,藉此可執行兩面檢查。而且,之後的自反轉工作台14向移載工作台5的製品P的搬送可藉由自保持工作台141移載至第二保持機構6來進行。另外,將保持工作台141設為能夠於X方向移動的結構,將保持工作台141或移載工作台5的至少其中一者設為能夠於Z方向移動的結構,使保持工作台141移動至移載工作台5的上方,藉此亦可將製品P搬送至移載工作台5並進行移載。
<托盤移動機構> 繼而,對本實施形態的托盤移動機構24的詳細結構進行說明。 如圖10~圖12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托盤移動機構24使三種托盤21分別移動。此處,三種托盤21例如為收容良好製品P的第一托盤21a、第二托盤21b以及收容需要返工(再檢查)的不良製品P的第三托盤21c。
具體而言,如圖10及圖11所示,托盤移動機構24包括:托盤載置部241a~托盤載置部241c,分別載置三種托盤21a~21c;以及移動軌道242A、移動軌道242B,使該些托盤載置部241a~241c於直線上移動。而且,托盤移動機構24構成為,三個托盤載置部241a~241c沿著Y方向配置成一行,並且能夠沿著該一行的方向(Y方向)相互獨立地移動至基於分類機構20的分類位置X1。
再者,以下中,將載置第一托盤21a的托盤載置部241a稱為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將載置第二托盤21b的托盤載置部241b稱為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將載置第三托盤21c的托盤載置部241c稱為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
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的移動軌道242A、移動軌道242B具有相互平行地設置的第一移動軌道242A及第二移動軌道242B。第一移動軌道242A及第二移動軌道242B均沿著Y方向延伸。而且,於第一移動軌道242A,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以不相互發生干擾的方式能夠移動地設置,於第二移動軌道242B,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以不與設置於第一移動軌道242A的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發生干擾的方式能夠移動地設置。
於本實施形態中,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於第一移動軌道242A上相互相向的左右側面(X方向上的側面)能夠移動地設置。具體而言,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於第一移動軌道242A的左側面能夠移動地設置,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於第一移動軌道242A的右側面能夠移動地設置。另外,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於第一移動軌道242A上配置成一行。而且,於第一移動軌道242A,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分別藉由沿Y方向延伸的滾珠螺桿機構243A而於第一移動軌道242A上沿著Y方向直線往復移動。所述滾珠螺桿機構243A由伺服馬達等驅動源(未圖示)驅動。此外,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亦可以藉由線性馬達等其他直動機構而往返移動的方式構成。
於第二移動軌道242B,於其左側面,能夠移動地設置有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另外,設置於第二移動軌道242B的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以與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成為一行的方式向第一移動軌道242A側延伸。而且,於第二移動軌道242B,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藉由沿Y方向延伸的滾珠螺桿機構243B而於第二移動軌道242B上沿著Y方向直線往復移動。所述滾珠螺桿機構243B由伺服馬達等驅動源(未圖示)驅動。此外,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亦可以藉由線性馬達等其他直動機構而往返移動的方式構成。
而且,如圖10~圖12所示,托盤移動機構24使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分別於分類位置X1、收容位置X2、與退避位置X3之間移動,所述分類位置X1為藉由分類機構20分類的位置,所述收容位置X2為用以將托盤21a~托盤21c收容於托盤收容部23的位置,所述退避位置X3為其他托盤載置部241a~托盤載置部241c位於分類位置X1或收容位置X2時退避的位置。分類位置X1相對於傳遞軸71於Y方向設定於內裏側,收容位置X2相對於傳遞軸71於Y方向設定於近前側。另外,退避位置X3相對於傳遞軸71於Y方向設定於較收容位置X2更靠近前側。
如此配置成一行的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構成為各自移動時不相互發生干擾。具體而言,如圖11~圖14所示,托盤移動機構24具有高度位置變更部244,所述高度位置變更部244變更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中的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的高度位置。再者,未設置有高度位置變更部244的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被固定於成為基於分類機構20的分類位置X1的高度的上升位置H1。
高度位置變更部244與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分別對應地設置,例如可想到使用齒條與小齒輪機構,使用滾珠螺桿機構,或使用氣缸等。具體而言,如圖13及圖14所示,高度位置變更部244使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於成為基於分類機構20的分類位置X1的高度的上升位置H1、與成為不與位於上升位置H1的其他托盤載置部241a~托盤載置部241c發生干擾的高度的下降位置H2之間升降移動。
例如,如圖15及圖16所示,於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與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相互錯開的情況下,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藉由高度位置變更部244而處於下降位置H2。藉此,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通過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的下側,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與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於不相互發生干擾的情況下移動。
另外,如圖17及圖18所示,於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與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相互錯開的情況下,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藉由高度位置變更部244而處於下降位置H2,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藉由高度位置變更部244而處於上升位置H1。藉此,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通過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的下側,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與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於不相互發生干擾的情況下移動。
進而,如圖19及圖20所示,於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與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相互錯開的情況下,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藉由高度位置變更部244而處於下降位置H2。藉此,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通過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的下側,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與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於不相互發生干擾的情況下移動。
於本實施形態中,於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移動至各位置X1~X3的情況下,藉由以所述三種錯開方式相互錯開,而不會相互發生干擾。再者,於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位於收容位置X2的情況下,為了使托盤的搬送與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一致,使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處於上升位置H1。另外,於本實施形態中,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被固定於上升位置H1,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能夠於上升位置H1與下降位置H2之間升降,三個托盤載置部241a~241c於Z方向不重疊,可使於Z方向的三個托盤載置部241a~241c的通過空間變小。
<向托盤的分類動作> 繼而,對向托盤21a~托盤21c的分類動作進行說明。
如所述的<切斷裝置的動作的一例>所示,於藉由檢查部13進行檢查之後,多個製品P被載置於移載工作台5。
載置有多個製品P的移載工作台5藉由工作台移動機構25於Y方向移動,移動至基於分類機構20的規定的分類位置。
另外,托盤移動機構24將所需的托盤載置部241a~托盤載置部241c移動至收容位置X2,托盤搬送機構22將所需的托盤21a~托盤21c搬送並載置於位於收容位置X2的托盤載置部241a~托盤載置部241c。
而且,托盤移動機構24使載置有各種托盤21a~21c的托盤載置部241a~托盤載置部241c中的任一個移動至分類位置X1。再者,未移動至分類位置X1的其他托盤載置部241a~241c移動至收容位置X2或退避位置X3。
於移載工作台5移動至規定的分類位置X1、且一個托盤載置部241a~241c移動至分類位置X1的狀態下,分類機構20根據由檢查部13所得的檢查結果(良品、不良品等)將載置於移載工作台5的多個製品P分類至位於分類位置X1的托盤載置部241a~241c上的托盤21a~托盤21c。
例如,於載置有第一托盤21a、第二托盤21b的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位於分類位置X1的情況下,分類機構20將根據檢查結果判定為良品的製品P分類至第一托盤21a、第二托盤21b。另外,於載置有第三托盤21c的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位於分類位置X1的情況下,分類機構20將根據檢查結果判定為不良品的製品P分類至第三托盤21c。
於各種托盤21a~21c成為能夠收納製品P的最大數量(裝滿、最多)、或者製品P的分類結束的情況下,托盤移動機構24使位於分類位置X1的托盤載置部241a~托盤載置部241c移動至收容位置X2。然後,托盤搬送機構22將托盤21a~托盤21c自位於收容位置X2的托盤載置部241a~托盤載置部241c搬送至托盤收容部23。另外,托盤搬送機構22將位於托盤收容部23的新的托盤21a~托盤21c搬送至位於收容位置X2的托盤載置部241a~托盤載置部241c。再者,於繼續進行分類的情況下,托盤移動機構24使載置有新的托盤21a~托盤21c的托盤載置部241a~托盤載置部241c移動至分類位置X1。
<本實施形態的效果> 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切斷裝置100,構成為三個托盤載置部241a~241c配置成一行,並且能夠沿著該一行的方向相互獨立地移動至基於分類機構20的分類位置X1,因此可減少切斷裝置100的佔據面積。另外,由於三個托盤載置部241a~241c排列成一行,因此載置有分類之前的製品P的移載工作台5與各托盤21a~21c的距離相同,可使分類至各托盤21a~21c時的搬送時間相同,從而可提高生產性。
進而,托盤移動機構24具有高度位置變更部244,所述高度位置變更部244變更三個托盤載置部241a~241c中的至少一個的高度位置,因此可使三個托盤載置部241a~241c於相互獨立地移動時不相互發生干擾。此處,高度位置變更部244使托盤載置部241a~241c於成為分類位置X1的高度的上升位置H1與不與其他托盤載置部241a~241c發生干擾的高度位置H2之間升降移動,因此三個托盤載置部241a~241c於相互獨立地移動時不相互發生干擾,並且藉由分類機構20可將製品P準確地載置於各托盤21a~21c。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設為藉由沿著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及移載工作台5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共用的傳遞軸71來使第一保持機構3及第二保持機構6移動的結構,藉由切斷用移動機構8使切斷機構4於水平面上於沿著傳遞軸71的X方向及與X方向正交的Y方向分別移動,因此可不使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於X方向及Y方向移動而對密封完畢基板W進行加工。因此,可不藉由滾珠螺桿機構使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移動,而無需用以保護滾珠螺桿機構的蛇腹構件及用以保護該蛇腹構件的蓋構件。其結果為,可使切斷裝置100的裝置結構簡化。另外,可設為不使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於X方向及Y方向移動的結構,可減小切斷裝置100的佔據面積。
<其他變形實施形態> 再者,本發明並不限於所述實施形態。
於所述實施形態中,為具有三個托盤載置部241a~241c的結構,但亦可設為具有四個以上的托盤載置部的結構。例如,藉由設為於第二移動軌道242B設置兩個托盤載置部,可成為具有四個托盤載置部的結構。此外,藉由增設移動軌道,可增加托盤載置部的數量。
所述實施形態的高度位置變更部244於兩個高度位置進行升降移動,但亦可設為於三個以上的高度位置進行升降移動的結構。
於所述實施形態中,構成為:第一托盤載置部241a的高度位置固定,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的高度位置能夠變更,但亦可構成為:第二托盤載置部241b或第三托盤載置部241c的高度位置固定,剩餘的兩個托盤載置部的高度位置能夠變更。
於所述實施形態中,為三個托盤載置部241a~241c中的兩個托盤載置部241b、241c可藉由高度變更機構244變更高度的結構,但亦可設為一個托盤載置部可藉由高度變更機構244變更高度的結構。另外,亦可設為三個托盤載置部241a~241c分別可藉由高度變更機構變更高度的結構。
於所述實施形態中,構成為:將基於分類機構20的分類位置X1的高度設為上升位置H1,相對於該上升位置H1於下側設定下降位置H2,藉此托盤載置部彼此不相互發生干擾,但亦可構成為:將基於分類機構20的分類位置X1的高度設為下降位置,相對於該下降位置於上側設定上升位置,藉此托盤載置部彼此不相互發生干擾。
於所述實施形態中,設為可變更托盤載置部241a~241c的高度位置的結構,但亦可設為不具有高度位置變更部244而將三個托盤載置部241a~241c固定於不相互發生干擾的高度位置的結構。
於所述實施形態中,使用兩個移動軌道242A、242B來使三個托盤載置部241a~241c移動,但亦可於一個移動軌道能夠移動地設置三個托盤載置部241a~241c。
於所述實施形態中,對雙切割工作台方式且雙心軸結構的切斷裝置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於此,亦可為單切割工作台方式且單心軸結構的切斷裝置、或單切割工作台方式且雙心軸結構的切斷裝置等。
另外,所述實施形態的移載工作台5為於分類至各種托盤21之前暫時載置的分度工作台,但亦可將移載工作台5設為反轉機構14的保持工作台141。
進而,於所述實施形態中,為自移載工作台5分類至托盤21的結構,但亦可為將製品P搬送並貼附於框狀構件的內側所配置的黏接帶上的結構。
而且,於所述實施形態的結構中,亦可設為下述結構,即:於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中不將密封完畢基板切斷,而是形成槽。於此情況下,例如亦可設為下述結構,即:於切斷用工作台2A、切斷用工作台2B實施了槽加工的密封完畢基板W藉由第一保持機構3及搬送用移動機構7而回到基板供給部112。另外,亦可設為下述結構,即:將回到所述基板供給部112的密封完畢基板W收容於基板收容部111。
另外,構成傳遞軸71的凸輪齒條要素可將多個連結而構成,因此例如可將切斷裝置(加工裝置)100設為於第二清潔機構19與檢查部13之間能夠分離及連結(能夠裝卸)的模組結構。於此情況下,例如可於第二清潔機構19側的模組、與檢查部13側的模組之間,追加進行與檢查部13中的檢查為不同種類的檢查的模組。再者,除了此處例示的結構以外,亦可將切斷裝置(加工裝置)100設為能夠於某處分離及連結(能夠裝卸)的模組結構,亦可將追加的模組設為檢查以外的各種功能的模組。
另外,本發明的加工裝置亦可進行切斷以外的加工,例如亦可進行切削或磨削等其他機械加工。
此外,本發明不限於所述實施形態,當然能夠於不偏離其主旨的範圍進行各種變形。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可減少加工裝置的佔據面積。
2A、2B:切斷用工作台(加工用工作台) 3:第一保持機構 4:切斷機構(加工機構) 5:移載工作台 6:第二保持機構 7:搬送用移動機構 8:切斷用移動機構(加工用移動機構) 9A、9B:旋轉機構 10A、10B:真空泵 11:基板供給機構 12:液體供給機構 13:檢查部 14:反轉機構(反轉工作台) 17:加工屑收容部 18:第一清潔機構 18a、121:噴射噴嘴 19:第二清潔機構 20:分類機構 21:托盤 21a:第一托盤 21b:第二托盤 21c:第三托盤 241a:第一托盤載置部(托盤載置部) 241b:第二托盤載置部(托盤載置部) 241c:第三托盤載置部(托盤載置部) 242A:第一移動軌道(移動軌道) 242B:第二移動軌道(移動軌道) 243A、243B:滾珠螺桿機構 244:高度位置變更部 22:托盤搬送機構 23:托盤收容部 24:托盤移動機構 25:工作台移動機構 31、61:吸附頭 40:旋轉工具 41A、41B:刀片 42A、42B:心軸部 71:傳遞軸 72:主移動機構 73:升降移動機構 73a:Z方向導軌 73b:致動器部 74:水平移動機構 74a:Y方向導軌 74b:彈性體 74c:凸輪機構 81:X方向移動部 82:Y方向移動部 83:Z方向移動部 100:切斷裝置(加工裝置) 111:基板收容部 112:基板供給部 113:加熱部 131:第一檢查部 132:第二檢查部 141:保持工作台 142:反轉部 171:導引滑槽 171X:上部開口 172:回收容器 173:分離部 181:升降移動機構 311、611:吸附部 721:導軌 722:齒條與小齒輪機構 722a:凸輪齒條 722b:小齒輪 722b1:滾子本體 722b2:滾子銷 723:滑動構件 811:X方向導軌 812:支持體 813:滾珠螺桿機構 821:Y方向導軌 822:Y方向滑塊 823:線性馬達 831:Z方向導軌 832:Z方向滑塊 CTL:控制部 P:製品 RP:保持位置 S:加工屑 W:密封完畢基板(加工對象物) X、Y、Z、θ:方向 X1:分類位置(位置) H1:上升位置 H2:下降位置 X2:收容位置(位置) X3:退避位置(位置)
圖1為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切斷裝置的結構的圖。 圖2為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切斷用工作台及其周邊結構的立體圖。 圖3為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切斷用工作台及其周邊結構的結構的、自Z方向觀看的圖(平面圖)。 圖4為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切斷用工作台及其周邊結構的結構的、自Y方向觀看的圖(正面圖)。 圖5為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第一保持機構及搬送用移動機構的結構的、自Y方向觀看的圖(正面圖)。 圖6為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第一保持機構及搬送用移動機構的結構的、自X方向觀看的圖(側面圖)。 圖7為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第二保持機構及搬送用移動機構的結構的、自Y方向觀看的圖(正面圖)。 圖8為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齒條與小齒輪(rack and pinion)機構的結構的剖面圖。 圖9為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切斷裝置的動作的示意圖。 圖10為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托盤搬送機構及托盤移動機構的結構的、自Z方向觀看的圖(平面圖)。 圖11為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托盤移動機構的結構的、自Z方向觀看的圖(平面圖)。 圖12為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各托盤位於分類位置、收容位置及退避位置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13為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第二托盤載置部的高度位置H1、高度位置H2的剖面圖。 圖14為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第三托盤載置部的高度位置H1、高度位置H2的剖面圖。 圖15為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第一托盤載置部與第二托盤載置部錯開時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16為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第一托盤載置部與第二托盤載置部錯開時的狀態的剖面圖。 圖17為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第二托盤載置部與第三托盤載置部錯開時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18為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第二托盤載置部與第三托盤載置部錯開時的狀態的剖面圖。 圖19為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第一托盤載置部與第三托盤載置部錯開時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20為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第一托盤載置部與第三托盤載置部錯開時的狀態的剖面圖。
20:分類機構
21a:第一托盤
21b:第二托盤
21c:第三托盤
241a:第一托盤載置部(托盤載置部)
241b:第二托盤載置部(托盤載置部)
241c:第三托盤載置部(托盤載置部)
242A:第一移動軌道(移動軌道)
242B:第二移動軌道(移動軌道)
243A、243B:滾珠螺桿機構
244:高度位置變更部
24:托盤移動機構
X1:分類位置(位置)
X2:收容位置(位置)
X3:退避位置(位置)
X、Y、Z:方向

Claims (7)

  1. 一種加工裝置,包括:加工機構,對加工對象物進行加工;分類機構,將經加工的加工對象物分類至多個托盤;以及托盤移動機構,使所述托盤移動,所述托盤移動機構具有載置所述托盤的三個以上的托盤載置部,且構成為所述三個以上的托盤載置部配置成一行,並且能夠沿著所述一行的方向相互獨立地移動至基於所述分類機構的分類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加工裝置,其中,所述托盤移動機構具有高度位置變更部,所述高度位置變更部變更所述三個以上的托盤載置部中的至少一個的高度位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加工裝置,其中,所述高度位置變更部使所述托盤載置部於成為所述分類位置的高度的上升位置與成為不與其他所述托盤載置部發生干擾的高度的下降位置之間升降移動。
  4.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所述的加工裝置,更包括收容所述托盤的托盤收容部,所述托盤移動機構使所述三個以上的托盤載置部於所述分類位置與用以將所述托盤收容於所述托盤收容部的收容位置之間移動。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加工裝置,更包括托盤搬送機構, 所述托盤搬送機構於所述托盤收容部與位於所述收容位置的所述托盤載置部之間搬送所述托盤。
  6.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所述的加工裝置,其中,所述托盤移動機構具有相互平行地設置的第一移動軌道及第二移動軌道,於所述第一移動軌道,兩個所述托盤載置部以不相互發生干擾的方式能夠移動地設置,於所述第二移動軌道,一個所述托盤載置部以不與設置於所述第一移動軌道的兩個所述托盤載置部發生干擾的方式能夠移動地設置。
  7. 一種加工品的製造方法,使用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6中任一項所述的加工裝置來製造加工品。
TW111109726A 2021-03-29 2022-03-17 加工裝置及加工品的製造方法 TWI8232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5215A JP7430154B2 (ja) 2021-03-29 2021-03-29 加工装置、及び加工品の製造方法
JP2021-055215 2021-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7520A TW202237520A (zh) 2022-10-01
TWI823298B true TWI823298B (zh) 2023-11-21

Family

ID=83455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9726A TWI823298B (zh) 2021-03-29 2022-03-17 加工裝置及加工品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430154B2 (zh)
KR (1) KR20230124085A (zh)
CN (1) CN117178352A (zh)
TW (1) TWI823298B (zh)
WO (1) WO2022209080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26433A1 (ja) * 2005-08-31 2007-03-08 Hirata Corporation ワークハンドリング装置
TWM362224U (en) * 2009-02-25 2009-08-01 Hi Lo System Res Co Ltd Chip tester
TW201202110A (en) * 2010-04-20 2012-01-16 Shibuya Kogyo Co Ltd Apparatus for sorting articles
TW201526189A (zh) * 2013-09-20 2015-07-01 Towa Corp 切斷裝置及切斷方法
KR101689023B1 (ko) * 2015-11-10 2016-12-22 주식회사 이노비즈 이중 트레이 이송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반도체 검사 및 분류시스템
TW201702618A (zh) * 2015-05-12 2017-01-16 Jt Corp 元件處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536727A (ja) 2004-05-07 2007-12-13 ハンミ セミコンダクタ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半導体パッケージ製造工程用切断及びハンドラシステム
KR100988634B1 (ko) * 2008-06-25 2010-10-18 세크론 주식회사 기판 이송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다이 본딩 장치
KR101133188B1 (ko) * 2009-03-27 2012-04-09 (주)제이티 소자소팅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1452095B1 (ko) * 2013-03-27 2014-10-17 세메스 주식회사 트레이 이송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26433A1 (ja) * 2005-08-31 2007-03-08 Hirata Corporation ワークハンドリング装置
TWM362224U (en) * 2009-02-25 2009-08-01 Hi Lo System Res Co Ltd Chip tester
TW201202110A (en) * 2010-04-20 2012-01-16 Shibuya Kogyo Co Ltd Apparatus for sorting articles
TW201526189A (zh) * 2013-09-20 2015-07-01 Towa Corp 切斷裝置及切斷方法
TW201702618A (zh) * 2015-05-12 2017-01-16 Jt Corp 元件處理器
KR101689023B1 (ko) * 2015-11-10 2016-12-22 주식회사 이노비즈 이중 트레이 이송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반도체 검사 및 분류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09080A1 (ja) 2022-10-06
JP7430154B2 (ja) 2024-02-09
CN117178352A (zh) 2023-12-05
KR20230124085A (ko) 2023-08-24
JP2022152439A (ja) 2022-10-12
TW202237520A (zh) 2022-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23298B (zh) 加工裝置及加工品的製造方法
KR20230121149A (ko) 가공 장치 및 가공품의 제조 방법
TWI818861B (zh) 加工裝置及加工品的製造方法
TWI826950B (zh) 加工裝置及加工品的製造方法
TWI834199B (zh) 加工裝置、及加工品的製造方法
TWI806486B (zh) 加工裝置及加工品的製造方法
TWI830247B (zh) 加工裝置、及加工品的製造方法
WO2023013146A1 (ja) 加工装置、及び加工品の製造方法
JP7496328B2 (ja) 加工装置、及び加工品の製造方法
TWI830233B (zh) 加工裝置、及加工品的製造方法
TW202308011A (zh) 加工裝置、及加工品的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