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0912B - 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0912B
TWI820912B TW111134829A TW111134829A TWI820912B TW I820912 B TWI820912 B TW I820912B TW 111134829 A TW111134829 A TW 111134829A TW 111134829 A TW111134829 A TW 111134829A TW I820912 B TWI820912 B TW I8209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ersion
carbon material
mass
mentioned
dispersa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4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9340A (zh
Inventor
土居誠司
鬼哉
橋本理沙
田大地
嶋中之
釜林純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日精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日精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日精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9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9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0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091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40Mixing liquids with liquids; Emulsifying
    • B01F23/45Mixing liquids with liquids; Emulsifying using flow mix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01B32/158Carbon nanotubes
    • C01B32/168After-treatment
    • C01B32/174Derivatisation; Solubilisation; Dispersion in solv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6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1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halogen, nitrogen, sulfur, or oxygen 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2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mides or i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23/00 - C08L53/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1/00Treatment of specific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C09C1/44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3/00Treatment in gener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C09C3/04Physical treatment, e.g. grinding, treatment with ultrasonic vibr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3/00Treatment in gener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C09C3/10Treatment with 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 C09D11/037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pig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00Pigment pastes, e.g. for mixing in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20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24Electrically-conducting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00Use of substances as emulsifying, wetting, dispersing, or foam-producing agents
    • C09K23/52Natural or synthetic resins or their sal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mulsifying, Dispersing, Foam-Producing Or Wetting Agent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igments, Carbon Blacks, Or Wood Stai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可簡便地製造含有奈米碳管之碳材料實質上不發生粗大凝集物而良好分散、黏度穩定性優越的分散液。本發明之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係具有:將含有含奈米碳管之碳材料、分散劑及液媒體的原料進行攪拌處理,得到濕潤混合液的步驟(1);與使用高壓均質機對濕潤混合液進行分散處理的步驟(2);高壓均質機係下述任一者:使經加壓噴射之濕潤混合液彼此衝突而進行微粒子化之方式的高壓均質機(A1);及將經加壓之濕潤混合液導入至衝突室而進行微粒子化之方式的高壓均質機(A2);並實施改變了吐出噴嘴內徑及處理壓力之2階段之分散處理。

Description

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碳材料分散液及製品。
碳黑、碳纖維、奈米碳管、石墨及石墨烯等碳材料(奈米碳材料」),係具有藉由碳原子的共價鍵所形成六員環石墨結構,而可發揮導電性或導熱性等各種特性的材料,針對用於在廣泛領域中活用其特性的方法進行了檢討。例如,著眼於碳材料之電性質、熱性質、及作為填充材之性質,已檢討使用於抗靜電劑、導電材料、塑膠補強材、半導體、燃料電池電極、顯示器之陰極射線等。
於此等用途中,必須有碳材料之分散性良好、且長期間維持分散性的碳材料分散液。惟,奈米尺寸之碳材料係表面能量高、作用較強之凡得瓦力故容易凝集。因此,即便使其分散於液媒體中,仍大多立即發生凝集。
作為製造使碳材料穩定分散於液媒體中之分散液的方法,提案有於界面活性劑或高分子分散劑等分散劑之存在下,使用珠磨機、超音波分散機及高速攪拌機等使各成分混合及分散的方法(專利文獻1及2)。
又,提案有於各分散處理中變更加壓條件,依不同之壓力條件使奈米碳管分散(專利文獻3)。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特開2010-174084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專利特表2013-537570號公報 [專利文獻3] 日本專利第665204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即使是將奈米碳管等碳材料於分散劑存在下僅進行分散處理的情況,所得分散液之分散性仍無法稱得上充分,有隨著時間經過而黏度上升、形成粗大凝集物的情形。
尚且,專利文獻3記載有藉由於不同之壓力條件下進行分散複數次,可對奈米碳管於抑制損傷之下有效率且高度地使其分散。然而,分散液中之奈米碳管之分散性僅由目視進行評價,針對物性僅測定導電率。因此,並未充分評價所得分散液中之奈米碳管之分散性。
本發明係有鑑於此種習知技術具有之問題而完成者,其課題在於提供一種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可簡便地製造含有奈米碳管之碳材料實質上不發生粗大凝集物而良好分散、黏度穩定性優越的分散液。又,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藉由此製造方法所製造、含有奈米碳管之碳材料實質上不發生粗大凝集物而良好分散、黏度穩定性優越的碳材料分散液,及使用其的製品。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亦即,根據本發明,提供以下之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 [1]一種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係具有:將含有含奈米碳管之碳材料、分散劑及液媒體的原料進行攪拌處理,得到濕潤混合液的步驟(1);與使用高壓均質機對上述濕潤混合液進行分散處理的步驟(2);上述高壓均質機係下述任一者:使經加壓噴射之上述濕潤混合液彼此衝突而進行微粒子化之方式的高壓均質機(A1);及將經加壓之上述濕潤混合液導入至衝突室而進行微粒子化之方式的高壓均質機(A2);依滿足以下分散條件之方式對上述濕潤混合液進行分散處理; [分散條件] 使用上述高壓均質機(A1)及上述高壓均質機(A2)之任一者,將對上述濕潤混合液施加1~100MPa之處理壓力而進行微粒子化、並使其由噴嘴內徑D 1之吐出噴嘴吐出的第1處理實施X次後,使用上述高壓均質機(A1)及上述高壓均質機(A2)之任一者,將對上述濕潤混合液施加120~250MPa之處理壓力而進行微粒子化、並使其由噴嘴內徑D 2之吐出噴嘴吐出的第2處理實施Y次(其中,D 1>D 2,X≧2,2≦Y≦30)。 [2]如上述[1]之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其中,噴嘴內徑D 1為0.15~2.0mm,噴嘴內徑D 2為0.1~1.0mm。 [3]如上述[1]或[2]之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液媒體為水、或水與水溶性有機溶媒之混合溶媒;上述分散劑為纖維素衍生物或高分子分散劑;上述纖維素衍生物係1質量%水溶液之黏度為20~500mPa‧s,且醚化度為0.5~0.9;上述高分子分散劑係含有:選自由2-乙烯基吡啶、4-乙烯基吡啶、1-乙烯基咪唑及此等之四級銨鹽所構成群之至少一種單體1所衍生的構成單位(1)5~40質量%;由下述一般式(1)所示單體2所衍生之構成單位(2)50~80質量%;及可與上述單體1及上述單體2進行共聚合之單體3所衍生之構成單位(3)0.5~40質量%;上述單體3係含有α-甲基苯乙烯及(甲基)丙烯酸;上述高分子分散劑係上述α-甲基苯乙烯所衍生之構成單位的含量為0.5~5質量%,上述(甲基)丙烯酸所衍生之構成單位的含量為0.5~30質量%,並為數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20,000之聚合物;
(上述一般式(1)中,R 1表示氫原子或甲基;A表示O或NH;X表示伸乙基或伸丙基;Y表示O、NHCOO或NHCONH;R 2彼此獨立表示氫原子或甲基,n表示20~100之平均重複單位數,R 3表示氫原子或甲基;其中,R 2為氫原子之重複單位數n H係全體重複單位數n T之1/2以上)。
[4]如上述[1]或[2]之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液媒體係實質上不含水之水溶性有機溶媒;上述分散劑係含有下述一般式(A)所示單體A所衍生之構成單位(A)3~55質量%、下述一般式(B)所示單體B所衍生之構成單位(B)30質量%以下、下述一般式(C)所示單體C所衍生之構成單位(C)45~90質量%、及可與此等單體進行共聚合之單體D所衍生之構成單位(D)0.5~20質量%;上述分散劑係胺值100mgKOH/g以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20,000的聚合物;
(上述一般式(A)中,R表示氫原子或甲基;A表示O或NH;B表示伸乙基或伸丙基;R 1與R 2係彼此獨立表示甲基或乙基;Ar表示苯基、萘基、蒽基或芘基;X表示氯原子、溴原子、雙(三氟甲基)磺醯亞胺或雙(九氟丁磺醯基)醯亞胺;)
(上述一般式(B)中,R表示氫原子或甲基;A表示O或NH;B表示伸乙基或伸丙基;R 1與R 2彼此獨立表示甲基或乙基;)
(上述一般式(C)中,R表示氫原子或甲基;A表示O或NH;Q表示伸乙基或甲基伸乙基;Y表示O、NHCOO或NHCONH;m與n彼此獨立表示0以上之平均重複單元數,且m+n=20~100;R 3表示碳數1~18之烷基、芳基或烷芳基)。
[5]如上述[1]~[4]中任一項之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原料中,相對於上述碳材料100質量份,上述分散劑之含量為10~500質量份;上述原料中,上述碳材料之含量為10質量%以下;上述原料中,上述分散劑之含量為30質量%以下。
又,根據本發明,提供以下所示碳材料分散液。 [6]一種碳材料分散液,係藉由上述[1]~[5]中任一項之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所製造者。 [7]如上述[6]之碳材料分散液,其中,以屬於350~550nm之範圍內之任意波長W L、與650~850nm範圍內之任意波長W H的中央值波長W M的吸光度成為1.2~2.2的方式,藉由除了未含有上述碳材料以外、與上述碳材料分散液相同組成的空白液進行稀釋所得的稀薄分散液中,上述波長W L之吸光度A L相對於上述波長W H之吸光度A H的比(A L/A H)為1.40以上。
又,根據本發明,提供以下所示製品。 [8]一種製品,係含有上述[6]或[7]之碳材料分散液的塗料、油墨、塗佈劑、樹脂成形品材料、導電性材料、熱傳導性材料及抗靜電材料之任一種。 [9]一種製品,係具備由上述[6]或[7]之碳材料分散液所形成皮膜的電池材料及機械零件的任一者。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可簡便地製造含有奈米碳管之碳材料實質上不發生粗大凝集物而良好分散、黏度穩定性優越的分散液。又,根據本發明,可提供藉由此製造方法所製造、含有奈米碳管之碳材料實質上不發生粗大凝集物而良好分散、黏度穩定性優越的碳材料分散液,及使用其的製品。
<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 以下說明本發明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實施形態。本發明之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以下亦簡記為「(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係具有:將含有含奈米碳管之碳材料、分散劑及液媒體的原料進行攪拌處理,得到濕潤混合液的步驟(1);與使用高壓均質機對濕潤混合液進行分散處理的步驟(2);步驟(2)中所使用之高壓均質機係下述任一者:使經加壓噴射之濕潤混合液彼此衝突而進行微粒子化之方式的高壓均質機(A1);及將經加壓之濕潤混合液導入至衝突室而進行微粒子化之方式的高壓均質機(A2)。而且步驟(2)係依滿足以下分散條件之方式對濕潤混合液進行分散處理,調製碳材料分散液。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之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以下亦將碳材料分散液簡稱為「分散液」。 [分散條件] 使用高壓均質機(A1)及高壓均質機(A2)之任一者,將對濕潤混合液施加1~100MPa之處理壓力而進行微粒子化、並使其由噴嘴內徑D 1之吐出噴嘴吐出的第1處理實施X次後,使用高壓均質機(A1)及高壓均質機(A2)之任一者,將對濕潤混合液施加120~250MPa之處理壓力而進行微粒子化、並使其由噴嘴內徑D 2之吐出噴嘴吐出的第2處理實施Y次(其中,D 1>D 2,X≧2,2≦Y≦30)。
(步驟(1)) 步驟(1)為獲得濕潤混合液的步驟。濕潤混合液可藉由將含有含奈米碳管之碳材料、分散劑及液媒體的原料進行攪拌處理而獲得。濕潤混合液亦可藉由例如使用磁性攪拌器、分散器及均質機等較溫和之攪拌裝置進行調製。
[碳材料] 碳材料係含有奈米碳管。作為奈米碳管,可使用多層之多層壁奈米碳管及單層之單層壁奈米碳管等。關於徑、長度、形狀及製造方法等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任一種奈米碳管。對於奈米碳管亦可摻雜鉑、鈀等金屬或金屬鹽。又,奈米碳管亦可藉由氧化處理、電漿處理、輻射線處理、電暈處理及偶合處理等進行表面改質。
作為奈米碳管以外之碳材料,可使用碳黑、碳纖維、石墨、及石墨烯等。作為碳黑,可舉例如乙炔黑、爐黑、熱解黑、科琴黑等。關於碳黑之構造、吸油量及比表面積等物性值、或有無氧化等表面改質等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習知之碳黑。
作為碳纖維可舉例如:以聚丙烯腈為原料的PAN系碳纖維、以瀝青類為原料的瀝青系碳纖維、及該等的再生品等。其中,較佳係纖維徑為奈米尺寸、具有由六員環石墨結構捲繞形成筒狀形狀之奈米碳纖維。奈米碳管以外之碳材料的粒徑、纖維徑、纖維長、形狀及製造方法等並無特別限定。對於碳材料亦可摻雜鉑、鈀等金屬或金屬鹽。又,碳材料亦可藉由氧化處理、電漿處理、幅射線處理、電暈處理及偶合處理等進行表面改質。
[分散劑] 分散劑係用於使碳材料分散於液媒體中的成分。作為分散劑,可使用:陰離子性、陽離子性、非離子性及兩性的界面活性劑;高分子分散劑。其中,較佳係使用聚合物(樹脂)作為分散劑。在液媒體為含有水之水性媒體的情況,分散劑較佳為纖維素衍生物或高分子分散劑。
在液媒體為水、或含有水與水溶性有機溶媒之混合溶媒(水性媒體)時,使用為分散劑的纖維素衍生物可舉例如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及此等之金屬鹽等。其中,較佳為羧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鹽。進而,纖維素衍生物較佳係1質量%水溶液之黏度為20~500mPa‧s,且醚化度為0.5~0.9。藉由使用此種纖維素衍生物,可使奈米碳管更良好地分散,並可提升保存穩定性。
於液媒體為含有水之水性媒體時,使用為分散劑之高分子分散劑較佳係含有:選自由2-乙烯基吡啶、4-乙烯基吡啶、1-乙烯基咪唑及此等之四級銨鹽所構成群之至少一種單體1所衍生的構成單位(1)5~40質量%;由下述一般式(1)所示單體2所衍生之構成單位(2)50~80質量%;及可與上述單體1及上述單體2進行共聚合之單體3所衍生之構成單位(3)0.5~40質量%;且數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20,000之聚合物。
(上述一般式(1)中,R 1表示氫原子或甲基;A表示O或NH;X表示伸乙基或伸丙基;Y表示O、NHCOO、或NHCONH;R 2彼此獨立表示氫原子或甲基,n表示20~100之平均重複單位數,R 3表示氫原子或甲基;其中,R 2為氫原子之重複單位數n H係全體重複單位數n T之1/2以上)。
作為一般之鹼性單體,亦有(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等。然而,藉由使用2-乙烯基吡啶、4-乙烯基吡啶、及1-乙烯基咪唑之至少任一種,可更加提升碳材料分散液之分散穩定性,並可使碳材料分散液之黏度降低。2-乙烯基吡啶、4-乙烯基吡啶、及1-乙烯基咪唑均為具有包含與碳材料之6員環構造類似構造的芳香環的單體。因此,可認為藉由作成此等單體所衍生之構成單位(1),可藉由凡得瓦力或π-π堆積作用使其對碳材料之吸附力提高。再者,亦有碳材料之表面被氧化、存在羧基或酚性羥基的情形。可認為藉由使羧基或酚性羥基、與構成單位(1)中之鹼性基進行離子鍵結,高分子分散劑更容易吸附於碳材料、分散性更加提升。又,單體1特佳為4-乙烯基吡啶。
藉由使用2-乙烯基吡啶、4-乙烯基吡啶、及1-乙烯基咪唑的四級銨鹽作為單體1,可更加提升分散性。藉由使由2-乙烯基吡啶、4-乙烯基吡啶、及1-乙烯基咪唑所衍生之構成單位進行四級銨鹽化,可作成由四級銨鹽所衍生之構成單位(1)。用於四級銨鹽化之材料(四級銨鹽化劑),可使用例如鹵化物及硫酸酯類等。作為鹵化物,可舉例如氯甲烷、氯化苄等。作為硫酸酯類,可舉例如硫酸二甲酯、硫酸二乙酯等。作為四級銨鹽,較佳為鹵化芳甲基。作為芳甲基,可舉例如苄基、萘甲基、蒽甲基及芘甲基等。其中較佳為萘甲基。
單體2係具有下述一般式(1)所示聚烷二醇鏈的大分子單體。藉由導入由單體2所衍生之構成單位(2),可作成具有接枝了聚烷二醇鏈之構造的聚合物。聚烷二醇鏈係溶解於屬於液分散媒體的水中。而且,吸附於碳材料之構成單位(1)係因聚烷二醇鏈溶解而成為粒子間之立體阻礙而排斥,可使碳材料於分散媒體中長期間依良好狀態穩定分散。
(上述一般式(1)中,R 1表示氫原子或甲基;A表示O或NH;X表示伸乙基或伸丙基;Y表示O、NHCOO、或NHCONH;R 2彼此獨立表示氫原子或甲基,n表示20~100之平均重複單位數,R 3表示氫原子或甲基;其中,R 2為氫原子之重複單位數n H係全體重複單位數n T之1/2以上)。
一般式(1)所示單體2之分子量為880~5,800左右。一般式(1)中,藉由R 2為氫原子之重複單位數n H係全體重複單位數n T之1/2以上,可使聚烷二醇鏈成為水溶性。其中,R 2為氫原子之重複單位數n H較佳係全體重複單位數n T之3/5以上。
單體3係可與單體1及單體2進行共聚合的單體。作為單體3,較佳係使用(甲基)丙烯酸系單體。作為單體3之具體例,可舉例如:(甲基)丙烯酸;具有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2-乙基己基、異辛基、壬基、十二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異硬脂基、廿二基、環己基、三甲基環己基、第三丁基環己基、苄基、甲氧基乙基、丁氧基乙基、苯氧基乙基、壬基苯氧基乙基、縮水甘油基、異𦯉基、二環戊基、二環戊烯基、二環戊烯氧基乙基、異𦯉基、2-羥乙基、2-羥丙基、4-羥丁基等取代基的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聚(n=2以上)烷(碳數2~4)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聚(n=2以上)烷(碳數2~4)二醇單烷基(碳數1~22)單(甲基)丙烯酸酯、聚(n=2以上)羥基烷酸(碳數5~18)單(甲基)丙烯酸酯等屬於大分子單體的聚合物型之(甲基)丙烯酸酯;等。又,亦可使用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乙烯基萘、乙烯基己內酯、α-甲基苯乙烯、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單體作為單體3。
於使用α-甲基苯乙烯作為單體3時,由於可容易控制分子量故較佳。具體而言,單體3含有α-甲基苯乙烯,於聚合物中,由α-甲基苯乙烯所衍生之構成單位之含量較佳為0.5~5質量%、更佳1~3質量%。若由α-甲基苯乙烯所衍生之構成單位之含量未滿0.5質量%,則有聚合稍不均勻地進行、單體2殘存、或凝膠化的情形。另一方面,若由α-甲基苯乙烯所衍生之構成單位之含量超過5質量%,則有稍缺乏聚合性之α-甲基苯乙烯殘存、或分子量過度控制而聚合率稍降低的情形。
又,較佳係使用(甲基)丙烯酸作為單體3。藉由含有由屬於酸成分之(甲基)丙烯酸所衍生的構成單位,可提升聚合物之水溶解性,且於聚合物中亦存在四級銨鹽基的情況,由於聚合物顯示兩性離子性,故容易離子性吸附於碳材料,可更加提升分散性。又,藉由聚合物顯示兩性離子性,於分子內‧分子間進行離子鍵結而容易形成交聯構造,可進一步抑制從碳材料發生脫離。
聚合物中,由(甲基)丙烯酸酯所衍生之構成單位的含量較佳為0.5~30質量%、更佳1~10質量%。若由(甲基)丙烯酸酯所衍生之構成單位的含量未滿0.5質量%,則有作為酸成分之效果不足的傾向。另一方面,若由(甲基)丙烯酸酯所衍生之構成單位的含量超過30質量%,有水溶性變得過高、所形成之塗膜等之耐水性稍降低的情形。
高分子分散劑(聚合物)中,構成單位(1)之含量為5~40質量%、較佳10~20質量%;構成單位(2)之含量為50~80質量%、較佳55~75質量%;構成單位(3)之含量為0.5~40質量%、較佳1~31質量%。又,構成單位(1)、構成單位(2)及構成單位(3)之合計設為100質量%。
若構成單位(1)之含量未滿5質量%,則無法充分吸附於碳材料。另一方面,若構成單位(1)之含量超過40質量%,則有著色、發生臭味的情形,且容易整合吸附於碳材料,有發揮作為凝集劑之機能的情形。
聚合物所含構成單位中,構成單位(2)之比例為最多。因此,於聚合物中密集存在的聚烷二醇鏈成為立體阻礙,抑制經分散之碳材料彼此接近,可使其穩定分散。若構成單位(2)之含量未滿50質量%,則立體阻礙不足,且有難以溶解於水之情形。另一方面,若構成單位(2)之含量超過80質量%,則反應性稍低之單體2未聚合而容易殘存。又,若構成單位(3)之含量超過40質量%,由於其他構成單位之比例相對減少,故作為分散劑之機能降低。
使用為高分子分散劑之聚合物的數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20,000、較佳10,000~15,000。若聚合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未滿5,000,由於屬於大分子單體之單體2所衍生的構成單位(2)的導入量變少,故分散穩定性不足。另一方面,若聚合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超過20,000,則有所得碳材料分散液之黏度過高、且所需之高分子分散劑之量變成過多的情形。本說明書中之數量平均分子量係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所測定之聚苯乙烯換算值。
可使用為高分子分散劑之上述聚合物,可藉由習知之自由基聚合法或活性自由基聚合法進行製造。其中,藉由活性自由基聚合法進行製造時,由於可使主鏈之分子量整齊,且利用單體之添加方法作成AB嵌段共聚物,故較佳。
作為活性自由基聚合法,有如使用硫醇等鏈轉移劑調整分子量的聚合法、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法)、可逆性加成斷裂鏈轉移聚合法(RAFT法)、氮氧自由基調控聚合法(NMP法)、有機碲法(TERP法)、碘轉移聚合法(ITP法)、可逆轉移觸媒聚合法(RTCP法)、可逆觸媒媒介聚合法(RCMP法,reversible complexation-mediated polymerization method)等。
聚合條件等並無特別限定。亦可將偶氮系自由基產生劑、過氧化物系自由基產生劑、光敏化劑等添加於反應系統中。聚合形式可為無溶劑、溶液聚合、及乳化聚合等。其中較佳係溶液聚合,更佳係在可調配於碳材料分散液中之上述水可溶性之有機溶媒中進行溶液聚合。藉由於水可溶性之有機溶媒中進行溶液聚合,可將所得聚合物之溶液直接調配於碳材料分散液中。
藉由利用溶合聚合等使單體1、單體2及單體3進行聚合,可得到所需聚合物。又,使單體1、單體2及單體3聚合後,亦可將氯化苄、氯化萘基甲烷、氯化乙炔甲烷、氯化芘基甲烷、溴化萘基甲烷等鹵化烷基添加於反應系統中,將由單體1所衍生之胺基進行四級銨鹽化。進而,亦可添加雙(三氟甲碸)醯亞胺鋰鹽、雙(七氟丁碸)醯亞胺鋰鹽等,與四級銨鹽進行離子交換而形成磺醯亞胺鹽。本發明所使用之分散劑係於可使奈米碳管之分散穩定化的範圍內,可無特別限定地使用。分散劑可使用主要分類為陰離子性、陽離子性、非離子性及兩性的界面活性劑、或高分子型之分散劑。
另一方面,於液媒體為實質上不含水之水溶性有機溶媒的情況,分散劑較佳為高分子分散劑。而且,分散劑係含有下述一般式(A)所示單體A所衍生之構成單位(A)3~55質量%、下述一般式(C)所示單體C所衍生之構成單位(C)45~90質量%、及可與此等單體進行共聚合之單體D所衍生之構成單位(D)0.5~20質量%的聚合物。
(上述一般式(A)中,R表示氫原子或甲基;A表示O或NH;B表示伸乙基或伸丙基;R 1與R 2係彼此獨立表示甲基或乙基;Ar表示苯基、萘基、蒽基、或芘基;X表示氯原子、溴原子、雙(三氟甲基)磺醯亞胺、或雙(九氟丁磺醯基)醯亞胺)。
(上述一般式(C)中,R表示氫原子或甲基;A表示O或NH;Q表示伸乙基或甲基伸乙基;Y表示O、NHCOO、或NHCONH;m與n彼此獨立表示0以上之平均重複單元數,且m+n=20~100;R 3表示碳數1~18之烷基、芳基、或烷芳基)。
構成單位(A)係由單體A所衍生、具有四級銨鹽基的構成單位。可認為藉由構成單位(A)中之四級銨鹽基吸附於碳材料,而有助於碳材料對含有有機溶劑之液媒體中的分散性提升。又,四級銨鹽基的氮原子上所鍵結之取代基之一係芳甲基(-CH 2-Ar)。此芳甲基的芳香族環係與碳材料呈親和,認為將提升碳材料的分散性。若一般式(A)中的R 1與R 2之碳數過多,則因立體阻礙而芳甲基不穩定化,不易形成四級銨鹽基。因此,一般式(A)中的R 1與R 2必須彼此獨立為甲基或乙基。
由於四級銨鹽基為離子性官能基,故可期待具有含有此四級銨鹽基之構成單位(A)的聚合物(高分子分散劑)藉由水分吸附或離子導電而顯示導電性。亦即,藉由使用具有構成單位(A)的聚合物作為高分子分散劑,可期待能形成抑制導電性降低之塗膜的碳材料分散液。
單體A較佳係下述一般式(A-1)所示單體。
(上述一般式(A-1)中,R 1與R 2係彼此獨立表示甲基或乙基;Ar表示苯基、萘基、蒽基、或芘基;X係表示氯原子、溴原子、雙(三氟甲基)磺醯亞胺、雙(九氟丁磺醯基)醯亞胺)。
作為一般式(A-1)所示單體,可舉例如二甲基萘基甲銨甲基丙烯酸乙酯氯化物、二甲基萘基甲銨甲基丙烯酸乙酯溴化物、二甲基萘基甲銨甲基丙烯酸乙酯雙(三氟甲基)磺醯亞胺、二甲基萘基甲銨甲基丙烯酸乙酯雙(九氟丁磺醯基)醯亞胺、二乙基萘基甲銨甲基丙烯酸乙酯氯化物、二乙基萘基甲銨甲基丙烯酸乙酯溴化物、二乙基萘基甲銨甲基丙烯酸乙酯雙(三氟甲基)磺醯亞胺、二乙基萘基甲銨甲基丙烯酸乙酯雙(九氟丁磺醯基)醯亞胺、蒽基甲基二甲基甲銨甲基丙烯酸乙酯氯化物、蒽基甲基二甲基甲銨甲基丙烯酸乙酯溴化物、蒽基二甲基甲銨甲基丙烯酸乙酯雙(三氟甲基)磺醯亞胺、蒽基二甲基萘基銨甲基丙烯酸乙酯雙(九氟丁磺醯基)醯亞胺、二乙基芘基甲銨甲基丙烯酸乙酯氯化物、二乙基芘基甲銨甲基丙烯酸乙酯溴化物、二乙基芘基甲銨甲基丙烯酸乙酯雙(三氟甲基)磺醯亞胺、二乙基芘基甲銨甲基丙烯酸乙酯雙(九氟丁磺醯基)醯亞胺等。
高分子分散劑較佳係進一步具有由下述一般式(B)所示單體B所衍生之構成單位(B)的聚合物。藉由使用進一步具有構成單位(B)之聚合物作為高分子分散劑,可更加提高碳材料之分散性。又,藉由將構成單位(B)中之胺基進行四級鹽化,可形成構成單位(A)中的四級銨鹽基。
(上述一般式(B)中、R係表示氫原子或甲基;A係表示O或NH;B係表示伸乙基或伸丙基;R 1與R 2係彼此獨立表示甲基或乙基)。
構成單位(B)係具有屬於鹼性基的胺基。因此,可認為藉由利用氧化等而形成於碳材料表面的羧基或酚性羥基、與構成單位(B)中的胺基進行離子鍵結,使高分子分散劑容易吸附於碳材料,能更加提升碳材料的分散性。進而,可認為藉由構成單位(A)中的四級銨鹽基、構成四級銨鹽基之多環芳香族基對碳材料之吸附的相乘效果,可更加提升碳材料的分散性。
單體B較佳係下述一般式(B-1)所示單體。
(上述一般式(B-1)中,R 1與R 2彼此獨立表示甲基或乙基)。
作為一般式(B-1)所示單體,可舉例如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等。
構成單位(C)係由所謂大分子單體之單體C所衍生、具有聚烷二醇鏈的構成單位。具有此構成單位(C)的高分子分散劑係具有接枝了聚烷二醇鏈之構造的聚合物。而且,聚烷二醇鏈係可溶解於屬於分散媒體之有機溶劑的分子鏈。一般式(C)中,Y所示胺基甲酸酯鍵結(NHCOO)或脲鍵(NHCONH)係與構成利用改質而於碳材料表面上所生成之羥基等的氫原子進行氫鍵結。因此,高分子分散劑中,屬於接枝鏈之聚烷二醇鏈溶解於屬於分散媒體的有機溶劑中,且含有構成單位(C)中之胺基甲酸酯鍵結(NHCOO)或脲鍵(NHCONH)、及構成單位(A)的主鏈吸附於碳材料。然後,已溶解的聚烷二醇鏈在粒子狀碳材料彼此間成為立體阻礙而排斥,可使碳材料於液媒體中長期間良好且穩定地分散。
一般式(C)中,m係丙烯氧基(-CH(CH 3)CH 2O-)的平均重複單元數,n係伸乙氧基(-CH 2CH 2O-)的平均重複單元數。又,m與n彼此獨立為0以上之數值,且m+n=20~100、較佳係m+n=35~100。亦即,聚烷二醇鏈的分子量較佳係880~5,800、更佳係1,540~5,800。尚且,一般式(C)中,R 3所示碳數1~18之烷基較佳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十二烷基、硬脂基、苯基、萘基、或壬苯基。
構成單位(C)較佳係下述一般式(C-1)所示。
(上述一般式(C-1)中,Y係表示NHCOO或NHCONH;m與n彼此獨立表示0以上之平均重複單元數,且m+n=20~100;R 3表示碳數1~18之烷基、芳基、或烷芳基)。
作為一般式(C-1)所示單體,可舉例如:使異氰酸甲基丙烯醯氧基乙酯,與聚乙二醇單甲基醚、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單丁基醚、聚丙二醇單甲基醚、聚乙二醇單十二烷基醚等二醇醚單烷基醚進行反應獲得,Y為胺基甲酸酯鍵(NHCOO)的大分子單體;使異氰酸甲基丙烯醯氧基乙酯,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單胺等單醚單胺進行反應獲得,Y為脲鍵(NHCONH)的大分子單體等。
一般式(C)及(C-1)中,Y較佳係使異氰酸酯與胺進行反應時不需要觸媒的脲鍵(NHCONH)。又,一般式(C)及(C-1)中之聚烷二醇鏈,較佳係環氧丙烷與環氧乙烷的無規共聚物。又,一般式(C)及(C-1)中,較佳係R 3為甲基。另外,聚烷二醇鏈的分子量較佳係2,000~4,000,且較佳係m+n=36~90。
構成單位(D)係可與上述單體進行共聚合之單體D所衍生的構成單位。作為單體D,可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系單體;苯乙烯、乙烯甲苯、乙烯吡啶、乙烯基己內酯、乙烯咪唑、α-甲基苯乙烯、醋酸乙烯酯等乙烯基單體等。其中,從分子量控制容易的觀點而言,較佳係使用α-甲基苯乙烯作為單體D。
高分子分散劑(聚合物)中,構成單位(A)之含量為3~55質量%、較佳5~50質量%。若構成單位(A)之含量未滿3質量%,則對碳材料的吸附不足。另一方面,若構成單位(A)之含量超過55質量%,則對有機溶劑的溶解性不足。
聚合物中,構成單位(B)之含量為較佳為30質量%以下、更佳2~25質量%。又,聚合物的胺值係100mgKOH/g以下、較佳3~90mgKOH/g。若構成單位(B)的含量超過30質量%,則有聚合物著色之情形。
聚合物中,構成單位(C)之含量為45~90質量%、較佳50~85質量%。亦即,構成單位(C)係聚合物中含有較多的構成單位。藉由含有較多的構成單位(C),可使聚烷二醇鏈緊密配置。因此,若作為高分子分散劑之聚合物吸附於碳材料,則緊密配置的聚烷二醇鏈成為立體阻礙,妨礙碳材料彼此間接近,可使碳材料穩定地分散。
若聚合物中的構成單位(C)之含量未滿45質量%,則未形成充分的立體阻礙,難以提高分散性。另一方面,若構成單位(C)之含量超過90質量%,則屬於大分子單體之單體C的反應性稍低,故有未聚合而殘存的情形。
聚合物中,構成單位(D)之含量為0.5~20質量%、較佳0.6~16質量%。若構成單位(D)之含量超過0.5質量%,則因其他構成單位的含量相對減少,故作為分散劑的機能降低。
單體A、單體B及單體C分別由一般式(A-1)、一般式(B-1)、及一般式(C-1)所示,且單體D含有α-甲基苯乙烯時,則即使碳材料為高濃度仍不易再凝集,可作成為更穩定分散的碳材料分散液,故較佳。
作為高分子分散劑所使用的聚合物中,利用凝膠滲透層析法(GPC)測定的聚苯乙烯換算的數量平均分子量(Mw)係5,000~20,000、較佳10,000~15,000。若聚合物的數量平均分子量未滿5,000,則由屬於大分子單體之單體C所衍生的構成單位(C)之導入量變少,無法獲得充分之分散穩定性。另一方面,若聚合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超過20,000,則使碳材料分散所必要之高分子分散劑量變得過多,所得碳材料分散液之黏度過度提高。
屬於高分子分散劑之聚合物可利用習知公知方法進行合成。可藉由例如:習知公知的自由基聚合法;使用硫醇等鏈轉移劑調整分子量的聚合法、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法)、可逆性加成斷裂鏈轉移聚合法(RAFT法)、氮氧自由基調控聚合法(NMP法)、有機碲法(TERP法)、碘轉移聚合法(ITP法)、可逆轉移觸媒聚合法(RTCP法)、可逆觸媒媒介聚合法(RCMP法)等活性自由基聚合法;進行合成。其中,從可使主鏈之分子量整齊,且利用添加方法作成A-B嵌段共聚物而言,較佳係活性自由基聚合法。
聚合可為熱聚合及光聚合之任一者,亦可將偶氮系自由基產生劑、過氧化物系自由基產生劑、光敏化劑等添加於聚合反應系統中。聚合形式可為無溶劑、溶液聚合、及乳化聚合之任一者,其中較佳係溶液聚合。藉由將與碳材料分散液所使用之有機溶劑相同的有機溶劑用於溶液聚合,可將聚合反應後之聚合物直接使用於碳材料分散液,故較佳。
例如藉由將前述各單體進行溶液聚合,可獲得目標聚合物(高分子分散劑)。又,藉由於使單體B~D進行聚合所得之反應溶液中,添加氯化苄、氯化萘基甲烷、氯化乙炔甲烷、氯化芘基甲烷、溴化萘基甲烷等鹵化烷基,將構成單位(B)中之胺基進行四級銨鹽化,可將構成單位(B)轉換為構成單位(A)。進而,藉由添加雙(三氟甲碸)醯亞胺鋰鹽、雙(七氟丁碸)醯亞胺鋰鹽等,可將構成四級銨鹽之陰離子(Cl -、Br -)進行離子交換。
原料中及所得分散液中,相對於碳材料100質量份,分散劑之固形份換算的含量較佳係依10~500質量份、更佳30~500質量份。分散劑可於初期調配階段全量裝入,亦可於步驟(1)途中分割投入。原料中及所得分散液中,碳材料含量較佳為10質量%以下、更佳係5質量%以下。又,原料中及所得分散液中,分散劑的含量較佳為30質量%以下、更佳15質量%以下。藉由將碳材料及分散劑的含量分別設為上述範圍,可作成使碳材料更穩定分散的碳材料分散液。相對於碳材料,若分散劑過少,則分散劑無法充分被覆碳材料表面,有分散性稍不足的情形。另一方面,相對於碳材料,若分散劑過多,則碳材料分散液容易增黏,且有固形份中之碳材料之比率相對變低的情形。又,在將分散液使用為油墨或塗佈材的情況,有所形成之塗膜之強度或導電性等物性稍降低的情形。
[液媒體] 作為液媒體可使用水性媒體或有機溶媒。液媒體為水性媒體時,碳材料分散液為水性之分散液。又,在液媒體為有機溶媒時,碳材料分散液為溶劑系(油性)之分散液。
作為水性媒體,可使用水、或水與水溶性有機溶媒之混合溶媒。使用水性媒體作為液媒體之水性的分散液係對環境更友善之分散液。作為水溶性有機溶媒,可舉例如甲醇、乙醇、異丙醇等醇類;乙二醇、丙二醇、甘油等多元醇類;四氫呋喃等醚類;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二乙二醇單甲基醚、二乙二醇單丁基醚、乙二醇二甲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單丙基醚、二丙二醇單甲基醚、三丙二醇單甲基醚等二醇醚類;二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等二醇醚酯類;吡咯啶酮、N-甲基吡咯啶酮、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醯胺、3-丁氧基-N,N-二甲基丙烯醯等之醯胺類;四甲基脲、二甲基1,3-咪唑啉二酮等之脲系溶媒;二甲亞碸、環丁碸等含硫溶媒;1-乙基-3-甲基氯化咪唑鎓等離子液體;等。分散液中之水溶性有機溶媒的含量較佳設為20質量%以下、更佳設為10質量%以下。分散液中之水溶性有機溶媒的含量若超過20質量%,則有分散劑之機能容易降低的情形。
作為水溶性有機溶媒,較佳係使用異丙醇(IPA)或乙醇。若使用此等水溶性有機溶媒,於使用分散液作為油墨或塗佈材時,可提升對基材之濕潤性或塗膜之乾燥性。
[添加劑等] 濕潤混合液及所得分散液中可進一步含有添加劑或樹脂等。作為添加劑,可舉例如水溶性染料、顏料、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抗氧化劑、均塗劑、消泡劑、防腐劑、防霉劑、光聚合起始劑、其他的顏料分散劑等。作為樹脂,可舉例如聚烯烴樹脂、聚鹵化烯烴樹脂、聚酯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醚樹脂、聚乙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乙烯醇樹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聚環氧樹脂、聚酚樹脂、聚脲樹脂、聚醚碸樹脂等。
於濕潤混合液及分散液中,配合步驟(1)及(2)所使用之裝置,較佳係含有消泡劑作為添加劑。若含有消泡劑,可抑制分散處理時之起泡,故分散處理時所賦予之剪切力或衝突力等有效作用,可作成分散性更優越的分散液。
[濕潤混合處理] 步驟(1)係例如使用磁性攪拌器等攪拌裝置將原料進行攪拌及混合,使碳材料等各成分濕潤的濕潤混合液。作為攪拌裝置,可舉例如磁性攪拌器、分散機、砂研磨機、均質機、超音波均質機、磨碎機、珠磨機等裝置。由步驟簡便而言,較佳係藉由磁性攪拌器、分散機及均質機進行攪拌使其濕潤,更佳係組合高壓均質機使其分散。例如,較佳係藉由使用小粒徑珠球之珠磨機進行分散。又,考慮到對奈米碳管等碳材料之損傷,亦可組合濕潤攪拌與高分散的方法。
[碳材料分散液] 含有奈米碳管之碳材料的分散液的吸光度,係由波長300nm起至1,000nm呈現和緩曲線。其中,此曲線(吸光度曲線)係視奈米碳管之分散狀態而大幅變化。例如,短波長側之吸光度係在經微分散之奈米碳管量較多時顯示較大值。另一方面,長波長側之吸光度係在奈米碳管之凝集物量較多時顯示較大值。從而,將短波長側之吸光度(A L)除以長波長側之吸光度(A H)所得的吸光度比(A L/A H)係較佳地反映出液媒體中之碳材料分散狀態。亦即,奈米碳管越細微且均勻分散,則吸光度比越大,奈米碳管若凝集則吸光度比較小。
作為基準之波長W M,係設為短波長側之波長W L、與長波長側之波長W H的中央值(W M=(W L+W H)/2)。由於中央值附近之波長區域中,幾乎不受到碳材料分散狀態的影響,故適合作為評價碳材料分散性的基準。
短波長側之波長W L為由350~550nm之範圍內、較佳350~450nm之範圍內、更佳350~400nm之範圍內任意選擇。上述範圍內之波長下的吸光度係變化明確,雜訊或特異之波峰變化少,可穩定地進行測定。若未滿350nm,則微粒子所造成之光吸收及散射不規則地造成影響,隨著分散進行而波峰大幅變化,難以作為正確指標。另一方面,若超過550nm,則吸光度之變化變得不明確。
長波長側之波長W H為由650~850nm之範圍內、較佳700~850nm之範圍內、更佳700~800nm之範圍內任意選擇。若為上述範圍內之波長,則可確認吸收成分之比例少、散射成分之比例多的粒子的吸光度。又,雜訊或特異之波峰變化少,可穩定地進行測定。若超過850nm,則波峰中混入雜訊而難以測定正確值。另一方面,未滿650nm時,則為不適合作為指標的範圍。
波長W L與波長W H的差較佳為100nm以上、更佳200nm以上。藉由將波長W L與波長W H的差設為100nm以上,可更正確地讀取碳材料之分散性。若波長W L與波長W H的差過小,則有難以精度佳地評價碳材料分散狀態的情形。
分散液之吸光度係視碳材料含量(濃度)而變動。因此,將分散液稀釋而測定所調製之稀薄分散液的吸光度。作為稀釋分散液的稀釋液,較佳係除了不含碳材料以外,使用與對象之碳材料分散液相同組成的空白液。藉由使用此種空白液,可抑制因微粒子之擴散、再凝集、及環境對吸光度的影響,且不易受到屬於使用為分散劑之高分子分散劑的影響,可更正確地測定吸光度。
為了正確地測定吸光度,通常,試料液(稀薄分散液)中之碳材料含量較佳設為0.001~0.01質量%的範圍。若超過0.01質量%,則測定時穿透之雷射散射光量少,有難以正確測定的情形。另一方面,若未滿0.001質量%,則吸光度之值變得過小,難以進行正確的評價或比較。
藉由含有液媒體之稀釋液進行稀釋而得的稀薄分散液於波長W M的吸光度為1.2~2.2、更佳1.5~2.0。若稀薄分散液於波長W M的吸光度未滿1.2,則難以判斷分散狀態。另一方面,超過2.2之吸光度係難以正確地測定。
稀薄分散液中,波長W L之吸光度A L相對於波長W H之吸光度A H的比(A L/A H)值係視波長W H及W L而變動。例如,波長W L=380nm及波長W H=780nm時之「A L/A H」值為「1.60」的情況下,波長W L=400nm及波長W H=700nm時之「A L/A H」值為「1.44」,波長W L=350nm及波長W H=800nm時之「A L/A H」值為「1.78」。又,波長W L=380nm及波長W H=780nm時之「A L/A H」值為「1.65」的情況下,波長W L=400nm及波長W H=700nm時之「A L/A H」值為「1.48」,波長W L=350nm及波長W H=800nm時之「A L/A H」值為「1.85」。
波長W L下之分散液的吸光度,係成為碳材料分散狀態之指標的物性值。另一方面,波長W H下之分散液的吸光度,係成為碳材料凝集狀態之指標的物性值。以波長W L及W H之中央值的波長W M為基準,於以此波長W M的吸光度成為1.2~2.2的方式藉由含有液媒體之稀釋液進行稀釋所得的稀薄分散液中,得到波長W L之吸光度A L相對於波長W H之吸光度A H的比(A L/A H)的值,則可正確地評價此分散液中之碳材料分散狀態。
分散液係在波長W L為380nm、波長W H為780nm、及波長W M為580nm,波長W M下之吸光度為1.5~2.0(較佳1.8±0.02)的情況下,吸光度A L相對於吸光度A H的比(A 380/A 780)較佳為1.60以上、更佳1.65以上。藉由將吸光度比(A 380/A 780)值設為上述範圍,則即使碳材料或分散劑之種類及添加量發生變動,仍可作成實質上不含粗大凝集物、黏度穩定性更優越的分散液。
若吸光度比(A 380/A 780)之值過小,則由於並非奈米碳管細微且均勻分散的狀態,故分散液之黏度穩定性低、含有較多粗大凝集物。吸光度比(A 380/A 780)為1.40以上之本發明分散液,係依使包含奈米碳管之碳材料細微且均勻分散的狀態含有,黏度穩定性良好,且實質上不含粗大凝集物,即使含有細微之凝集物仍為極少量。
在進行分散處理而使碳材料分散於液媒體中的情況,於分散處理之初期階段,由於液媒體中存在較多之碳材料凝集物,故吸光度比較小。然後,隨著分散處理進行,分散劑吸附於奈米碳管,凝集物逐漸分解而吸光度比增大。若凝集物之短邊尺寸未滿100μm,則吸光度比(A 380/A 780)成為1.60以上。若進一步進行分散處理,奈米碳管於液媒體中成為更均勻分散的狀態,吸光度比(A 380/A 780)成為1.65以上。然而,若過度地進行分散處理,則構造遭破壞之奈米碳管發生再凝集,吸光度比(A 380/A 780)降低而成為未滿1.40。
本發明之分散液係即使經過長期間仍黏度不易改變,黏度穩定性(貯藏穩定性)優越。具體而言,以剛調製(分散)後之分散液之25℃的黏度(mPa‧s)為基準,於室溫(25℃)條件下經過10日後之分散液之25℃的黏度(mPa‧s)的變化率通常為15%以下、更佳10%以下、又更佳5%以下。
若於分散液中存在短邊100μm以上之凝集物,在將分散液應用於各種用途時,則難以發揮奈米碳管之導電性或熱傳導性等原有性能,且發生凝集物之成長或沉澱而黏度穩定性及貯藏穩定性容易降低。例如,若將含有短邊100μm以上之凝集物的分散液使用為塗佈材,則有難以進行均勻塗佈的傾向。相對地,本發明之分散液實質上不含有由含奈米碳管之碳材料所形成的粗大凝集物。具體而言,對剛調製(分散)後之分散液及於室溫(25℃)條件下經過10日後之分散液,使用光學顯微鏡,依200倍之倍率觀察5次,短邊100μm以上之凝集物通常完全未確認到。較佳係短邊20μm以上之凝集物之數(平均值)於每1次觀察中為10個以上。更佳係短邊20μm以上之凝集物之數(平均值)於每1次觀察中為1個以上且未滿10個,特佳係短邊20μm以上之凝集物為即使觀察5次仍均未確認到。
(步驟(2)) 步驟(2)係使用高壓均質機對步驟(1)所得濕潤混合液進行分散處理的步驟。藉由對濕潤混合液進行分散處理,可得到目標之碳材料分散液。
[高壓均質機] 作為高壓均質機,係使用高壓均質機(A1)及高壓均質機(A2)之至少任一種。高壓均質機(A1)係使經加壓噴射之濕潤混合液(液狀試料)彼此衝突而進行微粒子化之方式的分散裝置。又,高壓均質機(A2)係將經加壓之濕潤混合液(液狀試料)導入至衝突室而進行微粒子化之分散裝置。作為高壓均質機(A2)之衝突室,例如有:使經加壓之液狀試料衝突至壁部之方式的衝突室;或具備使經加壓之液狀試料衝突之球的球衝突室等。任一種高壓均質機均為使施加了處理壓力之液狀試料衝突至對象而微粒子化後,使其由噴嘴吐出之方式的分散裝置。藉由使用此等高壓均質機對濕潤混合液進行分散處理,可製造凝集物少、黏度穩定性優越的分散液。
作為市售之均質機,可舉例如常光公司製之高壓均質機「NAGS」系列;powrex公司製之高壓均質機「Microfluidizer」系列;Sugino Machine公司製之高壓均質機「Star Burst」系列;吉田機械工業公司製之高壓均質機;SMT公司製之均質機;Ashizawa Finetech公司製之高壓均質機「OMEGA(註冊商標)」系列等。
而且,分散處理係依滿足以下分散條件之方式實施。 [分散條件] 使用高壓均質機(A1)及高壓均質機(A2)之任一者,將對濕潤混合液施加1~100MPa之處理壓力而進行微粒子化、並使其由噴嘴內徑D 1之吐出噴嘴吐出的第1處理實施X次後,使用高壓均質機(A1)及高壓均質機(A2)之任一者,將對濕潤混合液施加120~250MPa之處理壓力而進行微粒子化、並使其由噴嘴內徑D 2之吐出噴嘴吐出的第2處理實施Y次(其中,D 1>D 2,X≧2,2≦Y≦30)。
分散處理時,首先實施第1處理X次,第1處理係使用任一種高壓均質機,對濕潤混合液施加處理壓力而進行微粒子化,並使其由噴嘴內徑D 1之吐出噴嘴吐出。於第1處理時,對濕潤混合液施加之處理壓力為1~100MPa、較佳2~70MPa。藉由將處理壓力設為上述範圍內,可得到凝集物少、黏度穩定性優越的分散液。然後,將經微粒子化之濕潤混合液由噴嘴內徑D 1之吐出噴嘴吐出。噴嘴內徑D 1較佳係0.15~2.0mm、更佳0.15~0.8mm、特佳0.2~0.5mm。又,第1處理之實施次數(X:行程次數)為2次以上。第1處理之實施次數(X)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定,若為50次以下即可。
分散處理中,接續第1處理,實施第2處理Y次,第2處理係使用任一種高壓均質機,對濕潤混合液施加處理壓力而進行微粒子化,並使其由噴嘴內徑D 2之吐出噴嘴吐出。於第2處理時,對濕潤混合液施加之處理壓力為120~250MPa、較佳120~170MPa。若處理壓力過小,則所得分散液含有較多凝集物、難以提升分散液之黏度穩定性。然後,將經微粒子化之濕潤混合液由噴嘴內徑D 2之吐出噴嘴吐出。噴嘴內徑D 2較佳係0.1~1.0mm、更佳0.1~0.4mm、特佳0.1~0.3mm。又,第2處理之實施次數(Y:行程次數)為2次以上且30次以下、較佳3次以上且25次以下。第2處理之實施次數(Y)若過多則所得分散液成為過分散狀態,含有較多凝集物,無法提升黏度穩定性。
第1處理所使用之高壓均質機之吐出噴嘴的噴嘴內徑D 1、與第2處理所使用之高壓均質機之吐出噴嘴的噴嘴內徑D 2係滿足D 1>D 2之關係。亦即,第1處理所使用之高壓均質機之吐出噴嘴的噴嘴內徑D 1係大於第2處理所使用之高壓均質機之吐出噴嘴的噴嘴內徑D 2。如此,藉由使用具有噴嘴內徑不同之吐出噴嘴的高壓均質機分別實施第1處理與第2處理,可得到凝集物少、黏度穩定性優越的分散液。關於噴嘴徑D 1與D 2之差,較佳為0.1mm以上、更佳0.15mm以上。若噴嘴徑之差較小,則有分散效果稍不足的情形。
於調整碳材料之濃度的情況,較佳係配合所使用之碳材料或分散劑之種類,設定分散處理之行程次數。例如較佳係對步驟(2)所得分散液進一步添加碳材料並攪拌,使碳材料融合至分散液後,再次實施步驟(1)及步驟(2)。此時,若作成為相對於最終所得分散液中之碳材料之總量事先投入了適量分散劑的狀態,或於進一步添加碳材料時已添加了適量分散劑的狀態即可。步驟(1)及步驟(2)可分別實施1次以上。視需要進行重複處理,藉此可於有效減少行程次數之下製造高濃度之碳材料分散液。
<製品> 上述本發明之碳材料分散液係含奈米碳管之碳材料實質上不發生粗大凝集物而良好分散,黏度穩定性優越。因此,可活用此種特性而提供以下所示製品。亦即,可提供含有上述碳材料分散液的塗料、油墨、塗佈劑、樹脂成形品材料、導電性材料、熱傳導性材料及抗靜電材料之任一種的製品(第1製品)。又,可提供具備由上述碳材料分散液所形成之皮膜的電池材料及機械零件之任一種製品(第2製品)。
作為調製塗料或油墨的方法,例如有:以成為塗料組成或油墨組成之方式,將溶劑、樹脂、及各種添加物等添加於分散液中的方法;或於市售塗料或油墨中添加分散液的方法等。作為製造分散了含奈米碳管之碳材料的樹脂成形品的方法,例如有:將熔融狀態樹脂材料與分散液混合後,去除液媒體的方法;或對微粉末狀態之樹脂材料添加分散液後,將液媒體去除或使碳材料析出的方法等。 [實施例]
以下根據實施例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等實施例。又,實施例、比較例中之「份」及「%」係在未特別限定之前提下為質量基準。
<材料準備> 準備以下所示奈米碳管(CNT)、分散劑及消泡劑。
(奈米碳管(CNT)) ‧CNT-A:多層CNT,平均徑6~9nm,平均長100~200μm,商品名「JENOTUBE 8c」,JEIO公司製 ‧CNT-B:多層CNT,平均徑5~7nm,平均長50~150μm,商品名「JENOTUBE 6A」,JEIO公司製 ‧CNT-C:多層CNT,平均徑30~50nm,平均長5~12μm,商品名「s40」,SUSN公司製 ‧CNT-D:多層CNT,平均徑9.5nm,平均長1.5μm,商品名「NC7000」,nanocyl公司製 ‧CNT-E:多層CNT,平均徑14~16nm,平均長90~100μm,商品名「K-nanos 400T」,KUMHO公司製 ‧CNT-F:單層CNT,平均徑3~5nm,平均長100~600μm,商品名「SG-101」,日本ZEON公司製
(分散劑) ‧分散劑a:商品名「DYSPERBYK-2012」,BYK-Chemie公司製,固形份40% ‧分散劑b:商品名「FLOWLEN GW-1500」,共榮社化學公司製,固形份100% ‧分散劑c:商品名「Dispex Ultra PA 4550」,BASF公司製,固形份50% ‧分散劑d:商品名「SUNROSE F01MC」,日本製紙公司製,羧甲基纖維素鈉鹽,1質量%水溶液之黏度7~13mPa‧s,醚化度0.65~0.75 ‧分散劑e:商品名「DYSPERBYK-9077」,BYK-Chemie公司製,固形份100%
(消泡劑) ‧商品名「BYK-028」,BYK-Chemie公司製
<分散劑之製造> 依以下所示程序製造分散劑A1、A2、分散劑B1及分散劑C1。
(分散劑A1) (a)大分子單體之合成 於安裝了攪拌機、迴流冷凝器、溫度計、及點滴漏斗的反應裝置中,裝入單末端胺基化聚丙二醇聚乙二醇單甲基醚共聚合體(M41)(商品名「GENAMIN M41/2000」、CLARIANT公司製,實測胺值26.4mgKOH/g)142.5份(0.067mol)並攪拌。於點滴漏斗中裝入甲基丙烯酸-2-異氰酸基乙酯(MOI)(商品名「Karenz MOI」、昭和電工公司製)10.4份(0.067mol),歷時30分鐘滴下於藉由水浴冷卻之反應裝置內。取樣反應溶液一部分施行IR測定,確認到由MOI衍生的異氰酸酯基的吸收消失、及脲鍵生成。又,生成物胺值為0.2mgKOH/g,確認到胺基與異氰酸酯基的反應幾乎完成。又,胺值係利用電位差自動滴定裝置,使用0.1mol/L 2-丙醇性鹽酸溶液進行測定。藉由以上,確認到生成了於其單末端鍵結了甲基丙烯醯基的聚丙二醇聚乙二醇共聚合體(MC-1)。利用以四氫呋喃(THF)為展開溶媒的凝膠滲透層析法(GPC)所測定的MC-1的聚苯乙烯換算之數量平均分子量(Mn)為2,800,分子量分佈(PDI=重量平均分子量(Mw)/數量平均分子量(Mn))為1.09。MC-1係相當於一般式(1)所示單體2的大分子單體,重複單位數n H係全體重複單位數n T之1/2以上。
(b)分散劑之合成 於安裝有攪拌機、迴流冷凝器、溫度計、及氮導入管的反應裝置中,裝入二乙二醇單丁基醚(BDG)95份、MC-1 70份、α-甲基苯乙烯(αMS)2.5份、苯乙烯(St)10.5份、及4-乙烯基吡啶(4VP)17份,一邊進行氮吹泡一邊加溫至75℃。在到達70℃時,添加2,2'-偶氮雙(異丁酸)二甲酯(V-601)(商品名「V-601」、和光純藥公司製)5份,於75℃進行4小時聚合。進一步追加2.5份V-601,於75℃進行4小時聚合,得到含有聚合物的液體。聚合物之Mn為9,600、PDI為1.83,峰頂分子量(PT)為22,700,幾乎未確認到來自使用為原料之MC-1的波峰。又,聚合物之胺值(樹脂純度換算)為86.2mgKOH/g。使用水分計所測定之、含有聚合物之液體的固形份為50.4%。 於安裝有攪拌機、迴流冷凝器、溫度計、及點滴漏斗的反應裝置中,裝入上述聚合物100份。添加BDG 30份而稀釋後,於室溫攪拌10分鐘予以均勻化,得到溶液。於所得溶液中存在來自4VP之胺基0.081mol。將含有BDG10.25g及氯化苄(BzCl)10.25g(0.081mol)的溶液於室溫下、由點滴漏斗歷時30分鐘滴下。滴下後,加溫至80℃並維持5小時,得到含有聚合物(分散劑A1)的液體。所得之含有分散劑A1的液體的固形份為40.2%。又,分散劑A1之胺值為幾乎0mgKOH/g,得知反應定量性地進行而來自4VP之所有胺基已四級銨鹽化。
(分散劑A2) 於安裝有攪拌機、迴流冷凝器、溫度計、及氮導入管的反應裝置中,裝入BDG 95.0份、MC-1 70份、αMS 2.5份、St 10.4份、甲基丙烯酸(MAA)7.7份、及4VP 9.4份,一邊進行氮吹泡一邊加溫至75℃。在到達70℃時,添加V-601 5份,於75℃進行4小時聚合。進一步追加2.5份V-601,於75℃進行4小時聚合,得到含有聚合物(分散劑A2)的液體。分散劑A2(聚合物)之Mn為11,900、PDI為1.88,PT為25,900,幾乎未確認到來自使用為原料之MC-1的波峰。又,分散劑A2之胺值(樹脂純度換算)為50.0mgKOH/g,酸值(樹脂純度換算)為50.0mgKOH/g。此聚合物係於其構造中具有胺基與羧基的兩性離子性之高分子分散劑。含有分散劑A2之液體的固形份為50.9%。
(分散劑B1) (a)大分子單體之合成 於安裝有攪拌機、迴流冷凝器、溫度計、及點滴漏斗的反應裝置中,裝入單末端胺基化聚丙二醇聚乙二醇單甲基醚共聚合體(商品名「Jeffamine M2005」、Huntsman公司製、胺值(實測):28.05mgKOH/g)(M2005)400份(0.2mol)、以及丙二醇單甲基醚醋酸酯(PGMAc)256.32份,於室溫攪拌10分鐘而均勻化。在另一容器中裝入甲基丙烯酸2-異氰酸基乙酯(商品名「Karenz MOI」、昭和電工公司製)(MOI)31.04份(0.2mol)、及PGMAc31.04份,調製得混合液。使用點滴漏斗將所調製的混合液歷時30分鐘滴下於反應裝置內。於剛開始滴下後觀測到和緩的發熱。取樣並施行IR測定,確認到來自MOI的異氰酸酯基的吸收消失、與脲鍵生成,確認到生成了具有α,β-不飽和鍵的大分子單體(A)。使用乾燥機以140℃進行加熱直到達到恆量為止,進行測定及算出之固形份為60.0%。以下依此方法測定及算出固形份。以所得大分子單體(A)作為「MAC-1」。藉由GPC(展開溶媒:四氫呋喃)所測定的聚苯乙烯換算之MAC-1的數量平均分子量(Mn 1)為3,500。以下依此條件測定各種聚合物的分子量。
(b)高分子分散劑之合成 於安裝有攪拌機、迴流冷凝器、溫度計、及氮導入管的反應裝置中,裝入PGMAc 30.8份、MAC-1 179.6份、α-甲基苯乙烯(αMS)3.0份、苯乙烯(St)25.2份、及甲基丙烯酸2-(N,N-二甲胺基)乙酯(DMAEMA)18.0份,一邊進行氮吹泡一邊加溫至70℃。添加2,2'-偶氮雙(異丁酸)二甲酯(商品名「V-601」、和光純藥公司製)(V-601)3.0份,於70℃進行4小時聚合。進一步添加V-601 0.5份,於70℃下進行4小時聚合而得到聚合物(分散劑B1)溶液。分散劑B1(聚合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Mn)為6,400、分子量分佈(分散度(PDI))為2.2,幾乎未確認到來自使用為原料之MAC-1的波峰。又,含有分散劑B1之溶液的固形份為60.8%。進而使用電位差自動滴定裝置,以0.1N鹽酸/異丙醇溶液作為滴定液所測定的聚合物之胺值為41.9 mgKOH/g。
(分散劑C1) 使用已知手法,製造羧甲基纖維素鈉鹽。具體而言,於具備攪拌機之1L不鏽鋼容器中裝入異丙醇(IPA)400g及水60g,一邊以水浴對不鏽鋼容器進行冷卻、一邊投入氫氧化鈉(純度98%)10g。將溶液冷卻至25℃以下後,於攪拌下投入粉碎木漿20g。接著,於15~25℃持續攪拌混合(絲光化)60分鐘,調製鹼性纖維素。接著,一邊攪拌冷卻不鏽鋼容器並保持於15~25℃,一邊投入一氯乙酸/異丙醇=1:2之混合溶液30g,攪拌混合15分鐘。接著,一邊藉由熱水浴加溫不鏽鋼容器,一邊歷時30分鐘攪拌使溶液溫度升溫至70℃。升溫後於65~75℃保持120分鐘並持續攪拌進行醚化反應。反應結束後,藉由乙酸中和未反應之氫氧化鈉,分離生成物後,藉由70%甲醇水溶液進行洗淨而去除副產物。將生成物進行乾燥及粉碎,得到羧甲基纖維素鈉鹽(C1)。將所得羧甲基纖維素鈉鹽之1質量%水溶液之黏度為31mPa‧s、醚化度(DS)為0.84。
醚化度係參考油化學38(11), 962-967, 1989年記載之合成洗劑JIS相關物質試驗方法進行測定。具體而言,精稱羧甲基纖維素鈉鹽約1g並置入於瓷製坩堝中後,以不超過600℃之溫度(550~590℃左右)加熱1小時進行灰化。冷卻至室溫後,連同坩堝整個移至500mL燒杯中並添加水250mL。添加0.05mol/L硫酸水溶液50mL並煮沸30分鐘。冷卻至室溫後,使用0.1mol/L氫氧化鈉對未反應之酸進行滴定。指示劑係使用酚酞。將滴定所使用之0.1mol/L氫氧化鈉量設為「X」mL,由以下式算出醚化度(DS)。 醚化度(DS)=162X/(10000-80X)
<濕潤裝置及分散裝置> 準備以下所示濕潤裝置及分散裝置。 ‧濕潤裝置α1:1/4G砂研磨機,AIMEX公司製 ‧濕潤裝置α2:均質機,SMT公司製 ‧分散裝置A1:高壓均質機,常光公司製,使經加壓噴射之液狀試料彼此衝突而進行微粒子化之方式的高壓均質機 ‧分散裝置A2:高壓均質機,Sugino Machine公司製,將經加壓之液狀試料導入至衝突室而進行微粒子化之方式的高壓均質機
<測定及評價方法> (吸光度之測定及吸光度比之計算) 準備除了不含碳材料以外,與分散液相同組成的空白液。使用所準備之空白液測定基礎線後,測定試料液之吸光度。試料液之吸光度係使用具備光徑長10mm之石英製槽的分光光度計(商品名「日立分光光度計U-3310型」,Hitachi High-Tech Science公司製)進行測定。關於由空白液進行之稀釋,係根據稀釋倍率之變化,作成描繪了波長580nm下之吸光度的標準曲線,算出上述吸光度成為1.8±0.02的稀釋倍率,藉此準備稀釋為目標濃度的分散液。又,亦可於分散前之階段調整為目標之碳成分濃度,或於初期之調配階段調整為滿足上述吸光度之碳成分濃度並進行分散。具體之試料液作成方法係首先於塑膠瓶(聚乙烯製瓶)採集分散液,並根據藉由標準曲線所求得之稀釋倍率,添加適量空白液。使用試管震盪器(Scientific Industries公司製)攪拌30秒,得到波長580nm之吸光度A 580為1.8±0.02的試料液。測定所得試料液之波長380nm之吸光度A 380及波長780nm之吸光度A 780,並算出吸光度比(A 380/A 780)。又,關於使用高揮發性之有機溶劑而調製的分散液,係對石英製槽加蓋而測定吸光度。
(分散液之評價) [黏度之測定及黏度穩定性之評價] 使用具備1∘34'×R24之轉子的E型黏度計,依溫度25℃、轉子旋轉速度100rpm之條件,測定剛分散後之分散液及10日後(於室溫下靜置10日後)之分散液的黏度。又,黏度未滿25mPa‧s之分散液係使用商品名「VISCOMETER TVE-25L」(東機產業公司製)測定黏度。又,黏度25mPa‧s以上之分散液係使用商品名「VISCOMETER TVE-25H」(東機產業公司製)測定黏度。然後,依以下所示評價基準評價分散液之黏度穩定性。 ◎:以剛分散後之黏度為基準,10日後之黏度變化率為未滿5% ○:以剛分散後之黏度為基準,10日後之黏度變化率為5%以上且未滿10% △:以剛分散後之黏度為基準,10日後之黏度變化率為10%以上且未滿15% ╳:以剛分散後之黏度為基準,10日後之黏度變化率為15%以上
[凝集物觀察] 於塑膠瓶(聚乙烯製瓶)採集分散液,並依碳材料濃度成為0.1質量%之方式添加空白液予以稀釋。使用試管震盪器(Scientific Industries公司製)攪拌30秒,得到稀釋液。將所得稀釋液30μL滴下至載玻片上,載置蓋玻片後,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有無凝集物(200倍)。針對剛分散後之分散液及10日後(於室溫下靜置10日後)之分散液,分別製作5次滴下至載玻片的樣本並觀察,依以下所示評價基準評價有無凝集物。 ◎:於5次觀察中,未確認到任何短邊20μm以上的凝集物。 ○:短邊20μm以上的凝集物的數量(平均值)係每1次觀察中為1個以上且未滿10個;於5次觀察中,未確認到任何短邊100μm以上的凝集物。 △:短邊20μm以上的凝集物的數量(平均值)係每1次觀察中為10個以上;於5次觀察中,未確認到任何短邊100μm以上的凝集物。 ╳:於5次觀察中,確認到1個以上之短邊100μm以上的凝集物。
<分散液之調製及評價(1)> (實施例1~30、比較例1~26) 將表1-1及表1-2所示種類及量之各成分(CNT以外)裝入至容量500mL塑膠杯(聚乙烯製杯)中。攪拌至均勻後,添加表1-1及1-2所示種類及量之CNT並再攪拌。於塑膠杯內放入攪拌子,使用磁性攪拌器(表中記載為「攪拌器」)攪拌12小時得到濕潤混合液。對所得濕潤混合液,使用表2-1及2-2所示種類的分散裝置,依表2-1及2-2所示條件實施第1處理。其後,使用表2-1及2-2所示種類的分散裝置,依表2-1及2-2所示條件實施第2處理得到分散液。所得分散液之黏度的測定結果、黏度穩定性的評價結果、及凝集物觀察結果示於表3-1及3-2。
[表1-1]
   CNT 分散劑
種類 量 (份) 種類 量 (份) 量 (份)
實施例1 A 2.0 a 10.0 188.0
實施例2 A 2.0 a 10.0 188.0
實施例3 A 2.0 a 10.0 188.0
實施例4 A 2.0 a 10.0 188.0
實施例5 A 2.0 a 10.0 188.0
實施例6 A 2.0 A1 10.0 188.0
實施例7 A 2.0 A2 8.0 190.0
實施例8 A 2.0 d 2.0 196.0
實施例9 A 2.0 C1 1.0 197.0
實施例10 A 2.0 a 10.0 188.0
實施例11 A 2.0 a 10.0 188.0
實施例12 A 2.0 a 10.0 188.0
實施例13 A 2.0 a 10.0 188.0
實施例14 A 2.0 a 10.0 188.0
實施例15 B 2.0 a 12.5 185.5
實施例16 B 2.0 a 12.5 185.5
實施例17 B 2.0 a 12.5 185.5
實施例18 B 2.0 a 12.5 185.5
實施例19 B 2.0 a 12.5 185.5
實施例20 B 2.0 a 12.5 185.5
實施例21 B 2.0 a 12.5 185.5
實施例22 B 2.0 a 12.5 185.5
實施例23 B 2.0 a 12.5 185.5
實施例24 C 2.0 a 2.0 196.0
實施例25 C 2.0 b 0.8 197.2
實施例26 D 2.0 a 5.0 193.0
實施例27 E 2.0 a 5.0 193.0
實施例28 F 0.8 c 4.8 194.4
[表1-2]
   CNT 分散劑
種類 量 (份) 種類 量 (份) 量 (份)
比較例1 A 2.0 a 10.0 188.0
比較例2 A 2.0 A2 8.0 190.0
比較例3 A 2.0 d 2.0 196.0
比較例4 A 2.0 a 10.0 188.0
比較例5 A 2.0 a 10.0 188.0
比較例6 A 2.0 a 10.0 188.0
比較例7 A 2.0 a 10.0 188.0
比較例8 A 2.0 a 10.0 188.0
比較例9 A 2.0 a 10.0 188.0
比較例10 A 2.0 a 10.0 188.0
比較例11 A 2.0 a 10.0 188.0
比較例12 A 2.0 a 10.0 188.0
比較例13 B 2.0 a 12.5 185.5
比較例14 B 2.0 a 12.5 185.5
比較例15 B 2.0 a 12.5 185.5
比較例16 B 2.0 a 12.5 185.5
比較例17 B 2.0 a 12.5 185.5
比較例18 B 2.0 a 12.5 185.5
比較例19 B 2.0 a 12.5 185.5
比較例20 B 2.0 a 12.5 185.5
比較例21 B 2.0 a 12.5 185.5
比較例22 B 2.0 a 12.5 185.5
比較例23 A 2.0 a 10.0 188.0
比較例24 B 2.0 a 12.5 185.5
實施例29 A 2.0 a 10.0 188.0
比較例25 A 2.0 a 10.0 188.0
實施例30 B 2.0 a 12.5 185.5
比較例26 B 2.0 a 12.5 185.5
[表2-1]
   濕潤步驟 分散步驟 X+Y (次)
第1處理 第2處理
裝置 時間(h) 分散 裝置 噴嘴內徑 D 1(mm) 處理壓力 (MPa) 行程次數X (次) 分散 裝置 噴嘴內徑 D 2(mm) 處理壓力 (MPa) 行程次數Y (次)
實施例1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3 5
實施例2 攪拌器 12 A1 0.3 2-50 10 A2 0.1 150 3 13
實施例3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7 9
實施例4 攪拌器 12 A1 0.3 2-50 10 A2 0.1 150 7 17
實施例5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5 7
實施例6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5 7
實施例7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5 7
實施例8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5 7
實施例9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5 7
實施例10 攪拌器 12 A2 0.3 25 2 A1 0.15 120-140 7 9
實施例11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1 0.15 120-140 7 9
實施例12 攪拌器 12 A1 0.44 2-50 2 A1 0.15 120-140 7 9
實施例13 攪拌器 12 A2 0.3 25 2 A2 0.1 150 7 9
實施例14 攪拌器 12 A1 0.44 2-50 2 A2 0.1 150 7 9
實施例15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5 7
實施例16 攪拌器 12 A1 0.3 2-50 10 A2 0.1 150 5 15
實施例17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10 12
實施例18 攪拌器 12 A1 0.3 2-50 10 A2 0.1 150 10 20
實施例19 攪拌器 12 A2 0.3 25 2 A1 0.15 120-140 10 12
實施例20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1 0.15 120-140 10 12
實施例21 攪拌器 12 A1 0.44 2-50 2 A1 0.15 120-140 10 12
實施例22 攪拌器 12 A2 0.3 25 2 A2 0.1 150 10 12
實施例23 攪拌器 12 A1 0.44 2-50 2 A2 0.1 150 10 12
實施例24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2 4
實施例25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2 4
實施例26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7 9
實施例27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3 5
實施例28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5 7
[表2-2]
   濕潤步驟 分散步驟 X+Y (次)
第1處理 第2處理
裝置 時間 (h) 分散 裝置 噴嘴內徑 D 1(mm) 處理壓力 (MPa) 行程次數X (次) 分散 裝置 噴嘴內徑 D 2(mm) 處理壓力 (MPa) 行程次數Y (次)
比較例1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2
比較例2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2
比較例3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2
比較例4 攪拌器 12 A1 0.3 2-50 30 30
比較例5 攪拌器 12 A2 0.3 25 2 2
比較例6 攪拌器 12 A2 0.3 25 30 30
比較例7 攪拌器 12 A2 0.3 25 2 A1 0.44 2-50 7 9
比較例8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1 0.44 2-50 7 9
比較例9 攪拌器 12 A1 0.44 2-50 2 A1 0.3 2-50 7 9
比較例10 攪拌器 12 A1 0.44 2-50 2 A2 0.3 25 7 9
比較例11 攪拌器 12 A2 0.3 25 2 A1 0.3 2-50 7 9
比較例12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3 25 7 9
比較例13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2
比較例14 攪拌器 12 A1 0.3 2-50 30 30
比較例15 攪拌器 12 A2 0.3 25 2 2
比較例16 攪拌器 12 A2 0.3 25 30 30
比較例17 攪拌器 12 A2 0.3 25 2 A1 0.44 2-50 10 12
比較例18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1 0.44 2-50 10 12
比較例19 攪拌器 12 A1 0.44 2-50 2 A1 0.3 2-50 10 12
比較例20 攪拌器 12 A1 0.44 2-50 2 A2 0.3 25 10 12
比較例21 攪拌器 12 A2 0.3 25 2 A1 0.3 2-50 10 12
比較例22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3 25 10 12
比較例23 攪拌器 12 A2 0.1 150 3 3
比較例24 攪拌器 12 A2 0.1 150 3 3
實施例29 攪拌器 12 A1 0.3 2-50 30 A2 0.1 150 3 33
比較例25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40 42
實施例30 攪拌器 12 A1 0.3 2-50 30 A2 0.1 150 5 35
比較例26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40 42
[表3-1]
   黏度(mPa‧s) 黏度穩定性 凝集物觀察
剛分散後 10日後
實施例1 28.9 27.8
實施例2 25.1 24.5
實施例3 8.7 8.6
實施例4 8.1 8.0
實施例5 9.6 9.4
實施例6 16.8 16.6
實施例7 14.9 14.8
實施例8 118.3 119.1
實施例9 168.8 171.1
實施例10 9.0 8.7
實施例11 9.2 9.0
實施例12 7.3 7.2
實施例13 8.4 8.3
實施例14 6.1 6.0
實施例15 46.1 45.7
實施例16 42.7 41.6
實施例17 7.2 7.1
實施例18 7.0 7.0
實施例19 7.7 7.6
實施例20 8.1 8.0
實施例21 5.7 5.5
實施例22 6.3 6.2
實施例23 5.0 5.0
實施例24 2.1 2.1
實施例25 1.1 1.1
實施例26 5.3 5.1
實施例27 4.3 4.1
實施例28 41.1 42.5
[表3-2]
   黏度(mPa‧s) 黏度穩定性 凝集物觀察
剛分散後 10日後
比較例1 38.7 55.1 × ×
比較例2 91.5 106.2 × ×
比較例3 194.9 161.7 × ×
比較例4 45.0 63.4 × ×
比較例5 36.5 52.2 × ×
比較例6 43.1 60.1 × ×
比較例7 41.8 49.7 × ×
比較例8 40.7 47.7 × ×
比較例9 39.6 47.4 × ×
比較例10 40.3 48.1 × ×
比較例11 42.0 50.8 × ×
比較例12 42.1 50.3 × ×
比較例13 67.1 79.7 × ×
比較例14 76.5 89.9 × ×
比較例15 63.8 76.5 × ×
比較例16 74.9 90.4 × ×
比較例17 71.1 83.8 × ×
比較例18 69.3 80.4 × ×
比較例19 67.4 79.1 × ×
比較例20 68.0 79.1 × ×
比較例21 71.1 84.4 × ×
比較例22 72.2 87.2 × ×
比較例23
比較例24
實施例29 23.8 23.8
比較例25 16.1 22.0 × ×
實施例30 41.0 39.8
比較例26 38.2 50.8 × ×
<分散液之評價及評價(2)> (比較例27) 將表4所示種類及量之各成分(CNT以外)裝入至1/4G砂研磨機(AIMEX公司製)之容器中。以分散器攪拌至均勻後,添加表4所示種類及量之CNT並再攪拌。添加平均徑2.0mm之氧化鋯珠球1,000份,於依速度900rpm攪拌下,使用砂研磨機進行表5所示處理時間之濕潤步驟。其後,將氧化鋯珠球分離去除而得到濕潤混合液。將所得濕潤混合液之黏度的測定結果、黏度穩定性的評價結果、及凝集物觀察結果示於表6。
(實施例31) 將表4所示種類及量之各成分(CNT以外)裝入至1/4G砂研磨機(AIMEX公司製)之容器中。以分散器攪拌至均勻後,添加表4所示種類及量之CNT並再攪拌。添加平均徑2.0mm之氧化鋯珠球1,000份,於依速度900rpm攪拌下,使用砂研磨機進行表5所示處理時間之濕潤步驟。其後,將氧化鋯珠球分離去除而得到濕潤混合液。將所得濕潤混合液使用表5所示種類之分散裝置,依表5所示條件實施第1處理。其後,使用表5所示種類之分散裝置,依表5所示條件實施第2處理而得到分散液。將所得分散液之黏度的測定結果、黏度穩定性的評價結果、及凝集物觀察結果示於表6。
(實施例32) 將表4所示種類及量之各成分(CNT以外)裝入至容量500mL塑膠杯(聚乙烯製杯)。攪拌至均勻後,添加表4所示種類及量之CNT並再攪拌。於塑膠杯內放入攪拌子,使用磁性攪拌器攪拌1小時後,以均質機(SMT公司製)處理2次而得到濕潤混合液。對所得濕潤混合液使用表5所示種類之分散裝置,依表5所示條件實施第1處理。其後,使用表5所示種類之分散裝置,依表5所示條件實施第2處理而得到分散液。將所得分散液之黏度的測定結果、黏度穩定性的評價結果、及凝集物觀察結果示於表6。
(實施例33及34) 將表4所示種類及量之各成分(CNT以外)裝入至容量500mL塑膠杯(聚乙烯製杯)。攪拌至均勻後,添加表4所示種類及量之CNT並再攪拌。於塑膠杯內放入攪拌子,使用磁性攪拌器攪拌12小時得到濕潤混合液。對所得濕潤混合液使用表5所示種類之分散裝置,依表5所示條件實施第1處理。其後,使用表5所示種類之分散裝置,依表5所示條件實施第2處理而得到分散液。將所得分散液之黏度的測定結果、黏度穩定性的評價結果、及凝集物觀察結果示於表6。
[表4]
   CNT 分散劑 消泡劑 IPA
種類 量 (份) 種類 量 (份) 量 (份) 量 (份) 量 (份)
比較例27 A 2.5 a 12.5 0.25 222.25 12.5
實施例31 A 2.5 a 12.5 0.25 222.25 12.5
實施例32 A 2.5 a 12.5 235.00
實施例33 A 2.5 a 12.5 235.00
實施例34 A 2.5 a 12.5 235.00
[表5]
   濕潤步驟 分散步驟 X+Y (次)
第1處理 第2處理
裝置 時間(h) 分散 裝置 噴嘴內徑 D 1(mm) 處理壓力 (MPa) 行程次數 X(次) 分散 裝置 噴嘴內徑 D 2(mm) 處理壓力 (MPa) 行程次數 Y(次)
比較例27 α1 4
實施例31 α1 4 A1 0.3 2-50 2 A2 0.1 150 2 4
實施例32 攪拌器+α2 1h+2行程 A1 0.3 2-50 2 A2 0.1 150 2 4
實施例33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5 7
實施例34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10 12
[表6]
   黏度(mPa‧s) 黏度穩定性 凝集物觀察
剛分散後 10日後
比較例27 59.1 69.9 × ×
實施例31 9.1 9.0
實施例32 28.6 27.1
實施例33 8.9 8.8
實施例34 8.2 8.1
(實施例35) 將表7所示種類及量之各成分(CNT以外)裝入至容量500mL塑膠杯(聚乙烯製杯)。攪拌至均勻後,添加表7所示種類及量之CNT並再攪拌。於塑膠杯內放入攪拌子,使用磁性攪拌器攪拌12小時得到濕潤混合液。對所得濕潤混合液使用分散裝置A1,依噴嘴內徑D 10.3mm、處理壓力2~50MPa之條件進行第1處理(i)2行程。其後,使用分散裝置A2,依噴嘴內徑D 20.1mm、處理壓力150MPa之條件進行第2處理(i)2行程,得到分散液。對所得分散液添加表7所示種類及量之CNT並再攪拌。於塑膠杯內放入攪拌子,使用磁性攪拌器攪拌12小時得到濕潤混合液。對所得濕潤混合溶液,使用分散裝置A1,依噴嘴內徑D 10.3mm、處理壓力2~50MPa之條件進行第1處理(ii)2行程。其後,使用分散裝置A2,依噴嘴內徑D 20.1mm、處理壓力150MPa之條件進行第2處理(ii)4行程,得到分散液。將所得分散液之黏度的測定結果、黏度穩定性的評價結果、及凝集物觀察結果示於表8。
[表7]
   CNT 分散劑 追加CNT
種類 量 (份) 種類 量 (份) 種類 種類 量 (份)
實施例35 A 2.0 C1 1.25 196.25 A 0.5
[表8]
   黏度(mPa‧s) 黏度穩定性 凝集物觀察
剛分散後 10日後
實施例35 239.1 244.8
(參考例) 以實施例35作為基準考慮時,可舉例如於初期調配時並未裝入分散劑全量,而是於濕潤步驟(ii)前分割添加的手法,或於第2次分散步驟中依與第1次分散步驟不同之裝置、條件進行處理的手法等(例如於第1處理(ii)、第2處理(ii)僅使用分散裝置A1或A2,於所有分散步驟中僅使用分散裝置A1或A2,將噴嘴內徑D 1設為0.44mm、噴嘴內徑D 2設為0.15mm等)。不僅依任一方法調製碳分散液時,可得到實施例範圍之物性值的分散液。進而,亦可進行此操作複數次,提高碳材料濃度。
測定實施例及比較例所製造之一部分分散液之吸光度,算出吸光度比(A 380/A 780)。結果示於表9。如表9所示,吸光度比之值越高,則黏度穩定性越良好,有未確認到凝集物之傾向。從而,吸光度比之值越高,則分散性越良好。
[表9]
   吸光度比 (A 380/A 780) 黏度(mPa‧s) 黏度穩定性 凝集物觀察
剛分散後 10日後
實施例1 1.681 28.9 27.2
實施例2 1.746 25.1 24.5
實施例3 1.835 8.7 8.6
實施例4 1.862 8.1 8.0
實施例5 1.768 9.6 9.4
實施例6 1.841 16.8 16.6
實施例7 1.844 14.9 14.8
實施例8 1.800 118.3 119.1
實施例9 1.851 168.8 171.1
實施例14 1.822 6.1 6.0
實施例15 1.780 46.1 45.7
實施例16 1.785 42.7 41.6
實施例17 1.859 7.2 7.1
實施例18 1.886 7.0 7.0
實施例26 1.841 5.3 5.1
實施例27 1.817 4.3 4.1
比較例1 1.355 38.7 55.1 × ×
比較例2 1.409 91.5 106.2 × ×
比較例3 1.411 194.9 161.7 × ×
比較例27 1.373 59.1 69.9 × ×
實施例31 1.711 9.1 9.0
實施例32 1.681 28.6 27.1
實施例33 1.776 8.9 8.8
實施例34 1.855 8.2 8.1
<分散液之調製及評價(3)> (實施例36~41、比較例28~31) 使用NMP作為水性液媒體,將表10所示種類及量之各成分(CNT以外)裝入至容量500mL塑膠杯(聚乙烯製杯)。攪拌至均勻後,添加表10所示種類及量之CNT並再攪拌。於塑膠杯內放入攪拌子,使用磁性攪拌器攪拌12小時得到濕潤混合液。對所得濕潤混合液使用表11所示種類之分散裝置,依表11所示條件實施第1處理。其後,使用表11所示種類之分散裝置,依表11所示條件實施第2處理而得到分散液。將所得分散液之吸光度比(A 380/A 780)、黏度的測定結果、黏度穩定性的評價結果、及凝集物觀察結果示於表12。
(實施例42) 使用NMP作為水性液媒體,將表10所示種類及量之各成分(CNT以外)裝入至容量500mL塑膠杯(聚乙烯製杯)。攪拌至均勻後,添加表10所示種類及量之CNT並再攪拌。於塑膠杯內放入攪拌子,使用磁性攪拌器攪拌1小時後,使用均質機(SMT公司製)處理2次,得到濕潤混合液。對所得濕潤混合液使用表11所示種類之分散裝置,依表11所示條件實施第1處理。其後,使用表11所示種類之分散裝置,依表11所示條件實施第2處理而得到分散液。將所得分散液之吸光度比(A 380/A 780)、黏度的測定結果、黏度穩定性的評價結果、及凝集物觀察結果示於表12。
[表10]
   CNT 分散劑 NMP
種類 量 (份) 種類 量 (份) 量 (份)
實施例36 A 2.0 B1 17.0 181.0
實施例37 A 2.0 B1 17.0 181.0
實施例38 A 2.0 B1 17.0 181.0
實施例39 C 6.0 e 3.6 190.4
實施例40 C 6.0 e 3.6 190.4
實施例41 C 6.0 e 3.6 190.4
實施例42 A 2.0 B1 17.0 181.0
比較例28 A 2.0 B1 17.0 181.0
比較例29 A 2.0 B1 17.0 181.0
比較例30 C 6.0 e 3.6 190.4
比較例31 C 6.0 e 3.6 190.4
[表11]
   濕潤步驟 分散步驟 X+Y (次)
第1處理 第2處理
裝置 時間(h) 分散裝置 噴嘴內徑 D 1(mm) 處理壓力 (MPa) 行程次數 X(次) 分散裝置 噴嘴內徑 D 2(mm) 處理壓力 (MPa) 行程次數 Y(次)
實施例36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5 7
實施例37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10 12
實施例38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15 17
實施例39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5 7
實施例40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7 9
實施例41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9 11
實施例42 攪拌器+α2 1h+2行程 A1 0.3 2-50 2 A2 0.1 150 2 4
比較例28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2
比較例29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40 42
比較例30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2
比較例31 攪拌器 12 A1 0.3 2-50 2 A2 0.1 150 40 42
[表12]
   吸光度比 (A 380/A 780) 黏度(mPa‧s) 黏度穩定性 凝集物觀察
剛分散後 10日後
實施例36 1.786 27.0 28.1
實施例37 1.829 26.5 27.0
實施例38 1.855 26.2 26.5
實施例39 1.736 3.5 3.7
實施例40 1.791 3.2 3.3
實施例41 1.839 3.0 3.0
實施例42 1.675 76.8 86.0
比較例28 1.436 96.8 138.4 × ×
比較例29 1.571 65.5 104.8 × ×
比較例30 1.512 22.9 26.7 × ×
比較例31 1.598 6.3 9.1 × ×
如以上,藉由依吸光度比(A 380/A 780)成為1.60以上之方式進行分散處理,則即使組成或分散製程不同,仍可使含奈米碳管之碳材料的原有性能充分發揮,可得到黏度穩定性優越、且實質上未觀察到凝集物的分散液。
(應用例1-1:規模增大時之製造方法) 將分散劑a 1,000份及水8,800份裝入至容量20L不鏽鋼容器中。以分散機攪拌至均勻,於攪拌下逐次少量添加CNT-A 200份後再攪拌。使用均質機(SMT公司製),依循環形式進行相當於4次行程的處理而充分混合。接著,使用具備內徑0.44mm噴嘴之高壓均質機(常光公司製),依處理壓力2~50MPa之條件以循環形式、相當於10次行程之時間進行高壓處理。其後,使用具備內徑0.1mm噴嘴之高壓均質機(Sugino Machine公司製),依處理壓力150MPa之條件,以循環形式、相當於5次行程之時間進行高壓處理。所得分散液之吸光度比(A 380/A 780)成為1.811。又,所得分散液之黏度為9.1mPa‧s、10日後黏度為8.8mPa‧s。黏度穩定性的評價結果、及凝集物觀察結果均為「◎」。
(應用例2-1:電池材料(負極)) 製造鋰離子電池之負極時,使用以下材料。 [負極活性劑] ‧石墨烯(富士軟片和光純藥公司製) ‧一氧化矽(富士軟片和光純藥公司製) [黏結劑] ‧10%聚丙烯酸水溶液(商品名「CLPA-C07」,富士軟片和光純藥公司製) ‧羧甲基纖維素(商品名「CMC DAICEL2200」,DAICEL MIRAIZU公司製)
將一氧化矽15份、石墨烯85份、實施例7製造之分散液3份、10%聚丙烯酸水溶液30份、及羧甲基纖維素2份,使用行星式混合機進行混合,以得到負極材料之乾燥後之基重量成為15mg/cm 2的方式,使用施用器將負極材料塗佈於厚20μm銅箔上。放入於設定為120℃之烤箱中30分鐘使其乾燥後,藉由輥壓器進行軋延得到負極。所得負極之體積電阻率為0.2Ω‧cm。
(應用例2-2:電池材料(負極)) 除了使用比較例2製造之分散液以外,其餘與上述應用例2-1同樣地製造負極。所製造之負極之體積電阻率為0.6Ω‧cm。由以上可知,藉由使用分散評價良好的分散液,可製造體積電阻率較小的負極。
(應用例3-1:抗靜電塗佈劑) 將實施例7製造之分散液100g及高分子黏結劑(商品名「NeoPac R-9699」,楠本化成公司製,丙烯酸胺基甲酸乙酯樹脂)100g、及純水800g裝入塑膠杯中,以分散器進行攪拌得到抗靜電塗佈劑。將所得抗靜電塗佈劑於厚38μm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東麗製)表面上,依乾燥後之塗膜成為0.5μm之方式,使用棒塗機進行塗佈。放入於設定為80℃之烤箱中10分鐘使其乾燥後,得到抗靜電塗佈膜。所得薄膜之表面電阻率為7×10 7Ω/cm 2
(應用例3-2:抗靜電塗佈劑) 除了使用比較例2製造之分散液以外,其餘與上述應用例3-1同樣地製造抗靜電塗佈膜。所製造之薄膜之表面電阻率為9×10 8Ω/cm 2。由以上可知,藉由使用分散評價良好的分散液,可製造表面電阻率值較小的抗靜電塗佈膜。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可製造可用作為顯示高導電性或高熱傳導性等特性的塗料、油墨、樹脂成形品等的構成材料,並適合於電池材料、電子零件盤、IC晶片用蓋、電磁波屏障、汽車用構件、機器人用零件等各種用途的碳材料分散液。

Claims (5)

  1. 一種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係具有:將含有含奈米碳管之碳材料、分散劑及液媒體的原料進行攪拌處理,得到濕潤混合液的步驟(1);與使用高壓均質機對上述濕潤混合液進行分散處理的步驟(2);上述高壓均質機係下述任一者:使經加壓噴射之上述濕潤混合液彼此衝突而進行微粒子化之方式的高壓均質機(A1);及將經加壓之上述濕潤混合液導入至衝突室而進行微粒子化之方式的高壓均質機(A2);依滿足以下分散條件之方式對上述濕潤混合液進行分散處理;[分散條件]使用上述高壓均質機(A1)及上述高壓均質機(A2)之任一者,將對上述濕潤混合液施加1~100MPa之處理壓力而進行微粒子化、並使其由噴嘴內徑D1之吐出噴嘴吐出的第1處理實施X次後,使用上述高壓均質機(A1)及上述高壓均質機(A2)之任一者,將對上述濕潤混合液施加120~250MPa之處理壓力而進行微粒子化、並使其由噴嘴內徑D2之吐出噴嘴吐出的第2處理實施Y次,其中,D1>D2,X≧2,2≦Y≦30。
  2. 如請求項1之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其中,噴嘴內徑D1為0.15~2.0mm,噴嘴內徑D2為0.1~1.0mm。
  3. 如請求項1之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液媒體為水、或水與水溶性有機溶媒之混合溶媒;上述分散劑為纖維素衍生物或高分子分散劑; 上述纖維素衍生物係1質量%水溶液之黏度為20~500mPa‧s,且醚化度為0.5~0.9;上述高分子分散劑係含有:選自由2-乙烯基吡啶、4-乙烯基吡啶、1-乙烯基咪唑及此等之四級銨鹽所構成群之至少一種單體1所衍生的構成單位(1)5~40質量%;由下述一般式(1)所示單體2所衍生之構成單位(2)50~80質量%;及可與上述單體1及上述單體2進行共聚合之單體3所衍生之構成單位(3)0.5~40質量%;上述單體3係含有α-甲基苯乙烯及(甲基)丙烯酸;上述高分子分散劑係上述α-甲基苯乙烯所衍生之構成單位的含量為0.5~5質量%,上述(甲基)丙烯酸所衍生之構成單位的含量為0.5~30質量%,並為數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20,000之聚合物;
    Figure 111134829-A0305-02-0061-1
    上述一般式(1)中,R1表示氫原子或甲基;A表示O或NH;X表示伸乙基或伸丙基;Y表示O、NHCOO或NHCONH;R2彼此獨立表示氫原子或甲基,n表示20~100之平均重複單位數,R3表示氫原子或甲基;其中,R2為氫原子之重複單位數nH係全體重複單位數nT之1/2以上。
  4. 如請求項1之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液媒體係實質上不含水之水溶性有機溶媒; 上述分散劑係含有下述一般式(A)所示單體A所衍生之構成單位(A)3~55質量%、下述一般式(B)所示單體B所衍生之構成單位(B)30質量%以下、下述一般式(C)所示單體C所衍生之構成單位(C)45~90質量%、及可與此等單體進行共聚合之單體D所衍生之構成單位(D)0.5~20質量%;上述分散劑係胺值100mgKOH/g以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20,000的聚合物;
    Figure 111134829-A0305-02-0062-2
    上述一般式(A)中,R表示氫原子或甲基;A表示O或NH;B表示伸乙基或伸丙基;R1與R2係彼此獨立表示甲基或乙基;Ar表示苯基、萘基、蒽基或芘基;X表示氯原子、溴原子、雙(三氟甲基)磺醯亞胺或雙(九氟丁磺醯基)醯亞胺;
    Figure 111134829-A0305-02-0062-3
    上述一般式(B)中,R表示氫原子或甲基;A表示O或NH;B表示伸乙基或伸丙基;R1與R2彼此獨立表示甲基或乙基;
    Figure 111134829-A0305-02-0063-4
    上述一般式(C)中,R表示氫原子或甲基;A表示O或NH;Q表示伸乙基或甲基伸乙基;Y表示O、NHCOO或NHCONH;m與n彼此獨立表示0以上之平均重複單元數,且m+n=20~100;R3表示碳數1~18之烷基、芳基或烷芳基。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原料中,相對於上述碳材料100質量份,上述分散劑之含量為10~500質量份;上述原料中,上述碳材料之含量為10質量%以下;上述原料中,上述分散劑之含量為30質量%以下。
TW111134829A 2021-10-04 2022-09-15 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 TWI8209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63554 2021-10-04
JP2021-163554 2021-10-04
JP2022006678A JP7098077B1 (ja) 2021-10-04 2022-01-19 カーボン材料分散液の製造方法
JP2022-006678 2022-0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9340A TW202319340A (zh) 2023-05-16
TWI820912B true TWI820912B (zh) 2023-11-01

Family

ID=82356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4829A TWI820912B (zh) 2021-10-04 2022-09-15 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098077B1 (zh)
KR (1) KR20240060730A (zh)
CN (1) CN118055904A (zh)
TW (1) TWI820912B (zh)
WO (1) WO2023058313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3976A (zh) * 2009-08-27 2012-05-30 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 碳填料用分散剂
TW201231389A (en) * 2010-10-08 2012-08-01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reparation of dispersions containing carbon nanotubes
CN105074966A (zh) * 2013-02-22 2015-11-18 拜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含碳纳米管的分散体及其在电极制造中的用途
CN106458599A (zh) * 2014-05-30 2017-02-22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碳纳米管分散液及制造方法、复合材料用组合物制造方法、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及成型体
TW201708102A (zh) * 2015-02-25 2017-03-01 Toray Industries 碳奈米管分散液及導電性薄膜之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74084A (ja) 2009-01-28 2010-08-12 Panasonic Corp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を含有するインク
KR101700355B1 (ko) 2014-05-22 2017-01-2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탄소 나노 튜브의 제조 방법과, 탄소 나노 튜브의 분산 조성물
JP2020194625A (ja) 2019-05-24 2020-12-03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池用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分散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6860740B1 (ja) 2020-04-27 2021-04-21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分散液、それを用いた二次電池電極用組成物、電極膜、および二次電池。
WO2022009805A1 (ja) 2020-07-09 2022-01-13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ボン材料分散液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3976A (zh) * 2009-08-27 2012-05-30 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 碳填料用分散剂
TW201231389A (en) * 2010-10-08 2012-08-01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reparation of dispersions containing carbon nanotubes
CN105074966A (zh) * 2013-02-22 2015-11-18 拜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含碳纳米管的分散体及其在电极制造中的用途
CN106458599A (zh) * 2014-05-30 2017-02-22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碳纳米管分散液及制造方法、复合材料用组合物制造方法、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及成型体
TW201708102A (zh) * 2015-02-25 2017-03-01 Toray Industries 碳奈米管分散液及導電性薄膜之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98077B1 (ja) 2022-07-08
TW202319340A (zh) 2023-05-16
CN118055904A (zh) 2024-05-17
WO2023058313A1 (ja) 2023-04-13
KR20240060730A (ko) 2024-05-08
JP2023054746A (ja) 2023-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22331B (zh) 碳材料分散液及其使用
JP2018535284A (ja)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分散液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381757B2 (ja) カーボン材料分散液
US9399719B2 (en) High carbon nanotube content fluids
EP3954720A1 (en) Dispersion composition for carbon nanotube
WO2007145185A1 (ja) 導電性ポリマー分散液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導電性ポリマー分散液
TWI820912B (zh) 碳材料分散液之製造方法
TW202404896A (zh) 碳材料分散液及其使用
JP6755218B2 (ja) ナノカーボン分散液
Peng et al. Electrostatic‐Assembly of Carbon Nanotubes (CNTs) and Polymer Particles in Water: a Facile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Dispersion of CNTs in Thermoplastics
CN118103324A (zh) 碳材料分散液和其应用
CN117157358B (zh) 碳材料分散液
TW202125883A (zh) 石墨烯分散液及正極糊
JP7262068B1 (ja) カーボン材料分散液及びその使用
JP2019107623A (ja) 分散剤組成物
WO2023286793A1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電極用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分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