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3239B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3239B
TWI803239B TW111109136A TW111109136A TWI803239B TW I803239 B TWI803239 B TW I803239B TW 111109136 A TW111109136 A TW 111109136A TW 111109136 A TW111109136 A TW 111109136A TW I803239 B TWI803239 B TW I8032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otor
control unit
link membe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9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3946A (zh
Inventor
藤久保誠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3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39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3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323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10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over or beside driven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7/00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 B62M7/12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with the engine beside or within the driven 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Control Of The Air-Fuel Ratio Of Carburet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二輪機車(1),其具備有:車體骨架(20);動力單元(41),其具有馬達(44)及收納馬達(44)的擺動骨架(50);連桿構件(70),其可搖動地連接車體骨架(20)及擺動骨架(50);及PCU(80),其經由三相線(90)連接於馬達(44)且被固定於連桿構件(70)。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跨坐型車輛。 本案係根據2021年3月30日於日本所提出申請之特願2021-058088號主張優先權,且於本說明書中引用其內容。
例如專利文獻1所揭示,有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有車輛行駛用之馬達、及控制馬達的動力控制單元。在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車輛中,動力控制單元係配置於中間通道之內部,馬達係設於擺動單元。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6825122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隨著連接馬達與動力控制單元的三相線等電線之長度增加,則會引起車輛成本之上升、重量增加、及組裝作業之複雜化。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可縮短連接至行駛用之馬達的電線。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1)本發明之一態樣的跨坐型車輛,其具備有:車體骨架(20);動力單元(41),其具有馬達(44)及收納上述馬達(44)的外殼(50);連桿構件(70),其可搖動地連接上述車體骨架(20)及上述外殼(50);及控制單元(80),其經由電線(90)連接於上述馬達(44),且被固定於上述連桿構件(70)。
根據上述構成,藉由將可成為動力單元與車體骨架之間的死區的連桿構件周邊之空間作為控制單元之配置空間,則可有效地靈活利用,並且相較於將控制單元配置於車體側的構成,則控制單元靠近至馬達,而可期求縮短連接控制單元與馬達的電線。
(2)於上述(1)之態樣中,上述控制單元(80)亦可被固定於上述連桿構件(70)之上面(73a)。
根據上述構成,藉由連桿構件覆蓋控制單元之下面,則可保護控制單元來自下方所飛來之飛石等飛來物。
(3)於上述(1)或(2)之態樣中,上述控制單元(80)亦可被連結於上述連桿構件(70),且於上述控制單元(80)與上述連桿構件(70)之間,介設有彈性構件(87)。
根據上述構成,其可藉由彈性構件吸收連桿構件之振動及變形,以抑制其傳遞至控制單元。藉此,則可抑制外力施加於控制單元。
(4)於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態樣中,上述控制單元(80)亦可具有殼體(81)、及收納於上述殼體(81)的控制基板(82),上述殼體(81)係沿既定方向結合於上述連桿構件(70),上述控制基板(82)係在上述既定方向上被配置於上述殼體(81)與上述連桿構件(70)之結合部的相反側。
根據上述構成,相較於將控制基板配置於殼體與連桿構件之結合部相同側的構成,其可使自結合部施加於控制單元的應力不易被傳遞至控制基板。
(5)於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態樣中,上述電線(90)亦可具有:馬達連接部(91),其被連接於上述馬達(44)之定子;及導入部(92),其自上述控制單元(80)被導入至上述外殼(50)內,且連接於上述馬達連接部(91);上述外殼(50)具有隔壁(62),該隔壁(62)係用以區劃接線空間(59a)及導入空間(59b);該接線空間(59a)係用以配置上述馬達連接部(91)與上述導入部(92)的接線部;該導入空間(59b)係連通於上述外殼(50)之外部並且將上述導入部(92)自上述外殼(50)之外部導入,上述導入部(92)係經由密封構件(66)而被插通於上述隔壁(62)。
根據上述構成,當將電線導入至接線空間內時,可在使接線空間自連通於外部的導入空間獨立的狀態下將電線之導入部自導入空間延伸至接線空間內。藉此,其可抑制馬達連接部及導入部之接線部進水。
(6)於上述(1)至(5)中任一項之態樣中,上述控制單元(80)亦可具有設於外表面且沿車輛之前後方向延伸的冷卻翼片(83)。
根據上述構成,由於可使行駛風通過冷卻翼片之間隙,因此可期求提高控制單元之空冷效果。
(7)於上述(1)至(6)中任一項之態樣中,更進一步具有:座墊(4),其被上述車體骨架(20)所支撐;及電池(6),其配置於上述座墊(4)之下方;上述控制單元(80)之至少一部分係被配置於上述電池(6)之下方;上述電池(6)係被配置成在長邊方向相對於車輛之上下方向朝前後方向傾斜的狀態。
根據上述構成,相較於在電池之長邊方向沿上下方向的狀態下配置電池的構成,其可確保相對於伴隨著連桿構件之搖動所位移之控制單元的間隙。因此,其可設為適合於將控制單元固定於連桿構件之構成的電池之配置。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根據本發明,其可縮短連接於行駛用之馬達的電線。
以下,根據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對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構成被賦予相同之符號。並且,其有省略該等構成之重複說明的情形。此外,在以下之說明中前後上下左右等之方向,係設為與在以下說明之車輛的方向相同。換言之,上下方向係與鉛垂方向一致,左右方向係與車寬方向一致。此外,在以下說明所用的圖中,箭頭UP顯示上方,箭頭FR顯示前方,箭頭LH顯示左側。
[第一實施形態] 圖1為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的左側視圖。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1係一跨坐型車輛。二輪機車1係具有乘坐於座墊4上之乗坐人員放置腳部的腳踏板5的速克達型之車輛。二輪機車1具有前輪2、後輪3、車體骨架20、車輛殼體30、包含動力單元41的單元擺動式之後懸吊裝置40、動力控制單元(PCU:Power Control Unit)80、包含連接動力單元41與PCU80的電線的三相線90(參照圖3)、及動力單元41之電源即電池6。
前輪2係軸支於前輪懸吊裝置10之左右一對前叉11之下端部。前輪懸吊裝置10係可轉向地被支撐於車體骨架20之前端。於前輪懸吊裝置10之上部,安裝有轉向用之把手桿12。
車體骨架20具有頭管21、下降骨架22、底部骨架23、及後骨架24,且其等構件係藉由焊接等而一體地被接合。頭管21係配置於車體骨架20之前端。下降骨架22係結合於頭管21。下降骨架22係自頭管21朝下方延伸。底部骨架23係於左右設置一對。底部骨架23係結合於下降骨架22之下端部。底部骨架23係自下降骨架22之下端部朝後方延伸。後骨架24係於左右設置一對。後骨架24係結合於底部骨架23之後端部。後骨架24係自一對底部骨架23之後端部朝上方且後方延伸。一對後骨架24係支撐座墊4。於各後骨架24之前下部,設置有朝後方突出的支架25。但是,支架25亦可自底部骨架23之後部朝後方突出。一對支架25係支撐第一樞軸77(參照圖3)。
車輛殼體30係藉由複數個外部裝飾板所構成。車輛殼體30具有前殼體31、把手殼體32、腿部護板33、底部殼體34、及後殼體35。前殼體31係以覆蓋頭管21之方式所設置。把手殼體32係以覆蓋把手桿12之中央部分之方式所設置。腿部護板33係以覆蓋下降骨架22並且自前方覆蓋駕駛者之腿部之方式所設置。底部殼體34係以覆蓋底部骨架23之方式所設置。於底部殼體34之上面,形成有乘坐人員放置腳部的腳踏板5。後殼體35係自底部殼體34朝後上方延伸。後殼體35係以自前方及車寬方向外側覆蓋後骨架24之方式所設置。於後殼體35之上部,配置有座墊4。再者,構成車輛殼體30的複數個外部裝飾板,不需要分割為上述之各個部分,亦可以跨越各部分之邊界之方式所配置,或者亦可藉由複數個外部裝飾板來構成各部分。
後懸吊裝置40係具有:動力單元41;連結動力單元41與車體骨架20的連桿構件70;介設於車體骨架20與動力單元41之間的後避震器42。
圖2為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之後下部的立體圖。再者,於圖2中,顯示將殼體部52(後述)拆除的狀態。 如圖2所示,動力單元41係將配置於後輪3左側之驅動源即行駛用之馬達44、支撐馬達44的擺動骨架50、及將馬達44之輸出減速後傳達至後輪3之車軸的動力傳遞機構46一體化而成的擺動式動力單元。
圖3為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之後下部的左側視圖。圖4為自上方觀察第一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之後下部的圖。再者,於圖3中,顯示將後述之殼體部52拆除後的狀態。此外,在圖4中利用沿圖3之IV-IV線的剖面來顯示動力單元。 如圖4所示,擺動骨架50係收納馬達44的中空狀之外殼。擺動骨架50係在俯視時形成為L字狀,且配置為自後輪3之前方空間橫跨至左側空間。擺動骨架50具有:箱狀之本體部51,其朝車寬方向外側(左側)開放;及殼體部52,其自車寬方向之外側將本體部51之開口封閉,並且形成擺動骨架50之左側面。其等本體部51及殼體部52係藉由複數個螺栓被連結而一體化。
如圖3及圖4所示,擺動骨架50具有:馬達收納部55,其具有配置馬達44的馬達配置空間58;及配線部56,其具有自馬達收納部55延伸之三相線90所通過的配線空間59。馬達收納部55係形成於擺動骨架50之後部且位於後輪3之左側。馬達收納部55係藉由本體部51及殼體部52所形成。馬達收納部55係模仿圓柱狀之馬達的外形而形成為圓筒狀。馬達收納部55係使馬達44之輸出軸突出於車寬方向內側。於馬達收納部55,自車寬方向內側結合有動力傳遞機構46。配線部56係自擺動骨架50之前部橫跨前後方向之中間部所形成,且與馬達收納部55形成一體。於配線部56之前端,形成有連通配線空間59與擺動骨架50之外部的開口部53。開口部53係於前後方向貫通本體部51。
擺動骨架50具有:區隔壁61,其用以區隔馬達配置空間58與配線空間59;隔壁62,其將配線空間59區劃為接線空間59a及導入空間59b;凸起部63,其設於接線空間59a;及左右一對之懸掛臂64,其設於擺動骨架50之前端。
區隔壁61係自本體部51之右側壁朝左側立設而成。區隔壁61係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且連接於本體部51之上壁及下壁,並且相對於殼體部52在至少一部分間隔有間隙之方式所形成。
隔壁62係用以區劃隔著區隔壁61而與馬達配置空間58鄰接的接線空間59a、及開口有開口部53的導入空間59b。隔壁62係沿上下方向及車寬方向延伸,且在配線部56之內面以遍及全周之方式連結。隔壁62係具有位於車寬方向之內側且設於本體部51的內側部62a、及位於車寬方向之外側且設於殼體部52的外側部62b。內側部62a及外側部62b係藉由將本體部51及殼體部52相互地連結,而使在內側部62a的殼體部52側之端緣與在外側部62b的本體部51側之端緣對接以形成單一之隔壁62。
如圖2所示,於隔壁62之內側部62a中之殼體部52側的端緣,形成有缺口65。於缺口65配置有密封構件66,用以將接線空間59a與導入空間59b之連通氣密性地隔斷。藉此,隔壁62及密封構件66係用以將通過開口部53而連通於外部的導入空間59b與接線空間59a以及馬達配置空間58之連通隔斷。於密封構件66,在上下方向並排設置有三相線90之各電線所插通的索環67。
如圖4所示,凸起部63係自本體部51之右側壁朝殼體部52側(左側)突出。一對凸起部63係於上下方向隔著間隔設置一對。於各凸起部63之前端,連結有後述之端子台94。
如圖2及圖4所示,一對懸掛臂64係自本體部51朝前方突出。一對懸掛臂64係以隔著本體部51之開口部53的方式於車寬方向隔著間隔所設置。懸掛臂64係經由具有既定之彈性的襯套來支撐第二樞軸78。於懸掛臂64,經由第二樞軸78連結有連桿構件70,該連桿構件70係可繞沿車寬方向之軸轉動。
圖5為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連桿構件的立體圖。如圖3及圖5所示,連桿構件70係可上下搖動地連接車體骨架20之後下部與擺動骨架50。連桿構件70具有:第一樞軸外筒71,其貫通有被車體骨架20之支架25所支撐的第一樞軸77;第二樞軸外筒72,其貫通有被擺動骨架50之一對懸掛臂64所支撐的第二樞軸78;第一連桿臂73,其連結第一樞軸外筒71及第二樞軸外筒72;及第二連桿臂74,其於第一連桿臂73之車寬方向外側自第一樞軸外筒71朝後方延伸且連結於第二樞軸78。
第一樞軸外筒71及第二樞軸外筒72,分別與後輪3之車軸平行地延伸。第一樞軸外筒71係經由圓筒狀之襯套被外插於第一樞軸77。第二樞軸外筒72係較第一樞軸外筒71配置於後方且下方。第二樞軸外筒72係配置於一對懸掛臂64之間。第二樞軸外筒72係外插於被懸掛臂64所支撐的第二樞軸78。
如圖5所示,第一連桿臂73係於左右設置一對。一對第一連桿臂73係於車寬方向隔著間隔所配置。一對第一連桿臂73係配置在相對於車輛之車寬中心的車寬方向之兩側。一對第一連桿臂73係相互且平行地延伸。第一連桿臂73係形成為方筒狀。第一連桿臂73係藉由焊接等自下方結合於第一樞軸外筒71。第一連桿臂73係具有一面自第一樞軸外筒71朝下方延伸一面彎曲而朝後方延伸的前部、及自前部之後端大致水平地朝後方延伸的後部。第一連桿臂73係藉由焊接等自前方結合於第二樞軸外筒72。
第一連桿臂73具有大致水平地延伸且朝向上方的上面73a。於上面73a朝上方突設有連結PCU80的圓筒凸台75。圓筒凸台75係於每個第一連桿臂73上於前後方向隔著間隔設置有一對。藉此,於整個連桿構件70設置有4個圓筒凸台75。
第二連桿臂74係左右設置一對。一對第二連桿臂74係相對於一對第一連桿臂73配置於車寬方向之兩外側。第二連桿臂74係藉由焊接等自下方結合於第一樞軸外筒71。第二連桿臂74係在相對於第一連桿臂73而於車寬方向隔著間隔的狀態下與第一連桿臂73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二連桿臂74係形成為朝車寬方向內側開口的槽形。第二連桿臂74之後端部係位於相對於第二樞軸外筒72之兩端的車寬方向外側。於第二連桿臂74之後端部,形成有與第二樞軸外筒72同軸的貫通孔。如圖4所示,第二連桿臂74之後端部係在與第二樞軸外筒72之間以隔著懸掛臂64之方式所配置。第二連桿臂74之後端部係連結於第二樞軸78之端部。
如圖3及圖4所示,PCU80係將馬達驅動器即PDU(Power Drive Unit)、控制PDU之ECU(Electric Control Unit)等之控制基板82收納於殼體81的控制裝置。此外,亦具有將自電池6所供給的直流電力轉換為既定之電壓的DC-DC轉換器亦一併被收納於殼體81的情形。PCU80係經由三相線90連接於馬達44。
殼體81係形成為長方體狀。殼體81係以外表面之6面朝前後上下左右之方式所配置。於殼體81設置有冷卻翼片83及連結部84。冷卻翼片83係立設於殼體81之外表面。冷卻翼片83係於殼體81之上面沿前後方向延伸。於本實施形態中,冷卻翼片83係設於殼體81之上面整體。
連結部84係自殼體81朝前方及後方突出。連結部84係於殼體81之前面及後面之各下部,於車寬方向隔著間隔設置一對。於連結部84朝上下方向貫通有螺栓等之連結構件86所插通的連結孔84a(參照圖6)。
PCU80係配置於連桿構件70之上方。PCU80係在自上方觀察之俯視下被配置於第一樞軸外筒71及第二樞軸外筒72之間。PCU80係以自連桿構件70朝車寬方向外側不突出之方式所配置。PCU80係在俯視時與連桿構件70之一對第一連桿臂73相重疊。PCU80係於上下方向結合於連桿構件70。PCU80係藉由自上方插通於連結部84之連結孔84a的連結構件86,而被連結固定於第一連桿臂73之圓筒凸台75。藉此,PCU80係直接固定於第一連桿臂73之上面73a。
圖6為圖4之VI-VI線的剖面圖。 如圖6所示,於PCU80與連桿構件70之間插入有彈性構件87。彈性構件87係圓筒狀之橡膠襯套,且介設於連結部84之連結孔84a與連結構件86之間。彈性構件87係自連結部84之內周面與連結構件86之軸部之間,連續地設於連結部84之上面與連結構件86之頭部之間、及連結部84之下面與圓筒凸台75之上端面之間。藉此,PCU80係被設為在彈性構件87之彈性範圍內相對於連桿構件70可位移。
如圖3所示,控制基板82係在將基板本體之表背面朝向上下方向的狀態下配置於殼體81內。控制基板82係於上下方向上配置在殼體81與連結部84之相反側。亦即,由於連結部84係設於殼體81之下部,因此控制基板82係配置於殼體81內之上部。
如圖3及圖4所示,三相線90係自PCU80之殼體81朝前方延伸且通過擺動骨架50前端之開口部53,進入至擺動骨架50之內部。三相線90係在擺動骨架50之內部延伸且連接於馬達44。三相線90具有:馬達連接部91,其連接於馬達44之定子;及導入部92,其自PCU80被導入至擺動骨架50內且接線於馬達連接部91。馬達連接部91係自馬達44朝後方延伸。馬達連接部91係通過擺動骨架50之區隔壁61與殼體部52之間,橫跨馬達配置空間58及接線空間59a之兩空間而配置。導入部92係在配線空間59中經由密封構件66被插通於隔壁62,藉此配置成橫跨氣密性地將相互連通予以隔斷的接線空間59a及導入空間59b之兩空間。具體而言,形成導入部92的三相之電線,係分別通過密封構件66之索環67(參照圖2)以貫通隔壁62。
馬達連接部91及導入部92係於端子台94上相互地接線。端子台94係在接線空間59a被連結於一對凸起部63。端子台94係連接各個之馬達連接部91及導入部92之各相彼此的端子。
如圖1所示,電池6係配置於座墊4之下方。於電池6之下方,配置有PCU80之至少一部分。於本實施形態中,電池6係前後配置一對,且於前方之電池6之下方配置有PCU80。電池6皆形成為長方體狀,且彼此設為相同之構成。電池6係以設置把手之頂面較設置端子之底面位於上方之方式且以4個側面中之2面朝向車寬方向外側之方式所配置。電池6係在車輛側面觀察時形成為頂面及底面位於長邊方向兩端的矩形狀。電池6係以在車輛側面觀察時長邊方向相對於上下方向朝前後方向傾斜之方式朝斜後上方配置。一對電池6係配置為相互地平行,且以後方之電池6其底面較前方之電池6底面位於上方之方式所配置。藉此,電池6係以在側面觀察時自下方外接於一對電池6的虛擬線L1為朝斜後上方延伸之方式所配置。一對電池6被串聯地接線且經由未圖示之電線電性連接於PCU80。於此情形下,電池6亦可經由接線盒連接於PCU80。
如以上所說明,本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1,具有固定於連桿構件70的PCU80。根據該構成,藉由將可成為動力單元41與車體骨架20之間的死區(dead space)的連桿構件70周邊之空間作為PCU80之配置空間有效地加以靈活利用,並且相較於將PCU配置於中間通道內側等之車體側的構成,則PCU80靠近至馬達44,可期求縮短連接PCU80與馬達44的三相線90。
此外,PCU80係固定於連桿構件70之第一連桿臂73之上面73a。根據該構成,藉由連桿構件70覆蓋PCU80之下面,可保護PCU80來自下方所飛來之飛石等飛來物。
於PCU80與連桿構件70之間,介設有彈性構件87。根據該構成,可藉由彈性構件87吸收連桿構件70之振動及變形,以抑制其傳遞至PCU80。藉此,其可抑制外力施加於PCU80。
PCU80之殼體81係於上下方向結合於連桿構件70。控制基板82係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於殼體81之與連結部84相反側。根據上述構成,相較於將控制基板82配置於殼體81之與連結部84相同側的構成,可使自殼體81與連桿構件70之結合部施加於PCU80的應力不易被傳遞至控制基板82。
三相線90具有:馬達連接部91,其連接於馬達44之定子;及導入部92,其自PCU80被導入至擺動骨架50內且接線於馬達連接部91。擺動骨架50具有隔壁62,該隔壁62係用以區劃接線空間59a及導入空間59b,該接線空間59a係用以配置馬達連接部91與導入部92的接線部,該導入空間59b係連通於擺動骨架50之外部並且將導入部92自擺動骨架50之外部導入。導入部92係經由密封構件66而被插通於隔壁62。根據該構成,當將三相線90引入至接線空間59a時,可在使接線空間59a自連通於外部的導入空間59b獨立的狀態下將三相線90之導入部92自導入空間59b延伸至接線空間59a。藉此,其可抑制馬達連接部91及導入部92之接線部進水。
PCU80具有設於外表面且沿前後方向延伸的冷卻翼片83。根據該構成,由於可使行駛風通過冷卻翼片83之間隙,因此可期求提高PCU80之空冷效果。
PCU80之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於電池6之下方。電池6係在長邊方向相對於上下方向朝前後方向傾斜的狀態下所配置。根據該構成,相較於在電池6之長邊方向沿上下方向的狀態下配置電池6的構成,可確保相對於伴隨連桿構件70之擺動所位移之PCU80的間隙。因此,其可設為適合於將PCU80固定於連桿構件70之構成的電池6之配置。
[第二實施形態] 其次,參照圖7,對第二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圖7為顯示第二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的左側視圖。 如圖7所示,第二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1A,係在車輛側面觀察時座墊4下方之一對電池6以長邊方向相對於上下方向朝前後方向傾斜之方式朝前斜上方所配置的內容上與第一實施形態不同。再者,在以下所說明以外的構成,係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
一對電池6係配置為相互地平行,且以後方電池6之底面較前方電池6底面位於上方之方式所配置。藉此,電池6係以在側面觀察時自下方外接於一對電池6的虛擬線L2朝斜後上方延伸之方式所配置。根據該構成,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可設為適合於將PCU80固定於連桿構件70之構成的電池6之配置。
再者,本發明不被受限定於參照圖式所說明之上述實施形態,其可於該技術範疇內考慮各種之變形例。 例如,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本發明係適用於二輪機車,但是本發明之適用範圍並不被限定於此。本發明可適用於除了二輪機車外亦包含三輪機車之供駕駛者騎跨於車體上進行乘坐的所有跨坐型車輛。此外,本發明不僅可如上述實施形態般適用於僅具有馬達作為動力源的電動車輛,亦可適用於具有引擎及馬達作為動力源的電動混合車輛。
此外,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PCU80係配置於連桿構件70之上方,但是其不被限定於此構成。PCU80亦可配置於連桿構件70之下方,或者亦可以藉由連桿構件自車寬方向之兩側夾持之方式所配置。
此外,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於PCU80與連桿構件70之間插設有外插於連結構件86的橡膠襯套作為彈性構件,但是彈性構件之構成不被限定於此。彈性構件亦可例如以被夾持於PCU80之殼體底面與連桿構件之間之方式所配置。
此外,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PCU80係通過連桿構件70之一對第一連桿臂73之間朝下方露出,但是其不被限定於此構成。例如,連桿構件除了連桿臂外,亦可具有自下方覆蓋PCU的構件。
此外,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於擺動骨架50內之隔壁62設置有密封構件66,但是其不被限定於此構成。例如,密封構件亦可以封閉擺動骨架前端之開口部之方式所配置。
此外,在不超出本發明之實質內容之範圍內,可適當地將上述實施形態之構成要素置換為周知之構成要素。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可縮短連接於行駛用之馬達的電線。
1:二輪機車(跨坐型車輛) 2:前輪 3:後輪 4:座墊 5:腳踏板 6:電池 10:前輪懸吊裝置 11:前叉 12:把手桿 20:車體骨架 21:頭管 22:下降骨架 23:底部骨架 24:後骨架 25:支架 30:車輛殼體 31:前殼體 32:把手殼體 33:腿部護板 34:底部殼體 35:後殼體 40:後懸吊裝置 41:動力單元 42:後避震器 44:馬達 46:動力傳遞機構 50:擺動骨架(外殼) 51:本體部 52:殼體部 53:開口部 55:馬達收納部 56:配線部 58:馬達配置空間 59:配線空間 59a:接線空間 59b:導入空間 61:區隔壁 62:隔壁 62a:內側部 62b:外側部
63:凸起部
64:懸掛臂
65:缺口
66:密封構件
67:索環
70:連桿構件
71:第一樞軸外筒
72:第二樞軸外筒
73:第一連桿臂
73a:上面
74:第二連桿臂
75:圓筒凸台
77:第一樞軸
78:第二樞軸
80:PCU(動力控制單元)
81:殼體
82:控制基板
83:冷卻翼片
84:連結部
84a:連結孔
86:連結構件
90:三相線(電線)
91:馬達連接部 92:導入部 94:端子台
圖1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的左側視圖。 圖2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之後下部的立體圖。 圖3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之後下部的左側視圖。 圖4係自上方觀察第一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之後下部的圖。 圖5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連桿構件的立體圖。 圖6係圖4之VI-VI線的剖面圖。 圖7係顯示第二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的左側視圖。
20:車體骨架
24:後骨架
25:支架
40:後懸吊裝置
41:動力單元
44:馬達
50:擺動骨架(外殼)
51:本體部
55:馬達收納部
56:配線部
58:馬達配置空間
59:配線空間
59a:接線空間
59b:導入空間
61:區隔壁
62:隔壁
62a:內側部
64:懸掛臂
66:密封構件
70:連桿構件
74:第二連桿臂
77:第一樞軸
78:第二樞軸
80:PCU(動力控制單元)
81:殼體
82:控制基板
83:冷卻翼片
84:連結部
86:連結構件
90:三相線(電線)
91:馬達連接部
92:導入部
94:端子台

Claims (7)

  1.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有: 車體骨架(20); 動力單元(41),其具有馬達(44)及收納上述馬達(44)的外殼(50); 連桿構件(70),其可搖動地連接上述車體骨架(20)及上述外殼(50);及 控制單元(80),其經由電線(90)連接於上述馬達(44),且被固定於上述連桿構件(70)。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控制單元(80)係被固定於上述連桿構件(70)之上面(73a)。
  3.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控制單元(80)係被連結於上述連桿構件(70),且 於上述控制單元(80)與上述連桿構件(70)之間,介設有彈性構件(87)。
  4.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控制單元(80)具有殼體(81)、及收納於上述殼體(81)的控制基板(82), 上述殼體(81)係沿既定方向結合於上述連桿構件(70), 上述控制基板(82)係在上述既定方向上被配置於上述殼體(81)與上述連桿構件(70)之結合部的相反側。
  5.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電線(90)具有: 馬達連接部(91),其被連接於上述馬達(44)之定子;及 導入部(92),其自上述控制單元(80)被導入至上述外殼(50)內,且接線於上述馬達連接部(91); 上述外殼(50)具有隔壁(62),該隔壁(62)係用以區劃接線空間(59a)及導入空間(59b);該接線空間(59a)係用以配置上述馬達連接部(91)與上述導入部(92)的接線部;該導入空間(59b)係連通於上述外殼(50)之外部並且將上述導入部(92)自上述外殼(50)之外部導入, 上述導入部(92)係經由密封構件(66)而被插通於上述隔壁(62)。
  6.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控制單元(80)具有設於外表面且沿車輛之前後方向延伸的冷卻翼片(83)。
  7.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更進一步具有: 座墊(4),其被上述車體骨架(20)所支撐;及 電池(6),其配置於上述座墊(4)之下方; 上述控制單元(80)之至少一部分係被配置於上述電池(6)之下方; 上述電池(6)係被配置成在長邊方向相對於車輛之上下方向朝前後方向傾斜的狀態。
TW111109136A 2021-03-30 2022-03-14 跨坐型車輛 TWI8032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8088 2021-03-30
JP2021-058088 2021-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3946A TW202243946A (zh) 2022-11-16
TWI803239B true TWI803239B (zh) 2023-05-21

Family

ID=83458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9136A TWI803239B (zh) 2021-03-30 2022-03-14 跨坐型車輛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454104B2 (zh)
CN (1) CN117043048A (zh)
TW (1) TWI803239B (zh)
WO (1) WO2022209661A1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47811A (ja) * 2009-03-27 2010-11-04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式鞍乗型車両
JP2016037059A (ja) * 2014-08-05 2016-03-22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用スイングアーム
CN105705408A (zh) * 2013-11-06 2016-06-2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式电动车
JP2017081327A (ja) * 2015-10-27 2017-05-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TW201919937A (zh) * 2017-09-29 2019-06-01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跨騎型車輛
WO2020044684A1 (ja) * 2018-08-28 2020-03-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CN111164001A (zh) * 2017-09-29 2020-05-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蓄电池配置结构及跨骑型车辆
CN111278722A (zh) * 2017-09-29 2020-06-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电动车辆
EP3674186A1 (en) * 2017-09-29 2020-07-01 Honda Motor Co., Ltd. Saddled electric vehicle
CN111377017A (zh) * 2018-12-25 2020-07-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电动车辆
CN111867925A (zh) * 2018-03-28 2020-10-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电动车辆
CN111902334A (zh) * 2018-04-02 2020-11-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TW202100405A (zh) * 2019-02-13 2021-01-01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跨坐型電動車輛
TW202104008A (zh) * 2019-07-10 2021-02-01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跨騎型電動車輛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47811A (ja) * 2009-03-27 2010-11-04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式鞍乗型車両
CN105705408A (zh) * 2013-11-06 2016-06-2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式电动车
JP2016037059A (ja) * 2014-08-05 2016-03-22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用スイングアーム
JP2017081327A (ja) * 2015-10-27 2017-05-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CN111164001A (zh) * 2017-09-29 2020-05-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蓄电池配置结构及跨骑型车辆
TW201919937A (zh) * 2017-09-29 2019-06-01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跨騎型車輛
CN111278722A (zh) * 2017-09-29 2020-06-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电动车辆
EP3674186A1 (en) * 2017-09-29 2020-07-01 Honda Motor Co., Ltd. Saddled electric vehicle
CN111867925A (zh) * 2018-03-28 2020-10-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电动车辆
CN111902334A (zh) * 2018-04-02 2020-11-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WO2020044684A1 (ja) * 2018-08-28 2020-03-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CN111377017A (zh) * 2018-12-25 2020-07-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电动车辆
TW202100405A (zh) * 2019-02-13 2021-01-01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跨坐型電動車輛
TW202104008A (zh) * 2019-07-10 2021-02-01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跨騎型電動車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209661A1 (zh) 2022-10-06
CN117043048A (zh) 2023-11-10
WO2022209661A1 (ja) 2022-10-06
JP7454104B2 (ja) 2024-03-21
TW202243946A (zh) 2022-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43687B2 (ja) 鞍乗り型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JP5745301B2 (ja) スロットルセンサの取り付け構造
US20080257632A1 (en) Electric component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vehicle,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arranging electric component in vehicle
CN111867927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TWI266708B (en) Battery holding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
JP6990302B2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WO2020183571A1 (ja) 鞍乗型車両
JP532563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11114676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TWI803239B (zh) 跨坐型車輛
JP6952867B2 (ja) 鞍乗型車両の制御ユニット配置構造
CN111902339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JP2011031714A (ja) 電装品取付け装置
JP734057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7448577B2 (ja) 鞍乗型車両
TWI570020B (zh) Electric locomotive
JP7296421B2 (ja) 車両
JP7302458B2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CN112770964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CN112874671B (zh) 跨乘型电动车辆
CN217348053U (zh) 车辆
JP2020192921A (ja) 鞍乗型車両
JP2021169276A (ja) 鞍乗型車両の収納構造
JP5679608B2 (ja) 騎乗型電動乗物
JP2023046904A (ja) 鞍乗り型車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