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5541B - 預浸體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預浸體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5541B
TWI795541B TW108109643A TW108109643A TWI795541B TW I795541 B TWI795541 B TW I795541B TW 108109643 A TW108109643 A TW 108109643A TW 108109643 A TW108109643 A TW 108109643A TW I795541 B TWI795541 B TW I7955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preg
viscosity
epoxy resin
resin composition
hou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9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2221A (zh
Inventor
水澤知希
藤原𨺓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2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2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5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554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24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 C08J5/241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using inorganic fibres
    • C08J5/243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using inorganic fibres using carbon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0405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 C08J5/042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with carbon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poxy resins;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poxy resins;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08J2363/02Polyglycidyl ethers of bis-phen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poxy resins;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08J2363/04Epoxynovola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
    • C08J2429/1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etals or ketal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of unsaturated acetals or ketals or by after-treatment of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6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poxy resins;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08J2463/02Polyglycidyl ethers of bis-pheno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於貼附·積層作業中短時間且低壓力下的操作性優異的預浸體。為了解決所述課題,本發明包含以下的構成。一種預浸體,其具有強化纖維與環氧樹脂組成物,所述預浸體中纖維含有率為90質量%以下,且滿足以下的條件(a)及條件(b)。(a)於將預浸體的平均厚度設為D(其中,D為3 μm以上)時,位於自預浸體的單側的表面起深度為D/4~3D/4的部位(I)處所存在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25℃下的黏度為50,000 Pa·s以上且300,000 Pa·s以下。(b)位於自預浸體的兩面各自的表面至深度0.5 μm的部位(II)中,至少單側的部位(II)處所存在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25℃下的黏度為10,000 Pa·s以上且40,000 Pa·s以下。

Description

預浸體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於作為用以製造適於運動用途、航空宇宙用途、一般產業用途等的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中間基材的預浸體中,貼附·積層作業中的操作性、特別是表面的高接著性優異的預浸體及其製造方法。
包含強化纖維與基質樹脂的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由於輕量且高強度、高剛性,故以運動用途為代表而廣泛用於航空宇宙用途或一般產業用途等。於運動用途中,高爾夫球桿用桿或釣魚竿、自行車框架等大多是將強化纖維複合材料成形為管狀體而使用,且廣泛已知有如下方法:於將所需量的預浸體纏繞於心軸(mandrel)等芯材而製成積層體後,藉由加熱使預浸體進行硬化,取出芯材來獲得管狀體。
於此種成形方法中,預浸體的操作性中特別重要的是預浸體的接著性(黏性),於其不充分的情況下,芯材與預浸體或預浸體彼此的貼附性變差,於積層體產生剝離或隆起。特別是於釣魚竿或自行車框架等的成形中,大多是藉由手工作業將預浸體貼附於芯材,就作業性或作業效率的方面而言,要求即便藉由手工作業亦於短時間且低壓力下容易地進行貼附。於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3中,作為改善預浸體的接著性的方法,提出將室溫下的黏度較高的樹脂層配置於預浸體表面的方法。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0-22921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6-264137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1-19043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3的方法適於花費充分的時間與壓力來進行貼附作業的情況,但不適於短時間且低壓力下的貼附。一般而言,為了提昇短時間且低壓力下的預浸體的接著性,有時採用使樹脂黏度降低的方法,於將低黏度樹脂配置於預浸體表面的情況下,存在如下問題:表層樹脂的向預浸體內部的沈入快,預浸體的接著性隨時間經過而大幅降低。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於貼附·積層作業中短時間且低壓力下的操作性優異的預浸體。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所述課題,本發明的預浸體包含以下的構成。
一種預浸體,其具有強化纖維與環氧樹脂組成物,所述預浸體中纖維含有率為90質量%以下,且滿足以下的條件(i)及條件(ii)。 (i)初期預浸體黏性為1.4 kgf以上。 (ii)72小時後的預浸體黏性為0.7 kgf以上。
或者,本發明的預浸體包含以下的構成。一種預浸體,其具有強化纖維與環氧樹脂組成物,所述預浸體中纖維含有率為90質量%以下,且滿足以下的條件(a)及條件(b)。 (a)於將預浸體的平均厚度設為D(其中,D為3 μm以上)時,位於自預浸體的表面起深度為D/4~3D/4的部位(I)處所存在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25℃下的黏度為50,000 Pa·s以上且300,000 Pa·s以下。 (b)位於自預浸體的兩面各自的表面至深度0.5 μm的部位(II)中,至少單側的部位(II)處所存在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25℃下的黏度為10,000 Pa·s以上且40,000 Pa·s以下。另外,本發明的預浸體的製造方法包含以下的構成。
一種預浸體的製造方法,其於具有片狀強化纖維、與25℃下的黏度為50,000 Pa·s以上且300,000 Pa·s以下的環氧樹脂組成物A的預浸體前驅物的至少單面,以滿足以下的條件(c)、條件(d)、條件(e)的方式配置25℃下的黏度為10,000 Pa·s以上且40,000 Pa·s以下的環氧樹脂組成物B。 (c)預浸體的纖維含有率為90質量%以下。 (d)環氧樹脂組成物B的單位面積重量為1 g/m2 以上。 (e)環氧樹脂組成物A的單位面積重量相對於環氧樹脂組成物B的單位面積重量(其中,於將環氧樹脂組成物B配置於預浸體前驅物的兩面的情況下,單位面積重量大的環氧樹脂組成物B的單位面積重量)之比為2以上。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獲得長久保持短時間且低壓力下的高接著性的預浸體。
本發明中的強化纖維若為一般用作增強纖維者,則可根據其所需的強度來適宜選擇,例如可使用碳纖維、玻璃纖維、「克維拉(Kevler)(註冊商標)」、硼纖維、碳化矽纖維或者尼龍等化學纖維或天然纖維、氧化鋁纖維等金屬纖維等,進而亦可將該些加以組合,亦可與其他有機纖維加以組合。
其中,碳纖維於強化纖維中拉伸彈性係數高而可特佳地使用。作為碳纖維,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瀝青系、聚丙烯腈系等碳纖維,亦可將該些纖維的兩種以上混合而使用。其中,較佳為使用容易獲得拉伸強度高的預浸體的聚丙烯腈系碳纖維。
作為本發明的預浸體中所使用的基質樹脂,由於耐熱性、力學特性及與碳纖維的接著性的平衡優異,故可使用以環氧樹脂為主成分的環氧樹脂組成物。
作為環氧樹脂,並無特別限定,可自雙酚型環氧樹脂、胺型環氧樹脂、苯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甲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間苯二酚型環氧樹脂、苯酚芳烷基型環氧樹脂、萘酚芳烷基型環氧樹脂、二環戊二烯型環氧樹脂、具有聯苯骨架的環氧樹脂、異氰酸酯改質環氧樹脂、四苯基乙烷型環氧樹脂、三苯基甲烷型環氧樹脂、二縮水甘油基苯胺衍生物等中選擇一種以上而使用。
此處,所謂雙酚型環氧樹脂是雙酚化合物的兩個酚性羥基進行縮水甘油基化而成者,可列舉:雙酚A型、雙酚F型、雙酚AD型、雙酚S型、或該些雙酚的鹵素、烷基取代物、氫化品等。另外,不限於單量體,亦可使用具有多個重複單元的高分子量體。其中,就彈性係數、韌性與耐熱性的平衡良好而言,可較佳地使用雙酚A型環氧樹脂、雙酚F型環氧樹脂、雙酚S型環氧樹脂。
作為所述雙酚A型環氧樹脂的市售品,可列舉:「jER(註冊商標)」825、828、834、1001、1002、1003、1003F、1004、1004AF、1005F、1006FS、1007、1009、1010(以上為三菱化學(股)製造)等。作為溴化雙酚A型環氧樹脂,可列舉:「jER(註冊商標)」505、5050、5051、5054、5057(以上為三菱化學(股)製造)等。作為氫化雙酚A型環氧樹脂的市售品,可列舉:ST5080、ST4000D、ST4100D、ST5100(以上為日鐵化學&材料(股)製造)等。
作為所述雙酚F型環氧樹脂的市售品,可列舉:「jER(註冊商標)」806、807、4002P、4004P、4007P、4009P、4010P(以上為三菱化學(股)製造)、「艾泡濤濤(Epototo)(註冊商標)」YDF2001、YDF2004(以上為日鐵化學&材料(股)製造)等。作為四甲基雙酚F型環氧樹脂,可列舉YSLV-80XY(日鐵化學&材料(股)製造)等。
作為所述雙酚S型環氧樹脂的市售品,可列舉「艾比庫隆(Epiclon)(註冊商標)」EXA-154(迪愛生(DIC)(股)製造)等。
作為胺型環氧樹脂,例如可列舉:四縮水甘油基二胺基二苯基甲烷、三縮水甘油基胺基苯酚、三縮水甘油基胺基甲酚、四縮水甘油基二甲苯二胺、或該些的鹵素、炔醇(alkynol)取代物、氫化品等。
作為所述四縮水甘油基二胺基二苯基甲烷,可列舉:「蘇米環氧(Sumiepoxy)(註冊商標)」ELM434(住友化學(股)製造)、YH434L(日鐵化學&材料(股)製造)、「jER(註冊商標)」604(三菱化學(股)製造)、「阿拉魯達特(Araldite)(註冊商標)」MY720、MY721(以上為亨斯邁先進材料(Huntsman advanced materials)(股)製造)等。作為三縮水甘油基胺基苯酚或三縮水甘油基胺基甲酚,可列舉:「蘇米環氧(Sumiepoxy)(註冊商標)」ELM100、ELM120(以上為住友化學(股)製造)、「阿拉魯達特(Araldite)(註冊商標)」MY0500、MY0510、MY0600(以上為亨斯邁先進材料(Huntsman advanced materials)(股)製造)、「jER(註冊商標)」630(三菱化學(股)製造)等。作為四縮水甘油基二甲苯二胺及其氫化品,可列舉泰拉德(TETRAD)-X、泰拉德(TETRAD)-C(以上為三菱瓦斯化學(股)製造)等。
作為所述苯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的市售品,可列舉:「jER(註冊商標)」152、154(以上為三菱化學(股)製造)、「艾比庫隆(Epiclon)(註冊商標)」N-740、N-770、N-775(以上為迪愛生(DIC)(股)製造)等。
作為所述甲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的市售品,可列舉:「艾比庫隆(Epiclon)(註冊商標)」N-660、N-665、N-670、N-673、N-695(以上為迪愛生(DIC)(股)製造)、EOCN-1020、EOCN-102S、EOCN-104S(以上為日本化藥(股)製造)等。
作為所述間苯二酚型環氧樹脂的市售品,可列舉「丹納考爾(Denacol)(註冊商標)」EX-201(長瀨化成(Nagase ChemteX)(股)製造)等。
作為所述苯酚芳烷基型環氧樹脂的市售品,可列舉NC-2000(日本化藥(股)製造)等。
作為所述萘酚芳烷基型環氧樹脂的市售品,可列舉:「艾泡濤濤(Epototo)(註冊商標)」ESN-155、「艾泡濤濤(Epototo)(註冊商標)」ESN-355、「艾泡濤濤(Epototo)(註冊商標)」ESN-375、「艾泡濤濤(Epototo)(註冊商標)」ESN-475V、「艾泡濤濤(Epototo)(註冊商標)」ESN-485、「艾泡濤濤(Epototo)(註冊商標)」ESN-175(以上為日鐵化學&材料(股)製造)等。
作為所述二環戊二烯型環氧樹脂的市售品,可列舉:「艾比庫隆(Epiclon)(註冊商標)」HP-7200、HP-7200L、HP-7200H、HP-7200HH、HP-7200HHH(以上為迪愛生(DIC)(股)製造)、「塔庫奇庫斯(Tactix)(註冊商標)」558(亨斯邁先進材料(Huntsman advanced materials)(股)製造)、XD-1000-1L、XD-1000-2L(以上為日本化藥(股)製造)等。
作為所述具有聯苯骨架的環氧樹脂的市售品,可列舉:「jER(註冊商標)」YX4000H、YX4000、YL6616(以上為三菱化學(股)製造)、NC-3000(日本化藥(股)製造)等。
作為所述異氰酸酯改質環氧樹脂的市售品,可列舉具有噁唑啶酮環的XAC4151、AER4152(旭化成環氧(股)製造)或ACR1348(艾迪科(ADEKA)(股)製造)等。
作為所述四苯基乙烷型環氧樹脂的市售品,可列舉作為四(縮水甘油氧基苯基)乙烷型環氧樹脂的「jER(註冊商標)」1031(三菱化學(股)製造)等。
作為所述三苯基甲烷型環氧樹脂的市售品,可列舉「塔庫奇庫斯(Tactix)(註冊商標)」742(亨斯邁先進材料(Huntsman advanced materials)(股)製造)等。
作為所述二縮水甘油基苯胺衍生物的市售品,可列舉GAN(二縮水甘油基苯胺)、GOT(二縮水甘油基甲苯胺,均為日本化藥(股)製造)等。
於本發明的環氧樹脂組成物中,為了提高預浸體的硬化性,可較佳地使用硬化劑。
作為硬化劑,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芳香族胺或脂環式胺等胺、酚樹脂、二氰二胺或其衍生物、酸酐、聚胺基醯胺、有機酸醯肼、異氰酸酯。
作為所述芳香族胺,可列舉:二甲苯二胺、二胺基二苯基甲烷、苯二胺、二胺基二苯基碸等。
作為所述脂環式胺,可列舉異佛爾酮二胺、薄荷烯二胺(menthenediamine)等。
作為所述酚樹脂,可列舉藉由苯酚、甲酚、二甲酚、第三丁基苯酚、壬基苯酚、腰果油、木質素、間苯二酚及兒茶酚等酚類、與甲醛、乙醛及糠醛等醛類的縮合而獲得的樹脂,可列舉酚醛清漆樹脂或可溶酚醛樹脂等。酚醛清漆樹脂是藉由在草酸等酸觸媒的存在下,使苯酚與甲醛於同量或苯酚過量的條件下反應而獲得。可溶酚醛樹脂是藉由在氫氧化鈉、氨或有機胺等鹼觸媒的存在下,使苯酚與甲醛於同量或甲醛過量的條件下反應而獲得。作為酚樹脂的市售品,可列舉:「蘇米拉特樹脂(Sumilite resin)(註冊商標)」(住友貝克萊特(Sumitomo bakelite)(股)製造)、萊姿濤普(Resitop)(群榮化學工業(股)製造)、「AV Lite(註冊商標)」(旭有機材工業(股)製造)等。
作為所述二氰二胺的市售品,可列舉戴西(DICY)7、戴西(DICY)15(以上為三菱化學(股)製造)等。
另外,於高爾夫球桿或釣魚竿、自行車等運動用途中,要求低溫·短時間下的硬化,故較佳為將預浸體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95%以上。再者,此處所謂的預浸體的硬化度C[%]是利用示差掃描熱量計(例如,DSC 8500:珀金埃爾默(PerkinElmer)公司製造等),將未硬化的預浸體自50℃以昇溫速度40℃/min單純昇溫時檢測到的硬化發熱設為ΔH、將於130℃下加熱了2小時的預浸體自50℃以昇溫速度40℃/min單純昇溫時檢測到的硬化發熱設為ΔH'時,利用以下的式子來算出。
C=(ΔH-ΔH')/ΔH×100[%]。
為了實現使預浸體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95%以上,可於環氧樹脂組成物中較佳地使用硬化促進劑。
作為所述硬化促進劑,可列舉:脲化合物、三級胺及其鹽、咪唑及其鹽、三苯基膦或其衍生物、羧酸金屬鹽、或者路易斯酸類或布氏酸(bronsted acid)類及其鹽類等。其中,就保存穩定性與觸媒能力的平衡而言,可較佳地使用脲化合物。
作為所述脲化合物,例如可使用N,N-二甲基-N'-(3,4-二氯苯基)脲、甲苯雙(二甲基脲)、4,4'-亞甲基雙(苯基二甲基脲)、3-苯基-1,1-二甲基脲等。作為脲化合物的市售品,可列舉DCMU99(保土谷化學(股)製造)、「奧米可(Omicure)(註冊商標)」24、52、94(以上為艾默羅德性能材料有限責任公司(Emerald Performance Materials,LLC)製造)等。
亦可於本發明的環氧樹脂組成物中包含熱塑性樹脂及無機粒子、無機填料等。
作為熱塑性樹脂,可調配於環氧樹脂中具有可溶性的熱塑性樹脂、或橡膠粒子及熱塑性樹脂粒子等有機粒子等。作為於環氧樹脂中具有可溶性的熱塑性樹脂,可較佳地使用可期待樹脂與強化纖維的接著性改善效果的具有氫鍵結性官能基的熱塑性樹脂。作為可溶於環氧樹脂並具有氫鍵結性官能基的熱塑性樹脂,可列舉:具有醇性羥基的熱塑性樹脂、具有醯胺鍵的熱塑性樹脂以及具有磺醯基的熱塑性樹脂等。
作為具有醇性羥基的熱塑性樹脂,可列舉:聚乙烯縮甲醛或聚乙烯縮丁醛等聚乙烯縮醛樹脂、聚乙烯醇、苯氧基樹脂。作為具有醯胺鍵的熱塑性樹脂,可列舉:聚醯胺、聚醯亞胺、聚乙烯吡咯啶酮。作為具有磺醯基的熱塑性樹脂,可列舉聚碸。聚醯胺、聚醯亞胺及聚碸亦可於主鏈具有醚鍵、羰基等官能基。聚醯胺亦可於醯胺基的氮原子上具有取代基。
若例示可溶於環氧樹脂並具有氫鍵結性官能基的熱塑性樹脂的市售品,則可列舉:作為聚乙烯縮醛樹脂的電化縮丁醛(Denka Butyral)及「電化縮甲醛(Denka Formal)(註冊商標)」(電氣化學工業(股)製造)、「比尼萊庫(Vinylec)(註冊商標)」(智索(Chisso)(股)製造)、作為苯氧基樹脂的「UCAR(註冊商標)」PKHP(聯合碳化物(Union Carbide)(股)製造)、作為聚醯胺樹脂的「馬庫勞邁特(Macromelt)(註冊商標)」(漢高白水(股)製造)、「阿米蘭(Amiran)(註冊商標)」CM4000(東麗(股)製造)、作為聚醯亞胺的「烏魯泰木(Ultem)(註冊商標)」(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股)製造)、「馬特里迷德(Matrimid)(註冊商標)」5218(汽巴(Ciba)(股)製造)、作為聚碸的「蘇米卡艾庫璐(Sumikaexcel)(註冊商標)」(住友化學(股)製造)、「UDEL(註冊商標)」(蘇威先進聚合物(Solvay Advanced Polymers)(股)製造)、作為聚乙烯吡咯啶酮的「魯比思考璐(Luviskol)(註冊商標)」(日本巴斯夫(BASF Japan)(股)製造)。
另外,丙烯酸系樹脂與環氧樹脂的相容性高,可較佳地用於控制黏彈性。若例示丙烯酸樹脂的市售品,則可列舉:「蒂阿諾(Dianal)(註冊商標)」BR系列(三菱化學(股)製造)、「松本微球(Matsumoto Microsphere)(註冊商標)」M,M100、M500(松本油脂製藥(股)製造)、「納諾斯林斯(Nanostrength)(註冊商標)」E40F、M22N、M52N(阿科瑪(Arkema)(股)製造)等。
作為本發明的預浸體的第一形態,需要為如下的預浸體,其具有強化纖維與環氧樹脂組成物,所述預浸體中纖維含有率為90質量%以下,且滿足以下的條件(i)及條件(ii)。 (i)初期預浸體黏性為1.4 kgf以上。 (ii)72小時後的預浸體黏性為0.7 kgf以上。 此處,所謂初期預浸體黏性,是於預浸體製造後不久或於其製造時為了將預浸體的表面與外部氣體阻斷而以膜狀者覆蓋的情況下,剝離該覆蓋膜後不久的預浸體黏性,所謂72小時後的預浸體黏性,是對於剝離覆蓋膜後的預浸體的表面而言於溫度24℃±2℃且濕度50%RH±5%RH的環境下放置72小時後的預浸體黏性。再者,此處所謂的預浸體黏性可藉由如下方式求出:使用黏性測試儀(例如,EMX-1000N:今田(Imada)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將18×18 mm2 的預浸體以0.5 kgf(5 N)的負荷壓接於預浸體0.1秒鐘,以500 mm/min的速度進行拉伸,並測定剝離時的阻力。藉由初期預浸體黏性為1.4 kgf以上且72小時後的預浸體黏性為0.7 kgf以上,長久維持低壓力·短接觸時間下的高黏著性,可獲得於高爾夫球桿或釣魚竿、自行車等運動用途中藉由大量的手工作業實現的貼附性優異的預浸體。於本發明中,所謂接著性良好是指初期預浸體黏性(亦稱為初期黏性)與72小時後的預浸體黏性(亦稱為72小時後的黏性)優異。
進而,於本發明的預浸體的第一形態中,較佳為滿足以下的條件(iii)。 (iii)環氧樹脂組成物於25℃下的平均黏度為45,000 Pa·s以上。
進而,於本發明的預浸體的第一形態中,較佳為具有強化纖維與環氧樹脂組成物的預浸體,纖維含有率為90質量%以下,且滿足以下的條件(a)及條件(b)。 (a)於將預浸體的平均厚度設為D(其中,D為3 μm以上)時,位於自預浸體的表面起深度為D/4~3D/4的部位(I)處所存在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25℃下的黏度為50,000 Pa·s以上且300,000 Pa·s以下。 (b)位於自預浸體的兩面各自的表面至深度0.5 μm的部位(II)中,至少單側的部位(II)處所存在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25℃下的黏度為10,000 Pa·s以上且40,000 Pa·s以下。 再者,此處所謂的預浸體的平均厚度D可藉由如下方式求出:利用落射照明型光學顯微鏡將預浸體的剖面放大至200倍以上來進行拍攝,並算出橫向的5處的表面間距離的平均值。另外,環氧樹脂組成物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是指藉由如下方式而獲得的複數黏性率η*及儲存彈性係數G',即,利用動態黏彈性測定裝置(例如,ARES G2:TA儀器(TA Instrument)公司製造等),於上下部測定夾具使用直徑8 mm的平板的平行板,保持為測定溫度,以頻率1.00 Hz、板間隔1 mm進行測定。使用膠帶等剝離預浸體表層部分,利用落射照明型光學顯微鏡確認厚度,同時使距表面的深度為D/4~3D/4的部位(I)露出,使用刮勺等採集50 mg的樹脂組成物,從而可測定存在於部位(I)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另外,利用落射照明型光學顯微鏡確認厚度,同時從自預浸體的表面至深度0.5 μm的部位(II)起使用刮勺等採集50 mg的樹脂組成物,從而可測定存在於部位(II)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黏度。另外,藉由將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萃取至甲基乙基酮等溶媒中後使溶媒蒸發,而可採集樹脂組成物並測定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平均黏度。
為了使25℃下的黏度為50,000 Pa·s以上且300,000 Pa·s以下的環氧樹脂組成物局部存在於部位(I),並使25℃下的黏度為10,000 Pa·s以上且40,000 Pa·s以下的環氧樹脂組成物局部存在於至少單側的部位(II),較佳為將預浸體的平均厚度D設為3 μm以上。
藉由將存在於部位(II)的至少單側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25℃下的黏度設為10,000 Pa·s以上,可抑制對預浸體進行操作時的過量的黏連。另外,藉由將存在於部位(II)的至少單側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25℃下的黏度設為40,000 Pa·s以下、更佳為38,000 Pa·s以下、進而佳為31,000 Pa·s以下,於預浸體彼此的接著時相互的表面樹脂容易相容,可實現短時間·低壓力下的高接著性。
藉由將存在於部位(I)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25℃下的黏度設為50,000 Pa·s以上、更佳為100,000 Pa·s以上、進而佳為140,000 Pa·s以上,可抑制存在於部位(II)的樹脂向預浸體內部的纖維層的沈入,可長時間保持高接著性。另外,藉由將存在於部位(I)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25℃下的黏度設為300,000 Pa·s以下,提高預浸體的懸垂性,貼附性變佳。
進而,於本發明的預浸體的第一形態中,關於預浸體的部位(II)中至少單側的部位(II)處所存在的環氧樹脂組成物,較佳為除25℃下的黏度為10,000 Pa·s以上且40,000 Pa·s以下以外,25℃下的儲存彈性係數為30,000 Pa以上且80,000 Pa以下。藉由25℃下的儲存彈性係數處於該範圍,表層樹脂的保持力得到提高,難以一次剝離接著的預浸體。
進而,於本發明的預浸體的第一形態中,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較佳為95%以上。藉由在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處於該範圍,可實現低溫·短時間下的成形,生產性得到提高。
進而,於本發明的預浸體的第一形態中,纖維含有率較佳為60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藉由將纖維含有率設為90質量%以下,可獲得形狀穩定的預浸體。另外,藉由將纖維含有率設為60質量%以上,可獲得輕量且強度或剛性等力學物性優異的強化纖維複合材料。
進而,於本發明的預浸體的第一形態中,存在於部位(I)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80℃下的黏度較佳為1 Pa·s以上且80 Pa·s以下。若80℃下的黏度未滿1 Pa·s,則有時於含浸於強化纖維時樹脂向兩端流動,樹脂自基材溢出而單位面積重量降低或作業效率降低。另外,若80℃下的黏度超過80 Pa·s,則於強化纖維中的含浸性惡化,因此於成形時多產生空隙,成形品的物性降低。
進而,於本發明的預浸體的第一形態中,強化纖維較佳為碳纖維。碳纖維於強化纖維中拉伸彈性係數高,可獲得力學物性優異的強化纖維複合材料。
作為本發明的預浸體的第二形態,需要纖維含有率為90質量%以下,且滿足以下的條件(a)及條件(b)。 (a)於將預浸體的平均厚度設為D(其中,D為3 μm以上)時,位於自預浸體的表面起深度為D/4~3D/4的部位(I)處所存在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25℃下的黏度為50,000 Pa·s以上且300,000 Pa·s以下。 (b)位於自預浸體的兩面各自的表面至深度0.5 μm的部位(II)中,至少單側的部位(II)處所存在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25℃下的黏度為10,000 Pa·s以上且40,000 Pa·s以下。
於本發明的預浸體的第二形態中,可較佳地適用所述本發明的預浸體的第一形態中說明的內容。
本發明的預浸體的製造方法需要為如下方法:於具有片狀強化纖維、與25℃下的黏度為50,000 Pa·s以上且300,000 Pa·s以下的環氧樹脂組成物A的預浸體前驅物的至少單面,以滿足以下的條件(c)、條件(d)、條件(e)的方式配置25℃下的黏度為10,000 Pa·s以上且40,000 Pa·s以下的環氧樹脂組成物B。 (c)預浸體的纖維含有率為90質量%以下。 (d)環氧樹脂組成物B的單位面積重量為1 g/m2 以上。 (e)環氧樹脂組成物A的單位面積重量相對於環氧樹脂組成物B的單位面積重量(其中,於將環氧樹脂組成物B配置於預浸體前驅物的兩面的情況下,單位面積重量大的環氧樹脂組成物B的單位面積重量)之比為2以上。
具有片狀強化纖維與環氧樹脂組成物A的預浸體前驅物的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公知的製造方法進行製造。例如,可列舉:將環氧樹脂組成物溶解於甲基乙基酮、甲醇等溶媒中而使其成為低黏度並加以含浸的濕式法,藉由加熱而成為低黏度並加以含浸的熱熔法(乾式法)等。濕式法是將強化纖維浸漬於環氧樹脂組成物的溶液中後,使用提拉、烘箱等使溶媒蒸發的方法。熱熔法是:使藉由加熱而成為低黏度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直接含浸於包含強化纖維的纖維基材中的方法,或者預先製作暫時將環氧樹脂組成物塗佈於脫模紙等上而成的膜,繼而將所述膜重疊於所述包含強化纖維的纖維基材的兩側或單側,藉由進行加熱加壓而使樹脂含浸於所述包含強化纖維的纖維基材的方法。根據熱熔法,預浸體中殘留的溶媒實質上皆無,故較佳。
於預浸體前驅物的至少單面配置環氧樹脂組成物B的方法可為於預浸體前驅物的表面上直接塗佈樹脂B的方法,或者亦可為將於脫模片等上預先塗佈有樹脂B而成的膜轉印、塗佈於預浸體前驅物的表面上的方法。作為將樹脂B塗佈於預浸體前驅物的方法,例如可列舉刮刀塗佈機或模塗機、唇塗佈機或凹版塗佈機等噴出一定量的樹脂同時控制塗佈單位面積重量量來進行塗佈的方法。作為預先製作為樹脂膜的方法,亦可利用所述刮刀塗佈機或模塗機、唇塗佈機或凹版塗佈機等方法將樹脂B塗佈於脫模片,或者使用以輥旋轉速度與輥間間隙控制單位面積重量量的逆輥塗佈機或上部進料逆輥塗佈機等方法。作為將預先製作的樹脂膜轉印、塗佈於預浸體前驅物上的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於預浸體的單面貼附該樹脂膜的樹脂面,例如加溫至室溫或樹脂不發生變質的程度並進行加壓的方法等。此時,為了儘量避免與樹脂A的混合,將樹脂B的膜轉印、塗佈於預浸體前驅物上的條件較佳為設定為低壓,使樹脂B局部存在於預浸體的表面側。
於本發明的預浸體的製造方法中,藉由將環氧樹脂組成物A於25℃下的黏度設為50,000 Pa·s以上、更佳為100,000 Pa·s以上、進而佳為140,000 Pa·s以上,可抑制預浸體表層樹脂向纖維層的沈入,可長時間保持高接著性。另外,藉由將環氧樹脂組成物A於25℃下的黏度設為300,000 Pa·s以下,所獲得的預浸體的懸垂性得到提昇,貼附性變佳。
另外,於本發明的預浸體的製造方法中,藉由將環氧樹脂組成物B於25℃下的黏度設為10,000 Pa·s以上,可抑制對預浸體進行操作時的過量的黏連。另外,藉由將環氧樹脂組成物B於25℃下的黏度設為40,000 Pa·s以下、更佳為38,000 Pa·s以下、進而佳為31,000 Pa·s以下,於所獲得的預浸體彼此的接著時相互的表面樹脂容易相容,可實現短時間·低壓力下的高接著性。
另外,於本發明的預浸體的製造方法中,需要環氧樹脂組成物B的單位面積重量為1 g/m2 以上,且環氧樹脂組成物A的單位面積重量相對於環氧樹脂組成物B的單位面積重量(其中,於將環氧樹脂組成物B配置於預浸體前驅物的兩面的情況下,單位面積重量大的環氧樹脂組成物B的單位面積重量)之比為2以上。藉由環氧樹脂組成物A及環氧樹脂組成物B的單位面積重量處於該範圍,可有效地提高預浸體的接著性,並且可穩定地表現出強化纖維複合材料的力學物性。另外,就同樣的理由而言,環氧樹脂組成物B可僅配置於欲提高接著性的面上,較佳為較預浸體前驅物的兩面而配置於單面上。
再者,本發明的預浸體的存在於部位(I)及部位(II)以外的部位(III)的環氧樹脂組成物並無特別限定,但於利用所述製造方法而獲得預浸體的情況下,存在於部位(III)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25℃下的黏度一般為10,000 Pa·s以上且300,000 Pa·s以下。
進而,於本發明的預浸體的製造方法中,環氧樹脂組成物B於25℃下的儲存彈性係數較佳為30,000 Pa以上且80,000 Pa以下。藉由環氧樹脂組成物B於25℃下的儲存彈性係數處於該範圍,表層樹脂的保持力得到提高,可獲得一旦接著便難以剝離的預浸體。
於本發明的預浸體的製造方法中,纖維含有率較佳為60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藉由將纖維含有率設為90質量%以下,可獲得形狀穩定的預浸體。另外,藉由將纖維含有率設為60質量%以上,可獲得輕量且強度或剛性等力學物性優異的強化纖維複合材料。
進而,於本發明的預浸體的製造方法中,環氧樹脂組成物A於80℃下的黏度較佳為1 Pa·s以上且80 Pa·s以下。若環氧樹脂組成物A於80℃下的黏度未滿1 Pa·s,則有時於含浸於強化纖維時樹脂向兩端流動,樹脂自基材溢出而單位面積重量降低或作業效率降低。另外,若80℃下的黏度超過80 Pa·s,則於強化纖維中的含浸性惡化,因此於成形時多產生空隙,成形品的物性降低。
進而,於本發明的預浸體的製造方法中,強化纖維較佳為碳纖維。碳纖維於強化纖維中拉伸彈性係數高,可獲得力學物性優異的強化纖維複合材料。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記述。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下述實施例。
本實施例及比較例中使用的基質樹脂及碳纖維如以下般。
<環氧樹脂> ·雙酚A型環氧樹脂(「jER(註冊商標)」828,三菱化學(股)製造,環氧當量:189) ·雙酚A型環氧樹脂(「jER(註冊商標)」1001,三菱化學(股)製造,環氧當量:475) ·苯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jER(註冊商標)」154,三菱化學(股)製造,環氧當量:178) ·間胺基苯酚型環氧樹脂(「阿拉魯達特(Araldite)(註冊商標)」MY0600,亨斯邁先進材料(Huntsman advanced materials)(股)製造,環氧當量:116)。
<硬化劑> ·4,4'-二胺基二苯基碸(「賽卡克(Seikacure)(註冊商標)」S,和歌山精化工業(股)製造,活性氫當量:62) ·二氰二胺(戴西(DICY)7,三菱化學(股)製造,活性氫當量:12)。
<硬化促進劑> ·3-(3,4-二氯苯基)-1,1-二甲基脲(DCMU99,保土谷化學工業(股)製造)。
<熱塑性樹脂> ·聚乙烯縮甲醛(「比尼萊庫(Vinylec)(註冊商標)」K,jNC(股)製造) ·S-B-M共聚物(「納諾斯林斯(Nanostrength)(註冊商標)」M22N,阿科瑪(Arkema)(股)製造,S為苯乙烯,B為1,4-丁二烯,M為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醚碸(「蘇米卡艾庫璐(Sumikaexcel)(註冊商標)」PES 5003P,住友化學(股)製造)。
<強化纖維> ·碳纖維(「東麗卡(Torayca)(註冊商標)」T700SC-12K,東麗(股)製造,拉伸彈性係數:230 GPa,拉伸強度:4900 MPa)。 ·碳纖維(「東麗卡(Torayca)(註冊商標)」M40JB-6K,東麗(股)製造,拉伸彈性係數:377 GPa,拉伸強度:4400 MPa)。 ·碳纖維(「東麗卡(Torayca)(註冊商標)」T1100GC-12K,東麗(股)製造,拉伸彈性係數:324 GPa,拉伸強度:7000 MPa)。
<環氧樹脂組成物的製備> 使用表1記載的各質量份的環氧樹脂、硬化劑、硬化促進劑、熱塑性樹脂,將環氧樹脂及熱塑性樹脂熔融混煉後加以冷卻,加入硬化劑及硬化促進劑,藉此獲得環氧樹脂組成物(a)~環氧樹脂組成物(l)。
本實施例及比較例中的各種特性(物性)的測定方法如以下般。
<平均厚度的測定方法> 利用落射照明型光學顯微鏡將所獲得的預浸體的剖面放大至200倍以上,使預浸體的上下面處於視野內而進行照片拍攝。於剖面照片的橫向的5處測定表面間的距離,將其平均值設為預浸體平均厚度D。
<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的測定方法> 使用膠帶剝離所獲得的預浸體的表層部分,利用落射照明型光學顯微鏡確認厚度,同時使距表面的深度為D/4~3D/4的部位(I)露出,使用刮勺採集50 mg的樹脂組成物。另外,利用落射照明型光學顯微鏡確認厚度,同時從自預浸體的表面至深度0.5 μm的部位(II)起使用刮勺採集50 mg的樹脂組成物。另外,將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萃取至甲基乙基酮中後使甲基乙基酮蒸發,藉此獲得平均黏度測定用的樹脂組成物。
利用動態黏彈性測定裝置(ARES G2:TA儀器(TA Instrument)公司製造),於上下部測定夾具使用直徑8 mm的平板的平行板,以上部與下部的夾具間距離成為1 mm的方式設置所獲得的環氧樹脂組成物後,保持為測定溫度,以頻率1.00 Hz來測定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於測定溫度為25℃的情況下,應變設為0.1%,於測定溫度為80℃的情況下,應變設為100%。
<硬化度的測定方法> 利用示差掃描熱量計(DSC 8500:珀金埃爾默(PerkinElmer)公司製造),將所獲得的預浸體自50℃以昇溫速度40℃/min單純昇溫時檢測到的硬化發熱設為ΔH、將於130℃下加熱了2小時的預浸體暫時冷卻至50℃後自50℃以昇溫速度40℃/min單純昇溫時檢測到的硬化發熱設為ΔH',利用以下的式子來算出硬化度C。 C=(ΔH-ΔH')/ΔH×100[%]。
<預浸體黏性的測定方法> 使用黏性測試儀(EMX-1000N:今田(Imada)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將18×18 mm2 的預浸體以0.5 kgf(5 N)的負荷壓接於另外準備的相同的預浸體0.1秒鐘,以500 mm/min的速度進行拉伸,並測定5次剝離時的阻力,將其平均值設為預浸體黏性。所謂初期預浸體黏性,設為於預浸體製造後不久或於其製造時為了將預浸體的表面與外部氣體阻斷而以膜狀者覆蓋的情況下,剝離該覆蓋膜後不久的預浸體黏性,所謂72小時後的預浸體黏性,設為對於剝離覆蓋膜後的預浸體的表面而言於溫度24℃±2℃且濕度50%RH±5%RH的環境下放置72小時後的預浸體黏性。
<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的實施方法> 於溫度24℃±2℃且濕度50%RH±5%RH的環境下,將200×200 mm2 的預浸體以強化纖維拉齊方向相對於圓柱長邊方向而成為90°的角度的方式,以0.5 kgf的負荷花10秒鐘纏繞於直徑20 mm的SUS製圓柱,經時觀察預浸體的纏繞狀態。於預浸體的捲繞結束部分的最大剝離高度為2 mm以上的情況下,判定為「有捲繞剝離」。
<實施例1> 如表2的實施例1一欄所記載般,使用環氧樹脂組成物(a)作為樹脂A,並使用塗佈機塗佈於脫模紙上,而製作樹脂單位面積重量為44 g/m2 的樹脂膜。將該兩片樹脂膜自朝一個方向排列為片狀的強化纖維「東麗卡(Torayca)(註冊商標)」T700SC-12K的兩面重疊,進行加熱的同時加壓,而使環氧樹脂組成物(a)含浸,從而製作預浸體前驅物。其次,使用環氧樹脂組成物(b)作為樹脂B,並使用塗佈機塗佈於脫模紙上,而製作樹脂單位面積重量為12 g/m2 的樹脂膜。將該一片樹脂膜重疊於所述預浸體前驅物的單面,進行加熱的同時加壓,藉此獲得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50%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200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151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148,900 Pa·s及15 Pa·s。另外,配置樹脂B的一側的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23,800 Pa·s及101,5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124,6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2.3 kgf(23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1.6 kgf(16 N),初期及72小時後接著性均良好。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即便於纏繞後經過72小時以上亦未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良好。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70%。
<實施例2> 如表2的實施例2一欄所記載般,將樹脂A的樹脂膜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13 g/m2 ,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來製作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72%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38 g/m2 ,與實施例1相比重量輕。另外,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96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148,900 Pa·s及15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23,800 Pa·s及101,5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118,7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1.5 kgf(15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0.9 kgf(9 N),初期及72小時後接著性均良好。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即便於纏繞後經過72小時以上亦未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良好。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80%,與實施例1相比硬化性良好。
<實施例3> 如表2的實施例3一欄所記載般,將樹脂設為環氧樹脂組成物(c),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2相同的方法來製作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72%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38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95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61,400 Pa·s及9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23,800 Pa·s及101,5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52,1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1.5 kgf(15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0.8 kgf(8 N),初期及72小時後接著性均良好。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即便於纏繞後經過72小時以上亦未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良好。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與實施例2相比硬化性良好。
<實施例4> 如表2的實施例4一欄所記載般,將樹脂B設為環氧樹脂組成物(d),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3相同的方法來製作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72%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38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95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61,400 Pa·s及9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14,700 Pa·s及28,2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50,8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1.4 kgf(14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0.7 kgf(7 N),初期及72小時後接著性均良好。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即便於纏繞後經過72小時以上亦未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良好。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實施例5> 如表2的實施例5一欄所記載般,將樹脂B設為環氧樹脂組成物(e),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4相同的方法來製作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72%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38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96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61,400 Pa·s及9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10,300 Pa·s及76,6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45,8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2.3 kgf(23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1.1 kgf(11 N),初期及72小時後接著性均良好。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即便於纏繞後經過72小時以上亦未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良好。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實施例6> 如表2的實施例6一欄所記載般,將樹脂B設為環氧樹脂組成物(f),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5相同的方法來製作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72%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38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95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61,400 Pa·s及9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37,600 Pa·s及37,4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54,6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1.7 kgf(17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0.8 kgf(8 N),初期及72小時後接著性均良好。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即便於纏繞後經過72小時以上亦未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良好。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實施例7> 如表2的實施例7一欄所記載般,將樹脂A設為環氧樹脂組成物(g),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6相同的方法來製作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72%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38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98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255,600 Pa·s及1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37,600 Pa·s及37,4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192,4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1.8 kgf(18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1.2 kgf(12 N),初期及72小時後接著性均良好。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即便於纏繞後經過72小時以上亦未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良好。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實施例8> 如表2的實施例8一欄所記載般,將樹脂A的樹脂膜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23 g/m2 ,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7相同的方法來製作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63%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58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114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255,600 Pa·s及1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37,600 Pa·s及37,4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220,0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1.9 kgf(19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1.4 kgf(14 N),初期及72小時後接著性均良好。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即便於纏繞後經過72小時以上亦未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良好。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實施例9> 如表3的實施例9一欄所記載般,將樹脂A的樹脂膜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9 g/m2 ,將樹脂B的樹脂膜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1 g/m2 ,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7相同的方法來製作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84%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19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80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255,600 Pa·s及1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37,600 Pa·s及37,4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246,7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1.6 kgf(16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0.8 kgf(8 N),初期及72小時後接著性均良好。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即便於纏繞後經過72小時以上亦未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良好。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實施例10> 如表3的實施例10一欄所記載般,將強化纖維設為「東麗卡(Torayca)(註冊商標)」M40JB-6K,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7相同的方法來製作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72%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38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100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255,600 Pa·s及1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37,600 Pa·s及37,4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193,4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1.8 kgf(18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1.0 kgf(10 N),初期及72小時後接著性均良好。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即便於纏繞後經過72小時以上亦未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良好。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實施例11> 如表3的實施例11一欄所記載般,將強化纖維設為「東麗卡(Torayca)(註冊商標)」T1100GC-12K,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7相同的方法來製作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72%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38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99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255,600 Pa·s及1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37,600 Pa·s及37,4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194,2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1.8 kgf(18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1.3 kgf(13 N),初期及72小時後接著性均良好。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即便於纏繞後經過72小時以上亦未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良好。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實施例12> 如表3的實施例12一欄所記載般,將纖維單位面積重量設為55 g/m2 ,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9相同的方法來製作纖維質量含有率為74%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74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51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255,600 Pa·s及1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37,600 Pa·s及37,4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250,3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1.6 kgf(16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1.1 kgf(11 N),初期及72小時後接著性均良好。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即便於纏繞後經過72小時以上亦未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良好。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實施例13> 如表3的實施例13一欄所記載般,將樹脂A的樹脂膜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6 g/m2 ,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法來製作纖維質量含有率為81%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68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47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255,600 Pa·s及1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37,600 Pa·s及37,4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241,8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1.6 kgf(16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0.9 kgf(9 N),初期及72小時後接著性均良好。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即便於纏繞後經過72小時以上亦未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良好。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實施例14> 如表3的實施例14一欄所記載般,將兩片樹脂單位面積重量為12 g/m2 的環氧樹脂組成物(f)的膜重疊於預浸體前驅物的兩面,進行加熱的同時加壓,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7相同的方法來製作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67%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50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110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255,600 Pa·s及1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37,600 Pa·s及37,4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151,5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1.9 kgf(19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1.3 kgf(13 N),初期及72小時後接著性均良好。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即便於纏繞後經過72小時以上亦未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良好。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實施例15> 如表3的實施例15一欄所記載般,將樹脂B設為環氧樹脂組成物(j),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7相同的方法來製作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72%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38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98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255,600 Pa·s及1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30,000 Pa·s及67,2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190,0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2.0 kgf(20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1.2 kgf(12 N),初期及72小時後接著性均良好。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即便於纏繞後經過72小時以上亦未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良好。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實施例16> 如表3的實施例16一欄所記載般,將樹脂B設為環氧樹脂組成物(k),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7相同的方法來製作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72%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38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97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255,600 Pa·s及1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33,800 Pa·s及33,4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182,3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1.6 kgf(16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0.8 kgf(8 N),初期及72小時後接著性均良好。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即便於纏繞後經過72小時以上亦未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良好。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實施例17> 如表4的實施例17一欄所記載般,將樹脂B設為環氧樹脂組成物(l),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2相同的方法來製作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55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74%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74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52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255,600 Pa·s及1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37,200 Pa·s及36,6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249,6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1.6 kgf(16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1.1 kgf(11 N),初期及72小時後接著性均良好。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即便於纏繞後經過72小時以上亦未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良好。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比較例1> 如表4的比較例1一欄所記載般,使用環氧樹脂組成物(c)作為樹脂A,並使用塗佈機塗佈於脫模紙上,而製作樹脂單位面積重量為19 g/m2 的樹脂膜。將該兩片樹脂膜自朝一個方向排列為片狀的強化纖維「東麗卡(Torayca)(註冊商標)」T700SC-12K的兩面重疊,進行加熱的同時加壓,而使環氧樹脂組成物(c)含浸,藉此獲得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72%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38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94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61,400 Pa·s及9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61,400 Pa·s及161,5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61,4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1.1 kgf(11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0.7 kgf(7 N),初期的接著性不充分。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於纏繞後數秒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不良。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比較例2> 如表4的比較例2一欄所記載般,將樹脂A設為環氧樹脂組成物(e),除此以外利用與比較例1相同的方法來獲得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72%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38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94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10,300 Pa·s及48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10,300 Pa·s及76,6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10,3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2.1 kgf(21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0.3 kgf(3 N),初期的接著性雖良好,但72小時後的接著性不充分。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於纏繞後24小時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稍微不良。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比較例3> 如表4的比較例3一欄所記載般,將樹脂A設為環氧樹脂組成物(f),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5相同的方法來獲得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72%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38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96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37,600 Pa·s及2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10,300 Pa·s及76,6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29,6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2.1 kgf(21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0.6 kgf(6 N),與實施例5相比而72小時後的接著性大幅惡化。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於纏繞後48小時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稍微不良。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比較例4> 如表4的比較例4一欄所記載般,將樹脂B設為環氧樹脂組成物(c),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7相同的方法來獲得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72%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38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98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37,600 Pa·s及2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61,400 Pa·s及161,5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201,5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1.2 kgf(12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0.7 kgf(7 N),與實施例7相比而初期的接著性大幅惡化。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於纏繞後數秒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不良。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比較例5> 如表4的比較例5一欄所記載般,將樹脂A設為環氧樹脂組成物(h),除此以外利用與比較例4相同的方法來獲得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72%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38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97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7,800 Pa·s及7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61,400 Pa·s及161,5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27,3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0.9 kgf(9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0.5 kgf(5 N),與比較例4相比而接著性進一步惡化。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於纏繞後數秒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不良。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比較例6> 如表4的比較例6一欄所記載般,將樹脂A設為環氧樹脂組成物(i),除此以外利用與比較例4相同的方法來獲得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72%的預浸體。預浸體單位面積重量為138 g/m2 ,預浸體的平均厚度為98 μm。該預浸體的部位(I)的25℃及80℃下的黏度分別為255,600 Pa·s及1 Pa·s。另外,部位(II)的25℃下的黏度及儲存彈性係數分別為147,200 Pa·s及92,500 Pa。進而,預浸體中所含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25℃下的黏度為228,500 Pa·s。對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預浸體黏性進行測定,結果初期黏性為1.1 kgf(11 N),72小時後的黏性為0.7 kgf(7 N),與比較例4相比而初期的接著性惡化。實施該預浸體的纏繞試驗,結果於纏繞後數秒產生捲繞剝離,纏繞性不良。另外,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100%。
<比較例7> 如表4的比較例7一欄所記載般,將樹脂A的樹脂膜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4 g/m2 ,除此以外利用與實施例10相同的方法獲得了纖維單位面積重量為100 g/m2 且纖維質量含有率為92%的預浸體,但未形成作為預浸體的形狀而無法製作。
[表1]
Figure 108109643-A0304-0001
[表2]
Figure 108109643-A0304-0002
[表3]
Figure 108109643-A0304-0003
[表4]
Figure 108109643-A0304-0004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預浸體由於長久保持短時間且低壓力下的高接著性,故特別是於成形時藉由手工作業進行的貼附多,釣魚竿或自行車框架等運動·休閒用途中操作性優異,因此可較佳地使用。

Claims (11)

  1. 一種預浸體,其具有強化纖維與環氧樹脂組成物,所述預浸體中纖維含有率為90質量%以下,且滿足以下的條件(a)及條件(b),(a)於將預浸體的平均厚度設為D時,位於自預浸體的表面起深度為D/4~3D/4的部位(I)處所存在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25℃下的黏度為50,000Pa.s以上且300,000Pa.s以下,其中,D為3μm以上;(b)位於自預浸體的兩面各自的表面至深度0.5μm的部位(II)中,至少單側的部位(II)處所存在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25℃下的黏度為10,000Pa.s以上且40,000Pa.s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預浸體,其中25℃下的黏度為10,000Pa.s以上且40,000Pa.s以下的部位(II)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25℃下的儲存彈性係數為30,000Pa以上且80,000Pa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預浸體,其於130℃下進行2小時硬化時的硬化度為95%以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預浸體,其中纖維含有率為60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預浸體,其中存在於預浸體的部位(I)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80℃下的黏度為1Pa.s以上且80Pa.s以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預浸體,其中強化纖維為碳纖維。
  7. 一種預浸體的製造方法,其於具有片狀強化纖維、與25℃下的黏度為50,000Pa.s以上且300,000Pa.s以下的環氧樹脂組成物A的預浸體前驅物的至少單面,以滿足以下的條件(c)、條件(d)、條件(e)的方式配置25℃下的黏度為10,000Pa.s以上且40,000Pa.s以下的環氧樹脂組成物B,(c)預浸體的纖維含有率為90質量%以下;(d)環氧樹脂組成物B的單位面積重量為1g/m2以上;(e)環氧樹脂組成物A的單位面積重量相對於環氧樹脂組成物B的單位面積重量之比為2以上,其中,於將環氧樹脂組成物B配置於預浸體前驅物的兩面的情況下,所述環氧樹脂組成物B的單位面積重量為單位面積重量較大的環氧樹脂組成物B的單位面積重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預浸體的製造方法,其中環氧樹脂組成物B於25℃下的儲存彈性係數為30,000Pa以上且80,000Pa以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所述的預浸體的製造方法,其中纖維含有率為60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所述的預浸體的製造方法,其中環氧樹脂組成物A於80℃下的黏度為1Pa.s以上且80Pa.s以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所述的預浸體的製造方法,其中強化纖維為碳纖維。
TW108109643A 2018-04-02 2019-03-20 預浸體及其製造方法 TWI7955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0555 2018-04-02
JP2018070555 2018-04-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2221A TW201942221A (zh) 2019-11-01
TWI795541B true TWI795541B (zh) 2023-03-11

Family

ID=68100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9643A TWI795541B (zh) 2018-04-02 2019-03-20 預浸體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505666B2 (zh)
EP (1) EP3778731A4 (zh)
JP (1) JP7234919B2 (zh)
KR (1) KR20200139128A (zh)
CN (1) CN111936564B (zh)
TW (1) TWI795541B (zh)
WO (1) WO2019193940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64137A (ja) * 2005-03-24 2006-10-05 Toray Ind Inc プリプレグ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6735B (zh) * 2008-06-25 2013-04-17 东邦特耐克丝株式会社 环氧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预浸料坯
JP2010229211A (ja) 2009-03-26 2010-10-14 Toray Ind Inc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プリプレグ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GB2475352B8 (en) 2009-12-14 2012-10-03 Gurit Ltd Repair of composite materials.
JP5760463B2 (ja) 2010-02-19 2015-08-12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繊維強化プリプレグ
ES2725555T3 (es) * 2011-03-03 2019-09-24 Mitsubishi Chem Corp Método para producir un material preimpregnado
US10047478B2 (en) 2011-03-30 2018-08-14 Toho Tenax Co., Ltd Prepre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5164192B (zh) * 2012-09-26 2018-11-09 帝人株式会社 预浸料及其制造方法
JP5765484B2 (ja) * 2013-03-11 2015-08-19 東レ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KR20180019522A (ko) * 2015-06-19 2018-02-26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에폭시 수지 조성물, 프리프레그 및 섬유 강화 복합재료
JP6730043B2 (ja) 2016-02-22 2020-07-29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繊維強化樹脂プリプレグ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64137A (ja) * 2005-03-24 2006-10-05 Toray Ind Inc プリプレグ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34919B2 (ja) 2023-03-08
KR20200139128A (ko) 2020-12-11
US11505666B2 (en) 2022-11-22
US20210061967A1 (en) 2021-03-04
CN111936564A (zh) 2020-11-13
JPWO2019193940A1 (ja) 2021-02-25
EP3778731A1 (en) 2021-02-17
EP3778731A4 (en) 2022-01-26
CN111936564B (zh) 2022-12-20
TW201942221A (zh) 2019-11-01
WO2019193940A1 (ja) 2019-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96855B1 (ko) 섬유 강화 복합 재료용 에폭시 수지 조성물, 프리프레그 및 섬유 강화 복합 재료
KR101314349B1 (ko) 프리프레그, 섬유 강화 복합 재료 및 프리프레그의 제조 방법
US9963589B2 (en)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prepreg, and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EP3312210B1 (en)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prepreg, and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JP5723505B2 (ja) 樹脂組成物、硬化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TWI723188B (zh) 預浸漬物及其製造方法
KR20130118302A (ko) 섬유 강화 복합 재료용 에폭시 수지 조성물, 프리프레그 및 섬유 강화 복합 재료
CN104245804A (zh) 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CN104395381A (zh) 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JP2010059225A (ja) 炭素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炭素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CN104220497A (zh) 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JP2011162619A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6885339B2 (ja) 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WO2019167579A1 (ja)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2012196921A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6104314A1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フィルム、プリプレグ及び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
TW201943772A (zh) 預浸體及使用其的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CN104583284B (zh)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TWI795541B (zh) 預浸體及其製造方法
JP2004027043A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及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2019183134A (ja) プリプレグ
JP2020128530A (ja) 離型シート付き一方向炭素繊維プリプレ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プリフォームおよび炭素繊維強化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JP6079943B1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エポキシ樹脂硬化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2021178902A (ja) プリプレグ
JP2023084198A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繊維強化複合材料および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