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7868B - 導電性顆粒及包括其的測試插座 - Google Patents

導電性顆粒及包括其的測試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7868B
TWI787868B TW110122108A TW110122108A TWI787868B TW I787868 B TWI787868 B TW I787868B TW 110122108 A TW110122108 A TW 110122108A TW 110122108 A TW110122108 A TW 110122108A TW I787868 B TWI787868 B TW I7878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mentioned
conductive particles
tested
tes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2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8864A (zh
Inventor
金奎銑
Original Assignee
韓商斯諾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韓商斯諾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韓商斯諾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8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8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7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786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 G01R1/0433Sockets for IC's or transistors
    • G01R1/0441Details
    • G01R1/0466Details concerning contact pieces or mechanical details, e.g. hinges or cams; Shield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 G01R1/0416Connectors, termin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 G01R1/0433Sockets for IC's or transistors
    • G01R1/0441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51Testing of integrated circuits [IC]
    • G01R31/2855Environmental, reliability or burn-in testing
    • G01R31/286External aspects, e.g. related to chambers, contacting devices or handlers
    • G01R31/2863Contacting devices, e.g. sockets, burn-in boards or mounting fix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51Testing of integrated circuits [IC]
    • G01R31/2884Testing of integrated circuits [IC] using dedicated test connectors, test elements or test circuits on the IC under tes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16Magne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51Testing of integrated circuits [IC]
    • G01R31/2855Environmental, reliability or burn-in testing
    • G01R31/2872Environmental, reliability or burn-in testing related to electrical or environmental aspects, e.g. temperature, humidity, vibration, nuclear radiation
    • G01R31/2879Environmental, reliability or burn-in testing related to electrical or environmental aspects, e.g. temperature, humidity, vibration, nuclear radiation related to electrical aspects, e.g. to voltage or current supply or stimuli or to electrical lo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導電性顆粒,該導電性顆粒為用於佈置在待測試元件和測試板之間以使上述待測試元件的引線和測試板的襯墊相互電連接的測試插座的導電性顆粒,上述導電性顆粒包括沿圓周以等間隔形成的多個突出部。

Description

導電性顆粒及包括其的測試插座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導電性顆粒及包括其的測試插座,更具體而言,係關於導電性顆粒和測試插座,上述測試插座透過將上述導電性顆粒佈置在待測試元件和測試板之間,以使待測試元件的引線和測試板的襯墊相互電連接。
通常,在完成如半導體元件等的待測試元件的製造程序之後,需要對待測試元件進行測試。即,對已完成製造的如半導體元件等的待測試元件進行電測試以確定其是否有缺陷。具體而言,透過從測試設備向待測試元件發送預定的測試信號,來確定待測試元件是否有缺陷。
這些測試插座需要具有穩定的電接觸能力,使得當個別待測試元件被移動到正確的位置並準確地反覆接觸到安裝在測試板上的插座時,得到穩定的機械接觸能力,且使在發送信號時電接觸點處的信號失真最小化。
此時,測試板和待測試元件不是直接相互連接的,而是透過稱為測試插座的中間裝置間接連接的。作為上述測試插座,可以使用如測試探針(pogo-pin)等各種類型的測試插座,但是最近,由於半導體元件的技術變化,使用各向異性彈性片的測試插座正在增加。
圖1為示出根據現有技術的待測試元件的引線與導電部接觸的情況的圖。
根據現有技術的測試插座10形成為在由絕緣彈性材料製成的基材11中包含多個導電性顆粒12的形式。上述多個導電性顆粒12是不規則的球形顆粒,其沿厚度方向取向以形成一個導電部13,該導電部13以與上述待測試元件20的引線21對應的方式面向排列。另一方面,上述導電部被絕緣支撐部11絕緣支撐。
在上述測試插座10搭載於測試板30的狀態下,各個導電部13與測試板30的襯墊31相接觸。此後,如圖1的(b)部分所示,當待測試元件20下降時,該待測試元件20的引線21與各個導電部13接觸並擠壓該導電部13,從而導電部13中的導電性顆粒12相互緊貼,以形成能夠通電的狀態。之後,當從測試板30施加預定的測試信號時,該測試信號經過測試插座10被傳到待測試元件20,與此相反地,來自待測試元件的反射信號經過測試插座10被傳到測試板30。
這種測試插座具有當沿厚度方向被按壓時僅在該厚度方向上呈現導電性的特性,並且由於不使用如焊接或彈簧等的機械裝置,因此耐久性優異,且具有能夠實現簡單電連接的優點。
另外,由於測試插座可以吸收機械衝擊或變形,因此具有能夠平滑連接的優點,因此被廣泛用於各種電路裝置等和測試板的電連接。
然而,根據現有技術的測試插座具有如下問題。
首先,當導電性顆粒呈球形時,存在難以穩定電連接的問題。通常,接觸面積越大,電連接越有利,但是由於球形顆粒之間的接觸僅可透過 點接觸來實現,因此其接觸面積小,電阻增加,導致損失增加,從而存在難以穩定電連接的問題。
另外,當導電性顆粒呈球形時,僅同一列中的相鄰導電性顆粒彼此接觸,因此在一部分導電性顆粒之間的接觸被切斷的情況下,存在總接觸電阻迅速上升的可能性。
並且,當導電性顆粒呈球形時,由於壓縮範圍的限制,在反覆擠壓的情況下,存在從彈性材料容易脫離的可能性。即,當待測試元件的電極在垂直方向上與導電性顆粒反覆接觸數萬次以上時,存在彈性材料和導電性顆粒之間的接觸力減弱或彈性材料被撕裂的問題。如上所述,當導電性顆粒從彈性材料脫離時,傳輸電流的構造丟失,因此電極和襯墊之間的電連接能力減少或丟失。尤其,在球形顆粒的情況下,與相鄰的彈性材料的接觸面積小,因此上述問題是顯著的。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0001)韓國授權專利公報第10-1782604號(2017.09.21)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而研製的,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沿圓周以等間隔形成的導電性顆粒及包括其的測試插座。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提供一種導電性顆粒,其為用於佈置在待測試元件和測試板之間以使上述待測試元件的引線和測試板的襯墊相互電連接的測試插座的導電性顆粒,上述導電性顆粒具有沿圓周以等間隔形成的多個突出部。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導電性顆粒的特徵在於,上述突出部可以由具有正方形形狀的第一突出部至第四突出部形成。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導電性顆粒的特徵在於,上述突出部的末端可以彎曲形成。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導電性顆粒的特徵在於,上述突出部可以由具有正方形形狀的第一突出部至第三突出部形成。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導電性顆粒的特徵在於,上述突出部的棱角可以彎曲形成。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導電性顆粒的特徵在於,上述導電性顆粒可以具有預定的厚度t和直徑d,上述厚度t可以是上述直徑d的90%以下。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導電性顆粒的特徵在於,上述厚度t可以是上述直徑d的10%以上且90%以下。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導電性顆粒的特徵在於,上述厚度t可以是上述直徑d的30%以上且70%以下。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導電性顆粒的特徵在於,上述厚度t可以為10μm以上且50μm以下。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種測試插座,其為包括導電性顆粒的測試插座,且包括:導電部,佈置在待測試元件和測試板之間,以使上述待 測試元件的引線和測試板的襯墊相互電連接;及絕緣部,包圍上述導電部的周圍,以使上述導電部相互隔開的方式支撐;其中,上述導電性顆粒在上述導電部中排列並相互接觸,上述導電部包括中間層,在上述中間層中上述導電性顆粒向上述導電部的厚度方向排列。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測試插座的特徵在於,上述中間層中可以在導電部的厚度方向上排列,使得上述導電性顆粒的中心彼此一致。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測試插座的特徵在於,上述中間層中可以在導電部的厚度方向上排列,使得上述導電性顆粒的中心彼此交錯。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種測試插座,其為包括導電性顆粒的測試插座,且包括:導電部,佈置在待測試元件和測試板之間,以使上述待測試元件的引線和測試板的襯墊相互電連接;及絕緣部,包圍上述導電部,以使上述導電部相互間隔的方式支撐;其中,上述導電性顆粒在上述導電部中排列並相互接觸,在上述導電部的上層,水平方向上的上述導電性顆粒彼此結合,或者水平方向上的上述導電性顆粒和垂直方向上的上述導電性顆粒彼此結合。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測試插座的特徵在於,上述導電部可以包括中間層,上述中間層具有上述導電性顆粒且向上述導電部的厚度方向排列。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測試插座的特徵在於,上述導電性顆粒可以透過磁場在上述導電部內排列。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導電性顆粒之間的物理接觸以面或線形式實現,因此可以減少單位接觸電阻。
另外,隨著半導體引線反覆接觸到接觸墊數千次以上,接觸墊會變形或損壞,但是根據本發明,位於導電部上端的多個顆粒具有突出部,因此隨著表面積擴大,導電性顆粒與彈性體的橡膠之間的黏附面積增加,從而可以提高接觸墊的強度和耐久性,結果,能夠增加使用次數。
並且,導電性顆粒形成為塊狀,因此在垂直方向上排列時,可以提高導電部的牢固性。
此外,導電性顆粒相較於現有顆粒增加了長度,因此在施加磁力線時,相較於現有球形顆粒的數量,在一個導電柱中的導電性顆粒的數量較少,導致總電阻降低,從而可以提高測試插座的電氣性能。
本發明的效果並非限定於所述效果,應當理解,包括從本發明的詳細的說明或申請專利範圍中記載的發明的結構中推論出的所有效果。
10:測試插座
11:絕緣支撐部
12:導電性顆粒
13:導電部
20:待測試元件
21:引線
30:測試板
31:襯墊
100:導電部
101:導電部
102:導電部
110:+型導電性顆粒
111:Y型導電性顆粒
120:導電柱
121:導電柱
122:導電柱
123:導電柱
200:絕緣支撐部
1000:測試插座
d:直徑
Rc:總接觸電阻
Rp:個別電阻率
t:厚度
x:上層
y:中間層
〔圖1〕為示出根據現有技術的待測試元件的引線與導電部接觸的情況的圖。
〔圖2〕為示出確定導電部的電阻的大致方式的圖。
〔圖3〕為示出本發明的導電性顆粒的各種實施例的圖。
〔圖4〕的(a)部分為示出現有的球形導電性顆粒的圖,圖4的(b)部分為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導電性顆粒的圖。
〔圖5〕為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測試插座的圖。
〔圖6〕的(a)部分為示出現有導電柱的圖,(b)部分至(e)部分為示出本發明的導電柱的各種實施例的圖。
〔圖7〕的(a)部分為示出現有導電性顆粒的接觸的圖,圖7的(b)部分至(e)部分為示出本發明的導電性顆粒的接觸的圖。
〔圖8〕的(a)部分為示出現有導電部的圖,(b)部分至(d)部分為示出本發明的導電部的各種實施例的圖。
〔圖9〕的(a)部分和(b)部分示出當對現有導電柱施加壓力時在導電性顆粒發生的變化,圖9的(c)部分為示出在現有導電柱中導電性顆粒的接觸被切斷時的電路圖的圖。
〔圖10〕的(a)部分和(b)部分示出當對本發明的導電柱施加壓力時在導電性顆粒發生的變化,圖10的(c)部分為示出在本發明的導電柱中導電性顆粒的接觸被切斷時的電路圖的圖。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本發明可實現各種不同的形態,不限於在此說明的實施例。為了明確說明本發明,在附圖中省略與說明無關的部分,在說明書全文中對於相同或者類似的構成元素賦予相同的元件符號。
在整個說明書中,某一部分與另一部分相“連接”時,不僅包括“直接連接”的情況,還包括在中間具備其他組件“間接連接”的情況。並且,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包括”意味著,在沒有特別相反的記載時,並不排除其他構成要素,而進一步包括其他的構成要素。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對此,參照圖2,將確定導電部的電阻的大致方式說明如下。
首先,在將導電性顆粒的個別電阻率定義為Rp,且將導電性顆粒之間的接觸電阻定義為Rc時,導電性顆粒向垂直方向排列而形成的導電柱的電阻RL為各個電阻的串聯,因此RL=ΣRp+ΣRc。此時,相較於導電性顆粒的個別電阻率Rp,導電性顆粒之間的接觸電阻Rc相對大,因此RL≒ΣRc
也就是說,假設導電性顆粒的尺寸和材料相同,導電部的電阻取決於導電性顆粒之間的接觸電阻Rc,在本發明中,為了減少Rc,透過擴大導電性顆粒之間的物理接觸面積來減少導電柱中的導電性顆粒數量。
圖3為示出本發明的導電性顆粒的各種實施例的圖。
具體而言,如圖3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導電性顆粒具有預定的厚度t和直徑d,且可以被配置成具有以其中心為基準以等間隔形成的多個突出部。
當導電性顆粒的長度和寬度不同或突出部以不同的間隔佈置時,導電性顆粒可以僅在特定方向上結合。另一方面,本發明的導電性顆粒的突出部形成為使得在相鄰的突出部之間沿著直徑為d的圓周的周向形成等間隔,突出的形狀和其長度比相同,因此不管方向如何,導電性顆粒之間很容易結合。
也是就是說,當多個突出部以導電性顆粒的中心部為基準形成旋轉對稱時,導電性顆粒之間的物理接觸不僅以點形式形成,而且以面或線形式形成,因此可以減少單位接觸電阻Rc
較佳地,如圖3的(a)部分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導電性顆粒110(以下,稱為+型導電性顆粒)可以由具有正方形形狀的第一突出 部至第四突出部構成。在此情況下,為了防止損壞圍繞+型導電性顆粒110的矽酮橡膠,末端較佳彎曲形成。
並且,如圖3的(b)部分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導電性顆粒111(以下,稱為Y型導電性顆粒)可以由具有正方形形狀的第一突出部至第三突出部構成。在此情況下,為了容易結合,各個突出部的兩側面棱角較佳地沿Y型導電性顆粒111的中心部內側方向彎曲,並且,為了防止損壞矽酮橡膠,各個突出部的末端棱角較佳向中心部外側方向彎曲形成。
更具體而言,本發明的導電性顆粒的厚度t可以為直徑d的90%以下。較佳地,導電性顆粒的厚度t可以為直徑d的10%以上且90%以下,更佳地,可以為直徑d的30%以上且70%以下。在此情況下,當導電性顆粒透過磁場排列時,可以容易地在垂直方向上排列。即,導電性顆粒在垂直方向上排列,而不相對於長度方向中心軸隨機旋轉,從而可以更容易地實現上下導電性顆粒之間的線或面接觸。
更佳地,厚度為10μm以上且50μm以下,使得導電性顆粒之間的接觸更加擴大。
此外,為了減少導電柱中的導電性顆粒數量,導電性顆粒的尺寸較佳大於現有的球形導電性顆粒的尺寸,本發明的導電性顆粒的優點在於,以相同體積為基準,可以相較於現有的球形導電性顆粒提高尺寸。
例如,如圖4所示,假設體積與直徑為30μm的球形導電性顆粒的體積類似的+型導電性顆粒,各個突出部的長度和寬度可以為約14μm,厚度可以為14μm。此時,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型導電性顆粒110的長度為42μm,其尺寸比直徑為30μm的球形導電性顆粒的尺寸大約1.4倍程度。從而,當 透過磁場形成導電柱時,可以減少構成導電柱的導電性顆粒的數量,並且可以減小接觸電阻。
並且,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型導電性顆粒110的表面積比球形導電性顆粒的表面積大約1.5倍,如下面將描述,隨著表面積擴大,導電性顆粒和彈性體的橡膠的黏附面積增加,從而位於導電部上端的接觸墊的強度和耐久性會提高。
另一方面,雖然突出部不限於上述形狀和數量,以相同厚度和相同表面積為基準,隨著突出部的數量變大,導電性顆粒的大小和表面積增加的效果減少,因此如上述實施例所示,導電性顆粒最較佳具有3個或4個突出部。
導電性顆粒的實例包括由如鎳、鐵、鈷等的具有磁性的金屬製成的顆粒,或由這些合金製成的顆粒,或包含這些金屬的顆粒,或包含這些金屬作為芯顆粒來在相關芯顆粒的表面上鍍敷如金、銀、鈀及銠等難以氧化的導電性金屬而成的顆粒。
另一方面,在如半導體元件等的待測試元件20中,在引線21的數量增加且引線21之間的間距減小的方向進行技術開發,由此,測試插座1000也根據上述技術開發方向進行製造。但是,在測試插座1000中,隨著引線21的間距減小,導電部100的直徑減小,因此導電性顆粒也必然變小。當導電顆粒變小時,導電部100的柱也減小,當接觸待測試元件20時,透過壓力的彈性區間減小,從而容易破損,並且由於導電部100之間的電阻不均勻,存在使用壽命降低的問題。另外,隨著導電部100的直徑減小,導電柱120的數量減少,從而存在電氣性能降低,例如,電阻增加、允許電流減小等。
因此,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測試插座1000包括:導電部100,佈置在待測試元件和測試板30之間,以使待測試元件的引線21和測試板30的襯墊31相互電連接;及絕緣部,由彈性絕緣材料形成,包圍導電部的周圍,以使導電部100相互隔開的方式支撐,上述本發明的導電性顆粒透過磁場在導電部100中排列,以彼此線接觸或面接觸。
對此,圖5為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測試插座1000的圖。
具體而言,測試插座1000可以形成為具有預定厚度的片狀。此時,測試插座1000被配置為使得在表面方向上沒有電流流動,而僅可在厚度方向上進行電流流動,從而可以使待測試元件20的引線21和測試板30的襯墊31向上下方向電連接。
上述測試插座1000用於對待測試元件20進行電氣檢查,從而判斷所製造的待測試元件20是否有缺陷。
絕緣支撐部200形成測試插座1000的主體,當在下面將描述的各個導電部100承受接觸負載時,產生支撐上述導電部100且阻斷相互鄰接的導電部100之間的電連接的作用。
更具體而言,當如半導體元件等的待測試元件20的引線21或測試板30的襯墊31接觸時,絕緣支撐部200吸收接觸力以產生保護各個導電部100的作用。
絕緣支撐部200較佳由具有交聯結構的絕緣聚合物材料形成。更具體而言,上述絕緣聚合物材料的實例包括:如聚丁二烯橡膠、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橡膠、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橡膠、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橡膠等的共軛二烯型橡膠以及其氫添加劑;如苯乙稀-丁二稀-二烯段共聚物橡膠、苯乙烯- 異戊二烯段共聚物橡膠等的段共聚物橡膠以及其氫添加劑;氯丁二烯橡膠;胺酯橡膠;聚酯型橡膠;表氯醇橡膠;矽酮橡膠;亞乙烯-亞丙烯共聚物橡膠;亞乙烯-亞丙烯-二烯共聚物橡膠等。尤其,其中,從成型加工性和電氣特性的觀點看,較佳使用矽酮橡膠。
作為上述矽酮橡膠,較佳將液態矽酮橡膠交聯或縮合而成。液態矽酮橡膠的黏度在10-1泊的剪切速率下較佳具有105泊以下,並且可以是縮合型、附加型、含有乙烯基和羥基的矽酮橡膠中的一種。具體而言,可以舉出二甲基矽酮生橡膠、甲基乙烯基矽酮生橡膠、甲基苯基乙烯基矽酮生橡膠等。
導電部100向厚度方向延伸,因此當在厚度方向施加壓力時,可以被壓縮而向厚度方向進行電流流動,並且各個導電部100被佈置為在表面方向上彼此間隔開。在上述導電部100之間佈置有具有絕緣性的絕緣支撐部200,從而阻斷導電部100之間的電流流動。
導電部100被配置為使得其上端可以接觸上述待測試元件20的引線21,並且其下端可以接觸上述測試板30的襯墊31。在上述導電部100的上端和下端之間,多個導電性顆粒110在彈性絕緣材料中向上下方向取向形成。當導電部100被待測試元件20擠壓時,多個導電性顆粒110彼此接觸並產生實現電連接的作用。
也就是說,在被待測試元件20擠壓之前,導電性顆粒110被微小地間隔開或微弱接觸,並且當導電部100被擠壓並壓縮時,導電性顆粒110可靠地彼此接觸以實現電連接。
具體而言,導電部100具有多個導電性顆粒110在彈性絕緣材料中向上下方向密集排列的形狀,各個導電部100大致排列在與待測試元件20的引線21對應的位置。
此時,當磁力線作用在導電部100上時,各個導電性顆粒110透過磁場在彈性絕緣材料中排列,並形成在垂直方向上長長地延伸的導電柱120。即,導電部100被配置成多個導電柱120並列佈置的結構。
對此,圖6的(a)部分為示出現有的導電柱的圖,(b)部分至(e)部分為示出本發明的導電柱120的各種實施例的圖。
具體而言,如圖6的(a)部分所示,現有的導電性顆粒呈球形,當透過磁場在彈性絕緣材料中排列時,球形導電性顆粒在與相鄰的球形導電性顆粒之間保持一點接觸的狀態下垂直佈置。
與此相反,本發明的導電性顆粒具有多個突出部,因此當透過磁場垂直佈置時,在各個導電性顆粒之間不僅實現點接觸,而且還實現線接觸或面接觸。具體而言,如圖6的(b)部分所示,在各個+型導電性顆粒110在中心相互一致的狀態下佈置成一列的導電柱120的情況下,相鄰的突出部之間實現面接觸。並且,如圖6的(e)部分所示,各個+型導電性顆粒110的各個突出部結合到相鄰的+型導電性顆粒110的突出部之間的導電柱123的情況下,相鄰的突出部之間實現線接觸。
另一方面,雖然上述的本發明的導電柱120、123是各個導電性顆粒110的中心相互一致並向導電部的厚度方向排列的實施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可以以中心錯開的方式在導電部的厚度方向上排列。更詳細而言,如圖 6的(c)部分和(d)部分的導電柱121、122所示,各個+型導電性顆粒110可以與相鄰的導電性顆粒的突出部面接觸。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導電性顆粒具有突出部,因此在形成導電柱120、121、122、123時,相鄰的導電性顆粒之間實現線接觸或面接觸,從而總接觸電阻Rc會減少。
本發明的導電柱不限於上述圖6的(b)部分至(e)部分的實施例,只要在本發明的導電性顆粒排列時各個導電性顆粒的突出部之間相互接觸即可。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由於本發明的導電性顆粒的尺寸比現有球形導電性顆粒的尺寸大1.3至1.5倍,因此,在絕緣支撐部的厚度相同的情況下,導電性顆粒在厚度方向上的接點數減少約30%至50%,由此產生總接觸電阻Rc減少的效果。
具體而言,如圖7的(a)部分和(b)部分所示,當佈置6個球形導電性顆粒時,可以佈置4個本發明的導電性顆粒,在此情況下,球形導電性顆粒的接點為5個,但本發明的導電性顆粒的接點為3個,由於接點數減少,總電阻可以減少。並且,如圖7的(c)部分至(e)部分所示,透過接觸的電阻串聯和並聯連接,因此可以降低總電阻。
較佳地,導電性顆粒可以在導電部的厚度方向上排列,使得其中心相互一致。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接觸電阻Rc串聯和並聯排列,因此相較於接觸電阻Rc串聯排列的球形導電性顆粒,總接觸電阻Rc可以減小60%以上。
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如上所述,導電性顆粒可以在導電部的厚度方向上排列,使得其中心彼此交錯。
另一方面,以往,位於導電部的上層x的球形導電性顆粒在垂直方向上佈置並點接觸,而不會相互結合,因此在導電性顆粒被待測試元件20的引線21擠壓的情況下,承受集中負載,從而電氣和機械性能會降低。另外,球形導電性顆粒相較其體積具有較小的表面積,因此與佈置有導電性顆粒的矽酮橡膠的黏附性弱,因此,當被待測試元件20的引線21擠壓時,發生脫離或凹陷的問題。
對此,圖8的(a)部分為示出現有導電部的圖,(b)部分至(d)部分為示出本發明的導電部100、101、102的各種實施例的圖。具體而言,如圖8的(a)部分所示,現有測試插座1000的導電部中,導電性顆粒在中間層y和上層x垂直排列。
與此相反,在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測試插座1000的導電部100、101、102的上層x,本發明的導電性顆粒可以相互結合。具體而言,如圖8的(b)部分示出的導電部100所示,各個+型導電性顆粒110的突出部之間面接觸來可以水平結合。並且,如圖8的(c)部分示出的導電部101所示,水平方向的+型導電性顆粒110和垂直方向的+型導電性顆粒110可以結合。
在此情況下,即使透過待測試元件20的引線21擠壓導電性顆粒,相鄰的+型導電性顆粒110也彼此結合,強度提高,且線接觸或面接觸的物理接觸面積擴大,單位接觸壓力降低,從而可以緩解所傳遞的衝擊,從而可以長時間保持固有的電氣和機械性能。
並且,如上所述,相較於相同體積的球體,本發明的導電性顆粒的表面積增加1.5倍以上,並且導電性顆粒與矽酮橡膠之間的黏附面積增加50%以上。
對此,如圖8的(b)部分和(c)部分所示,在本發明的導電性顆粒在導電部100、101的上層x結合的情況下,相較於現有的球形導電性顆粒,與彈性絕緣材料接觸的表面積大,因此牢固地黏附到絕緣支撐部200,從而即使在重複的測試過程中,與絕緣支撐部200分離的可能性也很低,因此可以提高耐久性。
更佳地,在導電部102的中間層y,與上述本發明的導電柱120、121、122、123的實施例相同地,導電性顆粒可以在相鄰的突出部之間面接觸或線接觸並在導電部的厚度方向上排列,在此情況下,各個導電性顆粒的表面積擴大,因此與絕緣支撐部200分離的可能性減少,因此可以提高耐久性。另外,相較於現有的球形導電性顆粒,尺寸大1.3倍至1.5倍以上,因此在絕緣支撐部200的厚度相同的情況下,厚度方向的導電性顆粒的接點數減少約30%至50%,因此發生總接觸電阻Rc減少的效果。
另一方面,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導電性顆粒,即使導電柱中的導電性顆粒一部分的接觸被切斷,也透過突出部與相鄰的導電性顆粒接觸,因此相較於以往,電阻增加幅度不大。
具體而言,如圖9和圖10所示,以導電性顆粒之間的接觸電阻Rc為1Ω,列為2個的導電部為例。在保持列間接觸的情況下,球形導電性顆粒和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導電性顆粒的總接觸電阻Rc都為2.5Ω,是相同的,但在1個列中一部分導電性顆粒的接觸被切斷的情況下,球形導電性顆粒的總電阻急劇上升至5Ω,但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導電性顆粒的總電阻為3Ω,相較於現有的球形導電性顆粒,具有電阻的增加幅度不大的優點。
上述的本發明的說明只是例示性的,只要是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就能理解在不變更本發明的技術思想或必要特徵的情況下,也能輕易變形為其他具體形態。因此,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在各方面僅是例示性的,但並不局限於此。例如,作為單一型進行說明的各結構部件也能分散進行實施,同樣,使用分散的進行說明的結構部件也能以結合的形態進行實施。
本發明的範圍是透過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來表示,而並非透過上述詳細的說明,而由申請專利範圍的意義、範圍及其均等概念導出的所有變更或變形的形態應解釋為包括在本發明的範圍內。
10:測試插座
11:絕緣支撐部
12:導電性顆粒
13:導電部
20:待測試元件
21:引線
30:測試板
31:襯墊

Claims (14)

  1. 一種導電性顆粒,其為用於佈置在待測試元件和測試板之間以使上述待測試元件的引線和測試板的襯墊相互電連接的測試插座的導電性顆粒,上述電性顆粒的特徵在於,具有所定的厚度(t)及直徑(d),中心部;及包含從上述中心部的側面半徑方向突出的正方形形狀的第一突出部至第四突出部;上述第一突出部至上述第四突出部,是跟著上述中心部為準直徑為d的圓周和鄰近突出部等間形成排列。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導電性顆粒,其中,上述第一突出部至上述第四突出部的末端彎曲形成。
  3. 一種導電性顆粒,其為用於佈置在待測試元件和測試板之間以使上述待測試元件的引線和測試板的襯墊相互電連接的測試插座的導電性顆粒,上述電性顆粒的特徵在於,上述導電性顆粒,具有所定的厚度(t)及直徑(d),中心部;及包含從上述中心部的側面半徑方向突出的正方形形狀的第一突出部至第三突出部;上述第一突出部至上述第三突出部,是跟著上述中心部為準直徑為d的圓周和鄰近突出部等間形成排列。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導電性顆粒,其中,上述第一突出部至上述第三突出部的棱角彎曲形成。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導電性顆粒,其中,上述厚度(t)為上述直徑(d)的90%以下。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導電性顆粒,其中,上述厚度(t)為上述直徑(d)的10%以上且90%以下。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導電性顆粒,其中,上述厚度(t)為上述直徑(d)的30%以上且70%以下。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導電性顆粒,其中,上述厚度(t)為10μm以上且50μm以下。
  9. 一種測試插座,其為包括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導電性顆粒的測試插座,上述測試插座的特徵在於,包括:導電部,佈置在待測試元件和測試板之間,以使上述待測試元件的引線和測試板的襯墊相互電連接;及絕緣部,包圍上述導電部的周圍,以使上述導電部相互隔開的方式支撐;其中,上述導電性顆粒在上述導電部中排列並相互接觸,上述導電部包括中間層,在上述中間層中上述導電性顆粒向上述導電部的厚度方向排列。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測試插座,其中,上述中間層在導電部的厚度方向上排列,使得上述導電性顆粒的中心彼此一致。
  11. 如請求項9所述的測試插座,其中,上述中間層在導電部的厚度方向上排列,使得上述導電性顆粒的中心彼此交錯。
  12. 一種測試插座,其為包括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導電性顆粒的測試插座,上述測試插座的特徵在於,包括:導電部,佈置在待測試元件和測試板之間,以使上述待測試元件的引線和測試板的襯墊相互電連接;及絕緣部,包圍上述導電部,以使上述導電部相互間隔的方式支撐;其中,上述導電性顆粒在上述導電部中排列並相互接觸,在上述導電部的上層,水平方向上的上述導電性顆粒彼此結合,或者水平方向上的上述導電性顆粒和垂直方向上的上述導電性顆粒彼此結合。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測試插座,其中,上述導電部包括中間層,上述中間層具有上述導電性顆粒且向上述導電部的厚度方向排列。
  14.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測試插座,其中,上述導電性顆粒透過磁場在上述導電部內排列。
TW110122108A 2020-08-21 2021-06-17 導電性顆粒及包括其的測試插座 TWI7878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05157A KR102393083B1 (ko) 2020-08-21 2020-08-21 도전성 입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검사용 소켓
KR10-2020-0105157 2020-08-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8864A TW202208864A (zh) 2022-03-01
TWI787868B true TWI787868B (zh) 2022-12-21

Family

ID=80269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2108A TWI787868B (zh) 2020-08-21 2021-06-17 導電性顆粒及包括其的測試插座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93027B2 (zh)
KR (1) KR102393083B1 (zh)
CN (1) CN114078610A (zh)
TW (1) TWI7878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40010319A (ko) * 2022-07-15 2024-01-23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시 전기적 검사를 위한 도전성 입자, 검사용 커넥터 및 도전성 입자의 제조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01982B1 (ko) * 2017-07-19 2018-09-27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시 검사용 소켓 및 도전성 입자
TWI653454B (zh) * 2016-05-11 2019-03-11 南韓商Isc股份有限公司 測試插座以及導電顆粒
KR101973609B1 (ko) * 2018-02-19 2019-04-29 (주)티에스이 정형 및 비정형의 도전성 입자가 혼재된 도전부를 구비하는 반도체 검사용 러버소켓
TWI660178B (zh) * 2016-12-07 2019-05-21 南韓商Isc股份有限公司 測試插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67721B2 (ja) * 2000-06-26 2010-05-26 富士通マイクロ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タ及びコンタクタを使用した試験方法
JP2006194620A (ja) * 2005-01-11 2006-07-27 Tokyo Electron Ltd プローブカード及び検査用接触構造体
JP2008108842A (ja) 2006-10-24 2008-05-08 Nissan Motor Co Ltd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174279B2 (en) * 2009-08-21 2012-05-08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ocket connector for connection lead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under test with tester
KR101282044B1 (ko) * 2010-08-02 2013-07-05 이진배 풍력발전기
US20150377923A1 (en) * 2013-02-19 2015-12-31 Isc Co., Ltd. Test socket with high density conduction section
KR101586340B1 (ko) * 2014-12-26 2016-01-18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시 전기적 검사 소켓 및 전기적 검사 소켓용 도전성 입자의 제조방법
KR101525520B1 (ko) * 2015-02-03 2015-06-03 (주)티에스이 결합 형상의 도전성 입자를 가지는 검사용 소켓
KR101782604B1 (ko) 2016-02-02 2017-09-27 (주)티에스이 검사용 소켓
KR101769882B1 (ko) * 2016-02-15 2017-09-05 (주)티에스이 검사용 소켓
KR101830935B1 (ko) * 2016-03-18 2018-02-22 주식회사 오킨스전자 와이어 본딩과 가압 성형을 이용한 테스트 소켓의 도전성 파티클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39537B1 (ko) 2016-05-11 2017-05-25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시 검사용 소켓 및 도전성 입자
KR101739536B1 (ko) * 2016-05-11 2017-05-24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시 검사용 소켓 및 도전성 입자
KR102089653B1 (ko) * 2019-12-30 2020-03-16 신종천 테스트 소켓 조립체
KR102359547B1 (ko) * 2020-09-25 2022-02-08 (주)티에스이 테스트 소켓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테스트 장치
KR102629074B1 (ko) * 2021-08-27 2024-01-24 주식회사 티에스이 반도체 패키지의 테스트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3454B (zh) * 2016-05-11 2019-03-11 南韓商Isc股份有限公司 測試插座以及導電顆粒
TWI660178B (zh) * 2016-12-07 2019-05-21 南韓商Isc股份有限公司 測試插座
KR101901982B1 (ko) * 2017-07-19 2018-09-27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시 검사용 소켓 및 도전성 입자
KR101973609B1 (ko) * 2018-02-19 2019-04-29 (주)티에스이 정형 및 비정형의 도전성 입자가 혼재된 도전부를 구비하는 반도체 검사용 러버소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93083B1 (ko) 2022-05-03
CN114078610A (zh) 2022-02-22
US11693027B2 (en) 2023-07-04
TW202208864A (zh) 2022-03-01
US20220057434A1 (en) 2022-02-24
KR20220023438A (ko) 2022-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59742B2 (en) Test socket including conductive particles in which through-holes are forme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KR100330469B1 (ko) 회로 기판의 전기 저항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TWI588493B (zh) 測試座
TWI692642B (zh) 導電接觸件以及包括其的各向異性導電片
KR20100052956A (ko) 기둥형 입자를 가지는 테스트 소켓
CN108700614A (zh) 测试插座以及导电颗粒
TWI787868B (zh) 導電性顆粒及包括其的測試插座
KR102153221B1 (ko) 이방 전도성 시트
KR101173191B1 (ko) 테스트 소켓
US7279914B2 (en) Circuit board checker and circuit board checking method
JP3714344B2 (ja) 回路基板検査装置
KR102173427B1 (ko) 이방 전도성 시트
KR101511033B1 (ko) 반도체 디바이스를 검사하기 위한 테스트 콘택터
KR102204910B1 (ko) 검사용 소켓
KR20170108655A (ko) 검사용 소켓 및 검사용 소켓의 제조방법
KR20190080686A (ko) 이방 전도성 시트
KR20220164169A (ko) 도전성 입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검사용 소켓
JP3801195B1 (ja) 回路装置検査用電極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回路装置の検査装置
KR102388678B1 (ko) 검사용 소켓
KR101580549B1 (ko) 이방 도전성 커넥터,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US20210319928A1 (en) Conductive particles and test socket having the same
KR102195339B1 (ko) 도전성 입자
TW202316755A (zh) 檢查用插座
KR102582796B1 (ko) 검사용 소켓
CN111987548B (zh) 各向异性导电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