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3506B - 連接器、連接器組件以及保持件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連接器組件以及保持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83506B TWI783506B TW110120384A TW110120384A TWI783506B TW I783506 B TWI783506 B TW I783506B TW 110120384 A TW110120384 A TW 110120384A TW 110120384 A TW110120384 A TW 110120384A TW I783506 B TWI783506 B TW I783506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terminal
- cable terminal
- connector
- cab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7—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rea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問題]
為了提供即使部件之間的間隙減少以連接器小型化也能夠將保持件合適地附接於基座同時可靠地將線纜端子佈置在正確位置的連接器。
[解決手段]
線纜端子(20)具有第一被止擋部(24a)。保持件(40)具有定位在線纜端子(20)的第一被止擋部(24a)的後方並限制線纜端子(20)向後移動的定位柱(41)。定位柱(41)可彈性變形以在前後方向上移動。
Description
本公開涉及附接有線纜端子的連接器、包括所述連接器的連接器組件以及用於所述連接器的保持件(retainer)。
下面列出的專利文獻1公開了連接器,其具有:基座,具有線纜端子插入的端子收容室;以及保持件,附接於基座。彈性可變形鎖定臂(文獻1的“彈性鎖定片”)形成於基座。鎖定臂的末端在端子收容室中在正確位置處鉤在線纜端子上並限制線纜端子脫出。保持件的定位柱(文獻1的“端子鎖定片”)置於線纜端子的鎖定部的後方並限制線纜端子向後移動。換句話說,線纜端子的脫出由兩個部位(即基座的鎖定臂和保持件的定位柱)限制。此外,如果線纜端子插入端子收容室但線纜端子未到達正確位置,換句話說,如果線纜端子與基座半嵌合(partially mated with),當保持件附接於基座時,保持件的定位柱將線纜端子推到端子收容室中的正確位置,由此消除半嵌合。在該連接器中,確保部件之間的間隙(clearance)。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未審專利申請JPH06-275334
在專利文獻1的連接器中,如果連接器小型化,部件之間的間隙縮小,且因此,各部件的尺寸公差的影響加大。當這些尺寸公差累積時,會發生線纜端子無法定位在正確位置的問題以及保持件無法合適地附接於基座的問題。
本公開提出的連接器包括:線纜端子,具有第一被止擋部;基座,具有用於收容所述線纜端子的端子收容室、形成於所述端子收容室並限制所述線纜端子向前移動的前止擋部以及被接合部;以及保持件。包括設置在所述線纜端子的第一被止擋部的後方、限制所述線纜端子向後移動的定位柱以及接合部,通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被接合部接合,所述保持件附接於所述基座的後部。所述定位柱可彈性變形以在前後方向上移動。結果,即使部件之間的間隙減小,線纜端子也能被設置在正確位置,且保持件也能附接於基座。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保持件具有柱基部,所述定位柱的端部連接於所述柱基部。所述定位柱具有在所述柱基部和所述定位柱的前端之間的彎曲部和屈曲部中的至少一個。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當所述線纜端子被所述前止擋部限制向前移動且所述接合部與所述被接合部接合時,所述定位柱接觸所述第一被止擋部且向後彈性變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定位柱的一部分經由所述彎曲部和所述屈曲部中的至少一個而連接於所述定位柱的柱基部且當在預定的方向觀察時
與所述柱基部重疊。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定位柱具有從所述柱基部的後側向下延伸同時彎曲或屈曲的第一延伸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連接器包括作為所述線纜端子的多個線纜端子;其中,所述保持件具有各自對應所述多個線纜端子的多個定位柱,當所述多個線纜端子的向前移動被所述前止擋部限制時,所述多個定位柱中的至少一個接觸所述多個第一被止擋部中的一個並向後彈性變形且所述保持件的接合部的與所述基座的被接合部接合。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述線纜端子具有第二被止擋部;所述基座具有定位在所述線纜端子的第二被止擋部的後方並限制所述線纜端子向後移動的鎖定臂;當所述定位柱接觸所述第一被止擋部時,所述第二被止擋部與所述鎖定臂之間形成間隙。
本公開提出的連接器組件,能夠與第一連接器連接,包括第一連接器。第二連接器具有端子以及保持所述端子的基座。所述第一連接器包括:線纜端子,具有第一被止擋部且用於與所述第二連接器的端子連接;基座,具有用於收容所述線纜端子的端子收容室、形成於所述端子收容室並限制所述線纜端子向前移動的前止擋部以及被接合部;以及保持件,包括設置在所述線纜端子的第一被止擋部的後方、限制所述線纜端子向後移動的定位柱以及接合部,通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被接合部接合,所述保持件附接於所述基座的後部。所述定位柱可彈性變形以在前後方向上移動。結果,即使部件之間的間隙
減小,線纜端子也能被設置在正確位置,且保持件也能附接於基座。
本公開提出的保持件為能夠用於連接器的保持件,所述連接器具有:線纜端子,具有第一被止擋部;以及基座,用於收容所述線纜端子的端子收容室形成於所述基座,而且其中,限制所述線纜端子向前移動的前止擋部形成於所述端子收容室。所述保持件包括:定位柱,設置在所述線纜端子的第一被止擋部的後方並限制所述線纜端子向後移動;以及接合部,用於與所述基座的被接合部接合。所述定位柱可彈性變形以在前後方向上移動。當通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被接合部接合而所述保持件附接於所述基座且所述線纜端子在所述端子收容室中向前移動被所述前止擋部限制時,所述定位柱接觸所述第一被止擋部且向後彈性變形。結果,即使部件之間的間隙減小,線纜端子也能被設置在正確位置,且保持件也能附接於基座。
10:連接器
10A:第一連接器(連接器)
10B:第二連接器(連接器)
20、120B:線纜端子
21:端子前部
21a:前上板部
21b:側板部
21c:接觸部
21d:底板部
21e:第二被止擋部(被擋止部)
21f:肩部
21g:凸部
21h:前端
21i:上表面
22:連結部
22a:傾斜部
22b:側部
22c:連結肩部(部分)
22e:下緣
23:端子後部
23a:後上板部
23b、23d:線纜保持部
23c:前部
23f:臺階
24a:第一被止擋部(被擋止部、前側)
24b:後側
29:線纜
29a:外皮
Ha:孔(貫通孔)
C1:中心線
W1、W2:寬度
W11、W12、W13:長度
30、130A、130B:基座
30c:後表面
30e:凹部
30f:凸部
31:鎖定臂
31a:止擋部
31b:基部
33:鎖定桿
33a:最上部
34:被接合部
34a:表面
35:前止擋部
S:端子收容室
40、140A、140B:保持件
41:定位柱
41a:第一延伸部(彎曲部)
41b:第二延伸部
41c:下表面
41d:凸部
41e:前端
41f:最後部
42:柱基部
42a:上表面
42b:後端
42c:前表面
43:接合部
43a:相對表面
43b:上延伸部
43c:下延伸部
43d:前部
44a:壁部
45:側壁部
45a:後表面
W6、W8:厚度
W7:寬度
90:配合連接器
91:端子
91a:連接部
92:基座
92a:嵌合部
92b:被接合部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示出包含本公開提出的連接器的連接器組件的示例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連接器組件的分解立體圖。
圖3A是線纜端子的立體圖。
圖3B是線纜端子的立體圖。
圖3C是沿圖3A中的線IIIc-IIIc所示的剖面作出的線纜端子的剖視圖。
圖3D是線纜端子所設有的端子前部的平面圖。
圖4A是連接器的剖視圖。示出線纜端子在端子收容室中被設置在正確的位置且保持件附接於基座的狀態。
圖4B是連接器的剖視圖。示出將線纜端子插入的過程。
圖5是在與圖4A相同的狀態下的連接器的側視圖。示出保持件附接於基座的狀態。
圖6A是保持件的立體圖。
圖6B是保持件的側視圖。
圖7A是基座的後視圖。
圖7B是通過圖7A的線VIIb-VIIb的剖面作出的基座的剖視圖。
圖8是示出根據變形例的連接器組件的立體圖。
下面將說明本公開提出的連接器。下文中,如圖1所示,X1方向和X2方向分別稱為右向和左向,Y1方向和Y2方向分別稱為前方和後方,而Z1方向和Z2方向分別稱為上方和下方。這些方向用於說明連接器的各部分的相對位置關係且不限定當連接器附接於其他裝置時連接器的方位。
[全體]
如圖1所示,連接器組件具有在前後方向上能夠組合的連接器10以及配合連接器90。如圖1所示,連接器10具有多個線纜端子20、保持線纜端子20的基座30以及附接於基座30的保持件40。配合連接器90具有多個端子91以及保持端子91的基座92。
例如,配合連接器90具有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兩個端子91。例如,配合連接器90為設置在電路基板(未示出)上的連接器,且端子91可具有在其端部處的連接於電路基板的導體圖案的連接部91a。
配合連接器90的基座92可具有朝向連接器10開口的箱狀的嵌合部92a(參照圖2)。端子91的接觸部收容在嵌合部92a內。連接器10的基座30嵌入嵌合部92a內,且多個線纜端子20分別接觸多個端子91。基座30可具有與配合連接器90的基座92接合的鎖定機構。如圖2所示,例如,基座30具有作為鎖定機構的鎖定桿33。形成在鎖定桿33的前端的鉤部鉤在基座92的上側形成的被接合部92b。這限制了連接器10和配合連接器90之間的分離。
連接器10所設有的線纜端子20的數量和配合連接器90所設有的端子91的數量也可均超過兩個或可均為一個。此外,多個線纜端子20可不僅在左右方向上而且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同樣地,配合連接器90的端子91也可不僅在左右方向上而且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排列。此外,例如,配合連接器90可為附接於線纜的端部的連接器,而不是設置在電路基板上的連接器。在這種情況下,配合連接器90可為設有後述的本公開的保持件能夠附接的基座和線纜端子(參照圖8)的連接器。
[連接器的概要]
用於收容線纜端子20的端子收容室S(參照圖7B)形成於基座30。端子收容室S在前後方向上貫通基座30,且線纜端子20從基座30的後側向前側插入端子收容室S。連接器10具有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兩個線纜端子20。
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相同數量的端子收容室S形成於基座30。
後述的被止擋部21e(參照圖3C)形成在線纜端子20上。如圖4A所示,基座30具有在其下部的鎖定臂31。鎖定臂31鉤在被止擋部21e上並限制線纜端子20向後移動。下文中,鎖定臂31鉤在線纜端子20上的位置(圖4A所示的線纜端子20的位置)稱為正確位置(appropriate position)。此外,被止擋部21e稱為“第二被止擋部”。
被止擋部24a(參照圖3C)形成在線纜端子20上。在連接器10的該示例中,被止擋部24a是在線纜端子20上形成的孔Ha的內緣的一部分。保持件40具有向前延伸的定位柱41(參照圖1)。定位柱41被定位在被止擋部24a的後方並限制線纜端子20向後移動(在端子收容室S中從正確位置脫出)。此外,在將線纜端子20插入端子收容室S的過程中,如果線纜端子20在端子收容室S中未到達正確位置,則當保持件40附接於基座30時,定位柱41向前推被止擋部24a,由此帶動線纜端子20到正確位置。換句話說,定位柱41防止線纜端子20和基座30之間的半嵌合。下文中,被止擋部24a稱為“第一被止擋部”。此外,在將線纜端子20插入端子收容室S的過程中,如果線纜端子20在端子收容室S中未到達正確位置且第二被止擋部21e位於比止擋部31a更向後,則當保持件40附接於基座30時,定位柱41接觸被止擋部24a並順著插入方向下壓線纜端子20並使第二被止擋部21e下壓止擋部31a且越過止擋部31a。
如圖2和圖5所示,基座30可具有被接合部34。例如,被接合部34可形成在基座30的左右的側面上。被接合部34可為從側面突出的凸部。另一
方,保持件40可具有在其左右的側部的接合部43。如圖5所示,例如,接合部43為在側視圖中朝向基座30的側面延伸的大體呈U字狀的部位。當被接合部34與接合部43接合時,被接合部34置於接合部43內並限制保持件40相對基座30向後移動(例如,保持件40和基座30之間分離)。
接合部43和被接合部34的形狀不限於連接器10的該示例,只要接合部43和被接合部34的形狀限制基座30和保持件40之間的分離即可。此外,在與連接器10的該示例不同的示例中,作為接合部43的凸部形成在保持件40的側面上,而被接合部34可形成在基座30的側部上、朝向保持件40延伸。
[線纜端子]
將說明詳細線纜端子20。線纜端子20是通過壓力加工金屬板(例如銅板、鋁板等)形成的部件。具體地,壓力加工包括衝壓加工、彎曲加工、拉拔加工等。
如圖3A所示,線纜端子20具有:端子前部21,具有沿中心線C1(參照圖3C)沿前後方向形成的前上板部21a;以及端子後部23,具有沿中心線C1形成的後上板部23a。
如圖3A所示,端子前部21可具有:兩個側板部21b,其從前上板部21a的右緣和左緣下降。前上板部21a和兩側板部21b包圍中心線C1。線纜端子20可具有從左右的側板部21b的前端向前延伸的接觸部21c。左右的接觸部21c形成為彼此面對且可彈性變形,從而左右的接觸部21c之間的間隔擴大或縮小。配合連接器90的端子91插入兩個接觸部21c之間並接觸兩個接觸部21c。
前上板部21a位於兩接觸部21c的上方。如圖3D所示,在線纜端子20的平面圖中,兩接觸部21c全體可由前上板部21a覆蓋。由此,接觸部21c能夠由前上板部21a保護。如圖3C所示,前上板部21a的前端位於接觸部21c的前端的前方。由此,接觸部21c的前端能由前上板部21c保護。
如圖3C所示,前上板部21a的前端21h向下彎曲。換句話說,前上板部21c的前端21h朝向線纜端子20的中心線C1彎曲。當線纜端子20插入端子收容室S時,即使前上板部21c的前端21h與端子收容室S的緣發生衝突,通過使前端21h傾斜,線纜端子20也能被引導到端子收容室S內。
線纜端子20具有分別從左右的側板部21b的下緣延伸的兩底板部21d。底板部21d位於隔著中心線C1在前上板部21a相反側的位置。兩底板部21d可相互重疊。由此,能增加線纜端子20的強度。
如圖3C所示,側板部21b在前後方向上的長度W12小於前上板部21a在前後方向上的長度W11。底板部21d在前後方向上的長度W13小於側板部21b在前後方向上的長度W12。底板部21d僅形成在端子前部21的最後部而可以不形成左右的接觸部21c之間。如此,線纜端子20的端子前部21在上下方向上的寬度能夠減少。此外,因為底板部21d僅形成在端子前部21的最後部,所以底板部21d在前後方向上的長度W13短於前上板部21a在前後方向上的長度W11。然而,因為兩底板部21d相互重疊,所以其強度能夠保持而不會降低機械強度。
如圖3A所示,在前後方向上延伸的凸部21g可形成在端子前部21
的前上板部21a上。由此,前上板部21a的強度能夠提高。基座30的端子收容室S的內表面具有面向插入端子收容室S的端子前部21的前上板部21a的上側面。如圖7A所示,沿前後方向的凹部30e可形成在端子收容室S的內表面的上側面。相對突出的凸部30f可形成在凹部30e的右側和左側上。當端子前部21插入端子收容室S時,形成在前上板部21a上的凸部21g置於凹部30e內。如此,能夠防止線纜端子20以上下側顛倒的方位插入端子收容室S。
端子後部23可具有從後上板部23a的最後部延伸的線纜保持部23b、23d。例如,線纜保持部23b、23d是通過彎折金屬板形成的部位。線纜保持部23b從後上板部23a的最後部的右側和左側延伸。線纜保持部23d形成在線纜保持部23b的前方且從後上板部23a的右側和左側延伸。最後部的線纜保持部23b夾持並保持線纜29的外皮29a。線纜29的外皮29a在線纜29的端部處被去除,而前側的線纜保持部23d電連接於線纜29的導線。
如圖3A和圖3C所示,後上板部23a的上表面(面向Z1方向的表面)的高度可在後上板部23a的延伸方向(前後方向)上恒定。另外的情況是,當由線纜保持部23b保持的線纜29比該圖所示的情況粗時,後上板部23a可具有臺階23f,從而後上板部23a的後部的位置高於後上板部23a的前部的位置,如圖3C的兩條雙點畫線所示。進一步地,線纜保持部23b可具有更高的高度(在上下方向上的寬度),如兩條雙點畫線所示。在這種情況下,線纜端子20的後述的傾斜部22a的上部的位置優選高於後上板部23a的後部(臺階23f的上緣)。換句話說,線纜端子20的後述的傾斜部22a的上部的位置優選高於通過後上板部23a
的後部的水平面。如此,傾斜部22a能夠被保持件40的定位柱41向前推。
[連結部]
如圖3A所示,線纜端子20可具有位於前上板部21a和後上板部23a之間的連結部22。連結部22具有在其上部的傾斜部22a。傾斜部22a相對中心線C1傾斜成從其前端朝向後端接近線纜端子20的中心線C1。
如圖3C所示,後上板部23a可沿中心線C1直線地延伸。換句話說,後上板部23a可平行於中心線C1。因傾斜部22a的存在,後上板部23a的位置低於前上板部21a的位置。換句話說,後上板部23a和中心線C1之間的距離小於前上板部21a和中心線C1之間距離。
如圖6A所示,保持件40可具有柱基部42。定位柱41從柱基部42向前延伸。如圖4A所示,定位柱41可定位在線纜端子20的傾斜部22a的後方,且可限制線纜端子20向後移動(換句話說,脫出端子收容室S)。通過以這種方式在線纜端子20中形成傾斜部22a,定位柱41的相對線纜端子20的相對位置能夠減低。
如圖3C所示,端子後部23在上下方向上的寬度W2(線纜保持部23b的位置的高度)可小於端子前部21在上下方向上的寬度W1(底板部21d的位置的高度)。因為端子後部23的寬度W2小於端子前部21的W1,所以傾斜部22a能夠形成在線纜端子20上且定位柱41的位置能夠降低,但無需降低線纜保持部23b相對端子前部21的位置。結果,連接器10的高度能夠減小。換句話說,通過前述的寬度W1、W2之間的關係、形成於線纜端子20的傾斜部22a和定位柱
41,連接器10的高度能夠減少。
如圖4A所示,定位柱41能具有從柱基部42延伸的第一延伸部41a以及從第一延伸部41a向前延伸的第二延伸部41b。第一延伸部41a可從柱基部42向下同時向後彎曲或屈曲延伸。第二延伸部41b從第一延伸部41a的下端向前直線地延伸並定位在傾斜部22a的後方。第二延伸部41b的下表面41c整個低於前上板部21a的上表面21i。由此,第二延伸部41b的位置降低,且因此連接器10的高度能夠降低。第二延伸部41b和端子後部23的後上板部23a可平行佈置。
注意的是,定位柱41的第一延伸部41a不是必須彎曲。在這種情況下,定位柱41可從其柱基部42向前直線地延伸。此外,其直線延伸的部分的下表面可低於前上板部21a的上表面21i。如後所述,連接器10中的第一延伸部41a的彎曲允許第一延伸部41a彈性變形。如果至少第一延伸部41a為彈性可變形結構,則第一延伸部41a可為任何類型,可具有屈曲或螺旋狀的彈簧結構,或可由彈性材料形成。
[貫通孔]
如圖3A所示,貫通作為線纜端子20的材料的金屬板的孔Ha可形成於傾斜部22a的一部分或全部上。定位柱41的前端41e(參照圖6A)可接觸孔Ha的內緣並限制線纜端子20向後移動。更具體地,定位柱41的前端41e可接觸孔Ha的內緣的前側24a,以使線纜端子20插入在正確位置或限制線纜端子20向後移動。孔Ha的內緣的前側24a為上述的“第一被止擋部”。
根據該結構,面向後方的表面(具有與金屬板的厚度對應的高度
的表面)形成在孔Ha的內緣的前側24a。此外,定位柱41的前端41e(參照圖6A)形成有面向前方的表面。結果,定位柱41的向前推線纜端子20的力有效地作用在線纜端子20上。在連接器10的該示例中,定位柱41的前端41e與定位柱41的右部和左部相比向前突出。
注意的是,在圖3D所示的示例中,孔Ha形成於傾斜部22a,且孔Ha的內緣的前側24a(即第一被止擋部)位於傾斜部22a和前上板部21a之間的交界處。與此不同的情況是,孔Ha可跨在(straddling)傾斜部22a和前上板部21a上形成。換句話說,第一被止擋部24a可位於前上板部21a上。
在線纜端子20的該示例中,孔Ha的內緣的後側24b與傾斜部22a和後上板部23a之間的交界是不同的。這在定位柱41插入端子收容室S且定位柱41的前端41e接觸孔Ha的內緣的前側24a時能夠防止定位柱41的前端41e與孔Ha的後側發生衝突。與之不同的情況是,孔Ha的內緣的後側24b可位於比傾斜部22a和後上板部23a之間的交界更向後。與之相反的情況是,孔Ha的內緣的後側24b可位於比傾斜部22a和後上板部23a之間的交界更向前。
孔Ha不僅可為貫通作為線纜端子20的材料的金屬板的孔,而且可以為具有底的凹部。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孔Ha也具有其內緣的前側24a(第一被止擋部),且定位柱41的前端41e能夠推動內緣的前側24a。
貫通孔Ha可形成傾斜部22a的僅一部分上。在線纜端子20的該示例中,傾斜部22a具有位於貫通孔Ha的右側和左側的後述的連結肩部22c。此外,在線纜端子20的該示例中,貫通孔Ha的內緣的前側24a(第一被止擋部)
與傾斜部22a和前上板部21a之間的交界是不同的但可位於比該交界更向後。此外,在線纜端子20的該示例中,貫通孔Ha的內緣的後側24b與傾斜部22a和後上板部23a之間的交界是不同的,但可位於比傾斜部22a和後上板部23a之間的交界更向前。
[傾斜部的側部]
如圖3A和圖3D所示,連結部22可具有從左右的側板部21b向後延伸並連接於後上板部23a的兩側部22b。後上板部23a彎曲成包圍中心線C1,且兩側部22b可分別連接於後上板部23a的右部和左部。側部22b能夠增加形成貫通孔Ha的傾斜部22a的強度。
如圖3A和圖3D所示,端子前部21具有在前上板部21a和側板部21b之間的彎曲肩部21f。傾斜部22a可具有從肩部21f向後延伸並連接於端子後部23的部分22c。下文中,部分22c稱為連結肩部。連結肩部22c為孔Ha的內緣的在右緣與右側的側部22b之間的部分和孔Ha的內緣的左緣與左側的側部22b之間的部分。因連結肩部22c的存在,孔Ha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被抑制,且確保連結部22的強度。此外,連結肩部22c從側部22b的上部朝向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彎曲。該彎曲也有助增加連結部22的強度。
與線纜端子20的該示例不同的情況是,連結部22可不具有連結肩部22c。換句話說,貫通孔Ha的內緣的右緣和左緣可延伸到連結部22的側部22b。
此外,側部22b也可相對中心線C1傾斜。具體地,側部22b可傾斜成從其前端朝向後端接近中心線C1。換句話說,包含部分22c和側部22b的連
結部22具有從其前方向後方朝向中心線C1逐漸延伸的大體呈噴嘴(nozzle)狀,且具有部分(圖3C的下側部分)切除的大體呈噴嘴狀的構成。該連結部22可通過拉拔加工來形成。
如圖3C所示,端子後部23的右緣(右側的下緣)的前部23c和端子後部23的左緣(左側的下緣)的前部23c連接於連結部22的側部22b的下緣22e。端子後部23的左右的緣的前部23c向前且向下延伸。由此,能夠確保連結部22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並能夠確保連結部22的強度。此外,連結部22的下緣22e的前部以彎曲方式下降,並連接於側板部21b的後緣。由此,能夠增加連結部22和側板部21b之間的連接強度。
[第二被止擋部]
如上所述,如圖3B所示,線纜端子20可具有兩底板部21d,兩底板部21d分別從兩側板部21b的下端延伸並位於隔著中心線C1在前上板部21a相反側的位置。在連接器10的該示例中,端子前部21可具有從左右的側板部21b延伸且彼此重疊的兩底板部21d。與之不同的情況是,底板部21d可僅在其中一個側板部21b上形成。該底板部21d可連接於在相反側的側板部21b。
基座30的鎖定臂31(參照圖4A)具有定位在底板部21d後方的止擋部31a。當線纜端子20在端子收容室S中處於正確位置時,止擋部31a定位在底板部21d的後緣(第二被止擋部21e)的後方並限制線纜端子20向後移動。
鎖定臂31能夠以基部31b為中心上下移動。在線纜端子20從基座30的後側向前側插入的過程中,鎖定臂31被線纜端子20的底板部21d向下推,
如圖4B所示。此後,當底板部21d越過鎖定臂31的凸部且線纜端子20到達圖4A所示的正確位置時,鎖定臂31因其彈性力而返回至初始位置。結果,止擋部31a定位在底板部21d的後緣(第二被止擋部21e)的後方。
如圖3C所示,傾斜部22a連接於端子前部21的後緣。在端子前部21的最後部形成的第二被止擋部21e的底板部21d形成。因此,在傾斜部22a形成的孔Ha的前側24a(第一被止擋部)的在前後方向上的位置可實質上與底板部21d的後緣21e(第二被止擋部)的在前後方向上的位置一致。
[保持件]
將詳細說明保持件40。保持件40具有多個定位柱41和柱基部42。柱基部42將保持件40的左右的壁部44a橋接,如圖6A所示。與線纜端子20相同的數量的定位柱41連接於柱基部42。
定位柱41可彈性變形以在前後方向上移動。例如,定位柱41可具有連接於柱基部42的第一延伸部41a以及從第一延伸部41a向前延伸的第二延伸部41b,如圖4A所示。第一延伸部41a以柱基部42為中心的移動可改變第二延伸部41b在前後方向上的位置。定位柱41可彈性可變形以在前後方向上和在左右方向上移動。在保持件40的該示例中,第一延伸部41a以柱基部42為中心的移動可改變第二延伸部41b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
根據保持件40,部件的尺寸公差能夠通過定位柱41的彈性變形來吸收。結果,保持件40能夠合適地附接於基座30且線纜端子20能夠可靠地設置在正確位置。採用常規的連接器,當定位柱41壓著線纜端子20的第一被止擋部
24a並使插入線纜端子20到基座30的最前部時,因各個部分的尺寸公差和各個部分之間的間隙的累積值的影響,保持件40的接合部43可能不與基座30的被接合部34接合。然而,在本公開的連接器10中,即使線纜端子20插入基座30的最前部且形成在基座30的最前部處的線纜端子20的前上板部21a的前端21h與露出在端子收容室S中的前止擋部35發生衝突,第二延伸部41b也因保持件40的第一延伸部41a的彈性變形而向後移動。結果,保持件40的接合部43能夠與基座30的被接合部34接合。在這種方式下,線纜端子20可靠地插入到基座30的最前部(正確位置),且第二被止擋部21e(參照圖4A)和鎖定臂31的止擋部31a之間的間隙能夠減小。因此,連接器10能夠小型化。
定位柱41可具有在柱基部42和定位柱41的前端41e之間的至少一個彎曲部或屈曲部。這允許定位柱41彈性變形。在連接器10的該示例中,連接於柱基部42的第一延伸部41a從柱基部42的後側向下延伸並同時彎曲。第二延伸部41b從第一延伸部41a的下端向前延伸。例如,第二延伸部41b沿直線形成。當在與第二延伸部41b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觀察時,第二延伸部41b和柱基部42彼此重疊。更具體地,第二延伸部41b和柱基部42在平面視圖中重疊。
如圖4A所示,第一延伸部41a(彎曲部)的厚度W8小於柱基部42的厚度W6。由此,抑制柱基部42變形但允許第一延伸部41a容易變形。在保持件40的該示例中,第二延伸部41b的厚度和第一延伸部41a的厚度可實質上相同。
如圖4A所示,柱基部42在前後方向上的寬度W7大於在上下方向
上的厚度W6。由此,當定位柱41的前端41e接觸第一被止擋部24a(孔Ha的前側的緣)時,能抑制柱基部42向後位移。
如圖4A所示,柱基部42的上表面42a的位置低於基座30的最上部的高度。在連接器10的該示例中,柱基部42的上表面42a的位置低於鎖定桿33的最上部33a。柱基部42的這種佈置能夠防止柱基部42存在使連接器10的高度增加的部位。
如圖4A所示,第一延伸部41a(彎曲部)從柱基部42的後側延伸,而第一延伸部41a的最後部41f位於比柱基部42的後端42b更向後。保持件40具有相對第一延伸部41a位於右方和左方的比第一延伸部41a的最後部41f更向後的部分。由此,能夠由該部分確保用於允許第一延伸部41a(彎曲部)變形的空間。在連接器10的該示例中,如圖2所示,保持件40具有位於兩個定位柱41的右側和左側的側壁部45。如圖4A所示,側壁部45的後表面45a位於比第一延伸部41a的最後部41f更向後。此外,在側視圖中,側壁部45與第一延伸部41a的最後部41f重疊。換句話說,側壁部45的後表面45a的上端位於比第一延伸部41a的最後部41f更向上,而側壁部45的後表面45a的下端位於比第一延伸部41a的最後部41f更向下。由此,能夠由側壁部45的後表面45a確保用於允許第一延伸部41a(彎曲部)變形的空間。
注意的是,與本文說明的該示例不同的情況是,保持件40可具有處於第一延伸部41a上方或下方且比第一延伸部41a的最後部41f更向後的部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能夠由該部分確保用於允許第一延伸部41a(彎曲
部)變形的空間。
如上所述,保持件40可具有在其左右的側部的接合部43。如圖6A所示,例如,接合部43為在側視圖中朝向基座30的側面延伸的大體呈U字狀的部位。接合部43具有從側壁部45向前延伸的上延伸部43b和下延伸部43c。此外,接合部43具有形成在上延伸部43b和下延伸部43c的末端的前部43d。定位柱41向前延伸超出接合部43的前部43d的前表面。如圖6B所示,在保持件40的該側視圖中,定位柱41位於接合部43的上表面(上延伸部43b的上表面)和接合部43的下表面(下延伸部43c的下表面)之間。更具體地,在保持件40的該側視圖中,例如,定位柱41重疊前部43d的後表面(與被接合部34的前表面相對的相對表面43a)。基於定位柱41和接合部43之間的這種位置關係,當保持件40的接合部43和基座30的被接合部34之間的接合力(向前拉保持件40的力)經由定位柱41傳遞至第一被止擋部24a時,相對保持件40不太可能產生力矩。
如圖6A所示,向前延伸的凸部41d可形成在第二延伸部41b上。換句話說,第二延伸部41b的上表面的右部和左部可低於中央部。由此,能夠避免(參照圖7A)形成在端子收容室S的內表面上的凸部30f和第二延伸部41b之間的干涉。此外,凸部41d能夠增加定位柱41的強度。
如上所述,第一延伸部41a連接於柱基部42的後側(參照圖4A)。這允許柱基部42與基座30的後表面30c之間的距離減小。結果,能夠減少基座30和保持件40的相對位置的變化(例如,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的變化)。
注意的是,定位柱41的形狀不限於連接器10的該示例。例如,第
一延伸部41a可斜向下直線地延伸。此外,第二延伸部41b可從第一延伸部41a的下端向前延伸。彎曲部41a可從柱基部42向前形成以允許用於彈性變形。
[定位柱的長度及初始位置]
如圖4A所示,基座30具有限制線纜端子20向前移動的前止擋部35。例如,前止擋部35可為在端子收容室S的前端形成的壁。當線纜端子20插入端子收容室S的最前部時,線纜端子20的前上板部21a的前端21h接觸前止擋部35。
在保持件40附接於基座30的狀態(下文中稱為保持件附接狀態)下,定位柱41的前端41e接觸第一被止擋部24a(即孔Ha的內緣的前側)。換句話說,定位柱41的長度和初始位置設定為,不管保持件40、線纜端子20和基座30的尺寸公差如何,在保持件附接狀態下,定位柱41的前端41e接觸第一被止擋部24a。如此,線纜端子20能夠可靠地設置在正確位置,且保持件40能夠附接於基座30。保持件附接狀態指的是線纜端子20向前移動被前止擋部35限制且保持件40的接合部43與基座30的被接合部34接合的狀態。在保持件附接狀態下,在接合部43和被接合部34的前後方向上的相對的表面43a、34a之間不存在間隙(參照圖5)。注意的是,定位柱41的長度及初始位置可設定為,不管保持件40等的尺寸公差如何,在保持件附接狀態下,定位柱41的前端41e向前推第一被止擋部24a。換句話說,在保持件附接狀態下,柱41的前端41e優選接觸第一被止擋部24a,且定位柱41優選向後彈性變形。隨後,柱41的前端41e優選通過定位柱41的彈性力向前推第一被止擋部24a。
如上所述,保持件40具有多個定位柱41。定位柱41的長度及初始位置設定為在保持件附接狀態下所有的定位柱41的前端41e分別接觸多個線纜端子20的第一被止擋部24a。
在保持件附接狀態下,除定位柱41的前端41e外,保持件40不具有向前面對並接觸基座30的表面。例如,如圖4A所示,保持件40的前表面(具體地,柱基部42的前表面42c)與基座30的後表面30c間隔開,以確保二者之間的間隙。如此,保持件40的向前移動僅由定位柱41的前端41e接觸的第一被止擋部24a限制。結果,線纜端子20能夠被定位柱41向前推直到線纜端子20接觸前止擋部35,且因此,線纜端子20能夠更可靠地設置在正確位置。
[第二被止擋部]
如圖4A所示,確保第二被止擋部21e(底板部21d的後緣)與鎖定臂31的止擋部31a之間的間隙。在連接器10的該示例中,因為定位柱41可彈性變形,所以第二被止擋部21e與止擋部31a之間的間隙能夠設定為小的。例如,該間隙可與兩底板部21d的厚度相同,或可小於兩底板部21d的厚度。
如上所述,因為傾斜部22a形成於線纜端子20,所以端子後部23的上表面的高度低於前上板部21a的上表面的高度。定位柱41的第二延伸部41b沿端子後部23的上表面直線地延伸。第二延伸部41b全體定位在第一被止擋部24a的後方。在保持件附接狀態下,柱基部42定位在基座30的後方且相對第二延伸部41b的後部定位在上方。
圖8示出根據變形例的連接器組件的圖。連接器組件具有第一連
接器(即連接器)10A和第二連接器(即連接器)10B。在該圖所示的示例中,上述的連接器10的結構,具體地,定位柱41、線纜端子20的傾斜部22a、孔Ha等適用於兩個連接器10A、10B。下文中,將說明連接器10A、10B與前述的連接器10之間的差異。對於未說明的事項,連接器10的結構也可適用於兩個連接器10A、10B。
第一連接器10A具有基座130A、多個線纜端子20以及保持件140A。在圖8所示的示例中,第一連接器10A具有六個線纜端子20。與上述的基座30一樣,線纜端子20插入的多個端子收容室S形成於基座130A。除端子收容室S的數量外,基座130A的結構可與上述的基座30相同。與上述的保持件40一樣,保持件140A具有多個定位柱41。除定位柱41的數量外,保持件140A的結構可與上述的保持件40一樣。
第二連接器10B具有基座130B、多個線纜端子120B以及保持件140B。第二連接器10B具有插入第一連接器10A的線纜端子20的接觸部21c(參照圖3A)內的六個線纜端子120B。線纜端子120B插入的多個端子收容室S形成於基座130B。此外,基座130B具有箱狀的嵌合部130a,嵌合部130a向第一連接器10A側開口,第一連接器10A側為第一連接器10A的基座130A嵌合於內的一側。與上述的保持件40、140A一樣,保持件140B具有多個定位柱41。與之不同的是,線纜端子120B具有形成有與定位柱41的端部接觸的內緣的孔。
[總結]
如上所述,在本公開提出的連接器10、10A、10B中,線纜端子
20、120B具有形成在前上板部21a和後上板部23a之間並傾斜成朝向後側接近中心線C1的傾斜部22a。保持件40具有定位在傾斜部22a的後方並限制線纜端子20向線纜端子20的後方移動的定位柱41。根據這種結構,定位柱41能夠防止基座30和線纜端子20半嵌合。此外,定位柱41相對線纜端子20的相對位置能夠降低。注意的是,具有傾斜部22a的線纜端子20、120B的結構可適用於具有形成不彈性變形的定位柱的保持件的連接器。
本公開提出的線纜端子20、120B具有形成在前上板部21a與後上板部23a之間並傾斜成朝向後側接近中心線C1的傾斜部22a。貫通作為線纜端子20的材料的金屬板的孔Ha的內緣的至少一部分位於傾斜部22a。根據該結構,定位柱41相對傾斜部22a的高度能夠降低。此外,通過定位柱41的前端41e作用於孔Ha的內表面,定位柱41的力有效地傳遞至線纜端子20。
在本公開提出的連接器10、10A、10B中,定位柱41可彈性變形以在前後方向上移動。根據所述連接器,部件的尺寸公差能夠通過定位柱41的彈性變形來吸收。結果,即使減小部件之間的間隙以使連接器10小型化,保持件40也能夠合適地附接於基座30同時可靠地將線纜端子20佈置在正確位置。注意的是,定位柱41可彈性變形的構造可適用於線纜端子20未形成於傾斜部22a的連接器。
10:連接器
20:線纜端子
30:基座
34:被接合部
40:保持件
41:定位柱
42:柱基部
43:接合部
90:配合連接器
91:端子
91a:連接部
92:基座
Claims (9)
- 一種連接器,包括: 線纜端子,具有第一被止擋部; 基座,具有用於收容所述線纜端子的端子收容室、形成於所述端子收容室並限制所述線纜端子向前移動的前止擋部以及被接合部;以及 保持件,具有設置在所述線纜端子的第一被止擋部的後方、限制所述線纜端子向後移動的定位柱以及接合部,通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被接合部接合,所述保持件附接於所述基座的後部; 其中,所述定位柱可彈性變形以在前後方向上移動。
-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 所述保持件具有柱基部,所述定位柱的端部連接於所述柱基部,以及 所述定位柱具有在所述柱基部和所述定位柱的前端之間的彎曲部和屈曲部中的至少一個。
-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當所述線纜端子被所述前止擋部限制向前移動且所述接合部與所述被接合部接合時,所述定位柱接觸所述第一被止擋部且向後彈性變形。
-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定位柱的一部分經由所述彎曲部和所述屈曲部中的至少一個而連接於所述定位柱的柱基部且當在預定的方向觀察時與所述柱基部重疊。
-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定位柱具有從所述柱基部的後側向下延伸同時彎曲或屈曲的第一延伸部。
-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包括: 作為所述線纜端子的多個線纜端子; 其中, 所述保持件具有各自對應所述多個線纜端子的多個定位柱,以及 當所述多個線纜端子的向前移動被所述前止擋部限制時,所述多個定位柱中的至少一個接觸所述多個第一被止擋部中的一個並向後彈性變形且所述保持件的接合部的與所述基座的被接合部接合。
-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 所述線纜端子具有第二被止擋部; 所述基座具有定位在所述線纜端子的第二被止擋部的後方並限制所述線纜端子向後移動的鎖定臂;以及 當所述定位柱接觸所述第一被止擋部時,所述第二被止擋部與所述鎖定臂之間形成間隙。
- 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 第一連接器; 第二連接器,具有端子以及保持所述端子的基座; 所述第一連接器具有: 線纜端子,具有第一被止擋部且用於與所述第二連接器的端子連接; 基座,具有用於收容所述線纜端子的端子收容室、形成於所述端子收容室並限制所述線纜端子向前移動的前止擋部以及被接合部;以及 保持件,具有設置在所述線纜端子的第一被止擋部的後方、限制所述線纜端子向後移動的定位柱以及接合部,通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被接合部接合,所述保持件附接於所述基座的後部; 其中,所述定位柱可彈性變形以在前後方向上移動。
- 一種保持件,能夠用於連接器,所述連接器具有:線纜端子,具有第一被止擋部;以及基座,用於收容所述線纜端子的端子收容室形成於所述基座,而且其中,限制所述線纜端子向前移動的前止擋部形成於所述端子收容室, 所述保持件包括: 定位柱,設置在所述線纜端子的第一被止擋部的後方並限制所述線纜端子向後移動;以及 接合部,用於與所述基座的被接合部接合; 其中,所述定位柱可彈性變形以在前後方向上移動,以及 當通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被接合部接合而所述保持件附接於所述基座且所述線纜端子在所述端子收容室中向前移動被所述前止擋部限制時,所述定位柱接觸所述第一被止擋部且向後彈性變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99506 | 2020-06-08 | ||
JP2020099506A JP7539260B2 (ja) | 2020-06-08 | 2020-06-08 |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リテーナ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07539A TW202207539A (zh) | 2022-02-16 |
TWI783506B true TWI783506B (zh) | 2022-11-11 |
Family
ID=78845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20384A TWI783506B (zh) | 2020-06-08 | 2021-06-04 | 連接器、連接器組件以及保持件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187870A1 (zh) |
JP (1) | JP7539260B2 (zh) |
KR (1) | KR20230019953A (zh) |
CN (1) | CN115699474A (zh) |
TW (1) | TWI783506B (zh) |
WO (1) | WO202125050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4016865A (ja) | 2022-07-27 | 2024-02-08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コネクタ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69055A (en) * | 1990-10-01 | 1996-10-29 | Yazaki Corporation | Connector |
JP2016195080A (ja) * | 2015-04-01 | 2016-11-17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US20180019532A1 (en) * | 2016-07-13 | 2018-01-18 | Yazaki Corporation | Connector |
TWM584553U (zh) * | 2019-01-31 | 2019-10-01 |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22596B2 (ja) * | 1990-08-01 | 1996-08-0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端子係止具付コネクタ |
JP2001291547A (ja) * | 2000-04-07 | 2001-10-19 | Jst Mfg Co Ltd | 電気コネクタ |
JP2004172033A (ja) * | 2002-11-22 | 2004-06-17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防水コネクタ |
FR3088491B1 (fr) * | 2018-11-12 | 2021-12-03 | Raydiall | Boitier de connecteur equipe d'un dispositif d'assurance de position de terminal de cable (tpa) ameliore |
JP2020102338A (ja) * | 2018-12-21 | 2020-07-02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およびコネクタ |
-
2020
- 2020-06-08 JP JP2020099506A patent/JP7539260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5-31 US US17/925,019 patent/US2023018787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5-31 WO PCT/IB2021/054740 patent/WO2021250503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5-31 CN CN202180040900.7A patent/CN115699474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5-31 KR KR1020237000232A patent/KR20230019953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21-06-04 TW TW110120384A patent/TWI783506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69055A (en) * | 1990-10-01 | 1996-10-29 | Yazaki Corporation | Connector |
JP2016195080A (ja) * | 2015-04-01 | 2016-11-17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US20180019532A1 (en) * | 2016-07-13 | 2018-01-18 | Yazaki Corporation | Connector |
CN107623225A (zh) * | 2016-07-13 | 2018-01-23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TWM584553U (zh) * | 2019-01-31 | 2019-10-01 |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07539A (zh) | 2022-02-16 |
CN115699474A (zh) | 2023-02-03 |
KR20230019953A (ko) | 2023-02-09 |
US20230187870A1 (en) | 2023-06-15 |
WO2021250503A1 (en) | 2021-12-16 |
JP7539260B2 (ja) | 2024-08-23 |
JP2021193657A (ja) | 2021-1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70156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7922531B2 (en) | Connector shield case | |
TWI475756B (zh) | 電線對基板連接器 | |
CN108695614B (zh) |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 |
JP4959505B2 (ja) | 掛け止め金具付き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掛け止め金具付き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 |
CN111525338B (zh) | 插头连接器及具有该插头连接器的连接器组合 | |
TWI819814B (zh) | 電連接器以及連接器組件 | |
TWI783506B (zh) | 連接器、連接器組件以及保持件 | |
JP2006244969A (ja) | 自動調芯用コネクタ | |
TWI798713B (zh) | 線纜端子及連接器 | |
US11936136B2 (en) |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device | |
CN114122766B (zh) | 连接器 | |
CN114122764B (zh) | 端子零件及链式端子 | |
JP3402435B2 (ja) | プリント基板用コネクタ | |
JP7272232B2 (ja) | コネクタ | |
JP3997483B2 (ja) | コネクタ | |
TW200919856A (en) | Electric connector for cable | |
TWI752408B (zh) | 連接器及端子 | |
JP7435373B2 (ja) | コネクタ | |
JP7215832B2 (ja) | 平型導体用コネクタ | |
CN117529852A (zh) | 连接器 | |
CN114792909A (zh) | 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件 | |
CN117335197A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
JP2007250396A (ja) | 電気コネクタのマウント構造 | |
JP2000243492A (ja) | 回路基板及び実装用コネク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