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2427B - 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 - Google Patents

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2427B
TWI782427B TW110106220A TW110106220A TWI782427B TW I782427 B TWI782427 B TW I782427B TW 110106220 A TW110106220 A TW 110106220A TW 110106220 A TW110106220 A TW 110106220A TW I782427 B TWI782427 B TW I7824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curved groove
curved
protection guide
gu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6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6720A (zh
Inventor
忍惠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椿本鏈條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椿本鏈條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椿本鏈條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6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6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2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242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12Hauling- or hoisting-chains so called ornamental chains
    • F16G13/16Hauling- or hoisting-chains so called ornamental chains with 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electric cables, hose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00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 H02G11/006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using extensible carrier for the cable, e.g. self-coiling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Containers And Plastic Fillers For Packaging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11)具備保護導引部(12)及導引構件(13)。保護導引部(12)具有串聯連結的多個鏈節(14),及使鏈節的排列方向上相鄰的鏈節以彼此能夠轉動的方式連結的連結軸(15),並形成收容空間而能夠收容長條物。導引構件(13)一邊導向保護導引部一邊使其來回移動。導引構件具備導溝(21),其具有直線溝部(21a)及彎曲溝部(21c)。鏈節具備鏈節主體(24)、從鏈節主體伸出的臂(34)、及以與導溝卡合的方式設於臂的前端部的滾輪(35)。連結軸包含位於排列方向中各鏈節主體的第1側的第1連結軸,及位於第2側的第2連結軸。滾輪位於排列方向中較第1連結軸(15)與第2連結軸(15)之中間位置(CP)偏向第1側或第2側的位置。

Description

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
本揭示是關於一種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其在例如工作機械等中配合移動體的移動而對長條物一邊保護一邊進行導引。長條物包含對移動體進行供電或供液之可撓性的纜線或軟管等。
以往,此種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已知有例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該裝置具備長條的保護導引部,以及一邊導向保護導引部一邊使其來回移動的導軌。保護導引部具有收容空間,其能夠收容延伸狀態的長條物。導軌一邊使保護導引部在長度方向的中途所形成的彎曲部分位移,一邊使保護導引部在長度方向的第1端沿著一方向來回移動。
導軌具備導溝,其具有一對直線溝部及彎曲溝部。一對直線溝部分別沿著保護導引部的第1端來回移動的一方向平行地延伸。彎曲溝部為一側的直線溝部與另一側的直線溝部所形成的相對置的端部彼此連結成U字狀。保護導引部具有串聯配置的多個鏈節,並具有以下構成:相鄰鏈節的端部以彼此能夠轉動的方式連結著。各鏈節具備臂及卡合部。當沿著導溝的彎曲溝部移動時,臂會呈現從彎曲溝部的外周側朝向内周側伸出的姿勢。卡合部是由設於臂的前端部並能夠與導溝卡合的滾輪等所構成。
此外,在保護導引部的第1端連結有在工作機械等中來回移動的移動體。當隨著移動體的移動而使保護導引部的第1端移動時,卡合部會受到導向而沿著導溝的直線溝部及彎曲溝部移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8984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上述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中,當謀求緊緻化時,有時會縮小導溝中彎曲溝部的曲率半徑。但是若將彎曲溝部的曲率半徑縮小,構成保護導引部的多個鏈節當中在彎曲部分相鄰的2個鏈節的卡合部彼此在彎曲溝部内移動時會在彎曲溝部内互相碰撞。其結果可能會造成裝置的動作不良。
本揭示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其能夠謀求裝置的緊緻化而不會造成裝置的動作不良。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揭示的一態樣的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其具備長條的保護導引部及導引構件,上述保護導引部具有串聯配置的多個鏈節,及使上述鏈節的排列方向上相鄰的鏈節以彼此能夠轉動的方式連結的連結軸,並形成收容空間而能夠收容延伸狀態的長條物,上述導引構件構成為:一邊導向上述保護導引部一邊使其來回移動,上述導引構件構成為:一邊使上述保護導引部在長度方向的中途因彎曲所形成的彎曲部分位移,一邊使上述保護導引部在長度方向的第1端沿著一方向來回移動,上述導引構件具備導溝,上述導溝具有直線溝部及彎曲溝部,上述直線溝部沿著上述一方向延伸,上述彎曲溝部與上述直線溝部的端部連結,上述鏈節具備鏈節主體、臂、及卡合部,上述鏈節主體構成為:從上述彎曲溝部的曲率中心觀看時,於較上述彎曲溝部靠徑方向外側的位置沿著上述彎曲溝部移動,當沿著上述彎曲溝部移動時,上述臂從上述鏈節主體伸出而呈現往與上述彎曲溝部交叉的方向伸出的姿勢,上述卡合部以與上述導溝卡合的方式設於上述臂的前端部,上述連結軸包含第1連結軸及第2連結軸,上述第1連結軸位於上述排列方向中上述各鏈節主體的第1側,上述第2連結軸位於上述排列方向中上述各鏈節主體的第2側,上述卡合部位於上述排列方向中較上述第1連結軸與上述第2連結軸之中間位置偏向上述各鏈節主體的第1側或第2側的位置。
根據該構成,與鏈節的卡合部位於第1連結軸與第2連結軸的中間位置的情形相比,能夠降低當鏈節的移動方向從沿著直線溝部的方向變化成沿著彎曲溝部的方向時,於彎曲溝部内前面的鏈節的卡合部與後面的鏈節的卡合部碰撞的風險。
上述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也能夠為:上述臂從上述鏈節主體往相對於連接上述第1連結軸與上述第2連結軸的直線傾斜交叉的方向伸出。
根據該構成,與在相對於連接第1連結軸與第2連結軸的直線垂直的方向上伸出的臂的前端部設置卡合部的情形相比,能夠在與連接第1連結軸與第2連結軸的直線垂直的方向上輕易地謀求裝置的緊緻化。
上述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也能夠為:上述臂具有凹部,上述凹部構成為:容許上述排列方向上相鄰的其他的上述臂的上述卡合部的一部分的進入。
根據該構成,當各鏈節的卡合部在曲率半徑較小的彎曲溝部連續移動時,於移動方向上相鄰的鏈節當中一個鏈節的卡合部會進入另一個鏈節的臂的凹部所具有的間隙,而可避免衝突。因此,能夠避免於移動方向上相鄰的鏈節彼此的卡合部與臂的接觸。
上述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也能夠為:上述鏈節主體具有多個鏈節板及連結部,上述鏈節板在與上述長度方向垂直的寬度方向上隔著距離配置,上述連結部將多個上述鏈節板彼此連結,並且構成上述收容空間的底壁,上述連結部中至少面向上述收容空間的面為沿著上述彎曲溝部的外周形狀而彎曲的圓弧面。
根據該構成,與連結部中面向收容空間的面為平面形狀的情形不同,構成彎曲部分的多個鏈節的連結部所形成的收容空間的底壁不易形成銳緣。因此,長條物中位於彎曲部分的收容空間内的部分會擦過構成收容空間的底壁的連結部而能夠降低磨耗的風險。
上述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也能夠為:上述鏈節主體具有多個鏈節板,上述鏈節板在與上述長度方向垂直的寬度方向上隔著距離對置,上述鏈節板具有沿著上述鏈節主體的移動方向延伸的内周側端面及外周側端面,當上述鏈節主體沿著上述彎曲溝部移動時,上述内周側端面於較上述外周側端面靠近上述彎曲溝部的曲率中心的位置移動,上述内周側端面為沿著上述彎曲溝部的外周形狀彎曲的圓弧面。
根據該構成,與鏈節板的端面當中内周側端面為平面狀的情形相比,能夠降低當鏈節主體沿著彎曲溝部移動時移動軌跡的曲率半徑。此結果能夠促成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的緊緻化。
上述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也能夠為:上述卡合部具有位於連接上述彎曲溝部的曲率中心、上述第1連結軸的中心、及上述第2連結軸的中心的三角形狀的區域的外側的中心。
根據該構成,能夠進一步降低當鏈節的移動方向從沿著直線溝部的方向變化成沿著彎曲溝部的方向時,於彎曲溝部内前面的鏈節的卡合部與後面的鏈節的卡合部碰撞的風險。
以下,針對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的一實施形態參照圖式進行說明。
如圖1及圖2所示,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11具備沿著長度方向X移動的長條的保護導引部12、及導向保護導引部12的導引構件13。保護導引部12配置為:在長度方向X的中途形成彎曲部分W而呈現屈曲狀態。導引構件13一邊使保護導引部12的彎曲部分W位移,一邊使在長度方向X的保護導引部12的第1端沿著一方向來回移動。此時,導引構件13一邊導向保護導引部12一邊使其來回移動。
保護導引部12具有串聯配置的多個鏈節14。保護導引部12通過連結軸15以能夠轉動的方式將在鏈節14的排列方向上相鄰的兩鏈節14的端部彼此連結,藉此形成為長條。保護導引部12具有收容空間SK,其能夠將延伸狀態的長條物TK收容至内部。保護導引部12的第1端通過連結具16而連結在工作機械等所具有的移動體上(圖示省略)。如此一來,保護導引部12的第1端與移動體共同地在一方向來回移動。另一方面,保護導引部12的長度方向X的第2端通過固定具17以無法移動的方式固定於裝置主體的既定部位。
導引構件13由一對矩形狀的板材所構成。一對板材在保護導引部12的第1端來回移動的一方向及水平面上垂直的寬度方向Y上互相分離地對置。導引構件13的長邊方向中多處形成有貫通孔18。此外,通過在寬度方向Y上連結塊19的兩端部所形成的嵌合凸部20對成對的兩導引構件13的貫通孔18進行嵌合,藉此使一對導引構件13以在寬度方向Y隔著既定距離對置的方式組裝。
在一對導引構件13中互相對置的内面側形成有導溝21。導溝21具有一對直線溝部21a、21b、及將直線溝部21a、21b的端部彼此連結成U字狀的彎曲溝部21c。直線溝部21a、21b分別沿著保護導引部12的第1端所來回移動的一方向平行地延伸。上側的直線溝部21a與下側的直線溝部21b之間,於長度方向X及寬度方向Y的雙方所垂直的高度方向Z上保持著既定的距離。導溝21的彎曲溝部21c將直線溝部21a、21b的長邊方向中的端部彼此連結,也就是將位於保護導引部12的彎曲部分W之側的端部彼此連結。
長條物TK可列舉例如,對工作機械等之移動體(圖示省略)供電或進行訊號傳輸的電纜線或光纖纜線、對移動體供應氣體(例如空氣等)或液體(例如水或油等)等的軟管、或可撓性能夠彎屈的長條狀的多關節構件等。也就是說,長條物TK為沿著保護導引部12的長度方向X呈延伸狀態而能夠被收容於保護導引部12的收容空間SK内的構件,即具有可撓性的長條構件即可。
如圖3所示,鏈節14由例如合成樹脂材料所形成。鏈節14具備鏈節主體24。鏈節主體24包含於寬度方向Y對置的一對鏈節板22、及板狀的連結部23。連結部23將兩鏈節板22於長度方向X的中間且於圖3中高度方向Z的下端的位置進行連結。如圖2所示,當保護導引部12被導引構件13導向而於長度方向X移動時,鏈節主體24會在從彎曲溝部21c的曲率中心C觀看時位於彎曲溝部21c外側的位置沿著彎曲溝部21c移動。如圖3所示,兩鏈節板22中位於長度方向X的中間且於圖3中高度方向Z的上端的位置分別形成有沿著長度方向X的棒狀的安裝部25。此外,於寬度方向Y上成對的兩安裝部25以能夠裝脫的方式安裝有沿著寬度方向Y的帶板狀的連結構件26的兩端部。如此一來,連結構件26在安裝狀態下將兩鏈節板22的上端彼此連結。
如圖2及圖3所示,當隨著保護導引部12的移動,對應的鏈節14構成了保護導引部12中的彎曲部分W的一部分時,連結部23會位於彎曲部分W的内周側,也就是徑方向内側。此時,連結部23會構成收容空間SK中的彎曲底壁。此時,連結部23在與Y方向垂直的剖面形狀為圓弧形狀,其為沿著彎曲部分W的彎曲形狀。換句話說,至少面向收容空間SK的連結部23的面為沿著彎曲溝部21c的外周形狀的圓弧面。如此一來,彎曲部分W所形成的彎曲的收容空間SK的底面形狀為平滑的圓弧面狀。
如圖3及圖4所示,鏈節板22為具有長邊方向的板材,其與保護導引部12的長度方向X一致。鏈節板22的長邊方向的第1側的外側面形成有外側段差面部27,其厚度大約是寬度方向Y的板厚的一半。外側段差面部27的形狀從寬度方向Y觀看時為圓形狀。由此可知,鏈節板22的長邊方向的第1側的外側面形成有圓弧面28,其沿著外側段差面部27的周緣延伸。圓弧面28為凹面。此外,外側段差面部27的中心位置形成有上述連結軸15,其用以將於排列方向相鄰的鏈節14的端部以能夠轉動的方式彼此連結。連結軸15為大致圓柱狀的凸部。其中,為了方便圖式的理解,圖4中一對導引構件13當中配置於圖4的深度方向那一側的導引構件13的圖示已被省略。
另一方面,鏈節板22的長邊方向的第2側的内側面形成有内側段差面部29,其厚度大約是寬度方向Y的板厚的一半。内側段差面部29的形狀從寬度方向Y觀看時為圓形狀。由此可知,鏈節板22的長邊方向的第2側的内側面形成有圓弧面30,其沿著内側段差面部29的周緣延伸。圓弧面30為凹面。此外,在内側段差面部29的中心位置形成有貫通孔31,其供相鄰的其他鏈節14的鏈節板22中的連結軸15以能夠轉動的方式插嵌。
此外,鏈節板22的長邊方向也是當保護導引部12來回移動時鏈節主體24的移動方向。鏈節板22具有沿著該鏈節板22的長邊方向延伸的一對端面,也就是内周側端面22a及外周側端面。内周側端面22a為沿著彎曲溝部21c的外周形狀彎曲的圓弧面。當鏈節主體24沿著彎曲溝部21c移動時,内周側端面22a會在較外周側端面靠近彎曲溝部21c的曲率中心C的位置移動。
此外,在鏈節板22的長邊方向的第1側的端面上,於高度方向Z之外側段差面部27的頂部的正上方的位置形成有第1阻擋面32。第1阻擋面32形成為:沿著包含連結軸15的軸線與外側段差面部27的頂部的假想平面。另一方面,鏈節板22的長邊方向的第2側的端面上,於高度方向Z之内側段差面部29的頂部的正上方的位置形成有第2阻擋面33。第2阻擋面33形成為:沿著包含貫通孔31的軸線與内側段差面部29的頂部的假想平面。當構成保護導引部12的多個鏈節14沿著導引構件13的直線溝部21a、21b移動時,各鏈節板22的第1阻擋面32會與相鄰的其他鏈節板22的第2阻擋面33抵接。以此方式第1阻擋面32與第2阻擋面33會呈現保護導引部12沿著單一方向的直線姿勢。另一方面,當多個鏈節14沿著導引構件13的彎曲溝部21c移動時,各鏈節板22的第1阻擋面32會從相鄰的其他鏈節板22的第2阻擋面33往連結軸15的周方向分離。如此一來,第1阻擋面32與第2阻擋面33呈現保護導引部12被彎曲後的彎曲姿勢。
如圖3及圖4所示,鏈節14具備從連結部23伸出出的一對臂34。一對臂34在一對鏈節板22的内側於寬度方向Y上對置。一對臂34從連結部23伸出,而當沿著彎曲溝部21c移動時,呈現從鏈節主體24往與彎曲溝部21c交叉的方向伸出的姿勢。在鏈節14的排列方向上位於各鏈節主體24的第1側的連結軸15作為第1連結軸,在鏈節14的排列方向上位於各鏈節主體24的第2側的連結軸15作為第2連結軸。各鏈節14的臂34從鏈節主體24往相對於連接第1連結軸15與第2連結軸15的直線L傾斜交叉的方向伸出。臂34的前端部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有作為卡合部之一例的滾輪35,其構成為:與導溝21卡合。滾輪35的直徑較導溝21的溝寬度稍微小一點。臂34的斜狀的側邊形成有凹部36,其能夠將於排列方向相鄰的其他鏈節14中的滾輪35的一部分及臂34的一部分從側面進入。
從側面觀看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11時,各鏈節14的滾輪35位於鏈節14的排列方向中較第1連結軸15與第2連結軸15(或貫通孔31)之中間位置CP偏向鏈節主體24的第1側或第2側的位置。圖4中,多個鏈節14的排列方向上將鏈節主體24的左側作為第1側,將鏈節主體24的右側作為第2側。這種情形,滾輪35位於偏向鏈節主體24的第2側。此外,滾輪35位於連接彎曲溝部21c的曲率中心C、第1連結軸15的中心、及第2連結軸15的中心之3點的三角形狀的區域A的外側。
接著,針對本實施形態的作用進行說明。
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11設為:保護導引部12的第1端會與工作機械等移動體共同地在長度方向X來回移動,並且保護導引部12的第2端無法移動,故會一邊使保護導引部12的彎曲部分W位移,一邊使保護導引部12於長度方向X來回移動。例如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11使保護導引部12的第1端移動,保護導引部12及導引構件13從圖1所示的位置變成圖5所示的位置。
如圖5所示,當保護導引部12的第1端位於彎曲溝部21c的附近時,保護導引部12的第1端即位於後退界限位置。後退界限位置中,保護導引部12的第1端受到限制而無法再往靠近彎曲溝部21c的方向移動。另一方面,如圖1所示,當保護導引部12的第1端位於離彎曲溝部21c最遠的部位時,保護導引部12的第1端即位於前進界限位置。前進界限位置中,保護導引部12的第1端受到限制而無法再往遠離彎曲溝部21c的方向移動。也就是說,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11是在圖1所示的前進界限位置與圖5所示的後退界限位置之間使保護導引部12來回移動。
此外,以此方式當保護導引部12的第1端來回移動時,以延伸狀態被收容於保護導引部12的收容空間SK的長條物TK一邊受到保護導引部12保護一邊被導引於移動方向及位移方向。此時,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11中,隨著保護導引部12的彎曲部分W的來回移動,串聯連結的多個鏈節14在沿著導溝21的直線溝部21a、21b的直線姿勢與沿著彎曲溝部21c的彎曲姿勢之間反覆地轉動。
此外,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11中,當保護導引部12於長度方向X來回移動時,多個鏈節14的各滾輪35會沿著導引構件13的導溝21轉動。此外,當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11從前進界限位置移動至後退界限位置時,導溝21中位於上側的直線溝部21a的多個滾輪35會依序從上側的直線溝部21a經過彎曲溝部21c而一邊轉動一邊移動至下側的直線溝部21b。此時,各滾輪35會擠壓彎曲溝部21c的外周側的内面(凹面)。藉由此時的各滾輪35的擠壓力,使導引構件13朝向後退界限位置移動。也就是說,導引構件13會隨著保護導引部12往後退界限位置移動而往後退界限位置移動。
另一方面,當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11從後退界限位置移動至前進界限位置時,導溝21中位於下側的直線溝部21b的多個滾輪35會依序從下側的直線溝部21b經過彎曲溝部21c而一邊轉動一邊移動至上側的直線溝部21a。此時,各滾輪35會擠壓彎曲溝部21c的内周側的内面(凸面)。藉由此時的各滾輪35的擠壓力,使導引構件13朝向前進界限位置移動。也就是說,導引構件13會隨著保護導引部12往前進界限位置的移動而往前進界限位置移動。
如上所述,當一邊使彎曲部分W位移一邊使保護導引部12的第1端移動時,多個鏈節14當中,移動方向從沿著直線溝部21a、21b的方向變化成沿著彎曲溝部21c的方向而構成彎曲部分W的一部分之鏈節14會有如下的現象。也就是說,鏈節14中,滾輪35在沿著該時點所卡合的彎曲溝部21c的方向以外的位移受到控制。另一方面,於鏈節14的移動方向上以能夠轉動的方式將相鄰的鏈節主體24彼此連結的連結軸15,由於其未與彎曲溝部21c卡合,故得以容許往沿著彎曲溝部21c的方向以外的位移。
如圖6及圖7所示,例如將從上側的直線溝部21a移動到彎曲溝部21c的鏈節14的後側與前側的兩連結軸15分別設為連結軸15A、15B。連結軸15A、15B的一者與第1連結軸抵接,另一者與第2連結軸抵接。連結軸15A、15B當中,後側的連結軸15A會被後面的其他鏈節14擠壓,而在與彎曲溝部21c交叉的方向上往遠離彎曲溝部21c的曲率中心C的方向稍微位移。也就是說,後側的連結軸15A會往圖6及圖7中粗體箭頭D1所示的方向稍微位移。
然後,受到該後側的連結軸15A的位移的連動,前側的連結軸15B會往與彎曲溝部21c交叉且靠近彎曲溝部21c的曲率中心C的方向稍微位移。也就是說,前側的連結軸15B會往圖6及圖7中粗體箭頭D2所示的方向稍微位移。此處,將移動方向從沿著上側的直線溝部21a的方向變化成沿著彎曲溝部21c的方向而構成彎曲部分W這樣的鏈節14,稱為方向改變的鏈節14。這種情形,方向改變的鏈節14的鏈節主體24中,移動方向的後側的部分會在與彎曲溝部21c交叉的方向上往彎曲溝部21c的外側位移。另一方面,方向改變的鏈節14的鏈節主體24中,移動方向的前側的部分會在與彎曲溝部21c交叉的方向上往彎曲溝部21c的内側位移。
其結果使得方向改變的鏈節14中,鏈節主體24中移動方向的後側的部分與前側的部分互相往反方向改變而使姿勢傾動。像這樣的方向改變的鏈節14中的滾輪35會在彎曲溝部21c内往靠近後面的鏈節14的滾輪35的方向稍微位移。也就是說,方向改變的鏈節14中的滾輪35會往圖6及圖7中粗體箭頭D3所示的方向,沿著彎曲溝部21c稍微位移。
圖8是表示鏈節14的滾輪35位於第1連結軸15與第2連結軸15的中間位置CP的比較例。此時,當謀求裝置的緊緻化而將彎曲溝部21c的曲率半徑R縮小時,就容易發生以下的問題。也就是說,如圖8所示,前面的鏈節14的滾輪35B會因往靠近彎曲溝部21c内後面的鏈節14的滾輪35A的方向的方向改變所產生的傾動而位移。如此一來,滾輪35B會和後面的鏈節14的滾輪35A碰撞,並停止其移動,而有導致裝置動作不良的風險。
相對於此,如圖9所示,本實施形態中鏈節14的滾輪35的位置是從位於移動方向的前側和後側的一對連結軸15的中間位置CP偏向前側或後側。因此,即使在彎曲溝部21c前面的鏈節14的滾輪35往靠近彎曲溝部21c内後面的鏈節14的滾輪35的方向有些許位移的情形,前面的鏈節14的滾輪35與後面的鏈節14的滾輪35碰撞的風險也得以降低。
接著,針對本實施形態的效果進行說明。
(1)與鏈節14的滾輪35位於前側的連結軸15與後側的連結軸15的中間位置CP的情形相比,能夠降低當鏈節14的移動方向從沿著直線溝部21a、21b變化成沿著彎曲溝部21c的方向時,於彎曲溝部21c内前面的鏈節14的滾輪35與後面的鏈節14的滾輪35碰撞的風險。
(2)與在相對於連接第1連結軸15與第2連結軸15的直線L垂直的方向上伸出的臂34的前端部設置滾輪35的情形相比,能夠在與連接第1連結軸15與第2連結軸15的直線L垂直的方向上輕易地謀求裝置的緊緻化。
(3)當各鏈節14的滾輪35在曲率半徑R較小的彎曲溝部21c連續移動時,於移動方向上相鄰的鏈節14當中一個鏈節14的滾輪35會進入另一個鏈節14的臂34的凹部36所具有的間隙,而可避免衝突。因此,能夠避免於移動方向上相鄰的鏈節14的滾輪35與臂34的接觸。
(4)與連結部23中面相收容空間SK的面為平面形狀的情形不同,構成彎曲部分W的多個鏈節14的連結部23所形成的收容空間SK的底壁不易形成銳緣。因此,長條物TK中位於彎曲部分W的收容空間SK内的部分會擦過構成收容空間SK的底壁的連結部23而能夠降低磨耗的風險。
(5)與鏈節板22的端面當中内周側端面22a為平面狀的情形相比,能夠降低當鏈節主體24沿著彎曲溝部21c移動時移動軌跡的曲率半徑。其結果能夠促使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11的緊緻化。
(6)特別是本實施形態中,滾輪35的中心位於連接彎曲溝部21c的曲率中心C、第1連結軸15的中心、及第2連結軸15的中心之3點的三角形狀的區域A的外側。因此,能夠進一步降低當鏈節14的移動方向從沿著直線溝部21a、21b的方向變化成沿著彎曲溝部21c的方向時,於彎曲溝部21c内前面的鏈節14的滾輪35與後面的鏈節14的滾輪35碰撞的風險。
其中,上述實施形態也能夠變成為如下所示的變更例。此外,也能夠將實施形態所包含的構成與下述變更例所包含的構成任意地組合,也能夠將下述變更例所包含的構成彼此任意地組合。
・鏈節14中的卡合部只要為能夠與導溝21的直線溝部21a、21b及彎曲溝部21c卡合並且移動的構成,則不限於在臂34的前端部以能夠轉動的方式所設置之滾輪35。例如,也能夠為在臂34的前端部一體形成球體或圓柱體,其表面相對於導溝21能夠圓滑地抵接。
・例如圖7中鏈節14的滾輪35的中心也能夠不必位於連接彎曲溝部21c的曲率中心C、第1連結軸15的中心、及第2連結軸15的中心之3點的三角形狀的區域A的外側。例如滾輪35的中心也能夠位於圖7中連接彎曲溝部21c的曲率中心C與第2連結軸15的中心的邊上。
・此外,只要滾輪35的中心位於較第1連結軸15與第2連結軸15之中間位置CP偏向鏈節主體24的第1側或第2側的位置,則也能夠位於區域A的内側。
・也能夠不將連結部23整體上的剖面形狀設為沿著彎曲部分W之彎曲形狀的圓弧形狀。也就是說,連結部23只要至少面向收容空間SK的面為沿著導溝21中的彎曲溝部21c的外周形狀而彎曲的圓弧面即可。
・連結部23能夠為與一對鏈節板22一體成型的構成,也能夠為固接於一對鏈節板22的構成。此外,也能夠將連結部23於長度方向的一端及另一端之至少一者設為相對於對應的鏈節板22能夠裝脫。
・通過連結構件26將兩端部安裝於鏈節14中設於一對鏈節板22的上端的安裝部25上,藉此將兩鏈節板22的上端彼此連結。然而不限於此,也能夠構成為:連結構件26其長度方向的一端相對於對應的鏈節板22能夠裝脫,其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則固定於對應的鏈節板22。
・連結構件26能夠為與一對鏈節板22一體成型的構成,也能夠為連結構件26的兩端部固接於一對鏈節板22的上端部的構成。
・斜狀的臂34的側邊也能夠不必形成凹部36。
・只要臂34的前端部所設置之作為卡合部的滾輪35位於較第1連結軸15與第2連結軸15之中間位置CP偏向鏈節主體24的第1側或第2側的位置,則臂34也能夠不必從鏈節主體24斜狀地伸出。
11: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 12:保護導引部 13:導引構件 14:鏈節 15、15A、15B:連結軸 21:導溝 21a、21b:直線溝部 21c:彎曲溝部 22:鏈節板 23:連結部 24:鏈節主體 34:臂 35、35A、35B:滾輪(作為卡合部的一例) 36:凹部 A:區域 C:曲率中心 CP:中間位置 L:直線 SK:收容空間 TK:長條物 W:彎曲部分 X:長度方向 Y:寬度方向
圖1是表示一實施形態中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位於前進界限位置時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將圖1的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的一部分進行分解的立體圖。 圖3是圖1的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中構成保護導引部的鏈節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表示將圖1的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的一部分進行放大的側面圖。 圖5是表示圖1的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位於後退界限位置時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6是簡略地表示比較例的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中構成保護導引部的鏈節中的卡合部的位置關係的側面圖。 圖7是簡略地表示圖1的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中構成保護導引部的鏈節中的卡合部的位置關係的側面圖。 圖8是表示比較例的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的一部分的側面圖。 圖9是表示圖1的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的一部分的側面圖。
11: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
12:保護導引部
13:導引構件
14:鏈節
15:連結軸
21a:直線溝部
21c:彎曲溝部
24:鏈節主體
34:臂
35:滾輪
CP:中間位置

Claims (7)

  1. 一種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其具備長條的保護導引部及導引構件, 上述保護導引部具有串聯配置的多個鏈節,及使上述鏈節的排列方向上相鄰的鏈節以彼此能夠轉動的方式連結的連結軸,並形成收容空間而能夠收容延伸狀態的長條物, 上述導引構件構成為:一邊導向上述保護導引部一邊使其來回移動, 上述導引構件構成為:一邊使上述保護導引部在長度方向的中途因彎曲所形成的彎曲部分位移,一邊使上述保護導引部在長度方向的第1端沿著一方向來回移動, 上述導引構件具備導溝, 上述導溝具有直線溝部及彎曲溝部, 上述直線溝部沿著上述一方向延伸, 上述彎曲溝部與上述直線溝部的端部連結, 上述鏈節具備鏈節主體、臂、及卡合部, 上述鏈節主體構成為:從上述彎曲溝部的曲率中心觀看時,於較上述彎曲溝部靠徑方向外側的位置沿著上述彎曲溝部移動, 當沿著上述彎曲溝部移動時,上述臂從上述鏈節主體伸出而呈現往與上述彎曲溝部交叉的方向伸出的姿勢, 上述卡合部以與上述導溝卡合的方式設於上述臂的前端部, 上述連結軸包含第1連結軸及第2連結軸, 上述第1連結軸位於上述排列方向中上述各鏈節主體的第1側, 上述第2連結軸位於上述排列方向中上述各鏈節主體的第2側, 上述卡合部位於上述排列方向中較上述第1連結軸與上述第2連結軸之中間位置偏向上述各鏈節主體的第1側或第2側的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其中, 上述臂從上述鏈節主體往相對於連接上述第1連結軸與上述第2連結軸的直線傾斜交叉的方向伸出。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其中, 上述臂具有凹部,上述凹部構成為:容許上述排列方向上相鄰的其他的上述臂的上述卡合部的一部分的進入。
  4.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的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其中, 上述鏈節主體具有多個鏈節板及連結部, 上述鏈節板在與上述長度方向垂直的寬度方向上隔著距離配置, 上述連結部將多個上述鏈節板彼此連結,並且構成上述收容空間的底壁, 上述連結部中至少面向上述收容空間的面為沿著上述彎曲溝部的外周形狀而彎曲的圓弧面。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其中, 上述鏈節板具有沿著上述鏈節主體的移動方向延伸的内周側端面及外周側端面, 當上述鏈節主體沿著上述彎曲溝部移動時,上述内周側端面於較上述外周側端面靠近上述彎曲溝部的曲率中心的位置移動, 上述内周側端面為沿著上述彎曲溝部的外周形狀彎曲的圓弧面。
  6.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的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其中, 上述鏈節主體具有多個鏈節板,上述鏈節板在與上述長度方向垂直的寬度方向上隔著距離對置, 上述鏈節板具有沿著上述鏈節主體的移動方向延伸的内周側端面及外周側端面, 當上述鏈節主體沿著上述彎曲溝部移動時,上述内周側端面於較上述外周側端面靠近上述彎曲溝部的曲率中心的位置移動, 上述内周側端面為沿著上述彎曲溝部的外周形狀彎曲的圓弧面。
  7.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的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其中, 上述卡合部具有位於連接上述彎曲溝部的曲率中心、上述第1連結軸的中心、及上述第2連結軸的中心的三角形狀的區域的外側的中心。
TW110106220A 2020-02-28 2021-02-23 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 TWI7824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32938 2020-02-28
JP2020032938A JP6897817B1 (ja) 2020-02-28 2020-02-28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6720A TW202206720A (zh) 2022-02-16
TWI782427B true TWI782427B (zh) 2022-11-01

Family

ID=76650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6220A TWI782427B (zh) 2020-02-28 2021-02-23 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6897817B1 (zh)
KR (1) KR20220148170A (zh)
CN (1) CN115136431A (zh)
DE (1) DE112021001312T5 (zh)
TW (1) TWI782427B (zh)
WO (1) WO2021172101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3392A (zh) * 2014-02-07 2016-11-16 易格斯有限公司 用于防止管线断裂的能量引导链条以及监测系统
JP2017089848A (ja) * 2015-11-16 2017-05-25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及びガイドレール
TW201809503A (zh) * 2016-08-08 2018-03-16 日商椿本鏈條股份有限公司 長條物之導引裝置
JP2018184974A (ja) * 2017-04-24 2018-11-22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TW202016448A (zh) * 2018-07-25 2020-05-01 日商椿本鏈條股份有限公司 長條物之導引裝置及輥子附接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3392A (zh) * 2014-02-07 2016-11-16 易格斯有限公司 用于防止管线断裂的能量引导链条以及监测系统
JP2017089848A (ja) * 2015-11-16 2017-05-25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及びガイドレール
TW201723345A (zh) * 2015-11-16 2017-07-01 椿本鏈條股份有限公司 長條物之導引裝置及導軌
CN108350985A (zh) * 2015-11-16 2018-07-31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长条物的导引装置及导轨
TW201809503A (zh) * 2016-08-08 2018-03-16 日商椿本鏈條股份有限公司 長條物之導引裝置
JP2018184974A (ja) * 2017-04-24 2018-11-22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TW202016448A (zh) * 2018-07-25 2020-05-01 日商椿本鏈條股份有限公司 長條物之導引裝置及輥子附接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148170A (ko) 2022-11-04
WO2021172101A1 (ja) 2021-09-02
TW202206720A (zh) 2022-02-16
JP2021136812A (ja) 2021-09-13
DE112021001312T5 (de) 2023-03-02
CN115136431A (zh) 2022-09-30
JP6897817B1 (ja) 2021-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14704B2 (ja) 多関節型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JP4144869B2 (ja)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JP4302752B2 (ja)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JP5628124B2 (ja) 合成樹脂製のケーブル・配管類保護案内部材
JP2013070552A (ja) 合成樹脂製のケーブル・配管類保護案内部材
JP6421109B2 (ja)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及びガイドレール
JP2013245784A (ja)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部材
TWI584546B (zh) 纜線類保護引導裝置
JP2013024356A (ja)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EP3401570B1 (en)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components
US9765852B2 (en) Device for guiding long object
KR101683951B1 (ko) 케이블류 보호안내장치
JP3717168B2 (ja)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TWI782427B (zh) 長條物保護導引裝置
KR101804141B1 (ko) 케이블류 보호 안내장치
TWI682109B (zh) 長條物之導引裝置
KR101945643B1 (ko) 긴 물체의 안내 장치
CN112469923B (zh) 长条物的导引装置及辊子附件
JP2015218870A (ja)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