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2069B - 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2069B
TWI782069B TW107128589A TW107128589A TWI782069B TW I782069 B TWI782069 B TW I782069B TW 107128589 A TW107128589 A TW 107128589A TW 107128589 A TW107128589 A TW 107128589A TW I782069 B TWI782069 B TW I7820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aforementioned
main body
sewing machine
fo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8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0797A (zh
Inventor
花田剛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重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重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重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0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0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2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206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08Fluid drives, e.g. pneumatic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02Mechanical drives
    • D05B69/06Pedal driv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7/00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ewing machines for slitting, grooving, or cutting
    • D05B37/04Cutt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14Devices for changing speed or for reversing direction of rotation
    • D05B69/18Devices for changing speed or for reversing direction of rotation electric, e.g. foot pedal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30Detail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D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D05B AND D05C, RELATING TO SEWING, EMBROIDERING AND TUFTING
    • D05D2205/00Interface between the operator and the machine
    • D05D2205/02Operator to the machine
    • D05D2205/04Ped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令縫製前的準備作業易於進行。

具備:第1踏板,用在藉由使用者的踩踏來輸入縫紉機馬達 的旋轉數;第2踏板,受到使用者按壓操作;本體部,支撐第1踏板;及支撐部,支撐第2踏板,支撐部可選擇性地組裝成第2踏板會是成為第1踏板左側的配置與成為右側的配置,並且配備傳動構件,傳動構件會與第2踏板的按壓操作連動而進行進退動作,本體部會將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加以保持,並且配備切換連桿(switch link),第一元件會檢測第1踏板的位移,第二元件會檢測第2踏板的按壓操作,切換連桿會與傳動構件的進退動作連動而對第二元件進行輸入動作,又,在第2踏板是成為第1踏板左側的配置與成為右側的配置之任一情況中,都能夠跨於本體部和支撐部之間,針對第二元件令其檢測對第2踏板的按壓操作。

Description

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
習知的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具備:使縫紉機馬達驅動的控制踏板、及設在腳踏板旁(例如,左側)且使切線執行的切線踏板,這些控制踏板與切線踏板是設在一個殼體(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而且,進行縫製的時候,使用者會踩踏控制踏板,使縫紉機馬達驅動來執行縫製,一旦有需要切線,則會將腳移開控制踏板來操作切線踏板。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10-118380號公報。
發明概要
另外,雖然控制踏板與切線踏板都是藉由腳來進行輸入操作,但是切線踏板相對於控制踏板設在左側和右側之任一側的情況是否會使得操作變容易,則 是每個縫紉機的使用者都不同。
為了與此對應,也有在考慮一種腳踏式控制器,其構成為:將控制踏板與切線踏板設在個別的殼體,且能夠將切線踏板的殼體組裝在控制踏板的殼體的左側和右側之任一側。
然而,一旦將控制踏板與切線踏板設在個別的殼體,就必須將來自對控制踏板的操作進行檢測之元件的訊號與來自對切線踏板的操作進行檢測之元件的訊號輸入縫紉機的控制裝置,因此必須將從控制踏板的殼體延伸的訊號傳輸纜線與從輸入開關的殼體延伸的訊號傳輸纜線各自連接到縫紉機,恐有產生縫製前的準備作業變繁雜的問題之虞。
本發明有鑑於上述問題點,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令縫製前的準備作業變得容易的腳踏式控制器。
請求項1記載之發明之特徵在於:在腳踏式控制器中,具備:第1踏板,位置會因使用者的踩踏而位移,且是用來輸入縫紉機馬達的旋轉數;第2踏板,受到使用者按壓操作,且是用來輸入特定指示;本體部,將前述第1踏板支撐成可位移;及支撐部,將前述第2踏板支撐成可按壓操作,前述支撐部可對前述本體部選擇性地組裝成前述第2 踏板會是成為前述第1踏板左側的配置與成為右側的配置,前述本體部會將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加以保持,前述第一元件會檢測前述第1踏板的位移,前述第二元件會檢測前述第2踏板的前述按壓操作,前述支撐部配備傳動構件,前述傳動構件會與前述第2踏板的前述按壓操作連動而進行進退動作,前述本體部配備切換連桿(switch link),前述切換連桿會與前述傳動構件的前述進退動作連動而對前述第二元件進行輸入動作,又,在前述第2踏板是成為前述第1踏板左側的配置與成為右側的配置之任一情況中,都能夠跨於前述本體部和前述支撐部之間,進行輸入動作,前述輸入動作是用來針對前述第二元件使其檢測對前述第2踏板的按壓操作。
請求項2記載之發明之特徵在於:在請求項1記載之腳踏式控制器中,前述第2踏板及前述支撐部各自的前側部分與後側部分為對稱形狀。
請求項3記載之發明是如請求項1或2記載之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其特徵在於:在請求項1或2記載之腳踏式控制器中,前述本體部與前述支撐部之間設有裝卸構造,前述裝卸構造是藉由凹部與凸部的嵌合,而在前述第2踏板是成為前述第1踏板左側的配置與成為右側的配置之任一情況中,都能夠安裝前述支撐部。
請求項4記載之發明之特徵在於:在請求項 1至3中任一項記載之腳踏式控制器中,對於前述第1踏板,在前述第2踏板側設有相對於前述第1踏板的踩踏面凸出的分隔部。
本發明是在支撐部配備傳動構件,前述傳動構件會與第2踏板的按壓操作連動而進行進退動作,且在本體部配備切換連桿,前述切換連桿會與傳動構件的進退動作連動而對第二元件進行輸入動作,又,在第2踏板是成為第1踏板左側的配置與成為右側的配置之任一情況中,都能夠跨於本體部和支撐部之間,針對第二元件使其檢測對第2踏板的按壓操作。
藉此,變得能夠在將第二元件設在本體部的狀態下,檢測第2踏板的按壓操作,而不需要在本體部與支撐部個別配備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因此只要將從本體部拉出的一條纜線連接到縫紉機側即可,變得能夠令縫製前的準備作業易於進行。
1、1A:腳踏式控制器
20:控制踏板(第1踏板)
30、30A:切線踏板(第2踏板)
31:頂板部
311、312:錐形部
32:側壁部
33A:分隔部
40:本體部
41:凹溝
42:右側壁
43:左側壁
421、431:開口部
50:支撐部
51:支撐壁
511:開口部
52:支撐板
53:收納部
54:插入部
60:裝卸構造
61:突起
611:溝
62:插入孔
63:滑動板
64:滑動支撐部
65:鎖孔
651:圓形部
652:狹縫部
71:滑動變阻器(第一元件)
72:微動開關(第二元件)
721:輸入部
73:滾子
74:滾子台構件
76:右切換連桿
761、771:階梯形螺釘
762、772:輸入臂
763、773:輸出臂
764、774:被動突起
765:主動突起
766:板彈簧
767:連動突起
77:左切換連桿
775:貫穿孔
79:線圈彈簧
81:連結連桿
82:線性連桿(傳動構件)
821:操作片
K:纜線
L1:配線
L2:配線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的立體圖。
圖2是腳踏式控制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將切線踏板的配置變更至左側的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的立體圖。
圖4(A)是顯示滑動板的操作前的狀態的裝卸構造的立體圖,圖4(B)是顯示滑動板的操作後的狀態的裝卸構 造的立體圖。
圖5(A)是顯示將突起插入插入孔前的狀態的沿圖4(A)之V-V線的截面圖,圖5(B)是顯示將突起插入插入孔後的狀態的截面圖。
圖6(A)是顯示本體部及其內部構成的平面圖,圖6(B)是顯示收納於本體部內的後述微動開關的作動狀態的平面圖。
圖7(A)是顯示支撐部的收納部的內部構成的立體圖,圖7(B)是在已進行切線踏板的按壓操作的狀態下之收納部的內部構成的立體圖。
圖8是顯示腳踏式控制器的變形例的立體圖。
圖9是腳踏式控制器的變形例的側面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的實施例的全體構成]
以下,參照圖式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的實施例。本發明的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1是一種會使縫紉機馬達的旋轉數(旋轉速度)增減,並且用來對作為特定指示之切線的執行進行輸入的腳踏式控制器。
圖1是本發明的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1的立體圖,圖2是分解立體圖。
如圖1及圖2所示,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1具備有:控制踏板20(第1踏板),因應於使用者的踩踏量 而旋動,從而使位置產生位移;切線踏板30(第2踏板),受到使用者按壓操作;本體部40,將控制踏板20支撐成可旋動;支撐部50,將切線踏板30支撐成可按壓操作。
此外,這些構件都是以塑膠等所形成。
在上述腳踏式控制器1已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狀態中,將水平方向且為本體部40和支撐部50排列的方向作為X軸方向,將水平方向且與X軸方向正交的方向作為Y軸方向,將與該等軸方向正交的方向作為Z軸方向。又,如圖1所示,將X軸方向之一方向作為「左」,且另一方向作為「右」,將Y軸方向之一方向作為「前」,且另一方向作為「後」,將Z軸方向之一方向作為「上」,且另一方向作為「下」。
[控制踏板]
控制踏板20是一種用來供使用者進行踩踏,以使縫紉機馬達的旋轉數(旋轉速度)增減的構件。而且,控制踏板20是由內部中空且底部開放的長方體形狀的殼體所構成。
控制踏板20的上表面成為可進行踩踏的踩踏面,該上表面為大致長方形,其長邊沿著Y軸方向,短邊沿著X軸方向。此外,控制踏板20是在前端部側有被賦與往上方的勢能且其上表面朝前面斜上側傾斜的狀態下,被配置於本體部40的上側,並且其後端部是藉由本體部40被支撐成可繞X軸旋動。又,在控制踏板20之上表面幾乎整體,並排形成有複數條沿X軸方向之止滑溝。
換言之,藉由抵抗前述賦與勢能之力的踩踏,從控制踏板20的上表面朝前面斜上側傾斜的狀態進行旋動,且隨著旋動角度量(位移量)變大,縫紉機馬達的旋轉數的操作輸入量也會增加。
[本體部]
本體部40是由內部中空且上部開放的長方體形狀的殼體所構成,其內部收納有:滑動變阻器(slide rheostat)71、及微動開關(micro-switch)72等,滑動變阻器71是作為第一元件,可電性檢測控制踏板20的位移,微動開關72是作為第二元件,可電性檢測針對切線踏板30的切線指示輸入。
以平面來看,本體部40是比控制踏板20小一圈的長方形,且成為恰好可以收容在控制踏板20內部的大小。
又,在本體部40的底部,跨於X軸方向的全寬形成有凹槽41,該凹槽41的Y軸方向寬度與Z軸方向深度是跨於全長皆成為均一。而且,可對此凹槽41從左右任一方裝卸支撐部50。關於支撐部50對凹溝41的組裝構造會在後面進行敘述。
[切線踏板]
切線踏板30及支撐部50如同前述,可對本體部40的左右任一方進行裝卸。
而且,圖1顯示在本體部40的右側組裝了切線踏板30及支撐部50的狀態,圖3顯示在本體部40的左側組裝了切線踏板30及支撐部50的狀態。
切線踏板30及支撐部50被組裝在控制踏板20的右側時,方向將會是切線踏板30位於本體部40的右側,被組裝在控制踏板20的左側時,方向將會是切線踏板30繞Z軸旋轉180。而位於本體部40的左側。
在以下的說明中,沒有特別提及的情況下,是以切線踏板30及支撐部50被組裝在控制踏板20的右側的狀態為前提,針對切線踏板30與支撐部50的各部的配置及方向來進行說明。
切線踏板30是一種用來供使用者用腳進行按壓操作,以使縫紉機執行切線的構件,且是由可進行按壓操作的頂板部31、與在頂板部31的下表面側中呈矩形框架形狀的側壁部32一體地形成。
換言之,側壁部32是由圍繞前後左右四個方向的側壁所構成,其上部被頂板部31封閉,下部是開放的。
頂板部31為大致長方形,其長邊沿著Y軸方向,短邊沿著X軸方向。而且,頂板部31左端部的Y軸方向寬度略為狹窄,該左端部是藉由支撐部50被支撐成可繞Y軸旋動。換言之,切線踏板30是藉由來自使用者的按壓操作而整體的旋動,且藉由其右端部下降來進行輸入操作。
而且,在頂板部31上表面的前端部,設有跨於X軸方向的大致全寬且朝前面斜下方傾斜的錐形部311,在頂板部31上表面的後端部,設有跨於X軸方向的大致全寬且朝後面斜下方傾斜的錐形部312。
又,在切線踏板30之除了錐形部311與312以外的上表面幾乎整體,並排形成有複數條沿Y軸方向之止滑溝。
[支撐部]
支撐部50具備:支撐壁51,沿著Y-Z平面豎立設置,並將切線踏板30支撐成可旋動;水平的支撐板52,從支撐壁的下端部向右方延伸;收納部53,將後述連結連桿81及線性連桿82收納在支撐板52的上表面中;及插入部54,從支撐壁51向左方延伸。此等構件為一體形成。
支撐壁51是其長邊方向沿著Y軸方向,其中央部下凹為凹狀,且切線踏板30的左端部嵌合於該下凹處,將該切線踏板30支撐成可旋動。
支撐板52是沿著X-Y平面的平板,位於切線踏板30的下方。此支撐板52比切線踏板30的右端面還略為向右方延伸,在前後方向上則是變得比切線踏板30還長。
收納部53具備圍繞前後左右四個方向的側壁部,其下部被支撐板52封閉,上部是開放的。又,以平面來看,收納部53是比切線踏板30的側壁部32小一圈的長方形狀,且成為可以收容在側壁部32內部的大小。
插入部54是從支撐壁51的左面下端部向左方延伸之沿著X軸方向的長條板狀構件,其Y軸方向寬度及Z軸方向厚度是跨於全長皆成為均一。
並且,此插入部54的Y軸方向寬度及Z軸方向厚度是跟形成在本體部40底部之凹溝41的Y軸方向寬度及Z軸方 向深度大致一致(嚴格地說,寬度和厚度變得比凹溝41略小),能夠將插入部54從凹溝41的下方插入。
此外,此插入部54不限於是該插入部54朝向左方的狀態(切線踏板30配置在控制踏板20右側的狀態),即便是插入部54朝向右方的狀態(切線踏板30配置在控制踏板20左側的狀態)也能夠從凹溝41的下方插入。
在切線踏板30已組裝於支撐部50的狀態下,切線踏板30和支撐部50是在前後方向上呈對稱,亦即,其前側部分和後側部分的外形成為對稱形狀。因此,即便是切線踏板30和支撐部50安裝在本體部40的左右任一方的情況,切線踏板30都會位於同樣的配置,且切線踏板30的同樣形狀都會在使用者側出現,所以即便是切線踏板30對控制踏板20配置在左右任一方的情況,都能夠無偏差地維持均一的操作性。
[本體部與支撐部的裝卸構造]
圖4是裝卸構造60的立體圖,圖5是截面圖。
本體部40的凹槽41與支撐部50的插入部54之間設有裝卸構造60,該裝卸構造60是藉由凹部和凸部的嵌合,而可將支撐部50裝卸在本體部40的左側和右側任一方。
此裝卸構造60具備有:兩個圓筒狀的突起61,設於凹槽41的底面;插入孔62(參照圖2),上下貫穿插入部54,可供該等突起61插入;及滑動板63,將已插入插入孔62中之突起61保持成不會脫離。
在凹溝41的底面中,兩個突起61是沿著X 軸方向並排設置,且配置成從凹槽41左端部到左側之突起61的距離和從凹槽41右端部到右側之突起61的距離會變成相等。
供突起61各自插入的兩個插入孔62是在插入部54中沿著X軸方向並排形成。此等插入孔62的間隔與兩個突起61的間隔變成相等。
換言之,不管是在切線踏板30朝向右側的狀態還是朝向左側的狀態,支撐部50都能夠將兩個突起61插入兩個插入孔62來安裝。
又,從凹槽41左端部到左側之突起61的距離和從凹槽41右端部到右側之突起61的距離相等,因此在切線踏板30朝向右側的狀態下將支撐部50組裝於本體部40的情況和在切線踏板30朝向左側的狀態下將支撐部50組裝於本體部40的情況,切線踏板30的配置是變成左右方向對稱,在左右任一方的情況都能夠無偏差地維持均一的操作性。
插入部54的底面側成為薄化構造,除了插入部54的外緣部以外,皆成為上凹狀,並在其內側中,配備有滑動板63。
此滑動板63為長條平板狀,其長邊方向沿著X軸方向延伸。
此外,滑動板63的短邊方向的兩端部是藉由截面L字形狀的滑動支撐部64被支撐成可在插入部54的底部中沿 著其長邊方向滑動。
而且,在滑動板63中的與插入部54的兩個插入孔62對應的各位置上,各自貫穿形成有由圓形部651與狹縫部652所構成的鎖孔65,前述圓形部651的內徑與插入孔62相等,前述狹縫部652與該圓形部651相連且朝向左方延伸。此外,只要兩個鎖孔65的狹縫部652雙方都朝左右任一方相同方向延伸即可,因此亦可朝向右方來形成。
相對於各個鎖孔65的圓形部651的直徑,狹縫部652的Y軸方向寬度變得較狹窄。
相對於此,如圖5所示,在各突起61中,在比其下端部略為上面的位置,且在其外周的Y軸方向的兩側,形成有沿著X軸方向的溝611。突起61的該等兩個溝611的形成位置中的Y軸方向寬度比起狹縫部652的寬度變得略微狹窄。
將本體部40的凹槽41內的兩個突起61從上方插入插入部54的兩個插入孔62,接著插入滑動板63的兩個鎖孔65的圓形部651後(參照圖4(A)、圖5(B)),將滑動板63往右方進行滑動操作。藉此,鎖孔65的狹縫部652的邊緣部會進入各突起61的溝611,各突起61會被拘束在Z軸方向上,從而能夠對本體部40來固定安裝支撐部50(參照圖4(B))。
此外,一旦使滑動板63再往左方滑動,就會解除各突起61的拘束狀態,便可對本體部40來分離支 撐部50。
順便一提,在將支撐部50安裝成切線踏板30會配置於控制踏板20的左側時,會在插入部54的延伸端部朝向右方的狀態下插入凹槽41,使滑動板63往左方滑動就能夠安裝,且使其往右方滑動就能夠分離。
[本體部的內部構成]
圖6(A)是顯示本體部40及其內部構成的平面圖,圖6(B)是顯示收納於本體部40內的後述微動開關72的作動狀態的平面圖。
如圖所示,在本體部40的內部收納有:滑動變阻器71,作為第一元件,檢測控制踏板20的位移;微動開關72,作為第二元件,檢測切線的指示輸入;滾子73及滾子台構件74,將控制踏板20的位移傳動至滑動變阻器71;切換連桿,由右切換連桿76與左切換連桿77所構成,用來使微動開關72檢測已輸入切線踏板30的按壓操作;及線圈彈簧79,為反抗控制踏板20的踩踏操作的彈性體。
線圈彈簧79是在本體部40內部的左前端部和右前端部兩處中,沿著Z軸方向設置。該等線圈彈簧79各自的上端部抵接於控制踏板20的底面,會針對控制踏板20的踩踏操作,賦予朝向上方的反彈力。
未圖示的滑動部的位置一旦沿著Y軸方向移動,滑動變阻器71的電阻值就會有所增減。腳踏式控制器1連接到縫紉機時,會在縫紉機側檢測滑動變阻器71的 電阻值,並進行因應於其電阻值來決定縫紉機馬達的旋轉速度的控制。
滾子台構件74可朝Y軸方向滑動,且連結於滑動變阻器71的滑動部。
在滾子台構件74中,可繞X軸旋動地配備有滾子73。
滾子73與設在控制踏板20底面的傾斜形狀的凸輪(未圖示)抵接。因此,踩踏控制踏板20時,透過滾子73,滾子台構件74會被傾斜形狀的凸輪按壓而移動至前方,使得所連結的滑動變阻器71的滑動部往前方滑動。藉此,滑動變阻器71的電阻值會因應於控制踏板20的踩踏量而變化,因此在縫紉機側能夠從滑動變阻器71的電阻值來檢測控制踏板20的踩踏量。
微動開關72配置於本體部40的內側後部,且具有在前後方向上旋動的輸入部721。而且,腳踏式控制器1連接到縫紉機時,一旦微動開關72的輸入部721被按壓至後方而進行旋動,就會變成封閉回路(close circuit)狀態,可在縫紉機側檢測其狀態來作為切線的指示輸入。
滑動變阻器71和微動開關72都配置於本體部40內,因此在滑動變阻器71和縫紉機之間收發訊號的配線L1與在微動開關72和縫紉機之間收發訊號的配線L2能夠整合為一條纜線K。
右切換連桿76是雙臂曲柄狀,藉由階梯形螺釘761被樞軸支撐(pivotably support)成可以相對於本 體部40繞Z軸旋動,且具備有:從樞軸支撐的位置向前方延伸的輸入臂762、及向左方延伸的輸出臂763。
而且,如圖6(A)所顯示,在輸入臂762的旋動端部形成有突出於右側的被動突起764,該被動突起764是由左側插入開口部421內,前述開口部421貫穿形成於本體部40的右側壁42。此外,被動突起764是被設定為不會突出於開口部421的外側(右側)的突出長度。
又,在右切換連桿76的輸出臂763的旋動端部形成有:用來與左切換連桿77連動而旋動的連動突起767、及突出於後方的主動突起765。
該主動突起765是從前方與微動開關72的輸入部721抵接。
又,此主動突起765是透過在前後方向上彎曲的板彈簧766而被支撐於輸出臂763。
而且,前述被動突起764一旦從開口部421的外側被往左方擠壓,右切換連桿76從上方來看就會是往逆時鐘方向旋動,主動突起765會將微動開關72的輸入部721往後方擠壓而能夠形成封閉回路狀態。
左切換連桿77是雙臂曲柄狀,藉由階梯形螺釘771被樞軸支撐成可以相對於本體部40繞Z軸旋動,且具備有:從樞軸支撐的位置向前方延伸的輸入臂772、及向右方延伸的輸出臂773。
而且,如圖6(A)所顯示,在輸入臂772的旋動端部形成有突出於左側的被動突起774,該被動突起774是由右 側插入開口部431內,前述開口部431貫穿形成於本體部40的左側壁43。此外,被動突起774是被設定為不會突出於開口部431的外側(左側)的突出長度。
又,在左切換連桿77的輸出臂773的旋動端部有長孔狀的貫穿孔775在上下方向貫穿形成,且供右切換連桿76的連動突起767從下方可鬆動地插入。
因此,前述被動突起774一旦從開口部431的外側被往右方擠壓,左切換連桿77從上方來看就會是往順時鐘方向旋動,且透過貫穿孔775和連動突起767,右切換連桿76會連動地往逆時鐘方向旋動。藉此,主動突起765會將微動開關72的輸入部721往後方擠壓而能夠形成封閉回路狀態。
此外,左切換連桿77藉由未圖示之彈簧被賦予朝逆時鐘方向旋動的彈力,右切換連桿76及左切換連桿77只要不受到外力,就可將微動開關72維持在不形成封閉回路的狀態。
[支撐部的收納部的內部構成]
圖7(A)是顯示支撐部50的收納部53的內部構成的立體圖,圖7(B)是在已進行切線踏板30的按壓操作的狀態下之收納部53的內部構成的立體圖。
在收納部53內有收納作為傳動構件的連結連桿81及線性連桿82,該等傳動構件藉由切線踏板30的按壓操作產生連動而進行進退動作。
連結連桿81的一端部是可繞Y軸旋動地連結 在切線踏板30的底面側,另一端部是可繞Y軸旋動地連結在線性連桿82的一端部(右端部)。
線性連桿82是沿著X軸方向配置,且在收納部53內被支撐成可沿X軸方向滑動。
另一方面,連結連桿81是在已沿右斜上方向傾斜的狀態下被配置,因此一旦藉由切線踏板30的按壓操作而使得連結連桿81的一端部被往下方按壓,如圖7(B)所示,該一端部會向下方移動而使得另一端部向左方移動,伴隨於此,線性連桿82也會整體向左方移動。
線性連桿82的另一端部(左端部)具有形成為沿著X-Y平面的長條平板狀的操作片821,且配置於開口部511內,前述開口部511是從收納部53的左端部貫穿到支撐壁51的左面。
在切線踏板30未被按壓操作之狀態下,如圖7(A)所示,線性連桿82的操作片821的頂端部退避至開口部511內,切線踏板30一旦被按壓操作,如圖7(B)所示,操作片821的頂端部便從開口部511向左方突出。
在將支撐部50組裝成切線踏板30會位於控制踏板20右側的狀態中,支撐壁51的開口部511成為與本體部40的右側壁42的開口部421相對向接近的配置。因此,一旦藉由切線踏板30的按壓操作而使得操作片821的頂端部從開口部511向左方突出,就會插入開口部421內,將本體部40內的右切換連桿76的被動突起764向左方擠壓,因此右切換連桿76能以階梯形螺釘761為中心朝逆 時鐘方向旋動,並藉由主動突起765將微動開關72形成封閉回路狀態。
又,從右側來看本體部40的右側壁42時的開口部421對凹溝41的相對配置,與從左側來看本體部40的左側壁43時的開口部431對凹溝41的相對配置呈一致。
因此,在將支撐部50組裝成切線踏板30會位於控制踏板20左側的情況中,支撐壁51的開口部511成為與本體部40的左側壁43的開口部431相對向接近的配置。因此,一旦藉由切線踏板30的按壓操作而使得操作片821的頂端部從開口部511向右方突出,就會插入開口部431內,將本體部40內的左切換連桿77的被動突起774向右方擠壓,因此左切換連桿77能以階梯形螺釘771為中心朝順時鐘方向旋動,且透過連動突起767而使得右切換連桿76能以階梯形螺釘761為中心朝逆時鐘方向旋動,並藉由主動突起765將微動開關72形成封閉回路狀態。
[腳踏式控制器的使用動作]
針對腳踏式控制器1的使用動作來進行說明。
在將切線踏板30相對於控制踏板20配置於右側的情況中,在支撐部50的插入部54朝向左方的狀態下,將兩個突起61插入兩個插入孔62,並使滑動板63向右方滑動(參照圖4(A)、圖4(B))。藉此,滑動板63的狹縫部652的邊緣部會進入各突起61的溝611,而可對本體部40來固定安裝支撐部50。
而且,腳踏式控制器1的纜線K連接到縫紉 機,控制踏板20一旦被踩踏,縫紉機馬達就會開始驅動而開始縫製,並且因應於控制踏板20的踩踏量,滑動變阻器71的滑動部之位置會進行移動,且會在縫紉機側檢測因應於踩踏量的電阻值來控制縫紉機馬達的旋轉數。
又,切線踏板30一旦被按壓操作,連結連桿81和線性連桿82就會動作,線性連桿82的操作片821的頂端部會從開口部511向左方突出,將開口部421內的右切換連桿76的被動突起764向左方擠壓,而將微動開關72形成封閉回路狀態。藉此,能夠在縫紉機側檢測切線踏板30的按壓操作以執行切線。
又,在將切線踏板30相對於控制踏板20配置於左側的情況中,在支撐部50的插入部54朝向右方的狀態下,將兩個突起61插入兩個插入孔62,並使滑動板63向左方滑動。藉此,可對本體部40來固定安裝支撐部50(參照圖2)。
而且,腳踏式控制器1的纜線K連接到縫紉機,控制踏板20一旦被踩踏,就會藉由滑動變阻器71,在縫紉機側檢測因應於踩踏量的電阻值來控制縫紉機馬達的旋轉數。
又,切線踏板30一旦被按壓操作,連結連桿81和線性連桿82就會動作,線性連桿82的操作片821的頂端部會從開口部511向右方突出,將開口部431內的左切換連桿77的被動突起774向右方擠壓,而將微動開關72形成封閉回路狀態。藉此,能夠在縫紉機側檢測切線的指令訊號以 執行切線。
[實施形態的技術效果]
上述腳踏式控制器1是在支撐部50的收納部53配備線性連桿82,且在本體部40配備右切換連桿76和左切換連桿77,前述線性連桿82是與切線踏板30的按壓操作連動,透過設在本體部40的開口部421或431,跨於本體部40和支撐部50之間,與切線踏板30的按壓操作連動而進退,前述右切換連桿76和左切換連桿77是藉由線性連桿82的進退運動而旋動,並對微動開關72進行輸入動作。
藉此,在將微動開關72設在本體部40的狀態下,將可以檢測切線踏板30的按壓操作,且用來控制縫紉機馬達的旋轉數的滑動變阻器71和用來檢測切線訊號的微動開關72雙方皆已配備於本體部40,因此只要將從本體部40拉出的一條纜線K連接到縫紉機側即可,變得能夠令縫製前的準備作業易於進行。
又,由於切線踏板30及支撐部50各自的前側部分與後側部分為對稱形狀,在切線踏板30配置在控制踏板20右側的情況與切線踏板30配置在控制踏板20左側的情況下,切線踏板30都會位於對稱的配置,且切線踏板30的對稱形狀都會在使用者側出現,所以即便是左右任一方的情況,都能夠無偏差地維持均一的操作性。
又,本體部40與支撐部50之間設有裝卸構造60,該裝卸構造60是藉由作為凹部的插入孔62與作為凸部的突起61的嵌合,而在切線踏板30是成為控制踏板 20左側的配置與成為右側的配置之任一情況中,都能夠安裝支撐部50。
藉此,不使用螺絲起子等工具,就能夠容易地變更切線踏板30的配置。
[變形例]
圖8是顯示腳踏式控制器的變形例的立體圖,圖9是側面圖。
此腳踏式控制器1A之特徵在於具有相對於控制踏板20的踩踏面凸出的分隔部33A,除此之外的構成與前述腳踏式控制器1均相同,故附上同樣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此腳踏式控制器1A在切線踏板30A的左端部(以切線踏板30A相對於控制踏板20成為右側的配置為前提)中,形成有沿著Y軸方向的凸條的分隔部33A。此分隔部33A是以相對於控制踏板20的上表面(踩踏面)凸出的高度向上方突出。
藉由設置此種分隔部33A,縫紉機的使用者如果不是處於已暫時將腳從控制踏板20的上表面移開的狀態,就不能按壓操作切線踏板30,因此變得能抑制在一直踩踏控制踏板20的狀態下操作切線踏板30,而能保護縫紉機的機構部。
此外,分隔部33A不限於在切線踏板30A,亦可在其他構件,例如支撐部50的支撐壁51進行設置。
又,由於分隔部33A是設在切線踏板30的旋動支點軸 上,且設定為相對於控制踏板20的上表面(踩踏面)凸出的高度,所以即便踩踏分隔部33A,切線踏板30也不會旋動,且具有作為檔件(stopper)的功能,會防止在操作切線踏板30時不慎踩踏到控制踏板20。
[其他]
由切線踏板30所輸入的特定指示不限於切線的指示。例如,也可以是為了指示縫紉機執行其具有的其他功能而使用切線踏板30的構成。
又,作為傳動構件,雖然舉例說明了配置於支撐部50的進行線性動作之線性連桿,但是亦可將並非線性而是進行旋動的構件作為傳動構件。此時,較佳為在旋動端部的旋動軌跡的接線方向上設置凸出的操作片。
又,為了跨於本體部40和支撐部50之間,針對微動開關72使其檢測切線踏板30的按壓操作,而舉例說明了配置於支撐部50的線性連桿82從支撐部50的開口部511突出的情況,但也可以是線性連桿82不從支撐部50的開口部511突出的構成。
例如,將前述右切換連桿76的被動突起764向更右方延伸,以將其突出於開口部421的外側,同樣地,將左切換連桿77的被動突起774向更左方延伸,以將其突出於開口部431的外側。
此外,將支撐部50側的線性連桿82的操作片821之長邊方向的長度設成更短,作成為在按壓操作切線踏板30 時,操作片821與被動突起764或774會在開口部511的內側抵接的構成。
此時,配置於本體部40側的右切換連桿76和左切換連桿77會透過開口部421和431,跨於本體部40和支撐部50之間,進行輸入動作,前述輸入動作是用來針對微動開關72使其檢測切線踏板30的按壓操作。
又,在本體部40與支撐部50的固定方面,不設置滑動板63,改以螺絲固定亦可。
30:切線踏板(第2踏板)
50:支撐部
51:支撐壁
511:開口部
52:支撐板
53:收納部
54:插入部
81:連結連桿
82:線性連桿(傳動構件)
821:操作片

Claims (5)

  1. 一種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其特徵在於:具備:第1踏板,位置會因使用者的踩踏而位移,且是用來輸入縫紉機馬達的旋轉數;第2踏板,受到使用者按壓操作,且是用來輸入特定指示;本體部,將前述第1踏板支撐成可位移;及支撐部,將前述第2踏板支撐成可按壓操作,前述支撐部可對前述本體部選擇性地組裝成前述第2踏板的配置會是成為前述第1踏板左側的配置與成為右側的配置,前述本體部會將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加以保持,前述第一元件會檢測前述第1踏板的位移,前述第二元件會檢測前述第2踏板的前述按壓操作,前述支撐部配備傳動構件,前述傳動構件會與前述第2踏板的前述按壓操作連動而進行進退動作,前述本體部配備切換連桿(switch link),前述切換連桿會與前述傳動構件的前述進退動作連動而對前述第二元件進行輸入動作,又,在前述第2踏板的配置是成為前述第1踏板左側的配置與成為右側的配置之任一情況中,都能夠跨於前述本體部和前述支撐部之間,進行輸入動作,前述輸入動作是用來針對前述第二元件使其檢測對前述第2踏板的按壓 操作。
  2. 如請求項1之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其中前述第2踏板及前述支撐部各自的前側部分與後側部分為對稱形狀。
  3. 如請求項1或2之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其中前述本體部與前述支撐部之間設有裝卸構造,前述裝卸構造是藉由凹部與凸部的嵌合,而在前述第2踏板的配置是成為前述第1踏板左側的配置與成為右側的配置之任一情況中,都能夠安裝前述支撐部。
  4. 如請求項1或2之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其中對於前述第1踏板,在前述第2踏板側設有相對於前述第1踏板的踩踏面凸出的分隔部。
  5. 如請求項3之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其中對於前述第1踏板,在前述第2踏板側設有相對於前述第1踏板的踩踏面凸出的分隔部。
TW107128589A 2017-08-31 2018-08-16 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 TWI7820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6316A JP6959798B2 (ja) 2017-08-31 2017-08-31 ミシンの足踏み式コントローラー
JP2017-166316 2017-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0797A TW201920797A (zh) 2019-06-01
TWI782069B true TWI782069B (zh) 2022-11-01

Family

ID=65436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8589A TWI782069B (zh) 2017-08-31 2018-08-16 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26536B2 (zh)
JP (1) JP6959798B2 (zh)
CN (1) CN109423783B (zh)
TW (1) TWI7820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4442A (zh) * 2020-01-15 2020-04-28 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站立式踏板的转接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08196A (ja) * 1990-11-30 1992-07-29 Juki Corp ミシンのペダル装置
JPH08173674A (ja) * 1994-12-26 1996-07-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ミシン用ペダル
US5881661A (en) * 1997-11-19 1999-03-16 Jet Sew Technologies, Inc. Leg binding attachmen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17257A (en) * 1935-08-13 1938-05-10 Singer Mfg Co Rheostat
DK105505C (da) * 1951-03-30 1966-10-03 Rothenborg Specialmaskiner For Koblingsmotor samt symaskinedrivmekanisme med en sådan.
GB1052010A (zh) * 1964-10-06
US4354071A (en) * 1980-05-15 1982-10-12 Sybron Corporation Plural pedal foot control
FR2629104A1 (fr) * 1988-03-23 1989-09-29 Salomon Sa Commande pour machines a coudre
JPH02172496A (ja) * 1988-12-24 1990-07-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ミシン駆動装置のペタル機構
US5351571A (en) * 1992-09-11 1994-10-04 Johnson Robert E Ergonomically symmetric pedal control system
US5253545A (en) * 1992-12-01 1993-10-19 Dbh Limited, Inc. Adjustable foot pedal for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s
US5587634A (en) * 1994-11-29 1996-12-24 Ara Electronics Corp. Human body actuated control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mmercial sewing machines
JP2742911B1 (ja) 1996-10-24 1998-04-22 錦陵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フットスイッチ
JP5241216B2 (ja) * 2007-12-07 2013-07-17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ペダル装置
CN201317863Y (zh) * 2008-12-10 2009-09-30 浙江中森缝纫机有限公司 埋夹机台板、机架、脚踏板之结构改良
JP2012061042A (ja) * 2010-09-14 2012-03-29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用操作装置及びミシン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08196A (ja) * 1990-11-30 1992-07-29 Juki Corp ミシンのペダル装置
JPH08173674A (ja) * 1994-12-26 1996-07-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ミシン用ペダル
US5881661A (en) * 1997-11-19 1999-03-16 Jet Sew Technologies, Inc. Leg binding attachment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3783B (zh) 2021-11-09
US10626536B2 (en) 2020-04-21
TW201920797A (zh) 2019-06-01
JP6959798B2 (ja) 2021-11-05
JP2019041932A (ja) 2019-03-22
US20190062973A1 (en) 2019-02-28
CN109423783A (zh) 2019-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57913B1 (ko) 리드 개폐 장치
JP5956917B2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KR20140073514A (ko) 히스테리시스 조립체를 갖는 차량 페달 조립체
CN108933338B (zh) 端子装卸装置
TWI782069B (zh) 縫紉機之腳踏式控制器
US20110266231A1 (en) Controller stand device and controller stand system
JP6571032B2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5636909B2 (ja) 電気接続箱
JP6045380B2 (ja) 縦型電動工具
JP6695185B2 (ja)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JP7223770B2 (ja) 操作装置
JP6848587B2 (ja) 挿抜装置、交換ユニット、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5874482B2 (ja) 表示装置
JP5407636B2 (ja) 車載用の複合操作スイッチ
JP2015158970A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4247312B2 (ja) 電子機器
JP2004151405A (ja) 外装筐体のレリーズ構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撮影装置
JP5568981B2 (ja) 端子組付構造
CN210579078U (zh) 一种耳机取放装置
JP7144350B2 (ja) 探知具
KR101157769B1 (ko) 마우스 햅틱 장치
EP2757567A1 (en) Push button switch
JP5999241B2 (ja) 表示装置
US10181386B2 (en) Operating device
KR101692756B1 (ko) 차량용 디스플레이 지지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