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1325B - 處理液切換裝置 - Google Patents

處理液切換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1325B
TWI781325B TW108121616A TW108121616A TWI781325B TW I781325 B TWI781325 B TW I781325B TW 108121616 A TW108121616 A TW 108121616A TW 108121616 A TW108121616 A TW 108121616A TW I781325 B TWI781325 B TW I78132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guide tube
switching device
tube
abras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1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5749A (zh
Inventor
小池喜雄
野倉昇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創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創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創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5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5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1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132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7/00Devices for feeding, applying, grading or recovering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7/02Devices for feeding, applying, grading or recovering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for feeding of fluid, sprayed, pulverised, or liquefied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1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lubricating tools or work
    • B23Q11/1069Filtr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utting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4/00Filters comprising loose filtering material, i.e. filtering material without any binder between the individual particles or fibre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7/00Devices for feeding, applying, grading or recovering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防止導引管的旋轉動作受到阻礙,且能防止由處理液所造成的裝置周邊的污染之處理液切換裝置。此處理液切換裝置之結構如下,具備有:排出管2,由其前端22之排出口23排出研磨劑K;導引管10,在其一端31由排出管2之前端22經由圓周方向的第1間隙S1所插入,及在其另一端42形成吐出口46,且能夠以排出管2的軸心方向O為旋轉中心進行旋轉;及受液管5,在其一端51有接收口55及在其另一端52有第1分離口56a及第2分離口56b,此接收口55由導引管10之另一端42經由圓周方向的第2間隙S2所插入且相對於排出管2維持同軸狀態;其中,吐出口46其開口中心O1設置在相對於誘導管4的軸心方向O的偏移位置;且維持誘導管4能進行旋轉的維持機構30係設置在導引管10的外周側。

Description

處理液切換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切換處理液的流動方向之處理液切換裝置。
以往,已知的研磨液切換裝置具有:排出管,在研磨裝置中將被使用過的研磨液從排出口排出;導引管,一端能轉動且被嵌合於排出口之周圍壁的外周側;及受液體,設置在導引管下方且其上方開口而內部被分割為複數個受液區(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此研磨液切換裝置中,透過在受液體的上方以排出口為中心致使導引管轉動的作動,切換從形成在此導引管之前端之吐出口排出的研磨液所注入的受液區。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57-66860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但是,在習知的研磨液切換裝置中,在排出研磨液的排出口之周圍壁的外周側被能轉動的導引管之一端嵌合,使得排出管和導引管互相接觸。因此,會產生下列問題:從排出口流出的研磨液會滲入排出管之周圍壁和導引管之間,及滲入的研磨液乾燥後會造成導引管膠著於排出管,阻礙導引管的轉動動作。 又,因為導引管之吐出口在受液體的上方移動,從吐出口流出的研磨液飛濺,會產生研磨液切換裝置周邊的污染或機械的故障之疑慮。
本發明著眼於解決上述問題,因此提供一種防止導引管的旋轉動作受到阻礙,且能防止由於研磨液等之處理液所造成的裝置周邊的污染之處理液切換裝置。 [為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處理液切換裝置具有:排出管,由形成於其前端之排出口排出處理液;導引管,在其一端由排出管之前端經由圓周方向的第1間隙所插入,及在其另一端形成排出處理液的吐出口,且維持能夠以排出管的軸心方向為旋轉中心進行旋轉;及受液管,在其一端有接收口及在其另一端有數個分離口,此接收口由導引管之另一端經由圓周方向的第2間隙所插入且相對於排出管維持同軸狀態。 而且,吐出口,其開口中心設置在相對於導引管之旋轉中心的偏移位置;且維持導引管能進行旋轉的維持機構係設置在導引管的外周側。 [發明效果]
因此,根據本發明,可以防止導引管的旋轉動作受到阻礙,且能防止由於處理液所造成的裝置周邊的污染。
以下,本發明之處理液切換裝置之實施方式,以圖式所示實施例1為依據進行說明。
(實施例1) 以下,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的結構分為「具備處理液切換裝置之研磨裝置的結構」及「處理液切換裝置的詳細結構」進行說明。
[具備處理液切換裝置之研磨裝置的結構] 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係在研磨裝置101中將研磨薄板狀的晶圓W時所使用過的研磨劑K(處理液)分離為循環用及排出用時使用。另外,此處理液切換裝置1除了在實施例1中所示之分離研磨劑K以外的目的,也能使用在例如按照研磨劑K的種類進行分離的情況。
在此,如圖1所示,研磨裝置101係具備研磨墊102a張貼於表面的定盤102及維持晶圓W的遊星輪103。另外,在此研磨裝置101中,透過遊星輪103將晶圓W按壓於研磨墊102a的狀態驅使定盤102及遊星輪103旋轉,進而研磨晶圓W。
另外,在此研磨裝置101中研磨晶圓W時,透過從研磨劑供應裝置104向研磨墊102a上方供應研磨劑K的作動,以期提升晶圓W的研磨精度和研磨率。
在此,對於在研磨裝置101中使用過且使用完了的研磨劑K,有能循環利用的情況及不能循環利用的情況。因此,如圖1所示,在研磨裝置101中設置之廢液接收部101a安裝有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於是,透過此處理液切換裝置1切換從研磨裝置101排出的研磨劑K的流動方向的作動將研磨劑K分離為循環用及排出用。
[處理液切換裝置的詳細結構] 如圖2所示,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係具備排出管2、導引管10、受液管5及旋轉控制單元6。
排出管2係其一端21連通於廢液接收部101a(參照圖1),於其前端22形成排出研磨劑K的排出口23之管子。此排出管2中,其排出口23朝向研磨裝置101的下方,沿著排出管2之前端部分的軸心方向O的垂直方向。再者,以下「排出管2之軸心方向」,係指排出管2之前端部分的軸心方向O,即排出口23的開口方向。
如圖2所示,導引管10係由旋轉管3及連接於此旋轉管3之誘導管4所形成。
旋轉管3係兩端開口之直管。另一方面,誘導管4係其一端41開口,及其另一端42由阻隔板45封閉之直管。而且,透過旋轉管3之前端32插入在誘導管4之一端41的狀態,旋轉管3之前端32與誘導管4之一端41互相連接,由旋轉管3及誘導管4形成導引管10。在此,誘導管4與旋轉管3的連接,例如使用螺絲或焊接等施行亦可,或通過在旋轉管3之外周面33與誘導管4之內周面44分別形成的螺紋互相擰合進而連接亦可。
此導引管10中,其旋轉管3之一端31由排出管2之前端22所插入。另外,在實施例1中,插入於旋轉管3之排出管2之前端22貫穿旋轉管3,且排出口23插入於誘導管4的內部。
而且,在排出管2之外周面24與旋轉管3之內周面34之間,以及在排出管2之外周面24與誘導管4之內周面44之間,分別設置有圓周方向的第1間隙S1。意即,排出管2之前端22係經由此第1間隙S1插入於導引管10。
此外,第1間隙S1的寬度係均等地設定於旋轉管3及誘導管4之全體。而且,「第1間隙S1之寬度」係指從排出管2之外周面24到旋轉管3之內周面34之間的距離,以及從排出管2之外周面24到誘導管4之內周面44之間的距離。
更進一步,在形成導引管10之旋轉管3之一端31之外周面33上,嵌合有軸承110。而且,此軸承110透過支架111由研磨裝置101所支撐。
藉此,導引管10其本身的軸心方向,相對於排出管2之軸心方向O,呈現與之一致的同軸狀態,且維持能夠以軸心方向O為旋轉中心進行旋轉。另外,維持此導引管10能夠進行旋轉的維持機構30係由軸承110及支架111所構成,且此維持機構30設置於導引管10之外周側、受液管5的外部。
在封閉誘導管4之另一端42之阻隔板45上,形成有排出從排出管2流入的研磨劑K之吐出口46。此吐出口46,其開口中心O1設置在相對於作為導引管10之旋轉中心的軸心方向O的水平方向偏移位置,沿著誘導管4的邊緣俯視之呈現弓形(參照圖3(c))。此外,此吐出口46朝向相對於導引管10的軸心方向O的平行方向,即為垂直方向的下方開口。
另一方面,阻隔板45其法線方向相對於導引管10的軸心方向O傾斜。在此,阻隔板45的傾斜朝向吐出口46形成下傾斜面。意即,導引管10其另一端42呈傾斜即呈現所謂的斜切圓柱狀,且吐出口46形成於其前端。此外,在此實施例1中,在吐出口46的邊緣形成沿著導引管10的軸心方向O立起的周圍壁46a。
更進一步,在誘導管4之外周面43上,設置有顯示導引管10的旋轉方向的位置之指示部7。此指示部7係具備指示棒71、第1感測器72及第2感測器73。
指示棒71係從誘導管4之外周面43沿徑向延伸的棒狀部件,位於沿軸心方向O及吐出口46之開口中心O1的水平方向所連成之直線X上,且設置於吐出口46的上方位置(參照圖3(a))。此指示棒71反射從第1感測器72或第2感測器73所發射出的感測光。
第1感測器72係安裝於支架111面對著指示棒71的一面,維持在受液管5之第1分離口56a的上方位置。而且,此第1感測器72朝向下方發射出感測光。於是,此第1感測器72透過指示棒71位於下方位置而反射感測光之設置,進而於檢測到此反射光時,將檢測到反射光之事實輸入至旋轉控制單元6之控制演算單元61中。
第2感測器73係安裝於支架111面對著指示棒71的一面,維持在受液管5之第2分離口56b的上方位置。而且,此第2感測器73朝向下方發射出感測光。於是,此第2感測器73透過指示棒71位於下方位置而反射感測光之設置,進而於檢測到此反射光時,將檢測到反射光之事實輸入至旋轉控制單元6之控制演算單元61中。
受液管5係在其一端51形成接收口55,及在其另一端52形成一對之分離口(第1分離口56a、第2分離口56b)之直管,且由未圖式之支撐構造支撐於研磨裝置101或地面等。在此,接收口55係沿受液管5的軸心方向O開口,由形成導引管10之誘導管4之另一端42經由圓周方向的第2間隙S2插入。此外,第2間隙S2之寬度,均等地設定於誘導管4之全體。而且,「第2間隙S2之寬度」係指從誘導管4之外周面43到受液管5之內周面5a之間的距離。
透過此設置,受液管5其本身的軸心方向O,相對於導引管10的軸心方向O呈現一致的同軸狀態。更進一步,在此實施例1中,在受液管5之接收口55設置有環狀的覆蓋部件58。覆蓋部件58其內周緣與誘導管4之外周面43接觸,且其外周緣因較接收口55向外突出而覆蓋住第2間隙S2。
第1分離口56a及第2分離口56b係分別形成於受液管5之周面且沿徑向開口,在此,夾著軸心方向O且形成於互相相對的位置。更進一步,在第1分離口56a有第1流出管57a與之連接。在第2分離口56b有第2流出管57b與之連接。
另外,在受液管5的內部形成有區隔壁54,其係從封閉受液管5之另一端52之底面53開始沿著軸心方向O立起,將受液管5之內部空間H分別對第1分離口56a及第2分離口56b進行區隔。在此,區隔壁54係通過軸心方向O,形成於從第1分離口56a起算及從第2分離口56b起算的距離皆均等的位置。而且,第1分離口56a及第2分離口56b分別面對著區隔壁54。此外,此區隔壁54從底面53起算的高度尺寸係設定為不碰觸到插入於受液管5之誘導管4之另一端42的最高高度。更進一步,在此實施例1中,底面53係從區隔壁54所形成的位置開始朝向各個分離口56a、56b形成如下傾斜面的樣子傾斜。
旋轉控制單元6具有具備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記憶體等之控制演算單元61及使導引管10旋轉之旋轉驅動單元62。
控制演算單元61係根據記憶體中所儲存的程式及已輸入的必要資訊,判斷導引管10的方向及是否需要旋轉。於是,在判斷有旋轉導引管10的必要時,向旋轉驅動單元62輸出控制指令,進而控制旋轉驅動單元62的動作。再者,輸入此控制演算單元61的必要資訊為例如從第1感測器72或第2感測器73而來的反射光的檢測資訊、或從檢測研磨劑K的pH值狀態、研磨顆粒濃度狀態或異物混入狀態之感測器而來的檢測資訊等。
旋轉驅動單元62係安裝於研磨裝置101,且相對於旋轉管3由未圖式之傳送帶或齒輪等機械性連接。另外,由輸入來自控制演算單元61的控制指令的作動所驅動,使形成導引管10之旋轉管3旋轉。
以下,將說明「研磨劑分離時的課題」,接著,將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中的功能分為「研磨劑切換功能」、「管插入部分的間隙介入功能」、「複數個管的插入配置功能」、「複數個管的同軸配置功能」、「其他的特徵功能」進行說明。
「研磨劑分離時的課題」 思考在回收研磨裝置101研磨時使用過的研磨劑K及分離此研磨劑K為循環或排出等的目的之處理液切換裝置中,於排出研磨劑K的排出口之周圍壁的外周側嵌合能夠轉動的導引管之一端的情況。在此情況中,因為排出管和導引管互相接觸,從排出口流出的研磨劑K滲入排出管之周圍壁與導引管之間時,研磨劑K乾燥時導引管相對於排出管被膠著。因此,阻礙導引管的轉動動作。
另外,即使由滲入於排出管之周圍壁與導引管之間的研磨劑K造成導引管相對於排出管被膠著,透過提高轉動驅動單元的驅動力,解除膠著狀態且使導引管轉動是可行的。然而,在那情況中,假如想解除膠著狀態便有提高轉動驅動單元的驅動力至超過需要限度的必要。意即,轉動驅動單元必須要大型化至超過需要限度。因此,處理液切換裝置的大型化及招致成本的增加是可預見的。
此外,在滲入於排出管之周圍壁與導引管之間的研磨劑K的乾燥狀態下轉動導引管時,乾燥之研磨劑K於排出管與導引管之間被粉碎而形成磨損粉塵。此磨損粉塵混入被循環的研磨劑K中的情況,會成為晶圓W的損傷或壓碎的發生原因。
更進一步,在設置有位於導引管的下方且內部被分割為複數個受液區的受液體且導引管在受液體的上方轉動的情況中,從形成於導引管之前端之吐出口流出的研磨劑K以外露於處理液切換裝置的外部的狀態落下。因此,有研磨劑K容易飛濺的問題。特別是,吐出口在空中移動的同時研磨劑K流出,飛沫大範圍四處飛散,會有污染研磨裝置的周邊或產生機械的故障之疑慮。
此外,在透過滑動導引管而變更吐出口位置的情況中,有分別確保導引管及移動導引管之驅動裝置的可動範圍的必要。因此,由於處理液切換裝置的大型化,研磨裝置的佔有面積變大,成為限制在指定用地內的研磨裝置的設置台數之要因。
「研磨劑切換功能」 透過研磨裝置101進行晶圓W的研磨且排出使用過的研磨劑K時,此研磨劑K從廢液接收部101a流入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之排出管2。而且,研磨劑K從形成於排出管2之前端22之排出口23流出。在此,排出管2之前端22插入於旋轉管3之一端31,且排出口23插入於誘導管4的內部。意即,從排出口23流出的研磨劑K係流入導引管10中。
在此,誘導管4之另一端42由形成吐出口46之阻隔板45所封閉。因此,流入導引管10之研磨劑K從吐出口46流出,且進一步流向被形成導引管10之誘導管4所插入之受液管5。
此時,吐出口46的開口中心O1設置在相對於作為導引管10之旋轉中心的軸心方向O的水平方向偏移位置。另一方面,受液管5其本身的軸心方向O,相對於導引管10的軸心方向O維持一致的同軸狀態。因此,研磨劑K由相對於受液管5的軸心方向O的水平方向偏移位置流出。
相對於此,於受液管5之另一端52的周面上,形成一對之分離口(第1分離口56a、第2分離口56b),此一對之分離口沿徑向開口且形成在互相相對的位置。因此,如圖2所示,當吐出口46面對著第1分離口56a時,從吐出口46流出的研磨劑K從第1分離口56a作為循環用流入第1流出管57a。此外,如圖4所示,當吐出口46面對著第2分離口56b時,從吐出口46流出的研磨劑K從第2分離口56b作為排出用流入第2流出管57b。
如此,在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中,透過控制吐出口46的朝向方向,意即透過控制導引管10的方向切換研磨劑K的流動方向,將流向第1流出管57a之研磨劑K及流向第2流出管57b之研磨劑K能按照目的或用途進行分離。
此外,導引管10的方向由旋轉控制單元6之控制演算單元61所控制。意即,在此控制演算單元61輸入從檢測研磨裝置101中使用過的研磨劑K的pH值狀態、研磨顆粒濃度狀態或異物混入狀態的感測器而來的檢測資訊、或從第1感測器72及第2感測器73而來的反射光的檢測資訊。
而且,在控制演算單元61中,根據來自各感測器所輸入的必要資訊判斷導引管10的實際方向與導引管10應當朝向的方向。於是,控制演算單元61在導引管10的實際方向與導引管10應當朝向的方向一致時,因不需旋轉導引管10,所以維持現狀。
另一方面,在導引管10的實際方向與導引管10應當朝向的方向不一致時,控制演算單元61向旋轉驅動單元62輸入控制指令使旋轉驅動單元62作動,且以軸心方向O為中心180度旋轉導引管10。
在此,吐出口46的開口中心O1設置在相對於作為導引管10的旋轉中心的軸心方向O的水平方向偏移位置。透過此設置,當導引管10旋轉時,吐出口46以軸心方向O為中心進行轉動,且此吐出口46能對著第1分離口56a或第2分離口56b的任一所期望的分離口。於是,能朝著所期望的方向排出研磨劑K。
「管插入部分的間隙介入功能」 在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中,形成流出研磨劑K之排出口23之排出管2之前端22相對於導引管10經由圓周方向的第1間隙S1插入。意即,在排出管2之外周面24與旋轉管3之內周面34、及與誘導管4之內周面44之間分別產生空間(第1間隙S1),且排出管2與導引管10不互相接觸。因此,即使從排出口23流出的研磨劑K進入排出管2之外周面24與導引管10之內周面(旋轉管3之內周面34及誘導管4之內周面44)之間,導引管10不會相對於排出管2被膠著。
更進一步,形成導引管10之誘導管4之另一端42相對於受液管5經由圓周方向的第2間隙S2插入。因此,在誘導管4之外周面43與受液管5之內周面5a之間產生空間(第2間隙S2),且導引管10與受液管5互不接觸。透過此設置,即使從吐出口46流出的研磨劑K進入導引管10之外周面(誘導管4之外周面43)與受液管5之內周面5a之間,導引管10不會相對於受液管5被膠著。
而且,在此處理液切換裝置1中,由安裝於研磨裝置101之支架111及被此支架111支撐的軸承110所構成之維持機構30,維持旋轉管3之一端31之外周面33能夠旋轉。意即,此維持機構30設置於導引管10的外周側及受液管5的外部。
因此,此維持機構30之軸承110設置於研磨劑K難以滲入的位置,能防止研磨劑K接觸且膠著於此軸承110。因此,導引管10的旋轉不會受到由研磨劑K造成的阻礙,且能防止導引管10的旋轉動作受阻。
而且,因為沒有導引管10的旋轉動作受阻的現象,沒有提高旋轉控制單元6之旋轉驅動單元62的驅動力至超過需要限度的必要,所以能夠抑制處理液切換裝置的大型化且選擇便宜的裝置。此外,因為研磨劑K不接觸到軸承110,所以不會發生乾燥的研磨劑K被粉碎而產生磨損粉塵。因此,能防止因磨損粉塵所造成的晶圓W的損傷或壓碎的發生。
「複數個管的插入配置功能」 在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中,排出口23係在連接於旋轉管3之誘導管4的內部排出研磨劑K,此排出口23其排出管2之前端22插入於旋轉管3且流出研磨劑K。更進一步,吐出口46係在受液管5的內部排出研磨劑K,此吐出口46其誘導管4之另一端42插入於受液管5且流出流入誘導管4之研磨劑K。意即,排出管2、導引管10及受液管5形成所謂的大小依次套疊的套件狀態。
因此,研磨劑K不會外露於處理液切換裝置1的外部,且能從排出管2流向第1流出管57a或第2流出管57b。透過此設置,因為沒有向處理液切換裝置1的周圍飛濺研磨劑K的現象,所以能防止由研磨劑K的飛濺所造成的研磨裝置101或處理液切換裝置1的周邊的污染。
而且,因為能防止研磨裝置101或處理液切換裝置1的周邊的污染,所以能達成縮短由使用者進行研磨裝置101或處理液切換裝置1的周邊的打掃時間之期望。此外,因為也能防止飛濺的研磨劑K進入研磨裝置101的內部,所以能達成保持研磨裝置101的內部的清潔之期望且能達成減低由乾燥的研磨劑K所造成的故障風險之期望。而且,因為沒有使研磨劑K飛濺,所以能解除伴隨飛濺所造成的研磨劑K的損失。
「複數個管的同軸配置功能」 在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中,相對於排出管2的軸心方向O,導引管10及受液管5之任一皆與之形成同軸狀態。此外,導引管10以軸心方向O為旋轉中心進行旋轉且其吐出口46對著所期望的分離口。
因此,相較於藉由滑動導引管變更吐出口的位置的裝置,能縮小處理液切換裝置1的佔有面積且能抑制處理液切換裝置1的大型化。而且,因沒有處理液切換裝置1的大型化,有可能提高在指定用地內的研磨裝置的設置台數且對提升生產力有所貢獻。
更進一步,如同滑動誘導管4的裝置,因為不需確保導引管或移動導引管之驅動裝置的可動範圍,所以能擴大使用者的作業範圍,且能改善對於研磨裝置101的晶圓W之操作性。
「其他的特徵功能」 在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中,形成有區隔壁54,其係在封閉受液管5之另一端52之底面53上沿著軸心方向O立起,透過此區隔壁54將受液管5的內部空間H分別對第1分離口56a及第2分離口56b進行區隔。因此,能防止流入受液管5內的研磨劑K朝向與吐出口46所對著的分離口相反方向之分離口流動(例如,當吐出口46對著第1分離口56a時,則為第2分離口56b),且能朝向所期望的分離口引導研磨劑K。
而且,在實施例1中,受液管5之底面53係從區隔壁54所形成的位置開始朝向各個分離口56a、56b形成如下傾斜面的樣子傾斜。因此,可以防止研磨劑K越過區隔壁54的現象,且研磨劑K更加強烈地被引導朝向所期望的分離口。
此外,在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中,在誘導管4之外周面43上設置有顯示導引管10的旋轉位置的指示部7。因此,能輕易地掌握導引管10的方向,且能適切地控制導引管10的旋轉位置朝向所期望的分離口而適切地引導研磨劑K。
而且,在實施例1中,指示部7係具有設置於誘導管4之指示棒71、及對此指示棒71發射出感測光的第1、第2感測器72、73。因此,能自動檢測導引管10的旋轉位置,且能更加輕易地掌握導引管10的方向。
另外,在實施例1中,吐出口46朝向相對於導引管10的軸心方向O的平行方向開口,且朝向垂直方向的下方。因此,從吐出口46流出的研磨劑K因從吐出口46向垂直方向下方流去,此研磨劑K難以繞進誘導管4之外周面43側。透過此設置,能抑制研磨劑K進入誘導管4之外周面43與受液管5之內周面5a之間。
而且,於吐出口46之邊緣形成沿著導引管10之軸心方向O立起之周圍壁46a。因此,透過周圍壁46a限制研磨劑K之流動方向,且能更加抑制從吐出口46流出的研磨劑K的繞進。
更進一步,在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中,設置於誘導管4之另一端42之阻隔板45的法線方向相對於導引管10的軸心方向O傾斜,且誘導管4之另一端42呈現所謂的斜切圓柱狀。而且,阻隔板45的傾斜朝向吐出口46形成下傾斜面,且吐出口46形成於斜切圓柱狀的誘導管4之另一端42的管前端。
透過此設置,即使從吐出口46流出的研磨劑K附著於阻隔板45的外側,也能抑制在誘導管4之外周面43側的繞進。因此,能更加抑制研磨劑K進入誘導管4之外周面43與受液管5之內周面5a之間。
另外,在實施例1中,於受液管5之接收口55設置有環狀的覆蓋部件58,且透過此覆蓋部件58覆蓋第2間隙S2。因此,即使從吐出口46流出的研磨劑K於受液管5的內部飛濺且研磨劑K的飛沫進入第2間隙S2,也能防止研磨劑K的飛沫從接收口55向處理液切換裝置1的外部四處飛散。透過此設置,能更加抑制研磨裝置101或處理液切換裝置1的周邊的污染。
以上,雖然以實施例1為依據說明本發明的處理液切換裝置,但關於具體的結構,並不限定於此實施例,在不脫離與申請專利範圍的各請求項有關之發明要旨內,容許設計的變更或追加等。
實施例1之研磨裝置101雖係只研磨晶圓W的一面之單面研磨裝置,但不限於此。如為雙面研磨裝置、邊緣研磨裝置、單面研削裝置、雙面研削裝置及邊緣研削裝置等之研磨或研削晶圓W的表面之研磨裝置或研削裝置亦可。
此外,在實施例1中,雖揭露適用於研磨裝置10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的例子,但不限於此。例如,亦可為適用於執行工件的蝕刻或清洗的裝置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
此外,在實施例1中,雖揭露適用於研磨裝置10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且分離研磨劑K的例子,但不限於此。因為被分離的處理液如為處理工件的液體亦可,例如使用適用於執行工件的蝕刻或清洗的裝置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時,亦可分離於這些裝置中使用過的處理液。
此外,在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中,雖揭露導引管10係由旋轉管3及誘導管4所形成的例子,但不限於此。亦可為旋轉管3及誘導管4一體成型且由單一的管構件形成之導引管10。又,亦可為藉由連接多個(3個以上)之管構件所形成之導引管10。
此外,在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中,揭露受液管5係具有一對之分離口(第1分離口56a、第2分離口56b)且分離流向第1流出管57a之研磨劑K及流向第2流出管57b之研磨劑K的例子。然而,形成於受液管5之分離口的數目能任意設定且亦可為3個以上。
此外,在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中,雖揭露吐出口46的形狀係沿著誘導管4的邊緣俯視之呈現弓形的例子,但不限於此,如為圓形或四方形等能排出處理液的形狀亦可。
此外,在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中,揭露吐出口46朝向相對於軸心方向O的平行方向(垂直方向下方)開口的例子。然而,不限於此,亦可使吐出口46,例如朝向相對於軸心方向O的傾斜方向(例如傾向下方)開口。而且,關於周圍壁46a,不形成亦可。
另外,在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中,雖揭露一對之分離口(第1分離口56a、第2分離口56b)分別形成於受液管5之周面且互相相對的例子,但不限於此。例如,使第1分離口56a形成於底面53且於軸心方向O開口,及使第2分離口56b形成於周面且於徑向開口亦可。
又,於受液管5的內部亦可不形成區隔壁54。更進一步,受液管5之底面53亦可形成為平坦的平面。
另外,在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中,揭露藉由具備旋轉控制單元6,且向旋轉驅動單元62輸入從控制演算單元61而來的控制指令、自動地旋轉旋轉管3來使導引管10旋轉的例子。然而,亦可藉由機械性連接旋轉控制單元6之旋轉驅動單元62於誘導管4且旋轉誘導管4來使導引管10旋轉。此外,旋轉驅動單元62例如為馬達或汽缸等能獲得動力的致動器亦可,更進一步,導引管10的旋轉由使用者手動執行亦可。再者,透過手動使導引管10旋轉的情況,藉由使用指示棒71等方式使導引管10旋轉亦可。
此外,在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1中,揭露指示部7係如指示棒71一樣從導引管10之外周面突出,且反射從第1感測器72或第2感測器73照射的感測光的例子。然而,指示部7不需如指示棒71一樣突出,例如藉由於導引管10之外周面上色或做標記來設置亦可。此外,感測器如為光感測器以外的磁力感測器或極限開關等能進行檢測的感測器亦可。更進一步,不設置感測器亦可,藉由相機或目視檢查等的識別方法判斷旋轉方向的位置亦可。此外,利用驅動源的定位控制來判斷旋轉方向的位置亦可。無論如何,能從外部掌握導引管10的旋轉方向的位置的話即可。
1‧‧‧處理液切換裝置 2‧‧‧排出管 3‧‧‧旋轉管 4‧‧‧誘導管 5‧‧‧受液管 5a‧‧‧內周面 7‧‧‧指示部 10‧‧‧導引管 21‧‧‧一端 22‧‧‧前端 23‧‧‧排出口 30‧‧‧維持機構 31‧‧‧一端 32‧‧‧前端 41‧‧‧一端 42‧‧‧另一端 45‧‧‧阻隔板 46‧‧‧吐出口 51‧‧‧一端 52‧‧‧另一端 54‧‧‧區隔壁 55‧‧‧接收口 56a‧‧‧第1分離口 56b‧‧‧第2分離口 58‧‧‧覆蓋部件 101‧‧‧研磨裝置 H‧‧‧內部空間 O‧‧‧軸心方向 O1‧‧‧開口中心 S1‧‧‧第1間隙 S2‧‧‧第2間隙
圖1是表示具備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之研磨裝置之說明圖; 圖2是表示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之縱剖面圖; 圖3是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之剖面圖,(a)表示圖2中之A-A剖面,(b)表示圖2中之B-B剖面,(c)圖2中之C-C剖面;及 圖4是表示按照實施例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之處理液切換動作之說明圖。
1‧‧‧處理液切換裝置
2‧‧‧排出管
3‧‧‧旋轉管
4‧‧‧誘導管
5‧‧‧受液管
5a‧‧‧內周面
6‧‧‧旋轉控制單元
7‧‧‧指示部
10‧‧‧導引管
22‧‧‧前端
23‧‧‧排出口
24‧‧‧外周面
30‧‧‧維持機構
31‧‧‧一端
32‧‧‧前端
33‧‧‧外周面
34‧‧‧內周面
41‧‧‧一端
42‧‧‧另一端
43‧‧‧外周面
44‧‧‧內周面
45‧‧‧阻隔板
46‧‧‧吐出口
46a‧‧‧周圍壁
51‧‧‧一端
52‧‧‧另一端
53‧‧‧底面
54‧‧‧區隔壁
55‧‧‧接收口
56a‧‧‧第1分離口
56b‧‧‧第2分離口
57a‧‧‧第1流出管
57b‧‧‧第2流出管
58‧‧‧覆蓋部件
61‧‧‧控制演算單元
62‧‧‧旋轉驅動單元
71‧‧‧指示棒
72‧‧‧第1感測器
73‧‧‧第2感測器
110‧‧‧軸承
111‧‧‧支架
H‧‧‧內部空間
O‧‧‧軸心方向
O1‧‧‧開口中心
S1‧‧‧第1間隙
S2‧‧‧第2間隙

Claims (6)

  1. 一種處理液切換裝置,具有: 排出管,由形成於其前端之排出口排出處理液; 導引管,在其一端由該排出管之前端經由圓周方向的第1間隙所插入,及在其另一端形成排出該處理液之吐出口,且維持能夠以該排出管的軸心方向為旋轉中心進行旋轉;及 受液管,在其一端有接收口及在其另一端有複數個分離口,該接收口由該導引管之另一端經由圓周方向的第2間隙所插入且相對於該排出管維持同軸狀態;其中, 該吐出口,其開口中心設置在相對於該導引管之旋轉中心的偏移位置;且 維持該導引管能進行旋轉的維持機構係設置在該導引管的外周側。
  2. 如請求項1之處理液切換裝置,其中,在該受液管的內部,形成有區隔壁,其係將該受液管的內部空間相對於該些複數個的分離口進行區隔。
  3. 如請求項1或2之處理液切換裝置,其中,在該導引管中,係設置有顯示該導引管的旋轉方向的位置之指示部。
  4. 如請求項1或2之處理液切換裝置,其中,該吐出口係朝向相對於該導引管的軸心方向的平行方向開口。
  5. 如請求項1或2之處理液切換裝置,其中,該導引管的另一端係設置有形成該吐出口之阻隔板,該阻隔板,其法線方向相對於該導引管的軸心方向傾斜,該阻隔板的傾斜係朝向該吐出口形成下傾斜面。
  6. 如請求項1或2之處理液切換裝置,其中,在該接收口中,設置有覆蓋該第2間隙之環狀的覆蓋部件。
TW108121616A 2018-07-17 2019-06-21 處理液切換裝置 TWI7813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4534 2018-07-17
JP2018134534A JP7019184B2 (ja) 2018-07-17 2018-07-17 処理液切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5749A TW202005749A (zh) 2020-02-01
TWI781325B true TWI781325B (zh) 2022-10-21

Family

ID=69169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1616A TWI781325B (zh) 2018-07-17 2019-06-21 處理液切換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19184B2 (zh)
KR (1) KR102599886B1 (zh)
CN (1) CN110722458B (zh)
TW (1) TWI78132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7678A (en) * 1978-07-12 1980-04-15 Guy Roll Coolant separator
JPS5766860A (en) * 1980-10-14 1982-04-23 Supiide Fuamu Kk Abrasive liquid selector device
TW383257B (en) * 1998-03-06 2000-03-01 Speedfam Co Ltd Surface polishing device of slurry cycling supply type
JP3271551B2 (ja) * 1997-05-26 2002-04-0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磁気研磨装置
TW201214601A (en) * 2010-06-22 2012-04-01 Tokyo Electron Ltd Flow path switching apparatus, processing apparatus, flow path switching method and memory medium
TW201336625A (zh) * 2012-03-14 2013-09-16 Ebara Corp 氣液分離器及研磨裝置
TW201438075A (zh) * 2012-12-28 2014-10-01 Dainippon Screen Mfg 處理裝置和其排氣切換裝置及排氣切換單元和切換閥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5421A (ja) * 1997-05-01 1998-11-17 Kiyokuei Kenma Kako Kk 研削液供給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11347909A (ja) * 1998-06-05 1999-12-21 Tokyo Seimitsu Co Ltd ワイヤソーのスラリ回収装置
US6558238B1 (en) * 2000-09-19 2003-05-06 Agere 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lamation of used polishing slurry
CN2586737Y (zh) * 2002-11-21 2003-11-19 姚平 居室水回收利用系统
JP4354728B2 (ja) * 2003-04-04 2009-10-28 株式会社Inax 水栓器具
CN2767780Y (zh) * 2004-11-16 2006-03-29 张土根 液动节水切换阀
CN2908623Y (zh) * 2006-05-28 2007-06-06 韩莲 一种旋转定位式三状态排水口
CN201443104U (zh) * 2008-11-12 2010-04-28 张土根 拉杆式节水切换阀
CN201420284Y (zh) * 2008-12-27 2010-03-10 田希勤 废水分选回收装置
JP2010179408A (ja) 2009-02-05 2010-08-19 Olympus Corp 加工装置
CN203003686U (zh) * 2012-06-29 2013-06-19 旭硝子株式会社 研磨剂回收设备
CN204151864U (zh) * 2014-09-29 2015-02-11 陈景玉 水盆水质分流节水器
JP6389449B2 (ja) 2015-08-21 2018-09-12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研磨装置
TWI573911B (zh) * 2016-04-18 2017-03-11 ju-sheng Shi Round water saving head structure
KR101793068B1 (ko) * 2017-04-14 2017-11-02 박가희 수도꼭지용 물줄기 전환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7678A (en) * 1978-07-12 1980-04-15 Guy Roll Coolant separator
JPS5766860A (en) * 1980-10-14 1982-04-23 Supiide Fuamu Kk Abrasive liquid selector device
JP3271551B2 (ja) * 1997-05-26 2002-04-0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磁気研磨装置
TW383257B (en) * 1998-03-06 2000-03-01 Speedfam Co Ltd Surface polishing device of slurry cycling supply type
TW201214601A (en) * 2010-06-22 2012-04-01 Tokyo Electron Ltd Flow path switching apparatus, processing apparatus, flow path switching method and memory medium
TW201336625A (zh) * 2012-03-14 2013-09-16 Ebara Corp 氣液分離器及研磨裝置
TW201438075A (zh) * 2012-12-28 2014-10-01 Dainippon Screen Mfg 處理裝置和其排氣切換裝置及排氣切換單元和切換閥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08948A (ko) 2020-01-29
KR102599886B1 (ko) 2023-11-07
JP2020011329A (ja) 2020-01-23
CN110722458A (zh) 2020-01-24
JP7019184B2 (ja) 2022-02-15
TW202005749A (zh) 2020-02-01
CN110722458B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74028B2 (en) Grinder/polisher
TWI529849B (zh) A substrate holding rotary apparatus, a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vided therewith, and a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
JP3902724B2 (ja) 研磨装置
EP3482668A1 (en) Liquid extra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A3008950C (en) Liquid extra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TWI557824B (zh) 基板處理裝置及基板處理方法
TWI781325B (zh) 處理液切換裝置
KR20160025462A (ko) 연삭 장치
CN112276784A (zh) 一种晶圆卡盘清理装置
TWI485036B (zh) 研磨裝置
TWI753558B (zh) 拋光設備
KR102421566B1 (ko) 브러시 컨디셔닝을 위한 유출물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장치
KR20120111115A (ko) 곡선 파이프 연마기
US10493464B2 (en) Rotary mill
JP7101984B2 (ja) 洗浄機能付き摩砕機
JP6276180B2 (ja) 高速回転チャックを有する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空気流管理
CN205588071U (zh) 一种能够自动控制抛光精度的智能磁力抛光机
KR102315293B1 (ko) 건식 연마 장치
JP2009023005A (ja) 電動工具
US20210268622A1 (en) Barrel polishing apparatus
WO2020034110A1 (zh) 圆环形工件打磨装置
KR101817167B1 (ko) 로봇 청소기
JP7029165B2 (ja) 薬剤供給装置
JP2014233353A (ja) 塵埃検知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電気掃除機
KR20220125560A (ko) 용기 검사장치 및 그 검사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