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8292B - 冷卻裝置及使用冷卻裝置之冷卻系統 - Google Patents
冷卻裝置及使用冷卻裝置之冷卻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78292B TWI778292B TW108132964A TW108132964A TWI778292B TW I778292 B TWI778292 B TW I778292B TW 108132964 A TW108132964 A TW 108132964A TW 108132964 A TW108132964 A TW 108132964A TW I778292 B TWI778292 B TW I77829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iner
- refrigerant
- cooling device
- heat
- condens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318—Condenser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336—Heat pipes, e.g. wicks or capillary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避免裝置大型化地,可發揮優秀冷卻特性之冷卻裝置及使用該冷卻裝置之冷卻系統。
一種冷卻裝置,其包括:容器,熱連接有至少一個發熱體;一次冷媒,被封入前述容器內部;以及冷凝管,貫穿前述容器內部的氣相部,流通有二次冷媒。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冷卻電氣‧電子零件等之冷卻裝置,且特別有關於一種不使冷卻裝置大型化,使發熱量較大之電氣‧電子零件等,可冷卻至既定容許溫度之冷卻裝置。
隨著電子機器之高功能化,在電子機器內部,係高密度地搭載有電氣‧電子零件等之發熱體,又,發熱體之發熱量係愈來愈增加。當電氣‧電子零件等之發熱體之溫度上昇到超過既定之容許溫度時,其成為電氣‧電子零件等產生誤作動等之原因,所以,使電氣‧電子零件等之發熱體之溫度,維持在容許溫度以下係很重要。在此,用於冷卻電氣‧電子零件等之冷卻裝置,係被搭載於電子機器內部。
另外,如上所述,電氣‧電子零件等之發熱體係被高密度地搭載,所以,可設置冷卻裝置之空間係被限制。因此,冷卻裝置係被要求避免大型化地更加提高冷卻特性。
在此,為了穩定冷卻發熱量被增大化之電氣‧電子零件等,而提案有一種使用包括外殼之蒸發器之環路熱管,前述外殼具有:多孔質體,具有複數之筒狀凸部;液室,兼用做被前述多孔質體隔開之蒸氣室及儲液罐;第1部分,連接有蒸氣管,界定前述蒸氣室;第2部分,在一邊之側連接有液管,熱傳導率比前述第1部分還要低,界定前述液室;以及複數突起部,被設於前述第1部分,往前述第2部分之側突出,分別被嵌入前述多孔質體的前述複數筒狀凸部(專利文獻1)。在專利文獻1中,係藉具有複數筒狀凸部之多孔質體,便利化作動流體之自液相往氣相之相變化,藉此,提高冷卻性能。
但是,在做為環路熱管之專利文獻1中,在蒸氣器內,自發熱體受熱而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後之作動流體,係自蒸氣器往做為熱交換機構之散熱鰭片部被送出,以在散熱鰭片部被熱交換,散熱往散熱鰭片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散熱鰭片部之熱交換功能,係藉被往散熱鰭片部供給之冷卻風,所以,在提高散熱鰭片部之熱交換功能時,係增大鰭片面積,亦即,變得必須大型化裝置。因此,在如專利文獻1之環路熱管中,在避免大型化地提高冷卻特性,係留有改善之餘地。
又,在如專利文獻1之環路熱管中,蒸氣器內的氣相之作動流體,係自蒸氣器被搬出以被熱交換,藉此,往液相做相變化,液相之作動流體係自散熱鰭片部往蒸氣器內回流。因此,在如專利文獻1之環路熱管中,於作動流體之流通之控制並不容易之點上,在冷卻特性也留有改善之餘地。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214985號公報
鑑於上述情事,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避免裝置大型化地,可發揮優良冷卻特性之冷卻裝置及使用該冷卻裝置之冷卻系統。
本發明之冷卻裝置及使用該冷卻裝置之冷卻系統之構造之要旨,係如下所述。
[1] 一種冷卻裝置,其包括:容器,熱連接有至少一個發熱體;一次冷媒,被封入前述容器內部;以及冷凝管,貫穿前述容器內部的氣相部,流通有二次冷媒。
[2] 如[1]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容器的外表面之中,於存在有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之部位,或者,存在有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之部位附近,熱連接有前述發熱體。
[3] 如[1]或[2]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於熱連接有前述發熱體之前述容器的內表面,形成有增大與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之接觸面積之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
[4] 如[3]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被浸漬於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中。
[5] 如[3]或[4]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板狀鰭片、銷狀鰭片及/或凹陷。
[6] 如[3]~[5]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具有熱傳導性構件。
[7] 如[6]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熱傳導性構件係金屬構件或碳構件。
[8] 如[3]~[7]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的至少一部份,係熱傳導性材料之燒結體或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
[9] 如[8]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熱傳導性材料之燒結體係金屬燒結體,前述金屬燒結體係由自金屬粉、金屬纖維、金屬網、金屬編組體及金屬箔所構成之群組所選出之至少一種金屬材料之燒結體。
[10] 如[8]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係碳粒子之集合體。
[11] 如[1]~[10]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在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形成有增大與氣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之接觸面積之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
[12] 如[1]~[11]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在前述冷凝管的內表面,形成有增大與前述二次冷媒之接觸面積之冷凝管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
[13] 如[1]~[12]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複數前述冷凝管係被並列配置。
[14] 如[1]~[13]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複數前述冷凝管係被堆疊配置。
[15] 如[1]~[14]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冷凝管係位於比熱連接有發熱體之部位中之容器內表面,還要靠近重力方向上方之位置。
[16] 如[1]~[15]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冷凝管係具有在俯視中,與前述發熱體重疊之部位。
[17] 如[1]~[16]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在前述冷凝管,流通有比前述發熱體之容許最高溫度還要低溫之前述二次冷媒。
[18] 如[1]~[17]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容器內部中之前述冷凝管之中,相對於至少一部份領域中之縱向而言,直交方向之形狀,係與前述容器外部中之前述冷凝管之相對於縱向而言,直交方向之形狀不同。
[19] 如[1]~[18]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在前述冷凝管還設有儲藏有前述二次冷媒之二次冷媒儲存塊,前述二次冷媒儲存塊係與前述容器熱連接。
[20] 如[1]~[19]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在前述容器外表面,還設有散熱鰭片。
[21] 一種冷卻系統,其使用:冷卻裝置,包括:容器,熱連接有至少一個發熱體;一次冷媒,被封入前述容器內部;以及冷凝管,貫穿前述容器內部的氣相部,流通有二次冷媒;以及二次冷媒冷卻部,連接有自前述冷卻裝置延伸之前述冷凝管;前述冷凝管係在前述冷卻裝置與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循環,
在與前述發熱體熱連接之前述容器的內部,自前述發熱體受熱之前述一次冷媒,係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係藉前述冷凝管之熱交換作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此,熱係自前述一次冷媒,往流通在前述冷凝管之前述二次冷媒傳遞,被傳遞熱之前述二次冷媒,係流通在前述冷凝管,至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為止,被冷卻至既定溫度,在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之前述二次冷媒,係流通在前述冷凝管以回流至前述冷卻裝置。
[22] 一種冷卻系統,其包括:第1容器;一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第1容器內部;冷凝管,貫穿前述第1容器內部的氣相部,流通有二次冷媒;以及熱輸送構件,與前述第1容器連接,
前述熱輸送構件係具有:第2容器,熱連接有至少一個發熱體;延伸部,具有與前述第2容器的內部連通之內部空間;以及三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熱輸送構件的內部;前述延伸部係與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相接觸。
[23] 一種冷卻裝置,其包括:第1容器;一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第1容器內部;冷凝管,貫穿前述第1容器內部的氣相部,流通有二次冷媒;以及熱輸送構件,與前述第1容器連接,
前述熱輸送構件係具有:第2容器,熱連接有至少一個發熱體;以及三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第2容器的內部;前述第2容器係與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相接觸。
[24] 一種冷卻裝置,其包括:第1容器;一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第1容器內部;冷凝管,貫穿前述第1容器內部的氣相部,流通有二次冷媒;以及熱輸送構件,與前述第1容器連接,
前述熱輸送構件係具有:基座塊,熱連接有至少一個發熱體;熱管部,被立設於前述基座塊;以及三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熱管部的內部;前述熱管部係與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相接觸。
[25] 一種冷卻裝置,其包括:第1容器;一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第1容器內部;冷凝管,貫穿前述第1容器內部的氣相部,流通有二次冷媒;以及熱輸送構件,與前述第1容器連接,
前述熱輸送構件係具有:基座塊,熱連接有至少一個發熱體;熱管被埋設於前述基座塊;以及三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熱管的內部。
[26] 如[22]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第2容器係與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相接觸。
[27] 如[24]或[25]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基座塊係與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相接觸。
[28] 如[22]或[23]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第2容器的外表面之中,於存在有液相之前述三次冷媒之部位,或者,存在有液相之前述三次冷媒之部位之附近,係熱連接有前述發熱體。
[29] 如[22]或[23]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在熱連接有前述發熱體之前述第2容器的內表面,形成有增大與液相之前述三次冷媒之接觸面積之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
[30] 如[22]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在前述第2容器及/或前述延伸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增大與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之接觸面積之熱輸送構件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
[31] 如[23]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在前述第2容器的外表面,形成有增大與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之接觸面積之熱輸送構件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
[32] 如[24]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在前述熱管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增大與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之接觸面積之熱輸送構件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
[33] 如[30]~[32]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熱輸送構件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具有凹凸部。
[34] 如[33]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凹凸部係具有金屬線之燒結體及/或金屬粉之燒結體。
[35] 如[33]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凹凸部係具有以蝕刻及/或研磨所形成之凹凸部。
[36] 如[22]~[35]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第1容器內部中之前述冷凝管之中,相對於至少一部份領域中之縱向而言,直交方向之形狀,係與前述第1容器外部中之前述冷凝管之相對於縱向而言,直交方向之形狀不同。
[37] 如[22]~[36]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在前述冷凝管還設有儲藏有前述二次冷媒之二次冷媒儲存塊,前述二次冷媒儲存塊係與前述第1容器熱連接。
[38] 如[22]~[37]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在前述第1容器外表面,還設有散熱鰭片。
[39] 一種冷卻系統,其使用:冷卻裝置,包括:第1容器;一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第1容器內部;冷凝管,貫穿前述第1容器內部的氣相部,流通有二次冷媒;以及熱輸送構件,與前述第1容器連接;前述熱輸送構件係具有:第2容器,熱連接有至少一個發熱體;延伸部,具有與前述第2容器的內部連通之內部空間;以及三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熱輸送構件的內部;前述延伸部係與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相接觸;以及二次冷媒冷卻部,連接有自前述冷卻裝置延伸之前述冷凝管;前述冷凝管係在前述冷卻裝置與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循環,
在與前述發熱體熱連接之前述第2容器的內部,自前述發熱體受熱之前述三次冷媒,係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前述三次冷媒,係自前述第2容器的內部往延伸部的內部方向流通,藉與前述一次冷媒之熱交換作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此,熱係自前述三次冷媒往前述一次冷媒傳遞,自前述三次冷媒被傳遞熱之前述一次冷媒,係在前述第1容器的內部,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係藉前述冷凝管之熱交換作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此,熱係自前述一次冷媒,往流通在前述冷凝管之前述二次冷媒傳遞,被傳遞熱之前述二次冷媒,係在前述冷凝管流通,至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為止,被冷卻至既定溫度,在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之前述二次冷媒,係流通在前述冷凝管以回流到前述冷卻裝置。
[40] 一種冷卻系統,其使用:冷卻裝置,包括:第1容器;一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第1容器內部;冷凝管,貫穿前述第1容器內部的氣相部,流通有二次冷媒;以及熱輸送構件,與前述第1容器連接;前述熱輸送構件係具有:第2容器,熱連接有至少一個發熱體;以及三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第2容器的內部;前述第2容器係與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相接觸;以及二次冷媒冷卻部,連接有自前述冷卻裝置延伸之前述冷凝管;前述冷凝管係在前述冷卻裝置與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循環,
在與前述發熱體熱連接之前述第2容器的內部,自前述發熱體受熱之前述三次冷媒,係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前述三次冷媒,係藉中介著前述第2容器的壁面之與前述一次冷媒之熱交換作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此,熱係自前述三次冷媒往前述一次冷媒傳遞,自前述三次冷媒被傳遞熱之前述一次冷媒,係在前述第1容器的內部,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係藉前述冷凝管之熱交換作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此,熱係自前述一次冷媒,往流通在前述冷凝管之前述二次冷媒傳遞,被傳遞熱之前述二次冷媒,係流通在前述冷凝管,至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為止,被冷卻至既定溫度,在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之前述二次冷媒,係流通在前述冷凝管以回流到前述冷卻裝置。
[41] 一種冷卻系統,其使用:冷卻裝置,包括:第1容器;一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第1容器內部;冷凝管,貫穿前述第1容器內部的氣相部,流通有二次冷媒;以及熱輸送構件,與前述第1容器連接;前述熱輸送構件係具有:基座塊,熱連接有至少一個發熱體;熱管部,被立設於前述基座塊;以及三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熱管部的內部;前述熱管部係與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相接觸;以及二次冷媒冷卻部,連接有自前述冷卻裝置延伸之前述冷凝管;前述冷凝管係在前述冷卻裝置與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循環,
熱係自與前述發熱體熱連接之前述基座塊往前述熱管部傳遞,被封入自前述基座塊受熱之前述熱管部之前述三次冷媒,係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前述三次冷媒,係流通在前述熱管部的內部,藉與前述一次冷媒之熱交換作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此,熱係自前述三次冷媒往前述一次冷媒傳遞,自前述三次冷媒被傳遞熱之前述一次冷媒,係在前述第1容器的內部,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係藉前述冷凝管之熱交換作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此,熱係自前述一次冷媒,往流通在前述冷凝管之前述二次冷媒傳遞,被傳遞熱之前述二次冷媒,係流通在前述冷凝管,至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為止,被冷卻至既定溫度,在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之前述二次冷媒,係流通在前述冷凝管以回流到前述冷卻裝置。
[42] 一種冷卻系統,其使用:冷卻裝置,包括:第1容器;一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第1容器內部;冷凝管,貫穿前述第1容器內部的氣相部,流通有二次冷媒;以及熱輸送構件,與前述第1容器連接;前述熱輸送構件係具有:基座塊,熱連接有至少一個發熱體;熱管,被埋設於前述基座塊;以及三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熱管的內部;以及二次冷媒冷卻部,連接有自前述冷卻裝置延伸之前述冷凝管;前述冷凝管係在前述冷卻裝置與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循環,
熱係自與前述發熱體熱連接之前述基座塊,往前述熱管傳遞,被封入自前述基座塊受熱之前述熱管之前述三次冷媒,係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前述三次冷媒,係流通在前述熱管的內部,熱係自前述三次冷媒往前述一次冷媒傳遞,自前述三次冷媒被傳遞熱之前述一次冷媒,係在前述第1容器的內部,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係藉前述冷凝管之熱交換作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此,熱係自前述一次冷媒,往流通在前述冷凝管之前述二次冷媒傳遞,被傳遞熱之前述二次冷媒,係流通在前述冷凝管,至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為止,被冷卻至既定溫度,在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之前述二次冷媒,係流通在前述冷凝管以回流到前述冷卻裝置。
在上述[1]之冷卻裝置之態樣中,被封入容器內部之一次冷媒,係接受來自發熱體之熱,藉此,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往氣相做相變化後之一次冷媒,係藉貫穿容器內部的氣相部且流通有二次冷媒之冷凝管,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在此相變化之時,自一次冷媒被釋出之潛熱,係往流通在冷凝管之二次冷媒傳遞。自一次冷媒接受潛熱後之二次冷媒,係自冷卻裝置的內部往外部,流通在冷凝管,藉此,潛熱係往冷卻裝置的外部被輸送。接受潛熱後之二次冷媒,係在被設於冷卻裝置的外部之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又,在上述[19]之冷卻裝置之態樣中,被封入熱輸送構件的第2容器的內部之三次冷媒,係接受來自發熱體之熱,藉此,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往氣相做相變化後之三次冷媒,係自第2容器的內部,往延伸部的內部方向流通,藉與被封入第1容器內部之一次冷媒之熱交換作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在此相變化之時,自三次冷媒被釋出之潛熱,係往被封入第1容器內部之一次冷媒傳遞。一次冷媒係自三次冷媒接受潛熱,藉此,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往氣相做相變化後之一次冷媒,係藉貫穿第1容器內部的氣相部且流通有二次冷媒之冷凝管,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在此相變化之時,自一次冷媒被釋出之潛熱,係往流通在冷凝管之二次冷媒傳遞。自一次冷媒接受潛熱後之二次冷媒,係自冷卻裝置的內部往外部,流通在冷凝管,藉此,潛熱係往冷卻裝置的外部被輸送。接受潛熱後之二次冷媒,係在被設於冷卻裝置的外部之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
而且,本專利說明書中,所謂「俯視」係意味自重力方向上方目視辨認之狀態。
[發明效果]
當依據本發明之冷卻裝置之態樣時,其藉包括被封入容器內部之一次冷媒、及貫穿前述容器內部的氣相部且流通有二次冷媒之冷凝管,可避免裝置大型化地,發揮優良之冷卻特性。
當依據本發明之冷卻裝置之態樣時,容器的外表面之中,於存在有液相之一次冷媒之部位或其附近,熱連接有發熱體,藉此,可減少自發熱體往一次冷媒之熱阻力。
當依據本發明之冷卻裝置之態樣時,在熱連接有發熱體之容器的內表面,形成有增大與液相之一次冷媒之接觸面積之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藉此,中介著容器之自發熱體往一次冷媒之熱傳遞係被便利化。因此,一次冷媒之自液相往氣相之相變化係被促進,而更加提高冷卻特性。
當依據本發明之冷卻裝置之態樣時,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的至少一部份,係熱傳導性材料之燒結體或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藉此,在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形成有多孔質部,所以,一次冷媒之自液相往氣相之相變化係更加被促進,而冷卻特性更加提高。
當依據本發明之冷卻裝置之態樣時,於冷凝管的外表面,形成有增大與氣相之一次冷媒之接觸面積之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藉此,提高冷凝管之熱交換作用,一次冷媒之自氣相往液相之相變化係被促進。藉此,自一次冷媒往二次冷媒之熱傳遞係更加被促進,而冷卻特性更加提高。
當依據本發明之冷卻裝置之態樣時,於冷凝管的內表面,形成有增大與二次冷媒之接觸面積之冷凝管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藉此,提高冷凝管之熱交換作用,自一次冷媒往二次冷媒之熱傳遞係更加被促進。
以下,針對本發明實施形態例之散熱器,一邊使用圖面一邊說明之。圖1係說明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立體圖。圖2係說明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立體圖。圖3係說明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立體圖。圖4(a)係放大被設於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冷凝管的外表面之說明圖;圖4(b)圖係放大被設於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冷凝管的內表面之說明圖。圖5係說明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側視剖面圖。圖6(a)係說明本發明第5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側視剖面圖;圖6(b)係說明本發明第5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前視剖面圖。圖7係說明本發明第6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側視剖面圖。圖8係說明本發明第7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立體圖。圖9係說明本發明第8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側視剖面圖。圖10係說明本發明第8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俯視剖面圖。圖11係說明本發明第9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側視剖面圖。
首先,說明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如圖1所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1係包括:容器10;一次冷媒20,被封入容器10內部;以及冷凝管40,貫穿容器10內部的氣相部11,流通有二次冷媒30。在容器10的外表面12,熱連接有做為冷卻對象之發熱體100,藉此,發熱體100係被冷卻。
在容器10內部,形成有中空之空洞部13。空洞部13係相對於外部環境而言,被密閉之空間,藉脫氣處理而被減壓。容器10之形狀係呈矩形體,具有縱向Z。在冷卻裝置1中,容器10之縱向Z係被設置成沿著重力方向。因此,在冷卻裝置1中,矩形體之容器10係被設置成站立之狀態。又,在矩形體之容器10成站立狀態之冷卻裝置1中,發熱體100係在成立起之狀態下,熱連接於容器10的側表面14。在冷卻裝置1中,係在必須設置冷卻裝置到寬度方向較窄之空間之情形下為有效。
又,如圖1所示,於空洞部13收納有既定量之液相之一次冷媒20。液相之一次冷媒20,係以在容器10內部可形成氣相部11之體積量被收納。在空洞部13之重力方向下方側,存在有液相之一次冷媒20,在空洞部13之重力方向上方側,形成有未收納有液相之一次冷媒20之氣相部11。發熱體100之連接位置,係並未特別侷限,但是,在冷卻裝置1中,容器10的外表面12之中,於存在有液相之一次冷媒20之部位,係熱連接有發熱體100。使發熱體100之往容器10之連接位置為上述部位,藉此,自發熱體100往液相之一次冷媒20之熱傳遞係被便利化,可減少自發熱體100往一次冷媒20之熱阻力。容器10的內表面15之中,於對應熱連接有發熱體100之部位之領域,可形成有凸凹等之增大容器10的內表面15之表面積之部位(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也可為平坦面。在圖1中,為了方便,容器10的內表面15係平坦面。
冷凝管40係管狀構件,貫穿容器10內部的氣相部11。冷凝管40係位於比熱連接有發熱體100之部位中之容器10的內表面15,還要靠近重力方向上方之位置。冷凝管40的內部空間,係不與容器10的內部(空洞部13)連通。亦即,冷凝管40的內部空間,係成為與氣相部11不連通,且自氣相部11獨立之空間。又,冷凝管40係不與被收納於重力方向下方側之液相之一次冷媒20相接觸。亦即,液相之一次冷媒20,係不與收納有二次冷媒之冷凝管40相接觸。在冷凝管40的外表面41,也可形成有凹凸等,增大冷凝管40的外表面41之表面積之部位(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也可為平滑面。又,在冷凝管40的內表面42也可形成有凹凸等,增大冷凝管40的內表面42之表面積之部位(冷凝管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也可為平滑面。在圖1中,為了方便,冷凝管40的外表面41、及凝管40的內表面42皆為平滑面。
容器10之中,於對應氣相部11之部位,形成有貫穿孔,在該貫穿孔嵌插有冷凝管40,藉此,維持空洞部13之密閉狀態,冷凝管40係被安裝於容器10。冷凝管40之支數並未特別侷限,在冷卻裝置1中,係安裝有一支冷凝管40。冷凝管40之徑向之剖面形狀係略呈圓形。
在冷凝管40中,液相之二次冷媒30係沿著冷凝管40之延伸方向,往一定方向流通。因此,二次冷媒30係中介著冷凝管40的壁面,貫穿氣相部11地流通。二次冷媒30係例如被冷卻至比發熱體100之容許最高溫度還要低溫之液溫。
容器10之材料係並未特別侷限,可使用廣泛之材料,例如可例舉銅、銅合金、鋁、鋁合金、鎳、鎳合金、不銹鋼、鈦、鈦合金等。冷凝管40之材料係並未特別侷限,例如可例舉銅、銅合金、鋁、鋁合金、鎳、鎳合金、不銹鋼、鈦、鈦合金等。一次冷媒係並未特別侷限,可使用廣泛之材料,例如可例舉電氣絕緣性之冷媒。具體例有例如水、氟碳類、環戊烷、乙二醇、及這些之混合物等。這些一次冷媒之中,自電氣絕緣性之點觀之,以氟碳類、環戊烷、乙二醇,氟碳類為佳。二次冷媒係並未特別侷限,例如可例舉水、防凍劑(主成分係例如乙二醇)等。
接著,說明第1實施形態例冷卻裝置1之動作及使用冷卻裝置1之冷卻系統。首先,說明冷卻裝置1之動作。
被收納於容器10的空洞部13之液相之一次冷媒20,係接受來自發熱體100之熱,藉此,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將來自發熱體100之熱當作潛熱吸收。往氣相做相變化後之一次冷媒,係往重力方向上方地,在容器10的內部空間移動,往容器10的氣相部11流入。另外,在貫穿氣相部11之冷凝管40中,係流通有低溫之二次冷媒30。在凝縮管40流通有低溫之二次冷媒30,藉此,被配置於氣相部11之冷凝管40,係發揮熱交換作用。相變化為氣相後之一次冷媒,係接觸或接近冷凝管40的外表面41,藉此,藉冷凝管40之熱交換作用,釋出潛熱,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當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時,自一次冷媒被釋出之潛熱,係往流通在冷凝管40之二次冷媒30傳遞。又,往液相做相變化後之一次冷媒,係藉重力作用,自氣相部11往重力方向下方,當作液相之一次冷媒20做回流。如上所述,一次冷媒20係在容器10的內部空間,重複自液相往氣相及自氣相往液相之相變化。而且,在冷卻裝置1中,容器10的氣相部11係具有既定之體積,所以,當一次冷媒20在容器10的內部空間,重複自液相往氣相及自氣相往液相之相變化時,就無須形成如分隔板之一次冷媒20之循環路徑。因此,容器10之構造可簡略化。自一次冷媒接受熱之二次冷媒30,係沿著冷凝管40之延伸方向,自冷卻裝置1的內部往外部流通,藉此,發熱體100的熱係往冷卻裝置1的外部輸送。
接著,說明使用第1實施形態例冷卻裝置1之冷卻系統。在使用冷卻裝置1之冷卻系統中,係使用冷卻裝置1、及連接有自冷卻裝置1延伸之冷凝管40之二次冷媒冷卻部(未圖示)。而且,在上述冷卻系統中,係形成有冷凝管40使冷卻裝置1與二次冷媒冷卻部成環路狀地循環之冷凝管40的循環路徑。自一次冷媒接受熱後之二次冷媒30,係流通在冷凝管40,自冷卻裝置1至二次冷媒冷卻部為止,藉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至既定液溫,例如冷卻至比發熱體100之容許最高溫度還要低溫之液溫為止。在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之二次冷媒30,係流通在冷凝管40,自二次冷媒冷卻部往冷卻裝置1回流,藉冷卻裝置1的氣相部11,發揮熱交換作用。因此,二次冷媒30係成環路狀地循環在冷卻裝置1與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後之二次冷媒30,係連續性地被往氣相部11之領域供給。
接著,說明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而且,針對與第1實施形態例冷卻裝置相同之構成元件,係使用相同編號做說明。
在第1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1中,容器10係被站立設置,使得容器10之縱向Z沿著重力方向,發熱體100係在被立起之狀態下,被熱連接於容器10的側表面14。取代此地,如圖2所示,於第2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2中,容器10係平面型,矩形體之容器10係被橫置,使得容器10之平面方向相對於重力方向而言,成為概略直交方向,發熱體100係在被橫置之姿勢下,被熱連接於容器10的底表面16。而且,安裝冷凝管40之位置係並未特別侷限,在冷卻裝置2中,冷凝管40係在俯視中,被安裝於不與發熱體100重疊之位置。
在冷卻裝置2中,係於必須設置冷卻裝置在高度方向較窄之空間時為有效。在有時發熱體係被高密度地搭載之情形,如此一來,本發明之冷卻裝置係不僅可設置於寬度方向較窄之空間,也可設置於高度方向較窄之空間。
接著,說明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而且,針對與第1、第2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相同之構成元件,係使用相同編號做說明。
如圖3所示,在第3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3中,容器10的內表面15之中,於對應熱連接有發熱體100之部位之領域,係形成有凸凹等,做為增大容器10內表面15之表面積之部位之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藉形成有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容器10的內表面15之中,於對應熱連接有發熱體100之部位之領域中,容器10的內表面15與液相之一次冷媒20之接觸面積係增大。因此,藉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中介著容器10之自發熱體100往液相之一次冷媒20之熱傳遞係被便利化。結果,一次冷媒20之自液相往氣相之相變化係被促進,而更加提高冷卻裝置3之冷卻特性。
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係被浸漬於被收納於容器10之液相之一次冷媒20中。因此,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係與液相之一次冷媒20直接接觸。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係可全體被浸漬於液相之一次冷媒20中,或者,一部份被浸漬於液相之一次冷媒20中。而且,在冷卻裝置3中,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全體係被浸漬於液相之一次冷媒20中。
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係可藉例如使用模具成型容器10,或安裝與容器10為不同之構件到容器10的內表面15而設置。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之態樣,係可例舉例如被形成於容器10的內表面15之凸凹部,具體例可例舉被立設於容器10的內表面15之板狀鰭片、銷狀鰭片、及被形成於容器10的內表面15之凹陷部、凹槽部等。板狀鰭片、銷狀鰭片之形成方法,可例舉例如使另外製作之板狀鰭片、銷狀鰭片,藉軟焊、硬焊、燒結等安裝到容器10的內表面15之方法、切削、押出或蝕刻容器10的內表面15之方法等。又,凹陷部、凹槽部之形成方法,可例舉例如切削、押出或蝕刻容器10的內表面15之方法等。而且,在冷卻裝置3中,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係有複數之正方形或長方形之板狀鰭片被並列配置。
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之材料,係並未特別侷限,例如可例舉熱傳導性構件。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之材料之具體例,可例舉金屬構件(例如銅、銅合金、鋁、鋁合金、不銹鋼等)、碳構件(例如石墨等)。又,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係其至少一部份,可由熱傳導性材料之燒結體或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形成,例如可由金屬燒結體或碳粒子之集合體形成。金屬燒結體或碳粒子之集合體,例如也可設於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的表面部。更具體說來,例如也可在被立設於容器10的內表面15之板狀鰭片、銷狀鰭片、被形成於容器10的內表面15之凹陷部、凹槽部等的表面部,金屬燒結體等之熱傳導性材料之燒結體或碳粒子及/或金屬粉之集合體等之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係被形成為層狀。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的至少一部份,係由熱傳導性材料之燒結體或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形成,藉此,在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形成有多孔質部,所以,一次冷媒20之自液相往氣相之相變化係更加被促進,而更加提高冷卻裝置3之冷卻特性。當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係由熱傳導性材料之燒結體或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所構成時,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全體係成為多孔質體,氣相之一次冷媒係生成、滯留在多孔質體中,藉此,有時自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往液相之一次冷媒20之熱傳遞性係不充分。但是,藉在板狀鰭片、銷狀鰭片、凹陷部、凹槽部等的表面部,熱傳導性材料之燒結體或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係被形成為層狀,一次冷媒20之自液相往氣相之相變化係更加被促進,自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往液相之一次冷媒20之熱傳遞性係提高,結果,冷卻裝置3之冷卻特性係更加提高。金屬燒結體之材料,可例舉例如金屬粉、金屬纖維、金屬網、金屬編組體、金屬箔等。這些金屬材料可單獨使用,也可以並用兩種以上。又,金屬燒結體之金屬種係並未特別侷限,可例舉例如銅、銅合金等。金屬燒結體係可藉以爐等之加熱機構加熱金屬材料而形成。又,藉熔射加工金屬粉到表面,可形成做為具有較細凸凹之被膜狀之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又,也可藉雷射等,熔融形成金屬粉,以形成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又,形成碳粒子之集合體之碳粒子,係並未特別侷限,可例舉例如碳奈米粒子、碳黑等。
又,在第1、第2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中,冷凝管之設置支數係一支,但是,取代此,如圖3所示,在第3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3中,係設有複數冷凝管40、40‧‧‧。在冷卻裝置3中,複數冷凝管40、40‧‧‧係被堆疊配置。在冷卻裝置3中,冷凝管40係被配置為多層(在圖3中係兩層),其設有:複數第1冷凝管40-1、40-1‧‧‧,被配置於液相之一次冷媒20側;以及複數第2冷凝管40-2、40-2‧‧‧,被配置於第1冷凝管40-1之重力方向上方。複數第1冷凝管40-1、40-1‧‧‧,係彼此被並列配置成概略同一平面狀,複數第2冷凝管40-2、40-2‧‧‧,係彼此被並列配置成概略同一平面狀。
又,容器10的氣相部11中之第1冷凝管40-1之延伸方向,可與第2冷凝管40-2之延伸方向相同,也可為不同,但是,在冷卻裝置3中,第1冷凝管40-1之延伸方向,係與第2冷凝管40-2之延伸方向不同。在氣相部11中,第1冷凝管40-1之延伸方向,係相對於第2冷凝管40-2之延伸方向而言,成為概略直交方向。
在冷卻裝置3中,發熱體100係在被橫置之姿勢下,被熱連接於容器10的底面16。冷凝管40係在俯視中,具有與發熱體100重疊之部位。
如圖4(a)所示,在冷卻裝置3中,於冷凝管40的外表面41,形成有凹凸等,藉增大冷凝管40的外表面41之表面積,增大與氣相之一次冷媒之接觸面積之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43。藉形成有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43,冷凝管40之熱交換作用係提高,而一次冷媒之自氣相往液相之相變化係被促進。結果,自一次冷媒20往二次冷媒30之熱傳遞係更加被促進,冷卻裝置3之冷卻特性係更加提高。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43,可形成於與氣相之一次冷媒接觸之外表面41全體,或者,僅被形成於外表面41的一部份領域(例如外表面41之重力方向下方側)。
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43,係例如可藉使用模具成型冷凝管40,或者,安裝與冷凝管40不同之構件到冷凝管40的外表面41而設置。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43之態樣,係並未特別侷限,可例舉被形成於冷凝管40的外表面41之複數突起、被形成於冷凝管40的外表面41之複數凹槽及凹陷等。突起之形成方法,並未特別侷限,例如可例舉使另外製作之突起,藉軟焊、硬焊、燒結等,安裝於冷凝管40的外表面41之方法、切削、蝕刻冷凝管40的外表面41之方法等。又,凹陷部、凹槽之形成方法,並未特別侷限,例如可例舉切削及蝕刻冷凝管40的外表面41之方法等。在圖4(a)之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43中,係在外表面41上,錐體狀之突起47被配置成千鳥狀。更具體說來,在圖4(a)之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43中,突起47之形狀係四角錐。在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43中,複數突起47係在冷凝管40之縱向,並列配置成直線狀,藉此,形成突起列48,又,沿著冷凝管40之圓周方向,並列配置有複數突起列48。又,隣接之突起列48,係突起47之位置彼此偏移既定量,藉此,突起47被配置成千鳥狀。藉如上述之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43,冷凝管40的外表面41之表面張力係降低,一次冷媒之自氣相往液相之相變化係更加被促進。在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43中,係藉軋製加工、鍛造加工、切削法或蝕刻法,使外表面41形成有突起47。亦即,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43,係與冷凝管40成一體。外表面41係被軋製加工、鍛造加工、被切削或蝕刻,以形成有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43,藉此,其與使另外製作之突起被安裝於冷凝管40外表面41之態樣相比較下,可使冷凝管40省空間化及小型化,進而可使冷卻裝置3省空間化及小型化。又,藉可使冷凝管40省空間化及小型化,冷凝管40的外表面41之每單位面積,可設置更多突起47,結果,一次冷媒之自氣相往液相之相變化係更加被促進。
又,如圖4(b)所示,在冷卻裝置3中,於冷凝管40之內表面42,係形成有凹凸等,藉增大冷凝管40的內表面42之表面積,而增大冷凝管40的內表面42與二次冷媒30之接觸面積之冷凝管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44。藉形成有冷凝管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44,冷凝管40之熱交換作用係提高,自一次冷媒20往二次冷媒30之熱傳遞係更加被促進。
冷凝管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44,係可例如藉使用模具成型冷凝管40,或者,使與冷凝管40不同之構件,安裝於冷凝管40的內表面42而設置。冷凝管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44之態樣,係並未特別侷限,可例舉被形成於冷凝管40的內表面42之複數突起、被形成於冷凝管40的內表面42之複數凹槽、凹陷等。突起之形成方法,可例舉例如使另外製作之突起,藉軟焊、硬焊、燒結等,安裝於冷凝管40的內表面42之方法、切削或蝕刻冷凝管40的內表面42之方法等。又,凹陷部、凹槽之形成方法,可例舉例如切削、蝕刻冷凝管40的內表面42之方法等。在圖4(b)之冷凝管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44中,係於內表面42,複數凹槽係被形成為螺旋狀。
接著,說明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而且,針對與第1~第3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相同之構成元件,係使用相同編號做說明。
如圖5所示,在第4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4中,容器10(在冷卻裝置4中係第1容器10)的底面16,設有與第1容器10連接之熱輸送構件60。熱輸送構件60係具有:第2容器61,熱連接有至少一個發熱體100;延伸部63,具有與第2容器61的內部空間62連通之內部空間64;以及三次冷媒70,被封入熱輸送構件60的內部,亦即,被封入第2容器61的內部空間62與延伸部63的內部空間64。三次冷媒70係發揮做為熱輸送構件60之作動流體之功能。三次冷媒70係可流通在第2容器61的內部空間62與延伸部63的內部空間64之間。第2容器61的內部空間62與延伸部63的內部空間64,係相對於外部環境而言,被密閉之空間,藉脫氣處理而成為減壓之狀態。
第2容器61係成為平面型。第2容器61的外表面之中,與冷凝管40相向之外表面65,係與被封入第1容器10內部之液相之一次冷媒20相接觸。在冷卻裝置4中,第2容器61的外表面65,係形成第1容器10的底面16。又,在與第2容器61的外表面65相向之外表面66,熱連接有做為冷卻對象之發熱體100,藉此,發熱體100係被冷卻。
第2容器61的外表面66中之發熱體100之連接位置,係並未特別侷限,但是,例如第2容器61的外表面66之中,於存在有做為作動液之液相之三次冷媒70之部位,或者,存在有液相之三次冷媒70之部位附近,係熱連接有發熱體100。使發熱體100往第2容器61連接之位置為上述部位,藉此,自發熱體100往液相之三次冷媒70之熱傳遞係被便利化,可減少自發熱體100往三次冷媒70之熱阻力。
又,熱連接有發熱體100之第2容器61的內底面67之中,於對應熱連接有發熱體100之部位之領域,係形成有凸凹等,做為增大第2容器61的內底面67之表面積之部位之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0。藉形成有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0,第2容器61的內底面67之中,於對應熱連接有發熱體100之部位之領域中,第2容器61的內表面與液相之三次冷媒70之接觸面積係增大。因此,藉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0,中介著第2容器61之自發熱體100往液相之三次冷媒70之熱傳遞係被便利化。結果,三次冷媒70之自液相往氣相之相變化係被促進,冷卻裝置4之冷卻特性係更加提高。
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0,係可例如藉使用模具成型第2容器61,或者,使與第2容器61不同之構件,安裝於第2容器61的內底面67而設置。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0之態樣,例如可例舉被形成於第2容器61的內底面67之凸凹部,具體例可例舉被立設於第2容器61的內底面67之板狀鰭片、銷狀鰭片、被形成於第2容器61的內底面67之凹陷部、凹槽部等。板狀鰭片、銷狀鰭片之形成方法,可例舉例如使另外製作之板狀鰭片、銷狀鰭片,藉軟焊、硬焊、燒結等,安裝於第2容器61的內底面67之方法、切削、押出或蝕刻第2容器61的內底面67之方法等。又,凹陷部、凹槽部之形成方法,可例舉例如切削、押出或蝕刻第2容器61的內底面67之方法等。而且,在冷卻裝置4中,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0,係並列配置有複數板狀鰭片。
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0之材料,係並未特別侷限,例如可例舉熱傳導性構件。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0之材料之具體例,可例舉金屬構件(例如銅、銅合金、鋁、鋁合金、不銹鋼等)、碳構件(例如石墨等)。又,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0係其至少一部份,可由熱傳導性材料之燒結體或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形成,例如也可由金屬燒結體或碳粒子之集合體形成。金屬燒結體或碳粒子之集合體,係例如也可設於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0的表面部。更具體說來,例如也可以在被立設於第2容器61的內底面67之板狀鰭片、銷狀鰭片、被形成於第2容器61的內底面67之凹陷部、凹槽部等的表面部,金屬燒結體等之熱傳導性材料之燒結體或碳粒子及/或金屬粉之集合體等之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係形成為層狀。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0的至少一部份,係由熱傳導性材料之燒結體或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形成,藉此,在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0形成有多孔質部,所以,三次冷媒70之自液相往氣相之相變化係更加被促進,冷卻裝置4之冷卻特性係更加提高。當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0,係由熱傳導性材料之燒結體或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構成時,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0全體係成為多孔質體,氣相之三次冷媒70係生成、滯留於多孔質體中,藉此,有時自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0往液相之三次冷媒70之熱傳遞性係不充分。但是,在板狀鰭片、銷狀鰭片、凹陷部、凹槽部等的表面部,熱傳導性材料之燒結體或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係形成為層狀,藉此,三次冷媒70之自液相往氣相之相變化係更加被促進,自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0往液相之三次冷媒70之熱傳遞性係提高,結果,冷卻裝置4之冷卻特性係更加提高。金屬燒結體之材料,可例舉例如金屬粉、金屬纖維、金屬網、金屬編組體、金屬箔等。這些金屬材料可單獨使用,也可以並用兩種以上。又,金屬燒結體之金屬種,係並未特別侷限,可例舉例如銅、銅合金等。金屬燒結體係可藉以爐等之加熱機構加熱金屬材料而形成。又,藉熔射加工金屬粉到表面,可形成做為具有較細之凸凹之被膜狀之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又,也可以藉雷射等熔融形成金屬粉,以形成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又,形成碳粒子之集合體之碳粒子,係並未特別侷限,例如可例舉碳奈米粒子、碳黑等。
又,在第2容器61的內表面,設有具有毛細管力之吸液芯構造體(未圖示)。釋出潛熱以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後之三次冷媒70,係藉吸液芯構造體之毛細管力,回流到第2容器61的內底面67之中,對應熱連接有發熱體100之部位之領域。
如圖5所示,延伸部63係自第2容器61的外表面65,往第1容器10內部的氣相部11之方向延伸。延伸部63之態樣,係並未特別侷限,但是,在冷卻裝置4中,其係氣相部11側的端部被閉塞之管體。延伸部63之形狀,係並未特別侷限,但是,在冷卻裝置4中,其係呈直線狀,相對於第2容器61的外表面65而言,被立設為鉛直。又,在冷卻裝置4中,係設有複數延伸部63。
延伸部63的內部空間64,係與第2容器61的內部空間62連通。亦即,延伸部63的第2容器61側的端部係成開口。因此,延伸部63的內部空間64,係與第2容器61的內部空間62同樣地,藉脫氣處理而成為減壓之狀態。而且,因
應須要,在延伸部63的內表面,也可以設置具有毛細管力之吸液芯構造體。
延伸部63係與被封入第1容器10的內部之液相之一次冷媒20相接觸。在冷卻裝置4中,延伸部63全體係成為被浸漬於液相之一次冷媒20之狀態。
又,在延伸部63的外表面,形成有增大與液相之一次冷媒20之接觸面積之熱輸送構件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1。熱輸送構件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1係成為凹凸部。熱輸送構件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1的凹凸部,係例如可由金屬線之燒結體、金屬粉之燒結體等形成,也可藉蝕刻或研磨形成。在延伸部63的外表面設有熱輸送構件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1,藉此,當一次冷媒20係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時,一次冷媒30的較細氣泡核變得較容易形成,一次冷媒20之自液相往氣相之相變化係被便利化。一次冷媒20之自液相往氣相之相變化係被便利化,藉此,自三次冷媒70往一次冷媒20之熱傳遞係被便利化。又,在延伸部63的外表面係設有熱輸送構件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1,藉此,可防止沿著延伸部63的外表面,包含氣相之一次冷媒之氣體層成長,所以,自三次冷媒70往一次冷媒20之熱傳遞係被便利化。
而且,熱輸送構件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1,係可形成於延伸部63的外表面與第2容器61的外表面65,也可僅形成於第2容器61的外表面65。
第2容器61及延伸部63之材料,係並未特別侷限,可使用廣泛之材料,例如可例舉銅、銅合金、鋁、鋁合金、鎳、鎳合金、不銹鋼、鈦、鈦合金等。又,三次冷媒70係並未特別侷限,可例舉水、氟碳類、環戊烷、乙二醇、及這些之混合物等。
接著,說明第4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4之動作。熱輸送構件60係當第2容器61自發熱體100受熱時,被封入第2容器61的內部空間62之液相之三次冷媒70,係在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0與其附近,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流通在第2容器61的內部空間62的蒸氣流路。而且,氣相之三次冷媒70,係
自第2容器61的內部空間62的蒸氣流路,往與內部空間62連通之延伸部63的內部空間64流入。往延伸部63的內部空間64流入後之氣相之三次冷媒70,係在延伸部63的內部空間64釋出潛熱,以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在延伸部63的內部空間64被釋出之潛熱,係中介著延伸部63的壁面,被往液相之一次冷媒20傳遞。在延伸部63的內部空間64,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後之三次冷媒70,係自延伸部63往第2容器61回流,藉被設於第2容器61之吸液芯構造體,自第2容器61往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80回流。
被封入第1容器10之液相之一次冷媒20,係藉自三次冷媒70受熱,在容器10內部,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將來自發熱體100之熱當作潛熱以吸收之。之後,藉與上述冷卻裝置1、2、3同樣之作用,來自發熱體100之熱,係自一次冷媒20往流通在冷凝管40之二次冷媒30傳遞,自一次冷媒20接受熱之後之二次冷媒30,係沿著冷凝管40之延伸方向,自冷卻裝置4的內部往外部流通,藉此,發熱體100之熱係被往冷卻裝置4的外部輸送。
接著,在使用第4實施形態例冷卻裝置4之冷卻系統中,其係使用:冷卻裝置4;以及二次冷媒冷卻部(未圖示),連接有自冷卻裝置4延伸之冷凝管40。而且,在上述冷卻系統中,係形成有冷凝管40使冷卻裝置4與二次冷媒冷卻部成環路狀地循環之冷凝管40的循環路徑。自三次冷媒70接受熱之後之一次冷媒20,係在第1容器10的內部,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一次冷媒係藉冷凝管40之熱交換作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此,熱係自一次冷媒,往流通在冷凝管40之二次冷媒30傳遞。自一次冷媒接受熱之後之二次冷媒30,係流通在冷凝管40,自冷卻裝置4至二次冷媒冷卻部為止,藉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至既定液溫,例如被冷卻至比發熱體100之容許最高溫度還要低溫之液溫。在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之二次冷媒30,係流通在冷凝管40,自二次冷媒冷卻部往冷卻裝置4回流,藉冷卻裝置4的氣相部11而發揮熱交換作用。因此,二次冷媒30係使冷卻裝置4與二次冷媒冷卻部成環路狀地循環,藉此,被冷卻後之二次冷媒30,係連續性地被往氣相部11之領域供給。
接著,說明本發明之冷卻裝置之其他實施形態例。在第1~第3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中,容器之俯視形狀係四角形狀,但是,容器之形狀係並未特別侷限,例如也可以係五角形以上之多角形、圓形、橢圓形、這些形狀之組合。又,在第3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中,容器內表面之中,於對應熱連接有發熱體之部位之領域,形成有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但是,也可以取代此,自對應熱連接有發熱體之部位之領域,綿延到該領域的周緣,形成有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也可以容器之中,於熱連接有發熱體之壁面(在第3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中,係容器的底面)全體,形成有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
又,在第1~第3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中,在容器係熱連接有一個發熱體,但是,與容器熱連接之發熱體之數量,係並未特別侷限,其也可以為複數個。又,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例中,冷凝管之徑向之剖面形狀係略呈圓形,但是,冷凝管之徑向之剖面形狀,係並未特別侷限,例如也可以為橢圓形、扁平形、四角形、圓角長方形等。
又,在第1~第3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中,係於存在有液相之一次冷媒之部位,熱連接有發熱體,但是,也可以取代此,於存在有液相之一次冷媒之部位附近,熱連接有發熱體。在此情形下,所謂附近,係指與存在有液相之一次冷媒之部位同樣地,可使自發熱體往液相之一次冷媒之熱傳遞便利化之部位。
在第4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中,熱輸送構件係包括:第2容器;以及延伸部,具有與第2容器的內部空間連通之內部空間;但是,也可以取代此,而為未設有延伸部之熱輸送構件。在此情形下,熱輸送構件係呈平面形狀,發揮蒸汽腔體之功能。又,熱輸送構件的第2容器的外表面之中,與冷凝管相向之外表面,係與液相之一次冷媒相接觸。又,在未設有延伸部之熱輸送構件中,係於第2容器的外表面,也可以形成有增大與液相之一次冷媒之接觸面積之熱輸送構件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
當係未設有延伸部之熱輸送構件時,被封入第2容器的內部空間之液相之三次冷媒,係在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與其附近,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擴散在第2容器的內部空間。氣相之三次冷媒,係在第2容器的內部空間釋出潛熱,而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在第2容器的內部空間被釋出之潛熱,係中介著第2容器的壁面,被往液相之一次冷媒傳遞。在第2容器的內部空間,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後之三次冷媒,藉被設於第2容器之吸液芯構造體,自第2容器往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回流。
被封入第1容器之液相之一次冷媒,係藉自三次冷媒受熱,在第1容器的內部,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將來自發熱體之熱當作潛熱以吸收之。之後,係藉與上述各冷卻裝置同樣之作用,來自發熱體之熱,係自一次冷媒往流通在冷凝管之二次冷媒傳遞,自一次冷媒接受熱之後之二次冷媒,係沿著冷凝管之延伸方向,自冷卻裝置的內部往外部流通,藉此,發熱體之熱係被往冷卻裝置的外部輸送。
在使用未設有延伸部之熱輸送構件之冷卻裝置之冷卻系統中,係使用:冷卻裝置;以及二次冷媒冷卻部,連接有自冷卻裝置延伸之冷凝管。而且,在上述冷卻系統中,係形成有冷凝管使冷卻裝置與二次冷媒冷卻部成環路狀地循環之冷凝管的循環路徑。自三次冷媒接受熱之後之一次冷媒,係在第1容器的內部,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一次冷媒係藉冷凝管之熱交換作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此,熱係自一次冷媒,往流通在冷凝管之二次冷媒傳遞。自一次冷媒接受熱之後之二次冷媒,係流通在冷凝管,自冷卻裝置至二次冷媒冷卻部為止,藉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至既定液溫,例如被冷卻至比發熱體之容許最高溫度還要低溫之液溫。在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之二次冷媒,係流通在冷凝管,以自二次冷媒冷卻部往冷卻裝置回流,藉冷卻裝置的氣相部,發揮熱交換作用。因此,二次冷媒係使冷卻裝置與二次冷媒冷卻部成環路狀地循環,藉此,被冷卻後之二次冷媒,係連續性地被往氣相部之領域供給。
在第4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中,熱輸送構件係包括第2容器,但是,也可以如圖6(a),(b)所示,第5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係取代第2容器,而為使用實心之基座塊71之冷卻裝置5。在此情形下,延伸部係發揮當作熱管部73之功能,三次冷媒係被封入熱管部73的內部。做為延伸部之熱管部73,係成為被立設於基座塊71之狀態。又,基座塊71係對應第1容器10的底面16之板狀構件,基座塊71係與液相之一次冷媒20相接觸。
形成熱管部73之熱管之形狀,係並未特別侷限,例如可例舉L字形、U字形、直線狀等。在冷卻裝置5中,U字形之熱管係被立設於基座塊71。基座塊71之材料,係並未特別侷限,可使用廣泛之材料,例如熱傳導性構件之具體例,可例舉銅、銅合金、鋁、鋁合金等之金屬構件。熱管部73安裝到基座塊71之方法,係並未特別侷限,例如可在冷卻裝置5中,於基座塊71之厚度方向設置凹部,嵌合U字形熱管的底部到該凹部,藉此,可設置熱管部73於基座塊71。
在包括實心之基座塊71與熱管部73之熱輸送構件60之情形下,熱管部73的基座塊71側係發揮當作受熱部之功能,與液相之一次冷媒相接觸之部位係發揮當作散熱部之功能。當熱管部73的受熱部係中介著基座塊71,自發熱體100受熱時,被封入熱管部73的內部之液相之三次冷媒,係藉熱管部73的受熱部,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三次冷媒,係自熱管部73的受熱部往散熱部流通。氣相之三次冷媒,係藉熱管部73的散熱部而釋出潛熱,以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熱管部73的散熱部而被釋出之潛熱,係中介著熱管部73的壁面,被往液相之一次冷媒20傳遞。藉熱管部73的內部空間,而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之三次冷媒,係藉被設於熱管部73之吸液芯構造體(未圖示),自熱管部73的散熱部往受熱部回流。
在使用包括實心之基座塊71與熱管部73之熱輸送構件60之冷卻裝置5之冷卻系統中,與上述相同地,係使用:冷卻裝置5;以及二次冷媒冷卻部,連接有自冷卻裝置5延伸之冷凝管40。而且,在上述冷卻系統中,係形成有冷凝管40使冷卻裝置5與二次冷媒冷卻部成環路狀地循環之冷凝管40的循環路徑。自三次冷媒接受熱之後之一次冷媒20,係在第1容器10的內部,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一次冷媒係藉冷凝管40之熱交換作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此,熱係自一次冷媒20,往流通在冷凝管40之二次冷媒30傳遞。自一次冷媒20接受熱之後之二次冷媒30,係流通在冷凝管40,自冷卻裝置5至二次冷媒冷卻部為止,藉二次冷媒冷卻部以被冷卻至既定液溫,例如係被冷卻至比發熱體100之容許最高溫度還要低溫之液溫。在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之二次冷媒30,係流通在冷凝管40,自二次冷媒冷卻部往冷卻裝置5回流,藉冷卻裝置5的氣相部11,發揮熱交換作用。因此,藉二次冷媒30使冷卻裝置5與二次冷媒冷卻部成環路狀地循環,被冷卻之二次冷媒30,係連續性地被往氣相部11之領域供給。
又,也可以取代熱管部73被立設於基座塊71之情事,如圖7所示,第6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係熱管74被埋設於基座塊71之冷卻裝置6。在冷卻裝置6中,熱管74全體係被埋設於基座塊71。又,熱管74係沿著基座塊71之平面方向(相對於基座塊71之厚度方向而言之直交方向)延伸。因此,熱管74係與液相之一次冷媒20不相接觸。熱管74之形狀,係並未特別侷限,但是,例如可例舉直線狀。
如圖7所示,又,在冷卻裝置6中,係於基座塊71形成有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在冷卻裝置6中,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50,係正方形或長方形之板狀鰭片,被形成為複數並列配置。
在包括實心之基座塊71與熱管74之熱輸送構件60之情形下,熱管74之中,接近發熱體100之部位係發揮當作受熱部之功能,遠離該受熱部之部位,係發揮當作散熱部之功能。當熱管74的受熱部係中介著基座塊71,自發熱體100受熱時,被封入熱管74的內部之液相之三次冷媒,係藉熱管74的受熱部,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三次冷媒,係自熱管74的受熱部往散熱部流通。氣相之三次冷媒,係藉熱管74的散熱部而釋出潛熱,以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此,來自發熱體100之熱係均勻地擴散到基座塊71全體。擴散到基座塊71全體之熱,係中介著基座塊71,被往液相之一次冷媒20傳遞。
在使用包括實心之基座塊71與熱管74之熱輸送構件60之冷卻裝置6之冷卻系統中,係與上述相同地,其使用:冷卻裝置6;以及二次冷媒冷卻部,連接有自冷卻裝置6延伸之冷凝管40。而且,在上述冷卻系統中,係形成有冷凝管40使冷卻裝置6與二次冷媒冷卻部成環路狀地循環之冷凝管40的循環路徑。自三次冷媒接受熱之後之一次冷媒20,係在第1容器10的內部,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一次冷媒係藉冷凝管40之熱交換作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此,熱係自一次冷媒20,往流通在冷凝管40之二次冷媒30傳遞。自一次冷媒20接受熱之後之二次冷媒30,係流通在冷凝管40,自冷卻裝置6至二次冷媒冷卻部為止,藉二次冷媒冷卻部以被冷卻至既定之液溫,例如係被冷卻至比發熱體100之容許最高溫度還要低溫之液溫。在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之二次冷媒30,係流通在冷凝管40,以自二次冷媒冷卻部往冷卻裝置6回流,藉冷卻裝置6的氣相部11,而發揮熱交換作用。因此,藉二次冷媒30使冷卻裝置6與二次冷媒冷卻部成環路狀地循環,被冷卻之二次冷媒30,係連續性地被往氣相部11之領域供給。
接著,說明本發明第7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而且,針對與第1~第6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相同之構成元件,係使用相同編號做說明。如圖8所示,在第7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7中,係成為冷凝管40之中,容器10內部中之冷凝管部45之相對於縱向而言,直交方向之形狀,係與容器10外部中之冷凝管部46之相對於縱向而言,直交方向之形狀不同之態樣。
在冷卻裝置7中,容器10內部中之冷凝管部45之相對於縱向而言之直交方向之形狀,係四角形,容器10外部中之冷凝管部46之相對於縱向而言之直交方向之形狀係成為圓形。因此,容器10內部中之冷凝管部45,係並非圓筒形,而為矩形體。冷凝管40係容器10內部中之冷凝管部45與容器10外部中之冷凝管部46為彼此連接,而且,內部空間係相連通。
又,在冷卻裝置7中,容器10內部中之冷凝管部45之中,係於外表面41,形成有凹凸等,藉增大冷凝管部45的外表面41之表面積,而增大與氣相之一次冷媒20之接觸面積之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73。藉形成有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73,冷凝管40之熱交換作用係提高,而一次冷媒20之自氣相往液相之相變化係被促進。結果,自一次冷媒20往二次冷媒30之熱傳遞係更加被促進,而冷卻裝置7之冷卻特性係更加提高。而且,也可以對應冷卻裝置7之使用狀況,而未形成有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73。
而且,冷卻裝置7係為了方便說明,冷凝管40以外的部位係當作與第1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為相同構造,但是,關於冷凝管40以外的部位,係也可以與第2~第6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為相同構造。又,當冷凝管40係設有複數個時,針對各冷凝管40、40、40‧‧‧,容器10內部中之冷凝管部45、45、45‧‧‧,係可以彼此獨立,亦即,可不相連通,容器10內部中之冷凝管部45、45、45‧‧‧,係也可以彼此連通而被一體化。
接著,說明本發明第8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而且,針對與第1~第7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相同之構成元件,係使用相同編號以做說明。如圖9、10所示,在第8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8中,係於冷凝管40,還設有儲藏有二次冷媒30之二次冷媒儲存塊81。而且,冷卻裝置8係為了方便說明,冷凝管40以外的部位,係當作與第3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為相同構造。
二次冷媒儲存塊81係被設於容器10內部。又,二次冷媒儲存塊81係在冷凝管40之中,具有:第1二次冷媒儲存塊81-1,被連接於容器10內部中之冷凝管部45的二次冷媒30上游側端部(一端);以及第2二次冷媒儲存塊81-2,被連接於容器10內部中之冷凝管部45的二次冷媒30下游側端部(另一端)。二次冷媒儲存塊81,係與第1二次冷媒儲存塊81-1、第2二次冷媒儲存塊81-2,皆為中空之塊體構件。
在冷卻裝置8中,冷凝管40之中,容器10內部中之冷凝管部45係設有複數支(在冷卻裝置8中係四支),容器10內部中之複數之冷凝管部45、45、45‧‧‧,彼此被並列配置成概略同一平面狀。另外,在冷卻裝置8中,冷凝管40之中,容器10外部中之冷凝管部46係成為一系統(亦即,一支)。如上所述,冷凝管40係藉二次冷媒儲存塊81的部位,成為分歧之態樣。
如圖9及10所示,容器10內部中之複數之冷凝管部45、45、45‧‧‧,係分別與第1二次冷媒儲存塊81-1及第2二次冷媒儲存塊81-2連通,第1二次冷媒儲存塊81-1與第2二次冷媒儲存塊81-2,係分別與容器10外部中之冷凝管部46連通。如上所述,透過第1二次冷媒儲存塊81-1,容器10內部中之複數之冷凝管部45、45、45‧‧‧的一端,係與容器10外部中之冷凝管部46連通。又,透過第1二次冷媒儲存塊81-1,容器10內部中之複數之冷凝管部45、45、45‧‧‧,係彼此連通。透過第2二次冷媒儲存塊81-2,容器10內部中之複數之冷凝管部45、45、45‧‧‧的另一端,係與容器10外部中之冷凝管部46連通。又,透過第2二次冷媒儲存塊81-2,容器10內部中之複數之冷凝管部45、45、45‧‧‧,係彼此連通。又,在冷卻裝置8中,也可以因應須要,在二次冷媒儲存塊81的外表面,形成有複數之凹凸等,藉增大二次冷媒儲存塊81的外表面之表面積,增大與氣相之一次冷媒之接觸面積之二次冷媒儲存塊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未圖示)。
如圖10所示,自容器10外部中之冷凝管部46,往容器10內部流通之二次冷媒30,係在流入第1二次冷媒儲存塊81-1內部後,儲藏既定時間後,分別往容器10內部中之複數之冷凝管部45、45、45‧‧‧分歧地流入。分別往容器10內部中之複數之冷凝管部45、45、45‧‧‧分歧地流入之二次冷媒30,係自容器10內部中之複數之冷凝管部45、45、45‧‧‧的一端往另一端流動,在藉第2二次冷媒儲存塊81-2內部合流後,儲藏既定時間後,自容器10內部往容器10外部中之冷凝管部46流通。第1二次冷媒儲存塊81-1的二次冷媒30之流入口、第2二次冷媒儲存塊81-2的二次冷媒30之流出口之位置,係並未特別侷限,但是,例如自冷卻特性之點觀之,最好被配置成在俯視中,於與發熱體100重疊之部位中,二次冷媒30可獲得較快之流速。在圖10中,第1二次冷媒儲存塊81-1的二次冷媒30之流入口之位置,係被設於第1二次冷媒儲存塊81-1的一邊端,第2二次冷媒儲存塊81-2的二次冷媒30之流出口之位置,係被設於第2二次冷媒儲存塊81-2的另一邊端,但是,當發熱體100係位於容器10的底面16中央時,例如也可以第1二次冷媒儲存塊81-1的二次冷媒30之流入口之位置,係被設於第1二次冷媒儲存塊81-1的中央部,第2二次冷媒儲存塊81-2的二次冷媒30之流出口之位置,係被設於第2二次冷媒儲存塊81-2的中央部。
又,二次冷媒儲存塊81係與容器10熱連接。在冷卻裝置8中,第1二次冷媒儲存塊81-1及第2二次冷媒儲存塊81-2,係分別與容器10的內表面15相接觸,藉此,二次冷媒儲存塊81係與容器10熱連接。具體說來,在冷卻裝置8中,第1二次冷媒儲存塊81-1及第2二次冷媒儲存塊81-2,係與容器10的側表面14相接觸。
如圖9所示,在設有二次冷媒儲存塊81之冷卻裝置8中,熱連接於容器10的底面16之發熱體100之熱H,係自發熱體100往容器10的底面16傳遞,往容器10的底面16傳遞之發熱體100之熱H的一部份,係自容器10的底面16往側表面14傳遞。自容器10的底面16往側表面14傳遞之熱H,係自容器10的側表面14,往二次冷媒儲存塊81中的二次冷媒30傳遞,受熱後之二次冷媒30,係自二次冷媒儲存塊81往容器10外部中之冷凝管部46流通,藉此,發熱體100之熱H係被往冷卻裝置8的外部輸送。又,在冷卻裝置8中,發熱體100之熱H的一部份,係自容器10的底面16往側表面14傳遞,所以,容器10的側表面14係發揮當作散熱部之功能。亦即,在冷卻裝置8中,容器10的外表面12之中,未熱連接有發熱體100之外表面也可發揮當作散熱部之功能。
如上所述,在冷卻裝置8中,二次冷媒儲存塊81係具有使發熱體100之熱H,往二次冷媒30傳遞之功能,所以,冷卻特性係更加提高。又,在冷卻裝置8中,容器10的側表面14係發揮當作散熱部之功能,所以,冷卻特性係更加提高。而且,冷卻裝置8係為了方便說明,冷凝管40以外的部位,係與第3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為相同之構造,但是,關於冷凝管40以外的部位,也可以與第1~第2、第4~6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為相同之構造。
接著,說明本發明第9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而且,針對與第1~第8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相同之構成元件,係使用相同編號以做說明。如圖11所示,在第9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9中,係於本發明第8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8的容器10的外表面12,還設有散熱鰭片90。
在冷卻裝置9中,容器10之中,係於未熱連接有發熱體100之外表面12,設有散熱鰭片90。亦即,於未熱連接有發熱體100之外表面12,係熱連接有散熱鰭片90。在冷卻裝置9中,於發揮當作散熱部之功能之容器10的側表面14,係設有複數之散熱鰭片90、90、90‧‧‧。散熱鰭片90之形狀,係平板狀、銷狀等,並未特別侷限,但是,在冷卻裝置9中,平板狀之散熱鰭片90係被並列配置。
而且,在冷卻裝置9中,不僅在容器10的側表面14,也於容器10的上表面設有散熱鰭片90。
在冷卻裝置9中,於容器10的未熱連接有發熱體100之外表面12,還設有散熱鰭片90,藉此,未熱連接有發熱體100之外表面12之發揮當作散熱部之功能,係更加提高,結果,冷卻裝置9之冷卻特性係更加提高。
而且,在第3、第6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中,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的板狀鰭片之形狀係正方形或長方形,但是,也可以取代此,板狀鰭片係與容器的內表面連續之基部,係比尖端部還要寬之形狀。基部比尖端部還要寬之板狀鰭片之形狀,係例如可例舉梯形、三角形等。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其愈內部之部位,則愈藉自發熱體傳遞之熱而容易昇溫時,藉板狀鰭片係基部比尖端部還要寬之形狀,浸漬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之低溫之冷媒,係便利地浸入至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的內部為止。因此,自發熱體往浸漬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之冷媒之熱傳遞係更加便利化,冷卻裝置之冷卻特性係更加提高。
又,因應須要,關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例,為了促進一次冷媒之自液相往氣相之相變化,容器的內表面之中,於熱連接有發熱體,且被一次冷媒浸漬之面的一部份或全體之領域,也可以熱傳導性材料之燒結體或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係被形成為層狀。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之冷卻裝置,係避免裝置大型化地,可發揮優良之冷卻特性,所以,可利用於廣泛之領域,例如在冷卻中央運算處理裝置(CPU)等,被搭載於電路板之發熱量較大之電子零件之領域,其利用價值很高。
1,2,3,4,5,6,7,8,9:冷卻裝置
10:容器(第1容器)
11:氣相部
20:一次冷媒
30:二次冷媒
40:冷凝管
50: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
60:熱輸送構件
61:第2容器
63:延伸部
70:三次冷媒
81:二次冷媒儲存塊
〔圖1]說明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立體圖。
〔圖2〕說明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立體圖。
〔圖3〕說明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立體圖。
〔圖4〕(a)圖係放大被設於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冷凝管的外表面之說明圖;(b)圖係放大被設於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冷凝管的內表面之說明圖。
〔圖5〕說明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側視剖面圖。
〔圖6〕(a)圖係說明本發明第5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側視剖面圖;(b)圖係說明本發明第5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前視剖面圖。
〔圖7〕說明本發明第6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側視剖面圖。
〔圖8〕說明本發明第7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立體圖。
〔圖9〕說明本發明第8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側視剖面圖。
〔圖10〕說明本發明第8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俯視剖面圖。
〔圖11〕說明本發明第9實施形態例之冷卻裝置之概要之側視剖面圖。
1:冷卻裝置
10:容器(第1容器)
11:氣相部
12:外表面
13:空洞部
14:側表面
15:內表面
20:一次冷媒
30:二次冷媒
40:冷凝管
41:外表面
42:內表面
100:發熱體
Z:縱向
Claims (35)
- 一種冷卻裝置,其包括:容器,熱連接到至少一個發熱體;一次冷媒,被封入前述容器內部;以及冷凝管,貫穿前述容器內部的氣相部,流通有二次冷媒,在熱連接有前述發熱體之前述容器的內表面,形成有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在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形成有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前述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增大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之與氣相的前述一次冷媒的接觸面積;前述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藉由沿著前述冷凝管的周面將複數突起並列配置在前述冷凝管之長邊方向而形成;藉由前述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之表面張力係降低;前述容器內部係藉脫氣處理而被減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容器的外表面之中,於存在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之部位,或存在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之部位的附近,係熱連接有前述發熱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被浸漬於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板狀鰭片、銷狀鰭片及/或凹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 中,前述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具有熱傳導性構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熱傳導性構件係金屬構件或碳構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的至少一部份,係熱傳導性材料之燒結體或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熱傳導性材料之燒結體係金屬燒結體,前述金屬燒結體係由自金屬粉、金屬纖維、金屬網、金屬編組體及金屬箔所構成之群組所選出之至少一種金屬材料之燒結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係碳粒子之集合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在前述冷凝管的內表面,形成有冷凝管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複數前述冷凝管係被並列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複數前述冷凝管係被堆疊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冷凝管係位於比熱連接有發熱體之部位中之容器內表面,還要靠近重力方向上方之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冷凝管係具有在俯視中,與前述發熱體重疊之部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在前述冷凝管,流通有比前述發熱體之容許最高溫度還要低溫之前述二次冷媒。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容器內部中之前述冷凝管之中,相對於至少一部份領域中之縱向而言,直交方向之形狀,係與前述容器外部中之前述冷凝管之相對於縱向而言,直交方向之形狀不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在前述冷凝管還設有儲藏有前述二次冷媒之二次冷媒儲存塊,前述二次冷媒儲存塊係與前述容器熱連接。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在前述容器外表面還設有散熱鰭片。
- 一種冷卻系統,其使用:冷卻裝置,包括:容器,熱連接有至少一個發熱體;一次冷媒,被封入前述容器內部;以及冷凝管,貫穿前述容器內部的氣相部,流通有二次冷媒;在熱連接有前述發熱體之前述容器的內表面,形成有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在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形成有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以及二次冷媒冷卻部,連接有自前述冷卻裝置延伸之前述冷凝管;前述冷凝管係循環在前述冷卻裝置與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在與前述發熱體熱連接之前述容器的內部,自前述發熱體受熱之前述一次冷媒,係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係藉前述冷凝管之熱交換作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此,熱係自前述一次冷媒,往在前述冷凝管流通之前述二次冷媒傳遞,被傳遞熱之後之前述二次冷媒,係在前述冷凝管 流通至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為止,被冷卻至既定溫度,在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後之前述二次冷媒,係流通在前述冷凝管以回流到前述冷卻裝置;前述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增大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之與氣相的前述一次冷媒的接觸面積;前述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藉由沿著前述冷凝管的周面將複數突起並列配置在前述冷凝管之長邊方向而形成;藉由前述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之表面張力係降低;前述容器內部係藉脫氣處理而被減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該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由熱傳導性材料之燒結體以及/或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所構成,並形成為層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冷卻系統,其中,該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由熱傳導性材料之燒結體以及/或粒子狀之熱傳導性材料之集合體所構成,並形成為層狀。
- 一種冷卻裝置,其包括:第1容器;一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第1容器內部;冷凝管,貫穿前述第1容器內部的氣相部,流通有二次冷媒;以及熱輸送構件,與前述第1容器相連接,前述熱輸送構件係具有:第2容器,熱連接於至少一個發熱體;延伸部,具有與前述第2容器的內部連通之內部空間;以及三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熱輸送構件的內部;前述延伸部係與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相接觸,在熱連接有前述發熱體之前述第2容器的內表面,形成有第2容器內表面表 面積增大部,在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形成有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前述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增大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之與氣相的前述一次冷媒的接觸面積;前述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藉由沿著前述冷凝管的周面將複數突起並列配置在前述冷凝管之長邊方向而形成;藉由前述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之表面張力係降低;前述容器內部係藉脫氣處理而被減壓。
- 一種冷卻裝置,其包括:第1容器;一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第1容器內部;冷凝管,貫穿前述第1容器內部的氣相部,流通有二次冷媒;以及熱輸送構件,與前述第1容器連接,前述熱輸送構件係具有:第2容器,熱連接有至少一個發熱體;以及三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第2容器的內部;前述第2容器係與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相接觸,在熱連接有前述發熱體之前述第2容器的內表面,形成有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在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形成有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前述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增大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之與氣相的前述一次冷媒的接觸面積;前述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藉由沿著前述冷凝管的周面將複數突起並列配置在前述冷凝管之長邊方向而形成;藉由前述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之表面張力係降低;前述容器內部係藉脫氣處理而被減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第2容器係與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相接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或第23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第2容器的外表面之中,存在有液相之前述三次冷媒之部位,或者,存在有液相之前述三次冷媒之部位附近,熱連接有前述發熱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在前述第2容器及/或前述延伸部的外表面,形成有熱輸送構件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在前述第2容器的外表面,形成有熱輸送構件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或第27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熱輸送構件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具有凹凸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凹凸部係具有金屬線之燒結體及/或金屬粉之燒結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凹凸部係具有由蝕刻及/或研磨所形成之凹凸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或第23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前述第1容器內部中之前述冷凝管之中,相對於至少一部份領域中之縱向而言,直交方向之形狀,係與前述第1容器外部中之前述冷凝管之相對於縱向而言,直交方向之形狀不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或第23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在前述冷凝管還設有儲藏有前述二次冷媒之二次冷媒儲存塊,前述二次冷媒儲存塊係與前述第1容器熱連接。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或第23項所述之冷卻裝置,其中,在前述第1容器外表面,還設有散熱鰭片。
- 一種冷卻系統,其使用:冷卻裝置,包括:第1容器;一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第1容器內部;冷凝管,貫穿前述第1容器內部的氣相部,流通有二次冷媒;以及熱輸送構件,與前述第1容器連接;前述熱輸送構件係具有:第2容器,熱連接有至少一個發熱體;延伸部,具有與前述第2容器的內部連通之內部空間;以及三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熱輸送構件的內部;前述延伸部係與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相接觸,在熱連接有前述發熱體之前述第2容器的內表面,形成有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在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形成有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以及二次冷媒冷卻部,連接有自前述冷卻裝置延伸之前述冷凝管;前述冷凝管係在前述冷卻裝置與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循環,在與前述發熱體熱連接之前述第2容器的內部,自前述發熱體受熱之前述三次冷媒,係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前述三次冷媒,係自前述第2容器的內部往延伸部之內部方向流通,藉與前述一次冷媒之熱交換作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此,熱係自前述三次冷媒往前述一次冷媒傳遞,熱自前述三次冷媒傳遞來之前述一次冷媒,係在前述第1容器的內部,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係藉前述冷凝管之熱交換作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此,熱自前述一次冷媒,往流通在前述冷凝管之前述二次冷媒傳遞,被傳遞熱之後之前述二次冷媒,係在前述冷凝管流通至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為止,被冷卻至既定溫度,在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之前述二次冷媒,係流通在前述冷凝管以回流到前述冷卻裝置;前述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增大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之與氣相的 前述一次冷媒的接觸面積;前述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藉由沿著前述冷凝管的周面將複數突起並列配置在前述冷凝管之長邊方向而形成;藉由前述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之表面張力係降低;前述容器內部係藉脫氣處理而被減壓。
- 一種冷卻系統,其使用:冷卻裝置,包括:第1容器;一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第1容器內部;冷凝管,貫穿前述第1容器內部的氣相部,流通有二次冷媒;以及熱輸送構件,與前述第1容器連接;前述熱輸送構件係具有:第2容器,熱連接有至少一個發熱體;以及三次冷媒,被封入前述第2容器的內部;前述第2容器係與液相之前述一次冷媒相接觸,在熱連接有前述發熱體之前述第2容器的內表面,形成有第2容器內表面表面積增大部,在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形成有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以及二次冷媒冷卻部,連接有自前述冷卻裝置延伸之前述冷凝管;前述冷凝管係在前述冷卻裝置與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循環,在與前述發熱體熱連接之前述第2容器的內部,自前述發熱體受熱之前述三次冷媒,係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前述三次冷媒,係藉中介著前述第2容器的壁面之與前述一次冷媒之熱交換作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此,熱係自前述三次冷媒往前述一次冷媒傳遞,熱自前述三次冷媒傳遞來之前述一次冷媒,係在前述第1容器的內部,自液相往氣相做相變化,氣相之前述一次冷媒係藉前述冷凝管之熱交換作用,自氣相往液相做相變化,藉此,熱自前述一次冷媒,往流通在前述冷凝管之前述二次冷媒傳遞,被傳遞熱之後之前述二次 冷媒,係在前述冷凝管流通至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為止,被冷卻至既定溫度,在前述二次冷媒冷卻部被冷卻之前述二次冷媒,係在前述冷凝管流通以回流至前述冷卻裝置;前述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增大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之與氣相的前述一次冷媒的接觸面積;前述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係,藉由沿著前述冷凝管的周面將複數突起並列配置在前述冷凝管之長邊方向而形成;藉由前述冷凝管外表面表面積增大部,前述冷凝管的外表面之表面張力係降低;前述容器內部係藉脫氣處理而被減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73037 | 2018-09-14 | ||
JP2018173037 | 2018-09-14 | ||
JP2018192929 | 2018-10-11 | ||
JP2018-192929 | 2018-10-11 | ||
JP2018226033A JP6688863B2 (ja) | 2018-09-14 | 2018-11-30 | 冷却装置および冷却装置を用いた冷却システム |
JP2018-226033 | 2018-11-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32081A TW202032081A (zh) | 2020-09-01 |
TWI778292B true TWI778292B (zh) | 2022-09-21 |
Family
ID=70387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32964A TWI778292B (zh) | 2018-09-14 | 2019-09-12 | 冷卻裝置及使用冷卻裝置之冷卻系統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022265A1 (zh) |
JP (2) | JP6688863B2 (zh) |
CN (1) | CN214582684U (zh) |
TW (1) | TWI77829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444703B2 (ja) * | 2020-06-04 | 2024-03-06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伝熱部材および伝熱部材を有する冷却デバイス |
JP7444715B2 (ja) * | 2020-06-30 | 2024-03-06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伝熱部材および伝熱部材を有する冷却デバイス |
JP7558760B2 (ja) | 2020-11-06 | 2024-10-01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冷却デバイスおよび電子部品の冷却構造 |
TWI772092B (zh) * | 2021-07-05 | 2022-07-21 |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浸沒式冷卻系統 |
JP7333022B2 (ja) * | 2021-10-29 | 2023-08-24 | 株式会社タツノ | 熱交換器 |
WO2023081401A1 (en) * | 2021-11-05 | 2023-05-11 |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Cooling device having a boiling chamber with submerged condensation and method |
DE102021213689B4 (de) | 2021-12-02 | 2023-06-22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Kühlvorrichtung zum Kühlen einer zu kühlenden Einhei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Kühlvorrichtung |
JP7359473B2 (ja) * | 2022-01-27 | 2023-10-11 | 均倚 魏 | 異形管冷却及び放熱システム |
CN116499292B (zh) * | 2023-04-27 | 2023-10-03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适用于高温腔体的热管理系统及工作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50751A (ja) * | 1998-11-11 | 2000-05-30 | Toshiba Transport Eng Inc | 半導体冷却装置 |
JP2008227150A (ja) * | 2007-03-13 | 2008-09-25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電子機器 |
TWM413109U (en) * | 2011-04-29 | 2011-10-01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Improved structure of loop-configured heat pipe |
WO2011145618A1 (ja) * | 2010-05-19 | 2011-11-2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沸騰冷却器 |
JP6353682B2 (ja) * | 2014-04-01 | 2018-07-04 |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 沸騰冷却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50143A (ja) * | 1982-08-06 | 1983-03-24 |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 凝縮伝熱管の製法 |
JPS5942476U (ja) * | 1982-09-08 | 1984-03-19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凝縮伝熱管 |
JPH0674957B2 (ja) * | 1985-04-25 | 1994-09-21 | 高砂熱学工業株式会社 | 熱交換器 |
JPH02114597A (ja) * | 1988-10-24 | 1990-04-26 | Fujikura Ltd | 電子素子の冷却方法 |
JPH04196154A (ja) * | 1990-11-26 | 1992-07-15 | Ngk Insulators Ltd | 半導体冷却装置 |
JPH09133483A (ja) * | 1995-11-06 | 1997-05-20 | Fujikura Ltd | 二重管型ヒートパイプ |
JP2004020093A (ja) * | 2002-06-18 | 2004-01-22 | Fujine Sangyo:Kk | 熱サイフォン型熱移動体 |
JP2009150575A (ja) * | 2007-12-19 | 2009-07-09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沸騰冷却装置 |
JP2010010204A (ja) * | 2008-06-24 | 2010-01-14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沸騰冷却装置 |
JP2012247166A (ja) * | 2011-05-31 | 2012-12-13 | Toyota Central R&D Labs Inc | ヒートパイプ |
JP2013044496A (ja) * | 2011-08-26 | 2013-03-04 | Toyota Motor Corp | 沸騰冷却装置及び沸騰冷却装置を用いた車両用冷却システム |
JP2013243249A (ja) * | 2012-05-21 | 2013-12-05 | Denso Corp | 沸騰冷却用伝熱面および沸騰冷却装置 |
JP2015044496A (ja) * | 2013-08-28 | 2015-03-12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サスペンション |
CN106225531B (zh) * | 2016-07-26 | 2018-10-09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非均匀润湿性高效相变涂层的制备及重力热管装置 |
-
2018
- 2018-11-30 JP JP2018226033A patent/JP6688863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9-11 CN CN201990000649.XU patent/CN214582684U/zh active Active
- 2019-09-12 TW TW108132964A patent/TWI778292B/zh active
-
2020
- 2020-02-25 JP JP2020029593A patent/JP7189903B2/ja active Active
- 2020-10-01 US US17/061,468 patent/US2021002226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50751A (ja) * | 1998-11-11 | 2000-05-30 | Toshiba Transport Eng Inc | 半導体冷却装置 |
JP2008227150A (ja) * | 2007-03-13 | 2008-09-25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電子機器 |
WO2011145618A1 (ja) * | 2010-05-19 | 2011-11-2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沸騰冷却器 |
TWM413109U (en) * | 2011-04-29 | 2011-10-01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Improved structure of loop-configured heat pipe |
JP6353682B2 (ja) * | 2014-04-01 | 2018-07-04 |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 沸騰冷却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022265A1 (en) | 2021-01-21 |
JP7189903B2 (ja) | 2022-12-14 |
CN214582684U (zh) | 2021-11-02 |
TW202032081A (zh) | 2020-09-01 |
JP2020063895A (ja) | 2020-04-23 |
JP6688863B2 (ja) | 2020-04-28 |
JP2020115077A (ja) | 2020-07-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78292B (zh) | 冷卻裝置及使用冷卻裝置之冷卻系統 | |
JPWO2018003957A1 (ja) | ベーパーチャンバ | |
JP6606303B1 (ja) | 冷却装置 | |
JP4978401B2 (ja) | 冷却装置 | |
WO2014157147A1 (ja) | 冷却装置 | |
US20200173731A1 (en) | Heat sink | |
JP2006503436A (ja) | 板型熱伝達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I748294B (zh) | 散熱裝置 | |
TWI741592B (zh) | 散熱裝置 | |
TWI717263B (zh) | 散熱裝置 | |
TWI722690B (zh) | 散熱裝置 | |
TWI738499B (zh) | 冷卻裝置以及使用冷卻裝置之冷卻系統 | |
JP6825615B2 (ja) | 冷却システムと冷却器および冷却方法 | |
JP5252059B2 (ja) | 冷却装置 | |
WO2020054752A1 (ja) | 冷却装置および冷却装置を用いた冷却システム | |
US11369042B2 (en) | Heat exchanger with integrated two-phase heat spreader | |
CN113758324A (zh) | 用于低压驱动器的回路式热管 | |
KR20040050326A (ko) | 잠열저장물질을 이용하는 다중냉각핀 구조의 자연냉각장치 및 자연 냉각 시스템 | |
JP2021188890A (ja) | 伝熱部材および伝熱部材を有する冷却デバイス | |
WO2017082127A1 (ja) | 電子機器の冷却装置 | |
TWI832194B (zh) | 蒸氣室 | |
CN221598516U (zh) | 散热器及散热系统 | |
JP7450125B2 (ja) | ヒートシンク | |
WO2017199914A1 (ja) | 冷却装置および凝縮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D4A |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