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4900B - 密封構件及其製造方法暨交通工具用門及建築物用門 - Google Patents

密封構件及其製造方法暨交通工具用門及建築物用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4900B
TWI764900B TW106116297A TW106116297A TWI764900B TW I764900 B TWI764900 B TW I764900B TW 106116297 A TW106116297 A TW 106116297A TW 106116297 A TW106116297 A TW 106116297A TW I764900 B TWI764900 B TW I7649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rous body
sealing member
tube
pipe
l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6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7336A (zh
Inventor
竹內文人
後藤健吾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7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7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4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490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16Sealing arrangements on wings or parts co-operating with the wings
    • E06B7/22Sealing arrangements on wings or parts co-operating with the wings by means of elastic edgings, e.g. elastic rubber tubes; by means of resilient edgings, e.g. felt or plush strips, resilient metal strips
    • E06B7/23Plastic, sponge rubber, or like strips or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2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B60J10/24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having tubular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15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B60J10/18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provided with reinforcements or inse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 F16J15/10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8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 B60J10/86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arranged on the opening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能夠彈性變形之密封構件具有中空之管6、及插入至管6之內部之多孔體7。管6之內部未被多孔體7完全堵塞,於管6之內壁之一部分與多孔體7之外表面之一部分之間設置有空氣保持空間8。多孔體7包括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10%以上且3000%以下之材料,以多孔體7之體積占管6之內部容積之2.5%以上的方式配置多孔體7。

Description

密封構件及其製造方法暨交通工具用門及建築物用門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交通工具或建築物之門等之密封構件及其製造方法暨包含密封構件之交通工具用門及建築物用門。
設置於汽車等交通工具或建築物之門通常係於包括金屬等剛體之門本體之外周緣部安裝有用以提高密閉性之密封構件(墊圈)之構成。較理想的是,密封構件除了抑制水或塵埃滲入且具有耐熱性或耐候性以外,還具有用以保持室內肅靜之較高之隔音性。通常之密封構件係安裝於門本體之外周緣部,且於夾持於門本體與門框之間被壓縮之狀態下,發揮優異之密封性。因此,密封構件係以夾持於門本體與門框之間被壓縮之方式,較多為包括容易地彈性變形之彈性體之中空之管狀者。
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於中空之管(中空密封部)之內部插入硬質芯材與軟質填充劑,阻止過度變形之構成。於專利文獻2中記載之構成中,於中空之管(中空密封部)之內部,設置有包括橡膠製或合成樹脂製之高發泡海綿之柱狀緩衝部。管之內部係未被柱狀緩衝部完全堵塞,於管之內部殘留有2個空氣保持空間(密閉空間部)。於專利文獻3中記載之構成中,於中空之管(中空密封 部)之內部,設置有橡膠製或合成樹脂製之高發泡海綿材。管之內部係未被高發泡海綿材完全堵塞,於管之內部殘留有空氣保持空間(空氣層)。又,於專利文獻4中記載之構成中,於中空之管(中空密封部)之內部,插入有填充有多孔質之吸音材之防水管。該等之中空之管例如可由專利文獻5中記載之材料而形成。於專利文獻6中揭示有連續氣泡型之發泡體之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9-28623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3-8102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1-206166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實開平2-75316號公報
專利文獻5:國際公開2009/072503號
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特開2013-234289號公報
近年來,將電性馬達作為驅動源之汽車(電動汽車或混動車)正在普及。電性馬達與汽油引擎相比產生較高頻率(約2000Hz~約16000Hz)之雜訊。該較高頻率之雜訊非常刺耳,故而於具備電性馬達之交通工具之門的密封構件要求較習知者更提高其隔音性。又,於建築物之門中,亦存在要求隨著環境變化而具有儘量高之隔音性之傾向。
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構成般,若中空之管之內部藉 由樹脂等完全堵塞,則振動之衰減較小,隔音性不足。於專利文獻2、3中,揭示有於中空之管之內部配置有高發泡海綿之構成之密封條。進而,亦揭示有作為密封條之功能,不僅具有防音之功能而且具有防水之功能。該密封條係為了藉由變形而發揮期待之性能,而設置用以使之容易變形之抽氣之孔對熟悉本技藝者而言,可謂眾所周知之事項。因此,並無為了滲水之情況做準備,而選擇高發泡之材料中吸水性特別高之材料使用於密封條之動機。又,於專利文獻2、3記載之發明中,中空之密封部與高發泡海綿係一體地擠壓成形,基本上包括相同種類之材料(橡膠製或合成樹脂製之發泡海綿)。即,以提高隔音性為目的,關於設置於中空之管之內部之構件,未假定與管之材料無關而自各種材料之中任意地選擇。
專利文獻4所記載之構成係將玻璃絨等吸音材插入至防水管內,而且插入至中空之管(中空密封部)之內部之雙重之管構造。因此,藉由於膜厚較薄之防水管之內部填充玻璃絨等吸音材而製造插入構件之後,必須將該插入構件插入至中空之管之內部,故而製造步驟較多且繁雜。又,防水管必須以使吸音材之吸音性不降低之方式使膜之厚度變薄,防水管越薄,則填充吸音材之步驟越變得繁雜。因此,於專利文獻4中記載之發明中,難以使維持吸音材之吸音效果與緩和製造步驟之繁雜度同時實現。又,於專利文獻1~4之任一者中,均無與隔音性之頻率選擇性相關之提及。
又,於作為密封構件之用途考慮之交通工具用門或建築物用門中,除了耐熱性及耐候性與隔音性以外,還期望輕量化。於交通工具用門中,為了行駛性能或操縱性之提高或低燃費化,而交通工具整體之輕量化為重要之因素,且密封構件之重量亦不可忽 視。又,建築物用門除了設置作業以外,還需要直至設置場所為止之運搬作業,故而尤其於設置於建築物之高層之情況下為了使該等之作業容易而期望輕量化。然而,於專利文獻1~4中,關於由用以提高隔音性之插入構件(硬質芯材及軟質填充劑、柱狀緩衝部、高發泡海綿材、吸音材及防水管)所引起之重量之增大完全未考慮。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耐熱性及耐候性與隔音性較高,進而製造容易,並且可抑制重量之增大之密封構件及其製造方法暨交通工具用門及建築物用門。
本發明之能夠彈性變形之密封構件具有中空之管、及插入至管之內部之多孔體,管之內部未被多孔體完全堵塞,於管之內壁之一部分與多孔體之外表面之一部分之間設置有空氣保持空間,多孔體包括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10%以上且3000%以下之材料,以多孔體之體積占管之內部容積之2.5%以上的方式配置多孔體。又,多孔體包括非壓縮狀態下之容積密度為10kg/m3以上且150kg/m3以下之材料。又,多孔體包括用以將壓縮方向之尺寸壓縮至降低25%為止之壓縮應力為1N/cm2以下之材料。又,多孔體包括用以將壓縮方向之尺寸壓縮至降低50%為止之壓縮應力為2.5N/cm2以下之材料。
進而,於本發明之一樣態中,以多孔體之體積占管之內部容積之89%以下的方式配置多孔體。
本發明之另一個能夠彈性變形之密封構件具有中空之管、及插入至管之內部之多孔體,管之內部未被多孔體完全堵塞,於管之內壁之一部分與多孔體之外表面之一部分之間設置有空 氣保持空間,多孔體包括包含不織布之材料,或多孔體包括包含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之材料。
本發明之具有數個中空之管構件經由接頭而接合之構成之中空之管、及插入至管之內部之多孔體的能夠彈性變形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將多孔體插入至接合前之至少1個管構件之內部;於將多孔體插入到至少1個管構件之內部之步驟之後,將管構件分別安裝於接頭形成用之棒狀之型芯之兩端部;於在兩端部分別安裝有管構件之型芯之外周形成包括能夠彈性變形之硫化橡膠層或樹脂層之接頭;及於在型芯之外周形成包括能夠彈性變形之硫化橡膠層或樹脂層之接頭之步驟之後,將型芯自接頭之狹縫部取出。
本發明之另一之密封構件係具有數個中空之管構件經由接頭而接合之構成之中空之管、及插入至管之內部之多孔體的能夠彈性變形之密封構件,且多孔體接合於插入有多孔體之管構件之內表面。
根據本發明,可實現耐熱性及耐候性與隔音性較高,進而製造容易,並且可抑制重量之增大之密封構件與交通工具用門及建築物用門。
1‧‧‧密封構件
2‧‧‧交通工具用門
2a‧‧‧交通工具用門本體
3‧‧‧車體
3a‧‧‧門框
4‧‧‧建築物用門
4a‧‧‧建築物用門本體
5‧‧‧骨架
5a‧‧‧門框
6‧‧‧管
6a、6b‧‧‧管構件
6c‧‧‧接頭
7‧‧‧多孔體
8‧‧‧空氣保持空間
9‧‧‧殘響室
10‧‧‧半消音室
11‧‧‧隔壁部
12‧‧‧開口部
13‧‧‧保持機構
14‧‧‧揚聲器
15‧‧‧麥克風
16‧‧‧型芯
17、20‧‧‧模具
17a、20a‧‧‧模腔
18‧‧‧壓製機
19‧‧‧狹縫部
圖1係具有本發明之密封構件之交通工具用門之前視圖。
圖2係具有本發明之密封構件之建築物用門之前視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密封構件之一例之前視圖。
圖4係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密封構件之剖面圖。
圖5A係表示聲響特性測定系統之一例之模式圖。
圖5B係表示圖5A所示之聲響特性測定系統之聲響特性測定狀態之放大圖。
圖6A係表示圖5A所示之聲響特性測定系統之聲響特性測定結果之一例的曲線圖。
圖6B係表示基於圖6A所示之聲響特性測定結果而求出之隔音量之曲線圖。
圖7A係習知之密封構件之非壓縮狀態之剖面圖。
圖7B係圖7A所示之習知之密封構件之壓縮狀態之剖面圖。
圖8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3與習知例之密封構件之隔音量的曲線圖。
圖9係本發明之實施例2之密封構件之剖面圖。
圖10係本發明之實施例3之密封構件之剖面圖。
圖11係本發明之實施例4之密封構件之剖面圖。
圖12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4與習知例之密封構件之隔音量的曲線圖。
圖13係本發明之實施例5之密封構件之剖面圖。
圖14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5~7與習知例之密封構件之隔音量的曲線圖。
圖15係本發明之實施例6之密封構件之剖面圖。
圖16係本發明之實施例7之密封構件之剖面圖。
圖17係本發明之實施例8之密封構件之剖面圖。
圖18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8~9與習知例之密封構件之隔音 量的曲線圖。
圖19係本發明之實施例9之密封構件之剖面圖。
圖20係比較例1之密封構件之剖面圖。
圖21係表示比較例1、2與習知例之密封構件之隔音量之曲線圖。
圖22係比較例2之密封構件之剖面圖。
圖23係比較例3之密封構件之剖面圖。
圖24係表示比較例3~5與習知例之密封構件之隔音量之曲線圖。
圖25係比較例4之密封構件之剖面圖。
圖26係比較例5之密封構件之剖面圖。
圖27A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9及比較例1~3之密封構件之概略構成的立體圖。
圖27B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0、12~14、20之密封構件之概略構成的立體圖。
圖27C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5之密封構件之概略構成的立體圖。
圖27D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6、18之密封構件之概略構成的立體圖。
圖27E係模式性地表示習知例之密封構件之概略構成之立體圖。
圖28係包含圖27A~27E所示之密封構件之複合構件即密封構件之前視圖。
圖29A係表示本發明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之將多孔體插入 至管構件的步驟之說明圖。
圖29B係表示於圖29A所示之步驟中插入有多孔體之狀態之管構件的立體圖。
圖30係表示本發明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型芯之平面圖。
圖31係表示本發明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之於型芯的兩端部安裝有管構件的狀態之平面圖。
圖32係表示本發明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之於兩端部安裝有管構件且將捲繞有樹脂片材的型芯配置於模具之模腔內之狀態之平面圖。
圖33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之壓製機的加熱及加壓狀態之前視圖。
圖34係表示本發明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之於型芯之外周形成有接頭的狀態之平面圖。
圖35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之將型芯取出的步驟之立體圖。
圖36係表示藉由本發明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而製造出之密封構件的平面圖。
圖37係表示本發明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之其他例的將於兩端部安裝有管構件之型芯配置於模具之模腔內之狀態之平面圖。
圖38係圖36所示之密封構件之主要部分之剖面圖。
以下,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本發明之密封構件1主要用於圖1所示之交通工具用門2或圖2所示之建築物用 門4。具體而言,密封構件1例如於安裝於圖1所示之交通工具用門2之交通工具用門本體2a之外周緣部,且夾持於交通工具用門本體2a與以2點鏈線模式性地表示主要部分之車體3之門框3a之間而於被壓縮的狀態下使用。又,亦存在如下情況:密封構件1於安裝於圖2所示之建築物用門4之建築物用門本體4a之外周緣部,且夾持於建築物用門本體4a與以2點鏈線模式性地表示主要部分之骨架5之門框5a之間而於被壓縮的狀態下使用。以下,主要列舉圖1所示之交通工具用門2中所使用之密封構件1為例進行說明,但以下之說明亦大致適用於建築物用門4中所使用之密封構件1。
如圖3、4所示,本發明之密封構件1具有中空之管6、及配置於管6之內部之多孔體7。管6包括能夠彈性變形之彈性體,且以密接於圖1所示之交通工具用門本體2a之外周緣部之方式安裝。管6具有初始狀態(非壓縮狀態)下之內徑為5~25mm左右之大致圓形之截面形狀之中空部。圖3、4表示了相對簡單之形狀之管6,但亦可為進而設置有用以安裝於交通工具用門本體2a之接合部或安裝部之形狀。構成管6之彈性體之一例係乙烯.α-烯烴.非共軛多烯共聚合體,且非壓縮狀態下之比重為0.3以上且1.0以下且吸水率未滿50%。但是,並不限定於該例,亦可使用其他材料之管6,其比重或吸水率亦可與上述例不同。吸水率之測定係以如下方式進行。即,自管形狀之加工品,沖壓20mm×20mm之試驗片,將該試驗片於水面下50mm之位置減壓至-635mmHg為止,保持3分鐘。繼而,恢復至大氣壓經過3分鐘之後,對吸水之試驗片之重量進行測定,根據以下之式算出試驗片之吸水率。
吸水率[%]={(W2-W1)/W1}×100
W1:浸漬前之試驗片之重量(g)
W2:浸漬後之試驗片之重量(g)
如圖4所示,於本發明之密封構件1中,於管6之內部(中空部)插入有多孔體7。但是,管6之內部未被多孔體7完全堵塞,於管6之內壁之一部分與多孔體7之外表面之一部分之間設置有空氣保持空間8。即,所謂本案中之空氣保持空間8,係指由中空之管6之內壁(構成內部空間之面)與多孔體7之外表面(其中不包含多孔體7之表面之細孔)包圍的空間。具體而言,如圖9明確所示,空氣保持空間8係至少較多孔體7之細孔寬之空間。例如,空氣保持空間8之最大寬度(與多孔體7之外表面之各部正交之方向上的管6之內壁與多孔體7之外表面之間的間隔之最大值)為1mm以上,更佳為5mm以上,進而較佳為8mm以上。於管6內空氣保持空間8所占之部分之比例可由多孔體7之面積之比例表示。該數值係指觀察包含中空之管6與多孔體7之部位之截面,相當於多孔體7之部分所佔據之面積。管6內之多孔體7之面積之比例較佳為5%以上且95%以下之範圍,例如於圖9所示之構成中,管6內之多孔體7之面積之比例明確為5%以上且95%以下之範圍。而且,管6內之多孔體7之面積之比例的更佳之下限值為8%,進而較佳之下限值為15%。另一方面,更佳之上限值為90%,進而較佳之上限值為85%。再者,本案中之多孔體7並不限定於如發泡體之樣態,只要為可測定吸水率之構成者即可。具體而言,亦可為如不織布之內包固定之微小空間之樣態,例如,纖維之集合體之形狀。空氣保持空間8即便於在密封構件1之使用時夾持於門本體2a與 門框4之間而被壓縮之狀態下,亦維持而不會消失。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例如,30%壓縮狀態,即,將壓縮方向之尺寸壓縮至降低30%為止之狀態)下之經壓縮的多孔體7之與管6之長度方向正交之截面中的截面面積為由管6之內壁包圍之部分即中空部(於管6內亦包含多孔體7所占之部分)之截面面積之5%以上且90%以下。換言之,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空氣保持空間8之面積為由管6之內壁包圍的部分之截面面積之10%以上且95%以下。於遍及管6之全長插入有多孔體7之情況下,若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相對於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的比為5%以上且90%以下,則管6之中空部內中之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5%以上且90%以下。但是,多孔體7未必需要遍及管6之全長而插入,即便僅於管6之中空部之長度方向之一部分配置多孔體7亦獲得隔音性提高之效果。關於該情況下之體積佔據率或隔音性等將於下文敍述。
作為多孔體7之材料之例,可列舉發泡橡膠、不織布、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等。即便於包括任一種材料之情況下,較佳為,構成多孔體7之材料之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10%以上且3000%以下。吸水率之上限值更佳為2800%,進而較佳為2500%,進而較佳為2000%,特佳為1600%。另一方面,吸水率之下限值更佳為12%,進而較佳為13%。構成多孔體7之材料之吸水率係利用與構成上述管6之彈性體材料相同之方法測定。此時,即便各試驗片之各者之形狀不同,亦藉由使用以各者之表面積成為4000mm2之方式形成之試驗片,而於實質上相同之條件下進行吸水率之測定。又,構成多孔體7之材料之非壓縮狀態下之容積密度為10kg/m3以上且150kg/m3以下。進而,構成多孔體7之材料係用以將壓縮 方向之尺寸壓縮至降低25%為止之壓縮應力(25%壓縮應力)為1N/cm2以下,用以將壓縮方向之尺寸壓縮至降低50%為止之壓縮應力(50%壓縮應力)為2.5N/cm2以下。
密封構件1等之隔音性例如能夠藉由圖5A、5B所示之聲響特性測定系統而測定。該聲響特性測定系統具有2個室,即作為第1室之殘響室9、及作為第2室之半消音室10或消音室。殘響室9與半消音室10相鄰,且共有壁之一部分(隔壁部11)。殘響室9係內壁包括金屬板等回音板。半消音室10係除了地板面以外之內壁皆為吸音構造(未圖示之吸音構件設置於內壁之大致整體之構造)。將包含地板面在內之所有內壁為吸音構造之室稱為消音室。本發明之第2室既可為半消音室10亦可為消音室。於隔壁部11設置有使殘響室9與半消音室10連通之開口部12,與該開口部12對向,如圖5B所示設置有一面使試驗片(於本例中為密封構件1)壓縮一面保持之保持機構13。於將密封構件1於壓縮狀態下保持之狀態,自殘響室9內之揚聲器14發聲。產生之聲音之一例如圖6A所示,遍及400Hz以上之大致所有頻率而具有固定之音壓位準(約100dB)。而且,基於藉由半消音室2之麥克風15而分別收錄之未設置密封構件1之情況下之聲音之音壓位準SPL0、與設置有密封構件1之情況下之聲音之音壓位準SPL1,根據以下之式算出隔音量(參照圖6B)。
隔音量[dB]=SPL0[dB]-SPL1[dB]
再者,於圖6A中,具有密封構件1係表示於將下述習知例之密封構件,即未於中空之管6之內部插入任何構件之構成之密封構件藉由保持機構13而保持的狀態下進行隔音性之測定之結果。此 處,密封構件1之隔音性能亦可由特定之頻率範圍(例如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表示。算出本發明之密封構件1之特定之頻率範圍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與未於中空之管6之內部插入任何構件之構成的習知之密封構件之相同頻率範圍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進行比較,藉此,亦可表示本發明之隔音量之改善量。關於各個密封構件之隔音效果,以相對於作為基準之密封構件之隔音量之改善量為基準而以如下方式判定為4個階段,顯示於下述表1~3。◎:6dB以上,○:2dB以上且未滿6dB,△:1dB以上且未滿2dB,×:未滿1dB。
[實施例]
關於使用包括各種材料之多孔體7之本發明之密封構件1、與習知例及比較例之密封構件,以下分別說明測定隔音效果之結果。於以下所有之例中,根據專利文獻5製作之管6包括乙烯.α-烯烴.非共軛多烯共聚合體,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0.49%,非壓縮狀態下之比重為0.62。而且,係於非壓縮狀態下之外徑為19~22mm且內徑為15~16mm左右之圓筒設置有安裝部之形狀,管全長為840mm。於測定時,例如使用圖5A、5B所示之聲響特性測定系統,如上所述將密封構件保持為30%壓縮狀態。
[習知例]
於說明本發明之密封構件1之前,對圖7A、7B所示之不具有多孔體7僅由管6構成之習知之密封構件之隔音效果進行說明。圖7A為非壓縮狀態,圖7B為30%壓縮狀態(使用狀態)。將不具有多孔體之密封構件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量表示於表1、表 2及圖8、12、14、18、21、24。若觀察該結果,則於習知例中尤其相對於2000Hz以上之高頻之隔音量並不充分,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為50.7dB。
Figure 106116297-A0101-12-0014-1
[實施例1]
對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密封構件1進行說明。該密封構件1係圖4所示者,於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10mm×10mm之正方形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商品名:Sealflex ESH(INOAC CORPORATIO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1400%,非壓縮狀態下之容積密度為45kg/m3。又,係25%壓縮應力為0.52N/cm2,50%壓縮應力為0.72N/cm2之材料。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與管6之長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中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內部空間)之截面 面積之60%,遍及管6之全長而配置多孔體7,故而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60%。將包括該材料之多孔體7插入至管6內之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量表示於表1及圖8。該密封構件1之隔音性良好,尤其相對於2000Hz以上之高頻之隔音量與習知例比較係大幅度改善,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12.7dB。
[實施例2]
於圖9所示之本發明之實施例2之密封構件1中,於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10mm×10mm之正方形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為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商品名:彩色泡沫ECS(INOAC CORPORATIO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2742%,非壓縮狀態下之容積密度為22kg/m3。又,為25%壓縮應力為0.33N/cm2,50%壓縮應力為0.35N/cm2之材料。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60%,遍及管6之全長而配置多孔體7,故而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60%。將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量表示於表1及圖8。該密封構件1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9.8dB。
[實施例3]
於圖10所示之本發明之實施例3之密封構件1中,於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10mm×10mm之正方形之多孔體7。構成該 多孔體7之材料為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商品名:calmflex F-2(INOAC CORPORATIO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2310%,非壓縮狀態下之容積密度為25kg/m3。又,係25%壓縮應力為0.48N/cm2,50%壓縮應力為0.5N/cm2之材料。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60%,遍及管6之全長而配置多孔體7,故而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60%。將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量表示於表1及圖8。該密封構件1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9.9dB。
[實施例4]
於圖11所示之本發明之實施例4之密封構件1中,於管6之內部填充有包括軟質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之多孔體7。該多孔體7係將發泡前之流體狀態之材料注入至管6之內部之後發泡而形成為非流動之固形狀之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者。管6之內部未被多孔體7完全堵塞,於管6之內壁之一部分與多孔體7之外表面之一部分之間存在空氣保持空間8。構成該多孔體7之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之發泡後之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665%,非壓縮狀態下之容積密度為60kg/m3。又,係25%壓縮應力為0.12N/cm2,50%壓縮應力為0.18N/cm2之材料。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89%,多孔體7係遍及管6之全長而配置,故而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89%。將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 量表示於表1及圖12。根據該密封構件1,與習知例相比獲得良好之隔音性,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10.7dB。
[實施例5]
於圖13所示之本發明之實施例5之密封構件1中,於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2mm×20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將聚丙烯利用熔噴法加工而製作出之不織布,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16%,非壓縮狀態下之容積密度為31kg/m3。又,為25%壓縮應力為測定下限以下(無法測定),50%壓縮應力為0.09N/cm2之材料。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40%,多孔體7係遍及管6之全長而配置,故而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40%。將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量表示於表1及圖14。該密封構件1之隔音性良好,尤其相對於2000Hz以上之高頻之隔音量與習知例比較係大幅度改善,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12.4dB。
[實施例6]
於圖15所示之本發明之實施例6之密封構件1中,於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2mm×6.5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5相同之不織布。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9%,多孔體7係遍及管6之全長而配置,故而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 積佔據率為9%。將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量表示於表1及圖14。該密封構件1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9.1dB。
[實施例7]
於圖16所示之本發明之實施例7之密封構件1中,於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8mm×13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不織布(商品名:TAFNEL Oil Blotter AR-65(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203%,非壓縮狀態下之容積密度為70kg/m3。又,為25%壓縮應力為0.16N/cm2,50%壓縮應力為2.2N/cm2之材料。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55%,多孔體7係遍及管6之全長而配置,故而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55%。將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量表示於表1及圖14。該密封構件1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9.8dB。
[實施例8]
於圖17所示之本發明之實施例8之密封構件1中,於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10mm×10mm之正方形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發泡橡膠(商品名:EPT SEALER No.685(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169%,非壓縮狀 態下之容積密度為140kg/m3。又,為25%壓縮應力為0.26N/cm2,50%壓縮應力為0.54N/cm2之材料。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60%,多孔體7係遍及管6之全長而配置,故而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60%。將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量表示於表1及圖18。該密封構件1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12.0dB。
[實施例9]
於圖19所示之本發明之實施例9之密封構件1中,於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10mm×15mm之長方形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根據專利文獻6,調整發泡劑之量,以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46.8%,非壓縮狀態下之容積密度為73kg/m3的方式製作出之發泡橡膠(EPT海綿(EPDM海綿))。又,為25%壓縮應力為0.06N/cm2,50%壓縮應力為0.1N/cm2之材料。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80%,多孔體7係遍及管6之全長而配置,故而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之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80%。將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量表示於表1及圖18。該密封構件1之隔音性良好,尤其相對於2000Hz以上之高頻之隔音量與習知例比較大幅度改善,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14.4dB。
其次,對用以與本發明之實施例1~9進行對比之比 較例進行說明。
[比較例1]
於圖20所示之比較例1之密封構件中,於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直徑10mm之圓形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根據專利文獻6,調整發泡劑之量,以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0.8%,非壓縮狀態下之容積密度為290kg/m3之方式製作出的發泡橡膠(EPT海綿(EPDM海綿))。又,為25%壓縮應力為4.4N/cm2,50%壓縮應力為13.1N/cm2之材料。密封構件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65%,多孔體7係遍及管6之全長而配置,故而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65%。將該密封構件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量表示於表1及圖21。根據該密封構件,僅獲得與習知例之密封構件相同程度之隔音性,與實施例1~9之密封構件1比較,尤其相對於2000Hz以上之高頻之隔音量不充分,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僅提高0.5dB。
[比較例2]
於圖22所示之比較例2之密封構件中,於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10mm×10mm之正方形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發泡橡膠(CR(chloroprene rubber)海綿方形繩),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1.6%,非壓縮狀態下之容積密度為310kg/m3。又,為25%壓縮應力為5.19N/cm2,50%壓縮應力為13.2N/cm2之材料。密封構件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66%,多孔體7係遍及管6之全長而配置,故而相對於管 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66%。將該密封構件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量表示於表1及圖21。根據該密封構件,僅獲得與習知例之密封構件相同程度之隔音性,與實施例1~9之密封構件1比較,尤其相對於2000Hz以上之高頻之隔音量不充分,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降低2.0dB。
[比較例3]
於圖23所示之比較例3之密封構件1中,於管6之內部無間隙地填充有包括軟質之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之多孔體7。即,該多孔體7係將發泡前之流體狀態之材料注入至管6的內部之後,發泡而形成非流動之固形狀之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者。管6之內部藉由多孔體7完全堵塞,於管6之內壁與多孔體7之外表面之間不存在空氣保持空間8。構成該多孔體7之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之發泡後之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1268%,非壓縮狀態下之容積密度為56kg/m3。又,為25%壓縮應力為0.54N/cm2,50%壓縮應力為0.8N/cm2之材料。密封構件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100%,多孔體7係遍及管6之全長而配置,故而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100%。將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表示於表1及圖24,隔音性不充分,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降低3.9dB。
[比較例4]
於圖25中所模式性地表示之比較例4之密封構件1中,於管6之外側,將截面形狀為10mm×10mm之長方形之多孔體7與管6排列配置。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3之多孔體7相同之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商品名:cumflex F-2(INOAC CORPORATIO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非壓縮狀態下之容積密度、25%壓縮應力、50%壓縮應力全部與實施例3之多孔體7相同。將該密封構件1以多孔體7位於發聲部側之方式配置之狀態下壓縮30%,對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量進行測定。於管6之外側配置多孔體7,故而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0%。將隔音量之測定結果表示於表1及圖24。根據該密封構件1,與習知例相同地,尤其相對於2000Hz以上之高頻之隔音量不充分,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僅提高0.4dB。
[比較例5]
於圖26中所模式性地表示之比較例5中,將比較例4之密封構件1以多孔體7位於發聲部之相反側之方式配置之狀態下壓縮30%,對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量進行測定。於管6之外側配置多孔體7,故而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0%。將隔音量之測定結果表示於表1及圖24。根據該密封構件1,與習知例相同地,尤其相對於2000Hz以上之高頻之隔音量不充分,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僅提高0.4dB。
以上所說明之實施例1~9及比較例1~3之密封構件 係多孔體7遍及管6之全長而配置之構成。然而,本發明者發現存在如下情況:即便為多孔體7並非遍及管6之全長而配置,係於管6之長度方向僅局部地配置多孔體7之構成,亦可獲得與習知例之密封構件(圖7A、7B)相比優異之隔音效果。以下將說明之實施例10~26及比較例6、7之管6如圖27B~27D中所模式性地表示般,並非封閉之迴路狀而是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除此方面以外係具有與實施例1~9及比較例1~5之密封構件之管6相同之截面尺寸及相同之特性且包括相同之材料者。以下,對作為於此種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兩端部或一個端部(一端部)插入有多孔體7之構成的實施例10~26及比較例6、7之密封構件1之詳細情況與隔音性進行說明。
[實施例10]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10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2mm×10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5(圖13)相同之不織布。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20%,如圖27B所示,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280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7,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13.3%。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係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8.6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表2]
Figure 106116297-A0101-12-0024-2
[實施例11]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11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2mm×10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5(圖13)相同之不織布。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20%,雖未圖示,但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一個端部(一端部)為280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7,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6.7%。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係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2.6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實施例12]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12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2mm×20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5(圖13)相同之不織布。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40%,如圖27B所示,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280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7,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26.7%。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係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10.9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實施例13]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13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2mm×5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5(圖13)相同之不織布。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10%,如圖27B所示,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280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7,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6.7%。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係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2.5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實施例14]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14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2mm×2.5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5(圖13)相同之不織布。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5%,如圖27B所示,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280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7,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3.3%。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係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1.8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實施例15]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15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2mm×10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5(圖13)相同之不織布。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20%,如圖27C所示,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210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7,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10%。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係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5.4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實施例16]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16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2mm×10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5(圖13)相同之不織布。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20%,如圖27D所示,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105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7,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5%。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係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4.3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實施例17]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17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2mm×10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5(圖13)相同之不織布。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20%,雖未圖示,但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53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7,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2.5%。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係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1.6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實施例18]
本發明之實施例18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10mm×10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5(圖13)相同之不織布。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60%,如圖27D所示,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105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7,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15%。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係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7.7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實施例19]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19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8mm×13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6(圖15)相同之不織布。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55%,雖未圖示,但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53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7,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6.9%。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係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1.7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實施例20]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20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10mm×10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1(圖4)相同之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60%,如圖27B所示,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280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7,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40%。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係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12.0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實施例21]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21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10mm×10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1(圖4)相同之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60%,雖未圖示,但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140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20%。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係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9.3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實施例22]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22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10mm×10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1(圖4)相同之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60%,雖未圖示,但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53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7,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7.5%。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係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8.4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實施例23]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23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10mm×10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1(圖4)相同之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60%,雖未圖示,但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18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7,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2.5%。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係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2.1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實施例24]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24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10mm×10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3(圖10)相同之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60%,雖未圖示,但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53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7,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7.5%。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係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4.0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實施例25]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25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10mm×10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2(圖9)相同之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60%,雖未圖示,但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53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7,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7.5%。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係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2.8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實施例26]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26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10mm×10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8(圖17)相同之發泡橡膠。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60%,雖未圖示,但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53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7,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7.5%。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比係良好,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提高6.6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其次,對用以與本發明之實施例10~26進行對比之比較例進行說明。
[比較例6]
於比較例6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2mm×10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5(圖13)相同之不織布。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20%,雖未圖示,但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一個端部(一端部)為53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7,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1.3%。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同地,尤其相對於2000Hz以上之高頻之隔音量不充分,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 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僅提高0.4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比較例7]
於比較例7之密封構件1中,於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之內部,插入有截面形狀為2mm×10mm之多孔體7。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5(圖13)相同之不織布。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下之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為管6之中空部之截面面積之20%,雖未圖示,但相對於全長840mm之管6,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26mm以內之部分配置多孔體7,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1.3%。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性與習知例相同地,尤其相對於2000Hz以上之高頻之隔音量不充分,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較習知例僅提高0.7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如以上所說明般,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1~26,尤其於電動汽車或混動車中所使用之電性馬達所產生之高頻雜訊之頻率(約2000Hz~約16000Hz)之範圍中,發揮優異之隔音性。如此藉由實施例1~26而獲得優異之隔音性係多孔體7之吸音效果與空氣保持空間8內之空氣之振動衰減一起發揮作用之結果。相對於此,於未設置多孔體之習知例中,雖然有管6內之空氣之振動衰減效果,但無多孔體7之吸音效果,故而無法獲得充分之隔音性。於在管6內不存在空氣保持空間之比較例3中,雖有多孔體7之吸音效果,但無管6內之空氣之振動衰減效果,故而無法獲得充分之隔音性。於將多孔體7位於管6之外側之比較例4、5中,空氣之振動經由位於開放空間之多孔體7之側方而傳遞,故而僅對所傳播之 空氣之振動中之極小一部分帶來多孔體7之吸音效果,無法獲得充分之隔音性。
又,於管6內設置有多孔體7與空氣保持空間之密封構件中無法獲得充分之隔音性之比較例1、2係認為多孔體之材料並不適當。即,若對比較例1、2之材料重新研究,則判斷與實施例1~26相比容積密度較高。其係起因於多孔體7之密度較高係指多孔體7之固定之截面面積中之孔部之總量較少,若孔部較少則吸音效果較小。因此,為了實現較高之隔音性,較佳為多孔體7之密度較小。若考慮比較例1、2之隔音性較小,實施例7之隔音性為容許範圍內,則可謂之容積密度較佳為150kg/m3以下。但是,若容積密度過小則多孔體7之材料強度降低,存在加工或安裝變得困難之可能性,故而容積密度較佳為10kg/m3以上。
認為若著眼於構成多孔體7之材料之吸水率,吸水率越高則連續空孔越多,若吸水率過低則連續空孔較少,故而難以獲得較高之隔音性。若將實施例1~26與比較例1、2之吸水率進行對比,則認為存在若吸水率為1.6%以下則無法獲得充分之隔音性之可能性。進而,為了更確實地獲得充分之隔音性,認為吸水率較佳為大致10%以上。但是,若吸水率過高,則藉由自間隙進入之水之吸水而重量變重,或連續空孔被堵塞而無法獲得本發明之密封構件之本來之隔音性,故而吸水率較佳為3000%以下。
若著眼於作為構成多孔體7之材料之特性之一的壓縮應力,則獲得優異之隔音性之密封構件1之多孔體7之25%壓縮應力為大致1N/cm2以下。又,獲得優異之隔音性之密封構件1之多孔體7之50%壓縮應力為大致2.5N/cm2以下。
如以上所說明般,於本發明之密封構件1中為了獲得優異之隔音性而較佳為係滿足容積密度為10kg/m3以上且150kg/m3以下,吸水率為10%以上且3000%以下,25%壓縮應力為1N/cm2以下,50%壓縮應力為2.5N/cm2以下之條件者。但是,亦可不滿足該等之全部條件,只要滿足該等之條件中之至少1個,藉隔音性之提高而獲得一定程度之效果,故而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
以上,對本發明之密封構件1之隔音性進行了說明,以下對隔音性以外之特性進行說明。作為本發明之密封構件1之主要用途之交通工具用門或建築物用門如上所述要求輕量化。本發明之密封構件1之管6係與習知例相同者,密封構件1之重量僅增加插入至該管6內之多孔體7之量。因此,較佳為該多孔體7儘量輕。實施例1~9及比較例1~5中之大部分係多孔體7之截面面積無較大之差異,故而多孔體7之密度較小則導致抑制密封構件1之重量之增大。即,如上所述,將容積密度設定為150kg/m3以下係於抑制密封構件1之重量之增加之方面較為有效。如上所述,藉由將容積密度設定得較小,而獲得不使重量過大即可實現隔音性之提高之非常優異之效果。習知之密封構件一般而言,存在隔音性較高之密封構件較重之傾向。然而,若觀察表1,則本發明之密封構件係與隔音性較低之比較例1~3相比明確地較輕但是具有良好之隔音性,實現了習知難以兼顧隔音性與輕量化之特別之效果。
又,於本發明之密封構件1中,無須將插入至管6之內部之多孔體7預先插入至防水管等,故而密封構件1之製造步驟並不繁雜,零件件數亦不會增加。而且,若如上所述藉由壓縮應力較小之材料而形成多孔體7,則多孔體7之安裝或密封構件1之使 用時之壓縮容易進行,作業性良好,並且能夠以較小之力容易地密接於門本體2a、4a之外周緣部或門框3a、5a,故而密封之可靠性(耐熱性或耐候性)良好。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10~26中,如圖27A所示並非遍及管6之全長而配置多孔體7,如圖27B~27D所示,於管6之長度方向僅局部地插入多孔體7之構成中,亦如圖27E所示與不具有多孔體之習知之密封構件相比,表示獲得隔音性提高之效果。於實施例10~26中,實現比得上遍及管6之全長而配置多孔體7之實施例1~9之密封構件1的隔音性,且所需要之多孔體7之量較少即可,並且多孔體7之插入動作容易,故而將製造成本抑制得較低,又,將密封構件1之整體之重量抑制得較低,有助於伴隨輕量化之各種效果。但是,於比較例6、7中,相對於管6之內部容積而多孔體7所占之比例(體積佔據率)過小,故而未帶來多孔體7之吸音效果,無法獲得充分之隔音性。若觀察表2所示之實施例1~26及比較例1~7之隔音性之改善量,則可謂之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較佳為2.5~89%左右。又,若觀察實施例10~26及比較例6、7之結果,則判斷為了獲得隔音性之提高之效果,而較佳為於管6之長度方向,以多孔體7占至少管6之全長之4%以上之範圍的方式配置。
於實施例10~26中,使用如圖27A~27E所示之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6,但其亦可為如圖28所示之構成封閉之迴路狀之管6之一部分者。於圖28所示之例中,1對管構件6a、6b經由角接頭6c而接合,藉此構成作為複合構件之迴路狀之管6。於該情況下,1對管構件6a、6b之一者或兩者如上所述 於長度方向局部地插入多孔體7,藉此可構成如實施例10~26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密封構件1。於如圖1所示之交通工具用門2中所使用之密封構件1之情況下,一般而言,於裝設時位於上部(天花板側)之上部管構件6a與位於下部(地板側)之下部管構件6b接合而構成迴路狀之管6,於配置於接近搭乘者之耳朵之位置之上部管構件6a中,特佳為如實施例10~26般使多孔體7至少局部地配置而提高隔音性。於該情況下,亦可於下部管構件6b亦至少局部地配置多孔體7而提高隔音性,或者,亦可不於離搭乘者之耳朵較遠之下部管構件6b配置多孔體7而實現製造成本之進一步抑制或輕量化。
經由角接頭6c而與其他管構件(例如下部管構件6b)接合之管構件(例如上部管構件6a),係為了成形及接合步驟,一般而言於兩端部開口。習知,包含此種管構件之密封構件由於有來自管構件之開口端部之漏音,故而難以實現較高之隔音性。相對於此,於上述實施例10~26中,藉由多孔體7而抑制來自開口端部之漏音。若觀察表2,則判斷在距開口端部於管構件之全長之33%之距離之範圍內至少存在有多孔體7之一部分的情況下,獲得隔音性提高之效果。
如此將多孔體7插入至中空之管6之內部係於如圖3所示之封閉之迴路狀之密封構件1中,於如圖28所示之構成作為複合構件之迴路狀之管6之一部分的部分品、即包括兩端開口之中空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之管構件6a之密封構件1中均有效。
以上說明之本發明之密封構件1並不限定於安裝於交通工具用門本體或建築物用門本體之外周緣部之構成,亦可安裝 於門框之內側。又,本發明之密封構件1亦可為安裝於交通工具用驅動裝置,例如汽車之汽油引擎或電性馬達等之儲存部分之外周緣部,且夾持於與殼體框架之間而被壓縮後密封者。進而,可於需要電性製品等之密封之各種構件中利用,其應用範圍並不限定。
[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
其次,對本發明之密封構件1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該方法係用以製造如上所述於數個管構件6a、6b(部分品)經由接頭6c而接合後構成之複合構件、即中空之管6之內部配置有多孔體7的構成之密封構件1之方法。
通常,於形成作為複合構件之中空之管6之情況下,使作為中空之部分品之數個管構件經由接頭而接合。作為一例,於用以形成接頭之中空部分之棒狀(圓柱狀)之型芯之一端部嵌入一個管構件,於型芯之另一端部嵌入另一個管構件。然後,以覆蓋型芯之外周之方式形成未硫化橡膠層或樹脂層,藉由加熱加壓而將橡膠層硫化黏著,或藉由加熱加壓與其後之冷卻加壓而使樹脂層固化,藉此形成包括能夠彈性變形之硫化橡膠層或樹脂層之接頭。
於本發明中,於接頭6c之形成及管構件6a、6b之接合之前,如圖29A、29B所示,於管構件6a、6b之內部,預先插入上述多孔體7。然後,於圖30所示之彎曲之棒狀(圓柱狀)之型芯16之兩端部,將插入有多孔體7之管構件6a、6b分別嵌入並安裝(圖31)。此時,較佳為多孔體7與型芯16相接。然後,例如,於安裝有插入有多孔體7之管構件6a、6b之型芯16之外周,捲繞未硫化橡膠片材或熱塑性樹脂片材。然後,如圖32所示,將捲繞有安裝 有管構件6a、6b之未硫化橡膠片材或樹脂片材之狀態之型芯16配置於模具17之模腔17a內。如圖33模式性地所示,將模具17設置於壓製機18,藉由加熱及加壓而使橡膠硫化,或者進行加熱及加壓然後藉由冷卻及加壓而使樹脂片材熱熔接,形成包括硫化橡膠層或樹脂層之接頭6c。作為將橡膠硫化而形成接頭6c之情況下之加熱條件,例如,可列舉以170℃加熱15分鐘,以180℃加熱8分鐘,或以190℃加熱4分鐘等。作為使熱塑性樹脂固化而形成接頭6c之情況下之加熱條件,可列舉以200℃預熱10分鐘,加熱加壓5分鐘,冷卻加壓5分鐘等。接頭6c完成後,如圖34所示自模具17卸下。然後,如圖35所示,一面使接頭6c彈性變形,一面自藉由設置於模具之凸部(未圖示)等而預先形成之接頭6c之狹縫部19,或者於未預先形成狹縫部之情況下將接頭6c之一部分切開而製作出狹縫部19之後,自該狹縫部19取出型芯16。如此一來,如圖36所示,管構件6a、6b經由接頭6c而接合之構成之管6完成。
於其他例中,將如上所述安裝有預先插入有多孔體7之管構件6a、6b之型芯16配置於圖37所示之射出成形裝置之模具20之模腔20a內,將熔融之未硫化橡膠或樹脂射出至模腔20a,利用熔融之未硫化橡膠或樹脂填滿模腔20a之內部且型芯16之外側。然後,使經射出之未硫化橡膠或樹脂硫化或固化,形成包括能夠彈性變形之硫化橡膠層或樹脂層之接頭6c。然後,與上述步驟相同地,如圖34~35所示,自模具卸下並自接頭6c之狹縫部19取出型芯16,藉此,如圖36所示,管構件6a、6b經由接頭6c而接合之構成之管6完成。
根據以上所說明之製造方法,於將模具17設置於壓 製機進行加熱及加壓而使未硫化橡膠片材或樹脂片材硫化黏著或熱熔接時,或者,於對模具20之模腔20a射出經熔融之未硫化橡膠或樹脂而使之硫化或固化時,如圖38所示,多孔體7接合並固定於管6(管構件6a、6b及接頭6c)之內表面。具體而言,於藉由經加熱之模具17、20或經熔融之未硫化橡膠或樹脂而多孔體4成為熔點以上之溫度的情況下,多孔體7之至少一部分熱熔接於管構件6a、6b及接頭6c。又,假設多孔體7不成為熔點以上之溫度,亦藉由構成管構件6a、6b及接頭6c之橡膠或樹脂材料軟化後進入至多孔體7之孔部內硫化或固化,或經軟化之多孔體7與管構件6a、6b及接頭6c以具有某程度之黏著力而密接之狀態一起硫化或固化等,而多孔體7接合並固定於管構件6a、6b及接頭6c之內表面。如此一來,若於包括管構件6a、6b與接頭6c之管6之內部固定多孔體7,則隔音性更加提高。其理由之一在於,藉由多孔體7固定後不易產生移動或振動,而多孔體7之振動吸收效果提高。又,認為用以取出型芯16之接頭6c之狹縫部19妨礙隔音(有助於聲音之傳遞),但藉由於狹縫部19之附近固定多孔體7,而多孔體7確實地位於特別期望吸音作用之位置,故而可高效率地獲得隔音效果。
若於接合前管構件6a、6b內之多孔體7與型芯16相接,則多孔體7以藉由型芯16而壓抵於管構件6a、6b及接頭6c之狀態被加熱,故而多孔體7容易接合於管構件6a、6b及接頭6c,故而較佳。又,存在如下可能性:於插入至管構件6a,6b之時間點,即便多孔體7收納於管構件6a、6b之內部,經加熱而熔融或軟化之多孔體7亦自管構件6a、6b之內部流動至與接頭6c之內表面相接之位置為止,而亦接合於接頭6c之內表面。但是,多孔體7 亦可僅插入至管構件6a、6b之任一者之內部,又,亦可不到達與接頭6c相接之位置而僅與管構件6a、6b之內表面接合。
該製造方法之另一個效果係管構件6a、6b經由接頭6c而接合之後之型芯16之取出變得容易。其原因在於,與管構件6a、6b及接頭6c之內表面相比,包括以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為代表之海綿材料或不織布等之多孔體7摩擦較小,故而於自狹縫部19取出型芯16時,能夠以於與多孔體7之接觸面滑動之方式圓滑地取出。
作為以上所說明之管構件6a、6b及接頭6c之材料,一般而言為乙烯丙烯二烯橡膠(EPDM,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等合成橡膠、或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例如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之Milastomer(商品名))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又,管構件6a、6b與接頭6c亦可由相同之材料形成,但亦可由不同之材料形成。多孔體7亦可由上述各實施形態中之任一材料形成。接頭6a、6b亦可為如圖28所示之彎曲之角接頭,但亦可為並不彎曲之直線性之接頭(未圖示)。
其次,為了使上述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之效果明確,而對利用該製造方法製造出之密封構件之實施例與比較例進行說明。
[實施例27]
本發明之實施例27之密封構件1係相對於全長840mm之直線狀之管構件6a,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210mm以內之部分,插入截面形狀為10mm×10mm之多孔體7,於兩端部經由L字型之接頭 6c而結合有100mm之管構件6b。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1(圖4)相同之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接頭6c係於將多孔體7插入至管構件6a之後,經由型芯而使管構件6a與6b連結,於該型芯之周圍捲繞包含硫化劑與發泡劑之未硫化之EPDM(乙烯丙烯二烯橡膠)片材狀組成物,利用壓製機進行加熱及加壓,藉此將EPDM硫化而製作。此時,多孔體7接合並固定於接頭6c之內表面。於形成接頭6c之後,將接頭6c之一部分切開而製作狹縫部19,自該狹縫部19取出型芯16。相對於管6a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30%。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的聲音之隔音量係4000Hz為51.9dB,5000Hz為59.8dB,6300Hz為63.5dB,8000Hz為67.3dB,10000Hz為54.7dB,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為62.6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3。再者,於表3中表示了以下述比較例8(不包含多孔體之密封構件)為基準進行判定之隔音效果之良否。
Figure 106116297-A0101-12-0042-3
[實施例28]
本發明之實施例28之密封構件1係相對於全長840mm之直線狀之管構件6a,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210mm以內之部分,插入截面形狀為2mm×10mm之多孔體7,於兩端部經由L字型之接頭6c 而結合有100mm之管構件6b。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5(圖13)相同之不織布。接頭6c係於將多孔體7插入至管構件6a之後,經由型芯而使管構件6a與6b連結,於該型芯之周圍捲繞包含硫化劑與發泡劑之未硫化之EPDM(乙烯丙烯二烯橡膠)片材狀組成物,利用壓製機進行加熱及加壓,藉此將EPDM硫化而製作。此時,多孔體7接合並固定於接頭6c之內表面。於形成接頭6c之後,將接頭6c之一部分切開而製作狹縫部19,自該狹縫部19取出型芯16。相對於管6a之內部容積,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10%。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量係4000Hz為42.1dB,5000Hz為50.1dB,6300Hz為55.7dB,8000Hz為61.2dB,10000Hz為57.1dB,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為56.7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3。
[實施例29]
本發明之實施例29之密封構件1係相對於全長840mm之直線狀之管構件6a,僅於距兩端部分別為210mm以內之部分,插入截面形狀為2mm×10mm之多孔體7,於兩端部經由L字型之接頭6c而結合有100mm之管構件6b。構成該多孔體7之材料係與實施例5(圖13)相同之不織布。接頭6c係於將多孔體7插入至管構件6a之後,經由型芯而使管構件6a與6b連結,於該型芯之周圍捲繞作為熱塑性彈性體樹脂之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之Milastomer S-450B(商品名)之片材,利用壓製機進行加熱及加壓,繼而藉由冷卻及加壓而製作。此時,多孔體7接合並固定於接頭6c之內表面。於形成接頭6c之後,將接頭6c之一部分切開而製作狹縫部19,自 該狹縫部19取出型芯16。相對於管6a之內部容積之多孔體7之體積佔據率為10%。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量係4000Hz為44.6dB,5000Hz為53.1dB,6300Hz為56.6dB,8000Hz為58.6dB,10000Hz為56.8dB,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為55.8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3。
[比較例8]
比較例8之密封構件1係相對於全長840mm之直線狀之管構件6a,不插入多孔體7,於兩端部經由L字型之接頭6c而結合有100mm之管構件6b。接頭6c係經由型芯而使管構件6a與6b連結,於該型芯之周圍捲繞包含硫化劑與發泡劑之未硫化之EPDM(乙烯丙烯二烯橡膠)片材狀組成物,利用壓製機進行加熱及加壓,藉此使EPDM硫化而製作。於形成接頭之後,將接頭6c之一部分切開而製作狹縫部19,自該狹縫部19取出型芯16。該密封構件1之使用狀態之相對於各種頻率之聲音之隔音量係4000Hz為38.4dB,5000Hz為44.3dB,6300Hz為46.6dB,8000Hz為50.2dB,10000Hz為50.6dB,4000Hz~10000Hz之隔音量之分貝平均值為47.7dB。將其結果表示於表3。
如以上所說明般,根據利用本發明之方法製造出之密封構件,即實施例27~29之密封構件,相對於不包含多孔體之比較例8之密封構件,於4000Hz~10000Hz之範圍中,獲得發揮優異之隔音性之結果。認為其原因在於,藉由於狹縫部19之附近固定多孔體7,而使多孔體7確實地位於尤其期望具吸音作用之位置,故而可高效率地獲得隔音效果。
1‧‧‧密封構件
6‧‧‧管
7‧‧‧多孔體
8‧‧‧空氣保持空間

Claims (40)

  1. 一種密封構件,其係能夠彈性變形之密封構件;其具有中空之管及插入至上述管之內部之多孔體,上述管之內部未被上述多孔體完全堵塞,於上述管之內壁之一部分與上述多孔體之外表面之一部分之間設置有空氣保持空間,上述多孔體包括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10%以上且3000%以下之材料,以上述多孔體之體積占上述管之內部容積之20%以上且89%以下的方式配置上述多孔體。
  2. 如請求項1之密封構件,其中,上述多孔體包括非壓縮狀態下之容積密度為10kg/m3以上且150kg/m3以下之材料。
  3. 如請求項1或2之密封構件,其中,上述多孔體包括用以將壓縮方向之尺寸壓縮至降低25%為止之壓縮應力為1N/cm2以下之材料。
  4. 如請求項1或2之密封構件,其中,上述多孔體包括用以將壓縮方向之尺寸壓縮至降低50%為止之壓縮應力為2.5N/cm2以下之材料。
  5. 如請求項1或2之密封構件,其中,於上述管之長度方向,上述多孔體配置於上述管之全長之4%以上之範圍。
  6. 如請求項1或2之密封構件,其中,上述管係兩端開口之直線狀或曲線狀,且於距開口端部之距離為上述管之全長之33%以下的範圍內,配置上述多孔體之至少一部 分。
  7. 如請求項6之密封構件,其中,上述管係經由接頭而與其他管接合且形成封閉之迴路者。
  8. 如請求項1或2之密封構件,其中,上述多孔體包括包含發泡橡膠、不織布、及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中之至少1種之材料。
  9. 一種密封構件,其係能夠彈性變形之密封構件;其具有中空之管及插入至上述管之內部之多孔體,上述管之內部未被上述多孔體完全堵塞,於上述管之內壁之一部分與上述多孔體之外表面之一部分之間設置有空氣保持空間,上述多孔體包括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10%以上且3000%以下之材料,以上述多孔體之體積占上述管之內部容積之20%以上且89%以下的方式配置上述多孔體,上述多孔體包括包含不織布之材料。
  10. 一種密封構件,其係能夠彈性變形之密封構件;其具有中空之管及插入至上述管之內部之多孔體,上述管之內部未被上述多孔體完全堵塞,於上述管之內壁之一部分與上述多孔體之外表面之一部分之間設置有空氣保持空間,上述多孔體包括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10%以上且3000%以下之材料,以上述多孔體之體積占上述管之內部容積之20%以上且89%以下的方式配置上述多孔體,上述多孔體包括包含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之材料。
  11. 如請求項1、2、9及10中任一項之密封構件,其中,上述管包括比重0.3以上且1以下、且吸水率未滿50%之彈性體。
  12. 如請求項11之密封構件,其中,上述彈性體包含乙烯.α-烯烴.非共軛多烯共聚合體。
  13. 如請求項1、2、9及10中任一項之密封構件,其中,上述管係非壓縮狀態下之內徑為5mm以上且40mm以下。
  14. 如請求項1、2、9及10中任一項之密封構件,其中,上述密封構件之使用狀態下之上述多孔體之截面面積為,上述管之上述內壁包圍的部分之截面面積之5%以上且90%以下。
  15. 如請求項1、2、9及10中任一項之密封構件,其中,上述密封構件之使用狀態下之上述空氣保持空間之截面面積為,上述管之上述內壁包圍的部分之截面面積之10%以上且95%以下。
  16. 如請求項1、2、9及10中任一項之密封構件,其中,上述密封構件係安裝於交通工具用門之交通工具用門本體之外周緣部。
  17. 如請求項1、2、9及10中任一項之密封構件,其中,上述密封構件係安裝於交通工具用驅動裝置之儲存部分之外周緣部。
  18. 如請求項1、2、9及10中任一項之密封構件,其中,上述密封構件係安裝於建築物用門之建築物用門本體之外周緣部。
  19. 一種交通工具用門,其包含上述交通工具用門本體及請求項16之密封構件。
  20. 一種建築物用門,其包含上述建築物用門本體及請求項18之密封構件。
  21. 一種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係製造具有數個中空之管構件經由接頭接合構成之中空之管、及插入至上述管之內部之多孔體而 能夠彈性變形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將上述多孔體插入至接合前之至少1個上述管構件之內部之步驟;於將上述多孔體插入到至少1個上述管構件之內部之步驟之後,將上述管構件分別安裝於接頭形成用之棒狀之型芯之兩端部之步驟;於在兩端部分別安裝有上述管構件之上述型芯之外周形成包括能夠彈性變形之硫化橡膠層或樹脂層之上述接頭之步驟;及於在型芯之外周形成包括能夠彈性變形之硫化橡膠層或樹脂層之上述接頭之步驟之後,將上述型芯自上述接頭之狹縫部取出之步驟;上述多孔體包括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10%以上且3000%以下之材料,於將上述多孔體插入到上述管構件之內部之步驟中,上述管構件之內部未被上述多孔體完全堵塞,於上述管之內壁之一部分與上述多孔體之外表面之一部分之間設置有空氣保持空間,並以上述多孔體之體積占上述管之內部容積之20%以上且89%以下的方式配置上述多孔體。
  22. 如請求項21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形成上述接頭之步驟中,使上述多孔體接合於插入有該多孔體之上述管構件之內表面而固定。
  23. 如請求項21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形成上述接頭之步驟中,使上述多孔體接合於插入有該多孔體之上述管構件之內表面及上述接頭之內表面而固定。
  24. 如請求項21至23中任一項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將上述管構件分別安裝於型芯之兩端部之步驟中,使上述管構件之內部之上述多孔體接觸上述型芯。
  25. 如請求項21至23中任一項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形成上述接頭之步驟中,於上述型芯之外周捲繞未硫化橡膠片材或樹脂片材後進行加熱及加壓而使上述未硫化橡膠片材或樹脂片材硫化黏著或熱熔接。
  26. 如請求項21至23中任一項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形成上述接頭之步驟中,於將上述型芯配置於模具之模腔內之後使於上述模腔內熔融之未硫化橡膠或樹脂射出後硫化或固化。
  27. 如請求項21至23中任一項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管之長度方向,上述多孔體配置於上述管之全長之4%以上之範圍。
  28. 如請求項21至23中任一項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多孔體包括非壓縮狀態下之容積密度為10kg/m3以上且150kg/m3以下之材料。
  29. 如請求項21至23中任一項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多孔體包括用以將壓縮方向之尺寸壓縮至降低25%為止之壓縮應力為1N/cm2以下之材料。
  30. 如請求項21至23中任一項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多孔體包括用以將壓縮方向之尺寸壓縮至降低50%為止之壓縮應力為2.5N/cm2以下之材料。
  31. 如請求項21至23中任一項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多孔體包括包含發泡橡膠、不織布、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中之至少1種之材料。
  32. 如請求項21至23中任一項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管包括比重0.3以上且1以下、且吸水率未滿50%之彈性體。
  33. 如請求項32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彈性體包含乙烯.α-烯烴.非共軛多烯共聚合體。
  34. 如請求項21至23中任一項之密封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管係於非壓縮狀態下之內徑為5mm以上且40mm以下。
  35. 一種密封構件,其係具有數個中空之管構件經由接頭接合構成之中空之管、及插入至上述之管之內部之多孔體而能夠彈性變形之密封構件;上述管之內部未被上述多孔體完全堵塞,於上述管之內壁之一部分與上述多孔體之外表面之一部分之間設置有空氣保持空間;上述多孔體包括非壓縮狀態下之吸水率為10%以上且3000%以下之材料,並以上述多孔體之體積占上述管之內部容積之20%以上且89%以下的方式配置上述多孔體;且上述多孔體接合於插入有該多孔體之上述管構件之內表面。
  36. 如請求項35之密封構件,其中,上述多孔體係硫化黏著或熱熔接於插入有該多孔體之上述管構件之內表面。
  37. 如請求項35或36之密封構件,其中,插入有上述多孔體之上述管構件之材料係於進入至上述多孔體之孔部內的狀態下硫化或固化。
  38. 如請求項35之密封構件,其中,上述多孔體接合於插入有該多孔體之上述管構件之內表面及上述接頭之內表面。
  39. 如請求項38之密封構件,其中,上述多孔體硫化黏著或熱熔接於插入有該多孔體之上述管構件 之內表面及上述接頭之內表面。
  40. 如請求項38或39之密封構件,其中,插入有上述多孔體之上述管構件之材料與上述接頭之材料係於進入至上述多孔體之孔部內的狀態下硫化或固化。
TW106116297A 2016-05-17 2017-05-17 密封構件及其製造方法暨交通工具用門及建築物用門 TWI7649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8932 2016-05-17
JP2016-098932 2016-05-17
JP2016224233 2016-11-17
JP2016-224233 2016-11-17
JP2017-020489 2017-02-07
JP2017020489 2017-0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7336A TW201807336A (zh) 2018-03-01
TWI764900B true TWI764900B (zh) 2022-05-21

Family

ID=60325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6297A TWI764900B (zh) 2016-05-17 2017-05-17 密封構件及其製造方法暨交通工具用門及建築物用門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18853A1 (zh)
EP (1) EP3460295B1 (zh)
JP (1) JP6771029B2 (zh)
CN (1) CN109154389B (zh)
TW (1) TWI764900B (zh)
WO (1) WO20171999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9484A (zh) * 2019-01-11 2019-06-1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一种分段式的大型天线罩密封圈
JP7232689B2 (ja) * 2019-03-29 2023-03-03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封止材、及び建築部材構造
DE112020004178T5 (de) * 2019-09-04 2022-05-12 Nok Corporation Dichtung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7457A (en) * 1984-04-12 1986-08-26 Shewchuk James G Door and door jamb arrangement
JPH0275316U (zh) * 1988-11-29 1990-06-08
US6079160A (en) * 1998-01-13 2000-06-27 Arrowhead Industries Corporation Core metal insert with stagger and offset backbone
US6668489B2 (en) * 2001-03-19 2003-12-30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Sound insulating weather strip
US20040031203A1 (en) * 2002-08-16 2004-02-19 Stephen Russell Sealing apparatus for a closure
EP1452372A1 (de) * 2003-02-25 2004-09-01 Veritas Ag Dichtungseinrichtung
TW200904670A (en) * 2007-05-02 2009-02-01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Light-weight soundproof covering for a body part of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9023906B2 (en) * 2011-05-18 2015-05-05 Mitsui Chemicals, Inc. Propylene-based copolymer, propylene-based copolymer composition, molded product thereof and foamed product thereof,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40181U (zh) * 1978-09-09 1980-03-14
JPS61171786A (ja) * 1985-01-24 1986-08-02 Nippon Raintsu Kk ガスケツト用組成物
JP2634591B2 (ja) * 1987-02-27 1997-07-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シール材料
FR2669279B1 (fr) * 1990-11-20 1993-01-29 Mesnel Sa Ets Joint d'etancheite pour encadrement d'une ouverture d'une carrosserie d'automobil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ce joint.
JPH09286239A (ja) 1996-04-23 1997-11-04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インナー・ウェザストリップ
JP2000272353A (ja) * 1999-03-26 2000-10-03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ウェザストリップ
JP3425657B2 (ja) 1999-11-19 2003-07-14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遮音性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
JP3393129B2 (ja) 2001-06-29 2003-04-07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遮音性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
JP4179545B2 (ja) * 2003-06-27 2008-11-12 第一高周波工業株式会社 管体連結部封止方法ならびに管路およびガスケット
JP4912860B2 (ja) * 2006-12-26 2012-04-11 Nok株式会社 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CN101883798A (zh) 2007-12-05 2010-11-1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共聚物橡胶、橡胶组合物和橡胶成形体
JP5357643B2 (ja) * 2009-07-08 2013-12-0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JP5442591B2 (ja) * 2010-12-24 2014-03-1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ガスケットの製造方法
JP5912830B2 (ja) 2012-05-10 2016-04-2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非共役ポリエン共重合体組成物、並びに、この組成物から得られる発泡体及びその成形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7457A (en) * 1984-04-12 1986-08-26 Shewchuk James G Door and door jamb arrangement
JPH0275316U (zh) * 1988-11-29 1990-06-08
US6079160A (en) * 1998-01-13 2000-06-27 Arrowhead Industries Corporation Core metal insert with stagger and offset backbone
US6668489B2 (en) * 2001-03-19 2003-12-30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Sound insulating weather strip
US20040031203A1 (en) * 2002-08-16 2004-02-19 Stephen Russell Sealing apparatus for a closure
EP1452372A1 (de) * 2003-02-25 2004-09-01 Veritas Ag Dichtungseinrichtung
TW200904670A (en) * 2007-05-02 2009-02-01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Light-weight soundproof covering for a body part of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9023906B2 (en) * 2011-05-18 2015-05-05 Mitsui Chemicals, Inc. Propylene-based copolymer, propylene-based copolymer composition, molded product thereof and foamed product thereof,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f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7336A (zh) 2018-03-01
CN109154389A (zh) 2019-01-04
WO2017199950A1 (ja) 2017-11-23
JP6771029B2 (ja) 2020-10-21
JPWO2017199950A1 (ja) 2019-03-14
CN109154389B (zh) 2020-12-18
EP3460295B1 (en) 2022-12-21
EP3460295A4 (en) 2020-02-19
EP3460295A1 (en) 2019-03-27
US20190218853A1 (en) 2019-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4900B (zh) 密封構件及其製造方法暨交通工具用門及建築物用門
JP4767209B2 (ja) 防音カバー
US20050082111A1 (en) Acoustic baffle
JPS58217889A (ja) 消音流路及びその製法
KR101598640B1 (ko) 개선된 진동-음향 댐핑 거동을 갖는 글레이징, 이러한 글레이징의 제조 방법, 및 차량 객실 내의 방음 방법
JP2008519704A (ja) 自動車のボディ部分のための軽量の遮音被覆とそれを製造する方法
KR20010042404A (ko) 흡기 덕트
JP2014221710A (ja) 振動音減衰特性が向上されたグレージングユニット、そのようなグレージングユニット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車両の乗客室内の防音方法
RU2369495C2 (ru) Шумоизоляционная обивка кузова автомобиля
CN110199346B (zh) 车辆用外装消音器
JPH04321896A (ja) 吸気ダク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044057A (ja) シール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部材の接合方法
JP2019098868A (ja) シール部材と乗物用ドアおよび建物用ドア
KR101391915B1 (ko) 폴리 우레탄 필름을 적용한 조립형 차량용 흡음재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해 제작된 폴리 우레탄 필름을 적용한 조립형 차량용 흡음재
JP6808697B2 (ja) 消音部材、遮音された車体を製作する方法および自動車
US6808045B2 (en) Secondary acoustic attenuator for vehicle
KR101938987B1 (ko) 소음 저감 타이어
JP2010036675A (ja) 車両用軽量多層構造防音材
JP6851479B2 (ja) シール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19043021A (ja) シール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部材の接合方法
JP2019043022A (ja) シール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部材の接合方法
JP2014202445A (ja) ダク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ダクト
JP6092605B2 (ja) 吸音材及びこの吸音材を用いた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KR200492697Y1 (ko) 차량의 케이블 고정 및 흡음차단용 에이필러 그로메트
CN213262247U (zh) 一种汽车前舱与驾驶舱之间用的软胶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