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3716B - 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3716B
TWI763716B TW106132396A TW106132396A TWI763716B TW I763716 B TWI763716 B TW I763716B TW 106132396 A TW106132396 A TW 106132396A TW 106132396 A TW106132396 A TW 106132396A TW I763716 B TWI763716 B TW I7637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nsulating layer
isolation structure
patterned
manufactu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2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6247A (zh
Inventor
林建男
許力介
黃柏誠
黃銘賢
Original Assignee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32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371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6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6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3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3716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ment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提供基底,基底中具有溝渠。於基底上形成第一絕緣層。第一絕緣層填入於溝渠中,並覆蓋基底的表面。於第一絕緣層上形成遮蔽層。遮蔽層位於溝渠上方相對應的位置。於第一絕緣層及遮蔽層上形成第二絕緣層。以遮蔽層做為停止層,進行第一移除製程,移除位於遮蔽層上方的第二絕緣層及部分第一絕緣層。進行第二移除製程,移除遮蔽層以及位於溝渠外的部分第一絕緣層。

Description

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
淺溝渠隔離(shallow trench isolation,STI)結構具有良好的隔離效果且佔用面積小,常用來做為半導體中隔離相鄰電晶體的隔離結構。然而,在隔離結構的製程中,由於負載效應(loading effect)的影響,在寬度較大的區域,容易產生碟形凹陷(dishing)的問題,使得形成的隔離結構表面均勻度不佳,進而影響後續製程,甚至會影響元件的可靠度。因此,如何避免碟形凹陷的問題以及增加隔離結構的平坦度,實為目前研發人員亟待解決的議題之一。
本發明提供一種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使得所形成的隔離結構具有良好的平坦度。
本發明提供一種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提供基底,基底中具有溝渠。於基底上形成第一絕緣層。第一絕緣層填入於溝渠中,並覆蓋基底的表面。於第一絕緣層上形成遮蔽層。遮蔽層位於溝渠上方相對應的位置。於第一絕緣層及遮蔽層上形成第二絕緣層。以遮蔽層做為停止層,進行第一移除製程,移除位於遮蔽層上方的第二絕緣層及部分第一絕緣層。進行第二移除製程,移除遮蔽層以及位於溝渠外的第一絕緣層。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溝渠的形成包括以下步驟。在基底上形成硬罩幕層。圖案化硬罩幕層,以形成具有開口的圖案化的硬罩幕層,所述開口裸露出部分基底。以圖案化的硬罩幕層為罩幕,移除開口裸露出的部分基底,以形成溝渠。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二移除製程以圖案化的硬罩幕層做為停止層,且移除之後的第一絕緣層的頂面與圖案化的硬罩幕層的頂面齊平。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硬罩幕層包括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更包括在上述第二移除製程之後,移除圖案化的罩幕層。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在形成上述溝渠之後,以及形成第一絕緣層之前,更包括在溝渠的表面形成襯層,以及在所述襯層表面形成保護層。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保護層包括氮化矽、矽緩衝層、非晶矽或其組合。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一絕緣層具有凹槽。凹槽位於溝渠上方相對應的位置,其中遮蔽層形成於凹槽中。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形成上述遮蔽層包括在第一絕緣層上形成遮蔽材料層,以及圖案化遮蔽材料層。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二絕緣層的厚度大於或等於第一絕緣層的厚度。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形成上述第一絕緣層及第二絕緣層包括進行可流動化學氣相沉積製程以及退火製程。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一移除製程的移除速率大於所述第二移除製程的移除速率。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一移除製程與第二移除製程包括研磨拋光製程,其中第一移除製程的轉速大於第二移除製程的轉速。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隔離結構的製程中,在第一絕緣材料與第二絕緣材料之間形成遮蔽層,並利用兩階段的移除製程來形成隔離結構。因此使得最終形成的隔離結構具有平坦的表面。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現將詳細地參考本發明的示範性實施例,示範性實施例的實例說明於附圖中。在以下不同的實施例中,相同元件符號在圖式與描述中用來表示相同的組件,為簡要起見,不重複提及其材料、形成方法等。另外,本發明圖式僅為示意圖,未依照實際比例繪製。
圖1A至圖1G為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的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流程的剖面示意圖。
請參照圖1A,提供基底10。基底10例如是半導體基底。半導體基底可以是摻雜矽基底或未摻雜矽基底。摻雜矽的摻質可以為P型摻質、N型摻質或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基底10為塊狀基底(bulk substrate),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另一些實施例中,基底10也可為絕緣體上覆矽(SOI)基底。
在基底10上形成硬罩幕層13。硬罩幕層13可為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硬罩幕層13的材料為絕緣材料,例如是氧化物、氮化物、氮氧化物或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硬罩幕層13包括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或其組合。硬罩幕層13的形成方法包括化學氣相沉積法、熱氧化法或其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硬罩幕層13為兩層結構,其包括第一材料層11與第二材料層12。第一材料層11與第二材料層12的材料及厚度可相同或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材料層11又稱為墊層,其材料包括氧化矽。第二材料層12的材料為氮化矽。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材料層12的厚度T1的範圍為50埃至1000埃。
請繼續參照圖1A,在硬罩幕層13上形成圖案化的罩幕層14。圖案化的罩幕層14具有多個開口14a,裸露出部分硬罩幕層13。各開口14a的寬度可相同或不同。圖案化的罩幕層14例如是圖案化的光阻層。
請參照圖1A及圖1B,以圖案化的罩幕層14為罩幕,以例如是蝕刻的方式移除開口14a裸露出的硬罩幕層13,以形成圖案化的硬罩幕層13a。圖案化的硬罩幕層13a包括圖案化的第一材料層11a與圖案化的第二材料層12a。圖案化的硬罩幕層13a具有多個開口15,裸露出部分基底10。接著,以圖案化的罩幕層14及圖案化的硬罩幕層13a為罩幕,以例如是蝕刻的方式移除開口15裸露出的部分基底10,以在基底10中形成多個溝渠16。溝渠16的深度範圍例如是1000埃至3000埃。溝渠16的寬度例如是大於1微米。各個溝渠16的寬度可相同或不同。之後,移除圖案化的罩幕層14。移除的方式例如是進行灰化製程。
請參照圖1C,在基底10表面選擇性地形成襯層17及保護層18。襯層17填入溝渠16中,覆蓋溝渠16的底面與側壁。襯層17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矽,其形成的方法例如是熱氧化法。熱氧化法包括濕式熱氧化法。接著在襯層17表面及圖案化的硬罩幕層13a的側壁形成保護層18。保護層18填入溝渠16及開口15中,覆蓋圖案化的硬罩幕層13a的側壁以及襯層17的底面與側壁。保護層18的材料包括氮化矽、矽緩衝層、非晶矽或其組合,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保護層18形成的方法包括先以合適的沉積法,例如是化學氣相沉積法在襯層17及圖案化的罩幕層13a表面形成保護材料層,之後進行平坦化製程,移除位於圖案化的罩幕層13a頂面的保護材料層,使圖案化的罩幕層13a裸露出來。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化的罩幕層13a的頂面與保護層18的頂面大致齊平。襯層17的頂面被保護層18覆蓋,且與基底10的頂面大致齊平,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襯層17覆蓋在基底10的溝渠16的側壁與底面,且延伸至覆蓋圖案化的罩幕層13a的側壁。也就是說,襯層17位於基底10與保護層18之間,以及圖案化的罩幕層13a與保護層18之間。在這些實施例中,襯層17的形成方法包括合適的沉積法,例如是原子層化學氣相沉積法。襯層17的形成方法包括在保護材料層形成之前形成襯層材料層。襯層材料層填入溝渠16及開口15中,覆蓋基底10及圖案化的罩幕層13a表面,之後在平坦化製程移除圖案化的罩幕層13a頂面的保護材料層的同時,移除圖案化的罩幕層13a頂面的襯層材料層,以使圖案化的罩幕層13a裸露出來。在一些實施例中,襯層17的頂面,保護層18的頂面以及圖案化的罩幕層13a的頂面大致齊平。
請繼續參照圖1C,在基底10上形成第一絕緣層19。第一絕緣層19的材料與圖案化的罩幕層13a的材料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19包括氧化矽。第一絕緣層19的形成方法包括合適的沉積法,例如是化學氣相沉積法、可流動化學氣相沈積法(flowabl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FCVD)或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藉由FCVD形成第一絕緣層19之後,更包括進行第一退火製程。第一退火製程的溫度範圍為500℃至110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19的厚度範圍為1000埃至1500埃。
第一絕緣層19填入溝渠16及開口15中,覆蓋圖案化的罩幕層13a及基底10的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19的地貌與基底10及圖案化的硬罩幕層13a的表面的地貌相似,亦即,第一絕緣層19因基底10及圖案化的硬罩幕層13a具有溝渠16及開口15而具有凹凸不平的地貌。具體來說,第一絕緣層19形成於溝渠16及開口15中,並凸出於基底10及圖案化的罩幕層13a的頂面,且在溝渠16及開口15上方對應的位置具有凹槽20。凹槽20的底面高於圖案化的罩幕層13a的頂面。凹槽20的寬度取決於溝渠16的寬度。在一些實施例中,凹槽20的寬度大致等於或略小於溝渠16的寬度。
請繼續參照圖1C,在第一絕緣層19上形成遮蔽層21。遮蔽層21形成於凹槽20中,覆蓋凹槽20的底面及部分側壁。亦即,遮蔽層21位於基底10的溝渠16上方相對應的位置。遮蔽層21的寬度大致等於或略小於溝渠16的寬度。
遮蔽層21的材料與第一絕緣層19的材料不同。遮蔽層21的材料與圖案化的硬罩幕層13a的材料可相同或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遮蔽層21的材料包括絕緣材料,例如是氮化矽、氮氧化矽、氮碳化矽、氮硼化矽(BNSIN)或其組合。遮蔽層21的厚度T2的範圍例如為5埃至30埃。遮蔽層21的形成方法包括先在第一絕緣層19上形成遮蔽材料層。在一些實施例中,遮蔽材料層為共形遮蔽材料層(亦即,與第一絕緣層19具有相似的地貌),其形成的方法包括合適的沉積法,例如是化學氣相沉積法或者原子層化學氣相沉積法。遮蔽材料層覆蓋第一絕緣層19的表面。之後,圖案化所述遮蔽材料層,以移除位於第一絕緣層19的凹槽20之外及部分覆蓋凹槽20側壁的遮蔽材料層。圖案化的方法包括微影及蝕刻。
在一些實施例中,遮蔽層21與圖案化的罩幕層13a之間有部分第一絕緣層19。遮蔽層21的底面與圖案化的罩幕層13a的頂面之間的距離S的範圍例如為100埃至500埃。
請參照圖1D,在第一絕緣層19及遮蔽層21上形成第二絕緣層22。第二絕緣層22的材料與遮蔽層21的材料不同,但是可與第一絕緣層19的材料相同或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絕緣層22的材料包括氧化矽。第二絕緣層22的形成方法包括合適的沉積法,例如是化學氣相沉積法或可流動化學氣相沈積法(flowabl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FCVD)。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藉由FCVD形成第二絕緣層22之後,更包括進行第二退火製程。第二退火製程的溫度與第一退火製程的溫度可相同或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退火製程的溫度低於或等於第一退火製程的溫度。第二退火製程的溫度範圍例如為300℃至500℃。
請繼續參照圖1D,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絕緣層22的地貌與第一絕緣層19的地貌相似,也具有凹凸不平的地貌,其在凹槽20上方對應的位置也具有凹槽。第二絕緣層22的厚度大於或等於第一絕緣層19的厚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絕緣層22的厚度範圍為1500埃至2000埃。第二絕緣層22與第一絕緣層19共同構成隔離結構材料層23。隔離結構材料層23中形成有遮蔽層21。在一些實施例中,隔離結構材料層23的厚度範圍為2500埃至3500埃。在一示範實施例中,隔離結構材料層23的厚度為3000埃,其中第一絕緣層19的厚度為1000埃,第二絕緣層22的厚度為2000埃。
請參照圖1D至圖1E,以遮蔽層21做為停止層,進行第一移除製程,移除位於遮蔽層21上方的第二絕緣層22以及部分第一絕緣層19,以形成第一絕緣層19a(隔離結構材料層23a)。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移除製程包括平坦化製程,例如是研磨拋光(polishing)製程。研磨拋光製程包括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CMP)製程。在進行研磨拋光製程時,所使用的研磨漿對於隔離結構材料層23與遮蔽層21之間具有高的研磨選擇比。在一示範實施例中,隔離結構材料層23對遮蔽層21的研磨選擇比為28。
請參照圖1E,由於在第一移除製程中,遮蔽層21做為停止層,因此位於遮蔽層21下方的第一絕緣層19可以被保護而不會被移除。也就是說,在遮蔽層21的保護下,位於溝渠16及開口15中的第一絕緣層19不會產生凹陷的問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19a的頂面與遮蔽層21的頂面齊平,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另一些實施例中,遮蔽層21之間的第一絕緣層19a的頂面略低於遮蔽層21的頂面。
請參照圖1E至圖1F,以圖案化的罩幕層13a為停止層,進行第二移除製程,移除遮蔽層21以及位於溝渠16及開口15外的部分第一絕緣層19a。亦即,移除位於圖案化的罩幕層13a上方的第一絕緣層19a,並形成第一絕緣層19b(亦即,隔離結構材料層23b)。第二移除製程包括平坦化製程,例如是研磨拋光製程。研磨拋光製程包括化學機械研磨製程。
第一移除製程的移除速率可等於或大於第二移除製程的移除速率。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移除製程的移除速率大於第二移除製程的移除速率。在一些第一移除製程與第二移除製程包括研磨拋光製程的實施例中,第一移除製程與第二移除製程所使用的研磨漿可相同或不同。第一移除製程的轉速大於或等於第二移除製程的轉速。在此,轉速是指研磨時研磨頭(polish head)的轉速以及研磨機平臺(platen)的轉速。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移除製程為高轉速研磨製程,其轉速大於50rpm/min;第二移除製程為低轉速研磨製程,其轉速小於50rpm/min。在一些示範實施例中,第一移除製程的轉速範圍為50rpm/min至130rpm/min;第二移除製程的轉速範圍為20rpm/min至50rpm/min。
請參照圖1F,第一絕緣層19b(亦即,隔離結構材料層23b)位於基底10的溝渠16及圖案化的罩幕層13a的開口15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19b(亦即,隔離結構材料層23b)的頂面與圖案化的罩幕層13a的頂面大致齊平。
請參照圖1F及圖1G,之後,以例如是蝕刻的方式移除圖案化的罩幕層13a,以使基底10的頂面裸露出來。蝕刻包括濕式蝕刻。濕式蝕刻所使用的蝕刻劑例如是包括熱磷酸、氫氟酸或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移除圖案化的罩幕層13a的過程中,部分第一絕緣層19b也被移除,並形成第一絕緣層19c。第一絕緣層19c位於基底10之間,即形成隔離結構23c。隔離結構23c具有平坦的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隔離結構23c的頂面與基底10的頂面大致齊平,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另一些實施例中,隔離結構23c的頂面也可凸出與基底10的頂面。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在做為隔離結構的絕緣材料層中埋入遮蔽層,並利用兩階段的移除製程來形成隔離結構。遮蔽層位於基底溝渠上方,可以在進行第一移除製程時,做為停止層,保護下方的絕緣材料層,避免溝渠上方的絕緣材料層產生凹陷。而在進行第二移除製程時,基底上的圖案化的罩幕層可做為停止層,以移除遮蔽層及少量的第一絕緣層。如此可使所形成的隔離結構具有平坦的表面。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基底11‧‧‧第一材料層11a‧‧‧圖案化的第一材料層12‧‧‧第二材料層12a‧‧‧圖案化的第二材料層13‧‧‧硬罩幕層13a‧‧‧圖案化的硬罩幕層14‧‧‧圖案化的罩幕層14a、15‧‧‧開口16‧‧‧溝渠17‧‧‧襯層18‧‧‧保護層19、19a、19b、19c‧‧‧第一絕緣層20‧‧‧凹槽21‧‧‧遮蔽層22‧‧‧第二絕緣層23、23a、23b‧‧‧隔離結構材料層23c‧‧‧隔離結構T1、T2‧‧‧厚度S‧‧‧距離
圖1A至圖1G為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的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流程的剖面示意圖。
10‧‧‧基底
16‧‧‧溝渠
17‧‧‧襯層
18‧‧‧保護層
19c‧‧‧第一絕緣層
23c‧‧‧隔離結構

Claims (13)

  1. 一種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中具有溝渠;於所述基底上形成第一絕緣層,所述第一絕緣層填入於所述溝渠中,並覆蓋所述基底的表面;於所述第一絕緣層上形成圖案化的遮蔽層,所述圖案化的遮蔽層位於所述溝渠上方相對應的位置;於所述第一絕緣層及所述圖案化的遮蔽層上形成第二絕緣層;以所述圖案化的遮蔽層做為停止層,進行第一移除製程,移除位於所述圖案化的遮蔽層上方的第二絕緣層及部分所述第一絕緣層,其中所述第一移除製程為研磨拋光製程;以及進行第二移除製程,移除所述圖案化的遮蔽層以及位於所述溝渠外的部分所述第一絕緣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溝渠包括:在所述基底上形成硬罩幕層;圖案化所述硬罩幕層,以形成具有開口的圖案化的硬罩幕層,所述開口裸露出部分所述基底;以及以所述圖案化的硬罩幕層為罩幕,移除所述開口裸露出的部分所述基底,以形成所述溝渠。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移除製程以所述圖案化的硬罩幕層做為停止層,且移除之後的所述第一絕緣層的頂面與所述圖案化的硬罩幕層的頂面齊平。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硬罩幕層包括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更包括在所述第二移除製程之後,移除所述圖案化的硬罩幕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溝渠之後,以及形成所述第一絕緣層之前,更包括在所述溝渠的表面形成襯層,以及在所述襯層表面形成保護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保護層包括氮化矽、矽緩衝層、非晶矽或其組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絕緣層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位於所述溝渠上方相對應的位置,其中所述圖案化的遮蔽層形成於所述凹槽中。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圖案化的遮蔽層包括:於所述第一絕緣層上形成遮蔽材料層;以及圖案化所述遮蔽材料層。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絕緣層的厚度大於或等於所述第一絕緣層的厚度。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一絕緣層及所述第二絕緣層包括進行可流動化學氣相沉積製程以及退火製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移除製程的移除速率大於所述第二移除製程的移除速率。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移除製程包括研磨拋光製程,其中所述第一移除製程的轉速大於所述第二移除製程的轉速。
TW106132396A 2017-09-21 2017-09-21 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 TWI7637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2396A TWI763716B (zh) 2017-09-21 2017-09-21 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2396A TWI763716B (zh) 2017-09-21 2017-09-21 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6247A TW201916247A (zh) 2019-04-16
TWI763716B true TWI763716B (zh) 2022-05-11

Family

ID=66991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2396A TWI763716B (zh) 2017-09-21 2017-09-21 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6371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05202B (en) * 1998-10-03 2000-09-11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TW423100B (en) * 1999-06-29 2001-02-21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Method of forming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TW200412644A (en) * 2003-01-08 2004-07-16 Macronix Int Co Lt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structure
US20110158582A1 (en) * 2009-12-30 2011-06-30 Tzung-I Su Structure of a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waveguid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US20120302053A1 (en) * 2007-11-30 2012-1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including giving an upper portion of an insulating layer an etching selectivity with respect to a lower portion
TW201301437A (zh) * 2011-06-16 2013-01-01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溝渠隔離結構的製作方法
TW201528458A (zh) * 2014-01-13 2015-07-16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Co Ltd 半導體元件及其形成方法
US20150340368A1 (en) * 2012-12-27 2015-11-26 Ps4 Luxco S.A.R.L.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160043090A1 (en) * 2013-04-01 2016-02-11 PS4 Luxco S.a.r.I.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628129A (zh) * 2015-01-28 2016-08-01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鰭式場效電晶體裝置結構與其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05202B (en) * 1998-10-03 2000-09-11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TW423100B (en) * 1999-06-29 2001-02-21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Method of forming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TW200412644A (en) * 2003-01-08 2004-07-16 Macronix Int Co Lt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structure
US20120302053A1 (en) * 2007-11-30 2012-1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including giving an upper portion of an insulating layer an etching selectivity with respect to a lower portion
US20110158582A1 (en) * 2009-12-30 2011-06-30 Tzung-I Su Structure of a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waveguid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TW201301437A (zh) * 2011-06-16 2013-01-01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溝渠隔離結構的製作方法
US20150340368A1 (en) * 2012-12-27 2015-11-26 Ps4 Luxco S.A.R.L.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160043090A1 (en) * 2013-04-01 2016-02-11 PS4 Luxco S.a.r.I.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528458A (zh) * 2014-01-13 2015-07-16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Co Ltd 半導體元件及其形成方法
TW201628129A (zh) * 2015-01-28 2016-08-01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鰭式場效電晶體裝置結構與其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6247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23771B2 (en)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integ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med thereby
CN107346759B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20140273480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ubstrate provided with edge protection
US20070087565A1 (en) Methods of forming isolation regions and structures thereof
US9236240B2 (en) Wafer edge protection
US10049887B2 (en) Method of planarizing substrate surface
US20150270159A1 (en) Fabrication of semiconductor structures using oxidized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as conformal stop layers
TWI763716B (zh) 隔離結構的製造方法
US9209040B2 (en) Amorphorus silicon insertion for STI-CMP planarity improvement
US6110795A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KR100609570B1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소자 분리막 형성 방법
CN105280545A (zh) 半导体装置的浅沟槽隔离结构与其制造方法
TWI725151B (zh) 隔離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TWI816852B (zh) 半導體結構的製造方法
US20060148202A1 (en) Method for forming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in semiconductor device
KR20130022950A (ko)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20150087134A1 (en) Semiconductor isolation region uniformity
TWI605540B (zh) 淺溝隔離的製作方法
KR20090038141A (ko) 반도체소자의 트렌치 소자분리막 형성방법
KR100868655B1 (ko)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20050762A (ko) 반도체장치의 소자격리방법
US20150093877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by stopping planarization of insulating material on fins
KR100561524B1 (ko) 소자 분리막 형성 방법
JP2001210710A (ja) 犠牲層を使用する浅いトレンチ分離の形成プロセス
US9490141B2 (en) Method for planarizing semiconductor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