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3189B - 丹參萃取物於製備治療或減輕乾眼症的食品之用途及其製備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丹參萃取物於製備治療或減輕乾眼症的食品之用途及其製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3189B
TWI763189B TW109144576A TW109144576A TWI763189B TW I763189 B TWI763189 B TW I763189B TW 109144576 A TW109144576 A TW 109144576A TW 109144576 A TW109144576 A TW 109144576A TW I763189 B TWI763189 B TW I7631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alvia miltiorrhiza
salvia
extract
preparation
stem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4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4696A (zh
Inventor
陳伯易
Original Assignee
興藝峰生技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山醫學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興藝峰生技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山醫學大學 filed Critical 興藝峰生技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44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318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3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318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24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469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丹參萃取物用於製備治療或減輕乾眼症的食品或藥品的用途及其製備方法,所述丹參萃取物係由丹參莖作為萃取原料,藉由萎凋、發酵、殺青、揉捻、乾燥烘培等製程,使其護眼有效活性成分如丹參素、丹參酚酸A、及丹參酚酸B更容易釋放,以提高治療、減輕或預防乾眼之功效,並提高了丹參莖作為農產品的附加價值與利用率。

Description

丹參萃取物於製備治療或減輕乾眼症的食品之用途及其製備方法
本發明屬於食品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丹參萃取物於製備治療、減輕或預防乾眼症的食品之用途及其製備方法。
「護眼」健康訴求相關保健食品,因應高齡社會發展與3C數位產品普及趨勢,護眼保健需求逐年攀升。全球3C數位普及與人口老化的趨勢發展,也帶動護眼生技與醫藥產業需求增加。新興素材的開發與確切效益驗證具有研發迫切性。
2019年全台護眼趨勢調查指出,隨著國人3C產品的高使用率,加重乾眼症狀(Dry eye symptoms)罹患比例激增與年輕化的發展。高齡與3C產品黏附性,已成為現代文明社會影響人類生活與工作品質的關鍵因素。眼睛乾澀疲勞是民眾容易忽略的問題,與淚液分泌量減少,或眼球表面淚液膜品質不穩定有關。PM2.5空氣汙染、更年期、辦公室空調環境、賀爾蒙失調、血液循環不良、熬夜或睡眠障礙、自律神經失調、疲勞或肝功能失調…等,皆為常見加重眼症狀(Dry eye symptoms)的主因。
電腦視覺綜合症(Computer vision syndrome)是現代人常有的非重症醫學症狀,好發於每天使用電腦時間超過6小時以上(長時間聚焦3C螢幕),主要導致生活和工作不適的困擾,主訴反應為眼睛調節肌肉疲勞、視力模糊、乾眼徵候、抑制眨眼。其中乾眼症候群(Dry eye syndrome)會反覆出現淚膜不穩定性,若持續嚴重累積會對眼表造成發炎性損害。
淚液膜分別由油脂層、水液層與黏液層所組成,維持眼睛的濕潤,只要其中一層出問題或不穩定,就會導致角膜乾燥破皮、滲透壓升高以及造成表局部發炎的病灶;與眼睛不適、酸澀、眼睛紅、異物感、疼痛甚至視覺不適有關,此時就稱為「乾眼症」。
乾眼症(Dry eye disease)的預防保健已成為全世界最關注的護眼課題之一,國際大型生技製藥產業相當注重這區塊的產值和策略合作開發。國際TFOS乾眼研討會II(TFOS DEWS II) 將造成乾眼症 (Dry eye disease)病理發展定義為「眼淚和眼表的多因素疾病(multifactorial disease)」。
國家發展委員會亦提出重要警訊,關於台灣於2026年進入就業人口老化以及牽動台灣經濟產業結構重組。因此可預期相關「護眼健康促進」與「護眼預防保健」的需求持續強勁成長,帶動相關護眼保健產品、治療及輔助食品的開發有樂觀契機。2016年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年統計資料庫調查,「護眼保健產品」在全球與台灣視力保健產品市場規模均顯示逐年提高,並且傳統食藥兩用中草藥產品有相當高的市場接受度。
天然中草藥元素於護眼保健輔助用途的開發成為近年來健康促進「保健食品」或「眼醫療輔助營養食品」發展的關鍵趨勢。報告指出「護眼題材」的全球市場規模,根據2015年應用生技產業年鑑、2015年健康遠見及2016年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推估預測,「全球視力保健產品」在2015年市場規模為271億美元,2020 年推估為407億美元;「臺灣視力保健產品」2015年市場規模為新臺幣164億元,2020年為242億元。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中心調查,目前市面上護眼保健產品主要以複方形式為主,葉黃素為其最主要的成份之外還會添加其他附屬成分。然而,多數護眼保健產品的成分設計和組合配方,在產品設計開發時皆未通過實際的生物驗證。產品關於「視覺機能的訴求」,目前尚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尤其,葉黃素在乾眼的保護作用或緩解功效訴求是相對保守的。
事實上,藉由實際觀察可知未通過視覺功效生物驗證之產品設計其末端的預期效果常常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台灣為亞太地區,高齡職業人口、高近視率、高3C數位普及率的國家。因此,職業人口的「視覺品質照護」成為台灣生技醫療發展藍圖的最重要核心選項之一。
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又名赤參,為唇形科鼠尾草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參的乾燥根、根莖和蘆頭部位是其中的傳統中藥,在醫療上應用歷史悠久,效益甚廣。
丹參是一種常見藥食兩用之活血化瘀類傳統食品藥材,以乾燥「根」或「根莖」或「蘆頭」作為一般入藥或食品用途之素材原料。衛生福利部可供食品使用原料彙整一覽表指出:丹參植株的「根」和「莖」可作為食品原料使用(文獻1)。典籍記載,丹參藥理主訴為「祛瘀生新,行而不破,補散均有」,可達到活血、化瘀、止痛、養血、生血等作用,且功效顯著。丹參入藥記錄可見於東漢《神農本草經》,曰:「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除瘕,止煩渴,益氣」(文獻2)。丹參的功效記載於《本草匯言》,曰:「丹參,善治血分,去滯生新,調經順脈之藥也」(文獻3)。
現代中醫用藥,丹參於被廣泛使用在治療、調整或保養有關於心血管疾病、月期不順、化除瘀血.......等。近代的醫學實驗證明,丹參植株的「根」和「莖」之水溶性活性萃取物,如:丹參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丹參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丹參素(Danshensu)、紫草酸(Lithospermic acid)…等,其為具有醫療效用的基本成份(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API)(文獻4)。其中,丹參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是從丹參中提取的最豐富的水溶性富酚類抗氧化劑,其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佔治療功效的大部分。先前的研究指出,丹參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及丹參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具有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黏度及調節內外凝血系統的功能(文獻5),其可藉由阻止脂質過氧化反應、抑制丙二醛形成以及降低炎症因子介導所造成血管內皮細胞膜通透性等來達成心血管的保護作用。
此外,在護眼方面的研究指出,丹參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能透過激活Nrf2-Grx1保護途徑保護視網膜色素細胞免受氧化壓力誘導的細胞損傷(文獻6),能透過眼球房水輸送並激活抗氧化途徑保護眼角膜內皮細胞免受氧化壓力誘導的細胞損傷(文獻7);而丹參素(Danshensu)則可透過冰片對體內藥物通過血-眼屏障的滲透性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文獻8),其在生物體可抑制UVB誘導的光發炎性損傷,提供角膜保護的基本藥理作用(文獻7),以及減緩視網膜光氧化與發炎性損傷的作用(文獻9)。
然,由於丹參作為傳統中醫藥材使用時,一般常使用的部位為其根部,而丹參莖的部分則作為農業廢棄物而丟棄;但由前述內容可得知,丹參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丹參素(Danshensu)等丹參萃取物具有護眼之功效,因此,需開發一種可提高丹參莖中護眼活性成分釋放率的製備方法,以使原作為農業廢棄物的丹參莖能發揮其附加價值與利用率。
先前技術文獻
文獻1:衛福部可供食品使用原料彙整一覽表(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MaterialDetail.aspx?nodeID=160&id=3620)
文獻2:華夏文化百科網站(https://wiki.hygx.org/title/%E4%B8%B9%E5%8F%82)
文獻3:行政院農委會,丹參主題館,丹參的本草研究
文獻4:行政院農委會,丹參主題館,丹參成分的研究
文獻5:Xu S, Zhong A, Bu X, Ma H, Li W, Xu X, Zhang J. Salvianolic acid B inhibits platelets-mediat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Thromb Res. 2015 Jan; 135(1):137-45
文獻6:Liu X, Xavier C, Jann J, Wu H. Salvianolic Acid B (Sal B) Protects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 from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Cell Death by Activating Glutaredoxin 1 (Grx1). Int J Mol Sci. 2016 Nov 3; 17(11)
文獻7:Teng MC, Wu PC, Lin SP, Wu CY, Wang PH, Chen CT, Chen BY. Danshensu Decreases UVB-Induced Corneal Inflammation in an Experimental Mouse Model via Oral Administration. Curr Eye Res. 2018 Jan; 43(1):27-34
文獻8:Li Z, Sun D, Yang H, Liu X, Luan L, Bai J, Cui H. Effect of borneol on the distribution of danshensu to the eye in rabbit via oral administration. Curr Eye Res. 2010 Jul; 35(7):565-72
文獻9:黃韻玶(2018),護眼保健素材開發驗證:以小鼠視網膜強光損傷退化模型探討丹參素鈉於改善視覺功能的作用,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所)碩士論文。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丹參萃取物於製備治療或減輕乾眼症的食品之用途及其製備方法,所述丹參萃取物係由丹參莖作為萃取原料,藉由萎凋、發酵、殺青、揉捻、乾燥烘培等製程,使其治療乾眼症之有效活性成分如丹參素、丹參酚酸A及丹參酚酸B更容易釋放,以提高治療、減輕或預防之功效,並提高了丹參莖作為農產品的附加價值與利用率。藉由本發明所提供的製備方法,可有效地利用「丹參莖」作為食品或養生茶原料基材,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本發明所提供的丹參萃取物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丹參莖從丹參採集下來洗淨後,利用萎凋的方式使丹參莖的水分發散。
S2:將萎凋後失去水分的丹參莖充分攪拌潤濕後密封使其進行發酵。
S3:經發酵處理後的丹參莖,使用鍋爐大火高溫將丹參莖炒熟以殺青。
S4:經殺青後的丹參莖,以布包埋丹參莖進行揉捻,將丹參莖的細胞壁揉破,獲得丹參莖茶青。
S5:將丹參莖茶青其放置於自動乾燥機進行低溫烘培,把製作完成的丹參莖茶青水分蒸發,磨(切)成粗粉後即得丹參萃取物。
在步驟S1中,所述萎凋的條件為在溫度10~30℃,較佳為20~25;且每隔20~50分鐘翻動丹參莖並持續1~4小時,較佳為25~40分鐘並持續2~3小時,使萎凋走水均勻,保持丹參莖中的細胞活性和酵素活性,較佳地,使丹參莖的水分萎凋至約15~30%,較佳為20~25%。
在步驟S2中,所述發酵的條件為使用靜置法於溫度15~25℃、40~55%濕度下發酵3~30天;較佳地,發酵溫度為17~22℃、45~50%濕度下發酵5~20天。發酵後,可使所製得的丹參萃取物降低苦澀味、增加風味及香氣。
在步驟S3中,所述殺青的條件為在溫度80~180℃下進行,較佳為90~120℃;藉由高溫破壞丹參莖中酵素活性使其發酵作用停止,並去除新鮮丹參莖中的臭菁味。
在步驟S4中,所述揉捻的時間為3~10分鐘,較佳為5分鐘;丹參莖在揉捻後,可使細胞壁受到破壞,將所包含治療乾眼症的有效活性成分更容易於沖泡時溶解釋放,提高治療效果。
在步驟S5中,所述低溫烘培溫度為40~60℃,較佳為50℃,而烘培時間為8~14小時,較佳為12小時;經過低溫烘培後,可將製作完成的丹參莖茶青水分蒸發,再次提高風味及儲藏性,降低變質機率進而提高產品穩定性。
藉由上述的丹參萃取物製備方法,可使丹參莖中治療、減輕或預防乾眼症的有效活性成分如丹參素、丹參酚酸A、丹參酚酸B於沖泡時的溶出量大幅增加,以提高治療功效;藉由下文所述實施方式中,可清楚了解本案所製備而得知丹參萃取物之具體治療、減輕或預防乾眼症之效果,以及丹參萃取物搭配素材形成之組成物同樣具有相似的護眼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丹參萃取物於製備治療或減輕乾眼症的食品之用途及其製備方法,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藉鑒本文內容,適當改善製程參數實現。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所有類似的可以替換和改動,對本技術領域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他們都被視為包括在本發明內。
本發明的製備方法及用途已經透過較佳實施例進行了論述,本領域技術人員明顯能在不脫離本發明內容、精神和範圍內對本文所述的方法和應用進行改動或適當變更與組合,來實現和應用本發明之技術。
實施例1
丹參萃取物的製備
參照第1圖,首先將丹參莖從丹參採集下來洗淨後,利用萎凋的方式使丹參莖的水分發散(步驟S1),其萎凋的條件為25℃下每隔30分鐘翻動丹參莖並持續2小時,使丹參莖的水分萎凋至約26%。
其次,將萎凋後失去水分的丹參莖充分攪拌潤濕後使其進行發酵(步驟S2),其發酵條件為使用靜置法在20℃、45~48%濕度下發酵5天,使丹參萃取物降低苦澀味、增加風味及香氣。
接著,將經發酵處理後的丹參莖,使用鍋爐大火高溫將丹參莖炒熟以殺青(步驟S3),其殺青條件為在120℃下進行;藉由高溫破壞丹參莖中酵素活性使其發酵作用停止,並去除新鮮丹參莖中的臭菁味。
其後,經殺青後的丹參莖,以布包埋其丹參莖進行揉捻,將其細胞壁揉破,獲得丹參莖茶青(步驟S4),其揉捻時間為5分鐘;丹參莖在揉捻後,可使細胞壁受到破壞,將所包含的護眼有效活性成分更容易於沖泡時溶解釋放,提高護眼效果。
最終,將丹參莖茶青其放置於自動乾燥機低溫烘培,把製作完成的丹參莖茶青水分蒸發,磨(切)成粗粉後即得丹參萃取物(步驟S5),其低溫烘培溫度為50℃,烘培時間為12小時;經過低溫烘培後,可將製作完成的丹參莖茶青水分蒸發,再次提高風味及儲藏性,降低變質機率進而提高產品穩定性。
藉由上述製備方法所獲得之丹參萃取物粗粉,其與直接藉由乾燥處理之丹參莖分別取0.3g於85℃之50ml熱水沖泡後靜置10分鐘,接著取其兩者之沖泡液進行治療乾眼症之活性成分含量分析,其分析結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樣品 檢測項目
丹參酚酸A(mg/kg) 丹參酚酸B(mg/kg) 丹參素(mg/kg)
直接乾燥處理 <166.7 4520 327
萎凋-發酵-殺青-揉捻-乾燥烘培處理 504 7940 761
由表1中可得知,經過本案製備方法所得之丹參萃取物粗粉,與直接乾燥處理的丹參莖相較之下,丹參酚酸A、丹參酚酸B以及丹參素之溶出量均大幅提升。
乾眼症治療效果比較
為確認使用本案製備方法所製得之丹參萃取物的治療效果,以及其搭配同樣具有護眼效果的素材,如:葉用枸杞之所形成之組成物是否有協同作用,以小鼠進行治療效果測試實驗。
實驗小鼠為ICR品系雌性白鼠。購自樂斯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台灣)。小鼠入室週齡為5~6週,實驗小鼠於7~8週齡開始進行實驗,正常成年小鼠重量約30±3g,實驗排除明顯身體虛弱、脫毛以及排除眼部結構不正常等因素,避免影響實驗進行之準確性與變因。
實驗進行15天,實驗之前3天(Day(-3))至第0天(Day0)期間小鼠進行睡眠剝奪環境適應(1小時清醒刺激訓練,adaptation 1 hour/daily)。第1天(Day1)至第10天(Day10)期間投藥組小鼠進行睡眠剝奪誘導(每天休息5小時,19小時清醒刺激,Sleep deprivation 19 hours/daily)。第5天(Day5)至第10天(Day10)進行口服投藥(每次口服0.25ml/隻 × 5次/day = 1.25ml/day/隻),此實驗設計源自於相關衍生產品之後端使用方式的需求(模擬茶包使用);動物實驗投藥方式採經口餵食,以末端為球型的餵食針,置入小鼠食道咽喉部以下,避免藥物被吐出。第0天(Day0)與第10天(Day10)進行眼球表面乾眼指標評估(如淚液膜分析、淚液分泌測試、角膜染色分析等)。所有組別的實驗小鼠分為第11天(Day11)犧牲進行淚腺組織型態分析。用以確認丹參莖和葉用枸杞組合物的熱水提取液對於緩解睡眠剝奪誘導乾眼症狀的效果,其實驗設計如第2圖所示。
第2圖中,分為空白對照組(Blank, Normal control)及睡眠剝奪組(Sleep deprivation, SD);其中,睡眠剝奪組又分為5組;各組所投予的丹參萃取物、枸杞及其組合比例和安慰劑(僅投予水作為載體,以下用Vehicle表示)如下表2所示。
表2
組別(Group) 實驗參數 投予小鼠數量
(1)空白對照組(Normal control) - n=5
(2)SD+Vehicle(水)組 50ml n=5
(3)SD+丹參萃取物 0.3g丹參萃取物,50ml、85℃熱水沖泡後靜置10min n=5
(4)SD+葉用枸杞 0.3g葉用枸杞,50ml、85℃熱水沖泡後靜置10min n=5
(5)SD+丹參萃取物+葉用枸杞 (比例設計1) 0.3g丹參萃取物+0.3g葉用枸杞,50ml、85℃熱水沖泡後靜置10min n=5
(6)SD+丹參萃取物+葉用枸杞 (比例設計2) 0.3g丹參萃取物+0.1g葉用枸杞,50ml、85℃熱水沖泡後靜置10min n=6
每隻小鼠每天口服餵食1.25ml的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丹參萃取物相對使用計算約為0.006g/ml × 1.25ml = 0.0075g),實驗小鼠平均體重約為25g(0.025kg),以體重相對計算,小鼠每公斤體重每天所需求的丹參萃取物為0.3g/kg(0.0075g/0.025kg = 0.3g/kg)。參考小鼠與人體建議劑量之換算,如下表3所示;對照表3之數據可知,小鼠每公斤體重每天所需求的丹參萃取物為0.3g/kg,以60kg體重人體每天需求估計量為(0.3/9.01) × 60 = 1.997g丹參萃取物,而以FDA所提供之換算基準計算,以60kg體重人體每天需求估計量為(0.3/12.3) × 60 = 1.463g丹參萃取物;因此,以兩者不同換算基準做為參考,以60kg體重人體計,丹參萃取物之每日基本需求量粗估約為1.463~1.997g。
0.1g、0.3g、0.6g丹參萃取物,50ml、85℃熱水沖泡後靜置10min。每隻小鼠每天口服餵食1.25ml的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實驗確認對於緩解睡眠剝奪誘導乾眼症狀具有效果。因此,以60kg體重人體進行相對劑量換算,丹參萃取物之每日基本需求量粗估約為0.5~4g。
表3
Figure 02_image001
實施例2
淚液分泌測試
參考第3圖,第3圖為對小鼠餵食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後,其淚液分泌表現量分析圖,分別於第0天(Day0)與第10天(Day10)進行分析。
第3圖(1)為未經睡眠剝奪誘導的空白對照組(Normal control),小鼠淚液表現量維持穩定;第3圖(2)為投予安慰劑(僅投予水),其於睡眠剝奪(SD)誘導後第10天(Day10),小鼠淚液表現量顯著下降;第3圖(3)為投予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其於睡眠剝奪(SD)後第10天(Day10),小鼠淚液表現量維持穩定,未有減少的趨勢;第3圖(4)為投予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其於睡眠剝奪(SD)後第10天(Day10),小鼠淚液表現量顯著下降;第3圖(5)、第3圖(6)為投予不同組合比例的丹參萃取物及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其於睡眠剝奪(SD)誘導後第10天(Day10),小鼠淚液表現量維持穩定,未有減少的趨勢。
由上述結果可知,僅投予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對於睡眠剝奪(SD)所誘導的淚液表現量下降,無顯著的保護效果;而投予不同組合比例的丹參萃取物及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時,依然保有提供增加淚液表現量的功效。熱水提取液處理過程,符合茶包原料設計的雛型。因此,口服僅含有「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0.3g丹參萃取物,50ml、85℃熱水沖泡後靜置10min),即可預防、減輕或改善睡眠剝奪誘導而造成乾眼問題。
實施例3
淚液膜穩定性表現
參考第4圖,第4圖為對小鼠餵食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後,其眼球表面淚液膜示意圖,其第10天(Day10)進行分析。將小鼠麻醉後,眨眼反應後第48秒拍照記錄眼角膜表面淚液膜光圈反射型態;當淚液膜呈現穩定型態時,反射光圈會呈現圓形;當淚液膜品質下降且不穩定時,反射光圈會呈現扭曲變形。
第4圖(1)為未經睡眠剝奪誘導的空白對照組(Normal control),小鼠淚液膜穩定性表現佳,呈現圓形反射光圈;第4圖(2)為投予安慰劑(僅投予水),其於睡眠剝奪(SD)誘導後,小鼠淚液膜反射光圈呈現扭曲變形,反應出淚液膜品質(穩定度)下降;第4圖(3)為投予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其於睡眠剝奪(SD)後,小鼠淚液膜品質可維持穩定的趨勢,反射光圈會呈現圓形;第4圖(4)為投予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其於睡眠剝奪(SD)後,小鼠淚液膜反射光圈呈現扭曲變形,反應出淚液膜品質(穩定度)下降;第4圖(5)、第4圖(6)為投予不同組合比例的丹參萃取物及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其於睡眠剝奪(SD)誘導後,小鼠淚液膜可維持穩定的趨勢,呈現圓形反射光圈。
由上述結果可知,投予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對於睡眠剝奪(SD)所誘導的淚液膜品質(穩定度)無顯著的保護效果;而投予不同組合比例的丹參萃取物及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時,依然保有提供維持淚液膜品質穩定的功效。熱水提取液處理過程,符合茶包原料設計的雛型。因此,口服僅含有「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0.3g丹參萃取物,50ml、85℃熱水沖泡後靜置10min),即可預防或改善睡眠剝奪誘導而造成淚液膜品質下降(穩定度下降)而減輕乾眼問題。
實施例4
角膜染色分析
參考第5圖,第5圖為對小鼠餵食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後,其角膜乾燥性損傷示意圖,其第10天(Day10)進行分析。當角膜表面受損時(乾燥性損傷),會呈現不同程度染色和型態,乾眼問題常造成角膜表面具有點狀染色(乾燥性損傷)。
第5圖(1)為未經睡眠剝奪誘導的空白對照組(Normal control),在小鼠角膜表面沒有顯著的點狀染色被觀察出來;第5圖(2)為投予安慰劑(僅投予水),其於睡眠剝奪(SD)誘導後,在小鼠角膜表面呈現不同程度的點狀藍色染色,此實驗組小鼠除了反應出淚液表現量減少以及淚液膜品質下降外,另已造成角膜表面乾燥性受損,此結果相似於臨床上的乾眼症表徵;第5圖(3)為投予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其於睡眠剝奪(SD)後,小鼠角膜呈現健康狀態,無顯著的點狀染色;第5圖(4)為投予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其於睡眠剝奪(SD)後,小鼠角膜表面呈現不同程度的點狀藍色染色,反應出角膜表面受損;第5圖(5)、第5圖(6)為投予不同組合比例的丹參萃取物及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其於睡眠剝奪(SD)誘導後,小鼠角膜呈現健康狀態,無顯著的點狀染色。
由上述結果可知,投予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對於睡眠剝奪(SD)所誘導的乾眼角膜症狀,具有部分減少眼角膜乾燥性損傷的效果;而投予不同組合比例的丹參萃取物及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時,具有顯著減少眼角膜乾燥性損傷的效果。因此,口服僅含有「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0.3g丹參萃取物,50ml、85℃熱水沖泡後靜置10min),即可預防或改善睡眠剝奪誘導而造成乾眼問題,其相較於僅投予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減少眼角膜乾燥性損傷的效果較佳。
實施例5
角膜乾燥性損傷分級統計分析
參考第6圖,第6圖為對小鼠餵食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後,其角膜乾燥性損傷分級統計分析圖。在第0天(Dayo)與第10天(Day10)進行角膜染色分析(lissamine green staining)評估,並且採取前後差半定量分級統計分析;前後(Day0與Day10)的角膜染色分級評估分數的差值愈大,表示小鼠角膜表面乾燥性受損程度變化愈大。
由第6圖中可看出,於睡眠剝奪(SD)誘導後,投予安慰劑(僅投予水)組及投予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組,兩者的小鼠角膜表面乾燥性受損程度變化幅度大;而投予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組、投予兩不同組合比例的丹參萃取物及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組,三者的小鼠角膜乾燥性損傷分級前後無顯著的差異,表示角膜表面沒有乾燥性損傷的發展。
由上述結果可知,口服僅含有「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0.3g丹參萃取物,50ml、85℃熱水沖泡後靜置10min),即可預防或改善睡眠剝奪誘導而造成乾眼問題,其相較於僅投予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減少眼角膜乾燥性損傷的效果較佳。
實施例6
淚腺組織染色分析
參考第7圖,第7圖為對小鼠餵食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後,其淚腺組織染色分析示意圖。在第11天犧牲小鼠取出淚腺組織,以組織病理染色分析(HE staining)方法觀察淚腺組織受損程度以及淚腺泡細胞(lacrimal gland acini)的型態變化(水腫)。
第7圖(1)為未經睡眠剝奪誘導的空白對照組(Normal control),小鼠淚腺組織的淚腺泡細胞呈現典型正常型態;第7圖(2)為投予安慰劑(僅投予水),其於睡眠剝奪(SD)誘導後,小鼠淚腺泡細胞的細胞質呈現不同程度的空泡化、腫大以及不同程度的退化性損傷;第7圖(3)為投予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其於睡眠剝奪(SD)後,小鼠淚腺組織的淚腺泡細胞維持典型正常型態;第7圖(4)為投予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其於睡眠剝奪(SD)後,小鼠淚腺泡細胞的細胞質呈現不同程度的空泡化、腫大以及不同程度的損傷;第7圖(5)、第7圖(6)為投予不同組合比例的丹參萃取物及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其於睡眠剝奪(SD)誘導後,小鼠淚腺泡細胞維持典型正常型態,無顯著的異常變化。
由上述結果可知,投予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對於睡眠剝奪(SD)所誘導的淚腺組織細胞損傷退化,無顯著的預防保護功效;而投予不同組合比例的丹參萃取物及葉用枸杞的熱水提取液時,依然保有提供保護淚腺泡細胞的功效,維持典型正常型態減少退化性損傷發生。因此,口服僅含有「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0.3g丹參萃取物,50ml、85℃熱水沖泡後靜置10min),即可預防或改善睡眠剝奪誘導而造成乾眼問題。
由上述實施例之數據顯示,經過本案製備方法所得之丹參萃取物粗粉,與直接乾燥處理的丹參莖相較之下,丹參酚酸A、丹參酚酸B以及丹參素之溶出量均大幅提升,且單獨使用即可達到預防或緩解乾眼症之效果;故,本案所製得之丹參萃取物可單獨使用或搭配其他素材使用。此外,使原作為農業廢棄物的丹參莖能發揮其附加價值與利用率。
雖然本發明已藉由實施例說明,但就各種形式及細節變化,一般對此領域之通常知識者而言係顯而易見,其均未脫離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之定義及範圍;此外,依據本發明的教導可以作許多修改,以適合特定情況或材料,而不偏離本發明實質範圍。因此,本發明不局限於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模式之特定示例性實施方式,而是本發明將包括落入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內的所有實施方式。
S1~S5:步驟
第1圖為本發明丹參萃取物的製備流程示意圖; 第2圖為對小鼠進行睡眠剝奪(不足)誘導乾眼症的實驗流程示意圖; 第3圖為對小鼠餵食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後,其淚液分泌表現量分析圖; 第4圖為對小鼠餵食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後,其眼球表面淚液膜示意圖; 第5圖為對小鼠餵食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後,其角膜乾燥性損傷示意圖; 第6圖為對小鼠餵食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後,其角膜乾燥性損傷分級統計分析圖; 第7圖為對小鼠餵食丹參萃取物的熱水提取液後,其淚腺組織染色分析示意圖。
S1~S5:步驟

Claims (9)

  1. 一種丹參萃取物的製備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將丹參莖從丹參採集下來洗淨後,利用萎凋的方式使該丹參莖的水分發散;將該萎凋後失去水分的該丹參莖充分攪拌潤濕後密封使其進行發酵;經該發酵處理後的該丹參莖,使用鍋爐大火高溫將該丹參莖炒熟以殺青;經該殺青後的該丹參莖,以布包埋該丹參莖進行揉捻,將該丹參莖的細胞壁揉破,獲得丹參莖茶青;將該丹參莖茶青其放置於自動乾燥機進行低溫烘培,把該丹參莖茶青水分蒸發,磨成粗粉後即得丹參萃取物,其中該丹參萃取物經85℃熱水沖泡後所得之沖泡液中包含:丹參酚酸A、丹參酚酸B以及丹參素。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備方法,其中,該萎凋的條件為在溫度20~30℃,且每隔20~50分鐘翻動該丹參莖並持續1~4小時。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備方法,其中,該發酵的條件為使用靜置法於溫度15~25℃、40~55%濕度下發酵3~30天。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備方法,其中,該殺青的條件為在溫度80~180℃下進行。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備方法,其中,該揉捻的時間為3~10分鐘。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備方法,其中,該低溫烘培的溫度為 40~60℃,烘培時間為8~14小時。
  7. 一種丹參萃取物於製備治療或減輕乾眼症的食品之用途,其中,該丹參萃取物係使用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6中任一項所述之製備方法所製得。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用途,其中,該丹參萃取物有效之每日基本需求量,若以60kg體重人體相對需求為0.5~4g。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用途,其中,該丹參萃取物係可單獨使用或搭配其他素材使用。
TW109144576A 2020-12-16 2020-12-16 丹參萃取物於製備治療或減輕乾眼症的食品之用途及其製備方法 TWI7631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4576A TWI763189B (zh) 2020-12-16 2020-12-16 丹參萃取物於製備治療或減輕乾眼症的食品之用途及其製備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4576A TWI763189B (zh) 2020-12-16 2020-12-16 丹參萃取物於製備治療或減輕乾眼症的食品之用途及其製備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3189B true TWI763189B (zh) 2022-05-01
TW202224696A TW202224696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593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4576A TWI763189B (zh) 2020-12-16 2020-12-16 丹參萃取物於製備治療或減輕乾眼症的食品之用途及其製備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6318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5100A (zh) * 2016-01-11 2016-05-04 泰山医学院 一种丹参茎叶中丹酚酸类成分的提取方法
CN107174598A (zh) * 2017-06-19 2017-09-19 泰山医学院 一种丹参地上茎叶部分综合利用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5100A (zh) * 2016-01-11 2016-05-04 泰山医学院 一种丹参茎叶中丹酚酸类成分的提取方法
CN107174598A (zh) * 2017-06-19 2017-09-19 泰山医学院 一种丹参地上茎叶部分综合利用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網路文獻韕PLoS ONE 8(3): e57955. doi:10.1371/journal.pone.0057955; Published March 7, 2013韕000韕 韕 韕000韕000韕 韕00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4696A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80894B1 (ko) 혼합 생약제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숙취해소, 피로회복 및 면역력 증강용 식품 조성물
CN104920772A (zh) 一种防蛀牙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9720A (zh) 一种清咽利喉和润肺清火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318B (zh) 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86106A (zh) 一种用于肝肾阴虚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4274600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
TWI763189B (zh) 丹參萃取物於製備治療或減輕乾眼症的食品之用途及其製備方法
CN105056096A (zh) 补肾活血通络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4868A (zh) 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27702A (zh) 一种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5143B (zh)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882332B (zh) 一种抑菌、抗炎、抗过敏的鼻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5495466B2 (ja) 血液循環改善剤
CN104524104B (zh) 一种三七睡舒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20911B (zh) 用于治疗角结膜干燥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0280A (zh) 一种治疗视网膜病变及弱视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2794A (zh) 一种治疗肺阴不足型干眼症的中药制剂
CN102940753A (zh) 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丸及制备方法
CN107753589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15779047A (zh) 一种用于缓解干眼症和视疲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7246A (zh) 一种防治麻疹的抑菌组合物及制法
CN113350402A (zh) 改善尿急、尿频、尿不尽综合征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
CN116570665A (zh) 一种眼部熏蒸组合物、熏蒸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0236848A (ja) β−ヘキソサミニダーゼ遊離抑制剤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抗炎症用食品
CN104491013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过敏性结膜炎药物中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