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4555B - 濺鍍靶的製造方法及濺鍍靶 - Google Patents
濺鍍靶的製造方法及濺鍍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44555B TWI744555B TW107133941A TW107133941A TWI744555B TW I744555 B TWI744555 B TW I744555B TW 107133941 A TW107133941 A TW 107133941A TW 107133941 A TW107133941 A TW 107133941A TW I744555 B TWI744555 B TW I74455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arget
- sputtering
- particle size
- stage
- less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9/00—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olish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ools made of soft or flexible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solid or liquid polishing agents
- B24B29/02—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olish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ools made of soft or flexible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solid or liquid polishing agents designed for particular workpiec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34—Sputtering
- C23C14/3407—Cathode assembly for sputtering apparatus, e.g. Target
- C23C14/3414—Metallurgical or chemical aspects of target preparation, e.g. 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1/00—Processes of grinding or polishing; Use of auxiliary equipment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process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2—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coated
- C23C14/028—Physical treatment to alter the texture of the substrate surface, e.g. grinding, polish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6—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material
- C23C14/14—Metallic material, boron or silic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製造一種不易產生異常放電的濺鍍靶。一種濺鍍靶的製造方法,其使用粒度號互不相同的多個研磨材自小的粒度號至大的粒度號依次對維氏硬度為100以下且包括金屬的靶材的濺鍍面進行多級研磨。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濺鍍靶的製造方法及濺鍍靶。
近年來,作為可均勻地大面積成膜的方法,濺鍍得到使用。濺鍍是構成液晶顯示器、有機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ce,EL)顯示器等的薄膜或光記錄領域、半導體領域中的配線膜等的製作的主流。於濺鍍中,使用被稱為濺鍍靶的、被加工成板狀或圓板狀的形狀的材料。
先前,濺鍍靶是藉由將形成薄膜的材料製成板狀,並加熱後貼附於被稱為背板(backing plate)的金屬板上來製造。將所述步驟稱為接合(bonding)步驟,例如日本專利特開2011-252223(專利文獻1)中有所記載。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1-252223號公報
然而,於如先前般藉由加熱條件而接合的靶材中,有時會於靶材表面形成厚的氧化層。作為用以除去或減少所述氧化層
的方法,考慮研磨,但已知:實際上,藉由研磨去除了氧化層的靶材有於其表面產生大的凹凸、並於濺鍍過程中產生異常放電之虞。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所述課題而成,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易產生異常放電的濺鍍靶。
為了解決所述課題,本發明的濺鍍靶的製造方法使用粒度號(粒度)互不相同的多個研磨材自小的粒度號至大的粒度號依次對維氏硬度(HV)為100以下且包括金屬的靶材的濺鍍面進行多級研磨。
根據本發明的製造方法,藉由使用粒度號互不相同的多個研磨材對HV為100以下且包括金屬的靶材的濺鍍面進行多級研磨的方法來製造濺鍍靶,藉此可減少靶材的濺鍍面的表面凹凸,並以短時間獲得不易產生異常放電的濺鍍靶。
而且,於一實施方式的濺鍍靶的製造方法中,於所述多級研磨中的連續的兩個階段中,後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大於前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的1.0倍且不足2.5倍。
根據所述實施方式的製造方法,於多級研磨中的連續的兩個階段中,後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大於前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的1.0倍且不足2.5倍,藉此,可自前一階段已結束的表面的狀態下,藉由後一階段有效果地減少表面
凹凸。進而,根據所述實施方式的製造方法,可自前一階段已結束的表面的狀態下,亦藉由後一階段有效果地減少表面凹凸的不均(標準偏差)。
而且,於一實施方式的濺鍍靶的製造方法中,所述多級研磨中的最後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為最後的階段的前一個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的1.7倍以下。
根據所述實施方式的製造方法,多級研磨中的最後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為最後的階段的前一個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的1.7倍以下,藉此,可自最後的階段的前一個階段已結束的表面的狀態下,藉由最後的階段有效果地減少表面凹凸。進而,根據所述實施方式的製造方法,可自最後的階段的前一個階段已結束的表面的狀態下,亦藉由最後的階段有效果地減少表面凹凸的不均(標準偏差)。
而且,於一實施方式的濺鍍靶的製造方法中,所述多級研磨中的最初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大於#320。
根據所述實施方式的製造方法,多級研磨中的最初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大於#320,藉此,可於不顯著加大靶材表面的表面凹凸或損傷靶材表面的情況下,除去由於接合作業而形成的靶材表面的氧化物層,所以可藉由後一階段所使用的研磨材有效果地減少表面凹凸。
而且,於一實施方式的濺鍍靶的製造方法中,所述多級研磨中的最後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為#800以上且
#1500以下。
根據所述實施方式的製造方法,多級研磨中的最後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為#800以上且#1500以下,藉此可減少靶材表面的表面凹凸,並可有效果地抑制所製造的濺鍍靶中的異常放電的產生。進而,根據所述實施方式的製造方法,最後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非常大,藉此亦可有效果地減少表面凹凸的不均(標準偏差)。
而且,於一實施方式的濺鍍靶的製造方法中,構成所述靶材的所述金屬為Al或Al合金。
根據所述實施方式的製造方法,提供一種具有表面凹凸得到有效果的減少的、包含Al或Al合金的靶材的濺鍍靶。
而且,於一實施方式的濺鍍靶的製造方法中,構成所述靶材的所述金屬為Cu或Cu合金。
根據所述實施方式的製造方法,提供一種具有表面凹凸得到有效果的減少的、包含Cu或Cu合金的靶材的濺鍍靶。
而且,藉由一實施方式的濺鍍靶的製造方法而提供的濺鍍靶具有包括金屬的靶材,於靶材的濺鍍面以多個測定點進行測定而得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為0.5μm以下,以多個測定點進行測定而得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標準偏差σ為0.1μm以下。
所述濺鍍靶中,於靶材的濺鍍面以多個測定點進行測定而得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為0.5μm以下,以多個測定點
進行測定而得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標準偏差σ為0.1μm以下,藉此,表面凹凸及其不均減少,從而可有效果地抑制異常放電的產生。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不易產生異常放電的濺鍍靶。
1:濺鍍靶
2:靶材
3:濺鍍面
4:研磨材
6:背板
A:箭頭
S1、S2、S3:區域
圖1是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濺鍍靶的自上方觀察的透視圖。
圖2A是對濺鍍靶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的說明圖。
圖2B是對濺鍍靶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的說明圖。
圖3是表示為了算出濺鍍面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而方便起見分割的濺鍍面的平面概略圖。
本案發明者鑒於所述課題,對藉由研磨除去了氧化層的濺鍍靶產生異常放電的原因進行了研究,明確了:於靶材的硬度不足夠高的情況下(維氏硬度(HV)為100以下),若為了除去氧化層而利用研磨顆粒大(小的粒度號)的研磨材進行研磨,則會於靶材表面形成導致異常放電的大的表面凹凸,從而即使花費大量的時間亦無法充分除去。並且,由於所述表面凹凸而產生異常放電。另一方面,嘗試利用研磨顆粒細(大的粒度號)的研磨材進行氧化層的除去、減少,結果為了除去厚的氧化層而花費了
大量時間。於本發明所屬的技術領域中,研磨材中所使用的研磨顆粒的大小是藉由用作粒度號的數字而表現,粒度號的數字越大研磨顆粒越小,粒度號的數字越小研磨顆粒越大。
因此,本案發明者尋求一種能夠解決既除去或減少硬度不足夠高的靶材的氧化層又提供不易產生異常放電的濺鍍靶這一課題的方法,結果發現可藉由使用自小的粒度號至大的粒度號依次進行多級研磨的方法來解決。
以下,藉由圖示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濺鍍靶的自上方觀察的透視圖。圖2A及圖2B是對濺鍍靶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3是表示為了算出濺鍍面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而方便起見分割的濺鍍面的平面概略圖。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濺鍍靶1具有靶材2及接合於靶材2的下表面的背板6。靶材2形成為長條狀的板狀。濺鍍面3包括具有短邊方向及長邊方向的上表面。靶材2的尺寸並無特別限制,短邊方向的長度例如為100mm~2000mm,較佳為150mm~1500mm,更佳為200mm~1000mm。而且,長邊方向的長度例如為100mm~4000mm,較佳為300mm~3500mm,更佳為450mm~3000mm。另外,長邊方向的長度與短邊方向的長度既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背板6的短邊及長邊的長度並無特別限定,既可以較靶材2長,而且亦可以如圖1中所示的短邊般為相同長度。
而且,亦可形成為具有包括較靶材2的短邊及長邊稍短的短邊及長邊的上表面的長條狀的板狀。尤其是若為長邊方向的長度為1000mm~3500mm、短邊方向的長度為180mm~1900mm般的平板顯示器用的大小的大靶材,則尤為難以減小表面凹凸及其不均(標準偏差),所以可適宜地應用本案發明。
另外,濺鍍靶1亦可形成為圓板狀。此時,靶材2形成為圓板狀。於將靶材2形成為圓板狀的情況下,尺寸並無特別限制,其直徑例如可為100mm~600mm,較佳為250mm~500mm,更佳為300mm~450mm。而且,背板6可形成為具有圓形的上表面的圓板狀,所述圓形的上表面具有較靶材2的上表面大或相同或者稍小的直徑。而且,濺鍍面3具有圓形。
而且,於另一實施方式中,濺鍍靶為圓筒形,並包括圓筒形的靶材及插入至所述靶材的內部的圓筒形的背管(backing tube),或者包括圓筒形的靶材及安裝於其兩端的凸緣或蓋(cap)構件或接頭(adapter)構件。於為圓筒形的靶的情況下,圓筒的外周部成為濺鍍面。於濺鍍靶形成為圓筒形的情況下,對靶材的尺寸並無特別限制,其軸向的長度例如可為500mm~4000mm,較佳為1000mm~3600mm,更佳為2000mm~3000mm,進而更佳為2200mm~2700mm。靶材的內徑可為70mm~250mm,較佳為100mm~200mm,更佳為110mm~150mm,靶材的外徑可為120mm~300mm,較佳為150mm~190mm,更佳為160mm~175mm。尤其若為軸向的長度1700mm~3500mm的大小的大
的平板顯示器用的靶材,則難以減小表面凹凸及其不均(標準偏差),所以可適宜地應用本案發明。
於濺鍍時,離子化的惰性氣體衝撞靶材2的濺鍍面3。自衝撞有離子化的惰性氣體的濺鍍面3會叩擊出靶材2中所含的靶原子。所述叩擊出的靶原子堆積於與濺鍍面3相向配置的基板上,於所述基板上形成薄膜。若表面的凹凸大,則尤其於凸部的前端於濺鍍過程中容易產生電荷的偏移,所以變得容易引起異常放電。而且,於表面粗糙度的不均大的情況下,因於靶材2的濺鍍面3的一部分存在凹凸大的部位,所以由於所述原因,變得容易產生異常放電。尤其於熔點低的金屬中,由於異常放電的產生,產生自靶表面飛出熔融的靶材而數μm的大小的粒子附著於基板上的「飛濺(splash)」,所以成為更顯著的問題。而且,本案的靶材2的濺鍍面3為經研磨的面(研磨面),所以與藉由噴砂(blasting)處理或利用酸‧鹼的蝕刻處理來進行氧化層的除去的情況相比,於除去大的表面凹凸的同時,容易具有前端尖起的凸部。藉此,於濺鍍面3殘存微細的凹凸,所以可於施加了高電壓時或濺鍍初始階段進行穩定的濺鍍。
其次,針對濺鍍靶1的製造方法進行詳細的說明。首先,如圖2A所示,準備維氏硬度(HV)為100以下且包括金屬的靶材2,所述靶材2是利用壓延法、鍛造法、擠出法等將利用溶解鑄造法、噴射成形(spray forming)法、粉末冶金法等製作的金屬塊形成為板狀所得。具體而言,準備HV為100以下且包括金屬的
靶材2及對該靶材2進行固定的背板6。靶材2較佳為成為濺鍍面的面平滑,利用銑刀(fraise)、車床等的機械加工或利用研削盤的研削加工可於不使靶材2的維氏硬度(HV)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使成為濺鍍面的面平滑化,所以較佳。維氏硬度(HV)可藉由維氏硬度試驗(日本工業標準(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JIS)Z2244:2003)來確認。
而且,於準備靶材2的步驟中,既可以使用購入的被加工為規定的尺寸的、維氏硬度(HV)為100以下且包括金屬的靶材2,亦可將自濺鍍靶1的製造步驟中與背板6的接合產生了異常,不符合產品規格(spec)的濺鍍靶拆取背板進而除去接合材而得者作為靶材2。
而且,對靶材2的具體的製造方法的一例進行說明。關於壓延,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2010-132942號公報或WO2011/034127中有所記載;關於擠出,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2008-156694號公報中有所記載;關於鍛造,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2017-150015號公報或日本專利特開2001-240949號公報中有所記載。而且,於鋁技術手冊(輕金屬協會鋁技術手冊編輯委員會編輯,卡洛斯(kallos)出版,新版,1996年11月18日發行)中有所記載。
其次,將靶材2固定於背板6。具體而言,進行將靶材2與背板6予以接合的接合。接合的溫度依存於接合方法、所使用的靶材2以及構成背板6的材料的種類而可多種多樣,例如,於藉由包括銦、錫或該些合金的接合材來接合(焊接)利用高純度
Al(純度99.99%~99.999%)製成的靶材2與利用無氧銅(純度99.99%)製成的背板6的情況下,較佳為於150℃以上且300℃以下的溫度來實施。作為接合方法,亦可利用使用熱壓(hot press)或熱均壓法的擴散接合方法。而且,於靶材2為圓板狀的情況下,亦可使用主要由用以配置靶材2的圓環部構成的支撐構件。所述支撐構件較佳為具有使向濺鍍裝置的固定成為可能的凸緣(flange)部。靶材2可藉由鎢極鈍氣熔接(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TIG熔接)或電子束熔接(Electron Beam welding,EB熔接)安裝於所述圓環狀的支撐構件。於所述熔接步驟中,亦會於靶表面形成厚的氧化層,從而有時為了除去或減少所述氧化層而實施研磨。
其次,如圖2B所示,使用粒度號彼此不同的多個研磨材自小的粒度號至大的粒度號依次對靶材2的濺鍍面3進行多級研磨。具體而言,於進行兩級研磨的情況下,於第一級的研磨中,沿著靶材2的長邊方向(箭頭A的方向)使研磨材4一面研磨一面移動。而且,於第二級的研磨中,使用具有較第一級的研磨材4的粒度號大的粒度號的研磨材,以與第一級同樣的方式進行研磨。另外,於進行三級以上的研磨的情況下,與前一級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相比,加大後一級的研磨材的粒度號來進行研磨。於沿著長邊方向進行研磨時,既可使研磨材4上下移動、左右移動,亦可使其旋轉移動。研磨的方向並不限定於長邊方向,亦可於其他方向進行研磨。
作為研磨材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於紙或纖維基材塗佈有研磨顆粒的研磨材,尤其是較佳為使用思高布萊特(Scotch Brite)(3M日本(3M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或科馬隆(kenmaron)(三共理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使研磨顆粒含浸於尼龍等合成纖維的不織布中的研磨材。藉由使用不織布等氣孔率高且具有彈性的基材的研磨材,可防止自研磨材脫落的研磨顆粒引起的傷痕的產生,而且易於適應研磨面,從而易於抑制研磨的不均。而且,對於研磨顆粒並無特別限制,只要針對靶材的材質選擇具有充分的研磨力、硬度的研磨顆粒即可,於靶材為Al或Cu的情況下,例如可使用SiC或氧化鋁。另外,於本發明中,研磨材的研磨顆粒的粒度分佈及粒度號(粒度)的相關內容是依據JIS R 6001。研磨較佳為一面藉由抽吸或排氣以及吹氣(air blow)將研磨屑或脫落的研磨顆粒去除一面進行。藉此,可於不使研磨屑、脫落的研磨顆粒殘存於研磨面的情況下對靶材2進行研磨,所以可進一步防止產生深的傷痕或研磨面的粗糙,並進一步提升濺鍍面3的表面粗糙度的均勻性。藉由抽吸進行的研磨屑或脫落的研磨顆粒的除去,可藉由於集塵機中或集塵機附近實施或者使用帶集塵機構的研磨機來進行。
另外,研磨除了手工作業,亦可使用安裝有研磨材的研磨機來進行。作為研磨機較佳為使用軌道式砂磨機(Orbital sander),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使用小角度砂磨機(mini angle sander)、盤式研磨機(Disc grinder)、帶式砂磨機(belt sander)
等任意的研磨機。
其次,進行研磨後的表面的清洗。表面的清洗較佳為藉由吹氣及利用醇(alcohol)進行的擦拭來進行。用於擦拭的溶媒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乙醇、甲醇、異丙醇、丙酮、己烷、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有機溶劑或市售的清洗劑等。藉此,製造圖1所示的濺鍍靶1。
另外,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亦可包括所述步驟之外的任意的步驟。例如亦可於接合步驟與研磨步驟之間包括用以確認靶材2與背板6的接合率的超音波探傷檢查(UT檢查)步驟或背板6的研磨步驟等。
根據所述製造方法,使用粒度號互不相同的多個研磨材自小的粒度號至大的粒度號依次對硬度不足夠高(維氏硬度(HV)為100以下)的靶材2的濺鍍面3進行多級研磨,所以藉由小的粒度號於短時間內除去、減少靶材2的表面的氧化層,隨著推進至大的粒度號,靶材2的表面的表面凹凸得到減少,獲得不易產生異常放電的濺鍍靶1。
與此相對,於對硬度不足夠高(維氏硬度(HV)為100以下)的靶材2進行一級研磨的情況下,針對具有各種硬度的靶材2的各者尋找可獲得所述效果的粒度號是非常困難的。此時,若研磨顆粒過大(粒度號過小),則雖能夠除去或減少氧化層,但於靶材2產生可導致異常放電的表面凹凸。認為其原因在於:靶材2柔軟,所以研磨材粗的紋理容易轉印至靶材2的表面。而且,
若研磨顆粒過細(粒度號過大),則為了獲取規定的表面形狀,研磨非常花費時間。
多級研磨較佳為以於連續的兩個階段中,後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大於前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的1.0倍(較佳為1.3倍)且不足2.5倍(較佳為2.1倍)的方式來進行。藉由於連續的兩個階段中使用所述粒度號,成為使用較前一階段紋理細且不過粗的研磨材,從而能夠以接下來的粒度號有意識地減小前一粒度號造成的傷痕,所以可減少濺鍍面3的表面凹凸。
多級研磨較佳為以最後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為最後的階段的前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的1.7倍以下,較佳為1.6倍以下的方式進行。藉由使用所述粒度號,可利用最後的階段來有意識地減小最後的階段的前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造成的傷痕,所以可減少濺鍍面3的表面凹凸。
多級研磨中,最初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通常可使用#100以上,較佳為以成為較佳為#280以上,更佳為#320以上且#1200以下,尤佳為#360以上且#800以下,進而更佳為#500以上且#700以下的方式進行。藉由最初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大於#320,可防止對靶材2的濺鍍面3造成於後續階段無法改善的程度的損傷。
多級研磨中,較佳為最後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為#800以上且#1500以下。由於最後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
材的粒度號為#800以上且#1500以下,所以是藉由粒度足夠細的研磨材進行研磨精加工,從而可將靶材2的濺鍍面3的表面凹凸充分減少至有效果地減少異常放電的產生的程度,並可製造於濺鍍中不易產生異常放電的濺鍍靶1。
而且,各階段下的研磨時間只要對於對濺鍍面3整體實施研磨而言足夠即可,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研磨至研磨面成為一致的外觀為止。於靶材2為鋁的情況下,例如較佳為研磨50s/m2以上,較佳為100s/m2以上。
為了對藉由所述步驟而製造的濺鍍靶1進行評價,方便起見對所製造的濺鍍靶1的濺鍍面3進行分割。關於分割,例如於靶材2的濺鍍面3為長方形的情況下,以至少於靶材2的長邊方向將靶材2的濺鍍面3均等分為多個區域的方式進行。例如,於如圖3所示將靶材2的濺鍍面3分割為三份的情況下,畫影線(hatching)的部分所示的區域S1、區域S2及區域S3的面積實質上相等。濺鍍靶1的評價如下進行,即:例如藉由接觸式表面粗糙計對如上所述般分割的各區域的表面的粗糙度的尺度即算術平均粗糙度Ra進行測定,並算出所測定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及標準偏差σ。表面粗糙度的測定較佳為於所述經分割的區域的中心進行測定。本說明書中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是對自藉由接觸式表面粗糙計得出的測定曲線上的任意的點的高度減去測定曲線上的所有的點的平均的高度而得的值(偏差Yi)的絕對值進行合計並平均的值,藉由以下的式表示:
藉由所述方法而製造的圖1所示的濺鍍靶1中,濺鍍面3的多個(對面內3點~6點左右進行測定)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為0.8μm以下,較佳為0.6μm以下,更佳為0.5μm以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的下限值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0.01μm以上,更佳為0.05μm以上,尤佳為0.08μm以上,特佳為0.1μm以上。當濺鍍面3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為所述下限以上時,濺鍍靶1的濺鍍面3殘留有由於微細的機械加工痕(研磨痕)導致的凹凸,從而濺鍍初始階段的濺鍍容易穩定。而且,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標準偏差σ為0.2μm以下,較佳為0.15μm以下,更佳為0.1μm以下,尤佳為0.08μm以下,進而,與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之比(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標準偏差σ/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較佳為0.3以下,更佳為0.2以下,尤佳為0.15以下。作為使所製造的濺鍍靶1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標準偏差σ及Ra的標準偏差σ/Ra的平均值為較佳的範圍(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0.5μm以下,標準偏差σ:0.1μm以下,Ra的標準偏差σ/Ra的平均值:0.2以下)的具體的方法,是以於連續的兩個階段中,後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大於前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
號的1.0倍且不足2.5倍的方式來進行研磨。此處,最初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較佳為大於#320。而且,最後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為#800以上且#1500以下。而且,最後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為最後的階段的前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的1.7倍以下。藉由此種方法所獲得的濺鍍靶1即便於與背板或支撐構件接合後,濺鍍面3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亦為0.5μm以下而充分地小,所以表面凹凸少,不易產生異常放電。而且,濺鍍面3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標準偏差σ為0.1μm以下、Ra的標準偏差σ/Ra的平均值為0.2以下而充分地小,且濺鍍面3的表面的狀態一致,所以不易產生局部的帶電,從而不易產生異常放電。進而,亦可有效果地抑制濺鍍初期的強電弧(hard arc)的產生。
於藉由所述方法所製造的圖1所示的濺鍍靶1中,只要靶材2的材料即金屬的維氏硬度為100以下,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Cu(無氧銅)的硬度為90以下、Al-0.5重量%Cu合金的硬度為30以下、或者純Al的硬度為20以下的硬度。
靶材2的材料只要為具有所述般的HV者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Al、Cu及包含該些的金屬等。就發揮本案的效果的觀點而言,靶材2的維氏硬度較佳為95以下,更佳為60以下,尤佳為50以下,進而尤佳為40以下,特佳為30以下。較佳為對背板6使用具有較靶材2的硬度大的硬度的金屬,例如可使用Cu、Cu合金、Al合金、Ti等。
於所述內容中對平板型的濺鍍靶進行了說明,關於圓筒形的濺鍍靶,亦可藉由同樣的方法製造於濺鍍中不易產生異常放電的濺鍍靶。以下,對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圓筒形的濺鍍靶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準備維氏硬度(HV)為100以下且包括金屬的圓筒形的靶材。圓筒形的靶材可藉由擠出法等自利用溶解鑄造法、噴射成形法、粉末冶金法等製作的金屬塊而成形。靶材較佳為成為濺鍍面的外周面不具有形變,利用車床的機械加工或利用研削盤的研削加工可於不使靶材的維氏硬度(HV)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自成為濺鍍面的外周面消除形變,所以較佳。於為使用背管的濺鍍靶的情況下,將靶材接合於背管。接合的溫度依存於接合方法、所使用的靶材以及構成背管的材料的種類而可多種多樣,例如,於藉由包括銦、錫或該些合金的接合材來接合(焊接)利用高純度Al(純度99.99%~99.999%)製成的靶材及利用SUS 304製成的背管的情況下,較佳為於150℃以上且300℃以下的溫度來實施。
而且,於準備圓筒形的靶材的步驟中,既可以使用購入的被加工為規定的尺寸的、維氏硬度(HV)為100以下且包括金屬的圓筒形的靶材,亦可將自圓筒形的濺鍍靶的製造步驟中與背管的接合產生了異常,不符合產品規格的圓筒形的濺鍍靶拆取背管進而除去接合材而得者作為圓筒形的靶材。
而且,對圓筒形的靶材的具體的製造方法的一例進行說明。關於擠出法,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2013-185238號公報或日本專
利特開2009-90637號公報中有所記載。而且,於鋁技術手冊(輕金屬協會鋁技術手冊編輯委員會編輯,卡洛斯(kallos)出版,新版,1996年11月18日發行)中有所記載。
而且,於為安裝凸緣或蓋構件的濺鍍靶的情況下,藉由TIG熔接(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或EB熔接(Electron Beam welding)將蓋或凸緣安裝於靶材的兩端。於所述熔接步驟中,亦會於靶表面形成厚的氧化層,從而有時為了除去或減少所述氧化層而實施研磨。
關於研磨步驟、研磨後的表面的清洗步驟、其他任意的步驟,能夠以與板狀的靶時同樣的方式實施。關於研磨步驟,可使用對紙或纖維基材塗佈有研磨顆粒的研磨材,並與板狀的靶時同樣地手工作業或使用研磨機來實施。使用粒度號互不相同的多個研磨材,自小的粒度號至大的粒度號依次對靶材的濺鍍面進行多級研磨。具體而言,沿著圓筒形的靶材的軸向使研磨材一面研磨一面移動。此時,既可一面使靶材旋轉一面使研磨材移動,亦可於固定著靶材的狀態下使研磨材移動。而且,進行研磨時,靶材的軸向既可成為水平,亦可相對於地面垂直。進而,亦能夠以易於進行研磨的角度傾斜。而且,於第二級的研磨中,使用具有較第一級的研磨材的粒度號大的粒度號的研磨材,與第一級同樣地進行研磨。另外,於進行三級以上的研磨的情況下,與前一級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相比,加大後一級的研磨材的粒度號來進行研磨。沿著軸向進行研磨時,既可使研磨材上下移動,亦可使其左
右移動,亦可使其旋轉移動。研磨的方向並不限定於軸向,亦可於其他方向進行研磨。
對藉由所述步驟而製造的圓筒形濺鍍靶的表面粗糙度的評價較佳為與板狀的靶時同樣地,於靶材的長度方向上將濺鍍面方便起見分為多個區域,並於所述經分割的區域的中心進行測定。藉由所述方法製造的圓筒形濺鍍靶中,濺鍍面的多個(對面內3點~6點左右進行測定)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為0.8μm以下,較佳為0.6μm以下,更佳為0.5μm以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的下限值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0.01μm以上,更佳為0.05μm以上,尤佳為0.08μm以上,特佳為0.1μm以上。當濺鍍面3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為所述下限以上時,濺鍍靶1的濺鍍面3殘留有由於微細的機械加工痕(研磨痕)導致的凹凸,從而濺鍍初始階段的濺鍍容易穩定。而且,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標準偏差σ為0.2μm以下,較佳為0.15μm以下,更佳為0.1μm以下,尤佳為0.08μm以下,進而,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標準偏差σ與Ra的平均值之比(Ra的標準偏差σ/Ra的平均值)為0.3以下,較佳為0.2以下,更佳為0.15以下。作為使所製造的圓筒形濺鍍靶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及標準偏差σ為較佳的範圍(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0.5μm以下,標準偏差σ:0.1μm以下,Ra的標準偏差σ/Ra的平均值:0.2以下)的具體的方法,是以於連續的兩個階段中,後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大於前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的1.0
倍且不足2.5倍的方式來進行研磨。此處,最初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較佳為大於#320。而且,最後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較佳為#800以上且#1500以下。而且,最後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較佳為最後的階段的前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的1.7倍以下。藉由此種方法所獲得的濺鍍靶1即便於與背管或凸緣、蓋構件接合後,濺鍍面3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亦為0.5μm以下而充分地小,所以表面凹凸少,不易產生異常放電。而且,濺鍍面3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標準偏差σ為0.1μm以下、Ra的標準偏差σ/Ra的平均值為0.2以下而充分地小,且濺鍍面3的表面的狀態一致,所以不易產生局部的帶電,從而不易產生異常放電。
(實施例1~實施例7)
準備維氏硬度為16的純度99.999%的高純度Al製的壓延板,利用門型切削機(machining center)進行切削加工,藉此製作了300mm×350mm×16mm的靶材2。關於維氏硬度,自與靶材2相同的高純度Al製的壓延板製作50mm×50mm×16mm的測定用樣品,並使用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微小硬度計HMV-2TADW於試驗力9.807N、試驗力保持時間15s的條件下形成壓痕,之後基於JIS Z2244:2003進行了測定。對靶材2的濺鍍面以成為平坦的面的方式實施了銑削加工。如圖3所示,方便起見將濺鍍面3分割為三個區域,於各區域的中心使用三豐(Mitutoy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小型表面粗糙度計薩福泰斯特
(Surftest)SJ-301基於JIS B0601 2001對算術平均粗糙度Ra進行了測定,結果,濺鍍面3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為0.32μm。將切削加工後的靶材2與包括純度99.99%的無氧銅的背板6於200℃下焊接(solder-bonding),形成了濺鍍靶1。對所形成的濺鍍靶1進行UT檢查,之後藉由科馬隆(kenmaron)對背板6進行了研磨。
其次,使用粒度號互不相同的多個研磨材自小的粒度號至大的粒度號依次對靶材2的濺鍍面3進行了多級研磨。研磨是使用安裝有各種粒度號(粒度)的科馬隆(kenmaron)(三共理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軌道式砂磨機(SV12SG,日立工機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來進行,並藉由一面將搖動的研磨材按至靶材2的濺鍍面3一面使所述研磨材移動來進行。此時,研磨是於集塵機之中進行,藉此一面清除研磨屑一面進行研磨。進行各階段的研磨直至濺鍍面的外觀成為一致。研磨後,對靶材2的濺鍍面3進行吹氣,並進行了乙醇擦拭。繼而,與研磨前同樣地,方便起見將濺鍍面3分割為三個區域,於各區域的中心測定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參數,算出了濺鍍面3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的平均值及標準偏差σ。將多個研磨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所算出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標準偏差σ、Ra的標準偏差σ/Ra的平均值、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以及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Ra的平均值示於以下的表1。
如表1所示,對藉由所述步驟而獲得的濺鍍靶1進行多級研磨,藉此可提供一種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低於0.8μm、不易產生異常放電的濺鍍靶1。藉由第一級的粒度號超過#320,提供一種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低於0.6μm的良好的濺鍍面3。而且,藉由使於連續的兩個階段中,後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不足前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的2.5倍,可於後一階段有意識地減小前一階段所造成的傷痕,所以可使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為0.6μm以下,可有效果地減少標準偏差σ,且可將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抑制為0.50μm以下。而且,藉由使多級研磨中的最後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為最後階段的前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的1.7倍以下,提供一種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為0.5μm以下,且標準偏差σ為0.1μm以下(Ra的標準偏差σ/Ra的平均
值為0.2以下)且使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為0.20μm以下(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Ra的平均值為0.42以下)的、表面凹凸及其不均小的良好的濺鍍面3。
(實施例8~實施例9)
進而,準備維氏硬度為16的純度99.999%的高純度Al製的壓延板,利用門型切削機進行切削加工,藉此製作了950mm×1000mm×16mm的靶材2。關於維氏硬度,以與實施例1~實施例7相同的方法進行了測定。對靶材2的濺鍍面以成為平坦的面的方式實施了銑削加工。方便起見將濺鍍面3分割為十六個區域,於各區域的中心使用三豐(Mitutoy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小型表面粗糙度計薩福泰斯特(Surftest)SJ-301基於JIS B0601 2001對算術平均粗糙度Ra進行了測定,結果,濺鍍面3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為0.35μm。將切削加工後的靶材2與包括純度99.99%的無氧銅的背板6於200℃下焊接,形成了濺鍍靶1。對所形成的濺鍍靶1進行UT檢查,之後藉由科馬隆(kenmaron)對背板6進行了研磨。
其次,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條件對靶材2的濺鍍面3進行了多級研磨。繼而,與研磨前同樣地,方便起見將濺鍍面3分割為十六個區域,藉此,算出了濺鍍面3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及標準偏差σ。將所算出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標準偏差σ、Ra的標準偏差σ/Ra的平均值、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以及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Ra的平均值一併記於表
1。
根據實施例8及實施例9的結果可知本發明的研磨方法亦適用於尺寸大的靶材的研磨。
(實施例10)
準備維氏硬度為88的純度99.99%的無氧銅製的壓延板,製作了利用門型切削機進行了切削加工的300mm×350mm×16mm的靶材2。關於維氏硬度,自與靶材2相同的無氧銅製的壓延板製作了50mm×50mm×16mm的測定用樣品,並使用明石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維氏硬度計AVK-A於試驗力20kgf、試驗力保持時間15s的條件下形成壓痕,之後基於JIS Z2244:2003進行了測定。對靶材2的濺鍍面以成為平坦的面的方式實施了銑削加工。方便起見將濺鍍面3分割為三個區域,於各區域的中心使用三豐(Mitutoy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小型表面粗糙度計薩福泰斯特(Surftest)SJ-301基於JIS B0601 2001對算術平均粗糙度Ra進行了測定,結果,濺鍍面3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為0.29μm。將切削加工後的靶材2與包括純度99.99%的無氧銅的背板6於200℃下焊接,形成了濺鍍靶1。對所形成的濺鍍靶1進行UT檢查,之後藉由科馬隆(kenmaron)對背板6進行了研磨。
其次,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條件對靶材2的濺鍍面3進行了多級研磨。繼而,與研磨前同樣地,方便起見將濺鍍面3分割為三個區域,藉此,算出了濺鍍面3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及標準偏差σ。將所算出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
均值、標準偏差σ、Ra的標準偏差σ/Ra的平均值、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以及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Ra的平均值示於以上的表1。
於所述實施例中,形成平板型靶材並對其進行了評價,關於圓筒形靶材,亦可藉由同樣的處理而獲得同樣的結果。
(比較例)
進而,準備維氏硬度為16的純度99.999%的高純度Al製的壓延板,利用門型切削機進行切削加工,藉此製作了300mm×350mm×16mm的靶材2。關於維氏硬度,以與實施例1~實施例7相同的方法進行了測定。對靶材2的濺鍍面以成為平坦的面的方式實施了銑削加工。方便起見將濺鍍面3分割為三個區域,於各區域的中心使用三豐(Mitutoy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小型表面粗糙度計薩福泰斯特(Surftest)SJ-301基於JIS B0601 2001對算術平均粗糙度Ra進行了測定,結果,濺鍍面3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為0.42μm。將切削加工後的靶材2與包括純度99.99%的無氧銅的背板6於200℃下焊接,形成了濺鍍靶1。對所形成的濺鍍靶1進行UT檢查,之後藉由科馬隆(kenmaron)對背板6進行了研磨。
其次,以研磨材的粒度號為#180的條件對靶材2的濺鍍面3進行了一般研磨。研磨進行至濺鍍面的外觀一致為止。繼而,與研磨前同樣地,方便起見將濺鍍面3分割為三個區域,藉此,算出了濺鍍面3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及標準偏差σ。將所算出的多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標準偏差σ、
Ra的標準偏差σ/Ra的平均值、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以及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Ra的平均值一併記於表1。
於實施例1~實施例10中可藉由研磨達成算術平均粗糙度Ra平均值低的狀態,但於比較例1中,藉由研磨,算術平均粗糙度Ra平均值顯著地增加。認為其原因在於:於比較例1中,未進行多級研磨,所以表面凹凸未有效果地減少。
1‧‧‧濺鍍靶
2‧‧‧靶材
3‧‧‧濺鍍面
6‧‧‧背板
Claims (8)
- 一種濺鍍靶的製造方法,其使用粒度號互不相同的多個包含依據JIS R 6001的研磨顆粒的研磨材自小的粒度號至大的粒度號依次對維氏硬度為100以下且包括金屬的靶材的濺鍍面進行多級研磨,其中於所述多級研磨中的所有的連續的兩個階段中,後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大於前一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的1.3倍且不足2.5倍,所述多級研磨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為#100以上且#1500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濺鍍靶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多級研磨中的最後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為最後的階段的前一個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的1.7倍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濺鍍靶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多級研磨中的最初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大於#320。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濺鍍靶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多級研磨中的最初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大於#320。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濺鍍靶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多級研磨中的最後的階段中所使用的研磨材的粒度號為#800以上且#1500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濺鍍 靶的製造方法,其中構成所述靶材的所述金屬為Al或Al合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濺鍍靶的製造方法,其中構成所述靶材的所述金屬為Cu或Cu合金。
- 一種濺鍍靶,其具有包括金屬的靶材,於所述靶材的濺鍍面以多個測定點進行測定而得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為0.5μm以下,以多個測定點進行測定而得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標準偏差為0.1μm以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92892 | 2017-10-02 | ||
JP2017-192892 | 2017-10-02 | ||
JP2018056504A JP6397592B1 (ja) | 2017-10-02 | 2018-03-23 | 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 |
JP2018-056504 | 2018-03-2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23122A TW201923122A (zh) | 2019-06-16 |
TWI744555B true TWI744555B (zh) | 2021-11-01 |
Family
ID=63668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33941A TWI744555B (zh) | 2017-10-02 | 2018-09-27 | 濺鍍靶的製造方法及濺鍍靶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731230B2 (zh) |
JP (1) | JP6397592B1 (zh) |
KR (2) | KR102613939B1 (zh) |
CN (1) | CN109952389A (zh) |
TW (1) | TWI744555B (zh) |
WO (1) | WO201906971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77853B1 (ja) * | 2019-02-07 | 2020-04-08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ターゲット材とバッキングプレートを接合する方法および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の製造方法 |
JP7250723B2 (ja) | 2020-03-31 | 2023-04-03 | Jx金属株式会社 | 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及び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の製造方法 |
KR20220055173A (ko) | 2020-10-26 | 2022-05-03 | 문승원 | 자가치유 디스플레이 |
CN112809455A (zh) * | 2021-01-04 | 2021-05-18 |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钨硅靶材及其溅射面的抛光方法 |
CN113025973A (zh) * | 2021-03-03 | 2021-06-25 | 浙江最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Al-Cu溅射靶材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021125B (zh) * | 2021-03-04 | 2022-09-30 |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钛靶材溅射面的处理方法 |
US20220310371A1 (en) | 2021-03-26 | 2022-09-29 |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 Sputtering target, method of bonding target material and backing pl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puttering target |
CN113182941A (zh) * | 2021-04-29 | 2021-07-30 | 合肥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含铜靶材的自动抛光工艺方法 |
CN113084674A (zh) * | 2021-04-29 | 2021-07-09 | 合肥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含铝靶材的自动抛光工艺方法 |
CN112975593A (zh) * | 2021-04-29 | 2021-06-18 | 合肥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含钼靶材的自动抛光工艺方法 |
CN113442000A (zh) * | 2021-06-08 | 2021-09-28 | 先导薄膜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金属铋平面靶材的制备方法 |
CN113340261A (zh) * | 2021-06-28 | 2021-09-03 |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靶材粗糙度的监测方法 |
CN113483702A (zh) * | 2021-07-26 | 2021-10-08 |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靶材表面粗糙度的无痕检测方法 |
CN114434218B (zh) * | 2022-02-21 | 2023-07-25 | 合肥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lcd平面靶材的修复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12565A (zh) * | 2015-06-15 | 2017-01-11 |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靶材组件的加工方法 |
CN106346344A (zh) * | 2015-07-15 | 2017-01-25 |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铜靶材表面的处理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5014B2 (ja) * | 1992-11-25 | 1996-01-24 | 千代田株式会社 | 研磨布 |
JP3795947B2 (ja) * | 1995-12-27 | 2006-07-12 | コマツ電子金属株式会社 | 半導体ウェハの研磨方法 |
JP3919315B2 (ja) | 1997-12-25 | 2007-05-23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表面性状に優れる成形加工用Al−Mg−Si系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材 |
JPH11335158A (ja) * | 1998-03-24 | 1999-12-07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セラミックス基板及びその研磨方法 |
JP4761605B2 (ja) * | 2000-05-09 | 2011-08-31 | 株式会社東芝 | 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 |
JP2002045663A (ja) * | 2000-08-04 | 2002-02-12 | Kobe Steel Ltd | 水素選択透過性部材の製法 |
US20070215463A1 (en) * | 2006-03-14 | 2007-09-20 | Applied Materials, Inc. | Pre-conditioning a sputtering target prior to sputtering |
JP5139409B2 (ja) * | 2009-12-18 | 2013-02-06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純AlまたはAl合金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 |
JP5437919B2 (ja) | 2010-06-04 | 2014-03-12 |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 Ito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8449817B2 (en) * | 2010-06-30 | 2013-05-28 | H.C. Stark, Inc. | Molybdenum-containing targets comprising three metal elements |
JP2012176452A (ja) * | 2011-02-25 | 2012-09-13 | Sony Corp | 金属箔の平坦化方法、配線基板、半導体デバイス |
WO2013070679A1 (en) * | 2011-11-08 | 2013-05-16 | Tosoh Smd, Inc. | Silicon sputtering target with special surface treatment and good particle performance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
US9870902B2 (en) * | 2013-04-30 | 2018-01-16 | Kobelco Research Institute, Inc. | Li-containing oxide target assembly |
JP2014218706A (ja) | 2013-05-09 | 2014-11-20 |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 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酸化物半導体薄膜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
US20160343554A1 (en) | 2013-12-27 | 2016-11-24 | Idemitsu Kosan Co., Ltd. | Oxide sintered body,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sputtering target |
JP6066018B2 (ja) * | 2014-07-03 | 2017-01-25 |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 スパッタリング用ターゲット材とその製造方法 |
JP6285043B2 (ja) * | 2014-09-22 | 2018-03-07 | Jx金属株式会社 | 磁気記録膜形成用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18
- 2018-03-23 JP JP2018056504A patent/JP6397592B1/ja active Active
- 2018-09-21 US US16/332,206 patent/US11731230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9-21 KR KR1020207019990A patent/KR10261393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8-09-21 KR KR1020197007680A patent/KR20190041496A/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8-09-21 WO PCT/JP2018/035005 patent/WO201906971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9-21 CN CN201880003495.XA patent/CN109952389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9-27 TW TW107133941A patent/TWI744555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12565A (zh) * | 2015-06-15 | 2017-01-11 |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靶材组件的加工方法 |
CN106346344A (zh) * | 2015-07-15 | 2017-01-25 |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铜靶材表面的处理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731230B2 (en) | 2023-08-22 |
US20200384598A1 (en) | 2020-12-10 |
KR20200088501A (ko) | 2020-07-22 |
JP6397592B1 (ja) | 2018-09-26 |
JP2019065379A (ja) | 2019-04-25 |
TW201923122A (zh) | 2019-06-16 |
CN109952389A (zh) | 2019-06-28 |
WO2019069713A1 (ja) | 2019-04-11 |
KR20190041496A (ko) | 2019-04-22 |
KR102613939B1 (ko) | 2023-1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44555B (zh) | 濺鍍靶的製造方法及濺鍍靶 | |
TWI447248B (zh) | Reduced particle sputtering targets | |
KR101920170B1 (ko) | 스퍼터링용 타깃재와 그 제조 방법 | |
JP5139409B2 (ja) | 純AlまたはAl合金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 | |
JP6397593B1 (ja) | 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 | |
WO2020196281A1 (ja) | ターゲット材の研磨方法、ターゲット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リサイクル鋳塊の製造方法 | |
US10604836B2 (en) | Methods for surface preparation of sputtering target | |
KR20110033792A (ko) | Cu-Ga 합금으로 이루어지는 스퍼터링 타겟의 제조 방법 | |
TW202214887A (zh) | 濺鍍靶及濺鍍靶用板材 | |
JP2018131687A (ja) | 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の加工方法、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の加工装置、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および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製品の製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