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4247B - 嵌合多肽組合體以及其製備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嵌合多肽組合體以及其製備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4247B
TWI744247B TW105127596A TW105127596A TWI744247B TW I744247 B TWI744247 B TW I744247B TW 105127596 A TW105127596 A TW 105127596A TW 105127596 A TW105127596 A TW 105127596A TW I744247 B TWI744247 B TW I7442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g domain
cancer
binding
antigen
reg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7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2986A (zh
Inventor
沃克 謝林柏格
楊帆
迪西里 塞爾
美貞 沈
王家威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亞穆尼克斯製藥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亞穆尼克斯製藥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亞穆尼克斯製藥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2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29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4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424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0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07K16/2809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against the T-cell receptor (TcR)-CD3 comple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3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from tumour c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4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from vertebrates
    • C07K14/4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from vertebrates from mamm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5/00Undifferentiated human, animal or plant cells, e.g. cell lines; Tissues; Cultivation or maintenance thereof;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5/06Animal cells or tissues; Human cells or tissues
    • C12N5/0602Vertebrate cells
    • C12N5/0693Tumour cells; Cancer c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61K2039/507Comprising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ose, timing or administration schedu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7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esponse, e.g. Th1, Th2
    • A61K2039/572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esponse, e.g. Th1, Th2 cytotoxic respon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4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containing regions, domains or residues from different species, e.g. chimeric, humanized or veneer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1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multispecif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5Fab or Fab'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 C07K2317/565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CD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6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non-natural combinations of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6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non-natural combinations of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62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non-natural combinations of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comprising only variable region components
    • C07K2317/622Single chain antibody (scFv)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3Inducing cell death, e.g. apoptosis, necrosis or inhibi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3Inducing cell death, e.g. apoptosis, necrosis or inhibi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 C07K2317/732Antibody-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 [ADC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6Antagonist effect on antigen, e.g. neutralization or inhibition of bin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2Affinity (KD), association rate (Ka), dissociation rate (Kd) or EC50 valu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4Stability, e.g. half-life, pH, temperature or enzyme-resis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07K2319/01Fusion polypeptide containing a localisation/targetting moti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07K2319/01Fusion polypeptide containing a localisation/targetting motif
    • C07K2319/035Fusion polypeptide containing a localisation/targetting motif containing a signal for targeting to the external surface of a cell, e.g. to the outer membrane of Gram negative bacteria, GPI- anchored eukaryote prote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07K2319/20Fusion polypeptide containing a tag with affinity for a non-protein ligand
    • C07K2319/21Fusion polypeptide containing a tag with affinity for a non-protein ligand containing a His-ta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07K2319/30Non-immunoglobulin-derived peptide or protein having an immunoglobulin constant or Fc region, or a fragment thereof, attached thereto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07K2319/31Fusion polypeptide fusions, other than Fc, for prolonged plasma life, e.g. album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07K2319/50Fusion polypeptide containing protease si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523/00Culture process characterised by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n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雙特異性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藉由可裂解釋放區段連接至結合結構域之填充部分,該等可裂解釋放區段當裂解時能夠同時使效應T細胞與靶腫瘤或癌細胞結合並實現該等腫瘤細胞或癌細胞之細胞溶解。本發明亦提供該等可裂解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以及其製備及使用方法。

Description

嵌合多肽組合體以及其製備及使用方法
許多經批准之癌症治療劑為殺滅正常細胞以及腫瘤細胞之細胞毒性藥物。該等細胞毒性藥物之治療益處取決於腫瘤細胞比正常細胞更敏感,由此允許使用不會引起不可接受之副作用的劑量實現臨床反應。然而,基本上所有該等非特異性藥物均會對正常組織引起某種(若非嚴重)損害,由此通常限制治療適合性。
雙特異性抗體提供一種有別於細胞毒性藥物之方法,因為其引導免疫效應細胞殺滅癌細胞。雙特異性抗體將來源於兩種單株抗體之不同結合特異性益處組合於單一組成物中,由此獲得利用單特異性抗體不可能達到的方法或適用範圍組合。此方法依賴於雙特異性抗體之一臂與腫瘤相關抗原或標記物之結合,而在結合T細胞上之CD3分子之後,另一臂藉由釋放效應分子,諸如TNF-α、IFN-γ、介白素2、4及10、穿孔素及顆粒酶而觸發其細胞毒性活性。抗體工程改造之發展使得開發出用於將效應細胞重定向至腫瘤靶之多種雙特異性抗體型式及組成物,包括雙特異性T細胞銜接器(BiTEs®),諸如賓妥莫單抗(blinatumomab)。BiTE藉由在腫瘤 部位處募集T細胞之多株群且使其活化來起作用,且此舉不需要共刺激或習知之MHC識別。然而,仍存在兩個問題,即,某些患者經歷由TNF-α及IFN-γ等細胞因子之釋放所介導的嚴重副作用,稱為「細胞因子風暴」或「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Lee DW等人,Current concept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Blood.2014 124(2):188-195),以及BiTE組成物具有極短半衰期,需要連續輸注四至八週以使BiTE在治療窗內維持足夠時間以達到治療作用。
仍迫切需要提供此類雙特異性抗體型式之藥理學優勢同時具有增加之安全性、減少之副作用、增加之選擇性及/或增強之藥物動力學特性,諸如不需要頻繁給藥或僅藉由單次注射給藥的替代性治療劑。
本發明揭示一種可用於治療或預防疾病,包括但不限於,癌症、自身免疫病症及炎性病症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在第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可裂解之嵌合多肽組合體。該等可裂解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解決未滿足之需求且在一或多個態樣優於所使用之習知雙特異性抗體製劑,包括增強之終末半衰期、靶向遞送及降低之毒性。
主題多肽組合體典型地包含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其中:該第一部分包含(i)對靶細胞標記物具有結合特異性之第一結合結構域,及(ii)對效應細胞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之第二結合結構域;該第二部分包含能夠經一或多種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之肽基釋放區段(RS);且該第三部分包含填充部分;其中該填充部分能夠在該第二部分上該哺乳動物蛋白酶之作用下自該第一部分釋放。
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中之各種組分可以多種不同次序組態。 在一個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自N末端至C末端組態為該第一部分連接至該第二部分,該第二部分又連接至該第三部分。在另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自N末端至C末端組態為該第三部分連接至該第二部分,該第二部分又連接至該第一部分。在一個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為融合蛋白。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為融合蛋白且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偶聯。在化學結合之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部分多肽之C末端可經由半胱胺酸或可藉由諸如順丁烯二醯胺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其他交聯劑之試劑交聯的其他適合胺基酸與第二部分多肽之N末端偶聯。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為單體融合蛋白且第三部分與第二部分化學結合。
視情況,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可包含藉由連接至該組成物之相對端的第二釋放區段連接至該組成物,由此封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另一填充部分。
第一及第二結合結構域一般為衍生自單株抗體之抗體片段。在一個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第一部分的第一及第二結合結構域為scFv或組態為雙功能抗體。在其他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第一部分的第一及第二結合結構域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Fv、Fab、Fab'、Fab'-SH、F(ab')2、線性抗體、單結構域抗體、非抗體支架及單結構域駱駝抗體。在其他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第一部分的第一及第二結合結構域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肽、非抗體支架諸如anticalins、adnectins、fynomers、affilins、affibodies、centyrins、DARPins。在其他實施例中,針對腫瘤細胞靶之結合結構域係經工程改造以結合MHC之T細胞受體之可變結構域,該MHC裝載有腫瘤細胞過度表 現之蛋白質的肽片段。
在嵌合多肽組合體之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部分之第一結合結構域對靶細胞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靶細胞包括真核細胞之任何細胞類型,諸如外胚層、中胚層或內胚層起源之該等細胞。腫瘤細胞及由腫瘤細胞表現之標記物特別值得關注。腫瘤細胞可源自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細胞:基質細胞、纖維母細胞、肌纖維母細胞、膠質細胞、上皮細胞、脂肪細胞、淋巴細胞、血管細胞、平滑肌細胞、間葉細胞、乳房組織細胞、前列腺細胞、腎細胞、腦細胞、結腸細胞、卵巢細胞、子宮細胞、膀胱細胞、皮膚細胞、胃細胞、生殖泌尿道細胞、子宮頸細胞、子宮細胞、小腸細胞、肝細胞、胰臟細胞、膽囊細胞、膽管細胞、食道細胞、唾液腺細胞、肺細胞及甲狀腺細胞。在一些情況下,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包括α 4整合素、Ang2、B7-H3、B7-H6、CEACAM5、cMET、CTLA4、FOLR1、EpCAM、CCR5、CD19、HER2、HER2 neu、HER3、HER4、HER1(EGFR)、PD-L1、PSMA、CEA、MUC1(黏蛋白)、MUC-2、MUC3、MUC4、MUC5AC、MUC5B、MUC7、MUC16、βhCG、路易斯-Y、CD20、CD33、CD38、CD30、CD56(NCAM)、CD133、神經節苷脂GD3、9-O-乙醯基-GD3、GM2、Globo H、海藻糖基GM1、GD2、碳酸酐酶IX、CD44v6、音猬因子(Shh)、Wue-1、漿細胞抗原1、黑素瘤硫酸軟骨素蛋白聚醣(MCSP)、CCR8、6-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STEAP)、間皮素、A33抗原、前列腺幹細胞抗原(PSCA)、Ly-6、橋粒芯蛋白4、胎兒乙醯膽鹼受體(fnAChR)、CD25、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II型苗勒抑制物質受體(MISIIR)、唾液酸化Tn抗原(s TN)、纖維母細胞活化抗原(FAP)、內涎蛋白(CD248)、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變異體III (EGFRvIII)、腫瘤相關抗原L6(TAL6)、SAS、CD63、TAG72、湯姆森-弗雷德里希抗原(Thomsen-Friedenreich antigen,TF抗原)、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受體(IGF-IR)、Cora抗原、CD7、CD22、CD70、CD79a、CD79b、G250、MT-MMP、F19抗原、CA19-9、CA-125、甲胎蛋白(AFP)、VEGFR1、VEGFR2、DLK1、SP17、ROR1及EphA2。在嵌合多肽組合體之另一實施例中,第一部分之第一結合結構域對作為炎性標記物之靶細胞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
在一個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之第一部分的第一結合結構域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具有特定結合親和力之VH及VL區。在前述之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結合結構域VH及VL係衍生自選自表2中所陳述之配對序列之群的單株抗體VH及VL。第一及第二結合結構域之VH及VL區可針對N末端至C末端次序以不同次序組態。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結合結構域VH及VL區係以次序VH-VL佈置。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結合結構域VH及VL區係以次序VL-VH佈置。在其他情況下,第一結合結構域包含CDR-H1區、CDR-H2區、CDR-H3區、CDR-L1區、CDR-L2區及CDR-L3區,其中該等區域各自衍生自選自表2中所陳述之序列之群的單株抗體序列。VH及VL區以及其中所含CDR之各種組態典型地保持對預定靶細胞標記物之所需結合特異性。
在嵌合多肽組合體之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部分之第二結合結構域對效應細胞具有結合親和力。必要時,效應細胞可為免疫細胞,包括但不限於,漿細胞、T細胞、B細胞、細胞因子誘導之殺手細胞(CIK細胞)、肥大細胞、樹突狀細胞、調控T細胞(RegT細胞)、輔助T細胞、骨髓細胞及NK細胞。第二結合結構域典型地對效應細胞表現之抗原展現結合 特異性。在一些實施例中,抗原係在效應細胞之細胞表面上表現。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結合結構域對T細胞上表現之效應細胞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非限制性示例性效應細胞抗原包括CD3、CD4、CD8、αβ TCR、CD25、CD45RO、CD69、CD127及CD196(CCR6)。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呈scFv組態且具有衍生自特異性結合至人CD3之單株抗體之VH及VL區的第二結合結構域。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結合結構域VH及VL係衍生自選自表1中所陳述之序列之群的單株抗體VH及VL。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能夠結合人CD3ε之單株抗體的VH及VL區。
該等結合結構域之scFv的VH及VL可以不同組態佈置而不影響所得組成物之效用。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結合結構域scFv包含在N末端至C末端方向上以次序VH-VL或VL-VH佈置的VH及VL區。該等結合結構域亦可由CDR區產生。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結合結構域包含CDR-H1區、CDR-H2區、CDR-H3區、CDR-L1區、CDR-L2區及CDR-L3區,其中各自衍生自表1之單株抗體。如本段落之前述實施例中,該等VH及VL區以及第一結合結構域及第二結合結構域係由選自表8及表9中所陳述之序列組成之群的可撓性多肽連接子連接。在另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第一部分具有與選自由表13之序列組成之群的序列至少約90%,或91%,或92%,或93%,或94%,或95%,或96%,或97%,或98%,或99%一致的序列。
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之一個益處在於,其組裝成前藥形式,其中完整組成物可鄰近於靶組織或存在哺乳動物蛋白酶之某些細胞環境而活化,由此在最需要其活性之部位處釋放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舉例而言,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當存在於完整組合體中時,由於填充部分之遮蔽 效應而具有較低結合親和力。在經由優先在靶組織,例如腫瘤組織中表現之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RS而釋放後,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變得「活化」,而不被填充部分遮蔽。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能夠裂解RS之哺乳動物蛋白酶優先在炎性組織中表現。在一個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包含RS,其中該RS包含選自由表4中所陳述之序列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必要時,RS包含選自由以下序列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LSGRSDNHSPLGLAGS(SEQ ID NO:1)、SPLGLAGSLSGRSDNH(SEQ ID NO:2)、SPLGLSGRSDNH(SEQ ID NO:3)、LAGRSDNHSPLGLAGS(SEQ ID NO:4)、LSGRSDNHVPLSLKMG(SEQ ID NO:5)、SPLGLAGS(SEQ ID NO:6)、GPLALARG(SEQ ID NO:7)、LSGRSDNH(SEQ ID NO:8)、VPLSLTMG(SEQ ID NO:9)、VPLSLKMG(SEQ ID NO:10)、VPLSLSMG(SEQ ID NO:11)、EPLELVAG(SEQ ID NO:12)、EPLELRAG(SEQ ID NO:13)、EPAALMAG(SEQ ID NO:14)、EPASLMAG(SEQ ID NO:15)、RIGSLRTA(SEQ ID NO:16)、RIQFLRTA(SEQ ID NO:17)、EPFHLMAG(SEQ ID NO:18)、VPLSLFMG(SEQ ID NO:19)、EPLELPAG(SEQ ID NO:20)及EPLELAAG(SEQ ID NO:21)。必要時,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釋放區段包含胺基酸序列LSGRSDNHSPLGLAGS(SEQ ID NO:1)。在RS實施例中,RS包含能夠經選自由表3中所陳述之蛋白酶組成之群的一或多種蛋白酶裂解之胺基酸序列。
在另一態樣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第三部分包含填充部分。示例性填充部分包括但不限於:延伸重組多肽(XTEN);白蛋白結 合結構域;白蛋白;IgG結合結構域;由脯胺酸、絲胺酸及丙胺酸組成之多肽;脂肪酸;ELP生物聚合物;Fc結構域;聚乙二醇(PEG)、PLGA;及羥乙基澱粉。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填充部分為XTEN序列。必要時,第三部分之XTEN包含與選自由表5中所陳述之序列組成之群的序列具有至少約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在另一態樣中,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展現結合並連接效應細胞及靶細胞,由此形成免疫突觸,使得效應細胞能以靶細胞特異性方式介導其生物作用。舉例而言,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能夠(1)特異性結合至靶細胞標記物,諸如腫瘤特異性標記物;且(2)特異性結合至效應細胞上表現之抗原(例如由T細胞表現之抗原)。T細胞及腫瘤細胞之同時結合介導腫瘤細胞之殺滅、破壞及/或溶解。在一個實施例中,在包含T細胞及腫瘤細胞之活體外分析中,在第二部分經一或多種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且釋放第一部分之後,第一部分能夠同時結合至帶有人CD3抗原之T細胞及帶有腫瘤特異性標記物之腫瘤細胞。在本發明組成物特有之示例性設計中,在第二部分RS裂解以自該嵌合多肽組合體釋放第一部分及第三部分後,釋放之第一部分的分子量比第三部分低至少2倍、3倍、4倍或5倍,且其分子量比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低至少20%,或至少30%,或至少40%,或至少50%,或至少60%。在一個實施例中,在第二部分RS裂解後,自該嵌合多肽組合體釋放的該第一部分對帶有CD3抗原及/或腫瘤細胞標記物之效應T細胞的結合親和力高於第二部分未裂解之嵌合結合組合體。釋放之第一部分對帶有人CD3抗原及/或腫瘤細胞標記物之T細胞的增加之結合親和力為RS未裂解的嵌合多肽組合體對帶有人CD3抗原或腫瘤細胞標記物之T細胞 之結合親和力的至少2倍、3倍、4倍、5倍、6倍、7倍、8倍、9倍或10倍。在另一實施例中,在包含T細胞及腫瘤細胞群之活體外分析中,在第二部分RS裂解且自該嵌合多肽組合體釋放該第一部分之後,第一部分同時結合至T細胞及腫瘤細胞得到針對腫瘤細胞之細胞毒性活性。在另一實施例中,在該活體外分析中,相較於完整嵌合結合組合體,嵌合多肽組合體釋放之第一部分能夠實現較高量的腫瘤細胞的細胞溶解。舉例而言,在該活體外分析中,由嵌合多肽組合體釋放之第一部分所實現的細胞溶解之量為完整嵌合結合組合體的至少10倍,或至少30倍,或至少100倍,或至少300倍,或至少1000倍。在一個實施例中,腫瘤細胞之細胞毒性活性及/或細胞溶解係由T細胞之靶特異性活化介導,其中由嵌合多肽組合體釋放之第一部分所實現的T細胞活化的量為完整嵌合結合組合體之至少10倍,或至少30倍,或至少100倍,或至少300倍,或至少1000倍。由於嵌合結合組合體之RS在活體外細胞毒性分析期間會經歷RS之部分裂解,故出於測定細胞毒性之最大比較差異之目的,可用不可裂解肽取代組合體中之RS且與釋放之第一部分之樣品相比較進行分析。必要時,該活體外分析可為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分析:細胞膜完整性分析、混合細胞培養分析、基於FACS之碘丙錠分析、台盼藍流入分析、光度酶釋放分析、輻射測量51Cr釋放分析、螢光銪釋放分析、CalceinAM釋放分析、光度MTT分析、XTT分析、WST-1分析、阿爾瑪藍分析、輻射測量3H-Thd併入分析、量測細胞分裂活性之成株分析、量測粒線體跨膜梯度之螢光羅丹明123分析、藉由基於FACS之磷脂醯絲胺酸暴露監測的細胞凋亡分析、基於ELISA之TUNEL測試分析、夾心ELISA、凋亡蛋白酶(caspase)活性分析、基於細胞之LDH釋放分析及細胞形態分析,或其任何組合,或本文在 以下實例中所描述之方法。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第一部分,其中該第一部分包含i)對效應細胞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之第二結合結構域,及ii)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之第一結合結構域;第二部分,其中該第二部分包含能夠經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之第一釋放區段(RS);第三部分,其包含第一填充部分,其中該填充部分能夠在該第二部分上該哺乳動物蛋白酶作用下自該第一部分釋放;第四部分,其包含可與第二部分RS相同或不同之釋放區段(RS);及第五部分,其包含可與第三部分相同或不同之第二填充部分,其中該填充部分能夠在該第四部分上該哺乳動物蛋白酶作用下自該第一部分釋放。在前述之一個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第二釋放區段包含選自由表4中所陳述之序列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在前述之另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第二釋放區段包含選自由以下序列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LSGRSDNHSPLGLAGS(SEQ ID NO:1)、SPLGLAGSLSGRSDNH(SEQ ID NO:2)、SPLGLSGRSDNH(SEQ ID NO:3)、LAGRSDNHSPLGLAGS(SEQ ID NO:4)、LSGRSDNHVPLSLKMG(SEQ ID NO:5)、SPLGLAGS(SEQ ID NO:6)、GPLALARG(SEQ ID NO:7)、LSGRSDNH(SEQ ID NO:8)、VPLSLTMG(SEQ ID NO:9)、VPLSLKMG(SEQ ID NO:10)、VPLSLSMG(SEQ ID NO:11)、EPLELVAG(SEQ ID NO:12)、EPLELRAG(SEQ ID NO:13)、EPAALMAG(SEQ ID NO:14)、EPASLMAG(SEQ ID NO:15)、RIGSLRTA(SEQ ID NO:16)、RIQFLRTA(SEQ ID NO:17)、EPFHLMAG(SEQ ID NO:18)、VPLSLFMG(SEQ ID NO:19)、 EPLELPAG(SEQ ID NO:20)及EPLELAAG(SEQ ID NO:21)。在前述之另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第二釋放區段包含能夠經選自由表3中所陳述之蛋白酶組成之群之蛋白酶裂解的胺基酸序列。在前述之另一實施例中,該組成物第五部分之填充部分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XTEN;白蛋白結合結構域;白蛋白;IgG結合結構域;由脯胺酸、絲胺酸及丙胺酸組成的具有至少350個胺基酸殘基之多肽;脂肪酸;及Fc結構域。在前述之另一實施例中,該組成物第五部分之填充部分為XTEN。在前述之另一實施例中,該組成物之填充部分為包含當最佳對準時與選自由表5中所陳述之序列組成之群的序列具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的XTEN。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當最佳對準時與表10中所陳述之不含信號肽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當最佳對準時與表12中所陳述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與圖36或圖37中所陳述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由具有選自圖36或圖37中所陳述之序列組成之群之多肽序列的胺基酸序列組成。
在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示例性特徵中,如相較於完整組 成物,在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釋放後實現靶細胞之細胞溶解的能力(相較於完整組成物)按比例高於對釋放之第一部分之靶細胞標記物的增加之結合親和力。在此特徵之一個實施例中,在活體外分析中以EC50整數表示之相對細胞毒性與以Kd之對數表示之結合親和力的比較為至少約2:1,或至少10:1,或至少50:1,或至少100:1,或至少300:1,或至少500:1,或至少1000:1。在另一實施例中,在活體外分析中嵌合多肽組合體釋放之第一部分的細胞毒性(例如以EC50整數表示)與結合親和力(以Kd之對數表示)的比率為至少約2倍、至少約3倍、至少約5倍、至少約10倍、至少約30倍、至少約50倍或至少約100倍。
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中比較a)相對細胞毒性,其係以(i)在同時包含T細胞及帶有靶細胞標記物之腫瘤細胞的活體外分析中釋放之第一部分對靶腫瘤細胞之細胞毒性與(ii)包含藉由具有1至約10個胺基酸之不可裂解肽連接的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相應第一部分及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相應第三部分之組成物的細胞毒性之間的比率量測;及b)對效應細胞抗原之相對結合親和力,其係以(i)釋放之第一部分對效應細胞抗原之結合親和力與(ii)包含藉由具有1至約10個胺基酸之不可裂解肽連接的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相應第一部分及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相應第三部分之組成物對效應細胞抗原之結合親和力之間的比率量測,其中該相對細胞毒性與該相對結合親和力之間的比率大於至少3:1、10:1,或大於至少30:1,或大於至少50:1,或大於至少100:1,或大於至少300:1,或大於至少500:1,或大於至少1000:1。在前述之一個實施例中,不可裂解肽具有序列甘胺酸-絲胺酸、絲胺酸-甘胺酸,或多種任何二肽單元,且效應細胞抗原為CD3。在一個實施例中,其中比較a)相對細胞毒性,其係以(i)在同時包含T細胞及帶有 靶細胞標記物之腫瘤細胞的活體外分析中釋放之第一部分對靶腫瘤細胞之細胞毒性與(ii)包含藉由具有1至約10個胺基酸之不可裂解肽連接的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相應第一部分及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相應第三部分之組成物的細胞毒性之間的比率量測;及b)對靶細胞標記物之相對結合親和力,其係以(i)釋放之第一部分對靶細胞標記物之結合親和力與(ii)包含藉由具有1至約10個胺基酸之不可裂解肽連接的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相應第一部分及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相應第三部分之組成物對靶細胞標記物之結合親和力之間的比率量測,其中該相對細胞毒性與該相對結合親和力之間的比率大於至少3:1、10:1,或大於至少30:1,或大於至少50:1,或大於至少100:1,或大於至少300:1,或大於至少500:1,或大於至少1000:1。在前述之一個實施例中,不可裂解肽具有序列甘胺酸-絲胺酸、絲胺酸-甘胺酸,或多種任何二肽單元,且效應細胞抗原為CD3。在另一實施例中,其中比較a)相對細胞毒性,其係以(i)在同時包含T細胞及帶有靶細胞標記物之腫瘤細胞的活體外分析中釋放之第一部分對靶腫瘤細胞之細胞毒性與(ii)包含藉由具有1至約10個胺基酸之不可裂解肽連接的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相應第一部分及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相應第三部分之組成物的細胞毒性之間的比率量測;b)相對效應細胞抗原結合親和力,其係以(i)釋放之第一部分對效應細胞抗原之結合親和力與(ii)包含藉由具有1至約10個胺基酸之不可裂解肽連接的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相應第一部分及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相應第三部分之組成物之結合親和力之間的比率量測;及c)對靶細胞標記物之相對結合親和力,其係以(i)釋放之第一部分對靶細胞標記物之結合親和力與(ii)包含藉由具有1至約10個胺基酸之不可裂解肽連接的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相應第一部分及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相應第三部分之組成物對靶細胞標記物之結合親和力之間 的比率量測,其中該相對細胞毒性與該效應細胞抗原相對結合親和力乘以對靶細胞標記物之相對結合親和力之間的比率大於至少3:1、10:1,或大於至少30:1,或大於至少50:1,或大於至少100:1,或大於至少300:1,或大於至少500:1,或大於至少1000:1。在前述之一個實施例中,不可裂解肽具有序列甘胺酸-絲胺酸、絲胺酸-甘胺酸,或多種任何二肽單元,且效應細胞抗原為CD3。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在同時包含T細胞及帶有靶細胞標記物之腫瘤細胞的活體外細胞毒性分析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釋放之第一部分的EC50值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14-98
5000pg/ml,甚至更佳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14-99
1000pg/ml,甚至更佳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14-100
500pg/ml,甚至更佳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14-101
350pg/ml,甚至更佳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14-102
250pg/ml,甚至更佳<100pg/ml,甚至更佳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14-103
50pg/ml,甚至更佳<10pg/ml,且最佳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14-104
5pg/ml。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活體外分析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釋放之第一部分的EC50值比完整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EC50值低至少10倍,或至少20倍,或至少30倍,或至少40倍,或至少50倍,或至少60倍,或至少70倍,或至少80倍,或至少90倍,或至少100倍,或至少120倍。
在一些情況下,釋放之第一部分之第一結合結構域該腫瘤特異性標記物之結合親和力比釋放之第一部分之第二結構域對CD3抗原之結合親和力高。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分析中藉由Kd常數所量測,釋放之第一部分之第一結合結構域對靶細胞之結合親和力比第二結合結構域對CD3抗原之結合親和力高至少一個數量級。在其他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藉由Kd常數所量測,釋放之第一部分之第一結合結構域對靶細胞之結合親和力在10-5至10-9M之間且第二結合結構域之Kd在10-5至10-9 M之間。結合親和力可藉由基於細胞之標準分析、ELISA、本文實例中所描述之分析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其他活體外分析測定。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當投與個體時該嵌合多肽組合體之增強之特性。詳言之,預期相較於釋放之第一部分組分,包含釋放區段之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展現較低之細胞毒性及/或降低之引起促炎性細胞因子產生之能力。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在向個體投與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組成物後,該組合體之第二部分鄰近於表現能夠裂解RS之蛋白酶的腫瘤裂解。在該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第二部分且自該組合體釋放第一部分之後,第一部分能夠同時結合至個體中帶有人CD3抗原之T細胞及帶有腫瘤特異性標記物之腫瘤細胞。在一個實施例中,釋放之第一部分同時結合至帶有CD3抗原之T細胞及帶有腫瘤細胞標記物之腫瘤細胞引起T細胞源性效應分子之釋放。在前述中,效應分子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一個或多個效應分子:TNF-α、IFN-γ、介白素2、穿孔素及顆粒酶,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其他T細胞效應分子。作為效應細胞及靶細胞同時結合之結果,產生免疫突觸,由此實現T細胞及效應分子對靶細胞之溶解。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具有增加之終末半衰期及例如XTEN之填充部分所賦予之其他特性的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完整組成物在投與個體後所展現之半衰期為未連接至該第二部分及該第三部分之第一部分以相當劑量投與個體後之半衰期的至少2倍、3倍、4倍、5倍、6倍、7倍、8倍、9倍或10倍。在另一實施例中,在向個體投與該嵌合多肽組合體且第二部分裂解並自該嵌合多肽組合體釋放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三部分之後,該第一 部分在該個體體內之半衰期比該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低至少2倍、3倍、4倍、5倍、6倍、7倍、8倍、9倍或10倍。在相關實施例中,在向個體單次投與嵌合多肽組成物後,釋放之第一部分的血漿Cmax濃度不超過約0.01ng/ml,或約0.1ng/ml,或約1ng/ml,或約10ng/ml,或約100ng/ml。在另一相關實施例中,在向個體單次投與完整嵌合多肽組成物之後,釋放之第一部分的血漿Cmax濃度比在同一個體中該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之血漿Cmax濃度低至少3倍,或低至少10倍,或低至少30倍,或低至少100倍。藥物動力學參數可使用來自投與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之個體的血漿樣品,使用本文所描述之方法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習知方法量測。在另一實施例中,在投與個體之後,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展現的自個體血液循環系統之外滲低於RS裂解,由此釋放第一部分及第三部分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在本段落之前述實施例中,個體可為小鼠、大鼠、猴、犬及人類。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醫藥組成物,其包含本文所揭示之嵌合多肽組合體中之任何嵌合多肽組合體,及一或多種醫藥學上適合之賦形劑,及視情況使用之一或多種載劑或穩定劑。在另一實施例中,醫藥組成物經調配用於皮內、皮下、靜脈內、動脈內、腹腔內、腹膜內、鞘內或肌肉內投與。在另一實施例中,該醫藥組成物係呈液體形式。在相關實施例中,呈液體形式之醫藥組成物係供應於供單次注射之預填充注射器中。在其他實施例中,醫藥組成物經調配為在投與之前復原之凍乾粉末。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嵌合多肽組合體或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的方法及用途。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或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其係用於製備供治 療個體疾病用的藥物。在相關實施例中,該藥物係用於疾病,其中該疾病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癌瘤、霍奇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及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胚細胞瘤、乳癌、ER/PR+乳癌、Her2+乳癌、三陰性乳癌、結腸癌、伴發惡性腹水之結腸癌、黏液性腫瘤、前列腺癌、頭頸癌、皮膚癌、黑素瘤、生殖泌尿道癌、卵巢癌、伴發惡性腹水之卵巢癌、腹膜轉移癌、子宮漿液性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子宮癌、腹膜間皮瘤、腎癌、威爾姆氏腫瘤、肺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胃癌(gastric cancer)、胃癌(stomach cancer)、小腸癌、肝癌、肝癌瘤、肝母細胞瘤、脂肪肉瘤、胰臟癌、膽囊癌、膽管癌、食道癌、唾液腺癌、甲狀腺癌、上皮癌、男胚瘤(arrhenoblastoma)、腺癌、肉瘤及B細胞源性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嵌合多肽組合體或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其係用於治療個體疾病之方法中,其中該方法包括向患有該疾病,包括但不限於癌症之個體投與嵌合多肽組合體或醫藥組成物。必要時,該方法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劑量的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及一或多種賦形劑之醫藥組成物。在治療方法之一個實施例中,該疾病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癌瘤、霍奇金氏淋巴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B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胚細胞瘤、乳癌、結腸癌、前列腺癌、頭頸癌、任何形式之皮膚癌、黑素瘤、生殖泌尿道癌、卵巢癌、伴發惡性腹水之卵巢癌、腹膜轉移癌、子宮漿液性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伴發惡性腹水之上皮細胞腹膜內惡性疾病、子宮癌、腹膜間皮瘤、腎癌、肺癌、小細胞肺癌、非 小細胞肺癌、胃癌、食道癌、胃癌、小腸癌、肝癌、肝癌瘤、肝母細胞瘤、脂肪肉瘤、胰臟癌、膽囊癌、膽管癌、唾液腺癌、甲狀腺癌、上皮癌、腺癌、任何起源之肉瘤、原發性血液惡性疾病,包括急性或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或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贅生性病症或骨髓增生異常病症、重症肌無力、巴塞多氏病(Morbus Basedow)、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或古德帕斯徹症候群(Goodpasture syndrome)。在治療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該醫藥組成物係以每週兩次、一週一次、每兩週一次、每三週一次或每月一次投與之一或多次治療有效劑量投與個體。在治療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該醫藥組成物係在至少兩週,或至少一個月,或至少兩個月,或至少三個月,或至少四個月,或至少五個月,或至少六個月之時間段內以一或多次劑量投與該個體。在治療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劑量係經皮內、皮下、靜脈內、動脈內、腹腔內、腹膜內、鞘內或肌肉內投與。在治療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該劑量係根據最大安全性及功效之耐受情況以團注劑量或藉由5分鐘至96小時輸注投與。在治療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該劑量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至少約0.005mg/kg、至少約0.01mg/kg、至少約0.02mg/kg、至少約0.04mg/kg、至少約0.08mg/kg、至少約0.1mg/kg、至少約0.12mg/kg、至少約0.14mg/kg、至少約0.16mg/kg、至少約0.18mg/kg、至少約0.20mg/kg、至少約0.22mg/kg、至少約0.24mg/kg、至少約0.26mg/kg、至少約0.27mg/kg、至少約0.28mg/kg,至少0.3mg/kg,至少0.4.mg/kg、至少約0.5mg/kg、至少約0.6mg/kg、至少約0.7mg/kg、至少約0.8mg/kg、至少約0.9mg/kg、至少約1.0mg/kg、至少約1.5mg/kg或至少約2.0mg/kg。在治療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初始劑量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 群:至少約0.005mg/kg、至少約0.01mg/kg、至少約0.02mg/kg、至少約0.04mg/kg、至少約0.08mg/kg、至少約0.1mg/kg,且後續劑量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至少約0.1mg/kg、至少約0.12mg/kg、至少約0.14mg/kg、至少約0.16mg/kg、至少約0.18mg/kg、至少約0.20mg/kg、至少約0.22mg/kg、至少約0.24mg/kg、至少約0.26mg/kg、至少約0.27mg/kg、至少約0.28mg/kg、至少0.3mg/kg、至少0.4.mg/kg、至少約0.5mg/kg、至少約0.6mg/kg、至少約0.7mg/kg、至少約0.8mg/kg、至少約0.9mg/kg、至少約1.0mg/kg、至少約1.5mg/kg或至少約2.0mg/kg。在治療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向該個體投與治療有效劑量的醫藥組成物在該個體中產生至少約0.1ng/mL到至少約2ng/mL或更高的該嵌合多肽組合體之血漿濃度,保持至少約3天、至少約7天、至少約10天、至少約14天或至少約21天。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治療疾病之方法中的醫藥組成物,該方法包括根據包含使用治療有效劑量之一或多次連續劑量的治療方案,向患有該疾病之個體投與醫藥組成物。在用於疾病治療方法之醫藥組成物之一個實施例中,該疾病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癌瘤、霍奇金氏淋巴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B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胚細胞瘤、乳癌、結腸癌、前列腺癌、頭頸癌、任何形式之皮膚癌、黑素瘤、生殖泌尿道癌、卵巢癌、伴發惡性腹水之卵巢癌、腹膜轉移癌、子宮漿液性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伴發惡性腹水之上皮細胞腹膜內惡性疾病、子宮癌、腹膜間皮瘤、腎癌、肺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胃癌、食道癌、胃癌、小腸癌、肝癌、肝癌瘤、肝母細胞瘤、脂肪肉瘤、胰臟癌、膽囊癌、膽管癌、 唾液腺癌、甲狀腺癌、上皮癌、腺癌、任何起源之肉瘤、原發性血液惡性疾病,包括急性或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或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贅生性病症或骨髓增生異常病症、重症肌無力、巴塞多氏病、橋本氏甲狀腺炎或古德帕斯徹症候群。在用於治療疾病之醫藥組成物之另一實施例中,該治療方案為指定治療週期之一部分,其中該指定治療週期包括在每一治療週期中一週兩次、每週一次、每10天一次、每兩週一次、每三週一次或每月一次投與醫藥組成物。在一個實施例中,治療方案引起與個體疾病相關之臨床參數或終點之改善,其中該臨床參數或終點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一或其任何組合:作為完全、部分或不完全反應之腫瘤萎縮;進展時間、治療失敗時間、生物標記物反應;無進展存活期;無疾病存活期;復發時間;轉移時間;總體存活時間;生活品質改善;及症狀改善。在該方法之前述實施例中,該個體係選自由小鼠、大鼠、猴及人類組成之群。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包含該醫藥組成物之套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套組,其包含如本文所揭示之任一實施例之醫藥組成物、容器及在該容器上或隨該容器附帶之標籤或包裝插頁。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套組,其包括含有如本文所揭示之任一實施例之醫藥組成物的預填充注射器及在該注射器上或與隨注射器附帶之標籤或包裝插頁。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與裂解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特徵及作用差異。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本文所揭示之任何實施例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當該組合體與效應細胞及靶細胞接觸時,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使效應細胞產生Th1細胞因 子之可能性比未連接至該組合體的該組合體之相應第一部分低至少10倍,或至少20倍,或至少30倍,或至少40倍,或至少50倍,或至少60倍,或至少70倍,或至少80倍,或至少90倍,或至少100倍,或至少1000倍。在一個實施例中,該Th1細胞因子之產生係在包含PBMC或CD3+ T及具有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抗原之靶細胞的活體外分析中分析,該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抗原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α 4整合素、Ang2、B7-H3、B7-H6、CEACAM5、cMET、CTLA4、FOLR1、EpCAM、CCR5、CD19、HER2、HER2 neu、HER3、HER4、HER1(EGFR)、PD-L1、PSMA、CEA、MUC1(黏蛋白)、MUC-2、MUC3、MUC4、MUC5AC、MUC5B、MUC7、MUC16、βhCG、路易斯-Y、CD20、CD33、CD38、CD30、CD56(NCAM)、CD133、神經節苷脂GD3、9-O-乙醯基-GD3、GM2、Globo H、海藻糖基GM1、GD2、碳酸酐酶IX、CD44v6、音猬因子(Shh)、Wue-1、漿細胞抗原1、黑素瘤硫酸軟骨素蛋白聚醣(MCSP)、CCR8、6-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STEAP)、間皮素、A33抗原、前列腺幹細胞抗原(PSCA)、Ly-6、橋粒芯蛋白4、胎兒乙醯膽鹼受體(fnAChR)、CD25、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II型苗勒抑制物質受體(MISIIR)、唾液酸化Tn抗原(s TN)、纖維母細胞活化抗原(FAP)、內涎蛋白(CD248)、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變異體III(EGFRvIII)、腫瘤相關抗原L6(TAL6)、SAS、CD63、TAG72、湯姆森-弗雷德里希抗原(TF抗原)、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受體(IGF-IR)、Cora抗原、CD7、CD22、CD70、CD79a、CD79b、G250、MT-MMP、F19抗原、CA19-9、CA-125、甲胎蛋白(AFP)、VEGFR1、VEGFR2、DLK1、SP17、ROR1及EphA2。在前述實施例中,Th1細胞因子係選自由IL-2、TNF-α及IFN-γ組 成之群。在另一實施例中,Th1細胞因子之產生係使用來自投與嵌合多肽組合體之個體相較於投與未連接至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相應第一部分之個體的血液或流體樣品進行分析,且結果為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實現Th1細胞因子產生之可能性低至少10倍,或至少20倍,或至少30倍,或至少40倍,或至少50倍,或至少60倍,或至少70倍,或至少80倍,或至少90倍,或至少100倍,或至少1000倍。在前述實施例中,該個體係選自由小鼠、大鼠、猴及人類組成之群。
在其他情況下,本文所揭示之任何實施例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展現以下特徵: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當投與個體時自循環外滲之可能性比當以相當劑量投與個體時未連接至該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第一部分低至少10倍,或至少20倍,或至少30倍,或至少40倍,或至少50倍,或至少60倍,或至少70倍,或至少80倍,或至少90倍,或至少100倍。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編碼主題組成物之核酸。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分離之核酸,其包含選自(a)編碼本文所揭示之任一實施例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的聚核苷酸,或(b)該(a)之聚核苷酸之互補序列的聚核苷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分離之核酸,其包含與表10或表14中所陳述之聚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聚核苷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表現載體,其包含前述實施例之聚核苷酸序列及可操作地連接至該聚核苷酸序列之重組調控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分離之宿主細胞,其包含前述表現載體。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宿主細胞為大腸桿菌。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T細胞結合組成物及編碼其之核 酸。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單體融合蛋白,其包含與選自由表7中所陳述之胺基酸序列組成之群的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其中該單體融合蛋白對T細胞之CD3抗原展現結合親和力。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分離之核酸,其包含選自以下之聚核苷酸序列:(a)編碼前述T細胞結合組成物之融合蛋白的聚核苷酸;(b)與選自由表7中所陳述之聚核苷酸序列組成之群的聚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之聚核苷酸序列;或(c)該(a)或(b)之聚核苷酸的互補序列。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在製備編碼本文所揭示之任一嵌合多肽組合體實施例之嵌合多肽組合體之聚核苷酸序列的方法中使用編碼前述T細胞結合組成物之融合蛋白之核酸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編碼對本文所揭示或選自表2中所陳述之靶之群的靶細胞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scFv的聚核苷酸序列可操作地同框連接至編碼前述所揭示之T細胞結合組成物之融合蛋白的聚核苷酸。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表現載體,其包含前述聚核苷酸序列及可操作地連接至該聚核苷酸序列之重組調控序列。本發明亦提供一種分離之宿主細胞,其包含表現載體,其中該宿主細胞為大腸桿菌。
在又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製造本文所揭示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實施例之方法。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製造本文所揭示之嵌合多肽組合體之方法,該方法包括用編碼該嵌合多肽組合體之表現載體轉形宿主細胞;在允許在該經轉形之宿主細胞中表現該嵌合多肽組合體的條件下,培養該宿主細胞;及以可溶性融合蛋白形式分離該嵌合多肽組 合體。在一些實施例中,表現之融合蛋白中至少70%,或至少80%,或至少90%,或至少95%,或至少97%,或至少99%的第一及第二結合結構域經正確摺疊。
在其他情況下,本發明提供誘導靶細胞死亡之方法。該方法典型地包括使該靶細胞與本文所揭示之實施例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及效應細胞接觸。在一個實施例中,該接觸在該靶細胞中引起的作用包括但不限於,膜完整性損失、核濃縮(pyknosis)、核破裂(karyorrhexis)、固有細胞凋亡路徑之誘導、外在細胞凋亡路徑之誘導、細胞凋亡、細胞溶解及細胞死亡。
引起細胞死亡(例如,壞死或細胞凋亡)之細胞毒性可由任何適合方測定法,包括但不限於,在處理前後對細胞計數,或量測與活細胞或死細胞相關之標記物之含量。細胞死亡程度可由任何適合方法測定。在一些實施例中,細胞死亡程度係針對初始情況測定。舉例而言,個體可具有已知起始量之靶細胞,如起始細胞質量,或已知大小之腫瘤,或濃度已知之循環靶細胞。在另一實例中,可比較一種組成物與另一種組成物(例如連接至填充部分之嵌合多肽組成物與未連接至填充部分之嵌合多肽組成物)所誘導的細胞死亡之程度。在此類情況下,細胞死亡程度可以處理後存活之細胞與起始細胞群之比率表示。在一些實施例中,細胞死亡之程度可由適合細胞死亡分析測定。在一些實施例中,細胞死亡之程度可藉由隨時間量測腫瘤大小來測定。多種細胞死亡分析係可用的,且可利用多種偵測方法。偵測方法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使用細胞染色、顯微鏡檢查、流式細胞術、細胞分選及其組合。細胞死亡分析之其他非限制性實例描述於WO2011131472A1及US20130052160中,其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前述之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係用於基於細胞之活體外分析中,該分析包括靶細胞與效應細胞之混合群,及有效量的對靶細胞及效應細胞之抗原具有結合親和力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在該分析中,靶細胞表現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抗原,該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抗原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α 4整合素、Ang2、B7-H3、B7-H6、CEACAM5、cMET、CTLA4、FOLR1、EpCAM、CCR5、CD19、HER2、HER2 neu、HER3、HER4、HER1(EGFR)、PD-L1、PSMA、CEA、MUC1(黏蛋白)、MUC-2、MUC3、MUC4、MUC5AC、MUC5B、MUC7、MUC16、βhCG、路易斯-Y、CD20、CD33、CD38、CD30、CD56(NCAM)、CD133、神經節苷脂GD3、9-O-乙醯基-GD3、GM2、Globo H、海藻糖基GM1、GD2、碳酸酐酶IX、CD44v6、音猬因子(Shh)、Wue-1、漿細胞抗原1、黑素瘤硫酸軟骨素蛋白聚醣(MCSP)、CCR8、6-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STEAP)、間皮素、A33抗原、前列腺幹細胞抗原(PSCA)、Ly-6、橋粒芯蛋白4、胎兒乙醯膽鹼受體(fnAChR)、CD25、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II型苗勒抑制物質受體(MISIIR)、唾液酸化Tn抗原(s TN)、纖維母細胞活化抗原(FAP)、內涎蛋白(CD248)、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變異體III(EGFRvIII)、腫瘤相關抗原L6(TAL6)、SAS、CD63、TAG72、湯姆森-弗雷德里希抗原(TF抗原)、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受體(IGF-IR)、Cora抗原、CD7、CD22、CD70、CD79a、CD79b、G250、MT-MMP、F19抗原、CA19-9、CA-125、甲胎蛋白(AFP)、VEGFR1、VEGFR2、DLK1、SP17、ROR1及EphA2,且該效應細胞為T細胞,其中該效應細胞抗原為CD3。在其他實施例中,將該誘導靶細胞死亡之方法用於患有包含靶細胞群之癌症之個體,其中該方法 包括向該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嵌合多肽組合體。在前述之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藉由一或多次連續投與治療有效劑量的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及一或多種賦形劑之醫藥組成物來投與該嵌合多肽組合體。在前述之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測定在患有癌症之個體中實現治療作用所需之醫藥組成物的量及以一或多次連續劑量向該個體投與該量的方案。在誘導個體中靶細胞死亡之方法中,其中該靶細胞為癌細胞,其中該癌症可為癌瘤、霍奇金氏淋巴瘤及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胚細胞瘤、乳癌、ER/PR+乳癌、Her2+乳癌、三陰性乳癌、結腸癌、伴發惡性腹水之結腸癌、黏液性腫瘤、前列腺癌、頭頸癌、皮膚癌、黑素瘤、生殖泌尿道癌、卵巢癌、伴發惡性腹水之卵巢癌、腹膜轉移癌、子宮漿液性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子宮癌、腹膜間皮瘤、腎癌、威爾姆氏腫瘤、肺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胃癌(gastric cancer)、胃癌(stomach cancer)、小腸癌、肝癌、肝癌瘤、肝母細胞瘤、脂肪肉瘤、胰臟癌、膽囊癌、膽管癌、食道癌、唾液腺癌、甲狀腺癌、上皮癌、男胚瘤(arrhenoblastoma)、腺癌、肉瘤及B細胞源性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藉由對患有癌症之個體使用本發明方法,該方法引起臨床參數或終點之改善,其中該臨床參數或終點可為總體存活期、症狀終點、無疾病存活期、客觀反應率、完全反應、反應持續時間、無進展存活期、進展時間、治療失敗之時間、腫瘤量測、腫瘤大小、腫瘤反應率、轉移時間及生物標記物濃度。在其他情況下,對患有癌症之個體使用本發明方法引起該個體之診斷相關副作用之頻率、持續時間或嚴重程度相較於向相當之個體投與以mmol/kg表示之相當劑量的包含該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第一部分且不包含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的組成物有所降 低,其中該等副作用可為以下一或多種:IL-2之血漿含量增加、TNF-α之血漿含量增加、IFN-γ之血漿含量增加、敗血症、嗜中性球減少性發熱、神經毒性、痙攣、腦病、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言語障礙、平衡紊亂、發熱、頭痛、混亂、低血壓、嗜中性球減少、噁心、意識減弱、定向力障礙及肝酶增加。
在又其他情況下,本發明提供將治療劑遞送至包含腫瘤特異性標記物之腫瘤細胞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靶細胞投與本文所揭示之任一實施例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該治療劑係經由特異性結合至該腫瘤特異性標記物的第一部分之第一結合結構域遞送至該靶細胞。在前述中,該腫瘤特異性標記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α 4整合素、Ang2、B7-H3、B7-H6、CEACAM5、cMET、CTLA4、FOLR1、EpCAM、CCR5、CD19、HER2、HER2 neu、HER3、HER4、HER1(EGFR)、PD-L1、PSMA、CEA、MUC1(黏蛋白)、MUC-2、MUC3、MUC4、MUC5AC、MUC5B、MUC7、MUC16、βhCG、路易斯-Y、CD20、CD33、CD38、CD30、CD56(NCAM)、CD133、神經節苷脂GD3、9-O-乙醯基-GD3、GM2、Globo H、海藻糖基GM1、GD2、碳酸酐酶IX、CD44v6、音猬因子(Shh)、Wue-1、漿細胞抗原1、黑素瘤硫酸軟骨素蛋白聚醣(MCSP)、CCR8、6-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STEAP)、間皮素、A33抗原、前列腺幹細胞抗原(PSCA)、Ly-6、橋粒芯蛋白4、胎兒乙醯膽鹼受體(fnAChR)、CD25、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II型苗勒抑制物質受體(MISIIR)、唾液酸化Tn抗原(s TN)、纖維母細胞活化抗原(FAP)、內涎蛋白(CD248)、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變異體III(EGFRvIII)、腫瘤相關抗原L6(TAL6)、SAS、CD63、TAG72、湯姆森-弗雷德里希抗原(TF抗 原)、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受體(IGF-IR)、Cora抗原、CD7、CD22、CD70、CD79a、CD79b、G250、MT-MMP、F19抗原、CA19-9、CA-125、甲胎蛋白(AFP)、VEGFR1、VEGFR2、DLK1、SP17、ROR1及EphA2。必要時,該腫瘤特異性標記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α 4整合素、Ang2、CEACAM5、CD19、CD20、CD33、CD38、cMET、CTLA4、EpCAM、EphA2、FOLR1、HER1(EGFR)、HER2、HER3、HER1(EGFR)/HER3、HER2/3、間皮素、MUC1、PD-L1、PSMA、TAG-72、VEGFR1、VEGFR2。在該方法之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包含與選自由表12之序列組成之群之多肽序列具有至少90%,或至少91%,或至少92%,或至少93%,或至少94%,或至少95%,或至少96%,或至少97%,或至少98%,或至少99%,或至少100%序列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在該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包含與選自由圖36或圖37中所陳述之序列組成之群之多肽序列具有至少90%,或至少91%,或至少92%,或至少93%,或至少94%,或至少95%,或至少96%,或至少97%,或至少98%,或至少99%,或至少100%序列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在前述方法之一實施例中,腫瘤細胞處於個體之腫瘤中,其中該個體可為小鼠、大鼠、猴、犬及人類。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該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物理特徵及當投與個體時所引起之特性。就本文所揭示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實施例而言,該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對第一部分均不具有特異性結合親和力。對於本文所揭示之每一嵌合多肽組合體實施例,第一部分佔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之分子量不到50%。在另一實施例中,當藉由尺寸排阻層析法評估表觀分子量因子時,本文所揭示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實 施例之第一部分佔該嵌合多肽組合體之表觀分子量因子不到30%,或不到40%,或不到50%。另外,在第二部分裂解且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三部分自本文所揭示之任一嵌合多肽組合體實施例釋放後,當藉由尺寸排阻層析法評估水力半徑時,釋放之第一部分的水力半徑比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之水力半徑小約30%,或小約40%,或小約50%。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在該第二部分裂解且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三部分自該嵌合多肽組合體釋放後,當藉由尺寸排阻層析法測定水力半徑時,釋放之第一部分的水力半徑小於約5nm,或小於約4nm,或小於約3nm。因此,釋放之第一部分穿透腫瘤組織之能力強於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在另一實施例中,當藉由尺寸排阻層析法測定水力半徑時,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之水力半徑大於約8nm,或大於約9nm,或大於約10nm。因此,投與帶有腫瘤之個體之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自個體正常組織之血管系統外滲之能力不如自腫瘤血管系統外滲之能力。
特別預期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實施例可展現本文所揭示之一或多種特性或其任何組合。另外,特別預期該等治療方法可展現本文所揭示之一或多種特性或其任何組合。
以引用之方式併入
本說明書中所提及之所有公開案、專利及專利申請案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其引用程度就如同特定且個別地指示每一個別公開案、專利或專利申請案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一般。
可參照陳述說明性實施例之以下實施方式及附圖進一步解釋本發明之特徵及優勢。
圖1描繪用於各種附圖中之各種示例性圖式以及其代表之內容的說明。
圖2描繪未裂解之「前體」形式及在經腫瘤相關蛋白酶作用之後處於裂解狀態的ProTIA組成物(本文中亦描述為嵌合多肽組合體)。該圖式亦描述該等組成物之兩種形式的一些非限制性特性。
圖3顯示圖3A中未裂解之「前體」形式及圖3B中之裂解形式,其中未裂解形式係鄰近於效應細胞及腫瘤相關細胞描繪,該等細胞各自具有細胞表面抗原;不過,圖3A中之未裂解形式由於靶向(或結合)結構域上填充部分之空間位阻及遮蔽效應而無法同時結合兩種細胞,而圖3B中之裂解形式,帶有釋放之靶向結構域,允許同時結合該兩種細胞且能夠由針對靶腫瘤相關細胞之效應細胞進行免疫活化。
圖4顯示ProTIA組成物之兩種結構的示意性表示,說明釋放區段及填充部分可附接至效應細胞結合部分或腫瘤抗原結合部分。
圖5顯示ProTIA組成物之兩種組態的示意性表示,其中兩個釋放區段及兩個填充部分連接至結合部分。在圖5A之情形中,一個RS及填充部分連接至效應細胞結合部分且另一RS及填充部分連接至腫瘤抗原結合部分,且該組成物將呈scFv組態。在圖5B之情形中,兩個RS及填充部分附接至效應細胞結合部分(左圖)或腫瘤抗原結合部分(右圖),且該等結合部分將呈雙功能抗體組態(由此允許以重組形式產生該組成物)。
圖6A-6D顯示ProTIA組成物之兩種組態的示意性表示,其中填充部分為XTEN多肽,且RS及填充部分連接至效應細胞結合部分(左圖)或RS及填充部分連接至腫瘤抗原結合部分(右圖)。
圖7顯示ProTIA組成物之兩種組態的示意性表示,其中兩個釋 放區段及兩個填充部分連接至結合部分。在圖7A之情形中,一個RS及一個XTEN連接至效應細胞結合部分且另一RS及填充部分連接至腫瘤抗原結合部分,且該組成物將呈scFv組態。在圖7B之情形中,兩個RS及XTEN附接至效應細胞結合部分(右圖)或腫瘤抗原結合部分(左圖),且該等結合部分將呈雙功能抗體組態(由此允許以重組形式產生該組成物)。
圖8顯示ProTIA組成物之兩種組態的示意性表示,其中RS及填充部分連接至效應細胞結合部分(左圖)或腫瘤抗原結合部分(右圖)。圖8A以XTEN描繪結合部分。圖8B以白蛋白描繪結合部分。圖8C以Fc片段描繪結合部分。
圖9顯示ProTIA組成物之兩種結構的示意性表示,其中兩個釋放區段及兩個填充部分連接至結合部分。圖9A描繪三種組態,其中兩個RS及XTEN連接至效應細胞結合部分及腫瘤抗原結合部分(左圖),連接至腫瘤抗原結合部分(中間圖)或連接至效應細胞結合部分(右圖)。圖9B描繪四種組態,其中一個RS及XTEN連接至效應細胞結合部分且一個RS及白蛋白連接至腫瘤抗原結合部分(左上圖),一個RS及XTEN連接至腫瘤抗原結合部分且一個RS及白蛋白連接至效應細胞結合部分(右上圖),RS及XTEN與RS及白蛋白均連接至腫瘤抗原結合部分(左下圖)且RS及XTEN與RS及白蛋白均連接至效應細胞結合部分(右下圖)。圖9C描繪四種組態,其中一個RS及XTEN連接至效應細胞結合部分且一個RS及Fc連接至腫瘤抗原結合部分(左上圖),一個RS及XTEN連接至腫瘤抗原結合部分且一個RS及Fc連接至效應細胞結合部分(右上圖),RS及XTEN與RS及Fc均連接至腫瘤抗原結合部分(左下圖)且RS及XTEN與RS及Fc均連接至效應細胞結合部分(右下圖)。
圖10顯示鄰近於腫瘤組織(左圖)及正常組織(右圖)之ProTIA的示意性表示,其中腫瘤組織中更易穿透之血管系統允許ProTIA外滲至該組織中,在其中,腫瘤相關蛋白酶可作用於RS,將其裂解並釋放結合部分,結合部分又可同時結合效應細胞及腫瘤相關細胞。在正常組織情況下,外滲經較緊密之血管系統屏障阻隔,或在ProTIA外滲之情況下,ProTIA保持「前體」形式,而且能夠結合效應細胞,不存在腫瘤細胞或若存在腫瘤細胞,則存在的蛋白酶不足以釋放結合部分,具有不形成免疫突觸之淨效應。
圖11顯示效應細胞結合部分腫瘤抗原結合部分之scFv組態的示意性表示,其各自具有藉由連接子接合之VH/VL對且呈串聯形式。
圖12顯示效應細胞結合部分腫瘤抗原結合部分之雙功能抗體組態的示意性表示,其各自具有藉由連接子接合之VH/VL對。
圖13A顯示常見構建體設計之示意性表示。圖13B及13C顯示ProTIA組成物之示意性表示,其中效應細胞結合部分及腫瘤抗原結合部分在scFv組態(圖13B)[其中可變重鏈(VH)及可變輕鏈(VL)結構域藉由分子內長連接子(L)或分子間較短連接子(1)連接]中及在雙功能抗體組態(圖13C)[其中VH及VL結構域藉由長連接子(L)或分子間較短連接子(1)連接]中呈各種排列。
圖14顯示如實例2中所描述,發酵培養基中未裂解AC1278之純化。圖14A顯示發酵培養基中AC1278之IMAC捕捉的示例性SDS-PAGE;圖14B顯示在HIC精加工步驟中各部分之SDS-PAGE分析;圖14C顯示ImpRes-Q精加工步驟中各部分之SDS-PAGE分析。
圖15顯示如實例2中所描述,未裂解AC1278之批料釋放分析 法。圖15A顯示未裂解AC1278(以實線表示)針對XTEN長度標準品(以虛線表示)之批料釋放分析型SEC層析;圖15B顯示未裂解AC1278之批料釋放SDS-PAGE。
圖16顯示如實例2中所描述,使用未裂解AC1278製備裂解之ProTIA-A。圖16A顯示MMP-9消化反應混合物之SDS-PAGE分析;圖16B顯示移除裂解之XTEN區段之MMP-9消化混合物之IMAC純化的SDS-PAGE分析。
圖17顯示如實例2中所描述,裂解之AC1278之批料釋放分析法。圖17A顯示裂解之AC1278(以實線表示)針對球蛋白標準品(以虛線表示)之批料釋放分析型SEC層析;圖17B顯示裂解之AC1278之批料釋放SDS-PAGE。
圖18顯示如實例3中所描述,發酵培養基中未裂解AC1476之純化。圖18A顯示發酵培養基中AC1476之IMAC捕捉的示例性SDS-PAGE;圖18B顯示在HIC精加工步驟中各部分之SDS-PAGE分析;圖18C顯示ImpRes-Q精加工步驟中各部分之SDS-PAGE分析。
圖19顯示如實例3中所描述,未裂解AC1476之批料釋放分析法。圖19A顯示未裂解AC1476(以實線表示)針對XTEN長度標準品(以虛線表示)之批料釋放分析型SEC層析;圖19B顯示利用考馬斯染色(Coomassie staining)的未裂解AC1476之批料釋放SDS-PAGE;圖19C顯示利用銀染色的未裂解AC1476之批料釋放SDS-PAGE。
圖20顯示如實例3中所描述的未裂解AC1476之額外批料釋放分析法。圖20A顯示未裂解AC1476之批料釋放ESI-MS;圖20B顯示未裂解AC1476之批料釋放陽離子交換層析。
圖21顯示如實例3中所描述,使用未裂解AC1476製備裂解之ProTIA-A。圖21A顯示MMP-9消化反應混合物之SDS-PAGE分析;圖21B顯示移除未裂解受質之MMP-9消化混合物之陰離子交換部分以及裂解之XTEN區段的SDS-PAGE分析。
圖22顯示如實例3中所描述,未裂解AC1476之批料釋放分析法。圖22A顯示裂解之AC1476(以實線表示)針對球蛋白標準品(以虛線表示)之批料釋放分析型SEC;圖22B顯示利用考馬斯染色的裂解之AC1476之批料釋放SDS-PAGE;圖22C顯示利用銀染色的裂解之AC1476之批料釋放SDS-PAGE。
圖23顯示如實例3中所描述的裂解之AC1476之額外批料釋放分析法。圖23A顯示裂解之AC1476之批料釋放ESI-MS;圖23B顯示裂解之AC1476之批料釋放陽離子交換層析。
圖24顯示如實例4中所描述,蛋白酶處理及未處理之抗EpCAM×抗CD3 ProTIA與其配位體之結合。
圖25描繪如實例6中所描述,由測定蛋白酶處理及未處理之抗EpCAM×抗CD3 ProTIA之活體外活性之實驗得到的結果。
圖26描繪如實例6中所描述,由測定抗EpCAM×抗CD3 ProTIA之活體外特異性之實驗得到的結果。
圖27描繪如實例6中所描述,由測定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之活體外活性之實驗得到的結果。
圖28描繪如實例9中所描述,由測定蛋白酶處理及未處理之抗EpCAM×抗CD3 ProTIA之PK之實驗得到的結果。
圖29顯示T細胞結合組成物之替代性N末端至C末端組態的示意性表示。圖29A顯示依序為效應細胞結合部分(ECBM)、釋放位點區段(RS)及XTEN之組態,而圖29B顯示依序為XTEN、RS區段及ECBM之組態。
圖30描繪如實例6中所描述,由測定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在SK-OV-3中之活體外活性之實驗得到的結果。
圖31描繪如實例10中所描述,由測定蛋白酶處理及未處理之抗EpCAM×抗CD3 ProTIA之抗腫瘤作用之實驗得到的腫瘤體積結果。
圖32描繪如實例10中所描述,由測定蛋白酶處理及未處理之抗EpCAM×抗CD3 ProTIA之抗腫瘤作用之實驗得到的體重結果。
圖33描繪如實例12中所描述,由測定蛋白酶處理及未處理之抗EpCAM×抗CD3 ProTIA之細胞因子特徵之實驗得到的結果。圖33A顯示用於偵測IL-2之分析的結果,且圖33B顯示偵測IL-4之結果。
圖34描繪如實例12中所描述,由測定蛋白酶處理及未處理之抗EpCAM×抗CD3 ProTIA之細胞因子特徵之實驗得到的結果。圖34A顯示用於偵測IL-6之分析的結果,且圖34B顯示偵測IL-10之結果。
圖35描繪如實例12中所描述,由測定蛋白酶處理及未處理之抗EpCAM×抗CD3 ProTIA之細胞因子特徵之實驗得到的結果。圖35A顯示用於偵測IFN-γ之分析的結果,且圖35B顯示偵測TNF-α之結果。
圖36:AC1476 aEpCAM-aCD3 ProTIA之胺基酸序列。該圖揭示SEQ ID NO:533。
圖37:AC1489 aEpCAM-aCD3 ProTIA之胺基酸序列。該圖 揭示SEQ ID NO:534。
圖38描繪如實例13中所描述,由測定抗EpCAM×抗CD3 ProTIA、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及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之抗腫瘤作用之實驗得到的HCT-116腫瘤體積結果。
圖39描繪如實例13中所描述,由測定抗EpCAM×抗CD3 ProTIA、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及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之抗HCT-116腫瘤作用之實驗得到的體重結果。
圖40描繪如實例14中所描述,由測定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在帶有人類純化CD3陽性T細胞之SK-OV-3中的活體外活性之實驗得到的結果。
圖41描繪如實例14中所描述,由測定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在帶有人類純化CD3陽性T細胞之OVCAR-3中的活體外活性之實驗得到的結果。
圖42描繪如實例8中所描述,由量測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對PBMC與SK-OV-3細胞之共培養物中CD8及CD4細胞上CD69之活化作用之實驗得到的結果。圖42A描繪CD8細胞上CD69之活化,而圖42B描繪CD4細胞上CD69之活化。
圖43描繪如實例8中所描述,由量測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對PBMC與SK-OV-3細胞之共培養物中CD8及CD4細胞上CD69及CD25之活化作用之實驗得到的結果。圖43A描繪CD8細胞上CD69及CD25之活化,而圖43B描繪CD4 細胞上CD69及CD25之活化。
圖44描繪如實例8中所描述,由量測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對純化之CD3+細胞與SK-OV-3細胞之共培養物中CD8及CD4細胞上CD69之活化作用之實驗得到的結果。圖44A描繪CD8細胞上CD69之活化,而圖44B描繪CD4細胞上CD69之活化。
圖45描繪如實例8中所描述,由量測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對純化之CD3+細胞與SK-OV-3細胞之共培養物中CD8及CD4細胞上CD69及CD25之活化作用之實驗得到的結果。圖45A描繪CD8細胞上CD69及CD25之活化,而圖45B描繪CD4細胞上CD69及CD25之活化。
圖46描繪如實例8中所描述,由量測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對純化之CD3+細胞與OVCAR3細胞之共培養物中CD8及CD4細胞上CD69之活化作用之實驗得到的結果。圖46A描繪CD8細胞上CD69之活化,而圖46B描繪CD4細胞上CD69之活化。
圖47描繪如實例8中所描述,由量測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對純化之CD3+細胞與OVCAR3細胞之共培養物中CD8及CD4細胞上CD69及CD25之活化作用之實驗得到的結果。圖47A描繪CD8細胞上CD69及CD25之活化,而圖47B描繪CD4細胞上CD69及CD25之活化。
圖48描繪如實例8中所描述,由量測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對PBMC與OVCAR3 細胞之共培養物中CD8及CD4細胞上CD69之活化作用之實驗得到的結果。圖48A描繪CD8細胞上CD69之活化,而圖48B描繪CD4細胞上CD69之活化。
圖49描繪如實例8中所描述,由量測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對PBMC與OVCAR3細胞之共培養物中CD8及CD4細胞中CD69及顆粒酶B之活化作用之實驗得到的結果。圖49A描繪CD8細胞中CD69及顆粒酶B之活化,而圖49B描繪CD4細胞中CD69及顆粒酶B之活化。
圖50描繪如實例15中所描述,由量測在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存在下純化之CD3+細胞與SK-OV-3細胞之共培養物中細胞因子IL-2及IL-4之釋放之實驗得到的結果。圖50A描繪釋放之IL-2之濃度,而圖50B描繪釋放之IL-4之濃度。
圖51描繪如實例15中所描述,由量測在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存在下純化之CD3+細胞與SK-OV-3細胞之共培養物中細胞因子IL-6及IL-10之釋放之實驗得到的結果。圖51A描繪釋放之IL-6之濃度,而圖51B描繪釋放之IL-10之濃度。
圖52描繪如實例15中所描述,由量測在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存在下純化之CD3+細胞與SK-OV-3細胞之共培養物中細胞因子TNF-α及IFN-γ之釋放之實驗得到的結果。圖52A描繪釋放之TNF-α之濃度,而圖52B描繪釋放之IFN-γ之濃度。
圖53顯示如實例16中所描述,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與CD3εδ配位體之結合曲線。
圖54顯示如實例17所描述,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對rhEpCAM配位體之結合特異性。
圖55描繪如實例18中所描述,由測定抗EpCAM×抗CD3 ProTIA、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及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之抗腫瘤作用之實驗得到的SW480腫瘤體積結果。
圖56描繪如實例18中所描述,由測定抗EpCAM×抗CD3 ProTIA、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及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之抗SW480腫瘤作用之實驗得到的體重結果。
圖57描繪如實例23中所描述,由測定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在帶有人PBMC之SKOV3中之活體外活性之實驗得到的結果。
圖58描繪如實例23中所描述,由測定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在帶有人PBMC之OVCAR3中之活體外活性之實驗得到的結果。
圖59描繪如實例23中所描述,由測定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在帶有人PBMC之HCT116中之活體外活性之實驗得到的結果。
圖60描繪如實例23中所描述,由測定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蛋白酶不可裂解之抗EpCAM×抗CD3 ProTIA在帶有人PBMC之 SW480中之活體外活性之實驗得到的結果。
在描述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前,應瞭解,此類實施例僅藉助於實例提供,且可採用本文所描述之本發明實施例之各種替代方案來實踐本發明。在不偏離本發明之情況下,熟習此項技術者現可進行多種變更、改變及取代。
除非另作定義,否則本文所使用之所有科技術語均具有與本發明所屬領域之普通技術人員通常所瞭解相同之含義。儘管可使用與本文所描述之方法及材料類似或等效的任何方法及材料來實施或測試本發明,但下文描述適合之方法及材料。在相矛盾之情況下,將以本說明書,包括定義在內為準。此外,該等材料、方法及實施例僅出於說明目的且不打算作為限制。在不偏離本發明之情況下,熟習此項技術者現可進行多種變更、改變及取代。
定義
在本申請案之上下文中,除非另外說明,否則以下術語具有歸屬於其之含義:如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通篇所使用,所用術語「一個/種(a/an)」及「該(等)」之含義意指「至少一個(種)」、「至少第一個(種)」、「一或多個(種)」或「複數個(種)」所提及之組分或步驟,但上限在下文具體規定之情形除外。因此,如本文所使用,「裂解序列」意指「至少第一裂解序列」,而且包括複數個裂解序列。普通熟習此項技術者根據本發明將瞭解組合之可操作限值及參數,以及任何單一試劑之量。
術語「多肽」、「肽」及「蛋白質」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以 指任何長度之胺基酸聚合物。該聚合物可為線性或分支的,其可包含經修飾胺基酸,且其可間雜非胺基酸。該等術語亦涵蓋例如經二硫鍵形成、糖基化、脂化、乙醯化、磷酸化或任何其他操作,如與標記組分偶聯進行修飾之胺基酸聚合物。
術語「單體」當應用於多肽時係指多肽為實質上與序列相同或不同之一或多個額外多肽不相關之單一連續胺基酸序列的狀態。該多肽之單體狀態可藉由尺寸排阻層析法確定為相同分子量之單一蛋白質實體。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胺基酸」係指天然及/或非天然或合成胺基酸,包括但不限於,D或L光學異構體,以及胺基酸類似物及擬肽。標準單字母或三字母代碼可用於命名胺基酸。
術語「天然L-胺基酸」或「L-胺基酸」意指L光學異構體形式之甘胺酸(G)、脯胺酸(P)、丙胺酸(A)、纈胺酸(V)、白胺酸(L)、異白胺酸(I)、甲硫胺酸(M)、半胱胺酸(C)、苯丙胺酸(F)、酪胺酸(Y)、色胺酸(W)、組胺酸(H)、離胺酸(K)、精胺酸(R)、麩醯胺酸(Q)、天冬醯胺酸(N)、麩胺酸(E)、天冬胺酸(D)、絲胺酸(S)及蘇胺酸(T)。
當用於序列時且如本文所使用,術語「非天然存在」意指不具有哺乳動物中發現之野生型或天然存在之序列的配對物,與該序列不互補,或與該序列不具有高度同源性之多肽或聚核苷酸序列。舉例而言,當適當對準時,非天然存在之多肽或片段可與天然序列共有不超過99%、98%、95%、90%、80%、70%、60%、50%或甚至更低胺基酸序列一致性。
術語「親水性」及「疏水性」係指一種物質與水具有之親和力程度。親水性物質對水具有較強親和力,往往會溶解於水中、與水混合 或經水潤濕,而疏水性物質實質上對水缺乏親和力,往往會拒水且不吸收水,且往往不能溶解於水中,或與水混合,或經水潤濕。胺基酸可基於其疏水性進行表徵。已開發出多種標度。一個實例係由Levitt,M等人,J Mol Biol(1976)104:59開發之標度,其列於Hopp,TP等人,Proc Natl Acad Sci U S A(1981)78:3824中。「親水性胺基酸」之實例有精胺酸、離胺酸、蘇胺酸、丙胺酸、天冬醯胺酸及麩醯胺酸。親水性胺基酸天冬胺酸、麩胺酸及絲胺酸與甘胺酸特別值得關注。「疏水性胺基酸」之實例有色胺酸、酪胺酸、苯丙胺酸、甲硫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及纈胺酸。
「片段」當用於生物活性蛋白質(且非抗體)時為生物活性蛋白質的保持至少一部分治療活性及/或生物活性之截短形式。「變異體」當用於生物活性蛋白質時為與天然生物活性蛋白質具有序列同源性且保持該生物活性蛋白質之至少一部分治療活性及/或生物活性的蛋白質。舉例而言,變異體蛋白質可與參考生物活性蛋白質共有至少70%、75%、80%、85%、90%、95%、96%、97%、98%或99%胺基酸序列一致性。如本文所使用,術語「生物活性蛋白質變異體」包括如例如藉由定點突變誘發、編碼基因之合成、插入有意地修飾或意外地經由突變進行修飾且保持活性的蛋白質。
術語「序列變異體」意指相較於天然或初始序列,藉由一或多個胺基酸插入、缺失或取代進行修飾之多肽。插入可位於該蛋白質之任一末端或兩個末端處,或者可位於胺基酸序列之內部區域內。非限制性實例為XTEN中之胺基酸經不同胺基酸取代。在缺失變異體中,如本文所描述之多肽中之一或多個胺基酸殘基經移除。因此,缺失變異體包括所述多肽序列之所有片段。在取代變異體中,多肽中之一或多個胺基酸殘基經移 除且經替代性殘基置換。在一個態樣中,取代本質上為保守性的且此類保守性取代係此項技術中熟知的。
術語「部分」意指較大組成物之一種組分或擬併入較大組成物中之一種組分,諸如以連續或不連續序列接合至較大多肽的蛋白質部分。較大組成物之部分可賦予所需功能性。舉例而言,填充部分可賦予所得締合該填充部分之較大組成物增加之分子量及/或半衰期之功能。
術語「釋放區段」或「RS」係指組成物中可經一或多種蛋白酶識別及裂解,由此自該組成物釋放一或多個組分或部分的裂解序列。如本文所使用,「哺乳動物蛋白酶」意指天然存在於體液、細胞、組織中,且可以較高含量見於哺乳動物之某些靶組織或細胞,例如患病組織(例如腫瘤)中的蛋白酶。RS序列可經工程改造成由存在於或鄰近於個體中之靶組織或在活體外分析中引入的各種哺乳動物蛋白酶或多種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能夠識別確定之裂解位點的其他等效蛋白酶(內源或外源)亦可利用。具體言之,預期RS序列可針對所用蛋白酶進行調整及定制且可併入連接子胺基酸以接合至相鄰多肽。
當提及第一多肽連接至第二多肽時,術語「在...內」涵蓋將第一或第二多肽之N末端分別連接至第二或第一多肽之C末端的額外組分之連接或融合,以及第一多肽插入第二多肽之序列中。舉例而言,當RS組分在嵌合多肽組合體「內」連接時,該RS可連接至N末端、C末端,或者可插入XTEN多肽之任何兩個胺基酸之間。
當用於本文所提供之組成物形式時,「活性」係指作用或效應,包括但不限於,受體結合、拮抗劑活性、激動劑活性、細胞或生理反應、細胞溶解、細胞死亡,或此項技術中一般已知用於組成物自效應子組 分的效應,不管藉由活體外、離體抑或活體內分析量測,或臨床效應。
如本文所使用,「效應細胞」包括能夠賦予靶細胞效應之任何真核細胞。舉例而言,效應細胞可誘導靶細胞之膜完整性喪失、核濃縮(pyknosis)、核破裂(karyorrhexis)、細胞凋亡、溶解及/或死亡。在另一實施例中,效應細胞可誘導靶細胞分裂、生長、分化,或以其他方式改變靶細胞之信號轉導。效應細胞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漿細胞、T細胞、CD4細胞、CD8細胞、B細胞、細胞因子誘導之殺手細胞(CIK細胞)、肥大細胞、樹突狀細胞、調控T細胞(RegT細胞)、輔助T細胞、骨髓細胞、巨噬細胞及NK細胞。
「效應細胞抗原」係指由效應細胞表現之分子,包括但不限於,細胞表面分子,諸如蛋白質、糖蛋白或脂蛋白。示例性效應細胞抗原包括CD3複合物或T細胞受體(TCR)、CD4、CD8、CD25、CD38、CD69、CD45RO、CD57、CD95、CD107及CD154蛋白質,以及與效應細胞締合、結合至效應細胞、在效應細胞內表現或由效應細胞表現及釋放的效應分子,諸如細胞因子。效應細胞抗原可用作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結合結構域的結合配對物。主題組成物可結合之效應細胞抗原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細胞表面上之抗原,諸如CD3、CD4、CD8、CD25、CD38、CD69、CD45RO、CD57、CD95、CD107及CD154,以及選自IL2、IL10、IL12、IFNγ及TNFα之Th1細胞因子。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ELISA」係指如本文所描述或如此項技術中另外已知之酶聯免疫吸附分析。
「宿主細胞」包括可以作為或已經作為引入外源核酸之主題載體之接受者的個別細胞或細胞培養物,諸如本文所描述者。宿主細胞包 括單一宿主細胞之子代。該子代可能由於天然突變、意外突變或有意突變而與原始親本細胞未必完全相同(在形態或總DNA互補序列之基因組方面)。宿主細胞包括在活體內經本發明之載體轉染之細胞。
當用於描述本文所揭示之各種多肽時,「分離」表示已經鑑別且自其天然環境之組分或自較複雜之混合物(諸如在蛋白質純化期間)分開及/或回收之多肽。其天然環境之污染組分為典型地干擾該多肽之診斷或治療應用的物質,且可以包括酶、激素及其他蛋白質或非蛋白質溶質。熟習此項技術者易於瞭解,非天然存在之聚核苷酸、肽、多肽、蛋白質、抗體或其片段不需要「分離」以使其與其天然存在之對應物相區別。此外,「經濃縮」、「經分離」或「經稀釋」之聚核苷酸、肽、多肽、蛋白質、抗體或其片段可與其天然存在之對應物相區別,因為單位體積分子之濃度或數量一般高於其天然存在之對應物。一般而言,藉由重組方式製備且在宿主細胞中表現之多肽被視為「分離」的。
「分離之核酸」為經鑑別且由在該多肽之編碼核酸之天然來源中通常與其締合之至少一種污染核酸分子分離的核酸分子。舉例而言,分離之多肽編碼核酸分子不為其在自然界中所呈現之形式或環境。因此,分離之多肽編碼核酸分子與特定多肽編碼核酸分子相區別,因為其存在於天然細胞中。然而,分離之多肽編碼核酸分子包括通常表現該多肽之細胞中所含的多肽編碼核酸分子,其中例如,該核酸分子係在不同於天然細胞核酸分子之染色體或染色體外位置中。
「嵌合」蛋白質或多肽含有在序列中與在自然界中發現之位置不同的位置處包含至少一個區域之至少一種融合多肽。該等區域通常可存在於獨立蛋白質中且在融合多肽中集合在一起;或其通常可存在於同一 蛋白質中,但在融合多肽中以一種新佈置置放。嵌合蛋白質可例如藉由化學合成,或藉由產生並轉譯以所需關係編碼肽區之聚核苷酸而產生。
「經融合」及「融合」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且指藉由重組方式將兩個或超過兩個肽或多肽序列接合在一起。「融合蛋白」或「嵌合蛋白」包含第一胺基酸序列連接至在自然界通常不與其連接之第二胺基酸序列。
「XTEN化」用於表示藉由一或多個XTEN多肽(如下文所描述)與肽或多肽連接或融合進行修飾的肽或多肽,不管是藉由重組方式抑或化學交聯。
「可操作地連接」表示,所連接之DNA序列為連續的,且在閱讀相中或同框。「同框融合」係指兩個或超過兩個開放閱讀框(ORF)以維持原始ORF之正確閱讀框之方式接合形成連續較長ORF。舉例而言,若啟動子或強化子影響多肽序列之轉錄,則其可操作地連接至該多肽之編碼序列。因此,所得重組融合蛋白為含有兩個或超過兩個區段之單一蛋白質,該等區段對應於由原始ORF編碼之多肽(該等區段在自然界中通常並非如此接合)。
「交聯」、「偶聯」、「連接(link/linking)」及「接合至」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且指兩個不同分子藉由化學反應共價接合。如此項技術中所知,交聯可以一或多個化學反應實現。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偶聯搭配物」係指可以或以偶聯反應連接之個別組分。
術語「偶聯物」(用作名詞)擬指由偶聯搭配物彼此共價連接形成之異質分子,例如共價連接至釋放區段之結合結構域。
「交聯劑(Cross-linker/cross-linking agent)」可互換使用且在最廣義情況下,表示用於共價接合兩個或超過兩個實體之化學實體。舉例而言,交聯劑接合兩個、三個、四個或更多個肽,或將肽接合至XTEN。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交聯劑可指在反應物交聯後剩下的共價結合之反應產物。交聯劑亦可包含尚未反應但能夠與另一實體反應的一或多種反應物。
就多肽而言,「線性序列」或「序列」係在胺基至羧基(N末端至C末端)方向上多肽中胺基酸之次序,其中在該序列中彼此相鄰之殘基在多肽之一級結構中係鄰接的。「部分序列」係已知在一個或兩個方向上包含額外殘基的多肽之一部分之線性序列。
「異源」表示衍生自遺傳型不同於其所比較之其餘實體的實體。舉例而言,自其天然編碼序列移除且操作性連接至不同於天然序列之編碼序列的富含甘胺酸之序列為異源富含甘胺酸之序列。當用於聚核苷酸、多肽時,術語「異源」表示,該聚核苷酸或多肽係衍生自遺傳型不同於其所比較之其餘實體的實體。
術語「聚核苷酸」、「核酸」、「核苷酸」及「寡聚核苷酸」可互換使用。其係指任何長度之核苷酸,涵蓋單一核酸以及複數個核酸,可為脫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或其類似物。聚核苷酸可具有任何三維結構,且可執行任何功能,已知或未知功能。以下為聚核苷酸之非限制性實例:基因或基因片段之編碼或非編碼區、由鍵聯分析界定之基因座、外顯子、內含子、信使RNA(mRNA)、轉運RNA、核醣體RNA、核糖酶、cDNA、重組聚核苷酸、分支聚核苷酸、質體、載體、具有任何序列的分離之DNA、具有任何序列的分離之RNA、核酸探針及引子。聚核 苷酸可包含經修飾核苷酸,諸如甲基化核苷酸及核苷酸類似物。若存在時,對核苷酸結構之修飾可在聚合物組裝之前或之後進行。核苷酸序列可間雜非核苷酸組分。聚核苷酸可進一步在聚合後,諸如藉由與標記組分偶聯進行修飾。
術語「聚核苷酸之互補序列」表示具有互補鹼基序列且取向與參考序列相反,以致其能以完整保真度與參考序列雜交的聚核苷酸分子。
當用於聚核苷酸時,「重組」表示聚核苷酸為重組步驟及使重組蛋白質在宿主細胞中表現之其他程序之各種組合的產物,該等重組步驟可包括選殖、限制及/或連接步驟。
術語「基因」及「基因片段」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其係指含有能夠在轉錄及轉譯後編碼特定蛋白質的至少一個開放閱讀框之聚核苷酸。基因或基因片段可為基因組或cDNA,只要聚核苷酸含有至少一個開放閱讀框,其可覆蓋整個編碼區或其區段。「融合基因」係由至少兩個異源聚核苷酸連接在一起所構成的基因。
如本文所使用,「編碼區」或「編碼序列」係由可轉譯成胺基酸之密碼子組成的聚核苷酸之一部分。儘管「終止密碼子」(TAG、TGA或TAA)典型地不轉譯成胺基酸,但其可被視為編碼區之一部分,然而任何側接序列(例如啟動子、核糖體結合位點、轉錄終止子、內含子及其類似序列)皆不為編碼區之一部分。編碼區之邊界典型地由在5'末端之起始密碼子(編碼所得多肽之胺基末端)及在3'末端之轉譯終止密碼子(編碼所得多肽之羧基末端)來確定。本發明之兩個或超過兩個編碼區可存在於例如單個載體上之單個聚核苷酸構建體中,或存在於例如獨立(不同)載體 上之獨立聚核苷酸構建體中。隨即,單個載體可只含有單個編碼區,或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編碼區,例如單個載體可獨立地編碼如下文所述之結合結構域A及結合結構域B。此外,本發明之載體、聚核苷酸或核酸可編碼與或不與編碼本發明之結合結構域之核酸融合的異源編碼區。異源編碼區包括但不限於,特殊元件或基元,諸如分泌信號肽或異源功能結構域。
術語「下游」係指位於參考核苷酸序列之3'方向之核苷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下游核苷酸序列係針對在轉錄起始點之後之序列。舉例而言,基因之轉譯起始密碼子位於轉錄起始位點之下游。
術語「上游」係指位於參考核苷酸序列之5'方向之核苷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上游核苷酸序列涉及位於編碼區或轉錄起始點之5'側之序列。舉例而言,大部分啟動子位於轉錄起始位點之下游。
「同源性」或「同源」係指兩個或超過兩個聚核苷酸序列之間或兩個或超過兩個多肽序列之間的序列相似性或可互換性。當使用諸如BestFit之程式來測定兩個不同胺基酸序列之間之序列一致性、相似性或同源性時,可使用預設之設置,或者可選擇適當評分矩陣,諸如blosum45或blosum80,以優化一致性、相似性或同源性評分。較佳地,同源聚核苷酸為在如本文所定義之嚴格條件下雜交且與該等序列具有至少70%,較佳至少80%,更佳至少90%,更佳95%,更佳97%,更佳98%且甚至更佳99%序列一致性的該等聚核苷酸。當在長度相當之序列內最佳對準時,同源多肽之序列一致性為至少70%,較佳至少80%,甚至更佳至少90%,甚至更佳95%至99%一致。
當用於多聚核酸時,「連接」係指兩個核酸片段或基因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由此將其連接在一起之過程。為了將DNA片段或基因 連接在一起,DNA之末端必須彼此相容。在一些情況下,該等末端將在核酸內切酶消化後直接相容。然而,可能需要首先將通常在核酸內切酶消化後產生之黏性末端轉化成平末端以使其適於連接。
術語「嚴格條件」或「嚴格雜交條件」包括使聚核苷酸在比其他序列高的可偵測程度(例如為背景之至少2倍)上與其靶序列雜交的條件。一般而言,雜交嚴格度係部分參照洗滌步驟進行之溫度及鹽濃度來表示。典型地,嚴格條件將係鹽濃度為在pH 7.0至8.3下低於約1.5M Na離子,典型地約0.01至1.0M Na離子濃度(或其他鹽)且溫度對於短聚核苷酸(例如10至50個核苷酸)為至少約30℃且對於長聚核苷酸(例如超過50個核苷酸)為至少約60℃,舉例而言,「嚴格條件」可包括在37℃下於50%甲醯胺、1M NaCl、1% SDS中雜交及在60℃至65℃下於0.1×SSC/1% SDS中洗滌三次各15分鐘。或者,可使用約65℃、60℃、55℃或42℃溫度。SSC濃度可在約0.1至2×SSC間變化,其中SDS係以約0.1%存在。典型地,選擇的此類洗滌溫度比在指定離子強度及pH下特定序列之熱熔融溫度低約5℃至20℃。Tm為50%靶序列與完美匹配之探針雜交的溫度(在指定離子強度及pH值下)。用於計算核酸雜交之Tm及條件的等式係熟知的且可見於Sambrook,J.等人,「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第3版,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2001中。典型地,使用阻斷試劑阻斷非特異性雜交。此類阻斷試劑包括例如約100-200μg/ml的經剪切及變性之鮭魚精DNA。在特定情況下,諸如對於RNA:DNA雜交,亦可使用有機溶劑,諸如濃度為約35-50% v/v之甲醯胺。對於該等洗滌條件之有用變化將為普通熟習此項技術者易於瞭解。
當用於聚核苷酸序列時,術語「一致性百分比」、「序列一 致性百分含量」及「%一致性」係指使用標準化算法比對的至少兩個聚核苷酸序列之間殘基匹配的百分含量。此類算法可以標準化及可再現之方式在供比較之序列中插入空位,以便優化兩個序列之間之比對,且因此實現該兩個序列更有意義之比較。一致性百分比可在完整指定聚核苷酸序列內量測,或者可在較短長度內,例如在自較長指定聚核苷酸序列取得的一個片段之長度內,例如具有至少45個、至少60個、至少90個、至少120個、至少150個、至少210個或至少450個連續殘基之片段內量測。此類長度僅為示例性的,且應瞭解,本文在表格、圖式或序列表中所示的序列所支持的任何片段長度皆可用於描述可量測一致性百分含量之長度。序列一致性百分含量係藉由以下方式計算:在比較窗內比較兩個最佳對準之序列,測定匹配位置(在兩個多肽序列中出現之相同殘基)之數量,用匹配位置之數量除以比較窗中之位置總數(亦即,窗大小)並將結果乘以100,得到序列一致性百分比。當比較不同長度之序列時,最短的序列界定比較窗之長度。當計算序列一致性時,不考慮保守取代。
相對於本文所鑑別之多肽序列之「序列一致性百分比(%)」定義為在對準查詢序列與長度相當之第二參考序列且必要時引入空位以達成最大序列一致性百分比之後,且在不將任何保守取代視為序列一致性之一部分的情況下,查詢序列中與該長度相當之第二參考多肽序列或其部分之胺基酸殘基一致的胺基酸殘基之百分含量。可以此項技術內之多種方式,例如使用公開可得之電腦軟體,諸如BLAST、BLAST-2、ALIGN或Megalign(DNASTAR)軟體,達成比對以測定胺基酸序列一致性百分比。熟習此項技術者可確定適於度量比對之參數,包括在所比較之序列之全長內達成最佳對準所需的任何算法。一致性百分比可在完整指定多肽序 列內量測,或者可在較短長度內,例如在自較長指定多肽序列取得的一個片段之長度內,例如具有至少15個、至少20個、至少30個、至少40個、至少50個、至少70個或至少150個連續殘基之片段內量測。此類長度僅為示例性的,且應瞭解,本文在表格、圖式或序列表中所示的序列所支持的任何片段長度皆可用於描述可量測一致性百分含量之長度。
在聚核苷酸序列情況下使用之「重複性」係指序列中之內部同源性程度,例如給定長度之相同核苷酸序列之頻率。重複性可例如藉由分析相同序列之頻率來量測。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表現」係指聚核苷酸藉以產生基因產物(例如RNA或多肽)之過程。其包括但不限於,聚核苷酸轉錄成信使RNA(mRNA)、轉運RNA(tRNA)、小髮夾RNA(shRNA)、小干擾RNA(siRNA)或任何其他RNA產物,及mRNA轉譯成多肽。表現產生「基因產物」。如本文所使用,基因產物可為核酸,例如藉由基因轉錄產生之信使RNA;或自轉錄物轉譯之多肽。本文所述之基因產物進一步包括具有轉錄後修飾(例如聚腺苷酸化或剪接)之核酸,或具有轉譯後修飾(例如甲基化、糖基化、添加脂質、與其他蛋白質次單元締合或蛋白水解裂解)之多肽。
「載體」或「表現載體」可互換使用且指將插入之核酸分子轉運至宿主細胞中及/或宿主細胞之間的核酸分子,較佳為在適當宿主中自主複製之核酸分子。該術語包括主要用於將DNA或RNA插入細胞中之載體、主要用於DNA或RNA複製之複製載體,及用於轉錄及/或轉譯DNA或RNA之表現載體。亦包括提供超過一種上述功能之載體。「表現載體」係當引入適當宿主細胞中時可轉錄且轉譯成多肽的聚核苷酸。「表現 系統」通常意味著包含可用於得到所需表現產物之表現載體的適合宿主細胞。
當用於多肽時,「血清降解抗性」係指多肽在血液或其組分中經受住降解之能力,該降解典型地涉及血清或血漿中之蛋白酶。血清降解抗性可藉由將蛋白質與人類(或適當時,小鼠、大鼠、犬、猴)血清或血漿典型地在約37℃下組合多天(例如0.25、0.5、1、2、4、8、16天)來量測。該等時間點內之樣品可執行西方墨點分析且利用抗體偵測蛋白質。抗體可針對蛋白質中之標籤。若蛋白質在西方墨點上顯示單一譜帶,在蛋白質大小與注入蛋白質之大小相同的情況下,則未發生降解。在此示例性方法中,如藉由西方墨點法或等效技術判斷的50%蛋白質降解之時間點為蛋白質之血清降解半衰期或「血清半衰期」。
術語「t1/2」、「半衰期」、「終末半衰期」、「消除半衰期」及「循環半衰期」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且在本文中用於表示以ln(2)/Ke1計算之終末半衰期。Ke1係藉由濃度對數隨時間變化曲線之終末線性部分的線性回歸計算的終末消除速率常數。半衰期典型地係指沈積於活生物體中之投與物質之量的一半經正常生物過程代謝或消除所需的時間。當構建給定多肽隨時間而變之清除曲線時,曲線通常為雙相的,具有快速α相及較長β相。人類抗體在人體中之典型β相半衰期為21日。半衰期可使用來自任何體液之定時樣品量測,但更典型地係以血漿樣品量測。
術語「分子量」一般係指分子中組成原子之原子重量的總和。分子量在理論上可藉由分子中組成原子之原子質量總和測定。當用於多肽時,分子量係藉由以下方式計算:基於胺基酸組成,將組成物中每一類型胺基酸之分子量相加,或藉由在SDS電泳凝膠中與分子量標準品比較 來估計。分子之分子量計算值可不同於分子之「表觀分子量」,表觀分子量一般係指如藉由一或多種分析技術測定的分子之分子量。「表觀分子量因子」及「表觀分子量」係相關術語且當用於多肽時,該等術語係指對特定胺基酸或多肽序列所展現的表觀分子量之相對增加或減少的量度。表觀分子量可例如使用尺寸排阻層析法(SEC)或類似方法,藉由與如以「表觀kD」單位量測之球蛋白標準品相比較來測定。表觀分子量因子係表觀分子量與「分子量」之間之比率;後者係藉由如以上所描述,基於胺基酸組成相加,或藉由在SDS電泳凝膠中與分子量標準品相比較進行估計來計算。表觀分子量及表觀分子量因子之測定係描述於美國專利號8,673,860中。
術語「水力半徑」或「斯托克斯半徑(Stokes radius)」係藉由假定分子主體移動通過溶液且被溶液之黏度阻止而量測的分子於溶液中之有效半徑(Rh,以nm表示)。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XTEN多肽之水力半徑量測值與作為更直觀量度之「表觀分子量因子」相關。蛋白質之「水力半徑」影響其在水溶液中之擴散速率以及其在凝膠高分子中遷移之能力。蛋白質之水力半徑係由其分子量以及其結構,包括形狀及緻密性決定。用於測定水力半徑之方法係此項技術中熟知的,諸如利用尺寸排阻層析法(SEC),如美國專利號6,406,632及7,294,513中所描述。大部分蛋白質具有球狀結構,此為在最小水力半徑下蛋白質可具有的最緊密之三維結構。一些蛋白質呈現隨機且敞開式、未結構化或「線性」構型,且因此具有比分子量類似之典型球蛋白大得多的水力半徑。
「擴散係數」表示每單位平面外濃度梯度,通過表面之莫耳通量之量值。在稀物質轉運中,由擴散引起之通量係由費克第一定律 (Fick's first law)給出,其僅取決於溶質與溶劑相互作用之單一特性:擴散係數。
「生理條件」係指活宿主中之一系列條件以及模擬活個體之該等條件的活體外條件,包括溫度、鹽濃度、pH。已確定用於活體外分析中的多種生理學相關條件。一般而言,生理學緩衝液含有生理濃度之鹽且經調整至在約6.5至約7.8範圍內且較佳在約7.0至約7.5範圍內之中性pH值。多種生理學緩衝液列於Sambrook等人(2001)中。生理學相關溫度在約25℃至約38℃範圍內,較佳在約35℃至約37℃範圍內。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結合結構域」意欲特定地包括對靶抗原或配位體,諸如細胞表面受體或抗原或糖蛋白、寡聚核苷酸、酶受質、抗原決定子,或可能存在於靶組織或細胞表面中或其上之結合位點具有特異性結合親和力的抗體或抗體片段之類別。
術語「抗體」在本文中係以最廣泛意義使用且涵蓋各種抗體結構,包括(但不限於)單株抗體、多株抗體、多特異性抗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及抗體片段,只要其展現所需之抗原結合活性即可。全長抗體可例如為單株抗體、重組抗體、嵌合抗體、去免疫化抗體、人類化抗體及人類抗體。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單株抗體」係指自實質上同源之抗體群獲得的抗體,亦即,構成該群之個別抗體該等個別抗體除例如含有天然存在之突變或可能在單株抗體之產生期間產生的可能變異體抗體外為一致的及/或結合相同抗原決定基,此類變異體一般以極少量存在。與典型地包括針對不同決定子(抗原決定基)之不同抗體的多株抗體製劑相對,單株抗體製劑之每一單株抗體係針對抗原上之單一決定子。因此,修飾語「單 株」指示抗體係自實質上均質之抗體群獲得的性質,且不應理解為需要藉由任何特定方法產生該抗體。舉例而言,根據本發明使用之單株抗體可藉由多種技術製造,包括但不限於,雜交瘤方法、重組DNA方法、噬菌體展示方法,及利用含有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座之全部或一部分之轉殖基因動物的方法,此類用於製造單株抗體之方法及其他示例性方法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或於本文中描述。
「抗體片段」係指並非完整抗體之分子,其包含完整抗體中結合完整抗體所結合之抗原的一部分。抗體片段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Fv、Fab、Fab'、Fab'-SH、F(ab')2、雙功能抗體、線性抗體、單結構域抗體、單結構域駱駝抗體、單鏈抗體分子(scFv)及由抗體片段形成之多特異性抗體。
「scFv」或「單鏈可變片段」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以指包含藉由短可撓性肽連接子接合在一起的重鏈(「VH」)及輕鏈(「VL」)可變區或者VH或VL鏈之兩個複本的抗體片段型式。scFv實際上並非抗體之片段,而是免疫球蛋白重鏈(VH)及輕鏈(VL)可變區之融合蛋白,且可易於在大腸桿菌中以功能性形式表現。
術語「抗原」、「靶抗原」及「免疫原」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以指抗體、抗體片段或基於抗體片段之分子所結合或具有特異性之結構或結合決定子。
術語「抗原決定基」係指抗原分子上抗體、抗體片段或結合結構域所結合之特定位點。抗原決定基為抗體或抗體片段之配位體。
如本文所使用,「CD3」或「分化簇3」表示T細胞表面抗原CD3複合物,其包括所有已知CD3次單元,例如CD3 ε、CD3 δ、CD3 γ、CD3 ζ、CD3 α及CD3 β之個別形式或獨立組合形式。CD3 ε、CD3 γ及CD3 δ之細胞外結構域含有類免疫球蛋白結構域,因此被視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之一部分。
術語「特異性結合」或「特異性地結合」或「結合特異性」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以指結合結構域對其對應靶之高度結合親和力。典型地,藉由本文所揭示之一或多種分析量測之特異性結合將具有低於約10-6M之解離常數或Kd
「親和力」係指一個分子(例如抗體)之單一結合位點與其結合搭配物(例如抗原)之間的非共價相互作用之總和的強度。除非另作指示,否則如本文所使用,「結合親和力」係指反映結合對(例如抗體與抗原)成員之間之1:1相互作用的固有結合親和力。分子X對其搭配物Y之親和力一般可由解離常數(Kd)表示。如本文所使用,「較強結合親和力」表示較低Kd值;例如1×10-9M比1×10-8M之結合親和力強。
「抑制常數」或「Ki」可互換使用且表示酶-抑制劑複合物之解離常數,或抑制劑對酶之結合親和力之倒數。
「解離常數」或「Kd」可互換使用且表示配位體「L」與蛋白質「P」之間之親和力,亦即,配位體與特定蛋白質結合之緊密程度。其可使用公式Kd=[L][P]/[LP]計算,其中[P]、[L]及[LP]分別表示蛋白質、配位體及複合物之莫耳濃度。如本文所使用,術語「kon」意欲指如此項技術中所知,抗體與抗原締合形成抗體/抗原複合物之締合速率常數。如本文所使用,術語「koff」意欲指如此項技術中所知,抗體自抗體/抗原複合物解離之解離速率常數。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拮抗劑」包括部分或完全阻斷、抑制 或中和本文所揭示之天然多肽之生物活性的任何分子。用於鑑別多肽之拮抗劑的方法可包括使天然多肽與候選拮抗劑分子接觸,且量測通常與該天然多肽相關之一或多種生物活性的可偵測之改變。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拮抗劑可包括減小生物活性蛋白質之作用的蛋白質、核酸、碳水化合物、抗體或任何其他分子。
「靶細胞標記物」係指由靶細胞表現之分子,包括但不限於,細胞表面受體、抗原、糖蛋白、寡聚核苷酸、酶受質、抗原決定子或結合位點,其可存在於靶組織或細胞之表面中或其上,可充當抗體之配位體。
「靶組織」係指引起疾病病況,諸如但不限於,癌症或炎性病況,或作為該疾病病況之一部分的組織。患病靶組織之來源包括身體器官、腫瘤、癌細胞或癌細胞群,或形成基質或發現與癌細胞群相關聯之細胞、骨骼、皮膚、產生細胞因子或促成疾病病況之因子的細胞。
「確定培養基」係指包含所培養之細胞存活及/或生長必需之營養及激素需求以致培養基之組分已知的培養基。傳統上,確定培養基係藉由添加生長及/或存活必需之營養及生長因子來調配。典型地,確定培養基提供至少一種來自以下一或多個類別之組分:a)所有必需胺基酸,且通常為二十個胺基酸中之鹼性集合加半胱胺酸;b)能量來源,通常呈碳水化合物形式,諸如葡萄糖;c)低濃度維生素及/或其他所需有機化合物;d)游離脂肪酸;及e)微量元素,其中微量元素定義為典型地在極低濃度(通常在微莫耳濃度)下滿足需要之無機化合物或天然存在之元素。確定培養基亦可視情況補充來自以下一或多個類別之一或多種組分:a)一或多種促有絲分裂劑;b)鹽及緩沖劑,如例如鈣、鎂及磷酸鹽;c)核苷及鹼 基,諸如腺苷及胸苷、次黃嘌呤;及d)蛋白質及組織水解物。
術語「促效劑」係以最廣泛意義使用,且包括模擬本文所揭示之天然多肽之生物活性的任何分子。適合促效劑分子特定地包括促效劑抗體或抗體片段、天然多肽之片段或胺基酸序列變異體、肽、小有機分子等。用於鑑別天然多肽之促效劑的方法可包括使天然多肽與候選促效劑分子接觸,且量測通常與該天然多肽相關之一或多種生物活性的可偵測之改變。
如本文所使用,「治療(treatment/treating)」或「減輕」或「改善」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此等術語係指用於獲得有益或所需結果,包括但不限於,治療益處及/或預防益處的方法。治療益處表示所治療之潛在病症的根除或改善。另外,治療益處係藉由根除或改善與潛在病症相關之一或多種生理學症狀或改進與其相關之一或多個臨床參數,由此在個體中觀察到改進來實現,不過該個體可能仍患有該潛在病症。對於預防益處,可將組成物投與有發生特定疾病之風險的個體,或報告一種疾病之一或多種生理學症狀的個體,即使該疾病可能尚未得到診斷。
如本文所使用,「治療作用」或「治療益處」係指由投與本發明之多肽引起的除誘導產生針對生物活性蛋白質所具有之抗原性抗原決定基之抗體外的生理作用,包括但不限於,疾病之緩解、改善或預防;或與人類或其他動物之潛在疾病相關之一或多個臨床參數的改善;或以其他方式增強人類或動物之身體或精神健康。對於預防益處,可將組成物投與有發生特定疾病、復發先前疾病、病況或疾病症狀之風險的個體,或報告一種疾病之一或多種生理學症狀的個體,即使該疾病可能尚未得到診斷。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治療有效量」及「治療有效劑量」係 指當以一次或重複劑量投與個體時,能夠對疾病狀態或病況之任何症狀、態樣、量測之參數或特徵具有任何可偵測之有益作用的單獨或作為多肽組成物之一部分之藥物或生物活性蛋白質的量。此類作用無需為絕對有益的。治療有效量之確定恰在熟習此項技術者之能力範圍內,尤其根據本文所提供之詳細揭示內容。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治療有效且無毒之劑量」係指足夠高以引起個體之腫瘤或癌細胞之損耗、腫瘤消除、腫瘤萎縮或疾病穩定,同時無或基本上無明顯有毒作用的如本文所定義之組成物之耐受劑量。此類治療有效且無毒之劑量可藉由此項技術中所描述之劑量遞增研究確定且應低於誘導嚴重不良副作用之劑量。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劑量方案」係指有關連續投與多次劑量(亦即,至少兩劑或超過兩劑)組成物之時間表,其中該等劑量係以治療有效量給與以對疾病狀態或病況之任何症狀、態樣、量測之參數、終點或特徵產生持續有益作用。
術語「癌症」及「癌」係指或描述哺乳動物的典型地以不受調控之細胞生長/增殖為特徵之生理病況。癌症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癌瘤、霍奇金氏淋巴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B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胚細胞瘤、乳癌、結腸癌、前列腺癌、頭頸癌、任何形式之皮膚癌、黑素瘤、生殖泌尿道癌、卵巢癌、伴發惡性腹水之卵巢癌、腹膜轉移癌、子宮漿液性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伴發惡性腹水之上皮細胞腹膜內惡性疾病、子宮癌、腹膜間皮瘤、腎癌、肺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胃癌、食道癌、胃癌、小腸癌、肝癌、肝癌瘤、肝母細胞瘤、脂肪肉瘤、胰臟癌、膽囊癌、 膽管癌、唾液腺癌、甲狀腺癌、上皮癌、腺癌、任何起源之肉瘤、原發性血液惡性疾病,包括急性或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或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贅生性病症或骨髓增生異常病症、重症肌無力、巴塞多氏病、橋本氏甲狀腺炎或古德帕斯徹症候群。
如本文所使用,「腫瘤特異性標記物」係指在癌細胞上或癌細胞中發現的可以但未必相對於正常細胞或組織以大量出現在癌細胞中或癌細胞上的抗原。
「靶細胞」係指具有主題組成物之抗體或抗體片段之配位體且與疾病或病理病況有關或者引起疾病或病理病況的細胞,包括癌細胞、腫瘤細胞及炎性細胞。靶細胞之配位體在本文中稱為「靶細胞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且包括但不限於,細胞表面受體或抗原、細胞因子、MHC蛋白及細胞質蛋白或外源提供之肽。如本文所使用,「靶細胞」不包括效應細胞。
I).通用技術
除非另作指示,否則本發明之實踐採用在此項技術之技能範圍內之免疫學、生物化學、化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及重組DNA之習知技術。參見Sambrook,J.等人,「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第3版,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2001;「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F.M.Ausubel等人編,1987;「Methods in Enzymology」叢書,Academic Press,San Diego,CA.;「PCR 2:a practical approach」,M.J.MacPherson,B.D.Hames及G.R.Taylor編,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Antibodies,a laboratory manual」Harlow,E.及Lane,D.編,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1988;「Goodman & Gi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第11版,McGraw-Hill,2005;及Freshney,R.I.,「Culture of Animal Cells:A Manual of Basic Technique,」第4版,John Wiley & Sons,Somerset,NJ,2000,其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宿主細胞可在多種培養基中培養。市售培養基,諸如漢氏F10(Ham's F10;Sigma)、最低必需培養基(MEM,Sigma)、RPMI-1640(Sigma)及杜貝卡氏改良型伊格氏培養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EM;Sigma)適於培養真核細胞。此外,動物細胞可在不含血清但補充有激素、生長因子或特定細胞類型存活及/或生長所需之任何其他因子的確定培養基中生長。支持細胞存活之確定培養基保持活力、形態、代謝能力及潛在地使細胞分化之能力,而促進細胞生長之確定培養基提供細胞增殖或倍增所需之所有化學試劑。在活體外影響哺乳動物細胞存活及生長之常用參數係此項技術中廣泛認可的。可在不同細胞培養系統中控制之物理化學參數為例如pH、pO2、溫度及滲透度。在開發用於提供最佳環境之標準培養基配方中通常提供細胞之營養需求。養分可分為以下數類:胺基酸及其衍生物、碳水化合物、糖、脂肪酸、複合脂質、核酸衍生物及維生素。除維持細胞新陳代謝作用之養分外,大部分細胞還需要來自以下各組中至少一組的一或多種激素:類固醇類、前列腺素類、生長因子類、垂體激素類及在無血清培養基中用於增殖之肽激素(Sato,G.H.等人,「Growth of Cells in Hormonally Defined Media」,Cold Spring Harbor Press,N.Y.,1982)。除激素外,對於在活體外存活及生長,細胞亦可能需要轉運蛋白,諸如轉鐵蛋白(血漿鐵轉運蛋白)、銅藍血漿蛋白 (銅轉運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脂質載體)。對於每一細胞類型,最佳激素或轉運蛋白組將不同。該等激素或轉運蛋白中大部分已外源添加,或在極少情況下,發現突變體細胞株不需要特定因子。熟習此項技術者無需過度實驗便可瞭解維持細胞培養物所需之其他因子。
供原核宿主細胞生長之生長培養基包括營養培養液(脂質營養培養基)或LB培養基(Luria Bertani)。適合培養基包括確定培養基及不確定培養基。一般而言,培養基含有細菌生長所需之碳源,諸如葡萄糖;水;及鹽。培養基亦可包括胺基酸及氮之來源,例如牛肉或酵母提取物(在不確定培養基中)或已知量之胺基酸(在確定培養基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生長培養基為LB營養液,例如LB Miller營養液或LB Lennox營養液。LB營養液包含蛋白腖(酪蛋白之酶消化產物)、酵母提取物及氯化鈉。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包含抗生素之選擇性培養基。在此培養基中,僅對抗生素具有抗性之所需細胞會生長。
II).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
本發明部分係關於可用於治療、改善或預防疾病,包括但不限於,癌症、自身免疫病症或炎性病症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又稱為「ProTIA」)。
在第一態樣,本揭示案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其典型地包含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其中:該第一部分包含(i)對靶細胞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結合結構域;及(ii)對效應細胞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之第二結合結構域;該第二部分包含能夠經一或多種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之肽基釋放區段(RS);且該第三部分包含填充部分;其中該填充部分能夠在該第二部分上該哺乳動物蛋白麼作用下自該第一部分釋放。不 受理論束縛,本揭示案之示例性多肽組合體展現以下特徵中之一或多種:1)該組合體包含能夠同時結合效應細胞及靶細胞之至少兩個結合結構域;2)該組合體包含填充部分,當該組成物藉助於例如空間位阻而保持完整時,其i)遮蔽該等結合結構域且降低對靶抗原之結合親和力,ii)當投與個體時,使該組成物之半衰期增加,及/或iii)相較於患病組織(例如腫瘤),減少正常組織中該組成物自血管系統外滲,由此使安全型態較之臨床試驗中當前使用或評價之雙特異性細胞毒性抗體治療劑有所增加;及3)當鄰近患病組織,諸如腫瘤或炎性組織時,該組合體能夠經一或多種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由此釋放第一部分之結合結構域,以使該等結合結構域能夠以比結合結構域未自該組合體裂解時之狀態高的親和力結合至靶細胞標記物及效應細胞抗原。主題組合體可有利地充當「前藥」,因為治療部分(例如,能夠將靶細胞與效應細胞集合在一起之第一部分)在患病組織部位釋放,相較於正常組織,蛋白酶優先在患病組織中表現。主題組合體解決包括BiTE®在內之現有雙特異性抗體的若干潛藏的缺點。主題組合體典型地保持諸如BiTE®之雙特異性抗體所實現的腫瘤萎縮之已知治療益處,同時減輕習知雙特異性抗體中固有之副作用。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該第一部分在單鏈型式中包含兩個結合結構域,其中第一結合結構域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之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且第二結合結構域對效應細胞抗原,諸如效應細胞上之受體或效應細胞內之配位體具有結合特異性,因此該組成物為雙特異性的。
在一些實施例中,主題組成物之設計使得蛋白酶之作用裂解主題組成物之釋放區段(RS),由此自組成物釋放結合結構域及填充部分。在自組成物釋放之後,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 之第一結合結構域及對效應細胞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之第二結合結構域能夠以比完整組成物高之結合親和力同時結合至效應細胞及靶細胞且將效應細胞與靶細胞連接在一起,形成免疫突觸,且因此在極低效應子比靶(E:T)比率下,靶細胞受效應細胞釋放至細胞之間之免疫突觸中的效應分子作用,引起靶細胞破壞,包括但不限於,穿孔素介導之溶解、顆粒酶B誘導之細胞死亡及/或細胞凋亡。在一些實施例中,主題組成物釋放之第一部分經設計成具有結合特異性以使得其能夠在個體中同時結合效應細胞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及腫瘤細胞上預先選擇之表面抗原,由此實現免疫突觸以及釋放之細胞因子與效應分子針對靶腫瘤之選擇性、定向及局部作用,且因此腫瘤細胞受到損害或破壞,對個體產生抗腫瘤活性及治療益處。在其他實施例中,釋放之第一部分所結合的效應細胞為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細胞:漿細胞、B細胞、細胞因子誘導之殺手細胞(CIK細胞)、肥大細胞、樹突狀細胞、調控T細胞(RegT細胞)、輔助T細胞、骨髓細胞及NK細胞。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及第五部分,其中該第一部分包含第一及第二結合結構域(於下文更完整描述)、第二部分包含釋放區段(RS)、第三部分包含填充部分(於下文更完整描述),第四部分包含與第二部分RS相同或不同之釋放區段(RS),且第五部分包含與第三部分填充部分相同或不同之填充部分;該組成物在受蛋白酶作用之前基本上呈前藥形式。
該等組成物解決了長久以來對於提供以下雙特異性治療劑之需求,該等雙特異性治療劑相較於此項技術中已知之雙特異性抗體組成物 具有更高選擇性、更長半衰期,且在其經所發現的與靶組織或因疾病而不健康之組織相關之蛋白酶裂解後引起更低毒性及更少副作用,由此該等主題組成物具有改善之治療指數。此類組成物可用於治療某些疾病,包括但不限於,癌症。
1.結合結構域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第一部分,該第一部分包含至少一個對靶細胞標記物(例如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特異性之第一結合結構域及對效應細胞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之第二結合結構域。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結合結構域經連接為對靶細胞標記物及效應細胞抗原展現雙特異性結合特異性之單一鏈。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可裂解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經設計成具有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經包含裂解序列之短肽釋放區段連接至填充部分的組態。在此示例性組態中,結合結構域經鄰近填充部分組分遮蔽,以便減少或消除與並非該等組成物之預定靶的非患病組織或細胞之非特異性相互作用及結合,由此減少非所需之毒性或副作用。此外,在釋放區段經優先在疾病組織處表現之蛋白酶(於下文更完整地描述)裂解後,遮蔽填充部分在靶部位(例如疾病組織)處釋放。釋放之第一部分接著重新獲得其較自由地或較積極地結合至對應配位體,包括靶細胞標記物及效應細胞標記物之能力。不希望受任何特定理論束縛,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在減少投藥頻率、增加治療作用之持續時間及相較於在投與相當劑量(以mmol/kg表示)的僅具有第一部分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之組成物後之副作用減少之診斷相關副作用之嚴重程度方面賦予治療劑多種益處。使用主題組成物避免或減少之副作用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IL-2、TNF-α、 IFN-γ之血漿含量、肝酶及/或敗血症、嗜中性球減少性發熱、神經毒性、痙攣、腦病、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言語障礙、平衡紊亂、發熱、頭痛、混亂、低血壓、嗜中性球減少、噁心、意識減弱及定向力障礙的非所需增加。
本發明涵蓋使用單鏈結合結構域用於主題組成物中,諸如包括但不限於,Fv、Fab、Fab'、Fab'-SH、F(ab')2、線性抗體、單結構域抗體、單結構域駱駝抗體、單鏈抗體分子(scFv)及能夠結合與效應細胞以及患病組織或癌細胞、腫瘤細胞或其他惡性組織細胞抗原有關之配位體或受體的雙功能抗體。在其他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第一部分的第一及第二結合結構域可為非抗體支架,諸如anticalins、adnectins、fynomers、affilins、affibodies、centyrins、DARPins。在其他實施例中,針對腫瘤細胞靶之結合結構域係經工程改造以結合MHC之T細胞受體之可變結構域,該MHC裝載有腫瘤細胞過度表現之蛋白質的肽片段。本發明之組成物之設計考慮靶組織蛋白酶之位置以及不意欲作為靶之健康組織中相同蛋白酶之存在,以及健康組織中靶配位體之存在及不健康靶組織中配位體之更多存在,由此提供較寬治療窗。「治療窗」係指給定治療組成物之最小有效劑量與最大耐受劑量之間的最大差異。為了幫助達到寬治療窗,該等組成物之第一部分的結合結構域經填充部分(例如XTEN)之鄰近而遮蔽,使得完整組成物對該等配位體之一或兩者之結合親和力相較於經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之組成物有所降低,由此使第一部分自填充部分之遮蔽作用釋放。
關於單鏈結合結構域,如充分確定的,Fv為最小抗體片段,其含有完整抗原識別及結合位點;由一個重鏈可變結構域(VH)與一個輕 鏈可變結構域(VL)非共價締合之二聚體組成。在每條VH及VL鏈內有三個互補決定區(CDR),其相互作用以界定VH-VL二聚體表面上之抗原結合位點;結合結構域之六個CDR賦予抗體或單鏈結合結構域抗原結合特異性。在一些情況下,產生的scFv各自在每一結合結構域內具有3、4或5個CHR。側接CDR之構架序列具有的三級結構在各物種間之天然免疫球蛋白中基本上保守,且構架殘基(FR)用於將CDR保持在其適當方向。恆定結構域並非結合功能所需,但可幫助使VH-VL相互作用穩定。本發明多肽之結合位點的結構域可為屬於相同或不同免疫球蛋白之VH-VL、VH-VH或VL-VL結構域對,不過其一般較佳使用來自親本抗體之對應VH及VL鏈製備單鏈結合結構域。多肽鏈內VH及VL結構域之次序在本發明中並非限制性的;給定結構域之次序通常可顛倒,而無任何功能損失,但應瞭解,VH及VL結構域之佈置應使得抗原結合位點能適當摺疊。因此,主題組成物之雙特異性scFv實施例的單鏈結合結構域可呈次序(VL-VH)1-(VL-VH)2,其中「1」及「2」分別表示第一及第二結合結構域,或(VL-VH)1-(VH-VL)2,或(VH-VL)1-(VL-VH)2,或(VH-VL)1-(VH-VL)2,其中成對之結合結構域係藉由如下文所描述之多肽連接子連接。
本文所揭示之示例性雙特異性單鏈抗體中結合結構域之佈置因此可為第一結合結構域位於第二結合結構域之C末端的佈置。V鏈之佈置可為VH(靶細胞表面抗原)-VL(靶細胞表面抗原)-VL(效應細胞抗原)-VH(效應細胞抗原)、VH(靶細胞表面抗原)-VL(靶細胞表面抗原)-VH(效應細胞抗原)-VL(效應細胞抗原)、VL(靶細胞表面抗原)-VH(靶細胞表面抗原)-VL(效應細胞抗原)-VH(效應細胞抗原)或VL(靶細胞表面抗原)-VH(靶細胞表面抗原)-VH(效應細胞抗原)-VL(效應細胞抗原)。對於第二 結合結構域位於第一結合結構域之N末端的佈置,以下次序係可能的:VH(效應細胞抗原)-VL(效應細胞抗原)-VL(靶細胞表面抗原)-VH(靶細胞表面抗原)、VH(效應細胞抗原)-VL(效應細胞抗原)-VH(靶細胞表面抗原)-VL(靶細胞表面抗原)、VL(效應細胞抗原)-VH(效應細胞抗原)-VL(靶細胞表面抗原)-VH(靶細胞表面抗原)或VL(效應細胞抗原)-VH(效應細胞抗原)-VH(靶細胞表面抗原)-VL(靶細胞表面抗原)。如本文所使用,「在......之N末端」或「在......之C末端」及其文法變化型式表示一級胺基酸序列內之相對位置,而非放置在雙特異性單鏈抗體之絕對N末端或C末端處。因此,作為非限制性實例,第一結合結構域「位於第二結合結構域之C末端」表示該第一結合係位於雙特異性單鏈抗體內第二結合結構域之羧基側,且不排除額外序列,例如His標籤,或另一化合物,諸如放射性同位素,位於雙特異性單鏈抗體之C末端處之可能性。
在一個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包含第一部分,其包含第一結合結構域及第二結合結構域,其中該等結合結構域各自為scFv且其中scFv各自包含一個VL及一個VH。在另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包含第一部分,其包含第一結合結構域及第二結合結構域,其中該等結合結構域係呈雙功能抗體組態,且其中每一結構域包含一個VL結構域及一個VH。在前述實施例中,第一結構域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且第二結合結構域對效應細胞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在前述之一個實施例中,效應細胞抗原係在效應細胞上或其內表現。在一個實施例中,效應細胞抗原係在T細胞上表現,諸如CD4+、CD8+或自然殺手(NK)細胞。在另一實施例中,效應細胞抗原係在B細胞、肥大細胞、樹突狀細胞或骨髓細胞上表現。在一個實施例中,效應細胞抗原為 CD3,即,細胞毒性T細胞之分化簇3抗原。在前述之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結合結構域對與腫瘤細胞相關聯之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展現結合特異性。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其中腫瘤細胞可包括但不限於,來自基質細胞腫瘤、纖維母細胞腫瘤、肌纖維母細胞腫瘤、膠質細胞腫瘤、上皮細胞腫瘤、脂肪細胞腫瘤、免疫細胞腫瘤、血管細胞腫瘤及平滑肌細胞腫瘤之細胞。在一個實施例中,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α 4整合素、Ang2、B7-H3、B7-H6、CEACAM5、cMET、CTLA4、FOLR1、EpCAM、CCR5、CD19、HER2、HER2 neu、HER3、HER4、HER1(EGFR)、PD-L1、PSMA、CEA、MUC1(黏蛋白)、MUC-2、MUC3、MUC4、MUC5AC、MUC5B、MUC7、MUC16、βhCG、路易斯-Y、CD20、CD33、CD38、CD30、CD56(NCAM)、CD133、神經節苷脂GD3、9-O-乙醯基-GD3、GM2、Globo H、海藻糖基GM1、GD2、碳酸酐酶IX、CD44v6、音猬因子(Shh)、Wue-1、漿細胞抗原1、黑素瘤硫酸軟骨素蛋白聚醣(MCSP)、CCR8、6-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STEAP)、間皮素、A33抗原、前列腺幹細胞抗原(PSCA)、Ly-6、橋粒芯蛋白4、胎兒乙醯膽鹼受體(fnAChR)、CD25、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II型苗勒抑制物質受體(MISIIR)、唾液酸化Tn抗原(s TN)、纖維母細胞活化抗原(FAP)、內涎蛋白(CD248)、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變異體III(EGFRvIII)、腫瘤相關抗原L6(TAL6)、SAS、CD63、TAG72、湯姆森-弗雷德里希抗原(TF抗原)、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受體(IGF-IR)、Cora抗原、CD7、CD22、CD70、CD79a、CD79b、G250、MT-MMP、F19抗原、CA19-9、CA-125、甲胎蛋白(AFP)、VEGFR1、VEGFR2、DLK1、SP17、 ROR1及EphA2。在一個實施例中,對CD70展現結合親和力之第一結合結構域為其天然配位體CD27,而非抗體片段。在另一實施例中,對B7-H6展現結合親和力之第一結合結構域為其天然配位體Nkp30,而非抗體片段。
預期本發明之主題組成物之scFv實施例包含第一結合結構域及第二結合結構域,其中VL及VH結構域係衍生自分別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及效應細胞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之單株抗體。在其他情況下,第一及第二結合結構域各自包含衍生自分別對諸如腫瘤特異性標記物之靶細胞標記物,及效應細胞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之單株抗體的六個CDR。在其他實施例中,主題組成物之第一部分的第一及第二結合結構域可在每一結合結構域內具有3、4或5個CHR。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實施例包含第一結合結構域及第二結合結構域,其中其各自包含CDR-H1區、CDR-H2區、CDR-H3區、CDR-L1區、CDR-L2區及CDR-L3區,其中該等區域各自分別衍生自能夠結合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及效應細胞抗原之單株抗體。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第二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能夠結合人CD3之單株抗體的VH及VL區。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scFv第二結合結構域包含VH及VL區,其中VH及VL區各自展現與選自表1之抗CD3抗體的成對之VL及VH序列至少約90%,或91%,或92%,或93%,或94%,或95%,或96%,或97%,或98%,或99%一致性,或與該成對之VL及VH序列一致。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第二結構域實施例包含CDR-H1區、CDR-H2區、CDR-H3區、CDR-L1區、CDR-L2區及CDR-L3區,其中該等區域各自衍生自選自表1中所陳述之抗體之 群的單株抗體。在前述實施例中,VH及/或VL結構域可組態為scFv、雙功能抗體、單結構域抗體或單結構域駱駝抗體形式。
在其他實施例中,主題組成物之第二結構域係衍生自選自表1中所陳述之抗體之群的抗CD3抗體。在前述之一個實施例中,主題組成物之第二結構域包含選自表1中所陳述之抗體之群的抗CD3抗體的成對之VL及VH區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第二結合結構域包含VH及VL區,其中VH及VL區各自展現與選自表1之huUCHT1抗CD3抗體的成對之VL及VH序列至少約90%,或91%,或92%,或93%,或94%,或95%,或96%,或97%,或98%,或99%一致性,或與該成對之VL及VH序列一致。在前述實施例中,VH及/或VL結構域可組態為scFv、雙功能抗體之一部分、單結構域抗體或單結構域駱駝抗體形式。
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組成物之第一結構域的scFv係衍生自選自表2中所陳述之抗體之群的抗腫瘤細胞抗體。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第一結合結構域包含VH及VL區,其中VH及VL區各自展現與選自表2之抗腫瘤細胞抗體的成對VL及VH序列至少約90%,或91%,或92%,或93%,或94%,或95%,或96%,或97%,或98%,或99%一致性,或與該成對之VL及VH序列一致。在前述之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組成物之第一結構域包含本文所揭示之抗腫瘤細胞抗體的成對之VL及VH區序列。在前述實施例中,VH及/或VL結構域可組態為scFv、雙功能抗體之一部分、單結構域抗體或單結構域駱駝抗體形式。
在另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第一部分具有與 選自由表13之序列組成之群的序列至少約90%,或91%,或92%,或93%,或94%,或95%,或96%,或97%,或98%,或99%一致的序列。
在另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包含第一部分,其包含第一結合結構域及第二結合結構域,其中該等結合結構域係呈雙功能抗體組態,且給等結合結構域各自包含一個VL結構域及一個VH結構域。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之雙功能抗體實施例包含第一結合結構域及第二結合結構域,其中VL及VH結構域分別衍生自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及效應細胞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之單株抗體。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雙功能抗體實施例包含第一結合結構域及第二結合結構域,其中其各自包含CDR-H1區、CDR-H2區、CDR-H3區、CDR-L1區、CDR-L2區及CDR-L3區,其中該等區域各自分別衍生自能夠結合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及效應細胞抗原之單株抗體。預期本發明之雙功能抗體實施例包含第一結合結構域及第二結合結構域,其中VL及VH結構域分別衍生自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及效應細胞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之單株抗體。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之雙功能抗體實施例包含第一結合結構域及第二結合結構域,其中其各自包含CDR-H1區、CDR-H2區、CDR-H3區、CDR-L1區、CDR-L2區及CDR-L3區,其中該等區域各自分別衍生自能夠結合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及效應細胞抗原之單株抗體。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雙功能抗體第二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能夠結合人CD3之單株抗體的成對之VH及VL區。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雙功能抗體第二結合結構域包含VH及VL區,其中VH及VL區各自展現與選自表1之抗CD3抗體的成對之VL及VH序列至少約90%,或91%, 或92%,或93%,或94%,或95%,或96%,或97%,或98%,或99%一致性,或與該成對之VL及VH序列一致。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雙功能抗體第二結合結構域包含VH及VL區,其中VH及VL區各自展現與選自表1之huUCHT1抗體的成對之VL及VH序列至少約90%,或91%,或92%,或93%,或94%,或95%,或96%,或97%,或98%,或99%一致性,或與該成對之VL及VH序列一致。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組成物之雙功能抗體第二結構域係衍生自本文所描述之抗CD3抗體。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雙功能抗體第一結合結構域包含VH及VL區,其中VH及VL區各自展現與選自表2之抗腫瘤細胞抗體的VL及VH序列至少約90%,或91%,或92%,或93%,或94%,或95%,或96%,或97%,或98%,或99%一致性,或與該等VL及VH序列一致。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組成物之雙功能抗體第一結構域係衍生自本文所描述之抗腫瘤細胞抗體。
可衍生得到主題組成物之VL及VH以及CDR結構域治療性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此類治療性抗體包括但不限於,利妥昔單抗(rituximab),IDEC/Genentech/Roche(參見例如美國專利號5,736,137),一種用於治療許多淋巴瘤、白血病及一些自身免疫病症之嵌合抗CD20抗體;由GlaxoSmithKline開發的奧法木單抗(ofatumumab),批准用於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且正開發用於濾泡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的一種抗CD20抗體;魯卡木單抗(lucatumumab)(HCD122),一種由Novartis開發用於非霍奇金氏或霍奇金氏淋巴瘤之抗CD40抗體(參見例如美國專利號6,899,879);AME-133,由Applied Molecular Evolution開發的一種抗 體,其結合至表現CD20之細胞以治療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維妥珠單抗(veltuzumab)(hA20),由Immunomedics,Inc.開發的一種抗體,其結合至表現CD20之細胞以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由Intracel開發用於治療低惡性度B細胞淋巴瘤的HumaLYM;及由Genentech開發的奧瑞珠單抗(ocrelizumab),其為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之抗CD20單株抗體(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申請案20090155257);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參見例如美國專利號5,677,171),由Genentech開發的批准用於治療乳癌之人類化抗Her2/neu抗體;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由Genentech開發的用於治療胰臟癌、乳癌及卵巢癌之抗HER2二聚化抑制劑抗體(參見例如美國專利號4,753,894);西妥昔單抗(cetuximab),由Imclone及BMS開發的用於治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表現型、KRAS野生型轉移性結腸直腸癌及頭頸癌之抗EGFR抗體(參見美國專利號4,943,533;PCT WO 96/40210);帕尼單抗(panitumumab),目前由Amgen銷售之用於治療轉移性結腸直腸癌的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又稱為EGF受體、EGFR、ErbB-1及HER1)具有特異性之完全人類單株抗體(參見美國專利號6,235,883);紮魯木單抗(zalutumumab),由Genmab開發的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之完全人類IgG1單株抗體,用於治療頭頸部鱗狀細胞癌(參見例如美國專利號7,247,301);尼妥珠單抗(nimotuzumab),由Biocon、YM Biosciences、Cuba及Oncosciences(Europe)開發之治療頭頸部鱗狀細胞癌、鼻咽癌及神經膠質瘤的針對EGFR之嵌合抗體(參見例如美國專利號5,891,996;美國專利號6,506,883);阿倫單抗(alemtuzumab),由Bayer Schering Pharma銷售之用於治療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CLL)、皮膚T細胞淋巴瘤(CTCL)及T細胞淋巴瘤的針對CD52之人類化單株抗體;莫羅單抗(muromonab)- CD3,由Ortho Biotech/Johnson & Johnson開發的用作免疫抑制生物劑之抗CD3抗體,其經給與以減少器官移植患者之急性排斥反應;替依莫單抗(ibritumomab tiuxetan),由IDEC/Schering AG開發的作為某些形式B細胞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之抗CD20單株抗體;吉妥珠單抗奧唑米星(gemtuzumab ozogamicin),由Celltech/Wyeth開發的用於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之抗CD33(p67蛋白質)抗體,其連接至附接有放射性同位素之細胞毒性螯合劑替坦;ABX-CBL,由Abgenix開發之抗CD147抗體;ABX-IL8,由Abgenix開發之抗IL8抗體,ABX-MA1,由Abgenix開發之抗MUC18抗體;平妥莫單抗(Pemtumomab)(R1549,90Y-muHMFG1),由Antisoma開發之抗MUC1;Therex(R1550),由Antisoma開發之抗MUC1抗體;由Antisoma開發之AngioMab(AS1405);由Antisoma開發之HuBC-1;由Antisoma開發之Thioplatin(AS1407);ANTEGREN(那他珠單抗(natalizumab)),由Biogen開發之抗α-4-β-1(VLA4)及α-4-β-7抗體;VLA-1 mAb,由Biogen開發之抗VLA-1整合素抗體;LTBR mAb,由Biogen開發之抗淋巴毒素β受體(LTBR)抗體;CAT-152,由Cambridge Antibody Technology開發之抗TGF-β2抗體;J695,由Cambridge Antibody Technology及Abbott開發之抗IL-12抗體;CAT-192,由Cambridge Antibody Technology及Genzyme開發之抗TGFβ1抗體;CAT-213,由Cambridge Antibody Technology開發之抗Eotaxin1抗體;LYMPHOSTAT-B,由Cambridge Antibody Technology及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開發之抗Blys抗體;TRAIL-R1mAb,由Cambridge Antibody Technology及Human Genome Sciences,Inc.開發之抗TRAIL-R1抗體;HERCEPTIN,由Genentech開發之抗HER受體家族抗體;抗組 織因子(ATF),由Genentech開發之抗組織因子抗體;XOLAIR(奧瑪佐單抗(Omalizumab)),由Genentech開發之抗IgE抗體;MLN-02抗體(先前為LDP-02),由Genentech and 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s開發;HUMAX CD4®,由Genmab開發之抗CD4抗體;由Chugai開發之托珠單抗(tocilizuma)及抗IL6R抗體;HUMAX-IL15,由Genmab及Amgen開發之抗IL15抗體;HUMAX-Inflam,由Genmab及Medarex開發;HUMAX-Cancer,由Genmab及Medarex and Oxford GlycoSciences開發之抗乙醯肝素酶I抗體;HUMAX-Lymphoma,由Genmab及Amgen開發;HUMAX-TAC,由Genmab開發;IDEC-131,由IDEC Pharmaceuticals開發之抗CD40L抗體;IDEC-151(克立昔單抗(Clenoliximab)),由IDEC Pharmaceuticals開發之抗CD4抗體;IDEC-114,由IDEC Pharmaceuticals開發之抗CD80抗體;IDEC-152,由IDEC Pharmaceuticals開發之抗CD23;由Imclone開發之抗KDR抗體;DC101,由Imclone開發之抗flk-1抗體;由Imclone開發之抗VE鈣黏附素抗體;CEA-CIDE(拉貝珠單抗(labetuzumab)),由Immunomedics開發之抗癌胚抗原(CEA)抗體;Yervoy(伊匹木單抗(ipilimumab)),由Bristol-Myers Squibb開發的治療黑素瘤之抗CTLA4抗體;Lumphocide®(依帕珠單抗(Epratuzumab)),由Immunomedics開發之抗CD22抗體;AFP-Cide,由Immunomedics開發;MyelomaCide,由Immunomedics開發;LkoCide,由Immunomedics開發;ProstaCide,由Immunomedics開發;MDX-010,由Medarex開發之抗CTLA4抗體;MDX-060,由Medarex開發之抗CD30抗體;由Medarex開發之MDX-070;由Medarex開發之MDX-018;OSIDEM(IDM-1),由Medarex and Immuno-Designed Molecules開發之抗HER2抗體;HUMAX®-CD4,由Medarex及Genmab開發之抗CD4抗體;HuMax-IL15,由Medarex及Genmab開發之抗IL15抗體;由MorphoSys開發之抗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CD54)抗體,MOR201;曲利木單抗(tremelimumab),由Pfizer開發之抗CTLA-4抗體;維西珠單抗(visilizumab),由Protein Design Labs開發之抗CD3抗體;抗a 5β1整合素,由Protein Design Labs開發;抗IL-12,由Protein Design Labs開發;ING-1,由Xoma開發之抗Ep-CAM抗體;及MLN01,由Xoma開發之抗β2整合素抗體;本段中以上引用之抗體參考物全部清楚地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以上抗體之序列可自公開可得之資料庫、專利或參考文獻獲得。此外,來自抗CD3抗體之單株抗體以及VH及VL序列之非限制性實例提供於表1中,且針對癌症、腫瘤或靶細胞標記物之單株抗體以及VH及VL序列之非限制性實例提供於表2中。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79-2498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80-2499
*帶下劃線之序列若存在時,則為VL及VH內之CDR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81-2500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82-2501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83-250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84-2503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85-2504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86-2505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87-2506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88-2507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89-2508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90-2509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91-2510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92-2511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93-251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94-2513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95-2514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96-2515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97-2516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98-2517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099-2518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00-2519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01-2520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02-2521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03-252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04-2523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05-2524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06-2525
用於量測本發明之主題組成物之結合親和力及/或其他生物活性的方法可為本文所揭示之方法或此項技術中一般已知之方法。舉例而言,結合對(例如抗體與抗原)之結合親和力,以Kd表示,可使用各種適合分析測定,包括但不限於,放射性結合分析、非放射性結合分析諸如螢光共振能量轉移及表面電漿子共振(SPR,Biacore),及酶聯免疫吸附劑分析(ELISA)、動力學排除分析(KinExA®)或如實例中所描述之分析。可藉由量測嵌合多肽組合體在填充部分存在及不存在下對其靶結合搭配物之結合親和力來測定例如經裂解以移除填充部分之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結合親和力相較於附接有填充部分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的增加或降低。
主題嵌合組合體之半衰期可藉由各種適合方法量測。舉例而言,可藉由向個體投與一種物質且定期取得生物樣品(例如生物流體,諸如血液或血漿或腹水)以隨時間測定該樣品中該物質之濃度及/或量,由此測定該物質之半衰期。生物樣品中一種物質之濃度可使用各種適合方法測定,包括酶聯免疫吸附分析(ELISA)、免疫墨點法,及層析技術,包括高壓液相層析法及急驟液相層析法。在一些情況下,該物質可標記可偵測標籤,諸如放射性標籤或螢光標籤,此可用於測定樣品(例如,血液樣品或血漿樣品)中該物質之濃度。隨後,由該等結果測定各種藥物動力學參數,此可使用軟體包,諸如SoftMax Pro軟體,或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 手動計算法進行。
此外,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物理化學特性可經量測以確定溶解度、結構及穩定性保持。進行主題組成物分析以允許測定對配位體之結合結構域之結合特徵,包括結合解離常數(Kd、Kon及Koff)、配位體-受體複合物之解離半衰期,以及相較於游離配位體,結合結構域抑制分開之配位體之生物活性的活性(IC50值)。術語「IC50」係指抑制配位體促效劑之最大生物反應之一半所需的濃度,且一般藉由競爭結合分析測定。術語「EC50」係指達成活性物質之最大生物反應之一半所需的濃度,且一般藉由ELISA或基於細胞之分析,包括本文所描述之實例之方法測定。
(i)抗CD3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T細胞具有結合親和力的第一部分之結合結構域。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部分之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D3抗原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在另一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D3ε及CD3δ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D3 neu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針對CD3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序列之示例性非限制性實例提供於表1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其包含對CD3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結合結構域,其包含表1中所陳述之抗CD3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其包含對CD3ε具有結合親和力的第一部分之結合結構域,其包含表1中所陳述之抗CD3ε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第一部分之scFv第二結合結構域包含VH及VL區,其中VH及VL區各自展現與選自表1之huUCHT1抗CD3抗體的成對之VL及VH序列至少約90%,或91%,或 92%,或93%,或94%,或95%,或96%,或97%,或98%,或99%一致性,或與該成對之VL及VH序列一致。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CD3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表1中所陳述之對應抗CD3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CD3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該等CDR序列為RASQDIRNYLN(SEQ ID NO:237)、YTSRLES(SEQ ID NO:238)、QQGNTLPWT(SEQ ID NO:239)、GYSFTGYTMN(SEQ ID NO:240)、LINPYKGVST(SEQ ID NO:241)及SGYYGDSDWYFDV(SEQ ID NO:242)。
CD3複合物係與T細胞抗原受體(TCR)締合且在TCR之細胞表面表現及在肽:MHC配位體結合至TCR時起始之信號轉導級聯中起作用的一組細胞表面分子。典型地,當抗原結合至T細胞受體時,CD3將信號經細胞膜傳送至T細胞內之細胞質。由此引起T細胞活化,從而迅速分裂產生對TCR所暴露之特定抗原敏感的新T細胞。CD3複合物包含CD3ε分子,以及其他膜結合多肽(CD3-γ、CD3-δ、CD3-ζ及CD3-β)。在人類中,CD3-ε係由染色體11上之CD3E基因編碼。該等CD3鏈各自之細胞內結構域含有基於免疫受體酪胺酸之活化基元(ITAM),在T細胞受體接合時,其充當細胞內信號轉導機器之成核點。
多種治療策略藉由靶向TCR信號傳導來調節T細胞免疫性,特定言之,在臨床上廣泛用於免疫抑制方案中的抗人類CD3單株抗體 (mAb)。CD3特異性小鼠mAb OKT3係最先許可用於人類之mAb(Sgro,C.Side-effects of a monoclonal antibody,muromonab CD3/orthoclone OKT3:bibliographic review.Toxicology 105:23-29,1995)且在臨床上廣泛用作移植(Chatenoud,Clin.Transplant 7:422-430,(1993);Chatenoud,Nat.Rev.Immunol.3:123-132(2003);Kumar,Transplant.Proc.30:1351-1352(1998))、1型糖尿病及牛皮癬中之免疫抑制劑。重要地,抗CD3 mAb可誘導部分T細胞信號傳導及純系無能(Smith,JA,Nonmitogenic Anti-CD3 Monoclonal Antibodies Deliver a Partial T Cell Receptor Signal and Induce Clonal Anergy J.Exp.Med.185:1413-1422(1997))。文獻中將OKT3描述為T細胞促有絲分裂原以及強效T細胞殺手(Wong,JT.The mechanism of anti-CD3 monoclonal antibodies.Mediation of cytolysis by inter-T cell bridging.Transplantation 50:683-689(1990))。詳言之,Wong之研究證實,藉由橋連CD3 T細胞與靶細胞,可達成靶之殺滅且二價抗CD3 MAB溶解靶細胞不需要FcR介導之ADCC,亦不需要互補序列固定。
OKT3以時間依賴性方式展現促有絲分裂及T細胞殺滅活性;在T細胞早期活化引起細胞因子釋放之後,進一步投與OKT3隨後阻斷所有已知T細胞功能。此歸因於該稍後T細胞功能之阻斷,使得OKT3發現諸如在療法方案中作為免疫抑制劑以減少或甚至根除同種異體組織排斥反應之廣泛應用。Tunnacliffe,Int.Immunol.1(1989),546-50中揭示對CD3分子具有特異性之其他抗體,WO2005/118635及WO2007/033230描述抗人類單株CD3ε抗體,美國專利5,821,337描述鼠類抗CD3單株Ab UCHT1(muxCD3,Shalaby等人,J.Exp.Med.175,217-225(1992)及此 抗體之人類化變異體(hu UCHT1)之VL及VH序列,且美國專利申請案20120034228揭示能夠結合至人類及非黑猩猩靈長類動物CD3ε鏈之抗原決定基的結合結構域。
(ii)抗EpCAM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EpCAM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結合結構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EpCAM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EpCAM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EpCAM單株抗體以及其VL及VH序列之示例性非限制性實例提供於表2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EpCAM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結合結構域,其包含表2中所陳述之抗EpCAM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第一部分第一結合結構域包含VH及VL區,其中VH及VL區各自展現與選自表2之4D5MUCB抗EpCAM抗體的成對之VL及VH序列至少約90%,或91%,或92%,或93%,或94%,或95%,或96%,或97%,或98%,或99%一致性,或與該成對之VL及VH序列一致。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表2中所陳述之對應VL及VH序列。
上皮細胞黏附分子(EpCAM,又稱為17-1A抗原)係由在某些上皮細胞中及許多人類癌瘤上表現之314個胺基酸構成的40kDa膜整合糖蛋白(參見Balzar,The biology of the 17-1A antigen(Ep-CAM),J.Mol. Med.1999,77:699-712)。EpCAM最初係使用以結腸癌細胞對小鼠免疫所產生的鼠類單株抗體17-1A/依決洛單抗而發現(Goettlinger,Int J Cancer.1986;38,47-53及Simon,Proc.Natl.Acad.Sci.USA.1990;87,2755-2759)。由於起源於上皮細胞,來自大部分癌瘤之腫瘤細胞在其表面上表現EpCAM(在正常健康細胞上更如此),包括大部分原發性、轉移性及播散性非小細胞肺癌細胞(Passlick,B.等人,The 17-1A antigen is expressed on primary,metastatic and dissemin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cells.Int.J.Cancer 87(4):548-552,2000)、胃腺癌及胃-食管連接腺癌(Martin,I.G.,Expression of the 17-1A antigen in gastric and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s:a potential immunotherapeutic target?J Clin Pathol 1999;52:701-704)以及乳癌及結腸直腸癌(Packeisen J等人Detection of surface antigen 17-1A in breast and colorectal cancer.Hybridoma.1999 18(1):37-40),且因此為免疫治療方法引人注目之靶。實際上,EpCAM表現增加與上皮增殖增加相關;在乳癌中,腫瘤細胞上EpCAM之過度表現係存活之預示(Gastl,Lancet.2000,356,1981-1982)。由於起源於上皮細胞,來自大部分癌瘤之腫瘤細胞仍在其表面上表現EpCAM,且已提出使用針對原發性子宮及卵巢CS細胞株的靶向腫瘤細胞上EpCAM且亦含有CD3結合區之雙特異性索利托單抗單鏈抗體組成物(Ferrari F等人,Solitomab,an EpCAM/CD3 bispecific antibody construct(BiTE®),is highly active against primary uterine and ovarian carcinosarcoma cell lines in vitro.J Exp Clin Cancer Res.2015 34:123)。
針對EpCAM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已描述 EpCAM單株抗體ING-1、3622W94、阿德木單抗及依決洛單抗在人類患者中進行測試(Münz,M.Side-by-side analysis of five clinically tested anti-EpCAM monoclonal antibodies 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10:44-56,2010)。亦已描述針對EpCAM且針對CD3之雙特異性抗體,包括藉由將產生針對EpCAM之單株抗體的雜交瘤與兩個雜交瘤OKT3及9.3融合來構建兩種不同的雙特異性抗體(Möller,SA,Reisfeld,RA,Bispecific-monoclonal-antibody-directed lysis of ovarian carcinoma cells by activated human T lymphocytes.Cancer Immunol.Immunother.33:210-216,1991)。針對EpCAM之雙特異性抗體的其他實例包括BiUII(抗CD3(大鼠)×抗EpCAM(小鼠))(Zeidler,J.Immunol.,1999,163:1247-1252)、scFv CD3/17-1A-雙特異性抗體(Mack,M.A small bispecific antibody composition expressed as a functional single-chain molecule with high tumor cell cytotoxicity.Proc.Natl.Acad.Sci.,1995,92:7021-7025)及具有抗CD3及抗EpCAM特異性的部分人類化之雙特異性抗體(Helfrich,W.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bispecific diabody for retargeting T cells to human carcinomas.Int.J.Cancer,1998,76:232-239)。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文提供雙特異性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具有第一部分,該第一部分具有對EpCAM具有特異性之結合結構域及對CD3具有特異性之結合結構域。有待解決之技術問題係提供用於產生改良之組成物的方式及方法,該等組成物展現有效治療及或改善腫瘤疾病之良好耐受且更便利之藥物(不太頻繁給藥)的特性。該技術問題之解決方案係藉由本文所揭示之實施例達成且在申請專利範圍中表徵。
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關於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該組成物包含第一部分,該第一部分構成雙特異性單鏈抗體組成物且包含至少兩個結合結構域,其中該等結構域之一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且第二結構域結合至EpCAM抗原,其中該等結合結構域包含對EpCAM具有特異性之VL及VH,及對人CD3抗原具有特異性之VL及VH。較佳地,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對EpCAM具有特異性之結合結構域的Kd值大於10-7至10-10M。在前述之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呈scFv型式。在前述之另一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呈單鏈雙功能抗體型式。
(iii)抗CCR5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CR5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CR5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CR5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CR5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CCR5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iv)抗CD19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D19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D19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D19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VL及VH序列之示例性非限制性實例提供於表2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D19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表2中所陳述之抗CD19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scFv第二結合結構域包含VH及VL區,其中VH及VL區各自展現與選自表2之MT103抗CD19抗體的成對之VL及VH序列至少約90%,或91%,或92%,或93%,或94%,或95%,或96%,或97%,或98%,或99%一致性,或與該成對之VL及VH序列一致。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表2中所陳述之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v)抗HER-2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HER-2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HER-2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HER-2之單 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VL及VH序列之示例性非限制性實例提供於表2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HER-2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表2中所陳述之抗HER-2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表2中所陳述之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vi)抗HER-3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HER-3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HER-3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HER-3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VL及VH序列之示例性非限制性實例提供於表2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HER-3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表2中所陳述之抗HER-3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表2中所陳述之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vii)抗HER-4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HER-4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HER-4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HER-4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HER-4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HER-4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viii)抗EGFR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EGFR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EGFR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EGFR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VL及VH序列之示例性非限制性實例提供於表2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EGFR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表2中所陳述之抗EGFR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 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表2中所陳述之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ix)抗PSMA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PSMA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PSMA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PSMA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VL及VH序列之示例性非限制性實例提供於表2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PSMA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表2中所陳述之抗PSMA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表2中所陳述之對應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表2中所陳述之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抗CEA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EA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EA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EA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VL及VH序列之示例性非限制性實例提供於表2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EA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表2中所陳述之抗CEA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表2中所陳述之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i)抗MUC1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MUC1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MUC1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MUC1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VL及VH序列之示例性非限制性實例提供於表2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MUC1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表2中所陳述之抗MUC1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 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表2中所陳述之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ii)抗MUC2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MUC2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MUC2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MUC2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MUC2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MUC2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iii)抗MUC3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MUC3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MUC3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MUC3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 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MUC3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MUC3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iv)抗MUC4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MUC4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MUC4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MUC4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MUC4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MUC4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v)抗MUC5AC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MUC5AC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 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MUC5AC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MUC5AC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MUC5AC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MUC5AC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vi)抗MUC5B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MUC5B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MUC5B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MUC5B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MUC5B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MUC5B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vii)抗MUC7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MUC7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MUC7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MUC7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MUC7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MUC7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viii)抗βhCG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βhCG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βhCG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βhCG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βhCG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βhCG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 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ix)抗路易斯-Y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路易斯-Y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路易斯-Y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路易斯-Y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路易斯-Y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表2中所陳述之抗路易斯-Y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抗CD20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D20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 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D20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D20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VL及VH序列之示例性非限制性實例提供於表2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D20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表2中所陳述之抗CD20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表2中所陳述之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i)抗CD33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D33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D33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D33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VL及VH序列之示例性非限制性實例提供於表2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D33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表2中所陳述之抗CD33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表 2中所陳述之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ii)抗CD30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D30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D30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D30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VL及VH序列之示例性非限制性實例提供於表2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D30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表2中所陳述之抗CD30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表2中所陳述之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iii)抗神經節苷脂GD3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神經節苷脂GD3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神經節苷脂GD3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神經節苷脂GD3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 物神經節苷脂GD3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神經節苷脂GD3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iv)抗9-O-乙醯基-GD3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9-O-乙醯基-GD3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9-O-乙醯基-GD3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9-O-乙醯基-GD3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9-O-乙醯基-GD3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9-O-乙醯基-GD3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v)抗Globo H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 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Globo H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Globo H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Globo H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Globo H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Globo H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vi)抗海藻糖基GM1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海藻糖基GM1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海藻糖基GM1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海藻糖基GM1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海藻糖基GM1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海藻糖基GM1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 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vii)抗GD2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GD2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GD2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GD2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GD2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GD2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viii)抗碳酸酐酶IX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碳酸酐酶IX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碳酸酐酶IX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碳酸酐酶IX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碳酸酐酶IX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碳酸酐酶IX VL及VH序 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ix)抗CD44v6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D44v6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D44v6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D44v6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D44v6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CD44v6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x)抗音猬因子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音猬因子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音猬因子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音猬因 子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音猬因子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音猬因子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xi)抗Wue-1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Wue-1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Wue-1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Wue-1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Wue-1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Wue-1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xii)抗漿細胞抗原1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 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漿細胞抗原1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漿細胞抗原1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漿細胞抗原1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漿細胞抗原1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漿細胞抗原1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xiii)抗黑素瘤硫酸軟骨素蛋白多醣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黑素瘤硫酸軟骨素蛋白多醣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黑素瘤硫酸軟骨素蛋白多醣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黑素瘤硫酸軟骨素蛋白多醣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黑素瘤硫酸軟骨素蛋白多醣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黑素瘤硫酸軟骨素蛋白多醣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 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xiv)抗CCR8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CR8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CR8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CR8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CR8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CCR8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xv)抗STEAP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前列腺6次跨膜表皮抗原(STEAP)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STEAP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STEAP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 STEAP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STEAP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xvi)抗間皮素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間皮素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間皮素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間皮素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間皮素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間皮素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xvii)抗A33抗原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A33抗原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 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A33抗原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A33抗原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A33抗原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A33抗原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xviii)抗PSCA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前列腺幹細胞抗原(PSCA)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PSCA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PSCA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PSCA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PSCA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xxix)抗Ly-6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Ly-6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LY-6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LY-6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LY-6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LY-6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l)抗SAS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SAS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SAS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SAS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SAS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SAS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 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li)抗橋粒芯蛋白4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橋粒芯蛋白4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橋粒芯蛋白4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橋粒芯蛋白4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橋粒芯蛋白4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橋粒芯蛋白4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lii)抗胎兒乙醯膽鹼受體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胎兒乙醯膽鹼受體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胎兒乙醯膽鹼受體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胎兒乙醯膽鹼受體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 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胎兒乙醯膽鹼受體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胎兒乙醯膽鹼受體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liii)抗CD25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D25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D25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D25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例如達利珠單抗(daclizumab)。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D25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CD25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liv)抗癌抗原19-9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 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癌抗原19-9(CA 19-9)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A 19-9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A 19-9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A 19-9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癌抗原19-9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lv)抗CA-125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癌抗原125(CA-125)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A-125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A-125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A-125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CA-125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 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lvi)抗MISIIR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II型苗勒抑制物質受體(MISIIR)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MIS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MISIIR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MISIIR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MISIIR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lvii)抗唾液酸化Tn抗原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唾液酸化Tn抗原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唾液酸化Tn抗原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唾液酸化Tn抗原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 物唾液酸化Tn抗原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唾液酸化Tn抗原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lviii)抗FAP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纖維母細胞活化抗原(FAP)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FAP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FAP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FAP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FAP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xlix)抗CD248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內涎蛋白(CD248)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 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D248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D248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D248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CD248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l)抗EGFRvIII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變異體III(EGFRvIII)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EGFRvIII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EGFRvIII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VL及VH序列之示例性非限制性實例提供於表2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EGFRvIII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表2中所陳述之抗EGFRvIII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表2中所陳述之 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li)抗TAL6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腫瘤相關抗原L6(TAL6)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TAL6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TAL6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TAL6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TAL6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lii)抗SAS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腫瘤相關抗原SAS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SAS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SAS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SAS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SAS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 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liii)抗CD63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腫瘤相關抗原CD63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D63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D63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D63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CD63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liv)抗TAG72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腫瘤相關抗原TAG72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TAG72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 針對TAG72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VL及VH序列之示例性非限制性實例提供於表2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TAG72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表2中所陳述之抗TAG72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表2中所陳述之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lv)抗TF抗原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腫瘤相關抗原湯姆森-弗雷德里希抗原(TF抗原)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TF抗原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TF抗原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TF抗原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TF抗原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lvi)抗IGF-IR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腫瘤相關抗原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受體(IGF-IR)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IGF-IR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IGF-IR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IGF-IR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IGF-IR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lvii)抗Cora抗原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腫瘤相關抗原Cora抗原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ora抗原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ora抗原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ora抗原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Cora抗原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 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lviii)抗CD7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腫瘤相關抗原CD7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D7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D7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D7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CD7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lix)抗CD22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腫瘤相關抗原CD22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D22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D22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 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D22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CD22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lx)抗CD79a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腫瘤相關抗原CD79a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D79a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D79a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D79a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CD79a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lxi)抗CD79b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腫瘤相關抗原CD79b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 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CD79b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CD79b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CD79b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CD79b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lxii)抗G250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腫瘤相關抗原G250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G250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G250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G250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G250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lxiii)抗MT-MMP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腫瘤相關抗原MT-MMP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MT-MMP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MT-MMP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MT-MMP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MT-MMP 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lxiv)抗F19抗原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腫瘤相關抗原F19抗原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F19抗原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F19抗原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F19抗原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F19抗原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 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lxv)抗EphA2受體結合結構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腫瘤相關抗原EphA2受體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且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諸如CD3抗原。在一個實施例中,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針對EphA2受體之單株抗體的VL及VH。針對EphA2受體之單株抗體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EphA2受體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其包含抗EphA2受體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親和力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該結合結構域包含CDR-L1區、CDR-L2區、CDR-L3區、CDR-H1區、CDR-H2區及CDR-H3區,其中其各自衍生自對應VL及VH序列。較佳地,在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該結合之Kd值大於10-7至10-10M。
特定言之,預期該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可包含前述結合結構域或其序列變異體中之任一種,只要該等變異體對所需抗原展現結合特異性。在一個實施例中,序列變異體將藉由用不同胺基酸取代VL或VH序列中之胺基酸產生。在缺失變異體中,如本文所描述之VL或VH序列中之一或多個胺基酸殘基經移除。因此,缺失變異體包括結合結構域多肽序列 之所有片段。在取代變異體中,VL或VH(或CDR)多肽中之一或多個胺基酸殘基經移除且經替代性殘基置換。在一個態樣中,取代為保守性的且此類保守性取代係此項技術中熟知的。此外,特別預期本文所揭示的包含第一及第二結合結構域之組成物可用於本文所揭示之任何方法中。
2.釋放區段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併入釋放區段(RS)肽序列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該等RS肽序列能夠經一或多種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其中在RS暴露於一或多種蛋白酶之後,RS裂解且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自該組成物釋放。在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及遮蔽填充部分釋放之後,該等結合結構域因失去填充部分之遮蔽作用而重新獲得其同時結合至效應T細胞及癌症、腫瘤或靶細胞之全部能力,由此使癌症、腫瘤或靶細胞破壞或細胞溶解。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單一融合蛋白,該融合蛋白包含雙功能結合結構域部分、結合部分(諸如XTEN)及作為與靶組織相關聯之一或多種蛋白酶之受質而併入之肽RS,其中該RS以重組方式連接至填充部分之末端,且該RS以重組方式連接至包含第一及第二結合結構域之第一部分;因此,該RS位於第一部分與XTEN或其他填充部分之間。
在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一或多個RS,該一或多個RS為與個體之患病靶組織相關聯之蛋白酶的受質;其非限制性實例為癌症、腫瘤,或增生性病症或炎性疾病中所涉及之組織或器官。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RS,其經特別組態以用於包含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中,以使得當該包含RS之組成 物臨近靶組織相關蛋白酶時,該等結合結構域自該組成物釋放。該等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設計應使得所得包含結合結構域之釋放組分具有增強的外滲及附接至或滲透入靶組織之能力;無論藉由減小所得片段之分子質量抑或減小裂解掉之側接填充部分(例如XTEN)的空間位阻。
人類癌瘤中之基質由細胞外基質及諸如白細胞、內皮細胞、纖維母細胞及肌纖維母細胞之各種類型非癌瘤細胞組成。腫瘤相關基質藉由刺激新血管生成積極支持腫瘤生長,以及並生之癌瘤細胞之增殖及侵襲。基質纖維母細胞,通常稱為癌症相關纖維母細胞(CAF),由於能夠明顯改變細胞外基質(ECM)之組成,由此促進腫瘤細胞侵襲及隨後之轉移定殖而在腫瘤發展中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詳言之,此項技術中已知蛋白酶係促進惡性發展,包括腫瘤血管生成、侵襲、細胞外基質重塑及轉移的重要組分,其中蛋白酶用作蛋白水解相互作用之廣泛多方向網路之一部分。由於惡性腫瘤需要其能夠獲取血管系統以便滲透入周圍正常組織中且播散至遠端部位,故腫瘤主要依賴於來自多個酶種類之細胞外內切蛋白酶增加之表現;例如,金屬蛋白酶(MMP)以及絲胺酸、蘇胺酸、半胱胺酸及天冬胺酸蛋白酶。然而,蛋白酶之作用不限於組織侵襲及血管生成;該等酶亦在生長因子活化、細胞黏附、細胞存活及免疫監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舉例而言,MMP由於能夠裂解生長因子、細胞表面受體、細胞黏附分子或趨化因子而能夠影響腫瘤細胞行為。總體而言,腫瘤相關蛋白酶之作用代表癌症表型進化中之重要驅動力。
由於有相當多證據展現正常組織與腫瘤組織之間許多此類蛋白水解酶之差異表現,特別預期此差別表現可用作在腫瘤附近活化主題組成物之一種方式。在此態樣中,由於絲胺酸及金屬蛋白酶在細胞外腫瘤環 境中具有較高活性且能夠選擇性並特異性裂解RS之短肽序列,由此在腫瘤處產生較高含量的主題組成物之活性第一部分且在正常健康組織中產生較低含量的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故該等蛋白酶尤其為主題組成物之靶向、差別遞送之候選物。歸因於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選擇性遞送,使得該等藥劑之所需活性或劑量同時減小且針對包括肝、心臟及骨髓在內之正常組織之毒性減小,由此大幅提高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治療指數。特別預期所揭示之組成物具有此前藥概念之有益特性,因為在未裂解狀態下,其對其對應配位體展現較低結合親和力且其在正常健康組織中展現減少之外滲,但在裂解後能夠較佳外滲,滲透腫瘤且對其對應配位體具有較高結合親和力等特性;所有該等特徵促成主題組成物增強之治療指數及減少之副作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包括含RS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當該組成物經靶組織相關蛋白酶裂解時,釋放包含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之片段,其中該片段能夠滲透於該靶組織,諸如腫瘤內,達到的濃度為未裂解組成物之至少2倍,或至少3倍,或至少4倍,或至少5倍。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包括含RS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當該組成物經靶組織相關蛋白酶裂解時,釋放包含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之片段,該包含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之片段能夠滲透於該組織內之速率為不含該RS之組成物之至少2倍,或至少3倍,或至少4倍,或至少5倍。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包括含RS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當該組成物經靶組織相關蛋白酶裂解時,釋放包含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之片段,裂解之第一部分片段之所得分子量比未經蛋白酶裂解之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低至少20%,或低至少30%,或低至少40%,或低至少50%,或低至少 60%,或低至少70%,或低至少80%。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包括含RS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當該組成物經靶組織相關蛋白酶裂解時,釋放包含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之片段,裂解之第一部分片段之所得水力半徑比未經蛋白酶裂解之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小至少20%,或小至少30%,或小至少40%,或小至少50%,或小至少60%,或小至少70%,或小至少80%。特別預期在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實施例中,組織相關蛋白酶裂解產生包含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之片段,因為該片段之大小比完整組成物小,故其能夠更有效地滲透組織,諸如腫瘤,在該組織或細胞內引起此項技術中關於組合之結合結構域已知之藥理學作用,該作用可包括破壞靶細胞膜、誘導靶細胞之細胞凋亡、細胞溶解或死亡。另外,特別預期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RS經設計用於擬針對具有已知由靶特異性組織或細胞產生之特定蛋白酶之靶組織的組成物中。在一個實施例中,RS包含之胺基酸序列為癌症組織相關蛋白酶之受質。在另一實施例中,RS包含之胺基酸序列為癌腫瘤相關蛋白酶之受質。在另一實施例中,RS包含之胺基酸序列為諸如白血病之癌症相關蛋白酶之受質。在另一實施例中,RS包含之胺基酸序列為增生性病症相關蛋白酶之受質。在另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RS包含的胺基酸序列為炎性疾病相關蛋白酶之受質。
在一些實施例中,RS為選自由金屬蛋白酶、半胱胺酸蛋白酶、天冬胺酸蛋白酶及絲胺酸蛋白酶組成之群的至少一種蛋白酶之受質。在另一實施例中,RS為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一或多種蛋白酶之受質:穿膜肽酶、腦啡肽酶(CD10)、PSMA、BMP-1、解聚素與金屬蛋白酶(ADAM)、ADAM8、ADAM9、ADAM10、ADAM12、ADAM15、 ADAM17(TACE)、ADAM19、ADAM28(MDC-L)、具有凝血栓蛋白基元之ADAM(ADAMTS)、ADAMTS1、ADAMTS4、ADAMTS5、MMP-1(膠原蛋白酶1)、MMP-2(明膠酶A)、MMP-3(溶基質蛋白1)、MMP-7(基質裂解蛋白1)、MMP-8(膠原蛋白酶2)、MMP-9(明膠酶B)、MMP-10(溶基質蛋白2)、MMP-11(溶基質蛋白3)、MMP-12(巨噬細胞彈性蛋白酶)、MMP-13(膠原蛋白酶3)、MMP-14(MT1-MMP)、MMP-15(MT2-MMP)、MMP-19、MMP-23(CA-MMP)、MMP-24(MT5-MMP)、MMP-26(基質裂解蛋白2)、MMP-27(CMMP)、天冬醯胺內肽酶、組織蛋白酶B、組織蛋白酶C、組織蛋白酶K、組織蛋白酶L、組織蛋白酶S、組織蛋白酶X、組織蛋白酶D、組織蛋白酶E、分泌酶、尿激酶(uPA)、組織型纖溶酶原活化物(tPA)、血纖維蛋白溶酶、凝血酶、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KLK3)、人嗜中性球彈性蛋白酶(HNE)、彈性蛋白酶、類胰蛋白酶、II型跨膜絲胺酸蛋白酶(TTSP)、DESC1、絲胺酸蛋白酶(HPN)、蛋白裂解酶、蛋白裂解酶-2、TMPRSS2、TMPRSS3、TMPRSS4(CAP2)、纖維母細胞活化蛋白(FAP)、激肽釋放酶相關肽酶(KLK家族)、KLK4、KLK5、KLK6、KLK7、KLK8、KLK10、KLK11、KLK13及KLK14。在一些實施例中,RS為ADAM17之受質。在一些實施例中,RS為BMP-1之受質。在一些實施例中,RS為蛋白裂解酶之受質。在一些實施例中,RS為半胱胺酸蛋白酶之受質。在一些實施例中,RS為HtrA1之受質。在一些實施例中,RS為天冬醯胺內肽酶之受質。在一些實施例中,RS為MT-SP1之受質。在一些實施例中,RS為金屬蛋白酶之受質。在一些實施例中,RS為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之受質。在一些實施例中,RS為凝血酶之受質。在一些實施例中,RS為II型跨膜絲胺酸蛋白酶(TTSP)之受 質。在一些實施例中,RS為TMPRSS3之受質。在一些實施例中,RS為TMPRSS4之受質。在一些實施例中,RS為uPA之受質。在一個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RS為選自由MMP-2、MMP-9、uPA及蛋白裂解酶組成之群之至少兩種蛋白酶的受質。在另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RS為MMP-2、MMP-9、uPA及蛋白裂解酶蛋白酶之受質。
在一個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RS包含的胺基酸序列為靶組織分泌之細胞外蛋白酶,包括但不限於表3之蛋白酶的受質。在另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RS包含的胺基酸序列為位於細胞內之細胞蛋白酶,包括但不限於表3之蛋白酶的受質。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擬用於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中之RS組成物,其包含選自由表4中所陳述之序列組成之群的至少一第一裂解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主題組成物之RS序列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LSGRSDNHSPLGLAGS(SEQ ID NO:1)、SPLGLAGSLSGRSDNH(SEQ ID NO:2)、SPLGLSGRSDNH(SEQ ID NO:3)、LAGRSDNHSPLGLAGS(SEQ ID NO:4)、LSGRSDNHVPLSLKMG(SEQ ID NO:5)、SPLGLAGS(SEQ ID NO:6)、GPLALARG(SEQ ID NO:7)、LSGRSDNH(SEQ ID NO:8)、VPLSLTMG(SEQ ID NO:9)、VPLSLKMG(SEQ ID NO:10)、VPLSLSMG(SEQ ID NO:11)、EPLELVAG(SEQ ID NO:12)、EPLELRAG(SEQ ID NO:13)、EPAALMAG(SEQ ID NO:14)、EPASLMAG(SEQ ID NO:15)、RIGSLRTA(SEQ ID NO:16)、RIQFLRTA(SEQ ID NO:17)、EPFHLMAG(SEQ ID NO:18)、VPLSLFMG(SEQ ID NO:19)、EPLELPAG(SEQ ID NO:20)及 EPLELAAG(SEQ ID NO:21)。必要時,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RS序列為LSGRSDNHSPLGLAGS(SEQ ID NO:1)。在一個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RS包含表4之BSRS1之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RS由表4之BSRS1之序列組成。
在另一實施例中,裂解偶聯物組成物之RS包含第一裂解序列及與該第一裂解序列不同的第二裂解序列,其中各序列係選自由表4中所陳述之序列組成之群且該第一及第二裂解序列藉由選自甘胺酸、絲胺酸、丙胺酸及蘇胺酸之1至6個胺基酸彼此連接。在另一實施例中,裂解偶聯物組成物之RS包含第一裂解序列、與該第一裂解序列不同的第二裂解序列,及第三裂解序列,其中各序列係選自由表4中所陳述之序列組成之群且該第一及第二以及第三裂解序列藉由選自甘胺酸、絲胺酸、丙胺酸及蘇胺酸之1至6個胺基酸彼此連接。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一個、兩個或三個RS。特別預期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多個RS可連接形成能夠經多種蛋白酶裂解之通用序列。預期此類組成物將更易於經表現多種蛋白酶之患病靶組織裂解,由此使所得帶有結合結構域之片段將更易於滲透靶組織且發揮結合結構域之藥理學作用。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57-2526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58-2527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59-2528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60-2529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60-2530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61-2531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62-253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63-2533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64-2534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65-2535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66-2536
↓指示裂解位點
具體胺基酸縮寫:Cit:瓜胺酸;Cha:β-環己基丙胺酸;Hof:高苯丙胺酸;Nva:胺基辛二酸;Dpa:D-苯丙胺酸;Nle:正白胺酸;Smc:S-甲基半胱胺酸;MnL:甲基正白胺酸;Mel:美法侖(Melphalan)。
*在斜線之前、之間或之後之多個胺基酸的清單指示可在該位置處取代之替代胺基酸;「-」指示任何胺基酸可取代中間一欄中所指示之相應胺基酸
** x為除脯胺酸外之任何L-胺基酸
Hy為任何疏水性L-胺基酸
γ指示鍵為γ羧基鍵聯
3.填充部分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包含至少一第一填充部分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填充部分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填充部分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延伸重組多肽(XTEN,如下文所描述);白蛋白結合結構域;白蛋白;IgG結合結構域;由脯胺酸、絲胺酸及丙胺酸組成的具有至少350個胺基酸殘基之多肽;脂肪酸;彈性蛋白樣蛋白(ELP)(ELP之個別次單元或結構單元係衍生自人類蛋白質彈性蛋白中所見之五個胺基酸之基元,其重複多次形成ELP生物聚合物,如WO2016081884中所描述);Fc結構域;聚乙二醇(PEG);PLGA;及羥乙基澱粉。在另一實施例中,填充部分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兩個不同填充部分:XTEN;白蛋白結合結構域;白蛋白;IgG結合結構域;由脯胺酸、絲胺酸及丙胺酸組成之多肽;脂肪酸;Fc結構域;聚乙二醇(PEG);PLGA;及羥乙基澱粉,其中該兩個填充部 分彼此連接且又連接至該組成物之釋放區段。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主題組成物之填充部分為一或多個XTEN分子。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包含與選自由表5中所陳述之序列組成之群的長度相當之XTEN序列具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填充部分序列。在實施例中,XTEN多肽以重組方式連接至組成物之第二部分釋放區段(RS)。
不受理論束縛,填充部分之併入係併入主題組成物之設計中以賦予某些重要特性;1)向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提供填充部分以在該組成物完整時,遮蔽結合結構域並降低對靶抗原及效應細胞抗原之結合親和力;ii)向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提供填充部分以在投與個體時,提供增大之半衰期;iii)向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提供填充部分以減少正常組織及器官之外滲,又允許在血管系統中具有較大孔徑之患病組織(例如腫瘤)一定程度外滲,同時該填充部分可在某些哺乳動物蛋白酶作用下自該組成物釋放,由此使該組成物之結合結構域更易於滲入患病組織中並且同時結合效應細胞及腫瘤細胞上之靶抗原。為滿足該等需求,在本發明提供的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中,填充部分使所得組成物具有增加之質量及水力半徑。在較佳實施例中,填充部分為XTEN多肽,其使主題組成物之設計具有某些益處,即,不僅提供增加之質量及水力半徑,而且其可撓性、未結構化之特徵在該組成物第一部分之結合結構域上提供遮蔽效應,由此減小結合至不表現或表現較少量靶抗原及/或效應細胞抗原的正常組織或正常組織之血管系統中之抗原的可能性,且增加scFv之溶解性及適當摺疊。
(i)XTEN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 含以重組方式連接至該組成物之一或多個XTEN分子。
如本文所使用,「XTEN」為在生理條件下具有較低程度或不具有二級或三級結構以及以下段落中所描述之其他特性的具有非天然存在、實質上不重複之序列的多肽。XTEN典型地具有至少約100個到至少約1000個或更多個胺基酸,且更佳至少約200個到至少約900個胺基酸,且更佳至少約400個到約866個胺基酸,其中大部分或全部為小親水性胺基酸。如本文所使用,XTEN特別排除完整抗體或抗體片段(例如單鏈抗體及Fc片段)。XTEN多肽作為融合搭配物具有效用,因為其用於各種作用,當連接至包含例如本文所描述之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第一部分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的組成物時,賦予某些所需特性。所得組成物相較於未連接至XTEN之相應結合結構域具有增強之特性,諸如增強之藥物動力學、物理化學、藥理學特性及改善之毒理學及醫藥特性,使其可用於治療此項技術中已知將使用結合結構域之某些病況。
XTEN之未結構化特徵及物理化學特性部分由不成比例地侷限於4至6種類型之親水性胺基酸之總體胺基酸組成、可定量且實質上非重複設計中胺基酸之連接,及所得XTEN多肽之長度及/或組態引起。如由表5之示例性序列之多樣性證實,在XTEN常見但天然多肽不常見之有益特徵中,本文所揭示之XTEN的特性不依賴於絕對初級胺基酸序列,因為在不同長度範圍內,其具有類似特性且富於其所連接之組成物增強之特性,其中有許多在實例中記錄。事實上,特別預期本發明之組成物不限於表5中具體列舉之該等XTEN,而是該等實施例包括與表5之序列具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或99%序列一致性之序列,因為其展現以下所描述之XTEN之特性。已確定,相較於蛋白 質,此類XTEN之特性更類似非蛋白質、親水性聚合物(諸如聚乙二醇,或「PEG」)。本發明之XTEN展現以下有益特性中之一或多種:確定且均一之長度(對於給定序列)、構型可撓性、減少或缺乏二級結構、高度無規捲曲形成、高度水溶性、高度蛋白酶抗性、低免疫原性、較少結合至哺乳動物受體、確定的電荷程度及增加之水力(或斯托克斯)半徑;類似於某些親水性聚合物(例如聚乙二醇)之特性,該等特性使其特別適用作融合搭配物。
主題融合蛋白之XTEN組分經設計以在生理條件下表現類似變性肽序列,儘管聚合物之長度延長。「變性」描述肽在溶液中之狀態,其以肽主鏈之較大構型自由度為特徵。大部分肽及蛋白質在高濃度變性劑存在下或在高溫下呈現變性構型。呈變性構型之肽具有例如特徵性圓偏光二色性(CD)光譜且以藉由NMR測定的缺乏長程相互作用為特徵。「變性構型」及「未結構化構型」在本文中係同義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XTEN序列,該等XTEN序列在生理條件下,類似在生理條件下實質上無二級結構之變性序列。如在此上下文中所使用,「實質上無」表示,如藉由本文所描述之方法,包括演算法或分光光度分析所量測或測定,XTEN序列之至少約80%,或約90%,或約95%,或約97%,或至少約99%之XTEN胺基酸殘基不構成二級結構。
此項技術中已知多種充分確定的用於測定及確定主題XTEN之物理化學特性的方法。該等特性包括但不限於,二級或三級結構、溶解性、蛋白質聚集、穩定性、絕對分子量及表觀分子量、純度及均一性、熔融特性、污染及水含量。量測該等特性之方法包括分析型離心分離、EPR、HPLC-離子交換、HPLC-尺寸排阻層析(SEC)、反相HPLC、光散 射、毛細管電泳、圓偏光二色性、示差掃描量熱法、螢光、HPLC-離子交換、HPLC-尺寸排阻、IR、NMR、拉曼光譜、折射量測法及UV/可見光譜法。詳言之,可例如藉由圓偏光二色性光譜法在「遠紫外」光譜區(190-250nm)以分光光度法量測二級結構。二級結構元件,諸如α-螺旋及β-摺疊,各自產生CD光譜之特有形狀及幅值,該等結構元件之缺乏亦然。如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號20030228309A1中所描述,亦可經由某些計算機程式或演算法,諸如熟知之Chou-Fasman演算法(Chou,P.Y.等人,(1974)Biochemistry,13:222-45)及Garnier-Osguthorpe-Robson演算法(「Gor演算法」)(Garnier J,Gibrat JF,Robson B.(1996),GOR method for predicting 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from amino acid sequence.Methods Enzymol 266:540-553),預測多肽序列之二級結構。對於給定序列,該等演算法可預測存在部分抑或完全不存在二級結構,以該序列中形成例如α-螺旋或β-摺疊之總殘基及/或殘基百分比,或該序列中預測引起無規捲曲形成(缺乏二級結構)之殘基百分比表示。多肽序列可使用全球資訊網站,例如fasta.bioch.virginia.edu/fasta_www2/fasta_www.cgi?rm=misc1,使用Chou-Fasman演算法,及在npsa-pbil.ibcp.fr/cgi-bin/npsa_automat.pl?page=npsa_gor4.html之Gor演算法(均在2012年9月5日存取)進行分析。無規捲曲可藉由多種方法測定,包括藉由使用固有黏度量測,其以構型依賴性方式隨鏈長度縮放(Tanford,C.,Kawahara,K.& Lapanje,S.(1966)J.Biol.Chem.241,1921-1923),以及藉由尺寸排阻層析法(Squire,P.G.,Calculation of hydrodynamic parameters of random coil polymers from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and comparison with parameters by conventional methods.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1981,5,433-442)。其他方法揭示於Arnau等人,Prot Expr and Purif(2006)48,1-13中。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藉由Chou-Fasman演算法所測定,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XTEN序列中α-螺旋之百分含量在0%至低於約5%範圍內且β-摺疊之百分含量在0%至低於約5%範圍內,且如藉由GOR演算法所測定,無規捲曲形成為至少約90%。在另一實施例中,如藉由Chou-Fasman演算法所測定,所揭示之組成物之XTEN序列中α-螺旋之百分含量小於約2%且β-摺疊之百分含量小於約2%,且如藉由GOR演算法所測定,無規捲曲形成為至少約90%。在另一實施例中,如藉由圓偏光二色性所量測,該等組成物之XTEN序列實質上不含二級結構。
已確定,本發明之主題組成物中採用之XTEN之非重複特徵加上在XTEN中佔主導之特定胺基酸類型,而非絕對一級序列,賦予XTEN及所得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一或多種增強之物理化學及生物特性。因此,表5之序列為示例性的,而且其不意欲為限制性的,因為與表5之序列具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或99%序列一致性的序列展現增強之XTEN特性。該等增強之特性包括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融合蛋白在宿主細胞中較高表現程度、編碼主題組成物之XTEN部分之基因的較強基因穩定性,相較於未連接至XTEN之結合結構域,XTEN賦予所得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較高溶解度,及較低的聚集傾向,以及所得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增強之藥物動力學。該等增強之特性允許更高效的製造、終產物之更高均一性、產品之較低成本,及/或促進含有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極高蛋白質濃度,在一些情況下超過100mg/ml的醫藥製劑之調配,以及下文更完整地描述的改善之所得組成物之 安全型態及縮短之給藥時間間隔。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中使用的XTEN序列與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序列至少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相同:AE144、AE144_1A、AE144_2A、AE144_2B、AE144_3A、AE144_3B、AE144_4A、AE144_4B、AE144_5A、AE144_6B、AE288_1、AE288_2、AE144A、AE144B、AE180A、AE216A、AE252A、AE288A、AE324A、AE360A、AE396A、AE432A、AE468A、AE504A、AE540A、AE576A、AE612A、AE648A、AE684A、AE720A、AE756A、AE792A、AE828A、AE869、AE144_R1、AE288_R1、AE432_R1、AE576_R1、AE864_R1、AE712、AE864_R2、AE912、AM923、AE948、AE1044、AE1140、AE1236、AE1332、AE1428、AE1524、AE1620、AE1716、AE1812、AE1908、AE2004A及其任何組合。參見US 2010-0239554 A1。在一個特定實施例中,XTEN包含選自AE144、AE288、AE576、AE864、AE865或AE866,或其任何組合之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中XTEN之不到100%之胺基酸係選自甘胺酸(G)、丙胺酸(A)、絲胺酸(S)、蘇胺酸(T)、麩胺酸(E)及脯胺酸(P),或其中該序列不到100%由表5之XTEN序列組成,XTEN之其餘胺基酸殘基係選自其他14種天然L-胺基酸中之任一種,但優先選自親水性胺基酸,以使得XTEN序列含有至少約90%、91%、92%、93%、94%、95%、96%、97%、98%或至少約99%親水性胺基酸。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中使用之XTEN中疏水性胺基酸之含量可低於5%,或低於2%,或低於1%之疏水性胺基酸含量。較少用於構造XTEN之 疏水性殘基包括色胺酸、苯丙胺酸、酪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及甲硫胺酸。此外,XTEN序列可含有少於5%或少於4%或少於3%或少於2%或少於1%或無下列胺基酸:甲硫胺酸(例如,避免氧化)、天冬醯胺及麩醯胺酸(避免脫醯胺)。
本發明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實施例中使用的某些XTEN序列之胺基酸序列顯示於表5中。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74-2537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75-2538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76-2539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77-2540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78-2541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79-254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80-2543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81-2544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82-2545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83-2546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84-2547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85-2548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86-2549
本發明涵蓋的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包含中等長度XTEN至表5之該等XTEN,以及長度更長之XTEN,其中具有12個胺基酸之基元添加至併入嵌合多肽組合體中的表5之XTEN之N末端或C末端。在一個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包含添加有選自由表6中所陳述之基元組成之群的一或多個基元之一或多個複本的表5之XTEN。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86-2550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87-2551
●表示個別基元序列,該等序列當一起以各種排列使用時,產生「家族序列」。
可根據本發明使用之XTEN序列的其他實例揭示於美國專利公開案號2010/0239554 A1、2010/0323956 A1、2011/0046060 A1、2011/0046061 A1、2011/0077199 A1或2011/0172146 A1;或國際專利公開案號WO 2010091122 A1、WO 2010144502 A2、WO 2010144508 A1、WO 2011028228 A1、WO 2011028229 A1、WO 2011028344 A2、WO 2014/011819 A2或WO 2015/023891中。
4.T細胞結合組成物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單體融合蛋白,其包含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其中該第一部分包含藉由可撓性連接子連接之抗CD3結合結構域之VL及VH序列;該第二部分包含能夠經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之第一釋放區段(RS);且該第三部分包括含XTEN序列之第一填充部分,其中該填充部分及第一部分能夠在該第二部分上該哺乳動物蛋白酶作用下自該組成物釋放。在前述之一些實施例中,主題組成物之第一部分VL及VH序列係衍生自選自由表1中所陳述之序列組成之群的單株抗體VL及VH。必要時,主題組成物之VL及VH係衍生自表1之huUCHT1單株抗體。特別預期該等組成物可關於N末端至C末端次序以不同次序組態,如圖29中示意性顯示。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等組成物在N末端至C末端方向上以結合結構域-RS-XTEN組態,且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等部分係以次序XTEN-RS-結合結構域組態。
在T細胞結合組成物之一些實施例中,抗CD3結合結構域包含 表1之VH及VL序列,第二部分之RS係選自由表4中所陳述之序列組成之群,且第三部分之XTEN係選自由表5中所陳述之序列組成之群。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T細胞結合組成物融合蛋白,當最佳對準時,其與選自由表7中所陳述之胺基酸序列組成之群的序列具有至少約90%序列一致性,或具有至少約91%、92%、93%、94%、95%、96%、97%、98%、99%一致性,或100%一致。在一個實施例中,T細胞結合組成物具有表7中TCB-1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T細胞結合組成物具有表7中TCB-2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T細胞結合組成物具有表7中TCB-3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T細胞結合組成物具有表7中TCB-4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T細胞結合組成物具有表7中TCB-5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T細胞結合組成物具有表7中TCB-6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T細胞結合組成物具有表7中TCB7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T細胞結合組成物具有表7中TCB-8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T細胞結合組成物具有表7中TCB-9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T細胞結合組成物具有表7中TCB-10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T細胞結合組成物具有表7中TCB11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T細胞結合組成物具有表7中TCB-12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T細胞結合組成物具有表7中TCB-13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T細胞結合組成物具有表7中TCB-14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T細胞結合組成物具有表7中TCB-15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T細胞結合組成物具有表7中TCB-16之胺基酸序列。在又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醫藥組成物,其包含與表7中所陳述之序列具有至少約90%序列一致性,或至少約91%、92%、93%、94%、 95%、96%、97%、98%、99%一致性,或100%一致之T細胞結合組成物融合蛋白,及視情況,由載劑、穩定劑及/或賦形劑組成之適合調配物。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表7的編碼T細胞結合組成物融合蛋白之聚核苷酸。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編碼T細胞結合融合蛋白之聚核苷酸序列,其中當最佳對準時,該等聚核苷酸序列與選自由表7中所陳述之聚核苷酸序列組成之群的序列具有至少約90%序列一致性,或具有至少約91%、92%、93%、94%、95%、96%、97%、98%、99%一致性,或100%一致。
在一相關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利用編碼T細胞結合主題組成物之聚核苷酸且連接編碼對靶細胞抗原具有親和力之結合結構域的聚核苷酸序列來製備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的方法。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製備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利用表7的編碼T細胞結合主題組成物之聚核苷酸,隨後重組添加編碼第二結合結構域之基因及連接子,其中該第二結合結構域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且在啟動子及連接子控制下,所得基因引入適合表現載體中;所得表現載體接著用於轉形適合大腸桿菌宿主細胞,接著使該宿主細胞在適於表現嵌合多肽組合體融合蛋白之條件下生長,隨後藉由本文所描述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純化方法分離。以下實例1及2提供用於實施前述方法之示例性方法。在前述之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結合結構域為scFv,其中該第二結合結構域VH及VL係選自由表2中所陳述的成對之單株抗體VH及VL序列組成之群。前述實施例利用編碼T細胞結合組成物之基因之模組化性質,該等基因可藉由將抗CD3可變序列之編碼序列及第二結合結構域之編碼序列與T細胞結合組成物之編碼序列重組融合而容易地與編碼本文所 描述之多種第二結合結構域之聚核苷酸一起使用,由此能夠產生可用於表現嵌合多肽組合體之所需融合蛋白產物的多種個別基因。特別預期用於製備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的編碼T細胞結合組成物之基因不限於編碼本文所描述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聚核苷酸,而且可與編碼對易受所表現之融合蛋白之細胞毒性作用影響的任何所關注靶組織或細胞具有親和力之結合結構域的基因結合使用。
在另一態樣中,表7之T細胞結合組成物可用作治療性免疫抑制劑以治療個體之某些疾病或病況,經證實,抗CD3抗體製劑對該等疾病或病況產生臨床益處,諸如但不限於,器官移植及急性移植物排斥反應、克隆氏病(Crohn's disease)、潰瘍性結腸炎及1型糖尿病;及用於誘導免疫耐受性。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90-255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91-2553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92-2554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93-2555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94-2556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95-2557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96-2558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97-2559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98-2560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199-2561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00-256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01-2563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02-2564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03-2565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04-2566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05-2567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06-2568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07-2569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08-2570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09-2571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10-257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11-2573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12-2574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13-2575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14-2576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15-2577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16-2578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17-2579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18-2580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19-2581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20-258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21-2583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22-2584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23-2585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24-2586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25-2587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26-229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27-2293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28-2294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29-2295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30-2296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31-2297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32-2298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33-2299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34-2300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35-2301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36-230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37-2303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38-2304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39-2305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40-2306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41-2307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42-2308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43-2309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44-2310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45-2311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46-231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47-2313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48-2314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49-2315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50-2316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51-2317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52-2318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53-2319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54-2320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55-2321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56-232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57-2323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58-2324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59-2325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60-2326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61-2327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62-2328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63-2329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64-2330
5. 可撓性連接子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用於接合主題組成物之各別結合結構域之可撓性連接子。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包含第一scFv及第二scFv,其中每一scFv之VL及VH藉由具有選 自表8中所陳述之序列之親水性胺基酸的長連接子連接在一起,且該scFv藉由具有選自表9中所陳述之序列之群之親水性胺基酸的短連接子連接在一起。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連接VL及VH之長連接子為表8之L7且連接兩個scFv之分子間連接子為表9之S-1。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包含單鏈雙功能抗體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在摺疊後,第一結構域(VL或VH)與最後一個結構域(VH或VL)配對形成一個scFv且中間兩個結構域配對形成另一scFv,其中第一及第二結構域,以及第三及最後一個結構域藉由具有選自表9中所陳述之序列之親水性胺基酸的短連接子連接在一起,且第二及第三可變結構域藉由選自表8之長連接子連接。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短連接子及長連接子之選擇應防止相鄰可變結構域之不當配對,由此促進雙功能抗體組態之形成。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65-2331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66-233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266-2333
6. 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態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經設計且以前藥形式產生以便賦予某些結構、活性、醫藥及藥理學特性。主題組成物之設計係藉由至少三種重要特性驅動;1)使組成物具有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該等結合結構域能夠將效應細胞同時結合至靶細胞且由此形成免疫突觸;2)使組成物具有填充部分,當該組成物為完整前藥形式時,該填充部分i)遮蔽結合結構域且降低對靶抗原之結合親和力,ii)當投與個體時提供增加之半衰期,iii)相較於患病組織(例如腫瘤),減少正常組織及器官中之外滲,及iv)相較於習知雙特異性細胞毒性抗體治療劑,具有增加之安全型態;及3)當鄰近患病組織時能夠經一或多種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而活化,由此釋放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以使其重新獲得其對靶抗原之潛在完全結合親和力。主題組成物之設計利用XTEN及肽釋放區段(RS)組分之特性,且其相對於第一部分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定位達成前述特性。
不受特定理論束縛,咸信使用如上文所描述之雙特異性結合 結構域形式,釋放之結合結構域能夠藉由募集細胞毒性效應細胞,由此殺滅靶細胞,而無需預先刺激及/或共刺激。另外,效應細胞不依賴於預先刺激及/或共刺激可實質上促成由釋放之結合結構域所介導的極高細胞毒性。在一些實施例中,釋放之第二結合結構域經設計而具有結合特異性,以使其能夠靶向個體中之細胞毒性效應細胞(例如T細胞、NK細胞、細胞因子誘導之殺手細胞(CIK細胞))、腫瘤細胞上預先選擇之表面抗原,而第一結合結構域經設計而對腫瘤細胞相關性腫瘤標記物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由此實現免疫突觸,以及釋放之細胞因子及效應分子針對靶腫瘤之選擇性、定向及局部作用,由此使腫瘤細胞損壞或破壞,從而對個體產生抗腫瘤活性及治療益處。在一個實施例中,釋放之第二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抗原,由此能夠調節效應細胞之一或多種功能,引起或促成對靶腫瘤細胞之細胞溶解作用。效應細胞抗原可由效應細胞或其他細胞表現。在一些實施例中,效應細胞抗原係在效應細胞之細胞表面上表現。非限制性實例為CD3、CD4、CD8、CD25、CD38、CD69、CD45RO、CD57、CD95、CD107及CD154。在其他實施例中,效應細胞抗原為選自IL2、IL10、IL12、IFNγ及TNFα之Th1細胞因子。因此,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預期相較於投與組成物之個體中之健康組織或健康細胞,主題組成物之組態應選擇性或不成比例地將活性形式之組成物遞送至靶腫瘤組織或癌細胞,由此引起治療益處。自前述顯而易見,本發明提供一大組組態設計成實現所需特性之多肽。
在XTEN作為填充部分之情況下,賦予XTEN化之主體組成物若干獨特且有益之物理化學及藥理學特性。主題組成物之增強之特性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總體溶解性及代謝穩定性增加、在循環中對蛋白水解之易 感性降低、免疫原性降低、當皮下或肌肉內投與時之吸收速率減小、腎清除率減小、毒性減小、在藉由RS裂解而釋放之前XTEN對第一部分結合部分之遮蔽作用,及藥物動力學特性增強。詳言之,特別預期主體組成物經設計成藉由XTEN對前藥形式中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內結合親和力之遮蔽作用及空間位阻之組合而使其具有增加之治療指數及減小之毒性或副作用,同時能夠鄰近靶組織(例如腫瘤)或在靶組織內釋放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藉由在RS組成物中包括肽基裂解序列實現),該靶組織產生以RS作為受質之蛋白酶。
在一個態樣中,使用XTEN作為組成物中之載劑,本發明利用以下發現:增加非重複性、未結構化之多肽的長度使XTEN之未結構化性質增強且相應地增強包含該XTEN載劑之組成物之物理化學及藥物動力學特性。一般而言,將累積長度超過約400個殘基之XTEN併入組成物中引起的半衰期長於累積長度較短,例如少於約290個殘基之XTEN。不受特定理論束縛,歸因於XTEN中併入之帶電殘基之個別電荷之間的靜電排斥以及由於缺乏潛在賦予二級結構之序列中特定親水性胺基酸所賦予之固有可撓性,使得XTEN呈現開放式構型。由此主體XTEN係有用的,此部分因為其賦予所得組成物高水力半徑;此種特性使XTEN化組成物之表觀分子量相較於不含XTEN之組成物相應增加。相較於未連接至XTEN之蛋白質,XTEN化使組成物具有增加之水力半徑、增加之表觀分子量及增加之表觀分子量因子。舉例而言,XTEN可有效增大組成物之水力半徑超過約3-5nm之腎小球孔徑(對應於70kDa表觀分子量)(Caliceti.2003.Pharmacokinetic and biodistribution 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glycol)-protein conjugates.Adv Drug Deliv Rev 55:1261-1277),由此使循環蛋 白質之腎清除率降低且相應地使終末半衰期增加。XTEN引起之水力半徑增加亦使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完整前藥形式自循環系統正常健康組織中平均孔徑為5-12nm之區域中之外滲減少,同時允許血液中之完整組成物分子離開,滲透腫瘤,在腫瘤中上皮細胞連接之孔隙度更高。吾人早已瞭解,腫瘤血管系統之各種功能減弱,諸如比正常血管高的血管滲透性(Duran-Reynals,F.Studies on the localization of dyes and foreign proteins in normal and malignant tissue.Am J Cancer 35:98-107(1939);Babson AL,Winnick T.Protein transfer in tumor-bearing rats.Cancer Res14:606-611(1954))。該等減弱之功能引起在腫瘤組織中偵測之血漿蛋白質濃度高於正常組織;此現象由Maeda及同事(Matsumura Y,Maeda H.A new concept for macromolecular therapeutics in cancer chemotherapy:mechanism of tumoritropic accumulation of proteins and the antitumor agent smancs.Cancer Res 46:6387-6392(1986);Maeda H,Matsumura Y.Tumoritropic and lymphotropic principles of macromolecular drugs.Crit Rev Ther Drug Carrier Syst 6:193-210(1989)闡明,其將此描述為由腫瘤血管之滲透性增加加上腫瘤中功能性淋巴管之清除速率減小引起的滲透性及滯留效應增強,淨結果為大分子積累於腫瘤中。通常已知,作為非內源大分子之通道的大部分非血竇毛細管之毛細管壁中孔徑之生理學上限在5與12nm之間範圍內(Hemant Sarin.Physiologic upper limits of pore size of different blood capillary types and another perspective on the dual pore theory of microvascular permeability.J Angiogenes Res.2010;2:14),而據報導,腦腫瘤及周圍腫瘤之血液-腫瘤屏障中內皮細胞間之空隙的直徑在40nm與200nm或更 高之間的範圍內(Sarin,H.等人,Physiologic upper limit of pore size in the blood-tumor barrier of malignant solid tumors.J.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09 7:51)。在本發明之一目的中,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經設計成藉由添加填充部分,例如XTEN來利用此孔徑差異,由此使正常組織中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之外滲減少,而在腫瘤血管系統或其他炎症區域之滲漏環境中,該完整組合體可外滲且經腫瘤環境中之蛋白酶活化,由此釋放包含針對效應細胞及靶細胞之結合結構域的第一部分。在嵌合多肽組合體之RS的情況下,設計利用以下情形:當嵌合多肽組合體鄰近產生一或多種蛋白酶之患病組織,例如腫瘤時,易受該腫瘤表現之一或多種蛋白酶影響之RS序列能夠經該等蛋白酶裂解(如以上更完整地描述)。蛋白酶之作用裂解該組成物之釋放區段(RS),使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自該組成物釋放,由此減小釋放之第一部分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之分子量及水力半徑。應瞭解,該組成物之分子量及水力半徑減小亦賦予以下特性:使釋放之第一部分雙特異性能夠結合結構域能夠在溶液中更自由地移動,移動通過組織及腫瘤中之較小孔隙,且更易於自腫瘤血管系統之較大孔外滲至腫瘤中,引起效應細胞及腫瘤細胞之附著及連接。此類特徵可藉由不同分析量測。在嵌合多肽組合體之RS經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之一個實施例中,在裂解且第一部分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及第三部分自該組成物釋放後,該第一部分在磷酸鹽緩衝生理食鹽水中之擴散係數為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至少2倍、3倍、4倍、5倍、6倍、7倍、8倍、9倍、10倍、20倍、50倍或100倍。在另一實施例中,當藉由尺寸排阻層析法(SEC)測定表觀分子量時,完整組成物之表觀分子量為在哺乳動物蛋白酶作用下RS裂解而釋放之第一部分的至少2倍、至少3倍、至少4倍或至少5倍,或至少10 倍。在另一實施例中,當藉由尺寸排阻層析法(SEC)測定水力半徑時,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水力半徑為在哺乳動物蛋白酶作用下RS裂解而釋放之第一部分的至少2倍,或至少3倍,或至少4倍,或至少5倍,或至少10倍。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在該第二部分裂解而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三部分自該嵌合多肽組合體釋放後,當藉由尺寸排阻層析法評估水力半徑時,該釋放之第一部分的水力半徑比該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之水力半徑小約30%,或小約40%,或小約50%。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在該第二部分裂解而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三部分自該嵌合多肽組合體釋放後,當藉由尺寸排阻層析法測定水力半徑時,釋放之第一部分的水力半徑小於約5nm,或小於約4nm,或小於約3nm。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當藉由尺寸排阻層析法測定水力半徑時水力半徑小於約5nm,或小於約4nm,或小於約3nm的釋放之第一部分滲透腫瘤組織之能力比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強。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中當藉由尺寸排阻層析法測定水力半徑時,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之水力半徑大於約8nm,或大於約9nm,或大於約10nm,且其中相較於腫瘤組織之血管系統,該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不太能夠自個體之正常組織的血管系統外滲。
預期主體組成物因其設計及連接至XTEN而在投與個體時相較於未連接至XTEN之相應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具有增強之藥物動力學特性。在一個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在投與個體後在個體中展現之終末半衰期為未連接至該組成物之相應第一部分的至少約2倍、3倍、4倍、5倍、6倍、7倍、8倍、9倍、10倍、20倍、30倍、40倍或100倍。在 另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在投與個體後展現之曲線下面積(AUC)相較於未連接至組成物之相應第一部分增加至少25%、50%、100%、200%或至少300%或更多。在另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在投與個體後展現之分佈容積相較於未連接至組成物之相應第一部分減小至少25%,或50%,或100%,或200%,或至少300%。在一個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在投與個體後展現之終末半衰期為至少約20小時,或至少約30小時,或至少約32小時,或至少約48小時,或至少約72小時,或至少約96小時,或至少約120小時,或至少約144小時,或至少約7天,或至少約10天,或至少約14天。在另一態樣中,特別預期相較於不具有保護性填充部分及釋放區段之雙特異性組成物,歸因於優先經與患病組織,諸如但不限於腫瘤相關聯之蛋白酶活化的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設計,釋放之第一部分在個體之循環中的濃度較低,由此引起安全型態之改善及較低副作用發生率。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在向個體單次投與嵌合多肽組成物後,釋放之第一部分之血漿Cmax濃度不超過約0.01ng/ml,或約0.03ng/ml,或約0.1ng/ml,或約0.3ng/ml,或約1ng/ml,或約10ng/ml,或約100ng/ml。在另一實施例中,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在向該個體單次投與該嵌合多肽組成物之後,釋放之第一部分的血漿Cmax濃度比在同一個體中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之血漿含量低至少3倍,或低至少10倍,或低至少30倍,或低至少100倍。在本段之前述實施例中,個體為小鼠,或大鼠,或犬,或猴,或人類。
在另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在向個體皮下或肌肉內注射之後展現的吸收比未連接至該組成物之相應第一部分慢,由此使 Cmax減小至少25%、50%、100%、200%或至少300%,此又引起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副作用的減少,總的說來,使投與個體之偶聯組成物之提供或保持治療活性之時間段增加。
在另一態樣中,特別預期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XTEN對該等組成物之第一部分之結合結構域提供空間位阻及遮蔽效應,由此使完整前藥形式之效應細胞結合組分及靶細胞結合組分與其各別配位體結合之能力降低,而且在RS經蛋白酶裂解且釋放XTEN並將該組合體之前藥形式轉化成活性形式後,保留釋放之雙特異性結合組分的最佳結合能力。因此,相較於RS經蛋白酶裂解而釋放之結合結構域,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XTEN抑制結合結構域與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例如EpCAM或HER2)及/或效應細胞抗原(例如CD3 T細胞抗原)之結合。相反,在蛋白酶作用下自該組成物釋放之第一部分的結合結構域對其各別配位體之結合親和力高於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結合結構域。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諸如當在如本文所描述之活體外結合分析中分析時,自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釋放之第一部分的結合結構域各自對各別靶配位體之結合親和力高於完整組成物之結合結構域。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在利用細胞之細胞表面上具有效應細胞抗原之該效應細胞進行的活體外細胞分析中或在利用經結合效應細胞抗原之ELISA中所量測,由於RS經蛋白酶裂解而自組成物釋放之效應細胞結合結構域對該效應細胞抗原之結合親和力為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效應細胞結合結構域的至少2倍,或至少3倍,或至少4倍,或至少5倍,或至少6倍,或至少7倍,或至少8倍,或至少9倍,或至少10倍,或至少20倍。在一個實施例中,效應細胞抗原為CD3。在其他實施例中,如在利用細胞之細胞表面上具有抗原之腫瘤細胞 進行的活體外細胞分析中或在利用經結合效應細胞抗原之ELISA中所量測,由於RS經蛋白酶裂解而自組成物釋放之該腫瘤細胞結合結構域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之結合親和力為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腫瘤細胞結合結構域的至少2倍,或至少3倍,或至少4倍,或至少5倍,或至少6倍,或至少7倍,或至少8倍,或至少9倍,或至少10倍,或至少20倍。在前述之一實施例中,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α 4整合素、Ang2、B7-H3、B7-H6、CEACAM5、cMET、CTLA4、FOLR1、EpCAM、CCR5、CD19、HER2、HER2 neu、HER3、HER4、HER1(EGFR)、PD-L1、PSMA、CEA、MUC1(黏蛋白)、MUC-2、MUC3、MUC4、MUC5AC、MUC5B、MUC7、MUC16、βhCG、路易斯-Y、CD20、CD33、CD38、CD30、CD56(NCAM)、CD133、神經節苷脂GD3、9-O-乙醯基-GD3、GM2、Globo H、海藻糖基GM1、GD2、碳酸酐酶IX、CD44v6、音猬因子(Shh)、Wue-1、漿細胞抗原1、黑素瘤硫酸軟骨素蛋白聚醣(MCSP)、CCR8、6-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STEAP)、間皮素、A33抗原、前列腺幹細胞抗原(PSCA)、Ly-6、橋粒芯蛋白4、胎兒乙醯膽鹼受體(fnAChR)、CD25、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II型苗勒抑制物質受體(MISIIR)、唾液酸化Tn抗原(s TN)、纖維母細胞活化抗原(FAP)、內涎蛋白(CD248)、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變異體III(EGFRvIII)、腫瘤相關抗原L6(TAL6)、SAS、CD63、TAG72、湯姆森-弗雷德里希抗原(TF抗原)、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受體(IGF-IR)、Cora抗原、CD7、CD22、CD70、CD79a、CD79b、G250、MT-MMP、F19抗原、CA19-9、CA-125、甲胎蛋白(AFP)、VEGFR1、VEGFR2、DLK1、SP17、ROR1及EphA2。在本 段之實施例中特別涵蓋,XTEN之遮蔽作用施加至嵌合多肽組合體之完整前藥形式之前述實施例的兩個結合結構域,且在XTEN因RS之裂解而自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釋放後,各別結合結構域之完整結合能力得以保留。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將填充部分添加至該組成物中引起完整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遮蔽作用且在投與個體時,與T細胞及靶組織之結合的同時減少使Th1 T細胞相關細胞因子或其他促炎性介體在全身暴露期間之產生減少,由此使總體副作用及安全型態相較於未連接至結合部分(諸如XTEN)之雙特異性結合組成物有所改善。作為細胞免疫之重要組分,IL-2、TNF-α及IFN-γ之產生為Th1反應之標誌(Romagnani S.T-cell subsets(Th1 versus Th2).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2000.85(1):9-18),尤其在受抗CD3刺激之T細胞中(Yoon,S.H.Selective addition of CXCR3+CCR4-CD4+ Th1 cells enhances generation of cytotoxic T cells by dendritic cells in vitro.Exp Mol Med.2009.41(3):161-170),且Il-4、IL-6及IL-10亦為雙特異性抗體組成物之細胞毒性反應中之重要促炎性細胞因子(Zimmerman,Z.等人,Unleashing the clinical power of T cells:CD19/CD3 bi-specific T cell engager(BiTE®)antibody composition blinatumomab as a potential therapy.Int.Immunol.(2015)27(1):31-37)。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在基於細胞之活體外細胞因子刺激分析(諸如以下實例中所描述)中完整、未裂解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與效應細胞及靶細胞接觸時,該組成物展現的引起Th1及/或促炎性細胞因子產生之潛力比在該基於細胞之活體外刺激分析中蛋白酶處理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相應釋放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所刺激之細胞因子含量低至少2倍,或至少3倍,或至少4倍,或至少5倍,或至少6倍,或至少7倍,或至少8 倍,或至少9倍,或至少10倍,或至少20倍,或至少30倍,或至少50倍,或至少100倍,或至少1000倍,其中該等細胞因子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IL-2、IL-4、IL-6、IL-10、TNF-α及IFN-γ。在前述之一個實施例中,Th1細胞因子之產生係在包含諸如PBMC或CD3+ T之效應細胞及具有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抗原之靶細胞的活體外分析中分析,該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抗原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α 4整合素、Ang2、B7-H3、B7-H6、CEACAM5、cMET、CTLA4、FOLR1、EpCAM、CCR5、CD19、HER2、HER2 neu、HER3、HER4、HER1(EGFR)、PD-L1、PSMA、CEA、MUC1(黏蛋白)、MUC-2、MUC3、MUC4、MUC5AC、MUC5B、MUC7、MUC16、βhCG、路易斯-Y、CD20、CD33、CD38、CD30、CD56(NCAM)、CD133、神經節苷脂GD3、9-O-乙醯基-GD3、GM2、Globo H、海藻糖基GM1、GD2、碳酸酐酶IX、CD44v6、音猬因子(Shh)、Wue-1、漿細胞抗原1、黑素瘤硫酸軟骨素蛋白聚醣(MCSP)、CCR8、6-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STEAP)、間皮素、A33抗原、前列腺幹細胞抗原(PSCA)、Ly-6、橋粒芯蛋白4、胎兒乙醯膽鹼受體(fnAChR)、CD25、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II型苗勒抑制物質受體(MISIIR)、唾液酸化Tn抗原(s TN)、纖維母細胞活化抗原(FAP)、內涎蛋白(CD248)、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變異體III(EGFRvIII)、腫瘤相關抗原L6(TAL6)、SAS、CD63、TAG72、湯姆森-弗雷德里希抗原(TF抗原)、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受體(IGF-IR)、Cora抗原、CD7、CD22、CD70、CD79a、CD79b、G250、MT-MMP、F19抗原、CA19-9、CA-125、甲胎蛋白(AFP)、VEGFR1、VEGFR2、DLK1、SP17、ROR1及EphA2。在前述之另一實施例中,細胞因子為IL-2。在前述之另一實施例 中,細胞因子為TNFα。在前述之另一實施例中,細胞因子為IFN-γ。在另一實施例中,向具有含組成物釋放之第一部分之結合結構域所結合之抗原之腫瘤的個體投與完整、未裂解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展現的引起個體中Th1及/或促炎性細胞因子產生之潛力比在具有腫瘤之相同個體中由蛋白酶處理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相應釋放之結合結構域所產生之細胞因子含量低至少2倍、至少3倍、至少4倍、至少5倍、至少6倍、至少7倍、至少8倍、至少9倍、至少10倍、至少20倍、至少30倍、至少50倍、至少100倍或至少1000倍。在前述實施例中,細胞因子可由自個體取出之血液、流體或組織樣品評估。在前述實施例中,個體可為小鼠、大鼠、猴及人類。然而,在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一益處中,已發現,該等組成物之細胞溶解特性不需要經細胞因子預先刺激;藉由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結合至靶細胞之效應細胞之免疫突觸的形成足以在靶細胞中實現細胞溶解或細胞凋亡。儘管如此,促炎性細胞因子之產生為評估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效力或作用的有用標記物;不管藉由活體外分析抑或在監測具有腫瘤之個體之治療時。
根據以上提及之結合結構域實施例,識別腫瘤細胞標記物抗原之結合位點具有高結合親和力,以高效捕捉有待破壞之靶細胞之情形為有益的。本發明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益處在於,可使用其殺滅眾多腫瘤細胞,因為在較佳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靶細胞結合結構域具有之親和力Kd值在10-7至10-10M範圍內。若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結合靶腫瘤抗原之親和力過高,則該組成物結合該表現腫瘤細胞且保留在其表面上,使其無法釋放且結合至另一細胞。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其詳述實例描述於以下實例中)中所測定,主題嵌合多 肽組合體組成物之效應細胞結合結構域具有之結合常數在10-5與10-7M之間。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在活體外結合分析中所測定,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效應細胞結合結構域具有之結合常數在10-5與10-10M之間。
在一個態樣中,設計之組成物之特徵在於,當嵌合多肽組合體之RS在靶細胞環境中經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且自前藥形式轉化成活化形式時,在裂解且第一部分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及第三部分自該組成物釋放後,該第一部分同時結合至帶有效應細胞抗原,例如CD3之T細胞,及帶有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作為第一結合結構域之靶的靶細胞抗原的腫瘤細胞,此時,效應細胞經活化。在該組成物經RS裂解而活化之一些實施例中,隨後效應細胞及靶細胞之同時結合引起效應細胞之至少3倍,或10倍,或30倍,或100倍,或300倍,或1000倍活化,其中該活化係藉由細胞因子之產生、細胞溶解蛋白質或靶細胞之溶解,在基於細胞之活體外分析中評估。在另一實施例中,同時結合帶有人CD3抗原之T細胞及帶有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作為釋放之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之靶之靶細胞抗原的腫瘤細胞形成免疫突觸,其中該結合引起能夠溶解腫瘤包之T細胞源性效應分子之釋放。用於量測效應細胞活化及/或細胞溶解之活體外分析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細胞膜完整性分析、混合細胞培養分析、基於FACS之碘丙錠分析、台盼藍流入分析、光度酶釋放分析、ELISA、輻射測量51Cr釋放分析、螢光銪釋放分析、CalceinAM釋放分析、光度MTT分析、XTT分析、WST-1分析、阿爾瑪藍分析、輻射測量3H-Thd併入分析、量測細胞分裂活性之成株分析、量測粒線體跨膜梯度之螢光羅丹明123分析、藉由基於FACS之磷脂醯絲胺酸暴露監測的細胞凋亡分析、基於ELISA之TUNEL測試分析、凋亡蛋白酶(caspase)活性分析及細胞形態分析,或此 項技術中已知用於分析細胞因子、細胞溶解蛋白質或細胞溶解之其他分析,或以下實例中之方法。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在使用主題組成物之聊個體之情況下,嵌合多肽組合體係以前藥形式存在,且當進入某種細胞環境時,在與該細胞環境共定位之蛋白酶作用下轉化成活性較高之形式。在靶組織中蛋白酶之作用下自組成物釋放後,對效應細胞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之第二結合結構域及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之第一結合結構域重新獲得其同時結合至效應細胞及靶細胞且將效應細胞與靶細胞連接在一起形成免疫突觸之完整能力。免疫突觸之形成使效應細胞變得活化,且各種信號路徑開啟新基因轉錄及在胞吐作用下其囊泡之效應分子內含物之釋放。取決於效應細胞類型,釋放出不同細胞因子及淋巴因子;例如,1型輔助T細胞(Th1)釋放細胞因子如IFN-γ及TNF-β,而2型輔助T細胞(Th2)釋放刺激B細胞之細胞因子如IL-4、IL-5、IL-10及IL-13,且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釋放殺滅靶之細胞毒性分子如穿孔素及顆粒酶(統稱為「效應分子」)。特別預期在藉由嵌合多肽組合體釋放之第一部分之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同時結合至效應細胞及靶腫瘤細胞且將效應細胞與靶腫瘤細胞連接在一起後,在極低效應子與靶(E:T)比率下,腫瘤細胞受效應細胞釋放於細胞之間之免疫突觸中的效應分子作用,引起腫瘤細胞之破壞、穿孔素介導之溶解、顆粒酶B誘導之細胞死亡及/或細胞凋亡。因此,在另一態樣中,設計之組成物之一特徵在於,當將嵌合多肽組合體投與具有腫瘤之個體時,前藥形式保留在循環系統正常組織中,但能夠在腫瘤滲透性更強之血管系統中外滲,由此使該組合體之前藥形式經與腫瘤共定位之蛋白酶活化且釋放之第一部分第二結合結構域同時結合效應細胞(例如T 細胞之CD3抗原)及表現作為組成物第一結合結構域之靶之腫瘤特異性標記物的腫瘤細胞,此時,效應細胞經活化且實現腫瘤細胞之溶解。在前述之一個實施例中,個體之腫瘤中同時結合至腫瘤細胞及效應細胞的釋放之第一部分展現的活化效應細胞之能力為相應完整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至少10倍,或至少30倍,或至少100倍,或至少200倍,或至少300倍,或至少400倍,或至少500倍,或至少1000倍。在前述之另一實施例中,個體之腫瘤中同時結合至腫瘤細胞及效應細胞的釋放之第一部分展現的溶解腫瘤細胞之能力為相應完整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至少10倍,或至少30倍,或至少100倍,或至少200倍,或至少300倍,或至少400倍,或至少500倍,或至少1000倍。在前述實施例中,效應細胞活化及/或細胞毒性係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習知方法,諸如活化效應細胞之細胞計數量測、細胞因子分析、腫瘤大小量測或藉由組織病理學方法進行分析。在前述實施例中,個體可為小鼠、大鼠、犬、猴及人類。
自前述顯而易見,本發明提供一大組組態設計成實現所需特性之多肽;其具體形式提供於本文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其具有包含第一結合結構域及第二結合結構域之第一部分;包含釋放區段之第二部分;及包含填充部分之第三部分。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式I之組態的組成物(以N末端至C末端描繪):(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I
其中第一部分為包含兩個scFv之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其中第一結合結構域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具有特異性結合親和力,且第二結合結構域對效應細胞具有特異性結合親和力;第二部分包含能夠經哺 乳動物蛋白酶裂解之釋放區段(RS);且第三部分為填充部分。在前述實施例中,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可呈次序(VL-VH)1-(VL-VH)2,其中「1」及「2」分別表示第一及第二結合結構域,或(VL-VH)1-(VH-VL)2,或(VH-VL)1-(VL-VH)2,或(VH-VL)1-(VH-VL)2,其中成對之結合結構域係藉由如下文所描述之多肽連接子連接。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部分VL及VH係選自表1及2;RS係選自表4中所陳述之序列之群;且填充部分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XTEN;白蛋白結合結構域;白蛋白;IgG結合結構域;由脯胺酸、絲胺酸及丙胺酸組成之多肽;脂肪酸;Fc結構域;聚乙二醇(PEG)、PLGA及羥乙基澱粉。必要時,填充部分為與選自由表5中所陳述之序列組成之群的序列具有至少約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XTEN。在前述實施例中,該組成物為重組融合蛋白。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等部分係藉由化學結合連接。式I之組成物組態示意性呈現於圖6中。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式II之組態的組成物(以N末端至C末端描繪):(第三部分)-(第二部分)-(第一部分) II
其中第一部分為包含兩個scFv之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其中第一結合結構域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具有特異性結合親和力,且第二結合結構域對效應細胞具有特異性結合親和力;第二部分包含能夠經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之釋放區段(RS);且第三部分為填充部分。在前述實施例中,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可呈次序(VL-VH)1-(VL-VH)2,其中「1」及「2」分別表示第一及第二結合結構域,或(VL-VH)1-(VH-VL)2,或(VH-VL)1-(VL-VH)2,或(VH-VL)1-(VH-VL)2,其中成對之結合結構域 係藉由如下文所描述之多肽連接子連接。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部分VL及VH係選自表1及2;RS係選自表4中所陳述之序列之群;且填充部分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XTEN;白蛋白結合結構域;白蛋白;IgG結合結構域;由脯胺酸、絲胺酸及丙胺酸組成之多肽;脂肪酸及Fc結構域。必要時,填充部分為與選自由表5中所陳述之序列組成之群的序列具有至少約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XTEN。在前述實施例中,該組成物為重組融合蛋白。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等部分係藉由化學結合連接。式I之組成物組態示意性呈現於圖6中。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式III之組態的組成物(以N末端至C末端描繪):(第五部分)-(第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III
其中第一部分為包含兩個scFv之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其中第一結合結構域對腫瘤特異性標記物或靶細胞抗原具有特異性結合親和力,且第二結合結構域對效應細胞具有特異性結合親和力;第二部分包含能夠經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之釋放區段(RS);第三部分為填充部分;第四部分包含可能與第二部分相同或不同的能夠經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之釋放區段(RS);且第五部分為可能與第三部分相同或不同的填充部分。在前述實施例中,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可呈次序(VL-VH)1-(VL-VH)2,其中「1」及「2」分別表示第一及第二結合結構域,或(VL-VH)1-(VH-VL)2,或(VH-VL)1-(VL-VH)2,或(VH-VL)1-(VH-VL)2,其中成對之結合結構域係藉由如下文所描述之多肽連接子連接。在前述實施例中,RS係選自表4中所陳述之序列之群。在前述實施例中,填充部分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 群:XTEN;白蛋白結合結構域;白蛋白;IgG結合結構域;由脯胺酸、絲胺酸及丙胺酸組成之多肽;脂肪酸;及Fc結構域。必要時,填充部分為與選自由表5中所陳述之序列組成之群的序列具有至少約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XTEN。在前述實施例中,該組成物為重組融合蛋白。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等部分係藉由化學結合連接。
主題組成物基於其設計及特定組分,解決了長久以來對於提供以下雙特異性治療劑之需求,該等雙特異性治療劑相較於此項技術中已知之雙特異性抗體組成物具有更高選擇性、更長半衰期,且在其經所發現的與靶組織或因疾病而不健康之組織相關之蛋白酶裂解後引起更低毒性及更少副作用,由此該等主題組成物具有改善之治療指數。此類組成物可用於治療某些疾病,包括但不限於,癌症。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本發明之組成物藉由機制組合來減少此非特異性相互作用,該等機制包括由結合結構域定位於大體積XTEN分子引起的空間位阻,空間位阻在於可撓性、未結構化特徵之長可撓性XTEN多肽藉由栓系至組成物而能夠在結合結構域周圍震盪及移動,由此在組成物與組織或細胞之間提供阻斷作用;以及相較於個別結合結構域之大小,完整組成物由於大分子質量(由XTEN之實際分子量及未結構化XTEN之較大水力半徑貢獻)而降低的滲透細胞或組織之能力。然而,該等組成物設計成當鄰近帶有或分泌能夠裂解RS之蛋白酶的靶組織或細胞時,或當結合結構域結合配位體而內化至靶細胞或組織中時,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在蛋白酶作用下自大體積XTEN釋放,由此移除空間位阻屏障,且更自由地發揮其藥理學作用。主題組成物可用於治療需要將治療性雙特異性抗體組成物選擇性遞送至細胞、組織或器官中 的多種病況。在一個實施例中,靶組織為癌症,其可為白血病、淋巴瘤,或者器官或系統之腫瘤。
III). 醫藥組成物
本發明提供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醫藥組成物。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醫藥組成物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及一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在另一實施例中,該醫藥組成物包含本文所描述之實施例中之任一個的嵌合多肽組合體,及視情況使用的載劑、穩定劑及/或賦形劑之適合調配物。在另一實施例中,該醫藥組成物包含本文所描述之實施例中之任一個的T細胞結合組成物,及視情況使用的載劑、穩定劑及/或賦形劑之適合調配物。適合賦形劑及可接受之載劑包括:緩沖劑,諸如檸檬酸鈉、磷酸氫二鈣或磷酸鈉;防腐劑;共溶劑;抗氧化劑,包括抗壞血酸及甲硫胺酸;螯合劑,諸如EDTA;金屬錯合物(例如Zn-蛋白質錯合物);聚合物,諸如聚酯、聚氧化乙烯-硬脂酸酯、聚氧化乙烯烷基醚,例如聚氧化乙烯單月桂基醚、烷基苯基聚氧化乙烯醚(Triton-X)、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共聚物及聚乙二醇;成鹽平衡離子,諸如鈉、多羥基糖醇;胺基酸,諸如丙胺酸、甘胺酸、天冬醯胺酸、2-苯基丙胺酸及蘇胺酸;糖或糖醇,諸如海藻糖、蔗糖、八硫酸酯、山梨糖醇或木糖醇水蘇糖、甘露糖、山梨糖、木糖、核糖、肌醇肌糖(myoinisitose)、半乳糖、乳糖醇、核糖醇、肌醇、聚山梨醇酯、半乳糖醇、甘油、環多醇(例如肌醇);含硫還原劑,諸如穀胱甘肽、硫辛酸、巰基乙酸鈉、硫代甘油、[α]-單硫代甘油及硫代硫酸鈉;低分子量蛋白質,諸如人血清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明膠;及親水性聚合物,諸如聚乙烯吡咯啶酮。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可根據已知方法調配以製備醫藥學上有 用之組成物,其中將多肽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媒劑,諸如水溶液或緩衝液、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懸浮液及乳液組合。非水性溶劑之實例包括丙基乙二醇、聚乙二醇及植物油。該等醫藥組成物之醫藥調配物係藉由將具有所需純度之活性成分與可選的如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16版,Osol,A.編(1980)中所描述之生理學上可接受之載劑、賦形劑或穩定劑混合來製備,以凍乾調配物或水溶液形式儲存。此外,該等醫藥組成物亦可含有其他醫藥活性化合物或複數種本發明之組成物。
本發明之組成物可使用多種賦形劑調配。適合賦形劑包括微晶纖維素(例如Avicel PH102、Avicel PH101)、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銨基乙酯氯化物)(諸如Eudragit RS-30D)、羥丙基甲基纖維素(Methocel K100M、Premium CR Methocel K100M、Methocel E5、Opadry®)、硬脂酸鎂、滑石、檸檬酸三乙酯、乙基纖維素水性分散液(Surelease®)及硫酸魚精蛋白。緩慢釋放藥劑亦可包含載劑,該載劑可包含例如溶劑、分散介質、包衣劑、抗細菌劑及抗真菌劑、等張劑及吸收延遲劑。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亦可用於此等緩慢釋放藥劑中,例如礦物鹽,諸如鹽酸鹽、氫溴酸鹽、磷酸鹽或硫酸鹽,以及有機酸之鹽,諸如乙酸鹽、丙酸鹽、丙二酸鹽或苯甲酸鹽。該組成物亦可含有液體,諸如水、生理食鹽水、甘油及乙醇,以及諸如潤濕劑、乳化劑或pH緩沖劑之物質。亦可使用脂質體作為載劑。
可藉由任何適合途徑,包括非經腸(包括皮下、藉由輸注泵皮下投與、肌肉內、靜脈內、動脈內及皮內)、玻璃體內、鞘內、腹膜內、腹腔內及肺投與醫藥組成物進行治療。亦應瞭解,較佳途徑將隨接受者之病況及年齡,以及所治療之疾病而變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將包含本文所描述之實施例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的醫藥組成物用於治療疾病之方法中,該方法包括根據治療方案向患有疾病之個體投與醫藥組成物,該治療方案包含使用治療有效劑量之一或多次連續劑量。治療方案為指定治療週期之一部分。在一個實施例中,指定治療週期包含每個治療週期,一週兩次、每週一次、每10天一次、每兩週一次、每三週一次或每個月一次投與醫藥組成物。在另一實施例中,治療方案引起與個體疾病相關之臨床參數或終點之改善,其中該臨床參數或終點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一或其任何組合:作為完全、部分或不完全反應之腫瘤萎縮;進展時間、治療失敗時間、生物標記物反應;無進展存活期;無疾病存活期;復發時間;轉移時間;總體存活時間;生活品質改善;及症狀改善。在其他實施例中,包含本文所描述之實施例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的醫藥組成物係製備為用於治療個體之疾病的藥物。在本段之前述實施例中,該疾病可為癌瘤、霍奇金氏淋巴瘤及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胚細胞瘤、乳癌、ER/PR+乳癌、Her2+乳癌、三陰性乳癌、結腸癌、伴發惡性腹水之結腸癌、黏液性腫瘤、前列腺癌、頭頸癌、皮膚癌、黑素瘤、生殖泌尿道癌、卵巢癌、伴發惡性腹水之卵巢癌、腹膜轉移癌、子宮漿液性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子宮癌、腹膜間皮瘤、腎癌、威爾姆氏腫瘤、肺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胃癌(gastric cancer)、胃癌(stomach cancer)、小腸癌、肝癌、肝癌瘤、肝母細胞瘤、脂肪肉瘤、胰臟癌、膽囊癌、膽管癌、食道癌、唾液腺癌、甲狀腺癌、上皮癌、男胚瘤(arrhenoblastoma)、腺癌、肉瘤及B細胞源性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在一個實施例中,該藥物經製備以藉由非經腸途徑(藉由動脈內或靜脈內途 徑)投與個體。在另一實施例中,該藥物經製備以藉由皮下途徑投與個體。在另一實施例中,該藥物經製備以用於藉由皮內途徑投與個體以治療個體之疾病。必要時,包含本文所描述之實施例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的醫藥組成物係製備為用於治療個體之疾病的藥物,其中藉由腹腔內或腹膜內途徑投與以治療腹腔中之腫瘤及/或腹水。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該等醫藥組成物之調配物。在一個實施例中,醫藥組成物可以在投與之前復原之凍乾粉末供應。在一個實施例中,醫藥組成物可以擬用標準生理食鹽水、D5水、乳酸化林格氏溶液及其類似物復原之凍乾粉末供應以投與。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組成物亦可以液體形式提供,其可直接投與患者。在一個實施例中,醫藥組成物係以液體形式供應於供單次注射之預填充注射器中。在一個實施例中,醫藥組成物係以液體形式供應於小瓶中。在另一實施例中,醫藥組成物係以凍乾粉末供應於小瓶中。對於醫藥組成物實施例之液體調配物,所需特性為該調配物係以可通過針以靜脈內、肌肉內、關節內或皮下投與之形式供應。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醫藥組成物係呈液體形式。在另一實施例中,醫藥組成物係在以單次注射使用的預填充注射器中。在一個實施例中,醫藥組成物係在生理食鹽水緩衝溶液中以至少1μM,或至少10μM,或至少100μM,或至少1mM,或至少2mM,或至少3mM,或至少4mM,或至少5mM,或至少6mM,或至少7mM,或至少8mM,或至少9mM,或至少10mM之濃度調配,其中該溶液可通過25、26、27、28、29、30、31或32號針以供皮內、皮下、靜脈內、動脈內、腹腔內、腹膜內、鞘內或肌肉內投與。亦可使用注射泵遞送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此類裝置描述於美國專利號4,976,696、4,933,185、5,017,378、6,309,370、 6,254,573、4,435,173、4,398,908、6,572,585、5,298,022、5,176,502、5,492,534、5,318,540及4,988,337中,其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熟習此項技術者考慮本發明之揭示內容及該等其他專利之揭示內容,可製造用於本發明組成物之延遲釋放的注射泵。
IV). 有關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方法及用途
本發明提供可裂解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或ProTIA(蛋白酶觸發之免疫活化物),及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其特別適用於醫學環境;例如用於預防、治療及/或改善某些癌症、腫瘤或炎性疾病。
已使用多種治療策略來設計該等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以用於治療患有癌症疾病之個體之方法中,包括藉由靶向TcR信號傳導來調節T細胞反應,尤其使用在臨床上廣泛用於免疫抑制方案之抗人CD3單株抗體之VL及VH部分。CD3特異性單株OKT3為最先批准用於人類之此類單株抗體(Sgro,Toxicology 105(1995),23-29)且在臨床上廣泛用作移植中之免疫抑制劑(Chatenoud L:Immunologic monitoring during OKT3 therapy.Clin Transplant 7:422-430,1993)。此外,抗CD3單株抗體可誘導部分T細胞信號傳導及純系無能(Smith,J.Exp.Med.185(1997),1413-1422)。OKT3很可能藉由阻斷在急性排斥反應中起主要作用的所有T細胞之功能來逆轉同種異體組織排斥反應。OKT3與T細胞膜中CD3複合物反應且阻斷其功能;CD3複合物與T細胞之抗原識別結構(TCR)有關,該TCR對於信號轉導至關重要。該等及其他此類CD3特異性抗體能夠誘導各種T細胞反應,包括細胞因子產生(Von Wussow,Human gamma interferon production by leukocytes induced with monoclonal antibodies recognizing T cells.J.Immunol.127:1197-1200(1981)、增殖及抑制子T細胞誘導。取決於條件,CD3特異性單株抗體可抑制或誘導細胞毒性(Kimball JA等人,The OKT3 Antibody Response Study:a multicentre study of human anti-mouse antibody(HAMA)production following OKT3 use in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Transplant Immunol.3:212-221(1995)。就癌症而言,曾試圖利用細胞毒性T細胞溶解癌細胞。為了實現靶細胞溶解,細胞毒性T細胞需要直接細胞與細胞接觸;細胞毒性T細胞上之TCR必須識別且接合靶細胞上之適當抗原。由此產生免疫突觸,該免疫突觸又起始細胞毒性T細胞內之信號傳導級聯,引起T細胞活化以及各種細胞毒性細胞因子及效應分子之產生。穿孔素及顆粒酶為毒性極高之分子,其儲存在位於活化之細胞毒性T細胞中的預形成之顆粒中。在識別靶細胞之後,接合之細胞毒性T細胞之胞質顆粒向細胞毒性T細胞膜遷移,最終與其融合且將其內含物定向釋放至免疫突觸中,在靶細胞膜內形成孔,由此破壞腫瘤細胞質膜。所產生的孔充當顆粒酶之進入點;顆粒酶為誘導腫瘤細胞凋亡之絲胺酸蛋白酶家族。此等及其他效應分子更完整地於上文描述。本發明涵蓋使用雙特異性組成物之方法,該等雙特異性組成物經工程改造成靶向一系列惡性細胞,諸如腫瘤,以及效應細胞,以便起始靶細胞溶解且藉由以上描述之機制實現有益治療結果。該等組成物經設計成一個結合結構域結合且接合CD3以活化細胞毒性T細胞,而第二結合結構域可設計成靶向特定惡性疾病特有之多種不同靶細胞抗原;將二者橋接在一起以產生免疫突觸。在該設計之特定優勢中,細胞毒性效應細胞與癌細胞之物理結合消除對於抗原加工、MHCI/β2-微球蛋白以及共刺激分子之需求。重要腫瘤細胞標記物之實例包括上皮細胞黏附分子(Ep- CAM),一種在多種實體腫瘤中表現之細胞表面糖蛋白。另一實例為HER2/neu,亦在若干實體腫瘤,諸如乳癌中表現。其他癌細胞標記物以及用於產生本發明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結合結構域的代表性VL及VH序列係列於表2中或描述於本文中。歸因於可工程改造於主題組成物抗體之各種實施例中的腫瘤特異性標記物之範圍(如上文更充分地描述),應瞭解,所得組成物將針對包括實體腫瘤及血液腫瘤在內之多種癌症具有效用。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具有腫瘤之個體的方法。所治療之腫瘤可包含源自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細胞的腫瘤細胞:基質細胞、纖維母細胞、肌纖維母細胞、膠質細胞、上皮細胞、脂肪細胞、淋巴細胞、血管細胞、平滑肌細胞、間葉細胞、乳房組織細胞、前列腺細胞、腎細胞、腦細胞、結腸細胞、卵巢細胞、子宮細胞、膀胱細胞、皮膚細胞、胃細胞、生殖泌尿道細胞、子宮頸細胞、子宮細胞、小腸細胞、肝細胞、胰臟細胞、膽囊細胞、膽管細胞、食道細胞、唾液腺細胞、肺細胞及甲狀腺細胞。在該等組成物之另一優勢中,由於細胞毒性效應細胞在橋接之靶癌細胞損害/破壞期間沒有消耗,故在引起一個靶細胞溶解之後,活化之效應細胞可釋放且繼續移動通過局部組織,朝向其他靶癌細胞,結合靶抗原且再起始細胞溶解。此外,預期在局部環境,如實體腫瘤中,效應細胞分子,諸如穿孔素及顆粒酶之釋放將破壞鄰近但未結合具有雙特異性結合結構域之給定分子的腫瘤細胞,引起腫瘤生長停滯或腫瘤消退。
因此,應瞭解本發明之效用在於,在向患有具有靶細胞標記物之癌症或腫瘤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劑量的包含本文所描述之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之後,該組成物可在與該癌症或腫瘤細胞相關之蛋白酶作用下,釋放雙特異性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由此可藉由靶細胞與效應 細胞連接產生免疫突觸,結果使能夠溶解靶細胞之效應細胞源性效應分子釋放於該突觸中,引起靶癌症或腫瘤細胞之細胞凋亡、細胞溶解或死亡。另外,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使用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可產生的有益治療作用比由釋放之結合結構域結合至效應細胞及靶癌細胞形成免疫突觸後的「單次殺滅作用」要持久且更普遍化。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治療個體之諸如癌症或炎性病症之疾病的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個體之疾病的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包含本文所描述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的醫藥組成物。醫藥組成物之治療有效量可根據多種因素而變化,諸如個體之疾病狀態、年齡、性別及體重;抗體或抗體部分在個體中引起所需反應之能力。治療有效量亦為使主題組成物之治療有益作用勝過任何有毒或有害作用之量。預防有效量係指實現所需預防結果所需之時間段內所需的醫藥組成物之量。
在治療個體疾病之方法之一個實施例中,擬治療之疾病可為癌瘤、霍奇金氏淋巴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B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胚細胞瘤、乳癌、結腸癌、前列腺癌、頭頸癌、任何形式之皮膚癌、黑素瘤、生殖泌尿道癌、卵巢癌、伴發惡性腹水之卵巢癌、腹膜轉移癌、子宮漿液性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伴發惡性腹水之上皮細胞腹膜內惡性疾病、子宮癌、腹膜間皮瘤、腎癌、肺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胃癌、食道癌、胃癌、小腸癌、肝癌、肝癌瘤、肝母細胞瘤、脂肪肉瘤、胰臟癌、膽囊癌、膽管癌、唾液腺癌、甲狀腺癌、上皮癌、腺癌、任何起源之肉瘤、原發性血液惡性疾病,包括急性或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或慢性骨髓性白 血病,骨髓增生性贅生性病症或骨髓增生異常病症、重症肌無力、巴塞多氏病、橋本氏甲狀腺炎或古德帕斯徹症候群。治療有效量可產生有益作用以幫助癌症或腫瘤之治療(例如治癒或減輕其嚴重程度)或預防(例如降低復發可能性)。在治療個體疾病之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該醫藥組成物係以每週兩次、一週一次、每兩週一次、每三週一次或每月一次投與之一或多次治療有效劑量投與個體。在該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該醫藥組成物係在至少兩週,或至少一個月,或至少兩個月,或至少三個月,或至少四個月,或至少五個月,或至少六個月之時間段內以一或多次劑量投與該個體。在該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先向個體投與較低初次劑量,隨後在至少兩週,或至少一個月,或至少兩個月,或至少三個月,或至少四個月,或至少五個月,或至少六個月之給藥時程內給與一或多劑較高維持劑量。投與的初始初次劑量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至少約0.005mg/kg、至少約0.01mg/kg、至少約0.02mg/kg、至少約0.04mg/kg、至少約0.08mg/kg、至少約0.1mg/kg,且投與的一或多劑後續維持劑量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至少約0.1mg/kg、至少約0.12mg/kg、至少約0.14mg/kg、至少約0.16mg/kg、至少約0.18mg/kg、至少約0.20mg/kg、至少約0.22mg/kg、至少約0.24mg/kg、至少約0.26mg/kg、至少約0.27mg/kg、至少約0.28mg/kg、至少0.3mg/kg、至少0.4.mg/kg、至少約0.5mg/kg、至少約0.6mg/kg、至少約0.7mg/kg、至少約0.8mg/kg、至少約0.9mg/kg、至少約1.0mg/kg、至少約1.5mg/kg或至少約2.0mg/kg。在該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醫藥組成物係經皮內、皮下、靜脈內、動脈內、腹腔內、腹膜內、鞘內或肌肉內投與。在該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醫藥組成物係以一或多次治療有效推注劑量或藉由5分鐘至96小時輸注(根據獲得最大 安全性及功效之耐受性)投與個體。在該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以一或多次治療有效之推注劑量或藉由5分鐘至96小時之輸注向該個體投與醫藥組成物,其中該劑量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至少約0.005mg/kg、至少約0.01mg/kg、至少約0.02mg/kg、至少約0.04mg/kg、至少約0.08mg/kg、至少約0.1mg/kg、至少約0.12mg/kg、至少約0.14mg/kg、至少約0.16mg/kg、至少約0.18mg/kg、至少約0.20mg/kg、至少約0.22mg/kg、至少約0.24mg/kg、至少約0.26mg/kg、至少約0.27mg/kg、至少約0.28mg/kg、至少約0.3mg/kg、至少約0.4.mg/kg、至少約0.5mg/kg、至少約0.6mg/kg、至少約0.7mg/kg、至少約0.8mg/kg、至少約0.9mg/kg、至少約1.0mg/kg、至少約1.5mg/kg或至少約2.0mg/kg。在該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以一或多次治療有效推注劑量或藉由經5分鐘至96小時之時間輸注向個體投與醫藥組成物,其中向該個體投藥在該個體中產生至少約0.1ng/mL到至少約2μg/mL或更高的嵌合多肽組合體血漿濃度,保持至少約3天、至少約7天、至少約10天、至少約14天或至少約21天。在該方法之前述實施例中,個體可為小鼠、大鼠、猴及人類。
特定言之,可使用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治療上皮癌症,較佳為腺癌,或微量殘留病,更佳為早期實體腫瘤、晚期實體腫瘤或轉移性實體腫瘤。此外,本發明提供的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可用於治療肉瘤。此外,本發明提供的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可用於治療淋巴瘤及白血病,包括原發性血液惡性疾病,包括急性或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或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贅生性病症或骨髓發育不良病症、B細胞病症諸如B細胞淋巴瘤、霍奇金氏淋巴瘤及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套細胞淋 巴瘤、母細胞瘤、B細胞源性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B-CLL)及/或具有B細胞相關自體免疫疾病,諸如重症肌無力、巴塞多氏病、橋本氏甲狀腺炎或古德帕斯徹症候群。此外,本發明提供的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可用於治療引起腹水之癌症,包括生殖泌尿道癌症、卵巢癌、伴發惡性腹水之卵巢癌、腹膜轉移癌、子宮漿液性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子宮癌、腹膜間皮瘤、胰臟癌、結腸癌、伴發惡性複水之結腸癌及胃癌。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在癌症或腫瘤中達成藉由投與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醫藥組成物介導的有益作用的方法。在該方法之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將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用於治療有需要之個體之癌症或腫瘤的方法中,該方法係藉由投與治療有效量之醫藥組成物實現,其中該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一個結合結構域係源自結合至效應細胞CD3抗原之親本抗體且第二結合結構域係源自結合至效應細胞靶抗原之親本抗體,該效應細胞靶抗原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α 4整合素、Ang2、B7-H3、B7-H6、CEACAM5、cMET、CTLA4、FOLR1、EpCAM、CCR5、CD19、HER2、HER2 neu、HER3、HER4、HER1(EGFR)、PD-L1、PSMA、CEA、MUC1(黏蛋白)、MUC-2、MUC3、MUC4、MUC5AC、MUC5B、MUC7、MUC16、βhCG、路易斯-Y、CD20、CD33、CD38、CD30、CD56(NCAM)、CD133、神經節苷脂GD3、9-O-乙醯基-GD3、GM2、Globo H、海藻糖基GM1、GD2、碳酸酐酶IX、CD44v6、音猬因子(Shh)、Wue-1、漿細胞抗原1、黑素瘤硫酸軟骨素蛋白聚醣(MCSP)、CCR8、6-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STEAP)、間皮素、A33抗原、前列腺幹細胞抗原(PSCA)、Ly-6、橋粒芯蛋白4、胎兒乙 醯膽鹼受體(fnAChR)、CD25、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II型苗勒抑制物質受體(MISIIR)、唾液酸化Tn抗原(s TN)、纖維母細胞活化抗原(FAP)、內涎蛋白(CD248)、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變異體III(EGFRvIII)、腫瘤相關抗原L6(TAL6)、SAS、CD63、TAG72、湯姆森-弗雷德里希抗原(TF抗原)、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受體(IGF-IR)、Cora抗原、CD7、CD22、CD70、CD79a、CD79b、G250、MT-MMP、F19抗原、CA19-9、CA-125、甲胎蛋白(AFP)、VEGFR1、VEGFR2、DLK1、SP17、ROR1及EphA2。在該方法之一個實施例中,投與治療有效量之醫藥組成物引起潛在癌症或腫瘤病症之根除或改善,由此在個體中觀察到改善,儘管該個體可能仍罹患該潛在病症。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將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用於治療個體之癌症或腫瘤的方法中,該方法係藉由投與治療有效量之醫藥組成物實現,其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一個結合結構域係源自選自由表1之抗體組成之群的針對效應細胞之親本抗體,且第二結合結構域係源自選自由表2之抗體組成之群的結合至靶細胞靶抗原之親本抗體。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將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用於治療個體之癌症或腫瘤的方法中,該方法係藉由投與治療有效量之醫藥組成物實現,其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一個結合結構域包含源自選自由表1之抗體組成之群的針對效應細胞之親本抗體的VL及VH序列,且第二結合結構域包含源自選自由表2之抗體組成之群的針對靶細胞抗原之親本抗體的成對VL及VH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將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用於治療個體之癌症或腫瘤的方法中,該方法係藉由投與治療有效量之醫藥組成物實現,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一個結合 結構域包含源自針對效應細胞之親本抗體的VL及VH序列,該結合結構域連接至第二結合結構域,該第二結合結構域包含源自針對靶細胞抗原之親本抗體的成對VL及VH序列,其中該等連接之結合結構域具有與表13中所陳述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將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用於治療個體之癌症或腫瘤的方法中,該方法係藉由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實現,該嵌合多肽組合體包含的胺基酸序列與表10或表12中所陳述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在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之醫藥組成物劑量係以推注劑量投與。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之醫藥組成物劑量各自藉由靜脈內輸注投與。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之醫藥組成物劑量各自藉由腹腔內輸注投與。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之醫藥組成物劑量各自藉由動脈內輸注投與。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之醫藥組成物劑量各自藉由皮下注射投與。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之醫藥組成物劑量各自藉由肌肉內注射投與。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之醫藥組成物劑量各自藉由腹腔內輸注投與。在本段之前述實施例中,該個體係選自由小鼠、大鼠、犬、猴及人類組成之群。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根據治療方案,治療個體之癌症或腫瘤之方法。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治療個體之癌症或腫瘤之方法,該方法包括根據治療方案,向患有該疾病之個體投藥,該治療方案包含一或多次連續劑量的治療有效量之包含本文所揭示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的醫藥組成物。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治療個體之癌症或腫 瘤之方法,該方法包括根據治療方案,向患有該疾病之個體投藥,該治療方案包含一或多次連續劑量的治療有效量之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其中向該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之醫藥組成物實現有益治療作用。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治療個體之癌症或腫瘤之方法,該方法包括根據治療方案,向患有該疾病之個體投藥,該治療方案包含一或多次連續劑量的治療有效量之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其中該治療方案引起與該個體之疾病有關之臨床參數或終點的改善。在前述中,該臨床參數或終點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一或其組合:作為完全、部分或不完全反應之腫瘤萎縮;進展時間、治療失敗時間、生物標記物反應;無進展存活期;無疾病存活期;復發時間;轉移時間;總體存活時間;生活品質改善;及症狀改善。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方法,其中該治療方案為指定治療週期之一部分。在該方法之一個實施例中,治療方案之指定治療週期包含每個治療週期,一週兩次、每週一次、每10天一次、每兩週一次、每三週一次或每個月一次投與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在該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使用該治療方案治療疾病,其中該疾病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癌瘤、霍奇金氏淋巴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B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胚細胞瘤、乳癌、結腸癌、前列腺癌、頭頸癌、任何形式之皮膚癌、黑素瘤、生殖泌尿道癌、卵巢癌、伴發惡性腹水之卵巢癌、腹膜轉移癌、子宮漿液性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伴發惡性腹水之上皮細胞腹膜內惡性疾病、子宮癌、腹膜間皮瘤、腎癌、肺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胃癌、食道癌、胃癌、小腸癌、肝癌、肝癌瘤、肝母細胞瘤、脂肪肉瘤、胰 臟癌、膽囊癌、膽管癌、唾液腺癌、甲狀腺癌、上皮癌、腺癌、任何起源之肉瘤、原發性血液惡性疾病,包括急性或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或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贅生性病症或骨髓增生異常病症、重症肌無力、巴塞多氏病、橋本氏甲狀腺炎或古德帕斯徹症候群。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利用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誘導靶細胞,諸如癌細胞死亡的改良方法,其中該方法實現靶細胞或組織之死亡或誘導其細胞凋亡,但具有較低毒性及較少副作用,在本發明方法之一特定優勢中,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特性增強允許較低劑量醫藥調配物或者使用較低劑量、較低給藥頻率及優良給藥方案之治療方法,此係歸因於向組織及細胞之靶向遞送且歸因於增強之藥物動力學特性,引起優良之治療指數;亦即,改善之功效及降低之毒性。因此,主題組成物相較於未連接至RS及填充部分之相應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可具有優良功效及安全性,因為附接之填充部分能夠降低與健康組織之非特異性結合且防止自循環系統健康組織外滲,同時允許在RS裂解並釋放雙特異性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後滲透及與癌症或腫瘤組織之結合增強;由此引起前藥形式相較於該組成物裂解後釋放之第一部分的差異性區域化作用。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誘導靶細胞死亡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使該靶細胞及效應細胞與本文所描述之嵌合多肽組合體接觸,其中該接觸在該靶細胞中引起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作用:膜完整性損失、核濃縮(pyknosis)、核破裂(karyorrhexis)、固有細胞凋亡路徑之誘導、外在細胞凋亡路徑之誘導、細胞凋亡、細胞溶解及細胞死亡。該作用可在基於細胞之活體外分析測定中,該分析包括該等靶細胞與該等效應細胞之混合群,及有效量的對該靶細胞及該效應細胞之抗原具有結合親和力之嵌合多肽組合體。靶細胞 抗原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腫瘤特異性標記物:α4整合素、Ang2、B7-H3、B7-H6、CEACAM5、cMET、CTLA4、FOLR1、EpCAM、CCR5、CD19、HER2、HER2 neu、HER3、HER4、HER1(EGFR)、PD-L1、PSMA、CEA、MUC1(黏蛋白)、MUC-2、MUC3、MUC4、MUC5AC、MUC5B、MUC7、MUC16、βhCG、路易斯-Y、CD20、CD33、CD38、CD30、CD56(NCAM)、CD133、神經節苷脂GD3、9-O-乙醯基-GD3、GM2、Globo H、海藻糖基GM1、GD2、碳酸酐酶IX、CD44v6、音猬因子(Shh)、Wue-1、漿細胞抗原1、黑素瘤硫酸軟骨素蛋白聚醣(MCSP)、CCR8、6-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STEAP)、間皮素、A33抗原、前列腺幹細胞抗原(PSCA)、Ly-6、橋粒芯蛋白4、胎兒乙醯膽鹼受體(fnAChR)、CD25、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II型苗勒抑制物質受體(MISIIR)、唾液酸化Tn抗原(s TN)、纖維母細胞活化抗原(FAP)、內涎蛋白(CD248)、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變異體III(EGFRvIII)、腫瘤相關抗原L6(TAL6)、SAS、CD63、TAG72、湯姆森-弗雷德里希抗原(TF抗原)、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受體(IGF-IR)、Cora抗原、CD7、CD22、CD70、CD79a、CD79b、G250、MT-MMP、F19抗原、CA19-9、CA-125、甲胎蛋白(AFP)、VEGFR1、VEGFR2、DLK1、SP17、ROR1及EphA2,且該效應細胞為T細胞,其中該效應細胞抗原為CD3。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誘導患有包含靶細胞群之癌症的個體之靶細胞死亡的方法。在該方法之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向該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在該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藉由一或多次連續投與治療有效劑量之醫藥組成 物來投與該嵌合多肽組合體。在該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測定在患有癌症之個體中實現治療作用所需的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的量及以一或多次連續劑量向該個體投與該量。在前述方法中,該癌症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癌瘤、霍奇金氏淋巴瘤及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胚細胞瘤、乳癌、ER/PR+乳癌、Her2+乳癌、三陰性乳癌、結腸癌、伴發惡性腹水之結腸癌、黏液性腫瘤、前列腺癌、頭頸癌、皮膚癌、黑素瘤、生殖泌尿道癌、卵巢癌、伴發惡性腹水之卵巢癌、腹膜轉移癌、子宮漿液性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子宮癌、腹膜間皮瘤、腎癌、威爾姆氏腫瘤、肺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胃癌(gastric cancer)、胃癌(stomach cancer)、小腸癌、肝癌、肝癌瘤、肝母細胞瘤、脂肪肉瘤、胰臟癌、膽囊癌、膽管癌、食道癌、唾液腺癌、甲狀腺癌、上皮癌、男胚瘤(arrhenoblastoma)、腺癌、肉瘤及B細胞源性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在該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向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其中該方法引起臨床參數或終點之改善。示例性臨床參數或終點可為總體存活率、症狀終點、無疾病存活率、客觀反應率、完全反應、反應持續時間、無進展存活期、進展時間、治療失敗時間、腫瘤量測、腫瘤大小、腫瘤反應率、轉移時間及生物標記物濃度。在該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向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其中該方法引起該個體之診斷相關副作用之頻率、持續時間或嚴重程度相較於向相當之個體投與以mmol/kg表示之相當劑量的包含該嵌合多肽組合體之第一部分且不包含該第二部分及該第三部分的組成物有所降低,其中該等副作用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IL-2之血 漿含量增加、TNF-α之血漿含量增加、IFN-γ之血漿含量增加、敗血症、嗜中性球減少性發熱、神經毒性、痙攣、腦病、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言語障礙、平衡紊亂、發熱、頭痛、混亂、低血壓、嗜中性球減少、噁心、意識減弱、定向力障礙及肝酶增加。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引起至少一個參數、終點、生理情況或由雙特異性第一部分結合結構域介導之臨床結果的改善。該等方法包含藉由適於所治療之疾病、病症或病況的任何途徑,包括皮內、皮下、肌肉內、腹腔內或靜脈內投與該醫藥組成物。
本發明之方法包括投與連續劑量的治療有效量之醫藥組成物一段足以達成及/或維持所需參數或臨床作用之時間,且治療有效量之此類連續劑量確定該醫藥組成物之治療有效劑量方案;亦即,關於連續投與之劑量的時程,其中該等劑量係以治療有效量給與以對癌症疾病狀態或病況(包括但不限於,本文所描述之該等癌症及腫瘤)之任何臨床病徵或症狀、態樣、量測參數或特徵產生持續有益作用。
對於本發明方法,較長效的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或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醫藥組成物較佳,由此改善患者便利性,增加劑量間之間隔,且減小實現持續作用所需之藥物量。在一個實施例中,治療方法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劑量的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由此使得在關於醫藥組成物之靶向組分所建立之治療窗內所花費之時間相較於向個體投與相當劑量的未連接至融合蛋白之相應靶向組分增加。在一些情況下,治療窗內花費之時間增加為向個體投與相當劑量的未連接至融合蛋白之相應靶向組分的至少約三倍,或至少約四倍,或至少約 五倍,或至少約六倍,或至少約八倍,或至少約10倍,或至少約20倍,或至少約40倍,或至少約50倍,或至少約100倍。該等方法另外提供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使用治療有效劑量方案投與的多次連續劑量之醫藥組成物可使關於組成物之血液含量的連續Cmax峰值及/或Cmin穀值之間的時間相較於未連接至融合蛋白之相應靶部分有所增加。在前述實施例中,連續Cmax峰值及/或Cmin穀值之間花費之時間增加可比使用針對靶向組分確定的相當之劑量方案投與的未連接至融合蛋白之相應靶向組分的至少約三倍,或至少約四倍,或至少約五倍,或至少約六倍,或至少約八倍,或至少約10倍,或至少約20倍,或至少約40倍,或至少約50倍,或至少約100倍。在本段描述之上述實施例中,相較於以相當單位劑量或劑量方案向個體投與未連接至融合蛋白之相應靶向組分,使用較低單位劑量(以mol表示)融合蛋白投與融合蛋白或醫藥組成物可引起已知可用於評估個體癌症或腫瘤之至少一個參數之改善。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使用相同分析或基於量測之臨床參數或終點所測定,相較於藉由投與未連接至該組成物之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之第一部分所達成之結果,投與包含主題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醫藥組成物可引起臨床、生物化學或生理學參數之一的改善。在另一實施例中,如使用相同分析或基於量測之臨床參數所測定,相較於未連接至XTEN之靶向部分組分,投與該醫藥組成物可引起兩個或超過兩個臨床或代謝相關參數或終點之改善,該等參數或終點各自由共同產生增強之作用的不同靶向部分之一介導。在一個實施例中,向個體投與醫藥組成物臨床參數或終點之改善,其中該臨床參數或終點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一或其任何組合:作為完全、部分或不完全反應之腫瘤萎縮;進展時間、治療失敗時 間、生物標記物反應;無進展存活期;無疾病存活期;復發時間;總體存活時間;生活品質改善;症狀改善;及轉移時間。在另一實施例中,投與醫藥組成物可使前述臨床參數中之一或多種改善,其持續時間比未連接至該組成物之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之第一部分的活性長至少20%,或至少30%,或至少40%,或至少50%,或至少60%,或至少70%,或至少80%,或至少90%,或至少100%。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將治療劑遞送至腫瘤細胞的方法。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將治療劑遞送至包含腫瘤特異性標記物之腫瘤細胞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靶細胞投與本文所描述之任一實施例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該治療劑係經由特異性結合至該腫瘤特異性標記物的第一部分之第一結合結構域遞送至該靶細胞。在該方法之一個實施例中,該腫瘤特異性標記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α 4整合素、Ang2、B7-H3、B7-H6、CEACAM5、cMET、CTLA4、FOLR1、EpCAM、CCR5、CD19、HER2、HER2 neu、HER3、HER4、HER1(EGFR)、PD-L1、PSMA、CEA、MUC1(黏蛋白)、MUC-2、MUC3、MUC4、MUC5AC、MUC5B、MUC7、MUC16、βhCG、路易斯-Y、CD20、CD33、CD38、CD30、CD56(NCAM)、CD133、神經節苷脂GD3、9-O-乙醯基-GD3、GM2、Globo H、海藻糖基GM1、GD2、碳酸酐酶IX、CD44v6、音猬因子(Shh)、Wue-1、漿細胞抗原1、黑素瘤硫酸軟骨素蛋白聚醣(MCSP)、CCR8、6-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STEAP)、間皮素、A33抗原、前列腺幹細胞抗原(PSCA)、Ly-6、橋粒芯蛋白4、胎兒乙醯膽鹼受體(fnAChR)、CD25、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II型苗勒抑制物質受體(MISIIR)、唾液酸化Tn抗原(s TN)、纖維母細胞活化抗 原(FAP)、內涎蛋白(CD248)、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變異體III(EGFRvIII)、腫瘤相關抗原L6(TAL6)、SAS、CD63、TAG72、湯姆森-弗雷德里希抗原(TF抗原)、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受體(IGF-IR)、Cora抗原、CD7、CD22、CD70、CD79a、CD79b、G250、MT-MMP、F19抗原、CA19-9、CA-125、甲胎蛋白(AFP)、VEGFR1、VEGFR2、DLK1、SP17、ROR1及EphA2。在包括向靶細胞投與嵌合多肽組合體的將治療劑遞送至腫瘤細胞之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包含與選自由表12之序列組成之群之多肽序列具有至少90%,或至少91%,或至少92%,或至少93%,或至少94%,或至少95%,或至少96%,或至少97%,或至少98%,或至少99%,或至少100%序列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在包括向靶細胞投與嵌合多肽組合體的將治療劑遞送至腫瘤細胞之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嵌合多肽組合體包含與圖36或圖37中所陳述之多肽序列具有至少90%,或至少91%,或至少92%,或至少93%,或至少94%,或至少95%,或至少96%,或至少97%,或至少98%,或至少99%,或至少100%序列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在將治療劑遞送至腫瘤細胞之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其中腫瘤細胞處於個體之腫瘤中,其中該個體係選自由小鼠、大鼠、猴、犬及人類組成之群。
V). 本發明之核酸序列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編碼多肽嵌合多肽組合體之分離之聚核苷酸序列,及與編碼該多肽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聚核苷酸分子互補的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編碼本文所描述之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實施例的聚核苷酸,或該聚核苷酸序列之互補序列。在其他實 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編碼本文所描述之任一實施例之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或第三部分的分離之聚核苷酸序列,或該等聚核苷酸序列之互補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編碼嵌合多肽組合體融合蛋白的分離之聚核苷酸序列,或該聚核苷酸序列之互補序列,該融合蛋白由與表10或表12中所陳述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組成。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編碼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的分離之聚核苷酸序列,其中該聚核苷酸序列與表10或表14中所陳述之聚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編碼T細胞結合組成物的分離之聚核苷酸序列,或該聚核苷酸序列之互補序列,該聚核苷酸序列包含與表7中所陳述之聚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序列。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製造編碼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實施例之聚核苷酸序列,或與該等聚核苷酸序列互補之序列,包括其同源變異體的方法,以及表現由該等聚核苷酸序列表現之融合蛋白的方法。一般而言,該等方法包括製造編碼蛋白質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組分的聚核苷酸序列,且表現所得基因產物,並組裝編碼該等組分之核苷酸,同框連接該等組分,且將編碼基因併入適於宿主細胞之表現載體中。為了製造經編碼之嵌合多肽組合體融合蛋白,該方法包括用該表現載體轉形適當宿主細胞,並在引起或允許所得融合蛋白在轉形之宿主細胞中表現的條件下培養宿主細胞,由此產生融合蛋白多肽,藉由本文所描述或此項技術中已 知之標準蛋白質純化方法回收該融合蛋白多肽。使用分子生物學中之標準重組技術製造本發明之聚核苷酸及表現載體。
根據本發明,使用編碼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或其組分)之核酸序列產生重組DNA分子以引導在適當宿主細胞中之表現。若干選殖策略適於執行本發明,其中有許多被用於產生構建體,該構建體包含編碼本發明之組成物的基因,或其互補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使用該選殖策略來產生編碼嵌合多肽組合體構建體之基因,該基因包含編碼嵌合多肽組合體之核苷酸並用於轉形宿主細胞以表現該組成物。在本段前述實施例中,該等基因可包含編碼本文所揭示之組態中之結合部分、釋放區段及填充部分的核苷酸。
在一種方法中,先製備含有對應於嵌合多肽組合體構建體之DNA序列的構建體。製備此類構建體之示例性方法描述於實例中。接著使用該構建體產生適於轉形宿主細胞,諸如原核宿主細胞之表現載體,以表現及回收嵌合多肽組合體構建體。必要時,宿主細胞為大腸桿菌。用於產生表現載體、轉形宿主細胞以及表現及回收XTEN之示例性方法描述於實例中。
編碼嵌合多肽組合體構建體之基因可分一或多個步驟,以完全合成方式,或藉由合成與酶法(諸如限制性酶介導選殖、PCR及重疊延伸,包括實例中更完整地描述之方法)之組合製備。可使用本文所揭示之方法例如連接編碼具有所需長度及序列之各種組分(例如結合結構域、連接子、釋放區段及XTEN)基因的聚核苷酸序列。編碼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基因係使用標準基因合成技術由寡核苷酸組裝而成。該基因設計可使用優化適於之大腸桿菌宿主細胞之密碼子用法及胺基酸組成之演算法進 行,以用於產生嵌合多肽組合體。在本發明之一種方法中,建立編碼構建體各組分之聚核苷酸文庫,且隨後組裝,如上文所描述。如本文所描述,接著,組裝所得基因並使用所得基因轉形宿主細胞,並產生及回收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以評價其特性。
所得編碼嵌合多肽組合體序列之聚核苷酸接著可獨立地選殖至表現載體中。藉由多種程序將核酸序列插入載體中。一般而言,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技術將DNA插入是的那個限制性核酸內切酶位點中。載體組分一般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一或多種:信號序列、複製起點、一或多個標記物基因、強化子元件、啟動子及轉錄終止序列。含有該等組分中之一或多種的適合載體之構建採用熟練技術人員已知之標準連接技術。此類技術係此項技術中熟知的且完整描述於科技文獻及專利文獻中。各種載體為公開可得的。該載體可例如呈質體、黏質體、病毒粒子或噬菌體形式,其可便利地經歷重組DNA程序,且載體之選擇通常取決於引入載體之宿主細胞。因此,該載體可為自主輔助載體,亦即,以染色體外實體存在之載體,其複製與染色體複製無關,例如質體。或者,該載體可為當引入宿主細胞中時整合於宿主細胞基因組中並與整合入載體之染色體一起複製的載體。
本發明提供使用含有複製及控制序列之質體表現載體,該等序列與宿主細胞相容且經宿主細胞識別,並可操作地連接至編碼多肽之基因以控制該多肽之表現。該載體通常載有複製位點,以及編碼能夠在轉形細胞中提供表型選擇之蛋白質的序列。眾所周知適於多種細菌、酵母及病毒之此類載體序列。可使用的有用表現載體包括例如,染色體DNA序列、非染色體DNA序列及合成DNA序列之區段。「表現載體」係指含有 可操作地連接至適合控制序列之DNA序列的DNA構建體,該控制序列能夠影響該編碼多肽之DNA在適合宿主中之表現。需要該等載體在所選宿主細胞中可複製且可存活。必要時,可使用低複本數或高複本數載體。
適合載體包括但不限於,SV40及pcDNA之衍生物,以及已知細菌質體,諸如col EI、pCR1、pBR322、pMal-C2、pET、pGEX(如Smith等人,Gene 57:31-40(1988)所述)、pMB9及其衍生物,質體諸如RP4、噬菌體DNA諸如噬菌體I之眾多衍生物(諸如NM98 9),以及其他噬菌體DNA諸如M13及絲狀單股噬菌體DNA;酵母質體諸如2微米質體或2m質體之衍生物,以及著絲粒及整合性酵母穿梭載體;可用於真核細胞中之載體,諸如可用於昆蟲或哺乳動物細胞之載體;衍生自質體與噬菌體DNA之組合的載體,諸如經修飾成採用噬菌體DNA或表現控制序列之質體;及類似載體。亦可用於本發明中之酵母表現系統包括但不限於,非融合性pYES2載體(Invitrogen)、融合性pYESHisA、B、C(Invitrogen)、pRS載體及類似載體。載體之控制序列包括實現轉錄之啟動子、控制此類轉錄之可選操縱子序列、編碼適合mRNA核醣體結合位點之序列,及控制轉錄及終止之序列。啟動子可為任何DNA序列,其在所選宿主細胞中顯示轉錄活性且可衍生自編碼宿主細胞同源或異源蛋白質的基因。適用於原核宿主之表現載體中的啟動子包括β-內醯胺酶及乳糖啟動子系統[Chang等人,Nature,275:615(1978);Goeddel等人,Nature,281:544(1979)]、鹼性磷酸酶、色胺酸(trp)啟動子系統[Goeddel,Nucleic Acids Res.,8:4057(1980);EP 36,776]及混合啟動子,諸如tac啟動子[deBoer等人,Proc.Natl.Acad.Sci.USA,80:21-25(1983)],全部可操作地連接至編碼CFXTEN多肽之DNA。用於細菌系統中之啟動子亦可含有Shine-Dalgarno (S.D.)序列,其可操作地連接至編碼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DNA。
VI). 製備本發明組成物之方法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使用大腸桿菌宿主細胞以較高功能性蛋白質發酵表現量產生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以及提供編碼構建體之表現載體的方法,該等構建體可用於以高表現量產生細胞毒性活性多肽構建體組成物之方法中。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製備編碼本文所揭示之任一實施例之嵌合多肽組合體融合蛋白的聚核苷酸;2)將該聚核苷酸選殖至表現載體中,該表現載體可為在適當轉錄及轉譯序列控制下在生物系統中高水準表現蛋白質的質體或其他載體;3)用該表現載體轉形適當大腸桿菌宿主細胞;及4)在習知營養培養基中,在適於表現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條件下培養該宿主細胞。必要時,大腸桿菌宿主細胞為BL21 Gold。根據該方法,表現嵌合多肽組合體融合蛋白產生至少0.1g/L,或至少0.2g/L,或至少0.3g/L,或至少0.5g/L,或至少0.6g/L,或至少0.7g/L,或至少0.8g/L,或至少0.9g/L,或至少1g/L表現之融合蛋白之發酵滴度作為宿主細胞之粗表現產物之一種組分,且其中表現之融合蛋白中至少70%,或至少80%,或至少90%,或至少95%,或至少97%,或至少99%的第一及第二結合結構域正確摺疊。如本文所使用,術語「正確摺疊」表示,結合結構域蛋白質能夠特異性結合其靶配位體。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製造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在有效表現多肽產物之條件下,在發酵反應中培養包含載體之宿主細胞,該載體編碼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多肽,當發酵反應在600nm波長下之光學密度達到至少130時,該多肽之濃度超過約10毫克/公克乾重宿主細 胞(mg/g),或至少約250mg/g,或約300mg/g,或約350mg/g,或約400mg/g,或約450mg/g,或約500mg/g,且其中所表現之融合蛋白之第一及第二結合結構域正確摺疊。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製造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在有效表現多肽產物之條件下,在發酵反應中培養包含載體之宿主細胞,該載體編碼包含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之多肽,當發酵反應在600nm波長下之光學密度達到至少130時,該多肽之濃度超過約10毫克/公克乾重宿主細胞(mg/g),或至少約250mg/g,或約300mg/g,或約350mg/g,或約400mg/g,或約450mg/g,或約500mg/g,且其中所表現之多肽為可溶的。
以下為本發明之組成物、方法及治療方案之實例。應瞭解,根據以上提供之大體說明,可實施各種其他實施例。
實例
實例1:具有抗EpCAM-抗CD3-XTEN及釋放區段及XTEN之ProTIA構建體之構建
在Genescript合成編碼抗EpCAM/抗CD3串聯scFv後接多特異性釋放區段序列之一(BSRS-1,胺基酸序列LSGRSDNHSPLGLAGS(SEQ ID NO:1))的基因,其引入與pBR322-XTEN864目標載體中之NdeI及BsaI位點相容的NdeI及BsaI限制性位點。使用T4 DNA連接酶將限制性消化的含有抗EpCAM/抗CD3串聯scFv及BSRS-1之基因片段連接至pBR322-XTEN864載體中,且轉形至BL21 Gold細胞中(New England Biolabs)。利用DNA miniprep篩選轉形株且藉由DNA測序確定所需構建體。最終載體編碼處於PhoA啟動子及STII分泌前導序列控制下的ProTIA分子,該分子具有以下組分(自N末端至C末端):抗EpCAM-抗CD3雙特異 性串聯scFv以及與XTEN_864基因融合的作為釋放區段之BSRS-1。所得構建體為AC1278,其DNA序列及編碼之胺基酸序列提供於表10中。
以類似方式將另一具有釋放區段之抗EpCAM抗CD3-XTEN(稱為AC1476且其DNA序列及編碼之胺基酸序列亦提供於表10中)構建至基礎載體pYS0044-XTEN864-H6基礎載體中。
加下劃線之序列表示信號肽,其在分泌期間裂解且不存在於最終成熟蛋白質中。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11-2334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12-2335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13-2336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14-2337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15-2338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16-2339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17-2340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18-2341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19-234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20-2343
實例2:由大腸桿菌發酵培養物製造未裂解及裂解之His8-aEpCAM-aCD3-BSRS1-XTEN864(「His8」如SEQ ID NO:481所揭示)
1)由大腸桿菌發酵培養物表現及純化His(8)-aEpCAM-aCD3-BSRS1-XTEN_AE864(「His8」如SEQ ID NO:481所揭示)
在Amunix專有之大腸桿菌AmE098菌株中表現融合蛋白AC1278(MKKNIAFLLASMFVFSIATNAYA-His(8)-aEpCAM-aCD3-BSRS1-XTEN_AE864(SEQ ID NO:482))。使10L發酵培養物在37℃下生長且在耗盡鹽饋料之後,將溫度轉變成26℃。在收集期間,對全發酵液進行離心以使細胞聚結成團。收集上清液,且接著使用酸絮凝減少內毒素 及宿主細胞蛋白質污染。使用1M乙酸,將上清液pH值逐漸降至pH 4.5且在室溫下培育30分鐘。接著使用2M NaOH將pH值再升至pH 7.5並在4℃下保持隔夜。次日,使用0.20μm之3M LifeAssure囊式過濾器過濾上清液。
為確保在His親和標籤處之N末端完整性,使用固相金屬親和層析法作為第一捕捉步驟。向五個10mL RedisepRf 25G管柱外殼(Teledyne Isco)中裝填10mL ToyoPearl-AF-Chelate 650M樹脂(TOSOH Biosciences)。用0.5M NaOH清潔管柱,用蒸餾水徹底沖洗,且接著裝入0.1M Ni2SO4,且用5管柱體積(CV)之平衡緩衝液(20mM Tris,250mM NaCl,pH 7.5)平衡。由於Triton X-114之濁點為23℃,故預先製備Triton洗滌緩衝液(20mM Tris、100mM NaCl、0.1%Triton X-114,pH 7.5)及洗滌2緩衝液(20mM Tris、100mM NaCl,pH 7.5),在4℃儲存並在使用期間保持在冰上。管柱平衡後,將上清液裝載至管柱中。在追加3CV平衡緩衝液之後,用10CV冷Triton洗滌緩衝液洗滌管柱以減少內毒素,隨後用10CV冷洗滌2緩衝液洗滌以移除X-114。接著用3CV溶離緩衝液(20mM Tris、100mM NaCl、150mM咪唑,pH 7.5)自管柱溶離蛋白質,並收集1CV溶離份(10mL)。為減少蛋白質氧化,向每份溶離液中添加5mM EDTA。藉由非還原性4-12% Bis-Tris SDS-PAGE及考馬斯染色(Coomassie staining)分析裝載液、流過液(flowthrough)及溶離液。基於凝膠,保存溶離液CV1及CV2用於進一步處理。(圖14A)
選擇疏水相互作用層析法(HIC)作為隨後之精製步驟。向兩個20mL RedisepRf 25G管柱外殼(Teledyne Isco)中裝填20mL Toyopearl-Phenyl-650M樹脂(TOSOH Biosciences)。用0.5M NaOH清潔管柱,用蒸 餾水徹底沖洗並用5CV緩衝液A(20mM Tris、1M(NH4)2SO4,pH 7.5)平衡。含75%緩衝液A、50%緩衝液A及25%緩衝液A之溶離緩衝液係藉由混合適當體積緩衝液A與緩衝液B(20mM Tris,pH 7.5)預先製備。將來自前一管柱步驟之IMAC溶離液CV1及CV2匯集在一起且添加硫酸銨達到1M最終濃度,隨後將其裝載至預先平衡之Phenyl管柱中。裝載並追加3CV緩衝液A之後,用75%緩衝液A、50%緩衝液A、25%緩衝液A及0%緩衝液A各3CV溶離管柱。藉由非還原性4-12% Bis-Tris SDS-PAGE及考馬斯染色分析裝載液、流過液及溶離液。基於凝膠,在750mM(NH4)2SO4下匯集洗滌液及溶離液CV1-2(加框)用於進一步處理(圖14B)。
為確保XTEN之C末端完整性且進一步減少內毒素,選擇陰離子交換層析法作為最終精製步驟。向AKTApurifier上之XK16管柱外殼中裝填5mL Capto Q Impress樹脂(GE Healthcare),用0.5M NaOH清潔,用蒸餾水徹底沖洗,用2CV緩衝液B(20mM Tris、500mM NaCl,pH 7.5)分離,並用5CV緩衝液A(20mM Tris pH 7.5)平衡。將HIC溶離液池稀釋4倍,隨後裝載至管柱中。接著用3CV 30%緩衝液B洗滌管柱且以30%至70%緩衝液B梯度經15CV溶離。在½ CV(2.5mL)溶離份中收集溶離液。接著,藉由非還原性SDS-PAGE及考馬斯染色來分析裝載液、流過液及溶離液以確定溶離份,由此匯集用於調配(圖14C)。
2)發酵及表徵
濃縮所需溶離份(圖14C中加框)並將緩衝液交換成50mM Tris、150mM NaCl,pH 7.5。調配之產物經0.2μm無菌過濾。用於測定產物品質之批次放行檢驗涉及尺寸排阻層析分析及SDS-PAGE分析。對於SEC分析,將10μg經調配之產物注入分析型SEC管柱中,確定單體產 物>95%。(圖15A)。藉由將5μg經調配產物裝載至4-12% Bis-Tris凝膠中且用考馬斯藍染色來進行SDS-PAGE分析。產物純度>90%(圖15B)。
3)酶活化及儲存
重組小鼠MMP-9係由R&D Systems作為酶元供應且需要藉由乙酸4-胺基苯汞(APMA)活化。先將APMA溶解於0.1M NaOH中達到10mM最終濃度,隨後使用0.1N HCl將pH再調至中性。在50mM Tris、150mM NaCl、10mM CaCl2(pH 7.5)中將APMA儲備液進一步稀釋至2.5mM。為活化前體MMP,在37℃下將1mM APMA與100μg/mL前體MMP-9培育3小時。接著,可在-20℃下將添加至50%甘油之最終濃度的活化酶儲存數週。
4)MMP-9消化His(8)-aEpCAM-aCD3-BSRS1-XTEN864(「His(8)」如SEQ ID NO:481所揭示)
為製造裂解之aEpCAM-aCD3 ProTIA-A,在37℃下,於含有10mM CaCl2及酶與受質莫耳比為1:2237之活性重組小鼠MMP-9(R&D Systems)之反應混合物中培育9.12mg經調配之His(8)-aEpCAM-aCD3-BSRS1-XTEN864(ProTIA-X)(「His(8)」如SEQ ID NO:481所揭示)2小時。為了確定在BSRS1處特異性消化,使5μg未消化產物及經MMP-9消化之產物在4-12% Bis-Tris SDS-PAGE上跑膠,隨後藉由考馬斯藍染色。使用考馬斯藍染色允許在MMP-9消化前觀察全長His8-aEpCAM-aCD3-BSRS1-XTEN864(ProTIA-X)(「His8」如SEQ ID NO:481所揭示),及在MMP-9消化後觀察His8-aEpCAM-aCD3裂解片段(ProTIA-A)(「His8」如SEQ ID NO:481所揭示)(圖16A)。
5)在MMP-9消化後裂解之His(8)-aEpCAM-aCD3 ProTIA-A (「His(8)」如SEQ ID NO:481所揭示)之純化
確定MMP-9在BSRS1處消化後,使用固相金屬親和層析移除MMP-9。向5mL聚丙烯管柱外殼(ThermoScientific)中裝填2mL ToyoPearl-AF-Chelate 650M樹脂(TOSOH Biosciences)。用5CV平衡緩衝液(20mM Tris、250mM NaCl,pH 7.5)平衡管柱。接著將消化混合物裝載至管柱中。在裝載且追加1CV平衡緩衝液後,用3CV平衡緩衝液洗滌管柱。用3CV溶離緩衝液(20mM Tris、100mM NaCl、150mM咪唑,pH 7.5)自管柱溶離蛋白質,且收集1CV溶離份(2mL)。藉由非還原性4-12% Bis-Tris SDS-PAGE及考馬斯染色分析裝載液、流過液及溶離液以確定含有ProTIA-A之溶離液(圖16B)。
6)裂解之His(8)-aEpCAM-aCD3(「His(8)」如SEQ ID NO:481所揭示)之調配及表徵
濃縮所需溶離液(圖16B中加框)並將緩衝液交換成50mM Tris、150mM NaCl,pH 7.5。用於測定產物品質之批次放行檢驗涉及尺寸排阻層析分析及SDS-PAGE分析。對於SEC分析,將10μg產物注入分析型SEC管柱中,確定單體產物>95%(圖17A)。對於SDS-PAGE分析,使5μg產物在4-12% Bis-Tris凝膠上跑膠,確定產物純度>90%(圖17B)。
實例3:由大腸桿菌發酵培養物製造未裂解及裂解之AC1476 aEpCAM-aCD3-BSRS1-XTEN_AE864-His(6)(「His(6)」如SEQ ID NO:483所揭示)
1)大腸桿菌發酵培養物中AC1476 aEpCAM-aCD3-BSRS1-XTEN_AE864-His(6)(「His(6)」如SEQ ID NO:483所揭示)之表現及純化
在Amunix專有之大腸桿菌AmE097菌株中表現融合蛋白AC1476(MKKNIAFLLASMFVFSIATNAYA-aEpCAM-aCD3-BSRS1-XTEN_AE864-His(6)(SEQ ID NO:484;「His(6)」如SEQ ID NO:483所揭示))。使10L發酵培養物在37℃下生長且在耗盡鹽饋料之後,將溫度轉變成28℃。在收集期間,對全發酵液進行離心以使細胞聚結成團。使用0.20μm之3M LifeAssure囊式過濾器過濾上清液。向XK50外殼管柱中裝填100mL Toyopearl-AF-Chelate-650M樹脂(TOSOH Biosciences)且在4℃下連接至蠕動泵。用0.5M NaOH清潔管柱,用蒸餾水徹底沖洗,裝入0.1M NiSO4,且用5CV平衡緩衝液(20mM Tris,250mM NaCl,pH 7.5)平衡。在管柱平衡後,將上清液裝載至管柱中,隨後以與以上實例2-1中所描述之工序類似的方式,進行Triton洗滌、洗滌2及溶離。在溶離液中收集¼CV(25mL)溶離份且添加EDTA達到5mM最終濃度以螯合游離鎳。藉由非還原性4-12% Bis-Tris SDS-PAGE及考馬斯染色分析裝載液、流過液及溶離液。基於凝膠,保存溶離液2-5(加框)用於進一步處理。(圖18A)
選擇疏水相互作用層析法(HIC)作為隨後之精製步驟。向AKTApurifier上之XK24外殼管柱中裝填50mL Toyopearl-Phenyl-650M樹脂(TOSOH Biosciences)。用0.5M NaOH清潔管柱,用蒸餾水徹底沖洗並用5CV緩衝液A(20mM Tris、1M(NH4)2SO4,pH 7.5)平衡。將來自前一管柱步驟的所需IMAC溶離液匯集在一起且添加硫酸銨達到1M最終濃度,隨後將其裝載至管柱中。以100%至50%緩衝液A梯度經10CV在溶離液中收集½ CV(25mL)溶離份。藉由非還原性4-12% Bis-Tris SDS-PAGE及考馬斯染色分析裝載液、流過液及溶離液。基於凝膠,匯集加框 之溶液用於進一步處理(圖18B)。
選擇陰離子交換層析法作為最終精製步驟。向XK24管柱外殼中裝填30mL Capto Q Impress樹脂(GE Healthcare),用0.5M NaOH清潔,用蒸餾水徹底沖洗,用2CV緩衝液B(20mM Tris、500mM NaCl,pH 7.5)分離,並用5CV緩衝液A(20mM Tris pH 7.5)平衡。經由Pellicon XL超濾模組Biomax 10kDa將溶離液池緩衝液交換成20mM Tris pH 7.5,直至透過物之導電率為8ms/cm。將透過物裝載至Capto Q Impress管柱上,且接著用3CV 10%及20%緩衝液B洗滌管柱。以20%至70%緩衝液B梯度經10CV自溶離液中收集¼ CV(7.5mL)溶離份。藉由非還原性4-12% Bis-Tris SDS-PAGE及考馬斯染色分析裝載液、流過液及溶離液。基於凝膠,匯集所選溶離液(加框)進行調配(圖18C)。
2)aEpCAM-aCD3-BSRS1-XTEN864-His(6)(「His(6)」如SEQ ID NO:483所揭示)之調配及表徵
濃縮所需溶離液並將緩衝液交換成50mM Tris、150mM NaCl,pH 7.5。遵循實例2中關於SEC分析(圖19A)及SDS-PAGE(圖19B)所建立之方案,進行批次放行檢驗以測定產物品質。另外,將2μg裝載至4-12% Bis-Tris非還原性SDS-PAGE凝膠上,隨後銀染色(圖19C)。SEC之結果亦用於測定aEpCAM-aCD3-BSRS1-XTEN864-His(6)(「His(6)」如SEQ ID NO:483所揭示)之表觀分子量及表觀分子量因子(相對於實際分子量)以及水力半徑。測定表觀分子量為1.7MDa,由此表觀分子量因子為12.3且水力半徑計算值為10.8nm。
為進一步證實該分子之身份,進行電噴霧電離質譜(ESI-MS)且測定實驗質量為138,652Da,且當與理論分子量138,651Da相比較時△ 質量為+1Da(圖20A)。對於分析型陽離子交換層析,將10μg樣品裝載至Agilent Bio SCX NP3上,其中移動相A為20mM乙酸鈉,pH 4.5,且移動相B為20mM乙酸鈉、1M氯化鈉,pH 4.5。在20分鐘過程期間施加0-100% B之線性梯度且僅偵測到單一主峰(圖20B)。
4)MMP-9消化aEpCAM-aCD3-BSRS1-XTEN864-His(6)(「His(6)」如SEQ ID NO:483所揭示)
遵循實例2中所描述之MMP-9活化及消化方案,消化20mg aEpCAM-aCD3-BSRS1-XTEN864-His(6)(ProTIA-X)(「His(6)」如SEQ ID NO:483所揭示),不過僅使用酶與受質莫耳比為1:6000的活性重組小鼠MMP-9。藉由SDS-PAGE分析未消化及經消化之產物(圖21A)。
5)在MMP-9消化後裂解之aEpCAM-aCD3-BSRS1-XTEN864-His(6)(「His(6)」如SEQ ID NO:483所揭示)之純化
確定MMP-9在BSRS1處消化後,使用陰離子交換層析法移除裂解之游離XTEN及未裂解之ProTIA-X。向兩個5ml聚丙烯管柱外殼(ThermoScientific)中裝填3mL MacroCap Q樹脂(GE Healthcare),用CIP(0.5M NaOH、1M NaCl)清潔,用蒸餾水徹底沖洗,用2CV緩衝液B(20mM Tris、500mM NaCl,pH 7.5)分離,並用5CV緩衝液A(20mM TrispH 7.5)平衡。將消化混合物裝載至管柱中。在裝載且追加1CV緩衝液A後,用150mM、200mM、250mM、300mM及500mM NaCl各2CV溶離管柱。藉由非還原性4-12% Bis-Tris SDS-PAGE及考馬斯染色分析裝載液、流過液及溶離液以確定含有ProTIA-A之溶離份(圖21B)。
6)經裂解aEpCAM-aCD3之調配及表徵濃縮所需ProTIA-A溶離份且緩衝液交換成50mM Tris、150mM NaCl,pH 7.5。遵循實例2中關於 SEC分析(圖22A)及SDS-PAGE(圖22B)所建立之方案,進行批次放行檢驗以測定產物品質。另外,將2μg裝載至4-12% Bis-Tris非還原性SDS-PAGE凝膠上,隨後銀染色(圖22C)。SEC結果亦用於測定aEpCAM-aCD3之表觀分子量及表觀分子量因子(相對於實際分子量)以及計算水力半徑。測定表觀分子量為39.8kDa(比上述完整構建體低約23倍),由此得到表觀分子量因子為0.7(比上述完整構建體低約17倍),且水力半徑為2.3nm(比上述完整構建體低約5倍)。
為進一步證實該分子之身份,進行電噴霧電離質譜(ESI-MS)且測定實驗質量為58,071Da,且當與理論分子量58,067Da相比較時△質量為+4Da(圖23A)。使用先前在2)中所描述之方案進行分析型陽離子交換層析(圖23B)亦確定樣品之均質性。
實例4:抗EpCAM x抗CD3蛋白酶觸發之免疫活化物(ProTIA)之Epcam結合分析
用EpCAM/過氧化酶偶聯之蛋白質L夾心ELISA驗證抗EpCAM x抗CD3 ProTIA組成物之結合能力。在ELISA結合分析中,將重組人EpCAM(rhEpCAM)(Sino BiologicalR&D Systems目錄號10694-H08H960-EP-50)以0.1微克/100微升濃度塗於96孔平底盤上。在4℃下培育隔夜後,洗滌分析盤且在室溫下用3%牛血清白蛋白(BSA)阻斷1小時。再次洗滌盤,隨後引入一定劑量範圍的不可裂解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亦即,不含釋放區段裂解序列之ProTIA及AC1484,一種ProTIA嵌合多肽組合體組成物)以及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476)。用於不可裂解及經蛋白酶裂解及未處理ProTIA之劑量範圍為0.0006至5nM,由5nM起始濃度按1:6倍連續稀釋 方案得到。在室溫下,使盤在振盪下培育1小時,以允許不可裂解、經蛋白酶裂解及未裂解之ProTIA結合至塗於該盤上之rhEpCAM。藉由洗滌步驟移除未結合之組分且添加過氧化酶偶聯之蛋白質L(PierceThermoFisher Scientific目錄號32420)。在使蛋白質L結合至scFv之κ輕鏈之適當培育期後,藉由洗滌步驟移除任何未結合之試劑,隨後向每個孔中添加三甲基聯苯胺(TMB)受質。TMB為過氧化酶之發色受質。在達到所需顏色強度後,添加0.2N硫酸以停止反應並使用分光光度儀在450nm下量測吸光度(OD)。顏色強度與rhEpCAM/蛋白質L夾心ELISA捕捉的不可裂解、蛋白酶處理及未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濃度成比例。將所產生之顏色的強度(OD量測值)針對蛋白質濃度作圖;且使用GraphPad prism軟體,用4參數邏輯斯蒂回歸方程得出產生半數最大反應的不可裂解、經蛋白酶裂解及未裂解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濃度(EC50)。
如圖24中所示,不可裂解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結合活性類似於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雙特異性ProTIA分子,其EC50分別為320nMpM及280nMpM。相較於未經蛋白酶處理之完整雙特異性分子或不可裂解之ProTIA分子,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對rhEpCAM配位體具有最強結合活性,EC50為120nMpM。資料表明,XTEN864之存在使抗EpCAM部分與其配位體之結合降低至少2.3倍。
實例5:藉由流式細胞測量術評估細胞結合
另外,利用CD3陽性人類Jurkat細胞,以及選自SW480、HCT-116、Kato III、MDA-MB-453、MCF-7、MT3、SK-Br-3、SK-OV-3、OVCAR-3及PC3之EpCAM陽性人類細胞,藉由基於螢光活化細胞分選(FACS)之分析評價抗EpCAM x抗CD3 ProTIA組成物之雙特異性 結合。在4℃下,將CD3+細胞及EpCAM+細胞與一定劑量範圍的未處理抗EpCAM x抗CD3 ProTIA、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以及抗CD3 scFv及抗EpCAM scFv陽性對照物一起在含有PBS及1% BSA及0.05%疊氮化鈉之FACS緩衝液中培育30分鐘。在FACS緩衝液中洗滌數次以移除未結合之測試材料後,在4℃下將細胞與FITC偶聯之抗His標籤抗體(Abcam目錄號ab1206)一起培育30分鐘。藉由用FACS緩衝液洗滌數次來移除未結合之FITC偶聯之抗體且將細胞再懸浮於FACS緩衝液中以在FACS Calibur流式細胞儀(Becton Dickerson)或等效儀器上獲取。用FlowJo軟體(FlowJo LLC)或等效物分析所有流式細胞測量術資料。
預期抗EpCAM scFv不結合至Jurkat細胞,而如藉由與僅用FITC偶聯之抗His標籤抗體培育之Jurkat細胞相比較時螢光強度增加所指示,預期抗CD3 scFv、未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及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均結合至Jurkat細胞。類似地,預期抗EpCAM scFv、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均結合至EpCAM陽性細胞,而預期抗CD3 scFv不結合至EpCAM陽性細胞。預期該等資料將反映抗EpCAM x抗CD3 ProTIA組成物識別分別在Jurkat及一組表現EpCAM之人類細胞株上表現之CD3及EpCAM抗原的雙特異性結合能力。另外,由於XTEN聚合物對表面結合提供某種干擾,故預期未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對CD3及EpCAM抗原之結合親和力低於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
實例6:抗EpCAM x抗CD3蛋白酶觸發之免疫活化物(ProTIA)之細胞毒性分析
藉由使用人末梢血液單核細胞(PBMC)作為效應子且以EpCAM陽性人類癌瘤細胞,諸如SW480結腸細胞(或選自HCT-116、Kato III、NCI-N87、MKN45、MDA-MB-231、MDA-MB-453、MCF-7、MT3、SK-Br-3、SK-OV-3、OVCAR3及PC3)作為靶,評估抗EpCAM x抗CD3 ProTIA組成物之重定向細胞之細胞毒性。藉由對來自經篩選之健康供體之全血或對自當地血庫或Bioreclamation IVT獲得的富集淋巴細胞之膚色血球層製劑進行ficoll密度梯度離心來分離PBMC。如下文所論述,將PBMC以適當細胞密度再懸浮於RPMI-1640/10% FCS/25mmol/mL HEPES中且在37℃下,於培養於5% CO2潮濕恆溫箱中培養待用。使用三種不同類型之細胞毒性分析來測定不可裂解之抗EpCAM x抗CD3組成物(例如AC1484)、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可裂解ProTIA組成物(例如AC1278及AC1476)之細胞溶解活性,即,乳酸脫氫酶(LDH)釋放分析、凋亡蛋白酶(caspase)3/7分析及基於FACS之分析。
作為51Cr釋放細胞毒性分析之非放射性替代,LDH釋放分析以與在放射性分析中51Cr釋放大致相同的方式定量地量測在細胞溶解後釋放之穩定細胞溶質酶LDH。藉由酶分析量測培養物上清液中釋放之LDH,其將四唑鎓鹽轉化成紅色呋咱(formazan)產物;所形成的顏色之量與溶解細胞之數量成比例。
由此分析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組成物在SW480中之細胞毒性效能如下:首先,在包含無酚紅RPMI及5% FCS之分析培養基中將SW480及PBMC之細胞密度分別調整至2.5×105個細胞/毫升及1×106個細胞/毫升。(使用無酚紅培養基及5% FCS,使用Promega CytoTox 96非放射性細胞毒性分析套組(目錄號G1780)以將背景吸光度減至最小)。為實現5:1之效應子與靶比率,在96孔圓底盤中,每個分析孔將100微升PBMC等分試樣與80微升SW480細胞等分試樣共培養。在分析培養基中將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組成物樣品稀釋至所需劑量濃度且以20微升添加至各別實驗孔中,達到200微升總分析體積。以440nM起始,按照12點、5×連續稀釋之劑量濃度獲得0.000005至44nM最終劑量範圍,由此評價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以184nM起始,按照12點、5×連續稀釋之劑量濃度獲得0.000002至18.4nM最終劑量範圍,由此分析未經處理的未裂解之ProTIA組成物。同時亦設置分析對照物,其包括由效應子及靶細胞釋放之自發LDH;所釋放之靶細胞最大LDH;由於添加溶解溶液及培養基背景而進行的體積校正對照物。對於靶自發釋放之LDH,在200微升分析培養基中,在無任何蛋白酶處理或未經處理組成物存在下培育SW480細胞。對於效應子自發釋放之LDH,在200微升分析培養基中,在無任何蛋白酶處理或未經處理組成物存在下培育PBMC。靶細胞釋放之最大LDH係藉由將20微升10x溶解溶液添加至SW480(220微升總體積)中並在溶解溶液存在下培育靶細胞45分鐘,隨後收集上清液進行LDH量測來測定。體積校正對照物係藉由將20微升10x溶解溶液添加至200微升分析培養基中獲得,而培養基背景係藉由培育200微升分析培養基獲得。將含有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組成物以及所有各別分析對照物之實驗孔的盤在37℃、5% CO2潮濕恆溫箱中培育隔夜,所有測試均一式兩份。
使用Promega CytoTox分析套組且遵循製造商之說明書,量測 由於細胞溶解而釋放於上清液中的LDH之量。簡言之,將50微升來自分析盤各孔之上清液轉移至平底酶盤之對應孔中。向酶盤各孔中添加50微升復原之受質。接著覆蓋該盤,避光且使其在室溫下培育30分鐘。在所需培育期之後,向各孔中添加50微升停止溶液且記錄在490nm下之吸光度。
接著如下進行資料分析:
1. 實驗,5:1之E:T比率(平均值)-培養基背景(平均值)
SW480靶自發(平均值)-培養基背景(平均值)
PBMC效應子自發(平均值)-培養基背景(平均值)
2. SW480靶最大值(平均值)-體積校正對照物(平均值)
3. 特異性溶解%=[(實驗-SW480靶自發-PBMC效應子自發)/(SW480靶最大值-SW480靶自發)]×100
4. 將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劑量濃度對特異性溶解%作圖;且使用GraphPad prism軟體,利用4參數邏輯斯蒂回歸方程得出產生半數最大反應的蛋白質濃度(EC50)。
如圖25中所示,在PBMC存在下,使SW480細胞暴露於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及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組成物產生濃度依賴性細胞毒性劑量曲線;其中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的活性為完整、未經處理之ProTIA的48倍(EC50分別為2.5pM對120pM)。
另外,藉由在LDH分析中,將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的細胞毒性活性與未偶聯之單特異性抗EpCAM scFv及單特異性抗CD3 scFv之細胞毒性活性相比較,來評價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特異性。簡言之,如以上所描述,在96孔圓底盤中,將PBMC 及SW480細胞以5:1之效應子與靶比率在分析培養基中共培養。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及未偶聯之單特異性抗EpCAM scFv加單特異性抗CD3 scFv樣品皆以12點、5x連續稀釋達到0.00005至45nM之最終劑量範圍進行評價,總分析體積為200微升。除實驗孔外,分析盤中亦包括如以上所描述之所有相關分析對照物,且該盤在37℃、5% CO2潮濕恆溫箱中培育隔夜。
使用Promega CytoTox分析套組量測由於細胞溶解而釋放於上清液中的LDH之量且如以上所描述分析結果。
正如預期,在PBMC存在下,使SW480細胞暴露於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顯示之細胞毒性高於未經處理之ProTIA。值得注意地,單特異性抗EpCAM scFv加單特異性抗CD3 scFv之組合在SW480靶細胞及PBMC存在下不產生任何細胞毒性活性(圖26)。資料表明,將CD3陽性細胞活性募集至靶細胞附近以誘導細胞毒性需要靶向aEpCAM部分連接至aCD3效應子部分呈雙特異性分子形式。
亦假設抗EpCAM x抗CD3 ProTIA中存在之釋放區段裂解序列本身可能易受腫瘤細胞或活化之CD3陽性T細胞釋放之蛋白酶(例如顆粒酶)影響。為解決此假設,構建不含釋放區段之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357)且結合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278)進行評價。在LDH分析中,使用5:1 PBMC與SW480比率分析全部三種ProTIA且以藉由5x連續稀釋方案達成之0.00005至45nM之12點劑量濃度範圍進行測試。
如圖27中所示,未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 比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低32倍(EC50為288pM對8.9pM)。有趣的是,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亦即,不含釋放區段裂解序列之ProTIA)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裂解之ProTIA低371倍(EC50為3300pM對8.9pM)結果表明,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分子內所含釋放區段易受可能由腫瘤細胞及/或活化之CD3陽性T細胞釋放的蛋白酶引起之某種裂解影響。
另外,在人類卵巢源性細胞株中評價不含釋放區段之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484)以及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476)。在此實驗中,將PBMC與SK-OV-3卵巢細胞以5:1比率混合且如以上所描述,在LDH分析中以12點、5x連續稀釋劑量曲線測試全部三種ProTIA分子。正如預期,發現在SK-OV-3卵巢細胞株中表徵之三種ProTIA分子的活性傾向與在SW480結腸直腸細胞株中所觀察到的類似。在SK-OV-3細胞中,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低45倍(EC50為136pM對3pM);且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裂解之ProTIA低600倍(EC50為1793pM對3pM)(圖30)。
實例7:藉由流式細胞測量術評估細胞溶解
為了在24小時後藉由流式細胞測量術分析細胞溶解,根據製造商之說明書,用螢光膜染料CellVue Maroon染料(Affymetrix/eBioscience,目錄號88-0870-16)對EpCAM陽性SK-OV-3靶細胞(或選自HCT-116,Kato III,MDA-MB-453,MCF-7,MKN45,MT3,NCI-N87,SK-Br-3,SW480,OVCAR3及PC3細胞株之靶細胞)進行標記。或者,亦可使用PKH26(Sigma,目錄號MINI26及PKH26GL)。簡言之, 用PBS洗滌SK-OV-3細胞,隨後將2×106個細胞再懸浮於0.1mL隨CellVue Maroon標記套組提供之稀釋劑C中。在獨立管中,將2微升CellVue Maroon染料與0.5mL稀釋劑C混合,且接著將0.1mL添加至SK-OV-3細胞懸浮液中。混合細胞懸浮液及CellVue Maroon染料且在室溫下培育2分鐘。接著,藉由添加0.2mL FCS淬滅標記反應。用完全細胞培養基(含有10% FCS之RPMI-1640)洗滌經標記細胞兩次,且藉由台盼藍拒染法測定活細胞總數。對於在每孔200微升總體積中5:1之效應子與靶比率,在不存在或存在指定劑量範圍濃度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樣品情況下,在96孔圓底盤每個孔中共培養1×105個PBMC與2×104個CellVue Maroon標記之SK-OV-3細胞。24小時後,用Accutase(Innovative Cell Technologies,目錄號AT104)收集細胞且用2% FCS/PBS洗滌。在Guava easyCyte流式細胞儀(Millipore)上獲取細胞之前,將細胞再懸浮於補充有2.5微克/毫升7-AAD(Affymetrix/eBioscience,目錄號00-6993-50)之100微升2% FCS/PBS中以區別活細胞(7-AAD陰性)與死細胞(7-AAD陽性)。用guavaSoft軟體(Millipore)分析FACS資料;且藉由7-AAD陽性細胞數量/CellVue Maroon陽性細胞數量,再除以CellVue Maroon陽性細胞總數來計算死亡靶細胞之百分含量。
使用GraphPad Prism,藉由4參數邏輯斯蒂回歸方程分析細胞毒性百分比隨ProTIA濃度變化之劑量反應殺滅曲線;且由此測定誘導半數最大細胞毒性百分比之ProTIA濃度。
預期利用流式細胞測量術得到之細胞毒性結果與用LDH分析得到之結果一致。預期在無PBMC存在下使SK-OV-3細胞暴露於經蛋白酶 裂解及未裂解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組成物無影響。類似地,預期在ProTIA存在且無靶細胞存在下,PBMC不活化。預期此等結果表明,為獲得細胞毒性活性,ProTIA組成物需要集中在靶細胞表面上以便刺激PBMC。在PBMC及靶細胞存在下,歸因於經蛋白酶預處理或未經處理之ProTIA,將存在濃度依賴性細胞毒性作用。另外,預期結果顯示,在PBMC存在下,使SK-OV-3細胞暴露於未經處理之ProTIA(無蛋白酶)顯示的細胞毒性相較於經蛋白酶裂解之ProTIA組成物有所減小。
針對其他雙特異性ProTIA組成物,諸如抗CD19 x抗CD3 ProTIA組成物及抗HER2 x抗CD3 ProTIA組成物進行以上該組細胞毒性實驗。在此等情況下,將使用CD19及HER2陽性靶細胞代替EpCAM陽性細胞。CD19表現細胞之示例性細胞株包括但不限於,NAML-6、Blin-1、SKW6.4、Raji、Daudi及BJAB。對於抗HER2靶向,將使用HER2陽性細胞株,諸如SK-BR-3、BT474、HCC-1954、MDA-MB-453、SK-OV-3、NCI-N87、JIMT-1、HCT-116。
實例8:抗EpCAM x抗CD3蛋白酶觸發之免疫活化物(ProTIA)之T細胞活化標記物分析
為了量測抗EpCAM x抗CD3 ProTIA誘導之活化標記物(CD69及CD25),在抗EpCAM x抗CD3 ProTIA存在下,在96孔圓底盤之每一分析孔中,將1×105個PBMC或純化之CD3+細胞與2×104個SK-OV-3或OVCAR3細胞共培養於含有10% FCS之RPMI-1640中(亦即,效應子與靶比率為5:1),且總最終體積為200微升。在37℃、5% CO2潮濕恆溫箱中培育20小時後,在4℃下,於FACS緩衝液(1% BSA/PBS)中用PECy5偶聯之抗CD4、APC偶聯之抗CD8、PE偶聯之抗CD25及FITC偶聯之抗 CD69(所有抗體來自BioLegend)對細胞染色,用FACS緩衝液洗滌兩次,且接著將其再懸浮於FACS緩衝液中,以在Guava easyCyte流式細胞儀(Millipore)上獲取。
正如預期,發現在SK-OV-3卵巢細胞株中表徵之三種ProTIA分子的T細胞活化標記物表現傾向與藉由LDH細胞毒性分析所觀察到的類似。使用SK-OV-3細胞,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活化CD8及CD4 PBMC群上CD69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低約70倍(EC50對於CD8+為540pM對6.7pM;EC50對於CD4+為430pM對6.3pM);且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裂解之ProTIA低約1000倍(EC50對於CD8+為8700pM對6.7pM;EC50對於CD4+為6000pM對6.3pM)(圖42)。
類似地,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活化CD8及CD4 PBMC群上CD69及CD25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低約60倍;且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裂解之ProTIA低約1300倍(圖43)。
為確定該作用機制係經由CD3+細胞實現,使用SK-OV-3細胞作為靶細胞,且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活化純化CD3+細胞之CD8及CD4群上CD69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低約100倍(EC50對於CD8+為260pM對2.4pM;EC50對於CD4+為240pM對2.2pM);且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裂解之ProTIA低約2000倍(EC50對於CD8+為5000pM對2.4pM;EC50對於CD4+為5000pM對2.2pM)(圖44)。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活化純化CD3+細胞之CD8及CD4群上CD69及CD25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處理 之ProTIA低約100倍;且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裂解之ProTIA低約2000倍(圖45)。
使用OVCAR3細胞,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活化純化CD3+細胞之CD8及CD4群上CD69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低約10倍(EC50對於CD8+為14pM對1.8pM;EC50對於CD4+為16pM對1.9pM);且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裂解之ProTIA低約1000倍(EC50對於CD8+為2000pM對1.8pM;EC50對於CD4+為1500pM對1.9pM)(圖46)。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活化純化CD3+細胞之CD8及CD4群上CD69及CD25之活性亦比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低約10倍;且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亦比經蛋白酶裂解之ProTIA低約1000倍。此等結果表明,相較於SK-OV-3細胞,在OVCAR3細胞存在下,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在分析期間裂解之程度較高(圖47)。
作為在靶細胞存在下抗EpCAM x抗CD3 ProTIA活化T細胞之另一證據,量測CD69及顆粒酶B之誘導。在抗EpCAM x抗CD3 ProTIA存在下,在96孔圓底盤之每一分析孔中,將PBMC(1×105個)與2×104個OVCAR3細胞共培養(亦即,效應子與靶比率為5:1),且總最終體積為200微升。在37℃、5% CO2潮濕恆溫箱中培育20小時後,在4℃下,於FACS緩衝液(1% BSA/PBS)中用PECy5偶聯之抗CD4、APC偶聯之抗CD8及FITC偶聯之抗CD69(所有抗體來自BioLegend)對細胞染色。接著固定細胞且用0.1% Triton X-100/PBS使其透化,隨後在FACS緩衝液中用PE偶聯之抗顆粒酶B(ThermoFisher,目錄號MHGB04)染色。用FACS緩衝液洗滌細胞且接著將其再懸浮於FACS緩衝液中以在Guava easyCyte流 式細胞儀上獲取。
正如預期,在OVCAR3細胞存在下,CD69及顆粒酶B均在ProTIA活化之T細胞中表現。另外,相較於CD4+細胞,較大比例的CD8+細胞表現顆粒酶B(圖48及49)。
實例9:抗EpCAM x抗CD3蛋白酶觸發之免疫活化物(ProTIA)之藥物動力學特性
在C57BL/6小鼠中分析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藥物動力學特性。對第1組三隻小鼠靜脈內註射4mg/kg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278),且對第2組3隻小鼠靜脈內註射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278)。在適當時間點,將血液收集至肝素化鋰管中且加工成血漿。對於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動物,血漿收集時間點為給藥前、2分鐘、15分鐘、30分鐘、2小時、4小時、8小時及24小時。對於未經處理之ProTIA小鼠,血漿收集時間點為給藥前、4小時、8小時、24小時、2天、4天、6天及7天。用蛋白酶裂解之ProTIA作為標準物,藉由rhEpCAM/生物素化-抗His標籤夾心ELISA定量蛋白酶處理之ProTIA的血漿濃度;而未經處理之ProTIA之血漿濃度係以未裂解之ProTIA作為標準物,藉由rhEpCAM/生物素化-抗XTEN夾心ELISA定量。
簡言之,用每孔0.1微克/100微升rhEpCAM(R&D Systems,目錄號EHH104111)塗佈ELISA盤(Nunc Maxisorp目錄號442404)。在4℃下培育隔夜後,洗滌ELISA盤且在室溫下用3% BSA阻斷1小時。再次洗滌盤,隨後適當添加一定劑量範圍的經蛋白酶處理及未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標準物、適當品質之對照物及血漿測試樣品。在室溫 下,使盤在振盪下培育1小時,以允許ProTIA標準物、品質對照物及測試樣品結合至塗於該盤上之rhEpCAM。藉由數次洗滌移除未結合之組分。為偵測蛋白酶裂解之ProTIA,添加0.2微克/100微升之生物素化抗His標籤抗體(R&D Systems,目錄號BAM050)且使盤在室溫下培育1小時。為偵測未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添加0.1微克/100微升之生物素化抗XTEN抗體(Amunix專有抗體)且使盤在室溫下培育1小時。在洗掉未結合之生物素化試劑之後,添加1:30,000稀釋之抗生蛋白鏈菌素-HRP(Thermo Scientific目錄號21130)且在室溫下培育盤1小時。數次洗滌之後,向每個孔中添加TMB受質。在達到所需顏色強度後,添加0.2N硫酸以停止反應並使用分光光度儀在450nm下量測吸光度(OD)。顏色強度與由各別rhEpCAM/生物素化-抗His標籤及rhEpCAM/生物素化-抗XTEN夾心ELISA所捕捉的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處理之ProTIA的濃度成比例。使用SoftMax Pro軟體,針對適當經蛋白酶處理或未經處理之ProTIA標準曲線測定血漿樣品中存在之ProTIA的濃度。用GraphPad Prism對經蛋白酶裂解及未經裂解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終末半衰期(T1/2)進行藥物動力學計算。
正如預期,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具有約3.5小時的較短終末消除半衰期(T1/2),而未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附接有XTEN)具有32小時之較長T1/2(圖28),證實完整ProTIA分子之半衰期明顯長於裂解分子(長至少9倍)。
實例10:抗EpCAM x抗CD3蛋白酶觸發之免疫活化物(ProTIA)組成物在早期治療SW40模型中之抗腫瘤特性
在以缺乏T細胞及B細胞以及減弱之自然殺手細胞為特徵的免 疫缺陷NOD/SCID小鼠中進行活體內功效實驗。將小鼠維持在無菌、標準化環境條件中且實驗係根據美國國立動物管理評估及使用委員會(US Institutional Animal Care Association for Assessment and Use Committee)(IACUCA)認可實驗動物管理(AAALAC)指導原則進行。使用人SW480癌瘤異種移植模型評價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278)之功效。簡言之,在第0天,向六組每組5隻NOD/SCID小鼠之右側腹中皮下注射1×107個人PBMC與1×107個SW480細胞之混合物。在接種SW480/PBMC一小時後,向第1組注射媒劑(PBS+0.05% Tween 80),第2組及第3組分別注射0.04mg/kg及0.4mg/kg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第4組及第5組分別注射0.1mg/kg及1mg/kg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且第6組注射1mg/kg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除第6組外,第1至5組自第1天至第4天每天再投與四次劑量。
每週兩次用測徑器在兩個垂直方向上量測腫瘤,計劃持續35天,且藉由應用(寬度2×長度)/2公式計算腫瘤體積。亦密切監測體重、一般外觀及臨床觀察諸如抽搐、嗜睡、高反應性、豎毛、吃力/快速呼吸、變色及腫瘤潰瘍及死亡作為治療相關毒性之量度。研究終點定義為腫瘤體積1200-2000mm3或存活期達3536天,以先達到為準。藉由應用下式計算每一治療組之腫瘤生長抑制指數百分比(%TGI):((PBS媒劑對照組之平均腫瘤體積-ProTIA治療組之平均腫瘤體積)/PBS媒劑對照組之平均腫瘤體積)×100。%TGI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42-311
60%之治療組視為具有治療活性。
在第26天,在人類效應細胞存在下用PBS媒劑處理之第1組小鼠不抑制腫瘤進展,證實僅人類效應細胞本身無法引起抗腫瘤作用。在人 類效應細胞存在下用0.04mg/kg及0.4mg/kg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分別為第2組及第3組)處理對於腫瘤生長抑制展現明顯的劑量依賴性反應,其中0.4mg/kg劑量組提供之防護作用(%TGI=8584%)高於0.04mg/kg劑量組(%TGI=6478%)。值得關注地,在人類效應細胞存在下用1mg/kg抗EpCAM x抗CD3 ProTIA(第5組)處理亦抑制腫瘤生長(%TGI=7883%),抑制程度與莫耳量相當之0.4mg/kg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第3組)幾乎相同。資料表明,在1mg/kg下,足夠的抗EpCAM x抗CD3 ProTIA在活體內腫瘤環境中經蛋白酶有效裂解成活性較高的未XTEN化之抗EpCAM x抗CD3部分,由此得到所觀察之功效。第4組0.1mg/kg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中腫瘤消退之缺乏(%TGI=58%)表明,在此劑量下,釋放的未XTEN化之抗EpCAM x抗CD3部分不足以誘導明顯腫瘤消退。第6組,經歷單次1mg/kg劑量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未達到治療活性之臨限(%TGI=4652%),不過相較於對照組,展現出腫瘤生長抑制(圖31)。結果表明,抗EpCAM x抗CD3 ProTIA在SW480腫瘤環境中可有效裂解以抑制腫瘤進展且藥物濃度加暴露係決定藥物功效之重要因素。
應注意,在所有ProTIA治療組及媒劑對照組中均未觀察到明顯體重減輕,表明所有治療均良好耐受(圖32)。
在接種SW480/PBMC之NOD/SCID小鼠中進行的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抗腫瘤活性之特異性類似於以上描述但每一治療組具有八隻小鼠之研究。在此研究中,在接種SW480/PBMC後一小時,起始用PBS媒劑對照物、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357或AC1484)、雙特異性陰性對照物ProTIA(對CD3具有結合活性,但對 EpCAM沒有)、抗EpCAM x抗CD3 ProTIA或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進行之早期治療。在此研究中使用如以上研究中所測定的1mg/kg劑量濃度之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且雙特異性陰性對照ProTIA、不可裂解及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測試物均以等莫耳濃度靜脈內投與。每週兩次監測腫瘤體積、體重及臨床觀察,持續35天。
預期在人類效應細胞存在下用PBS媒劑及雙特異性對照物ProTIA處理不誘導抗腫瘤作用,證實單獨人類效應細胞及非EpCAM靶向部分均無法引起抗腫瘤作用。預期該兩個治療組中之小鼠均滿足研究終點(第35天或腫瘤體積為2000mm3)。預期在人類效應子存在下五次日劑量的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均誘導腫瘤生長抑制。預期用等莫耳濃度不可裂解ProTIA處理會延遲腫瘤生長,但延遲程度比帶有釋放區段的未經處理之ProTIA所展現之程度低得多,因為其不含供蛋白酶裂解之受質。
實例11:抗EpCAM x抗CD3蛋白酶觸發之免疫活化物(ProTIA)組成物在確定之結腸直腸腫瘤模型中之抗腫瘤特性
在確定之結腸直腸腫瘤模型中,在第0天,將SW480及HCT-116腫瘤細胞獨立地植入NOG(NOD/Shi-scid/IL-2Rγnull)或NSG(NOD.Cg-Prkdcscid.IL2rgtm1Wj1/SzJ)小鼠中。(NOG或NSG小鼠為帶有IL-2Rγ突變使得小鼠缺乏T、B及NK細胞、功能不良之巨噬細胞、功能不良之樹突狀細胞及降低之互補序列活性的NOD/SCID小鼠。)接著,在第3天與第10天之間之某一時間經靜脈內或腹膜內引入人類PBMC。當SW480及HCT-116腫瘤達到150mm3體積時,按五次日劑量或按單次劑量起始用 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未經蛋白酶處理之完整抗EpCAM x抗CD3 ProTIA及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不可裂解形式進行之處理。預期經蛋白酶裂解及未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例如AC1476)將引起確定之SW480及HCT-116腫瘤減小或根除,且相較於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未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隨時間賦予較佳治療暴露,引起更有效之抗腫瘤作用及更佳安全型態。
預期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484)會延遲腫瘤生長,但延遲程度比帶有釋放區段的未經處理之ProTIA所展現之程度低得多,因為其不含在腫瘤環境內供蛋白酶裂解之受質序列。
實例12:使用經刺激之正常健康人類PBMC以及完整及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對人類Th1/Th2細胞因子進行細胞微球陣列分析
作為在基於細胞之活體外分析中完整相對於裂解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刺激T細胞相關細胞因子釋放之能力的安全評估,使用細胞微球陣列(CBA)分析來自用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樣品刺激之經培養人類PBMC之上清液的一組細胞因子,包括IL-2、IL-4、IL-6、IL-10、TNF-α、IFN-γ。使用抗人類CD3抗體OKT3作為陽性對照物且使用未經處理之孔作為陰性對照物。
簡言之,藉由使各孔在生物安全櫃中蒸發隔夜,將OKT3(0、10nM、100nM及1000nM)以及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10nM、100nM、1000nM及2000nM之AC1278)乾塗於96孔平底盤上。接著,小心地用PBS洗滌各孔一次,且向各孔中添加200微升1×106個PBMC。接著在37℃、5% CO2下培育盤24小時,隨後自 各孔收集組織培養物上清液並使用經驗證之市售CBA套組(BD CBA人類Th1/Th2細胞因子套組,目錄號551809),遵循製造商之說明書,藉由流式細胞測量術分析釋放之細胞因子。
結果:
有關偵測之細胞因子含量的原始資料提供於表11中且示意性描繪於圖33-3中。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46-2344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47-2345
正如預期,OKT3而非未經處理之細胞誘導所評價之所有細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IFN-γ)之穩固分泌,由此確定CBS細胞因子分析之效能。對於所測試之所有細胞因子,用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刺激觸發顯著細胞因子表現,尤其在高於100nM濃度下。相比之下,當以濃度範圍為10至2000nM的未裂解之完整抗EpCAM x抗CD3 ProTIA分子作為刺激物時,偵測到IL-2、IL-6、IL-10、TNF-α及IFN-γ之基線含量。儘管當用未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誘導時,偵測到明顯IL-4含量,不過IL-4之含量並未高於用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所觀察到的含量(圖33-35)。此等資料表明,相較於抗EpCAM x抗CD3部分自組成物釋放的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完整ProTIA組成物之XTEN聚合物提供相當大的遮蔽作用且阻礙PBMC刺激之細胞因子反應。
實例13:抗EpCAM x抗CD3蛋白酶觸發之免疫活化物(ProTIA)組成物在早期治療HCT-116模型中之抗腫瘤特性。
在以缺乏T細胞及B細胞以及減弱之自然殺手細胞為特徵的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中進行活體內功效實驗。將小鼠維持在無菌、標準化環境條件中且實驗係根據實驗動物管理認證協會(AAALAC)指導原則進行。使用人類HCT-116結腸直腸癌異種移植模型評價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476)以及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亦即,不含釋放區段裂解序列之ProTIA且其實例為AC1484)的功效。簡言之,在第0天,向四組每組5隻NOD/SCID小鼠 之右側腹中皮下注射5×106個人PBMC與5×106個HCT-116細胞之混合物。在接種HCT-116/PBMC一小時後且基於等莫耳濃度給藥,向第1組注射媒劑(PBS+0.05% Tween 80),第2組注射0.21mg/kg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第3組注射0.5mg/kg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且第4組注射0.49mg/kg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自第1天至第4天,第1組至第4組每日再投與四次劑量。
每週兩次用測徑器在兩個垂直方向上量測腫瘤,計劃持續35天,且藉由應用(寬度2×長度)/2公式計算腫瘤體積。亦密切監測體重、一般外觀及臨床觀察諸如抽搐、嗜睡、高反應性、豎毛、吃力/快速呼吸、變色及腫瘤潰瘍及死亡作為治療相關毒性之量度。研究終點定義為腫瘤體積1200-2000mm3或存活期達35天,以先達到為準。藉由應用下式計算每一治療組之腫瘤生長抑制指數百分比(%TGI):((PBS對照組之平均腫瘤體積-ProTIA治療組之平均腫瘤體積)/PBS對照組之平均腫瘤體積)×100。%TGI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48-312
60%之治療組視為具有治療活性。
在第18-35天,在人類效應細胞存在下用媒劑處理之第1組小鼠不抑制腫瘤進展且退出研究,其組平均腫瘤體積為1823mm3,證實僅人類效應細胞本身無法引起抗腫瘤作用。在第18天,在人類效應細胞存在下用0.21mg/kg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第2組)處理展現穩固的腫瘤生長抑制作用;其中2/5小鼠藉由顯示不可量測之腫瘤體積而展現完全腫瘤消退。然而,在該組中自第25天起觀察到腫瘤再生長及進展,導致全部5隻帶有腫瘤負荷之小鼠退出研究,其平均腫瘤體積為296mm3。值得關注地,在人類效應細胞存在下用0.5mg/kg完整抗EpCAM x抗CD3 ProTIA(第3組)處理亦賦予較強腫瘤生長抑制作用。事實上,第3 組中4/5小鼠在第18天時展現完全腫瘤消退。另一方面,其中2隻小鼠在第35天時仍保持完全消退,由此組平均腫瘤體積為48mm3,退出研究。重要的是,經歷0.49mg/kg劑量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第4組不像第2組及第3組一樣有效誘導任何持續的腫瘤進展抑制作用,使該組中5/5小鼠均帶有顯著腫瘤負荷。第4組在第18.35天退出研究,組平均腫瘤體積為748mm3。認為0.21mg/kg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第2組)及0.5mg/kg完整抗EpCAM x抗CD3 ProTIA(第3組)具有治療活性,其TGI分別為84%及97%。由於TGI為59%,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視為不具有治療活性。正如預期,發現完整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組平均腫瘤體積明顯不同於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組(司徒登氏t檢驗(student’s t-test),p=0.0016)。很明顯,發現完整抗EpCAM x抗CD3 ProTIA組之組平均腫瘤體積亦明顯不同於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組(p=0.002)。結果表明,在0.5mg/kg下,大量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經活體內HCT-116腫瘤環境中存在的蛋白酶有效裂解成活性較高的未XTEN化之抗EpCAM x抗CD3部分,由此引起可明顯觀察到的腫瘤消退。此假說得到缺乏釋放區段受質而導致缺乏持續腫瘤消退特性之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分子之有力支持(圖38)。重要的是,資料亦表明,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治療暴露優於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因此報告較持續之腫瘤消退作用。
應注意,在所有ProTIA治療組及媒劑對照組中均未觀察到明顯體重減輕,表明所有治療均大體上良好耐受(圖39)。
實例14:在純化之CD3陽性T細胞存在下抗EpCAM x抗CD3蛋白酶 觸發之免疫活化物(ProTIA)之細胞毒性分析
為證實ProTIA分子之細胞毒性活性係由CD3陽性T細胞介導,在純化之人類CD3陽性T細胞存在下,於SK-OV-3及OVCAR-3人類卵巢細胞株中進一步評價不含釋放區段之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484)以及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476)。純化之人類CD3陽性T細胞係購自BioreclamationIVT且藉由使用MagCellect人類CD3+ T細胞分離套組自健康供體之全血陰性選擇而分離。在此實驗中,將純化之人類CD3陽性T細胞與SK-OV-3或OVAR-3卵巢細胞以5:1比率混合且如以上所描述,在LDH分析中以12點、5x連續稀釋劑量曲線測試全部三種ProTIA分子。正如預期,發現在SK-OV-3中表徵之三種ProTIA分子的活性傾向與在SK-OV-3分析中用PBMC分析所觀察之傾向類似(圖30)。在人類CD3陽性T細胞以細胞毒性殺滅SK-OV-3卵巢細胞時,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低56倍(EC50為134pM對2.4pM);且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裂解之ProTIA低超過1000倍(EC50為2660pM對2.4pM)(圖40)。在人類CD3陽性T細胞以細胞毒性殺滅OVCAR-3卵巢細胞時,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僅比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低2倍(EC50為0.7pM對0.3pM);且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裂解之ProTIA低287倍(EC50為86pM對0.3pM)(圖41)。結果證實,ProTIA分子之細胞毒性活性實際上由CD3陽性T細胞介導;且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分子內所含釋放區段對假定由分析混合物中之腫瘤細胞及/或活化之CD3陽性T細胞釋放的蛋白酶之易感性可能隨細胞株而不同。
實例15:抗EpCAM x抗CD3蛋白酶觸發之免疫活化物(ProTIA)組成物之T細胞活化標記物及細胞因子釋放分析
為了量測抗EpCAM x抗CD3 ProTIA誘導之細胞因子表現,在抗EpCAM x抗CD3 ProTIA存在下,在96孔圓底盤之每一分析孔中,將1×105個純化之CD3+細胞與2×104個SK-OV-3細胞共培養(亦即,效應子與靶比率為5:1),且總最終體積為200微升。在37℃、5% CO2潮濕恆溫箱中培育20小時之後,收集細胞上清液用於細胞因子量測。此分析亦可用選自HCT-116、Kato III、MDA-MB-453、MCF-7、MKN45、MT3、NCI-N87、SK-Br-3、SW480、OVCAR3及PC3細胞株之其他靶細胞且以PBMC代替純化之CD3+細胞進行。
使用人類Th1/Th2細胞因子細胞微球陣列(CBA)套組(BD Biosciences目錄號550749),遵循製造商之說明書,對分泌至細胞培養物上清液中的介白素(IL)-2、IL-4、IL-6、IL-10、腫瘤壞死因子(TNF)-α及干擾素(IFN)-γ之細胞因子分析進行定量。在無ProTIA存在下,預期純化之CD3+細胞中無超過背景之細胞因子分泌。預期在EpCAM陽性靶細胞及純化之CD3+細胞存在下,ProTIA活化T細胞且分泌一系列T細胞之細胞因子,其中Th1細胞因子比例較高,諸如IFN-γ及TNF-α。
正如預期,抗EpCAM x抗CD3 ProTIA誘導所評價之所有細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IFN-γ)之穩固分泌(參見圖50-52)。對於所測試之所有細胞因子,用SK-OV-3細胞及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刺激純化之CD3+細胞觸發顯著細胞因子表現,尤其在高於20pM濃度下。相比之下,當使用濃度範圍為8至200pM的未裂解之完整抗EpCAM x抗CD3 ProTIA分子時,偵測到IL-2、IL-4、IL- 6、IL-10、TNF-α及IFN-γ之基線含量(EC50為4.3nM)。另外,當使用濃度範圍為40pM至1nM之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分子時,偵測到所測試之所有細胞因子之基線含量。此等資料表明,相較於EpCAM x抗CD3部分自組成物釋放的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完整ProTIA組成物之XTEN聚合物提供相當大的遮蔽作用且阻礙CD3+ T細胞刺激之細胞因子反應。
實例16:抗EpCAM x抗CD3蛋白酶觸發之免疫活化物(ProTIA)組成物之CD3結合特異性
由於ProTIA為雙特異性靶向組成物,故亦針對與人類CD3之結合親和力評價抗EpCAM x抗CD3 ProTIA組成物之結合能力。此係用CD3εδ/過氧化酶偶聯之蛋白質L夾心ELISA測定。在此ELISA中,將重組人類CD3(rhCD3εδ)(Creative BioMart目錄號CD3E&CD3D-219H)以0.025微克/100微升濃度塗於96孔平底盤上。在4℃下培育隔夜後,洗滌分析盤且在室溫下用3%牛血清白蛋白(BSA)阻斷1小時。再次洗滌該盤,隨後引入一定劑量範圍的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484)、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476)。用於全部三種ProTIA型式之劑量範圍為0.002至100nM,由100nM起始濃度按1:6倍連續稀釋方案得到。在室溫下,使盤在振盪下培育1小時,以允許不可裂解、經蛋白酶裂解及未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結合至塗於該盤上之rhCD3εδ。藉由洗滌步驟移除未結合之組分且添加0.05微克/100微升過氧化酶偶聯之蛋白質L(ThermoFisher Scientific目錄號32420)。在適當培育期後,藉由洗滌步驟移除任何未結合之試劑,隨後向各孔中添加四甲基聯苯胺(TMB)受質。在達到所需顏色 強度後,添加0.2N硫酸以停止反應並使用分光光度儀在450nm下量測吸光度(OD)。顏色強度與rhCD3εδ/蛋白質L夾心ELISA捕捉的不可裂解、蛋白酶處理及未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濃度成比例。將所產生之顏色的強度(OD量測值)針對蛋白質濃度作圖;且使用GraphPad prism軟體,用4參數邏輯斯蒂回歸方程得出產生半數最大反應的不可裂解、經蛋白酶裂解及未裂解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濃度(EC50)。
結果:如圖53中所示,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結合活性類似於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雙特異性ProTIA分子,其EC50分別為1800pM及2200pM。相較於未經蛋白酶處理之完整雙特異性分子或不可裂解之ProTIA分子,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對rhCD3εδ配位體具有最強結合活性,EC50為310pM。由於XTEN864阻擋部分剛好位於抗CD3scFv部分後,故相較於ProTIA之經裂解且釋放之抗CD3scFv部分與CD3配位體之結合,XTEN864使未裂解之抗CD3實體與其配位體之結合減小約5.8倍。
實例17:抗EpCAM x抗CD3蛋白酶觸發之免疫活化物(ProTIA)組成物之結合特異性
在靶抗原/生物素偶聯之蛋白質L夾心ELISA中,評價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476)以及對照ProTIA組成物抗CEA x抗CD3 ProTIA(例如AC1432)及抗HER2 x抗CD3 ProTIA(例如AC1408)之結合特異性。抗CEA x抗CD3 ProTIA(AC1432)及抗HER2 x抗CD3 ProTIA(AC1408)均帶有與抗EpCAM x抗CD3 ProTIA(AC1476)相同之抗CD3 scFv組分,不過具有不同之靶向組分。在ELISA結合分析中,將重組人類EpCAM(rhEpCAM)(R&D Systems目錄號960-EP-50)、重組人類 CEA(Abcam目錄號ab742)及重組人類HER2(AcroBiosystems目錄號HE2-H525)以0.1微克/100微升濃度塗於96孔平底盤上。在4℃下培育隔夜後,洗滌分析盤且在室溫下用3%牛血清白蛋白(BSA)阻斷1小時。再次洗滌該盤,隨後將一定劑量範圍(0.0007至0.5nM,由0.5nM起始濃度按1:3倍連續稀釋方案得到)的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476)引入塗有EpCAM之孔、塗有CEA之孔及塗有HER2之孔中。作為對照,將類似劑量範圍的經蛋白酶處理之抗CEA x抗CD3 ProTIA(AC1432)引至塗有CEA之孔上,且亦將類似劑量範圍的經蛋白酶處理之抗HER2 x抗CD3 ProTIA(AC1408)引至塗有HER2之孔上。在室溫下,使盤在振盪下培育1小時,以允許各種經蛋白酶裂解之ProTIA結合至塗於該盤上之各別抗原。藉由洗滌步驟移除未結合之組分且添加0.05微克/100微升生物素偶聯之蛋白質L(ThermoFisher Scientific目錄號29997)。在適當培育期後,藉由洗滌步驟移除任何未結合之試劑,隨後向各孔中添加四甲基聯苯胺(TMB)受質。在達到所需顏色強度後,添加0.2N硫酸以停止反應並使用分光光度儀在450nm下量測吸光度(OD)。顏色強度與該盤上塗佈之適當抗原所捕捉的各別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之濃度成比例。將所產生之顏色的強度(OD量測值)針對ProTIA濃度作圖;且使用GraphPad prism軟體,用4參數邏輯斯蒂回歸方程得出各別劑量曲線。
結果:如圖54(且與圖24之結果類似)中所示,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以劑量依賴性方式結合至該盤上塗佈之rhEpCAM,得到110pM之EC50。類似地,經蛋白酶處理之抗CEA x抗CD3 ProTIA以劑量依賴性方式結合至該盤上塗佈之CEA抗原,得到70 pM之EC50;且經蛋白酶處理之抗HER2 x抗CD3 ProTIA以劑量依賴性方式結合至該盤上塗佈之HER2抗原,得到47pM之EC50。值得關注地,關於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與塗於該盤上之CEA抗原及HER2抗原之結合未觀察到劑量依賴性結合,表明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特異性結合至EpCAM,而不結合至CEA或HER2抗原。因此,該等組成物對其靶配位體展現特異性結合親和力且無非特異性結合。
實例18:在早期治療SW480模型中完整抗EpCAM x抗CD3 ProTIA與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抗腫瘤特異性比較
另外,在接種SW480/PBMC之NOD/SCID異種移植模型中,在活體內評價經工程改造至抗EpCAM x抗CD3 ProTIA分子(例如AC1476)中之釋放區段(RS),以及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484)、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476)在腫瘤環境中之蛋白酶易感性。與實例10及13中所描述之研究大致相同,在接種SW480/PBMC(標為第0天)後一小時,向第1組小鼠注射媒劑(PBS_0.05% Tween 80),第2組注射0.21mg/kg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第3組注射0.5mg/kg完整抗EpCAM x抗CD3 ProTIA,且第4組注射0.49mg/kg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自第1天至第4天,所有組(亦即,第1組至第4組)藉由每天再投與四次劑量進一步處理。每週兩次監測腫瘤體積、體重及臨床觀察,目標為35天。
如圖55中所示,0.21mg/kg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第2組)、0.5mg/kg完整抗EpCAM x抗CD3 ProTIA(第3組) 及0.49mg/kg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第4組)均測定具有治療活性,且腫瘤生長抑制指數(%TGI)分別為93%、95%及80%。因此,以等莫耳濃度給與的完整抗EpCAM x抗CD3 ProTIA經腫瘤富集之蛋白酶有效裂解成活性較高的釋放之抗EpCAM x抗CD3(未連接至XTEN部分),由此展示與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相當之腫瘤消退功效。正如預期,儘管有效抑制腫瘤進展,但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有效性不如完整抗EpCAM x抗CD3 ProTIA,表明釋放區段之存在藉由允許釋放抗EpCAM x抗CD3結合結構域而改善組成物之治療功效。
如圖56中所示,在SW480異種移植模型中,在第2組及第3組觀察到一定體重減輕,表明可能存在某種毒性。評價最低有效劑量、減少給藥次數及在確定之腫瘤模型中之評價的其他實驗將進一步闡明此初始觀察結果。
實例19:抗EpCAM x抗CD3蛋白酶觸發之免疫活化物(ProTIA)組成物在OVCAR-3卵巢模型中之抗腫瘤特性。
另外,使用經腹膜內植人嚴重免疫缺陷NSG(NOD.Cg-Prkdcscid.IL2rgtm1Wj1/SzJ)或NOG(NOD/Shi-scid/IL-2Rγnull)小鼠中之人類卵巢OVCAR-3細胞株評價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體內功效。NOG及NSG小鼠以T細胞、B細胞及NK細胞缺乏,以及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及互補序列系統功能不良為特徵。簡言之,在第0天,向七組每組5隻NOG或NSG小鼠腹膜內植入5-10×106個OVCAR-3細胞,隨後在第14天,靜脈內引入5-10×106個PBMC。在第16天,起始治療,其中第1組每天注射媒劑(PBS+0.05% Tween 80),共5劑(qdx5);第2組注射0.21 mg/kg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 qdx5;第3組每週一次(qw)注射1.05mg/kg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第4組注射0.5mg/kg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 qdx5;第5組注射2.5mg/kg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 qw;第6組注射0.49mg/kg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 qdx5;且第7組注射2.45mg/kg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 qw。在接下來一週,所有組經歷另一治療週期。每日監測小鼠之行為及存活情況,且一週兩次監測體重及腹部膨脹情況。在第30天、第40天、第50天及第60天收集血液測定CA125作為腫瘤發展之徵象。當動物體重自第0天增加30%時,將該動物定義為滿足研究終點且將其處死並進行解剖。
如藉由體重增加、腹部直徑增加及循環CA125含量增加所監測,腹膜內發生腹水證實OVCAR-3腫瘤之生長。預期經蛋白酶裂解及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476)將引起存活率改善且不存在或延遲腹水形成。亦預期相較於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未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將具有較佳治療暴露,由此引起更有效之抗腫瘤作用及更佳安全型態。亦預期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延遲腫瘤生長,但延遲程度遠不如帶有釋放區段的未經蛋白酶處理及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所展現的程度。
實例20:抗EpCAM x抗CD3蛋白酶觸發之免疫活化物(ProTIA)組成物在OVCAR-3卵巢模型中之PK特性。
在帶有OVCAR-3腫瘤之BALB/c裸小鼠中,以獨立金屬標記之分子之混合物評價蛋白酶裂解、未經蛋白酶處理及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PK及生物分佈特徵。在第0天,向每一經照射之 BALB/c裸小鼠中腹膜內註射一千萬個OVCAR-3細胞。當目測觀察到腹部膨脹時及/或當動物體重自第0天增加10-15%時,起始治療。在二十隻帶有OVCAR-3腫瘤之小鼠中,選出18隻並根據其個別體重隨機分成2組,每組9隻動物。一組9隻小鼠靜脈內註射1.5mg/kg包含等莫耳濃度金屬1標記的經蛋白酶裂解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金屬2標記的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及金屬3標記的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混合物。另一組9隻動物腹膜內投與1.5mg/kg相同ProTIA混合物。
藉由在同組(亦即,靜脈內投藥組及腹膜內投藥組)各動物之間輪流,在投與測試物後0.5小時、4小時、8小時、24小時、48小時、第3天、第5天及第7天,藉由頸靜脈/下頜靜脈穿刺將血液收集於肝素鋰管中。藉由在4℃下以1300g離心10分鐘將血液加工成血漿且在-80℃下儲存以待分析。
在投與測試物後4小時、8小時、24小時、48小時、第3天、第5天及第7天,藉由在同組各動物之間輪流,自靜脈內投藥組及腹膜內投藥組收集腹水。腹水樣品立即在4℃下以300g離心10分鐘且流體組分在-80℃下冷凍以待分析
來自每個組之三隻小鼠將在第3天、第5天及第7天終止研究。收集器官(腦、心臟、肝、肺、脾及胰臟)及腹腔中之腫瘤結節,稱重,急驟冷凍且在-80℃下儲存,直至進行分析。
所有樣品(血液、腹水、正常器官及腫瘤組織)藉由ICP-MS(電感耦合電漿質譜法)分析。在靜脈內組中,預期在腹水中可偵測到較少量的全部3種ProTIA。在血漿組分中,預期金屬2標記的未經蛋白酶處理之 抗EpCAM x抗CD3 ProTIA及金屬3標記的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展示的全身半衰期比金屬1標記的蛋白酶裂解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長。在腹膜內組中,預期在腹水中可偵測到全部3種ProTIA型式,其中金屬2標記的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及金屬3標記的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在腹腔中之滯留時間比金屬1標記的蛋白酶裂解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長。亦預期由於經載有腫瘤之腹膜內環境中所發現之蛋白酶之裂解作用,金屬2標記的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腹膜內半衰期比金屬3標記的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短。在較早時間點,在血漿中將偵測到極少量的金屬2標記之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及金屬3標記之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表明腹膜內投與之分子少量漏至全身循環中。預期全部3種ProTIA型式均存在於自腹腔取出之腫瘤結節中,而不存在於正常器官中。
實例21:抗EpCAM x抗CD3蛋白酶觸發之免疫活化物(ProTIA)組成物在SK-OV-3卵巢模型中之抗腫瘤特性。
另外,使用經腹膜內植入嚴重免疫缺陷NSG(NOD.Cg-Prkdcscid.IL2rgtm1Wj1/SzJ)或NOG(NOD/Shi-scid/IL-2Rγnull)小鼠中之人類卵巢SK-OV-3細胞株評價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體內功效。NOG及NSG小鼠以T細胞、B細胞及NK細胞缺乏,以及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及互補序列系統功能不良為特徵。簡言之,在第0天,向七組每組5隻NOG或NSG小鼠腹膜內植入5-10×106個SK-OV-3細胞,隨後在第5天,腹膜內引入5-10×106個PBMC。在第7天,起始治療,其中第1組每天注射媒劑(PBS+0.05% Tween 80),共5劑(qdx5);第2組注射0.21mg/kg經 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 qdx5;第3組每週一次(qw)注射1.05mg/kg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第4組注射0.5mg/kg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 qdx5;第5組注射2.5mg/kg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 qw;第6組注射0.49mg/kg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 qdx5;且第7組注射2.45mg/kg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 qw。每日監測小鼠之行為及存活情況,且一週兩次監測體重及腹部膨脹情況。當動物體重自第0天增加30%時,將該動物定義為滿足研究終點且將其處死並進行解剖。
藉由體重增加及腹部直徑增加所監測之腹膜內腹水發生來證實SK-OV-3生長。預期經蛋白酶裂解及未經蛋白酶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例如AC1476)將引起存活率改善且不存在或延遲腹水形成。亦預期相較於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未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將具有較佳治療暴露、更有效之抗腫瘤作用及更佳安全型態。亦預期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延遲腫瘤生長,但延遲程度遠不如帶有釋放區段的未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及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所展現的程度。
實例22:抗EpCAM x抗CD3蛋白酶觸發之免疫活化物(ProTIA)組成物在人類惡性腹水樣品中之效能
自患有原發性腹膜內EpCAM陽性上皮惡性疾病之患者收集人類惡性腹水,該等患者包括但不限於,晚期、復發性及難治性卵巢癌(腺癌及黏液性)、結腸直腸癌、胃癌、膽管/膽管上皮癌、法特氏壺腹癌(Ampulla of Vater)、胰臟癌及非透明細胞腎癌患者。在樣品收集前30天內接受化學療法、免疫療法、生物學及/或皮質類固醇療法之患者不包括在內。在室溫下,以300-400g離心惡性腹水10分鐘且收集流體及團粒組 分。使用可商購之ELISA套組(人類MMP-9,Invitrogen目錄號KHC3061或等效物;人類MMP-2,Invitrogen目錄號KHC3081或等效物;人類蛋白裂解酶,Enzo目錄號ADI-900-221;及人類uPA,Abcam,目錄號119611),遵循製造商之說明書,對流體組分中人類蛋白酶,包括但不限於,MMP-9、MMP-2、蛋白裂解酶及uPA之濃度進行定量。藉由將已知濃度之ProTIA滴加至腹水流體組分中且在37℃培育混合物,並在指定時間點0.5小時、2小時、4小時、8小時、24小時、48小時、3天、4天、5天及7天抽取等分試樣,來測定完整抗EpCAM x抗CD3(例如AC1476)經腹水流體中所發現之蛋白酶裂解之速率。接著,在rhEpCAM/生物素化-抗XTEN夾心ELISA上,以抗EpCAM x抗CD3作為標準物,分析在各別時間點時存在的完整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量。
簡言之,用每孔0.1微克/100微升rhEpCAM(R&D Systems,目錄號EHH104111)塗佈ELISA盤(Nunc Maxisorp目錄號442404)。在4℃下培育隔夜後,洗滌ELISA盤且在室溫下用3% BSA阻斷1小時。再次洗滌盤,隨後適當添加一定劑量範圍的未經蛋白酶處理之完整抗EpCAM x抗CD3 ProTIA標準物、適當品質之對照物及滴加ProTIA之腹水測試樣品。在室溫下,使盤在振盪下培育1小時,以允許ProTIA標準物、品質對照物及測試樣品結合至塗於該盤上之rhEpCAM。藉由數次洗滌移除未結合之組分。添加0.1微克/100微升生物素化抗XTEN抗體(Amunix專有抗體)且在室溫下培育該盤1小時。在洗掉未結合之生物素化試劑之後,添加1:30,000稀釋之抗生蛋白鏈菌素-HRP(ThermoFisher Scientific目錄號21130)且在室溫下培育盤1小時。數次洗滌之後,向每個孔中添加TMB受質。在達到所需顏色強度後,添加0.2N硫酸以停止反應並使用分光光度 儀在450nm下量測吸光度(OD)。顏色強度與rhEpCAM/生物素化-抗XTEN夾心ELISA捕捉的完整ProTIA之濃度成比例。使用SoftMax Pro軟體,針對完整ProTIA標準曲線測定腹水測試樣品中存在之完整ProTIA的濃度。使用GraphPad Prism測定如在rhEpCAM/生物素化-抗XTEN夾心ELISA中偵測到的完整ProTIA之減少速率(亦即,半衰期)。
針對EpCAM、CD3、CD4、CD8、CA125及CD56表現對腹水團粒進行表型分析。使用對EpCAM及CD3測試呈陽性之惡性腹水樣品,用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進行細胞毒性分析。簡言之,用適量腹水流體使1×105個腹水細胞復原且一式三份,使其黏附於24孔盤上,保持24小時。用一定劑量濃度的經蛋白酶處理及完整抗EpCAM x抗CD3 ProTIA處理細胞48小時,隨後使用製造商介紹之發光之凋亡蛋白酶(caspase)3/7受質(Promega Caspase-Glo 3/7目錄號G8091)對凋亡蛋白酶(caspase)3/7進行定量。由於發光信號與凋亡蛋白酶(caspase)-3/7活性成比例,接著將經蛋白酶處理及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劑量濃度對發光信號作圖,且使用GraphPad prism軟體,利用4參數邏輯斯蒂回歸方程得出產生半數最大反應的蛋白質濃度(EC50)。預期源自晚期、復發性及難治性EpCAM陽性癌症患者之人類惡性腹水將含有將完整抗EpCAM x抗CD3 ProTIA裂解成引起較強細胞毒性活性之未XTEN化抗EpCAM x抗CD3部分且隨後使其活化所需的所有組分。亦預期作為腫瘤消除徵象之EpCAM陽性細胞數量減少;及反映T細胞活化之T細胞活化標記物,諸如CD69及顆粒酶增加。
實例23:抗EpCAM x抗CD3蛋白酶觸發之免疫活化物(ProTIA)組成物之凋亡蛋白酶(caspase)3/7分析
另外,經由凋亡細胞之凋亡蛋白酶(caspase)3/7活性評估抗EpCAM x抗CD3 ProTIA組成物之重定向細胞之細胞毒性。類似於上述LDH細胞毒性分析,將PBMC或純化之CD3陽性T細胞與EpCAM陽性腫瘤靶細胞(諸如SW480、SK-OV-3及OVAR-3)以5個效應子對1個靶之比率,HCT-116以10:1比率混合;且與上述LDH分析中相同,按12點、5x連續稀釋劑量濃度測試全部三種ProTIA型式。
在細胞溶解後,藉由發光之凋亡蛋白酶(caspase)3/7受質(Promega Caspase-Glo 3/7目錄號G8091)經凋亡蛋白酶(caspase)3/7裂解而產生「輝光型」發光信號的量來量測培養物上清液中釋放之凋亡蛋白酶(caspase)3/7。發光量與凋亡蛋白酶(caspase)活性量成比例。
正如預期,發現在SK-OV-3、OVCAR-3、HCT-116及SW480腫瘤細胞株中表徵的經蛋白酶處理、未經蛋白酶處理及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傾向與在LDH分析中所觀察之活性一致。在人類PBMC以細胞毒性殺滅SK-OV-3卵巢細胞時,未經處理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低12倍(EC50為140pM對12pM);且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裂解之ProTIA低390倍(EC50為4700pM對12pM)(圖57)。在PBMC以細胞毒性殺滅OVCAR-3卵巢細胞時,未經蛋白酶裂解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處理之ProTIA低4倍(EC50為9.8pM對2.5pM);且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裂解之ProTIA低420倍(EC50為1043pM對2.5pM)(圖58)。在PBMC以細胞毒性殺滅HCT-116結腸直腸細胞時,經蛋白酶處理與未經蛋白酶裂解之完整抗EpCAM x抗CD3 ProTIA具有幾乎類似之活性(EC50為1.8pM對3.6 pM);且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裂解之ProTIA低130倍(EC50為240pM對1.8pM)(圖59)。在PBMC以細胞毒性殺滅SW480結腸直腸細胞時,經蛋白酶處理與未經蛋白酶裂解之抗EpCAM x抗CD3 ProTIA亦展示類似活性(EC50為2pM對1pM);且不可裂解抗EpCAM x抗CD3 ProTIA之活性比經蛋白酶裂解之ProTIA低70倍(EC50為148pM對2pM)(圖60)。結果證實,不可裂解ProTIA之活性始終低於未XTEN化之抗EpCAM x抗CD3部分。取決於所用細胞株,未經蛋白酶處理之完整ProTIA之活性相較於蛋白酶裂解之ProTIA在類似至低12倍之範圍內,表明釋放區段對假設由分析混合物中腫瘤細胞及/或活化之CD3陽性T細胞釋放的蛋白酶之易感性程度不同。
實例24:使用各種蛋白酶進行之AC1476 aEpCAM-aCD3-BSRS1-XTEN_AE864-His(6)(「His(6)」如SEQ ID NO:483所揭示)之蛋白水解裂解
進行本實驗以證實先前在實例3中所描述的aEpCAM-aCD3-BSRS1-XTEN_AE864-His(6)AC1476(「His(6)」如SEQ ID NO:483所揭示)可在活體外經包括MMP-2、MMP-9及嗜中性球彈性蛋白酶在內之多種腫瘤相關蛋白酶裂解。
1. 酶活化
所用所有酶皆自R&D Systems獲得。重組嗜中性球彈性蛋白酶及重組人類蛋白裂解酶係以活化酶提供且在-80℃下儲存待用。重組小鼠MMP-2及重組小鼠MMP-9係作為酶元供應且需要藉由乙酸4-胺基苯汞(APMA)活化。先將APMA溶解於0.1M NaOH中達到10mM最終濃度,隨後使用0.1N HCl將pH再調至中性。在50mM Tris、150mM NaCl、10 mM CaCl2(pH 7.5)中將APMA儲備液進一步稀釋至2.5mM。為活化前體MMP,在37℃下將1mM APMA與100μg/mL前體MMP培育1小時(MMP-2)或3小時(MMP-9)。將甘油添加至活化酶中達到50%最終濃度且接著分別在-20℃儲存。
2. 酶消化
使用一組酶消化AC1476 aEpCAM-aCD3-BSRS1-XTEN_AE864-His(6)ProTIA(「His(6)」如SEQ ID NO:483所揭示)組成物。將10μM受質組成物分別與每種酶按以下酶與受質莫耳比培育:MMP-2(1:200)、MMP-9(1:2000)、蛋白裂解酶(1:12.5)及嗜中性球彈性蛋白酶(1:1000)。在37℃下培育反應物兩小時,隨後藉由凝膠裝載染料且在80℃下加熱來停止消化。
3. 裂解分析.
藉由在SDS-PAGE上裝載5μg未消化及經消化之材料並用考馬斯藍染色來進行樣品分析。在每種蛋白酶於BSRS-1釋放區段處處理之後,該受質在SDS-PAGE凝膠中產生兩個可偵測之片段,其中較小片段含有aEpCAM-aCD3(具有結合結構域的活化之第一部分形式)且另一片段含有釋放之XTEN填充部分,相較於完整形式,其在SDS-PAGE上以略微較低之表觀分子量遷移。對於亦消化釋放之XTEN之嗜中性球彈性蛋白酶,在凝膠中觀察到活化形式以及其他較小片段;後者係沿該序列在各個位置處裂解XTEN得到。結果證實,所有測試蛋白酶裂解預定構建體,且釋放結合結構域。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65-2346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66-2347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67-2348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68-2349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69-2350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70-2351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71-235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72-2353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73-2354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74-2355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75-2356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76-2357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77-2358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78-2359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79-2360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80-2361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81-236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82-2363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83-2364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84-2365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85-2366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86-2367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87-2368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87-2369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88-2370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89-2371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90-237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91-2373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92-2374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93-2375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94-2376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95-2377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95-2378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96-2379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97-2380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98-2381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399-2382
Figure 105127596-A0202-12-0400-2383
<110> 美商亞穆尼克斯製藥公司
<120> 嵌合多肽組合體以及其製備及使用方法
<140> TW105127596
<141> 2016-08-26
<150> 62/379,673
<151> 2016-08-25
<150> 62/363,046
<151> 2016-07-15
<150> 62/338,285
<151> 2016-05-18
<150> 62/278,755
<151> 2016-01-14
<150> 62/263,319
<151> 2015-12-04
<150> 62/211,532
<151> 2015-08-28
<160> 534
<170> PatentIn 3.5版
<210> 1
<211> 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0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3-1
<210> 2
<211> 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4-2
<210> 3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4-3
<210> 4
<211> 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4-4
<210> 5
<211> 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4-5
<210> 6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5-6
<210> 7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5-7
<210> 8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5-8
<210> 9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5-9
<210> 10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1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6-10
<210> 11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1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6-11
<210> 12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1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6-12
<210> 13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1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6-13
<210> 14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1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7-14
<210> 15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1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7-15
<210> 16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1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7-16
<210> 17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1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7-17
<210> 18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1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8-18
<210> 19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1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8-19
<210> 20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8-20
<210> 21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8-21
<210> 22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9-22
<210> 23
<211> 1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09-2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0-24
<210> 24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0-2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1-26
<210> 25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1-27
<210> 26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2-28
<210> 27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2-2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3-30
<210> 28
<211> 12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3-3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4-32
<210> 29
<211> 12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4-3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5-34
<210> 30
<211> 12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5-35
<210> 31
<211> 12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6-36
<210> 32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6-3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7-38
<210> 33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7-39
<210> 34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8-40
<210> 35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8-4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9-42
<210> 36
<211> 10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19-43
<210> 37
<211> 10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0-44
<210> 38
<211> 10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0-4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1-46
<210> 39
<211> 10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1-4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2-48
<210> 40
<211> 10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2-49
<210> 41
<211> 10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2-5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3-51
<210> 42
<211> 12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3-5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4-53
<210> 43
<211> 1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4-54
<210> 44
<211> 12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5-55
<210> 45
<211> 1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5-5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6-57
<210> 46
<211> 1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6-5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7-59
<210> 47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7-6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8-61
<210> 48
<211> 1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8-62
<210> 49
<211> 1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9-63
<210> 50
<211> 12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29-6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0-65
<210> 51
<211> 1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0-6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1-67
<210> 52
<211> 1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1-68
<210> 53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2-69
<210> 54
<211> 1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2-7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3-71
<210> 55
<211> 1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3-7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4-73
<210> 56
<211> 1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4-74
<210> 57
<211> 11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5-75
<210> 58
<211> 1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5-7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6-77
<210> 59
<211> 1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6-7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7-79
<210> 60
<211> 1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6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7-80
<210> 61
<211> 1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6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8-81
<210> 62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6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8-8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9-83
<210> 63
<211> 1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6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39-8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0-85
<210> 64
<211> 1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6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0-8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1-87
<210> 65
<211> 1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6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1-88
<210> 66
<211> 1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6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2-89
<210> 67
<211> 1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6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2-9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3-91
<210> 68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6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3-9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4-93
<210> 69
<211> 12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6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4-94
<210> 70
<211> 1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7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5-95
<210> 71
<211> 12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7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5-9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6-97
<210> 72
<211> 12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7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6-9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7-99
<210> 73
<211> 12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7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7-100
<210> 74
<211> 1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7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8-101
<210> 75
<211> 1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7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8-10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9-103
<210> 76
<211> 11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7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49-10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0-105
<210> 77
<211> 1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7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0-106
<210> 78
<211> 1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7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1-107
<210> 79
<211> 1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7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1-10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2-109
<210> 80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8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2-11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3-111
<210> 81
<211> 1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8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3-112
<210> 82
<211> 1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8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4-113
<210> 83
<211> 10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8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4-11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5-115
<210> 84
<211> 1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8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5-11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6-117
<210> 85
<211> 1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8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6-118
<210> 86
<211> 1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8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7-119
<210> 87
<211> 1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8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7-12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8-121
<210> 88
<211> 12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8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8-12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9-123
<210> 89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8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59-12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0-125
<210> 90
<211> 12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9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0-126
<210> 91
<211> 12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9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1-127
<210> 92
<211> 1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9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1-12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2-129
<210> 93
<211> 1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9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2-13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3-131
<210> 94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9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3-132
<210> 95
<211> 12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9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4-133
<210> 96
<211> 12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9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4-13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5-135
<210> 97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9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5-13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6-137
<210> 98
<211> 1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9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6-138
<210> 99
<211> 1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9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7-139
<210> 100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0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7-14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8-141
<210> 101
<211> 1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0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8-14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9-143
<210> 102
<211> 12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0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69-144
<210> 103
<211> 12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0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0-145
<210> 104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0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0-14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1-147
<210> 105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0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1-14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2-149
<210> 106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0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2-15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3-151
<210> 107
<211> 1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0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3-152
<210> 108
<211> 1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0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4-153
<210> 109
<211> 12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0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4-15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5-155
<210> 110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1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5-15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6-157
<210> 111
<211> 12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1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6-158
<210> 112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1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7-159
<210> 113
<211> 1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1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7-16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8-161
<210> 114
<211> 1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1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8-16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9-163
<210> 115
<211> 13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1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79-16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0-165
<210> 116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1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0-166
<210> 117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1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1-167
<210> 118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1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1-16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2-169
<210> 119
<211> 1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1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2-17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3-171
<210> 120
<211> 1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2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3-172
<210> 121
<211> 1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2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4-173
<210> 122
<211> 12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2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4-17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5-175
<210> 123
<211> 1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2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5-17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6-177
<210> 124
<211> 1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2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6-178
<210> 125
<211> 12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2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7-179
<210> 126
<211> 1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2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7-18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8-181
<210> 127
<211> 1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2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8-18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9-183
<210> 128
<211> 1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2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89-184
<210> 129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2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0-185
<210> 130
<211> 1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3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0-18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1-187
<210> 131
<211> 1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3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1-18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2-189
<210> 132
<211> 1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3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2-19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3-191
<210> 133
<211> 1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220>
<221> MOD_RES
<222> (68)..(68)
<223> 任何胺基酸
<400> 13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3-192
<210> 134
<211> 1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3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4-193
<210> 135
<211> 1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220>
<221> MOD_RES
<222> (97)..(97)
<223> 任何胺基酸
<400> 13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4-19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5-195
<210> 136
<211> 1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3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5-19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6-197
<210> 137
<211> 12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3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6-19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7-199
<210> 138
<211> 1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3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7-200
<210> 139
<211> 1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3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8-201
<210> 140
<211> 1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4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8-20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9-203
<210> 141
<211> 10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4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499-20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0-205
<210> 142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4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0-206
<210> 143
<211> 10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4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0-20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1-208
<210> 144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4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1-20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2-210
<210> 145
<211> 10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4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2-211
<210> 146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4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3-212
<210> 147
<211> 1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4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3-21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4-214
<210> 148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4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4-215
<210> 149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4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5-216
<210> 150
<211> 10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5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5-21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6-218
<210> 151
<211> 1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5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6-21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7-220
<210> 152
<211> 10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5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7-221
<210> 153
<211> 10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5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7-22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8-223
<210> 154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5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8-22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9-225
<210> 155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5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09-226
<210> 156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5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0-227
<210> 157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5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0-22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1-229
<210> 158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5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1-230
<210> 159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5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2-231
<210> 160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6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2-23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3-233
<210> 161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6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3-234
<210> 162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6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4-235
<210> 163
<211> 10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6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4-23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5-237
<210> 164
<211> 11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6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5-23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6-239
<210> 165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6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6-240
<210> 166
<211> 10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6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6-24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7-242
<210> 167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6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7-24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8-244
<210> 168
<211> 11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6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8-245
<210> 169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6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9-246
<210> 170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7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19-24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0-248
<210> 171
<211> 10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7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0-249
<210> 172
<211> 11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7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1-250
<210> 173
<211> 1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7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1-25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2-252
<210> 174
<211> 1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7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2-25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3-254
<210> 175
<211> 1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7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3-255
<210> 176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7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4-256
<210> 177
<211> 1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7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4-25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5-258
<210> 178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7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5-259
<210> 179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7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6-260
<210> 180
<211> 10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8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6-26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7-262
<210> 181
<211> 1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8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7-263
<210> 182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8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8-264
<210> 183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8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8-26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9-266
<210> 184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8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29-26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0-268
<210> 185
<211> 1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8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0-269
<210> 186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8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0-27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1-271
<210> 187
<211> 10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8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1-27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2-273
<210> 188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8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2-275
<210> 189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8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3-276
<210> 190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9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3-27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4-278
<210> 191
<211> 11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9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4-279
<210> 192
<211> 10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9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5-280
<210> 193
<211> 1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9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5-28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6-282
<210> 194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9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6-28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7-284
<210> 195
<211> 1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9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7-285
<210> 196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9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7-28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8-287
<210> 197
<211> 10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9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8-28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9-289
<210> 198
<211> 1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9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39-290
<210> 199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19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0-291
<210> 200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0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0-29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1-293
<210> 201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0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1-294
<210> 202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0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2-295
<210> 203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0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2-29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3-297
<210> 204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0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3-298
<210> 205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0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4-299
<210> 206
<211> 1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0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4-30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5-301
<210> 207
<211> 1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0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5-302
<210> 208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0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6-303
<210> 209
<211> 10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0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6-30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7-305
<210> 210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1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7-30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8-307
<210> 211
<211> 10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1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8-308
<210> 212
<211> 10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1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8-30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9-310
<210> 213
<211> 10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1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49-31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0-312
<210> 214
<211> 10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1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0-313
<210> 215
<211> 10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1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1-314
<210> 216
<211> 11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1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1-31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2-316
<210> 217
<211> 11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1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2-31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3-318
<210> 218
<211> 10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1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3-319
<210> 219
<211> 10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1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3-32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4-321
<210> 220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2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4-32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5-323
<210> 221
<211> 1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2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5-324
<210> 222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2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6-325
<210> 223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2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6-32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7-327
<210> 224
<211> 1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2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7-328
<210> 225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2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8-329
<210> 226
<211> 10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2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8-33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9-331
<210> 227
<211> 1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2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59-332
<210> 228
<211> 11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2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0-333
<210> 229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2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0-33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1-335
<210> 230
<211> 1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3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1-33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2-337
<210> 231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3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2-338
<210> 232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3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3-339
<210> 233
<211> 10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3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3-34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4-341
<210> 234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3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4-342
<210> 235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3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5-343
<210> 236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23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5-34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6-345
<210> 237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3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6-346
<210> 238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3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6-347
<210> 239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3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7-348
<210> 240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4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7-349
<210> 241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4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7-350
<210> 242
<211> 1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4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7-351
<210> 243
<211> 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4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8-352
<210> 244
<211> 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4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8-353
<210> 245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4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8-354
<210> 246
<211> 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4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8-355
<210> 247
<211> 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4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9-356
<210> 248
<211> 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4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9-357
<210> 249
<211> 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4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9-358
<210> 250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5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69-359
<210> 251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5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0-360
<210> 252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5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0-362
<210> 253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5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0-363
<210> 254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5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0-364
<210> 255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5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1-365
<210> 256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5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1-366
<210> 257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5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1-367
<210> 258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5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1-368
<210> 259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5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2-369
<210> 260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6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2-370
<210> 261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6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2-371
<210> 262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6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2-372
<210> 263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6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3-373
<210> 264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6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3-374
<210> 265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6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3-375
<210> 266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6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3-376
<210> 267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6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4-377
<210> 268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6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4-378
<210> 269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6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4-379
<210> 270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7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4-380
<210> 271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7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5-381
<210> 272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7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5-382
<210> 273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7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5-383
<210> 274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7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5-384
<210> 275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7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6-385
<210> 276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7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6-386
<210> 277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7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6-387
<210> 278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7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6-38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7-389
<210> 279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7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7-390
<210> 280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8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7-391
<210> 281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8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7-392
<210> 282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8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8-393
<210> 283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8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8-394
<210> 284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8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8-395
<210> 285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8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8-396
<210> 286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8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9-397
<210> 287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8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9-398
<210> 288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8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9-399
<210> 289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8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79-400
<210> 290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9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0-401
<210> 291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9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0-402
<210> 292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9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0-403
<210> 293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9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0-404
<210> 294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9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1-405
<210> 295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9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1-406
<210> 296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9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1-407
<210> 297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9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1-408
<210> 298
<211> 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9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2-409
<210> 299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29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2-410
<210> 300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0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2-411
<210> 301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0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2-412
<210> 302
<211> 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0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3-413
<210> 303
<211> 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4)..(4)
<223> 高苯丙胺酸
<220>
<221> MOD_RES
<222> (5)..(5)
<223> 鳥胺酸
<400> 30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3-414
<210> 304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3)..(3)
<223> 瓜胺酸
<220>
<221> MOD_RES
<222> (5)..(5)
<223> 高苯丙胺酸
<400> 30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4-415
<210> 305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0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4-416
<210> 306
<211> 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5)..(5)
<223> 美法侖
<400> 30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4-417
<210> 307
<211> 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5)..(5)
<223> 胺基辛二酸
<400> 30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4-41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5-419
<210> 308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0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5-420
<210> 309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0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5-421
<210> 310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1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5-422
<210> 311
<211> 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1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6-423
<210> 312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1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6-424
<210> 313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1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6-425
<210> 314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1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6-426
<210> 315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1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7-427
<210> 316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1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7-428
<210> 317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1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7-429
<210> 318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1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7-430
<210> 319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1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8-431
<210> 320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2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8-432
<210> 321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2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8-433
<210> 322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2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8-434
<210> 323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2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9-435
<210> 324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2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9-436
<210> 325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2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9-437
<210> 326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2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89-438
<210> 327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2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0-439
<210> 328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2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0-440
<210> 329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2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0-441
<210> 330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3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0-442
<210> 331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3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1-443
<210> 332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3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1-444
<210> 333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3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1-445
<210> 334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3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1-446
<210> 335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3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2-447
<210> 336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3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2-448
<210> 337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3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2-449
<210> 338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5)..(5)
<223> D-苯丙胺酸
<400> 33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2-45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3-451
<210> 339
<211> 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3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3-452
<210> 340
<211> 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2)
<223> β-環己基丙胺酸
<220>
<221> MOD_RES
<222> (4)..(4)
<223> S-甲基半胱胺酸
<400> 34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3-453
<210> 341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2)
<223> β-環己基丙胺酸
<220>
<221> MOD_RES
<222> (4)..(4)
<223> 胺基辛二酸
<220>
<221> MOD_RES
<222> (7)..(7)
<223> D-苯丙胺酸
<400> 34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4-454
<210> 342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4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4-455
<210> 343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4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4-456
<210> 344
<211> 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4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5-457
<210> 345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4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5-458
<210> 346
<211> 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4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5-459
<210> 347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4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5-460
<210> 348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4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6-461
<210> 349
<211> 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1)..(1)
<223> β-Ala
<400> 34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6-462
<210> 350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5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6-463
<210> 351
<211> 1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5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6-464
<210> 352
<211> 1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5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7-465
<210> 353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5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7-466
<210> 354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5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7-467
<210> 355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5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7-468
<210> 356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5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8-469
<210> 357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5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8-470
<210> 358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5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8-471
<210> 359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2)
<223> Pro或Ala
<220>
<221> MOD_RES
<222> (3)..(3)
<223> 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OD_RES
<222> (6)..(6)
<223> 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OD_RES
<222> (8)..(8)
<223> 任何胺基酸
<400> 35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9-472
<210> 360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3)..(3)
<223> 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OD_RES
<222> (6)..(6)
<223> 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OD_RES
<222> (7)..(7)
<223> Gly或Ala
<220>
<221> MOD_RES
<222> (8)..(8)
<223> 任何胺基酸
<400> 36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599-473
<210> 361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7)..(7)
<223> Gly或Ser
<400> 36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0-474
<210> 362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3)..(3)
<223> Lys、Glu、Ala或Asp
<220>
<221> MOD_RES
<222> (6)..(6)
<223> 任何胺基酸
<220>
<221> MOD_RES
<222> (7)..(7)
<223> Glu、Lys或Ser
<400> 36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0-475
<210> 363
<211> 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36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1-476
<210> 364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4)..(4)
<223> Ser、Arg、Lys或Ala
<220>
<221> MOD_RES
<222> (5)..(5)
<223> Ala、Gly、Ser、Val或Arg
<400> 36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1-477
<210> 365
<211> 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3)..(3)
<223> Phe或Tyr
<400> 36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1-478
<210> 366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2)
<223> Arg、Ala或Leu
<220>
<221> MOD_RES
<222> (3)..(3)
<223> Ala、Leu或Tyr
<220>
<221> MOD_RES
<222> (5)..(5)
<223> Ala或Val
<400> 36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2-479
<210> 367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2)
<223> Arg或Gln
<220>
<221> MOD_RES
<222> (3)..(3)
<223> Tyr或Leu
<400> 36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2-480
<210> 368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5)..(5)
<223> Ala或Val
<400> 36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3-481
<210> 369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2)..(2)
<223> Gln或Arg
<220>
<221> MOD_RES
<222> (5)..(5)
<223> Ala、Val或Tyr
<400> 36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3-482
<210> 370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7)..(7)
<223> Pro、Ser、Thr、Arg或Ala
<220>
<221> MOD_RES
<222> (8)..(8)
<223> 任何疏水性L-胺基酸
<220>
<221> MOD_RES
<222> (9)..(9)
<223> Ser或Thr
<400> 37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4-483
<210> 371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6)..(6)
<223> Ile或Leu
<400> 37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4-484
<210> 372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5)..(5)
<223> Pro或任何疏水性L-胺基酸
<400> 37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5-485
<210> 373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220>
<221> MOD_RES
<222> (4)..(4)
<223> Ala或Ser
<220>
<221> MOD_RES
<222> (6)..(6)
<223> Leu、Phe、Tyr或Gln
<220>
<221> MOD_RES
<222> (7)..(7)
<223> Lys、Arg、Thr或Ile
<220>
<221> MOD_RES
<222> (8)..(8)
<223> Gly、Ala或Ser
<400> 37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5-486
<210> 374
<211> 1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7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5-48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6-488
<210> 375
<211> 1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7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6-48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7-490
<210> 376
<211> 1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7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7-49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8-492
<210> 377
<211> 1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7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8-49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9-494
<210> 378
<211> 1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7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09-495
<210> 379
<211> 1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7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10-496
<210> 380
<211> 1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8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10-49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11-498
<210> 381
<211> 28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8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11-49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12-50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13-501
<210> 382
<211> 28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8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13-50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14-503
<210> 383
<211> 57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8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14-50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15-50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16-50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17-507
<210> 384
<211> 62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8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17-50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18-50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19-51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20-511
<210> 385
<211> 86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8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20-51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21-51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22-51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23-51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24-516
<210> 386
<211> 86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8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24-51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25-51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26-51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27-52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28-521
<210> 387
<211> 86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8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28-52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29-52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30-52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31-52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32-526
<210> 388
<211> 115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8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33-52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34-52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35-52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36-53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37-53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38-532
<210> 389
<211> 1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8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38-53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39-534
<210> 390
<211> 1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9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39-53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40-536
<210> 391
<211> 18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9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40-53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41-538
<210> 392
<211> 2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9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41-53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42-540
<210> 393
<211> 25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9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42-54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43-542
<210> 394
<211> 28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9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43-54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44-54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45-545
<210> 395
<211> 32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9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45-54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46-547
<210> 396
<211> 36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9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47-54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48-549
<210> 397
<211> 36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9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48-55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49-55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50-552
<210> 398
<211> 43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9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50-55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51-55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52-556
<210> 399
<211> 46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39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52-55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53-55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54-55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55-560
<210> 400
<211> 50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0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55-56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56-56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57-563
<210> 401
<211> 54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0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57-56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58-56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59-56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60-567
<210> 402
<211> 57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0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60-56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61-56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62-57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63-571
<210> 403
<211> 6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0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63-57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64-57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65-57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66-575
<210> 404
<211> 64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0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66-57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67-57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68-57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69-579
<210> 405
<211> 68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0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69-58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70-58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71-58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72-583
<210> 406
<211> 72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0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72-58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73-58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74-58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75-587
<210> 407
<211> 75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0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76-58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77-58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78-59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79-591
<210> 408
<211> 79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0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79-59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80-59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81-59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82-59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83-596
<210> 409
<211> 8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0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83-59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84-59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85-59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86-60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87-601
<210> 410
<211> 86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1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87-60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88-60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89-60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90-60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91-606
<210> 411
<211> 1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1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91-60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92-608
<210> 412
<211> 28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1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92-60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93-610
<210> 413
<211> 43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1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94-61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95-61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96-613
<210> 414
<211> 57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1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96-61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97-61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98-616
<210> 415
<211> 86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1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699-61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00-61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01-61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02-620
<210> 416
<211> 7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1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03-62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04-62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05-62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06-624
<210> 417
<211> 86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1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06-62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07-62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08-62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09-62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0-629
<210> 418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1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0-630
<210> 419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1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1-631
<210> 420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2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1-632
<210> 421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2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1-633
<210> 422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2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1-634
<210> 423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2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2-635
<210> 424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2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2-636
<210> 425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2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2-637
<210> 426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2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2-638
<210> 427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2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3-639
<210> 428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2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3-640
<210> 429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2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3-641
<210> 430
<211> 115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3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3-64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4-64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5-64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6-64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7-64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8-64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9-648
<210> 431
<211> 115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3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19-64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20-65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21-65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22-65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23-65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24-654
<210> 432
<211> 115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3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24-65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25-65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26-65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27-65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28-65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29-66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30-661
<210> 433
<211> 115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3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30-66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31-66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32-66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33-66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34-66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35-667
<210> 434
<211> 116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3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35-66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36-66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37-67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38-67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39-67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40-67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41-674
<210> 435
<211> 116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3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41-67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42-67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43-67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44-67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45-67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46-680
<210> 436
<211> 116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3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46-68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47-68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48-68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49-68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50-112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51-68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52-686
<210> 437
<211> 116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3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52-68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53-68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54-68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55-69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56-69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57-692
<210> 438
<211> 115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3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58-69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59-69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60-69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61-69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62-69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63-698
<210> 439
<211> 115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3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63-69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64-70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65-70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66-70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67-70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68-704
<210> 440
<211> 115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4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69-70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70-70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71-70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72-70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73-71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74-711
<210> 441
<211> 115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4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74-71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75-71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76-71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77-71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78-71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79-717
<210> 442
<211> 116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4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80-71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81-71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82-72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83-72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84-72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85-723
<210> 443
<211> 116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4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85-72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86-72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87-72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88-72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89-72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90-729
<210> 444
<211> 116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4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91-73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92-73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93-73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94-73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95-73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96-735
<210> 445
<211> 116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4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96-73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97-73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98-73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799-73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00-74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01-74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02-742
<210> 446
<211> 347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44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02-74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03-74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04-745
<210> 447
<211> 347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44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04-74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05-74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06-748
<210> 448
<211> 347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44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06-74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07-75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08-751
<210> 449
<211> 347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44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09-75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10-75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11-754
<210> 450
<211> 348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45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11-75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12-75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13-757
<210> 451
<211> 348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45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13-75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14-75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15-760
<210> 452
<211> 348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45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16-76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17-76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18-763
<210> 453
<211> 348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45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18-76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19-76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20-766
<210> 454
<211> 346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45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20-76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21-76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22-769
<210> 455
<211> 346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45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23-77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24-77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25-772
<210> 456
<211> 346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45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25-77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26-77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27-775
<210> 457
<211> 346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45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27-77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28-77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29-778
<210> 458
<211> 348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45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30-77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31-78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32-781
<210> 459
<211> 348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45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32-78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33-78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34-784
<210> 460
<211> 348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46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34-78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35-78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36-787
<210> 461
<211> 348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46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37-78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38-78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39-790
<210> 462
<211> 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6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39-791
<210> 463
<211> 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6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39-792
<210> 464
<211> 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6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0-793
<210> 465
<211> 2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6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0-794
<210> 466
<211> 3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6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0-795
<210> 467
<211> 3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6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1-796
<210> 468
<211> 3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6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1-797
<210> 469
<211> 3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6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1-798
<210> 470
<211> 3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7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2-799
<210> 471
<211> 3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7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2-800
<210> 472
<211> 3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7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2-801
<210> 473
<211> 3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7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3-802
<210> 474
<211> 3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7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3-803
<210> 475
<211> 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7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3-804
<210> 476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7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3-805
<210> 477
<211> 425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47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4-80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5-80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6-808
<210> 478
<211> 432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47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6-80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7-81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8-81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9-812
<210> 479
<211> 14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7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49-81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50-81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51-81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52-81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53-81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54-81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55-81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56-820
<210> 480
<211> 144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8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56-82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57-82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58-82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59-82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60-82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61-82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62-82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63-829
<210> 481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8xHis標籤
<400> 48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63-830
<210> 482
<211> 3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8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63-831
<210> 483
<211> 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6xHis標籤
<400> 48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64-832
<210> 484
<211> 2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肽
<400> 48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64-833
<210> 485
<211> 139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8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64-83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65-83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66-83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67-83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68-83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69-84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70-84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71-843
<210> 486
<211> 139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8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71-84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72-84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73-84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74-84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75-84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76-84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77-850
<210> 487
<211> 138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8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77-85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78-85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79-85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80-85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81-85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82-85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83-85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84-858
<210> 488
<211> 138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8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84-85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85-86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86-86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87-86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88-86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89-86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90-866
<210> 489
<211> 137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8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91-86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92-86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93-86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94-87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95-87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96-87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97-873
<210> 490
<211> 14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9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97-87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98-87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899-87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00-87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01-87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02-87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03-88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04-881
<210> 491
<211> 14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9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04-88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05-88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06-88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07-88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08-88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09-88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10-88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11-889
<210> 492
<211> 142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9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11-89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12-89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13-89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14-89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15-89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16-89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17-896
<210> 493
<211> 139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9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18-89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19-89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20-89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21-90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22-90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23-90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24-903
<210> 494
<211> 139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9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24-90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25-90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26-90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27-90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28-90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29-90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30-91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31-911
<210> 495
<211> 139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9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31-91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32-91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33-91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34-91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35-91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36-91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37-918
<210> 496
<211> 139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9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38-91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39-92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40-92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41-92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42-92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43-92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44-925
<210> 497
<211> 139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9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44-92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45-92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46-92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47-92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48-93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49-93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50-93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51-933
<210> 498
<211> 142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9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51-93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52-93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53-93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54-93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55-93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56-93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57-940
<210> 499
<211> 139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49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58-94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59-94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60-94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61-94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62-94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63-94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64-947
<210> 500
<211> 142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0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64-94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65-94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66-95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67-95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68-95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69-95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70-95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71-955
<210> 501
<211> 140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0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71-95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72-95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73-95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74-95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75-96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76-96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77-96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78-963
<210> 502
<211> 14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0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78-96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79-96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80-96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81-96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82-96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83-97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84-971
<210> 503
<211> 139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0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85-97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86-97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87-97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88-97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89-97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90-97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91-978
<210> 504
<211> 14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0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91-97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92-98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93-98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94-98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95-98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96-98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97-98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98-986
<210> 505
<211> 139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0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98-98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0999-98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00-98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01-99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02-99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03-99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04-993
<210> 506
<211> 142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0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05-99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06-99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07-99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08-99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09-99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10-99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11-1000
<210> 507
<211> 140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0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12-100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13-100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14-100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15-100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16-100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17-100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18-1007
<210> 508
<211> 14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0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18-100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19-100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20-101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21-101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22-101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23-101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24-101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25-1017
<210> 509
<211> 139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0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25-101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26-101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27-102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28-102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29-102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30-102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31-1024
<210> 510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1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32-102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33-102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34-1027
<210> 511
<211> 52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1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34-102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35-102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36-103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37-1031
<210> 512
<211> 5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1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37-103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38-103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39-1034
<210> 513
<211> 5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1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39-103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40-103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41-103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42-1038
<210> 514
<211> 54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1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42-103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43-104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44-1041
<210> 515
<211> 54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1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45-104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46-104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47-1044
<210> 516
<211> 53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1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47-104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48-104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49-104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50-1048
<210> 517
<211> 5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1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50-104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51-105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52-1051
<210> 518
<211> 52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1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52-105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53-105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54-105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55-1055
<210> 519
<211> 52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1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55-105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56-105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57-1058
<210> 520
<211> 52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2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58-105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59-106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60-1061
<210> 521
<211> 52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2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60-106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61-106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62-106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63-1065
<210> 522
<211> 5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2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63-106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64-106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65-1068
<210> 523
<211> 54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2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65-106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66-107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67-107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68-1072
<210> 524
<211> 53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2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68-107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69-107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70-107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71-1076
<210> 525
<211> 54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2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71-107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72-107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73-1079
<210> 526
<211> 54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2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74-108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75-108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76-1082
<210> 527
<211> 54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2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76-108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77-108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78-108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79-1086
<210> 528
<211> 54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2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79-108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80-108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81-1089
<210> 529
<211> 54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2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82-109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83-109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84-1092
<210> 530
<211> 53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3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84-109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85-109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86-109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87-1096
<210> 531
<211> 426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53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87-109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88-109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89-1099
<210> 532
<211> 426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聚核苷酸
<400> 53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90-110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91-1101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92-1102
<210> 533
<211> 142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3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92-110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93-110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94-110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95-110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96-110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97-110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98-1110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99-1111
<210> 534
<211> 142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工序列之說明:合成 多肽
<400> 53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099-1112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100-1113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101-1114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102-1115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103-111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104-1118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105-1119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106-1120

Claims (12)

  1. 一種嵌合多肽組合體,其包含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及第五部分,其中:a.該第一部分為多肽,其包含:i.對靶細胞特異性標記物具有結合特異性之第一結合結構域及ii.對效應細胞抗原具有結合特異性之第二結合結構域;b.該第二部分包含能夠由一或多種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之肽基釋放區段(RS);及c.該第三部分包含填充部分(bulking moiety),其中該填充部分為延伸重組多肽(XTEN),其特徵在於該延伸重組多肽與選自由SEQ ID NO:374至417所示之序列所組成之群具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之序列;其中該第三部分之填充部分能夠在該第二部分上該哺乳動物蛋白酶的作用下自該第一部分釋放;d.該第四部分包含能夠被一或多種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之肽基RS;及e.該第五部分包含填充部分,其中該第五部分之填充部分為延伸重組多肽,其特徵在於該延伸重組多肽與選自由SEQ ID NO:374至417所示之序列所組成之群具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之序列;其中該嵌合多肽組合體具有,從N-末端到C-末端,(第五部分)-(第 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的組態。
  2. 如請求項1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該第一結合結構域及該第二結合結構域各自為scFv。
  3. 如請求項1或2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該第一結合結構域包含衍生自能夠結合該靶細胞特異性標記物的單株抗體之VH及VL區,其中該靶細胞特異性標記物係選自由以下所組成之群:α 4整合素、Ang2、B7-H3、B7-H6、CEACAM5、cMET、CTLA4、FOLR1、EpCAM、CCR5、CD19、HER2、HER2 neu、HER3、HER4、HER1(EGFR)、PD-L1、PSMA、CEA、MUC1(黏蛋白)、MUC-2、MUC3、MUC4、MUC5AC、MUC5B、MUC7、MUC16、βhCG、路易斯-Y(Lewis-Y)、CD20、CD33、CD38、CD30、CD56(NCAM)、CD133、神經節苷脂GD3、9-O-乙醯基-GD3、GM2、Globo H、海藻糖基GM1、GD2、碳酸酐酶IX、CD44v6、音猬因子(Shh)、Wue-1、漿細胞抗原1、黑素瘤硫酸軟骨素蛋白聚醣(MCSP)、CCR8、6-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STEAP)、間皮素、A33抗原、前列腺幹細胞抗原(PSCA)、Ly-6、橋粒芯蛋白4、胎兒乙醯膽鹼受體(fnAChR)、CD25、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II型苗勒抑制物質受體(MISIIR)、唾液酸化Tn抗原(sTN)、纖維母細胞活化抗原(FAP)、內涎蛋白(CD248)、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變異體III(EGFRvIII)、腫瘤相關抗原L6(TAL6)、SAS、CD63、TAG72、湯姆森-弗雷德里希抗原(TF抗原)、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受體(IGF-IR)、Cora抗原、CD7、CD22、CD70、CD79a、CD79b、G250、MT-MMP、F19抗原、CA19- 9、CA-125、甲胎蛋白(AFP)、VEGFR1、VEGFR2、DLK1、SP17、ROR1及EphA2。
  4. 如請求項1或2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該第一結合結構域及該第二結合結構域係由選自SEQ ID NO:462至476、GGS及GSP中所陳述之序列之群的可撓性多肽連接子連接。
  5. 如請求項1或2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該第二部分之RS包含能夠經選自由以下表格中所陳述之蛋白酶組成之群的蛋白酶裂解的胺基酸序列: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109-1126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110-1127
    Figure 105127596-A0305-02-1111-1128
  6. 如請求項1或2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該第二部分之RS包含能夠被MMP-11裂解的胺基酸序列。
  7. 如請求項1或2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該第二部分之RS為至少二種蛋白酶之受質,該蛋白酶選自由MMP-2、MMP-9、uPA及蛋白裂解酶(matriptase)所組成之群。
  8. 如請求項1或2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該第二部分之該RS序列經設計在多個裂解位點被多種哺乳動物蛋白酶裂解。
  9. 如請求項1或2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該第一結合結構域對該靶細胞特異性標記物之結合親和力,在活體外分析中藉由較低Kd常數所量測,與該第二結合結構域對效應細胞抗原之較低結合親和力相比高至少一個數量級。
  10. 如請求項1或2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該第一結合結構域包含具有VL區及VH區之scFv,其中該VL區位於該VH區之N末端。
  11. 如請求項1或2之嵌合多肽組合體,其中該第二結合結構域包含具有VL區及VH區之scFv,其中該VL區位於該VH區之N末端。
  12. 一種包含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嵌合多肽組合體之醫藥組成物之 用途,其係用於製備治療疾病的藥物,其中該疾病視情況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癌瘤、霍奇金氏淋巴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B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胚細胞瘤、乳癌、結腸癌、前列腺癌、頭頸癌、任何形式之皮膚癌、黑素瘤、生殖泌尿道癌、卵巢癌、伴發惡性腹水之卵巢癌、腹膜轉移癌、子宮漿液性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伴發惡性腹水之上皮細胞腹膜內惡性疾病、子宮癌、腹膜間皮瘤、腎癌、肺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胃癌、食道癌、胃癌、小腸癌、肝癌、肝癌瘤、肝母細胞瘤、脂肪肉瘤、胰臟癌、膽囊癌、膽管癌、唾液腺癌、甲狀腺癌、上皮癌、腺癌、任何起源之肉瘤、原發性血液惡性疾病,包括急性或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或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贅生性病症或骨髓增生異常病症、重症肌無力、巴塞多氏病、橋本氏甲狀腺炎或古德帕斯徹症候群。
TW105127596A 2015-08-28 2016-08-26 嵌合多肽組合體以及其製備及使用方法 TWI7442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11532P 2015-08-28 2015-08-28
US62/211,532 2015-08-28
US201562263319P 2015-12-04 2015-12-04
US62/263,319 2015-12-04
US201662278755P 2016-01-14 2016-01-14
US62/278,755 2016-01-14
US201662338285P 2016-05-18 2016-05-18
US62/338,285 2016-05-18
US201662363046P 2016-07-15 2016-07-15
US62/363,046 2016-07-15
US201662379673P 2016-08-25 2016-08-25
US62/379,673 2016-08-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2986A TW201722986A (zh) 2017-07-01
TWI744247B true TWI744247B (zh) 2021-11-01

Family

ID=5818814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6771A TWI835006B (zh) 2015-08-28 2016-08-26 嵌合多肽組合體以及其製備及使用方法
TW105127596A TWI744247B (zh) 2015-08-28 2016-08-26 嵌合多肽組合體以及其製備及使用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6771A TWI835006B (zh) 2015-08-28 2016-08-26 嵌合多肽組合體以及其製備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4) US11713358B2 (zh)
EP (2) EP4129327A1 (zh)
JP (3) JP6913670B2 (zh)
KR (1) KR20180038560A (zh)
CN (1) CN108135968A (zh)
AU (2) AU2016315656A1 (zh)
CA (1) CA2992306A1 (zh)
CL (1) CL2018000543A1 (zh)
EA (1) EA038329B1 (zh)
HK (1) HK1257218A1 (zh)
IL (2) IL256785B2 (zh)
MX (1) MX2018002226A (zh)
PE (1) PE20181275A1 (zh)
TW (2) TWI835006B (zh)
WO (1) WO2017040344A2 (zh)
ZA (2) ZA2018005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8629A (zh) 2014-02-07 2021-09-14 麦克马斯特大学 三功能t细胞抗原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TWI835006B (zh) 2015-08-28 2024-03-11 美商亞穆尼克斯製藥公司 嵌合多肽組合體以及其製備及使用方法
JP7239987B2 (ja) * 2016-06-06 2023-03-15 アスクリピウム タイワン シーオー., エルティーディー. 薬物送達のための抗体融合タンパク質
CN111201242A (zh) * 2017-06-22 2020-05-26 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 不对称异二聚fc-scfv融合抗globo h及抗cd3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在癌症治疗上的用途
JP7227630B2 (ja) 2017-10-12 2023-02-22 マックマスター ユニバーシティー Y182t突然変異を有するt細胞-抗原カプラおよびその方法ならびに使用
EP3728326A4 (en) * 2017-12-21 2021-12-15 Amunix Pharmaceuticals, Inc. RELEASE SEGMENTS AND LIAISON COMPOSITIONS INCLUDING THEM
US20210238286A1 (en) * 2018-06-07 2021-08-05 Cullinan Management, Inc. Multi-specific binding protei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11110123B2 (en) 2018-07-17 2021-09-07 Triumvira Immunologics Usa, Inc. T cell-antigen coupler with various construct optimizations
US10640562B2 (en) * 2018-07-17 2020-05-05 Mcmaster University T cell-antigen coupler with various construct optimizations
JP7412409B2 (ja) 2018-07-31 2024-01-12 アムジェン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マスクされた抗体の医薬製剤
AU2019410073B2 (en) 2018-12-21 2024-08-01 F. Hoffmann-La Roche Ag Tumor-targeted agonistic CD28 antigen binding molecules
JP2022537824A (ja) * 2019-06-26 2022-08-30 アムニクス ファーマシューティカル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Cd3抗原結合断片およびそれを含む組成物
WO2020264208A1 (en) * 2019-06-26 2020-12-30 Amunix Pharmaceuticals, Inc. Egfr antigen binding fragments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same
US20210040174A1 (en) * 2019-08-08 2021-02-11 Navrogen, Inc. Composition and Use of Humoral Immune Suppressor Antagonists for the Treatment of Humoral Immune Suppressed Diseases
EP3819312A1 (en) * 2019-11-10 2021-05-12 Amgen, Inc Dosing regimen for anti-dll3 agents
CN115260313B (zh) 2019-12-31 2023-07-18 北京质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Glp-1和gdf15的融合蛋白以及其缀合物
CN113728013B (zh) 2020-01-11 2022-06-14 北京质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Glp-1和fgf21的融合蛋白的缀合物
WO2021225954A1 (en) * 2020-05-04 2021-11-1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hibiting anti-enpp1 antibodies
MX2022016389A (es) * 2020-06-25 2023-04-11 Amunix Pharmaceuticals Inc Conjugados de citocina.
MX2023001788A (es) 2020-08-11 2023-04-26 Janux Therapeutics Inc Composiciones y metodos de enlazadores escindibles.
CN115925994B (zh) 2020-09-30 2023-09-22 北京质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多肽缀合物和使用方法
US20240009239A1 (en) * 2020-11-04 2024-01-11 Fred Hutchinson Cancer Center Therapeutic targeting of mesothelin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
WO2022104236A2 (en) * 2020-11-16 2022-05-19 Ab Therapeutics, Inc. Multispecific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EP4251652A1 (en) * 2020-11-27 2023-10-04 Sunshine Lake Pharma Co., Ltd. Cldn18.2 antibody and use thereof
KR20230135575A (ko) 2020-12-09 2023-09-25 재눅스 테라퓨틱스 인크. Psma 및 이펙터 세포 항원을 표적화하는 종양 활성화항체와 관련된 조성물 및 방법
WO2022179562A1 (en) * 2021-02-24 2022-09-01 Hangzhou Qihan Biotechnology Co., Ltd.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s in immune cells
WO2022178751A1 (en) * 2021-02-25 2022-09-01 Shanghai Allygen Biologics Co., Ltd. Targeting conjugates comprising effector molecules and uses thereof
WO2022256449A1 (en) 2021-06-01 2022-12-08 Triumvira Immunologics Usa, Inc. Claudin 18.2 t cell-antigen couplers and uses thereof
UY39798A (es) * 2021-06-04 2022-12-30 Amgen Inc Anticuerpos anti-ccr8 y usos de los mismos
US11453723B1 (en) 2021-06-25 2022-09-27 Mcmaster University BCMA T cell-antigen couplers and uses thereof
CN113481169B (zh) * 2021-08-11 2023-06-16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一种细胞激活依赖性分泌系统及应用
AU2023226005A1 (en) 2022-02-23 2024-08-29 Bright Peak Therapeutics Ag Activatable il-18 polypeptides
WO2024130032A1 (en) * 2022-12-14 2024-06-20 Evolveimmune Therapeutics, Inc. Bispecific antibody fusion molecul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WO2024150175A1 (en) 2023-01-11 2024-07-18 Bright Peak Therapeutics Ag Conditionally activated proteins and methods of use
WO2024150174A1 (en) 2023-01-11 2024-07-18 Bright Peak Therapeutics Ag Conditionally activated immunocytokines and methods of us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65389A1 (en) * 2010-04-02 2013-06-27 Amunix Operating Inc. Binding fusion proteins, binding fusion protein-drug conjugates, xten-drug conjugat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WO2014194282A2 (en) * 2013-05-31 2014-12-04 Biogen Idec Ma Inc. Chimeric fvii-xten molecules and uses thereof
WO2015023891A2 (en) * 2013-08-14 2015-02-19 Biogen Idec Ma Inc. Factor viii-xten fusions and uses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U22545A1 (es) 1994-11-18 1999-03-31 Centro Inmunologia Molecular Obtención de un anticuerpo quimérico y humanizado contra el receptor del factor de crecimiento epidérmico para uso diagnóstico y terapéutico
ZA811368B (en) 1980-03-24 1982-04-28 Genentech Inc Bacterial polypedtide expression employing tryptophan promoter-operator
US4398908A (en) 1980-11-28 1983-08-16 Siposs George G Insulin delivery system
US4435173A (en) 1982-03-05 1984-03-06 Delta Medical Industries Variable rate syringe pump for insulin delivery
US4753894A (en) 1984-02-08 1988-06-28 Cetus Corporation Monoclonal anti-human breast cancer antibodies
US4943533A (en) 1984-03-01 1990-07-24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ybrid cell lines that produce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US4933185A (en) 1986-09-24 1990-06-12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ystem for controlled release of b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US4976696A (en) 1987-08-10 1990-12-11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Syringe pump and the like for delivering medication
US5270176A (en) 1987-11-20 1993-12-14 Hoechst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the selective cleavage of fusion proteins with lysostaphin
JP3040121B2 (ja) 1988-01-12 2000-05-08 ジェネンテク,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増殖因子レセプターの機能を阻害することにより腫瘍細胞を処置する方法
JP2717808B2 (ja) 1988-08-10 1998-02-25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シリンジポンプ
US6225449B1 (en) 1991-10-04 2001-05-01 Washington University Hormone analogs with multiple CTP extensions
US5017378A (en) 1989-05-01 1991-05-21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Alumni Patents Foundation Intraorgan injection of b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contained in slow-release microcapsules or microspheres
US5599907A (en) 1989-05-10 1997-02-04 Somatogen, Inc. Production and use of multimeric hemoglobins
US5298022A (en) 1989-05-29 1994-03-29 Amplifon Spa Wearable artificial pancreas
US5318540A (en) 1990-04-02 1994-06-07 Pharmetrix Corporation Controlled release infusion device
US5492534A (en) 1990-04-02 1996-02-20 Pharmetrix Corporation Controlled release portable pump
US5176502A (en) 1990-04-25 1993-01-05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Syringe pump and the like for delivering medication
EP1400536A1 (en) 1991-06-14 2004-03-24 Genentech Inc. Method for making humanized antibodies
US5397703A (en) 1992-07-09 1995-03-14 Cetus Onc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generation of antibodies to cell surface molecules
US5736137A (en) 1992-11-13 1998-04-07 Idec Pharmaceuticals Corporation Therapeutic application of chimeric and radiolabeled antibodies to human B lymphocyte restricted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for treatment of B cell lymphoma
WO1996040210A1 (en) 1995-06-07 1996-12-19 Imclone Systems Incorporated Antibody and antibody fragments for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tumors
US6441025B2 (en) 1996-03-12 2002-08-27 Pg-Txl Company, L.P. Water soluble paclitaxel derivatives
CN101028259A (zh) 1996-03-12 2007-09-05 Pg-Txl有限公司 水溶性紫杉醇产品
ATE549918T1 (de) 1996-12-03 2012-04-15 Amgen Fremont Inc Menschliche antikörper, die ausdrücklich menschliches tnf alpha binden
AT405516B (de) 1997-02-27 1999-09-27 Immuno Ag Faktor x-analoge mit modifizierter proteasespaltstelle
US20020173629A1 (en) 1997-05-05 2002-11-21 Aya Jakobovits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US6235883B1 (en) 1997-05-05 2001-05-22 Abgenix, Inc.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DE69838526T2 (de) 1998-02-05 2008-07-03 Biosense Webster, Inc., Diamond Bar Gerät zum Freisetzen eines Medikaments im Herzen
US6406632B1 (en) 1998-04-03 2002-06-18 Symyx Technologies, Inc. Rapi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s
DK1071752T3 (da) 1998-04-21 2003-10-20 Micromet Ag CD19xCD3-specifikke polypeptider og anvendelsen deraf
US7090976B2 (en) 1999-11-10 2006-08-15 Rigel Pharmaceuticals,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Renilla GFP
US20030190740A1 (en) 1998-10-13 2003-10-09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Stabilized bioactive peptides and methods of identification, synthesis, and use
US7666400B2 (en) 2005-04-06 2010-02-23 Ibc Pharmaceuticals, Inc. PEGylation by the dock and lock (DNL) technique
US6949245B1 (en) 1999-06-25 2005-09-27 Genentech, Inc. Humanized anti-ErbB2 antibodies and treatment with anti-ErbB2 antibodies
US20030109428A1 (en) 1999-12-01 2003-06-12 John Bertin Novel molecules of the card-related protein family and uses thereof
US20050287153A1 (en) 2002-06-28 2005-12-29 Genentech, Inc. Serum albumin binding peptides for tumor targeting
US20030228309A1 (en) 2000-11-08 2003-12-11 Theodora Salcedo Antibodies that immunospecifically bind to TRAIL receptors
US20030049689A1 (en) 2000-12-14 2003-03-13 Cynthia Edwards Multifunctional polypeptides
US20020169125A1 (en) 2001-03-21 2002-11-14 Cell Therapeutics, Inc. Recombinant production of polyanionic polymers and uses thereof
US7247301B2 (en) 2001-06-13 2007-07-24 Genmab A/S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US7595378B2 (en) 2001-06-13 2009-09-29 Genmab A/S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KR100407467B1 (ko) 2001-07-12 2003-11-28 최수봉 리모컨 방식의 인슐린 자동주사기
AU2002322394A1 (en) 2001-07-30 2003-02-17 Eli Lilly And Company Method for treating diabetes and obesity
US7125843B2 (en) 2001-10-19 2006-10-24 Neose Technologies, Inc. Glycoconjugates including more than one peptide
US20080167238A1 (en) 2001-12-21 2008-07-10 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 Albumin Fusion Proteins
US20030216551A1 (en) 2002-03-08 2003-11-20 Diabetogen Biosciences Inc. Fully human anti-CD3 monoclonal antibodies
US7294513B2 (en) 2002-07-24 2007-11-13 Wyatt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acterizing solutions of small particles
ES2559763T3 (es) 2002-09-10 2016-02-15 Affimed Gmbh Anticuerpo humano específico de CD3 con propiedades inmunosupresoras
ES2633311T3 (es) 2002-12-16 2017-09-20 Genentech, Inc. Variantes de inmunoglobulina y usos de las mismas
EP1633382A4 (en) 2003-05-14 2009-08-05 Dow Corning REPEAT SEQUENCE PROTEIN-POLYMER-ACTIVE CONJUGATE, METHOD AND USES
US20070161087A1 (en) 2003-05-29 2007-07-12 Wolfgang Glaesner Glp-1 fusion proteins
CN100509850C (zh) 2003-05-31 2009-07-08 麦克罗梅特股份公司 用于治疗b细胞相关疾病的包含双特异性抗cd3、抗cd19抗体构建体的药物组合物
CA2523716C (en) 2003-05-31 2014-11-25 Micromet Ag Human anti-human cd3 binding molecules
BRPI0410338A (pt) 2003-05-31 2006-05-30 Micromet Ag composição farmacêutica compreendendo um constructo de anticorpo biespecìfico para epcam, processo para sua produção, uso de um constructo biespecìfico, kit contendo o mesmo e método para a prevenção, tratamento ou alìvio de uma doença tumoral
JP4644663B2 (ja) 2003-06-03 2011-03-02 セル ジェネシ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ペプチド開裂部位を用いた単一ベクターからの組換えポリペプチドの高められた発現のための構成と方法
US20050152979A1 (en) 2003-09-05 2005-07-14 Cell Therapeutics, Inc. Hydrophobic dru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reconstitution enhancer
MXPA06002941A (es) 2003-09-19 2006-05-31 Novo Nordisk As Derivados de enlace a albumina de peptidos terapeuticos.
SI1673398T1 (sl) 2003-10-16 2011-05-31 Micromet Ag Multispecifiäśne deimunizirajoäśe cd3 povezovalne molekule
EP1682106A4 (en) 2003-10-30 2008-06-11 Univ Emory MODIFIED FVIII FACTOR WITH REDUCED IMMUNOGENICITY THROUGH MUTAGENESIS OF A2 AND C2 EPITOPES
WO2005069845A2 (en) 2004-01-14 2005-08-04 Ohio University Methods of producing peptides/proteins in plants and peptides/proteins produced thereby
ES2567634T3 (es) 2004-02-09 2016-04-25 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 Proteínas de fusión de albúmina
US8076288B2 (en) 2004-02-11 2011-12-13 Amylin Pharmaceuticals, Inc. Hybrid polypeptides having glucose lowering activity
EA010350B1 (ru) 2004-06-03 2008-08-29 Новиммун С.А. Антитела против cd3 и способы их применения
ZA200701234B (en) 2004-07-22 2008-12-31 Genentech Inc HER2 antibody composition
EP2332977B1 (en) 2004-07-23 2015-11-25 Acceleron Pharma Inc. ActRII receptor polypeptides
US7442778B2 (en) 2004-09-24 2008-10-28 Amgen Inc. Modified Fc molecules
KR101608083B1 (ko) 2005-01-25 2016-04-01 씨티아이 바이오파마 코포레이션 생체내 반감기가 변경된, 생물학적 활성을 갖는 단백질의접합체
KR100727466B1 (ko) 2005-02-07 2007-06-13 주식회사 잉크테크 유기 은 착체 화합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박막형성방법
US8263545B2 (en) 2005-02-11 2012-09-11 Amylin Pharmaceuticals, Inc. GIP analog and hybrid polypeptides with selectable properties
EP2354162A1 (en) 2005-09-12 2011-08-10 Novimmune SA Anti-CD3 antibody formulations
US7846445B2 (en) 2005-09-27 2010-12-07 Amunix Operating, Inc. Methods for production of unstructured recombinant polymers and uses thereof
US7855279B2 (en) 2005-09-27 2010-12-21 Amunix Operating, Inc. Unstructured recombinant polymers and uses thereof
ES2856451T3 (es) 2005-10-11 2021-09-27 Amgen Res Munich Gmbh Composiciones que comprenden anticuerpos específicos para diferentes especies, y usos de las mismas
PL1976886T3 (pl) 2005-12-16 2015-06-30 Amgen Res Munich Gmbh Środki i metody do leczenia chorób nowotworowych
US8334257B2 (en) 2005-12-20 2012-12-18 Duke University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delivering active agents with enhance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EP2863222A1 (en) 2006-03-06 2015-04-22 Amunix Operating Inc. Unstructured recombinant polymers and uses thereof
KR20080108147A (ko) 2006-03-31 2008-12-11 백스터 인터내셔널 인코포레이티드 페질화된 인자 viii
WO2008049711A1 (en) 2006-10-27 2008-05-02 Novo Nordisk A/S Peptide extended insulins
AU2007317333A1 (en) * 2006-11-02 2008-05-15 Seattle Genetics, Inc. Methods of treating neoplastic, autoimmune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s
WO2008119565A2 (en) 2007-04-03 2008-10-09 Micromet Ag Cross-species-specific binding domain
AU2008234019B2 (en) 2007-04-03 2014-05-29 Amgen Research (Munich) Gmbh Cross-species-specific bispecific binders
RS58217B1 (sr) 2007-04-03 2019-03-29 Amgen Res Munich Gmbh Interspecijski specifičan vezujući domen
PL2369005T3 (pl) 2007-06-21 2013-10-31 Univ Muenchen Tech Białka czynne biologicznie o zwiększonej stabilności in vivo i(lub) in vitro
BRPI0815416A2 (pt) 2007-08-15 2014-10-21 Amunix Inc Composições e métodos para modificar propriedades de polipeptídeos biologicamente ativos
EP3492488A1 (en) 2007-08-22 2019-06-05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ctivatable binding polypeptides and methods of identification and use thereof
CA2953975C (en) 2008-06-27 2019-11-26 Duke University Therapeutic agents comprising elastin-like peptides
WO2010037838A2 (en) 2008-10-01 2010-04-08 Micromet Ag Cross-species-specific single domain bispecific single chain antibody
PT2356153T (pt) 2008-10-01 2016-07-15 Amgen Res (Munich) Gmbh Anticorpo biespecífico, de cadeia única, amepxcd3, específico interespécies
EP2352763B2 (en) 2008-10-01 2022-09-21 Amgen Research (Munich) GmbH Bispecific single chain antibodies with specificity for high molecular weight target antigens
NZ591087A (en) 2008-10-01 2012-08-31 Micromet Ag Cross-species-specific pscaxcd3, cd19xcd3, c-metxcd3, endosialinxcd3, epcamxc d3, igf-1rxcd3 or fapalpha xcd3 bispecific single chain antibody
AU2010203353B2 (en) 2009-01-12 2016-06-16 Cytomx Therapeutics, Inc Modified antibody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reof
US8703717B2 (en) 2009-02-03 2014-04-22 Amunix Operating Inc. Growth hormone polypeptid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EP3581579A1 (en) 2009-02-03 2019-12-18 Amunix Pharmaceuticals, Inc. Extended recombinant polypeptides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same
US8680050B2 (en) 2009-02-03 2014-03-25 Amunix Operating Inc. Growth hormone polypeptides fused to extended recombinant polypeptid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ES2738700T3 (es) 2009-02-13 2020-01-24 Immunomedics Inc Inmunoconjugados con un enlace escindible intracelularmente
SG10201704777RA (en) 2009-06-08 2017-07-28 Amunix Operating Inc Growth hormone polypeptid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AU2010258898B8 (en) 2009-06-08 2015-02-05 Amunix Operating Inc. Glucose-regulating polypeptid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9849188B2 (en) 2009-06-08 2017-12-26 Amunix Operating Inc. Growth hormone polypeptid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JP5813641B2 (ja) 2009-08-24 2015-11-17 アムニクス オペレーティ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凝固第ix因子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れを製造および使用する方法
WO2011028344A2 (en) 2009-08-25 2011-03-10 Amunix Operating Inc. 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AU2010297258A1 (en) * 2009-09-18 2012-03-29 Amgen Research (Munich) Gmbh Dosage regimen for administering an EpCAMxCD3 bispecific antibody
US20110312881A1 (en) 2009-12-21 2011-12-22 Amunix, Inc. Bifunctional polypeptid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metabolic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EP2542590B2 (en) 2010-03-05 2020-04-01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argeted immunomodulatory antibodies and fusion proteins
TWI653333B (zh) 2010-04-01 2019-03-11 安進研究(慕尼黑)有限責任公司 跨物種專一性之PSMAxCD3雙專一性單鏈抗體
EP3372617B1 (en) 2010-04-02 2024-07-24 Amunix Pharmaceuticals, Inc. Binding fusion proteins, binding fusion protein-drug conjugates, xten-drug conjugat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8828944B2 (en) 2010-04-22 2014-09-09 Institut Gustave Roussy Compounds and uses thereof to induce an immunogenic cancer cell death in a subject
EP2710042A2 (en) 2011-05-16 2014-03-26 Fabion Pharmaceuticals, Inc. Multi-specific fab fusion proteins and methods of use
PT2717898T (pt) * 2011-06-10 2019-05-20 Bioverativ Therapeutics Inc Compostos pró-coagulantes e processos para a sua utilização
ES2687651T3 (es) 2011-09-12 2018-10-26 Amunix Operating Inc. Composiciones de péptido-2 similar a glucagón y métodos para producir y usar los mismos
MY188897A (en) 2012-02-15 2022-01-12 Bioverativ Therapeutics Inc Factor viii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AU2013226090B2 (en) 2012-02-27 2018-03-08 Amunix Operating Inc. XTEN conjugat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GB201203442D0 (en) 2012-02-28 2012-04-11 Univ Birmingham Immunotherapeutic molecules and uses
US20150037334A1 (en) * 2012-03-01 2015-02-05 Amgen Research (Munich) Gmbh Long life polypeptide binding molecules
EP2841093A4 (en) 2012-04-27 2016-04-06 Cytomx Therapeutics Inc ACTIVATABLE ANTIBODIES FOR BINDING THE RECEPTOR OF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AND USE THEREOF
WO2013184216A1 (en) 2012-06-05 2013-12-12 Amunix Operating Inc. Hgh-xten fusion protein and its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AU2013285355A1 (en) 2012-07-06 2015-01-29 Genmab B.V. Dimeric protein with triple mutations
BR112015000267B1 (pt) * 2012-07-11 2023-01-24 Bioverativ Therapeutics Inc. Proteínas quiméricas, e composição farmacêutica
US9487590B2 (en) 2012-09-25 2016-11-08 Cytomx Therapeutics, Inc. Activatable antibodies that bind interleukin-6 receptor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WO2014056783A1 (en) 2012-10-08 2014-04-17 Roche Glycart Ag Fc-free antibodies comprising two fab-fragments and methods of use
US20160158321A1 (en) 2013-03-11 2016-06-09 Amunix Operting Inc. Treatment of pediatric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with human growth hormone analogues
TWI582111B (zh) 2013-05-28 2017-05-11 高雄醫學大學 一種可屏蔽抗體活性的閉鎖器
DK3024851T3 (en) 2013-07-25 2018-08-06 Cytomx Therapeutics Inc MULTI-SPECIFIC ANTIBODIES, MULTI-SPECIFICALLY ACTIVABLE ANTIBODIES, AND METHODS FOR USING IT
WO2015048272A1 (en) 2013-09-25 2015-04-02 Amgen Inc. V-c-fc-v-c antibody
WO2015066279A2 (en) 2013-10-30 2015-05-07 Cytomx Therapeutics, Inc. Activatable antibodies that bi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WO2015063339A1 (en) 2013-11-04 2015-05-07 Glenmark Pharmaceuticals S.A. Production of t cell retargeting hetero-dimeric immunoglobulins
RU2016135239A (ru) 2014-01-31 2018-03-12 Сайтомкс Терапьютикс, Инк. Субстраты матриптазы и u-активатора плазминогена и другие расщепляемые остатки и способы их применения
CN106460784B (zh) 2014-04-22 2019-07-02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 连接风轮机塔架片段用的对准工具、系统以及方法
BR112017001579A2 (pt) 2014-07-25 2017-11-21 Cytomx Therapeutics Inc anticorpos anti-cd3, anticorpos anti-cd3 ativáveis, anticorpos anti-cd3 multiespecíficos, anticorpos anti-cd3 ativáveis multiespecíficos e métodos de uso dos mesmos
EP2982693A1 (en) 2014-08-07 2016-02-10 Affimed Therapeutics AG CD3 binding domain
US9850310B2 (en) 2014-09-05 2017-12-26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CD123 binding agents and uses thereof
EP3197916A2 (en) 2014-09-25 2017-08-02 Amgen Inc. Protease-activatable bispecific proteins
EP3218390A4 (en) 2014-11-11 2018-11-21 Amunix Operating Inc. Targeted xten conjugat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AU2015349743B2 (en) 2014-11-21 2021-06-10 Immunoforge Co., Ltd. ELP fusion proteins for controlled and sustained release
WO2016109823A1 (en) 2015-01-02 2016-07-07 Amunix Operation Inc. Treatment of pediatric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with human growth hormone analogues
CA2973159A1 (en) 2015-01-08 2016-07-14 Genmab A/S Bispecific antibodies against cd3 and cd20
MA41374A (fr) 2015-01-20 2017-11-28 Cytomx Therapeutics Inc Substrats clivables par métalloprotéase matricielle et clivables par sérine protéase et procédés d'utilisation de ceux-ci
WO2016179003A1 (en) 2015-05-01 2016-11-10 Genentech, Inc. Masked anti-cd3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WO2016179518A2 (en) 2015-05-06 2016-11-10 Janssen Biotech, Inc. 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psma) bispecific binding agents and uses thereof
JOP20160154B1 (ar) 2015-07-31 2021-08-17 Regeneron Pharma أجسام ضادة مضاد لل psma، وجزيئات رابطة لمستضد ثنائي النوعية الذي يربط psma و cd3، واستخداماتها
TWI835006B (zh) 2015-08-28 2024-03-11 美商亞穆尼克斯製藥公司 嵌合多肽組合體以及其製備及使用方法
EP3387013B1 (en) 2015-12-07 2022-06-08 Xencor, Inc. Heterodimeric antibodies that bind cd3 and psma
SG11201806150RA (en) 2016-02-03 2018-08-30 Amgen Res Munich Gmbh Psma and cd3 bispecific t cell engaging antibody constructs
BR112018015715A2 (pt) 2016-02-03 2019-02-05 Amgen Inc construtos de anticorpo de engate de célula t biespecífica bcma e cd3
TWI781108B (zh) 2016-07-20 2022-10-21 比利時商健生藥品公司 抗gprc5d抗體、結合gprc5d與cd3之雙特異性抗原結合分子及其用途
CA3044729A1 (en) 2016-11-23 2018-05-31 Harpoon Therapeutics, Inc. Psma targeting trispecific proteins and methods of use
CN117630386A (zh) 2016-11-28 2024-03-01 中外制药株式会社 包含抗原结合结构域和运送部分的多肽
JP7209008B2 (ja) 2018-03-12 2023-01-19 ジェンマブ エー/エス 抗体
MX2020012539A (es) 2018-05-23 2021-02-16 Pfizer Anticuerpos especificos para cd3 y sus usos.
CN112912397A (zh) 2018-05-24 2021-06-04 詹森生物科技公司 抗cd3抗体及其用途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65389A1 (en) * 2010-04-02 2013-06-27 Amunix Operating Inc. Binding fusion proteins, binding fusion protein-drug conjugates, xten-drug conjugat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WO2014194282A2 (en) * 2013-05-31 2014-12-04 Biogen Idec Ma Inc. Chimeric fvii-xten molecules and uses thereof
WO2015023891A2 (en) * 2013-08-14 2015-02-19 Biogen Idec Ma Inc. Factor viii-xten fusions and uses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5968A (zh) 2018-06-08
WO2017040344A3 (en) 2017-04-20
US11981744B2 (en) 2024-05-14
MX2018002226A (es) 2018-03-23
KR20180038560A (ko) 2018-04-16
US20230295334A1 (en) 2023-09-21
JP2021178831A (ja) 2021-11-18
EP3341009A2 (en) 2018-07-04
EA201890294A1 (ru) 2018-07-31
JP2018533909A (ja) 2018-11-22
TW201722986A (zh) 2017-07-01
TWI835006B (zh) 2024-03-11
CL2018000543A1 (es) 2019-01-18
EP3341009A4 (en) 2019-05-01
EA038329B1 (ru) 2021-08-10
TW202229326A (zh) 2022-08-01
CA2992306A1 (en) 2017-03-09
HK1257218A1 (zh) 2019-10-18
AU2016315656A1 (en) 2018-02-01
JP2024105275A (ja) 2024-08-06
PE20181275A1 (es) 2018-08-03
IL256785A (en) 2018-03-29
IL256785B1 (en) 2023-11-01
US20240279354A1 (en) 2024-08-22
WO2017040344A8 (en) 2017-09-14
ZA202110393B (en) 2024-05-30
JP6913670B2 (ja) 2021-08-04
ZA201800570B (en) 2022-04-28
US20190153115A1 (en) 2019-05-23
AU2023201227A1 (en) 2023-05-25
WO2017040344A2 (en) 2017-03-09
US20240018260A1 (en) 2024-01-18
US11713358B2 (en) 2023-08-01
IL307276A (en) 2023-11-01
IL256785B2 (en) 2024-03-01
EP4129327A1 (en) 2023-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4247B (zh) 嵌合多肽組合體以及其製備及使用方法
US12060424B2 (en) Release segments and binding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same
US20210054077A1 (en) Cd3 antigen binding fragments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same
KR20170083095A (ko) 표적화된 xten 접합체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202128759A (zh) 結合nkg2d、cd及flt3之蛋白質
CA3225986A1 (en) Anti-ccr8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TW202417483A (zh) 結合nkg2d、cd16及ceacam5之蛋白質
KR20220038356A (ko) Egfr 항원 결합 단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성물
TW202436342A (zh) 嵌合多肽組合體以及其製備及使用方法
TW202237667A (zh) 靶向her-2之雙特異性組合物以及其製造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