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5891B - 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及成形體與燃燒時間之參差之改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及成形體與燃燒時間之參差之改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5891B
TWI735891B TW108121219A TW108121219A TWI735891B TW I735891 B TWI735891 B TW I735891B TW 108121219 A TW108121219 A TW 108121219A TW 108121219 A TW108121219 A TW 108121219A TW I735891 B TWI735891 B TW I7358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resin composition
component
polyphenylene ether
bur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1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7728A (zh
Inventor
山口徹
宮本朗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旭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旭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旭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7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7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5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58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1/08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08L71/10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from phenols
    • C08L71/12Polyphenylene oxides
    • C08L71/123Polyphenylene oxide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4Additiv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additives of the same subgroup in C08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2Flame or fire retardant/resista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便於被要求長時間耐久性之使用環境下亦能夠有效地使用,具有優異之耐熱性、機械物性及操作性之含有玻璃纖維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及其成形體與其燃燒時間之參差之改善方法。 本發明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之特徵在於,含有聚苯醚(A)、苯乙烯系樹脂(B)、阻燃劑(C)及玻璃纖維(D),且各成分相對於(A)、(B)、(C)及(D)成分之合計量100質量%之含量為(A)成分20~84質量%、(B)成分0~5質量%、(C)成分5~25質量%、(D)成分11~50質量%,(C)成分含有相對於(C)成分100質量%為0~97質量%之雙酚A雙(磷酸二苯酯)(C-1)及100~3質量%之下述化學式(1)所表示之縮合型磷酸酯系阻燃劑(C-2)。
Figure 108121219-A0101-11-0001-1
(式中,R1 ~R4 表示2,6-二甲苯基,n表示1~3)

Description

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及成形體與燃燒時間之參差之改善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及成形體與燃燒時間之參差之改善方法。
聚苯醚系樹脂通常根據所需之耐熱性或成形流動性之水準以任意比率併用調配聚苯醚及苯乙烯系樹脂,進而視需要調配彈性體成分或阻燃劑、無機填料、熱穩定劑等添加劑成分而製成樹脂組合物。聚苯醚系樹脂因耐熱性、機械物性、成形加工性、耐酸鹼性、尺寸穩定性、電特性等優異,因此,廣泛用於家電OA(Office Automation,辦公自動化)、事務機、資訊裝置、汽車領域等。該等用途之中包含以家電OA、事務機或PC(Pe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等資訊裝置為首之電氣、電子機器之冷卻風扇(螺旋漿)用途等近年來作為薄壁成形體要求極高之耐熱性、彎曲強度、拉伸強度等機械物性者,進而要求用以於高溫條件下承受長期應力之耐久性者亦較多,因此對調配有纖維狀無機填充劑,尤其是調配有大量玻璃纖維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進行研究。
另一方面,此種用途中近年來要求先前所沒有之極高之阻燃等級者亦較多,已知藉由向聚苯醚系樹脂中調配有大量無機填充劑而成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調配阻燃劑,能夠實現某種程度之阻燃化(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及2)。
又,已揭示有向聚苯醚系樹脂調配大量玻璃纖維而成之樹脂組合物改良薄壁成形品之阻燃性之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8-18390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10-168260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5-20951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但是,先前調配有纖維狀無機填充劑之樹脂組合物具有利用燈芯效應之燃燒持續性,因此即便調配阻燃劑直至高程度地阻燃化亦極其困難。尤其於以2.0~0.5 mm厚度之薄壁試片進行依據UL94之燃燒試驗之情形時,亦存在試片間之燃燒時間之參差變大,無法達到要求之阻燃等級之情形,即便使用專利文獻1及2中揭示之技術,亦存在未必獲得充分之阻燃性之情形。 又,專利文獻3中確實顯示薄壁成形品之阻燃性得到明顯改善,但關於試片間之燃燒時間之參差之改善並未充分進行。又,阻燃劑限定於如磷酸三苯酯之熔點較低之固體阻燃劑,因此,亦存在操作性上較難之情形;或於成形時由於產生模具MD(Mold Deposit,模垢),模具清掃之頻度上升,作業繁雜化之情形;或由於產生大量氣體而成形作業環境惡化之情形等;仍未必充分。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便於要求長時間耐久性之使用環境下亦能夠有效地使用,具有優異之耐熱性、機械物性及操作性,含有玻璃纖維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及其成形體與其燃燒時間之參差之改善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等等人為了解決上述課題,進行了銳意研究,結果發現,藉由於含有11~50質量%之玻璃纖維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中調配特定種類之縮合型磷酸酯系阻燃劑而進行阻燃化,可獲得具有優異之耐熱性、機械物性及操作性之樹脂組合物,從而提供本發明。
即,本發明如下所述。 [1] 一種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含有聚苯醚(A)、苯乙烯系樹脂(B)、阻燃劑(C)及玻璃纖維(D),且各成分相對於上述(A)、(B)、(C)及(D)成分之合計量100質量%之含量為(A)成分20~84質量%、(B)成分0~5質量%、(C)成分5~25質量%、(D)成分11~50質量%,上述(C)成分含有相對於上述(C)成分100質量%,0~97質量%之雙酚A雙(磷酸二苯酯)(C-1)及100~3質量%之下述化學式(1)所表示之縮合型磷酸酯系阻燃劑(C-2)。 [化1]
Figure 02_image005
(式中,R1 ~R4 表示2,6-二甲苯基,n表示1~3) [2] 如[1]記載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其中上述(A)、(B)、(C)及(D)成分之合計含量占上述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整體之90質量%以上。 [3] 如[1]或[2]記載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其中上述(A)成分之一部分或全部為藉由羧酸或酸酐而官能化之官能化聚苯醚。 [4] 如[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其中上述(C)成分為上述(C-1)與上述(C-2)之混合物,且以上述(C)成分為100質量%,含有50~95質量%之上述(C-1)及50~5質量%之上述(C-2)。 [5] 如[1]至[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其中依據UL94,以厚度0.7 mm之試片實施燃燒試驗時之阻燃等級為V-0。 [6] 如[5]記載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其中實施上述垂直燃燒試驗時,最大燃燒秒數與最小燃燒秒數之差為5.0秒以內。 [7] 一種成形體,其特徵在於,含有如[1]至[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 [8] 如[7]記載之成形體,其厚度為0.5~2.0 mm,依據UL94實施垂直燃燒試驗時之阻燃等級為V-0。 [9] 如[7]或[8]記載之成形體,其為電氣、電子機器之冷卻風扇。 [10] 一種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改善對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依據UL94以厚度0.7 mm之試片實施垂直燃燒試驗時之燃燒時間之參差(最小燃燒秒數與最大燃燒秒數之差)者,上述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含有聚苯醚(A)、苯乙烯系樹脂(B)、阻燃劑(C)及玻璃纖維(D),且各成分相對於上述(A)、(B)、(C)及(D)成分之合計量100質量%之含量為(A)成分20~84質量%、(B)成分0~5質量%、(C)成分5~25質量%、(D)成分11~50質量%; 作為上述阻燃劑(C),使用含有相對於上述(C)成分100質量%,0~97質量%之雙酚A雙(磷酸二苯酯)(C-1)及100~3質量%之下述化學式(1)所表示之縮合型磷酸酯系阻燃劑(C-2)之混合物。 [化2]
Figure 02_image007
(式中,R1 ~R4 表示2,6-二甲苯基,n表示1~3)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即便於要求長時間耐久性之使用環境下亦能夠有效地使用,具有優異之耐熱性、機械物性及操作性,含有玻璃纖維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及其成形體與其燃燒時間之參差之改善方法。
以下,對用以實施本發明之形態(以下,稱為「本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之記載,可於其主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形而實施。
[樹脂組合物] 本實施形態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之特徵在於,含有聚苯醚(A)、苯乙烯系樹脂(B)、阻燃劑(C)及玻璃纖維(D),且各成分相對於上述(A)、(B)、(C)及(D)成分之合計量100質量%之含量為(A)成分20~84質量%、(B)成分0~5質量%、(C)成分5~25質量%、(D)成分11~50質量%,上述(C)成分含有相對於上述(C)成分100質量%為0~97質量%之雙酚A雙(磷酸二苯酯)(C-1)及100~3質量%之下述化學式(1)所表示之縮合型磷酸酯系阻燃劑(C-2)。 [化3]
Figure 02_image009
(式中,R1 ~R4 表示2,6-二甲苯基,n表示1~3)
(聚苯醚(A)) 對本實施形態之聚苯醚(A)(以下,亦將聚苯醚僅稱為「PPE」)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聚苯醚(A)較佳為具有下述化學式(2)及/或化學式(3)所表示之重複單元(結構單元)之均聚物(Homopolymer)或者共聚物(Copolymer)。 [化4]
Figure 02_image011
[化5]
Figure 02_image013
其中,於上述化學式(2)及(3)中,R3 、R4 、R5 、R6 、R7 及R8 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碳數1~4之烷基、碳數6~9之芳基、或鹵素原子。但是,R7 及R8 並非同時為氫原子。 又,上述烷基之較佳之碳數為1~3,上述芳基之較佳之碳數為6~8,上述一價殘基之中亦較佳為氫原子。 再者,關於上述化學式(2)、(3)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之個數,視聚苯醚(A)之分子量分佈各不相同,故並無特別限制。
作為聚苯醚之均聚物之代表例,可列舉:聚(2,6-二甲基-1,4-伸苯基)醚、聚(2-甲基-6-乙基-1,4-伸苯基)醚、聚(2,6-二乙基-1,4-伸苯基)醚、聚(2-乙基-6-正丙基-1,4-伸苯基)醚、聚(2,6-二-正丙基-1,4-伸苯基)醚、聚(2-甲基-6-正丁基-1,4-伸苯基)醚、聚(2-乙基-6-異丙基-1,4-伸苯基)醚、聚(2-甲基-6-氯乙基-1,4-伸苯基)醚、聚(2-甲基-6-羥乙基-1,4-伸苯基)醚及聚(2-甲基-6-氯乙基-1,4-伸苯基)醚等。
作為聚苯醚之共聚物,並非限定於以下,例如可列舉2,6-二甲基苯酚與2,3,6-三甲基苯酚之共聚物、2,6-二甲基苯酚與鄰甲酚之共聚物、及2,3,6-三甲基苯酚與鄰甲酚之共聚物等以化學式(2)及/或化學式(3)所表示之聚苯醚結構為主要重複單元者。 聚苯醚之中,較佳為聚(2,6-二甲基-1,4-伸苯基)醚。
於上述聚苯醚(A)中,就與作為(D)成分之玻璃纖維之充分之密接性之觀點而言,末端OH基濃度較佳為每100個構成聚苯醚之單體單元為0.4~2.0個,更佳為0.6~1.3個。 再者,PPE之末端OH基濃度可藉由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核磁共振)測定算出。
上述各種聚苯醚(A)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較佳為於化學式(2)中R3 、R4 分別為甲基之結構(及如下所述自該結構導出之結構)至少一部分包含於聚苯醚鏈中。
關於聚苯醚(A),只要為樹脂組合物之耐熱性不過分降低之程度,亦可含有包含除上述化學式(2)、(3)以外之其他各種苯醚單元作為部分結構之聚苯醚。 作為除上述化學式(2)、(3)以外之其他各種苯醚單元,並不限定於以下,例如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平01-297428號公報及日本專利特開昭63-301222號公報中記載之2-(二烷基胺基甲基)-6-甲基伸苯基醚單元或2-(N-烷基-N-苯基胺基甲基)-6-甲基伸苯基醚單元等。 聚苯醚(A)亦可聚苯醚之主鏈中鍵結少量來自聯對苯醌等之重複單元。
進而,聚苯醚(A)較佳為藉由將構成聚苯醚之結構單元之一部分或全部與含有選自由羧基、酸酐基、醯胺基、亞胺基、胺基、原酸酯基、羥基及來自羧酸銨鹽之基所組成之群中之1種以上之官能基之官能化劑反應(改性),而具有取代為官能化聚苯醚之構成。 尤其就提高與作為本案(D)成分之玻璃纖維之密接性,或改良耐熱性、機械物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將聚苯醚與順丁烯二酸酐等酸酐或蘋果酸、檸檬酸、反丁烯二酸等羧酸類反應而官能化之官能化聚苯醚為聚苯醚(A)之一部分或全部,更佳為將聚苯醚與順丁烯二酸酐反應所得之順丁烯二酸酐改性聚苯醚。上述順丁烯二酸酐改性聚苯醚例如能夠將相對於100質量份之聚苯醚為2~5質量份之順丁烯二酸酐藉由滾筒混合機加以混合,並投入至雙軸擠出機,以270~335℃之溫度進行熔融混練而獲得。
關於上述聚苯醚(A),就與作為(D)成分之玻璃纖維之進一步密接性改良之觀點而言,官能化之改性末端之濃度較佳為每100個構成聚苯醚之單體單元為0.1~10個,更佳為0.1~3.0個,進而較佳為0.1個~1.0個。 再者,PPE之改性末端濃度可藉由NMR測定而算出。
聚苯醚(A)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與數量平均分子量Mn之比(Mw/Mn值)較佳為2.0~5.5,更佳為2.5~4.5,進而較佳為3.0~4.5。 就樹脂組合物之成形加工性之觀點而言,該Mw/Mn值較佳為2.0以上,就樹脂組合物之機械物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5.5以下。 又,就成形加工性與機械物性之觀點而言,聚苯醚(A)之數量平均分子量Mn較佳為8000~28000,更佳為12000~24000,進而較佳為14000~22000。 此處,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及數量平均分子量Mn利用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凝膠滲透層析法)測定,自聚苯乙烯換算分子量獲得。
聚苯醚(A)之還原黏度較佳為0.25~0.65 dL/g之範圍。更佳為0.30~0.55 dL/g,進而較佳為0.33~0.42 dL/g之範圍。 就充分之機械物性之觀點而言,聚苯醚(A)之還原黏度較佳為0.25 dL/g以上,就成形加工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65 dL/g以下。 再者,還原黏度可使用烏氏黏度計,於0.5 g/dL氯仿溶液中於30℃下測定。
聚苯醚(A)通常可作為粉體獲取,其較佳之粒子尺寸為平均粒徑1~1000 μm,更佳為10~700 μm,尤佳為100~500 μm。就加工時之操作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 μm以上,為了抑制於熔融混練時產生未熔融物,較佳為1000 μm以下。
於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中,聚苯醚(A)、苯乙烯系樹脂(B)、阻燃劑(C)及玻璃纖維(D)之合計量100質量%中之聚苯醚(A)之含量於20~84質量%之範圍內。較佳為35~60質量%,更佳為40~55質量%之範圍內。 就充分之耐熱性、賦予阻燃性之觀點而言,聚苯醚(A)之含量較理想為20質量%以上,就成形加工性之觀點而言較理想為84質量%以下。
(苯乙烯系樹脂(B)) 於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中,苯乙烯系樹脂(B)係於橡膠質聚合物存在下或非存在下將苯乙烯系化合物、或苯乙烯系化合物及能夠與苯乙烯系化合物共聚之化合物聚合所得之聚合物。 苯乙烯系樹脂(B)可僅單獨使用1種,亦可混合2種以上使用。
作為上述苯乙烯系化合物,並不限定於以下,例如可列舉: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單氯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對第三丁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等。尤其就原材料之實用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苯乙烯。
作為能夠與上述苯乙烯系化合物共聚之化合物,並不限定於以下,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甲基丙烯酸酯類;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不飽和腈化合物類;順丁烯二酸酐等酸酐等。 關於能夠與苯乙烯系化合物共聚之化合物之使用量,相對於苯乙烯系化合物及能夠與苯乙烯系化合物共聚之化合物之合計量100質量%,較佳為30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
又,作為橡膠質聚合物,並不限制於以下,例如可列舉:共軛二烯系橡膠、共軛二烯與芳香族乙烯系化合物之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系橡膠,更詳細而言,可列舉:聚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無規共聚物及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以及將其等部分或幾乎完全氫化之聚合物。
此處,於上述苯乙烯系樹脂中,將於橡膠質聚合物之存在下聚合或共聚所得之聚合物或共聚物稱為經橡膠強化之苯乙烯系樹脂,將不於橡膠質聚合物之存在下聚合或共聚所得之聚合物或共聚物稱為未經橡膠強化之苯乙烯系樹脂。 作為苯乙烯系樹脂(B),通用聚苯乙烯(GPPS)等未經橡膠強化之苯乙烯系樹脂就成形體之機械物性之觀點而言較佳。
於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中,聚苯醚(A)、苯乙烯系樹脂(B)、阻燃劑(C)及玻璃纖維(D)之合計量100質量%中之苯乙烯系樹脂(B)之含量於0~5質量%之範圍內。較佳為0~3質量%之範圍內。 就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之成形流動性改良之觀點而言,苯乙烯系樹脂(B)較佳為添加,但就充分之機械物性及賦予阻燃性之觀點而言,較理想為調配5質量%以下。
(阻燃劑(C)) 就降低環境負荷及阻燃性能之觀點而言,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中所使用之阻燃劑(C)係含有相對於(C)成分100質量%,0~97質量%之雙酚A雙(磷酸二苯酯)(C-1)及100~3質量%之下述(1)式所表示之縮合型磷酸酯系阻燃劑(C-2)之阻燃劑。 [化6]
Figure 02_image015
上述化學式(1)之R1 ~R4 表示2,6-二甲苯基,n選自1~3。n較佳為1或2,n更佳為1。 藉由使用含有相對於(C)成分100質量%,0~97質量%之(C-1)及100~3質量%之(C-2)之混合物作為阻燃劑(C),可改善實施下述垂直燃燒試驗(依據UL94)時之試片間之燃燒時間之參差。
於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中,就賦予充分之阻燃性、改善實施下述垂直燃燒試驗(依據UL94)時之試片間之燃燒時間之參差、提高衝擊強度、及防止MD附著於模具之觀點而言,較理想為上述阻燃劑(C)併用上述(C-1)及上述(C-2)而使用。將上述(C)成分設為100質量%,較佳為97~30質量%之(C-1)及3~70質量%之(C-2)之併用,更佳為97~50質量%之(C-1)及3~50質量%之(C-2)之併用,進而較佳為95~50質量%之(C-1)及5~50質量%之(C-2)之併用,尤佳為95~70質量%之(C-1)及5~30質量%之(C-2)之併用。
於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中,聚苯醚(A)、苯乙烯系樹脂(B)、阻燃劑(C)及玻璃纖維(D)之合計量100質量%中之阻燃劑(C)之含量於5~25質量%之範圍內。較佳為8~20質量%之範圍內,更佳為10~15質量%之範圍內。 就改良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之阻燃性之觀點而言,阻燃劑(C)較理想為含有5質量%以上,就保持充分之機械物性及耐熱性之觀點而言,較理想為含有25質量%以下。
(玻璃纖維(D)) 玻璃纖維(D)於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中為了提高機械強度之目的而調配。
作為玻璃纖維(D)之玻璃之種類,可使用公知者,例如可列舉:E玻璃、C玻璃、S玻璃、A玻璃。玻璃纖維(D)係指纖維形狀之玻璃,與塊狀之玻璃薄片或玻璃粉末相區別。
玻璃纖維(D)之平均纖維直徑較佳為5~15 μm,更佳為7~13 μm之範圍內。就由擠出、成形時之纖維破損所引起之成形體之剛性、耐熱性、耐衝擊性、耐久性等降低或生產穩定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5 μm以上,就賦予充分之機械物性或保持成形體表面外觀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5 μm以下。
就賦予充分之剛性及操作性之觀點而言,玻璃纖維(D)之平均長度較佳為0.5 mm以上,更佳為1 mm以上,又,就操作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0 mm以下,更佳為6 mm以下。
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玻璃纖維(D)可為藉由表面處理劑例如矽烷化合物進行表面處理者。表面處理劑所使用之矽烷化合物通常為於對玻璃填料或礦物填料等進行表面處理之情形時所使用者。作為其具體例,可列舉:乙烯基三氯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乙烯基矽烷化合物;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環氧矽烷化合物;雙-(3-三乙氧基矽烷基丙基)四硫醚等硫系矽烷化合物;γ-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巰基矽烷化合物;γ-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γ-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等胺基矽烷化合物等。為了本發明之目的,尤佳之矽烷化合物為胺基矽烷化合物。該等矽烷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使用。又,亦可藉由預先將該等矽烷化合物及環氧系或胺基甲酸酯系等收斂劑加以混合而成者進行表面處理。
於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中,聚苯醚(A)、苯乙烯系樹脂(B)、阻燃劑(C)及玻璃纖維(D)之合計量100質量%中之玻璃纖維(D)之含量於11~50質量%之範圍內。較佳為15~40質量%之範圍內,更佳為25~35質量%之範圍內。 就改良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之機械物性之觀點而言,玻璃纖維(D)較理想為含有11質量%以上,就保持充分之成形加工性及賦予阻燃性之觀點而言,較理想為含有50質量%以下。
就使本實施形態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之耐熱性、機械物性、阻燃性、成形體之表面外觀更良好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上述(A)、(B)、(C)及(D)成分之合計含量占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整體之90質量%以上。該含量更佳為95質量%以上,亦可為100質量%。
(其他材料) 於不使耐熱性、機械物性、阻燃性、成形體之表面外觀明顯降低之範圍內,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能夠含有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酚萜烯樹脂等。該等成分之含量相對於樹脂組合物100質量%,能夠於1~5質量%之範圍內含有。該含量更佳為1~4質量%、進而較佳為1~3質量%之範圍。就表現充分之添加效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含有1質量%以上,就保持物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含有5質量%以下。
關於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於不使耐熱性、機械物性、阻燃性、成形體之表面外觀明顯降低之範圍內,本案樹脂組合物中能夠以0.001~3質量%之比率含有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熱穩定劑等穩定劑類或著色劑、脫模劑等。較佳為0.01~2質量%、更佳為0.2~1質量%之範圍內。 就表現充分之添加效果之觀點而言,較理想為設為0.001質量%以上,就保持物性之觀點而言,較理想為設為3質量%以下。
關於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於不使機械物性、耐衝擊性、阻燃性明顯降低之範圍內,本案樹脂組合物中能夠含有0.5~10質量%之除玻璃纖維以外之無機填充劑。較佳為1~10質量%,更佳為2~8質量%。再者,作為除玻璃纖維以外之無機填充劑,並不限定於以下,例如可列舉:碳纖維、雲母、玻璃薄片、滑石、玻璃磨碎纖維、綠泥石等。
[樹脂組合物之物性] 就防止由薄壁成形體之裝置內部等之著火引起之延燒之觀點而言,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之阻燃性水準(依據UL-94)較佳為藉由具有0.7 mm之厚度之長方形試片依據UL94實施垂直燃燒試驗時為V-0。又,藉由5個試片依據UL94進行垂直燃燒試驗情形時於第一接炎時及第二接炎時(5個×2次合計10次之接炎)測定之燃燒秒數之最小燃燒秒數與最大燃燒秒數之差較佳為5秒以內,更佳為4秒以內。 於將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用於電氣、電子機器之冷卻風扇用途之情形時,就阻燃性能之穩定性之觀點而言,最小燃燒秒數與最大燃燒秒數之差較佳為4秒以內,更佳為3秒以內。 再者,樹脂組合物之阻燃性水準、最小燃燒秒數及最大燃燒秒數具體而言可藉由下述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
於將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用於薄壁成形體之情形時,就使用時之形狀保持及防止產生破裂之觀點而言,樹脂組合物之拉伸強度(依據ISO527;於23℃下測定)較佳為120 MPa以上。更佳為130 MPa以上,進而較佳為140 MPa以上。 再者,樹脂組合物之拉伸強度具體而言可藉由下述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
就薄壁成形體之使用時之形狀保持之觀點而言,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之彎曲強度(依據ISO178;於23℃下測定)較佳為170 MPa以上。更佳為180 MPa以上,進而更佳為190 MPa以上。 再者,樹脂組合物之彎曲強度具體而言可藉由下述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
就防止高速使用時產生破裂之觀點而言,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之夏比衝擊強度(依據ISO179;於23℃下測定)較佳為7 kJ/m2 以上。更佳為10 kJ/m2 以上。 再者,樹脂組合物之夏比衝擊強度具體而言可藉由下述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
就薄壁成形體之成形性之觀點而言,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之熔融流率(MFR)(依據ISO1133;於250℃下、10 kg負載下測定)較佳為3 g/10 min以上。更佳為5 g/10 min以上。 再者,樹脂組合物之MFR具體而言可藉由下述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
就薄壁成形體之高溫使用時之耐久性之觀點而言,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之負荷下之熱變形溫度(DTUL)(依據ISO75;藉由平置法、於1.82 MPa負載下測定)較佳為100℃以上。更佳為125℃以上,進而較佳為135℃以上。 再者,樹脂組合物之DTUL具體而言可藉由下述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
[樹脂組合物之製造方法] 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可藉由將(A)成分、(B)成分、(C)成分、(D)成分及視需要其他材料熔融混練而進行製造。 關於用以製造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之條件,並不限定於以下,例如亦能夠將本案(A)、(B)、(C)、(D)成分一起熔融混練,製造本案樹脂組合物。就提高機械物性及達成充分之本案效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預先將聚苯醚(A)及羧酸或酸酐等反應性化合物熔融混練而反應,製造官能化聚苯醚成分後,將其等取代官能化前之聚苯醚(A)之一部分或全部後使用,於接下來之步驟中與本案(B)、(C)、(D)成分及其他成分熔融混練,製造本案樹脂組合物。 又,就賦予充分之耐熱性及機械物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於預先先將(A)、(B)及其他成分熔融混練後,再調配(C)成分或(D)成分而進行熔融混練。
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之製備方法並不限定於以下,為了大量且穩定地製造樹脂組合物,就製造效率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雙軸擠出機。 雙軸擠出機之螺桿直徑較佳為25~90 mm之範圍內。更佳為40~70 mm之範圍內。例如可列舉如下方法作為較佳之方法:於使用ZSK40MC雙軸擠出機(德國Werner&Pfleiderer公司製造,機筒數量13,螺桿直徑40 mm,L/D=50;具有捏合盤L:2個;捏合盤R:6個;及捏合盤N:4個之螺桿型式)之情形時,於汽缸溫度270~330℃、螺桿轉速150~450 rpm、擠出速率40~220 kg/h之條件下進行熔融混練之方法;或於使用TEM58SS雙軸擠出機(東芝機械公司製造,機筒數量13,螺桿直徑58 mm,L/D=53;具有捏合盤L:2個;捏合盤R:14個;及捏合盤N:2個之螺桿型式)之情形時,於汽缸溫度270~330℃、螺桿轉速150~500 rpm、擠出速率200~600 kg/h之條件下進行熔融混練之方法。 此處,上述「L」為擠出機之「螺桿機筒長度」,上述「D」為「螺桿機筒之直徑」。 於使用雙軸擠出機製造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時,就材料之耐熱性及賦予機械物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A)成分、(B)成分及(C-2)成分自擠出機之最上游部之供給口(頂部進料)供給,(C-1)成分自設於擠出機中途之供給口(添液噴嘴)供給,且(D)成分自設於擠出機中途之原料壓入供給口(側進料)供給。
[成形體] 包含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之成形體可藉由將上述樹脂組合物成形而獲得。
本實施形態之成形體尤佳為厚度為0.5~2.0 mm之薄壁成形體,且依據UL94實施垂直燃燒試驗時之阻燃等級為V-0。於該情形時,可防止由薄壁成形體之裝置內部等之著火引起之延燒。
作為樹脂組合物之成形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較佳地列舉:射出成形、擠出成形、真空成形及壓縮空氣成形等方法,尤其就成形體之外觀特性及量產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射出成形。
作為較佳之成形體,就耐熱性、機械強度優異,且薄壁阻燃性亦明顯優異之觀點而言,可列舉電氣、電子機器之冷卻風扇。
[燃燒時間之參差之改善方法] 改善本實施形態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之燃燒時間之參差之方法之特徵在於,其係改善對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依據UL94以厚度0.7 mm之試片實施垂直燃燒試驗時之燃燒時間之參差(最小燃燒秒數與最大燃燒秒數之差)者,上述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含有聚苯醚(A)、苯乙烯系樹脂(B)、阻燃劑(C)及玻璃纖維(D),且各成分相對於上述(A)、(B)、(C)及(D)成分之合計量100質量%之含量為(A)成分20~84質量%、(B)成分0~5質量%、(C)成分5~25質量%、(D)成分11~50質量%; 作為上述阻燃劑(C),使用含有相對於上述(C)成分100質量%,0~97質量%之雙酚A雙(磷酸二苯酯)(C-1)及100~3質量%之下述化學式(1)所表示之縮合型磷酸酯系阻燃劑(C-2)之混合物。 [化7]
Figure 02_image017
(式中,R1 ~R4 表示2,6-二甲苯基,n表示1~3)
於上述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中,藉由使用含有相對於(C)成分100質量%,0~97質量%之(C-1)及100~3質量%之(C-2)之混合物作為阻燃劑(C),可改善依據UL94,以厚度0.7 mm之試片實施垂直燃燒試驗時之燃燒時間之參差(最小燃燒秒數與最大燃燒秒數之差)。 再者,樹脂組合物之燃燒時間之參差(最小燃燒秒數與最大燃燒秒數之差)具體而言可藉由下述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 [實施例]
以下,關於本發明,列舉具體之實施例及比較例進行說明。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其等。
將實施例及比較例所使用之物性之測定方法及原材料示於以下。
(1.負荷下之熱變形溫度(DTUL)) 將藉由實施例及比較例製造之樹脂組合物之顆粒於90℃之熱風乾燥機中乾燥1小時。 使用乾燥後之樹脂組合物,藉由安裝有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國際標準化組織)物性試片模具之射出成形機(IS-80EPN,東芝機械公司製造),設定為汽缸溫度300℃、模具溫度90℃、射出壓力50 MPa(錶壓)、射出速度200 mm/sec、射出時間/冷卻時間=20 sec/20 sec,成形ISO3167多目的試片A型啞鈴成形片。將獲得之多目的試片A型啞鈴成形片切斷,製作80 mm×10 mm×4 mm之試片。使用該試片,依據ISO75,藉由平置法,於1.82 MPa下測定負荷下之熱變形溫度(DTUL)(℃)。 作為評估基準,DTUL值越高,判定為耐熱性越優異。
(2.夏比衝擊強度) 將上述1.中製造之ISO3167多目的試片A型啞鈴成形片切斷,製作80 mm×10 mm×4 mm之試片。使用該試片,依據ISO179,於23℃測定夏比衝擊強度(有缺口)(kJ/m2 )。 作為評估基準,測定值越高,判定為耐衝擊性越優異。
(3.成形流動性(MFR)) 將藉由實施例及比較例製造之樹脂組合物之顆粒於90℃之熱風乾燥機中乾燥1小時。乾燥後,使用熔融指數測定儀(P-111,東洋精機製作所公司製造),依據ISO1133,於汽缸設定溫度250℃、10 kg負載下測定MFR(Melt Flow Rate,熔融流率)(g/10 min)。 作為評估基準,測定值越高,判定為成形流動性越良好。
(4.拉伸強度) 使用上述1.中製造之ISO3167多目的試片A型啞鈴成形片,依據ISO527於23℃下測定拉伸強度(MPa)。 作為評估基準,測定值越高,判定為機械物性越優異,尤其於測定值為130 MPa以上之情形時,判定為作為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較佳。
(5.彎曲強度) 將上述1.中製造之ISO3167多目的試片A型啞鈴成形片切斷,製作80 mm×10 mm×4 mm之試片。使用該試片,依據ISO178,於23℃下測定彎曲強度(MPa)。 作為評估基準,測定值越高,判定為機械物性越優異,尤其於測定值為170 MPa以上之情形時,判定為作為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較佳。
(6.模具MD評估) 將藉由實施例及比較例製造之樹脂組合物之顆粒於90℃之熱風乾燥機中乾燥1小時。藉由安裝有尺寸150 mm×150 mm×2 mm厚度之針狀澆口平板模具之射出成形機(IS-80EPN,東芝機械公司製造),設定為汽缸溫度320℃、模具溫度120℃、射出壓力(錶壓70 MPa)、射出速度(面板設定值)85%、射出時間/冷卻時間=10 sec/30 sec,對乾燥後之樹脂組合物進行成形平板之連續成形。 將藉由100射出以下之連續成形,藉由目視確認到MD附著於模具上之情形時評估為×,將於200射出後藉由目視確認到MD附著於模具上之情形時評估為Δ,將未確認到之情形時評估為○,將於300射出後藉由目視未確認到MD附著於模具上評估為◎。 作為評估基準,○以上判定為防止產生MD性優異,於◎之情形時判定為作為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尤佳。
(7.薄壁阻燃性) 使用5個0.7 mm厚度之長方形成形片,基於UL-94垂直燃燒試驗法進行測定,判定阻燃等級。又,測定各長方形成形片之第一接炎時及第二接炎時之燃燒秒數(5個×2次合計10次之接炎),算出最小燃燒秒數與最大燃燒秒數之差。 尤其於阻燃等級判定為V-0,最小燃燒秒數與最大燃燒秒數之差為5秒以內之情形時,判定為作為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組合物較佳。
[原材料] <聚苯醚(A)> (A-1) 藉由溶液聚合製作還原黏度0.50 dL/g(於0.5 g/dL氯仿溶液中,於30℃下藉由烏氏黏度計測定);數量平均分子量18300;每100單元之末端OH基:0.71個;每100單元之N,N-二丁基胺基甲基:0.39個之聚(2,6-二甲基-1,4-伸苯基)醚粉體(A-1)(以下,有時僅稱為「(A-1)」)。
(A-2) 將97質量份之上述(A-1)及3質量份之順丁烯二酸酐(三菱化學公司製造)藉由滾筒混合機加以混合,自雙軸擠出機(Coperion公司製造,ZSK25擠出機)之第一原料供給口(頂部進料)供給該粉體混合物,於機筒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 kg/hr、排氣孔真空度7.998 kPa(60 Torr)之條件下進行熔融混練,獲得顆粒(A-2)(以下,有時亦稱為「(A-2)」)。 將該顆粒溶解於氯仿後,藉由甲醇進行再沈澱,提取聚苯醚成分。其後,於60℃下真空乾燥4小時,獲得聚苯醚(A-2)之粉末。 獲得之聚苯醚(A-2)粉末可藉由1 H-NMR進行鑑定,藉由1 H-NMR之2.5~4.0 ppm所出現在波峰之積分值除以來自聚苯醚之芳香環即6.0~7.0 ppm之波峰之積分值,確認到聚苯醚之單體每100單元具有0.3個下述化學式(4)之結構。 [化8]
Figure 02_image019
1 H-NMR 測定條件 裝置 :JEOL-ECA500 觀測核 :1 H 觀測頻率 :500.16 MHz 測定法 :單脈波 脈衝寬度 :7 μsec 等待時間 :5秒 累計次數 :512次 溶劑 :CDCl3 試樣濃度 :5 w% 化學位移基準 :TMS(Tetramethyl Silane,四甲基矽烷) 0.00 ppm
<聚苯乙烯(B)> 使用(B-1)通用聚苯乙烯(GPPS)(商品名:Polystyrene 680[註冊商標],旭化成公司製造)(以下,有時亦稱為「(B-1)」)。
<縮合型磷酸酯系阻燃劑(C)> 使用(C-1)雙酚A雙(磷酸二苯酯)(FR)(芳香族磷酸酯系阻燃劑,商品名:CR741[註冊商標],大八化學公司製造)(以下,有時亦稱為「(C-1)」)。 使用(C-2)下述化學式(5)所表示之化合物(FR)(常溫(23℃)下為固體性狀;商品名:PX-200[註冊商標],大八化學公司製造)(以下,有時亦稱為「(C-2)」)。 [化9]
Figure 02_image021
<玻璃纖維(D)> 使用(D-1)藉由胺基矽烷化合物進行表面處理之平均纖維直徑10 μm之玻璃纖維(GF)(商品名:EC10 3MM 910[註冊商標],NSG Vetrotex公司製造)(以下,有時亦稱為「(D-1)」)。
[比較例1] 自德國Werner&Pfleiderer公司製造之機筒數量13、螺桿直徑40 mm之ZSK40MC雙軸擠出機(具有捏合盤L:2個;捏合盤R:6個;捏合盤N:4個之螺桿型式)之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57質量份之(A-1),自中途之機筒5使用添液噴嘴添加13質量份之(C-1),進而自中途之機筒8將30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 使用上述比較例1中使用之雙軸擠出機自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57質量份之(A-1)及0.5質量份之(C-2),自中途之機筒5使用添液噴嘴添加12.5質量份之(C-1),進而自中途之機筒8將30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2] 使用上述比較例1中使用之雙軸擠出機,自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57質量份之(A-1)及1質量份之(C-2),自中途之機筒5使用添液噴嘴添加12質量份之(C-1),進而自中途之機筒8將30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3] 使用上述比較例1中使用之雙軸擠出機,自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52質量份之(A-1)、5質量份之(A-2)、及1質量份之(C-2),自中途之機筒5使用添液噴嘴添加12質量份之(C-1),進而自中途之機筒8將30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4] 使用上述比較例1中使用之雙軸擠出機,自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57質量份之(A-1)及3質量份之(C-2),自中途之機筒5使用添液噴嘴添加10質量份之(C-1),進而自中途之機筒8將30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5] 使用上述比較例1中使用之雙軸擠出機,自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57質量份之(A-1)及6質量份之(C-2),自中途之機筒5使用添液噴嘴添加7質量份之(C-1),進而自中途之機筒8將30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6] 使用上述比較例1中使用之雙軸擠出機,自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57質量份之(A-1)及8質量份之(C-2),自中途之機筒5使用添液噴嘴添加5質量份之(C-1),進而自中途之機筒8將30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7] 使用上述比較例1中使用之雙軸擠出機,自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57質量份之(A-1)、2質量份之(C-1)、及11質量份之(C-2),自中途之機筒8將30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8] 使用上述比較例1中使用之雙軸擠出機,自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57質量份之(A-1)及13質量份之(C-2),自中途之機筒8將30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2] 使用上述比較例1中使用之雙軸擠出機,自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61質量份之(A-1)及9質量份之磷酸酯系阻燃劑之磷酸三苯酯(商品名:TPP[註冊商標];大八化學公司製造),自中途之機筒8將30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9] 使用上述比較例1中使用之雙軸擠出機,自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54質量份之(A-1)、3質量份之(B-1)及3質量份之(C-2),自中途之機筒5使用添液噴嘴添加10質量份之(C-1),進而自中途之機筒8將30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0] 使用上述比較例1中使用之雙軸擠出機,自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52質量份之(A-1)、5質量份之(B-1)及3質量份之(C-2),自中途之機筒5使用添液噴嘴添加10質量份之(C-1),進而自中途之機筒8將30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3] 使用上述比較例1中使用之雙軸擠出機,自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51質量份之(A-1)、6質量份之(B-1)及3質量份之(C-2),自中途之機筒5使用添液噴嘴添加10質量份之(C-1),進而自中途之機筒8將30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1] 使用上述比較例1中使用之雙軸擠出機,自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45質量份之(A-1)及4質量份之(C-2),自中途之機筒5使用添液噴嘴添加11質量份之(C-1),進而自中途之機筒8將40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4] 使用上述比較例1中使用之雙軸擠出機,自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45質量份之(A-1)及15質量份之磷腈系阻燃劑之磷腈酸苯酯(商品名:Rabitle FP-110[註冊商標];伏見製藥所公司製造),自中途之機筒8將40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2] 使用上述比較例1中使用之雙軸擠出機,自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68質量份之(A-1)及4質量份之(C-2),自中途之機筒5使用添液噴嘴添加13質量份之(C-1),進而自中途之機筒8將15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3] 使用上述比較例1中使用之雙軸擠出機,自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80質量份之(A-1)、3質量份之(A-2)及1質量份之(C-2),自中途之機筒5使用添液噴嘴添加5質量份之(C-1),進而自中途之機筒8將11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4] 使用上述比較例1中使用之雙軸擠出機,自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23質量份之(A-1)、2質量份之(B-1)及8質量份之(C-2),自中途之機筒5使用添液噴嘴添加17質量份之(C-1),進而自中途之機筒8將50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5] 使用上述比較例1中使用之雙軸擠出機,自最上游部(頂部進料)供給54質量份之(A-1)、3質量份之(C-2)及3質量份之酚萜烯樹脂(商品名:YS Polystar T160[註冊商標];YASUHARA Chemicals公司製造),自中途之機筒5使用添液噴嘴添加10質量份之(C-1),進而自中途之機筒8將30質量份之(D-1)側進料,以汽缸溫度300℃、螺桿轉速300 rpm、擠出速率100 kg/h進行熔融混練,獲得樹脂組合物。將該樹脂組合物之物性試驗結果示於表1。
[表1]
Figure 108121219-A0304-0001
根據表1,關於比較例1之樹脂組合物,(C)成分僅含有(C-1)而不含有(C-2),因此燃燒試驗之試片間之燃燒秒數之參差較大,又,阻燃性亦並不充分。 關於實施例1~8及11~15之樹脂組合物,(A)、(C)及(D)成分之調配量均於本案之規定範圍內,因此燃燒試驗之試片間之燃燒秒數之參差極小,其他物性平衡亦良好。尤其關於實施例2~5及11~15,實施300射出連續成形後亦未於模具上確認到MD(Mold Deposit,模垢)附著。另一方面,實施例1及6~8直至200射出於模具上確認到MD附著,但於300射出後稍微確認到MD。即,於實施例2~5及11~15中,藉由以50~95質量%之比率含有(C1)及以50~5質量%之比率含有(C2),確認到MD對模具之附著性進一步改良之傾向。原因不明,但推測其原因在於,藉由(C-1)及(C-2)於組合物中以上述比率存在,相較於模具表面,MD成分容易附著於成形體表層部側,故而MD難以堆積於模具上。 實施例3與實施例2相比較發現DTUL、夏比衝擊強度、拉伸強度、彎曲強度得到改良之傾向。認為起源在於,藉由將藉由順丁烯二酸酐官能化之改性聚苯醚即(A-2)成分與(A-1)成分併用,樹脂成分與作為(D-1)成分之玻璃纖維之密接性得到改良。 比較例2使用除本案(C)成分以外之化合物作為阻燃劑成分,但成形時產生氣體較多,作業環境上未必充分。又,自超過連續成形20射出附近於模具上確認到明顯之MD。物性、阻燃性本身為良好水準,但燃燒試驗之試片間之燃燒秒數之參差為較大之結果。 實施例9及10之(A)、(B)、(C)及(D)成分之調配量於本案之範圍內,因此燃燒試驗之試片間之燃燒秒數之參差較小,其他物性平衡亦良好。比較例3之(B)成分之調配量於本案規定之範圍外,因此阻燃性明顯降低。又,燃燒試驗之試片間之燃燒秒數之參差亦為較大之結果。 比較例4使用除本案(C)成分以外之化合物作為阻燃劑成分,但成形流動性較低,成形加工性未必充分。又,於連續成形時自超出50射出附近確認到產生MD。燃燒試驗之試片間之燃燒秒數之參差亦為較大之結果。 又,尤其於實施例1~4中,製作厚度2.0 mm及厚度0.5 mm之成形體,進行垂直燃燒試驗,結果為V-0。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具有即便於要求長時間耐久性之使用環境下亦能夠有效地使用之耐熱性、及拉伸強度以及彎曲強度等機械物性,進而於利用薄壁成形片之燃燒試驗中阻燃性極其良好,於連續成形時模具MD或氣體之產生亦極少,因此於高溫條件下長期使用之樹脂成形體尤其能夠有效地用作電氣、電子機器之冷卻風扇。
Figure 108121219-A0101-11-0002-2

Claims (9)

  1. 一種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含有聚苯醚(A)、苯乙烯系樹脂(B)、阻燃劑(C)及玻璃纖維(D),且各成分相對於上述(A)、(B)、(C)及(D)成分之合計量100質量%之含量為(A)成分20~84質量%、(B)成分0~5質量%、(C)成分5~25質量%、(D)成分11~50質量%,上述(C)成分為雙酚A雙(磷酸二苯酯)(C-1)與下述化學式(1)所表示之縮合型磷酸酯系阻燃劑(C-2)之混合物,將上述(C)成分設為100質量%,含有50~95質量%之上述(C-1),50~5質量%之上述(C-2);
    Figure 108121219-A0305-02-0040-1
    (式中,R1~R4表示2,6-二甲苯基,n表示1~3)。
  2. 如請求項1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其中上述(A)、(B)、(C)及(D)成分之合計含量占上述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整體之90質量%以上。
  3. 如請求項1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其中上述(A)成分之一部分或全部為藉由羧酸或酸酐而官能化之官能化聚苯醚。
  4. 如請求項1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其中依據UL94,以厚度0.7mm 之試片實施垂直燃燒試驗時之阻燃等級為V-0。
  5. 如請求項4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其中於實施上述垂直燃燒試驗時,最大燃燒秒數與最小燃燒秒數之差為5.0秒以內。
  6. 一種成形體,其特徵在於,含有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
  7. 如請求項6之成形體,其厚度為0.5~2.0mm,且依據UL94實施垂直燃燒試驗時之阻燃等級為V-0。
  8. 如請求項6或7之成形體,其為電氣、電子機器之冷卻風扇。
  9. 一種燃燒時間之參差之改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改善對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依據UL94以厚度0.7mm之試片實施垂直燃燒試驗時之燃燒時間之參差(最小燃燒秒數與最大燃燒秒數之差)者,使上述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含有聚苯醚(A)、苯乙烯系樹脂(B)、阻燃劑(C)及玻璃纖維(D),且各成分相對於上述(A)、(B)、(C)及(D)成分之合計量100質量%之含量為(A)成分20~84質量%、(B)成分0~5質量%、(C)成分5~25質量%、(D)成分11~50質量%;作為上述阻燃劑(C),使用含有相對於上述(C)成分100質量%為50~95質量%之雙酚A雙(磷酸二苯酯)(C-1)及50~5質量%之下述化學式(1)所表示之縮合型磷酸酯系阻燃劑(C-2)之混合物;
    Figure 108121219-A0305-02-0042-2
    (式中,R1~R4表示2,6-二甲苯基,n表示1~3)。
TW108121219A 2018-07-23 2019-06-19 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及成形體與燃燒時間之參差之改善方法 TWI7358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7972A JP7062546B2 (ja) 2018-07-23 2018-07-23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並びに燃焼時間のバラツキの改善方法
JP2018-137972 2018-07-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7728A TW202007728A (zh) 2020-02-16
TWI735891B true TWI735891B (zh) 2021-08-11

Family

ID=69275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1219A TWI735891B (zh) 2018-07-23 2019-06-19 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及成形體與燃燒時間之參差之改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62546B2 (zh)
CN (1) CN110746762B (zh)
TW (1) TWI735891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9515A (ja) * 1998-10-14 2000-04-25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CN1599775A (zh) * 2001-11-30 2005-03-23 宝理塑料株式会社 阻燃性树脂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80535A (ja) * 1997-09-04 1999-03-26 Sumitomo Chem Co Ltd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4381637B2 (ja) * 2001-05-21 2009-12-09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シャーシ成形品
CN102675852A (zh) * 2012-04-10 2012-09-19 江苏启蓝新材料有限公司 无卤阻燃聚苯醚组合物
US9991622B2 (en) * 2013-07-05 2018-06-05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mponent comprising insulating resin molded article, and method for stabilizing flame retardance
JP6231429B2 (ja) * 2014-04-28 2017-11-15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並びに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6472331B2 (ja) * 2015-06-01 2019-02-20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ファン成形品
JP2017119739A (ja) * 2015-12-28 2017-07-06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JP6851852B2 (ja) * 2016-03-28 2021-03-31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
JP2018059090A (ja) * 2016-10-04 2018-04-12 旭化成株式会社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9515A (ja) * 1998-10-14 2000-04-25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CN1599775A (zh) * 2001-11-30 2005-03-23 宝理塑料株式会社 阻燃性树脂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6762B (zh) 2022-05-06
TW202007728A (zh) 2020-02-16
JP7062546B2 (ja) 2022-05-06
JP2020015788A (ja) 2020-01-30
CN110746762A (zh) 202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33988B1 (en) Automobile lamp accessory
JP2008195801A (ja) 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法
JP7280133B2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
CN108117738B (zh) 树脂组合物
JP6231429B2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並びに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KR101469271B1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성형품
TWI735891B (zh) 聚苯醚系樹脂組合物及成形體與燃燒時間之參差之改善方法
US10253179B2 (en) 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 composition
JP6990571B2 (ja) 樹脂組成物、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成形体
JP3923764B2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樹脂組成物
JP4907868B2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
JPH08183902A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樹脂組成物
JP7186312B2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2024010606A (ja) 強化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及び自動車周辺部品
JP2003277555A (ja) 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法
JP5599135B2 (ja) 難燃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樹脂組成物
JP4402257B2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
JP2017082044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る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接続構造体
JP2019143015A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JP2018028061A (ja) 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JP2005002242A (ja) 難燃樹脂組成物
WO2018066530A1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
JP2017165908A (ja)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