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8764B - 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 - Google Patents

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8764B
TWI728764B TW109110838A TW109110838A TWI728764B TW I728764 B TWI728764 B TW I728764B TW 109110838 A TW109110838 A TW 109110838A TW 109110838 A TW109110838 A TW 109110838A TW I728764 B TWI728764 B TW I7287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ing structure
blocking
lens
optical lens
mold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0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37954A (zh
Inventor
黄楨
欒仲禹
仰宗春
闞立峰
許晨祥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10259927.X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1770249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20440006.9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09881889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7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79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8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876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2Elements optimising image sensor operation, e.g.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protection or temperature control by heat transfer or cool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該攝影模組包括一阻式感光組件和至少一被設置於該阻式感光組件的馬達鏡頭組件。該阻式感光組件包括一模塑感光組件和一被設置於該模塑感光組件的阻擋結構。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高於該濾光元件的上表面,並且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在該模塑感光組件上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與該馬達鏡頭組件的光學鏡頭在該模塑感光組件上的投影重疊,以阻擋該光學鏡頭與該濾光元件直接接觸。

Description

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
本發明涉及光學成像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
近年來,電子產品、智慧設備等越來越多地朝向輕薄化、高性能的方向發展,電子產品、智慧設備這種發展趨勢對作為電子產品、智慧設備的標準配置之一的攝影模組的尺寸和成像能力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然而,隨著消費者對於高像素、高性能的攝影模組的要求越來越高,攝影模組的高度卻隨之不斷地增加。究其緣由,主要是因為隨著攝影模組的像素變高,攝影模組的鏡頭高度會隨之增加,而感光晶片封裝部的厚度卻難以降低。特別是,在鏡頭的光學設計中存在一個原則:攝影模組的鏡頭厚度比存在一個最小值,以保證光學系統的可行性,即當給定攝影模組的鏡頭像面的大小時,鏡頭厚度是有確定的數值範圍的。換句話說,攝影模組的像素越高,所需要的鏡頭像面就越大,則鏡頭的高度也就越高。
目前,為了減小攝影模組的高度,通常是盡可能地縮小攝影模組中鏡頭的高度。一方面可以優化光學設計,將光學系統的高度設計到最小值,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優化鏡筒的結構設計,將鏡筒的最下端與鏡片組的最低端齊平或者高於鏡片組的最低端(即鏡片組中最後一個鏡片凸出於鏡筒的最下端),以 將限制鏡頭高度的鏡筒的高度做到最小。此外,為了進一步減少攝影模組的高度,還可以通過合理的光學系統設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鏡頭的後焦,使得感光晶片與鏡頭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減小。為了實現這一目的,通常採用模塑的方法對晶片線路板元件進行封裝,並取消了用於安裝濾色片及鏡頭的鏡座,而是直接將濾色片安裝在模塑的表面,以實現攝影模組的高度進一步縮小。
然而,這也帶來了新的風險,例如,鏡座的取消雖然使得鏡頭的鏡筒或鏡片與濾色片之間的距離更近,有助於縮小攝影模組的高度,但是在攝影模組的組裝過程中或者在攝影模組的對焦或調焦的過程中,攝影模組的鏡頭卻容易與濾色片發生碰撞,使得濾色片破裂,進而造成攝影模組的損壞。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其能夠降低攝影模組被損壞的風險,有助於提高攝影模組的整體可靠性。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其能夠避免濾光元件被碰撞,以有效地降低濾光元件破裂的風險。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其中,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攝影模組能夠通過在模塑感光組件和光學鏡頭之間設置阻擋結構,以避免光學鏡頭與濾光元件發生直接碰撞,有助於降低濾光元件破裂的風險。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其中,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攝影模組的阻擋結構能夠被設置於模塑感光組件的模塑基座,以避免光學鏡頭對濾光元件施加任何壓力,有助於保護所述濾光元件不受損壞。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其中,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攝影模組的阻擋結構對應於光學鏡頭的鏡筒,以避免所述光學鏡頭的鏡片組與所述阻擋結構發生碰撞,有助於保護所述光學鏡頭的所述鏡片組不受損壞。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其中,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攝影模組的阻擋結構位於模塑感光組件的濾光元件的較長邊緣的之外,使得所述阻擋結構與光學鏡頭之間的接觸面積得以增大,以減小所述光學鏡頭與所述阻擋結構之間的碰撞力,有助於保護所述光學鏡頭。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其中,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攝影模組的阻擋結構呈線狀凸起,有助於進一步增大所述阻擋結構與光學鏡頭之間的接觸面積。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其中,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攝影模組的阻擋結構呈點狀凸起,有助於在防撞的同時,減小所述攝影模組的整體重量。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其中,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攝影模組的阻擋結構一體成型於模塑感光組件的模塑基座,以簡化所述攝影模組的組裝過程。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其中,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攝影模組的阻擋結構被粘接於模塑感光組件的模塑基座,有助於簡化所述模塑感光組件的所述模塑基座的製造工藝。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其中,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攝影模組的阻擋結構由彈性材料製成,以便在所述阻擋結構與光學鏡頭之間起到緩衝作用,有助於保護所述光學鏡頭不被損壞。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其中,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攝影模組的阻擋結構的阻擋面設有緩衝膜,以便在光學鏡頭與所述阻擋結構發生碰撞時起到緩衝作用,防止所述光學鏡頭因碰撞而被損壞。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其中,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攝影模組的阻擋結構直接被設置於濾光元件的邊緣,並且所述阻擋結構由彈性材料製成,以在所述濾光元件與光學鏡頭之間起到緩衝作用,有助於避免所述濾光元件或所述光學鏡頭被損壞。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其中,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在本發明中不需要採用昂貴的材料或複雜的結構。因此,本發明成功和有效地提供一解決方案,不只提供簡單的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同時還增加了所述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的實用性和可靠性。
為了實現上述至少一發明目的或其他目的和優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攝影模組,包括:一阻式感光組件,其中所述阻式感光組件包括:一模塑感光組件,其中所述模塑感光組件包括:一成像組件;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於所述成像組件的一部分,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具有一光窗,並且所述光窗對應於所述成像組件的感光路徑;以及一濾光元件,其中所述濾光元件被對應地設置於所述模塑基座的所述光窗;以及一阻擋結構,其中所述阻擋結構被設置於所述模塑感光組件,並且所述阻擋結構具有一阻擋面;以及至少一馬達鏡頭組件,其中每所述馬達鏡頭組件包括:一馬達,其中所述馬達被設置於所述阻式感光組件;以及一光學鏡頭,其中所述光學鏡頭被可驅動地設置於所述馬達,並且所述光學鏡頭對應於所述成像組件的所述感光路徑,其中所述阻擋結構的所述阻擋面高於所述濾光元件的上表面,並且所述阻擋結構的所述阻擋面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上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與所述光學鏡頭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上的投影重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光學鏡頭包括一鏡筒和一鏡片組,其中所述鏡片組被組裝於所述鏡筒,並且所述鏡筒被可移動地安裝於所述馬達,其中所述阻擋結構的所述阻擋面對應於所述鏡筒的出光端面,使得所述阻擋結 構的所述阻擋面能夠與所述鏡筒的所述出光端面直接接觸,以阻擋所述光學鏡頭與所述濾光元件直接接觸。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阻擋結構的所述阻擋面與所述鏡筒的所述出光端面之間的距離小於濾光元件的所述上表面與所述鏡片組的出光面之間的最短距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阻擋結構被對應地設置於所述模塑基座,以自所述模塑基座朝向所述光學鏡頭的所述鏡筒延伸。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阻擋結構被粘接於所述模塑基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阻擋結構被一體地成型於所述模塑基座,以在所述模塑基座的表面形成凸起。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阻擋結構被對應地設置於所述濾光元件的邊緣區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模塑感光組件還包括一安裝支架,其中所述安裝支架被設置於所述模塑基座,並且所述濾光元件被對應地安裝於所述安裝支架,其中所述阻擋結構被對應地設置於所述安裝支架,以使所述安裝支架與所述阻擋結構結合形成一阻擋式安裝支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阻擋結構被一體地成型於所述安裝支架,以在所述安裝支架上形成凸起。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阻擋結構包括至少一條狀凸件,其中每所述條狀凸件沿著所述濾光元件的邊緣延伸,以形成線狀凸起,其中所述條狀凸件的上側面作為所述阻擋結構的所述阻擋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光學鏡頭的後焦不大於0.6mm。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光學鏡頭的所述鏡筒的所述出光端面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上的投影中的至少一部分與所述阻擋結構的所述阻擋面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上的投影重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阻擋結構的所述阻擋面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上投影的內邊緣與所述鏡筒的所述出光端面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上投影的內邊緣不相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條狀凸件沿著所述濾光元件的長邊緣延伸。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阻擋結構包括兩個所述條狀凸件,其中所述條狀凸件分別位於所述濾光元件的兩所述長邊緣的外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阻擋結構還包括至少一緩衝層,其中所述緩衝層被設置於所述條狀凸件的所述上側面,並且所述緩衝層由彈性材料製成。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阻擋結構包括至少一柱狀凸件,其中每所述柱狀凸件的一端連接於所述模塑感光組件,並且所述柱狀凸件的另一端朝向遠離所述模塑基座的方向延伸,以形成點狀凸起,其中所述柱狀凸件的所述另一端的端面作為所述阻擋結構的所述阻擋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光學鏡頭的所述鏡筒的所述出光端面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上的投影中的至少一部分與所述阻擋結構的所述阻擋面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上的投影重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阻擋結構由彈性材料製成。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馬達鏡頭組件的所述馬達直接被安裝於所述模塑感光組件的所述模塑基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馬達鏡頭組件的所述馬達直接被安裝於所述阻擋結構的所述阻擋面。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攝影模組,包括:一阻式感光組件,其中所述阻式感光組件包括:一模塑感光組件,其中所述模塑感光組件包括:一成像組件;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於所述成像組件的一部分,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具有一光窗,並且所述光窗對應於所述成像組件的感光路徑;以及一濾光元件,其中所述濾光元件被對應地設置於所述模塑基座的所述光窗;以及一阻擋結構,其中所述阻擋結構被設置於所述模塑感光組件,並且所述阻擋結構具有一阻擋面;以及至少一馬達鏡頭組件,其中每所述馬達鏡頭組件包括:一馬達,其中所述馬達被設置於所述阻式感光組件;以及一光學鏡頭,其中所述光學鏡頭被可驅動地設置於所述馬達,並且所述光學鏡頭對應於所述成像組件的所述感光路徑,其中所述阻擋結構的所述阻擋面對應於所述光學鏡頭,並且所述阻擋結構的所述阻擋面高於所述濾光元件的上表面,以在所述光學鏡頭被所述馬達驅動以靠近所述成像組件,並且所述光學鏡頭接觸到所述濾光元件的所述上表面之 前,所述阻擋結構的所述阻擋面能夠先接觸所述光學鏡頭,以阻擋所述光學鏡頭與所述濾光元件直接接觸。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阻式感光組件,用於與至少一馬達鏡頭組件組裝成一攝影模組,其中該馬達鏡頭組件包括一馬達和一光學鏡頭,其中所述阻式感光組件包括:一模塑感光組件,其中所述模塑感光組件包括:一成像組件;一模塑基座,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包覆於所述成像組件的一部分,其中所述模塑基座具有一光窗,並且所述光窗對應於所述成像組件的感光路徑;以及一濾光元件,其中所述濾光元件被對應地設置於所述模塑基座的所述光窗;以及一阻擋結構,其中所述阻擋結構被設置於所述模塑感光組件,其中所述阻擋結構具有一阻擋面,並且所述阻擋結構的所述阻擋面高於所述濾光元件的上表面,其中所述阻擋結構的所述阻擋面適於對應於該馬達鏡頭組件的該光學鏡頭,以在該光學鏡頭被該馬達驅動以靠近所述成像組件,並且該光學鏡頭接觸到所述濾光元件的所述上表面之前,所述阻擋結構能夠先接觸該光學鏡頭,以阻擋該光學鏡頭與所述濾光元件直接接觸。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阻擋結構的所述阻擋面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上的投影中的至少一部分適於與該光學鏡頭的該鏡筒的該出光端面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上的投影重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阻擋結構被粘接於所述模塑基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阻擋結構被一體地成型於所述模塑基座,以在所述模塑基座的表面形成凸起。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阻擋結構包括至少一條狀凸件,其中每所述條狀凸件沿著所述濾光元件的邊緣延伸,以形成線狀凸起,其中所述條狀凸件的上側面作為所述阻擋結構的所述阻擋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條狀凸件具有一梯形橫截面。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一電子設備本體;以及至少一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每所述攝影模分別被設置於所述電子設備本體,以用於獲取影像。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攝影模組的製造方法,包括步驟:對應地設置一阻擋結構於一模塑感光組件,以製成一阻式感光組件,其中該阻擋結構的阻擋面高度該模塑感光組件的一濾光元件的上表面;以及對應地設置至少一馬達鏡頭組件於該阻式感光組件,其中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對應於該馬達鏡頭組件的光學鏡頭,使得當該光學鏡頭被該馬達鏡頭組件的馬達驅動以靠近該模塑感光組件的成像組件時,該阻擋結構能夠阻止該光學鏡頭與該濾光元件直接接觸。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該阻擋結構被直接粘接於該模塑感光組件的一模塑基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該阻擋結構被一體地成型於該模塑感光組件的一模塑基座。
通過對隨後的描述和附圖的理解,本發明進一步的目的和優勢將得以充分體現。
本發明的這些和其它目的、特點和優勢,通過下述的詳細說明,附圖和請求項得以充分體現。
1P,1:攝影模組
2P,20:馬達鏡頭組件
21P,21:馬達
22P,22:光學鏡頭
3P:模塑感光組件
31P,112:模塑基座
32P:成像組件
33P,113:濾光元件
10:阻式感光組件
11:模塑感光組件
111:成像組件
1112:線路板
1120:光窗
1131:上表面
12:阻擋結構
121:條狀凸件
1201:阻擋面
221:鏡筒
2211:出光端面
222:鏡片組
2221:出光面
P:線
P’:投影
S110,S120:步驟
300:電子設備本體
圖1示出了現有的攝影模組的剖視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攝影模組的立體示意圖。
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的爆炸示意圖。
圖4A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的剖視示意圖。
圖4B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5A和圖5B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阻式感光組件的第一個變形實施方式。
圖6A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阻式感光組件的第二個變形實施方式。
圖6B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阻式感光組件的第三個變形實施方式。
圖7A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的第一個變形實施方式。
圖7B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的第二個變形實施方式。
圖7C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的第三個變形實施方式。
圖7D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的第四個變形實施方式。
圖7E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的第五個變形實施方式。
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攝影模組的製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9示出了一種配置有根據本發明的所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的電子設備的一個示例。
以下描述用於揭露本發明以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本發明。以下描述中的優選實施例只作為舉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其他顯而易見的變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可以應用於其他實施方案、變形方案、改進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沒有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其他技術方案。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理解的是,在本發明的揭露中,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準”、“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是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其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上述術語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中,請求項和說明書中術語“一”應理解為“一個或多個”,即在一個實施例,一個元件的數量可以為一個,而在另外的實施例中,該元件的數量可以為多個。除非在本發明的揭露中明確示意該元件的數量只有一個,否則術語“一”並不能理解為唯一或單一,術語“一”不能理解為對數量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屬於“第一”、“第二”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者暗示相對重要性。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屬於“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者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連接,也可以是通過媒介間接連結。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徵進行結合和組合。
為了縮小攝影模組的高度,現有的攝影模組通常先通過光學設計將鏡頭的後焦設計的很短,再採用IOM(IR on Molding,濾光元件在模塑上方) 結構,即將濾光元件直接貼附在模塑基座上,以使模塑感光組件的厚度減小。示例性地,如圖1所示,現有的攝影模組1P通常包括一馬達鏡頭組件2P和一模塑感光組件3P。所述模塑感光組件3P包括一模塑基座31P、一成像組件32P以及一濾光元件33P,其中所述模塑基座31P被設置以包覆所述成像組件32P的一部分,其中所述濾光元件33P被直接貼附於所述模塑基座31P的上表面,並且所述濾光元件33P對應於所述成像組件32P的感光路徑。所述馬達鏡頭組件2P包括一馬達21P和一光學鏡頭22P,其中所述光學鏡頭22P被鎖附於所述馬達21P內,其中所述馬達21P被設置於所述模塑感光組件3P的所述模塑基座31P的所述上表面,以使所述光學鏡頭22P對應於所述成像組件32P的所述感光路徑,並且所述濾光元件33P位於所述光學鏡頭22P和所述成像組件32P之間。這樣,當所述馬達21P驅動所述光學鏡頭22P上下移動時,所述光學鏡頭22P將遠離或靠近所述成像組件32P,以實現所述攝影模組1P的對焦或調焦。
然而,雖然通過模塑工藝能夠製造出厚度較小的模塑基座31P,使得所述模塑感光組件3P的厚度得以減小,進而使所述馬達鏡頭組件2P的所述光學鏡頭22P與所述模塑感光組件3P的所述成像組件32P之間的距離得以減小,但是所述濾光元件33P通常只能貼附於所述模塑基座31P的上表面,使得所述濾光元件33P與所述光學鏡頭22P之間的距離很小。再者,現有的攝影模組1P為了進一步縮小高度,可以通過合理的光學系統設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所述攝影模組1P的後焦,使得所述光學鏡頭22P與所述成像組件32P之間的距離得以進一步減小,從而造成所述光學鏡頭22P與所述濾光元件33P之間的距離變的更小。這樣在所述攝影模組1P進行對焦或調焦的過程中,當所述光學鏡頭22P在所述馬達21P的驅動下靠近所述成像組件32P時,所述光學鏡頭22P極易與所述濾光元件 33P發生碰撞,導致所述濾光元件33P破裂或所述光學鏡頭22P受損,嚴重影響所述現有的攝影模組1P的可靠性。
此外,由於馬達鏡頭組件的馬達底面通常是一個平面,使得模塑基座上對應的馬達貼附面也是一個平面,而為了盡可能使濾光片放置於短後焦的攝影模組中,通常會將模塑基座上對應的濾光片貼附面盡可能地下沉,但為了降低攝影模組的高度,模塑基座上的馬達貼附面的高度也需要降低,因此模塑基座上的濾光片貼附面通常只能略低於模塑基座上對應於馬達的貼附面。而濾光片的自身高度和膠層的厚度會使得濾光片的上表面仍高於馬達的貼附面,導致濾光片依然存在被撞裂的風險。換言之,無論模塑基座上的馬達貼附面高於、齊平於、或者低於所述模塑基座上的濾光片貼附面,均存在濾光片被光學鏡頭撞擊的風險,因此,急需一種新的模組結構設計來解決上述問題。
參考附圖2至圖4B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攝影模組被闡明,其中所述攝影模組1包括一阻式感光組件10和至少一馬達鏡頭組件20,其中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包括一模塑感光組件11和一阻擋結構12。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包括一成像組件111、一模塑基座112以及一濾光元件113,其中所述模塑基座112包覆於所述成像組件111的一部分,其中所述模塑基座112具有一光窗1120,並且所述模塑基座112的所述光窗1120對應於所述成像組件111的感光路徑;其中所述濾光元件113被對應地設置於所述模塑基座112的所述光窗1120。每所述馬達鏡頭組件20包括一馬達21和一光學鏡頭22,其中所述馬達21被設置於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並且所述光學鏡頭22被可驅動地設置於所述馬達21,以通過所述馬達21驅動所述光學鏡頭22靠近或遠離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的所述成像組件111,其中所述光學鏡頭22對應於所述成像組件111的所述感光路徑,並且所 述濾光元件113位於所述成像組件111和所述光學鏡頭22之間,以使外部光學沿著所述成像組件111的所述感光路徑先穿過所述光學鏡頭22,再穿過所述濾光元件113,最後經過所述模塑基座112的所述光窗1120,以到達所述成像組件111。
特別地,如圖3至圖4B所示,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的所述阻擋結構12被設置於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並且所述阻擋結構12的阻擋面1201高於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的所述濾光元件113的上表面1131;其中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對應於所述馬達鏡頭組件20的所述光學鏡頭22,以在所述光學鏡頭22被所述馬達21驅動以靠近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的所述成像組件111時,所述阻擋結構12能夠阻止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濾光元件113直接接觸,以防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濾光元件113發生碰撞,進而有效地降低所述濾光元件113因碰撞而破裂的風險。
換句話說,正是由於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高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上表面1131,並且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對應於所述光學鏡頭22,因此當所述光學鏡頭22被驅動以靠近所述成像組件111時,所述光學鏡頭22在碰撞到所述濾光元件113之前,將先接觸所述阻擋結構12阻擋面,以避免所述光學鏡頭22直接撞擊所述濾光元件113,防止所述濾光元件113因碰撞而被損壞,有助於提高所述攝影模組1的可靠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發明的這個實施例中,如圖4A所示,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可以但不限於被實施為所述阻擋結構12的頂表面,以通過所述阻擋結構12的頂表面來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以防所述光學鏡頭22直接接觸所述濾光元件113。當然,在本發明的其他示例中,所述阻擋結構112的所述阻擋面1201也可以被實施為所述阻擋結構12的側壁或其他部位,只要能夠 起到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接觸所述濾光元件113即可,以便保護所述濾光元件113不被所述光學鏡頭22碰撞,本發明對此不再贅述。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在附圖2至圖4B和接下來的描述中以所述攝影模組1僅包括一個所述馬達鏡頭組件20為例,闡述本發明的所述攝影模組1的特徵和優勢,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附圖2至圖4B以及接下來的描述中揭露的所述攝影模組1僅為舉例,其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內容和範圍的限制,例如,在所述攝影模組1的其他示例中,所述馬達鏡頭組件20的數量也可以超過一個,以形成陣列式攝影模組。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發明的這個實施例中,如圖4A和圖4B所示,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的所述成像組件111可以包括一感光元件1111和一線路板1112,其中所述感光元件1111與所述線路板1112可導通地連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成像組件111的所述感光元件1111的感光區域對應於所述模塑基座112的所述光窗1120,以通過所述感光元件1111的所述感光區域定義出所述成像組件111的所述感光路徑,使得外部光學先依次穿過所述光學鏡頭22和所述濾光元件113之後,再經過所述模塑基座112的所述光窗1120到達所述感光元件1111的所述感光區域,以被所述感光元件1111的所述感光區域接收而成像。
此外,在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1中,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的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的所述模塑基座112可以同時包覆於所述成像組件111的所述感光元件1111的一部分和所述線路板1112的一部分,以通過所述模塑基座112將所述感光元件1111和所述線路板1112結合成一體,以使所述成像組件111形成一體式結構。當然,在本發明的其他示例中,所述模塑基座112也可以 僅包覆於所述線路板1112的一部分,而所述感光元件1111直接被貼附於所述線路板1112,本發明對此不作進一步限制。
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如圖2和圖4A所示,所述攝影模組1的所述馬達鏡頭組件20的所述光學鏡頭22進一步包括一鏡筒221和一鏡片組222,其中所述鏡片組222被組裝於所述鏡筒221,並且所述鏡筒221被可移動地安裝於所述馬達21,以通過所述馬達21驅動所述鏡筒221在所述馬達21內上下移動,使得所述光學鏡頭22能夠靠近或遠離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的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的所述成像組件111,以實現所述攝影模組1的對焦或調焦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的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極其適合與短後焦的光學鏡頭22相適配,以便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的所述濾光構件113接觸而發生碰撞。優選地,所述光學鏡頭22可以但不限於被實施為其後焦不大於0.6mm(即所述光學鏡頭22的後焦小於或等於0.6mm)。當然,在本發明的其他示例中,所述光學鏡頭22的後焦也是可以大於0.6mm。
更優選地,如圖4A所示,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的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對應於所述馬達鏡頭組件20的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以在所述光學鏡頭22被驅動以靠近所述成像組件111時,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能夠與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接觸,使得所述阻擋結構12通過與所述鏡筒221接觸而阻止所述光學鏡頭22碰撞所述濾光元件113,以防所述阻擋結構12碰撞到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片組222,進而避免所述鏡片組222因所述阻擋結構12的碰撞而被損壞。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4A和圖4B所示,為了進一步降低所述攝影模組1的高度,所述馬達鏡頭組件20的所述光學鏡頭22 還可以通過鏡筒結構的優化設計,將所述鏡片組222的出光面2221的最低處與所述鏡筒221的出光端面2211齊平,或者將所述鏡片組222中最後一個鏡片凸出於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即所述鏡片組222的所述出光面2221的最低處低於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以便將限制所述光學鏡頭22高度的所述鏡筒221的高度做到最小。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鏡片組222的入光面2222與所述鏡片組222的所述出光面2221相對,以使外部光線先從所述鏡片組222的所述入光面2222射入,再從所述鏡片組222的所述出光面2221射出。同樣地,所述鏡筒221的入光端面2212也與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相對,並且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入光端面2212對應於所述鏡片組222的所述入光面2222,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對應於所述鏡片組222的所述出光面2221。
然而,一旦所述阻擋結構12的高度不足,所述光學鏡頭22的這種結構仍有可能造成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片組222碰撞到所述濾光晶片113,因此,為了確保所述阻擋結構12能夠阻止所述光學鏡頭22的任何部位碰撞到所述濾光元件113,在本發明的所述攝影模組1中,如圖4B所示,所述攝影模組1的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與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之間的距離小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上表面1131與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片組222的所述出光面2221之間的最短距離(即),以在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接觸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時,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片組222的所述出光面2221與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上表面1131之間仍存有間隙,從而有效地避免所述光學鏡頭22碰撞所述濾光元件113。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發明的其他示例中,當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片組222的所述出光面2221高於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時,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與所述鏡 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之間的距離必然小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上表面1131與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片組222的所述出光面2221之間的距離。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中,如圖4A和圖4B所示,所述攝影模組1的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的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的所述濾光元件113被安裝於所述模塑基座112,其中所述阻擋結構12被對應地設置於所述模塑基座112的位於所述濾光元件113之外的部分,以使所述阻擋結構12與所述濾光元件113不發生任何接觸。這樣,當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阻擋結構12發生接觸或碰撞時,所述濾光元件113不會受到來自所述光學鏡頭22或/和所述阻擋結構12施加的任何外力,以保護所述濾光元件113不受損壞。
優選地,如圖4B所示,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1的所述阻擋結構12自所述模塑基座112的表面向上延伸,使得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高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上表面1131,以通過所述阻擋結構12阻止所述光學鏡頭22撞擊所述濾光元件113。換句話說,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1的所述阻擋結構12自所述模塑基座112的表面朝向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延伸,使得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高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上表面1131,即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與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之間的距離小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上表面1131與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片組222的所述出光面2221之間的距離,以避免所述光學鏡頭22的任何部位接觸或撞擊所述濾光元件113。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這個實施例中,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1的所述阻擋結構12可以但不限於通過粘接的方式被分體地設置於所述模塑基座112,即所述阻擋結構12的底表面與所述模塑基座112的表面通過粘接劑進行粘接,使 得所述阻擋結構12作為獨立部件被安裝於所述模塑基座112。這樣,在不對現有的攝影模組的原有結構進行任何改動的基礎上,只需要在模塑基座上對應地安裝所述阻擋結構12,就能夠將現有的攝影模組改裝成所述攝影模組1,以降低濾光元件被撞裂的風險。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發明的其他示例中,所述阻擋結構12也可通過諸如卡接、嵌合、焊接、或螺接等等方式被安裝於所述模塑基座112,只需確保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高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上表面1131,並且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對應於所述光學鏡頭11即可,本發明對此不作贅述。
更優選地,如圖3和圖4A所示,所述阻擋結構12可以包括至少一條狀凸件121,其中每所述條狀凸件121被安裝於所述模塑基座112,並且每所述條狀凸件121沿著所述濾光元件113的邊緣延伸,以在所述模塑基座112上形成線狀凸起,便於增大所述阻擋結構12與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之間的接觸面積,有助於減小所述阻擋結構12對所述光學鏡頭22的撞擊強度,有助於保護所述光學鏡頭22。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大部分攝影模組而言,光學鏡頭通常具有圓形橫截面,而濾光元件通常具有矩形橫截面,即在所述攝影模組1中,所述馬達鏡頭組件20的所述光學鏡頭22具有圓形橫截面,而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的所述濾光元件113具有矩形橫截面,因此,在本發明的這個實施例中,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優選地沿著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長邊緣延伸,即所述條狀凸件121的一端沿著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長邊緣延伸,以在所述模塑基座112上形成線狀凸起,使得所述條狀凸件121的上側面作為所述阻擋結構12的 所述阻擋面1201,便於進一步增大所述阻擋結構12與所述光學鏡頭22之間的接觸面積。
示例性地,如圖3所示,所述阻擋結構12包括兩個所述條狀凸件121,其中兩個所述條狀凸件121分別被對稱地設置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兩個長邊緣的外側,並且每所述條狀凸件121沿著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長邊緣從所述濾光元件113的一短邊緣延伸至所述濾光元件113的另一短邊緣,使得兩個所述條狀凸件121能夠同時與所述光學鏡頭22接觸,便於分擔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阻擋結構12之間產生的碰撞力,同時減少因鏡頭傾斜而造成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濾色元件113相撞的風險。當然,在本發明的其他示例中,所述阻擋結構12也可以僅包括一個或多個所述條狀凸件121,例如多個所述條狀凸件121可以被間隔地設置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同一長邊緣之外,也可以分別設置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長邊緣和短邊緣之外,只需確保所述條狀凸件121能夠對應於所述光學鏡頭22,以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濾光元件113發生碰撞即可,本發明對此不再贅述。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確保所述阻擋結構12能夠通過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來保護所述濾光元件113不受碰撞,即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能夠對應於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因此,如圖4B所示,本發明的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可以但不限於被實施為具有矩形橫截面的突起,並且所述條狀凸件121的內側面與所述光學鏡頭22的光軸220之間的距離優選地小於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的外半徑R(即)。換句話說,被對稱地設置的兩個所述條狀凸件121之間的內緣距離小於所述鏡筒221的外徑。
進一步地,如圖4B所示,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的外側面與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光軸220之間的距離大於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的內半徑(即),也就是說,兩個所述條狀凸件121之間的外緣距離大於所述鏡筒221的內徑,以確保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至少對應於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
進一步地,為了確保所述阻擋結構12能夠在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撞擊所述濾光元件113的同時,又能夠避免所述阻擋結構12接觸或撞擊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片組222,以保護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片組222不受碰撞,因此,如圖4B所示,本發明的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的所述外側面與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光軸220之間的距離小於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的外半徑(即),以使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不會裸露在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之外,以便在所述模塑基座112上為所述馬達21預留足夠的安裝空間,有效地避免所述阻擋結構12對所述馬達鏡頭組件20與所述模塑基座112之間的組裝產生干擾。
更優選地,如圖4B所示,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的所述內側面與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光軸220之間的距離不小於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內半徑(即),以避免所述條狀凸件121與所述鏡片組222接觸或碰撞。
此外,在本發明的這個實施例中,為了緩解所述阻擋結構12與所述光學鏡頭22之間的碰撞,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可以但不限於由諸如橡膠、矽膠、或彈性塑膠等等之類的彈性材料製成,以在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阻擋結構12發生碰撞時,所述條狀凸件121能夠通過變形來起到緩衝作用, 以減少所述阻擋結構12與所述光學鏡頭22之間的碰撞強度,便於保護所述光學鏡頭22和/或所述阻擋結構12。
值得注意的是,附圖5A和5B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1的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的第一個變形實施方式,其中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具有一梯形橫截面,使得所述條狀凸件121的上側面的面積小於所述條狀凸件121的下側面的面積,即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的面積小於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底表面的面積,以便在防止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接觸或碰撞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片組222同時,還能夠為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提供足夠大的粘接面積,以便將所述條狀凸件121牢靠地粘接於所述模塑基座112。
進一步地,除了所述條狀凸件121的頂表面可以被實施為所述阻擋面1201之外,所述條狀凸件121上高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上表面1131的側面也可以被實施為所述阻擋面1201。示例性地,如圖5B所示,虛線部分示出了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上的投影2211’,因此為了確保所述阻擋面1201能夠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濾光元件113直接接觸,本發明的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上的投影2211’與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上的投影具有重疊部分。換言之,如圖5A所示,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上表面1131所在的平面與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的內側面相交於線P,則為了確保所述阻擋面1201能夠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濾光元件113直接接觸,線P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上的投影P’所在的直線必與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上的投影 2211’的外邊緣所在的弧線相交,即線P的投影P’與所述出光端面2211的投影2211’的中心之間的垂直距離必小於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的外徑。
優選地,為了避免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與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片組222接觸,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上的投影的內邊緣位於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上的投影2211’的內邊緣之外。例如,線P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上的投影P’所在的直線不與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在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上的投影2211’的內邊緣所在的弧線相交。
更優選地,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被對稱地設置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長邊的外側。一方面是由於所述馬達21通常具有正方形或類似正方形的橫截面,使得所述成像組件111的所述線路板1112也具有正方形或類似正方形的橫截面,而所述濾光元件113與所述感光元件1111類似均具有長方形的橫截面,因此所述濾光元件113的長邊側具有較大的空間用於設置所述阻擋結構12;另一方面是由於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通常呈圓形,而所述濾光元件113具有長方形結構,使得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位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短邊的正上方,如果將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設置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短邊的外側,很難起到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的作用,因此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適於被設置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長邊的外側,以便在所述光學鏡頭22發生傾斜或進行調焦和變焦時,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能夠有效地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碰撞所述濾光元件113。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發明的其他示例中,所述阻擋結構12也可以被實施為具有諸如倒L形橫截面等等之類橫截面的凸件,使得所述阻擋結構12的頂表面大於所述阻擋結構12的底表面,即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大於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底表面,以在所述阻擋結構12的內側為所述濾光元件113提供更大的安裝空間,有助於提高所述濾光元件113的安裝強度。當然,在本發明的其他示例中,所述條狀凸件121也可以具有諸如半圓形、具有圓角的梯形或三角形等等其他形狀的橫截面,只要能夠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濾光元件113發生碰撞即可,本發明對此不作進一步限制。
附圖6A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1的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的第二個變形實施方式,其中所述阻擋結構12僅包括至少一柱狀凸件122,其中每所述柱狀凸件122自所述模塑基座112的表面向上延伸,以在所述模塑基座112上形成點狀凸起,即所述柱狀凸件122的一端連接於所述模塑基座112的表面,並且所述柱狀凸件122的另一端朝向遠離所述模塑基座112(即靠近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的方向延伸,以使所述柱狀凸件122的所述另一端高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上表面1131,也就是說,所述柱狀凸件122的所述另一端的端面作為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以確保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高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上表面1131,使得所述柱狀凸件122能夠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濾光元件113之間發生碰撞。
這樣,雖然相對於所述條狀凸件121而言,所述柱狀凸件122與所述光學鏡頭22之間的接觸面積變小,不利於減小所述柱狀凸件122與所述光學鏡頭22之間的碰撞強度,但是所述柱狀凸件122在單位重量下的有效利用面積得以大幅地增大,這有助於減小所述阻擋結構12的重量,進而減輕所述攝影模組1的 整體重量,並且可以降低所述阻擋結構12與所述攝影模組1中的其他結構造成干涉的可能。換句話說,由於所述光學鏡頭22具有圓形橫截面,而所述濾光元件113具有矩形橫截面,因此沿著所述濾光元件113的邊緣延伸的所述條狀凸件121的側面只能有一部分能夠對應於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且所述條狀凸件121的側面的另一部分無法接觸所述鏡筒221,導致所述條狀凸件121在單位重量下的有效利用面積減小。而所述柱狀凸件122可以通過合理的位置分佈,以使所述柱狀凸件122的端面完全對應於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從而使得所述柱狀凸件122在單位重量下的有效利用面積遠大於所述條狀凸件121。
示例性地,在本發明的這個變形實施方式中,如圖6A所示,所述阻擋結構12可以包括兩個所述柱狀凸件122,其中兩個所述柱狀凸件122分別被對稱地設置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兩個長邊緣之外,並且所述柱狀凸件122對應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長邊緣的中心,以確保所述柱狀凸件122能夠完全對應於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當然,在本發明的其他示例中,所述阻擋結構12也可以包括四個所述柱狀凸件122,並且每個所述柱狀凸件122分別對應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邊緣的中心位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阻擋結構12中所述柱狀凸件122的數量可以為任意數量,並且所述柱狀凸件122的位置也可以被佈置於所述模塑基座112上的任意位置,只要確保所述柱狀凸件122能夠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濾光元件113發生碰撞即可,本發明對此不作贅述。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所述柱狀凸件122與所述光學鏡頭22之間的接觸面積變小,因此為了緩解所述柱狀凸件122與所述光學鏡頭22之間的碰撞力,本發明的所述柱狀凸件122可以但不限於由諸如橡膠等彈性材料製成。當然,在本發明的其他示例中,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柱狀凸件122也可以被實施為諸 如彈簧等等之類具有彈性結構的彈性元件,以在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濾光元件113發生碰撞的同時,還能夠緩解在阻擋碰撞時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阻擋結構12之間的撞擊力。
附圖6B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1的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的第三個變形實施方式,其中所述阻擋結構12包括兩個所述條狀凸件121和兩個所述柱狀凸件122,其中所述條狀凸件121被對稱地設置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長邊緣之外,並沿著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長邊緣延伸,以在所述模塑基座112上形成線狀凸起;其中所述柱狀凸件122被對稱地設置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短邊緣之外,並對應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短邊緣的中心,以在所述模塑基座112上形成點狀凸起,使得所述阻擋結構12能夠結合所述條狀凸件121(如線狀凸起)和所述柱狀凸件122(如點狀凸起)的優勢,以進一步穩定地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濾光元件113之間發生碰撞。
附圖7A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1的第一個變形實施方式。相比於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根據本發明的這個變形實施方式的所述攝影模組1的區別在於: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的所述阻擋結構12被一體地設置於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的所述模塑基座112,即所述阻擋結構12與所述模塑基座112通過模塑的方式一體成型,不僅使得所述阻擋結構12與所述模組基座112牢固地連接,而且有助於簡化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的組裝工藝。這樣,在組裝好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之後,直接將已組裝好的所述馬達鏡頭組件20的所述馬達21安裝於所述模塑基座112上就能夠完成所述攝影模組1的組裝工作。
示例性地,如圖7A所示,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自所述模塑基座112一體地向上延伸,以在所述模塑基座112的表面一體地形成線 狀凸起,並且所述條狀凸件121對應於所述光學鏡頭22,以通過所述條狀凸件121有效地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濾光元件113發生碰撞。當然,在本發明的其他示例中,所述阻擋結構12還可以包括所述柱狀凸件122,其中所述柱狀凸件122自所述模塑基座112一體地向上延伸,以在所述模塑基座112的表面一體地形成點狀凸起,同樣能夠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與濾光元件113發生碰撞。可以理解的是,在採用模塑工藝在所述模塑基座112上一體成型地形成所述阻擋結構時,所述阻擋結構優選地被實施為條狀凸起,這是因為模塑材料受熱後會變成流體,該流體在充滿模具時,長條形的結構更易於形成,並且更易於充滿對應長條形狀的模具內腔。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發明的這個變形實施方式中,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優選地具有一等腰梯形橫截面,以使所述條狀凸件121的上側面的面積小於所述條狀凸件121的下側面的面積,以在模塑過程中便於拔模操作。換句話說,所述條狀凸件121的內側面自下而上向外傾斜地延伸,並且所述條狀凸件121的外側面自下而上向內傾斜地延伸,以使所述條狀凸件121的內外兩側均預留一定的拔模角度,方便模塑成型之後的拔模操作。當然,在本發明的其他示例中,所述條狀凸件121也可以具有諸如矩形、直角梯形、三角形、半圓形或凸字形等等其他形狀的橫截面,只要在所述條狀凸件121的內外兩側不形成負角度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模塑材料在模塑成型後通常具有較強的硬度,使得通過模塑製成的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或所述柱狀凸件122)缺乏彈性,這導致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在與所述光學鏡頭22碰撞時產生較大的撞擊力,進而容易損壞所述光學鏡頭22。因此,為了緩解所述 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與所述光學鏡頭22之間的撞擊,如圖7A所示,本發明的所述阻擋結構12還可以包括一緩衝層123,其中所述緩衝層123由諸如塑膠、矽膠等等之類的彈性材料製成,並且所述緩衝層123被設置於所述條狀凸件121的上側面,以在所述阻擋結構12與所述光學鏡頭22發生碰撞時,所述緩衝層123處於所述條狀凸件121和所述光學鏡頭22之間,以通過所述緩衝層123的彈性變形來緩解所述阻擋結構12與所述光學鏡頭22之間的碰撞,以降低所述阻擋結構12與所述光學鏡頭22之間的撞擊強度,有助於保護所述光學鏡頭22和所述條狀凸件121。換句話說,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緩衝層123被設置於所述條狀凸件121的上側面,以通過所述緩衝層123的上表面提供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使得所述阻擋結構12不僅具有防止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濾光元件113發生碰撞的功效,而且還能夠在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之間起到緩衝的作用。
當然,在本發明的其他示例中,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緩衝層123還可以被設置於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以在所述阻擋結構12與所述光學鏡頭22發生碰撞時,所述緩衝層123仍處於所述條狀凸件121和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之間,同樣能夠起到降低所述阻擋結構12與所述光學鏡頭22之間的撞擊強度的作用。
附圖7B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1的第二個變形實施方式。與根據本發明的上述第一個變形實施方式相比,根據本發明的所述第二個變形實施方式的所述攝影模組1的區別在於:所述馬達鏡頭組件20的所述馬達21直接被安裝於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的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即所述馬達21直接被安裝於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的上表 面,以使所述阻擋結構12在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濾光元件113發生碰撞的同時,也能夠為所述馬達鏡頭組件20的所述馬達21提供安裝基座。換句話說,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的所述外側面與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光軸220之間的距離大於所述光學鏡頭22的所述鏡筒221的外半徑,以使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的一部分裸露在所述鏡筒221的所述出光端面2211之外,供安裝所述馬達21。
附圖7C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1的第三個變形實施方式。與根據本發明的上述第一個變形實施方式相比,根據本發明的所述第三個變形實施方式的所述攝影模組1的區別在於: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的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還可以包括一安裝支架114,其中所述安裝支架114被設置於所述模塑基座112,並且所述濾光元件113被對應地安裝於所述安裝支架114,以使所述濾光元件113處於所述模組基座112的所述光窗1120。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安裝支架114的作用下,可以將尺寸小於所述光窗1120的所述濾光元件113對應地設置於所述模組基座112的所述光窗1120。此外,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還可以通過所述安裝支架114將所述濾光元件113安裝在所述模塑基座112的表面以下的位置,有助於縮小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上表面1131與所述成像組件111之間的距離,使得所述阻擋結構12的高度得以變小,便於進一步縮小所述攝影模組1的高度。
附圖7D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1的第四個變形實施方式。與根據本發明的上述第三個變形實施方式相比,根據本發明的所述第四個變形實施方式的所述攝影模組1的區別在於: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的所述阻擋結構12被設置於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的所述安裝支架114,以使所述安 裝支架114與所述阻擋結構12結合形成一阻擋式安裝支架,這樣有助於進一步縮小所述阻擋結構12的高度。此外,由於所述阻擋結構12直接被設置於所述安裝支架114,使得所述模組基座112上供安裝所述安裝支架114的面積變大,因此所述安裝支架114能夠被更加牢固地安裝於所述模塑基座112,以提高所述攝影模組1的內部結構強度。
示例性地,在本發明的這個變形實施方式中,如圖7D所示,所述阻擋結構12包括兩個所述條狀凸件121,其中所述條狀凸件121被一體地成型於所述安裝支架114,並且所述條狀凸件121分別位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相對兩側,以使所述阻擋結構12與所述安裝支架114形成具有一體式結構的阻式安裝支架,便於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碰撞所述濾光元件113。這樣無需對現有的攝影模組的結構進行大範圍調整,只需要用具有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安裝支架114替代傳統的安裝支架,就能夠將現有的攝影模組改裝成所述攝影模組1,有助於降低攝影模組的改裝成本。當然,在本發明的其他示例中,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條狀凸件121也可以被粘接於所述安裝支架114,以使所述阻擋結構12與所述安裝支架114形成具有分體式結構的阻式安裝支架,這樣無需更換現有的攝影模組的任何已有結構,只需將所述阻擋結構12設置於現有的攝影模組的安裝支架上即可,進一步降低攝影模組的改裝成本。
此外,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馬達鏡頭組件20的所述馬達21也可以直接被安裝於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的所述安裝支架114上,以最大限度地增大所述安裝支架114與所述模塑基座112之間的安裝面積,從而使得所述安裝支架114與所述模塑基座112更加牢固地連接。
附圖7E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1的第五個變形實施方式。與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相比,根據本發明的所述第五個變形實施方式的所述攝影模組1的區別在於: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的所述阻擋結構12被直接安裝於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的所述濾光元件113的邊緣區域1133,其中所述阻擋結構12由諸如矽膠、橡膠等等之類的彈性材料製成,以通過所述阻擋結構12的彈性形變來緩解所述光學鏡頭22對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撞擊,以降低所述濾光元件113破裂的風險。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濾光元件113通常包括一邊緣區域1133和一濾光區域1134,其中所述邊緣區域1133位於所述濾光區域1134的外周,其中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邊緣區域1133可以被直接貼附於所述模塑基座112,以將所述濾光元件113安裝於所述模塑基座112,使得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濾光區域1134對應於所述模塑基座112的所述光窗1120。
示例性地,如圖7E所示,所述阻擋結構12包括兩個具有彈性的所述條狀凸件121,其中所述條狀凸件121分別沿著所述濾光元件113的長邊緣延伸,以在所述濾光元件113的邊緣區域形成線狀凸起,用於在所述濾光元件113和所述光學鏡頭22之間起到緩衝作用,以防所述濾光元件113被撞裂或撞碎。這樣由於所述阻擋結構12直接位於所述濾光元件113之上,使得所述阻擋結構12始終處於所述濾光元件113和所述光學鏡頭22之間,因此所述阻擋結構12能夠在極小的高度下就能夠起到較好的防撞效果。特別地,所述阻擋結構12可以但不限於被實施為一被貼附於所述濾光元件113的所述邊緣區域1133的矽膠層,以便最大限度地增強所述阻擋結構12的緩衝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阻擋結構12也可以被對應地設置於所述鏡筒221,並且所述阻擋結構12對應於所述模塑感光組件 11的所述模塑基座112,使得當所述光學鏡頭22被驅動以靠近所述成像組件111時,所述阻擋結構12在所述光學鏡頭22接觸到所述濾光元件113之前,先接觸所述模塑基座112,以阻擋所述光學鏡頭22撞擊所述濾光元件113,從而有效地降低所述濾光元件113破裂或破碎的風險。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本發明的一實施例進一步提供了一種攝影模組的製造方法。具體地,如圖8所示,所述攝影模組的製造方法包括步驟:S110:對應地設置一阻擋結構12於一模塑感光組件11,以製成一阻式感光組件10,其中所述阻擋結構12的阻擋面1201高於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的濾光元件113的上表面1131;和S120:對應地設置於至少一馬達鏡頭組件20於所述阻式感光組件10,以使所述阻擋結構12的所述阻擋面1201對應於所述馬達鏡頭組件20的光學鏡頭22,其中當所述光學鏡頭22能夠被所述馬達鏡頭組件20的馬達21驅動以靠近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的成像組件111時,所述阻擋結構12能夠阻止所述光學鏡頭22與所述濾光元件113直接接觸。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發明的一示例的所述步驟S110中,所述阻擋結構12可以直接被粘接於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的模塑基座112,以將所述阻擋結構12分體地安裝於所述模塑基座112。
當然,在本發明的另一示例中,所述阻擋結構12也可以一體地成型於所述模塑感光組件11的模塑基座112,以將所述阻擋結構12一體地安裝於所述模塑基座112。
參考附圖9,依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配置有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的所述攝影模組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電子設備包 括一電子設備本體300和至少一攝影模組1,其中每個所述攝影模組1分別被設置於所述電子設備本體300,以用於獲取影像。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電子設備本體300的類型不受限制,例如所述電子設備本體300可以是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電子書、個人數位助理、相機等任何能夠被配置所述攝影模組1的電子設備。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儘管附圖8中以所述電子設備本體300被實施為智慧手機為例,但其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內容和範圍的限制。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圖中所示的本發明的實施例只作為舉例而並不限制本發明。本發明的目的已經完整並有效地實現。本發明的功能及結構原理已在實施例中展示和說明,在沒有背離所述原理下,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可以有任何變形或修改。
1:攝影模組
11:模塑感光組件
111:成像組件
1111:感光元件
1112:線路板
112:模塑基座
1120:光窗
113:濾光元件
1131:上表面
121:條狀凸件
1201:阻擋面
20:馬達鏡頭組件
21:馬達
220:光軸
221:鏡筒
2211:出光端面
2212:入光端面
222:鏡片組
2222:入光面

Claims (32)

  1. 一種攝影模組,其特徵在於,包括:一阻式感光組件,其中所述阻式感光組件包括:一模塑感光組件,其中該模塑感光組件包括:一成像組件;一模塑基座,其中該模塑基座包覆於該成像組件的一部分,其中該模塑基座具有一光窗,並且該光窗對應於該成像組件的感光路徑;以及一濾光元件,其中該濾光元件設置於該模塑基座的一平面且被對應地設置於該模塑基座的該光窗;以及一阻擋結構,其中該阻擋結構被設置於該模塑基座,並且該阻擋結構具有一阻擋面;以及至少一馬達鏡頭組件,其中每該馬達鏡頭組件包括:一馬達,其中該馬達被設置於該阻式感光組件;以及一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學鏡頭被可驅動地設置於該馬達,並且該光學鏡頭對應於該成像組件的該感光路徑,其中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高於該濾光元件的上表面,並且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在該模塑感光組件上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與該光學鏡頭在該模塑感光組件上的投影重疊;其中,該阻擋結構具有一外側面,該光學鏡頭包括一鏡筒,該外側面至該光學鏡頭的光軸之間的距離小於該鏡筒的外半徑,使該阻擋面不會裸露在該鏡筒的出光端面之外。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光學鏡頭還包括一鏡片組,其中該鏡片組被組裝於該鏡筒,並且該鏡筒被可移動地安裝於該馬達,其中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對應於該鏡筒的該出光端面,使得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能夠與該鏡筒的該出光端面直接接觸,以阻擋該光學鏡頭與該濾光元件直接接觸。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與該鏡筒的該出光端面之間的距離小於濾光元件的該上表面與該鏡片組的出光面之間的最短距離。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阻擋結構被對應地設置於該模塑基座,以自該模塑基座朝向該光學鏡頭的該鏡筒延伸。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阻擋結構被粘接於該模塑基座。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阻擋結構被一體地成型於該模塑基座,以在該模塑基座的表面形成凸起。
  7. 如請求項3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阻擋結構被對應地設置於該濾光元件的邊緣區域。
  8. 如請求項3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模塑感光組件還包括一安裝支架,其中該安裝支架被設置於該模塑基座,並且該濾光元件被對應地安裝於該安裝支架,其中該阻擋結構被對應地設置於該安裝支架,以使該安裝支架與該阻擋結構結合形成一阻擋式安裝支架。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阻擋結構被一體地成型於該安裝支架,以在該安裝支架上形成凸起。
  10. 如請求項2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阻擋結構包括至少一條狀凸件,其中每該條狀凸件沿著該濾光元件的邊緣延伸,以形成線狀凸起,其中該條狀凸件的上側面作為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光學鏡頭的後焦不大於0.6mm。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光學鏡頭的該鏡筒的該出光端面在該模塑感光組件上的投影中的至少一部分與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在該模塑感光組件上的投影重疊。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在該模塑感光組件上投影的內邊緣與該鏡筒的該出光端面在該模塑感光組件上投影的內邊緣不相交。
  14.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條狀凸件沿著該濾光元件的長邊緣延伸。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阻擋結構包括兩個該條狀凸件,其中該條狀凸件分別位於該濾光元件的兩該長邊緣的外側。
  16.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阻擋結構還包括至少一緩衝層,其中該緩衝層被設置於該條狀凸件的該上側面,並且該緩衝層由彈性材料製成。
  17. 如請求項2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阻擋結構包括至少一柱狀凸件,其中每該柱狀凸件的一端連接於該模塑感光組件,並且該柱狀凸件的另一端朝向遠離該模塑基座的方向延伸,以形成點狀凸起,其中該柱狀凸件的該另一端的端面作為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光學鏡頭的該鏡筒的該出光端面在該模塑感光組件上的投影中的至少一部分與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在該模塑感光組件上的投影重疊。
  19.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阻擋結構由彈性材料製成。
  2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馬達鏡頭組件的該馬達直接被安裝於該模塑感光組件的該模塑基座。
  21.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馬達鏡頭組件的該馬達直接被安裝於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
  22. 一種攝影模組,其特徵在於,包括:一阻式感光組件,其中該阻式感光組件包括:一模塑感光組件,其中該模塑感光組件包括:一成像組件;一模塑基座,其中該模塑基座包覆於該成像組件的一部分,其中該模塑基座具有一光窗,並且該光窗對應於該成像組件的感光路徑;以及一濾光元件,其中該濾光元件設置於該模塑基座的一平面且被對應地設置於該模塑基座的該光窗;以及一阻擋結構,其中該阻擋結構被設置於該模塑基座,並且該阻擋結構具有一阻擋面;以及至少一馬達鏡頭組件,其中每該馬達鏡頭組件包括:一馬達,其中該馬達被設置於該阻式感光組件;以及一光學鏡頭,其中該光學鏡頭被可驅動地設置於該馬達,並且該光學鏡頭對應於該成像組件的該感光路徑,其中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對應於該光學鏡頭,並且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高於該濾光元件的上表面,以在該光學鏡頭被該馬達驅動以靠近該成像組件,並且該光學鏡頭接觸到該濾光元件的該上表面之前,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能夠先接觸該光學鏡頭,以阻擋該光學鏡頭與該濾光元件直接接觸;其中,該阻擋結構具有一外側面,該光學鏡頭包括一鏡筒,該外側面至該光學鏡頭的光軸之間的距離小於該鏡筒的外半徑,使該阻擋面不會裸露在該鏡筒的出光端面之外。
  23. 一種阻式感光組件,用於與至少一馬達鏡頭組件組裝成一攝影模組,其中該馬達鏡頭組件包括一馬達和一光學鏡頭,其特徵在於,其中該阻式感光組件包括:一模塑感光組件,其中該模塑感光組件包括:一成像組件;一模塑基座,其中該模塑基座包覆於該成像組件的一部分,其中該模塑基座具有一光窗,並且該光窗對應於該成像組件的感光路徑;以及一濾光元件,其中該濾光元件設置於該模塑基座的一平面且被對應地設置於該模塑基座的該光窗;以及 一阻擋結構,其中該阻擋結構被設置於該模塑基座,其中該阻擋結構具有一阻擋面,並且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高於該濾光元件的上表面,其中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適於對應於該馬達鏡頭組件的該光學鏡頭,以在該光學鏡頭被該馬達驅動以靠近該成像組件,並且該光學鏡頭接觸到該濾光元件的該上表面之前,該阻擋結構能夠先接觸該光學鏡頭,以阻擋該光學鏡頭與該濾光元件直接接觸;其中,該阻擋結構具有一外側面,該光學鏡頭包括一鏡筒,該外側面至該光學鏡頭的光軸之間的距離小於該鏡筒的外半徑,使該阻擋面不會裸露在該鏡筒的出光端面之外。
  24. 如請求項23所述的阻式感光組件,其中,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在該模塑感光組件上的投影中的至少一部分適於與該光學鏡頭的該鏡筒的該出光端面在該模塑感光組件上的投影重疊。
  25. 如請求項24所述的阻式感光組件,其中,該阻擋結構被粘接於該模塑基座。
  26. 如請求項24所述的阻式感光組件,其中,該阻擋結構被一體地成型於該模塑基座,以在該模塑基座的表面形成凸起。
  27. 如請求項24至26中任一項所述的阻式感光組件,其中,該阻擋結構包括至少一條狀凸件,其中每該條狀凸件沿著該濾光元件的邊緣延伸,以形成線狀凸起,其中該條狀凸件的上側面作為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
  28. 如請求項27所述的阻式感光組件,其中,該條狀凸件具有一梯形橫截面。
  29. 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一電子設備本體;以及至少一如請求項1至22中任一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每該攝影模組分別被設置於該電子設備本體,以用於獲取影像。
  30. 一種攝影模組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步驟: 對應地設置一阻擋結構於包括於一模塑感光組件的一模塑基座,以製成一阻式感光組件,其中該阻擋結構的阻擋面高於該模塑感光組件的一濾光元件的上表面,該濾光元件設置於該模塑基座的一平面;以及對應地設置至少一馬達鏡頭組件於該阻式感光組件,其中該阻擋結構的該阻擋面對應於該馬達鏡頭組件的光學鏡頭,使得當該光學鏡頭被該馬達鏡頭組件的馬達驅動以靠近該模塑感光組件的成像組件時,該阻擋結構能夠阻止該光學鏡頭與該濾光元件直接接觸;其中,該阻擋結構具有一外側面,該光學鏡頭包括一鏡筒,該外側面至該光學鏡頭的光軸之間的距離小於該鏡筒的外半徑,使該阻擋面不會裸露在該鏡筒的出光端面之外。
  31. 如請求項30所述的攝影模組的製造方法,其中,該阻擋結構被直接粘接於該模塑感光組件的該模塑基座。
  32. 如請求項30所述的攝影模組的製造方法,其中,該阻擋結構被一體地成型於該模塑感光組件的該模塑基座。
TW109110838A 2019-04-02 2020-03-30 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 TWI7287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9927.XA CN111770249A (zh) 2019-04-02 2019-04-02 摄像模组和阻式感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1910259927.X 2019-04-02
CN201920440006.9 2019-04-02
CN201920440006.9U CN209881889U (zh) 2019-04-02 2019-04-02 摄像模组和阻式感光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7954A TW202037954A (zh) 2020-10-16
TWI728764B true TWI728764B (zh) 2021-05-21

Family

ID=72664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0838A TWI728764B (zh) 2019-04-02 2020-03-30 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71100B2 (zh)
EP (1) EP3952270A4 (zh)
TW (1) TWI728764B (zh)
WO (1) WO2020199819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7866A1 (ko) * 2015-01-21 2016-07-28 엘지이노텍(주) 카메라 모듈
CN205961266U (zh) * 2016-04-28 2017-02-15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
TW201734622A (zh) * 2016-03-15 2017-10-01 Sunny Optical Tech (Group) Company Limited 基於一體封裝工藝的攝像模組和陣列攝像模組
CN206596090U (zh) * 2016-03-28 2017-10-2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摄像模组
CN206629168U (zh) * 2017-02-06 2017-11-10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其模制电路板组件和带有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
TW201801512A (zh) * 2016-03-12 2018-01-01 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攝像模組及其感光元件和製造方法
TW201814895A (zh) * 2016-10-14 2018-04-16 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基於一體封裝工藝的攝像模組和陣列攝像模組
CN207382411U (zh) * 2017-05-18 2018-05-18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带有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08017B1 (ko) 2006-08-29 2008-02-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모듈
WO2008102575A1 (ja) * 2007-02-21 2008-08-28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612441B1 (en) * 2008-05-05 2009-11-03 Lite-On Semiconductor Corp. Image-sensing chip package module adapted to dual-side soldering
JP5339810B2 (ja) * 2008-07-31 2013-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11039485A (ja) * 2009-07-14 2011-02-24 Seiko Instruments Inc 駆動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JP2015034912A (ja) * 2013-08-09 2015-02-19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ホルダ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JP6094423B2 (ja) * 2013-08-09 2017-03-15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ホルダ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CN112904644B (zh) * 2014-12-29 2023-07-14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移动装置
KR102311663B1 (ko) * 2015-03-18 2021-10-1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4879430A (zh) * 2016-10-14 2022-08-0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和阵列摄像模组
JP6827791B2 (ja) * 2016-12-14 2021-0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交換用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N206878952U (zh) 2017-05-27 2018-01-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7010805U (zh) 2017-06-27 2018-02-1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
TWI663462B (zh) * 2017-10-18 2019-06-2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裝置、攝影模組與電子裝置
CN208461938U (zh) 2018-08-14 2019-02-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09881889U (zh) 2019-04-02 2019-12-3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阻式感光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7866A1 (ko) * 2015-01-21 2016-07-28 엘지이노텍(주) 카메라 모듈
TW201801512A (zh) * 2016-03-12 2018-01-01 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攝像模組及其感光元件和製造方法
TWM559558U (zh) * 2016-03-12 2018-05-01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攝像模組及其感光組件
TW201734622A (zh) * 2016-03-15 2017-10-01 Sunny Optical Tech (Group) Company Limited 基於一體封裝工藝的攝像模組和陣列攝像模組
CN206596090U (zh) * 2016-03-28 2017-10-2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摄像模组
CN205961266U (zh) * 2016-04-28 2017-02-15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
TW201814895A (zh) * 2016-10-14 2018-04-16 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基於一體封裝工藝的攝像模組和陣列攝像模組
CN206629168U (zh) * 2017-02-06 2017-11-10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其模制电路板组件和带有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
CN207382411U (zh) * 2017-05-18 2018-05-18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带有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52270A1 (en) 2022-02-09
US20220201169A1 (en) 2022-06-23
TW202037954A (zh) 2020-10-16
EP3952270A4 (en) 2022-05-25
WO2020199819A1 (zh) 2020-10-08
US11871100B2 (en) 202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81889U (zh) 摄像模组和阻式感光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EP1351316B1 (e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US9210310B2 (en) Image capturing module
KR100918140B1 (ko) 화상 픽업 장치
TWM584902U (zh) 相機裝置
TW202001318A (zh) 相機模組
JP2007300428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6878817B2 (ja) 撮像モジュール、撮像装置
TWI728764B (zh) 攝影模組和阻式感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和電子設備
CN113009668B (zh) 光学组件、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和光学组件的制备方法
US11706514B2 (en) Camera module and molded photosensitive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6992163B2 (ja) 感光アセンブリ、イメージングモジュール、スマート端末及び感光ア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と金型
CN111770249A (zh) 摄像模组和阻式感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0207145A1 (zh) 摄像模组和模塑感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217849517U (zh) 摄像模组、多目摄像模组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17944A (zh) 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JP6701716B2 (ja) レンズシート、撮像モジュール、撮像装置
CN212302033U (zh) 镜头驱动模块与电子装置
US11140323B2 (en) Electronic viewfinder and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JP2009003058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台座マウント及び撮像装置
WO2022087786A1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4151199U (zh) 镜头、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1031732A1 (zh) 分体式镜头及其组装方法、摄像模组和终端设备
EP4273606A1 (en) Lens and camera module having lens
JP2019003974A (ja) 光学素子、撮像モジュール、撮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