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8181B - 磨削磨石的修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磨削磨石的修整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28181B TWI728181B TW106130439A TW106130439A TWI728181B TW I728181 B TWI728181 B TW I728181B TW 106130439 A TW106130439 A TW 106130439A TW 106130439 A TW106130439 A TW 106130439A TW I728181 B TWI728181 B TW I72818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grinding
- height
- holding
- dressing
- grindston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3/00—Devices or means for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abrasive surfaces
- B24B53/017—Devices or means for dressing, cleaning or otherwise conditioning lapping too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2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relating to feed mov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3/00—Devices or means for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abrasive surfaces
- B24B53/005—Positioning devices for conditioning too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3/00—Devices or means for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abrasive surfaces
- B24B53/12—Dressing tools; Holder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AREA)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課題]形成為能夠在不經由人手的情形下,有效率地進行磨削磨石的修整。 [解決手段]藉由高度規預先求出基準台的基準面與保持台的保持面間的高低差,由於磨耗或更換而導致高度位置改變之磨削磨石的磨削面與保持面接觸時之磨削面的高度位置,是作為以基準面為基準的相對位置來掌握。並且,在該磨削面的高度位置加上修整磨石的厚度,以求出磨削面開始進行與修整磨石之接觸的高度位置,並從該高度位置磨削進給來進行修整。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對磨削磨石進行修整的方法。
磨削半導體晶圓等之板狀工件的磨削裝置具備:保持台,保持板狀工件;及磨削機構,具備有環狀地配設有磨削磨石的磨削輪,並可藉由使旋轉的磨削磨石接觸並按壓於被保持在保持台上的板狀工件以磨削板狀工件。
當使用磨削磨石來磨削藍寶石或SiC等的難削材後,由於容易在磨削磨石的磨削面上產生鈍化,所以有必要頻繁地進行磨削磨石的修整。磨削磨石的修整是藉由例如在保持台上保持修整磨石,並使旋轉的磨削磨石接觸於修整磨石來進行(參照例如專利文獻1)。
又,當磨削難削材時,會使磨削磨石容易摩耗。另外,當磨耗的程度變高時,必須更換磨削輪。因此,在難削材的磨削中,會使磨削輪的更換頻率變高。
在進行修整後、磨削磨石磨耗後、及已更換磨削輪後,由於會使磨削磨石之磨削面的高度位置改變,所以為了將板狀工件加工成規定的厚度,必須進行磨削面的原點查找(設定(set up))。所述設定是藉由使磨削機構慢
慢地逐漸下降,並辨識磨削磨石的磨削面與保持台的保持面接觸時之磨削機構的Z軸方向上之位置來進行(參照例如專利文獻2)。又,由於磨削磨石的磨耗量是以在設定時磨削磨石的磨削面與保持台的保持面接觸時之磨削機構的高度為基準,並依據磨削結束時之磨削機構的位置與工件的成品厚度而算出,所以就算為了計算出磨削磨石的磨耗量,設定也會變得必須。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5-17814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4-024145號公報
然而,在設定中,如上述,由於必須使磨削磨石的磨削面與保持台的保持面相接觸,所以在未將修整磨石保持於保持台上的狀態下,便無法進行設定。雖然從保持台卸除修整磨石的話就能夠進行設定,但使修整磨石脫離的作業,必須操作人員來進行,已成為生產性降低的要因。
本發明是有鑒於這種問題而作成的發明,其課題在於形成為能夠在不經由人手的情形下,有效率地進行設定及磨削磨石的修整。
本發明是一種使用了磨削裝置之磨削磨石的修整方法,該磨削裝置具備:保持台,具有保持晶圓的保持面;磨削機構,使用環狀地配設有磨削磨石且可旋轉的磨削輪來磨削保持於該保持台之該保持面上的晶圓;磨削進給機構,將該磨削機構相對於該保持面在垂直方向上磨削進給;高度規,測定該保持台之該保持面的高度;基準台,併設於該保持台而在上表面具備基準面且可上下移動;檢測部,檢測該基準台已下降一定距離的情形;計算機構,具有運算機能;及儲存機構,儲存該計算機構所使用的值或藉由該計算機構所計算出的值,該磨削磨石的修整方法具備:修整磨石保持步驟,使板狀的修整磨石保持於該保持台的該保持面上;平台高度差計算步驟,計算該高度規測定到之該基準面的高度與該高度規測定到之該保持面的高度之差(ΔH);第1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儲存在該檢測部檢測到藉由該磨削進給機構將該磨削機構磨削進給來使該磨削磨石的磨削面下壓該基準台而使該基準台下降一定距離的情形時的該磨削進給機構辨識之該磨削機構的高度位置(Z1);第2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使用在該第1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中所儲存之該磨削機構的高度位置(Z1)、在該平台高度差計算步驟中所計算出之該高度規測定到的該保
持面的高度與該高度規測定到的該基準面的高度之差(ΔH)、及在該檢測部檢測到該基準台已從上限位置下降一定距離之情形時的該一定距離(ΔZ),來將該磨削面接觸於該保持面時該磨削進給機構辨識之該磨削機構的高度位置Z2,藉由Z2=Z1-(ΔH-ΔZ)之數學式來計算出並儲存;修整開始高度計算步驟,將在該第2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中所儲存之該磨削機構的高度位置加上已預先儲存之該修整磨石的厚度,以算出該磨削面接觸於該修整磨石之上表面時的該磨削進給機構辨識之該磨削機構的高度位置;及修整步驟,從在該修整開始高度計算步驟中所計算出之該磨削進給機構辨識之該磨削機構的高度開始進行磨削進給,並藉由該保持台保持的該修整磨石來進行該磨削面的修整,而以該保持台所保持的該修整磨石來修整該磨削磨石的磨削面。
在上述磨削磨石的修整方法中,前述磨削裝置具備i個前述保持台,在該i個保持台藉由可旋轉的轉台而以可自轉的方式被支撐並且可將該轉台的旋轉軸作為中心公轉時,在前述平台高度差計算步驟中,會分別計算出該i個保持台的每一個的保持面的高度與前述高度規測定到之前述基準面的高度之差(ΔHi),且在前述第2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中,將前述磨削面接觸於該i個保持台的每一個時該磨削進給機構辨識之該磨削機構的每一個的高度位
置(Z2i),藉由Z2i=Z1-(ΔHi-ΔZ)之數學式來計算出。
其中,i是設為從1到i為止之值。
在本發明中,是藉由高度規預先求出基準台的基準面與保持台的保持面之高低差,且由於磨耗或更換導致高度位置改變之磨削磨石的磨削面與保持面接觸時之磨削面的高度位置,是作為以基準面為基準的相對位置來掌握。並且,在該磨削面的高度位置加上修整磨石的厚度,求出磨削面開始與修整磨石之接觸的高度位置,並從該高度位置磨削進給來進行修整。由於將磨削磨石接觸於保持面時之磨削面的高度位置,藉由與基準台之基準面間的相對關係來辨識,所以即便保持台上保持有修整磨石,也能夠在不使修整磨石從保持台脫離的情形下,求出磨削磨石接觸於保持面時的磨削面之高度位置。從而,能夠在不經由人手的情形下,進行設定及磨削磨石的修整。
又,在保持台有複數個時,就算各保持台的保持面的高度位置為不同時,也能夠從與基準台之高度的相對關係中,分別求出磨削磨石接觸於各保持面的高度。
1、1A:磨削裝置
10、10a:基台
2、2a、2b、2c:保持台
20:吸附部
200:保持面
21:框體
22:罩蓋
3、3a、3b:磨削機構
30:旋轉軸
31:外殼
32:馬達
33:安裝座
34:磨削輪
340、342、343:磨削磨石
340a、340b、342a、343a:磨削面
341:輪基台
4、4a、4b:磨削進給機構
40:滾珠螺桿
41:導軌
42:馬達
43:升降板
44:托座
45:高度測定部
46:標度尺
47:編碼器
5:相對高度基準部
50:基準台
500:基準面
51:汽缸
52:檢測部
6、6a、6b:表面高度測定部
60:高度規
7:控制機構
70:記憶機構
71:計算機構
8:修整磨石
80:支撐板
800:上表面
81:轉台
82a:第1片匣載置部
82b:第2片匣載置部
820a:第1片匣
820b:第2片匣
83:機器人
84:暫置區域
840:對位機構
85a:第1搬送機構
85b:第2搬送機構
86:旋轉器洗淨機構
101:搬出入區域
102:加工區域
P:保護構件
T、T1:厚度
W:晶圓(板狀工件)
Wa:正面
Wb:背面
X、Y、Z:方向
Z1、Z2、Z3、Z4、Z5、Z6、Zg1、Zg2、Z2i、Z21、Z22、Z23:高度位置
Zg:軸
ΔH、ΔHi:高度之差
ΔZ:下降距離
圖1是顯示磨削裝置之第1實施形態的立體圖。
圖2是示意地顯示修整磨石保持步驟的截面圖。
圖3是示意地顯示保持面高度測定步驟的截面圖。
圖4是示意地顯示基準面高度測定步驟的截面圖。
圖5是示意地顯示第1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及第2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的截面圖。
圖6是示意地顯示修整步驟中的修整開始時的狀態之截面圖。
圖7是示意地顯示第3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及第4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的截面圖。
圖8是示意地顯示在磨削步驟中的磨削開始時之狀態的截面圖。
圖9是顯示磨削裝置之第2實施形態的立體圖。
圖10是顯示在磨削面接觸於複數個保持面時磨削進給機構辨識之各自的磨削機構的高度位置之示意圖。
1 第1實施形態
圖1所示之磨削裝置1是將保持於保持台2上的晶圓藉由磨削機構3磨削的裝置。保持台2是藉由圖未示的進給機構所驅動而可在基台10上朝前後方向(Y軸方向)移動,且可旋轉。保持台2具備有藉由多孔質構件所形成的吸附部20、及支撐吸附部20的框體21。吸附部20是連通於圖未示的吸引源。吸附部20的上表面與框體21的上表面是形成為齊平面,且該面構成保持面200。保持台20的周圍是藉由罩蓋22而被覆蓋。
磨削機構3具備軸方向為大致鉛直方向(Z軸方向)的旋轉軸30、將旋轉軸30可旋轉地支撐的外殼31、
旋轉驅動旋轉軸30的馬達32、連接於旋轉軸30之下端的圓環狀的安裝座33、及可裝卸地連結於安裝座33之下表面的磨削輪34。磨削輪34具備輪基台341、及環狀地配設於輪基台341之底面的大致直方體形狀之複數個磨削磨石340。磨削磨石340是例如以樹脂黏結劑或金屬黏結劑等固接鑽石磨粒等而被成形,且其下表面形成為磨削晶圓的磨削面340a。再者,磨削磨石340亦可是連成環狀而一體地形成的磨削磨石。
磨削機構3是藉由磨削進給機構4而被驅動,且相對於保持面200在垂直方向上磨削進給。磨削進給機構4具備有具有大致鉛直方向(Z軸方向)之軸心的滾珠螺桿40、與滾珠螺桿40平行地配置的一對導軌41、連結於滾珠螺桿40的上端且使滾珠螺桿40旋動的馬達42、內部的螺帽螺合於滾珠螺桿40且側部滑接於導軌41的升降板43、及連結於升降板43且保持磨削機構4的托座44,當馬達42使滾珠螺桿40旋動時,會伴隨於此而使升降板43被導軌41引導並在Z軸方向上往復移動,而將保持於托座44上的磨削機構3朝Z軸方向磨削進給。馬達42是藉由控制機構7而被控制。
在升降板43中,具備有測定磨削機構3之Z軸方向的高度位置之高度測定部45。又,在導軌41中,具備有可被高度測定部45讀取的標度尺46,並在控制機構7中將高度測定部45讀取標度尺46之讀取值作為磨削機構3之Z軸方向的高度位置而辨識。再者,亦可形成為在馬達
42中具備編碼器47,藉由編碼器47的輸出使控制機構7辨識磨削機構3之Z軸方向的高度位置。
在保持台2的罩蓋22上,併設有相對高度基準部5,該相對高度基準部5是作為測定磨削機構3之Z軸方向的高度位置時之基準而發揮機能。相對高度基準部5具備有汽缸51、下部收容於汽缸51內且上部從汽缸51朝上方突出的基準台50、及配置於汽缸51的內部並檢測基準台50已下降一定距離之情形的檢測部52。基準台50在其上表面,具備有平坦地形成的基準面500。基準台50是藉由汽缸51而朝+Z方向被賦與勢能,且可在未從上方施加有按壓力的狀態下,位於上限位置。
在基台10上,具備有表面高度測定部6,該表面高度測定部6會測定保持台2之保持面200的Z軸方向的高度位置及基準台50之基準面500的Z軸方向的高度位置。表面高度測定部6具備有可上下移動的2支高度規60,且能夠藉由高度規60之Z軸方向的位置而測定保持面200或基準面500之Z軸方向的高度位置。
高度測定部45是連接於儲存機構70,且高度測定部45所測定到的值是儲存於儲存機構70。又,儲存機構70是連接於具有運算機能的計算機構71。計算機構71具備CPU及儲存元件,並使用儲存於儲存機構70之值來算出磨削機構3應位於的Z軸方向的位置,並且將計算結果儲存於儲存機構70。
接著,說明在上述磨削裝置1中,在保持台2
中保持圖1所示的修整磨石8,且使用修整磨石8修整磨削磨石340的方法。
(1)修整磨石保持步驟
如圖1所示,修整磨石8是藉由接著劑等而固定於支撐板80。支撐板80可形成為與保持台2的吸附部20同徑、或比吸附部20更稍微大徑。另一方面,修整磨石8是形成為比支撐板80更小徑。
在本步驟中,如圖2所示,是將固定有修整磨石8的支撐板80吸引保持在保持台2的保持面200上,而設成使修整磨石80的上表面800露出於上方的狀態。此時,基準台50是位於上限位置。又,磨削機構3會退避到磨削磨石340的磨削面340a不接觸於基準台50之基準面500及修整磨石80之上表面800的位置。
(2)保持面高度測定步驟
如圖3所示,使高度規60的前端接觸於保持面200,測定高度規60辨識之保持面200的Z軸方向的高度位置。在此,將從高度規60所見之大致鉛直方向的軸設為Zg軸,將在Zg軸上的保持面200的高度位置設為Zg1。Zg1之值是儲存於圖2所示的儲存機構70。在此測定中,由於只要使高度規60的前端接觸於保持面200之中框體21的上表面即可,所以就算在修整磨石80保持於保持台2的狀態下也可進行測定。
(3)基準面高度測定步驟
接著,如圖4所示,在基準台50位於上限位置的狀態
下,使高度規60的前端接觸於基準台50的基準面500,測定高度規60辨識之基準面500的Z軸方向的高度位置、亦即在Zg軸上的基準面500的高度位置Zg2。Zg2之值是儲存於圖1所示的儲存機構70。本步驟也可在修整磨石8保持於保持台2的狀態下進行測定。
(4)平台高度差計算步驟
接著,計算機構71會讀取出儲存於儲存機構70之在Zg軸上的保持面200的高度位置Zg1之值與在Zg軸上的基準面500的高度位置Zg2之值,而計算出圖5所示之Zg2與Zg1的差(ΔH)。此差是藉由(Zg2-Zg1)的算式而計算出。在此,由於基準面500位於比保持面200更高的位置,所以ΔH=Zg2-Zg1的計算結果會成為正的值。
(5)第1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
接著,將基準台50定位至磨削磨石340的下方,在不旋轉磨削輪34的情形下,磨削進給機構4將磨削機構3磨削進給而使其逐漸下降,並如圖5所示,藉由磨削磨石340朝下方按壓基準台50,藉此磨削面340a下壓基準台50而使其逐漸下降。並且,當基準台50下降一定距離(ΔZ),且構成相對高度基準部5的檢測部52檢測到基準台50的下端時,會從檢測部52將基準台50已下降一定距離之意旨的訊號通知到控制機構7。收到此通知的控制機構7,會對構成磨削進給機構4之圖1所示的馬達42送出指示驅動之停止的訊號。如此一來,即停止磨削機構3的下降。在磨削進給機構4中,會在磨削機構3之下降停止的瞬間辨識高度測
定部45所讀取到的標度尺46之值(Z1),並將該值通知儲存機構70,而使其儲存於儲存機構70。此時的Z1之值是磨削進給機構4辨識之磨削機構3的高度位置,亦即將從磨削進給機構4所見之大致鉛直方向之軸設為Z軸時的高度位置之值,此Z軸與從高度規60所見的Zg軸是不同的座標系統。
再者,在檢測部52檢測到基準台50為止之基準台50的下降量(ΔZ)已預先調整成形成為一定,且已將此ΔZ的值預先儲存於儲存機構70。又,由於檢測部52檢測到基準台50時的基準面500,位於比修整磨石8的上表面800更上方,所以在檢測部52檢測到基準台50為止的期間內並不會有磨削磨石34的磨削面340接觸於修整磨8之上表面800的情形。
(6)第2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
接著,計算機構71會使用圖5所示之在第1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中儲存於儲存機構70的磨削機構3之高度位置(Z1)、圖4所示之在平台高度差計算步驟中所算出的高度規60測定到之保持面200的高度Zg1與高度規60側定到之基準面的高度Zg2之差(ΔH)、及檢測部檢測到基準台50已從上限位置下降一定距離之情形時的該一定距離(ΔZ),將磨削面340a接觸於200保持面時磨削進給機構4辨識之磨削機構3的高度位置,作為在Z軸上之第2磨削機構高度Z2,並藉由以下的(數學式1)求出。
Z2=Z1-(ΔH-(ΔZ))…(數學式1)
在上述(數學式1)中,由於未使用Zg軸上之高度位置
之值,只使用在Zg軸上之2個位置間的距離,所以不需要去在意Z軸與Zg軸的關係,就算不直接測定基準面500及保持面200之Z軸上的位置,也能夠求出該Z軸上的位置。
本步驟是相當於進行從磨削進給機構4所見之磨削機構3的Z軸方向的高度位置之原點查找之所謂的設定步驟之步驟,所求出的Z2之值,是在將磨削磨石340的磨削面340a藉由修整磨石8修整時,磨削進給機構4控制磨削機構3的高度位置之時使用。又,在磨削已保持於保持台2上的晶圓時,此Z2也會成為基準。
(7)修整開始高度計算步驟
接著,計算機構71會將在第2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中所儲存之磨削機構3的高度位置Z2、與預先儲存於儲存機構70之修整磨石8的厚度與支撐板80的厚度合計後的厚度T相加,藉由以下的(數學式2),算出磨削面340a接觸於修整磨石8的上表面800時的磨削進給機構4辨識之圖6所示的磨削機構3的高度位置Z3。
Z3=Z2+T…(數學式2)
(8)修整步驟
圖1所示之馬達32會使磨削輪34旋轉,並且磨削進給機構4將磨削機構3朝向Z軸方向下方來磨削進給,並如圖6所示,使磨削磨石340的磨削面340a接觸於修整磨石8的上表面800而修整磨削面340a。在磨削進給機構4將磨削機構3磨削進給時,是在磨削機構3的高度位置接近上述Z3以前使其高速地逐漸下降,在磨削機構3的高度位置即將到達
Z3前會將磨削進給速度切換成低速。並且,在修整開始高度計算步驟中所計算出之磨削機構3的高度中使磨削面340a接觸於修整磨石8的上表面800,並從該處讓磨削進給機構4進一步將磨削機構3磨削進給,而進行磨削面340a的修整。再者,修整中會藉由使基準台50下降,來預先形成為基準台50的基準面500位於比修整磨石8的上表面800更低的位置。
(9)第3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
當如上述進行而進行修整時,會由於磨削磨石340所包含的磨粒脫落,而如圖7所示,修整後的磨削面340b成為位於比修整前的磨削面340a更上方。從而,為了藉由磨削將晶圓加工成規定的厚度,修整後必須進行所謂的設定。於是,首先,與上述第1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同樣,在將基準台50定位至磨削磨石340的下方,而不使磨削輪34旋轉的情形下,磨削進給機構4使磨削機構3逐漸下降,如圖7所示,藉由以磨削磨石340將基準台50朝下方按壓,使基準台50逐漸下降。並且,當基準台50下降一定距離(ΔZ),來使構成相對高度基準部5的檢測部52檢測基準台50的下端時,會從檢測部52將檢測到基準台50之意旨的訊號通知到控制機構7。收到此通知的控制機構7,會對構成磨削進給機構4之圖1所示的馬達42送出指示驅動之停止的訊號。如此一來,即停止磨削機構3的下降。在磨削進給機構4中,會在磨削機構3之下降停止的瞬間辨識高度測定部45所讀取到的標度尺46之值(Z4),並將該值通知儲存機
構70,而使其儲存於儲存機構70。此時之Z4的值是磨削進給機構4辨識之磨削機構3的高度位置。再者,在檢測部52檢測到基準台50以前之基準台50的下降量(ΔZ)為一定,此ΔZ的值已預先儲存於儲存機構70。又,由於檢測部52檢測到基準台50時的基準面500,位於比修整磨石8的上表面800更上方,所以在檢測部52檢測基準台50以前的期間內不會有磨削磨石34的磨削面340接觸於修整磨石8之上表面800的情形。
(10)第4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
接著,計算機構71會使用圖7所示之在第3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中儲存於儲存機構70的磨削機構3之高度位置(Z4)、圖4所示之在平台高度差計算步驟中所計算出的高度規60測定到之保持面200的高度Zg1與高度規60測定到之基準面的高度Zg2之差(ΔH)、及檢測部檢測到基準台50已從上限位置下降一定距離之情形時的該一定距離(ΔZ),來將磨削面340b接觸於保持面200時磨削進給機構4辨識之磨削機構3的高度位置、亦即Z軸上的高度位置,作為第4磨削機構高度Z5,並藉由以下的(數學式3)求出。
Z5=Z4-(ΔH-(ΔZ))…(數學式3)
本步驟是進行所謂的設定之步驟,求出之Z5的值是成為使磨削磨石340的磨削面340a接觸於已保持於保持台2之晶圓來進行磨削之時的基準之高度。
(11)磨削開始高度計算步驟
接著,使修整磨石8及支撐板80從保持台2脫離,如圖
8所示,將正面Wa貼附有保護構件P之晶圓W的保護構件P側載置於保持面200,使吸引力作用於吸附部20而進行吸附保持。並且,在磨削晶圓W的背面Wb時,將在第4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中所儲存之磨削機構3的高度位置Z5、與預先儲存於儲存機構70之晶圓W的厚度與保護構件P的厚度合計後的厚度T1相加,藉由以下的(數學式4),算出磨削磨石340的磨削面340b接觸於晶圓W的背面Wb時之磨削進給機構4辨識之圖8所示的磨削機構3的高度位置Z6。
Z6=Z5+T1…(數學式4)
再者,使修整磨石8及支撐板80從保持台2脫離,將正面Wa貼附有保護構件P之晶圓W的保護構件P側載置於保持面200上並使吸引力作用於吸附部20而進行吸附保持的作業,亦可在求出上述Z6後進行。
(12)磨削步驟
接著,圖1所示的馬達32使磨削輪34旋轉,並且磨削進給機構4將磨削機構3朝下方磨削進給。在磨削進給機構4將磨削機構3磨削進給時,會在磨削機構3的高度位置接近上述Z6以前使其高速地逐漸下降,在磨削機構3的高度位置即將到達Z6前會將磨削進給速度切換成低速。並且,旋轉之磨削磨石340的磨削面340b接觸於晶圓W的背面Wb,而開始背面Wb的磨削。磨削中,是使圖1所示的高度規60接觸於背面Wb,且另1支高度規60接觸於框體21的上表面,可藉由2支高度規60的高低差,算出晶圓W之
磨削中的厚度與保護構件P的厚度合計後的值,當此算出之值達到規定之值時,會藉由磨削進給機構4使磨削機構3上升,藉此結束磨削。再者,晶圓W的磨削中,會藉由使基準台50下降,來預先形成為基準台50的基準面500位於比磨削後之晶圓W的背面Wb更低的位置。
如此進行並使用磨削磨石340磨削晶圓後,會磨耗磨削磨石340。並且,依據磨耗的程度會產生更換磨削輪34的必要性。當更換磨削輪34時,由於會使磨削磨石340之磨削面340a的位置改變,所以必須與上述同様地進行設定。在這種情形下,會藉由與第2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同樣的方法,求出磨削面340a接觸於保持面200時的磨削進給機構4辨識之磨削機構3的高度位置之值。進行這種設定時,雖然在保持台2上保持有晶圓,但藉由進行利用了基準台50的計算,即可以在不卸除晶圓的情形下進行設定。
2 第2實施形態
圖9所示之磨削裝置1A具備3個保持台2a、2b、2c,且為磨削機構3a、3b對保持於這些保持台2a、2b、2c上的被加工物施行磨削加工之裝置。再者,以下,對於與第1實施形態之磨削裝置1同樣地被構成的部位,會附加與磨削裝置1相同的符號,且省略該說明。
這些保持台2a、2b、2c是形成為藉由可旋轉的轉台81而可自轉地被支撐並且形成為可將轉台81的旋轉軸作為中心而進行公轉。各保持台2a、2b、2c與構成第
1實施形態之磨削裝置1的保持台2同樣,是藉由框體21支撐吸附部20而構成。
在轉台81上,配設有至少1個相對高度基準部5。相對高度基準部5的構成與第1實施形態的磨削裝置1是同樣的。
在基台10a中,具備有測定保持台2a、2b、2c之保持面200的Z軸方向的高度位置、及基準台50之基準面500的Z軸方向的高度位置之表面高度測定部6a、6b。表面高度測定部6a、6b是構成為與磨削裝置1同樣,且能夠藉由高度規60之Z軸方向的位置測定保持面200或基準面500之Z軸方向的高度位置。
基台10a上的Y軸方向前部,是形成為對保持台30進行晶圓之搬出入的區域即搬出入區域101,基台10a上之Y軸方向後方,是形成為藉由磨削機構3a、3b進行對保持於保持台2a、2b、2c上之晶圓的磨削加工之區域即加工區域102。
在基台10a的正面側,設置有第1片匣載置部82a及第2片匣載置部82b,在第1片匣載置部82a上可載置收容加工前之晶圓的第1片匣820a,在第2片匣載置部82b上可載置收容加工後之板狀工件W的第2片匣820b。
在第1片匣820a及第2片匣820a的後方,配設有從第1片匣820a搬出加工前的板狀工件W並且將加工後的板狀工件W搬入第2片匣820b的機器人83。在相鄰於機器人83的位置,設置有暫置區域84,在暫置區域84上配設
有對位機構840。對位機構840會將從第1片匣820a搬出而載置於暫置區域84的晶圓對位至規定的位置。
在相鄰於暫置區域84的位置上,配置有以保持板狀工件W的狀態旋繞的第1搬送機構85a。第1搬送機構85a會保持已在對位機構840中進行對位的晶圓,並將晶圓往已定位在搬出入區域101的任一個保持台搬送。
在第1搬送機構85a的附近,設置有以保持有加工後之板狀工件W的狀態旋繞的第2搬送機構85b。在接近第2搬送機構85b的位置,配置有旋轉器洗淨機構86,該旋轉器洗淨機構86會洗淨藉由第2搬送機構85b所搬送之加工後的板狀工件。已藉由旋轉器洗淨機構86洗淨的晶圓,是藉由機器人83而搬入到第2片匣820b。
磨削機構3a、3b是分別藉由磨削進給機構4a、4b而被驅動,以相對於保持面200在垂直的方向上進行磨削進給。構成磨削進給機構4a、4b的馬達42是被控制機構7所控制。又,控制機構7會藉由具備有馬達42之編碼器47的輸出,辨識磨削機構3a、3b之Z軸方向的高度位置。
磨削機構3a及磨削機構3b除了磨削磨石以外,是同樣地被構成。於磨削機構3a所具備的磨削磨石342是粗磨削用的磨石,具有粒徑較大的磨粒。另一方面,於磨削機構3b所具備的磨削磨石343是精磨削用的磨石,具有粒徑比粗磨削用的磨削磨石342更小的磨粒。
在如以上所構成的磨削裝置1A中,會對各自的磨削機構3a、3b分別實施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的步驟。
(1)修整磨石保持步驟
在本步驟中,是在保持台2a、2b、2c的任一個上,保持圖1所示的修整磨石8。
(2)保持面高度測定步驟
在本步驟中,是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使表面高度測定部6a、6b的任一個高度規60接觸於基準台50的基準面500,測定高度規60辨識之基準面500的高度。又,對於3個保持台2a、2b、2c的全部,使表面高度測定部6a、6b的任一個高度規60接觸於各自的保持面200,測定高度規60辨識之各自的保持面200的高度。在本步驟中的測定,就算在保持有修整磨石8的保持台上也能夠進行。
再者,在基準面500之高度位置的測定及保持台2a、2b、2c之保持面200的高度位置之測定中,是使用相同的表面高度測定部。例如,在基準面500之高度位置的測定中使用了表面高度測定部6a的情況下,在保持台2a、2b、2c之保持面200的高度位置之測定中也會使用表面高度測定部6a。
(3)基準面高度測定步驟
接著,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在基準台50位於上限位置的狀態下,使高度規60的前端接觸於基準台50的基準面500,測定高度規60辨識之基準面500的Z軸方向之高度位置,並儲存於儲存機構70。本步驟也可在修整磨石80保持於保持台2的狀態下進行測定。
(4)平台高度差計算步驟
接著,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計算機構71會讀取儲存於儲存機構70之複數個保持面200的高度位置之值與基準面500的高度位置之值,算出從圖10所示之基準面500的高度位置之值減去各自的保持面200的高度位置之值後的差(ΔH1、ΔH2、ΔH3)。在此,由於基準面500位於比保持面200更高的位置,所以ΔH1、ΔH2及ΔH3全部都成為正的值。
(5)第1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
接著,如圖10所示,將基準台50定位至磨削磨石342的下方,在不使磨削輪34旋轉的情形下,磨削進給機構4a使磨削機構3a逐漸下降,藉由磨削磨石342朝下方按壓基準台50,藉此使基準台50逐漸下降。並且,當基準台50下降一定距離(ΔZ),來使構成相對高度基準部5的檢測部52檢測基準台50的下端時,會從檢測部52將檢測到基準台50之意旨的訊號通知到控制機構7。收到此通知的控制機構7,會對構成磨削進給機構4a之圖9所示的馬達42送出指示驅動之停止的訊號。如此一來,磨削機構3a的下降即停止。在磨削進給機構4a中,會在磨削機構3a之下降停止的瞬間將依據圖9所示之編碼器47的資訊而使磨削進給機構4a辨識之磨削機構3a的高度位置Z1之值通知到儲存機構70,並使其儲存於儲存機構70。此時的Z1之值是磨削進給機構4a辨識之磨削機構3a的高度位置之值。
(6)第2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
接著,計算機構71會使用在第1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
驟中儲存於儲存機構70之磨削機構3a的高度位置(Z1)、在平台高度差計算步驟中所計算出的高度規60測定到之保持面200的高度與高度規60測定到之基準面的高度之差(ΔH1、ΔH2、ΔH3)、及檢測部檢測到基準台50已從上限位置下降一定距離之情形時的該一定距離(ΔZ),來將磨削磨石342的磨削面342a接觸於保持台2a、2b、2c的各保持面200時磨削進給機構4a辨識之磨削機構3a的高度位置,作為第2磨削機構高度Z21、Z22、Z23,並藉由以下的(數學式5)求出。
Z2i=Z1-(ΔHi-ΔZ)…(數學式5)
其中,i是設為從1到3(保持台的數量)之值。
本步驟相當於進行從磨削進給機構4a所見之磨削機構3a的Z軸方向的高度位置的原點查找之所謂的設定步驟之步驟,所求出的Z21、Z22、Z23之值,是在將磨削磨石342的磨削面342a藉由修整磨石8修整、或使磨削面342a接觸於晶圓而磨削時,磨削進給機構4a控制磨削機構3a的高度位置之時使用。
又,在本步驟中,對於構成磨削機構3b之磨削磨石343的磨削面343a接觸於保持台2a、2b、2c的各保持面200時磨削進給機構4b辨識之磨削機構3b的高度位置,也會藉由同様的方法求出。
(7)修整開始高度計算步驟
接著,計算機構71會將在第2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中所儲存之磨削機構3a的高度位置Z2、與預先儲存於儲存
機構70之修整磨石8的厚度與支撐板80的厚度合計後之厚度T相加,並藉由以下的(數學式6),計算出磨削面342a接觸於修整磨石8的上表面800時之磨削進給機構4a辨識的磨削機構3a之高度位置Z3。
Z3=Z2j+T…(數學式6)
其中,j是1-3中的任一值,在例如保持台2a上保持有修整磨石8的情況下,由於是Z21與T之和成為磨削機構3a的高度位置,所以會成為j=1。
又,上述計算對於構成磨削機構3b之磨削磨石343的磨削面343a接觸於修整磨石8的上表面800時的磨削進給機構4b辨識之磨削機構3b的高度位置,也是藉由同様的手法進行。
(8)修整步驟
圖9所示之馬達32使磨削輪34旋轉,並且磨削進給機構4a將磨削機構3a朝向Z軸方向下方來磨削進給,使磨削磨石342的磨削面342a接觸於修整磨石8的上表面800,而修整磨削面342a。在修整構成磨削機構3b之磨削磨石343的磨削面343a時,也是同樣。
(9)第3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
當如上述地進行而進行修整時,會由於磨削磨石342所包含的磨粒脫落,而形成為修整後之磨削磨石342的磨削面342形成為位於與修整前的磨削面342a不同的高度位置之情形。從而,為了藉由磨削將晶圓加工成規定的厚度,修整後必須進行所謂的設定。設定的手法與第1實施形態
是同様的,在本步驟中,與上述第1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同様,是在將基準台50定位至磨削磨石342的下方,而不使磨削輪34旋轉的情形下,磨削進給機構4a使磨削機構3a逐漸下降,藉由以磨削磨石342將基準台50朝下方按壓,使基準台50逐漸下降。並且,當基準台50下降一定距離(ΔZ),來使構成相對高度基準部5的檢測部52檢測基準台50的下端時,會從檢測部52將檢測到基準台50之意旨的訊號通知到控制機構7,收到此通知的控制機構7會使磨削機構3a的下降停止,並使依據來自編碼器47的資訊,磨削進給機構4a辨識之磨削機構3a的高度位置之值儲存於儲存機構70。在已修整構成磨削機構3b的磨削磨石343的情況下,對於磨削磨石343的磨削面343a也是同樣地進行設定。
(10)第4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
接著,計算機構71會使用在第3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中儲存於儲存機構70的磨削機構3的高度位置之值、在平台高度差計算步驟中所計算出的高度規60測定到之保持面200的高度與高度規60測定到之基準面的高度之差(ΔH1、ΔH2、ΔH3)、及檢測部檢測到基準台50已從上限位置下降一定距離之情形時的該一定距離(ΔZ),來將磨削磨石342之修整後的磨削面接觸於保持台2a、2b、2c的各保持面200時的磨削進給機構4a辨識之磨削機構3a的高度位置、亦即Z軸上的高度位置,作為第4磨削機構高度而各自求出。在此所求出之值會成為使磨削磨石342之修整
後的磨削面接觸於已保持於各自的保持台上的晶圓來進行磨削時之成為基準的高度。所求出之值是使其儲存於儲存機構70。在已修整構成磨削機構3b的磨削磨石343的情況下,也是藉由同様的手法,針對磨削磨石343的磨削面343a,來將修整後的磨削面接觸於保持台2a、2b、2c的各保持面200時之磨削進給機構4b辨識之磨削機構3b之高度位置、亦即Z軸上的高度位置,作為第4磨削機構的高度並分別求出。
(11)磨削開始高度計算步驟
接著,機器人83從第1片匣820a將加工前的晶圓搬出,並經過由暫置區域84進行的對位,且藉由第1搬送機構85a,將該晶圓搬送至位於搬出入區域101之任一個的保持台、具體而言是未保持有修整磨石8的保持台上,使吸引力作用於吸附部20來保持晶圓。並且,與第1實施形態同様,對在第4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中所求出之磨削機構3a的高度之值,加上預先儲存於儲存機構70之晶圓的厚度與保護構件的厚度合計後之厚度,算出磨削磨石342之修整後的磨削面接觸於晶圓的背面時之從磨削進給機構4所見的磨削機構3a的高度位置。又,對於磨削機構3b,也是進行同樣的計算。
(12)磨削步驟
接著,磨削進給機構4a將磨削機構3a朝在磨削開始高度計算步驟中所求出之高度位置逐漸磨削進給。並且,使旋轉之磨削磨石342的修整後之磨削面接觸於晶圓的背
面,而粗磨削背面。又,在使轉台81旋轉規定角度後,磨削進給機構4b將磨削機構3b磨削進給至在磨削開始高度計算步驟中所求出的高度位置,並對晶圓之已粗磨削的背面進行精磨削。
已精磨削的晶圓會藉由第2搬送機構85b搬送至旋轉器洗淨機構,並在此使晶圓旋轉並對晶圓的背面噴射高壓水來洗淨已磨削的背面。又,洗淨後,是使晶圓旋轉而除去洗淨水。
已洗淨及乾燥的晶圓是藉由機器人83而收容至第2片匣820b。
在圖9所示之例中,雖然將相對高度基準部5配設於保持台2a與保持台2b之間,但只要能夠移動到構成磨削機構3a、3b之磨削磨石342、343的下方的位置即可,亦可將相對高度基準部5配設在其他的位置,例如保持台2b與保持台2c之間、或保持台2a與保持台2c之間。又,相對高度基準部5亦可設成在不配設於轉台81上的情形下,獨自地移動至磨削磨石342、343之下方的構成。
另外,保持台的數量亦可為2個或4個以上,相對高度基準部亦可配置2個以上。例如,在配設有4個保持台、配設有2個相對高度基準部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如下的分開使用:對於在2個保持台的保持面與磨削磨石的磨削面之接觸時磨削進給機構辨識之磨削機構之高度位置,是使用其中一個相對高度基準部來計算,對於在其他2個保持台的保持面與磨削磨石的磨削面之接觸時磨削進
給機構辨識之磨削機構之高度位置,是使用另一個相對高度基準部來計算。又,亦可形成為:將磨削機構的數量與相對高度基準部的數量設成相同數量,且各磨削機構使用專用的相對高度基準部,而求出磨削面接觸於一個個的保持台之保持面時的高度位置。另外,亦可將保持台的數量與相對高度基準部的數量設成相同數量,使1個保持台與1個相對高度基準部1對1地相對應。
2‧‧‧保持台
20‧‧‧吸附部
200‧‧‧保持面
21‧‧‧框體
22‧‧‧罩蓋
3‧‧‧磨削機構
30‧‧‧旋轉軸
33‧‧‧安裝座
34‧‧‧磨削輪
340‧‧‧磨削磨石
340a‧‧‧磨削面
341‧‧‧輪基台
4‧‧‧磨削進給機構
45‧‧‧高度測定部
46‧‧‧標度尺
5‧‧‧相對高度基準部
50‧‧‧基準台
500‧‧‧基準面
51‧‧‧汽缸
52‧‧‧檢測部
7‧‧‧控制機構
70‧‧‧儲存機構
71‧‧‧計算機構
8‧‧‧修整磨石
800‧‧‧上表面
T‧‧‧厚度
Z‧‧‧方向
Z1、Z2、Z3、Zg1、Zg2‧‧‧高度位置
Zg‧‧‧軸
ΔH‧‧‧高度之差
ΔZ‧‧‧下降距離
Claims (2)
- 一種磨削磨石的修整方法,其使用了磨削裝置,該磨削裝置具備:保持台,具有保持晶圓的保持面;磨削機構,使用環狀地配設有磨削磨石且可旋轉的磨削輪來磨削保持於該保持台之該保持面上的晶圓;磨削進給機構,將該磨削機構相對於該保持面在垂直方向上磨削進給;高度規,測定該保持台之該保持面的高度;基準台,併設於該保持台而在上表面具備基準面且可上下移動;檢測部,檢測該基準台已下降一定距離的情形;計算機構,具有運算機能;及儲存機構,儲存該計算機構所使用的值或藉由該計算機構所計算出的值,該磨削磨石的修整方法具備:修整磨石保持步驟,使板狀的修整磨石保持於該保持台的該保持面上;平台高度差計算步驟,計算該高度規測定到之該基準面的高度與該高度規測定到之該保持面的高度之差(ΔH);第1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將在該檢測部檢測到藉由該磨削進給機構將該磨削機構磨削進給來使該磨削磨石的磨削面下壓該基準台而使該基準台下降一定距離的情形時的該磨削進給機構辨識之該磨削機構的高度位置(Z1)儲存於該儲存機構;第2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使用在該第1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中所儲存之該磨削機構的高度位置(Z1)、在該 平台高度差計算步驟中所計算出的該高度規測定到之該保持面的高度與該高度規測定到之該基準面的高度之差(ΔH)、及該檢測部檢測到該基準台已從上限位置下降一定距離之情形時的該一定距離(ΔZ),來將該磨削面接觸於該保持面時該磨削進給機構辨識之該磨削機構的高度位置Z2,藉由Z2=Z1-(ΔH-ΔZ)的數學式來計算出並儲存;修整開始高度計算步驟,將在該第2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中所儲存之該磨削機構的高度位置加上已預先儲存之該修整磨石的厚度,以計算出該磨削面接觸該修整磨石之上表面時的該磨削進給機構辨識之該磨削機構的高度位置;及修整步驟,從在該修整開始高度計算步驟中所算出之該磨削進給機構辨識之該磨削機構的高度開始進行磨削進給,並藉由該保持台保持的該修整磨石來進行該磨削面的修整,而以該保持台所保持的該修整磨石來修整該磨削磨石的磨削面。
- 如請求項1之磨削磨石的修整方法,其中,前述磨削裝置具備複數個前述保持台,該複數個保持台是藉由可旋轉的轉台而以可自轉的方式被支撐並且可將該轉台的旋轉軸作為中心而進行公轉,在前述平台高度差計算步驟中,會分別計算出該複數個保持台的每一個的保持面的高度與前述高度規測定到之前述基準面的高度之差ΔHi, 且在前述第2磨削機構高度儲存步驟中,將前述磨削面接觸於該i個保持台的每一個時該磨削進給機構辨識之該磨削機構的每一個的高度位置Z2i,藉由Z2i=Z1-(ΔHi-ΔZ)的數學式來計算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97163A JP6803187B2 (ja) | 2016-10-05 | 2016-10-05 | 研削砥石のドレッシング方法 |
JP2016-197163 | 2016-10-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13769A TW201813769A (zh) | 2018-04-16 |
TWI728181B true TWI728181B (zh) | 2021-05-21 |
Family
ID=61898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30439A TWI728181B (zh) | 2016-10-05 | 2017-09-06 | 磨削磨石的修整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803187B2 (zh) |
KR (1) | KR102221749B1 (zh) |
CN (1) | CN107914215B (zh) |
TW (1) | TWI72818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54690B2 (ja) * | 2018-06-22 | 2022-10-18 |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 研削砥石の目立て方法 |
US11400563B2 (en) * | 2018-12-07 | 2022-08-02 | Disco Corporation | Processing method for disk-shaped workpiece |
JP2020097089A (ja) | 2018-12-19 | 2020-06-25 |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 研削装置 |
WO2020150932A1 (zh) * | 2019-01-23 | 2020-07-30 | 深圳市阿列夫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地面研磨方法、装置、机器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JP7364385B2 (ja) * | 2019-07-26 | 2023-10-18 |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 研削装置 |
CN110587402B (zh) * | 2019-09-03 | 2021-09-17 | 南通大学 | 一种端面磨削砂轮质量实时检测修整的方法及装置 |
JP7364430B2 (ja) * | 2019-11-01 | 2023-10-18 |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 ドレッサボードの上面高さ測定方法 |
JP7486333B2 (ja) * | 2020-03-25 | 2024-05-17 |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 ブロックゲージを用いたセットアップ方法 |
CN111906694A (zh) * | 2020-08-13 | 2020-11-10 | 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研磨垫的在线修整装置 |
JP2022135442A (ja) * | 2021-03-05 | 2022-09-15 |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 研削装置 |
CN114211328A (zh) * | 2021-12-09 | 2022-03-22 | 技感半导体设备(南通)有限公司 | 一种磨削主轴坐标测量方法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60668A (en) * | 1986-07-02 | 1988-08-02 | Alfred Schlaefli | Surface grinding machine and method |
JPH04164568A (ja) * | 1990-10-29 | 1992-06-10 | Nippei Toyama Corp | 両頭研削盤の砥石修正方法 |
US5718615A (en) * | 1995-10-20 | 1998-02-17 | Boucher; John N. | Semiconductor wafer dicing method |
JP2003053664A (ja) * | 2001-08-10 | 2003-02-26 | Nagase Integrex Co Ltd | 工作機械及び加工方法 |
TW546182B (en) * | 2001-09-10 | 2003-08-11 | Nikon Corp | Dressing tool, dressing device, dressing method, processing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producing method |
EP1541284B1 (en) * | 1999-01-06 | 2007-03-07 | Tokyo Seimitsu Co.,Ltd. | Planarization method |
JP2008087104A (ja) * | 2006-10-02 | 2008-04-17 | Disco Abrasive Syst Ltd | 研削加工方法 |
JP4164568B2 (ja) | 2001-10-01 | 2008-10-15 |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 文字情報入力装置および文字情報入力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
US20090176444A1 (en) * | 2008-01-08 | 2009-07-09 | Disco Corporation | Wafer polis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JP2013158872A (ja) * | 2012-02-03 | 2013-08-19 | Disco Corp | 研削装置 |
TW201615345A (zh) * | 2014-09-24 | 2016-05-01 | Disco Corp | 被加工物之磨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63441B2 (en) * | 2004-02-05 | 2007-01-16 | Robert Gerber | Semiconductor wafer grinder |
KR101109165B1 (ko) * | 2006-01-12 | 2012-03-14 | 도쿄 세이미츄 코퍼레이션 리미티드 | 가공 시스템, 접촉 검출 방법 및 ae 접촉 검출 장치 |
JP2010074003A (ja) * | 2008-09-19 | 2010-04-02 | Disco Abrasive Syst Ltd | 研削装置およびウエーハ研削方法 |
JP2011189456A (ja) * | 2010-03-15 | 2011-09-29 | Disco Corp | 研削装置及び研削方法 |
JP5912696B2 (ja) * | 2012-03-13 | 2016-04-27 |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 研削方法 |
JP6058308B2 (ja) | 2012-07-26 | 2017-01-11 |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 研削装置 |
JP6329728B2 (ja) * | 2013-03-21 | 2018-05-23 |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 研削装置 |
JP6341695B2 (ja) * | 2014-03-03 | 2018-06-13 |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 サブチャックテーブルの原点位置検出方法 |
JP2015178149A (ja) | 2014-03-19 | 2015-10-08 |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 研削装置 |
JP6335596B2 (ja) * | 2014-04-07 | 2018-05-30 |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 研削装置 |
JP6475518B2 (ja) * | 2015-03-03 | 2019-02-27 |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 ウエーハの加工方法 |
-
2016
- 2016-10-05 JP JP2016197163A patent/JP6803187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9-06 TW TW106130439A patent/TWI728181B/zh active
- 2017-09-25 KR KR1020170123537A patent/KR10222174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09-29 CN CN201710908777.1A patent/CN1079142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60668A (en) * | 1986-07-02 | 1988-08-02 | Alfred Schlaefli | Surface grinding machine and method |
JPH04164568A (ja) * | 1990-10-29 | 1992-06-10 | Nippei Toyama Corp | 両頭研削盤の砥石修正方法 |
US5718615A (en) * | 1995-10-20 | 1998-02-17 | Boucher; John N. | Semiconductor wafer dicing method |
EP1541284B1 (en) * | 1999-01-06 | 2007-03-07 | Tokyo Seimitsu Co.,Ltd. | Planarization method |
JP2003053664A (ja) * | 2001-08-10 | 2003-02-26 | Nagase Integrex Co Ltd | 工作機械及び加工方法 |
TW546182B (en) * | 2001-09-10 | 2003-08-11 | Nikon Corp | Dressing tool, dressing device, dressing method, processing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producing method |
JP4164568B2 (ja) | 2001-10-01 | 2008-10-15 |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 文字情報入力装置および文字情報入力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
JP2008087104A (ja) * | 2006-10-02 | 2008-04-17 | Disco Abrasive Syst Ltd | 研削加工方法 |
US20090176444A1 (en) * | 2008-01-08 | 2009-07-09 | Disco Corporation | Wafer polis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JP2013158872A (ja) * | 2012-02-03 | 2013-08-19 | Disco Corp | 研削装置 |
TW201615345A (zh) * | 2014-09-24 | 2016-05-01 | Disco Corp | 被加工物之磨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14215A (zh) | 2018-04-17 |
TW201813769A (zh) | 2018-04-16 |
CN107914215B (zh) | 2021-06-01 |
KR102221749B1 (ko) | 2021-02-26 |
KR20180037891A (ko) | 2018-04-13 |
JP6803187B2 (ja) | 2020-12-23 |
JP2018058160A (ja) | 2018-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28181B (zh) | 磨削磨石的修整方法 | |
CN115673880A (zh) | 硬质晶片的磨削方法 | |
JP6618822B2 (ja) | 研削砥石の消耗量検出方法 | |
CN106563980B (zh) | 磨削方法 | |
US11400563B2 (en) | Processing method for disk-shaped workpiece | |
JP6552930B2 (ja) | 研削装置 | |
JP7127994B2 (ja) | ドレッシングボード及びドレッシング方法 | |
CN111805374A (zh) | 磨削装置 | |
TW202007479A (zh) | 研削裝置的原點位置設定機構以及原點位置設定方法 | |
TW201941291A (zh) | 晶圓研削方法 | |
JP6424081B2 (ja) | 研削方法 | |
JP7068096B2 (ja) | 被加工物の研削方法 | |
JP2019141950A (ja) | 研削装置 | |
JP2015178139A (ja) | 被加工物の研削方法 | |
JP2020049593A (ja) | 研削方法 | |
JP6487790B2 (ja) | 加工装置 | |
JP6803171B2 (ja) | 研削装置及び加工装置 | |
JP2019123046A (ja) | ドレッシング方法 | |
JP5975839B2 (ja) | 研削装置 | |
JP7185446B2 (ja) | 被加工物の研削装置及び研削方法 | |
JP2012146868A (ja) | 加工装置 | |
JP2021079518A (ja) | 加工装置、及び加工装置に用いる算出基板 | |
JP2023160031A (ja) | 加工装置 | |
JP2024072468A (ja) | 製品および研削装置 | |
JP2023116215A (ja) | 研削装置及び研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