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7283B - 速克達型機車 - Google Patents

速克達型機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7283B
TWI727283B TW108110015A TW108110015A TWI727283B TW I727283 B TWI727283 B TW I727283B TW 108110015 A TW108110015 A TW 108110015A TW 108110015 A TW108110015 A TW 108110015A TW I727283 B TWI727283 B TW I7272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sensor
exhaust pipe
catalyst
vehicle
engine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0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5217A (zh
Inventor
三宅隆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5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5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7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728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08Other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xhaust cond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3/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mbustion air intake or gas exhaust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3/04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mbustion air intake or gas exhaust of propulsion units concerning exhau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10Road Vehicles
    • B60Y2200/12Motorcycles, Trikes; Quads; Scooters
    • B60Y2200/126Scoo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50/00Monitoring or diagnosing the deterioration of exhaust systems
    • F01N2550/02Catalytic activity of catalytic conver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60/00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 F01N2560/02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the means being an exhaust gas sensor
    • F01N2560/025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the means being an exhaust gas sensor for measuring or detecting O2, e.g. lambda sen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90/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 F01N2590/0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for motorcy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速克達型機車,其具備單元擺動式引擎單元、及配置於引擎單元之下方之觸媒,能夠準確地檢測觸媒附近之排氣之氧濃度,使飛石不易碰撞氧感測器,且能夠抑制車輛之大型化。 本發明之速克達型機車具備:觸媒20,其配置於引擎單元10之下方;及氧感測器40,其安裝於較第1排氣管21之中間位置更接近觸媒20之側之部分。氧感測器40之本體部42配置於較第1排氣管21之下端21e更靠上方。觸媒20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仰視時與引擎單元10重疊。氧感測器40配置於較樞軸6更靠後方且較汽缸體12更靠後方。氧感測器40與底外殼5於車輛仰視時不重疊,於車輛前視時重疊。

Description

速克達型機車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速克達型機車。
先前以來,已知有具備單元擺動式引擎單元、及用以檢測排氣之空燃比之氧感測器之速克達型機車。例如日本專利特開2011-157891號公報中揭示有此種速克達型機車。日本專利特開2011-157891號公報中所揭示之氧感測器安裝於排氣管之中引擎單元之排氣埠之附近部分。排氣管係與引擎單元一體地上下擺動。
又,已知有一種速克達型機車,其具備連接於單元擺動式引擎單元之排氣埠之排氣管、及配置於排氣管之後方之消音器,且排氣管之一部分配置於引擎單元之下方。進而,已知有一種於配置於引擎單元之下方之排氣管之中途配置有觸媒之速克達型機車。於觸媒配置於排氣管之中途之情形時,與觸媒配置於較排氣管靠下游之消音器之內部之情形相比,觸媒之位置變得接近排氣埠。因此,於引擎單元之起動時能夠藉由排氣而將觸媒快速地加溫。由於能夠將觸媒於早期進行活化,故而能夠將起動時之排氣良好地淨化。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觸媒係於排氣之空燃比處在特定範圍內時發揮性能。為了使觸媒能夠充分地發揮性能,要求氧感測器能準確地檢測排氣之氧濃度。為此,較佳為將氧感測器配置於觸媒之附近。
於觸媒配置於單元擺動式引擎單元之下方之速克達型機車中,若欲將氧感測器配置於觸媒之附近,則必須將氧感測器配置於引擎單元之下方。然,於速克達型機車中,存在如下情況:路上之石子藉由前輪而彈起,該石子(以下稱為飛石)飛至引擎單元之下方。因此,必須使飛石不易碰撞氧感測器。
此處,可考慮於氧感測器之下方設置保護氧感測器之專用之外殼。但是,於該情形時,必須將外殼配置於較速克達型機車之最小離地間隙更高之位置,伴隨於此必須將引擎單元及座部配置於更高之位置。因此,會產生車輛大型化之問題。尤其是,單元擺動式引擎單元會伴隨速克達型機車之加速或減速、或者因路面之凹凸等而上下擺動。因此,為了確保引擎單元向下方擺動時之最小離地間隙,必須將外殼配置於更高之位置,會產生車輛進一步大型化之問題。
本發明係鑒於該方面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如下之速克達型機車,其具備單元擺動式引擎單元、及配置於引擎單元之下方之觸媒,能夠準確地檢測觸媒附近之排氣之氧濃度,使飛石不易碰撞氧感測器,且能夠抑制車輛之大型化。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此處所揭示之速克達型機車具備:車體框架;前輪;腳踏板,其至少一部分配置於上述前輪之後方,且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底外殼,其至少一部分配置於上述腳踏板之下方且上述前輪之後方;樞軸,其設置於上述車體框架;及引擎單元,其至少一部分配置於上述腳踏板之下方,且能夠擺動地支持於上述樞軸。上述引擎單元包含:曲軸箱;汽缸體,其連接於上述曲軸箱;及汽缸頭,其具有排出排氣之排氣埠,且連接於上述汽缸體。上述速克達型機車進而具備:第1排氣管,其連接於上述汽缸頭之上述排氣埠;第2排氣管,其配置於較上述第1排氣管更靠排氣之流動方向之下游側;觸媒,其配置於上述第1排氣管與上述第2排氣管之間且為上述引擎單元之下方;消音器,其連接於上述第2排氣管,且配置於上述第2排氣管之後方;以及氧感測器,其安裝於較上述第1排氣管之中間位置更接近上述觸媒之側之部分,且具有位於上述第1排氣管之內部之部分及位於外部之部分。上述氧感測器之位於上述第1排氣管之外部之部分配置於較上述第1排氣管之下端更靠上方。上述觸媒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仰視時與上述引擎單元重疊。上述氧感測器配置於較上述樞軸更靠後方且較上述汽缸體更靠後方。上述氧感測器與上述底外殼於車輛仰視時不重疊,於車輛前視時重疊。
根據上述速克達型機車,觸媒配置於第1排氣管與第2排氣管之間,且配置於較消音器更靠排氣之流動方向之上游側。因此,觸媒與排氣埠之距離相對較短,能夠將起動時之排氣良好地淨化。又,氧感測器安裝於較第1排氣管之中間位置更接近觸媒之側之部分。因此,氧感測器與觸媒之距離較短,能夠準確地檢測觸媒附近之排氣之氧濃度。
由於氧感測器配置於前輪之後方,故而存在藉由前輪而彈起之飛石碰撞氧感測器之擔憂。但是,氧感測器配置於較樞軸更靠後方且較汽缸體更靠後方。飛石之影響係越接近前輪之位置越大,且伴隨自前輪遠離而變小,由於氧感測器配置於距前輪較遠之位置,故而能夠抑制飛石之影響。又,於加速時存在來自前輪之飛石變多之擔憂,但氧感測器配置於較支持單元擺動式引擎單元之樞軸更靠後方。於加速時,引擎單元向上方擺動,故而氧感測器向上方移動,飛石不易碰撞該氧感測器。因此,能夠有效活用單元擺動式引擎單元,即便於加速時亦能減少飛石對於氧感測器之影響。又,氧感測器之位於第1排氣管之外部之部分配置於較第1排氣管之下端更靠上方。因此,飛石不易碰撞氧感測器。進而,氧感測器與底外殼於車輛前視時重疊。換言之,氧感測器之前方由底外殼覆蓋。因此,能夠藉由底外殼阻止來自前方之飛石碰撞氧感測器。再者,氧感測器於車輛仰視時不與底外殼重疊,故而氧感測器之維護容易。
如此,由於飛石不易碰撞氧感測器,故而無需將保護氧感測器之專用之外殼設置於氧感測器之下方。由於不需要此種外殼,故而即便不將車輛大型化亦能確保最小離地間隙。因此,能夠抑制車輛之大型化。
如上所述,根據上述速克達型機車,具備單元擺動式引擎單元及配置於引擎單元之下方之觸媒,並且能夠準確地檢測觸媒附近之排氣之氧濃度,使飛石不易碰撞氧感測器,且能夠抑制車輛之大型化。
根據較佳之一態樣,於包含上述氧感測器之中心線且與上述第1排氣管之中心線垂直之剖面中,上述氧感測器之中位於上述第1排氣管之外部之部分配置於較上述第1排氣管之上述中心線更靠車寬方向之外側且較上述第1排氣管之下端更靠上方。
根據上述態樣,氧感測器之維護變得容易。
根據較佳之一態樣,上述氧感測器於車輛側視時露出。
根據上述態樣,自側方進行之氧感測器之維護變得容易。
根據較佳之一態樣,具備連接於上述氧感測器之電線,上述電線之一部分於車輛側視時露出。
根據上述態樣,能夠自側方容易地處理電線。因此,氧感測器之維護變得容易。
根據較佳之一態樣,具備:觸媒箱,其內部收容有上述觸媒;以及第1管接頭,其具有連接於上述第1排氣管之第1開口部及連接於上述觸媒箱之第2開口部,且配置於上述第1排氣管與上述觸媒箱之間。上述第1開口部之中心線與上述第2開口部之中心線相互錯開。
根據上述態樣,由於藉由第1管接頭而排氣之流動方向變化,故而排氣容易於觸媒箱之近前混合。因此,能夠使排氣毫無遺漏地碰撞觸媒。
根據較佳之一態樣,上述氧感測器於車輛仰視時與上述曲軸箱重疊。
根據上述態樣,能夠防止氧感測器突出至較曲軸箱更靠車寬方向之外側,能夠抑制車輛之大型化。
根據較佳之一態樣,上述第1排氣管包含有於車輛仰視時向後方且車寬方向之外側延伸之傾斜部分。上述氧感測器安裝於上述傾斜部分。
根據上述態樣,易於將連接於氧感測器之電線向車寬方向之外側引出。因此,氧感測器之維護變得容易。
根據較佳之一態樣,上述氧感測器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仰視時配置於較上述前輪之左端更靠右方且較右端更靠左方。
根據上述態樣,氧感測器配置於車輛之中央附近。
根據較佳之一態樣,具備配置於上述曲軸箱之後方之後輪,上述觸媒配置於較上述後輪更靠前方。
根據上述態樣,於配置觸媒時後輪不易成為障礙。因此,能夠容易地配置觸媒。
根據較佳之一態樣,上述氧感測器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觸媒之下端更靠上方且較上端更靠下方。
根據較佳之一態樣,上述氧感測器配置於較上述觸媒更靠車寬方向之內側。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速克達型機車,其具備單元擺動式引擎單元及配置於引擎單元之下方之觸媒,能夠準確地檢測觸媒附近之排氣之氧濃度,使飛石不易碰撞氧感測器,且能夠抑制車輛之大型化。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圖1係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機車1之側視圖。圖2係將下述前外殼28及側外殼29等卸除時之速克達型機車1之側視圖。如圖2所示,速克達型機車1具備單元擺動式引擎單元10、及配置於引擎單元10之下方之觸媒20。
如圖1所示,速克達型機車1具備供騎乘者乘坐之座部2。於以下之說明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則前、後、左、右、上、下分別意指於騎乘者未乘坐且未搭載貨物且未填充燃料之速克達型機車1在水平面上以直立之狀態停止之情形時,自乘坐於座部2之假想之騎乘者觀察時之前、後、左、右、上、下。圖中之F、Re、L、R、U、D分別表示前、後、左、右、上、下。
如圖1及圖2所示,速克達型機車1具備車體框架3、前輪35、後輪36、腳踏板4、及設置於車體框架3之樞軸6。腳踏板4支持於車體框架3,腳踏板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前輪35之後方。又,速克達型機車1具備:前外殼28,其至少一部分位於車體框架3之頭管3A之下方;側外殼29,其配置於車體框架3之車寬方向之外側;以及底外殼5,其配置於前外殼28及側外殼29之下方。底外殼5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腳踏板4之下方且前輪35之後方。引擎單元10能夠擺動地支持於樞軸6,引擎單元10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腳踏板4之下方。
如圖2所示,引擎單元10具備內燃機11A,內燃機11A具有曲軸箱11、連接於曲軸箱11之汽缸體12、及連接於汽缸體12之汽缸頭13。雖省略圖示,但內燃機11A之曲軸配置於曲軸箱11之內部。汽缸體12配置於曲軸箱11之前方,汽缸頭13配置於汽缸體12之前方。汽缸頭13具有排出排氣之排氣埠14。
又,引擎單元10具有配置於後輪36之左方之變速機箱7(參照圖3)、及配置於變速機箱7之內部之未圖示之皮帶式無段變速機(以下稱為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無段變速機))。CVT連結於內燃機11A之曲軸及後輪36,將曲軸之轉矩以能夠變更變速比之方式傳遞至後輪36。如圖4所示,於後輪36之右方配置有連結曲軸箱11與後輪36之後臂8。後輪36支持於引擎單元10及後臂8,與引擎單元10及後臂8一起擺動。於車體框架3與後臂8之間,設置有後避震器單元9(參照圖2)。若引擎單元10向上方擺動,則後避震器單元9收縮,若引擎單元10向下方擺動,則後避震器單元9伸展。
於本實施形態中,引擎單元10之內燃機11A為水冷式。如圖4及圖5所示,於曲軸箱11之右方配置有風扇16,於風扇16之右方配置有散熱器15。如圖1所示,於散熱器15之右方配置有形成有複數個開口17之風扇外殼18。當風扇16旋轉時,空氣通過風扇外殼18之開口17被供給至散熱器15。由於風扇16、散熱器15、及風扇外殼18支持於曲軸箱11,故而與引擎單元10一體地擺動。再者,引擎單元10之內燃機11A亦可未必為水冷式。內燃機11A亦可為空氣冷卻式,亦可無散熱器15。
如圖1所示,速克達型機車1具備第1排氣管21、收容有觸媒20之觸媒箱23、第2排氣管22、及消音器25。於消音器25之側方配置有消音器外殼26。該等第1排氣管21、觸媒箱23、第2排氣管22、消音器25、及消音器外殼26以與引擎單元10一體地擺動之方式構成。
如圖3所示,第1排氣管21之上游端部21a連接於汽缸頭13之排氣埠14。如圖6所示,第1排氣管21之下游端部21b與觸媒箱23之上游端部23a藉由第1管接頭31而連接。觸媒箱23之下游端部23b與第2排氣管22之上游端部22a藉由第2管接頭32而連接。第2排氣管22之下游端部22b與消音器25藉由第3管接頭33而連接。
第1排氣管21為金屬製管。第1排氣管21配置於引擎單元10之下方。如圖3所示,於車輛仰視時,第1排氣管21以與引擎單元10重疊之方式配置。第1排氣管21包含有於車輛仰視時向後方且車寬方向之外側延伸之傾斜部分21k。傾斜部分21k於車輛仰視時相對於車輛中心線CL傾斜。再者,所謂車寬方向之外側係指遠離車輛中心線CL之側,所謂車寬方向之內側係指接近車輛中心線CL之側。
第2排氣管22亦為金屬製管。第2排氣管22於車輛仰視時向後方且車寬方向之外側延伸。如圖1所示,於車輛側視時,第2排氣管22向後方且上方延伸。
觸媒箱23係由金屬製圓筒形成。但是,觸媒箱23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定。於觸媒箱23之內部配置有觸媒20。觸媒箱23配置於較後輪36更靠前方,觸媒20配置於較後輪36更靠前方。觸媒箱23之內徑相對於第1排氣管21及第2排氣管22中之任一者之內徑均更大。又,觸媒箱23之外徑相對於第1排氣管21及第2排氣管22中之任一者之外徑均更大。如圖3所示,於車輛仰視時,觸媒箱23向後方且車寬方向之外側延伸。如圖1所示,於車輛側視時,觸媒箱23向後方延伸。但是,觸媒箱23之設置姿勢並無特別限定。
如圖6所示,第1管接頭31配置於第1排氣管21與觸媒箱23之間,具有連接於第1排氣管21之下游端部21b之第1開口部311、及連接於觸媒箱23之上游端部23a之第2開口部312。第1管接頭31係以伴隨自第1開口部311朝向第2開口部312而內徑及外徑變大之方式形成。第1管接頭31之第1開口部311之中心線311C與第2開口部312之中心線312C相互錯開。再者,此處所謂之「錯開」係指中心線311C與中心線312C不在同一直線上。中心線311C與中心線312C亦可平行,但此處為不平行。由於第1開口部311之中心線311C與第2開口部312之中心線312C相互錯開,故而排氣一面改變流動方向,一面於第1管接頭31之內部流通。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管接頭31除了發揮連接第1排氣管21與觸媒箱23之作用以外,亦發揮於觸媒20之跟前改變排氣之流動方向之作用。但是,此處說明之第1管接頭31之形狀僅為一例,並非特別進行限定。
第2管接頭32配置於觸媒箱23與第2排氣管22之間。第2管接頭32係以伴隨朝向下游側而內徑及外徑變小之方式形成。第1管接頭31及第2管接頭32之中心線之長度亦可相等,但此處,第1管接頭31之中心線之長度長於第2管接頭32之中心線之長度。
如圖7所示,於第1排氣管21安裝有第1氧感測器40。此處,第1氧感測器40安裝於第1排氣管21之傾斜部分21k。第1氧感測器40配置於觸媒20之上游側,檢測藉由觸媒20淨化之前之排氣之氧濃度。基於藉由第1氧感測器40檢測出之排氣之氧濃度,能夠檢測自內燃機11A排出之排氣之空燃比。因此,可基於第1氧感測器40之檢測結果,控制內燃機11A以獲得特定之燃燒狀態。
如圖3所示,第1氧感測器40安裝於較第1排氣管21之中間位置(圖3中以虛線表示之位置)21m更接近觸媒20之側之部分。再者,所謂第1排氣管21之中間位置係指沿著第1排氣管21之中心線之方向上之上游端部21a與下游端部21b之中間之位置。第1氧感測器40配置於較引擎單元10之汽缸體12更靠後方。又,第1氧感測器40配置於較將引擎單元10能夠擺動地支持之樞軸6更靠後方。
如圖7所示,於第1排氣管21之傾斜部分21k設置有用以安裝第1氧感測器40之安裝部43。安裝部43形成為圓筒狀,且焊接於第1排氣管21之傾斜部分21k。第1排氣管21之傾斜部分21k係筆直地延伸之部分。傾斜部分21k形成為直管狀。進而,如圖8所示,安裝部43之中心線43C相對於第1排氣管21之傾斜部分21k之中心線21C垂直。因此,與傾斜部分21k彎曲之情形或安裝部43之中心線43C相對於傾斜部分21k之中心線21C傾斜之情形相比,能夠容易地設置安裝部43。此處,變得容易焊接安裝部43。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能夠將第1氧感測器40容易地安裝於第1排氣管21。
如圖1所示,於車輛側視時,第1氧感測器40未被側外殼29覆蓋,而是露出。第1氧感測器40係以自右方觀察速克達型機車1時可視認之方式配置。如圖3所示,於車輛仰視時,第1氧感測器40與曲軸箱11重疊,但不與底外殼5重疊。於車輛仰視時,第1氧感測器40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前輪35之左端35L更靠右方且較右端35R更靠左方。第1氧感測器40配置於車輛之中央附近。如圖9A及圖9B所示,於車輛前視時,第1氧感測器40與底外殼5重疊。第1氧感測器40係以自前方觀察速克達型機車1時無法視認之方式配置。
如圖8所示,第1氧感測器40具有:感測部41,其位於第1排氣管21之內部;及本體部42,其位於第1排氣管21之外部。感測部41具有例如包含氧化鋯等素材之感測元件。如圖1所示,本體部42配置於較第1排氣管21之中最低之部分、即第1排氣管21之下端21e更靠上方。又,如圖8所示,於包含第1氧感測器40之中心線40C且與第1排氣管21之中心線21C垂直之剖面中,本體部42配置於較第1排氣管21之中心線21C更靠車寬方向之外側且較第1排氣管21之下端21d更靠上方。
如圖7所示,第1氧感測器40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觸媒20之下端20b更靠上方且較上端20t更靠下方。此處,第1氧感測器40之本體部42配置於較觸媒20之下端20b更靠上方且較上端20t更靠下方。如圖3所示,第1氧感測器40配置於較觸媒20更靠車寬方向之內側。
如圖7所示,於第2排氣管22安裝有第2氧感測器50。第2氧感測器50配置於觸媒20之下游側,檢測藉由觸媒20淨化後之排氣之氧濃度。於觸媒20劣化之情形時,排氣不會被恰當地淨化。因此,可基於第2氧感測器50之檢測結果檢測觸媒20是否劣化。亦可藉由比較第1氧感測器40之檢測結果與第2氧感測器50之檢測結果,而檢測觸媒20之劣化。
於第1氧感測器40連接有第1電線45,於第2氧感測器50連接有第2電線46。如圖1所示,第1電線45之一部分於車輛側視時露出。第1電線45之一部分於自右方觀察時可視認。因此,於進行第1氧感測器40之維護等時能夠自右方容易地處理第1電線45,而第1氧感測器40之維護容易。第1電線45於自第1氧感測器40朝向上方延伸之後,朝向前方延伸。如圖7所示,第2電線46於自第2氧感測器50朝向上方延伸之後,朝向前方延伸。第1電線45及第2電線46未通過引擎單元10之下方。第1電線45及第2電線46連接於未圖示之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電子控制單元)。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機車1具備單元擺動式引擎單元10、及配置於引擎單元10之下方之觸媒20。此處,觸媒20配置於第1排氣管21與第2排氣管22之間,且配置於較消音器25更靠排氣之流動方向之上游側。因此,觸媒20與排氣埠14之距離相對較短,能夠藉由觸媒20良好地淨化起動時之排氣。又,第1氧感測器40安裝於較第1排氣管21之中間位置21m更接近觸媒20之側之部分。因此,第1氧感測器40與觸媒20之距離較短,能夠準確地檢測觸媒20附近之排氣之氧濃度。
然,如圖1所示,由於第1氧感測器40配置於前輪35之後方,故而存在藉由前輪35而彈起之飛石碰撞第1氧感測器40之擔憂。但是,根據速克達型機車1,第1氧感測器40配置於較樞軸6更靠後方且較汽缸體12(參照圖2)更靠後方。如此,由於第1氧感測器40配置於距前輪35較遠之位置,故而能夠抑制飛石之影響。又,於加速時存在來自前輪35之飛石變多之擔憂,但如上所述,第1氧感測器40配置於較支持單元擺動式引擎單元10之樞軸6更靠後方。於加速時,引擎單元10向上方擺動,故而第1氧感測器40向上方移動。因此,即便於加速時,亦能減少飛石對於第1氧感測器40之影響。又,如圖8所示,第1氧感測器40之位於第1排氣管21之外部之部分(即,本體部42)配置於較第1排氣管21之下端21e(參照圖1)更靠上方。因此,飛石不易碰撞第1氧感測器40。進而,如圖9A及圖9B所示,第1氧感測器40與底外殼5於車輛前視時重疊。第1氧感測器40之前方由底外殼5覆蓋。因此,可藉由底外殼5阻止飛石碰撞第1氧感測器40。再者,如圖3所示,第1氧感測器40於車輛仰視時不與底外殼5重疊,因此第1氧感測器40之維護容易。
如此,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飛石不易碰撞第1氧感測器40,故而無需於第1氧感測器40之下方設置保護第1氧感測器40之專用之外殼。假設於欲配置此種外殼之情形時,必須將外殼配置於較速克達型機車1之最小離地間隙更高之位置,其結果,必須將引擎單元10、腳踏板4及座部2(參照圖1)配置於更高之位置。因此,會導致車輛之大型化。尤其是,由於引擎單元10為單元擺動式,故而伴隨速克達型機車1之加速或減速、或因路面之凹凸等而上下擺動。因此,為了確保引擎單元10向下方擺動時之最小離地間隙,必須將外殼配置於更高之位置,而車輛有進一步大型化之傾向。但是,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不需要此種外殼,故而即便不將車輛大型化亦能夠確保最小離地間隙。因此,能夠抑制車輛之大型化。
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機車1,具備單元擺動式引擎單元10、及配置於引擎單元10之下方之觸媒20,並且能夠藉由第1氧感測器40準確地檢測觸媒20附近之排氣之氧濃度,並且能夠使飛石不易碰撞第1氧感測器40,進而,能夠抑制車輛之大型化。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如圖8所示,於包含第1氧感測器40之中心線40C且與第1排氣管21之中心線21C垂直之剖面中,位於第1排氣管21之外部之本體部42配置於較第1排氣管21之中心線21C更靠車寬方向之外側且較第1排氣管21之下端21d更靠上方。第1氧感測器40配置於對於作業人員而言容易進行維護之場所。因此,第1氧感測器40之維護變得更容易。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如圖1所示,第1氧感測器40於車輛側視時露出。因此,自側方進行之第1氧感測器40之維護變得容易。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如圖1所示,連接於第1氧感測器40之電線45之一部分於車輛側視時露出。因此,能夠自側方容易地處理電線45。因此,第1氧感測器40之維護容易。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如圖6所示,第1排氣管21與觸媒箱23藉由第1管接頭31而連接,第1管接頭31之第1開口部311之中心線311C與第2開口部312之中心線312C相互錯開。於排氣通過第1管接頭31時,排氣之流動方向被彎曲。由於藉由第1管接頭31而排氣之流動方向變化,故而排氣於觸媒箱23之近前容易混合。因此,能夠使排氣毫無遺漏地碰撞觸媒箱23之內部之觸媒20。藉此,能夠有效率地淨化排氣。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如圖3所示,第1氧感測器40於車輛仰視時與曲軸箱11重疊。能夠防止第1氧感測器40突出至較曲軸箱11更靠車寬方向之外側,能夠抑制車輛之大型化。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第1排氣管21包含有於車輛仰視時向後方且車寬方向之外側延伸之傾斜部分21k,且第1氧感測器40安裝於該傾斜部分21k。因此,易於將連接於第1氧感測器40之電線45向車寬方向之外側引出。因此,易於進行電線45之佈線,第1氧感測器40之維護容易。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觸媒20配置於較後輪36更靠前方。於配置觸媒20時後輪36不易成為障礙。因此,能夠容易地配置觸媒20。
以上,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當然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引擎單元10之變速機箱7配置於車輛中心線CL之左方,觸媒20及消音器25配置於車輛中心線CL之右方,但亦可為變速機箱7配置於車輛中心線CL之右方,觸媒20及消音器25配置於車輛中心線CL之左方。於該情形時,變為第1氧感測器40配置於車輛中心線CL之左方。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第1氧感測器40於車輛側視時露出,但第1氧感測器40亦可於車輛側視時未露出。亦可為第1氧感測器40之整體之側方由側外殼29等覆蓋。又,第1氧感測器40亦可於車輛仰視時不與曲軸箱11重疊。第1氧感測器40亦可安裝於除第1排氣管21之傾斜部分21k以外之部分。第1排氣管21亦可不具有傾斜部分21k。第1氧感測器40之整體亦可於車輛仰視時配置於較前輪35之左端35L更靠左方或較右端35R更靠右方。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連接於第1氧感測器40之電線45之一部分於車輛側視時露出,但亦可為電線45之整體於車輛側視時未露出。亦可為電線45之整體之側方由側外殼29等覆蓋。
第1管接頭31之第1開口部311之中心線311C與第2開口部312之中心線312C亦可一致。即,第1管接頭31之中心線亦可為直線。
觸媒20之至少一部分亦可配置於較後輪36之前端更靠後方。第1氧感測器40之整體亦可配置於較觸媒20之下端更靠下方,或者亦可配置於較觸媒20之上端更靠上方。第1氧感測器40之至少一部分亦可配置於較觸媒20更靠車寬方向之外側。
1‧‧‧速克達型機車 2‧‧‧座部 3‧‧‧車體框架 3A‧‧‧頭管 4‧‧‧腳踏板 5‧‧‧底外殼 6‧‧‧樞軸 7‧‧‧變速機箱 8‧‧‧後臂 9‧‧‧後避震器單元 10‧‧‧引擎單元 11‧‧‧曲軸箱 11A‧‧‧內燃機 12‧‧‧汽缸體 13‧‧‧汽缸頭 14‧‧‧排氣埠 15‧‧‧散熱器 16‧‧‧風扇 17‧‧‧開口 18‧‧‧風扇外殼 20‧‧‧觸媒 20b‧‧‧下端 20t‧‧‧上端 21‧‧‧第1排氣管 21a‧‧‧上游端部 21b‧‧‧下游端部 21C‧‧‧第1排氣管之中心線 21d‧‧‧下端 21e‧‧‧第1排氣管之下端 21k‧‧‧傾斜部分 21m‧‧‧中間位置 22‧‧‧第2排氣管 22a‧‧‧上游端部 22b‧‧‧下游端部 23‧‧‧觸媒箱 23a‧‧‧上游端部 23b‧‧‧下游端部 25‧‧‧消音器 26‧‧‧消音器外殼 28‧‧‧前外殼 29‧‧‧側外殼 31‧‧‧第1管接頭 32‧‧‧第2管接頭 33‧‧‧第3管接頭 35‧‧‧前輪 35L‧‧‧前輪之左端 35R‧‧‧前輪之右端 36‧‧‧後輪 40‧‧‧第1氧感測器(氧感測器) 40C‧‧‧第1氧感測器之中心線 41‧‧‧感測部(位於第1排氣管之內部之部分) 42‧‧‧本體部(位於第1排氣管之外部之部分) 43‧‧‧安裝部 43C‧‧‧中心線 45‧‧‧第1電線(電線) 46‧‧‧第2電線 50‧‧‧第2氧感測器 311‧‧‧第1開口部 311C‧‧‧第1開口部之中心線 312‧‧‧第2開口部 312C‧‧‧第2開口部之中心線 CL‧‧‧車輛中心線 D‧‧‧下 F‧‧‧前 L‧‧‧左 R‧‧‧右 Re‧‧‧後 U‧‧‧上
圖1係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機車之右視圖。 圖2係將前外殼及側外殼等卸除時之上述速克達型機車之右視圖。 圖3係上述速克達型機車之仰視圖。 圖4係上述速克達型機車之一部分之俯視圖。 圖5係上述速克達型機車之一部分之前視圖。 圖6係上述速克達型機車之一部分之仰視圖。 圖7係上述速克達型機車之一部分之右視圖。 圖8係第1氧感測器及第1排氣管之剖視圖,表示包含第1氧感測器之中心線且與第1排氣管之中心線垂直之剖面。 圖9A係上述速克達型機車之一部分之前視圖。 圖9B係將前外殼之一部分破斷而表示且相當於圖9A之圖。
1‧‧‧速克達型機車
2‧‧‧座部
4‧‧‧腳踏板
5‧‧‧底外殼
6‧‧‧樞軸
9‧‧‧後避震器單
10‧‧‧引擎單元
17‧‧‧開口
18‧‧‧風扇外殼
20‧‧‧觸媒
21‧‧‧第1排氣管
21e‧‧‧第1排氣管之下端
22‧‧‧第2排氣管
23‧‧‧觸媒箱
25‧‧‧消音器
26‧‧‧消音器外殼
28‧‧‧前外殼
29‧‧‧側外殼
31‧‧‧第1管接頭
32‧‧‧第2管接頭
35‧‧‧前輪
36‧‧‧後輪
40‧‧‧第1氧感測器(氧感測器)
42‧‧‧本體部(位於第1排氣管之外部之部分)
45‧‧‧第1電線(電線)
50‧‧‧第2氧感測器
D‧‧‧下
F‧‧‧前
Re‧‧‧後
U‧‧‧上

Claims (11)

  1. 一種速克達型機車,其具備: 車體框架; 前輪; 腳踏板,其至少一部分配置於上述前輪之後方,且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 底外殼,其至少一部分配置於上述腳踏板之下方且上述前輪之後方; 樞軸,其設置於上述車體框架;及 引擎單元,其至少一部分配置於上述腳踏板之下方,且能夠擺動地支持於上述樞軸; 上述引擎單元包含曲軸箱、連接於上述曲軸箱之汽缸體、及具有排出排氣之排氣埠且連接於上述汽缸體之汽缸頭,上述速克達型機車具備: 第1排氣管,其連接於上述汽缸頭之上述排氣埠; 第2排氣管,其配置於較上述第1排氣管更靠排氣之流動方向之下游側; 觸媒,其配置於上述第1排氣管與上述第2排氣管之間且為上述引擎單元之下方; 消音器,其連接於上述第2排氣管,且配置於上述第2排氣管之後方;以及 氧感測器,其安裝於較上述第1排氣管之中間位置更接近上述觸媒之側之部分,且具有位於上述第1排氣管之內部之部分及位於外部之部分; 上述氧感測器之位於上述第1排氣管之外部之部分配置於較上述第1排氣管之下端更靠上方, 上述觸媒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仰視時與上述引擎單元重疊, 上述氧感測器配置於較上述樞軸更靠後方且較上述汽缸體更靠後方, 上述氧感測器與上述底外殼於車輛仰視時不重疊,於車輛前視時重疊。
  2.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於包含上述氧感測器之中心線且與上述第1排氣管之中心線垂直之剖面中,上述氧感測器之中位於上述第1排氣管之外部之部分配置於較上述第1排氣管之上述中心線更靠車寬方向之外側且較上述第1排氣管之下端更靠上方。
  3.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氧感測器於車輛側視時露出。
  4.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具備連接於上述氧感測器之電線, 上述電線之一部分於車輛側視時露出。
  5.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具備: 觸媒箱,其內部收容有上述觸媒;以及 第1管接頭,其具有連接於上述第1排氣管之第1開口部及連接於上述觸媒箱之第2開口部,且配置於上述第1排氣管與上述觸媒箱之間; 上述第1開口部之中心線與上述第2開口部之中心線相互錯開。
  6.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氧感測器於車輛仰視時與上述曲軸箱重疊。
  7.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第1排氣管包含有於車輛仰視時向後方且車寬方向之外側延伸之傾斜部分, 上述氧感測器安裝於上述傾斜部分。
  8.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氧感測器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仰視時配置於較上述前輪之左端更靠右方且較右端更靠左方。
  9.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具備配置於上述曲軸箱之後方之後輪, 上述觸媒配置於較上述後輪更靠前方。
  10.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氧感測器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上述觸媒之下端更靠上方且較上端更靠下方。
  11. 如請求項1之速克達型機車,其中上述氧感測器配置於較上述觸媒更靠車寬方向之內側。
TW108110015A 2018-04-24 2019-03-22 速克達型機車 TWI7272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3217 2018-04-24
JP2018083217A JP2019190354A (ja) 2018-04-24 2018-04-24 スク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5217A TW201945217A (zh) 2019-12-01
TWI727283B true TWI727283B (zh) 2021-05-11

Family

ID=66102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0015A TWI727283B (zh) 2018-04-24 2019-03-22 速克達型機車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561252B1 (zh)
JP (1) JP2019190354A (zh)
PH (1) PH12019050064A1 (zh)
TW (1) TWI7272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9494A1 (ja) * 2022-03-31 2023-10-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TWI831330B (zh) * 2022-08-16 2024-02-01 宏佳騰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觸媒轉換器的排氣裝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23358A (en) * 2006-11-24 2008-06-01 Yamaha Motor Co Ltd Structure with an oxygen sensor and a motorcycle having the same
TW201606182A (zh) * 2014-07-04 2016-02-16 Yamaha Motor Co Ltd 跨坐型車輛
TW201606181A (zh) * 2014-07-04 2016-02-16 Yamaha Motor Co Ltd 跨坐型車輛、及單缸四衝程引擎單元
TW201606183A (zh) * 2014-07-04 2016-02-16 Yamaha Motor Co Ltd 跨坐型車輛
EP3015350A1 (en) * 2014-11-03 2016-05-0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addle-riding vehicle
WO2018030110A1 (ja) * 2016-08-10 2018-02-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排気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4124B2 (ja) 2010-02-02 2014-12-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ガスセンサ取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23358A (en) * 2006-11-24 2008-06-01 Yamaha Motor Co Ltd Structure with an oxygen sensor and a motorcycle having the same
TW201606182A (zh) * 2014-07-04 2016-02-16 Yamaha Motor Co Ltd 跨坐型車輛
TW201606181A (zh) * 2014-07-04 2016-02-16 Yamaha Motor Co Ltd 跨坐型車輛、及單缸四衝程引擎單元
TW201606183A (zh) * 2014-07-04 2016-02-16 Yamaha Motor Co Ltd 跨坐型車輛
EP3015350A1 (en) * 2014-11-03 2016-05-0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addle-riding vehicle
WO2018030110A1 (ja) * 2016-08-10 2018-02-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排気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H12019050064A1 (en) 2019-11-11
JP2019190354A (ja) 2019-10-31
TW201945217A (zh) 2019-12-01
EP3561252A1 (en) 2019-10-30
EP3561252B1 (en) 2021-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2569B (zh) 二輪機車之排氣裝置
TWI596272B (zh) 二輪機車之排氣裝置
US10294877B2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US20060218808A1 (en) Lean detector of vehicle
JP2010030584A (ja) 自動二輪車
TWI727283B (zh) 速克達型機車
JP2008063977A (ja) 自動二輪車
EP3321486B1 (en) Straddled vehicle
JP6702012B2 (ja) 排気ガスセンサの配置構造
JP6922492B2 (ja) 排気ガスセンサの配置構造及び自動二輪車
CN110552824B (zh) 鞍乘型车辆的进气结构
WO2019043869A1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排気装置
US8499736B2 (en) Engine for vehicle
TWI727290B (zh) 跨坐型車輛
JP6690440B2 (ja) 排気ガスセンサの配置構造
EP3561245B1 (en) Straddled vehicle
JP7263534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JP2018115652A (ja) 排気ガスセンサの配置構造
JP5018164B2 (ja) 自動二輪車
TWI672434B (zh) 跨坐型車輛
JP2012136996A (ja) 内燃機関用クランク角検出装置
JP5102859B2 (ja) 傾斜角センサの配置構造
JP2006062440A (ja) 鞍乗型四輪車両
JP2010012914A (ja) オフロードビーク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