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7997B - 織梭 - Google Patents

織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7997B
TWI707997B TW105122299A TW105122299A TWI707997B TW I707997 B TWI707997 B TW I707997B TW 105122299 A TW105122299 A TW 105122299A TW 105122299 A TW105122299 A TW 105122299A TW I707997 B TWI707997 B TW I7079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eaving shuttle
weaving
shuttle
wheels
brid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2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4576A (zh
Inventor
哲翰 李區勒
Original Assignee
奧地利商史特萊能吉賽爾斯雀福特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奧地利商史特萊能吉賽爾斯雀福特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奧地利商史特萊能吉賽爾斯雀福特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4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45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7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799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37/00Circular loo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種織梭,包括複數輪具與複數管套。輪具用以繞行一圓織機之一筘。管套位於複數承座並用以固持一緯管,而使緯管可以其長軸為軸而旋轉。織梭並具有構成其結構的複數支撐件。支撐件藉由分隔件於織梭的運行方向的橫向保持相互分離。輪具裝設於支撐件上。

Description

織梭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用於圓織機之織梭。
圓織機已為周知,其中,例如形式為長度調整補償器的經紗條帶導引元件,係環繞圓織機之筘(reed)設置。多個經紗條帶係以環形分佈的型態,透過橫跨或是穿入這些經紗條帶導引元件的方式輸送至圓織機。經紗條帶由經紗條帶引導元件運送至梭口形成裝置。梭口形成裝置包括,例如具有複數環圈的複數綜絲或帶子,各環圈用以供一根經紗條帶穿設。接著,經紗條帶穿過筘的筘桿之間。經紗條帶在梭口形成裝置上,多數情況下以交替的設置方式,被劃分為兩組經紗條帶。兩組經紗條帶藉由綜絲或帶子的相反運動而進行反向的交替運動,而使紡織梭口(亦稱為移動梭口)開啟與關閉。在開啟狀態下,梭口形成一個由此兩組經紗條帶所界定的一空間,而在此空間中,帶有緯紗條帶捆包的織梭沿著前述筘的一軌道運動。當中,緯紗條帶由緯紗條帶捆包中被抽出並置入梭口。由前述兩組經紗條帶所界定的梭口的空間的大小,可隨著兩組經紗條帶的移動而不斷變化。當兩組經紗條帶位於相同平面時,梭口為閉合而此空間大小為零;當兩組經紗條帶位於其交替運動的轉向點上時,此空間大小為最大值。在這些轉向點上,藉由使相反組的經紗條帶變換運動方向而開始所謂的梭口變換,由此將最後置入的緯紗條帶固定於織物中,並且可以由下一個織梭將下一根緯紗條帶置入於梭口中。一般來說,多個織梭係以相同間距於筘中運轉。所產生的管狀的織物會被向內導引至設置於圓織機中心處 的織圈,並於織圈處使所述織物朝向牽拉輥轉向。
上述之圓織機係揭示於歐洲專利號EP 0786026 B1。
提高圓織機效率的需求一直存在著。圓織機的總體效率係明顯地取決於所謂的緯紗密度,緯紗密度是指單位時間內可以被置入梭口中的緯紗條帶的數目。緯紗密度一般以「每分鐘投梭數」來表示。以往,可以藉由增加筘中織梭的旋轉速度和/或增加織梭數量來提高緯紗密度。舉例而言,於歐洲專利號EP 0167831 A1中,藉由具有特殊構造的、供織梭的支承輪組於筘中於其上運行的運行軌道來提升運轉速度。此些特殊設計的運行軌道提高了織梭的運轉平穩性,使得筘的磨損較少,並且可以有較高的運轉速度。
然而,如此情況下會使圓織機達到其紡織效能極限,其中限制性的因素為結構元件受織梭於筘內的環形運動中所產生的離心力所作用後的回復能力。雖然在理論上,可以藉由增加織梭的數量以及藉由減少驅動織梭的驅動主軸的速度,在不影響圓織機紡織效能的情況下,減少結構元件所受的應變,然而實務上這樣的改變會受限於筘內的有限空間。此外,增加圓織機的緯紗密度目前仍是相關產業致力發展的目標;當中,若已使用所能利用的最大數量的織梭時,則僅能藉由增加圓織機的運轉速度來達成緯紗密度的增加。
已知地,當圓織機以目前使用的主軸速度運轉時,作用於織梭底板的離心力已大到足以使底板彎曲,以及使設置於織梭底板的重要元件相對於彼此之間的位置發生位移。舉例而言,造成用以導引織梭於筘內移動的輪具與滾輪的距離與方位改變以及造成用以支承所述輪具與滾輪的軸件的位置改變。如此,導致織梭在筘內的運行顛簸;更甚者,在底板發生彎曲的情況下,會造成前後緯管承座之間的距離發生變化,當中各承 座是用來攜帶支承緯管的管套而使緯管可以其長軸為軸旋轉。若管套之間的距離因為承座之間的距離的改變而發生變化或者若管套之間的同軸配置發生偏差時,會導致操作時管套過鬆或過緊地固持緯管。
前者會導致緯紗條帶被拖拉的不平整而導致低品質甚或有缺陷的管狀織物;後者則會導致緯紗條帶產生如同於受損的管狀織物中的過大的拉伸應力,以及伴隨緯紗條帶斷裂與管套受損的風險。
中國專利號CN 202187146 U揭示具有底板的織梭,其底板一體成型有肋部而可增加底板的硬性。
織梭的底板通常是以合成材料或鋁的射出成型製成。於此情況下,當射出成型的材料的硬度愈高時,射出成型時材料的耗損及其形變會愈大,因而需要有所取捨;基於離心力對於以高硬度的射出成型材料製成的射出成型構件的影響較小,一般採用使用硬度高的材料進行射出成型的方案。當射出成型構件具有不同厚度時,該構件可能因為材料的縮減而造成翹曲。當射出成型構件在尺寸上具有較大公差時,則會導致織梭在筘中的運行較為顛簸,因而縮短織梭與筘的使用年限。此外,當織梭的元件在尺寸上具有較大公差時,會導致圓織機操作時產生明顯的噪音,因而對操作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另一重要的面向為織梭的質量,若主軸的速度很高時,由於離心力的緣故,織梭的質量會給予筘很大的應力。因此,需要一種質量相對於現有織梭較小且提供相同紡織效能的織梭。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織梭,其能夠在不增加甚至是減少織梭的結構元件以及圓織機的由織梭的旋轉所生成的離心力所造成的壓力與磨損的情況下,增加圓織機的緯紗密度。在操作上,此織梭相比於 現有織梭可以較為安靜而可以使圓織機具有較高的紡織效能,並同時提升所製成的管狀織物的品質。
本發明藉由提供一種如請求項1所述的織梭來達成上述目的,而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態樣則界定於附屬項中。
相對於先前技術所揭露的底板由合成材料或鋁的射出成型所製成的織梭,根據本發明,藉由組成支撐件與分隔件的框架,並且以支撐件藉由分隔件於織梭的運行方向的橫向保持相互分離,可以減少織梭的質量,而其硬度相比於先前技術仍為相同甚或更高。此框架及包含此框架的織梭,具有高尺寸安定性以及較小的質量,導致其於筘中的轉速增加。因此,在不增加對其結構元件,例如梭輪,的離心力的情況下,相比於先前技術,可以增加圓織機的緯紗密度。在此情況下,更進一步具有優勢的是,本發明之織梭由於具有高尺寸安定性及高硬度,於圓織機運作時,可以減少其產生的噪音。
藉由將支撐件與分隔件相互連結而形成框架,相對於先前技術而言,可以減少製造支出以及製造成本。在此情況下,支撐件較佳地被設計為平行設置且藉由分隔件相互連接的支撐板,其中分隔件係以螺鎖、焊接、黏接、鉚接或以前述方式的組合連接於支撐板。具優勢地,做為構成框架基礎的支撐板彼此在形狀與大小相同,利用沖壓機或切割機(例如:水噴射切割設備或雷射切割設備等),可以有效率且具可再現性的高精確率的方式對金屬板進行沖壓或切割而製成支撐板。如此係可實質地增加生產的自動化並於維修作業中加速零件的更換。藉由使織梭包括盡可能多的相同的共用件,可以減少不同結構的元件的數量並且確保簡單且有效率的備件供應。
此外,承座設置於支撐板,各承座攜行用以支承緯管的一管 套,而使緯管可以其長軸為軸旋轉。管套係以同軸設置並以大約相等於緯管長度的距離相對設置。由於支撐件與織梭的此等具有優勢的架構,使得緯管可以快速且簡易地被更換;基於此,至少一管套或是其相應的一承座可以沿緯管的旋轉軸上滑動。
於紡織機的操作過程中,用以界定織梭的縱向面且與接設於支撐板的輪具的輪軸平行的織梭的主要中心面,對應於由旋轉方向的一切線及與織梭所環繞運行的筘的行進路徑垂直的一假想線所延伸的一平面。織梭所環繞運行的筘的行進路徑是由筘的筘桿所形成。筘桿係沿旋轉方向間隔設置,因而使得導引經紗條帶的開口被清空,紡織梭口可以藉由經紗條帶的交替運動而開啟或關閉。根據筘的設計變化,織梭的環繞路徑可以界定一柱體的內面、一截角錐體的內面或者一環面。將支撐板設置於主要中心面上被證實是有助益的,而其中根據筘的實施態樣不同,支撐板相對於主要中心面的方位也會有所變化。舉例而言,對於筘的軌道為圓柱面的紡織機來說,支撐板係豎立於筘的軌道上;換言之,支撐板的主表面,即支撐板具有最大尺寸的表面,平行於織梭的主要中心面。因此,導致了與操作過程中所產生的離心力對抗的最大的硬度及尺寸安定性。較佳地,用以製造支撐件的材料愈輕愈好並保有足夠的硬度。基於此且基於鋁的良好加工性,使用鋁作為支撐件的材料是特別有所助益的。
此外,複數橋接件係設置於支撐件。橋接件係與支撐件連接並於織梭的旋轉方向的橫向裝設於支撐件。因此,可以使得由支撐件與分隔件所組成的織梭框架的整體硬度增加。藉由提供至少一橋接件於織梭長軸的前方區域與後方區域是有優勢的,而其中於運作過程中前方區域帶領後方區域向旋轉方向移動。較佳地,橋接件具有相同的輪廓並被設計為橋接板。理想地,此些橋接板是由一平坦片狀材料在確保高精密與可再現的 準確性的沖壓下製成。橋接件具有容置於孔洞內並作為滾輪的輪座的固定裝置。雖然橋接板具有相同的輪廓,然而其孔洞的開設位置可以不相同。藉此,僅管是當做通用部件使用的橋接件,對應不同設計變化的筘,外觀輪廓也能有所調整。如同支撐板的情況,較佳地,用以製造橋接件的材料愈輕愈好並保有足夠的硬度。基於此且基於鋁的良好加工性,如同支撐板的情況,使用鋁作為橋接件的材料是特別有所助益的。
接設於橋接件的滾輪係沿著形成於筘內的檔止件行進,因而導引織梭於筘內旋轉。為了確保運行過程中僅有滾輪與檔止件接觸,滾輪凸出於織梭的長邊。為了可以快速且簡單地調整筘內的檔止件在製造或組裝時所產生的偏差,位於至少一側的滾輪係可偏心調整地由橋接件支承。為了要利用使用盡可能多的共用部件的優勢,較佳地各滾輪係可偏心調整地由橋接件支承。可被偏心調整地的滾輪在遭受任何形式的磨損時,提供了可以一種快速且精確的調整與再調整的可能性的優點。
織梭的輪具藉由半軸接設於支撐件是有利的。較佳地,半軸是以防扭矩的形式裝設於支撐板,且輪具是藉由滾動軸承可轉動地支承於半軸。半軸被設計為可替換而具有成本效益及提供快速更換的可行性。此外,輪具可以不同方向與位置被裝設於支撐件。相對於剛軸而言,半軸具有較佳的固有彈簧效應,藉此,筘內的碰撞可以被吸收與平衡,而使運行較為順暢。就此而言,將輪具沿織梭的運行方向相互抵持的設置是有利的。因此,會造成至少一輪具持續運行於筘桿,而不是如先前技術所述的於筘桿間的開口顛簸。基於此等的結構策略,織梭可於筘內更為穩定的繞行,並因此傳遞至織梭的震盪與振動會比較少。因此,可以減少於圓織機操作時所產生的噪音。若是於織梭一長邊的輪具之間的距離等同於於織梭另一長邊的輪具之間的距離時,可以更增益前述效應。由此所導致的織梭 的穩定運行,不僅使織梭的結構元件承受較少的應力,同時也減少操作時作用於筘的力。藉此,可以減少操作時對整個圓織機產生的磨損。
較佳地,半軸係與法蘭一同接設於支撐件;就此而言,特別是將一半軸偏心地接設於一法蘭是有益的。因此,可以藉由法蘭的配置位置輕易達成相對的輪具之間的抵持,並保留只用單一種輪具單元(也就是使用單一種包括半軸與法蘭的輪具)的優點。
1:織梭
2:支撐板
3:分隔件
4:輪具
5:半軸
6:法蘭
7:定位點
8:軸端
9:橋接板
10:滾輪
11:緯管
12:承座
13:管套
14:防撞件
15:前方區域
16:後方區域
17:支臂
[圖1]係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織梭的基本架構的立體代表圖。
[圖2]係為圖1中的織梭裝設插入的緯管的立體代表圖。
圖1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織梭1的基本架構。組成織梭1的基本框架包括二分離的支撐板2,支撐板2長度幾乎對應織梭1,並支撐板2藉由分離的分隔件3相互連結而平行設置。為了盡可能的減少製造支出,分隔件3被設計為六角形管件並且有連續的螺紋。此等管件被設置於支撐板2之間並且藉由插入孔洞中的螺絲而與支撐板2相互螺鎖,其中圖未繪示螺絲。在織梭1的每一長邊包括由半軸5支承的二輪具4,其中各半軸5係偏心地接設於法蘭6,而法蘭6係接設於支撐板2的定位點7,定位點7特別是用來做為此用途。各定位點7具有四個孔洞,其中一個位於中間而剩下三個則等距地環設於位於中間的孔洞。
以上,描述一輪具4與支撐板2的固定,此段描述準用於裝設於支撐板2的其他輪具4。中央孔洞組成一座部,用以供一軸端8中心地接設於法蘭6,藉此法蘭6可以準確地定位且定向於支撐板2。法蘭6與固定板2是由螺絲(未示出)穿入於環繞中央孔洞的三個周邊孔洞所固定的。由 於孔洞的配置,支撐板2上可能只有一個法蘭6的裝設位置,其中,由於半軸5於法蘭6的偏心設置以及法蘭6於織梭1的各長軸有不同的配置位置,位於織梭1一長邊的輪具4與織梭1另一長邊的輪具4相互抵持。
二橋接板9係接設於織梭1,當中一橋接板9裝設於織梭1的前方區域15而另一橋接板9裝設於織梭1的後方區域16。此等由橋接板9與分隔件3構成的擬網格架構(quasi-latticework)同時確保了高度的尺寸安定性以及輕量。於每一橋接板9上,接設有用以導引織梭1以其縱向沿位於筘內圓周方向的檔止件運行的二滾輪10。滾輪10係以凸出於橋接板9長邊的方式接設於橋接板9,因而界定出織梭1的最大寬度。為了要讓織梭1適配於筘以及為了要讓滾輪10磨損時可以被調整,滾輪10係可偏心調整地裝設於橋接板9。
圖2為圖1中的織梭1裝設插入的緯管11的立體代表圖。對應於長軸方向的織梭1的前方區域15與後方區域16,承座12係設置於支撐板2之間而使配置於承座12的可旋轉的管套13彼此相對,並且管套13的旋轉軸會位於一共用軸。管套13之間容設緯管11,未於圖式中繪示的緯絲條帶可於圓織機運作期間由緯管11展開並藉由設置於前方區域15的支臂17置入梭口。藉此,緯管11可沿其本身的軸向連續旋轉。為了避免具有經絲條帶的織梭1的部件被觸摸,於織梭1周圍係形成有防撞件14。
根據一設計變化,支撐板2可具有用以減少重量的凹部或洞。然而,在此情況下,必須確保重量的減少不會導致材料的弱化或者支撐件與框架的硬度的弱化。
根據織梭的另一設計變化,支撐件係由管件或U型桿製成。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 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專利申請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織梭
2:支撐板
3:分隔件
4:輪具
5:半軸
6:法蘭
7:定位點
8:軸端
9:橋接板
10:滾輪
15:前方區域
16:後方區域

Claims (16)

  1. 一種織梭(1),包括:複數輪具(4),用以繞行一圓織機之一筘;以及複數管套(13),位於複數承座(12),其中,該等管套(13)用以固持一緯管(11),而使該緯管(11)可以該緯管(11)之長軸為軸而旋轉;其中,分離的複數支撐件係藉由分隔件(3)於該織梭(1)的運行方向的橫向保持相互分離,該等輪具(4)裝設於該等支撐件上,其中,該等分隔件(3)與該等支撐件藉由複數連接件相互連接,且該等分隔件(3)與該等支撐件組成一框體。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織梭(1),其中,該等支撐件為複數支撐板(2)。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織梭(1),其中,該等支撐件彼此平行。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織梭(1),其中,各該支撐板(2)具有一中心面,該中心面沿旋轉方向設置並同心地與接設於該等支撐板(2)之該等輪具(4)之輪軸垂直。
  5. 如請求項1~4中任一項所述之織梭(1),其中,該等支撐件具有相同的形狀。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織梭(1),其中,該等支撐件係以鋁金屬製成。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織梭(1),更包括複數橋接件可轉動地固定複數滾輪(10),且該等橋接件於該織梭(1)的運行方向的橫向裝設於該等支撐件。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織梭(1),其中,該等橋接件係為複數橋接板(9)。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織梭(1),其中,裝設於該織梭(1)的該等橋接板(9)具有相同的輪廓。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織梭,其中,該等橋接件係由鋁金屬製成。
  11. 如請求項7所述之織梭,其中,位於該等橋接件至少一側的該等滾輪(10)可偏心調整地裝設於該等橋接件。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織梭,其中,各該輪具包括一半軸,可替換地裝設於該等支撐件之其中之一。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織梭,其中,該等輪具中相反設置的複數輪具係沿該織梭的運行方向相互抵持。
  14. 如請求項12或13所述之織梭,其中,位於該織梭一側之該些輪具之間的距離與位於該織梭另一側之該些輪具之間的距離相同。
  15.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織梭,其中,該等半軸係偏心地裝設於複數法蘭(6),所述法蘭(6)係接設於配置為支撐板(2)的支撐件。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織梭,其中位於該等分隔件與該等支撐件之間的連接件係配置為螺鎖式連接、焊接式連接、黏接式連接、鉚接式連接或上述連接方式之組合。
TW105122299A 2015-07-20 2016-07-14 織梭 TWI7079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5177448.6A EP3121319B1 (de) 2015-07-20 2015-07-20 Webschützen
EP15177448.6 2015-07-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4576A TW201704576A (zh) 2017-02-01
TWI707997B true TWI707997B (zh) 2020-10-21

Family

ID=53673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2299A TWI707997B (zh) 2015-07-20 2016-07-14 織梭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121319B1 (zh)
CN (1) CN107923086B (zh)
BR (1) BR112018000120B1 (zh)
RU (1) RU2704594C2 (zh)
TW (1) TWI707997B (zh)
WO (1) WO20170129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8731A (zh) * 2018-12-30 2019-03-15 泰州市姜堰区鑫汇来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水带圆织机的纬线缠绕管
CN110438630A (zh) * 2019-07-19 2019-11-12 雁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梭轮安装结构及圆织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5651A (en) * 1978-11-29 1982-12-28 Torii Winding Machine Co., Ltd. Shuttle utilized for a circular loom
TWM375085U (en) * 2009-09-29 2010-03-01 sheng-fa Li Improvement shuttle structure of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CN202187146U (zh) * 2011-07-31 2012-04-11 黄美昌 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的梭子结构
CN104213313A (zh) * 2013-06-05 2014-12-17 鲍宗定 圆织机拼接式摆杆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99711A (en) * 1973-10-12 1975-07-02 Torii Winding Machine Co Shuttle arrangement in a circular loom for weaving tape yarn
DE2846920C3 (de) * 1978-10-27 1981-12-10 Windmöller & Hölscher, 4540 Lengerich Vorrichtung zum Abbremsen der zwischen drehbar gelagerten Aufnahmeeinrichtungen eingespannten Schußspule in einem Webschützen von Randwebmaschinen
CH663227A5 (de) 1984-06-08 1987-11-30 Huemer Franz Xaver Rundwebmaschine.
AT401065B (de) 1994-10-20 1996-06-25 Starlinger & Co Gmbh Ein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der schussfäden an einer rundwebmaschine
CN201317852Y (zh) * 2008-12-17 2009-09-30 烟台双华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圆筒编织机的梭子推进机构
AT507299B1 (de) * 2009-01-22 2010-04-15 Starlinger & Co Gmbh Vorrichtung zum berührungslosen antrieb eines schützen im riet einer rundwebmaschine
CN203128774U (zh) * 2013-01-30 2013-08-14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梭船
CN203583104U (zh) * 2013-11-20 2014-05-07 朱根山 水带圆织机的梭子运行轨道机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5651A (en) * 1978-11-29 1982-12-28 Torii Winding Machine Co., Ltd. Shuttle utilized for a circular loom
TWM375085U (en) * 2009-09-29 2010-03-01 sheng-fa Li Improvement shuttle structure of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CN202187146U (zh) * 2011-07-31 2012-04-11 黄美昌 一种双锥轨道圆织机的梭子结构
CN104213313A (zh) * 2013-06-05 2014-12-17 鲍宗定 圆织机拼接式摆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3086B (zh) 2019-12-03
CN107923086A (zh) 2018-04-17
EP3121319B1 (de) 2020-03-04
BR112018000120A2 (pt) 2018-09-04
WO2017012920A1 (de) 2017-01-26
RU2018106020A3 (zh) 2019-08-29
RU2018106020A (ru) 2019-08-20
BR112018000120B1 (pt) 2022-05-17
TW201704576A (zh) 2017-02-01
EP3121319A1 (de) 2017-01-25
RU2704594C2 (ru) 201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7997B (zh) 織梭
US20160160409A1 (en) Circular weaving machine
JP5778544B2 (ja) 織機の張力検出装置
CN110997997B (zh) 圆织机
CN105780275A (zh) 一种喷气织机边撑装置
CN202202084U (zh) 组合式打纬装置
CN102936786A (zh) 一种组合式打纬装置
CN108560117B (zh) 一种综带组件及圆织机
JP2015045118A (ja) ガイドレールを備えた縦糸停止装置
CN105803646A (zh) 一种具有纬纱张力控制器的织机梭子
TWI547610B (zh) 織機
KR20120002093U (ko) 원형직기용 경사 장력조절기
CN204874986U (zh) 一种凸轮式综框
CN220284352U (zh) 一种船梭
CN213866624U (zh) 一种分条整经机分绞筘装置
KR930700711A (ko) 원형 직조기
BR112020001587B1 (pt) Máquina de tecelagem circular
CN217378165U (zh) 一种便于更换耐磨件的圆织机梭子
CN212611123U (zh) 一种具有纱线限位装置的片梭织机
CN219280167U (zh) 一种具有张力调节功能的圆织机送丝机构
CN102644146B (zh) 剑杆织机球面曲柄摇杆装配定位装置
CN101392427B (zh) 一种三维织机张力控制系统
CN214736433U (zh) 一种织机停经架托臂
CN220284342U (zh) 一种无梭轮悬浮圆织机
CN107435180B (zh) 一种具有栅栏式梭子跑道的圆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