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5786B - 清掃用具 - Google Patents

清掃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5786B
TWI705786B TW105134814A TW105134814A TWI705786B TW I705786 B TWI705786 B TW I705786B TW 105134814 A TW105134814 A TW 105134814A TW 105134814 A TW105134814 A TW 105134814A TW I705786 B TWI705786 B TW I70578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sheets
layer
thickness direction
base she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4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9750A (zh
Inventor
手島翠
須田朋和
眞鍋優佳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9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9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5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578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16Cloths; Pads; Sponges
    • A47L13/17Cloths; Pads; Sponges containing cleaning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20Mop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係在於提供一種清掃用具,其係藉由將已被層積的薄片在厚度方向上朝不同的方向折彎,將基材薄片作成立體而使捕集性能提升。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為,清掃用具(10)的基材薄片(30)係具有厚度方向(Z)、安裝於插入部(22)的安裝面(31)及位於其相反側的擦拭面(32),並具備有在厚度方向(Z)上層積有複數個薄片之複數層構造。在複數個薄片中,於前述厚度方向(Z)上相對向的薄片彼此之至少一部分被折疊的方向是在前述厚度方向(Z)上相互不同。

Description

清掃用具
本發明係關於清掃用具。
使用了由複數個薄片所形成的基材薄片之清掃用具為眾所皆知。
例如,在專利文獻1揭示有一種清掃用具,其包含基材薄片和把手構件,該把手構件具有柄和固定基材薄片的固定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6134號公報
在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清掃用具,使用將纖維長度的纖維束(tow)進行開纖者作為基材薄片的刷毛部。藉由使用纖維束作為刷毛部,使得刷毛部形成為具有 立體的複數個屈曲點、反曲點之形狀,比起平面形狀,可使粉塵、垃圾等的捕集性能提升。
刷毛部的纖維束被開纖,但當取出收容於收容袋的基材薄片時,纖維彼此糾纏而變硬,因此,在使用前必須以手將其解開。又,有在使用中起毛的纖維鉤到具有凹凸的清掃對象面而斷裂之問題等。
本發明的課題係在於提供一種清掃用具,其係藉由將已被層積的薄片在厚度方向上朝不同的方向折彎,將基材薄片作成立體而使捕集性能提升。
為了解決前述課題,本發明係關於清掃用具,其包含基材薄片和把手構件,前述把手構件是具有柄和插入於前述基材薄片的插入部。
本發明之清掃用具的特徵為:前述基材薄片係具有安裝於前述插入部之安裝面和位於其相反側的擦拭面,在厚度方向上層積有複數個薄片之複數層構造,在前述複數個薄片中之前述厚度方向上相對向的薄片彼此之至少一部分被折疊的方向是在前述厚度方向上相互不同。
前述複數個薄片係具有在前述厚度方向上被層積的第1薄片和位於前述第1薄片的前述安裝面側之第2薄片,前述第1薄片與前述第2薄片係被折疊成斷面形狀在前述厚度方向上相互形成對稱,因此,可在兩薄片間形成空間,能將基材薄片作成為立體形狀,可使垃圾的捕 集力及清掃效率提升。
藉由前述第1及第2薄片被折疊成:對將前述基材薄片的長度尺寸對分之橫斷中心線,斷面形狀形成為對稱,使得各薄片形成具有規則性的皺褶部,基材薄片具備具有統一感的立體形狀,可使垃圾的捕集力及清掃效率提升。
藉由前述第1薄片及前述第2薄片被折疊成斷面形狀形成為Ω狀,使得在兩薄片間形成大小複數個空間,可將基材薄片作成為立體形狀。
前述複數個薄片中的至少1個薄片係藉由具有複數個開孔的纖維不織布製的有孔薄片所形成,藉此,形成為斷面凹凸狀,比起表面為平滑之情況,變得容易括取垃圾。
前述第2薄片係將纖維不織布製的纖維薄片與合成樹脂製的網眼狀網狀薄片折疊之複合體,在進行清掃時,前述網狀薄片露出於擦拭面側,藉此,可利用網狀薄片捕集較大的垃圾,能夠擦拭緊黏於清掃對象面之髒污。
前述第1薄片係由親水性纖維不織布所形成,在含浸有液體的濕潤狀態,且基材薄片從清掃對象面分離之狀態,前述第1薄片會下垂而前述網狀薄片露出於擦拭面側,因此,能以濕潤狀態的第1薄片擦拭塵埃,並且藉由第2薄片的網狀薄片,捕集較大的垃圾或刮取緊黏於清掃對象面之髒污等。
若依據本發明之清掃用具,由於在構成基材薄片之複數層,於厚度方向上相對向之層彼此的至少一部分在厚度方向上朝不同的方向折彎,故,基材薄片具有立體形狀,可使捕集力及清掃效率提升。
10‧‧‧清掃用具
20‧‧‧手把構件
21‧‧‧柄
22‧‧‧插入部
30‧‧‧基材薄片
31‧‧‧安裝面
32‧‧‧擦拭面
40‧‧‧第1層
50‧‧‧第2層
55‧‧‧纖維薄片
55a‧‧‧開孔
56‧‧‧網狀薄片
56a‧‧‧網眼
60‧‧‧第3層
70‧‧‧第4層(第2薄片)
75‧‧‧纖維薄片
76‧‧‧網狀薄片
80‧‧‧第5層(第1薄片)
Q‧‧‧橫斷中心線
X‧‧‧寬度方向
Y‧‧‧長度方向
Z‧‧‧厚度方向
圖面係顯示本發明的特定的實施形態,不僅包含發明不可缺之結構,亦包含可選擇性及理想的實施形態。
圖1係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清掃用具之斜視圖。
圖2係清掃用具的分解斜視圖。
圖3係沿著圖1的III-III線的斷面圖。
圖4係沿著圖1的IV-IV線的斷面圖。
圖5(a)係一實施例的基材薄片之斷面圖,圖5(b)係另一實施例的基材薄片之斷面圖。
圖6(a)係另一其他實施例的基材薄片之斷面圖,圖6(b)係另一其他實施例的基材薄片之斷面圖。
圖7係第2實施形態的清掃用具之斜視圖。
圖8係已被折疊的狀態之複合體的斜視圖。
圖9(a)係形成複合層的纖維不織布薄片與網狀薄片之平面圖;圖9(b)係圖9(a)的IX(b)所包圍的區域之部分放大圖;圖9(c)係圖9(a)的IX(c)所包 圍的區域之部分放大圖。
圖10係把持把手,讓基材薄片從地面分離之狀態的清掃用具之斜視圖。
圖11係清掃用具的使用狀態之擦拭面側的平面圖。
以下的實施形態係關於作為如圖1至圖11所示的清掃用具,不僅含有發明不可欠缺之結構,亦包含可選擇性及理想之結構。
<第1實施形態>
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用具10係包含:長度方向Y及寬度方向X;用來捕集塵埃等之基材薄片(清掃薄片、擦拭巾)30;以及用來保持基材薄片30的把手構件20。把手構件20係具有:柄21;及連接於柄21的一方端部,並插入於基材薄片30的雙叉狀插入部22。把手構件20的柄21與插入部22係由可分離或不可分離地連結之不同體所構成,但只要可以達到後述的本後述的之情況,亦可一體地成形。
基材薄片30係藉由朝寬度方向X並行且延伸之前端緣30a及後端緣30b、和朝長度方向Y並行且延伸的兩側緣30c、30d所劃定的略長方形狀,並具有:厚度方向Z;藉由把手構件20的插入部22所支承的安裝面(上面)31;及擦拭面(下面)32。又,基材薄片30係 具有:將其寬度方向X的尺寸對分之縱向中心線P;將其長度方向Y的尺寸對分之橫向中心線Q;安裝部24,其具有被插入部23,該被插入部23係可供把手構件20的插入部進行插拔;以及用來擦拭清掃對象面(地面、磁磚、家具等)的髒污之刷毛部25。基材薄片30的安裝部24與刷毛部25係藉由在縱向中心線P上朝長度方向Y延伸的中央接合線11和在中央接合線11的兩側朝長度方向Y延伸的側接合線12相互地接合。側接合線12係由朝長度方向Y隔著間隔而配置之複數個接合部位所形成。
安裝部24係由纖維不織布製的安裝薄片所形成。安裝薄片係具有:位於上面側的第1安裝薄片27;及位於擦拭面32側的第2安裝薄片28。第2安裝薄片28係具有與形成刷毛部25各層大致相同外形尺寸,另外,第1安裝薄片27係具有與第2安裝薄片28大致相同寬度方向X的尺寸,但長度方向Y的尺寸較其小。第1及第2安裝薄片27、28中朝長度方向Y並行且延伸的兩側緣部係藉由朝寬度方向X延伸的複數個狹縫27a、28a具有長條帶狀。安裝部24係在中央接合線11與側接合線12之間具有由形成於第1安裝薄片27與第2安裝薄片28之間的空間所形成之被插入部23。在中央接合線11與側接合線12,利用習知的接合手段例如藉由熱熔膠接著劑等的接著劑所進行之接著、縫合、熔融等將各薄片予以接合,理想為利用以熱壓花/壓凹加工、超音波加工等之溶接手段,將已被層積的各薄片予以接合。再者,第1及第2安 裝薄片27、28的狹縫27a、28a為任意,可適宜調整其長度、分離尺寸等。
如圖2及圖3所示,基材薄片30的刷毛部25係由在厚度方向Z上已被折疊的狀態下層積之複數個薄片層所構成,從安裝面31側依序具有第1層40、第2層50、第3層60、第4層70、第5層80。這些被層積之複數個層是藉由中央接合線11相互地接合。又,安裝部24與刷毛部25中的第1層40和第2層50係藉由側接合線12相互地接合。在本實施形態,刷毛部25是以5層所形成,但亦可為藉由5層以下或5層以上的層數構成,又,在只要可達到後述的本發明之效果的情況下,至少具有2層構造即可。
構成刷毛部25之第1至第5層40、50、60、70、80係由疏水性或親水性纖維不織布或合成樹脂製的薄片,理想為親水性的纖維薄片例如紡黏纖維不織布、熱風纖維不織布、紡黏-熔噴-紡黏(以下稱為SMS)纖維不織布、水針纖維不織布等的各種習知的纖維不織布所形成。作為親水性薄片,除了進行有親水化處理的合成纖維外,亦可使用棉、紙漿等的天然纖維,嫘縈等的纖維素系纖維等。在將基材薄片30作為用來擦拭附著於清掃對象面的髒污之濕式用清掃薄片使用之情況,除了第2安裝薄片28以外,構成刷毛部25之所有的薄片是由含浸有液體的親水性纖維不織布所形成為佳。含浸於親水性纖維不織布之液體,主要是以水所構成的水溶性洗淨液,除此以外 亦可將界面活性劑、溶劑、防腐劑、除臭劑、香料單獨或複數種組合使用。又,在製造製程未事先浸漬液體之情況,亦可在使用前,使用者本身親水性不織布浸漬於水、藥劑後使用。
形成第1至第5層40、50、60、70、80之薄片,可為具有複數個開孔的有孔薄片。在該情況,各層的剖面形成為凹凸形狀,可使粉塵、垃圾等的捕集力提升。
如圖3及圖4所示,構成刷毛部25的各層40、50、60、70、80係在厚度方向Z上已被折彎的狀態下經由中央接合線11相互地接合。各層40、50、60、70、80分別具有:以對縱向中心線P相互地對稱的方式,位於前端緣30a側的第1折彎區域41、51、61、71、81;和位於後端緣30b側的第2折彎區域42、52、62、72、82。第1層40的第1折彎區域41與第2折彎區域42係具有藉由朝寬度方向X延伸且在長度方向Y上相互地隔著間隔配置的複數個折彎線所折彎的複數個皺褶部(打褶),並具有由朝厚度方向Z重疊並向上方突出的大小2個Ω狀的部分所形成之剖面形狀。第2層50的第1折彎區域51與第2折彎區域52係具有藉由朝寬度方向X延伸的複數個折彎線所折彎的複數個皺褶部,並具有由朝厚度方向Z重疊並向下方突出的大小2個Ω狀的部分所形成之剖面形狀。
又,第3層60的第1折彎區域61與第2折彎區域62係具有藉由朝寬度方向X延伸的複數個折彎線 所折彎的複數個皺褶部,並具有由朝厚度方向Z重疊並向上方突出的大小2個Ω狀的部分所形成之剖面形狀。又,第4層70的第1折彎區域71與第2折彎區域72係具有藉由朝寬度方向X延伸的複數個折彎線所折彎的複數個皺褶部,並具有由朝厚度方向X重疊並向下方突出的大小2個Ω狀的部分所形成之剖面形狀。第5層80的第1折彎區域81與第2折彎區域82係具有藉由朝寬度方向X延伸的複數個折彎線所折彎的複數個皺褶部,並具有由朝厚度方向Z重疊並向上方突出的大小2個Ω狀的部分所形成之剖面形狀。
藉由刷毛部25的各層40、50、60、70、80具有前述折彎態樣,使得在厚度方向Z上相互地鄰接的各層之折疊的方向是在厚度方向Z上相互不同。在此,〔折疊的方向是在厚度方向Z上相互不同〕係指如本實施形態所示,第1層40被折疊成朝上方形成為凸狀,相對於此,與其鄰接的第2層50被折疊成朝下方形成為凸狀之態樣,亦可非在厚度方向上相對向的層彼此相互為相同的折疊態樣,例如,可為第1層40具有朝上方形成為凸狀的1個Ω狀之斷面形狀,相對於此,第2層50具有由朝下方形成為凸狀的大小2個或2個以上的Ω狀部分所構成之斷面形狀。又,亦可為構成基材薄片30之薄片中在厚度方向Z相對向且位於擦拭面32側之薄片(第1薄片)和位於安裝面31側之薄片(第2薄片)被折疊即可,位於該等薄片的安裝面31側或/及擦拭面32側之薄片可為 未被折疊而呈平面形狀。
如此,藉由將構成刷毛部25之各層40、50、60、70、80係將平面狀的薄片構件折疊成形成有複數個皺褶部,產生彎曲點、反曲點而能使垃圾的捕集力提升。又,在各層中,在厚度方向Z上相互地鄰接的層彼此係未在厚度方向Z上朝相同方向折疊,而是朝不同的方向折疊,藉此,在各層間形成複數個空間S1~S6。具體而言,分別劃定有:位於第1層40的第1折彎區域41與第1複合層50的第1折彎區域51間之第1空間S1、位於第1層40的第2折彎區域42與第2層50的第2折彎區域52之間的第2空間S2、位於第2層50的第1折彎區域51與第2折彎區域52之間的部分和第3層60的第1折彎區域61與第2折彎區域62之間的部分之間的第3空間S3、第3層60的第1折彎區域61與第4層70的第1折彎區域71之間的第4空間S4、第3層60的第2折彎區域62與第4層70的第2折彎區域72之間的第5空間S5、及位於第4層70的第1折彎區域71與第2折彎區域72之間的部分和位於第5層80的第1折彎區域81與第2折彎區域82之間的部分之間的第6空間S6。
在這種的輕便型清掃用具,為了使基材薄片具有立體性且蓬鬆度高,盡可能寬廣的範圍捕捉垃圾,而採用由合成樹脂所形成之細絲的長纖維束(纖維束)作為刷毛部。在該情況,藉由使纖維起毛,比起僅由纖維不織布形成基材薄片之情況,可使蓬鬆度增加而捕集面積變 大,但會有在使用前為了使纖維起毛,需要將其解開而花費時間,或在使用中起毛後的纖維鉤到具有凹凸的清掃對象面之問題等。若依據本實施形態之清掃用具10的話,由於層積的薄片狀各層40、50、60、70、80在厚度方向Z上被折彎成相互不同方向,故,未層積為平面狀而是呈立體形狀,藉由在基材薄片30內部形成複數個空間S1~S6,可讓基材薄片30全體的膨鬆度增加而使捕集面積變大,因此,不會產生使用纖維束時的前述這種問題產生。因此,若依據該折彎態樣,比起基材薄片30為平面形狀之情況,藉由1次的擦拭動作,可捕集更多的垃圾,因此,可使捕集力及清掃效率提升。
又,在本實施形態之基材薄片30的折彎態樣,在厚度方向Z上相對向存在的各層40、50、60、70、80彼此的斷面形狀在厚度方向Z上形成為對稱的方式折疊。如此,層積的各層40、50、60、70、80係在厚度方向Z上朝相互不同的方向折疊,且該等的斷面形狀形成為對稱之形狀,因此,各層40、50、60、70、80的複數個皺褶部在厚度方向Z上成規則性相對向而存在,所以,比起複數個皺褶部在厚度方向Z上呈不規則相對向之情況,能夠將基材薄片30更確實地作成為立體狀。
又,在本實施形態之基材薄片30的折彎態樣,各層40、50、60、70、80具有第1折彎區域41、51、61、71、81與第2折彎區域42、52、62、72、82對基材薄片30的橫向中心線Q成為對稱之斷面形狀。如 此,藉由各層40、50、60、70、80被規則性折彎,使得在第1折彎區域41、51、61、71、81側與第2折彎區域42、52、62、72、82側,蓬鬆度尺寸不會有差異,能夠將捕集面積作成為一定。各層40、50、60、70、80係除了折疊為斷面呈Ω狀外,亦可折疊為樓梯狀、金字塔狀等的各種習知斷面形狀。且,只要為在厚度方向Z上相對向的層彼此係在厚度方向Z折彎成相互不同方向的情況,第1折彎區域與第2折彎區域可對橫向中心線Q為非對稱,亦可為相似形。又,在厚度方向Z上相對向的各層(各薄片)中的至少一部分,朝在厚度方向Z上相互不同的方向折疊即可。
圖5(a)係實施例的基材薄片之斷面圖,圖5(b)係其他實施例的基材薄片之斷面圖,圖6(a)係另一其他實施例的基材薄片之斷面圖,圖6(b)係另一其他實施例的基材薄片之斷面圖。在如圖5(a)、(b)及圖6(a)、(b)所示的各實施例,為了說明上的方便,僅圖示關於將構成刷毛部25之各層40、50、60、70、80中,在厚度方向Z上相對向之第1層40與第2層50之折彎態樣。但,在這些實施例也同樣地,藉由與第1層40和第2層50的折彎態樣相同的圖案折彎第3至第5層60、70、80,刷毛部25全體在厚度方向Z上朝相互不同的方向折彎。
在圖5(a)的實施例,第1層40與第2層50係在厚度方向Z上朝不同的方向折彎成階層狀(金字 塔狀)。在該層積態樣之情況,比起第1實施形態,能將基材薄片30作成更立體狀。又,由於階層的頂點彼此相對向,故,在兩層40、50之間形成較寬廣的空間S7、S8,能夠捕集較大的垃圾。
在圖5(b)的實施例,第1層40與第2層50係具有以下的斷面形狀,亦即複數個皺褶部從基材薄片30的前端緣30a(後端緣30b)朝後端緣30b(前端緣30a)向下方或上方層積為階差狀的斷面形狀。在第1層40,複數個皺褶部從前端緣30a側朝後端緣30b側向下方層積為階差狀,在與其相向的第2層50,複數個皺褶部從後端緣30b側朝前端緣30a側向上方層積為階差狀。由於具有該層積態樣,在第1層40與第2層50之間,形成有從後端緣30b朝前端緣30a逐漸變大之分離空間S9。
如圖6(a)所示,在本實施例,第1層40與第2層50係在厚度方向Z上形成為對稱,但,第1折彎區域41、51和第2折彎區域42、52係對橫向中心線Q未形成為對稱的斷面形狀,為非對稱。即使在該折彎態樣,於第1層40與第2層50之間形成有空間S10、S11。
如圖6(b)所示,在本實施例,第1層40與第2層50係具有複數個皺褶部,且形成為以下的態樣,亦即,以對向的層彼此在厚度方向Z上呈對稱的方式折疊成2個。具體而言,第1層40係朝後端緣30b折彎成斷面為
Figure 105134814-A0202-12-0013-14
字狀,與相對向的第2層50係朝前端緣30a折彎成剖面為
Figure 105134814-A0202-12-0013-15
字狀。在各層40、50之被層積的部分之間, 形成有空間S12、S13。在圖6(a)、(b)所示的實施例,也同樣地能夠藉由將在厚度方向Z上相對向的層彼此朝厚度方向Z上向不同的方向折疊,將基材薄片30作成為立體形狀。
<第2實施形態>
圖7係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用具10的分解斜視圖,圖8係第2層(第1複合層)50的斜視圖,圖9(a)係將構成第2層(第1複合層)50的纖維薄片55和網狀薄片56分離後的狀態之兩薄片的斜視圖,圖9(b)係以圖9(a)的IX(b)所包圍的區域之一部分放大圖,圖9(c)係以圖9(a)的IX(c)所包圍的區域之一部分放大圖,圖10係把持把手,使基材薄片從地面分離的狀態之清掃用具的斜視圖,圖11係清掃用具的使用狀態之擦拭面側的平面圖。
如圖7及圖8所示,本實施形態之清掃用具10的基材薄片30係形成為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折彎態樣,基材薄片30中之第2層50與第4層70是由複合體所形成,該複合體是由以理想為具有親水性的纖維不織布所形成的纖維薄片55、75和與纖維薄片55、75一同被折疊的網眼狀網狀薄片56、76所構成。第1層40、第3層60、第5層80係與纖維薄片55、75同樣地,由理想為具有親水性的纖維不織布所形成。在以下的說明,第2層50亦稱為第1複合層、第4層70亦稱為第2複合層。
如圖9(a)至(c)所示,第1複合層50的纖維薄片55為具有複數個開孔55a的有孔薄片,網狀薄片56係具備具有複數個網眼56a的網絡構造。纖維薄片55的厚度係0.1mm~0.2mm,網狀薄片的厚度為0.15mm~0.25mm。纖維薄片55的開孔55a係朝長度方向Y長的橢圓形,長徑的長度為1.0mm~2.0mm。另外,網狀薄片56的網眼56a係朝寬度方向X長的菱形,其較長的對角線為3.0~4.0mm,比起纖維薄片55中的一個開孔55a之開口面積,1個網眼的面積較大。形成於纖維薄片55的開孔55a係可藉由水射流、針刺等形成。例如,在藉由水針製法製造纖維薄片55之情況,將纖維網搬送至具有複數個開孔部的網眼狀搬送帶,從上方噴射流體(水、空氣),藉此可形成複數個開孔55a。使用於各層40、60、80及纖維薄片55、75之纖維不織布的複數個開孔可為任意,只要在纖維間能夠捕集粉塵、毛髮等之情況下,亦可為不形成開孔而表面為平滑狀,亦可為開孔的大小不同,亦可形成複數個未貫通纖維不織布的凹部來取代開孔。又,作為纖維不織布,亦可使用複數個剛性不同者。
第1複合層(第2複合層70也相同構造)50,纖維薄片55與網狀薄片56係在相互層積的狀態下被一體地折疊。纖維薄片55與網狀薄片56,為了提升一體性,亦可藉由接著劑、熔接手段相互地接合。
第1及第2複合層50、70係纖維薄片55、75和網狀薄片56、76在相互重疊的狀態下被折疊,因此, 比起第1、第3及第5層40、60、80,剛性變得較高。如圖10所示,在使用者把持把手構件20,使基材薄片30從清掃對象面分離的狀態,在刷毛部25中位於最靠近擦拭面32側之第5層80形成為藉由自重而下垂之狀態。另外,在位於第5層80的安裝面31側之第2複合層70係剛性較第5層80高,不會因層積於其上面的各層40、50的重量而下垂,形成為繃緊貼合的狀態,因此,在擦拭面32側,第2複合層70的網狀薄片76露出。在基材薄片30,藉由側接合線12將安裝部24、第1層40及第1複合層50相互地接合,且第1複合層50不會因層積於其上面的部分之重量而下垂,且形成為繃緊貼合的狀態,因此,在第2複合層70,實質上僅負荷有被層積在其上面的第3層60之重量。
如圖11所示,如此,在提起了基材薄片30之狀態,第5層80形成為下垂的狀態,第2複合層70朝擦拭面32側露出,在該狀態下,讓基材薄片30的擦拭面32抵接於清掃對象面時,藉由以朝寬度方向X的中央部分移位後的第5層80所構成的第1擦拭部分87和位於第1擦拭部分87的兩側且由露出的第2複合層70的網狀薄片76所構成的第2擦拭部分88,可捕集粉塵。
在此,網狀薄片56係具有較構成各層40、60、80的纖維不織布更高的剛性。因此,即使第1及第2複合層50、70為僅由網狀薄片56、76所形成之情況,僅位於該等的擦拭面32側之層下垂,網狀薄片56、76維持 著繃緊貼合之狀態,並從擦拭面32露出至外部。又,藉由以親水性纖維不織布形成各層40、60、80並浸漬液體,藉此能夠利用其自重,能夠更確實地下垂。
如此,藉由清掃用具10的擦拭面32具有由第5層80所構成的第1擦拭部分87和由網狀薄片76所構成的第2擦拭部分88,在第5層80為乾燥的狀態,於由纖維不織布所構成的第1擦拭部分87,能以複數個開孔,捕集粉塵、毛髮、寵物毛等較小的垃圾。又,在剛性較纖維不織布高之由合成樹脂製的薄片所構成的第2擦拭部分88,藉由面積較纖維薄片75的開孔大之複數個網眼,能夠以刮取的方式除去線頭、緊黏於清掃對象面之難除的髒污等。
形成第2擦拭部分88之第2複合層70係具有與由纖維不織布所形成的纖維薄片75一同折入之複數層構造,因此,被網狀薄片76所刮取的垃圾會移行至纖維薄片75而被保持於纖維間,所以,具有優良的保持性,並且液體狀的髒污被纖維薄片75迅速地吸收。保持於纖維薄片75之垃圾進入到纖維間,可防止逆流回到網狀薄片76側。又,藉由纖維薄片75為濕潤狀態,能夠擦拭以網狀薄片76所刮取到之緊黏於清掃對象面的髒污。又,在第5層80處於濕潤狀態之情況,藉由濕潤狀態的第1擦拭部分87,能夠擦拭附著於清掃對象面的髒污,藉由第2擦拭部分88可捕集垃圾,因此,可因應狀況,一邊操作把手構件20而讓基材薄片30傾斜,一邊選擇性 地使用讓擦拭面32中與清掃對象面適宜接觸之部分。
清掃用具10係為輕便型,使基材薄片30傾斜而快速地擦拭地面,或操作把手構件20讓基材薄片30一邊旋轉一邊進入到較狹窄的間隙,使用基材薄片30全體捕集粉塵。此時,藉由處於濕潤狀態的第1、第3及第5層40、60、80,可擦拭粉塵、髒污等,並且藉由第1及第2複合層50、70的網狀薄片56、76,可刮取附著於清掃對象面的難清除之髒污、較大的垃圾後朝纖維薄片55、75吸收移動並予以保持。又,構成刷毛部25之各層40、50、60、70、80具有複數個皺褶部,因此,可使擦拭性提升,並且藉由在厚度方向Z上相對向的層相互地朝厚度方向Z向不同的方向折疊,形成為立體形狀,在該等層之間形成複數個空間,故,比起各層為平面狀之情況,捕集面積變得較大,能夠捕集更多的垃圾,可使清掃效率提升。
又,在使基材薄片30的擦拭面32全體抵接於地板、磁磚等進行使用之情況,亦有下述情況產生,即,下垂的第5層80之側面先抵接於地板、磁磚等,以中央接合線11所在的中央接合部分作為基點而朝一方側緣30c側或另一方側緣30d側傾倒,擦拭面32被分成在寬度方向X倒伏之第5層80所形成的第1擦拭部分87和由露出的第2複合層70的網狀薄片76所形成的第2擦拭部分88。在該情況,亦可藉由第1擦拭部分87與第2擦拭部分88,捕集各種大小之垃圾,並且亦可擦拭難除去 的贓物。
基材薄片係藉由在厚度方向Z上,將由纖維不織布所形成的第1、第3及第5層40、60、80與複合層50、70交互地層積,使得被複合層50、70的網狀薄片56、76所刮取之垃圾不僅可移動保持於纖維薄片55、75,亦可移動保持於與其接觸之層40、60、80。但,只要可發揮期望的保持性之情況,各層40、60、80與複合層50、70亦可不需交互地層積,若1個層位於複合層50、70的擦拭面側的話,則複合層彼此亦可被層積。
在構成本發明之清掃用具的各構件,未特別明白敘述的情況下,除了本說明書所記載之材料以外,能夠不受限制地採用在這種領域中一般所使用的各種材料。又,在本說明書所使用之「第1」至「第9」等的用語僅是用來區別相同要件、位置等。
10‧‧‧清掃用具
11‧‧‧中央接合線
12‧‧‧側接合線
20‧‧‧手把構件
30‧‧‧基材薄片
30a‧‧‧前端緣
30b‧‧‧後端緣
30c‧‧‧一方側緣
30d‧‧‧另一方側緣
31‧‧‧安裝面
32‧‧‧擦拭面
Q‧‧‧橫斷中心線
P‧‧‧縱向中心線
X‧‧‧寬度方向
Y‧‧‧長度方向

Claims (6)

  1. 一種清掃用具,係具有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並包含基材薄片和把手構件,前述把手構件是具有柄和插入於前述基材薄片的插入部,其特徵為:前述基材薄片係具有安裝於前述插入部的安裝面和位於其相反側的擦拭面,並具備有在厚度方向上層積有複數個薄片之複數層構造,在前述複數個薄片中,於前述厚度方向上相對向的薄片彼此之至少一部分,其中一方的薄片朝前述安裝面側折疊為呈凸狀之斷面形狀形成為Ω狀,另一方的薄片朝前述擦拭面側折疊為呈凸狀之斷面形狀形成為Ω狀,被折疊的方向是在前述厚度方向上相互不同,前述複數個薄片中的至少1個薄片係在前述基材薄片的前述寬度方向之中央部,僅經由朝前述長度方向延伸的中央接合線固定,藉由折疊前述至少1個薄片,形成空間部,該空間部是從前述基材薄片之朝前述長度方向延伸的側緣到前述中央接合線為止未被切斷而連續地延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清掃用具,其中,前述複數個薄片係具有在前述厚度方向上被層積的第1薄片和位於前述第1薄片的前述安裝面側之第2薄片,前述第1薄片與前述第2薄片係被折疊成斷面形狀在前述厚度方向上相互形成對稱。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清掃用具,其中,藉由 前述第1及第2薄片被折疊成:對將前述基材薄片的長度尺寸對分之橫斷中心線,斷面形狀形成為對稱。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清掃用具,其中,前述複數個薄片中的至少1個薄片係藉由具有複數個開孔的纖維不織布製的有孔薄片所形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清掃用具,其中,前述第2薄片係將纖維不織布製的纖維薄片與合成樹脂製的網眼狀網狀薄片折疊之複合體,在進行清掃時,前述網狀薄片露出於擦拭面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清掃用具,其中,前述第1薄片係由親水性纖維不織布所形成,在含浸了液體的濕潤狀態,且前述基材薄片從清掃對象面分離之狀態,前述第1薄片下垂而前述網狀薄片露出於前述擦拭面側。
TW105134814A 2015-12-28 2016-10-27 清掃用具 TWI7057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56808A JP6670103B2 (ja) 2015-12-28 2015-12-28 清掃用具
JP2015-256808 2015-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9750A TW201729750A (zh) 2017-09-01
TWI705786B true TWI705786B (zh) 2020-10-01

Family

ID=59224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4814A TWI705786B (zh) 2015-12-28 2016-10-27 清掃用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70103B2 (zh)
TW (1) TWI705786B (zh)
WO (1) WO201711551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8100B (zh) * 2018-11-09 2023-10-11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清掃具用清掃頭、具備前述清掃頭的清掃具、清掃薄片使用於前述清掃具的使用方法及前述清掃具用清掃薄片
TWI818148B (zh) * 2019-03-08 2023-10-11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清掃薄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02490B2 (ja) * 2019-03-08 2022-01-2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シート
WO2020183923A1 (ja) * 2019-03-08 2020-09-1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シート
WO2020183922A1 (ja) * 2019-03-08 2020-09-1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シート
JP7275021B2 (ja) * 2019-03-08 2023-05-1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シート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4858A (ja) * 1992-06-30 1994-01-25 Kao Corp 清掃用物品
JP2010162343A (ja) * 2008-12-19 2010-07-29 Kao Corp 清掃シート
WO2015125272A1 (ja) * 2014-02-21 2015-08-27 山田 菊夫 清掃シート
JP2015173818A (ja) * 2014-03-14 2015-10-05 レック株式会社 清掃用シート
TWM511292U (zh) * 2015-06-16 2015-11-01 Ya-Jing Yang 旋轉式拖把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68628B2 (ja) * 1990-12-28 1999-03-10 花王株式会社 掃除用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427179B (zh) * 2015-04-02 2020-12-15 宝洁公司 具有条和吸收芯的地板清洁制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4858A (ja) * 1992-06-30 1994-01-25 Kao Corp 清掃用物品
JP2010162343A (ja) * 2008-12-19 2010-07-29 Kao Corp 清掃シート
WO2015125272A1 (ja) * 2014-02-21 2015-08-27 山田 菊夫 清掃シート
JP2015173818A (ja) * 2014-03-14 2015-10-05 レック株式会社 清掃用シート
TWM511292U (zh) * 2015-06-16 2015-11-01 Ya-Jing Yang 旋轉式拖把結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8100B (zh) * 2018-11-09 2023-10-11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清掃具用清掃頭、具備前述清掃頭的清掃具、清掃薄片使用於前述清掃具的使用方法及前述清掃具用清掃薄片
TWI818148B (zh) * 2019-03-08 2023-10-11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清掃薄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18963A (ja) 2017-07-06
WO2017115519A1 (ja) 2017-07-06
TW201729750A (zh) 2017-09-01
JP6670103B2 (ja) 2020-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5786B (zh) 清掃用具
KR101374581B1 (ko) 스트립 대신에 비평면형 요소를 구비한 청소 용품
EP2822435B1 (en) Cleaning article with differential overlap between sheet and tow fibers
EP2822438B1 (en) Cleaning article with apertured sheet and tow fibers
JP2021192793A (ja) 異なるピッチのトウ房を有する掃除用品
JP2022106901A (ja) 不規則に離間したトウ房を有する掃除用品
JP2023012483A (ja) 不規則に離間したトウ房を有する掃除用品
JP6456898B2 (ja) 清掃用ドライ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3070707A (ja) 清掃用シート
JP2021516573A (ja) 二重結合されたトウ房を有する掃除用品
JP7119105B2 (ja) 様々なサイズのトウ房を備えた掃除用品
JP6532910B2 (ja) 清掃用シート
TW202207861A (zh) 清掃用薄片
JP5443803B2 (ja) 清掃用シート
JP6546528B2 (ja) 清掃用具
EP2415381B1 (en) Cleaning implement and cleaning body
JP6872294B2 (ja) 切り抜きを有する掃除用品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