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7367B - 工件洗淨裝置 - Google Patents

工件洗淨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7367B
TWI697367B TW105111097A TW105111097A TWI697367B TW I697367 B TWI697367 B TW I697367B TW 105111097 A TW105111097 A TW 105111097A TW 105111097 A TW105111097 A TW 105111097A TW I697367 B TWI697367 B TW I6973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um
workpiece
liquid
fin
fee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1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3883A (zh
Inventor
武井秀雄
藤森和孝
平出正彦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平出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平出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平出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3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3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7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736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4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 B08B3/06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using perforated drums in which the article or material is plac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4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 B08B3/041Cleaning travelling work
    • B08B3/042Cleaning travelling work the loose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travelling gradually through a drum or other container, e.g. by helix or grav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B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BY USING GAS CURRENTS; SEPARATING BY OTHER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07B1/00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sorting solid materials using networks, gratings, grids, or the like
    • B07B1/18Drum screens
    • B07B1/22Revolving dr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B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BY USING GAS CURRENTS; SEPARATING BY OTHER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07B1/00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sorting solid materials using networks, gratings, grids, or the like
    • B07B1/18Drum screens
    • B07B1/22Revolving drums
    • B07B1/24Revolving drums with fixed or moving interior agit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or sprays
    • B08B3/022Cleaning travelling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or sprays
    • B08B3/024Cleaning by means of spray elements moving over the surface to be clean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GCLEANING OR DE-GREASING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CHEMICAL METHODS OTHER THAN ELECTROLYSIS
    • C23G3/00Apparatus for cleaning or pickling metallic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3/00Rolls, drums, discs, or the like; Bearings or mounting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GCLEANING OR DE-GREASING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CHEMICAL METHODS OTHER THAN ELECTROLYSIS
    • C23G3/00Apparatus for cleaning or pickling metallic material
    • C23G3/02Apparatus for cleaning or pickling metallic material for cleaning wires, strips, filaments continuously
    • C23G3/023Apparatus for cleaning or pickling metallic material for cleaning wires, strips, filaments continuously by spraying

Abstract

本發明旋轉滾筒式工件洗淨裝置之旋轉滾筒(7),具備沿滾筒本體(11)之內周面(11a)螺旋狀延伸之饋送鰭片(13)。饋送鰭片(13)係將例如金屬板彎折加工而成之鰭片。饋送鰭片(13)之兩側,於饋送鰭片(13)與滾筒本體(11)之內周面(11a)之間的內角部分(64)之角度(θ)為鈍角,例如為約120度。能夠防止或抑制被搬運之工件(w)堵塞於內角部分(64)、以及堵塞於鄰接之鰭片部分(13a、13b)之間。

Description

工件洗淨裝置
本發明有關一種饋送鰭片沿滾筒本體之內周面螺旋狀延伸的工件搬運用旋轉滾筒及具備該工件搬運用旋轉滾筒的工件洗淨裝置。
此種工件搬運用旋轉滾筒(以下,亦有簡稱之為「旋轉滾筒」之情形),係用於供搬運金屬加工品、塑膠成形品、陶瓷等之無機質加工品、橡膠製品、砂土類、食品類等各種工件的工件搬運裝置。
專利文獻1~4中,揭示一種於旋轉滾筒內,針對由與旋轉滾筒一體旋轉之饋送鰭片所饋送的工件,將洗淨液吹至該工件上而進行洗淨之工件洗淨裝置。沿旋轉滾筒之內周面螺旋狀延伸之饋送鰭片,一般而言,係自旋轉滾筒之內周面垂直豎立一定寬度、一定高度之金屬板等的板狀鰭片。專利文獻5中,曾揭示一種饋送鰭片對於饋送方向稍微傾斜之洗淨用旋轉滾筒。
搬運經過旋轉滾筒內之工件,係因其本身重量而位於滾筒內周面最下位置之內周面部分。旋轉滾筒若 作1次旋轉,則以與旋轉滾筒一體旋轉之饋送鰭片之1個間距對應的方式,工件於滾筒中心線之方向被送出。
本發明人等,於專利文獻6之中,曾提案一種作為用於工件洗淨裝置之旋轉滾筒,沿其圓周方向形成液通過部分與液不通過部分。此處所揭示之工件洗淨裝置中,投入旋轉滾筒內之工件,係一面被吹上洗淨液一面由饋送鰭片搬運。於旋轉滾筒1次旋轉之期間,工件乃被施以浸漬洗淨、流水洗淨及噴灑洗淨之3種形態的洗淨。以下,將此類洗淨方式稱為「三重洗淨」。
三重洗淨中,液不通過部分若移動至旋轉滾筒之滾筒下側部分,則該液不通過部分處會積留洗淨液,而成為工件浸漬於洗淨液之狀態,工件主要係被浸漬洗淨。伴隨著旋轉滾筒之旋轉,滾筒下側部分由液不通過部分和緩地切換成液通過部分之狀態下,積留於液不通過部分之洗淨液將會從液通過部分通過而流落,因此工件主要係被流水洗淨。液通過部分位於滾筒下側部分之狀態下,自噴嘴吹出之洗淨液係直接吹撞工件,工件主要係被噴灑洗淨。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27581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1-129499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8-6364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許第4557888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許第4126704號公報
[專利文獻6]國際公開第2012/060047號
先前之旋轉滾筒中所用之饋送鰭片中,會有如下般之問題點。即利用饋送鰭片之工件搬運動作中,滾筒內周面與饋送鰭片之間的內角部分,工件會有堵塞之情形。例如,塑膠製、橡膠製等之輕量工件的情形下,工件會夾於內角部分或是貼於該處,而與旋轉滾筒一起旋轉,以致有無法送出之情形。於將工件在旋轉滾筒內多量地投入進行搬運的情形下,鄰接之鰭片部分之間會有複數個工件堵塞之情況。此等工件,將會與旋轉滾筒一起旋轉,而有無法送出之情形。
為了進行三重洗淨,沿滾筒圓周方向形成有液通過部分與液不通過部分之旋轉滾筒中,會有如下般之問題點。即液不通過部分位於旋轉滾筒之滾筒下側部分時,該液不通過部分處所積留之洗淨液,會有流入工件搬運方向之下游側之疑慮。於旋轉滾筒內,用於工件洗淨之髒污的洗淨液若流入工件搬運方向之下游側,則於下游側工件係由髒污之洗淨液洗淨,因此洗淨效果降低。作為其對策,可想到的是將饋送鰭片之高度尺寸增大,而使洗淨液不流至工件搬運方向之下游側。然而,若使饋送鰭片之 高度尺寸增大,則工件之洗淨效果降低,因此不令人滿意。較佳的是,可在不改變饋送鰭片之高度下,控制旋轉滾筒內洗淨液之流動方向。又,令人期望的情況還有的是,將洗淨液之流動控制成自工件搬運方向之上游側往向下游側之方向。
本發明之課題係在提供一種可防止或抑制螺旋狀延伸之饋送鰭片所導致的工件搬運不良之工件搬運用旋轉滾筒、及具備該工件搬運用旋轉滾筒之工件洗淨裝置。
又,本發明之課題係在提供一種於旋轉滾筒內可形成自工件搬運方向之下游側朝上游側之洗淨液的流動之工件搬運用旋轉滾筒,以及具備該工件搬運用旋轉滾筒之工件洗淨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工件搬運用旋轉滾筒,其特徵在於具有:滾筒本體、及以沿前述滾筒本體之滾筒內周面螺旋狀延伸的狀態安裝於該滾筒內周面之饋送鰭片;前述饋送鰭片與前述滾筒內周面之間,於前述饋送鰭片之沿滾筒中心線的方向之兩側,形成有鈍角之內角部分。
以包含前述滾筒中心線之平面切斷的情況下之前述內角部分的角度設為θ,則角度θ可設為以下範圍內之值:110°≦θ≦130°。
藉由將旋轉滾筒之滾筒本體之內周面與饋送鰭片之間的內角部分之角度設為鈍角,可防止或抑制搬運之工件於內角部分堵塞或貼於該處之情事。藉此,可避免工件之搬運不良。
較佳的是,饋送鰭片形成為自滾筒本體之內周面往向該饋送鰭片之高度方向成漸細的形狀。換言之,較佳的是,饋送鰭片之與滾筒中心線之方向鄰接的鰭片部分之間隔,係自滾筒本體之內周面往向饋送鰭片之高度方向和緩地擴寬。藉此,鄰接之鰭片部分之間工件堵塞之情事可獲得防止或抑制,可確實地進行工件之搬運。
本發明中,較佳的是,饋送鰭片具有:朝向滾筒中心線之方向的一側之第1側面部分、朝向滾筒中心線之方向的另一側之第2側面部分、及將第1、第2側面部分相互接合之頂面部分;且頂面部分係由凸曲面界定。其可防止工件搬運動作中,因饋送鰭片之尖銳的尖端部分以致工件受到損傷等之弊害。
具備第1、第2側面部分及凸曲面之頂面部分的形狀之饋送鰭片,可形成為將特定寬度之金屬平板予以彎折加工所製作之鈑金製鰭片。此一情形下,藉由金屬平板之彎折部分而形成凸曲面狀之頂面部分。又,利用以該彎折部分為中心於相互接近之方向彎折的左右側板部分之外側的面,形成第1、第2側面部分。
由彎折加工所形成之鈑金製饋送鰭片,其各方向之斷面二次力矩大,不易彎折。於滾筒本體為由多孔 質之金屬板、金屬網等所形成之筒的情形下,其滾筒本體之強度不充分,而有易於變形之情形。由彎折加工所形成之高剛性的饋送鰭片,若是由熔接等以沿滾筒本體之內周面螺旋狀延伸之狀態安裝,則饋送鰭片可作為滾筒本體之補強肋條發揮機能。
於將螺旋狀彎曲加工之饋送鰭片沿滾筒本體之內周面安裝的情形下,由於饋送鰭片之剛性高,因此饋送鰭片與滾筒內周面之間,會部分地形成間隙。如此般之間隙中,有搬運之工件夾入其中之疑慮。為此,饋送鰭片之第1側板部分及第2側板部分與滾筒本體之內周面之間的間隙內,宜插入板構件封鎖之。
代替而可行的是,滾筒本體之在饋送鰭片的第1、第2側板部分之間的部分,於突入該第1、第2側板部分之間的方向變形,而封鎖間隙。
本發明之工件洗淨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配置成橫置狀態之旋轉滾筒、將前述旋轉滾筒繞前述滾筒中心線旋轉之滾筒旋轉機構、及將洗淨液吹至在前述旋轉滾筒內沿該旋轉滾筒之內周面螺旋狀配置之饋送鰭片所饋送之工件予以洗淨之洗淨機構;前述旋轉滾筒係上述構成之工件搬運用旋轉滾筒。
旋轉滾筒之滾筒本體之內周面與饋送鰭片之間的內角部分處,或是饋送鰭片的鄰接之鰭片部分之間,工件堵塞之情事可獲得防止或抑制。因此,可在工件無滯留的情況下確實地予以搬運,故而對於各工件之洗淨作業 可效率良好地進行。
可形成的構成是,工件洗淨裝置中所用之前述旋轉滾筒,具有:滾筒本體、及以沿前述滾筒本體之滾筒內周面螺旋狀延伸的狀態安裝於該滾筒內周面之饋送鰭片;前述饋送鰭片與前述滾筒內周面之間,於前述饋送鰭片之沿滾筒中心線的方向之兩側,形成有鈍角之內角部分;前述滾筒本體具備:液不通過部分;以及液通過部分,其相對該液不通過部分於前述滾筒本體之周向兩側鄰接配置,包含多孔質素材。
此一情況下,較佳的是,若將前述液不通過部分之與前述周向兩側之前述液通過部分的交界緣設為第1、第2交界緣,則至少前述第1、第2交界緣之一方,至少自其工件搬運方向之上游側的端部之特定長度之緣部分,係相對前述工件搬運方向之下游方向作直線狀、曲線狀、或階梯狀傾斜之傾斜緣部分。
滾筒本體之形成有液不通過部分及液通過部分的部分,伴隨著旋轉滾筒之旋轉,對於工件進行浸漬洗淨、流水洗淨及噴灑洗淨。亦即,旋轉滾筒之滾筒本體之液不通過部分若是位於滾筒下側位置,則該液不通過部分處會積留洗淨液,工件主要是被浸漬洗淨。伴隨著旋轉滾筒之旋轉,於滾筒下側位置,若液不通過部分切換為液通過部分,液不通過部分曾積留的洗淨液將會自液不通過部分朝下方流落。藉由此洗淨液之流動,工件主要是被流水洗淨。
液不通過部分之第1交界緣或第2交界緣處,至少其一部分形成有傾斜緣部分。伴隨著旋轉滾筒之旋轉,液不通過部分與液通過部分之間的傾斜緣部分通過滾筒下側位置時,液不通過部分將和緩地切換為液通過部分。或是,液通過部分和緩地切換為液不通過部分。伴隨於此,液不通過部分積留之洗淨液中,產生滾筒中心線之方向的流動。因應傾斜緣部分之傾斜方向,積留於液不通過部分之洗淨液的流動方向,不只是朝周向之流動,也可朝向工件搬運方向之上游方向。
例如,於前述第1交界緣處,形成作為前述傾斜緣部分之第1傾斜緣部分,使該第1傾斜緣部分,自該第1傾斜緣部分之前述工件搬運方向之上游側的端部朝向下游側,以液不通過部分之區域擴寬之方式傾斜。
如此的話,伴隨著旋轉滾筒之旋轉,液不通過部分之第1交界緣的第1傾斜緣部分,乃朝工件搬運方向之下游側和緩地或階段式地後退。因此,跟隨著液不通過部分自滾筒下側位置朝上方移動,於滾筒下側位置處,自工件搬運方向之上游側朝下游側液通過部分乃和緩地增加。換言之,自浸漬洗淨切換為流水洗淨之途中,於滾筒下側位置,自工件搬運方向之上游側朝下游側液通過部分乃和緩地增加。
積留於液不通過部分之洗淨液,係伴隨著旋轉滾筒之旋轉而於周向流動,且於滾筒下側位置,從自上游側往向下游側增加之液通過部分流落。其結果為,洗淨 液中,形成往向工件搬運方向之上游側的流動。因此,可防止或抑制工件洗淨後之髒污的洗淨液流出至工件搬運方向之下游側。
於此,可行的是,於前述第2交界緣亦然,設置作為前述傾斜緣部分之第2傾斜緣部分,使該第2傾斜緣部分,自該第2傾斜緣部分之前述工件搬運方向之上游側的端部朝向下游側,以液不通過部分之區域擴寬之方式,傾斜於與前述第1傾斜緣部分相反之方向。
如此,自液不通過部分到達滾筒下側位置而工件之浸漬洗淨開始前的時點,第2傾斜緣部分移動經過滾筒下側位置時,自工件搬運方向之下游側朝上游側液不通過部分和緩地增加。因此,洗淨液一面自上游側之液通過部分流落一面和緩地開始積留於液不通過部分。亦即,洗淨液一面流動至上游側一面積留於液不通過部分。若液不通過部分通過滾筒下側位置,則如上述,自工件搬運方向之上游側往向下游側液通過部分和緩地增加,自液通過部分洗淨液流落,因此洗淨液中乃形成自下游側朝向上游側之流動。因此,從浸漬洗淨之開始,乃形成往向上游側之洗淨液之流動,因此可確實防止髒污之洗淨液流出至下游側。
滾筒下側位置,當自液不通過部分完全切換至液通過部分時,洗淨液直接吹至登上液通過部分之工件上。亦即,工件主要是被實施利用洗淨液之噴灑洗淨。如是,於旋轉滾筒作1次旋轉之期間,進行了三重洗淨(浸 漬洗淨、流水洗淨及噴灑洗淨)。三重洗淨係於工件通過滾筒本體之期間重複進行。
如上所述般,藉由液不通過部分之傾斜緣部分通過滾筒下側位置,形成自工件搬運方向之下游側往向上游側之洗淨液之流動。為了確實形成此一洗淨液之流動,饋送鰭片之自滾筒本體的內周面而始之高度,較佳的是形成為自工件搬運方向之下游側往向上游側和緩地降低。
滾筒本體可由:由多孔質素材形成之筒、以覆蓋筒之外周面或內周面的一部分之狀態安裝於該筒之板材所構成。於此一情形下,液不通過部分係由筒之板材所覆蓋的被覆部分,液通過部分係未由筒之板材覆蓋的筒露出部分。
藉由以沖孔金屬板等之多孔質金屬板形成筒,於其外周面部分中之必要的部分捲繞金屬板,可簡單地獲得供實施三重洗淨之滾筒本體。又,藉由將捲繞金屬板之緣部的形狀適當地設定,可簡單地控制洗淨液之流動。
1:工件洗淨裝置
2:裝置架台
3:旋轉滾筒單元
3a:滾筒中心線
4:滾筒旋轉機構
5:工件洗淨機構
6:回收部
7、8、9:旋轉滾筒
11:滾筒本體
11a:內周面
11a:圓形內周面
11b:部分
12A:工件投入口
12B:工件排出口
13:饋送鰭片
13a、13b:鰭片部分
13H:饋送鰭片高度方向
13W:鰭片間隔
14:旋轉致動器
14a:旋轉軸
15:驅動齒輪
16:從動齒輪
17:肋條
18:支持輥
21:洗淨液供給管
22:洗淨液吹出噴嘴
30:上游側圓筒狀軀幹部
31:圓筒狀軀幹部
31a:沖孔金屬板
31b:金屬板
32:下游側圓筒狀軀幹部
41:液不通過部分
42:液通過部分
45:第1交界緣
45a:直線緣部分
45b:傾斜緣部分
46:第2交界緣
47:圓筒體
48:金屬板
48a~48d:邊
48a1、48a2:邊部分
49:金屬板
49a、49b:邊
49a1、49b1:邊部分
49a2、49b2:傾斜邊部分
50:圓筒狀軀幹部
51:圓筒體
52、53:金屬板
54:第1液不通過部分
54a、56a:第1緣部分
54b、56b:傾斜緣部分
55:第1液通過部分
56:第2液不通過部分
57:第2液通過部分
61、62:側板部分
61a、62a:側面部分
61c、62c:前端
62a:側面部分
63:頂部
63a:頂面部分
64:內角部分
71:板
72:螺孔
81:間隙
82:板構件
A:滾筒旋轉方向
B:工件搬運方向
C:洗淨液
w:工件
第1圖係應用本發明之工件洗淨裝置的整體構成圖。
第2(a)~(d)圖係表示第1圖工件洗淨裝置之主要部分的側視圖、橫剖視圖、其他位置之橫剖視圖、及縱 剖視圖。
第3(a)~(d)圖係表示洗淨用之旋轉滾筒的立體圖、旋轉滾筒之構造的說明圖、及旋轉滾筒製造用金屬板之其他例的說明圖。
第4(a)~(c)圖係表示流水洗淨時之旋轉滾筒之橫剖面的說明圖、由4b-4b線切斷之部分之縱剖面的說明圖、及由4c-4c線切斷之部分之縱剖面的說明圖。
第5(a)~(d)圖係表示旋轉滾筒之圓筒狀軀幹部之其他構成例的立體圖、自一側觀察的側視圖、以及自另一側觀察的側視圖及剖視圖。
第6(a)、(b)圖係表示饋送鰭片的說明圖。
第7圖係表示饋送鰭片之固定方法之一例的說明圖。
第8(a)、(b)圖係表示封鎖饋送鰭片與旋轉滾筒內周面之間的間隙之二例的說明圖。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應用本發明之旋轉滾筒式工件洗淨裝置的實施方式。
(整體構成)
第1圖為本實施方式之工件洗淨裝置的整體構成圖。工件洗淨裝置1係多槽式生產線內洗淨裝置,用以洗淨作為被洗淨物之例如由沖壓加工等所製造的金屬加工零件等之工件w。工件洗淨裝置1具備:於裝置架台2以橫置狀 態(水平狀態,包含稍作傾斜之狀態)搭載之旋轉滾筒單元3、用以旋轉驅動旋轉滾筒單元3之滾筒旋轉機構4、用以將洗淨液吹至工件w進行其洗淨之洗淨機構5、將洗淨後之工件w乾燥之乾燥機構(圖未示)、以及洗淨乾燥後之工件w之回收部6等。
旋轉滾筒單元3為橫置式之旋轉滾筒單元,作為工件搬運用旋轉滾筒,洗淨用之旋轉滾筒7、沖洗洗淨用之旋轉滾筒8、乾燥用之旋轉滾筒9係串列式地連結。旋轉滾筒單元3係以其滾筒中心線3a大致水平的方式配置。
第2(a)圖係表示工件洗淨裝置1之主要部分的側視圖,第2(b)圖係表示以其2b-2b線切斷之部分的橫剖視圖,第2(c)圖係表示以其2c-2c線切斷之部分的橫剖視圖,第2(d)圖係表示工件洗淨裝置1的縱剖視圖。
洗淨用之旋轉滾筒7具備圓筒狀之滾筒本體11,此滾筒本體11之前端開口係形成為工件投入口12A,後端開口係形成為工件排出口12B。滾筒本體11之工件排出口12B係與沖洗洗淨用之旋轉滾筒8連結。沿滾筒中心線3a自工件投入口12A往向工件排出口12B之方向係工件搬運方向。
滾筒本體11之圓形之內周面11a上,於其滾筒中心線3a之方向以一定之間距安裝有螺旋狀延伸之饋送鰭片13。饋送鰭片13係自滾筒本體11之圓形內周面 11a豎立的特定高度之鰭片。本例中,如第2(d)圖所示,旋轉滾筒7之饋送鰭片13自內周面11a的鰭片高度,係設定成自沿滾筒中心線3a之方向即工件搬運方向之下游側(工件排出口12B之側)往向上游側(工件投入口12A之側)和緩地降低。
滾筒旋轉機構4係配置於滾筒本體11之工件排出口12B之側的部位。滾筒旋轉機構4具備:馬達、具有減速機之旋轉致動器14、固定於其旋轉軸14a之驅動齒輪15、及固定於滾筒本體11之外周面的圓環狀之從動齒輪16等。驅動齒輪15係與從動齒輪16嚙合。
滾筒本體11之工件投入口12A之側的外周面上,固定有圓環狀之肋條17,此肋條17係由左右一對之支持輥18所支持。藉由驅動旋轉致動器14,含旋轉滾筒7之旋轉滾筒單元3係繞其滾筒中心線3a旋轉。
工件洗淨機構5具備洗淨液供給管21。洗淨液供給管21係配置成於旋轉滾筒7之內部在滾筒中心線3a之方向延伸的狀態,沿其長度方向以一定之間隔安裝有洗淨液吹出噴嘴22。洗淨液吹出噴嘴22係設定成朝斜下方吹出洗淨液。
旋轉滾筒7之滾筒本體11具備:位於工件投入口12A之側之上游側圓筒狀軀幹部30、位於中間之圓筒狀軀幹部31、及位於工件排出口12B之側之下游側圓筒狀軀幹部32。上游側圓筒狀軀幹部30係進行噴灑洗淨之部分,中間之圓筒狀軀幹部31係進行三重洗淨(浸漬 洗淨、流水洗淨、噴灑洗淨)之部分,下游側圓筒狀軀幹部32係進行噴灑洗淨之部分。
中間之圓筒狀軀幹部31,如第2(a)、(c)圖所示,沿圓周方向觀察之情形下,具備:由不通過洗淨液之金屬板31b所界定之液不通過部分41、以及由可通過洗淨液之沖孔金屬板31a所界定之液通過部分42。前側之上游側圓筒狀軀幹部30及後側之下游側圓筒狀軀幹部32,分別以整體而言乃為由沖孔金屬板所界定之液通過性圓筒狀軀幹部。
又,沖洗洗淨用之旋轉滾筒8,例如具備由沖孔金屬板所構成之圓筒狀軀幹部。沿此一圓筒狀軀幹部之內周面螺旋狀延伸的饋送鰭片,係與配置於洗淨用之旋轉滾筒7的饋送鰭片13採相同之形狀。同樣地,乾燥用之旋轉滾筒9亦具備:例如由沖孔金屬板所構成之圓筒狀軀幹部、以及與配置於該內周面之饋送鰭片13為相同形狀之饋送鰭片。旋轉滾筒9內,例如由未圖示之乾燥機構供給乾燥用之熱風。
(旋轉滾筒)
第3(a)圖係表示洗淨用之旋轉滾筒7的立體圖,第3(b)圖係表示構成其圓筒狀軀幹部31之圓筒體與金屬板的說明圖,第3(c)圖及第3(d)圖係表示金屬板之其他二例的說明圖。
旋轉滾筒7之滾筒本體11的圓筒狀軀幹部 31,如前所述,具備不通過洗淨液之液不通過部分41、以及可通過洗淨液之液通過部分42。液不通過部分41之滾筒本體11的周向之兩側,成為與液通過部分42之交界緣。液不通過部分41之滾筒旋轉方向A之後側的交界緣稱為第1交界緣45,液不通過部分41之滾筒旋轉方向A之前側的交界緣稱為第2交界緣46。
液不通過部分41之第1交界緣45,於圓筒狀軀幹部31之周面上,其工件搬運方向B之下游側之緣部分係成為延伸於工件搬運方向B(沿滾筒中心線3a之方向)之直線緣部分45a。與直線緣部分45a連續之工件搬運方向B的上游側之緣部分,係朝向第2交界緣46之側及工件搬運方向B之上游側,成為突出成凹曲線狀之傾斜緣部分45b(第1傾斜緣部分)。換言之,傾斜緣部分45b伴隨著旋轉滾筒7之旋轉,相對滾筒中心線3a之方向,自工件搬運方向B之上游端朝向下游側,向液通過部分42之側傾斜。相對於此,另一第2交界緣46係延伸於工件搬運方向B之直線狀之緣部分。
具有圓筒狀軀幹部31之旋轉滾筒7可由以下之方式製造。如第3(b)圖所示,自洗淨液可通過之多孔質之第1板材,例如沖孔金屬板、金屬網等而製造圓筒體47。以覆蓋此一圓筒體47之外周面的一部分之狀態,捲繞以不可通過洗淨液之第2板材,例如金屬板48,並予固定於圓筒體47。液不通過部分41係由圓筒體47之利用金屬板48覆蓋之被覆部分所形成,液通過部分42係 由形成圓筒體47之多孔質第1板材露出的露出部分所形成。當然,圓筒體47之內周面上也可安裝金屬板48。
金屬板48如第3(b)圖所示,具備:成為第1交界緣45之直線緣部分45a及傾斜緣部分45b的邊部分48a(1)、48a(2)、成為第2交界緣46之邊48b、及延伸於自邊48b之兩端正交之方向且與邊48a之兩端相連的一對邊48c、48d。邊48c係金屬板48之工件搬運方向B的下游側之緣部分,邊48d係金屬板48之工件搬運方向B的上游側之緣部分。本例中,邊48c、48d係由在相對工件搬運方向B(沿滾筒中心線3a之方向)正交之方向延伸的直線所界定。藉由調整邊48c、48d之長度,可調節液不通過部分41與液通過部分42之比率。例如,金屬板48之較長邊48c之側的部分,係將圓筒體47於圓周方向以180度至270度程度之範圍內覆蓋。
第3(c)、(d)圖中示有金屬板48之其他形狀。第3(c)圖所示之金屬板49中,界定第1交界緣45之邊49a,係由界定直線緣部分45a之直線狀之邊部分49a(1)、與界定傾斜緣部分45b之直線狀之傾斜邊部分49a(2)所形成。又,界定另一第2交界緣46之邊49b,同樣地係由直線狀之邊部分49b(1)、與直線狀之傾斜邊部分49b(2)(第2傾斜緣部分)所形成。傾斜邊部分49b(2)係與傾斜邊部分49a(2)於相反側傾斜。若將金屬板49代替金屬板48捲繞於圓筒體47,則液不通過部分41之與液通過部分42之間的第2交界緣 46之側,將形成伴隨著旋轉滾筒7之旋轉,相對工件搬運方向B之上游側突進的形狀之緣部分。
第1交界緣45之傾斜緣部分45b,可設為曲線狀、直線狀、或如第3(d)圖所示之階梯狀。不論任何情形下,只要是設置成伴隨著旋轉滾筒7之旋轉,朝工件搬運方向B之下游側後退之形狀的緣部分即可。形成於另一第2交界緣46之傾斜緣部分,反之可設置成伴隨著旋轉滾筒7之旋轉,相對工件搬運方向B之上游側突進之曲線狀、直線狀或階梯狀之緣部分。
(旋轉滾筒7所進行之工件的搬運暨洗淨動作)
第4(a)圖係表示旋轉滾筒7之圓筒狀軀幹部31之橫剖面的說明圖,第4(b)圖係表示由4b-4b線切斷之部分的縱剖面之說明圖,第4(c)圖係表示由4c-4c線切斷之部分的縱剖面之說明圖。
參照此等圖式說明工件洗淨裝置1之工件的搬運及洗淨動作。於驅動滾筒旋轉機構4將旋轉滾筒單元3旋轉之同時,自工件洗淨機構5之洗淨液吹出噴嘴22吹出洗淨液。於此一狀態下,自旋轉滾筒單元3之工件投入口12A投入洗淨對象之工件w。
投入旋轉滾筒單元3之前端側旋轉滾筒7的工件w,係藉由螺旋狀延伸之饋送鰭片13通過旋轉滾筒7之滾筒本體11的下側內周面部分(滾筒下側位置),而於沿滾筒中心線3a的工件搬運方向B被搬運。自洗淨液 吹出噴嘴22吹出之洗淨液,係朝滾筒本體11之下側內周面部分吹至其上,並朝下側內周面部分之最低位置流落。
又,工件w係保持於較之旋轉滾筒7之滾筒本體11的下側內周面部分之最低位置,稍偏旋轉滾筒7之旋轉方向的部分。與此相應,洗淨液吹出噴嘴22之洗淨液吹出方向亦以整體而言,設定於相對鉛直方向稍傾斜於旋轉滾筒7之旋轉方向的方向。
旋轉滾筒7之工件投入口12A之側的上游側圓筒狀軀幹部30(參見第2圖),係由沖孔金屬板形成,因此洗淨液可不積留於下側內周面部分而逕自流落至下方。因此,洗淨液直接吹至由饋送鰭片13搬運之工件w上,將附著之異物等由洗淨液洗流除去並與洗淨液一起落下至下方。
如第4(a)圖所示,中間之圓筒狀軀幹部31中,圓周方向之例如約一半的部分係由金屬板48所形成之液不通過部分41,其餘的部分為液通過部分42。因此,伴隨著旋轉滾筒7之旋轉,滾筒下側位置之內周面部分係交替地切換為液不通過部分41與液通過部分42。
液不通過部分41位於滾筒下側位置之旋轉狀態下,工件w之洗淨主要係由浸漬洗淨所進行。液通過部分42位於滾筒下側位置之旋轉狀態下,工件w之洗淨主要係由噴灑洗淨所進行。自液不通過部分41切換為液通過部分42之途中,工件w之洗淨主要係由流水洗淨所進行。
此處,液不通過部分41之第1交界緣45上形成有傾斜緣部分45b。伴隨著旋轉滾筒7之旋轉,通過滾筒下側位置之傾斜緣部分45b,於滾筒下側位置,係自工件搬運方向之上游側的端部往向下游側之端部移動。因此,位於滾筒下側之液通過部分42,係自工件搬運方向之上游側朝向下游側和緩地增加。
如第4(b)、(c)圖所示,自浸漬洗淨之途中,於滾筒下側位置處,自工件搬運方向B之上游側朝向下游側液通過部分42和緩地增加,洗淨液開始自液通過部分42流落,其量也是和緩地增加。因此,積留於液不通過部分41之洗淨液C中,整體性地形成往向工件搬運方向B之上游側之流動。其結果為,可防止或抑制工件洗淨後之已髒污的洗淨液C,流出至工件搬運方向B之下游側。
又,饋送鰭片13之鰭片高度,係自工件搬運方向B之下游側朝向上游側和緩地降低。因之,往向工件搬運方向B之上游側的洗淨液之流動將滑順地形成。髒污之洗淨液自上游側之部位往向下游側之部位流入之情事可獲確實防止或抑制。藉此,可提高工件之洗淨效果。
圓筒狀軀幹部31處經施以三重洗淨後之工件,係被送入下游側圓筒狀軀幹部32。工件w於通過下游側圓筒狀軀幹部32之期間係經噴灑洗淨。由洗淨液洗淨後之工件w,係被送入下一段之沖洗洗淨用之旋轉滾筒8,工件w係被施以沖洗洗淨。而後,再被送入乾燥用之 旋轉滾筒9進行工件w之乾燥,而後由回收部6回收。
(圓筒狀軀幹部之其他例)
第5(a)圖係表示旋轉滾筒7之圓筒狀軀幹部31之其他構成例的立體圖,第5(b)圖係由箭頭5b之側觀察的側視圖,第5(c)圖係自箭頭5c之側觀察的側視圖,第5(d)圖係由5d-5d線切斷之部分的剖視圖。
本例之圓筒狀軀幹部50,係由:由沖孔金屬板所形成之圓筒體51、及安裝於此一圓筒體51之外周面的同一形狀之2片金屬板52、53所構成。金屬板52、53係配置成繞圓筒體51之中心旋轉對稱之狀態。藉由此等2片金屬板52、53,於圓筒體51之外周面沿其周向依序形成第1液不通過部分54、第1液通過部分55、第2液不通過部分56及第2液通過部分57。藉此,圓筒狀軀幹部50作1次旋轉之期間,對於同一個工件實施2次三重洗淨。
又,第1、第2液不通過部分54、56之第1緣部分54a、56a上,形成有伴隨著圓筒狀軀幹部50之旋轉朝工件搬運方向B之下游側後退之形狀的緣部分,本例中乃形成有傾斜緣部分54b、56b。藉由此等傾斜緣部分54b、56b,形成自工件搬運方向B之下游側往向上游側之洗淨液之流動,而可防止或抑制工件洗淨後之髒污之洗淨液流出至工件搬運方向B之下游側。
又,上述之各例中,液不通過部分41、54、 56之第1交界緣45、54a、56a上,形成有朝同一方向傾斜之傾斜緣部分45b、54b、56b。若將此等傾斜緣部分之傾斜方向設為逆向,則伴隨著旋轉滾筒之旋轉,可形成自工件搬運方向之上游側流向下游側之洗淨液的流動。藉由改變傾斜緣部分之傾斜方向,可控制洗淨液之流動。
(饋送鰭片)
第6(a)圖係表示安裝於旋轉滾筒7之滾筒本體11的內周面11a之饋送鰭片13的說明圖,第6(b)圖係表示鄰接之一對鰭片部分的說明圖。
本例之饋送鰭片13係鈑金製之鰭片。亦即,饋送鰭片13,係藉由將特定寬度之長條狀金屬平板彎折加工而形成,形成為山形形狀,山形形狀具備左右之同一寬度的側板部分61、62、及接合其等之尖端部分的頂部63。頂部63之頂面部分63a係由凸曲面,例如由凸圓弧面所界定。左右之側板部分61、62大致成60度之角度,其等之外側之側面部分61a、62a係由平面所界定,與頂面部分63a滑順地連續。饋送鰭片13係由熔接或其他之固定機構固定於滾筒本體11之內周面11a。
於饋送鰭片13固定於滾筒本體11之內周面11a的狀態下,饋送鰭片13之兩側的內周面11a之間所形成的內角部分64之角度大致為120度,而為鈍角。亦即,於工件搬運方向的包含滾筒中心線3a之平面切斷的情形下,如第6(b)圖所示,以滾筒中心線3a之方向的 一側之側面部分61a與另一側之側面部分62a各自與內周面11a之間的角度θ成為鈍角的方式設定。
藉由將內角部分64之角度設為鈍角,可防止或抑制被搬運之工件w堵塞於內角部分64,或是貼於內角部分64。藉此,可避免工件之搬運不良,且可避免伴隨著搬運不良之工件洗淨不足等之弊害。內角部分64之角度θ,本例中雖為約120度,但設為約110度至約130度之範圍內的角度即可。當然,也可設為此一範圍外之角度。
進一步說明如下,本例中,饋送鰭片13係形成為若是安裝於內周面11a則構成大致正三角形之形狀。亦即,饋送鰭片13係往向其高度方向形成為漸細之形狀。其結果為,饋送鰭片13之於滾筒中心線3a之方向鄰接的鰭片部分13a、13b之鰭片間隔13W,係自內周面11a往向饋送鰭片高度方向13H和緩地擴寬。
與鰭片部分13a、13b之間隔在鰭片高度方向13H為一定的情況不同,本例可防止或抑制鄰接之鰭片部分13a、13b之間工件w堵塞之情事。特別是適於搬運多數個工件的情況。藉此,可確實地進行工件之搬運。本例中,饋送鰭片13之工件搬運方向的兩側之側面部分61a、62a為平面,但也可設為凸曲面或凹曲面。於此一情況下也是,可形成自內周面11a往向鰭片高度方向13H其鰭片間隔13W和緩地擴寬之狀態。
饋送鰭片13具備由彎折加工彎折成圓弧狀之 頂部63,頂部63具有圓弧狀之頂面部分63a。可防止工件搬運動作中,饋送鰭片13之尖鋭的尖端部分對於工件w造成損傷等之弊害。
旋轉滾筒7之滾筒本體11,於其為由沖孔金屬板等之金屬板所形成之圓筒體的情形下,多有強度不充分而易於變形之情況。由金屬板彎折加工而形成之饋送鰭片13,與一定厚度之板狀鰭片相比,各方向之斷面二次力矩大不易彎曲。由於將高剛性之饋送鰭片13,沿滾筒本體11之內周面11a以熔接等安裝成螺旋狀延伸之狀態,因此饋送鰭片13可作為滾筒本體11之補強肋條發揮機能。因此,可獲得具有充分強度之旋轉滾筒7。
又,於本例中,係使用鈑金製之饋送鰭片13。可使用例如三角形剖面之金屬製、塑膠製等之素材所構成之線狀構件作為饋送鰭片。
(饋送鰭片之固定機構的其他例)
第7圖係表示將饋送鰭片13固定於滾筒本體11之內周面11a之其他方法的說明圖。於此圖所示之例中,於饋送鰭片13之內側以熔接等在其長度方向以一定之間隔安裝有固定板71。固定板71上形成有螺孔72。各螺孔72中自滾筒本體11之外周側通過該滾筒本體11螺入固定有固定螺釘73。
(饋送鰭片與圓筒狀軀幹部之內周面的間隙之封鎖方法)
鈑金製之饋送鰭片13,係將特定寬度之長條狀金屬平板於寬度方向彎折加工,並於其長度方向螺旋狀撓曲加工而製作。又,饋送鰭片13係形成為山形形狀,該山形形狀具備左右之同一寬度之側板部分61、62、及將其等之尖端部分接合之頂部63,且於滾筒本體11之內周面11a之側開口。
饋送鰭片13其斷面剛性高,因此在安裝於滾筒本體11之內周面11a的情形下,於其長度方向,多會與內周面11a之間形成間隙。若是形成間隙,則搬運之工件w會夾入該間隙,而滯留於該處。
如第8(a)圖所示,饋送鰭片13與滾筒本體11之內周面11a之間的間隙81中,較佳的是插入板構件82固定,而封鎖該間隙81。
代替的是,也可如第8(b)圖所示,將位於饋送鰭片13之側板部分61、62的前端61c、62c之間的滾筒本體11之部分予以變形,而使間隙81不形成。例如,如圖所示,可將側板部分61、62之間的滾筒本體11之部分11b,沿饋送鰭片13之長度方向朝內側圓弧狀突出。藉此,可防止側板部分61、62與滾筒本體11的內周面11a之間形成間隙。
(液通過部分之孔形狀)
旋轉滾筒7之液通過部分,係由沖孔金屬板所形成之圓筒界定。沖孔金屬板上,一般係以特定之間距形成有圓 形孔。可由代替該圓形孔,而開設有橢圓形孔之沖孔金屬板或多孔質素材來製作圓筒。
一般而言,沖壓加工會發生細長之切粉,切粉會有附著於工件之情形。於此一情形下,於細長之切粉較圓形孔的直徑為長的情形下,將無法通過圓形孔,而無法排出至旋轉滾筒外。藉由設置橢圓形孔,並將其長徑尺寸預設為可使發生之切粉通過的尺寸,可使細長之切粉排出至旋轉滾筒外。
根據本發明人等之實驗確認,較佳的是以相對工件搬運方向正交之方向排列長型之長孔,例如橢圓形之孔之方式形成液通過部分。亦即,本發明人等確認,與長孔之長度方向成為與工件搬運方向平行之方向、或45°傾斜之方向等之方式排列長孔之情況下比較,長孔之長度方向若設置成朝向與工件搬運方向正交之方向,則可有效率地將細長之切粉排出至旋轉滾筒外。
〔其他之實施方式〕
上述之例子,係有關使用工件搬運用之旋轉滾筒的工件洗淨裝置。本發明之工件搬運用之旋轉滾筒,不受限於用以搬運洗淨對象之工件的用途,還可用於搬運砂土、食品類等各種物品之搬運。此等情況下之旋轉滾筒,可原狀使用例如上述例中之旋轉滾筒7。在液通過部分及液不通過部分不必要之情形下,可將旋轉滾筒由金屬圓筒形成,並於其內周面安裝饋送鰭片13。或是,將旋轉滾筒設為 由沖孔金屬板、金屬網等之素材形成的筒體,於其內周面安裝饋送鰭片13也可。
又,上述之旋轉滾筒具備饋送鰭片,該饋送鰭片具有鈍角之內角部分。針對先前所使用之具備自內周面垂直豎立之一定寬度、一定高度之板狀饋送鰭片的旋轉滾筒中,也可於其周向交替形成液通過部分與液不通過部分,並於其等之間的交界部分如上述般形成傾斜緣部分。於此一情形下也是,藉由改變傾斜緣部分之傾斜方向,可將洗淨液之流動控制於自工件搬運方向之下游側往向上游側之方向,或是自上游側流向下游側之方向。
3a:滾筒中心線
7:旋轉滾筒
11:滾筒本體
11a:內周面(圓形內周面)
13:饋送鰭片
13a、13b:鰭片部分
13H:饋送鰭片高度方向
13W:鰭片間隔
21:洗淨液供給管
22:洗淨液吹出噴嘴
61、62:側板部分
61a、62a:側面部分
63:頂部
63a:頂面部分
64:內角部分
w:工件

Claims (14)

  1. 一種工件洗淨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配置成橫置狀態之旋轉滾筒、將前述旋轉滾筒繞滾筒中心線旋轉之滾筒旋轉機構、及將洗淨液吹至經由前述旋轉滾筒內由饋送鰭片饋送之工件予以之洗淨機構;前述旋轉滾筒具有:滾筒本體、及以沿前述滾筒本體之滾筒內周面螺旋狀延伸的狀態安裝於該滾筒內周面之饋送鰭片,前述滾筒本體具備:液不通過部分;以及液通過部分,其相對該液不通過部分由於前述滾筒本體之周向兩側鄰接配置之多孔質素材所構成;若將前述液不通過部分之與前述滾筒本體之周向兩側之前述液通過部分的交界緣設為第1、第2交界緣,則至少前述第1、第2交界緣之一方,至少自工件搬運方向之上游側的端部之特定長度之緣部分,係相對前述工件搬運方向之下游方向作直線狀、曲線狀、或階梯狀傾斜之傾斜緣部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工件洗淨裝置,其中前述第1交界緣,沿前述旋轉滾筒之旋轉方向觀察之情況下,係前述液不通過部分之該旋轉方向的後側之交界緣, 前述第1交界緣具備作為前述傾斜緣部分之第1傾斜緣部分,該第1傾斜緣部分,係自該第1傾斜緣部分之前述工件搬運方向之上游側的端部朝向下游側,以前述液不通過部分之區域擴寬之方向傾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工件洗淨裝置,其中前述第2交界緣具備作為前述傾斜緣部分之第2傾斜緣部分,該第2傾斜緣部分,係自該第2傾斜緣部分之前述工件搬運方向之上游側的端部朝向下游側,以前述液不通過部分之區域擴寬之方式,傾斜於與前述第1傾斜緣部分相反之方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工件洗淨裝置,其中前述滾筒本體之前述饋送鰭片之自前述滾筒內周面的鰭片高度,係自前述工件搬運方向之下游側往向上游側和緩地降低。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工件洗淨裝置,其中前述滾筒本體具備:由前述多孔質素材形成之筒、及以覆蓋前述筒之外周面或內周面的一部分之方式安裝於該筒之板材;前述液不通過部分係由前述筒之前述板材覆蓋的被覆部分,前述液通過部分係未由前述筒之前述板材覆蓋的筒露 出部分。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工件洗淨裝置,其中前述滾筒本體之前述液不通過部分及前述液通過部分的形成部分,係前述工件搬運用旋轉滾筒1次旋轉之期間,對於前述工件至少各自一次進行浸漬洗淨、流水洗淨及噴灑洗淨之部分。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工件洗淨裝置,其中前述饋送鰭片與前述滾筒內周面之間,於前述饋送鰭片之沿前述滾筒中心線的方向之兩側,形成有鈍角之內角部分。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工件洗淨裝置,其中以包含前述滾筒中心線之平面切斷的情況下之前述內角部分的角度設為θ,則110°≦θ≦130°。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工件洗淨裝置,其中前述饋送鰭片形成為自前述滾筒內周面往向該饋送鰭片之高度方向漸細的輪廓形狀。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工件洗淨裝置,其中前述饋送鰭片之與前述滾筒中心線之方向鄰接的鰭片部分之間隔,係自前述滾筒內周面往向前述饋送鰭片之高度方向和緩地擴寬。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工件洗淨裝置,其中前述饋送鰭片具有:朝向前述滾筒中心線之方向的一側之第1側面部分、朝向前述滾筒中心線之方向的另一側之第2側面部 分、及將前述第1、第2側面部分相互接合之頂面部分;且前述頂面部分係由凸曲面界定。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工件洗淨裝置,其中前述饋送鰭片為鈑金製之鰭片,前述鈑金製之鰭片具備:具有前述頂面部分之角部分、以及於該角部分相互接合的具有前述第1側面部分之第1側板部分及具有前述第2側面部分之第2側板部分;且該鰭片於前述滾筒內周面之側開口。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工件洗淨裝置,其具備插入前述饋送鰭片之前述第1側板部分及前述第2側板部分與前述滾筒內周面之間的板構件。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工件洗淨裝置,其中前述滾筒本體之前述饋送鰭片的在前述第1、第2側板部分之間的部分,於突入該第1、第2側板部分之間的方向變形成圓弧狀。
TW105111097A 2015-04-09 2016-04-08 工件洗淨裝置 TWI6973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0133 2015-04-09
JP2015080132 2015-04-09
JP2015-080132 2015-04-09
JP2015-080133 2015-04-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3883A TW201703883A (zh) 2017-02-01
TWI697367B true TWI697367B (zh) 2020-07-01

Family

ID=57072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1097A TWI697367B (zh) 2015-04-09 2016-04-08 工件洗淨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391524B2 (zh)
EP (1) EP3281712B1 (zh)
JP (1) JP6716120B2 (zh)
CN (1) CN107360716B (zh)
DK (1) DK3281712T3 (zh)
TW (1) TWI697367B (zh)
WO (1) WO20161634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35428B1 (en) * 2016-11-01 2024-03-06 Cidra Corporate Services LLC Reactor system for sepa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minerals from a slurry containing minerals and other materials
WO2018134835A1 (en) * 2017-01-21 2018-07-26 Pawar Balraj "modular dru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US11898602B2 (en) * 2018-04-24 2024-02-13 Applied Materials, Inc. Multi-zone air turn for transport of a flexible substrate
CN110250540A (zh) * 2019-06-28 2019-09-20 吴文松 一种姜产品生产用清洗装置
CN111804627A (zh) * 2019-11-20 2020-10-23 苏州殷绿勒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动翻转功能的清洗装置
CN111284914A (zh) * 2020-04-01 2020-06-16 江山市三鑫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清洗消毒功能的羽毛球一体式筒
CN112706348B (zh) * 2020-12-09 2023-07-14 宿松晨辉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塑料生产用定量出料设备
CN112718446A (zh) * 2020-12-14 2021-04-30 常德嘉腾电镀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缸电镀阳极清洗装置用分离装置
CN113857119B (zh) * 2021-09-14 2023-05-12 广东兴发铝业(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铝型材表面油污去除设备
CN116099806A (zh) * 2023-02-23 2023-05-12 河南南华千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兽药制备用一体化生产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9971U (ja) * 1993-08-26 1995-07-18 力雄 跡部 洗浄を行いつつ工作物を移動させる装置
CN103209776A (zh) * 2010-11-05 2013-07-17 株式会社平出精密 旋转滚筒式工件清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02108B (de) * 1960-07-06 1965-09-30 Yawata Iron & Steel Company Lt Trommelsieb
DE2161446C2 (de) * 1971-12-10 1973-10-04 Anton Huber Gmbh & Co Kg, 8050 Freising Kontinuierlich arbeitende Wasch- und Trockenmaschine für Kleinteile
US3754559A (en) * 1972-01-31 1973-08-28 Macleod Co Drum type washer for metal borings and the like
JPH06254515A (ja) 1993-02-15 1994-09-13 Nippon Guriisu Nitsupuru Kk 物品洗浄装置及び籠筒及び全自動ワーク加工システム
JP2000351097A (ja) 1999-06-11 2000-12-19 Kazumi Tamura 角形鋼管柱の接合用裏当て金とその溶接方法
JP2001129499A (ja) 1999-11-05 2001-05-15 Fasuto Kk 洗浄装置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DE20214115U1 (de) * 2002-09-12 2004-02-12 Maschinenbau Farwick Gmbh Siebmaschine
JP2004275819A (ja) 2003-03-13 2004-10-07 Kyoritsu Denko Kk 洗浄装置
JP4557888B2 (ja) 2003-10-03 2010-10-06 株式会社平出精密 ワーク洗浄装置
JP4126704B2 (ja) 2004-11-05 2008-07-30 仁志 国分 洗浄装置
JP2007138285A (ja) 2005-10-20 2007-06-07 Tomio Gomi 連続式部品処理装置
JP4767107B2 (ja) 2006-06-28 2011-09-07 株式会社平出精密 ワーク処理装置およびワーク洗浄方法
JP2014050364A (ja) * 2012-09-10 2014-03-20 Takashi Ichihara 土壌消毒装置
CN104117495B (zh) * 2013-04-27 2017-02-08 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螺旋式输送清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9971U (ja) * 1993-08-26 1995-07-18 力雄 跡部 洗浄を行いつつ工作物を移動させる装置
CN103209776A (zh) * 2010-11-05 2013-07-17 株式会社平出精密 旋转滚筒式工件清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11170A1 (en) 2018-04-26
EP3281712A1 (en) 2018-02-14
EP3281712A4 (en) 2018-12-12
JP6716120B2 (ja) 2020-07-01
DK3281712T3 (en) 2022-07-25
JPWO2016163402A1 (ja) 2018-02-08
CN107360716B (zh) 2019-08-23
US10391524B2 (en) 2019-08-27
WO2016163402A1 (ja) 2016-10-13
EP3281712B1 (en) 2022-05-04
CN107360716A (zh) 2017-11-17
TW201703883A (zh)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7367B (zh) 工件洗淨裝置
JP5873436B2 (ja) 回転ドラム式ワーク洗浄装置
JP2754300B2 (ja) Di缶表面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20210138607A1 (en) High-pressure water jet sheet strip sand-blasting descaling cleaning device, cleaning line and system
JP2006231686A (ja) 廃棄プラスチックの洗浄・脱水装置
JP2009144216A (ja) 鋼板用洗浄装置
JP2009185347A (ja) 鋼板洗浄装置
KR19990068068A (ko) 압연 가공물의 스케일을 제거하기 위한 장치
JP4767107B2 (ja) ワーク処理装置およびワーク洗浄方法
JP5456956B2 (ja) ノズル装置、それを用いた薬液の付与方法及び薬液
JP2003261213A (ja) 空気浮上式ベルトコンベヤ
CA2933743C (en) Wash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ube sections
JP2008057853A (ja) 液体除去方法および液体除去用エアーナイフ装置
CN109104856A (zh) 洋葱去皮机及构成上述洋葱去皮机的洋葱去皮配件
CN211191178U (zh) 一种玻璃下表面清洗装置
KR101598363B1 (ko) 스트립 건조 장치
JP5139731B2 (ja) 送風用のチャンバー
JP2022049983A (ja) スパイラルコンベアおよびフィルターユニット
JP2009119737A (ja) 農業用マルチシートの処理装置
CN114249103B (zh) 一种自动化加工系统用输送装置
CN114227469B (zh) 一种服装纽扣生产加工用后处理设备
CN209866816U (zh) 螺旋式清洗机
KR101699506B1 (ko) 폐로프를 이용한 필라멘트 제조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211439600U (zh) 多功能喷砂机
JP5983638B2 (ja) 鋼板の洗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