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4915B - 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 - Google Patents

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4915B
TWI694915B TW108100705A TW108100705A TWI694915B TW I694915 B TWI694915 B TW I694915B TW 108100705 A TW108100705 A TW 108100705A TW 108100705 A TW108100705 A TW 108100705A TW I694915 B TWI694915 B TW I69491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station
moving part
moving
stay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0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0618A (zh
Inventor
陳法勝
Original Assignee
鉅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鉅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鉅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0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0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4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4915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所提供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其技術手段係利用排列成直線之多數模站位於直線兩側,作為模具移入與移出動作時所需之空間,並沿著該直線的兩側分別設置可直線往復移動之移動部,作為模具的移動載具,從而可將模具自模站中移出至該直線之一側,同時將位於該直線另側之模具移入模站之中,據以達成模站之模具交換,而其中,從模站中移出模具之移出作業以及從外移入模具至模站中之作業,兩作業除可同步進行以增進效率外,亦可異步分別進行之。

Description

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
本發明係與高分子成型加工技術有關,特別是關於一種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
習知直線多模站之高分子成型加工技術,在傳統上係使射出、押出等原料供給單元沿著直線之軌道在多個直線排列之模站間移動,據以將高分子原料供給予位於該些模站中之模具,從而進行高分子之模製成型加工作業者。
而傳統上居於移動地位的原料供給單元,在我國第M542562號新型專利前案中則係被固著於一固定的注料模站位置上,再藉由一搬運單元將位於該注料模站中已接收原料之模具,移動至其他成型模站中進行模製成型之程序,該新型專利前案中所揭之技術固可藉由將原料供給單元固著,改以搬運單元搬運模具,以較小的能源需求移動模具,從而達到節省資源之效果。
惟囿於該新型專利前案所揭技術之不足,致使其在效率及資源利用上均仍非理想,其肇因於該新型專利前案因使其原料供給單元所固著之注料模站位置係位於直線之端點上,加以其搬運單元在一次的搬運行程中僅能進行一次的模具移動,例如其搬運單元在從注料模站中取出一模具進行搬運時,其第一目標的成型模站必需是空置的狀態,始能接收受搬運而來之模具,繼之再從一第二目標的成型模站中將另一模具搬運至該注料模站中進行接收原料,因 此,在該搬運單元進行模具搬運的同時,該注料模站係處於空置之狀態,需等待該搬運單元將另一模具搬回後,始得以再行原料之供給程序,如此一來,該新型專利前案即難以有較高之效率或更佳的資源利用。
因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係在提供一種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其係可在單一移動周期中對單一模站進行更換模具,以克服習知技術在單一移動周期中僅得以對單一模站進行模具的取出或進行模具的置入所衍生之效率不彰與資源利用不佳之缺失。
緣是,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其技術手段係利用排列成直線之多數模站位於直線兩側,作為模具移入與移出動作時所需之空間,並沿著該直線的兩側分別設置可直線往復移動之移動部,作為模具的移動載具,從而可將模具自模站中移出至該直線之一側,同時將位於該直線另側之模具移入模站之中,據以達成模站之模具交換,而其中,從模站中移出模具之移出作業以及從外移入模具至模站中之作業,兩作業除可同步進行以增進效率外,亦可異步分別進行之。
更進一步來說,該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在技術內容上則係包含了有一第一導部與一第二導部,係彼此平行且相隔開來地沿一直線延伸;多數模站,係沿該直線依序排列,並介於該第一導部與該第二導部之間;一第一移動部,滑設於該第一導部上,並可平行於該直線地在該些模站之一側進行往復之位移,且得以該些模站中任一模站作為一停留模站地停滯於該停留模站之一側;一第二移動部,滑設於該第二導部上,並可平行於該直線地在該些模站之另側進行往復之位移,且可停滯於該停留模站之另側;一交 換單元,具有二載部,用以承載模具,而得分別於該第一移動部與該停留模站之間移動,或在該停留模站與該第二移動部之間移動,據以使其分別所承載之模具得以於該第一移動部與該停留模站之間移動,或在該第二移動部與該停留模站之間移動。
其中,在該交換單元中,除可對該些載部分別提供動力使之各自移動外,亦得以連結部連結該些載部之彼此,據此,該交換單元即得以單一之動力源所提供之動力,驅使該些載部之任一進行移動,同時以該連結部使該些載部彼此同步移動。
另外,該第一移動部與該第二移動部係可受不同之動力源所驅動,進而分別於該第一導部或該第二導部上個別移動,而為使該第一移動部與該第二移動部之移行運動得以同步,除可藉由習知之自動控制技術來達成外,更可使該第二移動部得以更包含有一與該第一移動部固接之連接件,用以將該第二移動部與該第一移動部相互連接。
其次,當模具移出作業完成時,緊接實施之開模作業,則可利用習知之模具開合裝置以實施者,而是等模具開合裝置之本身雖非屬本發明改良之標的,但藉由本發明所提供之技術內容,特別是該連接件構件,可以作為模具開合裝置設置之承載元件,如此一來,模具開合裝置即可隨該第二移動部之移動而移動至不同的模站,以提供甫完成移出作業之模具進行開模之作業以及合模之作業。
(10)(10a)(10b)(10c):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
(20):基座
(30)(30b)(30c):模站
(30’)(30c’):停留模站
(30”)(30b”)(30c”):注料模站
(40):第一導部
(41):第一導軌
(50):第二導部
(51):第二導軌
(60)(60c):第一移動部
(61):第一滑塊
(62)(62c):第一移動座
(621c):下層板
(622c):導桿
(623c):頂板
(624c):上層板
(625c):導塊
(626c):承塊
(627c):支桿
(628c):螺桿
(629c):螺套
(63):齒輪
(64):齒條
(70)(70b):第二移動部
(71):第二滑塊
(72):第二移動座
(721c):下層板
(722c):導桿
(723c):頂板
(724c):上層板
(725c):導塊
(726c):承塊
(727c):支桿
(728c):螺桿
(729c):螺套
(73a):連接件
(63):齒輪
(64):齒條
(80)(80c):交換單元
(81):導條
(82)(82c):動力部
(83)(83c):結合座
(831):滑塊
(832):卡柱
(84):載部
(841):卡孔
(85):連結部
(851):卡槽
(852):卡條
(86):滾動元件
(90)(90a)(90b):開模部
(91b):安全圍籬
(x):第一移動方向
(y):第二移動方向
(z):第三移動方向
圖1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第一移動部與第一導部之分解圖。
圖3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第二移動部與第二導部之分解圖。
圖4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交換單元分解圖。
圖5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交換單元立體圖。
圖6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頂視示意圖,係顯示模具自模具移出後沿該直線移動之進行。
圖7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頂視示意圖,係顯示模具在模站中進行交換之動作(一)。
圖8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側視示意圖,係顯示模具在模站中進行交換之動作(一)。
圖9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側視示意圖,係顯示模具在模站中進行交換之動作(二)。
圖10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側視示意圖,係顯示模具在模站中進行交換之動作(三)。
圖11係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12係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部分立體圖。
圖13係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部分分解圖。
圖14係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15係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部分立體圖。
圖16係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設置有安全圍籬之立體圖。
圖17係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18係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中第一移動部之分解圖。
圖19係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中第一移動部俯視方向之立體圖。
圖20係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中第一移動部仰視方向之立體圖。
圖21係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中第二移動部之立體圖。
圖22係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中第二移動部之立體圖。
圖23係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側視圖,顯示該第一移動部與該第二移動部在第三移動方向上位於下降之定位位置上。
圖24係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側視圖,顯示該第一移動部與該第二移動部在第三移動方向上位於上昇之定位位置上。
茲即舉以本發明四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作進一步說明。
首先,請參閱圖1所示,在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所提供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10),其主要乃係包含了有一基座(20)、多數之模站(30)、一第一導部(40)、一第二導部(50)、一第一移動部(60)、一第二移動部(70)以及一交換單元(80)。
該基座(20)係為一概呈矩形之長條狀框座,用以作為該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10)的其他構成之設置基礎。
該些模站(30)係沿該基座(20)呈直線之長軸方向依序地固設於該基座(20)上,並分別由習知用以對模具施以鎖模施力之挾模機構所構成,而可使模具得以在不同模站中分別受到挾模機構之合模鎖定,使模具維持在緊密閉合的合模狀態下,據以進行高分子原料之成型加工作業。
請參閱圖2,該第一導部(40)係固設於該基座(20)上,並沿該基座(20)之長軸方向延伸地位於該些模站(30)之後側,具有二彼此平行且相隔開來之第一導軌(41)。
請參閱圖3,該第二導部(50)係固設於該基座(20)上,並沿該基座(20)之長軸方向延伸地位於該些模站(30)之前側,具有二彼此平行且相隔開來之第二導軌(51)。
併請參閱圖2,該第一移動部(60)係滑設於該第一導部(40)上,具有多數第一滑塊(61)係滑設於該些第一導軌(41)上,一板狀之第一移動座(62)係固設於該些第一滑塊(61)上,從而可使該第一移動座(62)得以受該些第一導軌(41)之導引,而以平行於該基座(20)長軸為一第一移動方向(x)地進行往復之直線位移。
併請參閱圖3,該第二移動部(70)係滑設於該第二導部(50)上,具有多數第二滑塊(71)係滑設於該些第二導軌(51)上,一板狀之第二移動座(72)係固設於該些第二滑塊(71)上,從而可使該第二移動座(72)得以受該些第二導軌(51)之導引,而在該第一移動方向(x)上進行往復之直線位移;其中,該第一移動部(60)與該第二移動部(70)沿該第一移動方向(x)進行移動之動力,係可藉由齒輪(63)(73)與齒條(64)(74)之嚙接,使馬達輸出之旋轉運動帶動該第一移動部(60)與該第二移動部(70)沿該第一移動方向(x)進行直線往復之運動,惟關於該等驅動技術乃屬習知技術所已公開者,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即不對之再為贅述。
併請參閱圖4及圖5,該交換單元(80)具有二長直條狀之導條(81),係彼此平行地分設於該第一移動座(62)上,並使長軸垂直於該第一移動方向(x),一例如流體壓力缸件之動力部(82),係固設於該第一移動座(62)上之後端側上,並使出力軸往前伸置於該第一移動座(62)之上方,一結合座(83)係設於該動力部(82)之出力軸端上,並藉由滑塊(831)滑設於該些導條(81)上,從而可從動於該動力部(82)之出力軸並受該些導條(81)之導引,而沿著一垂直於該基座(20)長軸之第二移動方向(y)進行往復之直線運動,二可活動之板狀載部(84)係分別用以承載 模具,並可分別位於該第一移動座(62)上或位於該第二移動座(72)上,而可隨該第一移動部(60)或該第二移動部(70)於該第一移動方向(x)上進行位移,以及,各該載部(84)亦可經由該結合座(83)而被動地在該第二移動方向(y)上進行移動,從而使各該載部(84)所承載之模具得以在該第一移動方向(x)與該第二移動方向(y)上進行二維方向之運動;其中,為使該動力部(82)可以透過單一動力源,同時驅動各該載部(84)及其上所承載之模具,係可使該交換單元(80)更包含有多數可彼此結合及分離之成對連結部(85),並使該些成對之連結部(85)分設於該些載部(84)之間,具體而言,該些成對之連結部(85)係為彼此形狀互補而可相互嵌卡之卡槽(851)與卡條(852)之構造者;再者,為使該些載部(84)可以順遂地在該第二移動方向(y)上進行移動,係可將如軸承之多數滾動元件(86),設置在該些載部(84)在該第二移動方向(y)上之移動路徑上,包含在該第一移動座(62)、該第二移動座(72)以及各該模站(30)之中(圖上未示),使該些滾動元件(86)得以滾接於該些載部(84)之底側端面上,以使其在沿該第二移動方向(y)上之移動順遂;另外,該結合座(83)與載部(84)間之結合,則係藉由卡柱(832)與載部(84)上之卡孔(841)相互嵌接者。
藉由上述構件,該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10)係可如圖6所示般,透過該第一移動部(60)與該第二移動部(70)沿第一移動方向(x)之直線往復運動,而得以從該些模站(30)中任意選擇其一作為一停留模站(30’),而使該第一移動部(60)與該第二移動部(70)停滯於該停留模站(30’)之前後兩側,繼之,則可如圖7至圖10所般,透過該動力部(82)帶動該些載部(84)沿該第二移動方向(y)進行位移,從而使該些載部(84)得以從原本所在之第一移動部 (60)與該停留模站(30’)上,在該些滾動元件(86)之支持下,同步地往前移動至該停留模站(30’)與該第二移動部(70)上,或者反向為之,詳細來說:
如圖7所示者,當該第一移動部(60)與該第二移動部(70)停滯於該停留模站(30’)之始時,該二載部(84)其中之一係承載模具並位於該第一移動部(60)上,而其另一則係位於該停留模站(30’)中使所承載之模具在該停留模站(30’)中進行預設的加工作業,於圖7中係示意該第一移動部(60)往該停留模站(30’)移動中之狀態,並待其移動至該停留模站(30’)後,再使該停留模站(30’)進行預設之加工作業,而其具體之作業內容係為完成高分子模製加工成型後,由挾模機構釋放對模具原所施加之鎖模力者,並使模具由原位於高處之鎖模位置下降至位於低處之釋放位置上。
併請參閱圖8,該停留模站(30’)完成模製成型加工之預設作業,並由挾模機構使模站中之模具及載部(84)向下移動至該釋放位置後,沿著該第一移動方向(x)移至該停留模站(30’)之該第一移動部(60),即令其所承載之載部(84)與位於該位於該停留模站(30’)中之載部(83)彼此之連結部(85)相互滑接並嵌卡地結合於同一水平面上,而以底側抵靠於對應之滾動元件(86)。
如圖9所示,該動力部(82)所提供之動力,係驅使該些載部(84)往該停留模站(30’)之前側(即圖式之左側方向)移動,據以使已完成模製成型加工作業之模具得以從該停留模站(30’)中往前移動至該第二移動部(70)上,而原本位於該第一移動部(60)上之載部(84)與所承載之模具,則前移至該停留模站(30’)中。
之後,則如圖10所示,該停留模站(30’)中之挾模機構復從開模位置往上朝合模位置移動,以供進行次一循環之模製成型預設加工程序,在此移動過程中,在該停留模站(30’)中上之載部(84)即如圖10所示般地與該結合座(83)及位於該第二移動部(70)上之載部(84)分離。
繼之,即可藉由該第二移動部(70)帶動所承載之載部(84)沿該第一移動方向(x)移動,但在移動之前,已完成模製成型加工之模具則可藉由固設於該停留模站(30’)上之一開模部(90)進行模具之開啟,使操作人員得以將模製成型品自模具中取出,並對模具施以適當之清理,完成以後,即得以該第二移動部(70)將已清空之模具沿該第一移動方向(x)移動後,停滯於一注料模站(30”)之前側,再依循與上述往前推出的相反移動步驟,將位於該第二移動部(70)上之載部及所承載之模具,以該動力部(82)往後拉入該注料模站(30”)中,同時將位於該注料模站(30”)中已完成注料之模具及載部(84),向後拉移至該第一移動部(60)上,然後,再以該第一移動部(60)將已完成注料之模具及載部沿該第一移動方向(x)移送至另一個模站中,如此反覆循環,當可達到較習知技術更為快速及便利之模具交換,而可有效地提高製造之效率。
而在高分子成型加工技術領域中,進行注料或開模之位置是否特定,以及數量之多裹,均可因應實際加工條件之需求而作更動,因此,如前揭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所公開在單一固定位置上進行注料,並可在每一個模站以開模部進行開模者,僅係為本發明可被實施之諸多態樣其中之一而已,並不以之為限,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均得以將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特徵與習知之技術進行組合,例如,就開模操作來說,除可在每一模站上分別設置開模部外,亦可僅設置單一之開模部,並使單一的開模部是可以隨著各該移動部進行移動的,或者是被固定在固定的位置上的,其中,前者即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而後者則為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
續請參閱第圖11所示,在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中所揭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10a),其與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主要技術特徵係為一致,所不同者僅在於本實施例中為使該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10a)之構成得以精簡,係使在第一較佳實施例中在每一模站中均有設置 之開模部,於本實施例中僅為單一之數量,以減少如第一較佳實施設置多數開模部所衍生之成本與維修之負擔。
具體而言,請參閱圖12與圖13所示,為使開模部(90a)之設置數量為單一,係使該開模部(90a)得以隨該第二移動部(70a)沿該第一移動方向(x)進行移動,因此,於本實施例中係使該第二移動部(70a)更包含有一框架狀之連接件(73a),係跨設於該第二移動座(72a)與該第一移動座(62a)之間,用以供該開模部(90a)之設置,同時可使該第一移動座(62a)與該第二移動座(72a)在該第一移動方向(x)上之位移得以同步進行。
再請參閱圖14與圖15所示,在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中所提供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10b),其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在主要技術特徵上亦為相同,所不同者係在本實施例僅具有單一之開模部(90b),並使該單一之開模部(90b)被固設在例如注料模站(30b”)之模站位址上,藉此,在各個模站(30b)上被移出需經開啟之模具,即可藉由該第二移動部(70b)將之移動至該開模部(90b)之所在位置上以進行模具開啟後之取料及清理程序,從而可使工作人員可以在定點位置上進行之,而無需如同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揭般地在各個不同模站間奔走,以降低工作人員之體力負擔並減少工安之危險。
同時,藉由該第三較佳實施例得以令工作人員在定點位置上進行工作之功效,即可如圖16所示般地,在機械整體之周側設置安全圍籬(91b),以提供更佳的安全防護功效。
惟關於各實施例中所述開模部(90)(90a)(90b)之具體技術內容而言,由於係屬已經公開的模具開合技術內容,且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均已知悉之技術,加以是等開模技術之本身並非本發明之技術特徵所在,是以在本說明書中並無詳敘之必要。
另外,為了有效地利用廠房之空間,使單一模站中所得設置的模具數量為多數的技術,例如在單一模站分為兩層,並在各層空間中分別容納模具,係已屬於習知技術所公開的技術內容,因此,在本發明的第四較佳實施例中,即揭露使各模站為具備上下兩層空間以分別容納不同模具者,為此,請再參閱圖17所示,於本實例中所提供的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10c),其在構成上係與第三較佳實施例中所揭者相仿,所不同者係在本實施例中,除了注料模站(30c”)仍維持單層外,其他用以進行模製成型加工之各個模站(30c)則具有雙層空間來同時容納兩個模具,以及使第一移動部(60c)與第二移動部(70c)除可分別沿第一移動方向(x)之運動外,更可進一步地沿一第三移動方向(z)進行移動,而該第三移動方向係垂直於該第一移動方向(x),同時也垂直於該第二移動方向(y)。
而為使該第一移動部(60c)與第二移動部(70c)得以沿該第三移動方向進行移動,係分別如圖18至圖20、圖21與圖22所示,該第一移動部(60c)與該第二移動部(70c)兩者係具有相同之構造,而使其分別所具有之該第一座部(62c)及該第二座部(72c),係分別地更包含了有一下層板(621c)(721c),二對導桿(622c)(722c)彼此平行地分別立設於該下層板(621c)(721c)之兩側上,一頂板(623c)(723c)固設在各該導桿(622c)(722c)的頂端以穩固各該導桿(622c)(722c),一疊接於該下層板(621c)(721c)上方之上層板(624c)(724c)係滑設於各該導桿(622c)(722c)上,並可沿各該導桿(622c)(722c)之桿軸於該第三移動方向(z)上進行昇降移動,二呈矩條狀之導塊(625c)(725c)係分別滑設於各該對導桿(622c)(722c)上,二呈矩條狀之承塊(626c)(726c)係分別固設於各該對導桿(622c)(722c)之中段部位上,並介於該上層板(624c)(724c)與該些導塊(625c)(725c)之間,二對支桿(627c)(727c)係分別橋接於該上層板(624c)(724c)與各該導塊(625c)(725c)上,並與各該承塊(626c)(726c)滑接,二可被驅轉之螺桿(628c)(728c)係分別以兩端與該承 塊(626c)(726c)及該下層板(621c)(721c)樞接,二螺套(629c)(729c)則分別穿套螺接於各該螺桿(628c)(728c)上,並固接於該上層板(624c)(724c)上。藉由上述本實施例所提供之構造,該第一移動部(62c)與該第二移動部(72c)乃可如圖23與圖24所示般,進一步地分別使各上層板(624c)(724c)得以沿著該第三移動方向(z)進行昇降動作之上下位移,當其上昇至定位時,係可使該上層板(625c)(725c)對應於停留模站(30’)中位於上層之空間,而可將模具推入停留模站(30’)之上層空間中或將模具從停留模站(30’)之上層空間中拉出,相對的,當其下降至定位時,則可使模具進入或退出停留模站(30’)之下層空間。
其中,各該上層板(624c)(724c)之昇降位移乃係透過各該螺桿(628c)(728c)受到外力而自轉下,令與之螺接之各該螺套(629c)(729c)得以沿著該第三移動方向(z)進行移動,同時帶動與各該螺套(629c)(729c)為固接之各該上層板(624c)(724c)隨之進行昇降位移,而用以驅使各該螺桿(628c)(728c)進行轉動之動力,於圖式中雖未揭示,但驅使元件進行轉動之驅動技術乃屬習知之技術內容,例如以馬達直接驅動、或經由減速機構、或經由皮帶等傳動技術進行者,均為習知之通常技術,縱本實施例未於圖式中明確揭示,亦無礙於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通常知識者之實施。
另外,需特別加以說明者係,在前述第一至第三實施例中均揭露使交換單元在單一動力部之構造下,配合連結部之技術,使單一動力部得以同時驅使兩個載部進行移動,但於本實施例中,則係使交換單元(80c)不具有連結部之構造,而進一步地使所具有之動力部(82c)與結合座(83c)之數量分別增加為二,並使各該動力部(82c)及其所驅動之結合座(83c),分設於該第一移動座之上層板(624c)與該第二移動座之上層板(724c)上,從而使該交換單元(80c)得以在該第一移動部(60c)與該第二移動部(70c)上分別進行模具在模站內外間之移動,而非如同前述其他實施例般需藉由連結部進行連結形成連動。
而關於該些動力部(82c)之構成,於本實施例中亦以將旋轉運動改變為直線運動之習知技術,透過螺桿與螺套間來達到使該些結合座(83c)進行直線往復移動之效果,其具體之技術內容則與前述螺桿(628c)(728c)與螺套(629c)(729c)相同,雖於圖式中未完整揭示驅使螺桿轉動之傳動構造,惟並不造成本發明所屬技術之通常知識者有不能實施之情事存在。
(20)基座 (41)第一導軌 (51)第二導軌
(62)第一移動座 (64)齒條 (72)第二移動座
(82)動力部 (83)結合座 (832)卡柱
(84)載部 (841)卡孔 (851)卡槽
(852)卡條 (86)滾動元件 (x)第一移動方向
(y)第二移動方向    

Claims (8)

  1. 一種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包含有:一第一導部與一第二導部,係彼此平行且相隔開來地沿一直線延伸;多數模站,係沿該直線依序排列,並介於該第一導部與該第二導部之間;一第一移動部,具有一板狀之第一移動座,係滑設於該第一導部上,並可平行於該直線地在該些模站之一側進行往復之位移,且得以該些模站中任一模站作為一停留模站地停滯於該停留模站之一側;一第二移動部,具有一板狀之第二移動座,係滑設於該第二導部上,並可平行於該直線地在該些模站之另側進行往復之位移,且可停滯於該停留模站之另側,以及一連接件,係與該第一移動部固接;一交換單元,具有二載部,用以承載模具,而得分別於該第一移動部與該停留模站之間移動,或在該停留模站與該第二移動部之間移動,據以使其分別所承載之模具得以於該第一移動部與該停留模站之間移動,或在該第二移動部與該停留模站之間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其中,該交換單元係具有一動力部,係提供動力驅使該些載部移動。
  3. 如請求項2所述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其中,該些載部係之移動係由該動力部以單一之一動力源所提供者。
  4. 如請求項3所述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其中,該交換單元具有可彼此分離或結合之成對連結部,分設於該些載部上,用以使該些載部彼此分離或結合,當該成對之連結部使該些載部彼此結合時,該些載部即可彼此連動地同步於該停留模站與該第一移動部間或與該第二移動部間移動。
  5. 如請求項4所述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其中,該動力源係使力作用於該些載部之任一上。
  6. 如請求項5所述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其中,該動力源係固設於該第一移動部上。
  7. 如請求項1所述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其係更包含有一開模部,係設於該第二移動部上。
  8. 如請求項1所述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其中,該些載部於該停留模站與該第一移動部間之移動,或於該停留模站與該第二移動部間之移動,係於同一水平面上所為之者。
TW108100705A 2018-08-31 2019-01-08 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 TWI6949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0614 2018-08-31
TW107130614 2018-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0618A TW202010618A (zh) 2020-03-16
TWI694915B true TWI694915B (zh) 2020-06-01

Family

ID=70766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0705A TWI694915B (zh) 2018-08-31 2019-01-08 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491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46604Y (zh) * 2008-12-22 2009-11-18 上海通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单台多工位移送机械手
US20100102482A1 (en) * 2008-10-25 2010-04-29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Highly Contoured Composite Parts
TW201221344A (en) * 2010-11-30 2012-06-01 Kojima Press Kogyo Kk Die replacement device for machine press
TW201822984A (zh) * 2016-12-30 2018-07-01 中天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直線循環式橡膠射出製程
TWM578234U (zh) * 2018-08-31 2019-05-21 鉅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Mold exchange mechanism for linear multi-station molding processing machiner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02482A1 (en) * 2008-10-25 2010-04-29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Highly Contoured Composite Parts
CN201346604Y (zh) * 2008-12-22 2009-11-18 上海通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单台多工位移送机械手
TW201221344A (en) * 2010-11-30 2012-06-01 Kojima Press Kogyo Kk Die replacement device for machine press
TW201822984A (zh) * 2016-12-30 2018-07-01 中天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直線循環式橡膠射出製程
TWM578234U (zh) * 2018-08-31 2019-05-21 鉅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Mold exchange mechanism for linear multi-station molding processing machiner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0618A (zh) 2020-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7239B (zh) 全自动二极管梳条机
JP2009214438A (ja) 射出成形装置及び射出成形品の成形方法
CN101987491A (zh) 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循环二次硫化装置
CN102806628A (zh) 双模同步注射成型机
CN102001151B (zh) 一种多工位注塑成型产品生产方法及其注塑模具
TWI694915B (zh) 直線多站式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
CN102950696A (zh) 一种模内多工位注塑成型机
TWM578234U (zh) Mold exchange mechanism for linear multi-station molding processing machinery
CN110871536B (zh) 直线多站式成型加工机械的模具交换机构
CN211492524U (zh) 一种多工位多层模具的模压机
TWM579095U (zh) Mold exchange mechanism for linear multi-mode station forming and processing machinery
CN209888023U (zh) 一种往复运动组合模具式注塑压合机
CN103568203A (zh) 一种多色注塑机
TWI676545B (zh) 直線多模站成型加工機械之模具交換機構
CN206085544U (zh) 一种角式注塑模具
CN106142463B (zh) 型芯可移动式注塑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CN100393495C (zh) 压制品半模脱模与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8896471U (zh) 注拉吹中空成型装置
CN203592623U (zh) 一种多色注塑机
CN205915593U (zh) 一种鞋底材料快速成型机的模具传送机构
CN210759037U (zh) 一种注塑设备间物料连续转运的机械手装置
TWI595995B (zh) Elastomer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its elastic processing system
KR101254010B1 (ko) 이중사출성형 방법 및 장치
CN210026038U (zh) 一种多工位橡胶成型机
CN202862497U (zh) 一种imd片材的自动化装模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