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7718B - 顯微分光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微分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7718B
TWI687718B TW105124825A TW105124825A TWI687718B TW I687718 B TWI687718 B TW I687718B TW 105124825 A TW105124825 A TW 105124825A TW 105124825 A TW105124825 A TW 105124825A TW I687718 B TWI687718 B TW I6877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ceiving
fibers
fiber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4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0623A (zh
Inventor
白岩久志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0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0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7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771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28Investigating the spectru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0004Microscop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2B21/002Scanning microscopes
    • G02B21/0024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es (CSOMs) or confocal "macroscopes"; Accessori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to use with CSOMs, e.g. sample hold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47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by visual observ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02Details
    • G01J3/0205Optical elements not provided otherwise, e.g. optical manifolds, diffusers, windows
    • G01J3/0208Optical elements not provided otherwise, e.g. optical manifolds, diffusers, windows using focussing or collimating elements, e.g. lenses or mirrors; performing aberration corr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02Details
    • G01J3/0205Optical elements not provided otherwise, e.g. optical manifolds, diffusers, windows
    • G01J3/0218Optical elements not provided otherwise, e.g. optical manifolds, diffusers, windows using optical fib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12Generating the spectrum; Monochromators
    • G01J3/18Generating the spectrum; Monochromators using diffraction elements, e.g. gra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28Investigating the spectrum
    • G01J3/2803Investigating the spectrum using photoelectric array detec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28Investigating the spectrum
    • G01J3/44Raman spectrometry; Scattering spectrometry ;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28Investigating the spectrum
    • G01J3/44Raman spectrometry; Scattering spectrometry ;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 G01J3/4406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5Specially adapted constructive features of fluorimeters
    • G01N21/6452Individual samples arranged in a regular 2D-array, e.g. multiwell pl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5Specially adapted constructive features of fluorimeters
    • G01N21/6456Spatial resolved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s; Imaging
    • G01N21/6458Fluorescence microscop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5Raman scatter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2Foo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0004Microscop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2B21/002Scanning microscopes
    • G02B21/0024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es (CSOMs) or confocal "macroscopes"; Accessori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to use with CSOMs, e.g. sample holders
    • G02B21/0032Optical details of illumination, e.g. light-sources, pinholes, beam splitters, slits, fi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0004Microscop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2B21/002Scanning microscopes
    • G02B21/0024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es (CSOMs) or confocal "macroscopes"; Accessori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to use with CSOMs, e.g. sample holders
    • G02B21/0036Scanning details, e.g. scanning stages
    • G02B21/004Scanning details, e.g. scanning stages fixed arrays, e.g. switchable aperture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0004Microscop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2B21/002Scanning microscopes
    • G02B21/0024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es (CSOMs) or confocal "macroscopes"; Accessori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to use with CSOMs, e.g. sample holders
    • G02B21/0052Optical details of the image generation
    • G02B21/0064Optical details of the image generation multi-spectral or wavelength-selective arrangements, e.g. wavelength fan-out, chromatic profil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5Specially adapted constructive features of fluorimeters
    • G01N2021/6484Optical fib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1/00Features of devices classified in G01N21/00
    • G01N2201/08Optical fibres; light guides
    • G01N2201/0833Fibre array at detector, resolv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1/00Features of devices classified in G01N21/00
    • G01N2201/08Optical fibres; light guides
    • G01N2201/0846Fibre interface with sample, e.g. for spatial resolu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係提供一種更優異之顯微分光裝置。
本發明之顯微分光裝置包含:光源;複數條投光纖維,其等接收來自上述光源之光;分光器;複數條受光纖維,其等用於將接收到之光導向上述分光器;及共焦光學系統,其係用於將來自上述複數條投光纖維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使來自上述試樣之複數個聚光點之複數束光束分別於上述複數條受光纖維成像。

Description

顯微分光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微分光裝置,尤其是關於一種對來自試樣之複數個位置之光進行分光的顯微分光裝置。
近年,開發有可無需光學系統之掃描或減少光學系統之掃描的多焦點之顯微鏡。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2014-10216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如以下般之構成。即,多焦點共焦顯微鏡包含二維排列之光點陣列狀光源,且具備:照明光學系統,其將來自上述光源之光照射於試樣上之與上述光源大致共軛之位置;成像光學系統,其將來自上述試樣之觀察光於上述試樣上之聚光位置及與上述光點陣列狀光源大致共軛之位置成像為二維排列之針孔陣列;及檢測機構,其檢測上述成像之光。
又,於日本專利特開2012-237647號公報(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如以下般之構成。即,多焦點共焦拉曼分光顯微鏡包含:雷射光源,其發出激發光;微透鏡陣列,其將來自上述雷射光源之激發光矩陣狀地分割為複數束較細之光束並使其等分別聚光;邊緣濾光片,其將經由上述微透鏡陣列、且經過中繼透鏡之複數束光束反射;針孔陣列,其具有使經過上述邊緣濾光片之複數束光束之各者於聚光點通過之複數個針孔;物鏡,其供經過上述針孔陣列之複數束光束經由中繼透鏡入射,並使該等複數束光束之各者聚光至試樣;共焦光學系統,其使來自上述試樣之激發光之反射光及拉曼散射光經由上述物鏡、上述中 繼透鏡及上述針孔陣列返回至上述邊緣濾光片,並使透過該邊緣濾光片之拉曼散射光之各者聚光;纖維束,其包含供藉由上述共焦光學系統聚光之複數束拉曼散射光之光束之各者自入射端入射,且出射端排列為一排之複數條光纖維;分光機構,其供來自構成上述纖維束之複數條光纖維之出射端之光束入射;及受光機構,其接收經過上述分光機構之光束。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4-1021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2-237647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6-258990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14-16531號公報
要求超越於此般之各專利文獻記載之技術,且提供一種用於進行分光之更優異之裝置的技術。
該發明係為解決上述之課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更優異之顯微分光裝置。
(1)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一態樣之顯微分光裝置包含:光源;複數條投光纖維,其等接收來自上述光源之光;分光器;複數條受光纖維,其等用於將接收到之光導向上述分光器;及共焦光學系統,其係用於將來自上述複數條投光纖維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並使來自上述試樣之複數個聚光點之複數束光束分別於上述複數條受光纖維成像。
如此,著眼於使用複數條投光纖維及複數條受光纖維而實現多 焦點且共焦,從而能以於光學系統中例如未設置針孔陣列之簡易且容易調整之構成,進行來自試樣之複數個位置之光之分光。因此,可提供一種更優異之顯微分光裝置。
(2)較佳為,上述複數條投光纖維及上述複數條受光纖維係各自二維排列;且上述複數條投光纖維及上述複數條受光纖維之至少任一者係於沿與各光纖維之延伸方向正交之平面被切斷之剖面中,與將上述各光纖維呈正方格子狀地相互相接排列之狀態相比排列得更密。
藉由此種構成,因可使上述剖面之平均單位面積之光纖維之條數增加,故可進一步縮小光源對各投光纖維之光之照射面積。藉此,因可使1條投光纖維自光源接收之光量增加,故可使光之利用效率提高。又,可縮小各光纖維所占之裝置之佔用率。
(3)較佳為,上述顯微分光裝置進而包含:投光標記用光纖維,其以沿著上述複數條投光纖維之方式固定,且於上述投光纖維之輸入端側接收來自光源之光;及受光標記用光纖維,其以沿著上述複數條受光纖維之方式固定,且於上述受光纖維之輸出端側接收來自光源之光;且上述共焦光學系統係將來自上述投光標記用光纖維之標記光束及來自上述受光標記用光纖維之標記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
藉由此種構成,可基於來自投光標記用光纖維之標記光束之聚光位置與來自受光標記用光纖維之標記光束之聚光位置之關係,辨識來自試樣之各聚光點之光束之聚光位置與各受光纖維之位置之關係,而容易地判斷光學系統之狀態之良否。藉此,例如於光學系統之狀態較差之情形時,因可進行光學系統中之各光學元件之配置之修正,故可將光學系統維持於良好之狀態。
(4)更佳為,上述顯微分光裝置進而包含:投光標記光源;及受光標記光源;且上述投光標記用光纖維係於上述投光纖維之輸入端側接收來自上述投光標記光源之光;上述受光標記用光纖維係於上述受 光纖維之輸出端側接收來自上述受光標記光源之光;上述投光標記光源及上述受光標記光源輸出具有相互不同顏色之光。
藉由此種構成,因可將來自投光標記用光纖維及受光標記用光纖維之不同顏色之標記光束照射於試樣,故可更容易地判斷光學系統之狀態之良否。
(5)較佳為,上述顯微分光裝置包含複數個上述光源;且上述複數條投光纖維接收來自上述複數個光源之光;上述光源係對上述複數條投光纖維中之一部分即對應之1或複數條上述投光纖維照射光;來自上述光源之光之光路被限制為上述投光纖維所接收之光成為來自對應之1個上述光源之光。
藉由此種構成,因可減少設為1個光源之照射對象之投光纖維之條數,故可進一步增大投光纖維自光源接收之光之強度。藉此,可更良好地進行來自試樣之各聚光點之光之分光。又,因可防止1條投光纖維接收來自複數個光源之光,故可對試樣之每一聚光點照射來自單一光源之光。藉此,可防止於來自試樣之各聚光點之光之分光結果中,反映光源所照射之光之分光特性於每一光源中之偏差。
(6)較佳為,上述受光纖維之纖芯之外徑大於上述投光纖維之纖芯之外徑。
藉由此種構成,可更確實地確保相對於來自試樣之各聚光點之光束之聚光位置與各受光纖維之纖芯之中心位置之偏移的裕度。
(7)為解決上述課題,該發明之另一態樣之顯微分光裝置係一種顯微分光裝置,其包含:1或複數個光源;分光器;複數條受光纖維,其等係二維排列,且用於將接收到之光導向上述分光器;及共焦光學系統,其係用於將由來自上述光源之光形成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並使來自上述試樣之複數個聚光點之複數束光束分別於上述複數條受光纖維成像;且上述複數條受光纖維係二維排列, 且於沿與各光纖維之延伸方向正交之平面被切斷之剖面中,與將上述各光纖維呈正方格子狀地相互相接排列之狀態相比排列得更密;上述顯微分光裝置進而包含:複數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其等以沿著上述複數條受光纖維之方式固定,且於上述受光纖維之輸出端側接收來自上述光源之光;且上述共焦光學系統係將來自上述複數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之複數束標記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
藉由此種構成,例如可基於來自光源之光形成之複數束標記光束之聚光位置與來自複數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之標記光束之聚光位置之關係,以簡易且容易調整之構成,辨識來自試樣之各聚光點之光束之聚光位置與各受光纖維之位置之關係,而容易地判斷光學系統之狀態之良否。藉此,例如於光學系統之狀態較差之情形時,因可進行光學系統中之各光學元件之配置之修正,故可將光學系統維持於良好之狀態。又,可縮小各受光纖維所占之裝置之佔用率。因此,可提供一種更優異之顯微分光裝置。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更優異之顯微分光裝置。
1‧‧‧分光器
1a‧‧‧狹縫
1b‧‧‧繞射光柵
2‧‧‧2維檢測器
4‧‧‧觀察光學系統
5‧‧‧共焦光學系統
6‧‧‧投光部
6A~6C‧‧‧投光部
7‧‧‧受光部
8‧‧‧共焦光學系統
9‧‧‧投光部
10‧‧‧共焦光學系統
11‧‧‧測定光源
12‧‧‧投光纖維
12a‧‧‧纖芯
12b‧‧‧纖衣
13‧‧‧投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
14‧‧‧投光標記光源
15‧‧‧投光標記用光纖維
15a‧‧‧纖芯
15b‧‧‧纖衣
16‧‧‧虛設纖維
17‧‧‧測定光源
17A~17I‧‧‧測定光源
21‧‧‧受光側1維陣列固定部
22‧‧‧受光纖維
22a‧‧‧纖芯
22b‧‧‧纖衣
23‧‧‧受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
24‧‧‧受光標記光源
25‧‧‧受光標記用光纖維
25a‧‧‧纖芯
25b‧‧‧纖衣
26‧‧‧虛設纖維
31‧‧‧聚光透鏡
32‧‧‧帶阻濾光片
33‧‧‧分色鏡
34‧‧‧掃描鏡
35‧‧‧可動半反射鏡
36‧‧‧物鏡
37‧‧‧準直透鏡
38‧‧‧帶通濾光片
39‧‧‧第1透鏡
40‧‧‧針孔板
40hb‧‧‧投光光生成孔
40hm‧‧‧標記光生成孔
41‧‧‧第2透鏡
51‧‧‧觀察相機
52‧‧‧成像透鏡
53‧‧‧反射照明
54‧‧‧準直透鏡
55‧‧‧半反射鏡
61‧‧‧試樣
62‧‧‧XYZ載台
63‧‧‧透過照明
71‧‧‧投光部
72‧‧‧透鏡
81‧‧‧透鏡陣列
82‧‧‧隔板
83‧‧‧針孔板
83hb‧‧‧投光光生成孔
83hm‧‧‧標記光生成孔
101~104‧‧‧顯微分光裝置
120‧‧‧測定光源
121‧‧‧準直透鏡
122‧‧‧聚光透鏡
123‧‧‧準直透鏡群
124‧‧‧準直透鏡
125‧‧‧半反射鏡
126‧‧‧物鏡
127‧‧‧半反射鏡
128‧‧‧成像透鏡
129‧‧‧聚光透鏡群
130‧‧‧觀察光學系統
912‧‧‧光纖維
Ep‧‧‧投光端面
Epb‧‧‧端面
Epd‧‧‧端面
Epm‧‧‧端面
Er‧‧‧受光端面
Erb‧‧‧端面
Erd‧‧‧端面
Eref‧‧‧端面
Erm‧‧‧端面
Lp1‧‧‧直線
Lp2‧‧‧直線
Lp3‧‧‧直線
Lr1‧‧‧直線
Lr2‧‧‧直線
Lr3‧‧‧直線
Lref1‧‧‧直線
Lref2‧‧‧直線
RIp‧‧‧實像
RIph‧‧‧實像
RIpm‧‧‧實像
RIpmh‧‧‧實像
RIpmt‧‧‧實像
RIpt‧‧‧實像
RIrm‧‧‧實像
RIrmh‧‧‧實像
RIrmt‧‧‧實像
Rod‧‧‧外徑
Rp‧‧‧外徑
Rr‧‧‧外徑
Sp‧‧‧剖面
Sr‧‧‧剖面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之構成之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之投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之各纖維之端面之一例之圖。
圖3係表示比較例之各纖維之端面之一例之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中之於試樣成像之實像之一例之圖。
圖5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之受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之各纖維之端面之一例之圖。
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中之投光部之 變化例之構成之圖。
圖7係規定使用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之測定方法之順序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8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之構成之圖。
圖9係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中之針孔板之主表面之俯視圖。
圖10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中之於試樣成像之實像之一例之圖。
圖11係表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之構成之圖。
圖12係表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中之投光部之構成之圖。
圖13係圖12所示之針孔板之主表面之俯視圖。
圖14係表示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之構成之圖。
以下,使用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另,對圖中相同或相當部份標註相同符號,且不重複其說明。又,亦可將以下記載之實施形態之至少一部分任意組合。
<第1實施形態>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之構成之圖。
參照圖1,顯微分光裝置101具備觀察光學系統4、共焦光學系統5、投光部6、受光部7、觀察相機51、反射照明53、準直透鏡54、XYZ載台62、及透過照明63。
觀察光學系統4包含可動半反射鏡35、物鏡36、成像透鏡52、及半反射鏡55。
投光部6包含測定光源11、複數條投光纖維12、投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13、投光標記光源14、及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
受光部7包含分光器1、2維檢測器2、受光側1維陣列固定部21、複數條受光纖維22、受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23、受光標記光源24、及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
於該例中,投光部6例如包含36條投光纖維12、與4條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受光部7例如包含36條受光纖維22、與4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
共焦光學系統5包含聚光透鏡31、帶阻濾光片32、分色鏡33、掃描鏡34、物鏡36、準直透鏡37、及帶通濾光片38。
投光纖維12具有與測定光源11對向之輸入端、及與準直透鏡37對向之輸出端。受光纖維22具有與聚光透鏡31對向之輸入端、及與分光器1對向之輸出端。
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具有與投光標記光源14對向之輸入端、及與準直透鏡37對向之輸出端。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具有與受光標記光源24對向之輸入端、及與聚光透鏡31對向之輸出端。
測定光源11例如係自身發光之光源,具體而言係輸出單色光之雷射。另,測定光源11亦可為輸出帶寬較廣之光之LED(Light-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或白熾燈等。
投光纖維12於本身之輸入端側接收來自測定光源11之光,並傳輸所接收之光而將其照射於準直透鏡37。
投光標記光源14例如為LED或白熾燈等。另,投光標記光源14亦可為雷射。
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係以沿著各投光纖維12之方式固定,且於投光纖維12之輸入端側接收來自投光標記光源14之光,並傳輸所接收之光而將其照射於準直透鏡37。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之投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之各纖維之端面之一例之圖。
於圖2中,描繪有於觀看36條投光纖維12之輸出端之端面Epb之方向進行俯視時的各端面Epb、4條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之輸出端之各端面Epm及40條虛設纖維16之各端面Epd。
此處,為容易判別,將投光纖維12之端面Epb及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之端面Epm分別以實線及虛線描繪,又,於虛設纖維16之端面Epd施加有陰影線。
投光部6之各纖維係以例如各端面Epb沿著包含該等各端面Epb之平面、且為與各投光纖維12之延伸方向正交之平面(以下,亦稱為投光端面Ep。)之方式聚齊,又,以各端面Epm及Epd沿著投光端面Ep之方式聚齊。
又,投光纖維12、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及虛設纖維16之剖面之形狀例如為圓形。另,該等纖維之剖面之形狀並不限於圓形,亦可為多邊形。
參照圖2,投光纖維12包含纖芯12a、與纖衣12b。投光纖維12之外徑Rod例如為250μm。纖芯12a之外徑Rp例如為150μm。
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包含纖芯15a、與纖衣15b。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之外徑例如與投光纖維12之外徑同樣為Rod即250μm。纖芯15a之外徑例如與投光纖維12之纖芯12a之外徑同樣為Rp即150μm。
虛設纖維16之外徑例如與投光纖維12之外徑同樣為Rod即250μm。
各投光纖維12、各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及各虛設纖維16係例如各自二維排列。
各投光纖維12例如於沿與該等各投光纖維12之延伸方向正交之平面被切斷之剖面Sp中,與將該等各投光纖維12呈正方格子狀地相互相接排列之狀態相比排列得更密。此處,各投光纖維12係以例如沿著相同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
換言之,即,各投光纖維12例如於觀看該等各投光纖維12之端面Epb之方向進行俯視時,與將該等各投光纖維12呈正方格子狀地相互相接排列之狀態相比排列得更密。
此處,例如於如圖1所示般剖面Sp位於投光端面Ep之附近之情形時,剖面Sp成為與圖2所示之投光端面Ep相同。
圖3係表示比較例之各纖維之端面之一例之圖。於圖3中,描繪有於觀看36條光纖維912之端面Eref之方向進行俯視時之該端面Eref。
各光纖維912係呈正方格子狀地相互相接排列。此處,如圖3所示,所謂「正方格子狀之排列」,係例如某一光纖維912、沿著通過該光纖維912之中心之直線Lref1之鄰近之另一光纖維912、及沿著於該中心與直線Lref1正交之直線Lref2之鄰近之另一光纖維912分別相互相接般之排列。
再度參照圖2,具體而言,各投光纖維12例如於觀看剖面Sp或端面Epb之方向進行俯視時,正三角格子狀地相互相接排列、即最密地排列。換言之,即,各投光纖維12例如於觀看剖面Sp或端面Epb之方向進行俯視時,以與投光纖維12等6條其他纖維相互相接之方式排列。
此處,如圖2所示,所謂「正三角格子狀之排列」係例如某一投光纖維12、沿著通過該投光纖維12之中心之直線Lp1之鄰近之另一投光纖維12、沿著於該中心與直線Lp1以60度交叉之直線Lp2之鄰近之另一投光纖維12、及沿著於該中心與直線Lp1、Lp2以60度交叉之直線Lp3之鄰近之另一投光纖維12分別相互相接般之排列。
於圖3所示之配置中,例如當將光纖維912之外徑與投光纖維12之外徑同樣設為Rod時,平均單位面積之光纖維912之條數為1/(Rod×Rod)。
另一方面,於圖2所示之配置中,平均單位面積之投光纖維12之 條數為(2/√3)×(Rod×Rod)=1.15/(Rod×Rod)。
因此,於圖2所示之投光端面Ep或剖面Sp中,各投光纖維12與如圖3所示般呈正方格子狀地相互相接排列之狀態相比更密約15%地排列。
另,於圖2中,各投光纖維12雖於剖面Sp中以正三角格子狀地相互相接之方式排列,但只要如上述般,於剖面Sp中,將該等各投光纖維12與以呈正方格子狀地相互相接之方式排列之狀態相比排列得更密即可。具體而言,例如、只要為將某一投光纖維12、沿著通過該投光纖維12之中心之直線之鄰近之另一投光纖維12、及沿著於該中心與該直線以小於90°且大於60°之角度交叉之直線之鄰近之另一投光纖維12分別相互相接排列之狀態即可。
參照圖2,投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13例如將36條投光纖維12、4條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及40條虛設纖維16捆束固定。
更詳細而言,將36條投光纖維12以積層6段包含6條投光纖維12之層之方式捆束。又,將各投光纖維12於輸出端例如以成為2次對稱之方式二維排列。
4條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係例如以維持上述2次對稱之方式分別設置於被捆束之36條投光纖維12之大致四角。
40條虛設纖維16係例如設置於各投光纖維12或各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與投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13之間。
如此,利用將投光纖維12、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或虛設纖維16以與其他6條纖維相互相接之方式排列之構成,可將各纖維之中心穩定地固定於正三角形之頂點之位置,故可抑制各纖維之中心位置之自設計值之偏移。
另,虛設纖維16之條數並不限於40,其數量只要為可於各投光纖維12或各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與投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13之間設 置至少1層虛設纖維16之層即可。
又,雖投光纖維12、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及虛設纖維16之剖面之形狀設為圓形,但即使該等纖維之剖面之形狀為例如六邊形,於剖面Sp中,該等纖維與呈正方格子狀地相互相接排列之狀態相比亦可排列得更密。
再度參照圖1,共焦光學系統5具有將來自複數條投光纖維12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61,且使來自試樣61之該等複數束光束之聚光點之複數束光束分別於複數條受光纖維22成像之功能。
更詳細而言,準直透鏡37例如將自各投光纖維12之輸出端擴散之光轉換為大致平行之光束即投光光束群。
帶通濾光片38例如使來自準直透鏡37之投光光束群中所包含之雷射光之波長成分之中、該雷射光之光譜之峰值以外之波長成分衰減。
透過帶通濾光片38之投光光束群例如由分色鏡33及掃描鏡34分別反射而入射至物鏡36。
物鏡36例如將由掃描鏡34反射後之投光光束群中所包含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至試樣61。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中之於試樣成像之實像之一例之圖。
於圖4中,將實像RIp、實像RIpm及實像RIrm分別以實線、虛線、及一點鏈線描繪。
參照圖4,實像RIp係例如藉由將來自36條投光纖維12之纖芯12a之輸出端之光利用共焦光學系統5分別聚光至試樣61而產生的、各纖芯12a之輸出端之實像。
再度參照圖1,物鏡36例如將自各實像RIp擴散之光轉換為大致平行之光束即受光光束群。
掃描鏡34例如反射由物鏡36轉換後之受光光束群。
帶阻濾光片32例如使由掃描鏡34反射後之受光光束群中所包含之光之波長成分之中、測定光源11之雷射光之光譜之峰值之波長成分衰減。
聚光透鏡31例如將透過帶阻濾光片32後之受光光束群中所包含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
圖5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之受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之各纖維之端面之一例之圖。
於圖5中,描繪有於觀看36條受光纖維22之輸入端之端面Erb之方向進行俯視時之各端面Erb、4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輸出端之各端面Erm及40條虛設纖維26之各端面Erd。
此處,為容易判別,將受光纖維22之端面Erb及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端面Erm分別以實線及虛線描繪,又,於虛設纖維26之端面Erd施加有陰影線。
受光部7之各纖維係以例如各端面Erb沿著包含該等各端面Erb之平面、且為與各受光纖維22之延伸方向正交之平面(以下,亦稱為受光端面Er。)之方式聚齊,又,以各端面Erm及Erd沿著受光端面Er之方式聚齊。
又,受光纖維22、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及虛設纖維26之剖面之形狀例如為圓形。另,該等纖維之剖面之形狀並不限於圓形,亦可為多邊形。
參照圖5,受光纖維22包含纖芯22a、與纖衣22b。受光纖維22之外徑例如與投光纖維12之外徑同樣為Rod即250μm。
受光纖維22之纖芯22a之外徑Rr例如大於投光纖維12之纖芯12a之外徑Rp。具體而言,外徑Rr例如為200μm。
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包含纖芯25a、與纖衣25b。受光標記用光纖 維25之外徑例如與受光纖維22之外徑同樣為Rod即250μm。纖芯25a之外徑例如與受光纖維22之纖芯22a之外徑同樣為Rr即200μm。
虛設纖維26之外徑例如與受光纖維22之外徑同樣為Rod即250μm。
各受光纖維22、各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及各虛設纖維26係例如二維排列。
各受光纖維22例如於沿與該等各受光纖維22之延伸方向正交之平面被切斷之剖面Sr中,與將該等各受光纖維22呈正方格子狀地相互相接排列之狀態相比排列得更密。此處,各受光纖維22係以例如沿著相同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
換言之,即,各受光纖維22例如於觀看該等各受光纖維22之端面Erb之方向之俯視下,與將該等各受光纖維22呈正方格子狀地相互相接排列之狀態相比排列得更密。
此處,例如於如圖1所示般剖面Sr位於受光端面Er之附近之情形時,剖面Sr成為與圖5所示之受光端面Er相同。
具體而言,各受光纖維22例如於觀看剖面Sr或端面Erb之方向之俯視下,正三角格子狀地相互相接排列、即最密地排列。換言之,即,各受光纖維22例如於觀看剖面Sr或端面Erb之方向之俯視下,以與受光纖維22等6條其他纖維相互相接之方式排列。
此處,所謂「正三角格子狀之排列」係與投光纖維12之情形同樣地,為例如某一受光纖維22與沿著通過該受光纖維22之中心之直線Lr1之鄰近之另一受光纖維22、沿著於該中心與直線Lr1以60度交叉之直線Lr2之鄰近之另一受光纖維22、及沿著於該中心與直線Lr1、Lr2以60度交叉之直線Lr3之鄰近之另一受光纖維22分別相互相接般之排列。
又,與各投光纖維12同樣地,例如於圖5所示之受光端面Er或剖 面Sr中,各受光纖維22與呈正方格子狀地相互相接排列之狀態相比更密約15%地排列。
另,於圖5中,各受光纖維22雖於剖面Sr中以正三角格子狀地相互相接之方式排列,但只要如上述般,於剖面Sr中,將該等各受光纖維22與以呈正方格子狀地相互相接之方式排列之狀態相比排列得更密即可。具體而言,例如、只要為將某一受光纖維22與沿著通過該受光纖維22之中心之直線之鄰近之另一受光纖維22、及沿著於該中心與該直線以小於90°且大於60°之角度交叉之直線之鄰近之另一受光纖維22分別相互相接排列之狀態即可。
受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23例如將36條受光纖維22、4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及40條虛設纖維26捆束固定。
更詳細而言,將36條受光纖維22以積層6段包含6條受光纖維22之層之方式捆束。又,將各受光纖維22於輸入端例如以成為2次對稱之方式二維排列。
又,36條受光纖維22係以例如該等36條受光纖維22之中心與36條投光纖維12之中心分別對應之方式捆束。具體而言,36條受光纖維22係以例如可使該等36條受光纖維22之中心與36條投光纖維12之中心分別重合之方式捆束。
4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係例如以維持上述2次對稱之方式分別設置於被捆束之36條受光纖維22之大致四角。
又,4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係以例如該等4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中心與4條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之中心分別對應之方式捆束。具體而言,4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係以例如可使該等4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中心與4條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之中心分別重合之方式捆束。
40條虛設纖維26係例如設置於各受光纖維22或各受光標記用光 纖維25、與受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23之間。
如此,利用將受光纖維22、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或虛設纖維26以與其他6條纖維相互相接之方式排列之構成,可將各纖維之中心穩定地固定於正三角形之頂點之位置,故可抑制各纖維之中心位置之自設計值之偏移。
另,虛設纖維26之條數並不限於40,其數量只要為可於各受光纖維22或各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與受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23之間設置至少1層虛設纖維26之層即可。
又,雖設為受光纖維22、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及虛設纖維26之剖面之形狀為圓形,但即使該等纖維之剖面之形狀為例如六邊形,於剖面Sr中,該等纖維與呈正方格子狀地相互相接排列之狀態相比亦可排列得更密。
各受光纖維22之纖芯22a之輸入端係例如設置於圖4所示之各實像RIp之共軛之位置。利用如此設置有各輸入端之構成,各受光纖維22可良好地接收來自各實像RIp之光。
再度參照圖1,受光纖維22具有將所接收之光導至分光器1之功能。更詳細而言,各受光纖維22例如將於輸入端接收之受光光束群轉換為一維排列之複數束光束(以下,亦稱為一維光束群。)並入射至分光器1。
更詳細而言,受光側1維陣列固定部21例如將各受光纖維22之輸出端以一維排列之狀態固定,且該各受光纖維22之輸入端係於受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23二維排列。
分光器1包含狹縫1a、與繞射光柵1b。狹縫1a之開口部係例如以與一維光束群對向、且沿著與該一維光束群之排列方向平行之方向之方式設置。
通過狹縫1a之一維光束群中所包含之複數束光束係例如由繞射光 柵1b向與該排列方向正交之方向分別繞射而照射至2維檢測器2。
2維檢測器2例如針對藉由繞射光柵1b繞射後之一維光束群中所包含之每一光束,測定每一波長下之強度即光譜。即,2維檢測器2例如針對圖4所示之各實像RIp之每一位置,測定照射有經由對應之投光纖維12之光的試樣61之光譜。
例如,於對測定光源11使用雷射等單色光之光源之構成中,作為可同時測定多點之拉曼光譜之共焦拉曼分光顯微鏡、或可同時測定多點之螢光光譜之共焦分光顯微鏡,可使用顯微分光裝置101。
又,例如,於對測定光源11使用白色光源等帶寬較廣之光之光源之構成中,作為可同時測定多點之分光反射光譜之共焦分光反射顯微鏡,可使用顯微分光裝置101。
又,例如,共焦光學系統5將來自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之標記光束及來自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標記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61。
更詳細而言,準直透鏡37例如將自各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之輸出端擴散之光轉換為大致平行之光束即投光標記光束群。
帶通濾光片38例如使來自準直透鏡37之投光標記光束群中所包含之光之波長成分之中、測定光源11之雷射光之光譜之峰值以外之波長成分衰減。
透過帶通濾光片38之投光標記光束群例如由分色鏡33及掃描鏡34分別反射而入射至物鏡36。
物鏡36例如將由掃描鏡34反射後之投光標記光束群中所包含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至試樣61。
又,聚光透鏡31例如將自各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輸出端擴散之光轉換為大致平行之光束即受光標記光束群。
帶阻濾光片32例如使來自聚光透鏡31之受光標記光束群中所包含之光之波長成分透過。
透過帶阻濾光片32之受光標記光束群例如由掃描鏡34反射而入射至物鏡36。
物鏡36例如將由掃描鏡34反射後之受光標記光束群中所包含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至試樣61。
再度參照圖4,實像RIpm係例如藉由將來自4條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之纖芯15a之輸出端之光利用共焦光學系統5分別聚光至試樣61而產生之、各纖芯15a之輸出端之實像。
又,實像RIrm係例如藉由將來自4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纖芯25a之輸出端之光利用共焦光學系統5分別聚光至試樣61而產生之、各纖芯25a之輸出端之實像。
XYZ載台62例如可於相對於物鏡36之光軸於垂直方向(以下,亦稱為橫方向。)及平行方向(以下,亦稱為縱方向。)移動。試樣61係例如被載置於XYZ載台62,且藉由該XYZ載台62於橫方向移動而於橫方向被掃描。
又,掃描鏡34例如可以通過反射鏡之中心、包含於鏡面且正交之2軸為旋轉軸旋轉。投光光束群中所包含之各光束之於試樣61之聚光位置係例如藉由通過使掃描鏡34分別以該等2軸為旋轉軸旋轉而使該等各光束之反射方向變化,從而於橫方向被掃描。
例如,於以反射模式觀察試樣61之情形時,反射照明53自物鏡36側照射試樣61。更詳細而言,可動半反射鏡35例如將藉由準直透鏡54準直後之來自反射照明53之光束反射而經由物鏡36照射至試樣61。
又,例如,於以透過模式觀察試樣61之情形時,透過照明63對試樣61自物鏡36之相反側照射試樣61。
觀察光學系統4例如將來自試樣61之聚光點之光束聚光至觀察相機51。
更詳細而言,觀察光學系統4中之物鏡36例如對自試樣61擴散之 光進行準直。可動半反射鏡35及半反射鏡55例如將由物鏡36準直後之光分別反射。
成像透鏡52例如將由半反射鏡55反射後之光聚光至觀察相機51。
觀察相機51例如基於藉由觀察光學系統4聚光之來自試樣61之光,產生包含試樣61之實像RIp、RIrm及RIpm之圖像。
測定者例如可基於藉由觀察相機51產生之圖像而確認試樣61之實像RIp、RIrm及RIpm之橫方向之位置及縱方向之位置。測定者例如根據需要,藉由使XYZ載台62於橫方向移動、或使掃描鏡34旋轉,而調整試樣61之實像RIp、RIrm及RIpm之橫方向之位置。
又,測定者例如根據需要,藉由使XYZ載台62於縱方向移動,而調整試樣61之實像RIp、RIrm及RIpm之縱方向之位置。另,測定者亦可取代使XYZ載台62於縱方向移動,而使物鏡36於縱方向移動而進行調整。
又,測定者例如可基於該圖像而確認試樣61之實像RIpm及RIrm之位置關係。
此處,實像RIpm之中心及實像RIrm之中心之位置關係即標記位置關係例如對應於受光纖維22之纖芯22a之輸入端之中心位置與來自實像RIp之中心之光之該輸入端之聚光位置之關係。
例如,於如圖4所示般實像RIpm之中心、與對應之實像RIrm之中心一致之情形時,於受光纖維22之纖芯22a之輸入端之中心,來自對應之實像RIp之中心之光聚光。即,各受光纖維22之纖芯22a可分別良好地接收來自各實像RIp之光。
測定者例如基於標記位置關係,確認各受光纖維22之纖芯22a之輸入端是否分別良好地接收來自各實像RIp之光。
測定者例如於各實像RIpm之中心、與對應之各實像RIrm偏移之 情形時,藉由以使各實像RIpm之中心、與對應之各實像RIrm之中心一致之方式進行共焦光學系統5中之各光學元件、投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13及受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23之位置及方向之調整,而使各受光纖維22之纖芯22a之輸入端可分別良好地接收來自各實像RIp之光。
例如,投光標記光源14及受光標記光源24輸出具有相互不同顏色之光。具體而言,例如於測定光源11為綠色之雷射光源之情形時,投光標記光源14及受光標記光源24分別輸出綠色之光及紅色之光。
藉此,因可將實像RIpm之顏色及實像RIrm之顏色分別設為綠色及紅色,故測定者可更確實地辨別實像RIpm及實像RIrm。又,因可將實像RIpm之區域與實像RIrm之區域之重複部分之顏色設為將綠色及紅色進行加法混色後而得之顏色即黃色,故測定者可基於紅色之實像RIrm與黃色之該重複部分之位置關係,而明瞭地確認各實像RIpm之中心與對應之各實像RIrm之中心之偏移。
另,可動半反射鏡35例如於進行使用分光器1之測定之情形時,向自投光光束群之光路退避之位置移動。
又,例如於使用LED作為投光標記光源14及受光標記光源24之情形時,將投光標記光源14之峰值發光波長λpp及受光標記光源24之峰值發光波長λpr如以下之例般設定即可。
即,例如於測定光源11之雷射光之振盪波長λL為藍色之488nm(奈米)之情形時,考慮到帶通濾光片38及帶阻濾光片32之衰減特性,將峰值發光波長λpp及λpr分別設定為藍色之490nm及綠色之530nm即可。
又,例如於振盪波長λL為綠色之532nm之情形時,同樣考慮到濾光片之衰減特性,將峰值發光波長λpp及λpr分別設定為綠色之530nm及紅色之625nm即可。
又,例如於振盪波長λL為紅色之635nm之情形時,同樣考慮到 濾光片之衰減特性,將峰值發光波長λpp及λpr分別設定為紅色之625nm及紅色之780nm即可。
又,例如於振盪波長λL為紅色之785nm之情形時,同樣考慮到濾光片之衰減特性,將峰值發光波長λpp及λpr分別設定為紅色之780nm及近紅外區域之830nm即可。此處,於例如使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電荷耦合器件)作為觀察相機51之攝像元件之情形時,因CCD對可視光之光、及830nm等難以肉眼視認之近紅外區域之光具有感度,故測定者可自藉由觀察相機51拍攝之圖像視認實像RIpm、RIrm。
[投光部6之變化例]
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中之投光部之變化例之構成之圖。
參照圖6,與圖1所示之投光部6相比,投光部6A中取代測定光源11,而包含複數個測定光源17。
於該例中,投光部6A例如包含測定光源17A~17I。以下,將測定光源17A~17I之各者均稱為測定光源17。
測定光源17例如係自身發光之光源,具體而言係輸出單色光之雷射。另,測定光源17亦可為輸出帶寬較廣之光之LED或白熾燈等。
複數條投光纖維12例如接收來自複數個測定光源17之光。測定光源17例如對複數條投光纖維12中之一部分即對應之1或複數條投光纖維12照射光。
具體而言,36條投光纖維12例如接收來自9個測定光源17之光。測定光源17例如對36條投光纖維12中之一部分即對應之4條投光纖維12照射光。
另,測定光源17並不限於對36條投光纖維12中之一部分即對應之4條投光纖維12照射光之構成,亦可為作為對應之投光纖維12,對3 條以下或5條以上之投光纖維12照射光之構成。
來自測定光源17之光之光路例如被限制為投光纖維12所接收之光成為來自對應之1個測定光源17之光。換言之,即,例如以來自1個測定光源17之光照射於對應之1或複數條投光纖維12之方式限制測定光源17及投光纖維12間之光路。
具體而言,例如,測定光源17係由可遮蔽光之框體覆蓋。又,例如,投光纖維12於該框體內與測定光源17光學耦合。
如此,於投光部6A中,與每36條投光纖維12使用1個測定光源11之投光部6相比,每36條投光纖維12使用9個測定光源17、即每4條投光纖維12使用1個測定光源17,故可進一步增大各投光纖維12所接收之雷射光之強度。
藉此,因可增大照射於試樣61之光之強度,故可良好地測定例如拉曼光譜或螢光光譜。
又,由於拉曼光譜之拉曼位移之大小相當於散射光之頻率與激發光之頻率之差,故較佳為對試樣61照射單色光。相對於此,於投光部6A中,可防止各投光纖維12接收來自複數個測定光源17之光,且可藉由使用共焦光學系統5之構成,而針對試樣61之各實像RIp之每一位置測定以來自單一之測定光源17之光為激發光之拉曼光譜。藉此,即使於每一測定光源17雷射之振盪頻率不均之情形時,亦可基於各測定光源17之雷射之振盪頻率,而針對各實像RIp之每一位置正確地求出拉曼位移之大小。
[測定方法]
圖7係規定使用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之測定方法之順序之一例之流程圖。
參照圖7,首先,測定者將試樣61載置於XYZ載台62(步驟S102)。
其次,測定者將可動半反射鏡35插入至投光光束群之光路,並點亮反射照明53或透過照明63而進行焦點位置之調整及測定位置之確認(步驟S104)。
其次,測定者點亮投光標記光源14及受光標記光源24而進行試樣61之實像RIrm及RIpm之縱方向之位置之調整,且確認實像RIpm之中心及實像RIrm之中心之位置之關係即標記位置關係(步驟S106)。
其次,測定者於實像RIpm之中心及實像RIrm之中心偏移之情形時(於步驟S108是(YES)),進行共焦光學系統5中之各光學元件、投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13及受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23之位置及方向之調整,以消除偏移(步驟S110)。
其次,測定者若確認實像RIpm之中心及實像RIrm之中心未偏移(於步驟S108否(NO))、或進行光學系統之調整(步驟S110),則使可動半反射鏡35自投光光束群之光路退避,並熄滅反射照明53、透過照明63、投光標記光源14及受光標記光源24且點亮測定光源11(步驟S112)。
其次,測定者同時測定多點之光譜(步驟S114)。
其次,測定者於必須進行測定位置之掃描之情形時(於步驟S116是)進行掃描鏡34之旋轉或XYZ載台62之橫方向之移動(步驟S118)。
其次,測定者同時測定掃描後之多點之光譜(步驟S114)。
另一方面,測定者於無需測定位置之掃描或已結束測定位置之掃描之情形時(於步驟S116否),基於測定出之各光譜算出每一位置之光譜之特徵量,且作成算出之特徵量之平面分佈並輸出(步驟S120)。此處,光譜之特徵量例如為拉曼位移之大小、峰值之強度、透過率、反射率、或色度等。
另,於本說明書中,所謂「同時測定多點之光譜」,包含並行地測定多點之光譜。
又,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各投光纖維12及各受光纖維22雖設為各自二維排列之構成,但並非限定於此。各投光纖維12及各受光纖維22亦可各自一維排列。
又,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雖設為具備複數條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之構成,但並非限定於此。顯微分光裝置101亦可為具備1條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之構成。
又,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雖設為具備複數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構成,但並非限定於此。顯微分光裝置101亦可為具備1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構成。
例如,於顯微分光裝置101為具備1條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及1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構成之情形時,可藉由將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之纖芯15a及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纖芯25a之形狀設為四邊形等可辨別角度之形狀,而確認受光纖維22之纖芯22a之輸入端之中心位置與來自實像RIp之中心位置之光之該輸入端之聚光位置之關係。藉此,可容易地進行光學系統之調整。
又,例如,於顯微分光裝置101為具備2條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之構成之情形時,亦可為於投光端面Ep中,將2條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設置於被捆束之36條投光纖維12之大致四角中之對角位置之構成。
又,例如,於顯微分光裝置101為具備2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構成之情形時,亦可為於受光端面Er中,將2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設置於被捆束之36條受光纖維22之大致四角中之對角位置之構成。
又,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雖設為具備各投光纖維12、各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及各虛設纖維16之構成,但並非限定於此。顯微分光裝置101亦可為不具備各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及各虛設纖維16之至少任一者之構成。
又,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雖為具備各受光纖維 22、各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及各虛設纖維26之構成,但並非限定於此。顯微分光裝置101亦可為不具備各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及各虛設纖維26之至少任一者之構成。
例如,於顯微分光裝置101為不具備各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構成之情形時,藉由將受光纖維22自分光器1拆卸而向受光纖維22之輸出端照射光、或自狹縫1a之繞射光柵1b側朝向受光纖維22之輸出端照射光,而於試樣61產生36條受光纖維22之芯材22a之實像RIr。又,藉由使測定光源11點亮,而於試樣61產生實像RIp。可藉由使用該等實像RIr、RIp,確認受光纖維22之纖芯22a之輸入端之中心位置與來自實像RIp之中心之光之該輸入端之聚光位置之關係。藉此,可進行光學系統之調整。
又,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亦可為不具備投光標記光源14之構成。於該情形時,例如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於投光纖維12之輸入端側接收來自測定光源11之光。
又,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亦可為不具備受光標記光源24之構成。於該情形時,例如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於受光纖維22之輸出端側接收來自測定光源11之光。
又,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雖設為將各投光纖維12及各受光纖維22分別於沿與各光纖維之延伸方向正交之平面被切斷之剖面Sp及Sr中,與將該等各光纖維呈正方格子狀地相互相接排列之狀態相比排列得更密之構成,但並非限定於此。亦可為各投光纖維12及各受光纖維22之任一者於剖面Sp或Sr中,與將該等各光纖維呈正方格子狀地相互相接排列之狀態相比排列得更密之構成。
又,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雖設為受光纖維22之纖芯22a之外徑Rr大於投光纖維12之纖芯12a之外徑Rp之構成,但並非限定於此。外徑Rr既可與外徑Rp相同,亦可小於外徑Rp。
但是,要求超越於此般各專利文獻記載之技術,且提供一種用於進行分光之更優異之裝置的技術。
更詳細而言,於專利文獻1及2記載之多焦點共焦顯微鏡中,因於共焦光學系統中必須設置針孔陣列,故光學系統成為複雜之構成,又,有光學系統之調整變困難之問題。
相對於此,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中,複數條投光纖維12接收來自測定光源11之光。複數條受光纖維22將所接收之光導至分光器1。且,共焦光學系統5將來自複數條投光纖維12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61,並使來自試樣61之複數個聚光點之複數束光束分別於複數條受光纖維22成像。
如此,著眼於使用複數條投光纖維12及複數條受光纖維22而實現多焦點且共焦,從而能以例如與於專利文獻1及2記載之多焦點共焦顯微鏡不同的、於光學系統中光學元件之個數較少且未設置針孔陣列之簡易且容易調整之構成,進行來自試樣61之複數個位置之光之分光。因此,可提供一種更優異之顯微分光裝置。
又,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中,複數條投光纖維12及複數條受光纖維22各自二維排列。且,複數條投光纖維12及複數條受光纖維22之至少任一者於沿與各光纖維之延伸方向正交之平面被切斷之剖面Sp或Sr中,與將各光纖維呈正方格子狀地相互相接排列之狀態相比排列得更密。
藉由此種構成,因可使剖面Sp或Sr之平均單位面積之光纖維之條數增加,故可進一步縮小測定光源11對各投光纖維12之光之照射面積。藉此,因可使1條投光纖維12自測定光源11接收之光量增加,故可使光之使用效率提高。又,可縮小各光纖維對裝置所佔之佔用率。
又,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中,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係以沿著複數條投光纖維12之方式固定,且於投光纖維12之輸 入端側接收來自投光標記光源14之光。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係以沿著複數條受光纖維22之方式固定,且於受光纖維22之輸出端側接收來自受光標記光源24之光。且,共焦光學系統5將來自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之標記光束及來自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標記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61。
藉由此種構成,可基於來自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之標記光束之聚光位置與來自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標記光束之聚光位置之關係,辨識試樣61上之來自各聚光點之光束之聚光位置與各受光纖維22之位置之關係,而容易地判斷光學系統之狀態之良否。藉此,例如於光學系統之狀態較差之情形時,因可進行光學系統中之各光學元件之配置之修正,故可將光學系統維持於良好之狀態。
又,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中,投光標記光源14及受光標記光源24係輸出具有相互不同顏色之光。
藉由此種構成,因可將來自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及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不同顏色之標記光束照射於試樣61,故可更容易地判斷光學系統之狀態之良否。
又,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具備複數個測定光源17。複數條投光纖維12接收來自複數個測定光源17之光。測定光源17例如對複數條投光纖維12中之一部分即對應之1或複數條投光纖維12照射光。且,來自測定光源17之光之光路被限制為投光纖維12所接收之光成為來自對應之1個測定光源17之光。
藉由此種構成,因可減少1個測定光源17所照射的對象之投光纖維12之條數,故可進一步增大投光纖維12自測定光源17接收之光之強度。藉此,可更良好地進行試樣61上之來自各聚光點之光之分光。又,因可防止1條投光纖維12接收來自複數個測定光源17之光,故可對試樣61之每一聚光點照射來自單一測定光源17之光。藉此,可防止 於來自試樣61之各聚光點之光之分光結果中,反映測定光源17所照射之光之分光特性於每一測定光源17之偏差。
又,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中,受光纖維22之纖芯22a之外徑Rr大於投光纖維12之纖芯12a之外徑Rp。
藉由此種構成,可更確實地確保相對於試樣61上之來自各聚光點之光束之聚光位置與各受光纖維22之纖芯22a之中心位置偏移之裕度。
其次,使用圖式對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另,對圖中相同或相當部份標註相同符號,且不重複其說明。
<第2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係關於一種與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相比,於投光側不使用光纖維之顯微分光裝置。除以下說明之內容以外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相同。
圖8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之構成之圖。
參照圖8,顯微分光裝置102具備觀察光學系統4、受光部7、共焦光學系統8、投光部71、觀察相機51、反射照明53、準直透鏡54、XYZ載台62、及透過照明63。
顯微分光裝置102中之觀察光學系統4、受光部7、觀察相機51、反射照明53、準直透鏡54、XYZ載台62及透過照明63之功能與圖1所示之顯微分光裝置101之觀察光學系統4、受光部7、觀察相機51、反射照明53、準直透鏡54、XYZ載台62及透過照明63分別相同。
投光部71包含測定光源11、與透鏡72。投光部71之測定光源11之功能與圖1所示之投光部6之測定光源11相同。
共焦光學系統8與圖1之共焦光學系統5相比,進而包含第1透鏡39、針孔板40、及第2透鏡41。共焦光學系統8中之聚光透鏡31、帶阻濾光片32、分色鏡33、掃描鏡34、物鏡36、準直透鏡37及帶通濾光片 38之功能與圖1所示之共焦光學系統5中之聚光透鏡31、帶阻濾光片32、分色鏡33、掃描鏡34、物鏡36、準直透鏡37及帶通濾光片38分別相同。
投光部71中之測定光源11例如經由透鏡72將光照射至準直透鏡37。此處,透鏡72例如以於本身與準直透鏡37之間形成光束腰之方式使自測定光源11擴散之光聚光。
共焦光學系統8具有將來自測定光源11之光形成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61,並使來自試樣61之複數個聚光點之複數束光束分別於複數條受光纖維22成像之功能。
更詳細而言,準直透鏡37例如將經由透鏡72自測定光源11接收之光轉換為大致平行之光束即投光光束。
帶通濾光片38例如使來自準直透鏡37之投光光束中所包含之雷射光之波長成分之中、該雷射光之光譜之峰值以外之波長成分衰減。
透過帶通濾光片38之投光光束例如由分色鏡33反射而入射至第1透鏡39。
第1透鏡39例如將由分色鏡33反射後之投光光束聚光至針孔板40。
圖9係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中之針孔板之主表面之俯視圖。
於圖9中,將投光光產生孔40hb及標記光產生孔40hm分別以實線及虛線描繪。
參照圖9,於針孔板40,例如設置有36個投光光產生孔40hb、與4個標記光產生孔40hm。標記光產生孔40hm之徑例如大於投光光產生孔40hb之徑。
更詳細而言,36個投光光產生孔40hb例如分別設置於與圖2所示之投光纖維12之纖芯12a對應之位置。
具體而言,各投光光產生孔40hb例如於沿著投光光束之傳輸方向之方向進行俯視時,以正三角格子狀地二維排列之方式設置。又,各投光光產生孔40hb例如於該俯視時,以成為2次對稱之方式設置。
更詳細而言,36個投光光產生孔40hb例如設置有6層包含6個投光光產生孔40hb之層。
4個標記光產生孔40hm例如分別設置於與圖2所示之投光標記用光纖維15之纖芯15a對應之位置。
具體而言,各標記光產生孔40hm例如於沿著投光光束之傳輸方向之方向進行俯視時,以維持上述2次對稱之方式分別設置在所設置之36個投光光產生孔40hb之大致四角。
36個投光光產生孔40hb例如自藉由第1透鏡39聚光之投光光束,於針孔板40之第1透鏡39之相反側產生36個光源。
同樣,4個標記光產生孔40hm例如自藉由第1透鏡39聚光之投光光束,於針孔板40之第1透鏡39之相反側產生4個光源。
第2透鏡41例如將自藉由各投光光產生孔40hb產生之光源擴散之光轉換為大致平行之光束即投光光束群,且將自藉由各標記光產生孔40hm產生之光源擴散之光轉換為大致平行之光束即投光標記光束群。
掃描鏡34例如將來自第2透鏡41之投光光束群及投光標記光束群朝向物鏡36反射。
物鏡36例如將由掃描鏡34反射後之投光光束群及投光標記光束群中所包含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至試樣61。
圖10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中之於試樣成像之實像之一例之圖。
於圖10中,將實像RIph、實像RIpmh及實像RIrmh分別以實線、虛線、及一點鏈線描繪。
參照圖10,實像RIph係例如藉由將來自針孔板40之36個投光光產生孔40hb之光利用共焦光學系統8分別聚光至試樣61而產生之、該等各投光光產生孔40hb之實像。
實像RIpmh係例如藉由將來自針孔板40之4個標記光產生孔40hm之光利用共焦光學系統8分別聚光至試樣61而產生之、該等各標記光產生孔40hm之實像。
再度參照圖8,物鏡36例如將自各實像RIph擴散之光轉換為大致平行之光束即受光光束群。
掃描鏡34例如反射由物鏡36轉換後之受光光束群。
第2透鏡41例如將由掃描鏡34反射後之受光光束群中所包含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至針孔板40之對應之投光光產生孔40hb。
第1透鏡39例如對通過各投光光產生孔40hb之受光光束群進行準直。
帶阻濾光片32例如使由第1透鏡39準直後之受光光束群中所包含之光之波長成分之中、測定光源11之雷射光之光譜之峰值之波長成分衰減。
聚光透鏡31例如將透過帶阻濾光片32後之受光光束群中所包含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至對應之受光纖維22之纖芯22a。
又,共焦光學系統8將來自複數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複數束標記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61。
更詳細而言,聚光透鏡31例如將自各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輸出端擴散之光轉換為大致平行之光束即受光標記光束群。
帶阻濾光片32例如使來自聚光透鏡31之受光標記光束群中所包含之光之波長成分透過。
第1透鏡39例如將透過帶阻濾光片32之受光標記光束群中所包含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至圖9所示之針孔板40之各標記光產生孔 40hm。此處,因標記光產生孔40hm之受光標記光束之光束徑例如小於該標記光產生孔40hm之徑,故受光標記光束群中所包含之各光束通過對應之標記光產生孔40hm。
第2透鏡41例如對通過各標記光產生孔40hm之受光標記光束群進行準直。
掃描鏡34例如將藉由第2透鏡41準直後之受光標記光束群朝向物鏡36反射。
物鏡36例如將由掃描鏡34反射後之受光標記光束群中所包含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至試樣61。
再度參照圖10,實像RIrmh係例如藉由將通過針孔板40之4個標記光產生孔40hm之來自4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纖芯25a之輸出端之光利用共焦光學系統8分別聚光至試樣61而產生之、各纖芯25a之輸出端之實像。
如上述般,利用標記光產生孔40hm之徑大於投光光產生孔40hb之徑之構成,可使標記光產生孔40hm之未缺損之實像RIrmh於試樣61成像。藉此,測定者可基於實像RIpmh之中心及實像RIrmh之中心之位置關係即標記位置關係,更正確地進行各受光纖維22之纖芯22a之輸入端是否良好地接收來自各實像RIph之光之確認。
如以上般,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中,複數條受光纖維22係二維排列,且將所接收之光導向分光器1。共焦光學系統8將來自測定光源11之光形成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61,並使來自試樣61之複數個聚光點之複數束光束分別於複數條受光纖維22成像。複數條受光纖維22係二維排列,且於沿與各光纖維之延伸方向正交之平面被切斷之剖面Sr中,與將該等各光纖維呈正方格子狀地相互相接排列之狀態相比排列得更密。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係以沿著複數條受光纖維22之方式固定,且於受光纖維22之輸出端側接收 來自受光標記光源24之光。且,共焦光學系統8將來自複數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複數束標記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61。
藉由此種構成,可基於來自測定光源11之光形成之複數束標記光束之聚光位置與來自複數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標記光束之聚光位置之關係,以簡易且容易調整之構成,辨識來自試樣61之各聚光點之光束之聚光位置與各受光纖維22之位置之關係,從而容易地判斷光學系統之狀態之良否。藉此,例如於光學系統之狀態較差之情形時,因可進行光學系統中之各光學元件之配置之修正,故可將光學系統維持於良好之狀態。又,可縮小各受光纖維22所占之裝置之佔用率。因此,可提供一種更優異之顯微分光裝置。
因其他構成及動作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101相同,故此處不重複詳細之說明。
其次,使用圖式對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另,對圖中相同或相當部份標註相同符號,且不重複其說明。
<第3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係關於一種與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相比,於投光側不使用光纖維之顯微分光裝置。除以下說明之內容以外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相同。
圖11係表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之構成之圖。
參照圖11,顯微分光裝置103具備觀察光學系統4、共焦光學系統5、投光部6B、受光部7、觀察相機51、反射照明53、準直透鏡54、XYZ載台62、及透過照明63。
顯微分光裝置103中之觀察光學系統4、共焦光學系統5、受光部7、觀察相機51、反射照明53、準直透鏡54、XYZ載台62及透過照明63之功能與圖1所示之顯微分光裝置101中之觀察光學系統4、共焦光學系統5、受光部7、觀察相機51、反射照明53、準直透鏡54、XYZ載 台62及透過照明63分別相同。
圖12係表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中之投光部之構成之圖。
參照圖12,投光部6B包含複數個測定光源17、透鏡陣列81、隔板82、及針孔板83。
圖13係圖12所示之針孔板之主表面之俯視圖。於圖13中,將投光光產生孔83hb及標記光產生孔83hm分別以實線及虛線描繪。
參照圖12及圖13,於針孔板83,例如設置有36個投光光產生孔83hb、與4個標記光產生孔83hm。標記光產生孔83hm之徑例如與投光光產生孔83hb之徑大致相同。
36個投光光產生孔83hb及4個標記光產生孔83hm之位置例如與圖9所示之針孔板40之36個投光光產生孔40hb及標記光產生孔40hm之位置分別相同。
隔板82例如自針孔板83朝向測定光源17延伸,且於沿著投光光源之傳輸方向之方向進行俯視時,將針孔板83分割成9個子區域。於各子區域,例如包含4個投光光產生孔83hb。又,於四角之子區域,例如各自進而包含標記光產生孔83hm。
透鏡陣列81例如包含與針孔板83之子陣列對應而設置之9個透鏡。
複數個投光光產生孔83hb例如接收來自複數個測定光源17之光。測定光源17例如對複數個投光光產生孔83hb中之一部分即對應之1或複數個投光光產生孔83hb照射光。
具體而言,36條投光光產生孔83hb例如接收來自9個測定光源17之光。測定光源17例如對36個投光光產生孔83hb中之一部分即對應之4個投光光產生孔83hb照射光。
另,測定光源17並不限於對36個投光光產生孔83hb中之一部分 即對應之4個投光光產生孔83hb照射光之構成,亦可為作為對應之投光光產生孔83hb,對3個以下或5個以上之投光光產生孔83hb照射光之構成。
來自測定光源17之光之光路例如被限制為投光光產生孔83hb所接收之光成為來自對應之1個測定光源17之光。換言之,即,例如以來自1個測定光源17之光照射於對應之1或複數個投光光產生孔83hb之方式限制測定光源17及投光光產生孔83hb間之光路。
更詳細而言,測定光源17例如與針孔板83之子陣列對應而設置9個。
透鏡陣列81之各透鏡例如將自對應之測定光源17擴散之光聚光至針孔板83之對應之子陣列。此時,隔板82例如防止某一測定光源17之光照射至對應之子陣列以外之子陣列。
36個投光光產生孔83hb例如自藉由透鏡陣列81聚光之來自測定光源17之光,於針孔板83之測定光源17之相反側產生36個光源。
同樣,4個標記光產生孔83hm例如自藉由透鏡陣列81聚光之來自測定光源17之光,於針孔板83之測定光源17之相反側產生4個光源。
準直透鏡37例如將自藉由各投光光產生孔83hb產生之光源擴散之光轉換為大致平行之光束即投光光束群,且將自藉由各標記光產生孔83hm產生之光源擴散之光轉換為大致平行之光束即投光標記光束群。
因其他構成及動作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101相同,故此處不重複詳細之說明。
其次,使用圖式對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另,對圖中相同或相當部份標註相同符號,且不重複其說明。
<第4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係關於一種與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相比,於 投光側不使用光纖維、且為透過型之顯微分光裝置。除以下說明之內容以外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相同。
圖14係表示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之構成之圖。
參照圖14,顯微分光裝置104具備投光部6C、受光部7、共焦光學系統10、觀察相機51、XYZ載台62、透過照明63、準直透鏡124、半反射鏡125、及觀察光學系統130。
顯微分光裝置104中之受光部7、觀察相機51、XYZ載台62及透過照明63之功能與圖1所示之顯微分光裝置101中之受光部7、觀察相機51、XYZ載台62及透過照明63分別相同。
投光部6C包含針孔板83、測定光源120、準直透鏡121、及聚光透鏡122。投光部6C之針孔板83之功能與圖12所示之投光部6B之針孔板83相同。
共焦光學系統10包含準直透鏡群123、物鏡126、物鏡36、半反射鏡127、及聚光透鏡群129。觀察光學系統130包含物鏡36、與成像透鏡128。
投光部6C例如產生多點之光源。更詳細而言,測定光源120例如為LED或白熾燈等。另,測定光源120亦可為雷射。
準直透鏡121將自測定光源120擴散之光轉換為大致平行之光束即投光光束。聚光透鏡122將來自準直透鏡121之投光光束聚光至針孔板83。
圖13所示之針孔板83之36個投光光產生孔83hb例如自藉由聚光透鏡122聚光之來自測定光源120之光,於針孔板83之測定光源120之相反側產生36個光源。
同樣,4個標記光產生孔83hm例如自藉由聚光透鏡122聚光之來自測定光源120之光,於針孔板83之測定光源120之相反側產生4個光源。
共焦光學系統10具有將來自測定光源120之光形成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61,並使來自試樣61之複數個聚光點之複數束光束分別於複數條受光纖維22成像之功能。
更詳細而言,準直透鏡群123例如將自藉由各投光光產生孔83hb產生之光源擴散之光轉換為大致平行之光束即投光光束群,且將自藉由各標記光產生孔83hm產生之光源擴散之光轉換為大致平行之光束即投光標記光束群。
物鏡126例如將來自準直透鏡群123之投光光束群及投光標記光束群中所包含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至試樣61。
於試樣61,例如成像有與圖4所示之實像RIp相同之實像RIpt。此處,實像RIpt係例如藉由將來自針孔板83之36個投光光產生孔83hb之光利用共焦光學系統10分別聚光至試樣61而產生之、該等各投光光產生孔83hb之實像。
同樣,於試樣61,例如成像有與圖4所示之實像RIpm相同之實像RIpmt。此處,實像RIpmt係例如藉由將來自針孔板83之4個標記光產生孔83hm之光利用共焦光學系統10分別聚光至試樣61而產生之該等各標記光產生孔83hm之實像。
物鏡36例如將自各實像RIpt擴散之光轉換為大致平行之光束即受光光束群。
半反射鏡127例如反射由物鏡36轉換後之受光光束群之一部分。
聚光透鏡129例如將由半反射鏡127反射後之受光光束群中所包含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至對應之受光纖維22之纖芯22a。
又,例如,共焦光學系統10將來自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標記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61。
更詳細而言,聚光透鏡群129例如將自各受光標記用光纖維25之輸出端擴散之光轉換為大致平行之光束即受光標記光束群。
受光標記光束群例如由半反射鏡127反射而入射至物鏡36。
物鏡36例如將由半反射鏡127反射後之受光標記光束群中所包含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至試樣61。
於試樣61,例如成像有與圖4所示之實像RIrm相同之實像RIrmt。
例如,於以透過模式觀察試樣61之情形時,透過照明63對試樣61自物鏡36之相反側照射試樣61。更詳細而言,半反射鏡125例如將藉由準直透鏡124進行準直後之來自透過照明63之光束反射而經由物鏡126照射至試樣61。
觀察光學系統130例如將來自試樣61之聚光點之光束聚光至觀察相機51。
更詳細而言,觀察光學系統130之物鏡36例如對自試樣61擴散之光進行準直。成像透鏡128例如將由物鏡36準直、且一部分透過半反射鏡127之光聚光至觀察相機51。
觀察相機51例如基於藉由觀察光學系統130聚光之來自試樣61之光,產生包含試樣61之實像RIpt、RIrmt及RIpmt之圖像。
例如,顯微分光裝置104可測定平板顯示器所包含之彩色濾光片之像素之分光透過率。此時,顯微分光裝置104例如可同時測定複數個像素之分光透過率。
另,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雖為具備投光部6C之構成,但並非限定於此。顯微分光裝置104亦可為取代投光部6C而具備投光部6、投光部6A或投光部6B之構成。
因其他構成及動作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顯微分光裝置101相同,故此處不重複詳細之說明。
另,亦可適當組合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第4實施形態之各裝置之構成要素及動作之中、一部分或全部。
應理解,上述實施形態全部之方面係為例示,並非限制性者。本發明之範圍並非由上述說明而是由專利申請範圍揭示,且旨在涵蓋與專利申請範圍均等之含義及範圍內之所有變更。
1‧‧‧分光器
1a‧‧‧狹縫
1b‧‧‧繞射光柵
2‧‧‧2維檢測器
4‧‧‧觀察光學系統
5‧‧‧共焦光學系統
6‧‧‧投光部
7‧‧‧受光部
11‧‧‧測定光源
12‧‧‧投光纖維
13‧‧‧投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
14‧‧‧投光標記光源
15‧‧‧投光標記用光纖維
21‧‧‧受光側1維陣列固定部
22‧‧‧受光纖維
23‧‧‧受光側2維陣列固定部
24‧‧‧受光標記光源
25‧‧‧受光標記用光纖維
31‧‧‧聚光透鏡
32‧‧‧帶阻濾光片
33‧‧‧分色鏡
34‧‧‧掃描鏡
35‧‧‧可動半反射鏡
36‧‧‧物鏡
37‧‧‧準直透鏡
38‧‧‧帶通濾光片
51‧‧‧觀察相機
52‧‧‧成像透鏡
53‧‧‧反射照明
54‧‧‧準直透鏡
55‧‧‧半反射鏡
61‧‧‧試料
62‧‧‧XYZ載台
63‧‧‧透過照明
101‧‧‧顯微分光裝置
Ep‧‧‧投光端面
Er‧‧‧受光端面
Sp‧‧‧剖面
Sr‧‧‧剖面

Claims (5)

  1. 一種顯微分光裝置,其包含:光源;複數條投光纖維,其等接收來自上述光源之光;分光器;複數條受光纖維,其等用於將接收到之光導向上述分光器;及共焦光學系統,其係用於將來自上述複數條投光纖維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使來自上述試樣之複數個聚光點之複數束光束分別於上述複數條受光纖維成像;其中上述顯微分光裝置進而包含:投光標記用光纖維,其以沿著上述複數條投光纖維之方式固定,且於上述投光纖維之輸入端側接收來自光源之光;及受光標記用光纖維,其以沿著上述複數條受光纖維之方式固定,且於上述受光纖維之輸出端側接收來自光源之光;上述共焦光學系統係將來自上述投光標記用光纖維之標記光束及來自上述受光標記用光纖維之標記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上述複數條投光纖維及上述投光標記用光纖維之組,以及上述複數條受光纖維及上述受光標記用光纖維之組係各自二維排列;且各上述組之至少任一者係於沿與各光纖維之延伸方向正交之平面而切斷之剖面中,上述各光纖維係:相較於正方格子狀地互相相接而排列之狀態,緊密地排列。
  2. 如請求項1之顯微分光裝置,其中上述顯微分光裝置進而包含: 投光標記光源;及受光標記光源;且上述投光標記用光纖維係於上述投光纖維之輸入端側接收來自上述投光標記光源之光;上述受光標記用光纖維係於上述受光纖維之輸出端側接收來自上述受光標記光源之光;上述投光標記光源及上述受光標記光源輸出具有相互不同顏色之光。
  3. 如請求項1之顯微分光裝置,其中上述顯微分光裝置包含複數個上述光源;且上述複數條投光纖維接收來自上述複數個光源之光;上述光源係對上述複數條投光纖維中之一部分即對應之1或複數條上述投光纖維照射光;來自上述光源之光之光路被限制為上述投光纖維所接收之光成為來自對應之1個上述光源之光。
  4. 如請求項1之顯微分光裝置,其中上述受光纖維之纖芯之外徑大於上述投光纖維之纖芯之外徑。
  5. 一種顯微分光裝置,其包含:1或複數個光源;分光器;複數條受光纖維,其等係二維排列,且用於將接收到之光導向上述分光器;及共焦光學系統,其係用於將來自上述光源之光之複數束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並使來自上述試樣之複數個聚光點之複數束光束分別於上述複數條受光纖維成像;上述顯微分光裝置進而包含: 複數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其等以沿著上述複數條受光纖維之方式固定,且於上述受光纖維之輸出端側接收來自光源之光;上述共焦光學系統係將來自上述複數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之複數束標記光束分別聚光而照射於試樣;且上述複數條受光纖維及上述複數條受光標記用光纖維係二維排列,且於沿與各光纖維之延伸方向正交之平面而切斷之剖面中,上述各光纖維係:相較於正方格子狀地互相相接而排列之狀態,緊密地排列。
TW105124825A 2015-08-31 2016-08-04 顯微分光裝置 TWI6877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0847A JP6661307B2 (ja) 2015-08-31 2015-08-31 顕微分光装置
JP2015-170847 2015-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0623A TW201730623A (zh) 2017-09-01
TWI687718B true TWI687718B (zh) 2020-03-11

Family

ID=56551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4825A TWI687718B (zh) 2015-08-31 2016-08-04 顯微分光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891105B2 (zh)
EP (1) EP3136086A1 (zh)
JP (1) JP6661307B2 (zh)
KR (1) KR102290261B1 (zh)
CN (1) CN106483646B (zh)
TW (1) TWI6877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35317A (zh) * 2013-02-28 2014-09-16 Otsuka Denshi Kk 分光光度計及分光光度測定方法
US10900830B2 (en) 2017-03-23 2021-01-26 Atonarp Inc. Optical head and measuring apparatus
US10473591B2 (en) * 2017-05-01 2019-11-12 Wyatt Technology Corporation High throughpu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multiple optical properties of a liquid sample
KR102491854B1 (ko) 2017-09-29 2023-0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분광기
CN107942530B (zh) * 2017-11-24 2019-08-27 浙江大学 集成光波导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
JP7076278B2 (ja) * 2018-04-26 2022-05-27 大塚電子株式会社 共焦点光学系測定装置、および共焦点光学系測定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20154245A1 (en) * 2019-01-22 2020-07-30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Microscale in-situ imaging of dynamic temperature and deformation fields
JP7424061B2 (ja) 2019-01-31 2024-01-30 株式会社明電舎 面分光装置および面分光装置の光学収差補正方法
JP7246073B2 (ja) * 2019-02-15 2023-03-27 日本分光株式会社 位置補正機能を有する顕微分光装置
EP4151966A1 (en) * 2021-09-20 2023-03-22 Leibniz-Institut für Astrophysik Potsdam (AI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spectrally resolved images of a sample
KR102608202B1 (ko) * 2021-11-11 2023-12-01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투과율 측정용 자외선-가시광선-적외선 분광 분석기
US11614361B1 (en) 2021-12-23 2023-03-28 Optiz, Inc. Hyperspectral camera
WO2023250466A2 (en) * 2022-06-23 2023-12-28 Syncell (Taiwan) Inc. Microscope-based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uv-transmissible mirro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65502A1 (en) * 2009-04-15 2010-10-21 Chemlmage Corporation Spatially and Spectrally Parallelized Fiber Array Spectral Translator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GB2479012A (en) * 2010-03-25 2011-09-28 Avalon Instr Ltd Aligning a collection fibre with a sampling region in an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
US20120081704A1 (en) * 2009-06-17 2012-04-05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Fiber bundle for high efficiency, spatially resolved coupl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5673A (en) * 1995-03-27 1997-04-0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raman spectroscopy for analysis of blood gases and analytes
JP3790630B2 (ja) * 1998-09-21 2006-06-28 大塚電子株式会社 分光光度計及び分光波長校正方法
US6717668B2 (en) * 2000-03-07 2004-04-06 Chemimage Corporation Simultaneous imaging and spectroscopy apparatus
FI20020018A0 (fi) * 2002-01-08 2002-01-08 Wallac Oy Viritysvalolaitteisto
FR2871358B1 (fr) * 2004-06-14 2007-02-09 Mauna Kea Technologies Soc Par Procede et systeme d'imagerie microscopique de fluorescence fibree multimarquage
JP4817356B2 (ja) 2005-03-15 2011-11-16 ナノフォトン株式会社 光学顕微鏡
US8158957B2 (en) * 2006-03-02 2012-04-17 Chemimag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and collection for improved optical confocality of raman fiber array spectral translator imaging and interactive raman probing
WO2009005748A1 (en) * 2007-06-29 2009-01-08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new York Optical imaging or spectroscopy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09097772A (ja) 2007-10-16 2009-05-07 Denso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20120109644A (ko) * 2010-03-31 2012-10-08 가부시키가이샤 히다치 하이테크놀로지즈 검사 장치 및 검사 방법
TWI414817B (zh) * 2010-07-23 2013-11-11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線型彩色共焦顯微系統
JP5436504B2 (ja) * 2010-08-20 2014-03-05 日清食品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即席熱風乾燥麺の製造方法
JP2012237647A (ja) * 2011-05-11 2012-12-06 Univ Of Tokyo 多焦点共焦点ラマン分光顕微鏡
TWI434022B (zh) * 2011-11-29 2014-04-11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彩色共焦顯微系統及其訊號處理方法
JP2014010216A (ja) 2012-06-28 2014-01-20 Lithotech Co Ltd 多焦点共焦点顕微鏡
JP6091100B2 (ja) 2012-07-10 2017-03-08 日本分光株式会社 共焦点顕微装置
JP6245863B2 (ja) * 2013-07-01 2017-1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被検体情報取得装置、被検体情報取得装置の制御方法
WO2015000764A1 (en) * 2013-07-04 2015-01-08 Perkinelmer Cellular Technologies Germany Gmbh Apparatus for confocal observation of a specimen
JP2015094887A (ja) * 2013-11-13 2015-05-18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共焦点顕微鏡
CN110020801B (zh) * 2019-04-08 2021-04-02 中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场受外部尾流影响损失的评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65502A1 (en) * 2009-04-15 2010-10-21 Chemlmage Corporation Spatially and Spectrally Parallelized Fiber Array Spectral Translator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US20120081704A1 (en) * 2009-06-17 2012-04-05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Fiber bundle for high efficiency, spatially resolved coupling
GB2479012A (en) * 2010-03-25 2011-09-28 Avalon Instr Ltd Aligning a collection fibre with a sampling region in an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59407A1 (en) 2017-03-02
EP3136086A1 (en) 2017-03-01
JP2017049043A (ja) 2017-03-09
CN106483646B (zh) 2020-12-18
US9891105B2 (en) 2018-02-13
CN106483646A (zh) 2017-03-08
JP6661307B2 (ja) 2020-03-11
TW201730623A (zh) 2017-09-01
KR20170026196A (ko) 2017-03-08
KR102290261B1 (ko) 2021-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7718B (zh) 顯微分光裝置
KR101850640B1 (ko) 컬러 내시경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7554572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for capturing spectral images of an object and observ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80122434A (ko) 웨이퍼와 같은 물체의 2d/3d 검사를 위한 방법
JP6189839B2 (ja) 照明アレイを備えるレーザ走査顕微鏡
JP2012526977A (ja) 物体を3次元的に測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測定装置
JP2007135989A (ja) 分光内視鏡
JP2012237647A (ja) 多焦点共焦点ラマン分光顕微鏡
JP3568626B2 (ja) 走査型光学顕微鏡
JP2009301053A (ja) 顕微鏡の照射光路における照射光の波長または波長領域を調整して集束化するための顕微鏡内の光学配置
JP2000056233A (ja) 顕微鏡の照射光路における波長または波長領域を調整下で集束化するための装置
JP2014048096A (ja) 二次元分光計測装置及び二次元分光計測方法
JP6484234B2 (ja) 試料の共焦点観察のための装置
JP5623654B2 (ja) 共焦点レーザー走査顕微鏡
JP2015094887A (ja) 共焦点顕微鏡
JP2021012137A (ja) 光学測定装置
JP7076278B2 (ja) 共焦点光学系測定装置、および共焦点光学系測定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8109568A (ja) 分光測定方法および分光測定装置
US11320113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multi-wavelength illumination system
JP2013044702A (ja) 分光ユニット及び走査型顕微鏡
WO2020179068A1 (ja) 顕微鏡
US20220317030A1 (en)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JP5016202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H10227694A (ja) 発光現象識別装置
JP2018185457A (ja) 共焦点顕微鏡、及び撮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