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6480B - 高產量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製造方法及其製品 - Google Patents

高產量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製造方法及其製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6480B
TWI686480B TW107105531A TW107105531A TWI686480B TW I686480 B TWI686480 B TW I686480B TW 107105531 A TW107105531 A TW 107105531A TW 107105531 A TW107105531 A TW 107105531A TW I686480 B TWI686480 B TW I68648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ushroom
glucan
item
patent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sco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5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4757A (zh
Inventor
陳秀男
Original Assignee
陳秀男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陳秀男 filed Critical 陳秀男
Priority to TW107105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6480B/zh
Priority to CN201910035827.9A priority patent/CN110157753B/zh
Priority to US16/257,107 priority patent/US1113097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934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4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6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648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1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 C12P19/04Polysaccharides,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five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each other by glycosidic bo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40Cultivation of spaw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Prepar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B1/00 - C08B35/00;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06Homoglycans, i.e. polysaccharides having a main chain consisting of one single sugar, e.g. colominic acid
    • C08B37/0024Homoglycans, i.e. polysaccharides having a main chain consisting of one single sugar, e.g. colominic acid beta-D-Glucans; (beta-1,3)-D-Glucans, e.g. paramylon, coriolan, sclerotan, pachyman, callose, scleroglucan, schizophyllan, laminaran, lentinan or curdlan; (beta-1,6)-D-Glucans, e.g. pustulan; (beta-1,4)-D-Glucans; (beta-1,3)(beta-1,4)-D-Glucans, e.g. lichenan;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3/00Treatment of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with electrical or wave energy, e.g. magnetism, sonic wa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500/00Specific components of cell culture medium
    • C12N2500/30Organic components
    • C12N2500/34Suga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種提高菇蕈β-葡聚多醣體產量之製造方法,包括:以培養液醱酵培養菇蕈菌絲體,以增加該菇蕈菌絲體與多醣產量;以連續多重超音波破碎該培養液中之菇蕈菌絲體;以及去除該培養液中之不溶物,其中,該培養液包括選自葡萄糖、海藻糖、膳食纖維及甘露糖或其衍生物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二種。本發明復提供高純度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及溶液之製備方法及其製品。藉由本發明,可有效提升菇蕈β-葡聚多醣體產量,減低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活性損耗以及提升含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製品之安定性。

Description

高產量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製造方法及其製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新式多醣體之製造方法,尤係關於提高菇蕈β-葡聚多醣體產量之製造方法。
近來許多研究已證實菇蕈之代謝產物含有相當多的生理活性成分,包含β1-3,1-6葡聚多醣體、蛋白質、三萜類(triterpenoids)、核酸(nucleotides)、凝集素(lectins)、生物鹼、抗生素及類固醇等物質,具有免疫調節、抗發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凝集及抗腫瘤之功效,而其中尤以多醣體具活化免疫細胞,以增強機體之免疫能力,因此其醫療應用最備受關注,以皮下、腹腔和靜脈注射等方式使β-葡聚多醣體與抗癌藥物合併使用,蔚為未來癌症治療之趨勢。
目前市售之葡聚多醣體製品之製法,係以葡萄糖為培養液之常見碳源,且醱酵完成後將菇蕈菌絲體移除,僅取含有葡聚多醣體之培養液為後續處理,其製品不僅葡聚多醣體的含量偏低,且該菇蕈菌絲體內之醣蛋白亦無法被有 效利用,其中,該醣蛋白已被證實對血栓溶解等多種生理機能有顯著功效。因礙於萃取成本較高,加上葡聚多醣體的活性易於製程過程損耗,且由於乾燥成本過高,使製品多半呈液態,業界目前對此仍未有一套完善的處理方法。
於第481718號中華民國專利已進一步揭示使用海藻糖與甘露糖進行菇蕈菌絲體醱酵,可取得具免疫促進功效的海藻甘露糖複合多醣體。惟在前案第481718號中華民國專利之菌絲體細胞破碎技術之均勻化程度不佳,無法有效利用菇蕈菌絲體內部的小分子生態、醣蛋白、多糖或其他具功能性分子。
有鑑於此,有必要提出一種高多醣產量及低活性損耗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製造方法,以解決習知技術所存在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之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式高產量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製造方法,包括:以培養液醱酵培養菇蕈菌絲體以增加該菇蕈菌絲體與β-葡聚多醣之產量,其中,該培養液包括選自葡萄糖、海藻糖、膳食纖維及甘露糖或其衍生物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二種;以連續多重超音波破碎該培養液中之菇蕈菌絲體;以及去除該培養液中不溶物。
本發明復提供一種高純度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之製備方法,係包括:使上述製造方法所製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加入賦形劑,以形成複合物;以及乾燥該複合物。
本發明復提供一種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係包括20 至85重量%的菇蕈β-葡聚多醣體。
本發明復提供一種高純度菇蕈β-葡聚多醣體溶液之製備方法,係包括:以過濾或離心方式萃取上述製造方法所製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以得到混合液;以酒精使該混合液中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沉澱;乾燥該經沉澱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以及以二次水複溶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以形成含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水溶液。
本發明復提供一種高濃度菇蕈β-葡聚多醣體溶液產品,係包括2至10毫克/毫升的菇蕈β-葡聚多醣體。
藉由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可有效提升多醣產量,減低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活性損耗以及提升含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製品之安定性。
21、22、23‧‧‧破碎槽
24a、24b、24c‧‧‧製冷晶片
25‧‧‧絕熱材料
26‧‧‧高速研磨刀片
透過例示性之參考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第1A圖係表示使用葡萄糖培養靈芝所得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之分析圖譜;第1B圖係表示使用具有Fibersol-2、海藻糖、甘露糖及葡萄糖且四者之重量比例為1:1:1:1之培養液培養靈芝所得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之分析圖譜;第1C圖係表示具有Fibersol-2、海藻糖、甘露糖及葡萄糖且四者之重量比例為1:1:1:1之培養液培養裂褶菌所得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之分析圖譜; 第2圖係連續多重超音波細胞破碎設備之示意圖;第3圖係依據本發明一具體實施態樣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製法對小鼠吞噬細胞之吞噬率變化之比較圖;以及第4圖係依據本發明一具體實施態樣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製法對小鼠自然殺手細胞之毒殺率評估之比較圖。
以下係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熟習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之優點及功效。本發明亦可藉由其它不同之實施方式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賦予不同之修飾與變更。此外,本文所有範圍和值都係包含及可合併的。落在本文中所述的範圍內之任何數值或點,例如任何整數都可以作為最小值或最大值以導出下位範圍等。
依據本發明,一種高產量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製造方法,包括:以培養液醱酵培養菇蕈菌絲體以增加該菇蕈菌絲體之產量與菇蕈β-葡聚多醣濃度,其中,該培養液包括選自葡萄糖、海藻糖、膳食纖維及甘露糖或其衍生物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二種;以連續多重超音波破碎該培養液中之菇蕈菌絲體;以及去除該培養液中不溶物。
所述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係包括一種具式(I)結構之化合物:
Figure 107105531-A0101-12-0005-2
其中,該化合物之基礎單元為葡萄糖,透過β1-3糖苷鍵連結為主鏈且β1-6糖苷鍵為側鏈所組成。
所述之菇蕈菌絲體之菇蕈係選自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e)、巴西蘑菇(Agarics blaze)、冬蟲夏草(Cordyceps sinensis)、靈芝(Ganoderma lucidum)、雲芝(Colriolus versicolor)、樟芝(Anthodia camphorate)、桑黃(Phellinus linteus)、珊瑚菇(Pleuritus citrinopileatus)、香菇(Lentinula edodes)、猴頭菇(Hericium erinaceus)、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及金針菇(Flammulina velutipes)所組成群組之其中一種。
本發明之培養液係包括碳源及氮源,亦可視需要添加微量元素、無機鹽類及其他生長因子添加物。
所述之培養液之碳源,係包括選自葡萄糖、海藻糖、膳食纖維及甘露糖或其衍生物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二種,除此之外,可復包括選自乳糖、蔗糖、高分子果寡糖、木膠糖、岩藻糖、半乳糖、乙醯葡萄糖胺、乙醯半乳糖胺及乙 醯神經胺酸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一種,皆可調節β-葡聚多醣體的產量。
所述培養液之碳源與氮源重量比亦決定菌絲體之生長型態,氮源之存在可促進菌絲生長,也會影響菌絲體中之蛋白質和脂質之含量,於一具體實施態樣中,該培養液之氮源係選自大豆蛋白腖、牛肉蛋白腖及酵母菌萃取物所組成群組之其中一種。
所述之微量元素係可選自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D、葉酸、鈣、鎂、磷及鐵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一種,以加快菇蕈生長速率及提高β-葡聚多醣體的產量。
所述之海藻糖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證之合格物質,具保護生物體、抗凍、延緩老化、保護神經等多項優點,可作為生物活性物質的穩定劑,常見用於食品、化妝品及醫藥之用途,且培養液中含有海藻糖可促進菇蕈分泌代謝產物之產量,除此之外,海藻糖亦不易被酸解及水解,使多醣體聚合物更穩定,因此,根據本發明之製備方法所得之多醣體亦包括延長儲藏期限之優點。
所述之甘露糖為抗發炎物質,具活化巨噬細胞、抗發炎及組織再生之功效,亦可刺激纖維母細胞,加快傷口癒合的速度。第481718號中華民國專利亦揭示將甘露糖與海藻糖用於菇蕈菌絲體培養,可提高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產量,食用其製品更可提高吞噬細胞的吞噬活性。
於一具體實施態樣中,使用海藻糖、甘露糖及葡萄糖 作為培養液之碳源,不僅提高β-葡聚多醣體的產量,同時也提高其他如醣蛋白、小分子胜肽等之功能性分子的濃度。
所述之甘露糖之衍生物係包括甘露糖醇,該甘露糖醇亦為世界衛生組織之基本藥物清單中用於疾病治療及預防之注射劑型藥物,由於甘露糖醇於菇蕈中可有效調節菇蕈細胞之於醱酵環境之滲透壓變化,提升菇蕈細胞之生長速度,使用甘露糖醇取代甘露糖進行菇蕈菌絲體培養,亦同樣具有提升其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產量及功效。
所述之膳食纖維具水溶性,係包括果膠、樹膠、黏質物、植物膠、海藻膠、寡醣或糊精,其中,該糊精又尤以麥芽糊精(Fibersol-2,又稱“難消化性糊精”)為佳,為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認證之合格物質,具有不易老化、於水溶液中穩定性高且耐冷凍冷藏之特點。用於菇蕈培養之培養液中,請參照第1A至1C圖,係表示以不同培養液培養不同菇蕈菌種類所得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之分析結果,其中,第1A圖係表示使用葡萄糖培養靈芝所得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而第1B及1C圖,係表示使用Fibersol-2、海藻糖、甘露糖及葡萄糖且四者之重量比例為1:1:1:1之培養液分別培養靈芝及裂褶菌所得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由第1A及1B圖可見Fibersol-2、海藻糖及甘露糖的添加不會影響靈芝所得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組成,惟由強度變化可見,其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產量有顯著提升,係由於該Fibersol-2能促使菇蕈轉化 為菇蕈多醣所致。
於一具體實施態樣中,本發明之培養液之碳源包含葡萄糖、海藻糖及甘露糖,且三者之重量比例為5:1:1至1:1:1,其中又尤以重量比例為1:1:1者為佳,用於培養靈芝、裂褶菌或牛樟芝之菌絲體可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產量顯著提升。
於一最佳具體實施態樣中,本發明之培養液包含葡萄糖、海藻糖及甘露糖醇,且三者之重量比例為5:1:1至1:1:1,其中又尤以重量比例為1:1:1者為佳,用於培養靈芝、裂褶菌或牛樟芝之菌絲體中,葡聚多醣產量亦較單純用葡萄糖作為培養基有顯著提升。
於另一具體實施態樣中,本發明之培養液之碳源包括Fibersol-2、葡萄糖、海藻糖及甘露糖,且四者之重量比例為1:1:1:1至1:10:10:10,用於培養選自裂褶菌、金針菇、冬蟲夏草、香菇及雲芝所組成群組之其中一種之菌絲體,不僅能使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產量顯著提升,亦能提高菇蕈β-葡聚多醣體對免疫調節的功效。
於一具體實施態樣中,本發明之培養液之碳源為Fibersol-2、葡萄糖、海藻糖及甘露糖,且四者之重量比例為1:1:1:1至1:5:5:5,用於培養裂褶菌、金針菇、冬蟲夏草、香菇或雲芝之菌絲體可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產量顯著提升。
於一最佳具體實施態樣中,本發明之培養液之碳源為Fibersol-2、海藻糖、甘露糖及葡萄糖,且四者之重量比例 為1:1:1:1,用於培養裂褶菌之菌絲體可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產量顯著提升。
有別於傳統超音波細胞破碎技術,所述之連續多重超音波破碎技術係利用多點超音波產生器排列技術與聲波反射抑制技術,使用一串連設置之複數且連續的破碎槽,且各破碎槽之超音波頻率不同,有效完整破碎該菇蕈菌絲體細胞,並提高後續有效物質的含量,解決傳統細胞破碎技術由於單點超音波產生器限制及不同相位駐波或反射之干擾問題。
為求避免破碎步驟操作致使活性物質的變質,於上述之多重超音波破碎槽設置壓縮機或致冷晶片使破碎步驟操作於低溫環境,透過含有玻璃纖維棉與高硬度泡棉之絕熱材料以達保冷之效果,並同時吸收其破碎槽內的超音波,降低各槽間的相互干擾,提高連續超音波的破碎效率,對後端產品成效與濃度上有重要的影響。
於一具體實施態樣中,所述之連續多重超音波破碎步驟之溫度為2至18℃。
於一具體實施態樣中,所述之連續多重超音波之頻率分別選自20至70千赫茲(kHz)之頻率範圍。
於另一具體實施態樣中,如第2圖所示,所述之連續多重超音波細胞破碎設備之破碎槽為三組21、22、23,且各破碎槽之超音波頻率分別設為20至30千赫茲、35至45千赫茲及55至65千赫茲;於破碎槽底部設有製冷晶片24a、24b、24c,以維持破碎槽溫度於4℃;於製冷晶片及破碎 槽外層包覆一層絕熱材料25,具保冷之效果,並同時吸收其破碎槽內的超音波;以及各槽間之連續通道設有一高速研磨刀片26,輔助破碎該菇蕈菌絲體。
於一最佳實施態樣中,該三個串連設置之破碎槽之超音波頻率分別為25千赫茲、40千赫茲及60千赫茲。
藉由上述之低溫連續多重超音波細胞破碎設備,可有效將菇蕈菌絲體細胞徹底破碎,使菇蕈菌絲體內部的小分子胜肽、醣蛋白、多醣或其他具功能性分子得以有效利用,進而提升製品的功效與未來發展其他產品之可行性。
所述之去除不溶物之步驟係包括但不限於過濾或離心方式,以去除細胞殘渣或其他不溶於水的物質。接著,將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粗製品置於冷藏環境(溫度約4℃以下)儲存。
本發明復提供一種高純度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之製備方法,係包括:於上述製法所製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中加入賦形劑,以形成複合物;以及乾燥該複合物。
所述之乾燥步驟係以包括噴霧乾燥或冷凍乾燥乾燥該複合物。
所述之賦形劑係包括乳糖、蔗糖、葡萄糖、果寡糖、澱粉或澱粉衍生物、膳食纖維。於一具體實施態樣,該賦形劑為膳食纖維。於另一具體實施態樣,該膳食纖維係包括糊精,其中,該糊精又尤以Fibersol-2為佳。由於該Fibersol-2具良好的溶解性,且對多糖的吸附能力佳,透過乾燥處理可有效提高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製品之 菇蕈β-葡聚多醣體濃度,尤以使用噴霧乾燥處理後的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製品之含水量可低於5.0%以下,符合目前多數食品加工產業對粉末狀原料之需求。
於一具體實施態樣中,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與賦形劑之重量比例為3:1至1:8。
於另一具體實施態樣中,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與Fibersol-2之重量比例為1:5至2:1。
透過具水溶性之賦形劑,且本發明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亦具良好的水溶解度,是以,所製之高純度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亦具備高度水溶性。
本發明復提供一種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係包括20至85重量%的菇蕈β-葡聚多醣體。
於一具體實施態樣中,以冷凍乾燥且使用乳糖為賦形劑所製備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係可達20至40重量%的菇蕈β-葡聚多醣體。
於另一具體實施態樣中,以噴霧乾燥且使用Fibersol-2所製備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係可達70至85重量%的菇蕈β-葡聚多醣體。
本發明復提供一種高純度菇蕈β-葡聚多醣體溶液之製備方法,係包括:以過濾或離心方式萃取上述製造方法所製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以得到混合液;以酒精使該混合液中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沉澱;乾燥該經沉澱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以及以二次水複溶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以形成含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水溶液。
所述之酒精沉澱步驟係為有效且合乎成本的萃取技術,亦可避免以化學萃取而有的殘留藥物之風險。於一具體實施態樣中,該沉澱步驟之酒精與混合液之重量比例為1:1,其中,該酒精尤以乙醇含量為99.5%以上之無水酒精為佳。
所述之乾燥沉澱物之步驟係為避免其菇蕈β-葡聚多醣體溶液製品有酒精殘留之風險,於一具體實施態樣中,該乾燥溫度為80℃,且乾燥時間為1小時。
所述之高純度菇蕈β-葡聚多醣體溶液之製備方法,復包括於複溶後,以121℃進行高溫滅菌20分鐘,且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溶液可置於常溫下保存。
於一具體實施態樣中,所述之高純度菇蕈β-葡聚多醣體溶液之製備方法,復包括於複溶並經高溫滅菌後過濾該水溶液,並於無菌環境下包裝並保存。
於另一具體實施態樣中,該過濾經高溫滅菌後之水溶液係可使用0.22微米之滅菌濾膜進行過濾。
經過濾後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溶液,於無菌環境中進行裝瓶後,建議於4℃環境下保存。
本發明復提供一種菇蕈β-葡聚多醣體溶液,係包括2至10毫克/毫升的菇蕈β-葡聚多醣體。
藉由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可有效提升多醣產量,減低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活性損耗以及提升含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製品之安定性。
透過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至6:培養液組成對多醣體產量影響之試驗
於醱酵容器中以無菌水為溶劑配置一公升培養液,以海藻糖、甘露糖及葡萄糖作為培養液之碳源,且該海藻糖、甘露糖及葡萄糖之重量比例為1:1:1,以0.5重量%酵母菌萃取物作為培養液之氮源;接著,將配置完成的生產培養基連同醱酵容器放入高壓蒸氣消毒鍋進行高溫高壓滅菌,滅菌條件為121℃、15分鐘滅菌後,於室溫冷卻,再將靈芝菌絲體加入,以30至100轉/分鐘之轉速培養約15天後,使菇蕈菌絲體能在培養液中大量合成菇蕈β-葡聚多醣體。
將醱酵完成之含菇蕈菌絲體之培養液以第2圖所示之連續多重超音波破碎設備破碎該菇蕈菌絲體,且各破碎槽之超音波頻率分別設為25千赫茲、40千赫茲及60千赫茲;接著,以離心方式去除不溶物,再經酒精沉澱後,冷凍乾燥取得菇蕈β-葡聚多醣體。藉由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評估其培養液組成對菇蕈β-葡聚多醣體產量之影響,如表1所示。
實施例2至實施例3之處理方法同實施例1,惟,異動菇蕈種類分別為裂褶菌及牛樟芝如表1所示,並評估其培養液組成對菇蕈β-葡聚多醣體產量之結果。
實施例4之處理方法同實施例1,惟,異動培養液之甘露糖為甘露糖醇如表1所示,並評估其培養液組成對菇蕈β-葡聚多醣體產量之結果。
實施例5至6之處理方法同實施例4,惟,異動菇蕈 種類分別為裂褶菌及牛樟芝如表1所示,並評估其培養液組成對菇蕈β-葡聚多醣體產量之結果。
比較例1至3
比較實施例1至3之處理方法同實施例1,惟,異動培養液組成為葡萄糖及菇蕈種類如表1所示,並評估其培養液組成對菇蕈β-葡聚多醣體產量之結果。
Figure 107105531-A0101-12-0014-4
由表1可見,培養液組成使用葡萄糖結合海藻糖及甘露糖,相較單用葡萄糖,可大幅提高不同菇蕈之多醣體之產量10~40%,且以甘露糖醇替代甘露糖亦具有相似效果。
實施例7至15:培養液組成對多醣體產量影響之試驗
實施例7至實施例15之處理方法同實施例1,惟,異動培養液之碳源組成、碳源組成之比例及菇蕈種類,其中,該Fibersol-2®(又稱“難消化性糊精”)係購自日本松谷化學株式會社,其培養液組成對菇蕈β-葡聚多醣體產量之結果 如表2所示。
Figure 107105531-A0101-12-0015-6
由表2可見,培養液組成復結合Fibersol-2,可大幅提高菇蕈多醣體之產量80~160%,有效降低生產成本,高含量之菇蕈多醣體亦利於後端製品處理及產品成效。
實施例16至24:培養液組成對多醣體產量影響之試驗
實施例16至實施例24之處理方法同實施例13,惟,異動該菇蕈種類如表3所示,並評估其培養液組成對菇蕈β-葡聚多醣體產量之結果。
比較例4至12
比較例4至比較例12之處理方法同比較例1,惟,異動該菇蕈種類如表3所示,並評估其培養液組成對菇蕈β-葡聚多醣體產量之結果。
Figure 107105531-A0101-12-0016-7
由表2及表3可見,依據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應用於靈芝、裂褶菌、牛樟芝、巴西蘑菇、冬蟲夏草、雲芝、桑黃、珊瑚菇、香菇、猴頭菇、木耳及金針菇等多種菇蕈,均可大幅提高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產量。
試驗例1:吞噬細胞能力之試驗
以15隻小鼠進行試驗,將上述實施例10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複溶於二次水配置濃度為60毫克/毫升的菇蕈β-葡聚多醣體溶液,每日餵食小鼠之劑量為0.5毫升的菇蕈β-葡聚多醣體溶液,相當於小鼠每日攝食約30毫克的菇蕈 β-葡聚多醣體。於1、3、5、7及14天取出小鼠血液1毫升,分離出吞噬細胞並以螢光乳珠評估其吞噬能力,計算每100顆吞噬細胞中具吞噬能力之數量,其結果如第3圖所示。
試驗例2:吞噬細胞能力之試驗
試驗例2之處理方法同試驗例1,惟,異動使用以直接酒精萃取取代超音波破碎技術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進行評估其對小鼠之吞噬細胞之吞噬能力,其結果如第3圖所示。
比較試驗例1:吞噬細胞能力之試驗
比較試驗例1之處理方法同試驗例1,惟,使用生理食鹽水取代菇蕈β-葡聚多醣體溶液餵食小鼠,進行評估其對小鼠之吞噬細胞之吞噬能力,其結果如第3圖所示。
由第3圖可見,餵食菇蕈β-葡聚多醣體的小鼠之吞噬細胞相較於比較試驗例1,其吞噬能力有顯著提升;其中,餵食超音波破碎處理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小鼠在吞噬細胞之吞噬能力上優於餵食酒精萃取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的小鼠。
試驗例3:自然殺手細胞能力之試驗
以15隻小鼠進行試驗,將上述實施例10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複溶於二次水配置濃度為60毫克/毫升的菇蕈β-葡聚多醣體溶液,每日餵食小鼠之劑量為0.5毫升的菇蕈β-葡聚多醣體溶液,相當於小鼠每日攝食約30毫克的菇蕈β-葡聚多醣體。於1、3、5、7及14天取出小鼠脾臟,分 離出自然殺手細胞檢測其細胞之毒殺能力,計算每100顆自然殺手細胞中具毒殺能力之數量,其結果如第4圖所示。
試驗例4:自然殺手細胞能力之試驗
試驗例4之處理方法同試驗例3,惟,異動使用以直接酒精萃取取代超音波破碎技術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進行評估其對小鼠之自然殺手細胞之毒殺能力,其結果如第4圖所示。
比較試驗例2:自然殺手細胞能力之試驗
比較試驗例2之處理方法同試驗例3,惟,使用生理食鹽水取代菇蕈β-葡聚多醣體溶液餵食小鼠,進行評估其對小鼠之自然殺手細胞之毒殺能力,其結果如第4圖所示。
由第4圖可見,餵食超音波破碎處理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小鼠之自然殺手細胞相較於比較試驗例2具有較高之毒殺能力,且餵食超音波破碎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的小鼠在自然殺手細胞毒殺能力上優於餵食酒精萃取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的小鼠。
試驗例5: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之製備
使用上述實施例10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並加入乳糖作為賦形劑,且該β-葡聚多醣體與乳糖之重量比例為1:1,形成一複合物,以冷凍乾燥的方式處理該化合物後,得一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分析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含量如表4所示。
試驗例6至10: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之製備
試驗例6至試驗例10之處理方法同試驗例5,惟,異 動該賦形劑種類及乾燥處理之方式如表4所示,並以Megazyme Inc.的β-Glucanase Assay Kit檢測評估其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含量。
Figure 107105531-A0101-12-0019-8
試驗例11: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之含水性試驗
使用上述實施例14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並加入Fibersol-2作為賦形劑,且該β-葡聚多醣體與Fibersol-2之重量比例為2:1,形成一複合物,以噴霧乾燥的方式處理該化合物後,得一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分析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之含水性如表5所示。
試驗例12至30: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之含水性試驗
試驗例12至試驗例30之處理方法同試驗例11,惟,異動β-葡聚多醣體之使用實施例及該β-葡聚多醣體與賦形劑之重量比例如表5所示,並評估其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之含水性。
Figure 107105531-A0101-12-0020-9
由表5可見,使用噴霧乾燥處理後的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製品之含水量皆可低於5.0%以下,符合目前多數食品加工產業對粉末狀原料之需求。
試驗例31:溶解性試驗
使用上述試驗例11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於4 ℃溫度下配置10重量%的菇蕈β-葡聚多醣體水溶液,評估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之溶解性如表6所示。
試驗例32至43: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之含水性試驗
試驗例32至試驗例43之處理方法同試驗例31,惟,異動配置溫度及所用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如表6所示,並評估其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之溶解性。
Figure 107105531-A0101-12-0021-10
:完全溶解;×:無法溶解。
由表6可見,由於Fibersol-2具水溶性,且本發明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亦具良好的水溶解度,是以,所製之高純度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亦具備高度水溶性。
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與改變。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係由本發明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只要不影響本發明之效果及實施目的,應涵蓋於此公開技術內容中。
Figure 107105531-A0101-11-0003-1
本案圖式均為結果數據,故本案無指定代表圖。

Claims (25)

  1. 一種高產量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製造方法,包括:以培養液醱酵培養菇蕈菌絲體,以增加該菇蕈菌絲體與β-葡聚多醣之產量,其中,該菇蕈菌絲體之菇蕈係選自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e)、巴西蘑菇(Agarics blaze)、冬蟲夏草(Cordyceps sinensis)、靈芝(Ganoderma lucidum)、雲芝(Colriolus versicolor)、樟芝(Anthodia camphorate)、桑黃(Phellinus linteus)、珊瑚菇(Pleuritus citrinopileatus)、香菇(Lentinula edodes)、猴頭菇(Hericium erinaceus)、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及金針菇(Flammulina velutipes)所組成群組之其中一種;以及該培養液包括選自葡萄糖、海藻糖、糊精及甘露糖或甘露糖醇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二種;以連續多重超音波於2至18℃之溫度下破碎該培養液中之菇蕈菌絲體;以及去除該培養液中之不溶物。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培養液包含葡萄糖、海藻糖及甘露糖,且三者之重量比例為5:1:1至1:1: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培養液包含葡萄糖、海藻糖及甘露糖醇,且三者之重量比例為5:1:1至1:1: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 該菇蕈菌絲體之菇蕈係選自靈芝、裂褶菌及牛樟芝所組成群組之其中一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糊精為Fibersol-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培養液包括Fibersol-2、葡萄糖、海藻糖及甘露糖,且四者之重量比例為1:1:1:1至1:10:10:10。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菇蕈菌絲體之菇蕈係選自裂褶菌、金針菇、冬蟲夏草、香菇及雲芝所組成群組之其中一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培養液包括Fibersol-2、葡萄糖、海藻糖及甘露糖,且四者之重量比例為1:1:1:1至1:5:5:5。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菇蕈菌絲體之菇蕈為裂褶菌、金針菇、冬蟲夏草、香菇或雲芝。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培養液復包括微量元素,其中,該微量元素係選自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D、葉酸、鈣、鎂、磷及鐵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一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係於串連設置之複數破碎槽中以該連續多重超音波破碎該培養液中之菇蕈菌絲體,且各該破碎槽之超音波頻率 不同。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各該破碎槽超音波之頻率分別選自20至70千赫茲(kHz)之頻率範圍。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係於三個串連設置之破碎槽中以該連續多重超音波破碎該培養液中之菇蕈菌絲體,且各破碎槽之超音波頻率分別為20至30千赫茲、35至45千赫茲及55至65千赫茲。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三個串連設置之破碎槽之超音波頻率分別為25千赫茲、40千赫茲及60千赫茲。
  15. 一種高純度菇蕈β-葡聚多醣體粉末之製備方法,係包括: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所製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中加入賦形劑,以形成複合物;以及乾燥該複合物。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製備方法,其中,係以包括噴霧乾燥或冷凍乾燥乾燥該複合物。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製備方法,其中,該賦形劑係包括乳糖、蔗糖、葡萄糖、果寡糖、澱粉、澱粉衍生物或膳食纖維。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製備方法,其中,該賦 形劑為膳食纖維,且該膳食纖維為糊精。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製備方法,其中,該糊精為Fibersol-2。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製備方法,其中,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與Fibersol-2之重量比例為1:5至2:1。
  21. 一種高純度菇蕈β-葡聚多醣體溶液之製備方法,係包括:以過濾或離心方式萃取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所製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以得到混合液;以酒精使該混合液中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沉澱;乾燥該經沉澱之菇蕈β-葡聚多醣體;以及以二次水複溶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以形成含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水溶液。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製備方法,其中,該酒精與混合液之重量比例為1:1。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製備方法,其中,該乾燥溫度為80℃,且乾燥時間為1小時。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製備方法,復包括於複溶該菇蕈β-葡聚多醣體後,以121℃以上的溫度進行滅菌20分鐘。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製備方法,復包括於滅菌後過濾該水溶液,並於無菌環境下包裝並保存。
TW107105531A 2018-02-14 2018-02-14 高產量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製造方法及其製品 TWI6864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5531A TWI686480B (zh) 2018-02-14 2018-02-14 高產量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製造方法及其製品
CN201910035827.9A CN110157753B (zh) 2018-02-14 2019-01-15 高产量蘑菇β-葡聚多糖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
US16/257,107 US11130976B2 (en) 2018-02-14 2019-01-25 Method for preparing high productivity mushroom beta-glucan and products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5531A TWI686480B (zh) 2018-02-14 2018-02-14 高產量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製造方法及其製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4757A TW201934757A (zh) 2019-09-01
TWI686480B true TWI686480B (zh) 2020-03-01

Family

ID=67542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5531A TWI686480B (zh) 2018-02-14 2018-02-14 高產量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製造方法及其製品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30976B2 (zh)
CN (1) CN110157753B (zh)
TW (1) TWI6864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8313B (zh) * 2022-09-13 2024-01-01 誠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製備藻多醣萃取物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9008B (zh) * 2019-12-13 2022-04-05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抗炎活性桑黄多糖shp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38558B (zh) * 2020-02-18 2021-12-14 安徽大学 一种天然免疫增强多糖pcp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02059A (en) * 2007-07-05 2009-01-16 Nectar Valley Biopharma Inc Vaccine adjuvant and vaccine composition
CN101766273A (zh) * 2008-12-31 2010-07-07 陈秀男 蘑菇多糖体组合物
CN104944516A (zh) * 2015-07-09 2015-09-30 杨浩 一种基于混频超声的连续高效细胞破壁处理方法
KR20170114540A (ko) * 2016-04-05 2017-10-16 주식회사 씨엘바이오 세리포리아 락세라타 배양물의 유효물질 생산성이 향상된 제조 방법
CN107302867A (zh) * 2016-04-19 2017-10-31 陈秀男 无菌培养牛樟芝子实体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60043A1 (en) * 2007-07-16 2008-07-03 Kim Moo-Sung Preparation method of beta-glucan from schizophyllum commune and composition for external applica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TW200920382A (en) * 2007-11-14 2009-05-16 Shiu-Nan Chen Composition having mushroom beta-gluca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214593B (zh) * 2008-12-31 2015-09-09 陈秀男 β-葡聚糖的制备方法
US20120231114A1 (en) * 2009-09-17 2012-09-13 Blazei Brazil Ltda. Flours produced from fungus myceliated grain
CN102465099A (zh) * 2010-11-17 2012-05-23 徐波勇 一种生物源杀菌剂香菇多糖的液态发酵生产及提取方法
TWI481718B (zh) 2011-01-31 2015-04-21 Shiu Nan Che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eaweed Mannose Complex Polysaccharide Polymers
CN102408495B (zh) * 2011-12-29 2013-09-18 武汉大学 具有抗炎症活性的香菇β-葡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02059A (en) * 2007-07-05 2009-01-16 Nectar Valley Biopharma Inc Vaccine adjuvant and vaccine composition
CN101766273A (zh) * 2008-12-31 2010-07-07 陈秀男 蘑菇多糖体组合物
CN104944516A (zh) * 2015-07-09 2015-09-30 杨浩 一种基于混频超声的连续高效细胞破壁处理方法
KR20170114540A (ko) * 2016-04-05 2017-10-16 주식회사 씨엘바이오 세리포리아 락세라타 배양물의 유효물질 생산성이 향상된 제조 방법
CN107302867A (zh) * 2016-04-19 2017-10-31 陈秀男 无菌培养牛樟芝子实体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8313B (zh) * 2022-09-13 2024-01-01 誠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製備藻多醣萃取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49211A1 (en) 2019-08-15
CN110157753B (zh) 2023-07-21
TW201934757A (zh) 2019-09-01
US11130976B2 (en) 2021-09-28
CN110157753A (zh) 2019-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67903B1 (ko) 흑미의 담자균류균사 발효 및 생물전환공정을 통해 생산된 면역증강제
TWI686480B (zh) 高產量菇蕈β-葡聚多醣體之製造方法及其製品
US20020164773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of glucuronoxylomannan as nutriceutical agent from higher basidiomycetes mushroom
WO2017008768A1 (zh) 一种葡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用于免疫增强和抗肿瘤的药物和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TWI386485B (zh) 瓦茸菌株(Tramete Versicolor)及其萃取物,以及其用途
JPH11508772A (ja) 一定のpH、温度及び時間条件下での細胞の自己消化によるβ−グルカン−マンナン調製物の製造
JP2002262820A (ja) きのこ類の有効成分の抽出方法
Mizuno Development of an antitumor 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 from Phellinus linteus (Berk. et Curt.) Teng (Aphyllophoromycetideae)
XuJie et al. Extraction of BaChu mushroom polysaccharides and preparation of a compound beverage
BUKO et al. Polysaccharides of mushroom phallus impudicus mycelium: immunomodulating and wound healing properties
GIaVaSIS Polysaccharides from medicinal mushrooms for potential use as nutraceuticals
JP2002065206A (ja) 免疫賦活食品
CN103169067A (zh) 灵芝的创新加工技术
KR20170022798A (ko) 차가버섯, 상황버섯 및 꽃송이버섯 혼합 추출액 제조방법 및 그 추출액
JP2004315512A (ja) 機能性組成物
KR19990078932A (ko) 상황 함유 장류
JP4451100B2 (ja) タモギタケ子実体組成物を有効成分として含有する免疫賦活剤、及び抗癌剤
CN109527583A (zh) 羊肚菌子实体多肽的新用途
KR20030028638A (ko) 버섯 균사체 배양에 의한 기능성 뽕잎 건강식품의제조방법
JP2008255057A (ja) 抗癌剤、抗癌剤の製造方法、及び飲食品
CN114431460A (zh) 一种纯天然食用菌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
Meera et al. Antitumor Activity of a Polysaccharide− Protein Complex Isolated from a Wood-Rotting Polypore Macro Fungus Phellinus rimosus (Berk) Pilat
KR0178290B1 (ko) 담자균류의 자실체로 부터 약효성분의 고농도 추출방법
JPWO2008084574A1 (ja) 血管新生阻害剤
JP2009143854A (ja) 創傷治癒促進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