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6330B - 板狀物包裝盒及板狀物包裝盒組 - Google Patents

板狀物包裝盒及板狀物包裝盒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6330B
TWI686330B TW108118066A TW108118066A TWI686330B TW I686330 B TWI686330 B TW I686330B TW 108118066 A TW108118066 A TW 108118066A TW 108118066 A TW108118066 A TW 108118066A TW I686330 B TWI686330 B TW I68633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ackaging box
support
channel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8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3104A (zh
Inventor
劉冠廷
劉冠頤
詹詠維
詹銘國
尤淳永
Original Assignee
蘭陽開發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泉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蘭陽開發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泉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蘭陽開發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18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633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6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633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3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310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 Stackable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請公開一種板狀物包裝盒,包括底板與側板。底板頂面具有承載部,承載部的頂面為承載面,底板具有至少一個支撐部,至少一個支撐部具有支撐面,支撐面相對於底板的底面的高度低於承載面相對於底板的底面的高度,側板設置於底板,側板與底板之間形成容置槽,承載部位於容置槽內。當搬運板狀物包裝盒時,多個面板放置於較高的承載面,並通過高度較低的支撐面去搬運板狀物包裝盒,如此通過高度較低的支撐面可以直接去支撐板狀物包裝盒的底部,防止板狀物包裝盒因為盒內的面板過重而由底部產生變形,進而影響盒內的面板受損。

Description

板狀物包裝盒及板狀物包裝盒組
本申請涉及一種包裝盒,尤其涉及一種用於承載玻璃或面板等板狀物的板狀物包裝盒和板狀物包裝盒組。
一般情況下,於運送面板時,其通常都會將多個面板以直立並排或平放堆疊的方式包裝收納於面板包裝盒,再進行後續運送的動作,如此面板包裝盒可作為運送保護面板的手段。然,將面板收納於面板包裝盒後,並將面板包裝盒抬起,由於將多個面板進行收納後的重量太重,且面板包裝盒的剛性也不夠,如此面板的重量下壓會導致面板包裝盒的底部變形,同時連帶影響面板包裝盒的兩側內縮變形,進而擠壓面板,而對面板造成損傷。
有鑑於此,本申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無法通過現有技術解決。現有技術於搬運板狀物包裝盒時,往往會因為面板的重量太重,且板狀物包裝盒的剛性不夠,又,通常搬運板狀物包裝盒的提把位置相對於底板的高度高於承載多個面板位置相對於底板的高度,即說明提把的位置遠離於底板,而承載面板的位置靠近於底板。於搬運板狀物包裝盒的過程中,多個面板的重量向下作用於底板,而搬運板狀物包裝盒的提把受到向上拉抬的作用力,造成板狀物包裝盒同時受到兩個方向的作用力。如此面板的重量下壓會導致板狀物包裝盒的底板變形,同時提把向上拉抬的力量也會影響板狀物包裝盒的側板變形,而導致板狀物包裝盒變形,如此板狀物包裝盒會導致盒內的面板受損。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公開一種板狀物包裝盒,其包括底板與側板。底板頂面具有承載部,承載部的頂面為承載面,底板具有至少一個支撐部,至少一個支撐部具有支撐面,支撐面相對於底板的底面的高度低於承載面相對於底板的底面的高度,側板設置於底板,側板與底板之間形成容置槽,承載部位於容置槽內。
根據本申請公開的一種板狀物包裝盒的一實施方式,上述多個支撐部分別位於底板的相對兩側,並兩個支撐部相對。
根據本申請公開的一種板狀物包裝盒的一實施方式,上述還包括至少一個支撐件,至少一個支撐件穿設於底板,至少一個支撐件與至少一個支撐部對應,並且至少一個支撐件從至少一個支撐部露出。
根據本申請公開的一種板狀物包裝盒的一實施方式,上述多個支撐部分別位於底板的相對兩側,並兩個支撐部相對,每一個支撐件的兩端與相對的兩個支撐部對應,並且每一個支撐件的兩端從支撐部露出。
根據本申請公開的一種板狀物包裝盒的一實施方式,上述每一個支撐件具有截面,截面與支撐件的長度方向正交,截面的形狀依據著力結構進行改變。
根據本申請公開的一種板狀物包裝盒的一實施方式,上述截面的形狀為三角、四角、圓、工字型或U字型。
根據本申請公開的一種板狀物包裝盒的一實施方式,上述側板的內側具有抵靠部。
根據本申請公開的一種板狀物包裝盒的一實施方式,上述側板的內側具有凹口部。
根據本申請公開的一種板狀物包裝盒的一實施方式,上述還包括上蓋,上蓋的底部包括凹槽,側板的頂部更包括固定凸部,其中上蓋封裝板狀物包裝盒時,上蓋的凹槽與板狀物包裝盒的固定凸部互相嵌合。
根據本申請公開的一種板狀物包裝盒的一實施方式,上述底板具有至少一個第一槽道,側板具有至少一個第二槽道,上蓋具有至少一個第三槽道,至少一個第一槽道與至少一個第二槽道互相對應,至少一個第二槽道與至少一個第三槽道互相對應,至少一個第一槽道、至少一個第二槽道與至少一個第三槽道互相連通成至少一個封裝槽道。
根據本申請公開的一種板狀物包裝盒的一實施方式,上述承載面具有孔槽。
根據本申請公開的一種板狀物包裝盒的一實施方式,上述孔槽的數量為多個,多個孔槽呈規則排列或不規則排列。
本申請還提供一種板狀物包裝盒組,其包括多個如上述的板狀物包裝盒,多個板狀物包裝盒堆疊設置,每一個板狀物包裝盒的側板的頂部的內側還具有固定凸部,底板的底面具有限制凸部,其中板狀物包裝盒堆疊於另一個板狀物包裝盒時,板狀物包裝盒的限制凸部與另一個板狀物包裝盒的固定凸部互相靠合固定。
通過本申請所公開的板狀物包裝盒,改良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或缺點。本申請的板狀物包裝盒的支撐面相對於底板的底面的高度低於承載面相對於底板的底面的高度。當搬運板狀物包裝盒時,多個面板放置於較高的承載面,並通過高度較低的支撐面去搬運板狀物包裝盒,如此通過高度較低的支撐面可以直接去支撐板狀物包裝盒的底部,防止板狀物包裝盒因為盒內的面板過重而由底部產生變形,進而導致整個盒體內縮變形。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申請的多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施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施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申請。也就是說,在本申請的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施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的示意的方式繪示。在以下各實施例中,將以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組件。
請參閱圖1與圖2,其為本申請的板狀物包裝盒的示意圖與另一示意圖。如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板狀物包裝盒1,其用於承載玻璃或面板等板狀物,並將上述多個板狀物以直立並排或平放堆疊的方式包裝收納於板狀物包裝盒1,再進行後續運送的動作,如此板狀物包裝盒1可作為運送保護面板的手段。板狀物包裝盒1包括底板11與側板13。
請一併參閱圖3,其為本申請的板狀物包裝盒的剖視圖,如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板狀物包裝盒1的底板11的頂面具有承載部111,承載部111的頂面為承載面1111,底板11具有至少一個支撐部113,至少一個支撐部113具有支撐面1131,支撐面1131相對於底板11的底面1101的高度低於承載面1111相對於底板11的底面1101的高度。板狀物包裝盒1的側板13設置於底板11,側板13與底板11之間形成容置槽100,承載部111位於容置槽100內。
於本實施方式中,多個支撐部113分別位於底板11的相對兩側,並兩個支撐部113相對,即多個支撐部113呈兩兩相對於底板11的兩側。上述為支撐部113的其中之一設置方式,但本申請並不限制多個支撐部113的設置方式,支撐部113可依據使用者的需求的支撐位置,而分佈設置於底板11的底部。
於本實施方式中,使用者將多個面板收納於板狀物包裝盒1的容置槽100內,多個面板堆疊於承載部111的承載面1111上,並且於堆疊的多個面板間鋪設分隔薄膜。當搬運板狀物包裝盒1時,多個面板的重量直接作用在承載部111的承載面1111上,而對於底板11直接造成很大的作用力。使用者通過位於承載面1111下方的支撐面1131進行搬運,由於施予支撐面1131的支撐力方向是由下往上,其能夠直接的對於底板11施予向上的支撐力,如此能夠輔助支撐住多個面板的重量,而避免多個面板的大部分重量都直接作用在承載部111的承載面1111,上述方式可加強板狀物包裝盒1的底部的支撐強度。
本申請改良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或缺點,於現有技術中,多個面板收納於板狀物包裝盒後,多個面板的重量太重,板狀物包裝盒的剛性也不夠強。又,通常搬運板狀物包裝盒的提把位置相對於底板的高度高於承載多個面板位置相對於底板的高度,即說明提把的位置遠離於底板,而承載面板的位置靠近於底板。於搬運板狀物包裝盒的過程中,多個面板的重量向下作用於底板,而搬運板狀物包裝盒的提把受到向上拉抬的作用力,造成板狀物包裝盒同時受到兩個方向的作用力。如此面板的重量下壓會導致板狀物包裝盒的底部變形,同時提把向上拉抬的力量會影響板狀物包裝盒的側板的內縮變形,進而擠壓面板,而對面板造成損傷。故,提供一種板狀物包裝盒1,多個面板放置於較高的承載面1111,並通過高度較低的支撐面1131去搬運板狀物包裝盒1,如此通過高度較低的支撐面1131可以直接去支撐板狀物包裝盒1的底部,改良板狀物包裝盒1因為盒內的面板過重而由底部產生變形,進而導致整個盒體內縮變形等問題。
請復參閱圖3,板狀物包裝盒1還包括至少一個支撐件15,至少一個支撐件15穿設於底板11,至少一個支撐件15與至少一個支撐部113對應,並且至少一個支撐件15從至少一個支撐部113露出。又,支撐部113的支撐面1131與承載部111的承載面1111兩者為互相背離的設置方式,即承載面1111朝上方設置,支撐面1131朝下方設置。其中支撐件15具有截面,截面與支撐件15的長度方向正交,截面的形狀依據著力結構進行改變,截面的形狀可為三角、四角、圓、工字型或U字型,其中機械手臂的夾手可能為三爪、四爪或多爪,而支撐件15可配合夾手的爪數設計。如夾手為多爪時,其需要足夠面積大小的支撐面1131去配合夾手結構,或是對應於夾手結構的支撐面1131形狀,本實施方式並不限制截面的形狀,其可依據使用者的需求作改變。於本實施方式的支撐件15為U字型的截面,支撐件15的兩端從支撐部113露出,且支撐件15的U字型的截面的開口朝上,底板11的部份結構直接嵌入於支撐件15的U字型開口內,使支撐件15與底板11結合後不易鬆脫,提高底板11與支撐件15兩者的結合強度,使支撐件15的一側表面露出於支撐部113的支撐面1131,支撐件15的一側表面與支撐面1131位於同一平面。
承上所述,支撐件15能夠加強底板11的結構強度,進而提高底板11的承重力。又,支撐件15從支撐部113露出,其可作為拉抬板狀物包裝盒1的著力點,支撐件15本身的材質剛性就比底板11的材質剛性佳,使用者直接利用支撐件15的兩端作為搬運板狀物包裝盒1的支撐位置,如此能提供板狀物包裝盒1較好的支撐強度與支撐穩定度,以防止板狀物包裝盒1的盒體變形,以延長盒體使用年限。
又,當多個支撐部113分別位於底板11的相對兩側,並兩個支撐部113相對的結構下,每一個支撐件15的兩端與相對的兩個支撐部113對應設置,並且每一個支撐件15的兩端從支撐部113露出。
另外,請復參閱圖1,於本實施方式中,側板13的內側還包括抵靠部131與凹口部133。抵靠部131與承載部111對應,抵靠部131為側板13的內側面向內凸出的部位。其中承載部111的承載面1111用於承載多個面板(圖未示)的同時,抵靠部131抵靠於多個面板的周側邊緣,如此用於固定多個面板,避免多個面板於搬運過程中滑動。又,凹口部133與承載部111對應,凹口部133則為側板13的內側面向側板凹下的部位。其中承載部111的承載面1111用於承載多個面板(圖未示)的同時,凹口部133與多個面板的周側邊緣並未抵靠住,如此利用凹口部133的空間去施力於面板的周側,進而取出板狀物包裝盒1內的多個面板。除此之外,側板13的四個角落更包含角槽137,當面板堆疊於承載平面1111時,面板的四個角對應置放於角槽137內,使面板的四個角呈現懸空的情況,如此可以避免面板脆弱的四個角位受到側板13的碰撞,而產生受損的情況。
請參閱圖4,其為本申請的板狀物包裝盒的孔槽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承載部111的承載面1111上具有孔槽110,孔槽110的數量為多個,多個孔槽110呈規則排列或不規則排列,本申請並不限制多個孔槽110的排列方式,上述排列方式可依據使用者的需求進行變換。如圖面上所示,多個孔槽110為規則排列於承載面1111上。將面板堆疊於承載面1111上,並且面板覆蓋於多個孔槽110上。面板透過孔槽110降低與承載面1111的接觸面積。當面板於搬運過程中,板狀物包裝盒1會產生晃動,帶動板狀物包裝盒1內的面板也會產生些微的晃動,面板與承載面1111的表面會發生摩擦,上述孔槽110可防止靜電產生,以避免靜電對於面板產生吸附效果,使面板不好從板狀物包裝盒1內取出。
請參閱圖5到圖7,其為本申請的板狀物包裝盒與上蓋的分解圖、板狀物包裝盒與上蓋蓋合的立體圖以及剖視圖,如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還包括上蓋17,上蓋17的底部包括凹槽171,側板13的頂部更包括固定凸部135,側板13的固定凸部135靠近於容置槽的槽口邊緣,即固定凸部135設置於側板13的頂部的內側位置。其中上蓋17封裝板狀物包裝盒1時,上蓋17的凹槽171與板狀物包裝盒1的固定凸部135互相嵌合。
再者,底板11具有至少一個第一槽道120(請復參閱圖2),側板13具有至少一個第二槽道140,上蓋17具有至少一個第三槽道160,至少一個第一槽道120與至少一個第二槽道140互相對應,至少一個第二槽道140與至少一個第三槽道160互相對應,至少一個第一槽道120、至少一個第二槽道140與至少一個第三槽道160互相連通成至少一個封裝槽道180。上述上蓋17蓋住板狀物包裝盒1時,進一步利用封條或綁帶(圖未示)沿著封裝槽道180對於上蓋17與板狀物包裝盒1進行完整的封裝。
請參閱圖8與圖9,其為本申請的板狀物包裝盒組的剖視圖1與剖視圖2,如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板狀物包裝盒1的面板結構可依據前述的板狀物包裝盒。多個板狀物包裝盒1堆疊設置,每一個板狀物包裝盒1的側板13的頂部的內側還具有固定凸部135,底板11的底面1101具有限制凸部115,其中板狀物包裝盒1A堆疊於另一個板狀物包裝盒1B時,板狀物包裝盒1A的限制凸部115與另一個板狀物包裝盒1B的固定凸部135互相靠合固定,即板狀物包裝盒1A的限制凸部115內側抵靠於板狀物包裝盒1B的固定凸部135的外側。
另外,於本實施方式中,以二個板狀物包裝盒1A與1B為例,二個板狀物包裝盒1A與1B於進行堆疊後,上蓋17更進一步封裝於板狀物包裝盒組的頂部的板狀物包裝盒1A。再利用封條或綁帶通過封裝槽道180可同時將二個板狀物包裝盒1A與1B以及上蓋17一併進行密封打包,如此可節省封裝時間之外,也可省略掉部分上蓋17,僅留下可封住頂部的板狀物包裝盒1的上蓋17即可。
綜上所述,於本實施方式提供板狀物包裝盒,包括底板與側板。底板頂面具有承載部,承載部的頂面為承載面,底板具有至少一個支撐部,至少一個支撐部具有支撐面,支撐面相對於底板的底面的高度低於承載面相對於底板的底面的高度,側板設置於底板,側板與底板之間形成容置槽,承載部位於容置槽內。當搬運板狀物包裝盒時,多個面板放置於較高的承載面,並通過高度較低的支撐面去搬運板狀物包裝盒,如此通過高度較低的支撐面可以直接去支撐板狀物包裝盒的底部,進而加強板狀物包裝盒底部的支撐強度,防止板狀物包裝盒因為盒內的面板過重而由底部產生變形,進而導致整個盒體內縮變形,以延長盒體使用年限。
上述說明示出並描述了本申請的若干優選實施方式,但如前對象,應當理解本申請並非侷限於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於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並能夠在本文對象申請構想範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申請的精神和範圍,則都應在本申請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內。
1、1A、1B:板狀物包裝盒
100:容置槽
11:底板
1101:底面
111:承載部
1111:承載面
110:孔槽
113:支撐部
1131:支撑面
115:限制凸部
120:第一槽道
13:側板
131:抵靠部
133:凹口部
135:固定凸部
137:角槽
140:第二槽道
15:支撐件
160:第三槽道
17:上蓋
171:凹槽
180:封裝槽道
圖1:其為本申請的板狀物包裝盒的示意圖; 圖2:其為本申請的板狀物包裝盒的另一示意圖; 圖3:其為本申請的板狀物包裝盒的剖視圖; 圖4:其為本申請的板狀物包裝盒的孔槽的示意圖; 圖5:其為本申請的板狀物包裝盒與上蓋的分解圖; 圖6:其為本申請的板狀物包裝盒與上蓋蓋合的立體圖; 圖7:其為本申請的板狀物包裝盒與上蓋蓋合的剖視圖; 圖8:其為本申請的板狀物包裝盒組的剖視圖1;以及 圖9:其為本申請的板狀物包裝盒組的剖視圖2。
1:板狀物包裝盒
100:容置槽
11:底板
111:承載部
1111:承載面
113:支撐部
1131:支撐面
13:側板
131:抵靠部
133:凹口部
137:角槽

Claims (13)

  1. 一種板狀物包裝盒,包括:一底板,其頂面具有一承載部,該承載部之頂面為一承載面,該底板具有至少一個支撐部,至少一個該支撐部具有一支撐面,該支撐面相對於該底板的底面之高度低於該承載面相對於該底板的底面之高度;至少一個支撐件,穿設於該底板;以及一側板,其設置於該底板,該側板與該底板之間形成一容置槽,該承載部位於該容置槽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板狀物包裝盒,其中,多個該支撐部分別位於該底板之相對兩側,且兩個該支撐部相對。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板狀物包裝盒,其中,至少一個該支撐件與至少一個該支撐部對應,並且至少一個該支撐件從至少一個該支撐部露出。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板狀物包裝盒,其中,多個該支撐部分別位於該底板之相對兩側,且兩個該支撐部相對,每一個該支撐件的兩端與相對的兩個該支撐部對應,並且每一個該支撐件的兩端從該支撐部露出。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板狀物包裝盒,其中,每一個該支撐件具有一截面,該截面與該支撐件的長度方向正交,該截面的形狀依據著力結構進行改變。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板狀物包裝盒,其中,該截面的形狀為三角、四角、圓、工字型或U字型。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板狀物包裝盒,其中,該側板的內側具有一抵靠部。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板狀物包裝盒,其中,該側板的內側具有一凹口部。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板狀物包裝盒,其中,更包括一上蓋,該上蓋的底部包括一凹槽,該側板的頂部更包括一固定凸部,其中該上蓋封裝該板狀物包裝盒時,該凹槽與該固定凸部互相嵌合。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板狀物包裝盒,其中,該底板具有至少一個第一槽道,該側板具有至少一個第二槽道,該上蓋具有至少一個第三槽道,至少一個該第一槽道與至少一個該第二槽道互相對應,至少一個該第二槽道與至少一個該第三槽道互相對應,至少一個該第一槽道、至少一個該第二槽道與至少一個該第三槽道互相連通成至少一個封裝槽道。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板狀物包裝盒,其中,該承載面具有一孔槽。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板狀物包裝盒,其中,該孔槽的數量為多個,且多個該孔槽呈規則排列或不規則排列。
  13. 一種板狀物包裝盒組,包括多個如請求項1-12中任一項的板狀物包裝盒,將多個該板狀物包裝盒堆疊設置,每一個該板狀物包裝盒之該側板的頂部還具有一固定凸部,且該底板的底面具有一限制凸部,其中,該板狀物包裝盒堆疊於另一個該板狀物包裝盒時,該板狀物包裝盒的該限制凸部與另一個該板狀物包裝盒的該固定凸部互相靠合固定。
TW108118066A 2019-05-24 2019-05-24 板狀物包裝盒及板狀物包裝盒組 TWI6863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8066A TWI686330B (zh) 2019-05-24 2019-05-24 板狀物包裝盒及板狀物包裝盒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8066A TWI686330B (zh) 2019-05-24 2019-05-24 板狀物包裝盒及板狀物包裝盒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6330B true TWI686330B (zh) 2020-03-01
TW202043104A TW202043104A (zh) 2020-12-01

Family

ID=70767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8066A TWI686330B (zh) 2019-05-24 2019-05-24 板狀物包裝盒及板狀物包裝盒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63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4343A (zh) * 2021-03-11 2021-07-13 苏州同里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uv印刷的立体磨砂包装盒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23457U (en) * 2006-07-26 2007-12-11 Jsp Corp Box for delivering glass substrate and packing body for delivering the same
TWM434746U (en) * 2011-11-18 2012-08-01 Sing Home Polyfoam Co Ltd Stacked structure for flat-panel packaging box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23457U (en) * 2006-07-26 2007-12-11 Jsp Corp Box for delivering glass substrate and packing body for delivering the same
TWM434746U (en) * 2011-11-18 2012-08-01 Sing Home Polyfoam Co Ltd Stacked structure for flat-panel packaging box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4343A (zh) * 2021-03-11 2021-07-13 苏州同里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uv印刷的立体磨砂包装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3104A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910684B2 (ja) ウエハー容器
JP5253542B2 (ja) 梱包構造体、梱包方法および搬送方法
CN103754492B (zh) 包装结构
KR20120070505A (ko) 수납 트레이
TWI686330B (zh) 板狀物包裝盒及板狀物包裝盒組
WO2015180197A1 (zh) 一种栈板及包装箱
KR101941124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포장박스
CN210028343U (zh) 板状物包装盒和板状物包装盒组
RU2374157C2 (ru) Упаковка для промышленных изделий, отличающихся четко выраженной параллелепипедной формой
JP3343744B2 (ja) 緩衝包装材組立体
JP2013169999A (ja) 積載梱包具及び梱包方法
JP6463145B2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の梱包構造
TWM583842U (zh) 板狀物包裝盒及板狀物包裝盒組
JPH0612786B2 (ja) 半導体用ウエハー若しくは基板用パッケージ
CN111977129A (zh) 板状物包装盒和板状物包装盒组
TWI698382B (zh) 光學膜的包裝方法、承載裝置、應用其之包裝箱及應用其之包裝結構
JP5401983B2 (ja) 組み立て式コンテナ
KR102595526B1 (ko) 웨이퍼 이송 박스
KR100405503B1 (ko) 유리기판포장박스
CN210213231U (zh) 缓冲包装结构
JP2003170963A (ja) 瓶体収容箱
JP7320752B2 (ja) 梱包物
JP3213306U (ja) フィルムロールの積層梱包体およびそれに適した介在部材
JP6749855B2 (ja) 収容部材及び梱包体
KR101813040B1 (ko) 충격 흡수층이 확보되는 달걀 포장상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