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28343U - 板状物包装盒和板状物包装盒组 - Google Patents

板状物包装盒和板状物包装盒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28343U
CN210028343U CN201920761195.XU CN201920761195U CN210028343U CN 210028343 U CN210028343 U CN 210028343U CN 201920761195 U CN201920761195 U CN 201920761195U CN 210028343 U CN210028343 U CN 210028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acking box
supporting
pane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11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冠廷
刘冠颐
詹咏维
詹铭国
尤淳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 Shu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Lanyang Development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 Shu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Lanyang Developmen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 Shu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Lanyang Development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 Shu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207611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28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28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28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ackable Containers (AREA)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板状物包装盒,包括底板与侧板。底板顶面具有承载部,承载部的顶面为承载面,底板具有至少一个支撑部,至少一个支撑部具有支撑面,支撑面相对于底板的底面的高度低于承载面相对于底板的底面的高度,侧板设置于底板,侧板与底板之间形成容置槽,承载部位于容置槽内。当搬运板状物包装盒时,多个面板放置于较高的承载面,并通过高度较低的支撑面去搬运板状物包装盒,如此通过高度较低的支撑面可以直接去支撑板状物包装盒的底部,防止板状物包装盒因为盒内的面板过重而由底部产生变形,进而影响盒内的面板受损。

Description

板状物包装盒和板状物包装盒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包装盒,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承载玻璃或面板等板状物的板状物包装盒和板状物包装盒组。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于运送面板时,其通常都会将多个面板以直立并排或平放堆叠的方式包装收纳于面板包装盒,再进行后续运送的动作,如此面板包装盒可作为运送保护面板的手段。然,将面板收纳于面板包装盒后,并将面板包装盒抬起,由于将多个面板进行收纳后的重量太重,且面板包装盒的刚性也不够,如此面板的重量下压会导致面板包装盒的底部变形,同时连带影响面板包装盒的两侧内缩变形,进而挤压面板,而对面板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无法通过现有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于搬运板状物包装盒时,往往会因为面板的重量太重,且板状物包装盒的刚性不够,又,通常搬运板状物包装盒的提把位置相对于底板的高度高于承载多个面板位置相对于底板的高度,即说明提把的位置远离于底板,而承载面板的位置靠近于底板。于搬运板状物包装盒的过程中,多个面板的重量向下作用于底板,而搬运板状物包装盒的提把受到向上拉抬的作用力,造成板状物包装盒同时受到两个方向的作用力。如此面板的重量下压会导致板状物包装盒的底板变形,同时提把向上拉抬的力量也会影响板状物包装盒的侧板变形,而导致板状物包装盒变形,如此板状物包装盒会导致盒内的面板受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一种板状物包装盒,其包括底板与侧板。底板顶面具有承载部,承载部的顶面为承载面,底板具有至少一个支撑部,至少一个支撑部具有支撑面,支撑面相对于底板的底面的高度低于承载面相对于底板的底面的高度,侧板设置于底板,侧板与底板之间形成容置槽,承载部位于容置槽内。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板状物包装盒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多个支撑部分别位于底板的相对两侧,并两个支撑部相对。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板状物包装盒的一实施方式,上述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至少一个支撑件穿设于底板,至少一个支撑件与至少一个支撑部对应,并且至少一个支撑件从至少一个支撑部露出。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板状物包装盒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多个支撑部分别位于底板的相对两侧,并两个支撑部相对,每一个支撑件的两端与相对的两个支撑部对应,并且每一个支撑件的两端从支撑部露出。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板状物包装盒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每一个支撑件具有截面,截面与支撑件的长度方向正交,截面的形状依据着力结构进行改变。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板状物包装盒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截面的形状为三角、四角、圆、工字型或U字型。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板状物包装盒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侧板的内侧具有抵靠部。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板状物包装盒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侧板的内侧具有凹口部。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板状物包装盒的一实施方式,上述还包括上盖,上盖的底部包括凹槽,侧板的顶部更包括固定凸部,其中上盖封装板状物包装盒时,上盖的凹槽与板状物包装盒的固定凸部互相嵌合。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板状物包装盒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底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槽道,侧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槽道,上盖具有至少一个第三槽道,至少一个第一槽道与至少一个第二槽道互相对应,至少一个第二槽道与至少一个第三槽道互相对应,至少一个第一槽道、至少一个第二槽道与至少一个第三槽道互相连通成至少一个封装槽道。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板状物包装盒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承载面具有孔槽。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板状物包装盒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孔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孔槽呈规则排列或不规则排列。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板状物包装盒组,其包括多个上述的板状物包装盒,多个板状物包装盒堆叠设置,每一个板状物包装盒的侧板的顶部的内侧还具有固定凸部,底板的底面具有限制凸部,其中板状物包装盒堆叠于另一个板状物包装盒时,板状物包装盒的限制凸部与另一个板状物包装盒的固定凸部互相靠合固定。
通过本申请所公开的板状物包装盒,改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或缺点。本申请的板状物包装盒的支撑面相对于底板的底面的高度低于承载面相对于底板的底面的高度。当搬运板状物包装盒时,多个面板放置于较高的承载面,并通过高度较低的支撑面去搬运板状物包装盒,如此通过高度较低的支撑面可以直接去支撑板状物包装盒的底部,防止板状物包装盒因为盒内的面板过重而由底部产生变形,进而导致整个盒体内缩变形。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其为本申请的板状物包装盒的示意图。
图2其为本申请的板状物包装盒的另一示意图。
图3其为本申请的板状物包装盒的剖视图。
图4其为本申请的板状物包装盒的孔槽的示意图。
图5其为本申请的板状物包装盒与上盖的分解图。
图6其为本申请的板状物包装盒与上盖盖合的立体图。
图7其为本申请的板状物包装盒与上盖盖合的剖视图。
图8其为本申请的板状物包装盒组的剖视图一。
图9其为本申请的板状物包装盒组的剖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施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施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申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施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在以下各实施例中,将以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
请参阅图1与图2,其为本申请的板状物包装盒的示意图与另一示意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板状物包装盒1,其用于承载玻璃或面板等板状物,并将上述多个板状物以直立并排或平放堆叠的方式包装收纳于板状物包装盒1,再进行后续运送的动作,如此板状物包装盒1可作为运送保护面板的手段。板状物包装盒1包括底板11与侧板13。
请一并参阅图3,其为本申请的板状物包装盒的剖视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板状物包装盒1的底板11的顶面具有承载部111,承载部 111的顶面为承载面1111,底板11具有至少一个支撑部113,至少一个支撑部113具有支撑面1131,支撑面1131相对于底板11的底面1101的高度低于承载面1111相对于底板11的底面1101的高度。板状物包装盒1的侧板 13设置于底板11,侧板13与底板11之间形成容置槽100,承载部111位于容置槽100内。
于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支撑部113分别位于底板11的相对两侧,并两个支撑部113相对,即多个支撑部113呈两两相对于底板11的两侧。上述为支撑部113的其中之一设置方式,但本申请并不限制多个支撑部113的设置方式,支撑部113可依据使用者的需求的支撑位置,而分布设置于底板11 的底部。
于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将多个面板收纳于板状物包装盒1的容置槽100 内,多个面板堆叠于承载部111的承载面1111上,并且于堆叠的多个面板间铺设分隔薄膜。当搬运板状物包装盒1时,多个面板的重量直接作用在承载部111的承载面1111上,而对于底板11直接造成很大的作用力。使用者通过位于承载面1111下方的支撑面1131进行搬运,由于施予支撑面1131 的支撑力方向是由下往上,其能够直接的对于底板11施予向上的支撑力,如此能够辅助支撑住多个面板的重量,而避免多个面板的大部分重量都直接作用在承载部111的承载面1111,上述方式可加强板状物包装盒1的底部的支撑强度。
本申请改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或缺点,于现有技术中,多个面板收纳于板状物包装盒后,多个面板的重量太重,板状物包装盒的刚性也不够强。又,通常搬运板状物包装盒的提把位置相对于底板的高度高于承载多个面板位置相对于底板的高度,即说明提把的位置远离于底板,而承载面板的位置靠近于底板。于搬运板状物包装盒的过程中,多个面板的重量向下作用于底板,而搬运板状物包装盒的提把受到向上拉抬的作用力,造成板状物包装盒同时受到两个方向的作用力。如此面板的重量下压会导致板状物包装盒的底部变形,同时提把向上拉抬的力量会影响板状物包装盒的侧板的内缩变形,进而挤压面板,而对面板造成损伤。故,提供一种板状物包装盒1,多个面板放置于较高的承载面1111,并通过高度较低的支撑面1131去搬运板状物包装盒1,如此通过高度较低的支撑面1131可以直接去支撑板状物包装盒1 的底部,改良板状物包装盒1因为盒内的面板过重而由底部产生变形,进而导致整个盒体内缩变形等问题。
请复参阅图3,板状物包装盒1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15,至少一个支撑件15穿设于底板11,至少一个支撑件15与至少一个支撑部113对应,并且至少一个支撑件15从至少一个支撑部113露出。又,支撑部113的支撑面1131与承载部111的承载面1111两者为互相背离的设置方式,即承载面 1111朝上方设置,支撑面1131朝下方设置。其中支撑件15具有截面,截面与支撑件15的长度方向正交,截面的形状依据着力结构进行改变,截面的形状可为三角、四角、圆、工字型或U字型,其中机械手臂的夹手可能为三爪、四爪或多爪,而支撑件15可配合夹手的爪数设计。如夹手为多爪时,其需要足够面积大小的支撑面1131去配合夹手结构,或是对应于夹手结构的支撑面1131形状,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截面的形状,其可依据使用者的需求作改变。于本实施方式的支撑件15为U字型的截面,支撑件15的两端从支撑部113露出,且支撑件15的U字型的截面的开口朝上,底板11的部份结构直接嵌入于支撑件15的U字型开口内,使支撑件15与底板11结合后不易松脱,提高底板11与支撑件15两者的结合强度,使支撑件15的一侧表面露出于支撑部113的支撑面1131,支撑件15的一侧表面与支撑面1131 位于同一平面。
承上所述,支撑件15能够加强底板11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底板11 的承重力。又,支撑件15从支撑部113露出,其可作为拉抬板状物包装盒1 的着力点,支撑件15本身的材质刚性就比底板11的材质刚性佳,使用者直接利用支撑件15的两端作为搬运板状物包装盒1的支撑位置,如此能提供板状物包装盒1较好的支撑强度与支撑稳定度,以防止板状物包装盒1的盒体变形,以延长盒体使用年限。
又,当多个支撑部113分别位于底板11的相对两侧,并两个支撑部113 相对的结构下,每一个支撑件15的两端与相对的两个支撑部113对应设置,并且每一个支撑件15的两端从支撑部113露出。
另外,请复参阅图1,于本实施方式中,侧板13的内侧还包括抵靠部 131与凹口部133。抵靠部131与承载部111对应,抵靠部131为侧板13的内侧面向内凸出的部位。其中承载部111的承载面1111用于承载多个面板 (图未示)的同时,抵靠部131抵靠于多个面板的周侧边缘,如此用于固定多个面板,避免多个面板于搬运过程中滑动。又,凹口部133与承载部111 对应,凹口部133则为侧板13的内侧面向侧板凹下的部位。其中承载部111 的承载面1111用于承载多个面板(图未示)的同时,凹口部133与多个面板的周侧边缘并未抵靠住,如此利用凹口部133的空间去施力于面板的周侧,进而取出板状物包装盒1内的多个面板。除此之外,侧板13的四个角落更包含角槽137,当面板堆叠于承载平面1111时,面板的四个角对应置放于角槽137内,使面板的四个角呈现悬空的情况,如此可以避免面板脆弱的四个角位受到侧板13的碰撞,而产生受损的情况。
请参阅图4,其为本申请的板状物包装盒的孔槽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承载部111的承载面1111上具有孔槽110,孔槽1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孔槽110呈规则排列或不规则排列,本申请并不限制多个孔槽110的排列方式,上述排列方式可依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变换。如图面上所示,多个孔槽110为规则排列于承载面1111上。将面板堆叠于承载面 1111上,并且面板覆盖于多个孔槽110上。面板透过孔槽110降低与承载面1111的接触面积。当面板于搬运过程中,板状物包装盒会产生晃动,带动板状物包装盒1内的面板也会产生些微的晃动,面板与承载面1111的表面会发生摩擦,上述孔槽110可防止静电产生,以避免静电对于面板产生吸附效果,使面板不好从板状物包装盒1内取出。
请参阅图5到图7,其为本申请的板状物包装盒与上盖的分解图、板状物包装盒与上盖盖合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上盖17,上盖17的底部包括凹槽171,侧板13的顶部更包括固定凸部 135,侧板13的固定凸部135靠近于容置槽的槽口边缘,即固定凸部135设置于侧板13的顶部的内侧位置。其中上盖17封装板状物包装盒1时,上盖 17的凹槽171与板状物包装盒1的固定凸部135互相嵌合。
再者,底板1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槽道120(请复参阅图2),侧板13 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槽道140,上盖17具有至少一个第三槽道160,至少一个第一槽道120与至少一个第二槽道140互相对应,至少一个第二槽道140与至少一个第三槽道160互相对应,至少一个第一槽道120、至少一个第二槽道140与至少一个第三槽道160互相连通成至少一个封装槽道180。上述上盖17盖住板状物包装盒1时,进一步利用封条或绑带(图未示)沿着封装槽道180对于上盖17与板状物包装盒1进行完整的封装。
请参阅图8与图9,其为本申请的板状物包装盒组的剖视图1与剖视图 2,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板状物包装盒1的面板结构可依据前述的板状物包装盒。多个板状物包装盒1堆叠设置,每一个板状物包装盒1的侧板13的顶部的内侧还具有固定凸部135,底板11的底面1101具有限制凸部 115,其中板状物包装盒1A堆叠于另一个板状物包装盒1B时,板状物包装盒1A的限制凸部115与另一个板状物包装盒1B的固定凸部135互相靠合固定,即板状物包装盒1A的限制凸部115内侧抵靠于板状物包装盒1B的固定凸部135的外侧。
另外,于本实施方式中,以二个板状物包装盒1A与1B为例,二个板状物包装盒1A与1B于进行堆叠后,上盖17更进一步封装于板状物包装盒组的顶部的板状物包装盒1A。再利用封条或绑带通过封装槽道180可同时将二个板状物包装盒1A与1B以及上盖17一并进行密封打包,如此可节省封装时间之外,也可省略掉部分上盖17,仅留下可封住顶部的板状物包装盒1的上盖17即可。
综上所述,于本实施方式提供板状物包装盒,包括底板与侧板。底板顶面具有承载部,承载部的顶面为承载面,底板具有至少一个支撑部,至少一个支撑部具有支撑面,支撑面相对于底板的底面的高度低于承载面相对于底板的底面的高度,侧板设置于底板,侧板与底板之间形成容置槽,承载部位于容置槽内。当搬运板状物包装盒时,多个面板放置于较高的承载面,并通过高度较低的支撑面去搬运板状物包装盒,如此通过高度较低的支撑面可以直接去支撑板状物包装盒的底部,进而加强板状物包装盒底部的支撑强度,防止板状物包装盒因为盒内的面板过重而由底部产生变形,进而导致整个盒体内缩变形,以延长盒体使用年限。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对象,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对象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板状物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其顶面具有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的顶面为承载面,所述底板具有至少一个支撑部,至少一个所述支撑部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相对于所述底板的底面的高度低于所述承载面相对于所述底板的底面的高度;以及
侧板,其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容置槽,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物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部,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并两个所述支撑部相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物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至少一个所述支撑件穿设于所述底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状物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件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部对应,并且至少一个所述支撑件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部露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状物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部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并两个所述支撑部相对,每一个所述支撑件的两端与相对的两个所述支撑部对应,并且每一个所述支撑件的两端从所述支撑部露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状物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支撑件具有截面,所述截面与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正交,所述截面的形状依据着力结构进行改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状物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面的形状为三角、四角、圆、工字型或U字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物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内侧具有抵靠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物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内侧具有凹口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物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的底部包括凹槽,所述侧板的顶部更包括固定凸部,其中所述上盖封装所述板状物包装盒时,所述上盖的所述凹槽与所述板状物包装盒的所述固定凸部互相嵌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板状物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槽道,所述侧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槽道,所述上盖具有至少一个第三槽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槽道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道互相对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道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槽道互相对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槽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道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槽道互相连通成至少一个封装槽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物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面具有孔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板状物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孔槽呈规则排列或不规则排列。
14.一种板状物包装盒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的板状物包装盒,多个所述板状物包装盒堆叠设置,每一个所述板状物包装盒的所述侧板的顶部还具有固定凸部,所述底板的底面具有限制凸部,其中所述板状物包装盒堆叠于另一个所述板状物包装盒时,所述板状物包装盒的所述限制凸部与另一个所述板状物包装盒的所述固定凸部互相靠合固定。
CN201920761195.XU 2019-05-24 2019-05-24 板状物包装盒和板状物包装盒组 Active CN210028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1195.XU CN210028343U (zh) 2019-05-24 2019-05-24 板状物包装盒和板状物包装盒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1195.XU CN210028343U (zh) 2019-05-24 2019-05-24 板状物包装盒和板状物包装盒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28343U true CN210028343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4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1195.XU Active CN210028343U (zh) 2019-05-24 2019-05-24 板状物包装盒和板状物包装盒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283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7129A (zh) * 2019-05-24 2020-11-24 兰阳开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板状物包装盒和板状物包装盒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7129A (zh) * 2019-05-24 2020-11-24 兰阳开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板状物包装盒和板状物包装盒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11276B2 (ja) 板状体梱包箱、板状体搬送方法
JP5253542B2 (ja) 梱包構造体、梱包方法および搬送方法
US20070023931A1 (en) Carrier tape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210028343U (zh) 板状物包装盒和板状物包装盒组
CN211767725U (zh) 一种包装箱
US9455168B2 (en) Buffer material for packing wafer carrier
CN111977129A (zh) 板状物包装盒和板状物包装盒组
TWI686330B (zh) 板狀物包裝盒及板狀物包裝盒組
JP2004067249A (ja) 大型ガラス板の搬送方法及び搬送用トレイ
CN212290939U (zh) 一种缓冲包装结构
JP3343744B2 (ja) 緩衝包装材組立体
JPH0612786B2 (ja) 半導体用ウエハー若しくは基板用パッケージ
TWM583842U (zh) 板狀物包裝盒及板狀物包裝盒組
CN210213231U (zh) 缓冲包装结构
JP5401983B2 (ja) 組み立て式コンテナ
CN210213234U (zh) 大型缓冲包装结构
JP6357898B2 (ja) 板状物の梱包方法
CN214453663U (zh) 电池模组托盘和电池模组包装箱
CN217146882U (zh) 一种封装管壳运输包装盒
EP4245686A1 (en) Airtight container for battery cells
KR20050022002A (ko) 대형 유리판의 반송방법 및 반송용 트레이
CN214608868U (zh) 一种易碎品多层包装箱
KR20060036247A (ko) 엘시디 패널 포장용 패킹
KR100483695B1 (ko) 패널반송 컨테이너
CN211365360U (zh) 一种运输包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