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1878B - 印刷裝置以及轉印輥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裝置以及轉印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1878B
TWI681878B TW107137548A TW107137548A TWI681878B TW I681878 B TWI681878 B TW I681878B TW 107137548 A TW107137548 A TW 107137548A TW 107137548 A TW107137548 A TW 107137548A TW I681878 B TWI681878 B TW I6818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elt
plate
transfer roller
restricting member
in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7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7579A (zh
Inventor
村元秀次
古村智之
寺木邦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斯庫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斯庫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斯庫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7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7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1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187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7/0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F17/08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7/0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F17/08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 B41F17/14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0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 B41F3/18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F3/2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with fixed type-beds and travelling impression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10/00Blankets or like coverings; Coverings for wipers for intaglio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印刷裝置以及轉印輥,在氈431為了將墨從凹版P接受至氈431而接觸了凹版P的狀態中,氈431係比限制圓板437更向凹版P突出而在限制圓板437與凹版P之間形成間隙d。因此,在將墨從凹版P接收至氈431時,變得能夠抑制凹版P與限制圓板437干擾的情形。

Description

印刷裝置以及轉印輥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了轉印輥(transfer roller)的平版印刷(offset printing)技術。
在日本特開2013-198996號公報中係記載有一種使用以矽膠(silicone rubber)等所形成的轉印用襯墊(transfer pad)的印刷裝置。該印刷裝置係將事先附著了預定之圖案(pattern)的轉印物之轉印用襯墊對著被轉印體按壓,藉此將轉印物印刷於被轉印體。進一步地,該印刷裝置係鄰接轉印用襯墊地配置限制構件,利用限制構件來限制已被按壓到被轉印體之轉印用襯墊朝外側的變形,藉此使轉印用襯墊均勻地密著於被轉印體。
順帶一提,在使用轉印輥取代轉印用襯墊的平版印刷中,可以考慮應用上述之技術。也就是說,藉由在轉印輥設置相對於氈(blanket)而從軸方向對向的限制構件,利用限制構件來限制氈的朝軸方向的變形,能夠使氈均勻地密著於印刷對象物(被轉印體)。
但是,在使用轉印輥的平版印刷中,有必要使轉印輥的氈與版接觸而將墨(ink)從版接受至氈。此時,會有限制構件與版干擾而版或者限制構件發生破損的疑慮。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課題所開發完成,其目的係於使用具備限制構件之轉印輥進行印刷且其中該限制構件係用以限制氈的朝軸方向之變形的情形下,能夠抑制在將墨從版接受至氈時版與限制構件干擾的情形。
本發明之印刷裝置係具備台(stage)與轉印輥;前述台係支撐已形成有圖案的版;前述轉印輥係於外周面具有氈,且以氈已接觸版的狀態一邊旋轉一邊對著版相對移動,藉此將墨從版接受至氈;轉印輥係在氈的端面具有限制構件,藉由限制構件來限制氈的朝旋轉軸方向之變形,前述氈的端面係正交於轉印輥之旋轉軸方向的面;在氈已接觸版的狀態中,氈係比限制構件更向版的方向突出而在限制構件與版之間成間隙。
本發明之轉印輥係具備軸芯、氈以及限制構件,前述氈係被設置於軸芯的外周面,前述限制構件係被配置在氈的端面,用以限制氈的朝旋轉軸方向之變形,前述氈的端面係正交於軸芯之軸方向的面;以氈已接觸版的狀態一邊旋轉一邊對著版相對移動,藉此將墨從版接受至氈;在氈已接觸版的狀態中,氈係比限制構件更向版的方向突出而在限制構件與版之間形成間隙。
在如此地構成的本發明(印刷裝置與轉印輥)中,在氈為了將墨從版接受至氈而接觸了版的狀態中,氈比起限制構件更向版的方向突出而在限制構件與版之間形成間隙。因此,能夠在將墨從版接受至氈時,抑制版與限制構件干擾的情形。
又,也可以將印刷裝置構成為:氈係具有第一半徑(R1)的圓筒形狀,限制構件係具有比第一半徑(R1)更短的第二半徑(R2)之圓板形狀,氈與限制構件係被配置在同軸。在這樣的構成中,氈係具有比限制構件的第二半徑(R2)更長的第一半徑(R1)。因此,在氈為了將墨從版接受至氈而接觸了版的狀態中,氈係比限制構件更突出,能夠在限制構件與版之間形成間隙。結果,變得能夠在將墨從版接受至氈時,抑制版與限制構件干擾的情形。
順帶一提,要將墨從版確實地接受至氈,有效的是將氈對著版按壓。但是,對版的按壓伴隨著氈會彈性地收縮,結果有限制構件會對版造成 干擾的疑慮。因此,也可以將印刷裝置構成為:在氈已接觸版的狀態中,轉印輥之旋轉軸與版之間的距離(L)係比第一半徑(R1)還短,第二半徑(R2)係比距離(L)還短。在這樣的構成中,只將氈對著版按壓第一半徑(R1)與距離(L)的差的分,變得能夠確實地實現將墨從版接受至氈。而且,由於第二半徑(R2)比距離(L)還短,故也能夠在將墨從版接受至氈時抑制版與限制構件干擾的情形。
順帶一提,為了將墨從氈轉印到印刷對象物,於氈係壓入有印刷對象物。此時,利用限制構件來限制因應印刷對象物的壓入而產生之氈的彈性變形,藉此能夠使印刷對象物均勻地密著於氈。然而設想有以下情形:使氈從印刷對象物分離後,氈亦保持著已彈性變形的狀態被限制構件絆住而未復原。因此,也可以將印刷裝置構成為:限制構件係自氈向旋轉軸方向分離而設置。在這樣的構成中,在使氈從印刷對象物分離後,能夠將氈的形狀確實地復原。
另外,若氈與限制構件之間的間隔過廣,則有無法充分地利用限制構件來限制氈的變形、印刷對象物與氈之間的密著性降低的疑慮。因此,也可以將印刷裝置構成為:限制構件與氈之朝旋轉軸方向之間的間隔為可變。在這樣的構成中,於不損及限制構件之對氈的變形之限制的範圍內,能夠適當地變更氈與限制構件之間的間隔。
又,也可以將印刷裝置構成為:轉印輥係進一步具有用以規定限制構件與氈之間的間隔之間隔件(spacer),且能夠藉由變更間隔件的厚度來變更限制構件與氈之間的間隔。在這樣的構成中,能夠以變更間隔件的厚度這樣簡單的作業來變更限制構件與氈之間的間隔。
又,也可以將印刷裝置構成為:限制構件係分別被配置於氈的端面之兩側。在這樣的構成中,能夠就氈之兩側的各個限制構件來抑制在將墨從版接受至氈時版與限制構件干擾的情形。進一步地,在將墨從氈轉 印到印刷對象物時,能夠從兩側限制氈的變形,確實地使氈密著於印刷對象物。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於使用具備限制構件之轉印輥進行印刷且其中該限制構件係用以限制氈的朝軸方向之變形的情形下,使在將墨從版接受至氈時能夠抑制版與限制構件干擾一事變為可行。
1‧‧‧印刷裝置
2‧‧‧基台
10‧‧‧版台單元(台)
11‧‧‧支撐台
12‧‧‧版台
20‧‧‧版對齊單元
21‧‧‧柱構件
22、63、66‧‧‧梁構件
24‧‧‧第一版對齊攝影機
25‧‧‧第二版對齊攝影機
26、27‧‧‧位置調整機構
30、50‧‧‧墨填充單元
40‧‧‧輥單元
41‧‧‧升降機構
42‧‧‧升降桌
43‧‧‧轉印輥
60‧‧‧工件對齊單元
61、62‧‧‧支撐部
64‧‧‧第一工件對齊攝影機
65、68、71‧‧‧位置調整機構
67‧‧‧第二工件對齊攝影機
70‧‧‧工件台單元
72‧‧‧工件台
73‧‧‧校正部
80‧‧‧運送單元
81‧‧‧直線移動導具
82‧‧‧直線移動驅動部
83、84‧‧‧運送台
90‧‧‧控制單元
431‧‧‧氈
432‧‧‧插通孔
433‧‧‧端面
435‧‧‧軸芯
437‧‧‧限制圓板(限制構件)
438‧‧‧墊片(間隔件)
731、732‧‧‧基準遮罩(校正構件)
C‧‧‧假想中心線(旋轉軸)
d‧‧‧間隙
L‧‧‧距離
P‧‧‧凹版(版)
Pa‧‧‧圖案區域
Pb‧‧‧留白區域
r‧‧‧半徑差
R1‧‧‧第一半徑
R2‧‧‧第二半徑
W‧‧‧工件
X‧‧‧方向(軸方向、旋轉軸方向)
X1、X2、Y1、Y2、Z、θ 1、θ 2‧‧‧方向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印刷裝置的一實施形態之構成的立體圖。
圖2係表示在印刷動作中的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flow chart)。
圖3係示意性地表示在圖1之印刷裝置中所用的轉印輥的立體圖。
圖4係將圖3的轉印輥分解而示意性地表示的分解立體圖。
圖5係示意性地表示圖3之轉印輥的側視圖。
圖6係示意性地表示圖3之轉印輥的側視圖。
圖7係示意性地表示轉印輥之變形例的側視圖。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印刷裝置的一實施形態之構成的立體圖。該印刷裝置1係利用凹版印刷的原理,在具有立體形狀之工件(work piece)的表面形成圖案。更具體而言,凹版係在平板狀之基材的表面形成有與圖案對應的凹部,印刷裝置1係將墨填充於凹版,且經由轉印輥而將該墨轉印到工件,藉此將墨所成的圖案形成於工件表面。
作為主要構成,印刷裝置1係具備:基台2;版台單元10;版對齊(alignment)單元20;墨填充單元30、50;輥單元(roller unit)40;工件對齊單元(work piece alignment unit)60;工件台單元(work piece stage unit)70;運送單元80,用以使版台單元10及工件台單元70移動;以及控制單元90。
在該印刷裝置1中,控制單元90藉由遵循事先已安裝的程式(program)來控制印刷裝置1的各部分來進行填充工序、接受工序以及轉印工序,該填充工序係對著被設置於平板狀之凹版P的凹部填充墨,該接受工序係使輥單元40接受凹版P的墨,該轉印工序係對立體形狀的工件W轉印所接受的墨。藉此,利用凹版P的凹部所規定的圖案被印刷到工件W。另外,凹版P係具有圖案區域Pa與包圍圖案區域Pa的包圍留白區域Pb,於圖案區域Pa係設有作為圖案的凹部,另一方面留白區域Pb係具有平坦的形狀。
在圖1及於後說明的各圖中,為了使裝置各部分的配置關係明確而適當表示XYZ正交座標系。具體而言,將XY平面作為水平面,將水平方向中印刷裝置1的長邊方向作為「Y方向」。將運送單元80的運送方向Y中朝向版台單元10的方向稱作「Y1」,將朝向工件台單元70的方向稱作「Y2」。又,將與Y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稱作「X方向」。又,將X方向中朝向裝置正面的方向稱作「X1」並且將朝向裝置背面的方向稱作「X2」。進一步地將鉛直方向稱作「Z方向」。
基台2係如圖1所示般在Y方向上延伸地設置。於基台2的上表面係在Y方向上延伸地設置有一對直線移動導具(linear guide)81、81、直線移動驅動部82以及未圖示的線性標尺(linear scale),該直線移動驅動部82係被配設於這些直線移動導具81之間的線性馬達(linear motor)等。又,於直線移動導具81及直線移動驅動部82係設有兩個運送台83、84,受到直線移動驅動部82的驅動而在Y方向直線移動。這兩個運送台83、84中的一方側的運送台83上搭載有版台單元10,另一方側的運送台84上搭載有工件台單元70。藉此,版台單元10及工件台單元70互相獨立而能夠在Y方向來回移動。
版台單元10係具有支撐台11與版台12,該支撐台11係被配置在運送台83之上表面,該版台12係被安裝於支撐台11之上表面且以支撐台11之上表面保持凹版P。直線移動驅動部82因應來自控制單元90的動作指令來使運送台83在Y方向移動,藉此能夠在Y方向運送版台12所保持的凹版P。
另一方面,工件台單元70係具有位置調整機構71、工件台72以及校正部73,該位置調整機構71係被配置於運送台84的上表面,該工件台72係被安裝於位置調整機構71的上表面且以位置調整機構71的上表面保持工件W,該校正部73係以兩個基準遮罩(mask)(校正構件)731、732所構成。位置調整機構71係具有將工件台72對運送台84在X方向及θ 1方向(繞鉛直軸旋轉的旋轉方向)驅動的功能。直線移動驅動部82因應來自控制單元90的動作指令使運送台84在Y方向移動,且位置調整機構71因應來自控制單元90的動作指令使工件台72在X方向移動及在θ 1方向旋轉,藉此能夠將工件台72所保持之工件W在X方向、Y方向及θ 1方向定位。
在基台2之上表面的Y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係配置有輥單元40。在該輥單元40中,於該中央部之X方向的兩端部設有能夠經由升降機構41而在Z方向升降之升降桌(table)42。一對升降桌42係比版台單元10及工件台單元70的移動空間(以下稱「台移動空間」)更被設置於X方向外側。藉此,版台單元10與工件台單元70的干擾得以避免。
以將如此互相分離配置之一對升降桌42予以橋接的方式配置有轉印輥43。該轉印輥43係具備擁有圓筒形狀之外周面的氈且可繞著在X方向延伸的旋轉軸旋轉。當旋轉驅動馬達(未圖示)因應來自控制單元90的動作指令而被驅動時,轉印輥43係繞旋轉軸的旋轉方向θ 2旋轉。又,當對著升降機構41之升降馬達(未圖示)給予有來自控制單元90的升降指 令時,升降馬達因應升降指令運作而使轉印輥43與升降桌42一起一體地升降。藉此,轉印輥43在Z方向上的位置被高精度地調整。
又,分別與輥單元40的Y1方向側及Y2方向側鄰接地配置有墨填充單元30、50。墨填充單元30、50皆在將墨從分配器(dispenser)對凹版P供給後,使刮刀片(doctor blade)於凹版P滑動,藉此對凹版P的凹部填充墨。這些墨填充單元30、50用途不同。也就是說,墨填充單元30係將印刷於工件W的墨對凹版P填充,另一方面墨填充單元50係將用以防止凹版P之乾燥的墨對凹版P填充。
在墨填充單元30的Y1方向側係配置有版對齊單元20。在該版對齊單元20中,四根柱構件21被設置於基台2,以這些柱構件21的頂部彼此連結的方式設置有梁構件22。而且,第一版對齊攝影機(alignment camera)24及第二版對齊攝影機25分別經由位置調整機構26、27而對梁構件22安裝。
位置調整機構26係具有將第一版對齊攝影機24對著梁構件22在X方向及Z方向驅動的功能。因此,位置調整機構26因應來自控制單元90的動作指令使第一版對齊攝影機24在X方向及Z方向移動,藉此能夠高精度地拍攝被保持於版台12之凹版P的一部分。
位置調整機構27係具有以下功能:在第一版對齊攝影機24之X2方向側將第二版對齊攝影機25對著梁構件22在X方向及Z方向驅動。因此,位置調整機構27因應來自控制單元90的動作指令使第二版對齊攝影機25在X方向及Z方向移動,藉此能夠高精度地拍攝與已用第一版對齊攝影機24拍攝之區域不同的凹版P之表面區域。另外,分別藉由第一版對齊攝影機24及第二版對齊攝影機25所拍攝的影像係被傳送到控制單元90。
又,於墨填充單元50之Y2方向側係配置有工件對齊單元60。在該工件對齊單元60中,從工件台單元70之台移動空間向X2方向側遠離地配置有在基台2的上表面分別可於Y方向移動的支撐部61、62。第一工件對齊攝影機(work piece alignment camera)64被安裝成相對於一方的支撐部61之梁構件63可在X方向及Z方向移動。又,第二工件對齊攝影機67被安裝成相對於另一方的支撐部62之梁構件66可在X方向及Z方向移動。
又,設置有使第一工件對齊攝影機64在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移動的位置調整機構65。因此,位置調整機構65因應來自控制單元90的動作指令使第一工件對齊攝影機64在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移動,藉此能夠高精度地拍攝被保持於工件台72之工件W的一部分。
進一步地,設置有使第二工件對齊攝影機67在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移動的位置調整機構68。因此,位置調整機構68因應來自控制單元90的動作指令使第二工件對齊攝影機67在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移動,藉此能夠高精度地拍攝與已利用第一工件對齊攝影機64所拍攝之部位不同的工件W之部位。另外,分別藉由第一工件對齊攝影機64及第二工件對齊攝影機67所拍攝的影像係被傳送到控制單元90。
如此,第一版對齊攝影機24及第二版對齊攝影機25拍攝被載置於版台12的凹版P。更具體而言,這些第一版對齊攝影機24及第二版對齊攝影機25係拍攝事先被設置於凹版P之端面或凹版P的對齊標記(alignment mark)。控制單元90係根據如此拍攝的影像鎖定凹版P在版台12上的位置。又,第一工件對齊攝影機64及第二工件對齊攝影機67拍攝被載置於工件台72的工件W。控制單元90係根據如此拍攝的影像鎖定工件W在工件台72上的位置。
而且,控制單元90係算出凹版P與工件W之位置關係和事先預定的預定關係之間的偏差,且位置調整機構71因應該算出結果使工件台72在X方向及θ 1方向移動,藉此凹版P與工件W的位置偏差得以補正。藉此,在後述的印刷動作中,能夠使墨在經由轉印輥43從凹版P被轉印到工件W時的工件W上之轉印位置適當化。
圖2係表示在印刷動作中的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該處理係藉由控制單元90執行事先準備的控制程式,且控制裝置各部分而使其執行預定之動作來實現。
當凹版P及工件W被運入印刷裝置1而分別被設置於版台12及工件台72時(步驟(step)S101),進行調整凹版P與工件W之相對位置的對齊處理(步驟S102)。接下來,印刷裝置1的各部分被定位在預定的初期位置,印刷裝置1轉移到接受開始狀態(步驟S103)。
當這樣地備妥印刷準備時,執行墨填充單元30對凹版P填充墨的「填充工序」(步驟S104)。當填充工序完成時,版台12往印刷開始位置移動(步驟S105)。藉此,凹版P的Y2方向側端部係位於轉印輥43的正下位置或位於比轉印輥43的正下位置稍偏Y1方向側。
從該狀態開始進行使被填充於凹版P的墨轉移到轉印輥43(更詳細而言是構成轉印輥43之外周面的氈)的「接受工序」(步驟S106)。具體而言,轉印輥43下降並且版台12往Y2方向移動,藉此轉印輥43之外周面的氈與凹版P接觸。接下來,版台12以固定速度往Y2方向移動並且轉印輥43與版台12的移動同步地往旋轉方向θ 2旋轉,藉此被填充於凹版P之圖案區域Pa的凹部的墨轉移到轉印輥43之外周面。藉此,轉印輥43接受墨。
對於墨通過轉印輥43的正下位置而轉移到轉印輥43後的圖案區域Pa,利用墨填充單元50進行新的墨的假填充(步驟S107)。藉此,在圖案區域Pa中的墨的乾燥緊固得以防止,能夠重複執行使用凹版P的印刷。
當接受工序完成時,轉印輥43暫時上升(步驟S108)。接下來,版台12往Y1方向移動而從轉印輥43的下方位置退開,工件台72往印刷開始位置移動(步驟S109)。藉此,被保持於工件台72的工件W之Y2方向側端部係位於轉印輥43的正下位置或位於比轉印輥43的正下位置稍偏Y1方向側。
從該狀態開始執行使由轉印輥43所攜持的墨轉移到工件W而轉印圖案的「轉印工序」(步驟S110)。具體而言,轉印輥43在接觸了工件W的狀態下往箭頭方向θ 2以固定速度旋轉,且工件台72與轉印輥43的旋轉同步地以固定速度往Y2方向移動,藉此被攜持於轉印輥43的外周面的墨轉移到工件W。藉此,墨被轉印到工件W。接下來,當轉印工序完成時,轉印輥43上升而從工件W分離(步驟S111),裝置各部分轉移到印刷結束狀態(步驟S112)。
接下來,對在印刷裝置1進行的印刷動作中所使用的轉印輥43之構成進行詳細敘述。圖3係示意性地表示在圖1之印刷裝置中所用的轉印輥的立體圖,圖4係將圖3的轉印輥分解而示意性地表示的分解立體圖,圖5及圖6係示意性地表示圖3之轉印輥的側視圖。在圖3至圖5中係表示轉印輥43未接觸其他構件(凹版P及工件W)的狀態,另一方面,在圖6中係表示在接受工序中凹版P接觸轉印輥43的狀態。另外,在這些圖式及以下提及的轉印輥的圖式中,為了明示轉印輥的特徴而將一部分的構成予以誇張化。
轉印輥43係在外周面具備例如以矽膠所形成的彈性構件之氈431,且藉由輥單元40被支撐成可以平行於X方向的假想中心線C為中心地旋 轉。如圖3至圖5所示般,氈431係具有以假想中心線C為中心之圓筒形狀的外形。又,於氈431係有插通孔432在X方向貫通,該插通孔432係具有以假想中心線C為中心之圓筒形狀。這樣的氈431係在X方向的兩端具有圓環形狀之端面433,各端面433係與轉印輥43的旋轉軸方向(亦即假想中心線C延伸的X方向)正交。
又,轉印輥43係以鋁等金屬所形成,且具有中實或中空的軸芯435。軸芯435係具有與氈431的插通孔432為相同徑及相同長度之圓筒形狀且被插入插通孔432。進一步地,於軸芯435的兩端係藉由螺桿等緊結有限制圓板437。限制圓板437係與氈431在同軸重疊地配置,且具有以假想中心線C作為中心之圓板形狀(圓筒形狀)。各限制圓板437係具有比氈431之插通孔432更長的徑,限制圓板437從X方向(軸方向)分別與氈431的兩個端面433對向/接觸。這樣配置在同軸的氈431、軸芯435及限制圓板437係以假想中心線C為中心地一體地旋轉。
各限制圓板437係完成以下功能:限制氈431的朝X方向之變形。也就是說,在上述步驟S110之轉印工序中,為了使氈431沿工件W之立體形狀彈性變形,工件W被對著氈431按壓。另外,也可與此處的例子相反地將氈431對著工件W按壓,藉此構成為以使氈431沿著工件W的立體形狀的方式。此時,於氈431的端面433係有朝向外側的應力作用。因此,限制圓板437係抵抗這樣的應力而支撐氈431的端面433,藉此防止該端面433朝外側變形的情形且實現工件W與氈431的密著。
如圖5所示般,氈431與限制圓板437係以彼此的中心線(假想中心線C)一致(亦即於同軸)的方式被配置。氈431的第一半徑R1係比限制圓板437的第二半徑R2更長,氈431係比兩個限制圓板437往側方突出半徑差r(=R1-R2)的分。
特別是如圖6所示般,這些半徑R1、R2係被設定成氈431從限制圓板437的突出在接受工序中也被維持的方式。也就是說,在接受工序中為了確實地進行墨從凹版P至氈431的轉移(接受),氈431係被對著凹版P按壓且在與凹版P的接觸部分中彈性地收縮。因此在接受工序中,假想中心線C與凹版P的距離L係變得比氈431的第一半徑R1更短。在這裡,距離L係能夠作為凹版P的留白區域Pb與假想中心線C之間的距離而求得。
相對於此,由於限制圓板437的第二半徑R2係比該距離L更短,故在接受工序之中氈431也比兩個限制圓板437更朝凹版P突出,在各限制圓板437與凹版P之間形成間隙d(=L-R2)。另外,在接受工序中,於X方向上,凹版P的圖案區域Pa係位於氈431之一方的端面433與另一方的端面433之間的區域,各限制圓板437的外周面係在凹版P的留白區域Pb隔著間隙d對向。另外,凹版P的圖案區域Pa與氈431之位置關係並非被限定於此處的例子。例如在X方向上,也能以氈431之兩個端面433位於凹版P之圖案區域Pa的兩端之間的方式構成,換言之,也能以氈431位於圖案區域Pa內的方式構成。
在以上已說明的實施形態中,在氈431為了將墨從凹版P接受至氈431而接觸了凹版P的狀態中,氈431比限制圓板437更朝凹版P突出,於限制圓板437與凹版P之間形成間隙d。因此,能夠在將墨從凹版P接受至氈431時抑制凹版P與限制圓板437干擾的情形。特別是,在為了使氈431沿著工件W的立體形狀而把氈431的厚度變厚的情形下,氈431在為了接受墨而接觸凹版P時,有大大地彈性變形的傾向,容易產生限制圓板437與凹版P干擾的問題。因此,上述的實施形態可說是對使用了厚度厚的氈431之印刷裝置1特別適合。
又,氈431係具有第一半徑R1的圓筒形狀,限制圓板437係具有比第一半徑R1更短之第二半徑R2的圓板形狀。而且,氈431與限制圓板437係被配置在同軸(換言之,俾使彼此的中心線一致)。在這樣的構成中,於氈431為了將墨從凹版P接受至氈431而接觸了凹版P的狀態中,氈431係比限制圓板437更突出,能夠在限制圓板437與凹版P之間形成間隙d。結果,能夠在將墨從凹版P接受至氈431時抑制凹版P與限制圓板437干擾的情形。
順帶一提,要確實地將墨從凹版P接受至氈431,有效的是將氈431對著凹版P按壓。但是,伴隨著對凹版P的按壓,氈431會彈性地收縮,結果有限制圓板437對凹版P干擾的疑慮。相對於此,在氈431接觸了凹版P的狀態中,氈431的假想中心線C(旋轉中心線)與凹版P的距離L係比第一半徑R1更短,第二半徑R2係比距離L更短。在這樣的構成中,氈431僅被對著凹版P按壓第一半徑R1與距離L之差的分,能夠確實地實現將墨從凹版P接受至氈431。而且,由於限制圓板437的第二半徑R2係比距離L更短,故也能在將墨從凹版P接受至氈431時抑制凹版P與限制圓板437干擾的情形。
又,如上述般構成的限制圓板437係被配置在氈431的兩個端面433。因此,在將墨從凹版P接受至氈431時,能夠就氈431之兩側的各個限制圓板437抑制凹版P與限制圓板437干擾的情形。進一步地,在將墨從氈431轉印至工件W時,能夠從兩側限制氈431的變形而確實地使氈431密著於工件W。
在以上已說明的實施形態中,印刷裝置1相當於本發明之「印刷裝置」的一例,版台12相當於本發明之「台」的一例,凹版P相當於本發明之「版」的一例,轉印輥43相當於本發明之「轉印輥」的一例,氈431相當於本發明之「氈」的一例,限制圓板437相當於本發明之「限制構 件」的一例,間隙d相當於本發明之「間隙」的一例,X方向相當於本發明之「軸方向」及「旋轉軸方向」的一例,假想中心線C相當於本發明之「旋轉軸」的一例。
另外,本發明並非被限定於上述的實施形態,只要在不脫離本發明之意旨的情形下,能夠進行上述以外的各種變更,例如,也可以如圖7所示般構成轉印輥43。在此,圖7係示意性地表示轉印輥之變形例的側視圖。在圖7中係表示其他構件(凹版P及工件W)不接觸轉印輥43的狀態。另外,在此以與上述實施形態的差異部分為中心進行說明,對於共通部分附加相當的符號而省略適當說明。但是理所當然地,藉由具備與上述實施形態共通的構成能夠達到同樣的功效。
在該變形例中,於氈431的端面433與限制圓板437之間配置有墊片(washer)(間隔件)438。軸芯435(圖4)係在X方向比氈431更長,且從氈431的兩端突出。而且,墊片438係外嵌於從氈431突出的軸芯435。該墊片438係具有比限制圓板437更短的徑,被氈431的端面433及限制圓板437包夾而與它們接觸。如此,氈431的端面433與限制圓板437係藉由墊片438而分離。此時,能夠藉由改變墊片438的厚度來變更氈431的端面433與限制圓板437之間的間隔。
之所以要設置這樣的間隔是因為如下的理由。也就是說,為了將墨從氈431轉印至工件W,工件W被按進氈431。此時,利用限制圓板437來限制氈431之因應工件W的按進而產生的彈性變形,藉此能夠使氈431均勻地密著於工件W。然而,設想了以下情形:在將氈431從工件W分離後,氈431也維持著已彈性變形的狀態被限制圓板437絆住而未復原。因此,在圖7的變形例中,限制圓板437係在X方向從氈431分離地設置。在這樣的變形例中,能夠在使氈431從工件W分離後確實地復原氈431的形狀。
另外,若氈431與限制圓板437的間隔過廣,則有無法利用限制圓板437充分地限制氈431的變形、工件W與氈431的密著性降低的疑慮。相對於此,限制圓板437與氈431之間的朝X方向之間隔構成為可變。因此,能夠在無損限制圓板437對氈431之變形的限制之範圍內適當變更氈431與限制圓板437之間的間隔。
具體而言,轉印輥43係具有用以規定限制圓板437與氈431之間隔的墊片438(間隔件)。而且,能夠藉由變更墊片438的厚度來變更限制圓板437與氈431的間隔。在這樣的構成中,能夠以變更墊片438的厚度,亦即能夠以置換墊片438這樣的簡單作業來變更限制圓板437與氈431之間的間隔。
另外,亦可適當施加圖7之變形例以外的變形。例如,將限制圓板437固定於軸芯435的方法並不限於緊結,接著或焊接也可以。又,也可以變更氈431的素材等。
又,在上述中並未特別提到工件W的具體形狀。但是,上述的印刷裝置1係能夠對具有各種立體形狀的工件W、例如酒瓶等執行印刷。又,在對酒瓶的本體進行印刷的情形下,酒瓶的全長也可以比氈431更長。也就是說,若酒瓶的本體收斂於氈431的內側,則就算酒瓶的瓶頸從氈431朝外側突出也能夠避開限制圓板437與酒瓶的干擾。
又,當然能夠適當變更印刷裝置1之各部分的具體構成。例如,墨填充單元30、50的個數不限於兩個,也可以構成為設置單一個墨填充單元30。
本發明係能夠應用於所有的平版印刷技術。
43‧‧‧轉印輥
431‧‧‧氈
433‧‧‧端面
437‧‧‧限制圓板
C‧‧‧假想中心線
d‧‧‧間隙
L‧‧‧距離
P‧‧‧凹版
Pa‧‧‧圖案區域
Pb‧‧‧留白區域
r‧‧‧半徑差
R1‧‧‧第一半徑
R2‧‧‧第二半徑
X1、X2、X3‧‧‧方向

Claims (8)

  1. 一種印刷裝置,係具備:台,係支撐已形成有圖案的版;以及轉印輥,係於外周面具有氈,且以前述氈已接觸前述版的狀態一邊旋轉一邊對著前述版相對移動,藉此將墨從前述版接受至前述氈;前述轉印輥係在前述氈的端面具有限制構件,藉由前述限制構件來限制前述氈的朝旋轉軸方向之變形,前述氈的前述端面係正交於前述轉印輥之前述旋轉軸方向的面;在前述氈已接觸前述版的狀態中,前述氈係比前述限制構件更向前述版的方向突出而在前述限制構件與前述版之間形成間隙;前述限制構件係在前述版隔著間隙對向。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印刷裝置,其中前述氈係具有第一半徑(R1)的圓筒形狀,前述限制構件係具有比前述第一半徑(R1)還短的第二半徑(R2)之圓板形狀,前述氈與前述限制構件係被配置在同軸。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印刷裝置,其中在前述氈已接觸前述版的狀態中,前述轉印輥之前述旋轉軸與前述版之間的距離(L)係比前述第一半徑(R1)還短,前述第二半徑(R2)係比前述距離(L)還短。
  4.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印刷裝置,其中前述限制構件係自前述氈向前述旋轉軸方向分離而設置。
  5.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印刷裝置,其中前述限制構件與前述氈之朝前述旋轉軸方向之間的間隔為可變。
  6.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印刷裝置,其中前述轉印輥係進一步具有 用以規定前述限制構件與前述氈之間的間隔之間隔件,且能夠藉由變更前述間隔件的厚度來變更前述限制構件與前述氈之間的間隔。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印刷裝置,其中前述限制構件係分別被配置於前述氈的前述端面之兩側。
  8. 一種轉印輥,係具備:軸芯;氈,係被設置於前述軸芯的外周面;以及限制構件,係被配置在前述氈的端面,用以限制前述氈的朝旋轉軸方向之變形,前述氈的前述端面係正交於前述軸芯之軸方向的面;以前述氈已接觸版的狀態一邊旋轉一邊對著前述版相對移動,藉此將墨從前述版接受至前述氈;在前述氈已接觸前述版的狀態中,前述氈係比前述限制構件更向前述版的方向突出而在前述限制構件與前述版之間形成間隙;前述限制構件係在前述版隔著間隙對向。
TW107137548A 2017-12-27 2018-10-24 印刷裝置以及轉印輥 TWI6818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1004 2017-12-27
JP2017251004A JP6893466B2 (ja) 2017-12-27 2017-12-27 印刷装置、転写ロー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7579A TW201927579A (zh) 2019-07-16
TWI681878B true TWI681878B (zh) 2020-01-11

Family

ID=67066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7548A TWI681878B (zh) 2017-12-27 2018-10-24 印刷裝置以及轉印輥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893466B2 (zh)
TW (1) TWI681878B (zh)
WO (1) WO2019130738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03754A (en) * 2009-05-26 2011-02-01 Ihi Corp Transcription machine for offset printing
CN104379351A (zh) * 2012-04-26 2015-02-25 Spm斯托尔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具有可更换工具套筒的工具滚筒及具有这种工具滚筒的压印机或印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2502A (ja) * 1991-02-26 1993-03-0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オフセツト印刷機の精度測定装置
JPH04288290A (ja) * 1991-03-18 1992-10-13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オフセットブランケットと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オフ セットブランケット用下貼材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907695B2 (ja) * 1993-09-17 1999-06-21 株式会社明治ゴム化成 印刷用ブランケット
JPH0718841U (ja) * 1993-09-22 1995-04-04 第一機械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輪転式パッド印刷機におけるインキ転写ロール
JPH09300586A (ja) * 1996-05-14 1997-11-25 Canon Inc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それに用いるブランケット、それらを用いた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の製造方法
US5787808A (en) * 1997-01-14 1998-08-04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Hollow cylinder retention device
JP2002264295A (ja) * 2001-03-07 2002-09-18 Canon Inc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
JP2003165283A (ja) * 2001-11-30 2003-06-1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円筒状ブランケット及びブランケット胴並びに印刷ユニット
JP2007076038A (ja) * 2005-09-12 2007-03-2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
JP6546835B2 (ja) * 2015-11-11 2019-07-17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03754A (en) * 2009-05-26 2011-02-01 Ihi Corp Transcription machine for offset printing
CN104379351A (zh) * 2012-04-26 2015-02-25 Spm斯托尔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具有可更换工具套筒的工具滚筒及具有这种工具滚筒的压印机或印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93466B2 (ja) 2021-06-23
JP2019116006A (ja) 2019-07-18
WO2019130738A1 (ja) 2019-07-04
TW201927579A (zh)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55584A (en) Substrate positioning apparatus
JP4560682B2 (ja) 導電性ボール搭載装置
WO2007023553A1 (ja) 真空蒸着用アライメント装置
JP2007169070A (ja) 被印刷体の横方向位置を修正する方法
US20130025482A1 (en) Printing device, print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for executing the printing method
KR20180108200A (ko) 정밀한 인쇄가 가능한 그라비아 옵셋 인쇄 장치
JP2009026936A (ja) 位置決め装置
TW201524791A (zh) 移印裝置
TWI681878B (zh) 印刷裝置以及轉印輥
EP3882031B1 (en) Base material retention device, base material retention method, and curved surface screen printing device equipped with base material retention device
WO2010140386A1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
US20170173940A1 (en) Transfer apparatus and transfer method
KR101694193B1 (ko) 패드 인쇄장치
KR102107780B1 (ko) 웨이퍼 정렬 장치 및 방법
JP4617385B2 (ja) 基板保持機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露光装置並びに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4959271B2 (ja) 露光システムおよびワーク搬送方法
JP2006103073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US2008012784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aking lithographic plates
JP6503212B2 (ja) 印刷機
JP2016182729A (ja) 印刷装置
JP2001157931A (ja) 基板位置決め装置
JP4921082B2 (ja) 基板の位置決め方法
JPH0970953A (ja) 印刷装置
TW201733814A (zh) 轉印裝置、轉印方法、及壓印輔助構件
JP2016187889A (ja) 印刷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