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7399B - 料片的切斷裝置及使用該料片的切斷裝置之料片的連接裝置 - Google Patents

料片的切斷裝置及使用該料片的切斷裝置之料片的連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7399B
TWI677399B TW105116478A TW105116478A TWI677399B TW I677399 B TWI677399 B TW I677399B TW 105116478 A TW105116478 A TW 105116478A TW 105116478 A TW105116478 A TW 105116478A TW I677399 B TWI677399 B TW I67739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piece
cutter
groove portion
cu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6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6071A (zh
Inventor
辻祥夫
Sachio Tsuji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平野公司
Hirano Tecse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平野公司, Hirano Tecse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日商平野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6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6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7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739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1/0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 B26D1/01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 B26D1/04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 B26D1/06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wherein the cutting member reciprocates
    • B26D1/065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wherein the cutting member reciprocates for thin material, e.g. for sheets, strip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5/00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 B65H35/04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from or with transverse cutters or perforators
    • B65H35/06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from or with transverse cutters or perforators from or with blade, e.g. shear-blade, cutters or perfo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1/0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 B26D1/0006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1/0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 B26D1/01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 B26D1/04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 B26D1/045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for thin material, e.g. for sheets, strip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7/18Means for removing cut-out material or waste
    • B26D7/1845Means for removing cut-out material or waste by non mechanical means
    • B26D7/1863Means for removing cut-out material or waste by non mechanical means by s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5Cutting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53Details of cutting means
    • B65H2301/51532Blade cutter, e.g. single blade cut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30Suction mea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 Nonmetal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料片的切斷裝置,在切斷料片時所產生的塵埃,不會附著於料片表面。
當把舊料片與新料片在上下重疊的狀態下朝寬度方向進行切斷時,藉由上移動溝部與下移動溝部來形成切斷器可移動的切斷空間,一面以切斷器切斷舊料片與新料片,一面藉由塵埃吸引部來吸引所產生的塵埃。

Description

料片的切斷裝置及使用該料片的切斷裝置之料片的連接裝置 發明領域
本申請案是以日本專利申請2015-124967號(申請日:2015年6月22日)為基礎,主張該申請案的優先權。本申請案參照該申請案,並包含同申請案的所有內容。
本發明是一種有關於料片的切斷裝置及使用該料片的切斷裝置之料片的連接裝置。
發明背景
至今,將新料片連接於舊料片的連接裝置如下:第1,使舊料片與新料片重合;第2,以料片保持具夾持切斷預定處的前後;第3,在切斷處以切斷器同時地切斷新舊兩料片;第4,一面以料片保持具之吸引面吸引保持住舊料片的後端部及新料片的前端部,一面除去新舊兩料片的不要的部分;第5,以料片保持具之吸引面吸引保持住舊料片的後端部及新料片的前端部之上表面,並以膠帶(tape)進行貼合(參照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平5-246589號、特開2005-15145號)。
在如上述之料片的連接裝置中,在連接舊料片與 新料片時,必須重疊舊料片與新料片而以切斷器進行切斷。但是,在進行此切斷之時,會有從料片的切斷端產生塵埃而附著在料片之表面的問題點。
因此,本發明有鑑於上述問題點,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料片的切斷裝置及使用該料片的切斷裝置之連接裝置,在切斷料片時所產生的塵埃,不會附著在料片的表面。
發明概要
本發明是一種料片的切斷裝置,是把上料片與下料片在上下重疊的狀態下朝寬度方向進行切斷之料片的切斷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有:上固定機構與下固定機構,從上下夾住前述上料片與前述下料片而進行固定;上移動溝部,沿著前述上固定機構之下表面的寬度方向設置;下移動溝部,沿著前述下固定機構之上表面的寬度方向設置;切斷器,朝寬度方向移動於前述下移動溝部之中;及塵埃吸引部,設在前述上移動溝部與前述下移動溝部之寬度方向上的一方,又,前述上固定機構與前述下固定機構將前述上料片與前述下料片以重疊的狀態夾住,形成由前述上移動溝部與前述下移動溝部所圍住的筒狀之切斷空間,前述塵埃吸引部一面吸引前述切斷空間內的空氣,一面使前述切斷器朝寬度方向移動而同時地切斷重疊的前述上料片與前述下料片。
根據本發明,由於在上下重疊的狀態下切斷上料片與下料片,在進行該切斷時從切斷端所產生的塵埃不會 擴散而會被塵埃吸引部吸引,所以不會附著於料片的表面。
1‧‧‧舊的芯
2‧‧‧新的芯
3、6、7‧‧‧導輥
4‧‧‧搬入輥
5‧‧‧搬出輥
8‧‧‧按壓輥
10‧‧‧連接裝置
12‧‧‧上移動體
14‧‧‧下移動體
16‧‧‧上本體
18‧‧‧舊料片捲繞體
20‧‧‧上帶貼附體
21、25、33、51、55、59‧‧‧吸引空間
22‧‧‧上接合吸引部
23、27、35、53、57、61‧‧‧吸引面
24、30、48‧‧‧旋轉軸
26‧‧‧舊料片吸引部
28‧‧‧上移動溝部
32‧‧‧上帶暫時吸引部
34‧‧‧上帶
36、36‧‧‧上軌
38‧‧‧上致動器
40‧‧‧下本體
42‧‧‧下帶貼附體
44‧‧‧新料片固定部
46‧‧‧切斷裝置
50‧‧‧下帶暫時吸引部
52‧‧‧下帶
54‧‧‧下前吸引部
56‧‧‧下後吸引部
58‧‧‧切斷器
60‧‧‧上下構件
62‧‧‧中致動器
64‧‧‧上下軌
66‧‧‧端部固定構件
68‧‧‧下軌
70‧‧‧下致動器
72、74‧‧‧按壓致動器
76‧‧‧小齒輪
78‧‧‧齒條
80、82‧‧‧輪子
84‧‧‧皮帶
86‧‧‧框架
88‧‧‧切斷器支持部
90‧‧‧橫軌
92‧‧‧隔片
96‧‧‧下移動溝部
97‧‧‧區劃板部
98、99‧‧‧切斷空間
100‧‧‧吸引裝置
102‧‧‧塵埃吸引部
104‧‧‧上塵埃吸引口
106‧‧‧下塵埃吸引口
108‧‧‧第1止回閥
110‧‧‧負壓泵
112‧‧‧動力汽缸
114-1~114-7‧‧‧負壓槽
116‧‧‧第2止回閥
118-1~118-7‧‧‧雙通閥
120-1‧‧‧吸引雙通閥
120-2~120-7‧‧‧吸引三通閥
122-1~122-7‧‧‧壓力計
123‧‧‧主連接管
124‧‧‧第1連接管
126-1~126-7‧‧‧第2連接管
128‧‧‧套管汽缸
130‧‧‧活塞
132‧‧‧第1空間
134‧‧‧第2空間
150‧‧‧負壓裝置
200‧‧‧控制裝置
W‧‧‧料片
W1‧‧‧舊料片
W2‧‧‧新料片
圖1是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連接裝置之初期狀態的全體圖。
圖2是第10程序之連接裝置的外觀圖。
圖3是顯示連接裝置之構造的縱截面圖。
圖4是圖3中之A-A線截面。
圖5是下移動體的平面圖。
圖6是第1程序中之連接裝置的說明圖。
圖7是第2程序中之連接裝置的說明圖。
圖8是第3程序中之連接裝置的說明圖。
圖9是第4程序中之連接裝置的說明圖。
圖10是第5程序中之連接裝置的說明圖。
圖11是第6程序中之連接裝置的說明圖。
圖12是第7程序中之連接裝置的說明圖。
圖13是第8程序中之連接裝置的說明圖。
圖14是第9程序中之連接裝置的說明圖。
圖15是第10程序中之連接裝置的說明圖。
圖16是欲藉由切斷裝置來切斷舊料片與新料片之狀態的放大側面圖。
圖17是欲藉由切斷裝置來切斷舊料片與新料片之狀態的一部份缺載正面圖。
圖18是上接合吸引部、舊料片吸引部、上帶暫時 吸引部、下帶暫時吸引部、下前吸引部、下後吸引部、塵埃吸引部的說明圖。
圖19是吸引裝置與負壓裝置的全體圖。
圖20是連接裝置的方塊圖。
圖21是吸引裝置的流程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根據圖1~圖21來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料片W之連接裝置10。連接裝置10使用了吸引裝置100、切斷裝置46、負壓裝置150。另外,「料片W」指的是長尺狀的薄片,如布帛、紙、薄膜、金屬箔等。另外,在連接裝置10中,「搬入側」的意思是搬送料片W來的上游,「搬出側」的意思則是搬送料片W的下游。
連接裝置10如圖1所示,捲繞在舊的芯1之舊料片W1剩下不多,因此,把捲繞在新的芯2之新料片W2連接於此舊料片W1之後。
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如圖1與圖2所示,被搬送於水平方向的搬送路徑。舊料片W1如圖1所示,通過導輥3,經過搬入輥4而通過連接裝置10,然後通過搬出輥5,經過導輥6而被引導至塗布裝置等。另一方面,捲繞在新的芯2之新料片W2,會通過導輥7,通過設在搬入輥4下方的按壓輥8的上方,且其前端部被固定在連接裝置10。
又,在搬出輥5的下方也配置有按壓輥9。如圖3所示,按壓輥8與按壓輥9是藉由按壓致動器72、74而分別 上下移動。按壓輥8與按壓輥9分別具有阻斷(break)機能,藉由雙方的夾軋(nip)來保持按壓輥8與按壓輥9間之料片W的張力,遮斷從其上游與下游所受到的張力變動。
(1)連接裝置10的構造
根據圖3~圖5來說明連接裝置10的構造。連接裝置10是由上移動體12與下移動體14所構成。
(1-1)上移動體12
首先,根據圖3、圖4來說明上移動體12。上移動體12是配置在舊料片W1的上方,且配置成可朝水平方向自由移動。上移動體12的本體(以下,稱為「上本體」)16,從搬入側開始是由舊料片捲繞體18、上帶(tape)貼附體20、上接合吸引部22所構成。具有舊料片捲繞體18、上帶貼附體20、上接合吸引部22的上本體16,是配置在左右一對的上軌36、36之間,上致動器38會使上本體16沿著上軌36、36水平地移動。
舊料片捲繞體18形成為圓柱狀,藉由旋轉軸24而沿著舊料片W1之搬送方向旋轉。在舊料片捲繞體18之外周面一部分,形成有舊料片吸引部26之吸引面27,在此舊料片吸引部26之端部,形成有切斷器58會通過的上移動溝部28。亦即,在設置於舊料片捲繞體18之寬度方向的上移動溝部28之上游側近旁,形成有舊料片吸引部26之吸引面27。在吸引面27,有複數個吸引孔開口。如圖4所示,在舊料片捲繞體18之旋轉軸24的兩側設有小齒輪76、76,小齒輪76、76是與設在上移動體12之兩側的直線狀並且水平配 置的齒條78、78螺合而旋轉。該等齒條78是被用以固定連接裝置10的框架86所支持住。上軌36、36、上致動器38、後面會說明的下軌68、68與下致動器70也被固定於此框架86。藉此,當上移動體12移動,則小齒輪76、76會旋轉於齒條78上,而舊料片捲繞體18也會旋轉。
上帶貼附體20形成為圓柱狀,藉由旋轉軸30而沿著舊料片W1之搬送方向旋轉。在上帶貼附體20之外周面一部分,設有上帶暫時吸引部32,在此上帶暫時吸引部32之吸引面35,有複數個吸引孔開口,吸引上帶34之非接著面而使之暫時停留。如圖4所示,在舊料片捲繞體18之旋轉軸24、24的單側,設有輪子80,在上帶貼附體20之旋轉軸30也設有輪子82。如圖3所示,藉由無端狀的皮帶84繞掛住輪子80與輪子82,當舊料片捲繞體18旋轉,則上帶貼附體20也會朝相同方向旋轉。
上接合吸引部22是縱截面為梯形狀的直方體。上接合吸引部22的下表面平坦,形成有吸引面23,而在吸引面23,則有複數個吸引孔開口。吸引面23面著舊料片W1之搬送路徑,藉由吸引來固定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之接合部,下帶貼附體42在貼附下帶52時會使該貼附安定化。
(1-2)下移動體14
接著,根據圖3、圖5來說明下移動體14。下移動體14配置在新料片W2的下方,且配置成可朝水平方向自由移動。下移動體14的本體(以下,稱為「下本體」)40是由下帶貼附體42、新料片固定部44、切斷裝置46、端部固定構 件66所構成。
下帶貼附體42是形成為圓柱狀,藉由旋轉軸48而沿著新料片W2之搬送方向旋轉。在下帶貼附體42之外周面一部分,形成有下帶暫時吸引部50,而在下帶暫時吸引部50之吸引面53,則有複數個吸引孔開口,吸引著下帶52之非接著面。另外,在圖中雖未記載,但在下帶貼附體42之旋轉軸48的兩端部設有小齒輪,會與固定在框架的齒條螺合而旋轉。藉此,當下移動體14移動,則小齒輪會旋轉於齒條上,下帶貼附體42也會旋轉。
新料片固定部44具有面著新料片W2之搬送路徑的下前吸引部54與下後吸引部56,分別以下前吸引部54與下後吸引部56來吸引新料片W2。在下前吸引部54之吸引面57與下後吸引部56之吸引面61,分別有複數個吸引孔開口。
切斷裝置46設在下前吸引部54與下後吸引部56之間,切斷器58會朝寬度方向同時地切斷重疊的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關於詳細的構成,容後說明。
端部固定構件66設在新料片固定部44的下後方,捲繞而固定著新料片W2的前端部。
下帶貼附體42、新料片固定部44、切斷裝置46、端部固定構件66設在左右一對的板狀之上下構件60、60之間。又,在下本體40的前後分別設有左右一對的上下軌64、64,中致動器62會使左右一對的上下構件60沿著上下軌64、64而上下移動。
下本體40可以沿著朝水平方向設在未圖示之框架的下軌68而朝水平方向移動,設在框架的下致動器70會使下本體40朝水平方向移動。
(2)切斷裝置46
根據圖16與圖17來說明可同時地切斷重疊的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的切斷裝置46。
(2-1)切斷裝置46的構造
根據圖16與圖17來說明切斷裝置46的構造。在下前吸引部54與下後吸引部56之間,如圖16所示,設有切斷裝置46之切斷器支持部88,從此切斷器支持部88豎立設置有切斷器58。切斷器58如圖17所示,為平行四邊形的板狀,越靠上越朝切斷器58之行進側傾斜。切斷器支持部88是藉由汽缸等移動機構而水平地移動於設在下前吸引部54與下後吸引部56之間的左右一對的橫軌90、90之間。亦即,沿著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之寬度方向而移動。以下為了易於說明,如圖17所示,讓作為切斷器移動機構的切斷器支持部88是從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的左邊往右邊移動的機構。
在切斷器支持部88的上方、比下前吸引部54與下後吸引部56之上端部靠下方處,有隔片92水平地安裝於下移動體14。在隔片92,沿著左右方向設有通過細縫94,切斷器58會移動於此通過細縫94。隔片92是由橡膠製的薄片形成。
如圖16所示,被下前吸引部54之側面、下後吸引 部56之側面、及隔片92所圍住的空間,以下稱為「下移動溝部96」。又,被上移動溝部28與舊料片W1所圍住的筒狀之空間,以下稱為「切斷空間98」,被新料片W2與下移動溝部96所圍住的筒狀之空間,以下稱為「切斷空間99」。如圖17所示,在筒狀之切斷空間98、99的右側,安裝有塵埃吸引部102。塵埃吸引部102略呈筒狀,具有上塵埃吸引口104與下塵埃吸引口106。切斷空間98、99的左側是開放的。又,切斷空間98、99被下前吸引部54之側面以及從下後吸引部56朝右側延伸的區劃板部97區劃成上下。而且,在切斷重疊的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時,會一面從塵埃吸引部102之上塵埃吸引口104吸引切斷空間98的空氣,從下塵埃吸引口106吸引切斷空間99的空氣,切斷器58一面如圖16與圖17所示,從左朝右水平地移動於被上移動溝部28與下移動溝部96圍住的筒狀之切斷空間98、99。
(2-2)切斷裝置46的動作狀態
根據圖16與圖17來說明切斷裝置46的動作狀態。首先,藉由下前吸引部54與下後吸引部56將舊料片W1水平地吸引而固定,在其上配置新料片W2,藉由舊料片捲繞體18將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以重疊夾住的狀態進行固定。此時,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要進行切斷之處,會位於被上移動溝部28與下移動溝部96圍住的切斷空間98、99內。
接著,使吸引雙通閥120-1為開啟狀態,從塵埃吸引部102之上塵埃吸引口104吸引切斷空間98的空氣,以及從下塵埃吸引口106吸引切斷空間99的空氣,則會如圖17 所示,空氣是從左朝右地被吸引。這是因為切斷空間98、99的左邊呈開放之故。
然後,使切斷器支持部88沿著橫軌90移動,則切斷器58會一面移動於隔片92之通過細縫94,一面將重疊的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朝寬度方向進行切斷。因為切斷而產生的塵埃,會由塵埃吸引部10吸引,而不會附著在舊料片W]或新料片W2的表面。
接著,當切斷器58對重疊的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的切斷結束,則使塵埃吸引部102的吸引停止。
藉此,切斷裝置46可以不使塵埃附著於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的表面而結束切斷,連接裝置10可前進至下個程序。
(3)吸引裝置100與負壓裝置150的構造
接著,根據圖19來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連接裝置10的吸引裝置100與負壓裝置150的構造。吸引裝置100是由負壓泵110、動力汽缸112、第1止回閥108、第2止回閥116、7個雙通閥118-1~118-7、7個負壓槽114-1~114-7、1個吸引雙通閥120-1、6個吸引三通閥120-2~120-7、7個壓力計122-1~122-7、塵埃吸引部102、上接合吸引部22、舊料片吸引部26、上帶暫時吸引部32、下帶暫時吸引部50、下前吸引部54、下後吸引部56的7個系統所構成。在此之中,藉由負壓泵110、動力汽缸112、第1止回閥108、第2止回閥116、7個雙通閥118-1~118-7、7個負壓槽114-1~114-7來構成負壓裝置150。
負壓泵110是活塞130滑動於中空筒之套管汽缸128內,套管汽缸128內藉由活塞130而被分區成第1空間132與第2空間134。活塞130是藉由動力汽缸112而滑動。在套管汽缸128的第1空間132,連接有主連接管123之一端。
主連接管123的另一端分歧成2條,一條與第1連接管124之一端連接,另一條則與第2止回閥116之一端連接。第1止回閥108之另一端朝外部開放,第1止回閥108中的空氣流,是從主連接管123內部往外部的方向。第2止回閥116之另一端與第1連接管124之一端連接,第1連接管124之另一端分歧成7個,分岐的各另一端分別與7個雙通閥118-1~118-7之一端連接。第2止回閥116中的空氣流,是從雙通閥118-1~118-7往負壓泵110的方向。雙通閥118-1~118-7之另一端分別與負壓槽114-1~114-7連接。
第2連接管126分別連接於第1~第7系統之吸引部與負壓槽114-1~114-7。又,在第2連接管126-1~126-7之間,分別設有吸引雙通閥120-1、吸引三通閥120-2~120-7與壓力計122-1~122-7。各壓力計122可測定各負壓槽114內的壓力。另外,壓力計122-1~122-7具有與此壓力測定一起以預定的設定壓通知控制裝置200的機能。吸引雙通閥120-1連接於負壓槽114-1與塵埃吸引部102之間,吸引三通閥120-2~120-7的入口分別與各負壓槽114-2~114-7連接,吸引三通閥120-2~120-7的各第1出口分別與各吸引部22、26、32、50、54、56連接,而各第2出口則分別朝外部開放。
(4)負壓裝置150的動作狀態
接著,說明藉由負壓裝置150所具有的負壓泵110來使負壓槽114為設定負壓-P1的動作狀態。
首先,在初期狀態下,使吸引雙通閥120-1為關閉狀態,吸引三通閥120-2~120-7的入口為關閉狀態,第1出口與第2出口為導通狀態,而雙通閥118為開啟狀態。負壓槽114內為大氣壓。
接著,動力汽缸112使負壓泵的活塞130滑動,擴大第1空間132。藉此,負壓泵110透過第2止回閥116與雙通閥118來吸引負壓槽114內的空氣。藉此,負壓槽114內的壓力會從大氣壓下降△P。不過,從第1止回閥108因為空氣流為反方向所以不會吸引空氣。
接著,動力汽缸112使負壓泵110的活塞130滑動,使第1空間132為最窄的狀態。第1空間132內的空氣會從第1止回閥108被放出至外部。不過,在負壓槽114,由於第2止回閥116的空氣流為反方向,所以空氣不會被送至負壓槽114。
然後,動力汽缸112使活塞130再度滑動,擴大第1空間132。藉此,負壓泵110透過第2止回閥116與雙通閥118來吸引負壓槽114內的空氣。藉此,負壓槽114內會從前一次的負壓值更下降△P的壓力。
接著,重複複數次如上述的動作,1次下降△P的壓力而漸漸提高負壓,當壓力計122測定到設定負壓-P1,即停止負壓泵110與動力汽缸112的動作,使雙通閥118為關 閉狀態。
藉由以上的動作,可以使負壓槽114內下降至設定負壓-P1。
(5)吸引部的構造
根據圖18來分別說明7個系統的各吸引部。
第1系統是上述已說明的略呈筒狀之塵埃吸引部102,塵埃吸引部102之吸引體是塵埃,吸引空間是筒狀的切斷空間98、99,上塵埃吸引口104相當於吸引面,下塵埃吸引口106相當於吸引面,且連接有第2連接管126-1。上塵埃吸引口104是從被舊料片W1與上移動溝部28所圍住的上方之空切斷空間98,與空氣一起地吸引塵埃,而下塵埃吸引口106則是從被新料片W2與下移動溝部96所圍住的下方之切斷空間99,與空氣一起地吸引塵埃。
第2系統的上接合吸引部22具有吸引空間21與吸引面23,吸引體是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的接合部。吸引空間21形成在上接合吸引部22內,連接有第2連接管126-2。吸引面23形成在上接合吸引部22的下表面,有複數個吸引孔開口。
第3系統的舊料片捲繞體18之舊料片吸引部26,具有吸引空間25與吸引面27,吸引體是舊料片W1。吸引面27形成於舊料片捲繞體18之外周面的約1/4,有複數個吸引孔開口。吸引空間25沿著軸方向設置於舊料片捲繞體18內,具有與吸引面27相對應的大小,與設在旋轉軸24的吸引口相通,且第2連接管126-3連接於此吸引口。
第4系統的上帶貼附體20之上帶暫時吸引部32,具有吸引空間33與吸引面35,吸引體是上帶34。吸引面35配合上帶34的長度而形成於上帶貼附體20的外周面,有複數個吸引孔開口。吸引空間33具有對應於吸引面35的大小,沿著軸方向設置於上帶貼附體20內,與設在旋轉軸30的吸引口相通,且第2連接管126-4連接於此吸引口。
第5系統的下帶貼附體42之下帶暫時吸引部50,具有吸引空間51與吸引面53,吸引體是下帶52。吸引面53配合下帶52的長度而形成於下帶貼附體42的外周面,有複數個吸引孔開口。吸引空間51具有對應於吸引面53的大小,沿著軸方向設置於下帶貼附體42內,與設在旋轉軸48的吸引口相通,且第2連接管126-5連接於此吸引口。
第6系統的下前吸引部54,具有吸引空間55與吸引面57,吸引體是新料片W2。吸引面57形成在下前吸引部54之上表面,有複數個吸引孔開口。吸引空間55形成在下前吸引部54內,連接有第2連接管126-6。
第7系統的下後吸引部56,具有吸引空間59與吸引面61,吸引體是新料片W2。吸引面61形成在下後吸引部56之上表面,有複數個吸引孔開口。吸引空間59形成在下後吸引部56內,連接有第2連接管126-7。
(6)吸引部的吸引方法
接著,根據圖19來說明7個系統中之1個系統的下前吸引部54吸引新料片W2的方法。
在初期狀態下,負壓槽114-6內如上所述般下降 至設定負壓-P1。吸引三通閥120-6是入口為關閉狀態,第1出口與第2出口為導通狀態。因此,下前吸引部54內的吸引空間55由於有複數個吸引孔開口,所以為大氣壓。
首先,藉由新料片W2來將下前吸引部54的複數個吸引孔閉塞,下前吸引部54的吸引空間55成為閉塞空間。
接著,當使吸引三通閥120-6的入口與第1出口為導通狀態、第2出口為關閉狀態,則在負壓槽114-6與下前吸引部54的吸引空間55之間,負壓槽114-6之內壓與下前吸引部54的吸引空間55之內壓會成為平衡狀態。亦即,負壓槽114的內壓會從設定負壓-P1上升至-P4,而下前吸引部54的吸引空間55之內壓則會從大氣壓下降至-P4。如此,當下前吸引部54的吸引空間55之內壓下降至-P4,則可吸引新料片W2。此吸引的時點可以藉由操作吸引三通閥120-6而即時地對應。
然後,當到了新料片W2之吸引結束的時點,則藉由使吸引三通閥120-6的入口為關閉狀態、使第1出口與第2出口為導通狀態,可以使下前吸引部54的吸引空間55之內壓上升至大氣壓,而結束吸引。
藉由以上,可以簡單地使下前吸引部54的吸引空間55下降至-P4,而可吸引新料片W2。
(7)連接裝置10的電性構造
接著,根據圖20的方塊圖來說明連接裝置10的電性構造。在連接裝置10,設有由電腦所構成的控制機構、 亦即控制裝置200。控制裝置200可進行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的搬送開始、以搬送速度所行之搬送、及搬送停止。
在控制裝置200,連接有可使上移動體12移動的上致動器38、使下移動體14移動的下致動器70、使下移動體14之上下構件60上下移動的中致動器62、切斷裝置46、按壓致動器72、按壓致動器74。又,在控制裝置200,連接有吸引裝置100之動力汽缸112、7個雙通閥118-1~118-7、1個吸引雙通閥120-1、6個吸引三通閥120-2~120-7、7個壓力計122-1~122-7。
(8)連接裝置10的連接程序
接著,根據圖1、圖2及圖6~圖15,依序說明連接裝置10連接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的程序。
首先,如圖1所示,控制裝置200是使捲繞在舊的芯1之舊料片W1通過導輥3、搬入輥4、連接裝置10之上移動體12的下方、搬出輥5、導輥6而以水平狀態進行搬送。而且,控制裝置200在捲繞於此舊的芯1之舊料片W1的殘量變少時,就會開始連接裝置10的動作。另外,作業者事先使上帶貼附體20之吸引面35吸引上帶34之非接著面,又,事先使下帶暫時吸引部50之吸引面53吸引下帶52之非接著面。
在第1程序中,如圖1與圖6所示,控制裝置200將舊料片W1如上所述般水平地搬送於搬入輥4、上移動體12的下方、搬出輥5的位置。另一方面,新料片W2在與舊料片W1同樣地呈水平配置的狀態下,經過按壓輥8而位於 下移動體14的上方,並且,以捲繞於設在下移動體14之端部固定構件66的狀態進行固定。亦即,在此第1程序中,控制裝置200以一定的搬送速度朝水平方向搬送舊料片W1,而新料片W2則是與舊料片W1平行並且在下方的位置停止。又,控制裝置200分別藉由上致動器38與下致動器70來使上移動體12與下移動體14朝水平方向進行對位,以使上移動體12之舊料片捲繞體18的上移動溝部28會位於從下移動體14之上表面突出的切斷器58之位置。此時之對位,是使舊料片捲繞體18在舊料片W1的表面上轉動地進行旋轉。以下,將此位置稱為「初期位置」。
在第2程序中,如圖7所示,控制裝置200在停止舊料片W1的搬送之後,藉由按壓致動器72、74使按壓輥8、9朝上方移動,將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藉由搬入輥4與按壓輥8、搬出輥5與按壓輥9來夾住而固定。亦即,分別壓接於搬入輥4與搬出輥5的按壓輥8、9藉由進行夾軋而發揮阻斷機能,遮斷來自上游的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之張力變動、以及來自下游的舊料片W1之張力變動,使連接裝置10內的料片張力安定化。又,控制裝置200在初期位置中,藉由中致動器62來使下移動體14之上下構件60從待機高度朝上方移動,控制裝置200開始新料片固定部44之下前吸引部54與下後吸引部56的吸引,藉由下前吸引部54與下後吸引部56來吸引新料片W2之下表面。
在第3程序中,如圖8所示,新料片W2由於被新料片固定部44之下前吸引部54與下後吸引部56所吸引而固 定住,所以控制裝置200把位於其上的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重疊,藉由舊料片捲繞體18來夾住而進行固定。在此狀態下,由於舊料片捲繞體18之上移動溝部28位於切斷器58的位置,所以控制裝置200是讓切斷裝置46使切斷器58沿著重疊的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之寬度方向移動,同時地朝寬度方向切斷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兩料片。不過,即使被切斷了,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還是如上所述般地被固定住。又,在切斷裝置46之切斷器58把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以重疊的狀態切斷之前的程序中,控制裝置200使吸引雙通閥120-1為開啟狀態,使塵埃吸引部102之上塵埃吸引口104與下塵埃吸引口106與切斷空間98、99的右側連接。接著,如圖17所示,控制裝置200使用塵埃吸引部102之上塵埃吸引口104,從被舊料片W1與上移動溝部28所圍住的筒狀之切斷空間98(吸引空間),吸引因為切斷而產生的塵埃,使用下塵埃吸引口106從被新料片W2與下移動溝部96所圍住的筒狀之切斷空間99(吸引空間),吸引因為切斷而產生的塵埃。接著,當切斷結束,則控制裝置200會使塵埃吸引部102停止。
在第4程序中,如圖9所示,在下移動體14停止的狀態下,控制裝置200藉由上致動器38僅使上移動體12從初期位置朝搬入側沿著上軌36、36移動。舊料片捲繞體18與上帶貼附體20跟著上移動體12的移動一起朝圖9中逆時鐘轉的方向旋轉。亦即,當上移動體12朝水平方向移動,則小齒輪76會藉由齒條78而旋轉,而舊料片捲繞體18會旋轉。 當舊料片捲繞體18旋轉,則藉由皮帶84,上帶貼附體20也會旋轉。
在第5程序中,如圖10所示,控制裝置200開始舊料片捲繞體18之舊料片吸引部26的吸引,舊料片捲繞體18朝逆時鐘轉的方向旋轉,則被切斷的舊料片W1之前端部會被舊料片吸引部26吸引而捲繞。藉此,新料片W2之上表面會露出,新料片W2之前端部會與被切斷的舊料片W1之後端部接合,後續的上帶暫時吸引部32會以上帶34貼跨過此接合位置地轉動接合。亦即,設在上帶貼附體20之上帶暫時吸引部32的上帶34之接著面,會從上被上帶貼附體20按壓而貼附於被切斷的舊料片W1之後端部與新料片W2之前端部的上表面。控制裝置200當將上帶34進行貼附,即停止上帶暫時吸引部32的吸引。然後,控制裝置200繼續移動上移動體12。
在第6程序中,如圖11所示,舊料片捲繞體18繼續進行舊料片W1之前端部的捲繞,上帶貼附體20在貼附了上帶34之後也會朝逆時鐘轉的方向旋轉。然後,控制裝置200藉由上接合吸引部22之吸引面23,吸引了已貼附上帶34的舊料片W1之後端部與新料片W2之前端部的上表面的接合部後,控制裝置200停止上移動體12的移動。到此狀態為止,控制裝置200是固定下移動體14,之後,控制裝置200會只停止新料片固定部44之下前吸引部54對新料片W2的吸引,而下後吸引部56會繼續進行吸引。
在第7程序中,如圖12所示,在控制裝置200藉由 停止中的上移動體12之上接合吸引部22,吸引住貼附有上帶34的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之接合部的狀態下,控制裝置200藉由下致動器70使下移動體14沿著軌68、68而朝搬出側移動。如此一來,下移動體14之下帶貼附體42會與下移動體14的移動一起旋轉,暫時停留於下帶暫時吸引部50的下帶52會到達接合部。當下帶52到達此接合部,則藉由下帶52之接著面來連接舊料片W1之後端部與新料片W2之前端部的下表面。
在第8程序中,如圖13所示,控制裝置200使上移動體12的移動保持停止,僅使下移動體14更朝搬出側移動。此時,由於僅停止下前吸引部54的吸引,所以藉由下移動體14的移動,被新料片固定部44之下後吸引部56(吸引持續中)與端部固定構件66所保持住的新料片W2之切斷端,會離開該切斷位置,而將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的接合部整理好。然後,旋轉中的下帶貼附體42之下帶暫時吸引部50會帶著下帶52一起貼跨過舊料片W1之後端部與新料片W2之前端部的下表面的接合部而轉動、進行按壓,貼附下帶52而結束連接。之後,控制裝置200使下帶暫時吸引部50的吸引停止。
在第9程序中,如圖14所示,控制裝置200在上移動體12之上接合吸引部22的吸引也停止之後,進行下移動體14的降下以及按壓輥8、9的降下(亦即,分別解除阻斷),使下移動體14之上下構件60朝下方移動而回到原本的待機高度。然後,在其過程中,控制裝置200再度開始搬送已連 接好的新料片W2。另外,為了縮短時間,控制裝置200是從使下移動體14之上下構件60朝下方移動(脫離),按壓輥8、9進行夾軋開放、或者維持夾軋狀態地解除了雙方之阻斷狀態的瞬間,開始再度開始搬送新料片W2。又,由於有舊料片W1與新料片切斷端的接觸所帶來的靜電等脫離阻礙因素,為了不受到影響,控制裝置200會繼續進行新料片固定部44之下後吸引部56的吸引,在第10程序進行除去殘存之不需要的新料片W2之前端部的時點才進行解除。
在第10程序中,如圖2及圖15所示,控制裝置200解除舊料片吸引部26的吸引,使上移動體18的位置回到初期位置。藉由此動作,剛才被舊料片捲繞體18之舊料片吸引部26所吸引的舊料片W1之前端部會被回捲,透過搬入輥4與導輥3,把被回捲之剩下的舊料片W1逆轉於舊的芯1而進行回捲。又,控制裝置200解除新料片固定部44的吸引,作業者把固定在端部固定構件66的殘存之新料片W2之前端部除去。然後,控制裝置200使下部移動體14的位置回到初期位置,第2貼附體42之旋轉位置也回到初期位置。藉由以上,結束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之連接以及同料片的殘存處理。
(9)負壓裝置150與吸引裝置100的吸引程序
接著,關於在負壓裝置150與吸引裝置100之中,下前吸引部54吸引新料片W2的程序,根據圖19之說明圖與圖21之流程圖來進行說明。
在步驟S1中,控制裝置200使吸引二通閥120-1 為關閉狀態,並且使所有的吸引三通閥120-2~120-7之入口為關閉狀態,第1出口與第2出口為導通狀態。
在步驟S2中,控制裝置200使所有的雙通閥118-1~118-7為開啟狀態,前進至步驟S3。
在步驟S3中,控制裝置200藉由動力汽缸112來使負壓泵110之活塞130滑動而擴大第1空間132,使負壓槽114-1~114-7內下降△P。然後前進至步驟S4。
在步驟S4中,控制裝置200以壓力計122-1~122-7測定負壓槽114-1~114-7內是否已成為設定負壓-P1,若所有的負壓槽114-1~114-7內都下降至設定負壓-P1,則前進至步驟S5(y的情況),若沒有下降至設定負壓-P1,則回到步驟S3,藉由負壓泵114再度下降△P(n的情況)。另外,對於在7個系統之中已下降至設定負壓-P1的負壓槽114,使與該負壓槽114連接的該雙通閥118為關閉狀態。
在步驟S5中,由於負壓槽114-1~114-7內全部下降至設定負壓-P1,所以控制裝置200使所有的雙通閥118為關閉狀態,使負壓泵110停止。然後,前進至步驟S6。
在步驟S6中,控制裝置200使所有的吸引部的吸引為待機狀態,前進至步驟S7。
在步驟S7中,若為上述之第2程序,則控制裝置200進行下前吸引部54的吸引開始指示。
在步驟S8中,控制裝置200使吸引三通閥120-6之入口與第1出口為導通狀態,第2出口為關閉狀態。如此 一來,下前吸引部54之吸引空間55的內壓會下降而成為平衡狀態,前進至步驟S11。設負壓槽114的容積為V1,設定壓力為-P1,下前吸引部54之吸引空間55的容積為V2,吸引壓力為-P2,則V1:V2=|-P1|:|-P2|。另外,吸引壓力-P2指的是:導通吸引三通閥120-6而下前吸引部54與負壓槽114-6的內壓呈平衡狀態時的壓力。不過,已排除流動阻力因素。以具體例來詳細說明此式的動作。另外,該等數字僅為舉例。設V1=-80Kp,則空氣的量為0.2氣壓,若負壓槽114-6的容量為5L(公升),則會殘留1L份的空氣(大氣)。另一方面,若下前吸引部54的容積為1L,則在吸引三通閥120-6開放時會為大氣壓,但在藉由舊新料片W1、W2遮蔽了吸引面57的狀態下,藉由吸引三通閥120-6來使下前吸引部54與負壓槽114-6導通時,則下前吸引部54與負壓槽114-6的內壓為(1L+1L)/(5L+1L)=2/6氣壓,亦即,以-P2=約-67Kp來保持平衡狀態。因此,設定壓力-P1是由存在於下前吸引部54與負壓槽114-6的空氣之量的和與容積的和來決定。
在步驟S9中,由於下前吸引部54之吸引空間55的內壓下降至-P2,所以可以執行新料片W2的吸引,前進至步驟S10。
在步驟S10中,若為上述之第6程序,則控制裝置200指示結束吸引,前進至步驟S11。
在步驟S11中,控制裝置200使吸引三通閥120-7之入口為關閉狀態,使第1出口與第2出口為導通狀態。藉 此,下前吸引部54之吸引空間55的內壓會上升至大氣壓,前進至步驟S12。
在步驟S12中,由於下前吸引面之吸引空間的內壓為大氣壓,所以結束新料片W2的吸引,回到步驟S2。
另外,關於下前吸引部54以外之系統的吸引部,也在各自的吸引開始時點與吸引結束時點分別並行地進行步驟S6~S12的動作。
(10)效果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切斷裝置46,將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重疊而以切斷器58進行切斷的空間,是以舊料片W1與上移動溝部28圍住的筒狀之切斷空間98、以新料片W2與下移動溝部96圍住的筒狀之切斷空間99,於其右側連接了塵埃吸引部102,可吸引因為切斷而產生的塵埃。因此,在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的表面不會附著塵埃。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之負壓裝置150,由於負壓泵110可藉由動力汽缸112來使活塞130滑動複數次而使負壓槽114內下降至設定負壓-P1,所以可使構造較為簡單,並且,可減少成本。特別是若將設定負壓-P1,設定成比大氣壓低、比中度真空-100pha高的值,例如-80~-60pha,則可更簡單地使負壓槽114內的壓力下降。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的吸引裝置100,使吸引二通閥120-1、吸引三通閥120-2~120-7動作,而使負壓槽114與吸引部之吸引空間的內壓平衡,藉此,可簡單地吸引塵埃、舊料片W1、新料片W2、上帶34、下帶52等吸引 體。
(11)變更例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是藉由位於上移動體12的舊料片捲繞體18之上移動溝部28、以及位於下移動體14之新料片固定部44的下移動溝部96來形成筒狀之切斷空間98、99,但也可以該等以外的構件來形成切斷空間98、99,而以切斷器58同時地切斷舊料片W1與新料片W2。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是藉由負壓泵110、動力汽缸112、第1止回閥108、第2止回閥116的吸引裝置100,來使負壓槽114內下降成負壓,但並不限於此,也可以使其他的負壓空間部為負壓。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是在以活塞130擴大負壓泵110之第1空間132時使負壓槽114內成為負壓,但並不限於此,也可在擴大第2空間134時,或者,在交互地擴大第1空間132與第2空間134時,使負壓槽114內為負壓。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在使用了上移動體12與下移動體14的連接裝置10中,使用了吸引裝置100,但也可取而代之將本實施形態的吸引裝置100適用於具有習知吸引構造的連接裝置。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是以動力汽缸112來使負壓泵110之活塞130滑動,但也可以用動力汽缸112以外的裝置來使活塞130滑動。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是使1個負壓槽114內下降至設定負壓-P1,但在吸引部需要更大的吸引力時,可 將輔助槽連接於負壓槽114,而將輔助槽的容積V3追加於負壓槽114的容積V1。然後,負壓泵110藉由使負壓槽114內與輔助槽內下降至設定負壓-P1,吸引部可以得到更大的吸引力。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是把7個系統之負壓槽114-1~114-7以第1連接管124全部並列地連接,但也可將7個系統的吸引部,形成例如:由需要高吸引力的4個系統的吸引部所構成的第1並列系統、以及由較低吸引力即可的3個系統的吸引部所構成的第2並列系統,更把第1並列系統與第2並列系統並列地連接而形成主並列線路,以第1連接管124連接如上形成的主並列配管與1個負壓泵110。
上述已說明了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但此實施形態是提示一例,並無意限定發明的範圍。該等新的實施形態可實施為其他各種的形態,可在不脫離發明主旨的範圍內,進行各種省略、置換、變更。該等實施形態或其變形,都包含在發明範圍或要旨內,並且,包含在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發明以及與其均等的範圍。

Claims (11)

  1. 一種料片的切斷裝置,是把上料片與下料片在上下重疊的狀態下朝寬度方向進行切斷之料片的切斷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有:上固定機構與下固定機構,從上下夾住前述上料片與前述下料片而進行固定;上移動溝部,沿著前述上固定機構之下表面的寬度方向設置;下移動溝部,沿著前述下固定機構之上表面的寬度方向設置;切斷器,朝寬度方向移動於前述下移動溝部之中;及塵埃吸引部,設在前述上移動溝部與前述下移動溝部之寬度方向上的一方,又,前述上固定機構與前述下固定機構將前述上料片與前述下料片以重疊的狀態夾住,形成由前述上移動溝部與前述下移動溝部所圍住的筒狀之切斷空間,前述塵埃吸引部一面吸引前述切斷空間內的空氣,一面使前述切斷器朝寬度方向移動而同時地切斷重疊的前述上料片與前述下料片。
  2. 如請求項1之料片的切斷裝置,其中在筒狀之前述切斷空間的一方,安裝有前述塵埃吸引部,而前述切斷空間的另一方開口。
  3. 如請求項2之料片的切斷裝置,其中前述切斷器是從前述切斷空間中之開口之另一方朝安裝有前述塵埃吸引部的一方移動。
  4. 如請求項1之料片的切斷裝置,其中在前述下移動溝部的下方,設有使前述切斷器朝寬度方向移動的切斷器移動機構。
  5. 如請求項4之料片的切斷裝置,其中在前述下移動溝部與前述切斷器移動機構之間,設置了具有寬度方向之通過細縫的隔片,前述切斷器是移動於前述通過細縫。
  6. 如請求項5之料片的切斷裝置,其中前述隔片是橡膠製。
  7. 如請求項1之料片的切斷裝置,其中前述上移動溝部與前述下移動溝部是被區劃開來。
  8. 如請求項7之料片的切斷裝置,其中前述塵埃吸引部具有:上吸引口,吸引位於重疊的前述上料片與前述下料片之上方的前述上移動溝部之空氣;以及下吸引部,吸引位於重疊的前述上料片與前述下料片之上方的前述下移動溝部之空氣。
  9. 如請求項1之料片的切斷裝置,其中前述切斷器的形狀為板狀,且朝上下方向豎立設置。
  10. 如請求項9之料片的切斷裝置,其中前述切斷器的形狀是越靠上部越朝移動方向傾斜的平行四邊形之板狀。
  11. 一種料片的連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是使用如請求項1之料片的切斷裝置,把所搬送的舊料片與新料片進行連接之料片的連接裝置,前述上料片是前述舊料片,前述下料片則是前述新料片,又,前述料片的連接裝置具有:上移動體,可沿著前述舊料片與前述新料片之搬送路徑的上方自由移動;下移動體,固定有前述新料片的前端,並且,可沿著前述搬送路徑的下方自由移動;舊料片捲繞體,設在前述上移動體,是將前述搬送已停止之前述舊料片進行固定的前述上固定機構;新料片固定部,設在前述下移動體,是將前述搬送已停止之前述新料片進行固定的前述下固定機構;及前述切斷裝置,設在前述下移動體,在前述舊料片與前述新料片被前述舊料片捲繞體與前述新料片固定部夾住而重疊的狀態下,朝寬度方向移動而同時地切斷前述舊料片與前述新料片。
TW105116478A 2015-06-22 2016-05-26 料片的切斷裝置及使用該料片的切斷裝置之料片的連接裝置 TWI6773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4967A JP6514967B2 (ja) 2015-06-22 2015-06-22 ウエブの切断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ウエブの接続装置
JP2015-124967 2015-06-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6071A TW201706071A (zh) 2017-02-16
TWI677399B true TWI677399B (zh) 2019-11-21

Family

ID=57714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6478A TWI677399B (zh) 2015-06-22 2016-05-26 料片的切斷裝置及使用該料片的切斷裝置之料片的連接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514967B2 (zh)
KR (1) KR102228729B1 (zh)
CN (1) CN106256514B (zh)
TW (1) TWI6773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51331B2 (ja) * 2017-08-23 2022-04-11 株式会社ヒラノテクシード シリンダ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ウエブの接続装置
EP3912943A4 (en) * 2019-02-13 2022-03-30 Zuiko Corporatio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SHEET FEEDING METHOD
CN111300502A (zh) * 2020-02-28 2020-06-19 常熟市博蕴造纸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龙门式切纸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11899A (ja) * 1984-11-05 1986-05-29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板状体の切断装置
JPH05246589A (ja) * 1992-02-04 1993-09-24 Stork Contiweb Bv ウェブ接合装置及び方法
JP2014061569A (ja) * 2012-09-21 2014-04-10 Ckd Corp 切断装置及び捲回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7892A (ja) * 1998-12-14 2000-06-27 Shikoku Kakoki Co Ltd 帯状フィルム接続装置
JP4064873B2 (ja) 2003-06-25 2008-03-19 株式会社ヒラノテクシード ウエブの接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5437771B2 (ja) * 2009-10-20 2014-03-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ウェブの接合装置、ウェブの接合方法、および機能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1804851B1 (ko) * 2011-01-07 2017-12-05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필름끼리의 열용착 접합방법과 접합장치, 및 광학 필름의 제조방법
CN204162141U (zh) * 2014-10-10 2015-02-1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膜连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11899A (ja) * 1984-11-05 1986-05-29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板状体の切断装置
JPH05246589A (ja) * 1992-02-04 1993-09-24 Stork Contiweb Bv ウェブ接合装置及び方法
JP2014061569A (ja) * 2012-09-21 2014-04-10 Ckd Corp 切断装置及び捲回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6514A (zh) 2016-12-28
JP6514967B2 (ja) 2019-05-15
CN106256514B (zh) 2019-10-01
KR102228729B1 (ko) 2021-03-16
KR20160150597A (ko) 2016-12-30
TW201706071A (zh) 2017-02-16
JP2017007031A (ja) 2017-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7399B (zh) 料片的切斷裝置及使用該料片的切斷裝置之料片的連接裝置
JP6390848B2 (ja) 光学フィルム連続供給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連続供給方法
CN104898309B (zh) 薄膜贴附系统及薄膜贴附方法
TWI697623B (zh) 負壓裝置
TWI688461B (zh) 吸引裝置及使用該吸引裝置之料片的連接裝置
JP2013123915A (ja) フィルム材の貼合方法及びフィルム材の貼合装置
CN105453161B (zh) 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JP6515139B2 (ja) ウエブの接続装置
JP2019038657A (ja) 吸引装置とウエブの接続装置
JP5833193B1 (ja) 接続装置及びその接続方法
JP2000177892A (ja) 帯状フィルム接続装置
JP7051331B2 (ja) シリンダ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ウエブの接続装置
JP2019038633A (ja) ウエブの接続装置
KR101885943B1 (ko) 광학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시스템 및 광학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5197708B2 (ja) 液晶表示素子の連続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
JP6885799B2 (ja) ウエブの接続装置
JP6943680B2 (ja) ウエブの接続装置
JP2019038634A (ja) ウエブの接続装置
CN114364608A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CN110226191B (zh) 输送具有切缝的长条的光学薄膜的输送装置和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
JP2018131313A (ja) ウエブの接続装置
CN109154740A (zh) 用来制造光学面板的方法以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