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2891B - 定子芯片及旋轉電機 - Google Patents

定子芯片及旋轉電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2891B
TWI672891B TW107105772A TW107105772A TWI672891B TW I672891 B TWI672891 B TW I672891B TW 107105772 A TW107105772 A TW 107105772A TW 107105772 A TW107105772 A TW 107105772A TW I672891 B TWI672891 B TW I6728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dth
intersection
end portion
stator
inn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5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8290A (zh
Inventor
中村雄一朗
内村智也
山口信一
長谷川治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8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8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2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28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複數個定子芯片(11a),該定子芯片係由背軛(11a1)、及齒部(11a2)所構成,且該定子芯片係具備基部(11a22)、及前端部(11a21),在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形成有周方向之寬度朝定子芯部之直徑方向的外側階段性地變化之形狀的溝部(3),溝部(3)的寬度係非連續性地變化,當將從第一交點(IP1)至第二交點(IP2)之半徑方向的寬度設為第一寬度,將從第一交點(IP1)至第三交點(IP3)的半徑方向之寬度設為第二寬度時,第二寬度係比第一寬度還狹窄。

Description

定子芯片及旋轉電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由背軛及設置在背軛之內周側的複數個齒部所構成之定子芯片及旋轉電機。
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旋轉電機的定子鐵心(stator core)係具備軛部及設置在軛部之複數個齒部,且為了減低因轉矩脈動所產生之振動減低,而在齒部之直徑方向內側,形成有朝定子鐵心之中心開口之缺口。缺口於旋轉電機之直徑方向的寬度,係比缺口於旋轉電機之中心軸的周方向的寬度還寬。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4114372號公報
然而,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定子鐵心中,會有只能使起因於磁極數及齒槽數之組合而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cogging torque波動轉矩)、及起因於磁鐵之磁力的不 均勻而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之其中一方降低的課題。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課題而研創者,目的在於獲致一種可使起因於磁極數及齒槽(slot,齒與齒間之溝槽)數之組合而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及起因於磁鐵之磁力的不均勻而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之雙方降低的定子芯片。
為了要解決上述課題並達成目的,本發明之定子芯片係構成環狀之定子芯部的複數個定子芯片,定子芯片係由背軛、及設置在背軛之內周側的齒部所構成,齒部係具備從背軛(back yoke)之周方向中心朝中心軸方向延伸之基部、及設置在基部之內周側的前端部,在前端部之內周部,形成有周方向之寬度朝定子芯部之直徑方向的外側階段性地變化之形狀的溝部,溝部的寬度係非連續性地變化,設在與中心軸方向垂直之剖面內使前端部之內周面的曲線延伸至溝部之假想曲線、與將前端部朝周方向予以二等分之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一交點;設基部及前端部之交界與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二交點;設溝部之底面與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三交點;而當將從第一交點至第二交點之半徑方向的寬度設為第一寬度,將從第一交點至第三交點的半徑方向之寬度設為第二寬度時,第二寬度係比第一寬度還狹窄。
本發明之定子芯片係發揮下述效果:可使起 因於磁極數及齒槽數之組合而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及起因於磁鐵之磁力的不均勻而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之雙方降低。
1‧‧‧定子
1A‧‧‧定子芯部
2‧‧‧轉子
3、3A、3B、3D、3E‧‧‧溝部
3B1、3E1、31a、32a、33a‧‧‧底面
3C‧‧‧溝部群
4‧‧‧內周部
5、51、52‧‧‧角部
6、6C、6D‧‧‧貫通孔
6A、6B‧‧‧貫通孔群
6a‧‧‧第一區域
6b‧‧‧第二區域
6c、6d‧‧‧端面
7a‧‧‧第一鋼板群
7b‧‧‧第二鋼板群
8‧‧‧線
11‧‧‧定子芯部
11a、11A、11B、11C、11D、11E、11F、11G、11H、11J‧‧‧定子芯片
11a1‧‧‧背軛
11a1a‧‧‧內周側
11a2‧‧‧齒部
11a3‧‧‧齒槽
11a4‧‧‧假想曲線
11a11‧‧‧外周部
11a21‧‧‧前端部
11a22‧‧‧基部
11a22a‧‧‧交界
11a23‧‧‧根部
11a111‧‧‧周方向中心
12‧‧‧捲線
21‧‧‧轉子芯片
22‧‧‧軸
23‧‧‧永久磁鐵
24‧‧‧磁極
31‧‧‧第一溝部
32‧‧‧第二溝部
32a‧‧‧底面
33‧‧‧第三溝部
41‧‧‧突起
61‧‧‧第一貫通孔
62‧‧‧第二貫通孔
100‧‧‧旋轉電機
AX‧‧‧中心軸
CP10‧‧‧二等分線
D1‧‧‧軸線方向
D2‧‧‧周方向
D3‧‧‧直徑方向
IP1‧‧‧第一交點
IP2‧‧‧第二交點
IP3‧‧‧第三交點
T1‧‧‧嵌齒效應轉矩
T2‧‧‧嵌齒效應轉矩
W1‧‧‧寬度
W2‧‧‧寬度
W3‧‧‧寬度
W4‧‧‧寬度
W5‧‧‧寬度
W6‧‧‧寬度
W11‧‧‧寬度
W41‧‧‧寬度
W42‧‧‧寬度
第1圖係實施形態1之與具有定子芯部之旋轉電機之中心軸的軸線方向正交之方向的剖面圖。
第2圖係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的立體圖。
第3圖係從旋轉電機之中心軸的軸線方向之定子芯部的端面側觀看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的圖。
第4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之第一變形例的圖。
第5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之第二變形例的圖。
第6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之第三變形例的圖。
第7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之第四變形例的圖。
第8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之第五變形例的圖。
第9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之第六變形例的圖。
第10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之第七變形例的圖。
第11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之第八變形例的圖。
第12圖係實施形態2之定子芯部的立體圖。
第13圖係顯示由實施形態1、2之轉子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與溝部之寬度的關係的第一個圖。
第14圖係顯示由實施形態1、2之轉子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與溝部之寬度的關係的第二個圖。
以下,依據圖式詳細地說明本發明實施形態之定子芯片及旋轉電機。此外,並不藉由此實施形態來限定本發明。
實施形態1
第1圖係實施形態1之與具備了定子芯部的旋轉電機的中心軸的軸線方向正交之方向的剖面圖。第2圖係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的立體圖。第3圖係從旋轉電機之中心軸的軸線方向之定子芯部的端面側觀看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的圖。
第1圖所示之旋轉電機100係具備定子1及設置在定子1之內側的轉子2。旋轉電機100係十極十二槽的電動機。(12個齒槽)
轉子2係具備轉子芯片21、設置在轉子芯片21的軸部22、及複數個永久磁鐵23。轉子2之由永久磁鐵23所形成之磁極24的個數為十。(10個磁極)
轉子芯片21係以沿環狀之定子芯部11之中心軸AX的軸線方向積層從未圖示之電磁鋼板母材沖切成環狀的複數片薄板的方式構成者。定子芯部11之中心軸AX的軸線方向係第2圖中箭頭D1所示之方向,且與旋轉電機100之中心軸的軸線方向相等。複數片薄板係利用鉚接、熔接或接著而彼此固定。在轉子芯片21與定子1之間確保有隙間。複數個永久磁鐵23係可為埋設在轉子芯片21者,亦可為設置在轉子芯片21之外周面者。軸部22係藉由燒嵌、冷嵌或壓入在轉子芯片21之軸心部而被固定。
定子1係具備:以複數個定子芯片11a連接成環狀的方式所構成的定子芯部11;及以在定子芯部11捲繞產生旋轉磁場之線圏的方式所形成的捲線12。定子芯片11a係以沿軸線方向D1積層從未圖示之電磁鋼板母材沖切成T字狀的複數片薄板的方式構成。複數片薄板係利用鉚接、熔接或接著相互地固定。定子芯片11a的相對於軸線方向D1呈垂直之剖面形狀係相對於該剖面形狀之二等分線CP10呈對稱。二等分線CP10係按周方向D2將前端部11a21予以二等分的線段,且為從背軛11a1之周方向中心11a111朝中心軸AX方向延伸的線段。周方向中心11a111係位於將周方向D2之背軛11a1的外周部11a11之寬度予以二等分的線段8上。
複數個定子芯片11a各自係具備背軛11a1;及設置在背軛11a1之內周側11a1a的齒部11a2。齒部11a2係從背軛11a1朝中心軸AX延伸。齒部11a2係具備:從 背軛11a1之周方向中心11a111朝中心軸AX方向延伸的基部11a22;及設置在基部11a22之內周側的前端部11a21。由符號11a22a所示之線段係顯示基部11a22與前端部11a21之間的交界。複數個齒部11a2各自係以於定子1之周方向D2離間之方式排列成放射狀。周方向D2係與定子芯部11之周方向相同。定子1係在相鄰的齒部11a2之間的區域形成有齒槽11a3。
第2圖及第3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複數個定子芯片11a當中的一片。齒部11a2係具備從背軛11a1朝中心軸AX延伸之基部11a22及前端部11a21。前端部11a21係形成在直徑方向D3之齒部11a2的定子芯部中心側。在基部11a22與前端部11a21之間形成有根部11a23。根部11a23係位在基部11a22與前端部11a21之交界11a22a。前端部11a21係朝周方向D2延伸之形狀。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係與第1圖所示之轉子2相對向。
在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形成有溝部3。溝部3係形成在前端部11a21之周方向D2的中心部。溝部3係藉由第一溝部31及第二溝部32而構成,且為周方向D2之寬度是朝直徑方向D3之外側階段性地變狹窄的形狀。
第一溝部31及第二溝部32各自係從第1圖所示之中心軸AX朝背軛11a1之外周部11a11凹入之形狀。第一溝部31係從定子芯部11之中心軸AX的軸線方向D1之齒部11a2的一端面延伸至另一端面。第二溝部32係形成在第一溝部31之周方向D2的中心部,並且形成在 第一溝部31之直徑方向D3的外側。第二溝部32係從定子芯部11之中心軸AX的軸線方向D1之齒部11a2的一端面延伸至另一端面。
在前端部11a21形成有角部5。角部5係形成在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與第一溝部31之間。
如第3圖所示,將第一溝部31之周方向D2的寬度設為W1,將齒部11a2之基部11a22的周方向D2之寬度設為W2,將第二溝部32之周方向D2的寬度設為W3時,寬度W1係比寬度W2還狹窄,且比寬度W3還寬闊。
將直徑方向D3之從第二溝部32之底面32a至角部5為止的寬度設為W4,將直徑方向D3之從根部11a23至第一交點IP1為止的寬度設為W5時,寬度W4係比寬度W5還狹窄。寬度W4係與溝部3之最大深度相等。寬度W5係與從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至前端部11a21與基部11a22之交界11a22a為止的前端部11a21之直徑方向最小厚度相等。亦即,溝部3之最大深度係比前端部11a21之直徑方向最小厚度還淺。第一交點IP1係二等分線CP10與假想曲線11a4之交點。假想曲線11a4係在與中心軸AX方向呈垂直的剖面內前端部11a21之內周面的曲線延伸至溝部3為止的線段。
將從第一交點IP1至交界11a22a與二等分線CP10之第二交點IP2為止的半徑方向的寬度設為第一寬度(W5),將從第一交點IP1至第三交點IP3為止的半徑方向的寬度設為第二寬度(W4)時,第二寬度係比第一寬度還狹 窄。第三交點IP3係溝部3之底面32a與二等分線CP10之交點。
依據實施形態1之定子芯部11,藉由將溝部3之周方向D2的寬度設為朝直徑方向D3之外側階段性地變狹窄,藉此可使因磁極數及齒槽數之組合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及因永久磁鐵23之磁力的不均勻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的雙方降低。因磁極數及齒槽數之組合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係藉由調節第一溝部31之寬度W1而減少,且起因於永久磁鐵23之磁力的不均勻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係藉由調節第二溝部32之寬度W3而減少。
具體而言,在十極十二槽之旋轉電機之情形時,因磁極數及齒槽數之組合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係在第1圖所示之轉子2旋轉一周時,以60次及120次的次數發生。60次係10及12之最小公倍數。此外,在十極十二槽之旋轉電機之情形時,因永久磁鐵23之磁力的不均勻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係在第1圖所示之轉子2旋轉一周之際,以12次及24次之次數發生。12次及24次係齒槽數之整數倍。
依據實施形態1之定子芯部11,藉由調節第一溝部31之寬度W1,減少以60次及120次等之次數產生的嵌齒效應轉矩,並藉由調節第二溝部32寬度W3而減少12次之嵌齒效應轉矩。再者,在實施形態1之定子芯部11中,藉由設置第二溝部32,從而24次的磁導性(Permeance)會增加而增加24次的嵌齒效應轉矩,但藉由使溝部3之周 方向D2之寬度朝直徑方向D3階段性地變化,磁導性的變化會變得平緩,因此24次的嵌齒效應轉矩會減少。
再者,在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部11中,藉由將從直徑方向D3之第二溝部32的底面32a至角部5為止的寬度W4設為比直徑方向D3之從根部11a23至第一交點IP1為止的寬度W5還狹窄,即可防止因間隙磁通密度之降低所造成之轉矩的降低。再者,在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部11中,於第一溝部31之底面形成有第2溝部32,因此比在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以個別的方式形成第一溝部31及第二溝部32的情形,由模具進行的沖切變得容易。此外,由於在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部11中,由於形成有W1>W3之關係成立之形狀的溝部3,因此抑制間隙磁通密度的降低,且抑制轉矩的降低。
再者,定子芯片11a之溝部3亦可為形成W1>W3×2之關係成立之形狀者。如此,藉由如此構成,與形成有W1>W3之關係成立之形狀的溝部3之情形相比較,可更進一步抑制間隙磁通密度的降低,且更進一步抑制轉矩的降低。
第4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之第一變形例的圖。在第4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A的齒部11a2中,形成有溝部3A,以取代第3圖所示之溝部3。溝部3A係在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中,形成在前端部11a21之周方向D2的中心部。溝部3A係由第一溝部31、第二溝部32及第三溝部33所構成。且為溝部3A之周方向D2的寬 度會是朝向直徑方向D3之外側階段性地變狹窄的形狀,且周方向D2之寬度是三階段地變化。
第三溝部33係形成在第二溝部32之周方向D2的中心部。第三溝部33係從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部11的中心軸AX之軸線方向D1之齒部11a2的一端面延伸至另一端面。
將第二溝部32之周方向D2的寬度設為W3,將第三溝部33之周方向D2的寬度設為W6時,寬度W6係比寬度W3還狹窄。此外,將直徑方向D3之從第三溝部33的底面33a至角部5為止的寬度設為W4,且將直徑方向D3之從根部11a23至第一交點IP1為止的寬度設為W5時,寬度W4係比寬度W5還狹窄。寬度W4係與溝部3A的最大深度相等。寬度W5係與從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至前端部11a21與基部11a22之交界11a22a為止的前端部11a21之直徑方向最小厚度相等。亦即,溝部3A之最大深度係比前端部11a21的直徑方向最小厚度還淺。
將從第一交點IP1至交界11a22a與二等分線CP10之第二交點IP2為止的半徑方向之寬度設為第一寬度(W5),將從第一交點IP1至第三交點IP3為止的半徑方向之寬度設為第二寬度(W4)時,第二寬度係比第一寬度還狹窄。第三交點IP3係溝部3A之底面33a與二等分線CP10之交點。
依據利用第4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A的定子芯部11,起因於永久磁鐵23之磁力的不均勻,而以12次、 24次及60次之齒槽數的整數倍的次數發生的嵌齒效應轉矩會減少,並且以齒槽數之整數倍以外的次數發生的嵌齒效應轉矩亦會減少。
第5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之第二變形例的圖。在第5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B的齒部11a2中,形成有溝部3B,以取代第3圖所示之溝部3。溝部3B係在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中,形成在前端部11a21之周方向D2的中心部。溝部3B之周方向D2的寬度是朝向直徑方向D3之外側階段性地變寬闊的形狀。換言之,溝部3B係形成周方向D2之寬度是朝直徑方向D3之內側階段性變狹窄的形狀。
當將溝部3B當中的背軛11a1側之周方向D2的寬度設為W1,將齒部11a2當中的基部11a22之周方向D2的寬度設為W2,且將溝部3B當中的背軛11a1之對面側之周方向D2的寬度設為W3時,寬度W1係比寬度W2還窄狹,且比寬度W3還寬闊。
在前端部11a21形成有角部5。角部5係形成在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與溝部3B之間。將直徑方向D3之從溝部3B的底面3B1至角部5為止的寬度設為W4,將直徑方向D3之根部11a23至第一交點IP1為止的寬度設為W5時,寬度W4係比寬度W5還狹窄。寬度W4係與溝部3B之最大深度相等。寬度W5係與從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至前端部11a21與基部11a22之交界11a22a為止的前端部11a21之直徑方向最小厚度相等。亦即,溝部3B之 最大深度係比前端部11a21之直徑方向最小厚度還淺。
當將從第一交點IP1至交界11a22a與二等分線CP10之第二交點IP2為止的半徑方向之寬度設為第一寬度(W5),將從第一交點IP1至第三交點IP3為止的半徑方向之寬度設為第二寬度(W4)時,第二寬度係比第一寬度還狹窄。第三交點IP3係溝部3B之底面3B1與二等分線CP10的交點。
依據利用第5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B的定子芯部11,起因於永久磁鐵23之磁力的不均勻,而以12次、24次及60次之齒槽數的整數倍的次數發生之嵌齒效應轉矩會減少,並且以齒槽數之整數倍以外的次數發生的嵌齒效應轉矩亦會減少。再者,依據利用定子芯片11B之定子芯部11,由於寬度W1比寬度W3還寬闊,因此齒槽間之洩漏磁通會減少,以抑制高負荷時之轉矩的降低。具體來說,在高負荷時之旋轉電機100中,透過前端部11a21而流通至鄰接之齒部11a2的洩漏磁通會變大。因此,在齒槽開口寬度較大的旋轉電機100中,轉矩之降低會變大。當寬度W1比寬度W3還寬闊時,透過前端部11a21而流通至鄰接之齒部11a2的洩漏磁通在齒槽上段部分會受到抑制,洩漏磁通會變小,且轉矩之降低會變小。齒槽上段部分係指相當於第2圖所示之齒槽11a3中之比前端部11a21更靠近根部11a23側之區域的部分。
第6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之第三變形例的圖。在第6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C的齒部11a2 中,形成有溝部群3C,以取代第3圖所示之溝部3。溝部群3C係在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中,形成在前端部11a21之周方向D2的中心部。溝部群3C係藉由形成在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的兩個第一溝部31、及形成在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的第二溝部32所構成。
第二溝部32係設置在兩個第二溝部31之間,兩個第一溝部31及第二溝部32係在周方向D2,以第一溝部31、第二溝部32及第一溝部31之順序排列。第一溝部31及第二溝部32係以在周方向D2彼此分離的方式排列。在第一溝部31與第二溝部32之間形成有突起41。
在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與第一溝部31之間,形成有角部51。在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與第二溝部32之間,形成有角部52。
將直徑方向D3之從第一溝部31之底面31a至角部51為止的寬度設為W41,將直徑方向D3之從第二溝部32的底面32a至角部52為止的寬度設為W42,將直徑方向D3之從根部11a23至第一交點IP1為止的寬度設為W5時,寬度W42係比寬度W5還狹窄且比寬度W41還寬闊。寬度W42係與第二溝部32之最大深度相等。寬度W5係與從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至前端部11a21與基部11a22之交界11a22a為止的前端部11a21之直徑方向最小厚度相等。亦即,第二溝部32之最大深度係比前端部11a21的直徑方向最小厚度還淺。
將從第一交點IP1至交界11a22a與二等分線 CP10之第2交點IP2為止的半徑方向之寬度設為第一寬度(W5),將從第一交點IP1至第三交點IP3為止的半徑方向之寬度設為第二寬度(W4)時,第二寬度係比第一寬度還狹窄。第三交點IP3係第二溝部32之底面32a與二等分線CP10之交點。
將周方向D2之從一方角部51至另一方角部51為止的寬度設為W1,將第一溝部31之周方向D2的寬度設為W11,將齒部11a2之基部11a22的周方向D2之寬度設為W2,將第二溝部32之周方向D2的寬度設為W3時,寬度W1係比寬度W2還狹窄,寬度W11係比寬度W2還狹窄,且比寬度W3還寬闊。
溝部群3C係與第3圖所示之溝部3同樣地,周方向D2之寬度是朝直徑方向D3之外側階段性地變狹窄的形狀。依據利用第6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C的定子芯部11,藉由調節第一溝部31之寬度W11,起因於磁極數及齒槽數之組合而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會減少,且調節第二溝部32之寬度W3,起因於永久磁鐵23之磁力的不均勻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會減少。再者,第一溝部31及第二溝部32之形狀並非圓形及長方形等純的形狀,當成為星形及V字形狀等複雑之形狀時,會有對電磁鋼板母材進行沖切之模具的形狀會變得複雑,模具之製作變得困難,且電磁鋼板母材沖切變得困難之情形。依據利用第6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C的定子芯部11,由於可將構成溝部群3C之第一溝部31及第二溝部32的形狀作成為單純之長方形,因此 模具之製作容易,且定子芯部11之製作容易。
在第3圖至第6圖中,係對形成有周方向D2之寬度是朝直徑方向D3的外側或內側階段性變狹窄之形狀的溝部之例加以說明。以下,係對形成有周方向D2之寬度朝直徑方向D3之外側階段性變狹窄之形狀的貫通孔之例加以說明。
第7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之第四變形例的圖。在第7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D之齒部11a2中,形成有貫通孔6,以取代第3圖所示之溝部3。貫通孔6係形成在前端部11a21之周方向D2的中心部。貫通孔6係貫通第1圖所示之軸線方向D1之齒部11a2的一端面及另一端面。
貫通孔6係藉由周方向D2之寬度W1比基部11a22之寬度W2還狹窄的第一區域6a、及周方向D2之寬度W3比寬度W1還狹窄之第二區域6b而構成。第二區域6b係與第一區域6a連通,且形成在第一區域6a之周方向D2之中心部。第二區域6b係形成在比第一區域6a更靠近基部11a22側之處。
當將從直徑方向D3之第二區域6b的端面6d至第一交點IP1為止的寬度設為W4,且將從直徑方向D3的根部11a23至第一交點IP1為止的寬度設為W5時,寬度W4係比寬度W5還狹窄。寬度W4係與從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朝向直徑方向之外側的貫通孔6的最大深度相等。寬度W5係與從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至前端部11a21 與基部11a22之交界11a22a為止的前端部11a21的直徑方向最小厚度相等。亦即,貫通孔6的最大深度係比前端部11a21之直徑方向最小厚度更淺。第一交點IP1係二等分線CP10、與前端部11a21之內周面的交點。
將從第一交點IP1至交界11a22a與二等分線CP10之第2交點IP2為止的半徑方向的寬度設為第一寬度(W5),且將從第一交點IP1至第三交點IP3為止的半徑方向之寬度設為第二寬度(W4)時,第二寬度係比第一寬度還狹窄。第三交點IP3係貫通孔6之直徑方向外側的端面與二等分線CP10之交點。
如此,貫通孔6的周方向D2的寬度是朝直徑方向D3之外側階段性地變狹窄的形狀。依據利用第7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D的定子芯部11,起因於磁極數及齒槽數之組合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係藉由調節第一區域6a之寬度W1而減少,且起因於永久磁鐵23之磁力不均勻所產生的嵌齒效應轉矩係藉由調節第二區域6b之寬度W3而減少。再者,依據利用第7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D的定子芯部11,不用在一個齒部11a2設置複數個貫通孔,只要僅形成一個貫通孔6即可,因此容易地以模具進行沖切。再者,在利用第7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D的定子芯部11中,由於不設置第3圖至第6圖所示之溝部3、3A、3B及溝部群3C,因此與設置溝部3、3A、3B及溝部群3C之情形相比較,消除起因於貫通孔6之製造落差的定子內徑之真圓度的降低,而發揮定子芯部11之真圓度提升之效果。
第8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之第五變形例的圖。在第8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E的齒部11a2中,形成有貫通孔群6A,以取代第3圖所示之溝部3。貫通孔群6A係形成在前端部11a21之周方向D2的中心部。貫通孔群6A係藉由兩個第一貫通孔61及第二貫通孔62而構成。第二貫通孔62係設置在兩個第一貫通孔61之間,兩個第一貫通孔61及第二貫通孔62係在周方向D2,以第一貫通孔61、第二貫通孔62及第一貫通孔61之順序排列。第一貫通孔61、及第二貫通孔62係以在周方向D2彼此分離的方式排列。
在第8圖中,直徑方向D3之第一貫通孔61的背軛11a1之對面側之端面的位置中的最接近第二貫通孔62之部分,係與直徑方向D3之第二貫通孔62的背軛11a1之對面側之端面的位置相同。
當將從直徑方向D3之第一貫通孔61中的背軛11a1側的端面至直徑方向D3的第一貫通孔61中的背軛11a1之對面側的端面為止的寬度設為W41,將從直徑方向D3之第二貫通孔62中的背軛11a1側的端面至直徑方向D3之第二貫通孔62中的背軛11a1之對面側的端面為止的寬度設為W42,且將從直徑方向D3的根部11a23至第一交點IP1為止的寬度設為W5時,寬度W42係比寬度W5還狹窄且比寬度W41還寬闊。寬度W42係與從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朝向直徑方向之外側的第二貫通孔62之最大深度相等。寬度W5係與從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至前端 部11a21與基部11a22之交界11a22a為止的前端部11a21之直徑方向最小厚度相等。亦即,第二貫通孔62之最大深度係比前端部11a21之直徑方向最小厚度還淺。第一交點IP1係二等分線CP10、與前端部11a21之內周面的交點。
將從第一交點IP1至交界11a22a與二等分線CP10之第二交點IP2為止的半徑方向之寬度設為第一寬度(W5),將從第一交點IP1至第三交點IP3為止的半徑方向之寬度設為第二寬度(W4)時,第二寬度係比第一寬度還狹窄。第三交點IP3係第二貫通孔62的直徑方向外側之端面與二等分線CP10之交點。
將周方向D2的一方之第一貫通孔61的一端面至周方向D2的另一方之第一貫通孔61的另一端面為止之寬度設為W1,將第一貫通孔61的周方向D2之寬度設為W11,且將齒部11a2之基部11a22的周方向D2之寬度設為W2,將第二貫通孔62的周方向D2之寬度設為W3時,寬度W1係比寬度W2還狹窄,寬度W11係比寬度W2還狹窄且比寬度W3還寬闊。
如此,貫通孔群6A之周方向D2的寬度是朝直徑方向D3之外側階段性地變狹窄的形狀。依據利用第8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E的定子芯部11,起因於磁極數及齒槽數之組合而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係藉由調節第一貫通孔61之寬度W11而減少,而起因於永久磁鐵23之磁力的不均勻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係藉由調節第二貫通孔62之寬度W3而減少。
再者,依據利用定子芯片11E之定子芯部11,與第6圖所示之第一溝部31及第二溝部32同樣地,可將構成貫通孔群6A之第一貫通孔61及第二貫通孔62的形狀作成為單純之長方形,因此模具之製作容易,而且定子芯部11之製作容易。並且,在利用第8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E的定子芯部11中,並不設置第3圖至第6圖所示之溝部3、3A、3B及溝部群3C,因此與設置有溝部3、3A、3B及溝部群3C之情形相比較,消除起因於貫通孔群6A之製造落差的定子內徑之真圓度的降低,而發揮定子芯部11之真圓度提升之效果。
第9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之第六變形例的圖。在第9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F的齒部11a2,形成有貫通孔群6B,以取代第3圖所示之溝部3。貫通孔群6B係形成在前端部11a21之周方向D2的中心部。貫通孔群6B係藉由排列在直徑方向D3之第一貫通孔61及第二貫通孔62而構成。第一貫通孔61與第二貫通孔62係以在直徑方向D3彼此分離的方式排列。第一貫通孔61係設置在前端部11a21之靠近內周部4處,第二貫通孔62係設置在第一貫通孔61之背軛11a1側,並且設置在第一貫通孔61之周方向D2的中心部。
當將從直徑方向D3之第二貫通孔62中的背軛11a1側的端面至第一交點IP1為止的寬度設為W4,將從直徑方向D3的根部11a23至第一交點IP1為止的寬度設為W5時,寬度W4係比寬度W5還狹窄。寬度W4係與從 第一貫通孔61中的直徑方向的內側至第二貫通孔62中的直徑方向的外側為止的最大寬度相等。寬度W5係與從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至前端部11a21與基部11a22之交界11a22a為止的前端部11a21之直徑方向最小厚度相等。亦即,從第一交點IP1至第二貫通孔62的直徑方向的外側為止的最大寬度,係比前端部11a21的直徑方向最小厚度還狹窄。第一交點IP1係二等分線CP10與前端部11a21之內周面的交點。
當將從第一交點IP1至交界11a22a與二等分線CP10之第二交點IP2為止的半徑方向的寬度設為第一寬度(W5),將從第一交點IP1至第三交點IP3為止的半徑方向的寬度設為第二寬度(W4)時,第二寬度係比第一寬度還狹窄。第三交點IP3係第二貫通孔62之直徑方向外側的端面與二等分線CP10的交點。
將第一貫通孔61之周方向D2的寬度設為W1,將齒部11a2之基部11a22的周方向D2的寬度設為W2,將第二貫通孔62之周方向D2的寬度設為W3時,寬度W1係比寬度W2還狹窄且比寬度W3還寬闊。
如此,貫通孔群6B的周方向D2的寬度是朝直徑方向D3之外側階段性地變狹窄的形狀。依據利用第9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F的定子芯部11,起因於磁極數及齒槽數之組合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係藉由調節第一貫通孔61之寬度W1而減少,起因於永久磁鐵23之磁力不均勻所產生的嵌齒效應轉矩係藉由調節第二貫通孔62之寬度W3 而被減少。再者,依據利用定子芯片11F的定子芯部11,與第6圖所示之第一溝部31及第二溝部32同樣地,由於將構成貫通孔群6B之第一貫通孔61及第二貫通孔62的形狀形成為單純之長方形,因此模具之製作容易,且定子芯部11之製作容易。此外,在第8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E中,相對於設置在齒部11a2之貫通孔為參個,在第9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F中,設置在齒部11a2之貫通孔為兩個,因此可減少貫通孔之個數。因此,利用第9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F的定子芯部11係容易地進行定子芯部11的製作。
第10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之第七變形例的圖。在第10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G的齒部11a2中,形成有溝部3D及貫通孔6C,以取代第3圖所示之溝部3。溝部3D係在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中,形成於前端部11a21之周方向D2的中心部。貫通孔6C係形成在前端部11a21之周方向D2的中心部。貫通孔6C係形成在直徑方向D3的溝部3D之背軛11a1側。
在前端部11a21形成有角部5。角部5係形成在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與溝部3D之間。
將從直徑方向D3的貫通孔6C中的背軛11a1側的端面至角部5為止的寬度設為W4,且將從直徑方向D3的根部11a23至第一交點IP1為止的寬度設為W5時,寬度W4係比寬度W5還狹窄。寬度W4係與從前端部11a21之內周面和溝部3D之間的角部5至貫通孔6C中的直徑方向的外側為止的最大寬度相等。寬度W5係與從前端部 11a21之內周部4至前端部11a21與基部11a22之交界11a22a為止的前端部11a21之直徑方向最小厚度相等。第一交點IP1係二等分線CP10與假想曲線11a4之交點。
將從第一交點IP1至交界11a22a與二等分線CP10之第二交點IP2為止的半徑方向的寬度設為第一寬度(W5),且將從第一交點IP1至第三交點IP3為止的半徑方向的寬度設為第二寬度(W4)時,第二寬度係比第一寬度還狹窄。第三交點IP3係貫通孔6C之直徑方向外側的端面與二等分線CP10的交點。
將溝部3D之周方向D2的寬度設為W1,將齒部11a2之基部11a22的周方向D2的寬度設為W2,且將貫通孔6C之周方向D2的寬度設為W3時,寬度W1係比寬度W2還狹窄且比寬度W3還寬闊。
依據利用第10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G的定子芯部11,藉由調節溝部3D之寬度W1,起因於磁極數及齒槽數之組合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會減少,且調節貫通孔6C之寬度W3,從而起因於永久磁鐵23之磁力不均勻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會減少。再者,依據利用定子芯片11G之定子芯部11,與第6圖所示之第一溝部31及第二溝部32同樣地,由於可將貫通孔6C及溝部3D之形狀作成為單純之長方形,因此可容易地進行模具之製作,且容易地進行定子芯部11的製作。並且,依據利用定子芯片11G之定子芯部11,藉由將溝部3D之寬度W1設定為比貫通孔6C之寬度W3更大,而抑制間隙磁通密度之降低,且可將 轉矩之降低抑制在最小限度。
此外,在第10圖中,說明溝部3D之寬度W1比貫通孔6C之寬度W3還寬闊之情形之例,即使在溝部3D之寬度W1比貫通孔6C之寬度W3還狹窄之情形,亦可獲得相同之效果。
第11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之第八變形例的圖。在第1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H的齒部11a2,形成有二個溝部3E及貫通孔6D,以取代第3圖所示之溝部3。二個溝部3E及貫通孔6D係在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中,形成於前端部11a21之周方向D2的中心部。貫通孔6D係設置在兩個溝部3E之間,兩個溝部3E及貫通孔6D係在周方向D2以溝部3E、貫通孔6D及溝部3E之順序排列。
在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與溝部3E之間形成有角部5。將從直徑方向D3之貫通孔6D中的背軛11a1側的端面至角部5為止的寬度設為W41,將從直徑方向D3的溝部3E之底面3E1至角部5為止的寬度設為W42,且將從直徑方向D3的根部11a23至第一交點IP1為止的寬度設為W5時,寬度W41係比寬度W5還狹窄且比寬度W42還寬闊。此外,寬度W42係比直徑方向D3的貫通孔6D之寬度還狹窄。寬度W4係與從前端部11a21之內周面與溝部3E之間的角部5至貫通孔6D之直徑方向之外側為止的最大寬度相等。寬度W5係與從前端部11a21之內周部4至前端部11a21與基部11a22之交界11a22a為止的前端部 11a21之直徑方向最小厚度相等。第一交點IP1係二等分線CP10、與前端部11a21之內周面的交點。
將從第一交點IP1至交界11a22a與二等分線CP10之第二交點IP2為止的半徑方向的寬度設為第一寬度(W5),將從第一交點IP1至第三交點IP3為止的半徑方向的寬度設為第二寬度(W4)時,第二寬度係比第一寬度還狹窄。第三交點IP3係貫通孔6D之直徑方向外側的端面與二等分線CP10之交點。
將從周方向D2的一方溝部3E的一端面至周方向D2的另一方溝部3E的另一端面為止的寬度設為W1,將溝部3E之周方向D2的寬度設為W11,將齒部11a2之基部11a22的周方向D2之寬度設為W2,且將貫通孔6D之周方向D2的寬度設為W3時,寬度W1係比寬度W2還狹窄,寬度W3係比寬度W1還狹窄並且與寬度W11相等。
依據利用第11圖所示之定子芯片11H的定子芯部11,藉由調節包含兩個溝部3E之寬度W1,起因於磁極數及齒槽數之組合而產生的嵌齒效應轉矩會減少,且藉由調節貫通孔6D之寬度W3,起因於永久磁鐵23之磁力的不均勻而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會減少。再者,依據利用定子芯片11H之定子芯部11,與第6圖所示之第一溝部31及第二溝部32同樣地,由於可將貫通孔6D及溝部3E之形狀形成為單純之長方形,因此模具之製作容易。且定子芯部11之製作容易。再者,依據利用定子芯片11H之定子芯部11,藉由設置複數個溝部3E,因磁極數及齒槽數之 組合而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會進一步減少。
實施形態2
第12圖係實施形態2之定子芯部的立體圖。定子芯部1A係將第1圖所示之複數個定子芯片11a代換成由複數個定子芯片11J來構成。在定子芯片11J之齒部11a2的前端部11a21,係於複數個部位形成有第3圖所示之溝部3。複數個溝部3各自係在軸線方向D1彼此分離地排列。定子芯片11J係沿軸線方向D1交替地積層有:由形成有溝部3之複數個薄板所構成的第一鋼板群7a;及由未形成有該溝部之複數個薄板所構成之第二鋼板群7b。
在定子芯部1A中,以調節第3圖所示之第一溝部31及第二溝部32之各自周方向D2的寬度的方式,俾使由第一鋼板群7a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及由第二鋼板群7b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各自相位反相。起因於磁極數及齒槽數之組合而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的相位及振幅係依據第一溝部31之寬度W1而調節,且起因於永久磁鐵23之磁力不均勻而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的相位及振幅係依據第二溝部32之寬度W3而調節。
此外,藉由調節第一鋼板群7a及第二鋼板群7b之軸線方向D1的積層厚度,調節在各齒部中相位反相之嵌齒效應轉矩的振幅,且藉由使在各齒部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相加,定子整體之嵌齒效應轉矩會減少。再者,藉由在前端部11a21局部地形成有溝部3,與從前端部11a21 之軸線方向D1之一端遍及至另一端整體而形成溝部3之情形相比較,發揮間隙磁通密度之降低受到抑制且轉矩提升之效果。
此外,在實施形態2中,雖在從軸線方向D1之前端部11a21之一端至另一端為止形成有參個溝部3,但溝部3之個數只要為兩個以上,則並不限定於圖示例。
再者,於實施形態2中,雖說明形成有溝部3之例,但即使在將第4圖至第6圖所示之溝部、或第7圖至第9圖所示之貫通孔從軸線方向D1之前端部11a21的一端至另一端為止形成兩個以上來取代溝部3之情形時,亦可獲得同樣之效果。
再者,雖在實施形態2中說明形成有溝部3之例,但在溝部3將第10圖或第11圖所示之溝部及貫通孔的組合從軸線方向D1之前端部11a21的一端至另一端為止形成兩個以上來取代溝部3之情形時,亦可獲得同樣之效果。
此外,在實施形態1、2中,雖說明在設置於旋轉電機之定子芯部的齒部形成溝部或貫通孔之例,但在實施形態1、2中說明之溝部或貫通孔係即使適用在線性馬達之定子時亦可獲得同樣之效果。
再者,在實施形態1、2中,溝部或貫通孔雖形成在齒部前端部之周方向D2的中心部,但溝部或貫通孔係即使形成在齒部前端部之周方向D2之靠近端部之位置時,亦只要為溝部或貫通孔之周方向D2的寬度是朝直 徑方向D3之外側或內側階段性地變狹窄的形狀,亦可獲得同樣之效果。
此外,在實施形態1、2中,雖將溝部或貫通孔相對於齒部前端部的周方向D2之中心部在周方向D2形成為對稱,但只要是溝部或貫通孔之周方向D2的寬度是朝直徑方向D3之外側或內側階段性地變狹窄的形狀,即使為非對稱,亦可獲得同樣之效果。
再者,在實施形態1、2中,雖說明將複數個定子芯片連結成環狀而構成之定子芯部,但亦可取代由複數個定子芯片所構成之定子芯部,而利用將沖切成環狀之定子芯片予以積層而構成之定子鐵心、連接有定子鐵心之一部分的搭接鐵心、局部地重疊有定子鐵心之搭接鐵心、及芯片背部及齒部分離之定子內外分割鐵心之任一者,形成溝部或貫通孔之周方向D2的寬度是朝直徑方向D3之外側或內側階段性地變狹窄之形狀的溝部或貫通孔,藉此可獲得同樣之效果。
第13圖係顯示由實施形態1、2之轉子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與溝部之寬度的關係之第一個圖。第13圖之縱軸係顯示起因於磁鐵之磁力不均勻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T1,第13圖之橫軸係將基準值設為1而以比率顯示第3圖等所示之第二溝部32的寬度W3。第14圖係顯示由實施形態1、2之轉子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與溝部之寬度之關係的第二個圖。第14圖之縱軸係顯示因磁極數及齒槽數之組合而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T2,第14圖之橫軸係 將基準值設為1,以比率顯示第3圖等所示之第一溝部31的寬度W1。
藉由使第二溝部32之寬度W3變化,間隙之磁導性分佈會變化M,因磁導性所產生之嵌齒效應轉矩的振幅與相位亦會變化。得知第二溝部32之寬度W3之在比0.4[p.u]小之區域的嵌齒效應轉矩的斜率、與第二溝部32之寬度W3之在比0.4[p.u]大之區域的嵌齒效應轉矩的斜率並不相同。再者,得知第一溝部31之寬度W1之在比0.4[p.u]小之區域的嵌齒效應轉矩的斜率、與第一溝部31之寬度W1之在比0.7[p.u]大之區域的嵌齒效應轉矩的斜率並不相同。此外,得知第一溝部31之寬度W1之從0.4[p.u]至0.7[p.u]為止的嵌齒效應轉矩的斜率會變化。在本實施形態之定子芯部中,考慮該種嵌齒效應轉矩與溝部寬度之關係,來設定溝部或貫通孔的寬度。
以上之實施形態所示之構成係顯示本發明之內容之一例者,亦可與其他之公知技術相結合,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要旨的範圍內,可將構成之一部分予以省略、變更。

Claims (18)

  1. 一種定子芯片,係構成環狀之定子芯部的複數個定子芯片,前述定子芯片係由背軛、及設置在前述背軛之內周側的齒部所構成,前述齒部係具備從前述背軛之周方向中心朝中心軸方向延伸之基部、及設置在前述基部之內周側的前端部,在前述前端部之內周部,形成有周方向之寬度朝前述定子芯部之直徑方向的外側階段性地變化之形狀的溝部,前述溝部的寬度係非連續性地變化,設在與前述中心軸方向垂直之剖面內使前述前端部之內周面的曲線延伸至前述溝部之假想曲線、與將前述前端部朝周方向予以二等分之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一交點;設前述基部及前述前端部之交界與前述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二交點;設前述溝部之底面與前述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三交點;當將從前述第一交點至前述第二交點之半徑方向的寬度設為第一寬度,且將從前述第一交點至前述第三交點的半徑方向的寬度設為第二寬度時,前述第二寬度係比前述第一寬度還狹窄。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定子芯片,其中,前述周方向之寬度朝前述直徑方向之外側階段性地變狹窄之 形狀的前述溝部係由第一溝部及第二溝部所構成,該第二溝部係形成在前述第一溝部之前述周方向之中心部,並且形成在前述第一溝部之前述直徑方向的外側,前述第一溝部之前述周方向的寬度係比前述第二溝部之前述周方向的寬度還寬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定子芯片,其中,前述第一溝部之前述周方向的寬度係比前述第二溝部之前述周方向的寬度還寬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定子芯片,其中,前述溝部係以八個以上之角部形成,並且前述周方向之寬度係朝前述定子芯部之直徑方向的外側階段性地變化。
  5. 一種定子芯片,係構成環狀之定子芯部的複數個定子芯片,前述定子芯片係由背軛、及設置在前述背軛之內周側的齒部所構成,前述齒部係具備從前述背軛之周方向中心朝中心軸方向延伸之基部、及設置在前述基部之內周側的前端部,在前述前端部之內周部,形成有朝周方向分離排列之複數個第一溝部、及設置在複數個前述第一溝部之各個之間的第二溝部,前述定子芯部之直徑方向的前述第二溝部之寬度,係比前述直徑方向之前述第一溝部的寬度還寬闊,設在與前述中心軸方向垂直之剖面內使前述前端 部之內周面的曲線延伸至前述第二溝部之假想曲線、與將前述前端部朝周方向予以二等分之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一交點;設前述基部及前述前端部之交界與前述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二交點;設從前述前端部之內周部朝前述直徑方向之外側的前述第二溝部之底面、與前述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三交點;當將從前述第一交點至前述第二交點之半徑方向的寬度設為第一寬度,且將從前述第一交點至前述第三交點的半徑方向之寬度設為第二寬度時,前述第二寬度係比前述第一寬度還狹窄。
  6. 一種定子芯片,係構成環狀之定子芯部的複數個定子芯片,前述定子芯片係由背軛、及設置在前述背軛之內周側的齒部所構成,前述齒部係具備從前述背軛之周方向中心朝中心軸方向延伸之基部、及設置在前述基部之內周側的前端部,在前述前端部之內周部,形成有周方向之寬度朝前述定子芯部之直徑方向的外側階段性變化之形狀的貫通孔,設與前述中心軸方向垂直之剖面內前述前端部之內周面與將前述前端部朝周方向予以二等分之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一交點;設係前述基部及前述前端部之交界與前述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二交點;設前述貫通孔之 直徑方向外側的端面與前述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三交點;當將從前述第一交點至前述第二交點之半徑方向的寬度設為第一寬度,且將從前述第一交點至前述第三交點的半徑方向之寬度設為第二寬度時,前述第二寬度係比前述第一寬度還狹窄。
  7. 一種定子芯片,係構成環狀之定子芯部的複數個定子芯片,前述定子芯片係由背軛、及設置在前述背軛之內周側的齒部所構成,前述齒部係具備從前述背軛之周方向中心朝中心軸方向延伸之基部、及設置在前述基部之內周側的前端部,在前述前端部之內周部,形成有朝周方向分離排列之複數個第一貫通孔、及分別設置在複數個前述第一貫通孔之各者之間的第二貫通孔,前述定子芯部之直徑方向的前述第二貫通孔之寬度,係比前述直徑方向之前述第一貫通孔的寬度還寬闊,設在與前述中心軸方向垂直之剖面內前述前端部之內周面與將前述前端部朝周方向予以二等分之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一交點;設前述基部及前述前端部之交界與前述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二交點;設前述第二貫通孔之直徑方向外側的端面與前述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 三交點;當將從前述第一交點至前述第二交點之半徑方向的寬度設為第一寬度,且將從前述第一交點至前述第三交點的半徑方向之寬度設為第二寬度時,前述第二寬度係比前述第一寬度還狹窄。
  8. 一種定子芯片,係構成環狀之定子芯部的複數個定子芯片,前述定子芯片係由背軛、及設置在前述背軛之內周側的齒部所構成,前述齒部係具備從前述背軛之周方向中心朝中心軸方向延伸之基部、及設置在前述基部之內周側的前端部,在前述前端部之內周部,形成第一貫通孔、及分別設置在複數個前述第一貫通孔與前述背軛之間的第二貫通孔,前述第二貫通孔之周方向之寬度,係比前述第一貫通孔之周方向的寬度還寬闊,設在與前述中心軸方向垂直之剖面內前述前端部之內周面與將前述前端部朝周方向予以二等分之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一交點;設前述基部及前述前端部之交界與前述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二交點;設前述第二貫通孔之直徑方向外側的端面與前述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三交點;當將從前述第一交點至前述第二交點之半徑方向 的寬度設為第一寬度,且將從前述第一交點至前述第三交點的半徑方向之寬度設為第二寬度時,前述第二寬度係比前述第一寬度還狹窄。
  9. 一種定子芯片,係構成環狀之定子芯部的複數個定子芯片,前述定子芯片係由背軛、及設置在前述背軛之內周側的齒部所構成,前述齒部係具備從前述背軛之周方向中心朝中心軸方向延伸之基部、及設置在前述基部之內周側的前端部,在前述前端部之內周部形成有溝部,並且形成有與前述溝部分離且分別設置在前述溝部與前述背軛之間的貫通孔,前述溝部之周方向之寬度,係比前述貫通孔之周方向的寬度還寬闊,或比前述貫通孔之前述周方向的寬度狹窄,設在與前述中心軸方向垂直之剖面內使前述前端部之內周面的曲線延伸至溝部之假想曲線、與將前述前端部朝周方向予以二等分之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一交點;設前述基部及前述前端部之交界與前述二等分線的交點為前述第二交點;設前述貫通孔之直徑方向外側的端面與前述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三交點;當將從前述第一交點至前述第二交點之半徑方向的寬度設為第一寬度,且將從前述第一交點至前述第三 交點的半徑方向之寬度設為第二寬度時,前述第二寬度係比前述第一寬度還狹窄。
  10. 一種定子芯片,係構成環狀之定子芯部的複數個定子芯片,前述定子芯片係由背軛、及設置在前述背軛之內周側的齒部所構成,前述齒部係具備從前述背軛之周方向中心朝中心軸方向延伸之基部、及設置在前述基部之內周側的前端部,在前述前端部之內周部形成有朝周方向分離排列之複數個溝部,並且形成有分別設置在複數個前述溝部的貫通孔,設在與前述中心軸方向垂直之剖面內前述前端部之內周面與將前述前端部朝周方向予以二等分之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一交點;設前述基部及前述前端部之交界與前述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二交點;設前述貫通孔之直徑方向外側的端面與前述二等分線的交點為第三交點;當將從前述第一點至前述第二交點之半徑方向的寬度設為第一寬度,且將從前述第一交點至前述第三交點的半徑方向之寬度設為第二寬度時,前述第二寬度係比前述第一寬度還狹窄。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定子芯片,其中,在前述前端部中,從前述定子芯部之軸線方向的前述前端部之 一端至另一端為止,形成有兩個以上之前述溝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定子芯片,其中,在前述前端部中,從前述定子芯部之軸線方向的前述前端部之一端至另一端為止,形成有兩組以上之複數個前述第一溝部與前述第二溝部之組合。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定子芯片,其中,在前述前端部中,從前述定子芯部之軸線方向的前述前端部之一端至另一端為止,形成有兩個以上之前述貫通孔。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定子芯片,其中,在前述前端部中,於前述定子芯部之軸線方向的前述前端部之一端至另一端為止,形成有兩組以上之複數個前述第一貫通孔與前述第二貫通孔之組合。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定子芯片,其中,在前述前端部中,從前述定子芯部之軸線方向的前述前端部之一端至另一端為止,形成有兩組以上之前述第一貫通孔與前述第二貫通孔之組合。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定子芯片,其中,在前述前端部中,從前述定子芯部之軸線方向的前述前端部之一端至另一端為止,形成有兩組以上之前述溝部與前述貫通孔之組合。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定子芯片,其中,在前述前端部中,從前述定子芯部之軸線方向的前述前端部之一端至另一端為止,形成有兩組以上之複數個前述溝部與前述貫通孔之組合。
  18. 一種旋轉電機,係具備將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7項所述之複數個定子芯片連接成環狀而構成的定子芯部。
TW107105772A 2017-04-05 2018-02-21 定子芯片及旋轉電機 TWI6728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14241 WO2018185879A1 (ja) 2017-04-05 2017-04-05 固定子コア片及び回転電機
??PCT/JP2017/014241 2017-04-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8290A TW201838290A (zh) 2018-10-16
TWI672891B true TWI672891B (zh) 2019-09-21

Family

ID=61901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5772A TWI672891B (zh) 2017-04-05 2018-02-21 定子芯片及旋轉電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309178B1 (zh)
KR (1) KR102077593B1 (zh)
CN (1) CN110036552B (zh)
TW (1) TWI672891B (zh)
WO (1) WO20181858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85030A1 (ja) * 2018-10-26 2020-04-30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表面磁石型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モジュール
DE102019214076B3 (de) * 2019-09-16 2020-11-12 Magna powertrain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Maschin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12564320A (zh) * 2020-11-30 2021-03-26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定子铁芯、定子、永磁同步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113364157A (zh) * 2021-06-11 2021-09-07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定子铁芯组件、定子组件和电机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64943A (ja) * 2002-03-08 2003-09-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動機
US20060290225A1 (en) * 2005-06-28 2006-12-28 Jean-Claude Mipo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having loss reduction means
CN2927464Y (zh) * 2006-07-31 2007-07-25 日荣盛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风扇用电容式电机定子芯片和转子芯片
CN101626188A (zh) * 2008-07-09 2010-01-13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电机定子及电机定子芯片
CN102064619A (zh) * 2009-11-17 2011-05-18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串激电机、串激电机定子结构、串激电机定子芯片结构
TW201328120A (zh) * 2011-12-21 2013-07-01 Fang-Fu Chang 跨距為一電容運轉馬達
CN103595153A (zh) * 2013-11-08 2014-02-19 上海赢双电机有限公司 优化设计加大槽面积的七槽旋转变压器
CN103746473A (zh) * 2014-01-13 2014-04-23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机的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压缩机
CN204578225U (zh) * 2015-05-10 2015-08-19 余姚市爱优特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有刷电机定子芯片与磁环的装配结构
CN205882876U (zh) * 2016-06-27 2017-01-11 中山市优威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串激通用电机所使用的定子芯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71575U (zh) * 1980-05-21 1981-12-18
JP2002165391A (ja) * 2000-11-27 2002-06-07 Nissan Motor Co Ltd 同期電動機
JP4527998B2 (ja) * 2004-02-20 2010-08-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及び密閉型圧縮機及びファンモータ
US7414347B2 (en) * 2004-03-23 2008-08-19 Emerson Electric Co. End cap for segmented stator
WO2012026158A1 (ja) * 2010-08-26 2012-03-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ステータコアを製造するためのステータコアの製造装置
EP2615721B1 (en) * 2010-09-06 2018-05-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ermanent magnet type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electrical power steering device using same
JP2014068495A (ja) * 2012-09-27 2014-04-17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4236576A (ja) * 2013-05-31 2014-12-15 日本電産サーボ株式会社 インナーロータ型モータ
JP2015070663A (ja) * 2013-09-27 2015-04-13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2015096024A (ja) * 2013-11-14 2015-05-18 アスモ株式会社 コア及びモータ
JP6307324B2 (ja) 2014-03-31 2018-04-0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411833B2 (ja) * 2014-09-22 2018-10-24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6328272B2 (ja) * 2014-12-09 2018-05-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固定子の製造方法、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鉄心ブロック
CN106487190B (zh) * 2015-09-01 2019-09-17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单相无刷电机及电动工具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64943A (ja) * 2002-03-08 2003-09-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動機
US20060290225A1 (en) * 2005-06-28 2006-12-28 Jean-Claude Mipo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having loss reduction means
CN2927464Y (zh) * 2006-07-31 2007-07-25 日荣盛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风扇用电容式电机定子芯片和转子芯片
CN101626188A (zh) * 2008-07-09 2010-01-13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电机定子及电机定子芯片
CN102064619A (zh) * 2009-11-17 2011-05-18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串激电机、串激电机定子结构、串激电机定子芯片结构
TW201328120A (zh) * 2011-12-21 2013-07-01 Fang-Fu Chang 跨距為一電容運轉馬達
CN103595153A (zh) * 2013-11-08 2014-02-19 上海赢双电机有限公司 优化设计加大槽面积的七槽旋转变压器
CN103746473A (zh) * 2014-01-13 2014-04-23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机的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压缩机
CN204578225U (zh) * 2015-05-10 2015-08-19 余姚市爱优特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有刷电机定子芯片与磁环的装配结构
CN205882876U (zh) * 2016-06-27 2017-01-11 中山市优威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串激通用电机所使用的定子芯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6552B (zh) 2020-09-22
JPWO2018185879A1 (ja) 2019-04-11
WO2018185879A1 (ja) 2018-10-11
KR20190064662A (ko) 2019-06-10
JP6309178B1 (ja) 2018-04-11
CN110036552A (zh) 2019-07-19
TW201838290A (zh) 2018-10-16
KR102077593B1 (ko) 2020-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2891B (zh) 定子芯片及旋轉電機
US11056934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with a stator core with teeth having different protrusion portions heights
JP6026023B2 (ja) 回転電機
JP6806352B2 (ja) 回転電機、回転子鉄心の製造方法
JP5353917B2 (ja) 回転電機用回転子
JP5813254B2 (ja)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JP2008271652A (ja)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JP5811567B2 (ja) 回転子および永久磁石電動機
JP6661939B2 (ja) ロータ
JP6667665B2 (ja) 回転電機用ロータ及び回転電機用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06014575A (ja) モータの固定子構造
JP7461967B2 (ja) 回転電機、回転子及び電磁鋼板
JP5959616B2 (ja) 永久磁石埋込型モータの回転子並びに圧縮機及び冷凍空調装置
JPWO2020095823A1 (ja) 回転電機用ロータコア
WO2022114075A1 (ja) ロータ及び回転電機
JP2009296841A (ja) 回転電機
US20220368183A1 (en) Rotor for a synchronous machine
JP6355859B1 (ja) 回転子及び回転電機
JP2017127135A (ja) ロ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ロータ
JP2017017913A (ja) 回転子及び永久磁石同期モータ
WO2023276680A1 (ja) 回転電機
JP2018038109A (ja) 回転子及び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JP2001186699A (ja) 永久磁石電動機
JP2013198263A (ja) 回転電機
JP2016063620A (ja) 埋め込み磁石型ロー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