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5892B - 中繼裝置及資料通信系統 - Google Patents
中繼裝置及資料通信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65892B TWI665892B TW104144436A TW104144436A TWI665892B TW I665892 B TWI665892 B TW I665892B TW 104144436 A TW104144436 A TW 104144436A TW 104144436 A TW104144436 A TW 104144436A TW I665892 B TWI665892 B TW I66589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server
- aforementioned
- machine
- unit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1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using hardware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processor, e.g. channel or peripheral processor
- G06F13/124—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using hardware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processor, e.g. channel or peripheral processor where hardware is a sequential transfer control unit, e.g. microprocessor, peripheral processor or state-machine
- G06F13/128—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using hardware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processor, e.g. channel or peripheral processor where hardware is a sequential transfer control unit, e.g. microprocessor, peripheral processor or state-machine for dedicated transfers to a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42—Selecting at relay station its transmit and receive resour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中繼裝置以及資料通信系統。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在伺服器取得標的之資料之前的期間內避免對伺服器施加的負擔以及對伺服器與閘道裝置之間的網路施加的負擔的增大。該中繼裝置具備:中繼部(13),係根據來自伺服器(2)的資料取得請求對機器(4)請求發送資料,將針對該請求而從機器發送來的資料發送至伺服器(2);以及回應判斷部(14),係在未從機器(4)發送來由伺服器(2)所指定的資料的情況下,使中繼部(13)的指令生成部(131)對機器(4)請求發送資料,在從機器(4)發送來由伺服器(2)所指定的資料時才使中繼部(13)的回應生成部(132)生成用於向伺服器(2)發送已取得的資料的回應訊息。
Description
本發明關於一種中繼裝置以及資料通信系統,特別是關於連接於外部網路的伺服器與連接於內部網路的機器之間的資料通信。
為了保養管理或視覺化之類的顧客取向的服務等,從資料中心等大廈的外部取得保存於設置在大廈內部之機器的資料是以往所進行的技術。在此情況下,設置於資料中心的伺服器的通信協定與機器的通信協定未必相同,因此,大多數情況下將閘道裝置設置於大廈即伺服器與機器之間。閘道裝置可藉由將以一方的通信協定為基準的指令等轉換成以另一方的通信協定為基準的指令等,來進行伺服器與機器之間的資訊交換。
順帶一提,近年來,僅具有網路功能作為用於經由通信單元提供資料的功能的機器已經上市。為了使資料中心從這樣的機器中取得資料,伺服器在能夠取得用於顯示標的之資料的網頁之前,必須反復對機器進行存取。使用第1圖來說明在取得所期望的資料之前的現有處理流程。
第1圖是資料通信系統的整體結構圖。在第1圖中顯示設置於資料中心1的伺服器2、以及設置於大廈3的機器4、設備5及閘道裝置10。伺服器2與閘道裝置10藉由網際網路(internet)等的外部網路6進行連接,閘道裝置10與機器4藉由LAN等之構建於大廈內部的內部網路7進行連接。機器4是連接電氣設備等之1個或複數台設備5,並從各個設備5收集並蓄積測定值、設定值等信號資料及/或接通/關斷等控制資料或者警報資料等的管理裝置或控制器等。設備4僅具有網路功能作為經由通信單元的資訊提供功能。資料中心1為了設置於大廈3的設備5的保養管理等,利用伺服器2從機器4取得資料。
在此,假設伺服器2欲從機器取得例如資料ID=256的信號資料。在此情況下,伺服器2向閘道裝置10發送資料ID=256的資料的取得請求。
閘道裝置10根據來自伺服器2的資料取得請求,請求機器取得資料。但是,閘道裝置10根據機器4的通信協定的規範,以包含複數筆資料的區塊為單位(例如,每100筆資料)從機器4取得資料。這個也是從起始的區塊中按照每區塊依次取得的。
因此,閘道裝置10根據來自伺服器2的資料取得請求,向機器發送最初的區塊的取得請求。機器4根據該請求,向閘道裝置10發送資料ID=1至100的資料。更詳細地說,向閘道裝置10發送用於對資料ID=1至100的資料進行畫面顯示的網頁。如上述,閘道裝置10向伺服
器2發送從機器4取得的網頁。
伺服器2雖然根據資料取得請求從閘道裝置10取得網頁,但在所取得的網頁中包含資料ID=1至100的資料,不包含資料ID=256的資料。伺服器2確認到在所取得的網頁中不包含資料ID=256的資料時,向閘道裝置10發送表示已選擇該網頁所包含的“下一個”按鈕的情況的資料取得請求。
閘道裝置10根據來自伺服器2的資料取得請求向機器4請求取得下一個區塊。機器4根據該請求向閘道裝置10發送用於對下一資料ID=101至200的資料進行畫面顯示的網頁。並且,閘道裝置10向伺服器2發送從機器4取得的網頁。
伺服器2根據資料取得請求從閘道裝置10取得網頁,但在所取得的網頁中包含資料ID=101至200的資料,不包含資料ID=256的資料。伺服器2確認到在所取得的網頁中不包含資料ID=256的資料時,向閘道裝置10發送表示已選擇該網頁所包含的“下一個”按鈕的情況的資料取得請求。
閘道裝置10根據來自伺服器2的資料取得請求,向機器4請求取得下一個區塊。機器4根據該請求向閘道裝置10發送用於對下一資料ID=201至300的資料進行畫面顯示的網頁。並且,閘道裝置10向伺服器2發送從機器4取得的網頁。
伺服器2根據資料取得請求從閘道裝置10
取得網頁,在所取得的網頁中包含資料ID=201至300的資料,因此,包含資料ID=256的資料。如此,伺服器2能夠得到取得物件的資料。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15871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4216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9-224852號公報
以往存在如下這樣的情況:伺服器如上所述從發出資料取得請求開始到能夠得到取得物件的資料之前,必須與閘道裝置實施無謂的資料通信。即,以往對伺服器施加無用的負擔,另外,可能使網路通信量增大。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伺服器取得標的之資料之前的期間避免對伺服器施加的負擔增大、以及對伺服器與閘道裝置之間的網路施加的負擔增大。
本發明的中繼裝置具備:資料中繼單元,係根據從伺服器經由第1網路發送來的從機器取得資料的資料取得請求,對與不同於前述第1網路的第2網路連接的前述機器請求發送資料,將針對該請求而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的資料發送至前述伺服器;以及回應控制單元,係在
未從前述機器發送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的情況下,使前述資料中繼單元向前述機器請求進一步發送資料直至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為止,在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時才向前述伺服器發送該資料。
另外,前述回應控制單元在前述資料中繼單元以組為單位取得保存於前述機器內的複數筆資料的情況下,當在從前述機器取得的組中不包含與來自前述伺服器的資料取得請求相應的資料時,使前述資料中繼單元對前述機器請求發送其它組。
另外,前述中繼裝置具備動態內容處理單元,該動態內容處理單元在前述機器將資料包含在用於動態生成網頁的動態內容中而發送的情況下,對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的動態內容進行處理,而前述回應控制單元在不能從前述動態內容中取得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的情況下,使前述動態內容處理單元對前述機器請求進一步發送資料直至從前述動態內容中取得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為止。
另外,前述回應控制單元在由前述動態內容處理單元生成的網頁上不包含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的情況下,藉由使前述動態內容處理單元更新網頁來對前述機器請求進一步發送資料。
另外,前述中繼裝置具備:儲存單元,係儲存至少被前述回應控制單元參照且關於與前述機器交換
資料時的規範的資訊;以及更新單元,係在與前述機器交換資料時的規範已變更的情況下,取得與變更後的規範相關的資訊,更新前述儲存單元所儲存之與規範相關的資訊。
本發明的資料通信系統具有:伺服器;機器;以及中繼裝置,其經由第1網路與前述伺服器連接,經由不同於前述第1網路的第2網路與前述機器連接;前述中繼裝置具有:資料中繼單元,係根據從前述伺服器發送來的從機器取得資料的資料取得請求對前述機器請求發送資料,將針對該請求而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的資料發送至前述伺服器;以及回應控制單元,係在未從前述機器發送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的情況下,使前述資料中繼單元向前述機器請求進一步發送資料直至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為止,在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時才向前述伺服器發送該資料。
本發明的程式用於使電腦作為以下的單元發揮作用:資料中繼單元,係根據從伺服器經由第1網路發送來的從機器取得資料的資料取得請求,對與不同於前述第1網路的第2網路連接的前述機器請求發送資料,將針對該請求而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的資料發送至前述伺服器;以及回應控制單元,係在未從前述機器發送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的情況下,使前述資料中繼單元向前述機器請求進一步發送資料直至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為止,在從前述機器發送
來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時才向前述伺服器發送該資料。
根據本發明,能夠在伺服器取得標的之資料之前的期間內避免對伺服器施加的負擔以及對伺服器與閘道裝置之間的網路施加的負擔的增大。
另外,還能夠應對設備將資料包含在動態內容內而發送的情況。
另外,還能夠應對與設備交換資料時的規範已變更的情況。
1‧‧‧資料中心
2‧‧‧伺服器
3‧‧‧設置於大廈
4‧‧‧機器
5‧‧‧設備
6‧‧‧外部網路
7‧‧‧內部網路
10‧‧‧閘道裝置
11‧‧‧上位通信部
12‧‧‧下位通信部
13‧‧‧中繼部
14‧‧‧回應判斷部
21‧‧‧指令儲存部
22‧‧‧判斷規則儲存部
23‧‧‧回應規則儲存部
31‧‧‧CPU
32‧‧‧ROM
33‧‧‧RAM
34‧‧‧硬碟驅動器(HDD)
35‧‧‧外部網路介面(IF)
36‧‧‧內部網路介面(IF)
37‧‧‧內部匯流排
131‧‧‧指令生成部
132‧‧‧回應生成部
133‧‧‧生成控制部
15‧‧‧頁處理部
16‧‧‧更新資料取得部
第1圖是顯示本發明的資料通信系統的一實施方式的整體結構圖。
第2圖是實施方式1中的閘道裝置的硬體結構圖。
第3圖是實施方式1中的閘道裝置的方塊結構圖。
第4圖是顯示在實施方式1中的指令儲存部內預先設定的指令資訊的一例的圖。
第5圖是顯示在實施方式1中的判斷規則儲存部內預先設定的判斷規則資訊的一例的圖。
第6圖是顯示在實施方式1中的回應規則儲存部內預先設定的回應規則資訊的一例的圖。
第7圖是顯示實施方式1中的閘道裝置所實施的處理整體的概要的流程圖。
第8圖是顯示實施方式1中的指令轉換處理的流程圖。
第9圖是顯示實施方式1中指令所包含的變數的初始規則的圖。
第10圖是顯示實施方式1中的回應判斷處理的流程圖。
第11圖是顯示在實施方式1中回應訊息所包含的變數的初始規則的圖。
第12圖是顯示實施方式1中的回應生成處理的流程圖。
第13圖是實施方式2中的閘道裝置的方塊結構圖。
第14圖是實施方式3中的閘道裝置的方塊結構圖。
以下,根據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
第1圖是顯示本發明的資料通信系統的一實施方式的整體結構圖。本實施方式中的資料通信系統的整體結構可與現有的相同。本實施方式中的資料通信系統的特徵在於閘道裝置10具有的功能。第1圖顯示設置於資料中心1的伺服器2、以及設置於大廈3的機器4、設備5及閘道裝置10。伺服器2和閘道裝置10藉由網際網路等作為第1網路的外部網路6進行連接。另外,閘道裝置10和機器4藉由LAN等構建於大廈內部的作為與第1網路不同的第2
網路的內部網路7進行連接。機器4是連接電氣設備等之1個或複數設備5,且利用從設備5收集蓄積測定值、設定值等信號資料及/或接通/關斷等控制資料、或者警報資料等的管理裝置或控制器等來實現。機器4僅具有網路功能作為經由通信單元的資訊提供功能。
資料中心1為了設置於大廈3的設備5的保養管理及/或視覺化等顧客取向的服務等,利用伺服器2從機器4取得資料。此外,資料中心1從1棟或複數棟大廈3取得資訊,但因為各個大廈3具有等同的裝置結構,所以,為了方便起見,僅圖示1棟大廈3。另外,雖然在內部網路7上也許連接有複數台機器4,但因為各機器4都具有等同的結構,所以,為了方便起見僅圖示了1台。
第2圖是本實施方式中的閘道裝置10的硬體結構圖。本實施方式中的閘道裝置10可由搭載電腦且從前就存在的通用的硬體結構加以實現。即,閘道裝置10如第2圖所示可設置為CPU31、ROM32、RAM33、硬碟驅動器(HDD)34、通信單元,並將外部網路連接用的外部網路介面(IF)35以及內部網路連接用的內部網路介面(IF)36與內部匯流排37進行連接來構成。此外,雖未圖示,但為了環境設定等,也可以設置能夠連接電腦的介面。
第3圖是本實施方式中的閘道裝置10的方塊結構圖。此外,從圖中省略在本實施方式中沒有用於說明的構成要素。本實施方式中的閘道裝置10具有上位通信部11、下位通信部12、中繼部13、回應判斷部14、指令
儲存部21、判斷規則儲存部22以及回應規則儲存部23。將上位通信部11、下位通信部12以及中繼部13設置為資料中繼單元,根據從伺服器2發送來的從機器4取得資料的資料取得請求,對機器4請求取得資料,且針對該請求向伺服器2發送從機器4回應的資料。其中,上位通信部11經由外部網路6與伺服器2之間進行資料通信。下位通信部12經由內部網路7與機器4之間進行資料通信。
伺服器2的通信協定與機器4的通信協議未必相同。因此,中繼部13具備:指令生成部131,其將以伺服器2的通信協定為基準的指令轉換成以機器4的通信協定為基準的指令等,生成機器用的指令;回應生成部132,其將以機器4的通信協定為基準的回應訊息轉換成以伺服器2的通信協定為基準的回應訊息等,生成針對來自伺服器2的資料取得請求的回應訊息;以及生成控制部133,其根據來自回應判斷部14的指示來執行控制,以使指令生成部131或者回應生成部132生成指令等。
回應判斷部14可設置為回應控制單元,當沒有從機器4發送由來自發送伺服器2的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時,對機器4請求進一步發送資料直到從機器4向中繼部13發送來由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為止,在從機器4發送由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時才指示向伺服器2發送由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此外,本實施方式中的機器4根據來自中繼部13的資料取得請求,將用於顯示1筆或複數筆資料的網頁(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字標記語言)文檔)作為回應訊息進行回覆,但在本實施方式中還具有將如上述方式由機器4向閘道裝置10發送者簡稱為“資料”進行說明的情況。
第4圖是顯示在本實施方式中的指令儲存部21內預先設定的指令資訊的一例的圖。在指令資訊中包含識別以伺服器2的通信協定為基準的指令的上位指令編號、該指令中的子編號以及用於將該指令轉換成以機器4的通信協定為基準的指令的指令雛形。指令生成部131參照該指令資訊來進行設備用的指令的轉換、生成。
第5圖是顯示在本實施方式中的判斷規則儲存部22內預先設定的判斷規則資訊的一例的圖。在判斷規則資訊中包含上述的上位指令編號以及子編號、利用從機器4發送來的回應訊息的構文所表示的判斷規則、下一處理以及下一子編號。各個專案的詳細內容與動作相應地進行說明。回應判斷部14參照該判斷規則資訊,分析從機器4接收到的資料(回應訊息),判斷是從機器4取得其它資料還是向伺服器2發送所取得的資料,以對中繼部13指示下一處理。
第6圖是顯示在本實施方式中的回應規則儲存部23內預先設定的回應規則資訊的一例的圖。在回應規則資訊中包含上述的上位指令編號、針對該指令的回應訊息的雛形(回應雛形)。回應生成部132參照該回應規則資訊,藉由將包含從機器4發送來的資料的回應訊息轉換成以伺服器2的通信協定為基準的回應訊息來生成回應。
藉由搭載於閘道裝置10上的電腦、以及利用搭載於電腦上的CPU31進行動作的程式的協調動作來實現閘道裝置10中的各個構成要素11至14。另外,利用搭載於閘道裝置10上的HDD34來實現各個儲存部21至23。或者,可經由網路來利用RAM33或位於外部的儲存單元。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採用的程式能夠經由通信單元來提供,當然也能夠儲存於CD-ROM或USB記憶體等電腦可讀取的記錄介質來提供。在電腦中安裝從通信單元或記錄介質所提供的程式,藉由電腦的CPU依次執行程式來實現各種處理。
接著,說明本實施方式中的動作。在此,以伺服器2取得根據機器4所保存的資料ID=256所識別的信號資料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
伺服器2為了取得資料ID=256的信號資料,將指令“GET/signal?no=256 HTTP/1.1”作為資料取得請求向閘道裝置10發送。此外,該指令所包含的“256”表示資料ID。以下,採用第7圖所示的流程圖來說明已接收到指令的閘道裝置10中的處理整體的概要。
當閘道裝置10中的上位通信部11接收從伺服器2發送的指令時(步驟100),中繼部13中的指令生成部131參照在指令儲存部21中設定的指令資訊,將接收到的指令轉換成以機器4的通信協定為基準的指令,藉此生成設備用的指令(步驟200)。下位通信部12藉由向機器4發送在中繼部13中所生成的指令,來請求發送由伺服器2
所請求的資料(步驟300)。機器4向閘道裝置10發送藉由執行指令而取得的資料(執行結果)。具體地說,機器4根據來自閘道裝置10的請求,發送用於對資料進行畫面顯示的網頁。
當下位通信部12取得從機器4發送來的資料時(步驟400),回應判斷部14參照在判斷規則儲存部22中儲存的判斷規則,分析已接收到的資料,決定接下來應該實施的處理(步驟500)。當所決定的處理是從機器4中取得資料時,即,在從機器4取得的資料中沒有包含由伺服器2所請求的資料(資料ID=256的資料)時(在步驟600中為“否”),回應判斷部14對中繼部13中的生成控制部133指示從機器4取得資料。生成控制部133根據來自回應判斷部14的指示,對指令生成部131指示指令的生成。指令生成部131根據該指示來生成用於從機器4取得資料的指令(步驟200)。此外,反復執行上述步驟200至500直到能夠從機器4取得由伺服器2所請求的資料為止。
另一方面,當所決定的處理是向伺服器2進行回應時,即,在從機器4取得的資料中包含由伺服器2所請求的資料時(在步驟600中為“是”),回應判斷部14對中繼部13中的生成控制部133指示生成用於向伺服器2發送資料的回應訊息。生成控制部133根據來自回應判斷部14的指示,對回應生成部132指示生成回應訊息。回應生成部132根據該指示,參照在回應規則儲存部23中儲存的回應規則資訊,生成用於向伺服器2發送該資料
的回應訊息(步驟700)。並且,上位通信部11向伺服器2發送由回應生成部132生成的指令(步驟800)。如此,閘道裝置10根據來自伺服器2的資料取得請求,發送所請求的資料。
以上是閘道裝置10中的處理的概要,接著,使用第8圖所示的流程圖來詳細地說明實施步驟200的指令生成部131中的指令轉換處理。
當上位通信部11接收到所接收的指令時(步驟201),指令生成部131首先對用於生成指令的各種變數適當地進行初始化(步驟203)。第9圖顯示指令生成時的初始化規則。指令生成部131針對信號資料的取得請求,以子編號=1、pp(頁編號)=1、變數no為“256”的方式進行初始化。即使針對用於取得警報資料的指令“GET/alarm?no=x HTTP/1.1”,也實施與信號資料同樣的初始化。此外,在利用“GET/startstop?no=x&data=y HTTP/1.1”這樣的格式(構文)所表示的控制用的指令中含有第9圖所示的變數data。
接著,指令生成部131藉由參照指令儲存部21對所接收到的指令“GET/signal?no=256 HTTP/1.1”進行分析而確定了是適於“signal”這樣的上位指令的指令時,取得上位指令編號=1、子編號=1以及指令雛形(步驟204)。另外,在此例中,雖然初始值以及在步驟204中取得的子編號都是1,但利用所取得的子編號來更新初始值。並且,指令生成部131藉由向指令雛形代入變數來生
成設備用的指令(步驟205)。具體地說,生成為“/kanrilist?page=1”。
此外,在如上述方式上位通信部11接收到來自伺服器2的指令時,指令生成部131根據來自回應判斷部14的指示來執行處理,關於後者的處理,容後進行說明。另外,在步驟204中由指令生成部131取得的資料儲存於RAM33等內,以從閘道裝置10中的其它構成要素也可參照的方式進行保存。
當下位通信部12將如以上方式生成的指令發送到機器4時(步驟300),機器4從在內部蓄積的資料中提取由指令所指定的資料進行回覆。本實施方式中的機器4對內部保存的資料分別分配識別資訊(資料ID)進行管理。並且,以頁(組)為單位提供資料。本實施方式中的機器4按照資料ID的順序排列資料,以在1頁中含有100筆資料的方式生成頁畫面。在此,因為在指令中設定有頁編號=1,所以,機器4提取第1頁所包含的資料即資料ID=1至100的資料,將包含該資料的網頁作為回應訊息向閘道裝置10發送。閘道裝置10以組為單位從機器4取得資料,該組與機器4生成的頁是同義的。
當下位通信部12從機器4取得包含對所發送的指令的執行結果的回應訊息時(步驟400),回應判斷部14決定接下來應該進行處理的處理(步驟500)。以下,使用第10圖所示的流程圖來詳細地說明實施步驟500的回應判斷部14中的回應判斷處理。此外,因為在從伺服器2
發送來的指令是子編號=2時的startstop指令的情況下不須要執行步驟500、600,所以,不執行該處理。
回應判斷部14首先取得指令生成部131所取得的上位指令編號以及子編號(步驟501),藉由利用該上位指令編號以及子編號檢索判斷規則儲存部22以取得與上位指令以及子編號的組對應的判斷規則資訊(步驟502)。並且,設定判斷規則資訊所包含的下一處理的設定值,作為後述的變數“next”的初始值(步驟503)。在取得信號資料的此例中,設定“request”。此外,第11圖顯示回應判斷部14使用的變數。
順帶一提,按照在第5圖顯示的判斷規則資訊中包含的判斷規則所示的格式,發送來自機器4的資料。例如,按照“kanriid=“no”&shingou=“signal””這樣的構文,記載信號資料進行發送。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因為在1頁內包含100筆資料,所以,由機器4以列表的形式一併發送“kanriid=“1”&shingou=“12.3””到“kanriid=“100”&shingou=“45.6””的100筆數據。此外,與shingou對應的資料值“12.3”和“45.6”是一例。
在此,回應判斷部14對從伺服器2發送來的取得物件的資料(資料ID=256)與從機器4取得的100筆資料各自的設定為“no”的資料ID進行比較。
在此,因為閘道裝置10取得資料ID=1至100的資料,所以,在從機器4取得的資料中沒有包含與取得物件的資料(資料ID=256)一致的資料。此時(在步驟
504中為“否”),回應判斷部14判斷是否能夠繼續執行從機器4取得資料。例如,在已經取得機器4所保存的所有頁的情況下、及/或從機器4發送來與此前不同的構文(第5圖所示的判斷規則)的HTML文檔等的情況下,不能繼續執行。在判斷為不能繼續執行的情況下(在步驟507中為“否”),回應判斷部14將表示不能正常處理的情況的“NG”設定為變數responsecode,將表示向伺服器2回應的“response”設定為變數next(步驟510)。於是,回應判斷部14對生成控制部133指示利用回應生成部132生成回應訊息(步驟511)。
另一方面,當判斷為可繼續執行從機器4取得資料時(在步驟507中為“是”),回應判斷部14將表示能夠正常處理的情況的“OK”設定為變數responsecode(步驟508)。此外,表示向機器4請求取得資料的“request”已初始設定為變數next。在此,因為閘道裝置10取得資料ID=1至100的資料,所以,對變數responsecode設定“OK”,對變數next設定“request”。於是,回應判斷部14對生成控制部133指示由指令生成部131生成指令(步驟509)。
在第8圖中,當生成控制部133從回應判斷部14接收到指令生成的指示時(在步驟201、202中為“否”),指令生成部131更新藉由使變數pp加1而取得的頁編號(步驟206)。並且,指令生成部131藉由向指令雛形代入變數來生成設備用的指令(步驟205)。具體地說,生
成“/kanrilist?page=2”和用於取得第2頁所包含的資料的指令。
因為下位通信部12向機器4發送指令並將根據所發送的指令而由機器4獲得的資料(執行結果)向閘道裝置10發送的處理(步驟300、400)與上述相同,所以,省略說明,在此,閘道裝置10取得資料ID=101至200的資料。另外,在資料ID=101至200的資料中沒有包含與取得物件的資料(資料ID=256)一致的資料,因此,回應判斷部14進行與取得上述資料ID=1至100的資料的情況相同的處理。省略此情況的處理的說明。
並且,在第8圖中,當生成控制部133從回應判斷部14接收到指令生成的指示時(在步驟201、202中為“否”),指令生成部131藉由使變數pp加1來更新頁編號(步驟206),藉此,生成“/kanrilist?page=3”這樣的設備用的指令(步驟205)。
如此一來,當閘道裝置10從機器4取得資料ID=201至300的資料時,在所取得的資料中包含與取得物件的資料(資料ID=256)一致的資料。此時(在步驟504中為“是”),回應判斷部14對向伺服器2的回應所需的各個變數設定值(步驟505)。如此例之方式,在取得物件的資料是信號資料時,將對接收結果的kanriid設定的no(資料ID,在此例中為256)設定為變數no,將對接收結果的shingou設定的signal(資料ID=256的資料值)設定為變數signal,將表示能夠正常處理的情況的“OK”設定為變數
responsecode,並且將表示向伺服器2回應的情況的“response”設定為變數next。於是,回應判斷部14對生成控制部133指示由回應生成部132生成回應訊息(步驟506)。
當向伺服器2發送回應訊息時(在步驟600中為“是”)、換言之,對變數next設定“response”時,回應生成部132生成回應訊息(步驟700),使用第12圖所示的流程圖來說明該回應生成部132中的回應生成處理。
回應生成部132根據指令生成部131所提取的上位指令編號來檢索回應規則儲存部23,藉此,取得回應雛形(步驟701)。並且,藉由對所取得的雛形的各個變數分別設定由回應判斷部14所設定的值,生成向伺服器2發送的回應訊息(步驟702)。當作為在本實施方式中例示的信號資料時,針對來自伺服器2的資料取得請求,在資料ID=256的資料值是“23.4”的情況下,回應生成部132生成“responsecode=OK&no=256&result=23.4”這樣的回應訊息。
並且,上位通信部11針對來自伺服器2的資料取得請求,發送由回應生成部132生成的回應訊息(步驟800)。
根據本實施方式,如以上之方式根據來自伺服器2的資料取得請求來發送所請求的資料。在如上述的例子將資料ID=256的資料作為取得物件時,在現有技術中,關於伺服器2,從閘道裝置10發送針對資料ID=1至
100、101至200的網頁畫面,所以,必須應對這些畫面。即,必須在得到取得物件的資料之前,與閘道裝置10之間進行3次資訊的收發。
相對於此,在本實施方式中,伺服器2不須在從進行資料取得請求起到得到取得物件的資料之前的期間進行任何的應對。即,可針對所發送的資料取得請求直接地得到取得物件的資料。藉此,伺服器2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減輕為了取得資料而耗費的負擔。另外,因為在伺服器2得到取得物件的資料之前的期間內伺服器2與閘道裝置10之間也未發生任何的資料通信,所以,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減輕對外部網路6施加的負擔。
在上述實施方式1中,機器4向閘道裝置10發送以HTML記載的文檔,閘道裝置10中的回應判斷部14分析該文檔,在無法取得由伺服器2所請求的資料時,使指令生成部131再次生成資料取得的指令。在本實施方式中,以機器4發送腳本(script)作為動態內容的一例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
第13圖是本實施方式中的閘道裝置10的方塊結構圖。此外,對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構成要素標注相同的符號,並適當地省略說明。本實施方式中的閘道裝置10具有在實施方式1中追加頁處理部15後的結構。頁處理部15被設置為動態內容處理單元,當機器4將資料包含
在用於動態地生成網頁的動態內容中而發送時,處理從上述設備發送來的動態內容。此外,本實施方式中的硬體結構以及各構成要素中的處理除了以下說明的以外,可以與實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說明。
接著,說明本實施方式中的動作,在根據來自伺服器2的資料取得請求向機器4發送指令生成部131所生成的指令之前,可以與實施方式1相同。本實施方式是機器4藉由腳本返回指令的執行結果的情況。在此情況下,當下位通信部12從機器4接收到腳本時,頁處理部15處理該腳本,生成顯示從機器4取得的資料的網頁後虛擬地進行顯示。
回應判斷部14參照虛擬顯示的內容,確認是否顯示了從伺服器2請求的資料。並且,在判斷為沒有顯示的情況下、換言之在來自機器4的腳本中沒有包含由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的情況下,對頁處理部15指示選擇網頁上的“下一個”按鈕的情況。頁處理部15根據該指示進行按鈕操作,藉此,經由下位通信部12向機器4發送該操作指示。反復執行此步驟直至顯示由伺服器2所請求的資料為止。並且,當對從伺服器2所請求的資料進行畫面顯示時,換言之從機器4取得了由伺服器2所請求的資料之後的處理可以與實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說明。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藉由使頁處理部15處理腳本來虛擬地生成網頁,但也可以分析腳本的構文
來確認有無從伺服器2所請求的資料。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假定了在腳本中直接包含由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的情況,但即使向腳本所包含的計算式代入腳本所包含的資料進行計算等,也能夠間接地獲得由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總之,在本實施方式中,對機器4請求進一步發送資料直至從腳本取得由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為止。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作為動態內容以腳本為例進行了說明,但可採用FLASH(注冊商標)或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字標記語言)5等。
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分析回應判斷部14藉由分析從機器4發送來的網頁畫面(HTML文檔),來判斷是否發送了由伺服器2所請求的資料。不過,如果變更機器4所發送的網頁畫面(HTML文檔)的構文等與機器4交換時的規範,則產生了如下述的可能性:回應判斷部14不再能進行HTML文檔的分析。因此,本實施方式的特徵是,還能夠應對如上述之規範的變更。
第14圖是本實施方式中的閘道裝置10的方塊結構圖。此外,對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構成要素標注相同的符號並適當地省略說明。本實施方式中的閘道裝置10具有在實施方式1中追加更新資料取得部16後的結構。更新資料取得部16被設置為更新單元,在與機器4交換資料時的規範已變更的情況下,取得與變更後的規範相關的資
訊,更新判斷規則儲存部22所儲存的與規範相關的資訊。此外,本實施方式中的硬體結構以及各構成要素中的處理除了以下說明的以外,可以與實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說明。
接著,說明本實施方式中的動作,由於例如變更了機器4所發送的HTML文檔的規範,導致回應判斷部14無法正常分析HTML文檔。這對應於在第10圖的步驟507中不能執行下一處理的情況。在實施方式1中,由於產生了異常,響應判斷部14結束了處理,但在本實施方式中,向更新資料取得部16傳達此情況。並且,更新資料取得部16向伺服器2請求最新的規範資訊的發送。此外,資料中心1預先識別在大廈3的機器4中變更網頁畫面的規範的情況,保持與該變更後的最新的網畫面對應的規範資訊。因此,伺服器2按照來自更新資料取得部16的發送請求,向閘道裝置10發送機器4的規範資訊。
當取得從伺服器2發送來的規範資訊時,更新資料取得部16利用該規範資訊來更新在判斷規則儲存部22中儲存的判斷規則資訊、具體地說是設定為判斷規則的構文。當識別出已更新判斷規則資訊的情況時,回應判斷部14從第10圖的步驟504繼續執行處理。
根據本實施方式,即使在如上述方式變更了機器4所發送的網頁畫面的規範時也能夠自動地應對。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著眼於機器4所發送的HTML文檔的變更進行了說明,但在實施了機器
4的通信協議的版本升級或變更等的情況下,更新資料取得部16從伺服器2取得與該變更後的通信協定相關的規範資訊,不僅基於判斷規則儲存部22,也可根據需要來更新在指令儲存部21中設定的指令雛形。此外,即使在已變更伺服器2的通信協定的規範的情況下,為了能夠繼續進行伺服器2與機器4之間的資料通信,更新資料取得部16適當地變更在回應規則儲存部23中設定的回應雛形。
根據本實施方式,如上述說明,能夠向伺服器2提供伺服器2所請求的資料,而不會給伺服器2以及外部網路6施加負擔。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以將閘道裝置10應用於設備5的監視、管理用的大廈監視系統等資料通信系統的情況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應用於其它目的的資料通信系統。
Claims (7)
- 一種中繼裝置,係具備:資料中繼單元,係根據從伺服器經由第1網路發送來的從機器取得資料的資料取得請求,對與不同於前述第1網路的第2網路連接的前述機器請求發送資料,將針對前述請求而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的資料發送至前述伺服器;以及回應控制單元,係在未從前述機器發送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的情況下,使前述資料中繼單元向前述機器請求進一步發送資料直至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為止,在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時才向前述伺服器發送前述資料;前述回應控制單元在前述資料中繼單元以組為單位取得保存於前述機器內的複數筆資料的情況下,當在從前述機器取得的組中不包含與來自前述伺服器的資料取得請求相應的資料時,使前述資料中繼單元對前述機器請求發送其它組。
- 一種中繼裝置,係具備:資料中繼單元,係根據從伺服器經由第1網路發送來的從機器取得資料的資料取得請求,對與不同於前述第1網路的第2網路連接的前述機器請求發送資料,將針對前述請求而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的資料發送至前述伺服器;以及回應控制單元,係在未從前述機器發送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的情況下,使前述資料中繼單元向前述機器請求進一步發送資料直至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為止,在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時才向前述伺服器發送前述資料;前述中繼裝置具備動態內容處理單元,前述動態內容處理單元在前述機器將資料包含在用於動態地生成網頁的動態內容中而發送的情況下,對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的動態內容進行處理,前述回應控制單元在不能從前述動態內容中取得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的情況下,使前述動態內容處理單元對前述機器請求進一步發送資料直至從前述動態內容中取得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為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中繼裝置,其中,前述回應控制單元在由前述動態內容處理單元生成的網頁上不包含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的情況下,藉由使前述動態內容處理單元更新網頁來對前述機器請求進一步發送資料。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中繼裝置,前述中繼裝置具備有:儲存單元,係儲存至少被前述回應控制單元參照且關於與前述機器交換資料時的規範的資訊;以及更新單元,係在與前述機器交換資料時的規範已變更的情況下,取得與變更後的規範相關的資訊,並更新前述儲存單元所儲存之與規範相關的資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中繼裝置,前述中繼裝置具備有:儲存單元,係儲存至少被前述回應控制單元參照且關於與前述機器交換資料時的規範的資訊;以及更新單元,係在與前述機器交換資料時的規範已變更的情況下,取得與變更後的規範相關的資訊,並更新前述儲存單元所儲存之與規範相關的資訊。
- 一種資料通信系統,其特徵在於,前述資料通信系統具有:伺服器;機器;以及中繼裝置,其經由第1網路與前述伺服器連接,經由不同於前述第1網路的第2網路與前述機器連接;前述中繼裝置具有:資料中繼單元,係根據從前述伺服器發送來的從機器取得資料的資料取得請求對前述機器請求發送資料,將針對前述請求而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的資料發送至前述伺服器;以及回應控制單元,係在未從前述機器發送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的情況下,使前述資料中繼單元向前述機器請求進一步發送資料直至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為止,在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時才向前述伺服器發送前述資料;前述回應控制單元在前述資料中繼單元以組為單位取得保存於前述機器內的複數筆資料的情況下,當在從前述機器取得的組中不包含與來自前述伺服器的資料取得請求相應的資料時,使前述資料中繼單元對前述機器請求發送其它組。
- 一種資料通信系統,其特徵在於,前述資料通信系統具有:伺服器;機器;以及中繼裝置,其經由第1網路與前述伺服器連接,經由不同於前述第1網路的第2網路與前述機器連接;前述中繼裝置具有:資料中繼單元,係根據從前述伺服器發送來的從機器取得資料的資料取得請求對前述機器請求發送資料,將針對前述請求而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的資料發送至前述伺服器;以及回應控制單元,係在未從前述機器發送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的情況下,使前述資料中繼單元向前述機器請求進一步發送資料直至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為止,在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時才向前述伺服器發送前述資料;前述中繼裝置具備動態內容處理單元,前述動態內容處理單元在前述機器將資料包含在用於動態地生成網頁的動態內容中而發送的情況下,對從前述機器發送來的動態內容進行處理,前述回應控制單元在不能從前述動態內容中取得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的情況下,使前述動態內容處理單元對前述機器請求進一步發送資料直至從前述動態內容中取得由前述資料取得請求所指定的資料為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10891A JP6138178B2 (ja) | 2015-01-23 | 2015-01-23 | 中継装置、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5-010891 | 2015-01-2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28376A TW201628376A (zh) | 2016-08-01 |
TWI665892B true TWI665892B (zh) | 2019-07-11 |
Family
ID=56512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144436A TWI665892B (zh) | 2015-01-23 | 2015-12-30 | 中繼裝置及資料通信系統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138178B2 (zh) |
KR (1) | KR102392154B1 (zh) |
CN (1) | CN105827300B (zh) |
TW (1) | TWI66589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431194B2 (en) | 2016-10-31 | 2022-08-30 | Kyocera Corporation |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power management server, local control apparatus an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
EP3534490B1 (en) | 2016-10-31 | 2023-04-05 | Kyocera Corporation |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local control device, an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
US10893128B2 (en) | 2016-10-31 | 2021-01-12 | Kyocera Corporation |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local control apparatus an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
EP3817184A4 (en) | 2018-06-28 | 2022-03-30 | Kyocera Corporation | MANAGEMENT SERV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PROCEDURES |
JP7176305B2 (ja) * | 2018-09-03 | 2022-11-22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中継装置、中継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6639614B1 (ja) * | 2018-11-01 | 2020-02-05 |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 機器制御方法、機器制御プログラム、中継機器および機器制御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41596A1 (en) * | 2003-07-07 | 2005-02-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Relay device and server, and port forward setting method |
JP2008158716A (ja) * | 2006-12-22 | 2008-07-1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オブジェクト間マッピング方法、オブジェクト間マッピングプログラム、ゲートウェイ装置、機器管理システム |
US20100111094A1 (en) * | 2008-10-31 | 2010-05-06 | Fujitsu Limited | Relay device, access analysis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relay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the same |
WO2013011545A1 (ja) * | 2011-07-15 | 2013-01-2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送信方法 |
JP2013081071A (ja) * | 2011-10-04 | 2013-05-02 | Murata Mach Ltd | 中継サー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46946B2 (ja) * | 1999-11-12 | 2004-07-2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コールバック通信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
JP2003085060A (ja) * | 2001-09-10 | 2003-03-20 | Nec Corp | 分散処理システム、中継計算機、処理計算機、中継計算機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処理計算機プログラム |
JP4176359B2 (ja) * | 2002-03-01 | 2008-11-05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データ取得方法、中継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FR2860674A1 (fr) * | 2003-10-07 | 2005-04-08 | Thomson Licensing Sa | Methode de transmission de services dvb sur un reseau ip et appareil mettant en oeuvre la methode |
CN1943209A (zh) * | 2004-04-20 | 2007-04-04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通信网络系统和通信装置 |
JP2006042164A (ja) | 2004-07-29 | 2006-02-09 |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
US8010647B2 (en) * | 2006-12-11 | 2011-08-30 | Murata Machinery, Ltd. |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rranged to share resources between networks |
WO2008105106A1 (ja) * | 2007-02-28 | 2008-09-04 |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 通信品質制御システム |
JP5072666B2 (ja) | 2008-03-13 | 2012-11-14 | 株式会社東芝 | 設備機器連携システム及び機器制御方法並びにエージェント装置 |
JP2011010077A (ja) * | 2009-06-26 | 2011-01-13 |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 通信システム |
KR102062580B1 (ko) * | 2012-12-13 | 2020-02-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홈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디바이스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
2015
- 2015-01-23 JP JP2015010891A patent/JP6138178B2/ja active Active
- 2015-12-30 TW TW104144436A patent/TWI665892B/zh active
-
2016
- 2016-01-14 KR KR1020160004993A patent/KR10239215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1-21 CN CN201610041859.6A patent/CN10582730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41596A1 (en) * | 2003-07-07 | 2005-02-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Relay device and server, and port forward setting method |
JP2008158716A (ja) * | 2006-12-22 | 2008-07-1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オブジェクト間マッピング方法、オブジェクト間マッピングプログラム、ゲートウェイ装置、機器管理システム |
US20100111094A1 (en) * | 2008-10-31 | 2010-05-06 | Fujitsu Limited | Relay device, access analysis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relay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the same |
WO2013011545A1 (ja) * | 2011-07-15 | 2013-01-2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送信方法 |
JP2013081071A (ja) * | 2011-10-04 | 2013-05-02 | Murata Mach Ltd | 中継サー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60091258A (ko) | 2016-08-02 |
KR102392154B1 (ko) | 2022-04-28 |
JP2016136297A (ja) | 2016-07-28 |
TW201628376A (zh) | 2016-08-01 |
CN105827300B (zh) | 2020-01-10 |
CN105827300A (zh) | 2016-08-03 |
JP6138178B2 (ja) | 2017-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65892B (zh) | 中繼裝置及資料通信系統 | |
CN110050237B (zh) | 数据收集装置、数据收集方法及记录介质 | |
CN108259598B (zh) | 一种基于异构融合及云解析技术的感知设备统一接入方法 | |
KR101834595B1 (ko) | 임베디드 웹서버를 구비한 필드 패널 및 이를 액세스하는 방법 | |
KR100960586B1 (ko) | 네트워크 시스템 | |
JPH10161707A (ja) | Fa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 |
WO2019111709A1 (ja) | 制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異常要因推定プログラム | |
KR101679466B1 (ko) | 프로피버스 dp의 네트워크 설정장치 | |
US20150228186A1 (en) | Ulifecare management service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adaptive control protocol for usn interface | |
JP5880315B2 (ja) | システム管理装置、システムの管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の管理プログラム | |
JP2015090548A (ja) | 制御装置 | |
JP2000172597A (ja) |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 | |
JP6359584B2 (ja) |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 | |
JP2014060636A (ja) | 通信インタフェース変換装置 | |
JP2015211294A (ja) | ネットワーク構成情報提供装置、ネットワーク構成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6627216B2 (ja) | 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及び、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 |
JP2007334730A (ja) | 制御システム | |
JP5915712B2 (ja) | 制御プログラム、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 |
JP5475736B2 (ja) | 運用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監視設定方法 | |
JP2013149165A (ja) | 自動設定システムおよび自動設定方法 | |
KR101707698B1 (ko) | 다중 플랫폼을 위한 프로젝트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 |
JP6144571B2 (ja) | プラント管理装置およびプラント管理方法 | |
JP7039399B2 (ja) | データ処理装置、測定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処理用プログラム | |
JP2009110311A (ja) | 複合コンポーネント配置システム | |
JP2010257109A (ja) | 障害特定情報を取得するためのクライアント端末、障害特定情報取得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